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知识创新体系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知识创新体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知识创新体系

篇1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区域创新体系运行机制分析

大学、企业、科研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3个基本要素,它们以知识流动和配置作为纽带而组成一个整体。一般来说,知识管理包括知识创造、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3个基本阶段。科研机构和大学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知识源,企业同样是科研机构和大学知识创新的信息源。政府是区域创新的宏观管理者,为创新主体的知识创新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基础设施。区域创新体系中知识管理是以知识的创造为起点,以知识共享为传播方式,同时以知识应用为目的。知识创造是知识管理的起点,通过技术知识市场向创新组织提供原材料;知识共享是促进区域创新的重要过程,也是知识应用的必经阶段;技术知识市场是知识应用的交易平台,是运用区域创新体系创新要素进行创新的必要手段。

二、基于知识管理三阶段的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一)知识创造阶段的运行机制

区域创新体系的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中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前提。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创新主体在知识创新以及使知识的载体————科研成果进行转让或产品进行销售过程中,会发生知识外溢现象,从而创造出新知识。组织知识创造过程涉及组织内部员工与企业团队层次的互动,最终形成区域层次的知识互动与反馈。对于区域创新体系而言,知识在个体层次组织层次和区域层次被创造出来,在各个层次都存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存在知识创造的螺旋。区域创新体系的知识包括个体、组织与区域3个层次。个体层次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个人知识的增加、个人新思想的出现以及个人发明或技术改造,创新个体是知识创造的来源。组织层次的知识包括已经形成文字的显性知识,也包括存在个体之中的隐性知识。随着组织个体知识不断积累,知识增加到组织知识库当中。创新组织的知识创造行为一旦导致知识溢出效应,组织的知识就会扩充到其他创新主体之中。知识创造以区域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以多个创新组织知识库为基础的区域知识库。区域知识库是一种整合性、结构优化的知识库,使得区域内任何创新组织都可以共享区域层次的知识库资源。因此,区域创新体系知识创造机制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它不仅增加了社会知识量,同时也是区域持续创新的根本。

(二)知识共享阶段的运行机制

区域创新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互动是知识共享的基本途径,创新主体能够通过这种共享机制来获得创新所需知识。区域创新体系的知识共享机制包括开放的信息交流机制、互动的学习机制以及基于效益的激励机制3个方面。其中,组织之间通过区域知识库、网络等技术来交流,使区域创新体系中创新组织之间的知识交流机制化,它是实现知识共享的前提和基础;组织间的互动学习是区域层面的学习,可以通过组织之间的知识合作,或者是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向企业的转移等等;区域知识共享的效益来自于各创新组织最大程度利用知识所获得的价值,企业通过知识共享获得重要创新资源,科研院所通过知识与信息共享了解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政府通过知识共享有针对性地协调区域创新的发展。组织之间的知识共享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知识交流和分享,也包括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知识传播与应用。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推动区域内知识传播与知识共享,在此,本课题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知识共享机制。

(三)知识应用阶段的运行机制

知识作为生产要素意味着以一种价值的载体进行交易和扩散,也就意味着创新知识可以作为一种商品来参与市场交易,从而发挥知识在创新中的最大价值。区域知识应用机制保证创新知识在区域创新主体之间自由转移。其中,政府制定有利于区域知识应用、技术转让的相关政策;企业是区域创新体系知识的使用者,也是知识的主要“购买者”,从相关知识的“供应者”处购买知识。下面分析知识市场的构成要素。

1.“知识购买者”、“知识出售者”与“中介组织”“知识购买者”通常是对知识存在需求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它们从其他创新主体那里购买知识寻求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知识出售者”是区域创新体系中所有创新主体,它们需要通过知识资本的共享与交易来获得收益,这主要包括大学和科研机构、企业等等“;中介组织”是连接“知识购买者”和“知识出售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例如专利事务所、审计事务所、法律咨询机构、知识产权咨询机构等,可以扩大知识的流通范围,促进创新知识的流动速度。

篇2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革[1]。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成为保持和提高国家长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世界各国都把自主创新作为主要方向来考虑,但各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和水平,因此各国纷纷寻求适合本国自身的创新道路。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了改善其创新绩效的国家技术创新战略,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美国提出了在科技前沿全面领先的战略,日本提出了科技立国、知识产权立国的战略,韩国提出了以科技为基础的发展战略,这些国家的技术创新水平发展十分迅速。考察这些国家技术创新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是创新成功背后的强大的驱动力。于是,国家创新体系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论被提出,首次提出这一理论的是英国著名学者Freeman。他在1987年研究日本时发现,日本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以技术创新为主导,辅以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只用了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使得国家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工业化大国。这说明,制度因素在推动技术创新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认为,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过的技术领先国家,从英国,到德国、美国,再到日本,这种追赶、跨越,不仅是技术创新的结果,而且还有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的作用,从而是一种国家创新体系演变的结果。

(二)国家创新体系的范围引申

国家创新体系迄今都难以得到准确的定义,它是一个国家复杂的制度和政策激励体系的统称[2]。有关这个体系的研究,不同的学者运用了多种不同方法,而每种方法的重点不同,并且都提出了许多问题,有些已经解决,但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它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运用了完全相同的方法论假设“国家体系的分析水平不能完全还原到每个要素”,换句话说,即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简单加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开开展了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1996年,该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提出,国家创新体系可以定义为:公共和私营部门中的组织结构网络,这些部门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知识、技术扩散能力,并影响着国家的创新业绩。国家创新体系的提出和研究是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对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关系认识深化的结果。国际上,国家创新体系较通用的定义是:国家创新体系是指由一个国家的公共和私有部门组成的组织和制度网络,其活动是为了创造、扩散和使用新的知识和技术。其中政府机构、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是这一系统中最重要的要素。国家创新体系中包含着各种相互作用的要素,就是具有经济效用的新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应用,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力。之所以强调国家体系,而不是区域或国际体系,是由于公共政策的设计和执行仍然是一国政府部门的功能。国家创新体系的利益反映了一个信念:国内公司的创新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政策。其次,任何政策的成功实施,都取决于当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所以,当一个国家的国际责任同国内优先权利以及当地环境相冲突时,给政府带来了挑战。

所以创新体系、生产体系以及制度背景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国家现象,它们根植于特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所以,分析知识产权对任何一个行业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影响时,都不能够脱离该体系的实施背景。在国家创新体系下,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为了寻求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而建设性地相互作用,并将创新作为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动力。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协调国家的创新活动。具体而言,国家创新体系具有国家创新资源(包括人力、财力、信息资源等)的配置功能、国家创新制度与政策体系构建功能、国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功能和部分创新活动的执行功能。国家创新体系有系统性、网络性、制度创新性、组织学习性等几个基本特性。必须意识到,国家创新体系并不是有意构建起来的,它的组成要素也不是以一成不变的形式发挥效用。毫无疑问,如果这种国家体系想要保持并不断吸收国内外的创新活动,必然需要将一致性和稳定性保持在最低水平上。尤其需要注意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科技的发展使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全球化以及企业间国际竞争的升级,发展中国家单纯依靠利用本国低成本的劳动力制造侵权、仿制产品的可能性大大缩小。因此,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有利于本国企业创新和获得专利的知识产权制度,改变在国际竞争中的被动局面,以期获取经济增长的长期收益。

(三)知识产权制度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促进作用

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能力,表现为对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3]。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产权制度是激励创新的动力,作用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知识产权制度促进了技术创新成果的产权化、资本化和产业化,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进而推动经济发展。

创新成果本身不具有物质形态,不能像普通财产那样受到法律保护。知识产权制度是一种对智力成果的有效产权安排。它是在对公有知识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其创新点与公有知识往往交融在一起,产权边界不易判断;同时,它具有转移和扩散容易,不易识别,难以控制,以及复制成本很低的特点。因此,创新成果需要通过知识产权制度来加以界定和保护。知识产权制度依法对创新成果进行科学审查、产权界定,明确产权的范围和归属,实现创新成果产权化,为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制度保障。在现有的国际知识产权制度中,对于技术创新成果,除了著作权从作品完成之日起自动成立之外,其它的专利权、商标权等都要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和审批程序才能生效。技术创新活动是一种复杂的、高风险的智

力劳动。技术创新成果可以非常容易地共享、易于扩散和传播,具有公共物品的某些属性。因此技术创新成果具有外部性,即他人可以不付代价地享有利益而权利人却不能得到回报。如果这种外部性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人们就可以任意地、无偿地利用他人的创新成果,创新成果的权利人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其继续进行创新的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的挫伤,社会整体创新活动就会受到抑制,从而阻碍了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制度就是一种推动技术创新的利益激励机制。创新成果的产权化使创新成果的权利人有了独立的利益,可以在一定的期限内享有排他独占权,从而使权利人与创新成果的产权发生最直接的经济利益的联系,同时使得创新成果的外部性减弱,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变小,可以独占一方市场,获得超额利润,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成果的价值,实现权利人利益最大化。知识产权制度的市场价值取向使创新成果的权利人和发明人的利益与创新成果市场价值的实现紧紧连在一起。创新成果越是符合市场需求,对社会的贡献越大,权利人和发明人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就越大,从而使人们从创新的开始到产业化的全过程,都始终瞄准市场,把创新活动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良性循环,促进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共同发展。技术创新取得的成果,必须及时取得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的智力财产权,这使得它极易受到侵犯,出现他人不付任何代价就可使用的“搭便车”现象。因此通过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使得权利人对自己的智力成果获得一种合法的垄断权利。只有获得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才能真正实现和保证对其的权利,并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创新成果的产权化,可以使所拥有的科技优势转化和提升为市场竞争优势。科技优势只表明在科技的制高点上可以达到的某一高度,但并没有占领这块阵地。要占领这块阵地,就必须通过获得知识产权来实现。在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知识产权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保障。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是高风险、高投入。如制药产业素有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三高”之说,大型跨国制药公司一般会把利润的10-20用于研发。国际制药业巨头辉瑞每年投入研发的费用超过50亿美元,阿斯利康公司每个工作日的研发费用高达1400万美元。与此相反,仿制一种药品只需要很少的投资和很短的时间。再如,开发一个大型的软件系统要投入上千人长年的工作量,而复制一个软件只要点按一下鼠标就可完成。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就不会有投资者对高新技术进行前期的巨额投入,就难以形成各种高新技术产业。产权化的技术创新成果,不仅代表了科技水平,而且代表了市场的竞争水平。衡量一个企业的竞争水平,常常看企业拥有的专利数量,而衡量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综合实力,同样要看国家整体拥有的知识产权。世界上所有的经济和科技强国都是知识产权大国。

(四)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对知识产权制度种种缺陷的超越

Stiglitz(20__)的研究表明,必须重视新知识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权衡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如此,在发达国家亦如此[4]。一旦由于过于严格的知识产权规制使得知识的代价过高,就会阻碍知识的传播,结果就是无法发挥它在改善生活水平上的积极影响。虽然知识产权中的专利权理论以基础研究为基础,但是它并不一定是鼓励研究最恰当的工具。1980年美国的Baye-Dole法案通过之后,大学就可以为自己开发出来的技术申请专利,所以这些研究机构为了保护研究成果,开始越来越频繁地运用专利权。然而对于这种趋势颇有争议,由于大学研究越来越多地转向了商业价值,所以这样做无法激励基础研究和知识的共享。

