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简述自然环境的特征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阿曼、也门等国接壤。 海岸线长2437公里,领土面积位居世界第十四位。
沙特阿拉伯地势西高东低。全境大部为高原。西部红海沿岸为狭长平原,以东为赛拉特山。山地以东地势逐渐下降,直至东部平原。沙漠广布,其北部有大内夫得沙漠,南部有鲁卜哈利沙漠。
沙特阿拉伯西部高原属地中海气候,其他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最高气温可达50℃以上。冬季气候温和。年平均降雨不超过200毫米。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C. 森林破坏 D. 围湖造田
2. 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 综合性特征 B. 区域性特征
C. 整体性特征 D. 差异性特征
2009年5月份以来,干流全长为1321千米的塔里木河进入历史上少有的枯水年份,干流来水大幅减少,致使长约1100千米的河道断流。据此完成3~4题。
3. 下列是造成此次塔里木河断流的最主要原因的是( )
A. 该流域的降水异常减少
B. 冬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使冰雪融水量异常减少
C. 流域内灌溉面积急剧扩大
D. 工业用水量过大
4. 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来看,塔里木河断流不会导致( )
A. 塔里木盆地内的绿洲面积缩小
B. 威胁胡杨林的生存
C. 风蚀、风积范围扩大
D. 西北地区气候年温差减小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完成5~7题。
5. 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
A. 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 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 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 地下水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6. 该示意图可能表示的农业系统是( )
A. 河谷农业 B. 坝子农业
C. 绿洲农业 D. 立体农业
7. 该示意图体现了( )
A.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 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 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测得的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8~10题。
8. 该流域( )
A. 雨水是其主要的补给水源
B.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
C. 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
D. 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
9. 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土地沙漠化 B. 水土流失
C. 土壤盐碱化 D. 地面沉降
10. 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
A. 径流量减小,不易决堤泛滥
B. 径流量增大,季节变化减小
C. 输沙量变大,水库淤积严重
D. 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
下面的甲图为某大陆局部地区自然带现状图,乙图是该地区未来可能出现的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 下列关于甲图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图示地区可能是亚欧大陆 ②图示地区可能是非洲大陆 ③图示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④图示反映了非地带性现象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2. 当自然带由甲图所示向乙图所示变化时( )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针叶林的面积扩大 ③海平面上升 ④阿尔卑斯山雪线降低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读某山地位置及其植被―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 该山地分布在( )
A. 高原山地气候区 B. 温带季风气候区
C. 温带沙漠气候区 D.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14. 北坡比南坡( )
A. 光照强 B. 坡度陡
C. 水分多 D. 林地少
读某大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均温等值线图,回答15~16题。
15. 图中25℃等温线向西弯向纬度较低的地区,主要是由于( )
A. 山脉的延伸 B. 稀疏的植被
C. 沿岸的寒流 D. 河流的流向
16. 图中①②两地分布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
A.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B. 热带草原、热带雨林
C. 热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下图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示意图。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山体垂直带谱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读图,回答17~18题。
17. 关于垂直带谱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东坡、南坡的带谱比北坡、西坡复杂,是因为山麓地面高度不同
②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高而窄,是因为西坡比较湿润
③北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南坡低是坡向造成的
④东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西坡低是地形造成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18. 对山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地处南方湿润地区 ②地处西北干旱地区
③位于湿润河谷一侧 ④位于干热河谷一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下图为“非洲和欧洲大陆沿某条经线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 图中P、Q处的自然带分别是( )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冰原带
B. 热带草原带、苔原带
C. 高山草甸带、温带荒漠带
D. 热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
20. 关于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然环境干湿度地带分异现象各纬度间无差异
B. 自然环境纬度地带性分异现象大陆东西岸相同
C. 自然环境垂直分异现象与纬度地带性分异相似
D. 形成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
21. 结合下面两图,回答问题。
(1)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将图乙中山脉以西荒漠化自然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之间的关系选择填入下图中。
A. 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
B. 地面变干燥
C. 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减小
(2)试分析图甲中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22.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华社西宁2011年8月7日电 黄河源头再现“千湖之县”的美景――青海省玛多县生态变化见闻。
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以及过度放牧和滥采滥挖,玛多县饱尝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所带来的“恶果”:草场退化、湖泊干涸、鼠害猖獗严重威胁着当地藏族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部分牧民由于丧失了基本生产资料成为“生态难民”。历史上,玛多县拥有4 077个大小湖泊,有“千湖之县”的美誉,其中的扎陵湖和鄂陵湖更是黄河源头地区最大的一对“姊妹湖”。
(1)过度放牧和滥采滥挖,导致草场退化、湖泊干涸、鼠害猖獗严重,这一现象体现了( )
A.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 地理要素的孤立性 D. 地理要素的稳定性
(2)结合材料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a. 蒸发增加 b. 鼠类增加
c. 河流干涸 d. 草场沙化
e. 滥捕野生动物
(3)你认为黄河源头再现“千湖之县”的美景,国家做了那些方面的工作?
