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政治发展的内涵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然而,笔者也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关乎学院内涵式发展目标的实现而言,往往依赖于行政部门的强力推动,却忽略了学院政工工作在这方面的作用。实则不然,高职政工工作能较好的结合学院教职工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增进他们对内涵发展的理解,并促进他们自觉的去践行这一理念。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高职政工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仍然围绕着如何促成学院内涵式发展来谈。在问题意识驱动下,高职政工工作本身可以做到落地。可在自身工作惯性以及外部环境干扰的背景下,最终所呈现出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具体而言,目前所面临的新挑战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工作惯性引致出的挑战
与其它单位的政工工作传统一样,高职学院一般以政治学习为主线来开展政工工作。而政治学习的环节包括:每周定时学习,以及党员过组织生活的时候。与此同时,在工会举办的各类仪式性活动中,也融入了政治学习的要素。不难看出,这一传统工作模式在当前以逐步失去应有的实效性。其根源归因于:(1)政治学习的着眼点较为空泛,与学院发展实际结合的并不紧密;(2)固有形式范畴,已呈现出明显的程序性特征。
(二)外部环境演绎出的挑战
“外部环境”所包含的范围便可大可小,本文主要指向网络环境和社会大环境。在互联网网络平台的支撑下,教职工能轻松获得其它兄弟院校的有关信息。包括福利待遇等敏感信息,也能通过及时沟通而获得。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深入发展,必然或多或少的影响到教职工的价值判断能力。甚至在部分人的意识中,出现了商品拜物教的影子。从而,以上两方面的环境因素,便使得学院教职工难以同现行政工模式间形成共鸣。
由上可知,惟有实现高职学院政工工作的落地效应,方能有效应对上述挑战。
二、针对当前挑战的反思
当前挑战的形成在于:(1)政工工作缺乏落地效应;(2)政工工作没能与学院发展实际相结合。从而,才会步入如此尴尬的处境。针对当前挑战的反思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政工工作绩效的反思
针对学院教职工的政工工作应追求实效性,而对实效达成与否的客观评价则须具有时代视野。当前在国家大力扶持高职学院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在市场化招生的外在压力下,推动学院的内涵式发展则成为时代视野下的客观判断。为此,政工工作应紧密围绕促进内涵发展来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实效性的获得。
(二)对政工工作方向的反思
传统政工工作注重对教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此同时,在计划经济环境下这种工作内容确实具有可行性。然而,正如上文所分析的那样,一味进行空泛的说教与学习难以在其内心中产生共鸣。因此,当前政工工作的方面应与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相契合。而各项事业的目标却统一于,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的要求。
由此可见,以上两方面的反思实则殊途同归。这样一来,高职学院政工工作途径的构建思路便清晰起来。
三、内涵式发展与政工工作契合下的途径构建
应以目的、手段、结果这三段式的方法论为基础,作为政工工作途径的体系构建。其中,应明确“目的”要件。从当前所反映出的问题显示,许多政工干部尽管具有较好的执行力,但缺乏对任务内涵与外延的有效把握。为此,以下将具体阐述途径的构建。
(一)确立政工工作的开展目的
根据上文的阐述可得,目前高职学院政工工作应紧密围绕着自身的发展来展开。具体包括:增强教学人员的教学、科研意识;增进行政人员的岗位服务意识。从而,在双管齐下的基础上实现学院政工工作的落地效应。
(二)设计政工工作的开展手段
在政工工作的开展手段环节,应保留传统优良的工作模式,并结合新时期的要求进行手段创新。传统优良工作模式包括:仪式性活动、树立标杆、举行团队活动等。而在手段创新上,应结合学院中青年教师的特点给予实施。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应将激励机制引入到政工工作实践中;同时,还应根据教学和行政部门的不同岗位特征,给予适应性制度建构。
(三)完善政工工作的绩效评价
针对学院政工工作的绩效评价,不仅有助于监督政工工作的有效开展,还能为优化政工工作寻找到突破口。为此,应建立院党委、政工部门、教职工代表在内的三方评价机制。在一定的标准基础上,给予政工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这里需要注意,应增大教职工代表分值的权重。这样一来,才能防止政工干部“为上不为下”的习惯意识。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不难发现,目前针对高职政工工作的文本资料仍不多见,更何况与内涵式发展相结合的讨论。为此,本文就作为抛砖引玉之用,期望与同行继续商榷。
四、小结
实现高职学院内涵式发展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期望,也是高职院校自身的利益诉求。而关乎学院内涵式发展目标的实现而言,往往依赖于行政部门的强力推动,却忽略了学院政工工作在这方面的作用。为此,须对政工工作绩效和工作方向展开反思。从而,建立起有效途径。
篇2
一、知识营销的内涵
知识营销是一个新生事物,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立场、理解和需要出发对知识营销强调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概念内涵也自然有所差异。通过分析2003—2009年有关知识营销的论文,可以得到以下一些知识营销的基本点,以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营销的概念。
1.知识营销的主体是企业;客体是由企业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理论上说,任何产品都可以作为知识营销的客体,但市场实践中知识性产品更适合采用知识营销)。
2.知识营销的目的在于向消费者推介产品并实现销售,最终实现企业效益、消费者知识增加和客户满意及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
3.知识营销的实现途径是在产品的营销过程中,通过对产品或服务附加知识价值、提高潜在客户的相关知识,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动机。
4.知识营销不仅仅是一种营销理念,更是一种实践中可以灵活运用的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市场营销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营销的基本理念可以用于多种产品或服务的营销实践,这种时间又必须服务于其时该企业的整体战略利益和管理过程。
综上所述,可以将知识营销定义为:企业主体在营销过程中,通过对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附加一定的知识价值,并对其潜在客户进行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从而实现产品销售和客户满意,进而在企业整体战略要求下实现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和消费者知识增长的有机统一。这种市场营销理念与实践的统一就是知识营销。
二、知识营销的特征
知识营销作为符合知识经济市场特性的营销新理念,是对社会营销观念的丰富和发展。它通过产品的科技创新和创新产品的科普推广,从而培育和创造市场营销活动,从广度和深度方面拓展了企业的市场营销功能,是现代市场营销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1.知识型产品与知识化营销方式的相结合,强调知识的重要性。
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营销产品逐步被知识型产品所替代,而知识型产品则要求知识化的营销方式,以知识推动营销,这样既可以在营销活动中让消费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和消费素质,又可以为他们树立新的营销观念。并且企业在生产、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更要注意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加知识含量,通过知识营销与消费者形成共鸣的价值观念,进而建立起稳固的供(给)消(费)关系。
2.在创新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强调创新的重要性。