篇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8—0016—04

1 中国图书馆学发展历程

图书馆学是探索与研究图书馆本质属性与社会活动规律的科学。它的使命与职责是对图书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宏观现象与微观现象作出合乎历史与现实逻辑的说明,进而揭示出图书馆现象的本质,圆满地阐释图书馆现象中的本质问题,指导图书馆事业与图书馆实践活动的正确开展。

中国图书馆学的百年发展历程中,经历了“百年沧桑,三次,四代学人”,多种理论观点、思潮层出不穷,例如:文献说、管理说、机构说、交流说、系统说,并由此形成了多种理论流派,图书馆学理论始终处于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理论的多元化客观形成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多元定位。研究对象是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一门学科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是否具有比较稳定的研究对象。在任何学科中,对其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等观念的回答都应该成为该学科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它既规定了该门学科所产生的逻辑起点,同时,又限定了它的走向与学科性质。纵观中国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分别经历了文献标引、机构管理、知识交流、信息管理、知识管理这几个发展阶段。图书馆研究对象的多元化定位已经严重影响与制约了图书馆学与图书馆事业的正常发展。乍一看来,研究对象的多元化丰富了图书馆学体系,拓宽了图书馆学的研究视野,使得图书馆学界可以从多角度来考察图书馆现象。但是,就象任何一个学科理论体系只能建构在对其本质属性回答的坚实基础上。多元研究对象的存在,必然使人们对图书馆的本体、认识论、方法论存在多重的理解与认识。换句话来说就是每个人都以自己主观选择的研究对象作为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并以之来展开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对图书馆本质属性等基本问题认识的模糊不清,使得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永远具有先天性的缺陷而无法克服其内在的局限:种种观点虽然在当时一度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理论思潮,但由于其本身所存在的固有局限性,使得它们永远不能发展成为一门完善而系统的理论体系。它们对前一种理论范式的否定,永远停留在对社会现象表面的理解与把握上,而没有抓住图书馆这一客观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内在本质。或者是不能透过现象抓出本质,或者是对与图书馆的实际未能紧密的融合,或是简单地照搬照抄其它学科的观点模式,使得其给人以实践上生搬硬套,理论与其它学科抢占研究领域之感。

2 基于知识与用户的图书馆学创新理论体系构建

2.1 基于知识与用户的图书馆学理论范式的形成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由信息热向知识热的转型,以知识为核心正在成为各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热点。与此相适应的,在图书馆学研究领域内也骤然兴起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理论热潮,以知识服务、知识管理、知识创新、知识转移为代表的知识研究急剧升温,就是其最集中的表现。这也预示着中国图书馆学理论范式正发生以知识为基础重大的转移。

基于知识与用户的图书馆学理论范式的形成,体现着其对图书馆本质属性的回归。对此众多学者给出了积极的回应。彭修义指出:“考察图书馆事业几千年的历史进程,我们看到始终贯穿着一条知识的红线,这个事业的本质是知识的,这个事业最终也必将汇人人类社会的知识洪流之中。”著名学者蒋永福指出,图书馆具有三重属性,客观知识的存在以及人们利用客观知识的序化要求是图书馆现象产生的本源属性,图书馆不但是一种管理知识的客观机构,而且还是保障人类追求知识生活方式的保障制度。对图书馆这种三重属性的界定,符合图书馆的历史事实与现实呈现。因此,他认为:“对图书馆本质属性的界定上,知识学说是最有说服力的,因为它能够很有说服力的解答图书馆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的根本问题。

以上论述充分表明,将知识作为研究对象与逻辑起点,是中国图书馆界基于对图书馆本质属性的深刻认识,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对知识的社会化要求而对图书馆学理论范式所作出的历史性调整。因此,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趋势、结局。

2.2 基于知识与用户的图书馆学创新理论体系构建

2.2.1 研究现状

最近几年,众多的图书馆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基于知识与用户的图书馆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主要内容集中在知识管理的理论、方法、模式、实践与制度保障上。但限于历史原因,我们认为研究中存在着如下几方面的不足:

(1)探讨具体工作的研究很多,但理论探讨深度不够,这使得图书馆界很难厘清图书馆、知识、用户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

(2)对图书馆在保障人类认识发展、实践能力提高方面所具有的意义与作用研究不够。

(3)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不能为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对于保障用户知识需要的立法工作、财政体制、行政措施方面的研究,国内还比较缺乏。对现实操作具有积极指导作用的理论是当前保障用户知识需要、知识自由、求知权利中极为需要的,也是图书馆界今后研究所应该努力的方向。

(4)总结具体实践经验的居多,对体系框架及运作的理论探讨较少。缺乏从宏观、全局的角度进行统括与梳理,难以为知识需要保障提供一个紧凑、完整的体系框架与研究范式。

鉴于以上情况,为应对时代的变化与严峻挑战,从理论与实践上寻求提高图书馆应变能力、竞争能力,探索图书馆发展方向,进而构建系统、完善的图书馆理论体系,本文试图做些拾遗补缺的工作:

(1)明晰基于知识与用户的图书馆学理论内涵。对该理论作整体性的研究,为其提供一个更为准确、详尽的定义,以界定其范围与内容。

(2)与其它学科密切结合,构建完善的知识保障体系。

(3)拟定图书馆知识保障体系的紧凑框架,为用户求知权利的实现确立一个合理的、宏观与微观并重的奋斗目标与运行模式。

2.2.2 基于知识与用户的图书馆学体系框架结构

知识引领着图书馆学的与时俱进,中国图书馆学应始终保持对图书馆实践,尤其是知识活动实践的动态指导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以知识与用户为轴心,设计图书馆学的创新理论体系。其框架结构应包括以下内容:

(1)基于知识与用户的图书馆学体系是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它是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展开的。微观视角是将知识与用户的理论深入到图书馆学所研究的特定实体——研究特定图书馆中客观知识、用户利用客观知识的需要、知识管理活动及所涉及的要素。所谓宏观视角是将知识与用户的理论辐射到整个知识社会的知识系统与知识活动规律。宏观模型由4个要素有机结合构成社会知识系统:包括社会知识体系、知识产业、知识管理活动与图书馆事业。微观模型以知识为中心,将三大要素(用户、知识、图书馆)和三大活动(组织、服务、创新)结合起来。

(2)基于知识与用户的图书馆知识管理是图书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标与宗旨,在于通过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满足用户对知识的社会化需要,在此基础上实现知识创新,使得图书馆在个体、组织、管理3个层面都实现相应的目标。在个人层面上,将知识管理与馆员个人发展结合起来,努力将馆员打造成为知识工作者与知识专家;在组织层面上,将图书馆构建成为学习型组织,塑造学习型的图书馆文化;在管理层面上,运用科学管理、质量管理,对传统服务与管理进行创新、变革,通过开发、利用图书馆的知识资源,实现图书馆的4个创新,即制度、组织、技术知识创新,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与核心竞争能力。

(3)管理知识资源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知识资源理论是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的创新之处。它不仅突破了过去以机构、信息作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而且提出了图书馆学是以知识资源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知识资源的性质、特点、来源及其收集、整理、加工、共享、创新、利用等知识序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4)强调管理与开发知识资本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不仅包括知识资源,即客观知识与主观知识,还包括人力资本、知识产权资本等无形资本。图书馆是知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知识资本的开发与利用是图书馆的应然职责。

2.3 基于知识与用户的图书馆学创新体系的意义

基于知识与用户的图书馆学创新体系对知识理论在图书馆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索,其突破了传统图书馆学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模式,具有理论上的创新意义,扩展了图书馆学的研究视野;同时在宏观与微观上构建了系统的管理模型,在方法论与实践应用上具有具体的应用价值。

2.3.1 有利于揭示图书馆现象的本质属性

同其它学说相比,基于知识与用户的图书馆学说能够较好地说明图书馆现象的实际与本质属性。“因为它能够很有说服力解答图书馆的”我是谁“、”我从哪里去“、“我往哪里去”、“我如何运作的”等基本问题。

基于知识的图书馆学说认为,图书馆是管理与开发知识资源的社会机构,知识的存在以及人类对知识永恒的社会需求是图书馆产生的根源。客观知识的特点,决定了其是脱离人脑而存在的客观性存在,其不受主体的直接控制。由于客观知识的生产数量剧增,导致文献的数量呈现出几何速度的增长,使得整个社会的知识系统处于混乱与零散的状态。这种无序的状态对人类有序利用知识资源产生了很大的困难。而这种无序的状态,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克服的,必须依靠社会、公共的力量才能够实现。即需要专门从事客观知识管理即文献管理的专门职业与社会机构,由此图书馆应运而生。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除承担存储、整序等传统职责以外,更承担着开发、利用知识资源,使得自己在知识经济社会又具有知识生产机构的色彩。因此,我们可以说,图书馆是管理与开发知识资源的社会化、公共化知识生产机构。这个定义,既表明图书馆的机构属性是区别于其它权利机构与赢利机构的社会性、公益性机构,同时又清楚地将其与一般的博物馆、档案馆等传统的文献整序机构区别开来,彰显其功能特征。

在方法论方面。知识组织、知识服务等理论揭示了图书馆实际工作的实质是知识管理活动的机理,是为保证人类对知识资源的可获得性、可存取性而开展的序化知识管理活动,从而给图书馆内部管理活动与外部服务活动以知识管理为目标的合理解释。

(1)图书馆的知识搜集工作是以载体所包含的知识内容作为采集标准,为图书馆知识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准备原材料。

(2)图书馆知识组织中的分类法是将知识载体所蕴含的内容与分类标识体系作相应的对照。这种开发工作依据知识内容所对应的分类体系,把知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载体集中在一起,而将内容不同的载体区别开来,这就是所谓的物以类聚。然后给每一个载体应相应的检索线索即分类标识。它的具体方法是用相应的类目表示知识因子,而用类目之间的等级体系表示知识因子之间的相互关联。知识分类所形成的产品就是我们熟知的分类目录。

(3)图书馆知识组织中的主题法是将知识载体所蕴含的内容与参照系统作相应的对照。它是更深入揭示知识载体内容的开发性方法。这种开发方法以经过浓缩与提练的主题词作为知识因子,以参照系统来表示知识因子之间的相互关联,这种开发性工作所形成的产物就是主题索引。

(4)知识著录是根据著录标准,将知识载体的形式特征与内容特征予以详尽记录,从而为用户的后续利用提供检索线索的过程。

(5)知识载体的排列普遍以某种知识开发组织方法为基础,以某种标识线索为依据,使知识按照相应的体系结构得到序化的排列。

2.3.2 有利于构建具有人文形态、立体结构的图书馆知识理论体系

知识经济社会中,图书馆是公共知识空间的重要形式,其资源的本质是知识。图书馆不但作为管理与开发知识的社会性知识机构,而且成为保障人类知识权利、求知机会、追求知识生活方式的一种社会制度。而知识、人、社会、图书馆之间的相关作用、相互影响相应地构成了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与问题空间。这一认识,厘清了知识、人、图书馆、社会等知识系统四大要素的相互关系,使得图书馆学自然将知识内在的逻辑性及人类的认识过程作为理论的关注重点与基础,并在理论研究中,更加强调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中,用户主体地位与能动性的确立,并根据用户的需求、目的与认识特点设计与组织图书馆知识管理活动的相关技术与方法。

