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产业链的含义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 当前文化产业链的建设现状
1.文化产业链的建设与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呈现出鲜明的地区差异性
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及其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基础好,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文化产业链发育程度相对较好、产业链各环节相对健全、各组成部分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产业整体协作好。产业链发展状况与水平能够较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及产业自身发展波动等。与此同时,我国中西部一些地区由于受到整体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限制,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文化产业链不健全、产业协作意识与能力相对不强、产业各环节经营实力不强,对产业链支撑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彰显。中西部与沿海发达地区之间文化产业发展要素的流动、整合和优化通道有待于进一步拓展,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协同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2.对文化产业链建设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链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文化产业链的发展水平与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质量与竞争水平密切相关,是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文化企业经营主体对文化产业链建设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链建设与发展的氛围及要素供给体系进一步健全,文化产业链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进一步彰显。
3.文化产业链建设与发展水平仍有待提升,金字塔型的结构急需改善
虽然当前文化产业链发展的软硬件基础进一步夯实,文化产业链建设速度进一步提升,但由于历史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及当前体制机制束缚等原因,同国外文化企业产业链建设与发展水平相比,与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诉求相对,仍存在明显的差距。产业形态先进、产业创新性强、产业链健全、产业链各环节发育程度好,以及协作机制好的高水平高层次文化产业链建设成功案例尚不多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数量依然不足,大部分文化企业产业链建设仍处于发展水平差、层次低、竞争力不足的发展状况中,金字塔型结构明显。如何由金字塔型结构转向柱状结构,或者通过梯度提升的橄榄型结构再转向柱状结构或倒金字塔结构,是当前及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内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4.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对配套政策需要进一步健全
文化产业链凸显的是一个产业协作概念,在文化产业链建设中,产业链上下游不同的产业门类、产业环节需要进一步整合。这其中涉及不同隶属关系、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文化产业门类或环节等,如何进一步克服合作壁垒,疏通合作管道,需要在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上给予更大的支持,尤其是跨门类、跨区域、跨行业兼并或重组政策,民资或外资进入文化产业发展领域相关政策需要进一步理清。
二 文化产业链疏通、壮大与重构:政策命题的提出
文化链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无论是发展水平、发展层次的问题,还是发展门类、发展形态的问题,最根本的是动力机制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文化产业链的疏通、壮大与重构问题。
1.文化产业链的疏通是文化产业链建设的首要命题
当前文化产业链的栓塞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文化产业门类协作不畅,产业链上下游原始创意、设计研究与产品制作、品牌营建,以及产品营销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二是文化资源流动不畅,资金、人才、土地等人财物资源跨地区、跨门类、跨行业布局的格局尚未形成,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不同所有制文化企业合作存在较为明显的壁垒,体制不兼容、利益博弈等问题比较明显。
文化产业链栓塞的主要成因有以下几种。一是长期以来我国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得到有效的清理与创新;二是不同利益主体在面对利益格局调整和利益再分配过程中对自身利益的过分注重迟滞了改革的进度;三是对于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和国际文化产业竞合潮流缺乏清晰的审视与判断,决策的科学性、主动性、创造性仍有待加强,文化决策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产业链的疏通是在文化发展创新观念的引导下,通过机制建设彻底打通文化产业链上中下游资源的流通渠道,并且以通畅的物流渠道的构建为物质基础,实现产业发展要素、发展资源的优化集聚,发挥产业裂变与整合效应。
2.文化产业链的壮大,其本质上有两层含义
篇2
一、 产业链分工理论
产业链(Industry Chain)这个概念最初来源于国外,国外的研究者一般把价值链、供应链、生产链等都等同于产业链,表述方式虽然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具体含义还是基本相同的:“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设计研发—产品的生产、储存和运输—营销—售后服务的完成”,产业的上下游之间基本上要按照这样一个流程,完整的贯彻这个过程,产业链就是指在这个完成过程中,由于经济技术的联系和投入产出的关系,产业的上下游企业之间形成的相互分工、相互协作的关系。在借鉴研究文献和总结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得出对产业链的概念理解:产业链是一个链网状的中间性系统,这个系统的目标是服务顾客,主体是企业,它的基础是分工协作,产业联系是这个系统的纽带,价值增值正是该系统的导向,系统的目标、主体、基础、纽带、导向之间有着特有的逻辑联系。这个概念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含义。
产业链的核心是贯穿整个产业的价值链系统,本质是特定的逻辑联系。那么产业链就是企业以价值链系统为基础,通过特定的逻辑联系形成的组织。
产业链的直接体现是各个企业,这些企业就是产业链的各个节点,各节点分工协作,通过要素的流通,使得整个产业链运作。
在产业链系统中,包括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设计研发、储存运输、售后服务等环节,这些环节可能会跨越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多个产业,或者跨越多个行业。
二、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现状
上世纪60年代,跨国公司加快了发展步伐,将全球各个国家联系在一起,大大推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也正式开始了中国加入全球产业链分工的进程。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这个时期,中国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形式是加工贸易。90年代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完善以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中国更好地融入了国际分工,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跨国公司的战略选择也更加完善,中国在加入WTO之后,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就显得更加重要,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也愈发强大。