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特征是以全面发展不断创新为依托,以丰富多彩、不断发展的个性化消费需求为核心,诱发了生产技术的日新月异;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地缩短;竞争环境的激烈变化和市场的全球化等一系列问题,并且要求企业为顺应社会飞速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因此,知识营销要求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不断创新,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实现既包括制度、观念、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又包括营销观念、产品、渠道、组织、方式的创新,才能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3.企业与消费者相互学习,不断获益,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种依赖于知识的积累、生产、扩散和应用的新型经济时代。美国麻省理工商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在知识社会里一个企业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竞争成败的关键,而团体学习和个人修炼将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一方面由于知识型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功能复杂,怕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企业就必须对消费者进行“传道、授业、解惑”,使消费者学习到必要的基础性知识,消除其消费障碍。另一方面,由于知识资源的共享性,企业也可向消费者、同行甚至社会学习,发现自己的不足,吸取好的经验、方法,完善自己的营销管理过程。
4.信息技术既拓展了企业的营销空间,又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强调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产业,尤其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和普及,使企业生存环境和学习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互联网将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对于制造商和中间商来讲,利用互联网络可以以最少的资本投入,将市场拓展到最大的空间,并以较低的成本提高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消费者来讲,利用电子交易和网上购物可以节约购买时间,降低购买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需求。由此可见,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营销中的应用,将使市场营销的目标市场选择、市场调研、营销组合策略等各个环节发生重大变化,形成新的营销格局和模式。
5.知识营销实现了企业、消费者和社会利益的完美统一。
在知识营销过程中企业通过不断地向消费者传递各种产品和技术的新信息,做好各种服务工作,确保消费者的正确使用,让消费者不仅从直接的使用中获益,而且还从中得到文化、知识等精神享受。以顾客满意、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的长期发展作为目标的知识营销既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又满足了消费者的要求,也为社会带来了整体文明水平和知识素质的提升,实现了企业、消费者和社会利益的完美统一。
三、知识营销的发展策略
知识营销的出现和兴起,标志着由于知识经济而引发的经营环境进入新的阶段,是企业适应资源环境由经济资源为主变为知识资源为主的必然结果。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知识与经济的一体化,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不断依靠企业创新和企业的知识资源才能赢得市场。知识营销为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和更为严峻的挑战。企业只有尽快地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时期营销的新特点、新策略才能在新时期快速多变的经营环境中求得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1.培育新型营销理念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和个人都需要转变营销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满意为经营宗旨,重视市场需求变化,通过传播知识和传授技能来诱导消费需求,赢得市场。这就要求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多增加知识含量,使消费者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使消费者感到同样的付出,可获益更多,从而产生购买欲望。培育新的营销理念首先要从企业的高层做起,然后再向全体员工灌输这种理念,潜移默化使之渗入到企业的各个方面,使全体员工在行动上体现这种新理念,使之成为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
2.打造新型营销人才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营销要求营销人员要适应信息化社会千变万化的需求,了解市场的发展趋势,对技术创新带来的营销观念、营销策略有一定程度的认识,还要将自己培养成为洞悉消费者行为、熟悉业务分析的专家。同时要在思想上形成一个明确的观念,那就是自己是企业与客户间的桥梁、是企业通过知识而创造并获得价值的催化剂。营销人员不仅仅要把客户对企业经营有利的知识传递给企业,同样也要努力挖掘与企业或企业产品有关的知识并扩散给自己的潜在客户,在客户的心理上形成对企业有利的影响。并且企业应通过创办知识营销培训学校,强化营销实践性,以国际营销人才交流的方式,发展、创造出一批现代知识营销人才,为企业在未来竞争中,提供人才保证。
3.实行新型营销渠道
知识营销要求对企业内外部的环境变化具有灵敏的感知能力,对顾客的需求能迅速做出反映。而在传统的营销渠道中,企业不得不大量借助于商、批发商、零售商等诸多中间环节才能实现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转移,这种长渠道的传统营销策略虽然实现了广泛分销,但过长的营销链条增加了企业的流通费用,并且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扁平化的营销渠道使更多决策权下放到最接近顾客的一层,使其能对外界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这无疑使企业的营销效率极大提高,资金周转速度不断加快,市场竞争力逐步加强。并且,扁平化的销售渠道可以拉进企业与市场的距离,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降低了企业的市场风险。
4.开发新型营销产品
知识营销的特点在于向公众传播知识,扩大潜在市场,从而达到营销目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掌握高新科技,努力开发新产品。产品技术含量越高,对现有市场升级换代的作用就越大;产品的个性化也是知识经济的特点,营销策略也要相应针对不同类型的顾客进行特定的设计,使其产品、服务适应客户的消费特点、文化品位和价值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用各种广告宣传和促销手段,不断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创立名牌产品,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使消费者能够根据企业的“名声”和“印象”来选购产品。
5.开展新型营销方式
网络营销是知识经济与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也是一种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方便、快捷、有效的营销方式,其优势显而易见,它集声音、影像和文字信息于一体,具有及时性和互动性,能够提供给顾客及时充分的商品信息,并同时实现顾客与企业之间的直接沟通。企业通过网络供应信息,使顾客可随时调阅检索。企业也可以通过网络去主动检索顾客的需求信息,并根据用户要求对产品做出改进、创新。网络为企业和客户之间建立了一个即时反应,交互式的信息交流系统,拉近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极为重要的交易方式。
6.建立新型营销关系
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产品中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结构层次上的营销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了。结构层次,即企业与顾客之间在技术结构、知识结构、习惯结构上吻合,从而建立起稳固的营销关系,使顾客对厂商及其产品有一种深度认同感,成为产品长期、忠实的消费者。一位市场调查人员在为英特尔公司做市场调查时发现,某公司购买的一种存储芯片几乎全部来自英特尔公司,而且表示以后也会从英特尔公司购买。因为他们和英特尔公司有长期广泛的业务联系,对英特尔公司非常信任,已经习惯于从英特尔公司购买芯片了,形成了牢固的结构层次上的营销关系。
四、结束语
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的急骤膨胀更显日益的浓烈,这为我们开拓新的市场领域提供着无限的想象空间,为刺激需求,扩大内需提供又一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营销途径。所以,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应该是在研究消费者已有的需求之同时,更应把握市场发展的新动向,通过创新去创造和引导人们的需求,不断地开发消费需求的潜力,推动消费需求不断扩张,不断升级,让脚下的路越走越宽。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营销将会使商机无限!
[2]郑学益,杜升武.知识营销——21世纪营销新概念[J].福建论坛, 2007,(211). [4] PhilipKotl.er. Marketing Management (Tenth Edition)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5]冷克平,郑爽,邢凯旋.知识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比较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2).