通过基于知识、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学研究,其一,可以构建富有人文形态的立体化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真正把知识与人、知识与知识、知识与图书馆、知识与社会、知识创新相互贯通起来,使得图书馆既富有现代的物质形态,同时又充满了人文价值观念。基于知识的图书馆学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始终以用户即人为中心来展来图书馆学研究,即始终以实现人的社会化知识需要作为其核心价值来作为测度其知识管理活动的终极标准。学说强烈的人文价值观念,真正体现出“智慧与智力”的宗旨;其次,通过对知识服务、知识组织、知识转移、知识创新等方式、方法的阐释与探究,找寻到比较理想的图书馆方法论理论基础。

2.3.3 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与综合竞争能力

(1)基于知识与用户的图书馆理论认为,图书馆是开发、管理知识的知识生产机构。因此,图书馆事业是社会知识产业、知识服务业即知识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知识经济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全新的认识使得图书馆从传统的文献储存与整序的阴影中跳跃出来,使得图书馆事业在知识经济时代找到自己正确的定位与立足点。另外,由于图书馆之于人类认识发展与实践能力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必然使得社会重新审视与认识图书馆的社会作用与定位,从而有利于图书馆社会地位的提高,获得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

(2)基于知识的图书馆学理论对于图书馆的宏观与微观皆有创新的价值。基于知识的图书馆管理包括3个层面:个体层面、组织层面与管理层面。在个体层面,基于知识的图书馆学说将馆员队伍建设作为知识系统建设的重要一环,馆员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培养知识资源工程师,通过各种方式调动馆员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传统的图书馆员发展为知识资源工作者,最终成为知识资源专家。从而为图书馆实现知识创新的目标作好人力资源准备;从组织的层面,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努力将图书馆构建成为学习型组织,使图书馆在个体、团体、组织层面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与文化,最终塑造知识自由共享、交流的图书馆文化;从管理层面,通过引入企业质量管理、科学管理的先进理念与方法,按照知识的特征对图书馆传统的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进行变革与重组,充分开发图书馆无形的知识资源,实施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流程创新、组织机构创新,提高图书馆综合知识管理活动的水平与层次,最终使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2.3.4 有利于正确地定位图书馆的使命与宗旨,从而正确地指导图书馆的实践活动

篇4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国际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许多国家都将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作为本国的重点发展战略,希望增强国家的创新能力来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也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方针,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国家开始实施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从2008年将深圳定为首个创新型城市试点后,截止到2012年10月,全国创新型城市试点已达到了45个,发展速度非常快。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建设好创新型城市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

创新型城市主要指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对其他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

武汉作为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是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构建创新型城市既是武汉市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中西部乃至全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以技术创新来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实现产业升级,是武汉市在具备人、财、物的条件下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契机。

二、创新型城市与金融支持

1、创新型城市与金融体系的关系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需要一套完整的集产学研于一体的创新体系的支持,主要指技术支持;也需要一系列合理的创新型科技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大力支持,即来自政府部门的支持;也需要有相应的创新型城市文化做支撑。与此同时,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也离不开经济方面的支持。

创新型城市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金融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以及环境创新。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也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首要推动力;技术创新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动力;文化创新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金融创新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济支撑;服务创新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社会保障;制度创新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体制保障;环境创新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前提。

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金融体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持作用。因此,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必须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健全的金融体系,加快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2、金融支持的具体体现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具有优化资源配置、规避风险、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监督企业经营管理者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可以降低市场中交易者获取信息的成本和他们的交易成本,从而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技术的创新。由此可见,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金融体系的支撑作用不言而喻。一方面,金融体系是现代城市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健全的金融体系将成为创新型城市的标志之一;另一方面,健全的金融体系不仅能满足各类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而且通过风险分担机制可以降低这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风险,激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1)资金融通。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关键在于进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但是,进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单靠政府补助和企业自有资金很难满足企业研发对资金的需求量,而金融机构可通过设计新的金融产品或提供新的金融服务来为这些进行创新的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2)分散风险。不管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都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征,这就决定了企业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承担巨额风险的可能,在我国从事技术创新的多为一些中小企业,他们本身就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一旦发生较大风险,他们更是无力承担,在高风险面前,他们可能会选择放弃进行创新,这对我们建设创新型城市是非常不利的。有了金融体系的支持,这些企业可以选择适合自身的金融产品,分散和转移部分风险。

(3)优化资源配置。金融体系在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中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金融机构不是公益性机构,他们在选择贷款或投资对象时,会优先考虑那些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增长潜力大的企业,这样就可以向市场传达一种信号,促使科技创新型企业加强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淘汰那些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弱的企业,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

三、武汉市金融体系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武汉市金融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金融机构逐年稳定增长,经营业绩也有所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机构数量增加

截止到2011年底,武汉市共有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271家,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32家。随着金融机构数量的不断增加及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武汉市区域金融中心的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2、资本市场活跃

截止到2011年底,武汉市社会融资规模达到2631亿元,资本市场融资规模达到164.61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199.1%,这表明近年来武汉市资本市场发展势头良好,资本市场趋于活跃。

3、信贷平稳发展

截止到2011年底,武汉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0157.53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16.0%,同时,不良贷款减少,本年不良贷款余额为57.26亿元,比上年减少了3.5亿元,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得以增强。此外,贷款结构趋于优化,一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新增贷款较多的向实体经济转移。

4、经营业绩改善

截止到2011年底,武汉市金融机构实现营业收入1264.90亿元,比2010年增长29.7%,实现营业利润286.55亿元,比上年增长26.1%,金融机构经营业绩逐年改善,既有利于金融机构自身的长远发展,也为中小高科技企业融资提供了契机。

在武汉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金融体系并没有完全发挥应有的支持作用,主要体现在政府支持不到位,金融支持体系不健全。

2010年武汉市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为136亿元,仅占GDP的2.44%,2011年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175亿元,仅占GDP的2.69%。由此可见,政府对科技创新的经费投入明显不足,政府财政支持不到位,同时,政府在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方面的投入也不足,导致企业出现融资难的困境,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缺乏金融体系的保障,特别是对没有信用担保机制且风险投资不足的中小企业来说,从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更是难上加难。

四、武汉市金融体系建设的对策

1、建立健全政府金融支持平台

一方面,政府部门需要增加科研扶持资金的投入,充分发挥财政拨款对科研项目的支持作用,引导企业自有资金流向研究开发领域。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在武汉地区,存在很多进行技术创新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普遍面临自有资本少、信用度低、经营风险大的问题,单靠自身力量很难从金融机构取得贷款,这种情况的出现会降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对建设创新型城市无疑是不利的。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建立健全金融支持平台,为武汉建设创新型城市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2、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支持体系

虽然政府的金融支持对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支持体系才能担负起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最终使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设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优化投融资结构、增强银行竞争力,通过金融创新创造更多的金融产品,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吸引更多的客户群体,开拓新的市场,提升武汉金融业的运作效率和行业整体竞争力。同时,在目前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和我国风险投资市场发展不成熟的情况下,鼓励各商业银行在确保贷款安全的前提下考虑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特别是向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贷款。其次,健全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增加对风险资本的吸引力,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引导风险投资资金流向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最后,改进我国担保机构目前的运作模式,着手提高担保机构的运作效率。

3、规范民间资本的运作,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目前,民间资本在武汉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参与度较低,大量的民间资本未能进入创新型城市建设体系中,民间资本的潜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规范民间资本的运作,合理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到武汉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来,这样既能拓宽武汉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提高城市的整体创新能力,又能为民间资本寻找到适合的投资项目,增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动力。

五、结论

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金融体系发挥着巨大的支持作用,但是目前许多城市如武汉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金融体系的支持作用并不明显,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基于此,本文以武汉市为例,从政府支持、市场导向、民间资本等视角提出具有指导性对策与建议。

(注:基金项目:武汉市科技攻关项目(201141333443-6)。)

【参考文献】

[1] 杜辉: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J].大连干部学刊,2006(2).

篇5

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主力军与核心力量,是各学科、各领域的领军人才,集中地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组织的科学技术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必须能够培养出一定数量、具有足够竞争素质和科研能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其对全面实现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有着重要意义。为了促进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建立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体制,基于我国目前的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与教学模式,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成果,本文提出了“基于科技创新体制下的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该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对如何培养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进行了深刻思考

一、培养模式提出背景

通过对国内多所高水平高校本科阶段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及开展创新实验活动的研究与分析,发现高校普遍采用大类招生培养、大规模通识教育、个性化教学计划、小班教育教学、本科生导师制等培养模式,与国外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甚有差距。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经普遍采用了整合高等教育资源、打通教育体制的“博洛尼亚进程”,实现了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一体化,其中包括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管理与评价体系,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促使各大高校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等内容。资料表明,国外发达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为树立以人为中心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主流教育观,在培养目标上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方法、调整授课内容、突出创新精神。

我国的教育学家和学术人员也在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分析了教学型高等学校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提出培养大学生的竞争素质和科研能力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开展:(1)要逐步更新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加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2)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1]思维,建立科技创新的自信心;(3)拓宽教师教学的途径和思路,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4)构建合理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教学计划;(5)加大实验课程的比例,增开一些新的实践项目,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试验基地或实践工厂;(6)大力营造科技创新教育气氛和环境,使校园逐渐形成“创新风”。例如北京大学为了探求中国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培养的新模式,创建了“元培学院”,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育改革计划;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及“明德书院”,进一步探索人文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浙江大学成立了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卓越人才为目标的“竺可桢学院”等。

可见,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在科技创新体制下构建本科阶段的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更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竞争素质与创新意识,有助于实践性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培养模式主要内容

1.科技创新项目的模块化设计。基于模块化设计理念,将科技创新项目根据难易程度模块化分解为若干个模块,并经过量化处理后给予各模块对应的分值,学生自由选择模块任务及对应的分值,并根据执行情况获得相应分数,难度适当、分解合理的科技创新项目模块能够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那份喜悦,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竞争素质、增强攻关信心,促进课堂基础教学,同时也可以作为后期拔尖创新型人才选拔的评价依据。

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兴趣和特点选择与之相关的科技创新项目及相应的模块,在各科技创新项目进程中根据学生对各自模块的适应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调整,充分发挥不同类型、不同专业学生的优势与潜能,实现有针对性的分类式培养模式。对于基础知识相对较好的大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有难度和集成度的科技创新项目,充分发挥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大一、大二年级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主要以讨论或验证型的科技创新项目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课堂理论教学是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基础保证,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又能促进课堂理论教学的进一步学习和完善,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如果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环节不能紧密结合,将导致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研究制定与课程学习内容相关、进度同步的小型科技创新项目,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即刻应用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践,做到融会贯通,就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带着实践中发现的具体问题来听课与思考,学生的注意力将从实践应用过程中重新返回至课堂理论教学中,真正意义上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学习。

3.课堂教学与企业培训相融合。课堂教学注重基础知识和方法原理的讲解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企业培训注重学员对职业技能的掌握与理解,培养学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若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对于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可谓大有帮助。在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学生主要关注基础理论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因此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课堂教学上,导致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实验时间、实验项目受到限制,即使学生拥有一个很独特的创新想法,也不具备将自己构想变成现实的技能,而企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有助于将“书本知识”变成现实,通过相关的技能培训,可以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得到成长,深化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学习。因此,研究制定课堂教学与企业培训良好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于塑造“科学+工程”型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意义重大。

三、培养模式的管理评价体系

1.学生负责制与岗位轮换制相结合。依据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将参加科技创新项目人员分成若干小组实施分组管理,每组选出一位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指导教师可以适当地放权,让学生全面组织管理自己的项目,实行学生负责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调动学生的竞争素质和责任感。定期的岗位轮换制让学生自主上岗,充分利用多学科多领域及交叉学科的优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交流意识、培养团队精神,有利于培养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有一定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尝试不同角色的扮演,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提升价值,还有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

2.拔尖创新型人才类型的评价。在对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能力培训过程中,注重对表现突出的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并将拔尖创新型人才分为若干级别,表彰和奖励表现卓越的学生。对于理论型、应用型、管理型、复合型等不同类型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实施有针对性的分类式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树立学生的信心,并对相关人才表现出的特质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系统的拔尖创新型人才的识别与培养体系,以便为有效地挖掘优质人才资源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琳,杨大方,刘翠,许溪沙.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130-131.

