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企业经营分析方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所用的评价指标基本上都是财务指标,主要有净收益、投资报酬率(ROI)、剩余收益和现金流量等。这些绩效评价指标中经常使用的指标ROI(Return on Investment)是19世纪初Dupont Powder公司发明的,用于管理垂直型综合企业的辅助方法。计算ROI的目的是通过比较营业收入和投资资本,来评价公司及各部门的经营业绩。其基本公式是:ROI= 营业收入/资产投资=(营业收入/销售额)×(销售额/资产投资)
从中企业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提高其ROI:提高销售利润率或提高资产周转率,一般来说,企业所属部门的收入水平与各自的规模(投入额和资产的投入量)成正比,这一指标充分考虑了部门规模差异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影响,衡量的是各部门占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但是,如果仅仅基于ROI评价与奖励管理者,有可能在实际上鼓励管理者从自己的最大福利出发而不是从公司的财富最大化出发,做出投资决策。比如,如果公司进行一项投资,WACC 同时,其他传统的绩效评价指标存在局限性。首先,这些指标多采用会计收益和会计收益率方法,认为扣除了债务成本的会计利润就是权益资本增加值,而忽略了权益资本成本。因此不能客观地确定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其次,这些方法可能会使经营者过分地注重短期财务成果,使公司不愿进行可能降低当前盈利目标的资本投资,弱化了追求长期战略目标的动力。再次,由于目前会计系统是以历史成本和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财务基础数据往往难以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同时又容易产生利润操纵问题,从而得出财务指标容易扭曲,以此为依据进行业绩评价往往有失公允。最后,传统财务评价方法过分看重财务业绩的可直接计价因素,从而忽略了像市场占有率、创新、质量和服务以及雇员培训这类不可直接计价的非财务因素,而这些因素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引入战略性经营业绩评价模型——EVA和BSC
1.斯特恩。斯图尔特咨询公司的EVA评价方法EVA(Economic Value Added)即经济增加值,是税后营业净利润扣除所有资本成本(包括股权和债务资本成本)后的经济利润。据此定义,EVA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如下:EVA=税后营业净利润-资本成本=调整后税后营业净利润-资本投入额×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
计算经济增加值要对部分会计报表、资本和经营利润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消除会计方法的一些不能真实反应企业经营业绩的部分,并纠正会计报表信息对真实业绩的扭曲,促使企业更关注其长期价值创造能力。虽然对税后营业净利润的调整内容达到200多项,通常包括研发费用、商誉、初始投资、资产清理等,企业具体运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多采用5到10种调整就能达到比较准确的程度。
目前我国存在的一种现象是权益资本成本的观念非常淡泊,更谈不上资本成本的概念,EVA作为绩效评价标准相对于会计利润的优点之一在于一致性和准确性较高,能够比会计利润指标更准确的结合以反应股东财富的增减情况。它相比于传统的业绩评价标准有以下独到的优势。其一,它考虑了资本成本,将其从税后利润中扣除,能真实的反映通过生产经营创造的新增经济价值。其二,通过剖析EVA的计算公式,得出提升公司价值的3条途径:①更有效的经营现有的业务②投资预期回报业务③放弃对公司价值的毁损业务。可见,深入的理解该方法的内涵,可以指导公司决策的制定和运营管理,使战略规划、资本分配、并购和出售等公司行为更符合股东利益。其三,建立在EVA评价方法基础上的激励制度的基本原则是:把EVA增加的部分按不同比例回报给投资者,而且奖金不封顶。这样,EVA激励制度就把股东和管理者的利益在同一目标下很好的结合起来,防止部门经理决策与公司财富最大化决策的不一致,导致资本的低效率使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短期行为,缓解因委托关系而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其四,以往的很多绩效评价方法都与资本市场上的股价挂钩,使用对象只是上市公司,而对于非上市公司无能为力,但是EVA克服这一弊端,使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有进行业绩比较的共同基础。
虽然EVA有诸多优点,相比以前的方法有很大改进,在我国有很好的适用性,但是还是存在一些缺点:只注重财务方面的评价,而忽视了非财务方面的评价;不能充分反映工厂不同部门之间的规模差异;EVA是一个计算数字,它依赖于收入实现和费用确认的财务会计方法,为提高部门的EVA,部门经理可以通过设计决策顺序,来操纵这些数字。在今天以知识竞争和全球竞争为主的环境中,即使最好的财务评价方法也难以涵盖绩效的全部动态特点,由此引入BSC评价指标。
2.卡普兰和诺顿的BSC
由Robert Kaplan和David Norton提出的平衡记分卡作为一种绩效考核体系,对公司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提出一个关注关键管理过程的框架。平衡记分卡是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制定的对企业各个部门的综合考核体系,它把企业的战略转化为具体目标。它以企业远景为核心,从财务,顾客,内部运作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不同方面,提供了一种考察企业价值创造的战略方法。在平衡记分卡中,“创新与学习”是核心,“内部业务程序”是基础,“客户”是关键因素,而“财务”仍是最终目标,四个方面的综合评价全面的反映了企业的业绩。在保持对财务业绩关注的同时,BSC清楚的表明了长期的公司价值和业绩驱动因素的关系。应该说,BSC不仅是从财务的角度,而且从战略的角度体现了公司价值最大化的思想,它是一种典型的综合业绩评价系统,把财务目标和非财务目标变成具体的目标和衡量内容。
但是,平衡记分卡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会受到企业信息化程度的制约。由于BSC的实施需求大量的关于企业经营各个重要领域的一手资料,因此企业运用它之前必须在信息获取、整理和运用方面具备先天优势。而这一必要条件是为许多中小型企业所不具备的,事实上,即使是在某些大型企业在信息系统的建设方面也还有许多工作有待完成,此外,信息系统的建设本身也需要经历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对信息系统的过高要求就给BSC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带来了很大的制约和不便。同时,给财务指标在使用过程中最大的缺陷与难点在于它的量化比较困难,有些甚至不可能,但是量化对其使用至关重要,可增强其客观性和可理解性。这也增加了BSC的使用难度。
三、有效的绩效评价方法应考虑的问题
绩效评价经历了由单一的财务指标到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过程,随着企业所处行业、竞争环境、限制因素、生命周期等内外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目标也随之发生变化,进而企业业绩评价系统中评价目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都会发生变化。无论是出于实践还是理论需要,一个合适的绩效评价系统是易于被企业掌握并运用的,可以比较全面的记录企业过去的经营状况、控制企业当前的经营过程并指导企业的未来发展与变革。
这种绩效评价方法应具备以下特征:
1、绩效评价的过程导向和结果导向并重。 在以往的绩效评价过程中,对于经营过程的绩效评价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过程导向的绩效评价,可以有效的对于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给予有利的监督和控制,从而直接影响到未来的产出结果——远期的经营绩效。另外,以往绩效评价均以经营战略为起点,即在假设企业经营战略已经明确的前提下实施绩效管理和评价工作。实际上,战略的制定往往与企业自身能力、周边环境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起始于战略制定之后的绩效评价工作并不能给予企业经营全过程的充分支持,由此可以得出绩效评价方法应该把企业的目标和愿景包括在内。
2、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充分结合运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综合运用,是企业经营发展过程对于信息利用最大化要求的必然结果。二者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单独提供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所需的更为全面的参考信息。然而,在非财务指标的具体运用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难以解决。关键绩效指标评价模式是比较早的引入非财务指标评价的绩效评价方法,然而它并没能解决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如何能够匹配的问题,在指导实践方面,也没有能够提出具体实施办法。
篇2
1.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
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是一项较为成熟的理论,它被广泛应用于多项学科,通过对项目的宏观政策、外部环境及发展预期等进行全面分析,以项目拟建市场前景,确定项目在技术上、经济上是否具有可行性,尽可能的保证项目效果最优化,以辅助决策者做出决策;可行性分析不断完善,并且逐渐被运用在许多领域,尤其是在企业项目决策中,其表现出明显的完整与科学性。随着经济体制不断改革,我国经济建议中也引入了可行性研究,国家出台了相关文件,对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加以规定,以保证决策民主与科学性。