[6](美)拉格斯(彻Gurgles.R.),(美)霍尔特休斯(Holtshouse.D.)著,吕巍等译.知识优势:新经济时代市场制胜之道[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篇3
(一)内涵方面
认为,如何区分科学研究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这种规律便是针对某一特定的现象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有的矛盾,这是一门学科对象形成的基础。相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也存在这种矛盾,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对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要求与当下环境中人们思想道德水平二者间的矛盾。因而,思想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内涵的全面理解应当立足于这个特殊矛盾的基础,换句话说,内涵应当在社会的“要求”与人们实际“水准”的差距上,即应当将从“要求”到实际“水准”的诸如过程、方法及规律等实践活动作为学科研究的针对性方向。进而,从笔者的偏重出发,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具体包括人们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内的教育实践活动与其特定规律。对于运用方法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列宁都曾有过专门的阐述,前者形象地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后者则总结道,“方法也就是工具,是在主体方面的某种手段,主体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相联系。”针对主客体之间的联系,方法存在着重要的沟通作用,在受教育者以及教育环境不断变幻莫测的当下,如何使得主客体更好地联系统一,方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我们所面对的“要求”与实际“水准”之间的关系,即是所说的“桥”与“船”的问题,又是列宁所说的“主体”联系“客体”的问题。只有将实践活动的这个“中介体”作为研究对象,加以重视、解决,才能过好所说的“河”。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殊矛盾才能得到妥善处理,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科学、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教育内容方面
了解并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具体是什么,即比对相对权威的邱伟光、张耀灿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张耀灿、郑永延等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两本书的主要内容,进而来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主要包括:理论基础、地位和功能、目的和任务、环境、过程与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内容、原则、方法与艺术、载体、管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则细分多个专题,先从其发展、目的、价值进行论述,之后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结构、主体、环境、过程、方法、载体、管理进行详述。通过内容的罗列、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以上这两本专著所涉及的研究的角度基本相同。某一学科研究的内容应当也被理解为学科研究的具体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或者说是研究内容,并不是凭空臆断而来,它需要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独有的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来具体展开,因而我们可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应当包括它的具体实践活动及其实践经验。思想政治教育学这门学科的实践活动中,各个阶段、领域、主客体通过实践都会形成各阶段与领域的规律。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研究的对象应当建立在学科实践活动及在活动中日趋完善的规律上,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它形成的特定规律毋庸置疑都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独有研究范畴内的特殊矛盾统摄之下。
(三)研究客体、对象同一性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实践活动,目标是促使人们尽快形成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意识与品德素养,以及需要对人们解决具体做什么与具体怎么做的问题给予必要的指导;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在学科的基础之上更像是一门实践科学;它的研究客体是实践活动,揭示其中的规律,并以认识和分析学科教育领域的现象为目的;主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与为什么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该书中出现的研究客体与研究对象,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客体。客体不仅是指相对主体之外的一切他物,还是主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对象,它是主体在行动与思考的过程中作为具体目标的人或事物。从中我们发现,对象与客体并无实质的区分,客体也就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对象。不问可知,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具体对象与其客体是具有同一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即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范畴内所具体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发展方面
从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诞生、发展到当前的日臻完善,时间并不算长。但是在现实中,学者们已经基本认同它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方法论及思想政治教育史这三大主干学科构建而成。与此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不断发展过程中,主干学科群体化的现象日趋显著,比如说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已经分为价值论、环境论、中介论、资源论、评价论等诸多分支学科。纵观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主干与分支课程的具体研究对象,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它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经验与规律作为对象的。因此,对于普遍认可、相对权威的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认定,即包括人们在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及其在学科范畴内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双重规律的认识。笔者通过梳理、概括认为,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及其发展规律不应涵盖于其中,而应当放入三大主干学科之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当中。毕竟,从相关性来看,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延续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史是有很大关联性的;同时,丰满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内容,不仅能够丰富与发展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还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门学科带来极大的学科自信、理论自信,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学这门学科发展过程中的自身形象。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应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与它的规律确立为其内涵的一部分,这样能够赋予自身浩大的整体学科形象,展现深沉的历史情境,并最终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主干及其分支研究能够在平衡协调、健康有利的状态下迅速发展。
篇4
1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施背景探讨
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传统教学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缺乏科学、有效的文化素材,再由于目前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所以,提炼出适宜、完整、有效的文化元素非常关键。对此,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宗旨是通过阐释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内涵,由此增强学生的思政素质。并且,在结合现阶段文化交流的具体现状来看,高校学生面对的文化内涵是各种各样的,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些多元化的文化内容并未经过筛选则直接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及生活中。欧美文化、日韩文化等互相混杂,再加上大学生自身的层次不一,文化辨识能力薄弱,必然会对大学生的文化元素汲取带来不利的影响[1]。站在客观角度进行分析,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因为一些复杂因素的影响,我们所使用的教材缺乏优秀文化素材和时代精神的渗透,大部分只是一种教学的传递,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对此,不管时代的诉求如何发生转变,我们唯有在传统文化为底蕴的教育素材中,才能够真正地促进传统文化元素与思政教育活动的全面融合。对此,茶文化在思政教学中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其不但能够创设生动、形象的课堂氛围,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本质上来看,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身价值。不过在这一工程中,不管思想教育活动如何推进,都必须要重视对学生自身带来的积极影响因素,由此才能够实现学生层次化地提升和发展。
2茶文化的具体内涵
在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茶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要素,其蕴藏的内涵及思想不但体现出一种相对成熟的文化体系,并且也折射出多元化的精神理念与价值导向,对此在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则需要将茶文化当作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体制的一个必要手段。结合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施诉求来分析,其并非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学科,其能够对学生的文化认知带来直接的影响,对此,教师需要创建完善、系统、科学的教学思维,特别是需要运用科学、有效的课堂引导与文化阐释,进一步促进学生思想观念的启迪与升华。当我们在了解茶文化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考虑:首先,茶文化是与茶相关物质元素的一个重要基础,促进茶文化的层次化发展不但要具备成熟的物质元素体系,并且也需要给予正确地引导和启发。由茶文化的出现为起点,探讨其与茶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对茶文化展开层次地分析和了解,则无法完全脱离客观且具体的茶文化基础。另外,关于茶文化体系的发展而言,其核心内容是需要融入与其相关的一系列文化艺术,例如茶歌、茶诗等,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但能够增强我们对茶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并且也能够更形象、直观地帮助我们认识茶文化的内涵,从而对其广泛应用奠定稳固基础[2]。最后,我们在探讨茶文化本身的价值特征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挖掘出其具备的精神观念、情感思维等,这是促使茶文化能够实现价值最大化的一个必要前提要素。物理是茶文化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渗透,还是茶文化体系中所蕴藏的精神观念等,都对我们目前开展的一系列思想政治文化活动带来深刻的影响和推进。
3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创新诉求