目前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中国拥有的优势和面临的困难两个角度,对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拥有的优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之后,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竞争力也日益增强,这也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良好的经济政治环境
跨国公司都看好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而且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也为中国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提供了条件。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创新,中国目前政治稳定,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不断完善,良好的经济政治环境为中国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提供了基石。
2、劳动力资源丰富
中国最初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形式是加工贸易,属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和贸易结构,而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恰恰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正如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廉价的劳动力是中国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比较优势。
(二)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面临的困难
虽然中国目前在参与国际分工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在参与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
1、劳动力资源面临比较优势陷阱
中国虽然在劳动力成本上存在比较优势,但是这种低成本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劣势。从总体来看,中国的劳动力群体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这也是中国只能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中附加值较低的低端加工环节的原因之一。随着经济社会背景的不断变化,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上升,这也削弱了中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
2、结构的不合理
在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中,中国只能处于附加值较低的低端加工环节,而在研发、营销等产业链的中高端环节处于劣势,在短期内,这种结构可能会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种结构的不合理,必然会拖慢中国发展的步伐。
三、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毋庸置疑,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节以宝洁公司的产品为例,对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分析。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是一家美国消费日用品生产商,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公司之一。1988年,宝洁公司在广州成立了广州宝洁有限公司,这是它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同时也拉开了其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序幕,到目前为止,宝洁公司在广州、北京、上海、成都、天津、东莞等地设有多家分公司和工厂,在中国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本文将从对内、对外两方面对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作用与影响进行分析。
(一)对中国自身的作用与影响
1、吸纳大量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
由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现状可知,中国目前仍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中附加值较低的低端加工环节,“世界加工厂”的地位也就决定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中国的国情,同时就业压力大也是中国的国情,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能够吸纳大量的劳动力,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就业压力。宝洁在中国的员工总数已经超过7000人,这其中98%以上是中国籍员工,一家发展良好的跨国公司就可以吸纳这么多的劳动力,在华的跨国公司数量繁多,有效地缓解了中国的就业压力。
2.促进中国自身经济发展
中国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能够促进了自身经济的发展。以宝洁为例,它吸纳大量中国籍员工,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提升消费能力,进一步拉动内需。同时中国也向宝洁学到了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提升了中国自身的水平。另外,宝洁自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向中国的各项公益事业捐款总额已经超过2亿元人民币,用于教育、卫生等方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发展。
(二)对国外的作用与影响
1、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促进生产的国际化、要素的国际流动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为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做出了贡献。宝洁在华进行投资,是一个双赢的举措,不仅使宝洁这个跨国公司盈利,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宝洁的运营战略以及中国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2、加强各国与中国的联系,共同建设和谐世界
中国是世界市场的一份子,在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同时,也加强了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不仅在经济方面有所合作,同时也会促进政治、宗教等其他方面的交流,这也为世界各国建设和谐世界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唐海燕,张会清.产品内国际分工与发展中国家的价值链提升[J].经济研究,2009
[2]杨蕙罄.产业链纵向关系与分工制度安排的选择及整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7
