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西方家庭教育的特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家庭是人步入社会的起始站,是人生第一所而且是永远不毕业的学校。家庭教育是家庭环境因素所产生的教育功能,包括家庭的社会背景和生活方式对受教育者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基础性。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思想、言行、性格、习惯对子女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二是自然性。在家庭中具有所谓亲子、兄弟姐妹这种自然而密切的关系,家庭成员在家庭这一共同生活集中,其生活便是自然教育。三是长期性。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更具有持久性、连续性,有利于形成牢固的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四是灵活性。家庭教育面向个别成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随机进行,内容具休,方法灵活。比如父母几句语重心长的话足以使一个不懂事的顽皮小孩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外公讲的那几个小故事足以受益一生。
由于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独生子女的比例增加,表现在家庭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只养不教。一些家长仅限于满足孩子的一切物质需求,而忽视孩子的学业品德。二是教不得法。包括过分溺爱、过高期望和过度激励。这些方式对子女的思想、言行、性格和习惯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不利于孩子健康和全面发展。家庭教育形成了孩子的早期经验和最初的人格品质,奠定了受教育者接受各种教育的基础。对父母来说,构筑和谐的家庭环境和自然温馨的交流氛围是非常重要的,言传身教才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法则。在笔者看来,现代家庭教育有必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这不仅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的需要,更是健全孩子人格的基础。当然,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渗透不能教条和死板。最简单的做法莫过于家人有一点读书的习惯,而不是除了电视就是电脑。
二、学校教育的特点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或阶级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两方面施以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的教育。学校教育的特点如下:一是专业性。这种专业性体现在受过专门训练的教育者、比较完善的教学仪器设备和资料,以及有利于教育的特有的文化模式。在这种气氛中,学生容易排除各种干扰,逐步形成努力学习的心理倾向。二是稳定性。学校拥有稳定的教师队伍、教育场所、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稳定的师生关系。这种相对独立而又稳定的学校教育体系,能排除来自各方面的不利干扰,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这种稳定的教育虽然在某些情况下,比较容易形成同步化、死板化的倾向,但作为基础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三是集体性。学校里的学生从四面八方汇来,学级不同,成分复杂。来自复杂的家庭背景及社会背景的学生,带来不同的生活经验与观点,通过相互交流,无形中开阔其他学生的眼界,增长其他学生的见识。
通过学校教育的特点可以看出其作用除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之外,特别是在训练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方面是家庭教育所不及的。学校实际上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型社会,其中除了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外,更重要的是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在这种虚拟的社会中,学生在脱离家人关照的情况下,必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克服挫折,有利于学生形成坚强、独立、乐观和自信的品格。但在学校教育的全部活动中,无论教育内容的确定,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教学进度的快慢,其立足点总是面向大多数学生。这种群体化教育,只能保证大多数学生获得相同程度的知识和技能,但不能保证或很好地兼顾学生的差异和智力发展水平,而家庭教育却可以从中起到调整的作用,家长可以依据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篇2
东西方家庭教育观;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控制;最近发展区
随着东西方的不断交流,家庭教育观差异日益明显。教育分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等。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多学者是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来分析东西方家庭观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的差异。而本文重点阐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中控制、最近发展区、行为理论在东西方家庭教育观差异的体现。
一、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中介、控制、内化、最近发展区、搭手架、活动理论等都是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内涵。其中,控制、最近发展区和行为理论非常重要。该理论可以指导教师教授学生知识,同样也可以指导父母教育孩子。控制理论指的是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1]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起初要完全依靠他人,没有能力控制周围的环境,父母就会控制一切。随着孩子长大,父母的控制逐渐减少,最终变成自我控制。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指儿童发展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发展水平:“现有的发展水平”,即不需要他人的帮助儿童能够自己独立完成;“最近发展区水平”,即在成人帮助下儿童才能完成。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表明教授和发展是存在一定的关系的。行为理论是由习俗决定的社会场景,在这一场景中参与者的身份、目标和方式都有约定俗成的看法。目标决定了方向,动机决定了努力的程度,行为最后在具体的情景中实现。[2]
二、东西方家庭教育观差异对比
1.控制
东方教育观是控制型教育观。东方国家的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一切都必须遵从他们的权威。“妈宝”体现出东方家庭的特征。一方面有孝敬父母,遵从之意,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是孩子缺乏主见,依赖父母,遵从父母的安排。导致孩子普遍独立生活能力差,很多年轻人到了结婚后还不能脱离父母,古人所说“三十而立”恰恰说明了这一点。[3]因此可以看出,控制型教育方式对孩子成长弊大于利。西方教育观是平等型教育观。西方的父母认为“人生来平等”,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他们不会过多地干涉孩子的事情。西方父母尊重孩子的每一个选择,鼓励孩子朝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为了让孩子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父母会鼓励孩子定期进行实践活动。从这里可以看出,西方父母这种平等型教育观比东方控制型教育方式具有优势。
2.最近发展区
东方教育观是被动型教育观。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孩子遇到问题,父母会竭尽全力帮他们解决。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的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孩子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需要在父母的帮助下让孩子独立完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东方父母普遍都是“授之以鱼”,只是一味地给予物质的东西,或是具体的方法,而不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或技能。因此,孩子受到的教育是被动的。西方教育观是主动型教育观。如果孩子遇到困难,父母不会马上告诉他们解决办法,而是让他们自己解决。如果孩子不能解决,这时才会告诉他们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西方父母采用“授之以渔”的教育方式,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内容,让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具有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有助于孩子更好地学到知识和本领。如果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们就有能力自己主动解决,这种教育观是非常适合孩子成长的。
3.行为
东方教育观是物质型教育观。在东方国家,有名望、有好工作是评判成功的标准。因此,东方父母总是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如果孩子没能达到这个标准,父母就觉得丢脸。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东方父母只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些父母根本不知道心理需求的重要性、不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动手能力的锻炼等,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很容易产生高分低能的“精英”。[4]显然,东方父母教育观是不可取的。孩子应具有的高级心理机能发生的社会文化行为并没有很好地得到发展,面对未来一片茫然,这完全不符合行为理论的内涵。西方教育观是精神型教育观。在西方国家,有名望、有好工作不是评判成功的标准。西方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学会独自生存,勇敢地面对发生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孩子能否独立生存,能否自立是最重要的。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父母不会包庇他们,一定会严肃地指出,让他们知错改错。西方父母非常注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孩子沮丧时,会和他们聊天来排遣郁闷的心情。西方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孩子在遇到困难时独立解决。这种教育方法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符合行为理论的内涵,对东方父母有一定地借鉴意义。
三、东西方家庭教育观差异的原因
1.宗教因素差异
东方教育观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受到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源于中国,后传到东方各国,如韩国、日本等。儒家认为“治国平天下”是人生成功的最高标准,把治国平天下看成光宗耀祖的大事,看成人生的终极意义。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东方父母认为优异的学习成绩,好的工作是评判孩子成功的唯一标准。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东方父母总是一味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常见的是“就是卖房卖地也会让你学习”。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东方教育观的特点,学习、工作最为重要。西方教育观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认为成功标准只有一个:遵守上帝的律法。基督教不在乎你是否有好的职位,不在乎你是否做了大事,只在乎你是否遵守上帝的律法。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西方父母不认为好成绩和好工作是成功的评判标准。因每个孩子是不同的,所以人生理想,人生道路也是不同的。他们不会强迫孩子学习,而是鼓励孩子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西方父母教育孩子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在孩子犯错误时,父母严厉批评,引导孩子改正错误。西方父母认为必须像朋友一样跟孩子好好沟通,时刻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
2.亲子关系差异
东方家庭中,父母为家庭付出了一切,给孩子提供了最好的生活环境,规划好了人生的每一步。因此,孩子必须绝对服从父母的安排。东方父母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他们所希望的只有“望子成龙”。东方父母会尽自己所能帮助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能够最终成功。孩子只需努力学习,找到好工作,最终回报自己的父母。西方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具有相同的地位,具有相同的权利。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孩子是具有独立意识、独立人格的个体,父母与孩子并非一体。他们认为对孩子要进行养育,但不主宰其命运和发展道路,孩子长大后应自由飞翔,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他们允许孩子有独到的见解和想法,不可人云亦云。[5]
四、结语
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差异得到了维果茨基在社会文化理论中的控制、最近发展区和行为理论的阐述。中方是控制型、被动型,物质型教育观;而西方是平等型、主动型,精神型教育观。在教育的过程中,两种教育观应该相互补充。对于东方父母,首先不应该把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品,而应该给予孩子适度的自由空间,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尝试想做的事情。[5]其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东方父母要让孩子养成遇事不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西方父母,首先应重视孩子的学习,虽说每个孩子的人生理想不同,但学习对孩子成长本身并没有坏处。再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西方父母过分强调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而忽视了父母与孩子长时间相处的重要性。因此,西方父母也要时常陪在孩子身边,帮助他们,呵护他们。
作者:李雪兰 张晶 陈爽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马俊波.社会文化理论及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视角[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9-15.
[2]木壮.基于文化视角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8):83-84.