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比较复杂,并且需要消耗大量资金,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此时企业开发项目面临具大风险及很多不确定性,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需要研究项目开发可行性,以得到最佳方案,确定项目潜在风险及未来收益,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充分吸收可行性分析结果,立项过程以可行性分析报告对各项目的可行性做出评价。
2.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特点
首先,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目的是研究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找到适合企业的项目,而项目的可行性需要从:经济可行性及技术可行性入手分析,即企业当前的经济实力与技术能力是否可以有效实施项目。
其次,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是最基础的准备工作,这是一个项目付诸实施的重要支撑,此时它已不只是寻找实施项目的依据,而是为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决策失误的工具,成为项目的规划图,对整个项目全过程加以思考。
第三,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并非容易的事,需要相关人员进行市场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对整个企业项目因素纳入其中,即对各因素进行详实分析,充分调查形成高质量报告,通过充分调研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出切实可行性报告。
最后,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具有鲜明、跨学科特点,它可以通过经济环境及需求预测或者以SWOT分析工具进行准确定位,从财务上进行成本、盈利与风险的大致分析,而这些需要大量数据做为依据,考虑相关政策、主体偏好、技术及市场需求等,这些综合特点难以通过一门学科做好,需要跨学科从多角度进行综合考虑。
三、企业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相关理论及评价标准
1.企业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相关理论
首先,PEST分析模型,对企业宏观因素分析。不同企业具体分析过程存在差异,主要分析: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它可以判断总体形势被广泛应用。
其次,市场需求理论,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过程中进行需求分析十分重要,因此,其需要一定市场需求理论知识,对项目开发进行评价,它对消费者需求总和进行分析,成为最为详尽的需求理论,阐释了需求决定因素及需求曲线导向;受市场需求受价格、货币收入及消费者偏好及相关替代品的影响。
最后,SWOT分析理论,将企业战略、资源及环境有效结合,对分析项目的优劣势、机会及风险通过矩阵表现出来,将各因素综合分析,最后得出决策需要的信息。该理论分析过程考虑了内部及外部环境,是一个全面性的理论。
2.企业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评价标准
当前,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已经被广泛应用,其分析过程需要以多种科学进行分析,项目投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可行,其主要标准包括:
首先,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市场需求,当项目建成后会为社会带来商品,而对于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就是根据资料对项目未来需求量及变化情况进行概率性的判断,对需求量进行分析是市场分析,对其的分析结果可以保证项目投入与产出多少,所以,项目规模、质量、方案等都要通过预测拟定的。
其次,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需要确定投资方向后,对资源、布置、工艺等进行方案比较,通过比较后找到最优资源配置的方案,即布置紧凑、技术先进的、最具有竞争优势的投资可靠方案。
最后,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动力源泉,通过对项目价格、周期、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了解资金投入增值情况,决定项目是否进行深入开发。
四、企业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内容及步骤
1.企业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内容
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分析需要深入细致的划分:
首先,项目的投资机会分析,它是指为企业寻求更加具有价值的投资机会,以项目背景、资源及环境状况等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到企业战略规划目标,项目投资机会的分析是最为粗略的分析,它不是项目可行性分析过程中必要内容,如果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已经拟定,则可以直接进入下一阶段。
其次,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初步分析,其对项目生命力加以判断,在投资机会基础上,对项目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它较投资机会分析更深一步,对项目投资机会正确性加以研究,这一过程需要更多更详细的资料对项目因素进行分析,认证项目实施的价值所在,其是否具有可行性,主要包括:目标定位、需求研究、方案构思及建立初步方案等。
最后,对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进行详细分析,它是分析过程最为关键的环节,进一步分析以上过程的信息,更深入的进行论证,多角度进行合理性及可行性探讨,提出最终意见,为决策者提供依据,主要内容与初步分析相同,但其范围更大,深度更高,准确度更高。
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基本内容包括:项目概况、市场调查、需求预测、项目规划设计建议、进度安排、投资估算、资金筹措、财务评价、风险分析等。
2.企业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步骤
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需要专门团队做好研究任务:
第一,确定可行性分析对象及目的,明确项目实施后需要达到的目标,可行性研究需要系统有针对性;
第二,对实施的项目进行现场资料收集与整理,对市场调查与研究。主要调查:投资环境,如:外部环境、经济发展及各种配套设施等;市场状况,如:客户群、行业竞争关系等;在进行资料收集过程中应该关注相关法规政策及短中长期的规划等;
第三,经营开发投资项目最优化选择。根据可行性分析结果及相关数据,对经营开发投资项目资源提出规划方案,由专家对不同方案进行总结,选出最优方案;
第四,对方案进行论证与分析,当方案选择后以技术指标对项目可行性进一步分析,包括:财务、经济、效益等评价,并进行风险评估,如:概率、敏感性分析等;
篇3
analysis of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based o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xie xiaoyan, lu weiwei, shen nianwu, chu shuzhe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business,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119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chinese listed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methods: based on the method of dea combined with the dea super-efficiency model,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re studied so as to identify the operating keys to the higher operational efficiency enterprises.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lower operational enterprises will be found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results & conclusion: most of the companies are able to handle the problem of capital structure, but the lower operational efficiency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can not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main business costs and a part of the companies are insufficient in assets and investment which need to be improved.
key words dea; operational efficiency; super efficiency