24. 读美国本土自然带示意图,回答问题。
在旧金山留学的小夏同学利用暑假驾车去美国东部旅游,沿途经甲、乙、丙地到达丁地;随后南下经纽约到达华盛顿,发现沿途自然景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小夏同学沿途观察到的自然景观变化反映了哪些地域分异规律?分别说明判断的依据,并分析引起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
25. 下面两幅图模拟的是我国特征性自然植被的目前分布状况和未来(2050年)的可能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例A、B两类植被所属的自然带分别为:A ;B 。
(2)甲图中由C至D植被变化体现了 分异规律,影响这种分异规律形成的最主要条件是 。
(3)与当前相比,未来(2050年)植被类型在分布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4)导致植被类型在地区分布上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受此影响,我国台湾岛和台湾海峡面积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
26. 郑渝(郑州至重庆)铁路是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线路,初步规划有①线、②线两种方案。图甲为郑渝高速铁路规划示意图,图乙表示A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状况。读图回答问题。
篇3
选修5从科学层面看,是基于地理理论思维和视角、反映灾害学的内容;从教育层面看,是基于素质教育中现代公民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从实用价值层面看,是基于地理思想、地理决策和公民正常生活能力之上,具有进一步应对非常的、突发事件能力的应用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减灾观,提高公民社会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强调学科应用价值的同时,应针对地理学科特点:综合、动态地分析问题,把握分析问题的时空尺度,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自然与人文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体现地理的综合性和区域性;同时将灾害系统化,即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灾情和减灾五个子系统与地理理论、人文地理、不利自然条件、经济损失和人类反应相对展开。
2.联系身边自然灾害,激发学习兴趣
在强调地理学科特点的同时,在教学内容表达上应强化感染力和视觉感受。如汶川大地震、日本3.11海啸等纪录片、实景照片、插图、遥感影像、动态变化系列图;灾害影片,如《后天》、《龙卷风》、《天地大冲撞》、《完美风暴》、《唐山大地震》等;最新讯息“雪龙号”被困南极海域、马航失联客机海洋搜寻面临的自然灾害及地理信息技术在搜寻中的应用等。借助强烈的视觉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多种自然灾害有深刻的印象和直观感受,从而建立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分布和危害性的科学认识,培养对受灾地区和灾民的同情与救援的人文精神,以及临危不惧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二、树立整合的课程观
1.理清教学思路,适度调整教材章节顺序
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分布、危害、防御及树立防灾减灾观是学习自然灾害永恒的主题。由于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是相互影响的,根据自然灾害的成因可以推测自然灾害的分布、危害特点,并提出防灾减灾的措施,通过了解世界的自然灾害为学习中国的自然灾害奠定基础。因此,可将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和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整合,然后再讲第二节“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分布”。在讲第二节四大类自然灾害的时候,按成因、分布、危害的逻辑顺序,并将第二章中国的气象、地质、水文、生物灾害与之相联一并学习。在学习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再归纳世界两大灾害带和第二章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这样整合既体现了从世界到中国由大到小的顺序,又避免了在第一、二章中翻来覆去讲四大类自然灾害,从而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将地理选修5与地理必修有效整合
必修地理是通向选修地理的桥梁,是学习选修的基础,选修地理中的大量知识和必修地理藕断丝连。因此,在学习选修5的时候一定要复习和联系必修地理相关知识。如在学习地震的时候,应涉及地震波、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分布图、内力作用、“3S”技术等知识;生物灾害涉及中国和世界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的分布;气象灾害与区域地理位置、地形区分布、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人口城市、工农业及交通分布等必修地理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将选修5的内容与必修地理有效对接,一边学习一边复习,尤其要注意系统地理区域化,提高学生综合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构建思维模式,重视案例开发
1.建立分析问题的模式
在《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建立重点问题的思维模式。如自然灾害的成因从地理位置、地质构造、自然作用(内、外力作用)、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与气候、水系水文特征、土壤特性、植被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自然灾害的分布应从空间分布(整体分布状况、地区差异、与其它地理事物分布的相关性、变化大小趋势、局部异常和极值等)和时间分布(短期与长期的变化、周期性与非周期性变化、波动及变化幅度大小、速度快慢、频率高低、峰值及对应时间等)方面分析;自然灾害的影响应从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有利和不利方面分析,如台风、寒潮、雪灾等;危害类问题主要从人员伤亡、社会稳定、财产损失(建筑、基础设施、文物古迹、三大产业等)、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防灾减灾的措施从监测预报、非工程措施(规划、立法、管理、教育)、工程措施(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救援与救助(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自救与互救方面分析;灾情大小程度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灾害的种类、强度、发生时间、持续时间、频率,受灾地的人口、城市、建筑物、经济水平、资产密度、防灾减灾能力,受灾体的自身特性和易损性等方面分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区位选择主要从交通(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网络且辐射广泛互不重叠)、灾发地与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距离、通讯网络、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救灾人员和设备、地租与经济水平、应急能力和应急机制等方面考虑。当然,建立答题模式后,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清红皂白把所有的要素堆在一起。要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筛选与问题相关的因素,因时、因地、因灾种、因具体材料、信息而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到同一类自然灾害在不同地区的成因、危害程度不同,同一省区或国家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因此在建立思维模式的同时,又要打破思维定式,既要看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要注意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2.强调自主学习及案例的开发
教师要有意识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变课堂为学堂。对于每一类自然灾害学习,教师只需讲其中一种或两种灾害的学习方法和模式,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学习气象灾害,教师只需交给学生学习热带气旋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的学习方法和模式,然后分组布置学生自主学习和查询干旱、寒潮、浓雾、沙尘暴、雷电、雪灾、低温冻害、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自主学习成果,这样既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中获得知识、方法和地理技能,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节省教学时间。但是对于各类自然灾害的学习,教师必须开发典型的案例和例题进行训练。重视案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看到每一个案例的局限性,把课本书当作案例学习,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最终跳出课本。例如,学习了“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后,可提供美国自然灾害的图文信息,让学生描述美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为美国划分自然灾害带;学习了气象灾害和水文灾害的危害后,让学生谈谈2013年冬季“极地旋涡”冰冻北美,五大湖的湖冰给当地带来哪些危害?“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与哪些自然灾害有关?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不断开发新的案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体验学习的过程,总结学习灾害地理的方法。
四、认真研究考纲和课标要求
1.地理选修5的高考考纲要点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过程;台风、寒潮、干旱等气象灾害形成原因;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3)自然灾害与环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和应急措施。
2.地理选修5的课标要求
(1)列举和举例类: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列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举例说明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以1、2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方法或应对措施。
篇4
1.简述环境艺术含义