通过分析目前培养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诉求来看,健全的人文素养、规范的理念内涵等等均是促使学生培养与社会诉求全面融合的一个核心内容。基于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体系而言,其缺乏系统性、合理性的教学观念,乃至具体的文化内涵,对此,这必然会对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在具体推进高校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和其它教育课程都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核心内容。对此,在实际课堂中,教师无法真正地摒弃传统的教学思维,则需要将文化理念与其相融合,利用科学、系统、深入地阐释相应的精神实现,进一步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策略及规划。站在思想引导的层面来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话,一定要促使教学内涵愈加丰富和多样,由此才能够对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等发挥积极作用。不过,培养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一定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不管其阐释的内容如何发生变化,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精神观念,从本身上来看,这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过程中的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4茶文化视角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4.1加强茶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
根据茶文化体系的相关内涵来看,目前高校学生教育活动逐渐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不管是具体的教学内容,还是其蕴藏的精神观念,都必须要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角度进行不断推进和升级。不过,将合适的茶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促进教育活动体系的不断创新和改革,则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若要增强其效果,那么需要在深入、广泛了解茶文化元素内涵的前提下,构造正确的文化观念,同时需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内涵进行一个透彻性地分析和了解,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思想培养机制。对此,我们一定要正确地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目标与诉求,促使茶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全面统一,因为高校开展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一些科学、规范、系统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全面掌握及综合素质的提升[3]。
4.2促进教学模式的丰富多样
在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相应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原则,促使学生能够朝着正确的人生方向发展。一般来说,我们需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本质特征、思维启发需求等,加强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使其能够通过多元化的途径不断引导学生去认识茶文化,由此能够教实现情感方面的体验和升华。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言,其蕴藏及传递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并且还具有层次化、规范化等特征,特别是对于茶文化体系而言,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若要得到全方位地发展,则需要将茶文化体系蕴藏的内涵、思维观念与文化价值等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全融合,唯有如此,才能够通过分析茶文化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结合点,对其进行系统性地阐释和分析,并且在进行改造、提升的作用下,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快速发展。
4.3结合学生实际需求进行教学
篇5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界,改造自己,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因而,实践一直是社会科学关注的热点问题。实践作为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领域,古今中外哲学家们从不同角度研究实践活动,阐释其内涵,形成了诸多的实践哲学派别。
(一)中西方传统哲学的实践内涵
早在哲学产生之前,许多哲学家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实践概念。但由于他们未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实践活动的本质,未能从直接现实性和自觉能动性的内在统一中把握实践,最终未能形成科学的实践概念和实践观。
1.中国传统哲学关于实践内涵的认识
纵观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实践问题的探讨始终是中国哲学认识论探讨的主题。中国传统哲学侧重从知行关系角度阐发对实践内涵的理解。一般认为,中国,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中国最早的知行学说“知之非艰,行之维艰”,(《尚书·说命中》)经过孟子的知先行后,到荀子的行先知后。第二阶段是,是从荀子的行先知后,经过程颐朱熹的知先行后,再到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第三个阶段,是从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经过王夫之的“行可兼知”、“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发展到颜元的重习行、轻知识。
总之,中国传统哲学非常重视对实践即行的阐释,也突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即“知”对实践的引导作用。但是受中国传统思维的影响中国传统哲学的关于实践内涵的认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性。直观的、笼统阐释实践概念。中国传统哲学对实践概念的解释往往从直观出发,把实践看作或者是主观精神的活动,或者是人的道德行为,缺少对概念的理论化系统化的分析,实践的内涵往往是笼统的,不可能真正揭示实践的内涵。同时,由于没有逻系统辑的分析,中国传统哲学也没有真正阐释实践的作用,特别是对“知”的决定作用,没有科学说明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2.西方传统哲学关于实践内涵的认识
实践概念是西方传统哲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它最早出现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最先把实践内涵化,对实践概念做了初步的解释。德国古典哲学在继承古希腊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内涵的基础上,对实践概念做了进一步的发展,突出体现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实践概念中。
(1)亚里士多德对实践概念的理解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把实践加以明确系统提出的思想家,他的实践哲学“把人的实践提升到一种独立的科学领域”。
他对实践概念的本质规定主要在对人的活动的划分和学科分类中体现出来。在他的《形而上学》中,把人的活动划分为实践的、创制的与理论的三种。理论的活动为求知而求知,以探究万事万物的第一原理为目标。创制活动以制造产品为目的,主要指生产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行为。实践活动主要是在求知的基础上伦理的行为和政治行为。就个人而言,实践的目的是使人富有德性,获取幸福;就公共领域而言,人的实践是政治的实践,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应当过集体的生活即城邦的生活。但无论在个人领域还是在公共领域,无论是伦理道德的实践还是政治生活的实践均以善为终极目的。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有难以掩盖其光辉的本质,尤其是其人之为自己好的行为,有了重大的哲学本体论的意义,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观乃至实践观的创立提供了宝贵的养料。但是他的实践观也有其局限性:
第一,实践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理论本身的产物。
第二,实践的划分是有其缺陷的,过于注重人,注重人关于人的“善”的目的实现的过程,而轻其存在的基础———物质世界的生产。
(2)黑格尔对实践概念的理解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对德国古典哲学继续了系统的梳理,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哲学体系。实践是黑格尔哲学研究的重点领域。黑格尔对实践内涵进行了系统的阐释,批判继承前人的认识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认识,实现了认识史上的又一次飞跃。他认为实践是对客体的改造,而且是物质性、创造性的活动,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这种认识是历史性的突破,超越了前人的认识。同时,黑格尔还注意到了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形式—劳动,并且详细论述了内涵。最重要是黑格尔把辩证法思想运用到实践领域,用辩证法分析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科学揭示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篇6
一、引言
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讲,新时期的素质教育给高中的学科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界顺应时代的潮流,进行了教学改革。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摆脱过去刻板的应试教育,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中生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就现代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高中生的政治素养对高宗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当今世界,人们对于思想道德素养的关注越来越深刻,培养高中素养的意义也非常重要。
二、正确认识高中政治素养的核心内涵
1.高中政治的学科性
高中政治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具有独特的地方。首先,高中政治具有独特的科学性。作为一门人文学科,高中政治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认知是高中政治的重要目标。思想政治的科学知识是政治学科的基础,也是政治课程的重要内容。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的科学知识构成了教学的框架和基础,如果没有科学的思想政治知识,那么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也难以进行下去。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政治学科的确具有独特的科学性。因为,高中政治传播的是科学的政治思想知识。然而,高中政治学科的独特性还不在于它的科学性,更在于它具有感情培养功能。新课标明确规定高中政治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正确的思想政治素养。新课标还强调高中政治对于学生的心理、生理以及思想的塑造功能。针对高中阶段的特殊学情,高中学生的思想素养和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成型,高中的理想信念还不够坚定,他们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还不顾强。因此,高中政治则担负着塑造学生正确的思想素养和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重要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讲,高中政治更具有情感培养的功能。
2.高中政治素养的核心内涵
一直以来,人们对高中政治素养的核心内涵还认识不清。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它影响到人们对高中政治学科的认识,也影响到学生学习高中政治的效果。要正确认识高中政治素养的核心内涵,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政治素养。政治素养简单来说就是关于思想、情感、品质以及思维的能力或涵养。在高中学习过程中,高中生一般通过学习高中政治课程或者参加相关的思想政治的实践活动,获得相应的政治学科素养以及思想情感、品质观念、技能技巧的能力和涵养。在我国,高中生要培养正确的政治素养就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高中政治素养的核心内涵就是通过课程教学或者实践引导学生从广阔的生活环境中体会真正的思想情感,寻找时代的真理性的东西。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固然重要,但是光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人还不足以成为完全的人,也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高中政治素养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有利于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三、高中政治素养的培养路径