我国的医药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增长迅速,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同其他行业一样,医药行业中部分企业为了保持企业的竞争实力,扩大自身的经营能力,逐渐开始在市场上募集闲置资金,发行公司股票。我国医药企业在前进中不断发展,但是,跨国医药企业也在不断进入中国医药市场,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这个大环境下,以我国上市医药公司为代表,分析各企业经营效率是否因此得到提升显得十分有意义,有利于改善我国医药企业的资源配置结构,提高医药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增强医药企业的竞争实力。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方法选择
研究企业经营效率的方法包括具有确定生产函数和无确定生产函数两种方法。具有确定生产函数的方法往往是理想化的方法,在假设各种条件的前提下去计算,缺乏客观性。而数据包络分析 (data envelopment anaylsis,dea)方法是评价具有相同类型的多投入与多产出的决策单元(dmu)是否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的一种非参数统计方法。具体方法是把每个评价单元作为dmu,再由众多的评价单元作为评价群体,通过对投入以及产出比率的综合分析,以dmu的各个投入与产出指标的权重为变量进行评价运算,确定“有效生产前沿面”,并根据各dmu与有效生产前沿面的距离状况,确定各dmu是否dea有效,同时还可以运用投影方法指出非dea有效和弱dea有效的原因以及应该改进的方向和尺度。根据医药上市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特征,要求医药企业必须进入生产经营的最佳状态,即dea函数所描述的生产前沿面。此外,dea方法不需要准确的生产函数,因而减少了相应的误差。因此,本文选择dea方法来研究医药企业的经营效率问题。
1.2 超效率dea 模型
1978年,著名运筹学家、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教授charnes、cooper和rhodes提出了运筹学的一个新领域:数据包络分析,其模型简称 c2r 模型。
但dea模型有一个弱点,就是可能计算得到的有效决策单元较多(即效率评价值为1的决策单元),如想对这些有效单元继续评价,c2r模型是无能为力的,andersen于1993年提出的超效率评价模型则能够对dea有效单元进行排序。
超效率dea模型在对第j个决策单元进行效率评价时,第j个决策单元的投入与产出将被其他所有决策单
元的投入与产出的线性组合代替,而第j个决策单元排除在外,c2r模型则是将本单元包括在内的。一个有效的决策单元可以使其投入按比率增加,而效率值保持不变,其投入增加比率即为其超效率评价值。实际上这个模型只是在对有效单元j进行评价时,去掉了效率指标小于等于1的约束条件,此时会得到大于等于1的效率,我们称它为超效率,并用此来区分原来均为相对有效的单元的效率[1]。而c2r模型中小于1的决策单元因其约束条件并没有改变,所以,最终得出的效率值也不会发生变化。
1.3 决策单元和指标的选择
1.3.1 单元的选择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分析医药企业的经营效率情况,因而对于存在亏损的企业不予考虑。本文选取的是医药上市公司中经营效率相对较好的医药企业为决策单元,数据来源于各公司的年报。
根据2011年医药类上市公司数据分析报告,结合研究的目的,将决策单元分为5类,分别为化学原料药、生物制剂、医疗器械、中成药和化学制剂。本文收集了27家医药企业的公司年报数据,其中包括4个化学原料药企业(海正药业、天药药业、新和成、新华制药),4个生物制剂企业(天坛生物、新技术、科华生物、通化东宝),5个医疗器械企业(华润万东、鱼跃医疗、乐普医疗、信立泰、阳普医疗),8个中成药企业(东阿阿胶、众生药业、三金药业、敖东药业、康缘药业、沃华医药、天士力、云南白药),6个化学制剂企业(恩华药业、白云山、恒瑞医药、人福医药、红日药业、现代制药)。
1.3.2 指标的选择
目前多位学者对上市企业的经营效率有研究,基于相关文献,影响企业经营效率的指标一般包括偿债能力指标,例如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指标,例如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反应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例如总资产周转率;成长能力指标,例如存货周转率;股本扩张能力指标,例如每股净资产等[2-5] 。结合相关文献,本文选取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反应企业经营规模的指标、反应企业资产结构的指标、反应企业收益的指标、反应企业获利情况的指标和结合医药企业的特殊性,以及结合上市医药公司年报中数据的客观情况,本文选择了8个指标作为输入和输出变量(表1)。
2 超效率dea模型分析
dea模型分为投入导向型(input oriented)和产出导向型(output oriented)。投入导向型是指在产出一定的情况下,使投入最小化的模型;产出导向型是指在固定投入的情况下,产出最大化的模型。由于搜集的数据是经营效率相对较好的医药企业,产出情况在医药行业中相对较好,并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企业投入最小的情况,以及企业实际情况与投入最小化之间的差距,因此,选取投入导向型模型。
2.1 计算结果
通过dea frontier软件,按照5类公司分别计算,结果见表2。
2.2 结果分析
2.2.1 化学原料药类别
4个原料药企业的规模收益均不变,海正药业为dea有效,其他3个企业均为dea弱有效。虽然海正药业是dea有效,但新和成药业的超效率远远高于海正药业,在目前情况下,新和成药业增加391%的投入,仍然为dea有效,新和成药业可以通过提高主营业务成本和资产总额来提高综合的经营效率;天药药业的超效率为2.33,即在原有投入的基础上增加133%仍为dea有效,想要提高综合的经营效率,则需要增加主营业务成本、资产总额的投入;新华制药在原有投入的基础上增加86%仍为dea有效,需要增加资产总额的投入来提高其综合经营效率。同时化学原料药企业的超效率均值约为2.67,说明化学原料药企业在原有的投入基础上,增加167%的投入仍为dea有效。
2.2.2 生物制剂类别
4个生物制剂企业规模收益率均不变,天坛生物、长春高新技术以及科华生物均为dea有效,而通化东宝为dea弱有效。但是,通化东宝企业的超效率远远高于其他3个企业的超效率,该公司可以在原有的投入水平上增加1 554%仍保持dea有效,但因其dea弱有效,可知该公司资产总额投资相对较少,较高的超效率则说明该公司的其他资源利用充分,因而通化东宝公司想要取得较高的综合经营效率,可以通过增加资产总额相对数量的方式来实现。这4家生物制剂企业都能较好地控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其平均的超效率为5.13,说明生物制剂企业在原有的投入基础上,增加413%的投入仍能保持dea有效。
2.2.3 医疗器
类别
由表2可知,医疗器械企业华润万东医药经营无效,规模收益递减,主要原因在于其资产负债率相对于其他的资源配置结构较低,而其他企业经营效率均为有效,其中鱼跃医疗、信立泰以及阳普医疗为dea有效,乐普医疗为dea弱有效。在4个dea有效的医疗器械企业中,阳普医疗的超效率最高为4.34。乐普医疗次之,虽然其为dea弱有效,但是相对于dea有效的鱼跃医疗和信立泰医疗,其超效率较高,说明该公司主要是因为资产总额投入相对不足,影响了其综合的经营效率,但其公司其他资源的利用效率都较高,因此可以通过适当增加资产总额的投入比率来提高其综合经营效率。医疗器械类企业的dea超效率水平差别较小,其超效率平均值为2.48。
2.2.4 中成药类别
8家中成药企业均为dea有效。其中,东阿阿胶、众生药业、三金药业、敖东药业、沃华医药、天士力药业为dea有效,康缘药业和云南白药为dea弱有效。沃华医药公司的超效率在所有统计企业中最高为18.27,符合假设的规模收益不变模型。其他企业可以参照其经营资源配置方式以及相应的资金结构来优化公司的经营效率,康缘药业可以通过增加销售费用来提高其经营效率,云南白药可以通过增加其资产总额的投入来提高其经营效率。在我国,中成药企业占据比重较大,企业发展较为成熟,上述数据也表明,统计中的中成药企业均能较好地处理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以及资产负债率情况,其dea超效率平均值为3.62。
2.2.5 化学制剂类别
化学制剂企业中的白云山和现代制药经营效率无效,且规模效应递减;恩华药业和红日药业为dea有效;恒瑞医药和人福医药为dea弱有效;白云山和现代制药主要存在主营业务成本投资和资产总额投资不足的问题。在这6家企业中,红日药业的dea超效率值较高,而且为dea有效,其他企业可参照其投入配置方案来提高各自的经营效率。化学制剂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主营业务成本和资产总额投入不足,进而影响了经营效率,化学制剂企业dea超效率的均值为3.51。
2.3 各决策单元超效率综合分析
根据表2所得数据,将27家企业按照超效率由高到低排序,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dea超效率排序前10名的企业中,有3家生物制剂公司、3家化学制剂公司、1家中成药公司、2家医疗器械公司和1家化学原料药公司。相对来说,我国生物制剂公司的经营效率较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生物制剂公司的靶向性药物和基因药物,相对于化学药物和中成药来说治疗效果好,能够较为广泛地应用到临床,取得的收益可以弥补研发所需的费用,进而保证资金的流动,提高公司的资源配置效率,最终提高整个公司的经营效率。
3 结语
我国医药企业的经营效率普遍较高,在所研究的27家医药上市公司中,海正药业、天坛生物、长春高新技术、科华生物、鱼跃医疗、信立泰、阳普医疗、东阿阿胶、众生药业、三金药业、敖东医药、沃华医药、天士力、恩华药业和红日药业共15家企业为dea有效,天药药业、新和成药业、新华制药、通化东宝、乐普医疗、康缘药业、云南白药、恒瑞医药和人福医药共9家企业为dea弱有效,华润万东、白云山和现代制药为dea无效。虽然通化东宝、恒瑞医药等9家公司经营效率为dea弱有效,但这些公司的超效率普遍较高,大多是由于其资产总额投资不足而导致dea弱有效,因此,只要通过稍微调整资产投资,便可提高其经营效率。整体来说,生物制剂类医药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最高,统计中的大部分医药上市公司均能较好地处理好资金结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春丽, 张伟. 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的区域差异比较[j]. 统计研究, 2011, 28(6): 41-46.
[2] 田静怡, 吴成亮.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分析——基于2009年24家农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学报, 2010, 26(15): 455-458.