[2]沈锋,刘名宇,綦佳.论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6):106-107.

[3]张静.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略论[J].天中学刊,2013,28(4):136-138.

[4]仲秀凤,丁燕,王思勤,赵晓.关于大学生参与创新科研的调研[J].文教资料,2014,(6):132-133.

[5]庄军,邓宏兵,蔡靖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性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8(5):11-13.

篇6

植物组织培养开创于植物生理学家Gottlied Haberland的细胞培养实验,随后各国学者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终于观察到胡萝卜悬浮培养细胞的体细胞胚胎发生(Steward等,1958),并获得黏毛烟草(Nicotiana glutinosa)和普通烟草杂种来源的单细胞再生植株(Vasil和Hildebrandt,1965),这些研究不但科学地论证了Haberland的细胞全能性理论,而且逐步完善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近半个世纪中,植物组织培养应用研究的各个领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推动了植物组织培养在植物育种、苗木快速繁殖和有用次生代谢产物生产等方面的应用。同时,植物组织培养又是植物基因工程和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之一。没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很难想象转基因植物等许多研究能到如此迅速的发展。由此可见,植物组织培养来源于实验科学,它是一门实验性、实践性很强的技术类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因此,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教学是这门课程教学的关键环节。张红探讨了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大纲的制订、强化技能训练、改革考核办法;陈刚,冷春玲强调了开放式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验技能的提高;姚晓惠,徐凌飞提出增加综合性实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过程,成立兴趣小组等有关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梁称福等就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植物组织培养理论教学的研究,探讨了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特色、教学与创新教育的实践及课程教学方法。宋江华,张延红等分别探讨了园艺植物、药用植物、园林植物等组织培养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尽管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开展了一些研究,但是,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研究。随着生物技术在科研与生产实践中广泛的应用,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技能亟待加强,植物组织培养的实践教学需要不断完善,培养适合生物技术在科研与生产上急需的人才。针对以上需求及我们多年从事植物组织培养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经验,来开展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实验教学创新体系的构成和实践研究,以满足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

一、调整完善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性指导文件,科学合理的实验大纲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既要注重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根据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特点及目前学科发展的需要可以看出,调整优化实验教学大纲势在必行(见表1)。植物组织培养作为生物类专业(林学、花卉、园林、园艺及蚕桑等)的专业课,其学时一般为3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27学时,实验学时仅为时,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耗时较长,一般需要3学时,时仅能开3个基本实验,设计型、综合型的实验根本没有条件开,这样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植物组织培养的热情,同时很难使学生真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理论及实验技能。根据学科的发展及课程理论及实验的要求,认为该课程学时设定为2.5学分较为合适(即45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36,实验学时为18,理论上11章,实验开设6个。

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型实验

将实验内容分为3个模块,即基本技能(也称为验证性)模块、单项技能(设计型)模块、综合技能(综合型)模块,统筹兼顾了植物组织培养各个环节技能的培养。除基本技能项目外,单项技能与综合技能项目都是在教师明确实验目的及注意事项后,由学生自选材料、自主确定实验环节(初代培养还是继代培养)、自主设计培养基配方,并优化组培成本核算,以项目教学法的形式开展实验活动。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达到80%以上。

三、建立开放式实验室,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建立开放实验室最突出的特点是,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而且有了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或是有一定难度但是可以自行解决的实验,依据其操作步骤进行实地操作,提高其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实验素质的提高。开放式实验室的建立首先是注重学生实验素质的提高。实验素质是指学生进入实验室的基本素养,具备良好的实验素质是有效实施开放式实验室的前提。

2.科研素质的提高。在开放式实验室,学生们先后参与了教师的科研项目“地被植物欧石楠优良品种的引进及繁育技术”、“红掌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及新品种选育”等项目的研究。通过参与实验、通过现象观察、数据的调查,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采取自己掌握的科学方法认真总结归纳实验结果等,提高了学生的科技水平素质,提高了其就业竞争力及实践动手能力。在走入工作岗位后,有多名学生从事植物组织培养等相关技术工作,并有部分同学在就业单位担任技术骨干。还有些同学考取了研究生,从事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工作,由于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方面的训练,实验能够很快上手,受到指导教师及其学长的肯定,对其迅速的生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学生通过亲自参加科研活动,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开拓了科研思路。现今组培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管理人员和研发人员,为学生的创业和就业提供了大量机会,我院每年都有部分学生被组培企业所吸收。

3.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结合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及泰安市科技创新引领项目的研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学生参加了山东农业大学大学生研究训练(SRT)计划项目“窄冠黑白杨组培快繁及再生体系的建立”、“欧石楠体细胞胚胎发育的研究”;泰安市大学生自主创新引领项目“猥实成熟种子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的研究”、“欧石楠甲基化的研究”、“珍稀濒危树种青檀繁育技术研究与开发”、“常绿地被开花植物―欧石楠引种及繁育技术研究”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及泰安市科技创新引领项目的带动下,在学生中组建实践小组,先由小组组织并开展实践活动,即首先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及基本的操作环节,如,培养瓶的清洗要求,培养基母液的配置,固体培养基的配置,外植体的采集,培养基、接种工具及无菌水的灭菌技术。学生在兴趣小组实践中使理论学习与科技实践都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巩固加深了对书面课堂理论知识的应用和理解,促进了实践技能的掌握、提高与创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的提高。植物组织的培养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持续的时间较长,比如,外植体的初代培养,一般的材料需要持续30天左右,在这期间会出现外植体的污染、褐化、玻璃化及材料的萌动、愈伤组织的形成、芽的分化等,需要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及人为的操作,准确无误及周期性的更换培养。因此,可采取在学生中成立实践小组,利用平时的课余时间一起进行实验项目的分工及操作,保证实验材料适时转接及污染材料的及时处理;利用平时的课余时间及周末休息时间和节假日,配置培养基、高压灭菌、无菌接种,适时转接,及时观察分析,保证整个实验的顺利进行,这都需要团队的整体配合及分工协调,在分组实践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又锻炼了他们吃苦耐劳和献身科学的精神,使他们在一次次的探索实践中不断克服挫折、调整心态、锐意进取。

四、改革考核办法,加大实验教学的比重

为了使实验成绩能如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客观实际水平,改变以往仅以实验报告作为实验成绩,采取多种考核方法相结合的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综合评定的方法确定学生的实验成绩,例如将实验报告或实验设计方案、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及实验结果和集中考核三者结合起来评定。我们将组织培养的一些基本实验技术作为技能考核内容。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实验教学条件的改善,我们相信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实验教学质量必将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张红.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219-220.

[2]陈刚,王瑛华,陈雄伟.植物组织培养开放式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肇庆学院学报,2008,29(2):55-57.

[3]冷春玲,刘丹梅.开放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实践和探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9(6):77-78.

[4]姚晓惠,张峰.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23(6):125-127.

[5]徐凌飞,屈锋敏,李春梅.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课程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3):57-58.

[6]梁称福,易诚.《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与创新教育的实践研究[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4(1):55-59.

[7]宋江华,孙俊,方从兵,朱世东.《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278-5282.

篇7

1研究开发主导(中心)型创新体系模式

1.1模式的描述

研究开发主导(中心)型模式就是指独立公共研究机构(包括独立科研机构、高校科研机构)在创新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是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的枢纽。在这一模式中,公共研究机构是区域创新的源头、主要载体和创新成果的供给者,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应用系统。公共研究机构提供的创新成果通过技术转移等中介服务系统传播给企业应用。其结构与实施过程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在研究开发主导型创新体系模式中,其起点公共研发机构的创新,围绕创新成果转移、应用,创新体系各要素、各功能子系统之间有机结合。其中,公共研发机构的创新需求主要来自于研究机构自身的定位和判断而非市场,整个实施过程具有较重的“计划”色彩,市场机制不完善。

1.2模式的特征

(1)线形非网络化特征。由于创新活动各个环节的分离,加上供给主导,因此,该体系模式各要素、各功能子系统之间形成一种围绕创新成果转移、应用的线性体系结构,创新成果供给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卞体间通常是单向交流创新过程中逆向反馈少,难以形成创新网络结构。

(2)“两张皮”特征。由于创新过程各环节的分离,创新成果供需双方职责划分的差异导致双方在资源配置上有较大的差异。公共研发机构主要着眼提供创新成果,重“研”轻“用”,企业重“用”轻“研”,使创新供需双方间既难以实现创新活动目标的集成、创新资源的集成,又难以实现创新供需环节的对接,进而形成双方各自独立、封闭运行的小循环体系。

1.3成功案例

研发主导(中心)型创新体系模式的成功案例主要有硅谷、北卡罗莱纳三角研究园区、英国的剑桥科学园、北京中关村等。这类地区的特点是,区域内科技创新资源丰富,自主创新能力较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机制良好、渠道通畅;在技术商品化、资本化、产权化的推进下,在智力密集区周边,衍生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并逐步聚集形成特色产业聚集,形成区域经济竞争力,与此同时.形成了企业与公共创新机构相互融合的创新体系。

2企业主导(中心)型区域创新体系模式

2.1模式的描述

企业主导型创新体系模式是指企业在创新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企业是创新决策的主体、创新投人的主体、应用的主体;在创新执行上,可有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可能采取产学研合作等形式。企业主导(中心)型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结构与实施过程描述见图2。

由于企业的中心地位,能加速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以产业创新系统为主线形成若干产业创新链和产业群,逐步形成以产业为中心的产业创新系统。由图2可以看出,在企业主导(中心)型区域创新体系模式中,整个创新过程以企业为中心配置创新资源,创新需求来自市场;大企业的创新带动与创业聚集形成产业创新链,引导区域内外的科技资源、创新要素向区域内流动和聚集,形成逐步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2.2模式的特征