1.课堂教学注重教学引导
政治学科的趣味性在于它面对的是具体的人,政治这门学科设计的内容也是关于我们人类的问题。因此,高中政治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可以运用教学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比如在讲授文化生活时,教师就可以从我们身边的文化现象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的特点。在某校高二的一节政治课上,一位教师在讲有关“文化生活”的内容时,学生听讲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对于文化的认识都不是很清晰。教师就针对性地制作了一个视频课件,视频主要内容是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以及节日习俗。教师一边播放视频,一边引导学生总结文化的特点。这是很多学生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因为他们通过观看视频明白了文化的真正内涵以及文化的特点。
2.树立科学的政治教学理念
高中政治的学科性决定了这门课程不可能只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高中政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也就是说,高中政治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目前很多高中政治教师对高中政治这门学科的定位不太准确,把眼光都放在了高考,一味追求教学效果,强调学生的应试能力。但是政治科学的本质就慢慢丢失了。要知道高中政治担负着培养学生政治素养的重要任务。当然,政治素养的培养光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完全实现的,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提升政治素养。结合堂客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让学生真切感受高尚的思想情操的熏陶。
四、结语
新课改以来,我国教育学界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社会对素质教育的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于高中生来说,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发展不光是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也是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而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正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一个良好的契机。
篇7
1 医院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医院文化建设同样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是在医院的管理、服务等各方面的基础上得到广泛认可的一个标签。在继承传统的医德、医风的基础上,要结合时代的精神,把医院文化建设放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建设,建设具有高品位、深层次内涵的医院文化对美化医院形象、通过这样的文化建设提升医院团队凝聚力、提高管理效力、增强竞争软实力。
2 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做好医院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发现其中的规律,解决人们的思想、工作及生活问题,提升医院人员的认识问题和辨别是非的基本能力。在当前医疗改革期间,很多医院工作人员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有些人员丧失了基本的职业道德,面对新形势,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更加严峻,在积极引导医院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深刻认识和体会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牢固树立为人民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意识,发扬救死扶伤精神,不断调动和集结全体职工智慧和力量。
二 两者之间的内涵比较
医院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有很强的相似性,但是它们二者又不是完全的统一,它们之间有着相互区别,又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1 二者的相同点
1.1 对象趋同
医院文化建设和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都是针对医院的工作人员,都是把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工作人员的内在素质和内涵的建设,促进他们形成统一的价值观,激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努力完成医院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的目标。
1.2 内容一致
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医院的文化建设工作都是在研究人的行为和思想意识,文化建设更是对医院的整体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这些主要表现在管理水平、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上。
1.3 方法相似
无论是思想政治建设还是文化建设都是需要考虑到人员的各种因素,按照人的基本规律制定相应的标准,从分调动认得积极性,激发医院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既考虑调动员工内在的积极因素服务于医院的发展大局,同时兼顾员工个人自我价值体现,努力通过调动和有效发挥“人”的作用,从而达成组织目标。
2 二者的区别
工作的着力点不同,
医院文化主要提升医院的整体水准,强化员工的素质,从而为医院形象的提高做好坚实的基础,实现经济效益。但是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在医院得到执行,注重对员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
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文化建设的基石,没有思想政治的建设作为指导,那么文化建设就会出现偏差,思想政治的建设能够让医院工作人员更好地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医院员工的整体素质,激发他们的热情,这样更能够很好地建设文化建设,同时医院的文化建设可以为思想政治建设提供一些新鲜的土壤,对思想政治的开展提供无形的帮助。
三 工作结合方式
1 选准突破口和结合点
文化是一个上层建筑,它有着自己的一个层次,这主要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这就需要我们在建设文化时一定要考虑这几个层次,结合思想政治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一根良好的氛围,渐进式地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再结合医院的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从分发挥好思想政治这块阵地,让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相互促进,更好地为医院的良好发展做出贡献。
2 注重软硬结合
在建设医院文化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医院员工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要依靠健全规范的制度对对职工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通过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来不断提高医院员工的整体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广大员工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行为规范便准,能够让员工处理好医院和个人的关系,让医院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 相互促进作用
1 让思想政治工作为医院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就是医院的工作人员,同时医院的工作人员又是医院文化建设的主体,医院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及思想认知直接关系到医院文化建设,所以要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思想内涵,为文化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2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和谐医院文化
医院文化作为医院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医院内外部人文环境,这其中就包含了良好的医患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医院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人们对医院的知情权意识越来越浓厚;再就是工作人员的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加,主要表现在工作和心理方面,在这样的多重关系下,医院和患者的矛盾一触即发,这就需要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好自身的独特优势,积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协调作用,凝聚各方面力量,做好医患双方心理疏导工作,既关注到患者的实际需求,又采取有效的措施为医务人员减压减负,激发其内在潜力和主动性,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创造一个和谐的医院文化。
总之,医院文化建设和医院思想政治建设看似各不相关,但是它们在形式和实施方面也有很强的相似性,都是为了提高医院的整体实力,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内涵素质和文化修养,以内涵文化为制胜点,从而不断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为医院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让医院的各项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陆建明,康小明.试论医院文化建设的理念和实践.中国医院管理,2007,27(3).
[2] 范绍东,黄颖生.加强新时期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0.
[3] 高飞.浅谈医院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和作用. 现代医院, 2004,11(11).
篇8
法律产生并影响着人类社会。其产生之早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虽然那个时候没有所谓的名义上的法律,但普遍的、宽泛的法律意识及作用在我们远古先人日常的行为习惯中早已产生。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所有的人所做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他们所认为的善,作为约束与保护人类个体与族群之间和谐共生的一种明约,其中必然包含着人性中某种不可磨灭的善的价值。透过时间的长河,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当今文化差异悬殊的地区,其法律间都有一些在体现基本价值方面的相似性,但其表现形式却又悬殊异常,为何基本内涵有其共性却在表现形式上差距如此?或者说,内涵与表达形式是否存在同一性?影响法律内涵与表现形式的因素究竟是什么?要想完全且无懈可击地说明这些问题,恐怕是一种奢望,然则,万事皆具有其普遍性,如果仅从其普遍性上来说明其缘由,就有可操作性了。而要想完成这一方面的研究,必然先找到可以代表其普遍性的事物。法律亦是如此,作为现代法律源头的欧洲,无疑是具有其无可替代的普遍性,在那里,产生了法律的分类(公法,私法),在那里,产生了法律的两种代表性的体系(大陆法系与海洋法系),研究欧洲的法律发展进程可以使我们对法律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立体的认识,正像先人所说,“未知其源,难知其行”。本文截取欧洲法律发展史上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中世纪,通过对欧洲典型国家(法国,英国,德国)法律发展与变化的研究,意图通过其发展过程及结果的对比、总结,从而能从宽泛意义上回答与解释上述问题。要想弄清彼此关系,让我们先从法国开始分析。
二、影响法国的法律发展的因素
(一)政治制度对法律内涵及表现形式的影响
中世纪的法国处于三级社会模式,君主高高在上,为第一阶层;贵族、神父处于第二阶层;平民及手工业者处于最底层,由此衍生出所谓的君主专制不难想象。在法国,君力比中世纪的其他国家君主更有力,它可以将自己的意志很大程度地强加于其他阶级,“朕即国家”这一词可以很形象地表现出当时法国的政治面貌。作为国家意志体现的法律,无疑也顺承这一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法律的外在表现是为了维持君威的宣言书,其形式多以君主的赦令的形式出现。作为第二阶层的宗教分子,其对法律的影响也并不小,譬如,受托马斯所谓平均正义及矫正正义的影响,法律分阶级立法,法律作为维护现世阶级秩序的工具,但由于其君威过盛,使其没有将所谓的上帝法凌驾于人法之上,使得法国法律偏人性化。