环境是人类生存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空间,广义环境是指围绕主题行为所产生影响的一切外界事物。人们按照自身生存需求适应和改变着环境。所以,环境既包括精神主体,也包括物质主体。环境由四部分构成: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生态环境,例如:风、山、河流等组成的自然环境系统;次生环境,是指人类按照自身需要对其加工或改造后的环境,例如:人造湖泊、野山、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社会环境,是指由经济、人文和政治组成的环境,同时也是人文社会环境;人工环境,与此生环境不同,是指人工建造的艺术品、景观(例如:庭院、公园、广场)等设置,组成人工环境系统。
2.环境艺术和景观设计
环境艺术内涵有多重理解意义,包括美化环境、地景艺术、偶发艺术、景观艺术等。其中,景观艺术意旨为人类创造更加功能化、安全、舒适、有艺术气息环境为基准,对如何将物体和空间统一、合理安排设计的一门综合学科。景观设计虽独立于环境艺术,但是二者在某些方面存在从属关系。
3.影响环境艺术下景观设计因素
3.1 生态因素
针对现代生态环境平衡提出的保护性措施,我们给定义为生态保护。所有生态环境都有其自身规律性与特点,是自然环境自身属性。人类想要进行景观建筑活动,需要从根本上认识到环境变化与生态因素,景观设计过程中离不开环境保护理念。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有植物、空气、阳光和土壤等。植被在一定生存条件下具有环境卫生、净化空气、改善气候、保持水土、美化环境、防尘固沙等效益。
3.2 人文因素
人文内涵以“人”作为中心内容,认可人在社会发展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尊重人性,维护和遵从人基本价值。在景观设计中基本素质就是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更能够体现出高尚设计精神和艺术境界。经过几千年积累下的人文精髓,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仍然有积极作用价值。
3.3 社会环境
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社会进步,人们思想和生活方式都有很大改变,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因此,现代化环境承担着文化、社会和生产生活三方面职能。优雅、舒适的城市环境可以,满足人们心理需求和物质需求。而城市景观是人类对理想和精神需求寄托于物质环境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属于精神物质范畴。环境艺术中的景观设计,对于园林设计、城市绿化、街道改造等更多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来说,需要从城市整体内容和构架进行分析,在环境承载能力下,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尊重环境,构陷和谐的人-环境关系。
4.环境艺术景观设计的特点
4.1 结合传统与现代
景观设计与文化、经济发展一样,在继承、批判基础进行改革变新,从而形成新景观设计理念,在标榜前卫、创新追求基础上传承者文化积淀,这都与历史文化发展有直接联系。无论景观设计形式、内容和立意如何发生改变,其实细细品味,其中依然夹杂着传统气息。
4.2 空间和空间的统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景观设计从围墙设计扩展到了自然保护区、建筑物、街道、花园、广场等,并融合与城市和自然资源,没有明确的界限。景观设计者通过不断尝试和努力,将设计融入到人类生活环境各种空间中,例如: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建筑学三个空间,保证人与自然和谐性,促进共同发展。
4.3 平衡社会、自然和艺术
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艺术,需要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不但要按照自然生态发展规律,同时还要满足社会基本需求,并富有艺术性。缺失哪一个内容,景观设计都不会完整,每一个景观设计都有其侧重点,立足于长远发展,这就要求景观设计师需要整体协调这些因素,并突出设计主题,例如:文化、社会、经济、艺术、科学等因素,因素之间存在关联性、相辅相成。高效景观设计就需要在一定资源范围内,获得最大效益,有机平衡社会、自然和艺术因素,充分发挥出各因素功能。
5.环境艺术的景观设计策略分析
5.1 根据地区条件
根据环境艺术的景观设计基本原则,对高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掌握地区环境特征。对于建筑物来说,建筑物特征和形态可直接反映与环境协调情况,同时也是度环境特征的一种说明。将人与环境间进行合理调节,可使得环境特征表现的更加突出和鲜明。而如何调节自然环境和建筑间关系,可凭借景观设计师对自然特征了解深度,从地区环境特色着手,将自然环境地区化表现的淋漓尽致。
5.2 制定景观设计具体项目
环境分析是景观设计的基础,主要对该地区精神需求、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和物质需求等进行调查分析。设计景观功能不仅仅在于满足人类对生活美的享受,而且还是实用性景观,给予人们一定休闲娱乐和生产生活空间。不同的自然环境对景观设计有很大影响,例如:亚热带或热带与寒冷地域,在景观布局上有明显差异。景观设计需要结合外界客观联系、环境因素、人类因素等,设计内容要求也比较广,例如:植被种植、气候环境、地形地貌等。景观是城市重要结构,对城市环境起到优化作用,让人们可以在这样舒适环境中进行环保、教育、娱乐休闲、文化活动等。
环境艺术的景观设计前需要明确设计基本理念,分析设计方案可行性和景观属性,总体概括出设计主题思想。景观设计涵盖环保、教育、休闲娱乐等,并根据城市需求和属性制定具体主题思想。利用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加以进化、改造和创造,在艺术灵感和加工技术下创造出景观,其是一种创作艺术品和科学技术综合性环境工程。环境艺术景观设计过程中,要突出设计个性与城市品位,以“保护环境”为准则,创造形式新颖,内容突出。
5.3 制定景观设计方案
环境艺术设计项目内容确定后,深入研究设计位置、区域人群、社会背景、文化修养、生活习惯、自然条件、城市规划,掌握城市环境基本情况后,统一制定景观设计方案。技术人员通过调查研究和收集具体资料内容。例如:高原与平原地区景观设计结构或格局有很大差异,与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社会情况有直接联系。所以,在方案设计前,需要充分了解该地区地理、地势、地质结构、落差,保证因地制宜景观设计的顺利进行。景观设计具有实用性、目的性、生态健康性、美观性特点,确保景观的利用价值。景观主要有四方面功能:保护功能、使用功能、综合功能、精神功能。在环境艺术中,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属于相对稳定的组成要素,分为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两部分,并且存在一定固体形态,因此,稳定性很高。
结束语:
环境艺术的景观设计为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关联。真正做好景观设计工作,还需要有一定环境艺术知识和技术储备基础,并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景观设计功能。
参考文献:
篇5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而所谓园林艺术,是指在园林中运用典型形象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作者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门类。不同的园林艺术特征需要通过不同的园林形态来予以表现。在世界园林艺术的发展史上,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和西方古典园林艺术以其分别具有的鲜明艺术特征而著称于世。
中西方园林艺术由于中西文化的结构、形态,或是文化形成的哲学基础、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的类型。人们习惯于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相比,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审美追求等方面的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产生了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
1 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筑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中国园林是中国建筑中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种类型,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珍品。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非常突出的审美特征,是一种蕴含着非常丰富和谐而又具有自然韵致的景观体系。中国古典园林还被赋予了深致的精神内涵,中国文化中的人格精神、哲学思想、宇宙观念等等都可以通过园林这个艺术方式而予以表现。
追求诗画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理念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自从文人参与园林设计以来,追求诗的涵义和画的构图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征。谢灵运、王维、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曾自己经营园林。历代诗词歌赋中咏唱园林景物的佳句多不胜数。画家造园者更多,特别是明清时期,名园几乎全由画家布局;清朝许多皇家园林都由画师设计。园林的品题多采自著名的诗作,因而增加了它们的内涵力量;依画本设计布局使得园林的空间构图既富有自然趣味,也符合形式美的法度。
篇6
1地域文化和园林景观的简述
1.1地域文化的简述
地域文化的概念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学术上专指秦朝以前在中华大地上不同地区流传下来的文化;另一种是指我国特定地区的独树一格、悠久历史并一直流传下来的文化。简单来说,地域文化就是在不同地理环境和人文特征经过时间的演变,随着自然变化、经济发展、政治中心的迁移形成的特色文化。
1.2园林景观设计的简述
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利用园林工艺和技术工程等方法,将区域地形、植物种类、局部建筑进行计划性的改造,在人为手段的参与下,使城市的景观的设计更加合理,也使园林景观更加具有观赏性并且能保留其日常使用功能,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设计是以设计为主要表现手段,在综合各种因素的前提下,设计出符合生态环境,通过设计人员的创作灵感,建设出美好的人类生活环境,让人们能从园林景观设计中感受地域文化所带来的历史厚重感,充实人们的精神文化层面,以期最大限度的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品质。
2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联系
园林景观的建筑是设计师表现设计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多方考虑,尤其是对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思考。在建设园林景观时要符合生态地理环境的走势,同时还应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从而为人民的精神生活提供了丰富养料,有利于我国地域文化的发展。
2.1园林景观设计创作的来源是地域文化
园林景观的设计是以人文艺术和自然环境为基础方向。园林景观艺术的设计思想会随着地域的变化随着发生改变,而不同的地域文化恰恰为园林景观的设计提供了特色性素材,使园林景观的设计披上了不同的色彩,以期呈现出带有地域特色的园林景观建筑。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对传统的地域文化进行筛选与挖掘,充分了解当地的地域文化后结合地域的风土人情,在设计中展现地域文化的魅力,创造出独树一帜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所以,园林景观的设计要从组成区域文化的每一部分中寻找设计灵感,从区域的自然地理现象中寻找设计素材,完整的体现了以地域文化为基础而设计出的园林将景观建筑。
2.2园林景观设计是展现地域文化的媒介