(1)企业居中心地位。即企业不仅是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还是研究开发的决策主体、投人主体,根据企业规模和发展战略,若企业创新能力足够强,创新网络足够健全,企业也可能是创新执行的主体。

产学研结合是重要的推进形式。尽管企业在创新体系建设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但是创新毕竟是个复杂的技术活动,它也不可能囊括所有资源、所有要素,只有充分利用外部知识、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企业创新的效率和成功率才更高,产学研结合是企业主导创新过程的必然要求。

(2)网络化特征。企业的核心优势是市场能力,以市场的技术需求为主线,企业为加快创新进程,往往需要利用其他企业、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的资源开展创新工作,整个创新过程呈现出网络结构。

(3)虚拟的组织形式。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创新网络的建设往往在不同的地区同步进行,创新空间布局已经完全摆脱了地域限制,形成异域结构网,创新组织上也比较松散,各主体以定单项目的形式开展,项目的结束时间也就是本创新活动的结束,组织上有相当的虚拟性。如我国广东、江浙很多地区的‘性产制造基地+总部研发中心”产业创新体系,在组织上就是虚拟形式。

2.3成功案例

企业主导(中心)型区域创新体系模式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产业聚集和大企业带动两大发展趋势。产业聚集以区域板块经济、特色产业的发展及企业聚集为先导,因市场需求驱动而形成产业技术创新的压力和动力,从而引导区域内外的科技资源、创新要素向区域内流动和聚集,形成逐步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推动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壮大。我国浙江的块块经济就是这种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典型代表。大企业带动即供应链带动,是产业聚集的特殊形式,表现在围绕大企业的配套技术及产品需求,推动配套企业的区域聚集并开发生产配套技术、产品,形成一种区域内部的供应链市场,从而推动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的特色产业品牌,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如:美国达拉斯以得克萨斯仪器公司为依托发展了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西雅图地区则依靠波音飞机公司而发展了航空业创新体系,湖北十堰因东风汽车公司而形成了特色产业创新体系。

3投资主导型区域创新体系模式

3.1模式的描述

投资主导型区域创新体系模式是指社会投资成为创新资源配置的指针和决定性因素,成为创新的主要动力。资本是凝聚创新资源的纽带。在创新体系的构成中,金融等投资机构主要为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资金支持,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研发主导型还是企业中心型模式,投资机构都是作为创新体系的保障支持体系处于支配或是辅助投资地位。因为,在这些模式中,创新投人主要来源于政府或是企业,这些机构在创新投人中通常只发挥一般性金融作用,如借贷、流通等。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种传统的状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体系模式正在向以投资为主导的模式转变。

企业中心向投资中心区域创新体系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理论上的表现。哈佛大学PORTER教授在他的《国家竞争优势》中,总结了国家竞争力的四个阶段,即生产要素驱动阶段、贸易与投资驱动阶段、技术与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其中财富驱动阶段是国家竞争力的最高阶段和形式。二是风险投资正成为创新的主要推动力和支柱性体制。风险投资在现代技术革命中发挥如此大的作用,一方面得益于它能有效解决创新的融资问题,但更重要的开创了一种聚集社会资源的有效机制,有力地支撑了这一技术创新的变革,加速社会资本向创新领域聚集,推进技术从“创意”到取得市场突破的加速跃进。

风险投资有利于加速技术变革。一是风险投资给“创意”找到资金,意味着技、术和商务创新将加快。新创意能够迅速地从实验室或工作场所由虚拟的设想转移到真实的世界;二是风险投资为许多同时进行的技术创新提供资助,充足的资源被有效地用于探索各种可能的技术和商务模式,不同的技术路径和新的技术轨道同时接受检验,成功的创新能够更快地被发现并应用,在技术周期的“顶点上”,创意从制图板上跳出来,一夜之间能变成产品;三是风险投资带来的不同技术轨道、路径的竞争迫使大公司改变创新战略,加快技术创新。

3.2模式的特征

(1)投资机构及相关组织、个人成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成果价值实现的中心环节。金融投资机构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创新外围的支撑服务发展到创新方向的确定、创新载体的挑选、创新环节的控制管理、创新价值的实现与退出等等,由间接支持到直接参与,金融投资服务从单一的一般性金融服务发展到投资、担保、管理与会计咨询服务、技术产权交易、上市包装咨询、证券投资等健全的服务体系,成为区域创新的调控者和价值实现者。

(2)技术创新者个人的地位空前提高。技术创新个人不再单纯是创新机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雇员,在投资主导性模式中,创新成果往往股权化,创新者个人因而也成为企业投资人与经营者;创新者的收益也并不仅仅是工资性收人,风险企业普遍采用了股票期权的分配机制。

(3)企业创新功能进一步增强。风险投资催生了一大批新型创新机构和创业者,尤其是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并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创新创业人员加人到创新主体的行列,极大丰富了创新的主体构成,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创新功能,并逐步改变大企业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支配地位。

篇8

1传统实验课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局限性

和其它大多数传统课程的实验课一样,染整工艺实验一是大多数是验证性、观察性的实验,实验只针对特定的知识点,这样的实验学生只要根据指导书中的步骤完成操作就基本能获得实验结果,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二是实验设计没有以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研究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实验教材对实验内容、方法与步骤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学生实验过程中不用自己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用自己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想象力和自由发挥的空问得到束缚了,创新实践能力无法得到训练;三是实验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进行综合性、研究性和创新性实验。传统的实验考核一般是根据学生实验纪律、实验过程中的态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报告的情况等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这种考核方式中没有提供容许学生实验失败、改善实验过程和获得理想结果的机会。因此,学生往往为了获得好成绩而不愿意去尝试可能失败的综合性、研究性和创新性实验。

2改革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1改变思想观念,树立实验教学中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在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以便应对当今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科技社会的挑战。提出创新教育基于以下4个因素:第一,中国传统教育宗旨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存在诸多弊端;第二,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先进于中国,导致中国培养的人才在能力方面有所欠缺;第三,创新是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源动力这样一个客观规律早已被历史所证明;第四,中国高等教育部门已经对创新教育的突出作用有了更高认识。全国有十余所院校开设了轻化工程专业,该校轻化工程专业是中南5省唯一。作为湖南省的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立足湖南、立足本校,办出自己的特色是当务之急。由于轻化工程专业性很强,对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要求也较高,因此要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必须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实施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改变思想观念,树立实验教学中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就是突出轻化工程人才培养的创新性,改变应试教育、知识灌输的教育模式;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地位和作用;构筑新型师生关系,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格局;确定实验教学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教育目标,既重视学生的适应性,又不影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特长的发挥,更应注重加强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力度。

2.2保障创新教育的条件

在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中,创新教育的条件的保障表现在师资队伍建设的加强。目前湖南工程学院在这方面改革力度较大,有一些重要举措,如一方面增加了教育投入,出台了一系列向一线教学与科研阵线倾斜的政策,改善教师待遇,提高了引进人才的待遇,提出了“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环境留人”的口号,以留住本校人才,吸引优秀人才来湖南工程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另一方面是加强了教师的培训力度,强化教师的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如鼓励教师继续提高学历、鼓励骨干教师到国内一流大学进行学术访问、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国内重要的学术活动等,通过这些途径来提高教师的创新思想和创新实践能力,从而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轻化工程专业现有三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每年有相关教师参加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的各种学术活动。现在轻化工程专业教师的学术水平、业务能力在学校是有目共睹的;还有,丰富教学手段,如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教案等进行教学。

2.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要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大学生,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实践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笔者在多年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染整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沿,结合轻化工程实验室现有的教学资源,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比如,在对一种织物进行工艺设计的实验巾,从所选织物、实验的设备、实验方法及条件、实验步骤、性能测试指标及测试仪器等诸多方面要求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设计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让他们设计几种方案,鼓励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勇于打破常规的实验思路,激发他们潜在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将知识学活、学透,并尽量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优选出最佳实验方案。

2.4改革原有实验教学模式,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反映的是创新主体的动手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核心。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轻化工程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我们改革原有的实验教学模式,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首先通过有专家和教学及学术委员会参与的教研窒会议,大家统一认识,理清轻化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了解社会对印染人才培养的各种信息;二足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如交流比较兄弟院校轻化工程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效果,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反馈信息等。在广泛学习、调研、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体现在以突出“宽El径、厚基础、强实践、有创新”为目标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三是建立厂校合作实践基地,加强实验室建设,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和开出高水平实验。现在轻化工程教研室与广东德美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了染整新技术开发研究室,实验材料得到充分保障,实验内容得到充分扩展,实验项目与染整新技术和社会接轨;四是规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实验教学管理。

2.4.1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更新实验选题

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实验选题的更新就是在研究染整工艺实验自身的教学与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删除陈旧重复的内容,验证性实验的比例显著减少,更新实验选题,大幅度增加研究性和创新性实验内容,形成由“验证性实验、设计实验、综合实验、研究创新性实验”构成的新的实验教学课程新体系,统一组织实验教学。

验证性实验主要开设一些能使学生掌握本课程基本实验技能的实验,如纤维的鉴别、表面活性剂的鉴别等。验证性实验主要是对理论课程知识进行验证、理解和掌握,重在学知识,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潜在的创新意识,掌握专业实验的仪器设备的操作,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敬业精神,为进入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以实验设计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训练为主,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并启发其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潜能,并对纺织化学与染整学科发展的前沿有一定的了解,初步形成轻化工程专业就业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课题一般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1人1组,独立完成。

设计性实验是在学完某门专业课后进行,以检验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产品工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实践的能力。如学生学完练漂工艺原理后,要求学生设计一种织物的练漂工艺流程,但织物的选择、工艺的选择不能完全或完全不能是教材一卜的,这就要求学生广泛查阅资料,设计多种方案,通过实验优选出最佳实验方案。

综合性实验是在学生学完整个专业课后进行的,以小型课题形式进行,为期两周,叮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和开出高水平实验。教师只给出实验题目,学生根据实验题目、所学的知识,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整个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教材中没有的问题,会有失败,这促使学生去积极思考,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研究创新性实验主要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问题,在课余时问到实验室进行独立的科研工作,或协助教师完成科研课题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可1人1组,也可2至3人1组。通过独立选题、独立研究、独立设计、独立操作、独立分析和独立思考,实现自主学习、自山发挥、自主创新,施展个人才能和组织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就业和工作竞争奠定基础,实现个人素质的可持续发展。教师主要以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形式、协助教师完成科研课题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形式、毕业论文的形式开展。从在校学生的反映、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及用人单位反馈信息,这种新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极其重要的作用。

2.4.2改革考核、考试方法,制定相应的综合考评体系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建立了与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相适应的3级综合考洋体系,第1级是把每一次实验的提问、实验操作、原始记录和实验报告综合评分;第2级是进行每门实验课程的实验内容理论考试;第3级是进行每门实验课程的综合性操作考试(包括实验设计、动手操作能力、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等)。通过实验教学环的综合考核和考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