(二)经济发展模式对法律内涵及表现形式的影响
法国由于地处西欧平原地区,国土多平坦开阔,加之其境内河流广布,其气候湿热,热量与雨水皆充足,故农业发展较其他欧洲国家更为先进,突出表现在种植业上。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典型小农经济发展模式,基于这种相对自给自足而又脆弱的经济单元,其对社会秩序的需求是刚性而又迫切的。而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兴商人团体,作为促进社会资源流动环节主要力量的商业,此时是依附于农业发展的,其对社会秩序的诉求与农业的要求具有一致性。这种统一性所带来的动力,促使政府在立法时要进行双重选择,既稳定而又普适的法律整体(内涵及形式),正是由于这一背景(以小农经济为主产生的贵族治世的普世模式),使得法律内涵在这里更多的是阶级性,其所代表的正义价值更多的是阶级下的有偿分配正义,其表现模式更多的是赦令及贵族领主命令而非民间的习惯。
(三)文化对法律内涵及表现形式的影响
中世纪的法国正处于天主教会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法与神合二为一,神谕便是至高法律,任何与神谕相冲突的世俗命令皆是乱命。在此思想支配下的法国是一个封建、保守的代名词,其文化色彩在此时代是以灰暗为基调的保守色彩,其法令特质受此时代文化影响,体现更多的是维稳、保守的特性,其法律形式更多的是以教会教条的形式来约束各阶级。这一时代的法律更多的是受到天主教会影响的精神上的感性表达,而非客观理性的人文规定。基督文化在此时代对法国立法及司法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以至于出现上帝之法凌驾于世俗之法的局面。由此看出,一国文化对该国的法律内涵及形式影响之深。
三、影响英国法律发展的因素
(一)政治制度对法律内涵及表现形式的影响
英国在中世纪时期较其他国家显得更为民主一些,早在1215年的英国大促使民主特性在统治阶层中出现雏形,英王约翰的妥协换来的是全新的社会秩序构架,即王不再是绝对的统治者,贵族团体的意志成为凌驾于王之上,这是其一;其二,用法律的方式来保持这个秩序的稳定为英国法制发展开了个好的先例,由此,使得英国发展出一个有别于欧洲其他地区的政治模式,即注重法律的权威性和实用性,这种良好的政治传统使得其法律更加注重普适性和实用性,实用与民主这一特性深深镶嵌在英国法律的内涵之中。这一特性使得英国法律表现模式是所谓的判例法而非由中央统一规定的法典法。后来所谓的海洋法系在其中孕育而生。
(二)经济发展模式对法律内涵及其表现形式的影响
须知任何法律制度的背后都有相应的物质基础,这绝不是当时少数人的妄思。纵观英国全境,我们可知英国地形相对法国较复杂,由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组成;其经济发展方式呈多元化,虽仍属于封建经济范畴,但其中组成部分的多样化使得其经济模式较单一模式更具有活力,但同时管理与维护这一模式无形中增加了难度成本。片面地运用人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对复杂情况的处理,于是出现了早期的契约精神,这实质上是一种由片面人治到半人半法的过度,法律意识由此加深亦是一种顺理成章的事情。与此同时,由于地形缘故,各地区无法自给自足,需要相互交流,各取所需,这无形中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秩序来维持这一模式的发展,这在无形中又一次使得法律成为当时英国地区的最优选择。法律产生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得法律天生带有实用性;同时由于制定法律的成分的多元性以及实际问题的复杂性,造成法律不再像法国那样仅仅代表帝王秩序,与之相反,更具有普适性,亦即民主性。
(三)文化对法律内涵及表现形式的影响
中世纪的英国虽然仍脱离不了天主教会的影响,但其思想对英国的影响却并没有其他地区那么强烈,部分地区仍旧保留着其原始文化,加之英国地区本来就是多民族国家,文化成分繁杂多样,即使经受过法国的征服,也并没有使其文化失去其原有成分,相反,为原来的英国本国文化加注了法国的元素。从中可以看出,英国文化吸取了各个部分的文化内涵,使得其法律内涵先天便具有这种普适性和包容性,这也是判例法能为英国所接受的根源之一。但由于受法国文化中对秩序的强烈拥护,以及对权威的强烈热爱,使得英国法律外在表现形式更趋于严谨,其对法律外在表现形式的修订更加保守。
四、影响德国法律发展的因素
(一)政治制度对法律内涵及表现方式的影响
中世纪的德国叫德意志帝国,由于其实行分封制,使得其虽有帝国之名,内部却四分五裂,诸侯争霸,帝国皇帝只是其中的一个大诸侯而已,造成的结果便是其法律的制定需要皇帝与各个封建主一起协商制定,加之天主教会对其内部影响颇大,使得其法律相较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更具有一定的民主成分在里面。但是这仍不能掩盖封建法律的本质,其法律形式仍然以君主赦令的形式下去,只是由于其权力的分裂性,使得其下面的诸侯同样是制定法律的一部分,造成其法律更具有多元性和丰富性。
(二)经济发展模式对法律内涵及其表现形式的影响
德国的地形东高西低,但总体是平原地形,使得德国仍是一个传统农业发达的国家,但其东部的少数丘陵地区,仍以打猎为生。这种以传统农业为主兼顾游牧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得其地区经济具有更强的互补性,同时也使得中世纪的德国商业发展非常迅速,商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丰富了社会的内涵,提升了社会活力,使法律更加注重为现实经济发展需要的严谨性与实用性,形成了早期德国法律严谨、实用的朴素内涵。
(三)文化对法律内涵及表现形式的影响
德意志前身是法兰西帝国的一部分,其民族文化深受法兰西帝国文化影响,即罗马文化的影响,偏重于强权文化,整个民族具有很强的武士精神,加之其受到天主教会的深刻影响,其民族形成了“扶助弱者,争当强者,守护国家”的民族文化基色,其法律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贵族治世、武士守护”的基本内容,同时,德意志民族的实用性,也使得其法律文字更具有简约性与严谨性。其民族武士精神使得其对法律更具有服从性与尊崇性,这也为后来法典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先天环境基础。
篇9
高中政治;情感教学;内涵;策略
高中政治较为抽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很容易感到乏味,对其不感兴趣,因而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鉴于这一情况,高中政治教学要积极开展情感教学,以情动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高中政治情感教学的内涵
情感教学是一种结合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的一种教学活动。在情感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情感因素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情感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抽象、乏味的教学内容,升华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中政治情感教学充满了教师的情感投入,例如备课、教学等,都是教师辛勤付出的结果,同时,它能够提升高中政治的趣味性、生活性,让学生理解学习政治的意义。
二、高中政治情感教学的策略
1.创设情感教学情境
情感教学不是单纯的说教,需要依附一定的情境。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重视情感教学情境,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创设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将积极向上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例如,在讲授“实现人生的价值”时,教师可以引用《感动中国》中的典型人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运用灵活的情感教学法
政治教师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让其成为学习的主体。一方面,教师要善于运用随和的、幽默的教学语言,避免过于严肃、呆板;另一方面,教师要“以情动情”,包容学生的缺点,赞美学生的优点。
3.教学评价要融入情感
科学的评价不能单纯地评价学生的成绩,教师要多角度地观察学生、全方位地评价学生。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改变,对其进步给予积极的鼓励,帮助其改正不足。高中政治中的情感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充分理解情感教育的内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创设情感教学情境,用真心关爱学生、鼓励学生,让教学过程充满情感,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政治学习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10
(三)企业文化创新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有了新的机制。企业的文化建设可以有效改善企业的进行氛围,让员工增强对于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他们对于企业领导者更加信任和认可,从心底里愿意为企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使思想政治工作有了一个稳定的奖励机制。企业文化可以引导员工奉公守法,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提高员工的精神文化素养。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以人为本,企业的文化建设注重提升职工素质,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激发员工为企业积极贡献的热情,使其更贴合企业发展。这种新颖的奖励机制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对于员工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是有很大帮助的,以文化建设带动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一定会让企业的发展来到一个新的阶段。
篇11
德育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映,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及文化等因素联系在一起,处于不同社会关系之中的中外德育,在目标、内容、途径、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德育内涵、功能及定位是德育的基本理论基础,对此所作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中外德育在其他方面的差异作出更明晰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我国德育的基本目标和立场。
一、中西方德育的内涵比较
“道德”一词本身丰富的内涵使得德育的内涵一直难以简单界定,而它与政治、法律、宗教、个体心理等方面的紧密联系又进一步扩大了其内涵的范围。因此,讨论德育的内涵可以从多个角度人手,本文主要从其基本组成部分和内容两个方面谈起。中西方古代德育主要是范围广泛的“习俗教育”或“社会意识”教育。近现代西方的道德教育则从笼统的社会意识教育中独立出来,但又渗透着政治、法律、宗教教育的成分。西方的德育理论研究中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等严格区分,但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却又将它们不着痕迹地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贯通。我国虽然在德育史上曾出现“政治泛化”的现象,但总体说来,实行的是将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等融为一体的“大德育”。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我国的“大德育”在传统意义上侧重的是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从形式到理论的研究都是较少的。西方德育较之我国的德育更注重法制教育、宗教教育,但是它们却能与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等相互补充,使得德育的内涵更加丰富,形式更为活泼,效果也可能会更好。西方德育中的社区文化、心理咨询、宗教教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也为各国德育工作者所肯定,它们实质体现的是西方的“大德育”传统,当然这主要也是得益于其浓厚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基础以及它们在教育学中的运用。
西方德育在方式上经历了一个从强化灌输到价值中立再到回归传统并与现代方法相结合的道德认知的过程,体现在德育内容上就是:西方传统德育内容也是一些较为固定的道德规范、准则和单一的价值观。近代的西方德育随着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盛行在内容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反对传统的规范、规则的强化灌输,而以似是而非的德育内容激发和发展个体的自我道德判断能力。这种德育模式最终导致了20世纪初西方社会一系列道德问题的出现,于是现代西方德育又一次向传统德育内容回归,但在实践方法上仍然反对传统的教条灌输方式,提倡对个体认知、判断思维能力的培养。我国德育内容上一直延续传统德育“德性”教育方面的主要内容,到了近代又有了浓郁的政治教育的内容,这与我们党在近现代历史上创造的重大贡献和其优良作风使社会成员对其产生的信任感有关。西方将德育作为一种培养个体观察和理解社会状况的能力,以及有意识地训练其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因此,其内容也是集中于最基本的个人和公民责任感的培养。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展现个体的一切社会关系,使个体理性地认识并能恰当地维护这些关系。这些都是西方理性主义精神在道德教育中的体现,也渗透着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因此,西方通常并不设立单独的德育课程,而是通过整个课程来发现美德的实际意义,通过环境、隐性课程、宗教活动等发现有关道德教育的丰富内容。这也使得西方德育成为最终导致价值观多元化的因素之一,而其一般层次的德育内容也可能会导致个体价值观的虚无主义。现代的道德教育,已逐渐地从抽象化、空洞化、圣人化的教育模式中走出来,开始注重面向现实生活,贴近现实生活,以满足和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为要求。