成功的园林景观设计是极富张力的,它能够展现出区域文化的独特性和区域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是人们的文化思想。在现代的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更加深入的挖掘和理解传统地域文化的意义,不断地吸收传统地域文化中的精华,将区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结合,设计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历史韵味的园林景观,进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让游客能从园林景观建中体味历史的发展进程、体味前人的智慧结晶。
3园林景观设计中表现地域文化应遵循的原则
3.1地域环境的全局性原则
地理环境是园林景观设计时设计师考虑的首要问题。因为,区域的环境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是体现地域文化的载体。所以,在设计园林景观的时候,要从全局考虑地域环境的各个方面,在不破坏地域环境、遵守地域环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来建设园林景观,以保证园林景观和地域文化相统一。例如:北京的奥林匹克公园的设计,它以自然的地理发展为中轴线,完美的将传统地域文化与现代潮流相融合,显现了世界上“最美中轴线”的园林景观设计。
3.2园林景观的奇特性原则
园林景观的设计在加入地域文化色彩时,要考虑区域独有的人文理念、风土人情、建筑格调、历史景观等等,在设计时更要充分展现区域文化的奇特性,发展园林文化的文化内涵,使园林建设呈现出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争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展现出别出心裁,不具一格的园林景观。
3.3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性原则
园林景观的设计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统一,特别是融入区域文化特色的园林景观设计。如果设计师不考虑园林景观的整体性,就会失去园林景观的特色,更严重的还会对设计全局造成影响,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仅仅指的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还包括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对区域中的现存资源进行详细分析,以保证原有景观可以长久利用和有效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园林景观的设计其一,要合理利用历史古迹,保证历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其二,要科学计划区域内的自然环境,以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地域文化在园林设计中所体现的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加快,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的样式越来越缺少城市地域特色,各城市的园林景观也失去了其灵动、绚丽的色彩。所以,需要在城市的园林景观中植入地域文化,一方面能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还能促进特色城市的建设。文化的传承历史发展过程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先人精神精神文明的智慧结晶。然而,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使得传统地域文化在时间的长河中褪去了颜色。因此,在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时融合地域文化的特色,有利于将地域文化的精髓得以传承,并通过园林景观的建设体现出来。另外,加强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辩证统一”,能够为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注入新鲜活力,赋予园林景观更多的历史感与时代创新感。
5结束语
由本文可知,地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园林景观设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地域文化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重要的设计灵感与创作素材,而另一方面园林景观设计又为地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媒介。因此,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上要注入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以“去粗取精”的态度来保留地域文化中的优点,通过与外来文化的融合,设计出既有地域文化特色又带有时代感的园林景观,给予园林景观更加深沉的文化内涵,让园林景观设计在发扬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设计出能符合时代潮流发展的优秀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郭永久.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73-6675.
[2]周育文.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0):361.
[3]李婷.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J].现代园艺,2015(22):101.
篇7
概念型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对地理概念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把握和阐释能力,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试题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
【例1】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
解析:根据等高线示意图,可知该处最高海拔不超过500米,等高距为10米,高差小,地形为丘陵;甲地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为鞍部。
2.如何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特征
常见的关键词有:简述(描述、阐述、说出、分析);特点、特征。
常见的题目有:描述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河流的水文和水系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农业地域类型特征、工业区位特征、人口和城市分布特征)。
【例2】中南半岛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勤劳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发展。读下图,回答问题。
阐述中南半岛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解析:在描述特征类试题时,我们要建立思维关联图,掌握描述的方向和角度,如下图所示。
【例3】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2)据图乙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3)据图甲、图乙中的信息,概括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请答出三项。
解析:该题涉及对地形特征、水文特征和气候特征的描述和阐释,我们同样可以构建思维关联图(如下页图所示)。
3.如何描述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
一般要从两个方面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空间分布(延伸方向、空间递变规律)、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
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描述,试题一般要求描述某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如城市化过程、某天气系统过境(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风向变化及产业结构的变化等。
【例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1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呈明显上升趋势。下页图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
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
解析:本题要求描述的是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由图可知,冰雹灾害主要发生在5―9月,其中,8月最多,11月到次年3月无冰雹灾害,很明显,冰雹灾害年内分布不均。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主要在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和说明的思维过程中体现出来。最基本的思维活动是分析,分析问题的能力包含着综合的能力。
4.如何阐释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成因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高考试题中经常要分析的成因有:气候特征(包括气温、降水)的成因、河流水文特征成因、某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农业(工业、城市等)区位因素的变化成因等。原因分析类的试题一般从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角度进行分析解答。自然原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的原因,人为原因侧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例5】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洛杉矶及周边地区晴天较多,海滩、沙漠等多样的景观为电影拍摄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下图中左图是该地区盛行风作用下形成的某一新月形沙丘局部图,右图是沙丘所在地风频图。
(1)从洋流和大气环流分析该地区晴天较多的原因。
(2)结合右图,判断左图中箭头所指方向并说明理由。
解析:思维过程如下图所示。
5.如何对地理事物或者现象进行说明和评价,并提出可行性或者合理性措施
常见的试题格式是:评价(阐释、说明)……条件;分析……影响(作用、意义);提出……措施(对策、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
对问题的评价要从利、弊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区位因素评价一般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进行阐释。
对影响类试题应该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角度进行阐释。
措施类试题一般要求提出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的治理措施,人口、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问题的解决措施等。一般情况下,传统工业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加大科技投入,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等。对资源、能源类问题(水资源、能源短缺)常常从“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提出解决措施。生态环境问题一般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提出的措施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一般按照以下四步。