篇3
王晓红在《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比较》一文中提到:在中国社会中,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子女的经验,守着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比较普遍,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已经刻不容缓。在中国,父母关心孩子的事,如帮助孩子洗衣服、整理卧室是很多的。这也有内在的原因,中国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重,由于最终将以分数决定学生所上的高等学校,学生必然重视分数。
与中国的中学生和家长把目光盯在升学上、老师和学校把目光盯在升学率上不同,西方国家更重视兴趣培养。当然,西方教育也有弊端。在西方,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素质教育的内容,做这件事的是宗教和家庭,《圣经·新约》就是绝大多数西方人的思想品德教科书。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正规学校教育中根本没有专门针对素质的教育内容,而主要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各种技能的培养。要求理工科的学生选修一点人文方面的课程,其目的是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而不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素质。通俗地说,西方现代教育主要是教人做事,而不是做人。
(1)教育倾向不同
中国父母重社会教化,轻儿童成长。中国父母十分重视社会适应性的教化,但却常常忽视了从孩子达到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来促进其成长,他们往往按照既定的模式来培养子女,为他们的成长铺设康庄大道,外铄各种品行于子女。
西方父母更重视为子女提供一个可以与之抗争的成长环境,并养成他们坚韧的个性和良好的品行,根据社会的变化和子女身心的特征不断的调节、选择自己的培养观念和方式。
(2)家庭教育价值观不同
中国家庭教育职能是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迫,传统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此家国同构的思维定向中,家庭教育被赋以直接的社会意义。此外,中国传统的文化又将父母教育跟子女的个体成长与成就看作是直接相关的因果。中国父母十分看重人们对他们的教子方面作出的誉毁,认为教子成材是他们的成就,而教子不善则脸面无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谋生,为了脸面。
西方家庭教育则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准备谋生,而是准备生存。他们所强调的“博雅教育”是具有一种塑造心智的价值,一种与功利的或职业的考虑无关的价值。
(3)家庭主体观与教育的相互性不同
孙琼如在《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向我们解释,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因袭着统治的模式,表现为家庭内部的权威意识。强调服从和尊重,重视外部控制。中国家庭几欧阳的肢体是教育者——父母。中国父母的家长意识十分强烈。他们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独有私人财产,看作是他们的附属物。因此十分看重他们单方面的塑造,影响孩子的个性建构。他们注意到自身的形象,忽视了孩子与成人的相互作用,忽视了相互影响的过程和全面性,使幼儿处于被动地位,无视幼儿个体的存在。
西方文明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更强调个人的奋斗,强调平等、民主并尊重个人权利。西方父母把孩子视为家庭中的平等成员,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尊严,能让孩子独立思考,自由选择。他们尊重孩子的权利,不搞强迫教育。尊重孩子的自尊,主张孩子的天性发展,自然发展。父母的责任只在于发现并引导孩子的兴趣和潜能。为孩子创造有利的环境,重视与孩子的交流,重视教育的相互性。西方家庭教育中父母不是孩子的主宰,而是孩子的朋友。
(4)教育的重心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所掌握的是生命与道德,所以十分重视生命、人伦。所以中国父母在教育上历来以道德作为最高价值取向。中国人心目中的“好孩子”首先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孩子,是指向群体的,人见人爱的。所以家长培养孩子修身养性,自我收敛,讲求含蓄,强调等级观念。中国家教的主要内涵是“仁、义、礼、智、信、忠、恕”中国孩子从小得到的是历史故事、伦理道德、忠孝节义的教导。儿童自幼耳濡目染的是冰冷的道德律令与清规戒律。自幼习读的是《三字经》、《弟子规》。
西方文化所掌握的则是知识,家庭对儿童主要是启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与想象力。知识的创造来自好奇心。所以借由引发对大自然的兴趣,借由各种天马行空的童话故事,让孩子们具有广大的想象空间,以有利于对知识的创造,他们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作为最高指向,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是西方家教的重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中西家庭教育传统各有千秋,他们都是扎根于各自的传统文化土壤中的。我们要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一方面汲取西方家教的精华并融会贯通,从而促进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的改革,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曾芝兰.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郑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张楠.不同类型的家庭教育.2008,
[4]萧愚.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2000,
[5]王晓红.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比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
[6]赵燕.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
篇4
一、引言
作为一个美籍华人导演,李安对中西方文化都有着深刻的见解。多年的美国生活经验使他充分感受到了中西方文化的碰撞。1990年,李安将以反映这种文化冲突为主线的电影《推手》推上荧屏,并获得了一致好评,一举拿下当年台湾电影金球奖的最佳导演这一殊荣。电影当中,生动的呈现出了一位中国老人在移居美国后,与同一屋檐下的美国儿媳由于中西方文化观念的不同而产生的生活上的矛盾冲突。毋庸置疑,这种生活上的冲突没有孰对孰错,矛盾的背后反映出的便是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别,而电影中着重刻画的则是众多文化冲突中的家庭价值观的差异。每个人出生后所进入的第一个团体便是家庭,因此,家庭价值观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人今后的生活,工作以及为人处世。因此,不同的家庭价值观必定会形成不同的世界观和生活习惯等。在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村当中,全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何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下,良好沟通,也成了一个重大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电影《推手》的剖析,简单阐述了中美不同的家庭价值观,以及差异的形成原因。
二、中美文化中不同的家庭价值观
(一)家庭观念:家庭本位VS个人本位
中国社会的重要特点是“家庭本位”,在个人与家庭的关系上,更加注重家庭,强调家庭利益及它的生存与发展,要求个人必须服从家庭。一个中国人一旦成年后,基本上就以家庭为中心来生活了。
西方社会的重要特点是“个人本位”,在个人与家庭的关系中更重视个人,强调个人的生存、个人的利益、个人的意志、个人的发展,主张个人的独立和自由,要求家庭服从个人。极少数西方人会为了家族利益而放弃个人目标,即使是家族势力强大,他们也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创造财富和价值。
(二)家庭结构:父子关系为主轴VS夫妻关系为主轴
中国的家庭结构以父子关系为主轴,重视父传子的制度,重视孝道,是一种主干家庭结构,呈现一种垂直型的关系,因而传递力强,持续力强,家庭规模相对较大,以至少三代同堂的主干家庭为主。又因为父子是同性,因此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两性的差别。中国家庭在两性关系上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中国传统家庭允许有三妻四妾的出现,但是父亲的家长权威却是绝对的,唯一的,不容置疑的,这有利于保持家庭的相对稳定。就算是现代家庭,因为婚姻一方出轨而导致家庭破裂的情况也不多见,多数夫妻出于传统的家庭观念,在两性关系出现第三者时会选择保持家庭的完整。
西方传统文化认为,神先造婚姻,而后有家庭,因此,婚姻关系应该优先于父母、子女及其它家庭关系,西方的家庭也因此成为以夫妻关系为主轴的一种核心家庭结构。家庭规模相对较小,多以一代夫妻关系为主,并不像中国家庭那样具有很强的传递力和持续性。而且因为夫妻分别代表不同的性别,所以有必要强调两性的差异,性不但不被忽视,而且要被突出。西方婚姻带有强烈的排他性,不会包容他人,一旦出现第三者插足,婚姻常以中断关系夫妻结束。因此,西方家庭类型除常见的核心家庭之外还有单亲家庭、单身家庭、重组家庭、丁克家庭等。
(三)家庭的教育:父母本位的“理想教育”VS子女本位的“目标教育”
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强调的是命令与服从,而西方国家注重的是公平和自由,”中国人认为“养不教,父之过”,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认为对子女的教育是一种义务,是一种责任,因此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往往是一种典型的“理想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家长的意愿,带有强制性,目标往往是既定的,不可更改的,理想也往往定得过高,“胡爸虎妈”层出不穷。
与中国家长的“责任,义务”观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家长更多的是把教育看作孩子的“权利”,因此家庭教育比较能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比较实际,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孩子自己的个人意愿,是个性计划。孩子个人的爱好兴趣会随着他的成长而改变,家长也愿意根据这种改变修改孩子接受教育的目标。在这个过程里,大人只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
三、结语
篇5
作为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师,我们首先要完善自己,有科学、系统、先进的知识体系;正确、适当、有效的实践方法;健康、平和、积极的身心素质;同时有自己的目标,知道我是谁,我能够做些什么,我已经具备哪些知识,哪些方面需要完善,建立自己的体系,通过实践,成为自己的智慧。不是面面俱到,有自己擅长的一面,精细化,透彻化。特别是十六宫格的使用,让自己清晰的知道能给出什么,哪里需要补充完善,合理优化,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对于家庭教育的指导,我们可以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根据其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及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借助比如绘本、一些活动等载体,有针对性的指导。作为家庭教育指导师,我们需要引导家长、启发他们的智慧,而不是告知、帮助其解决具体问题,必须是家长有意愿改变,帮助他探究问题背后的根源,疏导接纳他们的情绪,帮助其调整教育理理念,增强正向的信念,陪伴、倾听、引导和支持到他们,树立自己的工作界限。从指导到辅导到引导再到自导自引,更要做到知止和客观。
篇6
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学生行得端,走得正,有理想、有抱负,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主学习;相反,有的学生却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这些恶习如果不摒弃,将会影响学生的终生发展。一个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他的心灵世界是一张纯洁的纸,他的行为习惯是一片没有被众人踩踏的洁净的雪地,谁去描绘这美好的图景,谁去指点他在雪地上踩出自己的人生足迹,这是我们家长必须深思的问题。
在《中国家长该向西方学什么》一文中有一个观点说: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中的是日常行为与习惯的培养。而我国的家长往往脱离孩子的心理发展的实际,忽视基础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与孩子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做人的教育”。这一观点包含着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家庭教育必须重视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做人的教育就是培养孩子好的习惯。
法国哲学家霍尔巴赫在《人性论》一文中指出:每一个人生下来的时候,都带有一些强弱不等的感情。他之所以变成对自己,或对他人有益或有害,乃是由于环境把他引向善或恶,也就是说,乃是由于人们给他的教育,他所见到的榜样,他所听到的言语,他经常接触的人,他所养成的习惯。我们从霍尔巴赫的观点来看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家长的榜样,家长的言语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引领的作用。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往往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尤其是在吃饭喂饭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家庭教育方式也大多表现为宠爱多,教育少,顺从多,要求少,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孩子很容易变成家里谁也管不了的“小霸王”,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相反,良好的习惯对于孩子身心的健康、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对于孩子的影响也是根深蒂固的,将伴随孩子的一生,使孩子终身受益。
坏习惯一旦形成,没有十倍、百倍的力量将很难改变,会使孩子终身受其害。因此儿童应及早好好训练,确实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因为一只瓶子新的时候,沾染的气味是可以保持很久的。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在培养孩子各种良好的习惯方面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早期家庭教育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扎扎实实地培养孩子各种良好的习惯,以便用这一时期形成的好习惯,促进孩子认知、情感、道德、行为等方面的终身持续发展,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接受到良好、全面的教育,那么他成为一个社会人之后就是一个鲜活、健康的社会细胞分子。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6岁之前是人格陶冶的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势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若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坏了不易变。这些儿童到了学校里,教师需尽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形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真是事倍功半。”所以陶行知先生就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卡尔·威特是德国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卡尔·威特的儿子小卡尔,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八九岁时能自由运用六国语言,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然而,谁会相信,这样一个禀赋极高的孩子出生后并未表现出怎样聪明,相反却被认为是痴呆儿。奇迹的发生全在他父亲的教子有方。卡尔·威特为了培养孩子“探究”的习惯,经常陪儿子散步。有时是采一朵野花,与儿子一起研究野花的生长特点,有时是在花园里捉住一个小虫,教给儿子有关昆虫的知识,有时会拾起一块石头,给孩子讲石头的组成成分。正是如此,小卡尔养成了探究的习惯,日后成为杰出人物。
教育孩子先从母亲开始。 历史上的伟人都拥有一个善于教育孩子的母亲,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母亲只关心孩子的健康,而忽略孩子的品德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那就是错误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卡尔·威特说,小卡尔的母亲勇敢和快乐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儿子,使儿子后来步入社会时,即使遇到困难,也无所畏惧,永不失望。卡尔·威特认为,母亲的工作不能由旁人代替,孩子的教育必须由母亲承担,把自己的孩子托给他人,恐怕只有人类才这样做,这种作法有失天性。
古人云“十年磨一剑”,我们说“十年养一习”,为了孩子的前途,我们没有理由以忙来逃避责任。不久前,报刊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个拥有巨额财富的家庭,为了培养女儿勤奋学习的习惯,父母装穷,直到女儿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并考上重点大学,他们才“原形毕露”。试想,此种苦心天地能不为之动容?