验证性实验采用级考评体系;设计性实验采用2级考评体系,各占总分的50%;综合性实验采用3级考评体系,各占总分的2O%、3O%和50%。

篇9

(一)校校协同创新模式

牡丹江地区有牡丹江师范学院等6所高校。2010年6所高校正式签署“牡丹江地区高校合作协议书”,确定了“点、线、面、体”的协作发展规划及具体的协作项目。“点”的协作是指通过跨校课程选修,学生课程互选、教师教学互聘、学分互认,最终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和教师资源的共享;“线”的协作是指通过跨校实验实训,学生跨校实验、教师实验指导,最终实现优质实验实训资源共享;“面”的协作是指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共建,学生信息共享、专业资源共享,最终实现专业互选、教学资源的全面共享;“体”的协作是指跨校课程选修、跨校实验实训、跨校信息平台共建、跨校专业互选、联合科研攻关等构建高校联盟协作体[1]。实践证明,跨校际的全面合作汇聚了科研资源,拓展了科研服务空间,整体提升了区域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作为建设高教强省的一项内容,2010年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书,建立优质资源合作共享机制,以校校协同模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但在实践中,双方的校校协同工作进展缓慢,在重点学科、科技创新团队的合作共建、学生交流、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等方面还没有实质性进展。借鉴省内外校校协同创新案例的成功经验,建议两校加快探索以共建学科专业为基础,以成立联合研究院为载体,以构建教学科研联合体为目标的校校协同模式。为此,双方一要本着存量共享、增量共建的原则加快落实校际合作协议;二要以发展交叉学科为原则共建学科专业,培养学科交叉型高层次拔尖人才;三要着力搭建跨学校的科研和功能平台,共建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逐步发展成为联合研究院,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四要推进协同育人工作,加快学分互认、课程互选、教师互聘等工作。

(二)校所协同创新模式

2011年底,东北农业大学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签署了校院合作战略协议,目的是加强资源共享,推动协同创新、协同服务,深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办学机制改革,打造国家农业区域科技创新与教育平台,建设新型农科教紧密结合的科教创新服务体系。校院双方在利用农科教结合的有利优势联合申请项目、实行联合办学、搭建研究生教育平台、人员互聘、科技资源共享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双方校所协同创新的模式是以建立开放的科研机制、利益均衡协调机制、优势互补协作机制为先导,以搭建项目合作、技术攻关、产业孵化、成果转化的有效平台为支撑,以学科建设和专业领军人物为核心,实现深度融合。借鉴其他校所协同创新的成功经验,建议双方的校所协同模式还应向纵深发展,一要着力共建重点实验室、研发基地等创新平台和大型复合型科研团队,开展联合攻关,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或技术标准;二要全面建立校所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三要将校所协同上升为双方的发展战略,通过各种人才、技术、设施等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建立长期、稳定、制度化的利益共同体。

(三)校企协同模式

东北石油大学与石油石化大企业合作办学是其优良传统,迄今已形成了稳定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东油校企协同模式是以特色学科为根基,着力搭建高水平科研合作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围绕解决实践问题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创新人才[2]。主要做法如下:一是从服务石油石化行业企业出发明确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学科结构布局与企业行业需求匹配。二是打造校企协同创新平台体系。学校首先携手三大石油公司,共建国家级、省级和公司级重点实验室,其次构建科技合作平台,学校与石油、石化、地方企业联合共建了石油化工技术研发中心、油田电力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石油工程节能技术中心等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科技创新中抢占制高点。三是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机制。该校与不同大型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一百余个,满足了学生实习和实训需要,构建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探索并构建“三跨”(跨地域、跨专业领域、跨阶段时域)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紧缺人才培养计划,采取“订单式”等多种方式,来保证企业高级研发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四是校企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目前,除一部分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外,学校的绝大部分科研成果已应用于油田生产和地方经济建设,科研成果应用率达90%以上。五是学校加强对科技创新团队、新世纪优秀人才和青年学术骨干的指导与培养。借鉴其他校企协同创新案例的成功经验,建议该校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还应在以下方面深入探索:进一步创新校企协同科研组织形式,可以尝试建立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企业博士后流动站、在企业设立继续工程教育中心等新形式,并尝试设立校企研究基金、知识交流中心、校企科研信息交流平台等服务组织,不断完善以基地和项目为纽带的校企协同创新工作思路;深化校企协同的体制机制改革,在资源配置方式、人员评聘、校企合作的动力和组织机制等方面改革创新。

(四)校地协同模式

为了满足黑龙江省产业化与工程技术创新发展的需求,哈尔滨工业大学与黑龙江省共建了“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旨在探索建立一种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造符合黑龙江区域特点的高水平工业技术研究与支撑平台,形成“政、产、学、研、金、介”结合的一体化联盟框架结构。工业研究院形成了一种“行政力量推动+高校内部研发+区域产业整合”的校地协同模式。至今工研院已粗具规模,形成了一大批高层次产学研合作平台,引领一大批高水平专家积极参与了数百项省市攻关项目和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涉及哈尔滨市所属的七大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的各个领域,为企业带来新增工业产值达数百亿元人民币。学校还依托工研院先后成立了7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了工研院产业化基地――哈尔滨科技创新城松北高新技术中心。

为了使工研院有良好的发展环境,运行顺畅,哈工大不断进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一方面完善学校层面的科研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工研院也在不断地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运行机制。一是优化校内科研管理体制。哈工大对学校的科技资源、科研管理部门进行了重要的整合与调整,正式成立了哈工大科学与工业技术研究院,下设四个部门(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基础与交叉科学研究院和科研生产管理中心),旨在落实精细化管理。二是建立校企合作与产业化管理体制。工业技术研究院全面负责哈工大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开发,负责科研成果在产业化过程中管理、扶持、产业落地等事宜。科工院副院长既是工业技术研究院的院长,又是哈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可以形成一体化的管理,初步形成了“成果产生于科学院一成果孵化于工研院一成果转化于科技园”的完整链条。三是工研院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运行机制。建立了开放式资源共享机制,技术成果及专利引进机制,投资融资机制。采取分层次管理的人员聘用机制。实行项目股份制与知识产权分配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通过这些机制和举措,实现了“科技和需求”、“技术和资本”、“人员和项目”的紧密结合。工研院这一校地协同模式将哈工大多年的产学研合作经验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其深入参与全省创新体系建设,助力企业建立“生产一代,研制一代,探索一代”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还培养和输送了高质量创新创业、产业开发、科技管理人才,因此值得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3]。

二、黑龙江省高校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制度创新路径

(一)建立现代高等教育治理体系

高校更好地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取决于其与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关系。在当前附属于政府的状态下,高校缺少主动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服务的动力。因此,要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建立政府宏观管理、高校自主办学、社会积极参与、管办评分开的现代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一是政府做好宏观管理工作,树立起以学校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工作机制。加强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统筹职能,加强对高校科技创新的指导和宏观管理,特别是在整体设计、质量监控、评价监督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二是高校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三是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高等教育,产业界密切与高等教育的联系,行业企业积极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社会中介组织积极参与对高等教育的监督和评价工作。

(二)发挥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落实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发展创新文化等方面不可替代的动员、组织和调控作用。政府要加强对经济、科技和教育的统筹职能,建立新型的科技、教育、经济互动机制,推进教育厅与科技厅、发改委、工信委等部门的深度合作,形成跨部门协同机制。政府在确定重大经济规划和项目时,统筹规划与其配套的高等教育发展事项;组织专家确定全省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技术路线图,据此制定“高等学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科技行动计划”。二是建立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依托的知识创新体系。加大对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支持力度,发挥其在基础研究中的比较优势。三是加快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自主创新要求的科技管理体制,并从财税、金融、政府采购、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四是建立科技投入长效增长机制。依法落实增加科技投入的各项政策规定,形成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五是建立科技改革试验区。试验区试点省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均以市为主导提出,彻底改变以往科技立项的烦琐环节。以市+高校的模式建设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对重点产业领域给予持续支持,通过重点产业领域中的骨干企业依据产业链来整合创新资源。六是抓好协同创新重大项目。围绕全省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及其产业链延伸方向,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启动一批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七是加大政策引导和科技资源的配置力度,强化政府部门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导作用。鼓励市地、县政府与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机构。鼓励和支持企业同大学和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创新组织。八是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和创业环境。推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进一步搭建科技创新公共平台,进一步增强各类开发园区的创新功能。设立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大力发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博士后工作站、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机构,为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协同创新提供有效载体。

(三)分层次构建区域高校科技服务体系

篇10

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1992年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和中科院联合组织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2011年4月24日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机制体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2012年3月15日,教育部,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意见》,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年计划)。“2011计划”提出: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这对于打破我国长期以来产学研合作效能欠佳的现状是一个契机,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1.2 协同创新对高职院校社会社会服务的助力作用

推进高校协同创新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需求。我国拥有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庞大的创新队伍和丰富的创新资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的关系密切,具备政校企产学研合作的独特优势,通过开展协同创新,将解决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出现的诸多问题,突破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中体制机制障碍,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1.2.1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动力和信心

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常常是单兵作战,服务手段单一,遇到问题往往解决不了,教师与企业的合作浮于表层,长此以往,企业对教师服务能力产生怀疑,教师见见失去社会服务兴趣。协同创新模式下的教师社会服务,将彻底改变这种状态,教师进入企业合力合为,以服务团队的形式出现,推动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动力、效益,提高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影响力。

1.2.2 为教师开展社会服务集聚优质资源

协同创新模式下,在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基础之上,高职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各类创新力量开展深度合作,完善科技项目库、成果库、产学研信息库,建立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探索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通过协作构筑大平_,引领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走向新的服务模式。

1.2.3 为教师开展社会服务提供机制保障

协同创新模式下,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在资金、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整合上,在利益分配方式上都有一定的创新机制,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当,共同发展的团队凝聚机制。打破研究领域、学科、服务单位等壁垒,打造跨领域、学科、学院的交叉科研团队,提升服务团队的融合思维能力,横向拓展能力,精心选择和培训协同创新的领军人物。通过设立协同创新中心以及成立专门负责产学研协调的工作机构,为教师开展社会服务提供保障机制。

2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评价体系构成

高职院校广义的社会服务包含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已经非常清晰,从基本上包括了人才培养能力,科技支撑能力,智力支持能力,信息咨询能力,文化引领能力,狭义的社会服务指校企合作,服务企业和社会,对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指标体系十分模糊,目前还没有从内部评价,外部评价等多个维度分析教师社会服务质量,实施对教师社会服务的全面素质考核,更缺乏一种对教师开展社会服务评价体系的顶层设计,根据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开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目标,初步设计从下面几个方面考核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

2.1 社会服务意识和目标

作为高职院校教师要有主动为企业特别是为区域中小型企业服务的意识,借助学校各种企业服务平台,积极开展企业服务,主动争取企业培训项目,有一定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2.2 企业服务能力与企业融合度高

要能够把握经济发展形势和企业需求,提高与企业的融合,实现和企业实质性、有效性和长期性的合作。基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社会服务与行业企业需求关系密切。是否有一定的契合度,着眼产业发展,体现出明显的先进性。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社会服务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是否吻合,特色产业,是否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是否对区域中小型企业服务。是否满足中小企业的一种诉求,能把自己和企业融合起来。是浮于表面,还是扎根企业,深化全方位技术服务,提升企业技术研发水平。