第一步,根据题目提供的文字、图表(包括图例),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明确试题要求和意图。
篇8
众所周知,内蒙古地处长城内外,是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的重要地带。这里曾孕育和培养出了许多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而契丹族就是其中的一个杰出代表。契丹族建立的大辽王朝,历时二百余年,开启了中国第二次南北朝的局面,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无闻中国有北宋,只知契丹即中国”,辽王朝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特别是草原丝绸之路的恢复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这些种种成绩取得的背后,无不与契丹人的“捺钵制度”密不可分。“捺钵”是契丹语,译成汉语为“行营”。专指皇帝出行时的临时住所。那么这样一种起到临时住所作用的捺钵,又是如何形成制度的呢,针对这一问需要我们结合当时契丹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
一、地理环境是契丹民族四时捺钵制度形成的根源
907年,契丹建立了政权,成为中国北方一个强大势力。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国。947年,太宗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辽成为中国北方统一的政权。契丹王国强盛,其疆域东自大海,西至流沙,南越长城,北绝大漠。1125年,辽为金所灭,此后契丹逐渐被融合。辽国地处中国北方边疆,自然地理环境和当时的中原气候环境骞钜欤总体上讲,气候寒冷,多风沙,土地贫瘠,干旱少雨。如《行次奚山》诗即云:“奚山缭绕百厦深,握节何妨马上吟。当路牛羊眠荐草,避人鸟鹊噪寒林。赢肌已怯旃裘重,衰鬓宁禁霰雪侵。独爱潺溪涧水,无人知此有清音。”又《送祖择学士使北》:“燕山常苦寒,汉使涉穷腊。路长人马愁,风急沙霰杂。”“每食冰生盘,欲饮酒冻}(kē)。见其君长时,国礼何勤纳。”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契丹地理环境冬季严寒,多雨雪,并且寒冷。进入春季之后,地区常常会出现大风沙尘天气,特别是辽国建国中期后,地区干旱少雨,旱灾频发。
辽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不适合发展农耕,地区广袤的草原和林地为契丹民族发展四时捺钵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但是四时游牧并不能解决契丹民族的衣食住行,特别是契丹建国早期更是如此,为了生存就需要向自然界获取更多的生活资料。辽国建立中期,契丹民族中衣食住行得到满足之后,契丹人将四时行猎当做练兵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延续下来。辽国境内的广袤草原和林地为野生动物繁衍提供了必要的场所,独特的自然资源,就为契丹统治阶级四时狩猎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再加上地区气候寒冷,契丹民族要越冬防寒,春夏要避暑,逐渐就形成了随着水草更替就畋畋渔的捺钵习俗。由此可以看出,契丹民族所形成的四时捺钵和地区的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关系,生活在该环境中的契丹民族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选择了游猎为主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我国北方边特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孕育了契丹民族特色鲜明的捺钵文化。
二、地理环境是契丹民族选择四时捺钵主要影响因素
作为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契丹人来说,大都精于骑射,喜好行围打猎,皇帝和贵族们亦是如此。辽太宗时,辽王朝虽然占据了燕云十六州,其国土已扩展到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但辽王朝为保持契丹族骑射善战的传统,永葆尚武之风,仍然过着“转徙随时,车马为家”的生活。冰融河开的春天到湖上捕鱼,叶落林疏的秋日去山中狩猎,赤日炎炎的盛夏躲M树荫乘凉,大雪纷飞的隆冬则钻进帐篷取暖。“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样一首诗形象地再现了契丹的生活场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辽王朝才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鲜明游牧特色的“捺钵制度”。辽朝皇帝一年四季大多在捺钵中度过。四时捺钵的时间差不多是平均分配的,皇帝及其周围的一行人,每3个月就要从一个捺钵迁往另一捺钵。他们至春捺钵的时间是正月上旬。至夏捺钵时间是四月中旬。至秋捺钵时间是七月中旬。至冬捺钵时间是十月以后。
1.春捺钵
春捺钵地点在鸭子河泺,亦称鱼儿泺,即今吉林大安附近的月亮泡,每年初春皇帝在这里捕鹅及凿冰钓鱼。因为这些活动都是在水边及冰上进行的,所以在春捺钵进行的这些活动又称“春水”。在辽代前期,契丹民族的统治者的春捺钵地点主要长泺和鸳鸯泺等西辽河流域的河湖地带,当时西辽河流域分布着众多的湖泽,水草丰茂,环境优越,直到今天西辽河流域冲击平原上依然保留着很多湖泊。圣宗之后,契丹民族统治者将春捺钵的地点由辽河流域向着松嫩平原转移,由西南方向向着东南方向转移。圣宗在统合的25年间,契丹人在奚人聚居建立了中京,奚人称臣,这时圣宗就不需要经常到辽河流域狩猎。还有人认为,春捺钵地点转移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西辽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辽河冲击平原自然环境整体趋于恶化,湖泽数量和面积持续锐减,所以后来春捺钵的地点主要在鸭子河泺。
2.秋捺钵
秋捺钵的主要活动是狩猎,主要地点在庆州西部诸山,故称“秋山”,也就是今巴林右旗白塔子。每届春水、秋山之时,除达官贵人之外,各属部首领亦来参加。春水、秋山活动主要是为了协调辽朝与各部族的关系。秋季深草和茂林中栖息着不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为了获取更多动物资源,同时也为了练兵,契丹人往往会选择在这样的地方作为秋捺钵地点。秋山不仅自然环境优美,而且茫茫林海中存在多种野生动物,辽代从穆宗、景宗、圣宗和道宗直到天祚帝,秋捺钵都在这里进行。此外,分布大兴安岭西侧,今西拉沐沦河上源地区的平地松林也是契丹统治者常常临幸的秋捺钵地。
3.冬、夏捺钵
冬、夏捺钵亦称“消夏”和“坐冬”。其主要活动是由皇帝主持召集北、南臣僚会议,处理包括汉族地区在内的辽朝全境范围的军国大事。夏捺钵的主要地点是在永安山,冬捺钵的主要地点是在广平淀,都在庆州附近。右旗境内辽庆陵东陵墓内所绘的《四季山水图》,就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四时捺钵的情形。
结语
总之,“四时捺钵”,是辽的重要制度,是适应游牧文化而产生的统治制度,辽的政治中心不在哪一“京”,而是在不断游走的皇帝的“行营”之中。围绕着捺钵制度产生的相关礼制,是中原制度中所没有的,这是辽的独创。而纵观历史,一个民族独创性的具备与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历史与特定时代对这个民族的态度,同时影响着这个民族自身的命运。不废鞍马骑射,始终保持游猎习俗和尚武之风的契丹族,像雄鹰一样在草原上掠过,并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卷中留下了他们浓墨重彩的一笔。辉煌灿烂的辽文化依旧是留给我们后人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继续探索与研究。
篇9
在高中地理教材体系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地理必修3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把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在某一特定区域的背景下,运用到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
地理必修3中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在课程标准中强调“以某区域为例,分析……”,突出强调运用地理知识、原理及方法去分析解决新问题。因此,结合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总体把握:首先,必须是以培养学生的^域认知能力作为前提而展开,学生需要掌握目标区域的区域基本知识;其次,教学的核心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案例,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提取相关的地理原理,进而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对该区域的现象、原理加以分析、论证,这也是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体现;最后,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完善学生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以下是具体课例。
一、审视地理图片,突出区域认知素养
课程开始先以“法国政区图”为背景,分别呈现图片“普罗旺斯的经纬度位置”“马赛景观图”“薰衣草农田景观图”。再以“法国地形图”为背景,分别呈现图片“普罗旺斯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普罗旺斯的罗讷河谷、阿尔卑斯山、中央高原”。最后提出问题:描述普罗旺斯地区的地形特征。
这样让学生先从直观上感知普罗旺斯的地形特征,既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欲望,引出新课,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探究现象背后成因,引导学生提取原理
指导学生根据展示的图片,完成如下问题:(1)简述阿尔卑斯山的成因。(2)简述罗讷河谷较附近地区地势低的原因。(3)分析普罗旺斯地区地势起伏较大的主要原因。
像这样通过设问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以及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可以利用在高一已掌握的自然原理完成对普罗旺斯地区地形成因的分析。通过(1)(2)的设问,提醒学生要从各个角度思考问题,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同时学生调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可以加深相关区域在学习者脑中的知识结构。
三、建立“常规+特殊”模型,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知识内容广阔,既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又包括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学生面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时,就要运用综合思维进行分析和预测,解决地理实际问题。而地理问题往往虽然符合宏观上的规律原理,但具体到实际区域,又具有区域的特殊性:如城市一般在平原选址,但赤道附近的城市多分布于高原。这就要求我们先建立符合宏观规律原理的常规模型,同时针对不同特点的区域还要建立有针对性的特殊模型。
如本节课中,在学生描述了普罗旺斯的地形特征后,笔者向学生展示普罗旺斯首府马赛的气温降水资料,提出问题:描述普罗旺斯地区的气候特征,并解释其主要成因。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请代表回答。之后再给出一段气候材料:“普罗旺斯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燥,冬季温和,每年日照达到300天以上。”进而提出问题:普罗旺斯地区为何全年光照时间长?