篇7
笔者在读研期间,一直在一个服务流动人口群体的公益机构做一名志愿者,这使笔者接触到了来昆的大量流动人口及其家庭,尤其作为一名专业社工,主要开展儿童服务工作,从而了解到流动儿童家庭的就学情况。另跟随导师开展该机构的“小升初”调查,在调查中了解到流动儿童家庭在考虑子女小学升初中过程中会有一些困惑或疑问,与其深入交流了解到现今昆明市小学升初中的外来人员子女需要办理相关证件提交教育局等待分配名额才有机会申请到公办学校读书,不然则只能就读民办学校,且表明了在未来的高考时还是需回户籍参加考试,这些父母开始考虑子女是否留昆,整个家庭都在思考。留昆明,则意味着开办各种相关的证件并等待教育局的分配结果是否可能前往公办学校读书,另需在一两年后将子女转学回老家的环境再适应及其教育持续性;回家,则意味着子女的回家适应环境,学校的寻找及其在老家的家庭照顾考虑情况。父母与子女对升学选择的互动性等方面最终促成了流动儿童小学升初中的教育选择。因此,流动儿童家庭小升初教育选择问题突显了家庭中父母和子女的考虑因素会最终决定教育选择,因此本文就从家庭策略理论视角出发对小升初的过程事件开展深入分析。
二、家庭策略理论和过程—事件分析
家庭策略(family strategy)这个概念来自于西方家庭史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工业化过程中家庭的作用,研究家庭面临新的外部环境时的决策过程①。笔者认为,所谓“家庭策略”并不局限于危机事件的应对,家庭策略是一个前后相继、绵延不断的过程,生活中每一个小的决定都反映并构成了总体的家庭策略。换言之,“家庭策略”理论对“结构与行动”的超越是嫁接在布迪厄实践社会学上的国内的家庭策略研究,理论研究主要有张永健的《家庭与社会变迁》、樊欢欢博士的《家庭策略研究的方法论》两篇文献,而真正意义上的经验研究则只有谭深研究员的《家庭策略,还是个人自主-农村劳动力外出决策模式的性别分析》、约翰·罗根和边馥芹的《城市老年人口与己婚子女同住的观念与现实》以及陈杰博士的《两头家-华南侨乡的一种家庭策略》②。家庭决策绝不仅仅是一种相互商量和民主的过程,其中充满了支配与被支配、充满着夫妻争执和父母与子女的争论。对家庭策略的研究加深了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变迁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家庭不是被动地受社会变迁的影响,而是以自己原有的特点对社会做出反应,这种反应的结果是家庭各成员之间的合力,合力的方向或家庭策略的取向取决于各成员在家庭中的地位,因此,家庭的性质又必然影响社会的变迁③。
过程——事件分析(Process——Event Analysis)(场域),孙立平教授提出以“过程——事件分析”的研究策略来分析中国农村社会生活。农民有他们独特的思维,关系的亲疏远近从称谓上是反映不出来的,只有当“有事情的时候”才能看出谁远谁近,这种“有事情的时候”就是一种可以展示事物逻辑的事件性过程。关注、描述、分析这样的事件与过程,对其中的逻辑进行动态的解释,就是“过程一事件分析”的研究策略和叙事方式。其基本点是力图将所要研究的对象由静态的结构转向由若干事件所构成的动态过程。它强调一种动态的描述风格,将研究对象当作一个事件性过程来描述和理解,以揭示其中更为微妙的逻辑和机制④。
笔者认为,从具体情景出发,整个家庭在小学升初中的最后做出去留决策需要考虑几个因素:(1)决策主体。家庭策略是一个集体概念,但是在分析的时候具体决策者重点在父母、子女的身上。(2)决策过程。本文重心主要放在父母、子女在决策的因素分析,剖析隐藏在决策后的因素。(3)影响因素。本文需要弄清楚哪些因素影响个体的决策,又有哪些因素超越了个体层面促成家庭决策。
从以上三个因素出发,笔者以W社区的三所民办学校的小升初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人数以省内、省外按1:1的进行抽样调查后确定了20个深度访谈家庭和一些零散的走访家庭,并进入不同的家庭与家长、孩子分开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对子女升学的意愿及其打算,是否存在于子女进行协商,并从客观的家庭环境深入了解家庭的流动历史,家庭关系等等从而更加明晰到子女升学背后可能隐含的因素,从中看小学升初中的决策是哪些因素更为重要。
三、流动儿童家庭的教育策略分析
(一)父母的教育考虑
1.流动儿童家庭的流动与教育的关联性
从流动的因素来看,流动儿童家庭选择流动是多种多样。笔者访谈的家庭大部分来自于四川、贵州、云南,还有小部分来自湖南,家庭构成基本是为多子女家庭。他们都谈到流动儿童家庭流动的原因选择,如教育环境、躲避计划生育、生计等方面的因素促动他们的流动。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案例:小鹏来自云南地州的山区,上学的路比较远,而且要走山路,父母说出了让他留在昆明读书的理由之一:“因为这里上学可以不走山路,我们老家那里都是坡坡,要走山路,担心孩子无人照顾和安全问题所以就想留在身边照顾。”流动儿童家庭表明了家庭的选择因素,看起来很简单,只是因为孩子读书不走山路。从侧面更多分析则知道这是一种家庭教育环境的选择,子女的教育安全,教育质量作为考虑而选择进入城市生活。流动人口将子女带到城市主要是基于两方面:一方面为了孩子更好的读书,方便照顾孩子,因留在老家无人照顾或无人管理而荒废学业;另一方面在城市里自己一边上班同时给予孩子读书更好的条件,教学质量有保障,带孩子进入城市同样也是让孩子见识多一些,开阔眼界。
2.教育资源及其师资力量富足促使流动
有些流动儿童家庭的父母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为了子女的教育,给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师资力量,于是父母举家迁徙到城市为子女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家庭教育。如访谈中遇到好几个家庭都谈到了为了子女的教育而流动到城市,如小强,一家五口人,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和小强。父亲为小强教育放弃在老家的民办教书但远离家人的稳定工作,全家迁移到昆明,全心全意为子女的教育寻找出路。现租住在杂货店的楼上,在交流过程中小强爸爸给我们谈到:小强出生在昆明,在王家桥FZ小学读书现即将毕业,小强一家有意愿将小强留在昆明继续就读,同时也按照FZ学校的要求办理升学的条件等待教育局的分配,期望能分配到昆明的公办学校就读。但现在有些担心,因FZ学校的升学一般都分到民办初中,现在父母比较担心小强今年的分配情况,也打电话咨询学校老师,老师给出需要等待到八月中旬的教育局分配,整个家庭一直关注在小强升学的整个过程。
3.家庭照顾缺失,流动子女随迁就读
家庭照顾是对子女最好的教育,同时流动儿童家庭父母在城市不仅要生计工作,同时需要兼顾整个家庭的家庭照顾,但家里的爷爷奶奶或老家无人照顾对流动儿童的照顾会存在缺失,因此大部分家庭会将子女留在身边进行照顾。如个案小婷,一家全是四川人,家里共四人,父母、自己、妹妹,居住在一间出租房,两张床,一台电视,一张小桌即吃饭又是小婷的功课桌。小婷父母一直在外地打工,先在西安又转到昆明,回四川老家的时间比较少,小婷对老家也是比较模糊。本有打算将小婷送回老家读书,但考虑孩子太小且老家无人看管而有些担心,并打算在自己身边有一个照顾,希望小婷能初中毕业。如果成绩还上不去,长远打算就想小婷去读技校,学一门技术。父母表达了希望小婷能认真读书,如果成绩不好,考虑小婷读技校学一技之长,为未来生活做考虑。
4.教育制度限制,回家就学能持续保障
部分流动儿童家庭的经济状况不是那么理想,远离家乡外出务工为临时性且挣钱不多,家庭不是那么宽裕,子女的升学必然会花费比较多,另外家庭的子女多负担重,更多的从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子女的长远打算,考虑子女的就学以适应家庭的状况,即减轻了家庭负担,同时保证了子女的升学需要。如小娟一家,贵州人,就读民办小学,家里5口人,还有一个哥哥在老家读初二,妹妹在昆明读小学。父母是流动商贩,售卖手机零配件,每天奔波在昆明市周边的乡镇赶集。和父母访谈中父母说出原因:要进昆明公办学校太难进,去私立学校读书又贵,家庭承担不起。同时现在异地高考的制度也还没出台,子女就读到初二或初三又要被迫转学回老家,即不利于子女的学习适应性,同时也耗费家庭经济。现在老家实行的免费义务就读,话费不会太多且可以长久持续就读,不会影响子女的学习。整个家庭考虑决定让子女回家就读即有制度的限制也是整个家庭的经济考虑。
(二)流动儿童的自身升学考虑
流动儿童家庭流动到城市后,受到城市生活的影响,流动儿童希望父母可以听听自己的心声,能了解自己的想法,但父母忙于生计和家庭操劳,很少去了解子女的内心想法。就升学过程中,流动儿童对自身的升学,在交谈中了解到更多的谈论与谁去读属、自己想去的学校或者沉默不语,不清楚自己的升学,父母会给自己寻找,无明确的方向,同时表达了就读选择更多是父母决定。从交流中得知流动儿童对升学的信息来源显得被动,更多来源学校教师的传达及其家庭需要准备及打算。从老师那里得知,在昆明就读初中必须交付相关的准备材料,同时读到初二后转学回户籍所在地就读,不然就无法参加中考、高考信息传达给父母,而后父母就开始考虑如何为子女就读谋出路。
整个流动儿童的升学过程中,我们更多的看到民办学校老师的力量,流动儿童家庭则是被动的接受学校的安排,并必须立即考虑决定子女的升学问题。与流动儿童的访谈中,我们看不到流动儿童的心声,问及升学相关的信息,他们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对升学的一种期待,没考虑到现实的情况。从流动儿童的处境,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是曲折的。流动儿童的就学问题比较多,如户籍制度的限制、家庭的流动性、家庭的经济支持力度、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等等方面。我们看到整个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家庭所能给予支持的力量是比较少的。在整个升学过程中,是被动的接受到学校的通知,面对的是继续留在昆明就读后的转学或回家升学的选择,给流动儿童家庭带来的突然的撞击等等情况,这使得流动儿童升学的处境比较动荡,并且可能毫无准备的面临转学。
四、结论
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我们看到流动儿童家庭在面临子女升学的选择是艰难的。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在义务教育阶段,法律上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条件和均等的受教育机会。但是在实践中,这个巨大的群体是存在巨大差异的。流动儿童家庭在面临子女升学过程时,从民办学校被动得知就学程序及其后续必然选择。入读城市公办学校,不仅存在地方教育政策的制约同时可见城市的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很多家庭都不愿子女就读民办学校,源于学校的教育环境,师资力量及其经济的负担且子女的教育不稳定。另源于公办学校对流动儿童家庭的门槛过高,限制性强,即为保护本地子女的就读同时也是教育资源的紧缺无法保障巨大的教育需求。
笔者认为,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别。改革户籍制度并不是要完全取消户籍管理制度,其核心在于逐步消除导致城乡隔离的各种户籍相关制度,以保障城流动儿童能享受与城市人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教育资源。同时昆明市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以来,在对流动儿童的入学机会的平等上在不断的完善。日前首要应该实现的是教学质量上的平等,公办初中和民办初中的均等,如充实一些薄弱的私立民办初中的教学、师资、资源等方面,收费均等化,这样流动儿童就有很多的选择机会,有自身的选择权。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在继续推进教育机会公平的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教育质量公平,积极地提高教育质量,使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真正每个受教育者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应有的基础,无论是流动儿童还是本地儿童,同样都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教育质量。而要做到这一点,政府教育观念上应为“公平优先、不分公办与民办、兼顾效率”。
【注 释】
①樊欢欢.家庭策略研究的方法论——中国城乡家庭的一个分析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0,(5).
②韩晓燕.隐性抗争还是隐性合谋——上海市流动人口家庭初中后教育选择的家庭策略互动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③张永健.家庭与社会变迁——当代西方家庭史研究的新动向[J].社会学研究,1993,(2).
④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对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洞察[J].中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1999.
【参考文献】