篇4
一、财务综合指标与企业经营管理概述
财务综合指标指的是企业总结和评价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的相对指标。财务综合指标反映了企业过去的经营状况,也就反映出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表现较好的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不够或者出现问题的方面则需要在日后的经营管理工作上做出努力去解决。所以,企业需要在财务工作上做好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以便财务综合指标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管理工作的好坏。
二、财务综合指标和企业经营管理计划制定
年初往往是各个企业总结上一年的得失并制定这一年的经营管理目标的时候。一个好的领导者懂得经营管理目标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在年初进行的年度经营管理计划会受到领导者的重视。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企业往往会根据上一年财务综合指标所反映的成绩和效果来决定本年度要保持继续稳步前进的方向在哪。而在制定本年度经营管理中需要加强、提高、改善的问题方面也会借助上一年财务综合指标所体现出的问题来制定。通过上一年的财务综合指标所指定出的本年度经营管理计划会有效的推动企业在去年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本年度的年度计划里往往涉及了本年企业投资的大致方向和数量。根据上一年的财务综合指标就能够帮助企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投资,从而减少企业投资的盲目性,有效防范了财务风险危机。保证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在去年的基础上能够取得进一步的提高,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绩效。
三、财务综合指标和企业负债能力评估
企业制定完了本年度的经营管理计划和投资计划之后,想要依靠投资来推动自身发展就需要对企业的负债能力进行评估。财务综合指标中很重要的一项指标即是企业的负债能力指标。企业决策者按照财务综合指标所提供的企业负债能力指标决定对外投资额度,从而在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基础之上实现了企业资本的利用率。财务综合指标根据投资的实际需要在负债能力指标方面分成长期和短期两种。假如企业想要选择长期投资,那么在上一年的财务综合指标里面,其盈利能力指标一定要保证达到一定的标准。同时,企业的资金构成模式也要符合长期投资的需要才能进行。而在短期投资方面,企业需要分析上一年财务综合指标中的企业资金流动率等三项相关的指标,来决定是否进行短期投资。在进行短期投资的时候,也要注意根据财务综合指标保证投资额度在一定的经济范围之内,否则就会造成财务风险加大的局面。
四、企业的综合财务指标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动向
企业的存在与发展必须在一定的法律法规范围内。只有在这些法律范围内,其经营管理活动带来的效益才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有效所得。企业综合财务指标会详细全面的反映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所作所为,受到惩罚所产生罚金开支,为维护企业形象所产生的公关开支等等情况都会得到详实的记载并反映出来。对于违规经营管理活动过多的企业,政府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做出处理,帮助企业领导者进行合法的经营管理,维护社会和谐。
五、财务综合指标切实地反映出了企业的发展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要想能够在市场中更好地走下去,就必须在经营管理方面实现创新,找出适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只有找到了企业发展的正确路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的决策者往往会根据财务综合指标来看待一个企业的发展是否具有潜力。财务综合指标里面,企业雄厚的资本实力以及企业在过去的利润增长率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否持久。一个企业持续盈利的能力往往代表了企业具有发展潜力,但这并不能说明无限制的提高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和资本实力就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相反的,盲目地扩大投资,强行拔高盈利能力往往会适得其反,并不适合企业的良性发展。企业在扩大投资的时候,没有对相关的财务综合指标进行考虑,并没有指定一个合理有序的投资方案。这样的盲目扩大投资,往往使得投入资金缺乏有效管理造成企业资金使用率大打折扣。盲目扩大投资不利于资本的回笼,对某些资产不够雄厚的企业来说将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威胁。对于资产雄厚的企业发展其实也不利,如果盲目投资不能得到控制,大企业也会随着财务风险的加剧而破产。
企业的综合发展实力还体现在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方面,综合财务指标也能反映出一个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具备一定市场占有率的企业才有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通常,企业会通过财务综合指标来评估自身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根据财务综合指标分析自身发展动力,从评价自身竞争力开始,革新经营管理措施。从而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企业的能够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要根据财务综合指标来改革自身的经营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增加。企业财务综合指标里面,销售额与收支情况结合起来可以分析出消费者的需求,只有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快速壮大,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根本上保障了企业能够又快又好的持续发展。
六、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确立,激烈的市场竞争给企业带来了无可避免的财务风险。通过企业的财务综合指标来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是每个企业在发展的时候必须重视的。只有根据财务综合指标对企业进行科学的经营管理,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马文红.浅析比率分析法在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中的运用[J].中国集体经济,2009(17).
篇5
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之后,有了蓬勃的进步,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这种增长主要是以数量扩张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发展规模经济的作用,房地产企业可以更有效的组织各类人才,形成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使人力成本下降,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房地产企业如何利用规模经济效应,尽量减少国家宏观调控及市场的变化对企业的冲击,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此通过对我国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规模效应的分析,探索适合我国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规模。
规模经济及其效率的探讨多集中在工业企业、金融业、医疗业以及教育业,对房地产业规模经济的探讨比较少。国外对房地产规模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首先是对房地产信托规模经济的研究[1],二是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2],第三方面房地产企业与其他行业的联合规模经济[3]。国内对于房地产规模经济效应的研究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主要讨论的还是规模经济效应的如何实现以及定性的研究房地产产业是否可以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少部分做定量分析的有周颐和陈艳丽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的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进行评估,得出我国房地产企业存在规模不经济现象的结论[4]。张巍则将产业组织理论与计量经济学方法相结合,探讨了促进中国房地产业市场集中度由分散向适度集中转变的政策思路[5]。
二、理论基础
马歇尔规模经济理论认为: 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之间有着极其重要的函数关系,生产同一产品,成本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的,设备效能的发挥是随着大批量生产而逐渐增加的,人的管理潜力也是随着规模的扩张而被开发和利用[6]。目前研究房地产企业效率方法应用最多的分析方法主要为传统的超对数成本函数法及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法)。在信息不透明、部分数据难以获得的情况下,应用DEA方法对规模经济进行研究也就成为首选的最为有效的方法[7]
三、数据分析
(一)DEA 步骤
本文选取的决策单元是2011年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与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联合的2011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榜100强测评榜单上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四家公司。分别为第一名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名恒大地产、第五十名花样年控股和第一百名同济科技。
第二步是确定各个投入产出因素。房地产企业规模主要体现在资产投入及人员投入上。而营业成本直接反映到企业的经营效率。因此,把员工数(S)、营业成本(M)及总资产(C)作为系统的输入指标。资本收益水平和获利能力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重要依据。因此,引入企业的净利润(R)作为系统的一项产出指标。另外,资本市场讲究的每股资本都能带来最大的收益,所以利润率(V)也属于本文研究的产出因素。
第三步是确定决策变量。企业投入与产出的权重;DEA方法要求权重之和为1。运用C2R模型来建立目标数求解(E为效率指数)
(二)求解DEA模型
以万科地产为例,根据表一数据代入(1)式。应用EMS-DEA模型求解软件解出结果得E=1,则DEA有效。说明了万科地产的企业规模已经实现了规模经济效应。依次把其余三家企业的数据带入到(1)式中得到各自的效率值E,恒大地产为0.975223;花样年控股为0.772341;同济科技为0.825049。其余三家企业中都DEA无效。
四、结论
应用DEA模型对我国四家上市房地产企业的效率进行分析,得到了如下个结论。(1)我国的房地产企业普遍存在利润产出不足的情况。在投入合理的情况下,存在利润过小及风险过大的情况。(2)我国房地产企业整体属于风险厌恶型。在利润与风险不能兼得时,企业多选择降低风险为主,这也是利润产出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此为探讨房地产企业最适规模提出了新的着眼点,尤其将风险纳入考虑范围。对于企业自身,应该在实践中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特点及宏观经济环境,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适当规模。
参考文献:
[1]Brent W. Ambrose, Michael J. Highfield and Peter DLinneman.Real Estate Economics [J]. Real Estate and Economies of Scale:The Case of REITs,2005, 33,(2):323-350.
[2] Michael Decaney .DEVANEY.Econmic efficiency multi-productstructure: the evidence from Koreanhousebuilding firms[J].Journal of Housing of Economics,2002,31(3): 301-317.
[3]Danielle Lewis,James R. Webb.Potential cost synergies from banks acquiring real estate brokerage services [J].J 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7,(31):2347-2363.
[4]周颐,陈艳丽.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9,(3):165-167.
[5]张巍,赵彦辉,陈伟.中国房地产业市场集中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房地经济,2009,(5),48-51.
[6]威廉・博伊斯,李自杰.新管理经济学[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1.