2.3 社会服务项目难易程度

企业科技服务,培训,决策咨询等各种形式,知识含量和难易程度不同,是否有成果转化,专利服务等,根据教师参与的社会服务项目给与不同的评价。

2.4 教师社会服务平台建设与利用

高校与行业企业以及地方政府之间建立的协同创新平台主要面向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为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技术进步工支撑和引领,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努力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骨干作用,成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阵地,更为鼓励的是,在多主体之间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多技术集成、政产学研用高度一体化的开放融合的综合性平台。

2.5 教师社会服务的开放与融合

一个封闭的系统是不可能获得创新源泉的,坚持一种开放的协作态度,积极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乃是国际社会合作,善于汇聚有创新能力和改革意愿的各方面力量,开展深度合作,推进融合发展。

2.6 教师在社会服务团队中的作用

教师是开展社会服务的主体,关注教师服务团队建设,有效缓解教师队伍的能力恐慌,提升教师团队建设的有效性。从20世纪的诺贝尔奖来看,近半数发生在跨学科研究梁宇,如纳米科学、基因工程、登月计划等等。大多是跨学科研究的结晶。高校要大胆地探索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突破内外体质壁垒,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沟通协调机制,教师本人在团队中的位置和作用。能够利用网络化手段,提高服务能力。能够将自身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能力的建设,是否参与团队合作,教师是否主动参与到协同创新中心,是否设立的个人的工作室,是否针对企业建立了服务平台,在服务团队中发挥的作用,是否参与了站流行规划、管理和组织、根据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给与评价。

2.7 成果转化情况

专利申请和成果转化,高职院校专利较多,但是真正能够实现成果转化的寥寥无几,市场需求没有调研好,有市场的,有需求的才是好专利。高职院校重在把专利转化为利润和财富,将图纸转化为作品、产品、商品。

对科研团队的审核:是否有企业聘任人T,双师型教师等。

2.8 教师社会服务创收情况

探索协同创新的利益共享机制:推行沿创新链条各个节点贡献的比例分配利益,以公平的利益分配链条紧密连接参与协同创新的各方力量。探索协同创新管理机制,成立由各方参与的管理机构,负责重大事务协商与决策,制定科学与技术的总体发展路线,明确各方职权和人员,资源,成果,知识产权等归属,实现开放共享,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开展进入一个非常重要(下转第230页)(上接第326页)的发展阶段,也是转型阶段,在这个过程当中,协同创新策略将促进对教师社会服务的研究与发展,制定准确的,科学的评价方法,努力使社会服务的评价活动与社会服务的内在发展规律一致,不断创新评价机制,促进教师社会服务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11

问题的提出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后,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高技能人才紧缺的迫切形势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十五”期间,北京市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形成了一支素质较好的教师队伍。但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与“十一五”期间北京市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对教师队伍的要求之间还有很大差距。

具体来说,首先缘于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发展的内在需求。随着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北京市职业教育突破了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的办学格局,进而促进了教师队伍结构的改变,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联同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共同成为了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体。中高职相互贯通、彼此协调发展迫切需要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体系化、系统化,需要积极创新,建设一支中高职相互衔接、共同发展的新型教师队伍。

其次,来自周围环境发展的外部需要。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建构体系并力求创新的要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一些传统职业逐渐消失或衰落,一些新的职业不断出现,同时职业内容和要求变化的速度也在加快。职业发展和技术变革要求职业教育的内容、方法、模式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多、更新的要求。只有不断创新、寻求变革,努力建构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体系,才能应对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高的需要。

因此,创新和构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体系的任务迫切地摆到了我们面前。这不仅是时代要求,同时也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自我更新的需要。

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体系的特征

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体系基于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素质,保障教师培养质量,满足不同专业教师发展的需要来建设,同时,从有利于教师资源整合,促进高水平教师发挥作用,形成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氛围和环境出发来设计和运行。从实际情况来看,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体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系统化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往往不是孤立的,单一的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和途径很难发挥作用、产生实效。教师队伍建设应根据整体性、系统性的原则来设计和调整思路,注重各种政策和途径之间的有效衔接,提高队伍建设的综合效益。

专业化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教师队伍建设既要遵循和借鉴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规律,也要充分考虑到教师人才及教育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因此,需要根据这些特点进行专门设计和建构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体系。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在体系建设中各个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吸收专业研究机构和国内外专家共同参与,在对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工程的具体框架,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从而使各环节和过程更加适应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国际化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仍然是中国教育体系中比较薄弱的部分。其中,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尤为薄弱,这既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上的影响,国内大多数地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共同问题。工程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注重与有关国际组织和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地区、机构的广泛合作,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北京特点的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体系,共同推动工程的实施,提高了体系的国际化程度。

多元化 多元化表现在诸多方面,首先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主体多元化:工程实行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参与、学校和教师为主体的运行模式,政府、行业、学校、教师都是教师队伍建设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是教师队伍建设投入的多元化:北京市政府在“十一五”期间投入1.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各个区县政府、行业委办局总公司、学校及教师本人都为教师队伍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设备和人力。此外,教师队伍建设的渠道、模式、方法等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与趋势。

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体系的建构

教师队伍建设涉及的范围广、环节多,其建设工作不是单一、孤立的,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建设体系应当包括教师招聘、选拔、培训、考核评价等所有环节和过程。

教师招聘:

加强入职管理,吸引优秀人才参与职业教育

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个环节,是所有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显然,以往职业院校教师的入口关并未把好,教师队伍建设中许多难题均缘于此。当然,主要原因不在职业教育内部。

目前职业院校教师多数是从综合院校毕业后直接进入职业院校的,具有企业实践经历的教师非常少,教师的学缘结构明显缺乏职业教育特点,可以说,绝大多数教师没有满足职业教育的入职资格。

针对这种情况,北京市一方面拟加强职业院校教师的入职管理,另一方面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积极采取措施,面向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招聘优秀人才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希望通过教师增量来改善教师存量,配合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和有针对性的培训,逐步实现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

1.建立健全职业院校教师准入制度,严格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改善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结构首先要把好教师入口关,北京市将认真贯彻落实《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通过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拓宽教师来源渠道,保证新入职教师尽可能具有较好的职业素质。

2.积极引进行业企业优秀人才。针对职业院校专任教师来源结构不合理、从相关企业调入的人员较少的现状,工程设立专门经费,制定特殊政策,引进行业企业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或高技能人才。工程要求引进的人才应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在相关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有能力对专业建设进行设计和指导,能够促进校企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3.建设一支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兼职教师队伍。聘任兼职教师是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加强院校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途径。针对目前职业院校中真正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较小的问题,工程设立了兼职教师资助计划,通过对兼职教师提供一定资助的方式,帮助职业院校吸引行业企业优秀人才到职业院校兼职承担教育教学工作,从而加强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生产、经营和管理第一线的最新技术和要求。

教师选拔:

为有能力、有潜力的教师及团队发展创造条件

1.专业创新团队的选拔。根据职业教育以专业发展为基础的特点,“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将在职业院校骨干特色专业以及具备发展条件的专业教师队伍中,遴选出50个左右的专业创新团队,并给予各团队专项资助,以此来带动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增强专业教师的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

2.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选拔。根据目前职业院校专任教师队伍年轻化的特点,对表现突出、能够发挥骨干带头作用的优秀青年教师给予重点培养。“十一五”期间将遴选一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提供一定资助,并在其它建设措施上重点向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倾斜,从而提升职业院校师资的整体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培训:

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1.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更要塑造学生高尚的品质、健康的心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引导职业院校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促使教师自觉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与职责是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2.建立和完善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基地。“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将为职业院校教师建立若干个专业性培训基地,有效提高全市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工程明确要求教师培训基地采取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联合申报、共同建设的形式,以商贸与旅游、加工制造、交通运输、信息技术、财经、建筑、医药卫生等七大类专业为主,对专业教师的覆盖率达到80%以上,并与北京市支柱产业结构基本对应。同时,作为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基地的补充,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注意选择管理规范、团队力量强、有积极性的专业创新团队所在学校承担专业教师培训任务,有效地解决工程启动阶段基地建设不能适应大规模教师培训需要的问题。

3.全面实施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是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核心能力,是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特色所在。北京市政府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建立了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工程将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和保障教师企业实践活动。教师通过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的管理、设备条件、生产的组织和运行,熟悉他们的学生未来就职后的工作环境和企业范围,或实际从事职业操作等,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水平,完善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

4.加强职业院校教师的国内外培训。专业教学能力也是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核心能力,是决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专业教学能力的提高成为工程的重要内容。“十一五”期间,将有计划地邀请国际专家来北京进行讲座、调查、研讨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学习本专业教学的先进理论和技术,了解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专业建设和教学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了充分利用国外优质职教培训资源,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创新能力的职业院校教师,将在国内培训的基础上,选拔和推荐20%左右教师赴国外接受专业培训。

5.鼓励职业院校教师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职业院校教师真正参与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必要条件,职业资格培训是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工程通过对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提供经费资助的方式,鼓励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参加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培训和技能鉴定。

教师考核评价:

探索并制定科学的教师考核办法和评价指标体系

篇12

近一段时间以来,创新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即是要通过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所谓“创新性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其基本特征是:对问题具有高度敏感性,能很快注意到某一情境中存在的问题,能在貌似平淡无奇的事物中觉察到一些奇特的不同寻常的事情;观念的高度流畅性和多样性;思维的灵活性;认识的新颖性。由思维科学的研究可知,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复合思维与发散思维两种思维品质。

复合思维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试图形成对外界事物理解的各种模式,追求问题解决的唯一正确答案,它是有条理、有范围的收敛性思维,并具有方向性、判断性、稳定性、服从性和绝对性。

发散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不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不追求问题解决的唯一正确答案,试图通过对同一问题沿着不同角度的思考,提出不同答案。它具有灵活性、流畅性、多变性、新颖性和相对性。它包括:直觉思维、逆向思维、夸张思维和脑风暴。由此可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是:对事物触类旁通、随机应变,而不受心理定势的影响;对事物的反应迅速;对事物有不同寻常的见解。正如美国创新思维学家迪泊诺所言:“思维的目的不在于求正确,而是求有效”。即发散思维很大程度上是直觉思维,它不依据确切的逻辑推理,而与人对事物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并与掌握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此可知,创新思维不等于复合思维,也不等于发散思维,而是复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两者辨证统一的结合体。前者强调对已有信息的理解和运用,后者则强调对未知信息的想象和假设,两者相辅相成,交互发展,有机结合而构成了个体的创新思维的基础。没有前者就没有创新和变革的条件和基础,没有后者就没有创新和变革的想象基础和动机。

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的应有之义和当然之责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绝大多数学生升入大学后一方面对大学生活充满憧憬和幻想;另一方面面对突如而来的大量课余时间又不知道如何支配,以至于对大学生活感到无所侍从,更有甚者开始沉迷于小说、网络等不能自拔。因此对新入学大学生进行早期的指导教育显的致关重要。此阶段学生思想尚未成熟,学院应通过各种教育形式,组织各种形式竞赛等,一方面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对知识再次发现;一方面培养学生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就是对现有知识和相互渗透的学科知识以及新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再者是培养学生准备创造事物的创造能力,而创造能力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其实践性,通过实践可以将想象转化为“产品”,从而检验创造性想象的正确性。同时,从培养实践能力的视角,又可以发现它对创新思维、创新想象以及创造力的激发训练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现阶段的创新教育的基本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习“系统性的可迁移的知识”,而且还要使学生在思维方式和创造能力,特别是发散思维和实践等方面都能得到有效的训练。