[1]韩晓燕.隐性抗争与隐性合谋:城市新移民家庭策略的互动模式[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
[2]刘芳,王宁.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J].黑河学刊,2011,(07).
[3]刘爱香.小学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篇8
一、中阿传统家庭观念的相同点
中国传统家庭和阿拉伯传统家庭都属于大家庭模式,他们都是由好几代人组成,家庭成员拥有共同的财产,共同的祖先;同时家长在家族中有着极高的地位等。当然,除了这些最根本的共同点外。它们还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道德教育。中国家庭历来重视道德教育,在这一教育中,特别推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能持家,何以国为”的观念,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从小事细微处着手的理念,培养青少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阿拉伯国家道德观的确定和系统整理,始于伊斯兰初期。在其最高行为准则《古兰经》中写道:“正义是信真主,信末日,信天神,信天经,信先知,并将所爱的财产施济亲戚,孤儿、贫民、旅客、乞丐和赎取奴隶,并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履行约言,忍受穷困、患难和战争。这等人,确是敬畏的。”从而向世人昭示了其道德教育的准则。
(二)重视文化教育。当代中国,早已有“科教兴国”一说。事实上,对任何民族来说,教育的积极作用都毋庸置疑,而家庭教育固然有其显著的意义。中国重家教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孟母三迁即为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中国人的思想里,几乎都存在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意识。对阿拉伯国家而言,这一点表现得相当突出。以古埃及为例,埃及古代一直以家庭为教育子女的场所。即使是在学校产生以后,家庭仍然是重要的教育园地;而且家庭教育不仅属于普通生活知能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就连高深的专业知能也由家庭传授。就“教育”一词的埃及字源“Sochpr”看,它意味着“使之成为”,是指父亲使儿子成为木匠、医生或军官之类。
(三)重视长子作用。在中国古代,一直流传着“长者为大”“皇帝爱长子”之类的说法。父亲与兄长常被人们并称为尊长――“父兄”,甚至在有些家庭中,即使是母亲,也得对长子礼让三分。而在儒家经典中,“孝”就是爱父母,“悌”就是爱兄长。“孝悌”信条作为维系中华家族制度的基本原则,规定了人们在家庭生活中的“名分”。在阿拉伯人看来,长子也具有一定的特权。长子被界定为“年老父亲的接班人”,帮助老年人完成任务并最终接替他。不仅如此,长子还拥有承袭父亲权威的优先权。
二、中阿传统家庭观念的不同点
每一个不同的民族和国家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和历史, 因此,其家庭观念也呈现出不同。要想进一步了解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传统家庭观念,我们还得分析他们的不同之处。其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家庭德育的强调形式不同。中国古代家庭道德教育强调外在道德权威,强调把封建纲常名教向个体灌输,而忽视了道德的主体自觉,忽视了个体的道德权利和自主性。重“他律”而轻“自律”,这和道德的真正精神是不相符的。同时中国古代家庭道德教育强调血缘亲情在维系道德中的重要性,忽视了道德及其教育中的理性因素。对阿拉伯国家而言,他们的子女从小就接受以善为本的教育,最初源自于父母亲的训诲,稍大后则学习宗教经典和祖先的训诫。其家庭德育主要是从个体的主动性培养出发,通过宗教及其他一系列的形式,引起人们的灵魂深处的触动,以德来维系整个家庭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
(二)家庭中等级观念较强不同。两种家庭中,中国家长的特权明显大于别国家家长的权利。在中国,家长与家属分处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等级,二者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权利及义务截然不同,权利集中在父、夫、兄、君,义务集中于子、妻、弟、臣,而家长权力又绝对是至高无上,且这种权利可谓是“终身制”。只要父辈,确切说应该是享有家长权的“父亲”还没有去世,他就一直享有这种特权。在阿拉比国家家庭中,虽说家长和家属之间也存在着权利地位的不平等,家长拥有较高的特权,但这种权力却不那么绝对,家属成员也有表达意见的权利和自由。同时,阿拉伯家长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再主持家庭大事,其权利也逐步减少。最后,家长会选择把权力全部移交给有能力的长子,从而自己安度晚年。
(三)婚姻选择和变更的自由程度不同。在古代中国,子女婚姻一般都得听从“父母之命,”即父。所谓“父母之命”,也就是父母对子女的婚姻具有拍板决定权,而当事人则对自己的婚姻没有任何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古代中国不同,阿拉伯家庭子女在面对自己的婚姻大事时,除了要听从父母的建议,也还可以与父母协商,从而自己进行选择。在夫妻关系上,传统中国家庭要求“夫义妻顺”。 《左传》中说:“夫和而义,妻柔而正。”但在“夫义妻顺”中,中国传统道德更强调的是“妻顺”。中国古代社会还给妇女规定了很多道德诫条,包括“缠足”这一惨无人道的要求。而在阿拉伯家庭文化中,很少有类似这些的苛刻要求。
(四)对女子的尊重和保护程度不同。在传统家庭中,虽然两国家庭都不太喜欢女孩,但在阿拉伯家庭中,女孩通常还是能得到较多的照顾。如在教育方面,他们虽首选送男孩子去学校上学,但在经济状况允许的条件下,他们也会送女孩去学校。相反,中国家庭的女孩几乎没有任何机会去学堂。在对成年女性受尊重上,阿拉伯妇女得到受尊重,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还享有与男性一样的平等地位。不仅如此,阿拉伯国家离婚女子和寡妇同样比较受人尊重。离婚女子不但可以支配自己的陪嫁,还有拥有选择重新嫁人的权利。生活穷困的寡妇也会得到世人的同情和帮助。然而在中国,离婚女子和寡妇则通常会遭受社会的歧视。
三、中阿传统家庭观念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中国传统家庭观念和阿拉伯国家传统家庭观念存在着差异,主要是两民族在地域、经济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区别。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发展,这些因素都给予两种家庭以深刻的影响。因此,要进一步理解两个民族的家庭观念差,就必须要探究两民族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文化起源存在差异。中国地处亚欧大陆,三面陆地、以免临海。其北面多沙漠,西部为绵延的山脉,地理环境相对封闭。而其内部自然环境优越、资源丰富,长期以来自给自足,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一种“天朝上国”观念。这些因素就给中外交流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使得中国处于一种半个隔绝状态。久而久之,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就形成了一种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相对保守的大陆文化。总之,相对封闭的地形,造就了中国相对保守和封闭的传统文化。和中国不同,阿拉伯国家地形开阔平坦,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要冲,不仅建立了横跨亚欧非三大陆的帝国,而且也曾出现了多个文化中心,并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历代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和国家的繁荣,提倡进行科研研究和探索,鼓励人们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文化。同时,古代文明大国如埃及、古巴比伦、波斯、希腊等都包围环绕着这个地区,且它还接受了两河流域文明和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文化的洗礼。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差异。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商品经济发展极其落后。社会的产出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古代注重农业的发展,作为立国之本,从而重农抑商。而长期无变化的自然经济,使中国文化更注重实用与内敛而非创新与开拓。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情况截然不同于中国。以地处西亚的巴勒斯坦为例,巴勒斯坦地处处亚、非、欧三洲之要冲,因而从一开始采取的就是多样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远远小于中国,商业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同时阿拉伯国家教育还把经商当作一门必学的课程,人们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有着极强的经商意识。除教育外,政府对商业的发展也采取支持政策,如在国内兴建港口,设立商业网点等,都大力提倡进商业活动。
(三)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古代中国极其封闭的地理环境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一直以来,血缘关系始终都处于人际交往的主宰地位。中国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使得古代中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体系,在推行“礼制” 和“仁政”的主张之时,同时推衍出 “三从四德” 等一系列规范。正是在这些思想纲常的熏陶下,人们的价值观极度扭曲。于阿拉伯人而言,他们所处位置地势开阔,便利交通,利于和外地交流沟通,由此也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士和异国文化,从而冲击和降低了血缘关系的“神话”地位。同时在国家机构和社会控制中,血缘宗法关系和血缘组织的作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这些特定历史背景的影响下,他们学会了注重个人的尊严和个性的发展。无论是在社会结构中,还是在家庭关系里,他们都极其强调平等的价值观念。
总之,中国传统家庭和阿拉伯传统家庭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同时也存在诸多不同。他们重视德育,重视教育,重视家庭伦理,这些都值得继续发扬光大。但通过比较,我们也更进一步认识了阿拉伯传统家庭观念的独到领先之处:他们尊严个性的发展,主张家庭成员平等;在人际交往中轻家世而重品行;在两性观念上强调对女子的重视和保护等。所有这些,即使在当代中国,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当代中国是一个坚持以和谐为主的社会,家和则社会安,因此,我们更要努力吸收其他民族家庭之长处,以此促进中国家庭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蔡伟良.当代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社会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哈宝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与贡献[J].宗教文化,2012(12).
[3]刘庚常,孙奎立,张俊良.我国家庭关系的变动特点及其影响[J].东岳论丛,2006(02).
[4]李桂梅.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文化的特点[J].湖湘论坛,2002(02).
篇9
一、中西方教育差异
(一)中西方教育的本质区别:西方教育是一种尝试教育,先让学生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难点,然后在解决难点中积累经验,最后得出结论。中国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先将成人的经验告知学生,让学生按已有成功经验去操作,在经验的指导下学习实践,同样,也是可以得到自己的结论,但是往往很难跳出已有的固定模式。