篇6
1 经营活动效益分析的内容
经营活动效益分析是以工商企业经营实态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为内容的。由于各企业的经营活动较为复杂,范围较为广泛.在诊断活动中就要根据分析的目的和范围,对企业经营中关键性和实质性的指标进行分析,主要有;经营比率分济,财务报表分析,盈亏平衡分析、等。
1.1 经营比率分析
经营比率分析是指用百分比率表示财务报表上各科目之间的关系,然后用这些比率从收益率、生产效率、资金周转率、安全率和增长适应率等五个方面来分桥企业的经济效益。
1.2 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是企业经营状况和成果的综合反映。因此,财务报表分析是经营活动效益分桥的基本内容。
1.3 盈亏平衡分析
在对工商企业经营诊断中,盈亏平衡分析的方法应用比较广泛。无论是对生产或者是商业销售企业,在分析其经营计划、经营决策、利润管理、生产和销售数量的控制,成本决策和判断企业经营发展趋势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盈亏平衡分析的核心问题是,利用盈亏平衡的原理,对企业在不同因意影响下的各种经营状况分析,找出影响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不利因素,提出提高获利水平的改进措施。
2 经营效益综合分析
对企业经营活动效益分析,除了评价每一具体指标的完成情况外,还要将各种指标综合分析,从总体上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情况做出准确的评价。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时,常用的图表
有:经营比率综合分析表、经营效益指标变化趋势图和经营雷达图。
2.1 经营比率综合分析表
经营比率综合分析表见(表1),是根据企业经营比率分析的内容,将近期主要比率指标的增减变化情况综合一起汇成分析表.总体分析这些指标结构的合理性和综合效益情况。
2.2 经营效益指标变化趋势固
经营效益指标变化趋势图2,是在经营比率综合分析表的基础础上,选择主要指标绘制在坐标图上,以便更直观地观察其发展变化趋势。
2.3 经营雷达图
经营雷达图是对企业的收益性、生产性、资金流动性、安全性和增长性五个方面用直观的图象形式来综合分析观察的。雷达图能够直观地显示出企业经营的效益和薄弱环节.为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指明方向。
2.3.1 经营雷达图的构成。
经营雷达图的结构如图3。它是由3个同心圆,5个区域构成的(每个区域72。),每个区域倍或最佳状态。
2.3.2 经营雷达图的分析方法。雷达图的分析方法是:①如果企业的比率值位于标准区内,则说明企业比率值低于同行业的平均水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应认真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②如果企业的比率值接近或低于小圆,则说明企业经营效益较差,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要采取果断措施扭转局面;②如果企业的比率值大于标准区接近大圆,则说明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2.3.3 营雷达图的评价。由于不同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采取的经营方针、策略等不同,因而所取得的经营成果也各有侧重。同时,各企业在经营雷达因上所显示出的图象,即经营态
势也不尽相同。在对工商企业诊断中,就是要根据雷达团上显示出的经营态势,分桥各企业经营活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提出改善措施。
篇7
一、企业经营与企业管理
企业经营与管理是企业运营的两个主要环节,两者相互独立,也相互联系。
首先,企业经营与企业管理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方面。企业经营是指企业经营者为了获得利益在市场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包括生产和营销,而企业管理则是除去企业经营以外的企业活动,是企业为了理顺自身工作流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行为。经营是企业对外获取资源和金钱的扩张性活动,而管理是对内整个资源和建立秩序的收敛性活动;经营讲究进取,管理讲究风险。
其次,企业经营与企业管理密不可分,二者统一于企业的经济活动之中,企业管理依赖于企业经营,没有企业经营,企业无法获取存在资金,企业管理便没有存在的基础;企业经营必须要依赖于企业管理,否则经营便毫无秩序,混乱不堪,企业也无法长远发展。所以,企业经营与企业管理是密不可分的,企业管理对于企业经营具有巨大的作用。
二、企业经营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1.整合企业经营资源,规范企业经营秩序
企业经营是企业资源进行消耗最直接的方式,产品生产是企业各种资源的直接投入,市场营销是企业各种资源的深入消耗。通过产品生产,企业将资源用于投入生产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产品,从而为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通过市场营销,企业资源用于调查市场,销售产品,促使产品实现自身的市场价值。
企业管理是企业经营资源整合和经营持续规范的最主要推动力,企业管理,通过对企业前景的分析、现有资源的统计、市场消费者的估计,最终确定企业发展方向,为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让其能够在自身最适合的位置发挥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效益;企业管理,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整合,人尽其用,给人才提供了好的工作岗位,提供了好的工作机会,为企业留住了人才,人才是企业的基础资源,留住了人才,也就是留住了企业的未来;企业管理,通过对企业经营操作程序的控制和管理,让企业经营活动规范化、统一化和标准化。
2.为企业经营争取更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企业经营是企业对外扩张的活动,其在市场活动中,为了满足市场消费者的物质或者精神需求,进行投资生产,进行市场营销,最终销售产品,获取金钱利益。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进行投资生产,都是建立在进行过市场调查,了解了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其所生产的产品不是社会资源的浪费,而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争取了更多的消费者群体,获得了产品的市场;在产品生产之后,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用于推广企业产品文化和品牌价值。
而企业管理是企业对内的整理活动,其在企业的运营中,重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让企业运营更加有序化、持久化。企业通过企业管理活动,统揽企业产品生产和市场营销全局,明确产品生产方向,确定市场营销方法,并对企业产品生产和市场营销过程中的整体和每个环节进行分析,及时找出生产和营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寻找解决方法,纠正错误,让产品生产方向更加清晰,更加符合市场,让企业市场营销方法更加切合企业实际,更能发挥功效,让企业在整个市场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最终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并进一步追求消费者的文化认同,获取消费者的信任和长期支持,培养品牌忠诚者,最终为企业经营获得更加广阔和更加具有发展前景的产品市场。
3.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促使企业经营的长远持续发展
企业经营,在实际活动中提供企业获取利益的产品基础,在实际活动中提供企业获取长远发展的广阔市场。经营需要市场,市场由消费者构成,消费者的心理多种多样,难以掌控;经营需要市场,市场运作自由化,变化多端,风云莫测,风险无处不在。
企业管理,通过对市场全局的掌控、人力资源的调配、市场环境的分析、竞争对手的调查、未来风险预测和风险评估控制,能够从全局上促使企业经营活动将资源用在关键位置,在风险未来到之前,促使企业能够更加全面地进行风险评估,大胆而精确地进行风险预测,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预防风险;如果,市场风险在无法预知的情况下突然袭击,企业管理也能够帮助企业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风险,让企业拥有更加强大的团队能力去应对风险,有更好的措施去应对风险。
企业经营管理,减少企业所将要面临的市场风险的可能性,或者是减少了企业在遭受市场风险时所承受的损失,让企业能够应对市场风险,成功渡过市场风险,相对拥有更好的基础继续风险后的恢复性经营和持续发展的经营,最终保证企业经营的长远持续发展。
三、总结
企业经营管理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对企业经营资源的整合和经营秩序的规范,促使企业经营能够拥有更好的市场发展前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最终为企业经营的长远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保障。
篇8
会计信息;质量;企业经营;影响
正确性、全面性、真实性、及时性是会计信息最为显著也最为重要的特征,会计信息致力于将企业的现金流量以直观、准确的方式展示给经营者,将经营状况以财务报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将企业的盈利与亏损以数据的形式展现,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若会计信息质量不达标,则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管理,甚至导致企业破产的现象出现,危害债权人及股东的合法利益,对于整个社会的资本周转和现金流通也是不利的。因此,必须科学分析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明确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大影响。
一、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
1.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会计政策作为开展会计决策活动的重要前提,其选择内容与选择方向对会计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1]。因此,企业在保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的同时,也要选择适宜企业发展的会计政策。随着市场经济规模的扩大及生产效益的提高,市场信息纷繁复杂,市场政策也各不相同,不同的行业其发展方向及发展目标也大不一样。因此,针对各个行业及领域的发展,政府部门将会制定不同的政策加以限定。同时,企业的自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不断增大,因此,如何选择适宜本企业发展的会计政策不仅仅关乎企业的经营,对企业内部人员利益关系的协调及企业对外部矛盾的应对也有着关键影响。会计政策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对企业利益各方权利的分配和调和,目的是为更好地支持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2.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影响会计核算方法是企业进行会计业务活动的工具之一,对于简化会计程序、处理会计信息具有重要的作用。会计核算方法主要运用于企业日常经营性支出和盈利的计算和分析,该方法的运用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企业经营人员科学审查财务支出,从而为制定企业支出计划提供重要参考。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应包括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等四个方面,即不同性质的会计活动应选择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此外,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应从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出发,听取股东和企业管理人员的意见,将会计核算方法与企业经营相挂钩,以此保证会计核算方法的准确性、适宜性、科学性及持久性。
二、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管理方面产生的影响是企业职能作为现实参照和依据的,企业职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战略职能。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及发展愿望做出预测、实施有关计划方案。第二,决策职能。即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支出、人员调动、部门安排等事件作出决议,为企业经营提供依据。第三,开发职能。即利用会计信息和会计职能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和信心储备做出规划和调整,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2]。第四,财务职能。即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统一进行安排,包括财务管理人员的安排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