二、制定完善的独立学院科技创新体系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的办学机制,各种相关制度尚未完善,特别是在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相关制度尚未建立,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因而导致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议独立学院应根据学院的规模、专业设置情况等,每学年定期的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创新竞赛;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建立健全各种竞赛的奖励制度。有实验室的学院还应该平时将学院实验室对学生开放,严格管理制度,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同时学院应该成立专门的题目审批小组,严格审批各种创新基金的申请,组织专业教师对申请题目进行审核,答辩,并定期对申请的题目进行检查,监督课题进行的进度,对不符和要求的题目进行淘汰,严格杜绝有名无实,浪费基金的现象发生。课题结束后对本学年的工作加以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反过来再对科技创新制度加以修改和完善,逐年建立健全完善的独立学院科技创新体系。

我院根据自己学院的特点制定详细的科技创新管理条理:首先学院设立科技创新项目评审小组,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审批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请书,组织项目筛选、培训和答辩,同时还要负责对科技项目基金的管理。其次,确定申请立项与审批程序。所申请项目必须在学术上有一定的创新价值的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在技术上具有独创性先进性的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研究;新发明或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调查报告等。评审小组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对学生申请项目公开组织答辩和筛选。最后就是对审批项目进行严格的管理,制定了严格的器件和资金管理制度。本条理至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优化课程体系,拓宽学生知识面,健全知识结构,进行通才教育

课程是学校根据教育目的而设计的教育教学的内容,课程体系的优化,对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人才有着重要意义。国外高校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加强文理学科的相互结合和渗透;加强基础理论课程,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高校课程改革的理念理应与国际接轨,即要以人为本,进行通才教育,避免纯科学主义和专门职业化的教育。在课程体系的组织时,既要克服我国高校过去专业知识的职业化的倾向,又要避免高深学问的专门化带来的唯理性和无懈可击等单纯强调逻辑思维的作用的影响。适当加强人文学科知识的教育,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在形象和直觉思维方面得到训练,弥补我国高校理工科教育中始终存在的偏重于原理学习、演绎的收敛性思维训练的缺陷。

现代科技发展对人才模式的需求,基本可以归纳为:基础理论研究型、科技开发型和工程技术应用型。根据我校的“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注重培养全面素质,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 我院课程优化的基本思路是:充分重视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后效性,强化工科知识学习的必要性和实践性,同时注意结合社会和人文科学知识的教育,加速更新课程,构建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开设各种选修课程,完善选修课学分制度,激励学生涉猎课外知识,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性人才。

在实施过程中,借学制改革调整之机,根据我院课程体系原本较注重理科基础知识教育的特点,将重点放在内容更新和课程综合化以及加强实践能力等几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课程综合化,它是实施通才教育的必要条件,是实施创新教育改变教育观念的基础,即高等教育的课程应是一个内容广泛并融成一体的基础知识体系,是以“导向性”观点为核心的基础学科教学,是以理、智能力训练为取向的普通教育。

四、建立完善的独立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作为独立学院,我院首先是建立了自己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科技创新实验室。实验室占地面积140平方米,设备总价值80余万元,可同时容纳50人进行科技创新方面的设计;实验室设备先进,配备了高性能的测试仪器及开发仪器,极大的满足学生创新设计的需要;实验室全年对选定学生免费开放。

其次,我院确立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是保证大面积成才,强化优秀生的培养,促进拔尖生脱影而出的分层次培养方式。二是努力营造优秀人才脱影而出的良好环境,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对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协作精神和综合设计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三是为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养参赛选手。

再次,设立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创新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电子电工技术的发展,以实践教学为主,分层次设置,分阶段进行,通过一系列知识模块的综合运用达到培养电子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设计。具体阶段分为:电子技术实践技能的训练;电子测量原理及应用的训练;电子设计应用软件的训练;集成电路应用技术;单片机技术应用训练;在系统可编程技术的训练;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训练。

最后,建立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人才选拔及培养机制。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人才选拔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提前对学生做一定的宣传与介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竞赛的意识,端正对获奖的认识,鼓励学生参赛。受条件限制时还可以利用学生自己的条件,如微机、场地等。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上的资源,尽可能的使用新器件,新软件将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积极扩大知识面。我院有专门负责竞赛教师对报名参赛学生进行测试选拔,利用暑假时间对选中的学生集中培训,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器件选择,焊接电路,到测量调试,由简单电路到复杂电路,循序渐进。实验室每天对学生自由开放,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自从我院创新制度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生申请项目参加2006年5月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计划大赛获校级二等奖;我院与05、06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和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分别获山东赛区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成功参与奖一项,这在其他独立院校来说都是很少有的。

总之,现阶段的独立学院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就是应在具有创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指导下,通过各种制度的建立和改革,通过对课程体系的综合和优化,积极探索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为创建一流学院、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崇德. 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学习[J]. 中国教育学刊,2000,(1).

[2]郑金洲. 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J]. 中国教育学刊,2000,(1).

[3]王伟廉. 高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的基本特征[J]. 上海高教研究,1997,(4).

[4]岳晓东. 龚放,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 教育研究,1999,(10).

篇13

在包装设计教学中,学生掌握运用好这一学习方法的途径是:

(一)采取亲身行动参加实践

1 用全部感官进行体验

体验只有在自己的亲身行动中才能获得。动手写、动手摸、动口说、用口尝、用手画、用手做、用心品等都是获得体验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最好是多种感官并用。不如在容器造型的模型制作中,石膏模型的成型方法,如果没有亲手实践,只是按照理论,把石膏粉按照1;1.2的比例倒入水中并不断匀速搅拌成糊状,搅拌时间以2分钟为宜,石膏浆凝固起来就慢;水过少,又会出现结块不均匀。搅拌时间长短效果不同等一系列问题。所有这些只有通过亲自动手做,用眼观察,用心体会,在实践中才能找到经验。

2 体验中用心感悟

在包装装潢平面课业训练中,教师先给学生呈现不同的范例,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然后用与范例有关的内容为主题,再让学生自己重新创作,学生经历了前面教师的引导范例欣赏后,掌握了创作方法。完成后同桌互换作品,进行欣赏评价。再到前面把对对方作品的分析讲给大家,从中交流印证各自所学的知识。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力,并逐步转化为更有广度、深度的审美创造。

(二)创设体验的情景和过程,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1 在情境体验中提高学习兴趣

在包装设计是通过设计师的创意服务于广大消费者,于设计中体现包装的意义、美感和价值。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商品的包装活动和企业所进行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要围绕消费者这一中心来进行。商品包装应满足消费者对商品包装的要求。换言之,就是解决生产厂家的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传递问题。包装设计为了掌握顾客购买商品的心理过程以及同类商品的相关信息,在包装教学中必须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让学生以设计者与消费者的双重身份去自选商场,进行消费者调查和商品分析。通过设计前的调查,为构思提供充分的背景材料。设计完成后,在征求消费者对设计方案的意见,由此才能得出包装成功的结论。创设体验的情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体验过程中实现有效学习

包装设计的最终效果,要通过印刷在包装材料上的文字、图形、色彩来反映。作为未来的包装设计人员,应了解设计与印刷之间的关系,各种印刷的特点,印刷于各种工艺的表现力,印刷制作的流程以及印刷成本核算等基本知识。这样才能有效地结合制作,将设计意图准确地反映出来,甚至为设计效果增添彩。否则,如果设计与印刷、工艺相脱节,就会增加生产成本,而直接影响到包装成品的效果,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但在包装设计教学中包装印刷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半色调成像,分色于套印原理等教师不容易讲清,学生也难以理解。如果到印刷厂亲自考察,通过切身的体验,再加上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由外及内全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就能加深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学生也就容易掌握半色调图象构成与分色套印原理并对色彩属性加深理解,也就能真正了解了什么是凸版印刷,什么是凹版印刷、胶版印刷、空版印刷及印刷工艺整个流程,在体验过程中,实现了有效学习。

(三)在体验中要忠实于自己,忠实于感觉

在体验中要忠实于自己,忠实于感觉,独自验证规律,感悟道理。在进行体验时,学生一定要忠实于自己,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跟着自己的思路走,感觉到了什么就说什么,就写什么,就认可和接受什么,绝不盲目从众随大流。也不要故意附和书本的结论,一定要通过自己的亲身真实感觉来验证规律或接受认可道理。

(四)注重反思和小结

反思与总结在研究体验式学习方式已提及到,都要从两当面进行,一方面是对知识本身的小结,这种小姐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一方面要对学习的方法进行反思与小结,做到一节课一反思一小节,不断提高自己体验式学习的能力。

包装设计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每一节课进行反思与小结。一定要让学生养成习惯,无论是课上的学习,还是到超市、工厂考察实训课的学习,都要进行小结和反思。

(五)选留体验性作业

选留体验性作业是体验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上的延伸,也是体验式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表现形式。体验星座也就是必须通过亲身体验才能完成的作业,他比课堂上的体验性学习更加强调情境的真实性和体验的深刻性。由于包装设计是建立在位企业商品销售服务的基础上,因而所做的设计必须符合市场要求。应此在上该课程时,除了讲解理论、实例分析、图片赏析之外,更需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市场情况。生活在现代社会,不能对时代潮流、流行趋势一无所知,对这些有了一定的把握,才能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的设计,否则跟不上时代的设计会是很失败的。如在包装设计教学中,为了对所学包装装潢设计有个全面整体的认识,并体会包装设计实践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亲自去进行市场调查,并写出详实的调查报告。调查内容如下:

(1)按照多元化分类方法将你考察的内容列出明细。

(2)选择有代表性的大商场、超市(包括食杂店)等定时去考察。

(3)了解不同商品或同一商品在不同商店的陈列方式、色彩、氛围特点。

(4)同一类型商品定位、图形、文字、色彩、产品生产单位的名称和基本情况,产品的品质(有无标准字体),产品所用原材料及其特性,产品外观造型,产品生产工艺机加工精度、产品用途及使用方法,产品的商标、产品竞争对手的情况和竞争措施分析,同时分析价格、系列化分析风格与档次、生产者信誉、生产情况及购买者对包装的反映情况。

(5)调查销售情况

要求考察的市场要有具体的时间、地址,考察后根据你选择的某种包装产品进行全面的改良设计,体现包装的全面性。容器、结构、装潢、材料制作以及标签盒、袋的制作等最好都有完整的体现。容器造型可自制,也可供用现成。

像这样的体验性作业,学生完成后,学生对包装设计的全部知识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六)尊重鼓励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中的个性与创造性

1 在体验中张扬个性,展现包装设计的丰富多彩

处于人的经验与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在同样的情境与经历中,每个人的体验常常是不同的,表达的方式也是不一样。所以,在体验式学习中一定要允许并鼓励学生忠实于自己的感受,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和表达。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包装设计的体验式学习教学中,更应注重个性化,既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因为其个体独立有的创造性是人类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创造思维产生的基础,是创造力的核心。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缺乏个性,就缺乏创造性。发展个性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