两者的最大差异就在于西方教育以人为本,从人的学习的本能出发,而中国教育是一种消除错误的“生产”教育,希望“产出”的学生是合格品,而不是次品。正是不能正视“学习是可以犯错的”这一规律,使得学生缺乏应有的创新思维。
(二)从知识层面来说,西方教育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对学生的教育是点到为止。西方的基础教育在达到最基本的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较大选择的自由。
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要求数理化各科面面俱到,哪一科学得不好都有可能对人生前途造成致命的影响。
(三)兴趣养成教育存在明显差别。一位学者对英国某高中考察后描述了学生自己设计制作某一工业产品模型的全过程:产品设计的草稿、手绘图纸、泥塑模型、工程图纸、计算机3D建模直到最后加工的产品模型,在这一过程中令大家惊叹的是这些国外的高中学生已经完全具备国内大学生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动手能力上甚至已经超过了国内大学生的水平。可以看出,西方学生在中小学时期已经受过兴趣方面的系统教育,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取向和个性特点。国内学生由于在大学之前将过多经历耗费在学业上,所以很难有明确的兴趣取向。
(四)家庭教育:西方家长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重视孩子的自身锻炼,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尽管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绝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二、中西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策略的不同
职业生涯规划最早起源于1908年的美国,有“职业指导之父”之称的帕森斯针对大量年轻人失业的情况,成立了波士顿职业局,首次提出职业指导的概念。从此,职业指导开始系统化,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心理测验的蓬勃发展促进了职业指导的扩展。当时的职业指导主要关注人职匹配,内容以测评和提供职业资讯为主。到五六十年代,舒伯等人提出“生涯”的概念,于是生涯规划不再局限于职业指导的层面。在舒伯的理论中,生涯规划更加注重职业对人的意义。该理论认为,一个完美的人生,未必仅仅依赖于职业角色的完美与否,更多的非职业角色使人生有更多自我实现的可能性。
职业生涯规划学说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欧美国家传入中国,并获得一定发展。国内在职业生涯教育领域出现了两个较大的流派,一派是以心理学背景为主的学院派,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注重个人人格心理完善和长远的生涯发展;另一派是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背景为主的实务派,侧重于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强调求职技巧,以帮助学生找到工作为目标。这两派使得我国目前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职业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目前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探讨中,人们显然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简单地理解为职业规划,其目标就是寻找最适合的职业。因此,诸多文章主要涉及的是分析就业形势、提出就业指导策略、探讨高校就业指导的软硬件建设以及就业中的政府行为研究,等等。
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中西方不仅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方面不同,而且在这种教育何时开展的时期也有所不同。在美国,生涯教育运动开展得非常普遍,生涯教育是美国广泛实施的咨询活动和学校心理辅导的重要组成部分。1971年,美国教育总署对生涯教育所下的定义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计划,其重点放在人的全部生涯,即从幼儿园到成年,按照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定向、生涯准备、生涯熟练等步骤,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谋生技能,并建立个人的生活形态。”因此,在美国,从幼儿园开始就有生涯辅导。在中小学,更是有多种多样旨在扩展生涯经验和增进自我了解的职业探索活动和教育活动。生涯辅导不是以“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方式进行人与职业的组合,而是融入个体的自我发展、角色的发展进程。
而在我国,生涯规划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只是从大学才开始,很多的学校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同于就业指导,等同于找工作,其目标就是找到最适合的职业。还有很多的大学新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离自己还很遥远,或者根本没有帮助。我们必须看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越早开始越好,它是唤醒学生职业意识并促进其职业精神要素生成和发展的人生重要环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除发挥咨询与指导的作用外,还应该起到指引与教育的作用。
三、我校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问题
笔者对选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学生作了一份问卷调查,内容涉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的必要性、时间、方式等问题,结合学生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表现,总结出以下问题:
(一)规划意识淡薄。很多学生习惯于父母和老师为自己做决定,在其他人的安排下进行学习和生活,学校是老师选的,专业是父母选的,他们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离自己很远,或者不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家长的安排下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也能获得成功。
(二)对自我认知有一定的排斥和隐瞒。有的同学认为不需要清楚的认识自我,对自我的认知和找工作没有必然的联系;还有部分同学不愿意通过一些测评和交流活动认识真正的自我,更不愿意让其他的同学认识自己;更多的同学感到困惑,对于自己的专业和个人的兴趣倾向不吻合而感到迷茫。
(三)对外部环境和工作世界缺乏理性认识。很多同学为自己假想了舒服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工资待遇,却从来不考虑社会对于优秀人才的要求和自我能力的不足。还有很多同学认为社会要求与就业形势时刻在变,目前不需要提前认识外部环境与工作世界的状况,毕业后再认识也不迟。
(四)对于大学期间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没有确定的目标与具体的行动计划。大部分的同学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该做什么,没有主见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对大学的学习和发展充满了迷茫,即使有目标也不会制定出具体的行动计划并且坚持执行。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在独立院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应针对学生总体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淡薄状况,结合学生的不同心理状况分析,以心理学角度指引和启发为主,结合自我认知与专业及职业的匹配,能够达到认知自我,找到大学期间学习和发展的目标、兴趣方向,对未来工作充满热忱和信心,从而选择合理的就业目标。
四、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开展的一些建议
(一)针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结合。根据舒伯的生涯规划理论,大学生的生涯发展阶段属于生涯探索期,这个阶段主要的生涯发展任务是从多种机会中探索自我,逐渐确定职业偏好,并在所选定的领域中开始起步。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的共性教育为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大一时期确定为必修课程,贯穿到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使学生认识到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帮助自己及早找到自己的学习及发展目标,制定出合理的行动计划,实现大学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同时要加以配合的是着重进行个性教育,以学生中常见的对于学习和发展的困惑及心理问题为切入点,建立固定的、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及一对一的咨询与辅导,提供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
(二)采取任务式教育,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当中,要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育,仅仅依靠课堂中的启发、讨论式教学是不够的,为了真正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摆脱依赖感,应该制定一些特殊任务交给学生去做,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打破对未知的恐惧,寻找可以利用的资源,同时获得目标制定与行动计划完成的体会和成就感,锻炼自我。这些特殊的任务可以视课程进行的内容而定,可以是一场演讲、一份策划、一场模拟活动,也可以是一个对于著名企业成功人士的访谈记录等等,总之,学生一定是主角。
(三)建立毕业生的跟踪反馈机制,以此充实和完善在校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式与内容。针对在校期间所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学生做一份详尽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档案,对这些学生进行毕业后的信息跟踪和反馈。当学生步入社会,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参加工作感受到许多不同,对于自己的工作世界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之后,他们会对在校期间接受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一些新的认识和感悟,这些认识和感悟是教师进行在校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篇10
其实这种生活已持续两年了,两年前看到同事的孩子学舞蹈,学钢琴,学绘画,学演讲——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李紫欣左右权衡、反复比较给孩子报了一个小提琴班。老师的教学水平高,又有耐心、爱心,不可多得。就是离家太远,从市郊的家中到那儿得一个多小时。这可辛苦了紫欣和儿子。不过总算坚持下来了,儿子的琴艺也大有提高,但是这孩子总是不太愿意学,为此没少挨过骂,挨过打。
一个小时的小提琴学完了,时钟指向了九点。跟小提琴老师告别后,紫欣母子俩匆匆坐车赶往下一站——蒙氏数学辅导班。
从蒙氏数学班出来已近中午,母子俩简单吃了点饭,又到书城转了转,买了两本书,一本《数学学前必读》,一本《语文学前必读》。大约两点,紫欣带着儿子来到环球雅思——儿子大班了,千万不能错过黄金时期的教育。英语可是非常重要,升学、就业、甚至评职称、出国留学,哪一样用不上!