1.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影响企业的经营目标作为企业经营的重要导航,是企业在生存发展环节必须要重视的问题之一。而企业经营目标的确定则是依据企业盈利、亏损状况而言的,企业盈利、亏损状况主要由相关财务指标来衡量,并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呈现。企业经营目标按照企业发展时期主要分为以下两类:第一,成长性目标。该目标的制定主要在企业起步阶段,即企业开始经营的环节应当制定成长性目标,而成长性目标的制定则需要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考量和筛选,以此使会计信息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第二,发展性目标。该目标的制定主要在企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因业务需要而要扩大经营范围,以此利用会计信息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和市场份额,稳定企业的经营状况,使企业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2.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计划的影响经营计划主要针对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阶段,即对企业产品或服务数量进行规定,对产品或服务的售出量进行预测。经营计划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也直接关乎企业生产环节的稳定和销售环节的可持续进行。企业经营计划一般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成员提供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满足人类社会进步的要求,现实目的是为企业股东、投资者及债权人创造利益。无论是哪一方面的目标,企业经营计划都必须落到实处。因此,必须将企业经营计划进行更进一步的细致划分。例如,生产性企业的经营计划可以包括生产资料采购计划、产品生产计划、产品加工计划及产品销售计划;服务性企业的经营计划可以包括服务准备计划、服务优化计划、服务供给计划等方面。无论是宏观层面上的综合性经营计划,还是微观层面上的经营计划,都需要科学性的会计信息加以支撑。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政策选择、会计核算方法选择及会计人员业务水平都对会计质量的高低有着重要影响。此外,会计信息的正确与否直接关乎企业经营目标的确定,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经营决策的制定及实施,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必须有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作为保障,以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9
财务报表主要包含企业生产经营、产品销售、资金流动等方面内容,能够提供各种企业的财务经营信息。财务报表不仅包含企业的经营利润、产品销售、资金流动等方面信息,而且包含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资本结构、资本变动状况。财务报表分析通过整理各种财务信息,对这些财务信息进行精准的量化分析,指出企业经营中存在的漏洞与不足之处,来指导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高管在参考财务会计报表后,针对财务会计报表出现的问题进行治理,以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发展。会计部门主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资金流动状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和计算,财务报表分析能够保障企业资金的准确性与安全性。财务部门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准确分析;还运用单位变量确定法,对企业的单一变量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
企业的经营决策首先要制定出一套完善的企业经营方案,根据企业经营方案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标与经济利润。企业的经营决策应该制定一套完整的企业生产经营方案、企业经营管理方法,企业生产经营方案能够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经营管理方法能够对企业的生产流程、资金流向进行有效监督,保障企业生产、企业资金的安全与透明。
2.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经营决策的关系
会计部门需要对企业的各项财务经营状况进行记录和计算,并将其记录形成简洁的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需要运用文字、数据、公式、图表的形式进行表示,以达到简洁易懂的效果。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要能够被企业管理者理解,企业管理者在浏览财务报表后,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改革与调整。财务报表需要能够明确反映企业的资金总量、流动资金数额、生产产品数量、产品销量等一系列信息,为企业未来的经营决策提供相应指导。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和流程
1.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主要对企业的经营利润、商业经营能力、管理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企业的经营利润指的是企业在短时间内各项经营所获得的总利润,企业经营利润主要包括:产品销售利润、成本节约利润、企业管理获得利润。企业财务报表的经营利润分析,能够发现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通过对企业的营利状况、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企业各个经营环节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企业的经营能力指的是在市场环境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通过内部生产资源、生产技术的优化整合,来完成企业经济利润的增长。企业的经营能力与管理状况密不可分:一方面来自于企业管理的加强,企业生产资源、生产技术的优化整合;另一方面来自于企业资金、生产产品的快速流转。资金与产品的快速交易转换,能够带来更多的闲置资金,也能够加快企业资本的重新利用与利润的不断产出。
企业的财务分析需要对企业的产品生产、管理状况、资金流动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单一指标的企业财务分析,不能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作出准确判断,也就不能达到指导企业经营的目的。
2.财务报表分析的流程
财务报表分析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确定分析标准与目标。企业会计部门需要根据财务报表的不同用途,运用不同的分析标准与分析方法,进行企业各种经营因素的分析。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过程中,企业要将企业的生产因素分析结果,与国家制定的生产因素标准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发现各种生产因素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问题治理。目前企业生产经营中,主要存在企业债务沉重、资金短缺、虚假投资、管理不到位等方面问题。
(2)策划分析方案。企业财务数据能够表现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经营状况,但财务数据不能对企业未来的经营情况进行合理规划。而企业高层需要在浏览各项财务数据后,制定出详细的企业问题解决方案、企业生产指标方案、企业发展规划方案与企业资金流动方案。只有之当初准确合理的企业发展方案,才能推动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逐渐增长。
(3)整理核实信息。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进行分析后,需要对各种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查与确定。只有保障企业经营信息的真实性,才能够顺利开展接下来的发展工作。
(4)得出结论。在完成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数据核实后,需要对企业的发展做出整体评价,包括:企业发展中的优势之处、企业发展中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的发展项目等。
三、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与局限性
1.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企业在对各种生产因素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后,能够得出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生产经营状况,也能够发现企业经营存在的问题。其次财务报表分析能够对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进行统计,得出企业的产品经营范围、资金损失状况。企业管理者在获得相应的资金流动信息后,能够根据资金的流动方向,对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适当调整。财务报表分析能够提供众多的企业管理信息,在减少企业管理与成本支出的情况下,提高企业的经济利润。财务报表分析也能够对企业的经营利润进行分析,企业的经营利润包括企业产品销售利润、成本节约利润、企业管理利润等。财务报表分析还能够对企业的生产成本、损耗成本进行统计,通过企业生产总成本、经营利润的对比,可以得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各种问题进行梳理,针对主要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解决。最后财务报表分析还能够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外债状况、流动资金数额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能够得出企业的资金流向。企业的不合理的投资活动,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资本流向产生严重影响。企业失败的投资活动会产生众多的企业经营风险,也会损失大量的发展资金。因此财务报表分析一方面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记录,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另一方面也能够对企业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监督,避免各种风险所带来的资金损失。
2.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分析在对企业生产成本、损耗成本、经营利润、资金流动状况、资本结构、外债状况、流动资金数额等因素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会受到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干扰。这种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会使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与实际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产生较大差别。财务报表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局限性:
(1)企业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过去生产经营状况的统计与分析,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市场经济的日益复杂,企业各种生产经营数据都会发生不确定的变化。特别是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前提下,企业财务报表会与真实生产经营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2)其次企业财务分析所运用的比率分析法,是对企业各种生产因素进行财务分析。企业选取不同的财务经营时间段,会具有不同的经营数据。而对不同的经营数据进行比率分析法的分析,会得到不同的企业财务分析结果。
(3)企业的财务人员大多具有专业的技术水平与知识素养,但它们通常以企业财务数据作为财务分析的主要角度,而不会从企业经管理角度进行企业财务分析。
四、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与管理的脱节
财务报表分析主要为企业提供可靠的生产经营信息,以指导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但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指作为参考数据,而不能决定企业未来的经营方向。由于企业高层故意忽视财务报表分析结果,自主操控企业的经营模式与发展方向,导致财务报表成为企业经营中的摆设。很多企业经营者一味追求企业的虚假宣传、面子工程,而将企业的产品品质、经济效益放置一边,最终导致企业陷入发展困境。
2.报表分析的片面性
财务报表分析还会存在分析片面性的问题,分析片面性与财务报表分析人员思想的片面性有较大关系。企业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会由于自身思想的片面与技术的生疏,导致财务报表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差异。不同的财务会计具有不同的专业认知与发展方向,在进行各种财务报表分析时候,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疏漏情况。各种财务会计性格、专业方向的差别,会导致财务报表统计分析结果的差异。
3.虚假财务报表问题
企业会计部门主要运用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对企业各种生产要素进行财务分析。而企业中的虚假财务报表问题,是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会计部门所进行的虚假财务报表分析,会得出错误的企业财务信息。企业利用错误的财务信息作为指导,会使企业未来的经营管理遭受严重危害。
五、企业经营决策中财务报表分析的改革思考
首先要根据企业财务报表的相关要求,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不同对象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在财务报表分析的过程中,会计部门要掌握一系列的财务报表分析流程,根据相应的流程开展具体的分析工作,各个流程工作人员的职责要分配清楚。
其次在财务报表分析前,需要对相关的会计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需要时他们掌握专业的财务分析知识,以保证其能顺利完成财务分析工作。同时在运用现代科技印象财务报表分析的时候,需要对各种数据进行准确分类,根据不同的类别分层次进行分析处理,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与全面。
然后财务报表的分析要对各种账目进行准确统计,以保证账目的真实可靠;随后要运用定量、定性的财务分析方式,进行企业生产经营、外来债务的具体分析。特别是要对各种客观不确定因素进行数据分析,例如:市场经济状况、国家宏观调控情况等。企业要根据不同的经济状况,对企业内部的生产技术、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不断的改革调整。
篇10