这里强调学生在掌握地中海气候成因这一常规模型后,还要结合普罗旺斯的地形特征,建立特殊模型:普罗旺斯西部有中央高原阻挡,冬季西风难以深入,水汽输送困难,降水较少。建立这样“常规+特殊”的模型,可以使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达到一种质的飞跃。
四、设计观察活动,培养地理实践素养
地理实践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地理实践积极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与地理问题,学会用地理学科的视角、观念、方法,去观察、分析、解读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知识和经验,在体验和感悟中获得成长。因此,教学过程应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所以,在学习本课之前,笔者要求学生自己种植一盆薰衣草,并记录下薰衣草不同时期的需水量、适宜的气温、对光照的要求等。课堂上,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出薰衣草的生长习性,并将其与普罗旺斯地区的地形、气候特点等进行印证。让学生认识到植物的生长习性与区域的自然要素之间是密切相关的。最后,在此基础上请同学总结出普罗旺斯地区薰衣草农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
五、通过问题引领,习得人地观念素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设问,以此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渗透正确的人地观念,让学生学会以此去审视各项人类活动是否满足可持续发展理念,从而达到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
如本节课在分析完自然条件后,给出材料:普罗旺斯薰衣草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截至2014年,薰衣草和其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量居世界第一。当地农业有着机械化水平高、专业化程度高、农产品加工业发达等特点,生产资料上呈现土地集中制,农场规模大。但过去一段时间内,农民多采用传统工艺,产品单一,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利润逐年减少。近年来,学者发现一套“创意农业”开发模式(见下页图)。这是一种全产业链的开发模式:在花期,进行景观打造,举办花节,同时生产薰衣草蜂蜜;薰衣草收获后,制成干花,用于生活用品的开发,或者进一步提炼成精油;最后依托品牌营销,发展产品深加工,打造高端品牌,如化妆品、保健品等。同时政府加大推广智能农业,完善各个景点的公交、民宿系统。很快,普罗旺斯又焕发出新的活力。
学生阅读材料后回答:(1)阐述普罗旺斯薰衣草农业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2)概括普罗旺斯挽救薰衣草产业的措施。
通过上述两个问题,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综合思维,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课程最后,笔者给出“新疆伊犁准备开发3万多亩薰衣草打造国际旅游谷”的新闻,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辩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新疆伊犁打造国际旅游谷的行为是否正确”。正方:此种行为正确;反方:此种行为不正确。
以辩论赛加深学生对人地关系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意义。有利于学生自觉认识地理现象和判断社会问题,思考当代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
篇10
(1)地形:从地形类型、地势特征、地质作用、地质灾害等方面进行分析。
地形类型与名称:可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河流流向、海拔及地形剖面等进行分析。
地形特征:可根据地形类型、海拔、地面起伏状况、地形分布等进行分析。
地势特征:可根据地面起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如西高东低、由西向东倾斜等。
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在地面起伏较大的高原山地主要是侵蚀作用,在低平的地区主要是堆积作用,在降水多的区域主要是流水作用,在降水少的区域主要是风力作用。
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
(2)气候:从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动植物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现主要介绍前两个方面。
气候类型:可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进行分析。
气候要素的分布:主要是指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大区域气候要素的分布,即气候特征;二是局部地区气候要素的分布,即根据局部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进行分析,如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
(3)河流:从河流的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及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水文特征:指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含沙量,冰情(有无结冰期、冰期长短、有无凌汛)等。
水系特征: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属,河道(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流弯曲系数),河网密度(支流数量、河湖关系),流域(面积、水系形状),水力资源等。
开发利用:在河流流量大、地势落差大的河流中上游地区开发水能资源;在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中下游地区开发内河航运。
3.人文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
(1)农业:从区位条件及评价、耕作制度及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水分影响)、地域结构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
(2)工业: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特点,区位条件及评价(如原料产地、市场、技术、交通条件及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
(3)城市: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4)交通: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线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5)环境问题:分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生态破坏,如资源(土地、生物、水、矿产等)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等)两大方面,具体应从其现状、成因、危害及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例1.(2014年高考江苏卷地理)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从1988年的12亿澳元增加到2012年的170多亿澳元,2013年两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右图为2011年双方贸易额前五位的商品和服务种类。读图回答(1)~(2)题。
(1)与马来西亚相比,澳大利亚具有优势的产业是()
A.石油开采B.家用电器制造
C.金属矿开采D.交通设备制造
(2)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两国间经贸额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①空间位置邻近②航空运输发达③经济水平相当④经济互补性强
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
解析:本题以区域为载体,考查人类地域活动空间联系中商业贸易的有关知识。第(1)题,对比图中两国向对方出口的商品和服务可知,虽然澳大利亚向马来西亚出口原油,但马来西亚向澳大利亚出口的原油更多,说明原油开采是马来西亚的优势。此外,交通运输和显示器、电视机在马来西亚向澳大利亚出口的商品和服务中排名第二和第三,说明这也是马来西亚的优势。澳大利亚向马来西亚出口的商品和服务中,铜排在第三位,说明澳大利亚的铜矿开采具有优势。第(2)题,由图可知,澳大利亚与马来西亚空间位置邻近,两国出口商品和服务的互补性强,所以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两国间经贸额快速增长。
答案:(1)C(2)C
例2.(2014年高考安徽卷文综)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
(3)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地理的熟悉情况。对某地的地理位置的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地理位置,二是社会经济地理位置。对于该省的自然地理位置,要考虑其热量带和干湿状况以及地形的特殊位置;而对于社会经济地理位置,要从“丝绸之路”等特殊位置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可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主要考查工业化带来的影响,可从经济(促进原料产业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等)和社会(增加就业、提高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等)两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大致位于32°N~43°N、92°E~109°E,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要道),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蒙、维、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结合部。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的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3)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进中药材专业化种植,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中药材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例3.(2014年高考福建卷文综)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的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材料二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近年来,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园区。
(1)说出B港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2)简述该省发展海洋经济有利的自然条件。
(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该省北部形成都市农业园区的主要原因。