学完英语已经四点了,紫欣给儿子买了份肯德基作为对他一天辛苦的抚慰,母子二人又坐上回家的汽车,家中还有一堆作业等着儿子——有老师布置的,但更多是紫欣布置的。等到所有的作业做完,时针已经过了七点,紫欣的老公已经把饭菜准备好,一家人共进晚餐。八点钟一家人洗漱完毕,儿子自觉地坐到书桌前读了两篇带有拼音标注的《中外名人成长故事》。八点五十分儿子上床睡觉,在老公讲的《安徒生童话》中睡去。一天中属于夫妻二人的时间终于到了,二人一起聊了会天,看了会电视,十点钟紫欣拖着有些疲倦的身体走进卧室,不一会就睡着了。虎妈的一天也就到此结束。
“虎妈”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我们的父母尤其是母亲确实为孩子付出了太多心血,我们太爱我们的孩子了:很多家长让孩子学习一门甚至几门艺术、英语、奥数……
有的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比,老是看到自家孩子的不足……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我们没有读懂教育对象。我们把孩子比作祖国的花朵其实颇有道理,其实教育孩子类似于一门农艺,需要按照科学的方法给幼苗施肥、浇水、除草等,不能揠苗助长。因此,家长一定要好好研究家庭教育方法。
“虎妈”的教育之道,在很多方面颠覆了教育学的基本价值、基本原理。毫无疑问,严苛管制、强化训练、高压和惩戒通常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与军体、杂技训练并无二致。在国内,这种应试训练已经发展到占用孩子所有可用的时间,包括睡眠和休息时间,不允许玩乐和看“闲书”,而且完全不鼓励批判性思维,刻板地追求标准答案,通过“题海战术”反复训练,对考试要求达到“一看就会,一做就对”的极致状态。
殊不知这一模式的严重后果是在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导致孩子从小就严重厌学。一个生活在压力和威逼之中、没有梦想和内在学习兴趣的孩子,长大后虽然可以谋取学位和职业,却不大可能成为有高度智慧的优秀人才。所谓“高分低能”、“钱学森之问”的症结端在于此。
退而求其次,有的“虎妈”会说,孩子将来有高学历和好工作就行了,没指望非要成为爱因斯坦、比尔·盖茨。但是,这种教育还存在另一种风险:单纯追求学业导致的社会化程度不足和个性缺陷。
家长往往对孩子参加学业之外的活动、游戏、幼儿之间的交往,视为不务正业、浪费时间。殊不知,这是比学业更为重要的成长过程。在从小到大单打独斗的考试竞争中,中国孩子更多地把同伴视为“你上我下”、“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优秀学生之间更是如此。家长对孩子的严格管制、越俎代庖,造成许多学生缺乏生活能力、性格乖张、人格不健全,成人之后问题就暴露无遗。
如果说,赴美留学生卢刚枪杀师长同胞的悲剧或属例外,一些高分学生缺乏自立能力,拙于表达、甚至不会交友和恋爱,却有一定的普遍性。当我们似乎培养出一个“人才”时,他却还没有成为一个合格的“人”,这样的“才”难有大用甚至没有幸福,从而丧失了最重要的教育目标。
篇11
在中国,许多父母则对孩子过分的保护、过分的干涉。在中小学校的校门口总可以看到一群群父母等在校门口接孩子放学。即使到了大学,也有很多父母不惜路途遥远来学校送孩子。这种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己就会不知所措,不会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向父母求援或是自叹自怜。
中国父母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时,问孩子的第一句话通常是什么?有人曾经做过调查,将中外父母的问话进行了对比,发现了两者有很大的不同。
在中国,父母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时说的第一句话通常是:今天在幼儿园吃什么了?你们今天学什么了?有人欺负你吗?今天老师布置作业了吗?
国外父母问孩子的第一句话通常是:今天你快乐吗?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你有什么作品吗?今天和大家玩得高兴吗?
不同的问话体现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中国的父母比较多地关注孩子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而国外的父母则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孩子的情绪情感、兴趣、能力以及孩子自身成功感的建立与伙伴的交往上。前者的关心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可能会让孩子自己对生活和学习过程有更多的关注,而忽视了情绪情感的变化、成功感的建立等。而后者的话,更容易让孩子有倾谈的欲望,有表达的意愿,会让孩子对自己的作为有所感触,并且会对今后的幼儿园生活产生向往。
中国孩子缺乏想像力和自立能力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有一所“想像幼儿园”,教室被布置成农舍,在手工室、缝纫室、烹饪室里,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他们想做的东西。奥地利人的早期教育理念是,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是发展想像力的最好途径。
曾经在“想像幼儿园”上学,后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如今在美国成为一家超级大公司总经理的匹特・尼兹说过一句至理名言:如果你能在幼儿园里编制过袜子或自制过玩具,那么长大后也有充分的自信来设计宇宙飞船。
深圳一名5岁女童在其父母的训练下,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现已能准确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的3020位,创造了~项新的吉尼斯纪录。
加快学习的速度和加快学习量是我国幼儿教育中最常见的现象,中国的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得早、学得多、学得快。目前我国的超常教育其实只是“把常态儿童变成超常儿童的教育”,以牺牲孩子的长远发展为代价,仅获得昙花一现的辉煌。在中国的早期教育中,孩子有没有想像力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孩子能否比同龄人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应该在孩子最有想像力的时候发展他们的想像力。
在日本,家长自小给孩子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父母说:“这里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去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出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
在中国,刚一出生就被奉为“小皇帝”或“小公主”,全家人都围着孩子一个人转。从小被灌输的思想是:“只要成绩好,爸爸妈妈什么都满足你。”偶然洗个碗,还可以挣到零花钱。都上高中了,周末回家书包里装的都是自己的脏衣服,甚至还出现过“大学生第一天报到不会铺床坐了一夜”的“经典”故事。高中之前打工的很少,大学里打工被认为是有失面子的事情,是万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从中西方家庭教育的比较来看,国外家庭很注意孩子习惯的养成和自立能力的培养,中国家庭则片面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他们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就可以“一俊遮百丑”。而对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将有利于提高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注重能力的社会,能力的发展才是真正掌握未来的筹码。这足以引起中国家长的反思,试着从日常小事做起,要舍得让孩子“吃点苦”,才是真正爱他们的表现。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更有创造力
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存在创造力的差异。首先,美国孩子在学校的时间远远少于中国的孩子,中国孩子往往视学校为生活的中心,而很多美国孩子不会把学校看成是他们生活的中心,总的来说,美国孩子暴露在扼杀创造力的机器――学校面前的时间较少。
其次,严格的纪律和统一的标准要求压制了创造力的发展。中国的老师经常表扬那些在课堂上能够遵守纪律的孩子。在孩子进入小学的头几个月里,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教会孩子们在集体中相处的技巧和技能。另外,中国的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多于美国的教师。
再次,美国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孩子成功的定义更宽泛一些,特别强调孩子的个性发展,他们认为尊重孩子的愿望和能力发展才是最重要的。美国的家长和学校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要求和学业期望值都比较低,因而经常受到教育改革家们的指责和批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的母亲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成绩的满意程度要高于中国的家长。
篇12
《温州日报》周末版的“瓯越・阅览”副刊致力于营造“深阅读”的文化氛围,倡导终身阅读,当好文化田园的守望者和传承者,很好地担负起了社会媒体引导和唤起民众阅读热情的文化使命。
一、立足科学的市场调查,明确角色和功能定位
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的一份调查“北京报业市场总体规模和结构考察”表明,在读报的人群中,有31.4%的读报人表示双休日比平日读报的时间多一些或多很多,看报时间增加的人数比例比减少的人数比例要高出6.8个百分点。
《温州日报》作为地方党报,其受众人群的总体特征是: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年龄结构:读者多为成熟理性人群,35―55岁是其主要群体。综合起来看,这部分读者多为管理阶层或白领工作人员。他们在阅读内容、阅读方式和兴趣上,都有明显的稳定性和专指性。他们往往在家庭和事业发展中担任主角,正处于人生最繁忙、紧张的时期,因此节假日(双休日)是他们相对轻松与自由的时间段,他们更倾向于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放松工作的疲劳,汲取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塑造自身的人格,为自身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积蓄养分。党报的受众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群是青年学生。他们也只有在节假日(双休日)从繁忙的课业中解脱出来,通过报纸广泛了解与学习和自己兴趣相关的知识,扩大自身的知识领域。温州日报的“瓯越・阅览”副刊立足于科学的市场调查和分析,抓住周末休闲时间充足,读者有可能“深阅读”的机会,逢周六出版,其传播质量和传播效率均有所提高。可以说,准确而又明朗的定位,使“瓯越・阅览”副刊具有了广阔的市场。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民众的阅读热情
和有关部门及同城媒体联合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活动,有助于扩大影响力,造成声势,吸引读者参与。例如,为了倡导高品位的文化生活,尤其是倡导广大青少年读名著的好风气,温州日报副刊部联合市图书馆、温州广播电视报、温州电视台总编室等单位从2002年春节起推出“读经典名著,看经典影片”活动,坚持了一年多,受到市民群众的欢迎。活动期间还进行了有关阅读名著的调查、知识竞赛等。
此外,副刊上开辟专栏“书之缘”,编发部分读者的阅读经历与阅读经验,与广大读者一起分享,既与读者拉近距离,又告诉普通读者:“你也可以成为读书人!也可以成为一个有思想深度的人!”《我的读书年代》《我的学术生涯》《愿做读书人》《在阅读中“永生”》等文,无不彰显一个明明白白的道理:读书是必须的生活,是我们寻找自己价值所在的原点。不管尘世如何喧嚣,世间如何浮躁,在文字的世界里,人们总能够找到自己的平
衡。
三、崇尚强化经典阅读,提供独立深邃思想
“自由谈”、“书评吧”等栏目则侧重对经典作品的深刻挖掘,坚持独立思考,使浮躁年代的大众产生心灵上的振动和共鸣。《两个小女孩的成长》与《两个小男孩的成长》两篇短文饶有趣味。 《两个小女孩的成长》把林黛玉与白雪公主放在一起,《两个小男孩的成长》把匹诺曹和孙悟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从另一个角度读出中西方家庭教育的不同观念及对儿童成长的不同影响。类似的小文还有很多,这些文章均立意清新,经典中读出令人深思和叫绝的新意。而从这些小文中也传达出副刊编辑们的理想:崇尚经典,品味经典,坚持对经典的阅读,对经典的深刻挖掘,以推动经典阅读活动经常化、生活化。