(一)适应企业转型发展需要。企业经济管理作为企业建设的核心环节,应当明确企业经济管理的方式,基于良好的经济数据分析机制达到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目标。首先,企业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可以促进我国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帮助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地位,掌握参与市场竞争和分工的主动权。其次,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促进企业发展,应当以市场为主导,构建开放、集约与自主型的管理模式,进一步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全新的管理模式,达到提高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效率的目标。(二)全面提高企业经营质量。首先,应当要发展下去就必须完善企业的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企业的产品结构,不断改善企业的经营质量,在节能降耗的基础上达到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有效节能降耗,推动企业创新发展,进而提高企业经营质量的目标。其次,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更好的适应市场竞争,在创新机制不断完善的当下,企业只有提高经济分析水平,对各种企业数据进行全方位的利用,找出企业发展中得失,促进企业不断优化生产率。(三)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知识经济时代必须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确定企业经济发展的信息,注重反馈企业的发展现状,在转变企业发展理念的基础上优化企业发展方式,达到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质量的目标。首先,企业应当优化供给侧改革的方式,创新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理念,实现企业经营方法的变革。其次,企业还要明确经营管理的意义,注重在知识经济时代不断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进一步明确企业发展的必然性,优化企业经营的整体方式,在创新思维下促进企业快速发展,这样才能解决企业的经营质量,达到高质量、全方位和综合化发展的目标。
二、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措施
(一)优化企业经济管理体系。首先,应当优化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体系,明确企业经济管理的重点,在改善相关经济管理方式,优化资源需求的基础上达到提高经济管理质量目标。应当客观以往经济管理中的问题,从而达到有效管理的目标。首先,企业应当完善经济管理的体系,明确市场竞争的机制与方法,提出针对性的经济管理策略,达到提高经济管理有效性与科学性目标,解决经济管理的现实困难。其次,还要对企业的组成情况者全面考虑,找出企业各部门运行的基本情况,基于各部门的数据分析形成综合性的数据分析管理机制,在有效汇总机制下达到科学化管理目标。第三,还要形成综合性管理体系,实现对企业经济数据的动态监管,找出管理的整体方式,达到一体化、全面化、客观化管理的目标,从而解决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二)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首先,应当提高企业内控质量,开展综合性的审核工作,明确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管理质量的目标。首先,企业的内部控制与审核工作较为重要,应当以经济运行分析的方法,对企业的财务数据、整体经营能力、偿债能力、抗风险能力、创新能力进行数据分析,基于资产负债率、投入产出比、资源利用率等数据进行充分的审核,在全面了解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基础上,达到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目标。其次,从源头上反映企业经营中存在的误差风险,根据企业的实际工作水平达到提高抗风险能力的目标。在实际内部控制过程中应当基于内部分析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经济运行管理制度,通过各种数据客观的界定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责任。第三,对企业经营中的内部文件进行全面的审核,明确企业的权责制度,应当对内部数据进行清晰的记录,以便于对风险的识别和检查。第四,还要进行全方位的数据采集,了解企业经营是否符合国家政策,并且与客观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全面的反馈,达到完善信息化数据收集机制的目标。(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了达到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目标,还要形成综合性的企业资源管理体系,明确企业经营发展的主体,找出企业竞争中的优势,达到提高企业经营整体效率的目标。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质量的关键在于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加大人才的开发力度,不断满足企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首先,应当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灵活性,找出企业竞争中的优势,实现内部人力资源的优化整合,进一步运用团队型、创新性的体系促进人才发展。其次,还要释放员工的潜力,注重加大对员工的理解水平,要充分的体谅员工,还要尊重员工人需求,释放员工的激情,形成综合性的员工管理体系,依靠员工达到创新企业发展思路。企业管理者应当与企业员工保持良好的关系,在科学化体系下充分的调动职工献计献策。第三,还要加强职工的保障力度,了解在职工现实需求,采用综合性的措施对职工进行激励,解决职工发展中的现实关问题,引导职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达到提高经营效率的目标。
结束语
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应当清楚的认识企业发展的现状,形成综合性的企业经营管理措施体系,在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过程中提出综合性的举措,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切实找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从而立足于市场环境提出特色性的发展思路,从而满足企业的经济发展需要,达到提高经营质量,创新发展思路,优化整合经济资源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11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加剧,企业经营者在现代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经营者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是经济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对企业经营者基于价值链的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将有利于完善企业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有利于对经营者的选拔、评价和成长,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
一、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理论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交货以及对产品起着辅助作用的各种价值活动的集合。在价值链中,企业的价值链通常认为有三条,即纵向价值链、横向价值链以及企业内部价值链。纵向价值链反映了企业与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的价值链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企业可以通过考察供应商或销售渠道行为如何影响每项活动的成本,或考察其反面影响来识别这种相互依存关系;横向价值链分析反映了同类产品在不同生产者之间的价值运动状况,是企业确定主要竞争对手底数的基本工具,其意义在于找出与竞争对手在作业活动上的差异,扬长避短,选择适合本企业的竞争策略。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企业产品价值的逐步积累和转移,最后转移给企业外部的客户的价值增值过程。企业战略的实现是通过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法律管理等多种职能活动实现的。这些职能活动也是企业内部的价值活动,这些相互联系的价值活动构成了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价值链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波特认为,企业价值链贯穿着企业的每一项生产经营活动,价值链“无处不在”。
二、企业绩效评价的局限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经营者绩效评价的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传统的方法多数是将企业绩效评价与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混合在一起进行评价的,这种评价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侧重于从企业绩效对经营者进行绩效评价
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一般采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等。一些单位近年来还积极探索采用了平衡计分卡、EVA经济附加值等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但这些方法都不能全面、动态地反映经营者绩效,没有突出反映经营者在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对企业经营、成长、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所做出的贡献。
2、 考评缺乏可操作性
对经营者的绩效评价注重于“德、能、勤、绩”的考评,考评的办法多数没有以量化指标为基础。由于考评标准中定性描述的内容居多,可衡量的标准太过空泛,实际操作时缺乏统一的尺度,也没能确切地反映出经营者的努力程度,另外考评过程看似严谨,但评价者一般由同级或下级组成,经营者绩效评价很容易流于形式。
3、评价结果与经营者薪酬脱节
绩效评价是确定薪酬标准的依据,薪酬必须与绩效挂钩,这是市场规则,也是对企业经营者进行有效激励的前提。很多企业存在经营者薪酬不与企业经营指标完全挂钩的状况,在薪酬激励中没有将企业经营者绩效与企业规模、经营难度和实现的经济指标挂钩,使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与企业的经营状况完全脱节,缺乏相配套的薪酬体系,也缺乏与之相适应的长期激励措施。
4、 绩效评价不能反映出经营者的努力程度
一方面,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基于利润指标,一般没有考虑资本成本,不能反映资本净收益的状况和资本运营的增值效益,使企业或各部门的经理们倾向于只注重利润指标,容易导致其短期行为。另一方面,传统的评价方法没有能够确切地反映出由于经营者的努力,企业前后各期实际运营结果的差异并可以进行比较,也没能够衡量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经营者的运作,企业的经营绩效水平在本行业中所处的地位。
三、绩效评价的特点
1、以绩效评价定目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基于价值链的经营者绩效评价,可使企业经营者的绩效评价建立在动态的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以弥补长期以来对企业经营者的绩效评价主要采用传统的财务绩效评价方法的不足,即把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作为一种反映企业过去的、历史经营状况,以事后为主的静态管理行为扩展为适应企业经营环境变化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以促进企业价值增值、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行为,并把企业经营者的绩效评价工作纳入战略管理的全过程,以实现企业战略经营目标,体现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
2、突出经营者绩效评价这一重要环节
基于价值链的经营者绩效评价,可以通过评价企业经营者绩效指标反映出企业的竞争实力,把握经营者绩效指标反映的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状况。根据价值链的要求,建立企业整体的统一的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体系,以克服传统绩效评价大多只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角度研究的不足,把企业整体利益、企业内部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实行全面评价和有机的结合。
四、经营者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随着对价值链理论认同度的增加,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体系也应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改进并完善。国家国资委、人事部和国家计委颁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对企业经营者进行某种程度上的绩效分析,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也是值得思考的。为此,应设法建立在价值链视角下的企业经营者综合绩效评价系统,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者的绩效,反映企业经营者的努力程度。
1、将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相结合
绩效评价的结果与经营者的个人利益密切联系,对经营者绩效考评的结果应与行业的平均水平相比,如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则经营者仅仅得到工资报酬,企业剩余全部归股东所有。如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则经营者就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部分在股东和经营者之间进行分配。经营者根据智力资本的贡献,按照“金字塔”的形式对属于智力资本所得到的剩余部分进行分配。通过这种方式,把绩效评价与经营者的激励机制结合起来。