尽管中西方在对德育内涵的理解上存在许多差异,但大致上都将道德教育作为德育范畴的基本内涵,把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视为德育的组成部分或是有关联的部分,只是各国依据各自不同的国情和时代特征而有所侧重,导致其实施途径的差异。现阶段世界各国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强调对年轻一代的政治、法制以及宗教式世俗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并试图通过各种改革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
二、中西方德育功能及定位的不同
中西方在对于德育功能概念的界定上存在众多不同见解,但我们基本上可以从其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因为这是一切德育功能问题所涉及的最基本的维度。对比中外的德育发展史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到近代德育侧重于德育的社会,强调德育在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功能,涉及个体性发展的方面,主要也是改造人性、引导人性向善进而到维护社会统治稳定这一政治目的。我国现代德育理论则已经逐步认识到德育在个人发展中的功能不仅只在改造、引导、完善人性的这一层面,最终还要促进人性的自由和解放。德育的个体是促进这种本体价值的实现,达到更高层次的价值实现。国外德育在功能方面从古代至近现代一以贯之的是同时注重德育社会性和个体性两方面功能,在强调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功能时,也注重其促进人性发展完善方面的功能。但是西方德育的个体强调的是其促进个体品德发展的功能,所依托的是道德的工具功能,最终是为其社会服务,脱离不了其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哲学根源,脱离不了其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根本目标。我国的德育研究者认为,只有当德育在个人关系领域内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德育才不是把人作为工具来培养,而是作为目的来培养,德育才赋予它原应有的本质的意义。功能反映的是一种价值关系,它决定于人们或社会对德育的需求状况。德育功能本质上具有客观性,但它总是会与我们主观期望和价值设定联系在一起,即与德育的目标相联系,中外各国对德育功能的不同阐释体现了各国德育目标的差异,最根本体现的是体制、文化、价值观方面的差异。中西方对德育功能的不问理解,会直接导致其对德育在社会生活中定位的不同。中国传统儒家教育和欧洲古代中世纪的学校教育,多将德育作为唯一的教育。二战后的西方国家曾一度将教育的重点转向了科学技术,直接导致后来的一系列社会德育问题。近现代时期各国大都认识和肯定了德育并将其作为社会活动的组成部分和教育的基本内容。社会发展变化中我们强化德育的社会适应,将其作为德育功能的基点。西方国家通常注重发挥德育的社会适应,根据社会现实发展,培养个体的自主意识、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以便能更好地面对多元多变的世界和社会形势。我国传统德育在社会功能上侧重其规范、规则方面的限制和目标较高的、具有政治性的发展,只强调这两方面会造成个体在多元社会中价值选择和行动上的困惑和矛盾,不利于其个体的发展。
不同的社会构成论和不同的社会发展论会产生不同的德育社会论,不同的品德构成论以及人性构成、发展论,又会形成不同的个体观。德育功能要向个体强化的方向发展,社会的最终价值实现是落实在个体的实现程度上,因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自由和幸福。德育不仅是让受教育者认识和维系各种社会关系,还要让受教育者感受到各种“合道德性关系”的美好,并能从这些道德关系中享受到幸福感和满足感。由约束、服从发展为自我满足和幸福,由道德规范、政治思想的传递到个体“德性”的激发和引导,这是对德育个体的进一步拓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国都在试图不断丰富德育内涵,强化德育的功能。德育应该成为满足个体道德精神需求的过程,德育既具有工具功能,也有一种目标功能。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
[2]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138.
[3]孙英浩.试论我国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J].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2008(1):109.
[4]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
篇12
当前,我国大多企业都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冲击下,面临着不断的改革与发展,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员工的思想难免会发生一些变化,这时就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在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是新时期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也是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够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形成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想动力,促进企业不断的发展。
一、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1.创新工作机制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创新,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只有不断的加强机制创新,才能够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基础。一方面,要建立起全员参与的协同政工机制,以党委和专制的政工干部作为总负责,与各个部门的行政负责人形成一个责任网络,以部门行政负责人为依托,完成岗位职责的同时,承担起协同工作的责任,促进全员参与政工工作格局的形成。另一方面,要不断的完善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确保协同机制能够正常的运行。在实际工作中,要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业务进行同步计划、同步部署和同步考核,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建设与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结合,加强一岗双责制度的落实,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共同进步。
2.创新工作方法
传统的读报方式无法激发员工的兴趣,只有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才能够使其入耳、入脑、入心,才能够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巨大的凝聚力,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在坚持协同工作体系的同时,要充分发挥领导者的指挥作用,加强平台建设,通过自办报刊、网站等平台的方式,使员工积极的参与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同时通过加强网络党校的建设,为员工提供更为丰富的获得思想政治工作的机会,在党校建设过程中,积极开展各项交流学习制度,不实现员工之间横向和纵向的交流,为员工提供交流思想的机会,确保他们能够通过学习和交流总结经验,并且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深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另外,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晚会的方式,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小品、话剧等形式中,不仅使人们印象深刻,而且也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3.创新思想内涵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的发挥,是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在新时期,要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内涵进行不断的穿心,时期时刻与党的建设、企业的文化思想相结合,才能够服务于企业思想建设工作的大局。与党建工作的融合,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不断的提升,培炎他们将思想成果转化为实践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党建组织的创新能力。与企业文化思想的结合,要使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互渗透,不断引导员工自觉的参与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形成责任、创新、奉献的而核心价值观。不断推进企业文化的创新,引领思想政治工作向着更加丰富和多样的方向发展,充分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内涵。
二、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思路
1.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疏导的原则。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增强,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在逐渐的走入到我国的企业中,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使得企业的员工出现了一些逆反心理,他们拒绝灌输,而喜欢民主和平等的交流,因此,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引导和疏导,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与员工进行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正确的疏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
2.思想政治工作要具有开放性。在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要改变传统的依靠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局面,而是要实行党、政、工等多方面力量的通力合作,并且要调动广大的员工参与到其中,这种具有开放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才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3.思想政治工作要突出载体。思想政治工作应当把了解员工需要、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只有正确认识和评价员工的载体地位,才能够获得员工的支持与用户,才能够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
4.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的探究新形势。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单一,以读书、读报等为主要的方式,而这种传统的方式往往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因此,在新时期应当不断探索新的工作形式,寓教于乐,通过员工感兴趣的方式,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其中,不仅能够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也能够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性,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5.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标,在于引导人们进行自我教育。在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的新形势下,员工都希望通过自我教育来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因此,应当将传统的单方面灌输的方式打破,而为员工提供更多管理自己和改造自己的机会,将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一种互动的方式,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员工的共同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
三、结束语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思想政治管理方面也需要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从工作方法、工作内涵等方面不断的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从实践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才能够使思想政治工作跟上时代的脚步,实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丁晓,龚建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4).