阅读还要坚持独立的思考。《坚持个性化阅读》一文,对当今名人喜好为他人开书目表示质疑,认为这与个性化、自我化的阅读规律有出入,是无法真正从阅读的本质上反映出阅读的精神的。《醒着的知识分子》认为“如今知识爆炸,掌握知识的人越来越多,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为身家计的人越来越多,真正无愧于知识分子称谓的人却越来越少”,对当代知识分子丧失批判意识提出批评,大声疾呼具有胸襟、抱负、担当,特别是清醒的真正的知识分子。这些短文不趋时、不趋势、不从众,发出的声音是真正来自心灵深处的呐喊,是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思想家为大众开出的一剂苦口良药,从思想上引起读者的震撼和共鸣。清代著名画家戴醇士谈作画时曾经说过:“令人惊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这些“自由谈”能真正打动人和征服人,让人深思,帮助读者从深度上把握社会脉搏的跳动,认清事物的变化规律和发展方向。
四、传播本土文化信息,满足读者心理需求
在媒体多元而又非常发达的今天,新闻本地化是城市报杀开一条血路的战略之矛。新闻报道固然如此,文化信息的传播也是如此。“温籍新书架”、“温籍作品”致力于温州作家作品的介绍。由于都是温州本土的作者,因此读来倍感亲切,觉得富有人情味,因而能够引起普遍关注。4月11日,温籍著名作家林斤澜在北京逝世。4月18日该副刊推出纪念林斤澜先生的专版。《从温州走出的“怪味”小说家――缅怀温籍著名作家林斤澜》《文坛评论林斤澜》《矮凳桥风情》,名段摘录、林斤澜简介,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并与温州很贴近的林斤澜形象。《像教育家一样教育孩子》《蔡笑晚教育家书》讲述了温州一位普通父亲,是如何精心竭虑培养子女走上成功之路的,这对当前的家庭教育与成才教育颇具指导意义。
讲座亦有提升人的精神层次的积极作用。2008年正值改革开放30周年,为此,继开辟“书写温州三十年”专栏后,温州日报副刊部与温州市社科联、温州市图书馆联合主办,推出“话说温州30年”系列讲座,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此外市内其他文化讲座也在该版得到及时的预告。在2009年1月24日的瓯越・阅览上,预告春节期间温州市社科联、市文联、团市委、市图书馆等部门联合举办的“人与文化”系列公益讲座;紧接着在2月7日的阅览上
以《听听讲座过新年》为题作了较大篇幅的专题报道。文章题旨明确,倡导过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新年。
五、立足特色鲜明的文化沃土,打造个性十足的地域文学
文化是文学的土壤,如果一个省区的地域文化是一块“底肥”充足的沃土,往往会深刻地影响作家的审美倾向和艺术风格的形成。文学既然是文化的结晶、文化的载体,那么从文化的角度切入对它加以诠释既可以拓宽研究的广度、深度,还可以创建全国或地方文学史研究新框架、新体系。温州就是这么一片文化底蕴深厚的沃土,它的文化基因世代相传、源远流长。在温州这块土地上,无论古老的田园村落,还是诗文典章;无论是宗族殿堂,还是街衢古屋;无论是风俗习惯,还是礼节礼貌,都形成了独特的“温州文化”。温州还有着特殊的地域环境及奇美的山川风光;闯遍天下的温州人和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经济”,也是闻名海内外的一大奇观。瓯越・阅览副刊承担起了打造具有鲜明温州特色的地域文学的重任。以芙蓉古村现当代60年历史变迁为主线的长篇小说――《芙蓉外史》;温州市作家、学者许宗斌多年来对雁荡山文化研究的新成果――《雁荡山笔记》;汇集温州市龙湾历史文化名人代表作,梳理龙湾文化发展脉络,探究龙湾人文演进历程――《千年沉淀》;反映上世纪80年代温州改革开放期间一段历史的纪实报告――《温州试验:两个人的改革开放史》等著作,都在此副刊上作了较大篇幅的介绍与推荐,从不同角度与侧面表现出了温州的地域环境、历史变迁、政治经济、人文景观、世态习俗、自然风光。可以说,“温州地域文学”至少在瓯越・阅览副刊上已露端倪。
阅读生活的成功与否,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必须追求一种有深度的阅读,这是一种训练思维、熏陶美学修养以及培养人文情怀,甚至形成人生价值观的过程。只有经历过一段艰苦的阅读历程,才能达到必要的思维深度;也只有经历这一历程,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才不会丧失有效传承的基础。瓯越・阅览倡导读书,教人爱书,为建设一个书香社会而一直不懈地努力着。■
参考文献
篇13
一、认清高校生命教育的现实需求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教人认识生命、敬畏生命、保护生命、珍重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2]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既是基于部分大学生道德、法律与责任意识淡薄的现实,更是基于大学生全面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的需求。
(一)有助于唤醒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具有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人们在社会中能够顺利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前提。由于传统道德、法制教育的不足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现在有些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非常淡薄甚至缺失,心中只有自我,生活上只懂得享受。在这些行凶的大学生眼里,责任、道德、法律、社会正义早已荡然无存,他们极端蔑视和公然挑战社会道德和国家法律,只关心自己权利的实现,千方百计规避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李铭启开车撞人,不仅没有丝毫的愧疚,反而盛气凌人,高喊出“我爸是李刚”。药家鑫因为丧失对道德底线的遵守,在撞到被害人后,不但不尽基本的救助义务,反而因为害怕“农村人特别难缠”而不惜采取残忍的手段杀人灭口,让一起轻微交通事故瞬间演变成血腥暴力的悲剧。
开展生命教育,就是要唤起大学生的道德意识,认识到尊重他人生命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认识到违反了国家法律,必然会受到法律的严惩,从而提高自我约束管理能力。开展生命教育,还有助于扭转有些大学生责任意识下降的趋势,唤醒他们承担起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尊重他人的生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不因犯罪而给社会、家庭和自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无法弥合的心灵创伤。[3]
(二)有助于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主要是应试教育、成才教育[4],十分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训练,却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人格、道德、心理承受能力等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无暇思索和生命密切相关的问题,不懂得珍惜自己及他人的生命,表现出冷漠、孤僻的情感特征。这也是长期以来家庭教育功利化的后果:一方面,家长“望子成龙”的期望过高,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们从小就承受着巨大的成才心理压力和功课负担,自由玩耍和自主支配时间少,造成精神生命的压抑和发育不全。药家鑫的童年就是在不断练钢琴和学习中度过的,经常“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多次想自杀。另一方面,这一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家长们往往陷入“监控和保护”双管齐下的“疯狂”,物质上对孩子过于娇宠和放纵,精神上无法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最终造就这些孩子自私、功利、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强的个性,形成一种后天型的人格缺陷。当独立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时,往往表现出无助、无情、冷酷和残忍的一面。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网络时代缺乏感情的人机对话交往方式也使有些学生趋向于孤立、冷漠和非社会化。
现代社会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出具有良好素质和较强技能的全面发展人才。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就是通过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人格健全发展、身心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生命的内涵,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素质、明辨是非能力等综合素质,让他们树立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感悟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不可逆转性,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三)有助于推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
大学生承载着社会各界的期待。大学生恶性伤害案件不仅令受害人受到伤害,给双方家庭带来重大的损失, 还严重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和谐校园建设,并给社会带来恶劣的负面影响。大学是人生成长过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并基本定型的重要时期,也是进行生命教育的关键时期。
通过生命教育,让大学生体悟生命的珍贵,善待自己的生命,并推己及人善待一切生命。确立生命尊严的意识教育不仅可以减少甚至杜绝校园恶性伤害案件的发生,更是减少和杜绝大学生自杀事件的重要途径。通过生命教育,让大学生理解“人是一个共在体”,理解他人的存在对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学会尊重他人、关怀他人,学会宽容和接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提高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创造一个友好的人际环境,也是为自己的生命创造一个和谐的成长发展环境。通过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聆听内心的声音,了解自己真正的生命需要,做一个拥有崇高精神追求的有生命质量的人,不把生命当成实现利益的工具。这些教育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在未来社会生活中的行为,使他们变得人格更健全,更有道德规范意识,更奉公守法。[5]
二、廓清高校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
高校生命教育必须标本兼治,才能从根本上使生命得到尊重和敬畏。生命教育是多层次的、具有丰富内容的系统教育。基于以上分析,它至少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关爱生命教育
大学生杀人、伤人的原因非常复杂,但不可否认,对生命理解的肤浅是大学生杀人、伤人的重要原因。生命是人类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是生命拥有其它一切价值的基础和本源。关爱生命教育首先要让大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懂得生命的珍贵。要认识到敬畏他人生命,就是敬畏自己的生命。
关爱生命教育,还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生命的真正价值所在。近年来,“虎妈”“狼爸”式家长影响了大众的教育和生存理念。很多家长把子女考上重点中学、名牌大学作为家庭的教育目标,把挣大钱、做大官作为做人的人生目标,却把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爱心教育等束之高阁。这种功利的成才观极大地扭曲了学生的生命价值观。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成绩好固然是好事,但如果善恶是非不分,法律道德不守,却是对社会有害的人。成不了尖子生、成不了栋梁之材,但只要成为一个守法公民,在一个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得到发展,幸福快乐地生活,也是生命的成功。一个人,可以不崇高,但不能、冷酷、血腥。只有对生命建立了相对科学、系统和理性的认识,才能真正关爱生命,才能活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二)健康人格教育