(4)近年来在P地区形成“淘宝村”,主要利用进口木材加工木制品,并通过“淘宝网店”进行销售。人们对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否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争论,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并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观点B: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解析:第(1)题,地理位置的特点可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分析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自然条件可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自然资源等方面入手。第(3)题可从市场、科技、政策、地价等方面进行分析。第(4)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任意选择一种观点作答,但要注意论点与论据不能自相矛盾。
答案:(1)位于30°N附近;该省东北部沿海;居该省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中点附近。
(2)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滨海平原面积较大;气候温暖湿润;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大陆架宽阔,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丰富。
(3)城市、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经济发达,资金、科技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和物流业发达;国家重视,政策大力扶持;地价高,宜发展综合效益高的农业。
(4)观点A:有利
篇11
地域特征;风景园林;探究
前言
通过研究不难发现,每一个优秀的园林设计作品都与当地的地域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作品中我们可以寻到这片地域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有着怎样的自然环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园林设计行业已经成为了新兴行业,具有不可限量的发展前景,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网络时代的来临,西方现代园林设计风格和理念已经渐渐影响到了我国。这说明我国国内园林设计行业发展态势良好,但是现实中由于地域特征没有被很好的利用到风景园林设计中,出现了众景一面的现象,园林工作者在设计的时候如果忽略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历史、地域风情,那么他的作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是不会被广泛流传的。
一、地域特征简述
随着自然界的发展,很多历史重大变革之后,世界各地不同的地域有了自己特有的气候、土壤、植被、动物以及地貌,这些地域特征都有着自己的涵义,下面就具体谈一谈:
(一)地质地貌
地质土壤是由岩石风化之后形成的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每个地域的土壤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他们的不同也是每个地域自然景观出现多彩多姿状态的前提。地貌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这种形式是由于地球内在动力挤压而成,各地域的地貌也是不一样的,由于每个地域的地壳运动、地震都不尽相同,因此内在的挤压动力也不相同,再加上气候的风化作用以及山川流水的外在作用,因此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征的地貌。
(二)气候气象
地球外圈层的大气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特点就是活跃、可变性大,每年都会经历不同的变化,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依靠它来生存,这种大气就形成了各地域之间的气候气象变化。
(三)植被
植被是我们日常最常见到的,对于人类的生存十分重要,也是风景园林设计中最常被利用的一个元素,因为它可以体现人们在这个环境中生存的状态和时间,植被在环境保护中也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地域特征中,植被广泛被关注。
(四)水文条件
水资源与人们的生活更是密不可分,有水的地方才会适合人们生存,才会形成一个地域的长期发展,自古以来,临水的地域发展形式都比较好,人们适合居住、生存比较容易,也就很容易形成一个地域的代表性因素之一。
二、地域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及应用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地域特征因为历史的沿革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分析下面不同的地域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从而提出应用方法。
(一)历史背景与遗迹因子对规划与设计的影响及应用
历史遗迹是人类在地域上活动和作用留下的种种印记,这些印记直接反映长期以来人们与地域相互作用的过程,同样也是地域特征的一笔宝贵财富。在设计中,应该加以合理利用与保留,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旧有景观结构与要素进行了新时代的演绎与新功能的表达,而不是随意抹煞。
(二)人文符号因子对规划与设计的影响及应用
在后现代主义代表的众多设计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人文符号因子在设计中的应用,如1972年设计的富兰克林纪念馆,他将纪念馆主体建筑置于地下,而把旧有故居建筑形式当作了符号来应用。在红砖铺砌的广场上采用了故居建筑平面形式的白色大理石铺装图案,用不锈钢架子勾画出了故居的建筑轮廓等手法,都是在通过景观营造,对场地进行符号化隐喻,来表达旧建筑的灵魂,使得整个景观细部,充满生活情趣和地域特色。
(三)民俗风情因子对规划与设计的影响及应用
民俗风情已经是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元素,很多地域的民族风情几乎成了它被社会所认识和喜爱的标志,不同的民俗风情体现着一个地方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语言习惯,因此在地域未来开发和发展中一定要重点保护他们的民俗风情,在风景园林设计时也要对民俗风情加以挖掘、充分利用,最终很好的体现在作品上。
三、结束语
现如今,园林景观已经成为了一个地域的代表,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能带动当地经济迅速发展。现代景观不仅是一种被欣赏的对象,还要在科学、功能等多方面寻求发展。再加上大众审美的提高以及信息全球化发展,园林景观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当代,与风景园林设计有关的学科、研究方向不断增多,但是如何在这个纷扰、思想层面众多的大环境下依然保留灵魂,是我们现在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地域特征中的人文精神、地质地貌、水文条件和植被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原材料,科学的方法和多功能的大原则是实现优秀风景园林设计的途径,因此利用多变的艺术手法去体现一个地域的特色景观,实现它留存的价值是每一个优秀的园林设计师需要努力的方向。
作者:张郁琪 单位:青岛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园林局.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张国强.风景园林设计: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5.
[4]杨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的探讨[J].城市建筑,2014(1):15.
[5]巴里•W•斯塔克,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原著第5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篇12
二、鼓励适时,保护自尊
自尊心即是自己尊重自己,维护自身的人格尊严,不容许别人侮辱和歧视的心理状态。然而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不少教师无视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其积极性,对学生的成长势必带来不利影响。
王斌老师在《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一书中写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为人父母轻描淡写的一句夸奖的话,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富有深情的一个眼神;不露痕迹的一个暗示……都会给孩子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促使孩子从一个进步走向另一个进步。”
深受王斌老师启发,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待学生的不足,特别是对心理脆弱的学生从不批评打击,而是通过适时鼓励等多种方式,保护学生自尊,激励其学习进步。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鼓励,尽可能地包容学生回答问题时所犯的错误,适时巧妙地加以纠正,并注意表扬他们为其他同学的正确解答做出了铺垫,不至于其他同学再犯类似错误。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让处于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欢心鼓舞,学有所获。
例如,在班级一次调研考试中,有位内向、自闭的女生做题很不理想。经过周密考虑,笔者以该试卷中的一道综合题为例,对其进行耐心的心理辅导。
考题:图1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2为图1中Ⅰ~Ⅱ两点连线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表1为乙市工业产值构成表。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你认为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2)甲地是我国“西气东输”重要的气源地,说出形成气源地的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
(3)简述乙市工业结构特点,并解释原因。
发现该生此题错误太多找不到正确的地方,究其原因是没有答题思路。面对此种情况,笔者微笑鼓励说:“如果仔细审题,搞清题目要求,你一定会做得更好。”如第(1)小题中的“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你认为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笔者引导“区域特征描述应从位置、地形、气候、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方面描述;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草地、林地等;沙地主要治理方向沙漠化。读图可知,旱地主要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经过上述层层解析该生茅塞顿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创设特定学习情境,开展有针对性辅导,加之激励性的启迪,可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寓教于乐。
篇13
[例1]读南美洲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均为荒漠,请从成因上比较它们的差异。
(2)C、D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成因不同。简述各自的形成原因。
(3)若贯穿南美洲西部的山脉变成低平原,会给南美洲的气候分布带来哪些影响?