[2]靳来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与发展[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5).
篇13
关键词 :生态型政府;内涵定位;广义上世纪70 年代以来,由于环境问题的弥散性,环境因素已成为关涉和平、发展与安全的新变量,生态环境治理被逐步纳入政府管理重点范畴。在此背景下,南京农业大学黄爱宝教授在《南京社会科学》2006 年第1 期上发表的《“生态型政府”初探》一文,从内涵定位与基本特征两个方面提出并阐述了“生态型政府”新理念。以谋求“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促进政府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建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令人甚感鼓舞。但笔者认为,在支持这一新理念的同时,却仍有进一步商榷的必要。所支持者,把生态问题纳入政府重点治理范畴乃全球环境治理大势所趋;所商榷者,生态型政府的内涵定位则不应限于狭义。
一、大趋势:全球环境治理中的政府参与
关于全球环境治理,学界目前尚无明确一致的界定。但根据联合国1992 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文件,可以认为,所谓全球环境治理,主要是国际社会通过建立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经由条约、协议、组织所形成的复杂网络来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由条约、协议、组织所形成的复杂网络就是全球环境治理机制。
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国家(主要指各国政府)是最为重要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各国通过加入政府间国际组织来影响全球环境治理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在作用渠道上,在涉及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退化与沙漠化防治、危险废弃物处理、污染防治、水域保护、资源能源开发与利用等较为广泛的议题领域,各国通过双边、多边对话以及全球环境会议,形成相应的合作体制,签署国际公约,以促进各国及全球环境问题的共同解决。
在原则规范方面,国家环境主权原则、责任原则、风险预防原则、国际合作原则等已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承认。同时,各类涉及环境发展问题的国际法律规范也已通过国际公约或会议宣言得到阐明,比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防止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处置巴塞尔公约》等。
在操控方式上,主要包括环境立法、经济措施、政策调控、资金援助、技术转让、建构信息知识网络、监督评价等,都已在环境治理中得到应用。
在全球环境治理大趋势下,一方面,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国家纷纷制定相应的国内环境规划。通过国内环境立法,在政治决策与社会发展中贯彻环保理念,比如“环境友好”概念以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城市、生态社区等新理念的相继提出等。另一方面,一大批环保NGO在民间社会自发成立,包括绿色和平组织、地球之友国际等,他们通过发动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如呼吁、示威游行等)的环境运动,既推动了生态环境理论层面的思考,又促进了国内环境治理进程。
中国作为大国,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采取多种参与方式,包括参加国际环境发展会议或论坛,出席有关国际公约缔约方大会,签署、批准或加入国际环境发展条约、协议、修正案,参与国际环境治理项目合作,主办大规模高等级的环境发展问题国际会议或论坛。因此,从全球环境治理背景看,把生态环境问题纳入政府治理重点范畴已是大势所趋。
二、内涵定位:从狭义浅生态到广义深生态
对“生态”一词的内涵界定,就目前研究而言,在范畴上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在层次上有深生态与浅生态之别。狭义界定主要指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广义界定则指任一主体与周围环境趋向生态化的动态平衡与综合协调的哲学思维。浅生态侧重于对环境问题的技术性解决,深生态则倾向于对自然内在道德价值的思考,进而主张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等全方位的生态化。黄爱宝教授把生态型政府中的“生态”内涵定位于狭义的浅生态,即追求实现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那么,“生态型政府”的内涵就是指“致力于追求实现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的政府,或者说是以保护与恢复自然生态平衡为根本目标与基本职能的政府”。
狭义的浅生态定位本身并非错误,可能有利于突出对自然环境的纯粹保护议题。但从深生态哲学、生态政治乃至系统论的角度来说,狭义的浅生态定位并不一定有利于环境治理的实践进程。
从深生态哲学角度分析,深生态哲学的生态主义思考与我们平常所讨论的环境主义思考有所区别。一般的环境主义仅“主张一种对环境难题的管理性方法,确信它们可以在不需要根本改变目前的价值或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情况下得以解决”。而生态主义则认为:“要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使人满足的生存方式,必须以我们与非人自然界的关系,我们的社会与政治活模式的深刻改变为前提。”明确“人以自然而存在,自然以人而存在”的一体共生、内在统一关系,从而“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论,针对人类面临的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危机状态为主的各种危及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寻求战略层次的根本性、长远性解决”。否则,生态环境危机将在既有的政治与社会生活模式下重复发生,人类社会就将处于循环往复的生存危机之中。
从生态政治角度观察,生态政治作为一种全新的政治思维,以系统论为认知方法,以综合协调与动态平衡为理论内涵,从而成为把政治、社会与自然视为三位一体化、紧密联结的有机系统。要求实现政治与社会的生态化,不仅力求政治体系内的协调与平衡,更谋求政治体系外政治、社会、经济、自然之间的共生共荣。在“强调社会民主、政治民主和权力分散,追求公民不分种族和性别的自由与平等”的基础上,主张建立一种“符合生态的分散化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模式”。因此,或许可以通过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城市、生态社区等概念往上推延。那么,一种环境友好型政府进一步说是一种“生态政府”的理念呼之欲出。即:政府不仅是对生态环境问题保持高度关注与关怀的政府,而且应当是贯彻生态原则——协调、平衡、多元化、开放性、兼容性、非集中化的政府。如此,则可以首先从行动理念上缩小甚至避免单方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所造成的局限,扩大并深化全方位推进环境治理的有益成果。
从目前环境治理实践看,单纯以环境技术方法推进环境治理进程并不能取得较大成效。无论政府还是社会都已普遍认识到,环境治理是一项浩大长远的系统工程,必须在环境与发展、环境与社会之间综合协调。
因此,生态型政府的“生态”内涵,如果定位于广义的深生态层面,则更为恰当。尤其在新世纪初叶,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型乃至政治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处于大力推进“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之中,在公民社会尚未充分发育,仍然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带动引领作用情况下,面向未来应当构建一个什么样的政府,仍然应该是值得学界与社会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就全球范围而言,21世纪将明显是一个“治理”的世纪,而治理的内涵即多元互动协调。定位于广义深生态内涵的“生态型政府”理念或可作为一种有益于新探索的新启示。因为,只有具备生态思维的政府,才能引领出一个具备生态思维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黄爱宝“. 生态型政府”初探[J].南京社会科学,2006(1).
[2] 黄爱宝“. 生态型政府”初探[J].南京社会科学,2006(1).
[3] [英]安德鲁·多布森.绿色政治思想[M].郇庆治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