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对生命价值的珍惜,以及对生命过程的接纳乃至享受,是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标识。拥有健康的人格是现代人适应快节奏的社会生活,让生命价值最大化的重要保证。知识的丰富、物质的富足、地位的显赫,并不能代表其拥有完美、健康的人格。现代社会对物质生活的过分追求,使人们在精神上没有归属感,无法获得真正的心灵寄托。[6]人们忙碌于对虚名浮利的追逐和物质生活的享受,却舍不得花时间体验心灵的丰富、追求精神的崇高和实现生命本身的价值。这种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也日益出现人格发展工具化的倾向。当今部分80后、90后出现现代人格和传统人格冲突等问题就是这种现象的体现。
社会固然需要有知识的人才,却尤其需要有健康人格、有良好道德的人才。没有健全人格的人,纵有再多的学问,再强的能力,也不可能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多大的贡献。因此,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关注自己的生命需求、生存体验、生命感悟和生命的发展提升,培养爱、宽容、付出、感恩的生活品格,塑造善良、自信、独立、合作、友爱的健全人格,加强健康人格教育。
(三)责任意识教育
培养责任意识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环节。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发展的过渡时期,有些责任意识非常薄弱。卢梭曾经说过:生命不等于呼吸,生命是活动。生命的意义在于认识自己的存在价值并追求自我成长。责任意识教育要帮助学生树立对自己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但要珍惜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生命,遇到任何坎坷都杜绝自杀或伤害他人的念头,勇敢面对生命过程中的挫折和挑战,而且要不断完善自我,完善自我就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任。
责任意识教育另一方面是要使大学生认识到生命就是一种责任和承诺。马克思说过:“真正现实人的存在,就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大学生应该认识到每个人既为社会的一份子,就应当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在社会上生存发展,凡事必须多一份责任担当,少一些自私自利;遇事多一些冷静思考,少一些浮躁冲动。要使大学生明确责任认知, 把关心他人、集体和社会形成一种自觉的行动,提高其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 形成良好的负责任的品格。
(四)心理健康教育
保持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其他诸多素质得以顺利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相应的心理辅导讲座,对大学生在学习、适应、交往、恋爱、择业和自我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尤其要加强学生应对生活挫折的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具有客观的自我评价、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坚强的意志品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谐相处的交往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7],开发学生身心潜能,促进学生心智成熟,完善和提高心理素质,使大学生适应环境、舒缓压力、放松心情,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三、探寻高校生命教育的有效路径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除了在理论上形成了关于生命教育的完整体系,有的还在实践上基本实现了制度化、课程化。我们要结合国情,探寻适合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创造人性化的生命教育环境
生命教育与其他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几乎无所不在,其它科目从广义上可以说都在承担着生命教育的一部分任务。泰戈尔说:“教育的目标是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尊重和珍爱生命,向学生传送生命的气息,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精彩,更应该成为生命教育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在高校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创造一个人性化的生命教育环境。
首先,高校在教师管理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要加强对教师进行生命教育的普及培训,让教师深刻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珍惜每一个教育学生的机会,对每一个生命负责任。同时,高校也要采取措施改善教师待遇和各种教学条件,解除其后顾之忧,让教师真正喜爱自己的职业,活出自己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就是生命感染生命,每一位积极向上的教师就是学生面前的一本活教材。教师自己拥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心灵高贵、头脑活跃,对学生有着深深的爱,才能点燃学生对生命的激情。
其次,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也要做到以人为本。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精神生命的发展需要,改变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教育以人为本还要不断探索人性化的教学方法。要改变将学生当成知识“容器”的教育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需要,锻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现代型人格。
再次,高校在日常学生管理中也要贯彻以人为本。缺乏对生命关怀的情感和能力是大学生生命意识淡漠的重要原因。内尔·诺丁斯认为:“人的关怀能力来源于被关怀的体验。”无论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设施环境,还是各种制度,都要尽可能做到人性化管理。要深入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和交往世界,重视其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关爱。对一些经济上或其他方面有困难的特殊学生,要给以及时的关注。
(二)整合各种研究力量,健全高校生命教育的体制机制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生命教育尚缺乏完整统一的体系。当前针对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虽日益增多,却大多着眼于全局或哲学视角,关于实践领域的研究却凤毛麟角,能提出可操作性实践方案的更是不多。由于缺乏充分的理论和专业的教师指导,高校生命教育活动多缺乏系统性、规范性、深刻性,有的还处于缺失和空白状态。因此,当务之急,要充分发挥高校研究优势,积极整合学术界、教育界各种研究力量,大力开展生命教育研究,尤其是关于生命教育的实证性研究。要总结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探索适合我国高校特点的生命教育有效途径和方法;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结合社会现实和时代特征,力求构建相对完整可付诸实践的生命教育模式。
高校生命教育无法落到实处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长效工作运行机制。各个部门各种教育资源相互脱节,无法形成教育合力。这套工作运行机制应包括组织工作机制、科学规划机制、条件保障机制和评估激励机制。组织工作机制方面,应建立由教务处牵头,学工部、思政部、团委等有关部门参加的生命教育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形成研究、规划和落实的互动机制和协调统一、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科学规划机制方面,要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国情,或筹划培养专业师资,设立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或把生命教育整合成综合性课程,科学规划课程纲要,将生命教育主题内容渗透到思政课、心理健康课、专题教育等相关教学环节。条件保障机制方面,应将生命教育普及经费列入学校预算,有效地运用于各种宣传活动或教育设施上,并在专业师资配备和教材编写上投入必要的人力和财力。评估激励机制方面,逐步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正确评估生命教育实施状况,加快从理论成果到规划、实施的过程,让大学生受益。对在生命教育各环节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及时的奖励表彰,完善奖励激励制度。
(三)融合各种教育资源,形成生命教育的强大合力
生命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必须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合力,做到相互配合、合理分工、和谐互补,建立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防控体系,夯实生命教育的根基。
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积极价值,力争树立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教学与管理理念。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机制,鼓励全校师生员工参与生命教育,将生命关怀融于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生命教育是项复杂的综合性活动,高校要根据自身条件选取合适的方式开展教育:对将来就业后主要从事直接服务于人的工作的专业或师范院校,尽快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也可发掘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现有课程资源建设生命教育综合课程;以各种专题讲座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或社团活动的形式渗透生命教育的主题也是一种常见的方式。各种形式交互渗透,更能形成巨大的生命教育合力。
生命教育不能缺少家庭的积极支持。家庭是大学生生命成长的摇篮,精神发育的肥沃土壤和心灵寄托的重要归宿。父母自身要以身作则,互助互爱,给孩子以良好的人格熏陶。不但要营造民主、和谐、尊重、互助的家庭氛围,让生命在家庭中得到最好的情感滋养,完善健全的人格;更要畅通关爱、沟通和支持的渠道,在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并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和交流,随时可以给予大学生必需的支持。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大环境。政府要重视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进行关于禁毒、法治、环保等方面的教育,使大学生有相对固定的生命教育实践基地;要联合各级部门广泛开展“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交通、食品、消防和护林防火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提高大众的生命安全意识。主流媒体在对社会上、高校内发生的各类自杀事件进行新闻报道时,不能只注重新闻价值而忽略正面引导的教育意义;更不能恶意炒作,引发群体式模仿性自杀的严重后果。要多选取正面典型案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珍爱生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毛小萍.从“李刚门”、“药家鑫”事件引发的深思[J].老区建设,2011(3):39-42.
[2]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06(11):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