[解析]此题重点考查了南美洲的“气候、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差异性及其成因,以及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关性。
第(1)题,荒漠的形成均是受气候(降水稀少)的影响,但是降水稀少的成因却不同。结合“气压带和风带、地形、洋流”等因素分析可知:A地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同时还受秘鲁寒流影响,降温减湿;B地主要位于西风带山地背风坡,晴天多,降水少。第(2)题考查了“热带雨林气候”的一般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D处)是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而巴西高原的东南坡(C处),则是受“非地带性因素(信风、暖流、地形)”的影响形成的,即“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的巴西暖流又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第(3)题则是一种“背景假设”,因为南美洲的气候分布及其成因受地形的影响较大,故原有的地形发生变化,会造成现有气候的分布产生变化,实际上是对现有气候的分布进行考查,通过逆向思维即可推导出正确的答案:“南美洲可能缺失高山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等可能向东延伸;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可能延伸到大陆西海岸。”
二、从整体到局部复区域中的小区域
高考试题中经常会出现以某一大区域作为考查背景,重点对大区域中的某一局部小区域的地理要素及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呈现方式通常是从小比例尺地图到大比例尺地图。同学们复习时应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并注重地理要素的内在联系,这样在审题、答题过程中才不会偏离主题(大的区域背景)。
三、关注热点区域,梳理主干知识点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资源、环境、自然灾害、领土、战争、经济等热点问题突出,因此高考命题中经常会出现以某事件为情境,并以该事件发生的区域为背景,重点考查相关地理问题。热点有“即时性”的,也有“长期性”的,要想轻松应对这类世界地理试题,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关键,更要有娴熟的知识调用能力和解题技巧。
[例2]读巴基斯坦地形图和气候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描述巴基斯坦的地形特点。
(2)比较卡拉奇与伊斯兰堡气候特点,并分析原因。
(3)巴基斯坦有东方的“水果篮”之美称。水果种类多,从热带的香蕉、芒果到温带的桃子、柿子等均有生产。分析巴基斯坦水果种类多、品质好的自然原因。
(4)简述全球变暖对巴基斯坦环境的主要影响。
[解析]该题选取的国家虽然不是高考要求中的重点国家,但却是热点地区,考查的问题是地理知识中的核心考点,同时也有当今关注的“热点”。
“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是世界区域地理考查的重要内容,应对这方面的考查,一定要把握答题的完整思路。如“气候特征、地形特征”等的思路如下:
气候特征:①气温:“数值大小、气温高低、温差大小”,受纬度、海拔影响。
②降水:“年降水量多少、季节分配”,受大气环流、地形影响。
③水热组合状况:可描述成“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或不同期”。
④光照:受降水特征和海拔――大气状况的影响。
地形特征:①地形分布:说明在什么位置(在哪里)。
②地形类型:包括“5种基本地形”(是什么)。
③地势及起伏状况:高低起伏,平坦崎岖(怎样变化)。
“人文地理区位因素”的完整分析思路是:从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力、科技、政策等)两大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时应该从有利和不利条件分析。此题中要分析的是“多与好”的“自然原因”,所以结合图中“纬度范围和等高线”信息,得出“种类多”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地形,“品质好”的主导因素可从气候(光热资源、温差)、土壤、水源等角度分析。
“全球变暖”作为人们一直关注的热点,分析时可以从“成因、危害、措施”系统思考。结合该国环境的实际情况――干旱面积广,季风气候降水变化大、沿海地势低等方面作“因地制宜”的评价。
[参考答案]
(1)西部高原山地、东部平原;西北高东南低。
(2)降水量卡拉奇比伊斯兰堡少;气温年变化卡拉奇比伊斯兰堡小。
卡拉奇冬季受东北风影响,降水少;夏季西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西偏,与海岸线交角小,带来的降水不多。伊斯兰堡纬度低,夏季气温高,产生对流雨和气旋雨;地处高原、山麓,多地形雨。
卡拉奇地处沿海,受海洋影响大,气温年变化小;伊斯兰堡深居内陆,海拔高,气温年变化较大。
(3)种类多:纬度较低且跨度较大;地形起伏大。垂直差异显著。
品质好: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利于光合作用;灌溉条件好。
(4)蒸发量增加,干旱、荒漠化加剧;导致季风变异,增加洪水风险;海面上升,沿海低地淹没。
[创新训练]
孜然也称“安息茴香”,是一种烧烤作料。在中国的最大产区就在新疆的天山南麓,特别是在零海拔以下的地区是最佳生长地。读“孜然传播路线图”,完成1、2题。
1.孜然原产地的气候特征是( )
A.湿热多雨 B.雨热同季
C.冬雨夏干 D.炎热干旱
2.中国孜然产区的自然条件有:( )
①夏季气温高 ②降水丰富
③光照充足 ④土壤肥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下面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下面右图为甲岛屿的放大图。读图。完成3、4题。
3.2011年2月乙国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其中受灾较严重的城市可能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关于甲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火山喷发而形成
B.沿岸可能拥有不冻港
C.虚线框内东南部地势较平坦,西北部地势较陡峻
D.自然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下图所示岛屿面积约为15万km2。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该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一西南走向②终年受西南风控制,降水丰富③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④西南部冰川地貌发育显著⑤位于板块(张裂)生长边界,面积不断扩大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6.该岛屿西侧以畜牧业为主,东侧以种植业为主,形成此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日照时数与地貌
B.地面物质与土壤
C.坡度与人口分布
D.地面坡度与交通
7.图1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图2是其区域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描述回归线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图1中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试分析原因。
(3)分析图2中M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4)图2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成因。
(5)图2中德班是2011年世界气候大会的举办地。会议初期,面对全球气候变暖,一边是奔走呼号的小岛国联盟,一边是积极发声的“基础四国(中国、印度、南非、巴西)”,一边是集体沉默的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在控制碳排放方面变“冷”了。试简述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责任的原因。
8.读下面两幅世界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埃及是长绒棉的生产和出口大国。棉田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及三角洲地区,埃及96%的人口集中分布在尼罗河沿岸。
(1)简述A、B两区域发展农业共同的自然区位优势条件。
(2)说明尼罗河谷地发展长绒棉生产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
(3)B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既注重灌溉,又强调排涝。分析其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D 2.B 3.D 4.B 5.C 6.A
7.(1)大致上由东岸向西岸逐渐减少湿润的东南信风给东岸带来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多;向西则越来越干燥;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2)内陆比沿海气温高,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东岸比西岸气温高,是因为洋流的影响。(3)热带草原气候夏季信风带来水汽;冬季副热带高压控制。(4)北部:离岸风,上升流南部:寒暖流交汇。(5)发达国家工业化起步早,消耗大量的资源,温室气体的累计排放量大;发达国家人口少,人均排放量远大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减排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