2、非财务评价指标
在价值链视角下,各利益主体均对企业经营者绩效提出相应的要求,员工、供应商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不仅依靠财务指标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绩效评价,也从非财务指标考察企业经营者绩效。非财务指标在价值链视角下与财务指标同等重要。以下将以三级指标体系构筑企业经营者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财务评价指标
企业经营者绩效是多层面的,评价绩效的指标既可以是财务性的,也可以是非财务性的。财务评价指标一直是而且也将继续是使用最广泛的指标,原因是企业的长期目标几乎总是纯财务性的,经营者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直接与企业的财务目标相衔接。在价值链视角下,为了有效反映企业经营者的综合绩效,财务指标从六个方面来反映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绩效:赢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成长能力、股本扩张能力和主营业务鲜明状况。其中前四个与我国现行的企业绩效评价系统评价的内容相同,后两个是根据上市企业的特点而考虑的。
篇12
企业管理会计与企业的一般财务会计有一定的区别,二者在管理内容管理职责上都存在差异。其中管理会计是一种融合管理学知识和会计知识的新岗位,其主要职能是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专业的会计管理知识,并对特定的会计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例如成本管理就是企业管理会计的重要职能。基于管理会计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我们应对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责和职能进行全面分析,并把握管理会计工作原则,推动管理会计工作不断进步,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企业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责
(一)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资料
从企业管理会计的职责来看,其中最主要得职责就是对企业内部管理的支持上。由于管理会计与普通财务会计不同,管理会计主要针对企业的宏观管理,并对内部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支持作用。具体表现在管理会计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并推动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工作不断深入开展,使企业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能够取得积极效果,最终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因此,明确企业管理会计职责,对发挥管理会计作用和做好管理会计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结果进行评价
由于管理会计更多得关注宏观层面,在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关注中,主要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结果进行有效性评价,使企业在发展战略制定喝实施过程中,能够获得有力的支撑,进而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要。所以,管理会计的职责更多体现在对企业经营管理结果的评价上。只有理解这一点,才能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果,更好的推动企业发展。基于这一认识,在企业管理中,应合理安排管理会计的岗位,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支持作用,保证管理会计能够正常工作。
(三)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进行分析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要想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效果的统计分析,管理会计提供了新的方法支持,实现了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的全面分析。在这一过程中,管理会计主要利用了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把握正确的分析原则,提高统计分析质量。由此可见,管理会计的工作重点在于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的分析,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为企业提供发展战略支持,使企业能够在整体发展效益上获得全面提高,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三、企业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
(一)为企业经营提供参考
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实际,管理会计的出现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手段支撑,既满足了企业的发展需要,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发展水平。在具体的发展中,管理会计注重对基础条件的分析,主要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了经验参考和思路指导。因此,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而言,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支持上。只有重视这一作用并根据企业实际需要设定管理会计岗位,才能更好的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二)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战略指导
管理会计的另外一个职能就是对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战略指导,保证企业能够在长期发展战略上获得有效的帮助,对提高企业战略制定的合理性喝有效性,以及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都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按照企业的发展需求,以及企业的管理特点,管理会计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的战略指导是非常有效的,对企业长期发展和中短期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而言,管理会计的职能更多的体现在对企业的战略指导上。
(三)对企业的经营策略进行评价
基于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了解,以及企业经营策略制定的实际需要,管理会计的出现对企业的经营策略的制定有着较大的影响,既影响了企业经营策略的制定,同时也影响了企业经营策略的落实。同时,管理会计还能对企业的经营策略进行有效评价,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够在整体水平上有更高的实效性。为此,我们应对企业管理会计的职能有较为深入的认识,认识到其对企业经营策略的评价作用。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企业管理会计工作中,明确其主要职责和职能,对提高企业管理会计工作质量和满足企业财务管理需要具有重要作用。经过了解发现,企业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责表现在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资料、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结果进行评价、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管理以及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进行分析。同时,企业管理会计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为企业经营提供参考、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战略指导、对企业的经营策略进行评价。所以,掌握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责和职能情况,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有着重要影响。
作者:祁保华 单位:天津物产集团财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周峰.企业财务会计提升为管理会计的途径[J].工程设计与研究;2015年01期
[2]乔宇庆.探析经济效益与财务会计之间的联系[J].经济师;2014年07期
[3]王淑清.关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和设置两种会计机构的探讨[J].交通财会;2015年01期
篇13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法。采用课堂教学,特别是启发式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管理原理、知识技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工商管理教育模式以知识的传授和掌握为主要教学目标,注重宏观教育,理论性过强,在微观指导和实际操作方面存在缺陷。这会使工商管理人才在走向社会后对知识的运用和对现实的适应性达不到企业要求。当今社会,知识的传播与信息共享的方式发生极速变化。人才竞争不再取决于静态的知识储备,而是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不断发现新知识的能力。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工商管理教育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案例教学
与课堂教学相比,案例教学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更强。她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分析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互相评价方案,进而开拓思路、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在管理类专业教育中运用大量的案例教学,将工商企业经营的背景和管理的资料引入课堂,通过结合管理理论和经济理论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体会多元的管理情景,树立管理权变的理念。案例教学对提高管理类专业教育质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案例教学难以设定边界明确的企业及企业活动的范围,学生在案例教学中角色不明,解决问题的方案不能得到实践,使案例教学就流于理论教学。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难以满足管理类专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
3.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指在特定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教学形式。它可以是真实情景的沙盘模拟,也可以利用软件模拟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过程。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实验仅仅是企业经营管理模拟、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实验。由于管理活动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多变性,使管理学的实验很难将其实践活动直接搬进实验室供学生进行实验学习和研究,大多是通过软件系统进行模拟。
二、企业经营管理模拟
1.企业经营管理模拟含义
企业经营管理模拟是一种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的教学方法,是实验教学的一种。它利用计算机辅助系统模拟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整个过程,构造一个模型,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各种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环境进行模拟,提出决策问题,并给出基本条件(如本企业现金流、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市场结构、竞争对手),要求学生作为企业经营者在给定的条件下决定本企业价格、产量及其它经营策略。模拟是多次反复进行的,每一次当作一个经营周期。参加者对每一周期进行决策,得到该周期的阶段成果,而下一周期的决策则在上期结果基础上进行。如此重复,最后一个周期的结果就是最终成绩。由于合理的决策需要综合运用市场学、成本管理、库存管理、生产管理多方面的知识来制定,因此,通过模拟,学生们能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管理理论的理解。
2.企业经营管理模拟运用的理论
企业经营管理模拟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它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如运筹学、市场分析、市场营销、投标竞争策略、经营战略、企业计划编制(人员、设备、进度安排等)、资金的外部筹集与运用、现金流分析、盈亏分析、资产负债表计算及财务评价等。具体来说,运用以下理论知识:
(1)生产作业管理中的资源利用与配置,排班,物料与成品库存,工资与加班费(有效产出、存货、营运费用);
(2)市场营销方面的对影响市场需求的各因素的分析,市场调研与数据分析,供求不平衡时的调整,市场开拓策略制定;
(3)财务管理中对基本财务项目的掌握,各种资金筹措手段的区别,下期收入的预测与资金预留;
(4)人力资源与研发方面涉及与机器搭配的合适人员规模,提高工资的利弊,科研资金的投入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