[3]郎咸平.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M].东方出版社,2008
篇3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2010年科研项目“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成效分析与对策研究”(编号:y201018996;主持人:郦昕阳)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7-0019-02
“订单式”[1]培养有许多优点:专业与职业岗位的对口度高,实践技能训练的针对性强,学生节省了就业联系环节,有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学习;企业有稳定的新员工,且新员工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但不足之处也十分明显:由于学生学习内容过于偏重单一企业的职业技能和企业文化,当“订单企业”产业转型或学生更换就业岗位时,“订单学生”适应性相对较差,转岗能力相对较弱。这就给我们提出启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在强调精通一种职业技能的同时,应掌握同一产业链上其它节点企业的多种职业技能,使学生不会因“订单企业”的产业转型而影响就业;同时,还应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学生对产业转型的适应性和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潜质。因此,在“订单式”培养的基础上有必要研究“产业链”校企合作模式。
一、构建“产业链”校企合作模式
“产业链”校企合作模式是指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引入地区特色产业中一条产业链上的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培养的教育教学模式。这一模式要求合作的多家企业能构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合作专业较好对接特色产业,教师以企业人视角施教,实训内容有产业特色,就业中体现定向和双向选择优势。因而构建该模式应由以下若干要素组成。
(一)多家合作企业构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合作企业构成的产业链应是完整的。从学生就业能够满足和适应整条产业链上企业用工的需要出发,与学校合作的多家企业不但从事的业务应在一条产业链上,而且这多家企业还能构成一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精通一种职业技能的同时掌握节点产业上的多种职业技能,并为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完整的节点产业基础。
构成的产业链应是区域经济的特色产业。因为只有特色产业,才具备产业的集群优势、技术优势、工艺优势和市场优势,产业的规模才会足够大且具较好发展前景,使形成特色产业的企业群每年有稳定的毕业生需求,使校企合作得以稳定、持久,合作内容不断丰富。
(二)合作专业与产业链较好对接并具有较强培养实力。合作专业与产业链应能较好对接。这是职业教育定位决定的,是众多合作企业用工需求决定的,是学生就业目标决定的。因而对接后的专业在教学内容上应与产业链中各产业节点的生产环节相吻合,使专业教学内容覆盖产业链上所有节点。这就为高职教学的内容改革指明了方向:在传统的专业知识体系中动态地增加实际产业中用到的知识与技能。如在纺织创意设计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纺织品图案的创意设计,还要增加纺织材料和生产工艺,纺织品印染材料和印染工艺,服装设计和服装销售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并随着设计思路、使用材料、生产工艺的改进,不断刷新、完善教学内容,做到动态、即时,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对接,学生才能学到产业节点上多种职业技能。高职院校出现专业相同但教学内容有较大差异的现象,正是地域不同、特色产业不同所造成的,有时候这种差异还比较明显,进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学校特色的专业教学内容。
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专业应具有较强实力。只有培养实力强,学校才会对企业有足够吸引力,也才能吸引足够多的企业开展合作培养,才能让合作培养的企业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因此,学校应在培养实力上下功夫,使更多的专业有实力与当地特色产业开展“产业链”校企合作。
(三)承担教学任务的主体应是既具有高等教育教学能力又具有企业人视角的学校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主体应是具有企业人视角的学校教师。有二个理由:一是企业专家不宜作为承担教学任务的主体,因为企业专家往往从企业的需求出发,过于强调眼前的生产和效益,强调所在企业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规范,不太重视知识的衔接性和互为基础性,不太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需求,不利于学生的专业成长和职业成长,但是,他们可以通过示范操作,通过产品、市场、职业规范等方面的讲座,作为对专业教学的补充;二是学校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前首先应成为企业人,因为学校教师虽然懂得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但是,他们对生产、产品、企业、市场不熟悉,教学中容易脱离生产实际,失去校企合作的意义,因而必须对教师进行产业内容的培训、实践、实习,使他们站在产业第一线,并以企业人的视角对学生施教。
(四)实训教学应能更好地体现产业特色。实训基地应设在校内,因为与多家企业合作,让所有学生到各合作企业去轮流实训不现实。将实训基地设在校内至少有三个优点:一是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这是许多企业愿意合作的重要原因;二是便于对学生在教学、生活上的统一管理,这对学生的安全和学习效果有保障;三是便于实施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但是,将实训基地设在校内也存在着一大缺陷:容易使实训教学与产业脱节或错位。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让学校教师成为企业人的同时使实训设备和实训内容充分体现产业特色。
应使实训设备产业化。所谓使实训设备产业化是指实训设备与企业生产所用的设备基本一致,并且当企业更新生产设备时,学校实训设备也同步更新。为了使毕业生能够较好地适应职业岗位,有的合作企业也愿意提供实训设备。通过合作协议的方式,学校可以要求合作企业在更新生产设备时及时告之,或向学校提供新设备,或由学校自行购置。
实训内容应依据产业节点展开。这是“产业链”校企合作模式的特征之一,它包括二层含义:一层含义是让学生完成产业链各节点企业所有工作过程,使学生掌握多种职业技能,了解多种职业岗位规范;另一层含义是当个别节点企业产业转型时,及时适应新的产业,了解新的生产过程,学会新的职业技能,使学生的实训内容能够动态地适应产业发展需要。
(五)就业方式应体现出定向优势和双向选择余地。体现定向就业优势。定向就业既是企业获得理想员工的重要保障,也是新生入学选择专业的关注要素,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的出发点之一。但是,“产业链”校企合作模式的定向就业有别于“订单式”培养的“一对一”模式,而是“一对多”模式,即学生面向整条产业链的多家合作企业就业,并以校企合作协议的形式予以保障,形成定向就业的必然性。
具有双向选择余地。由于毕业生定向的是整条产业链上的若干企业,因而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特长和爱好选择企业和职业岗位,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和职业岗位要求选择更加适合的毕业生,企业与毕业生之间有一定的双向选择余地。
二、“产业链”校企合作模式价值分析
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对高技能员工的职业迁移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毕业生理想的就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拥有一份工作,而是追求职业的可成长性:职业视野越来越开阔、职业能力越来越强、职业位置越来越重要、职业薪酬越来越高。这些新特点使高职院校探索“产业链”校企合作模式具有较高价值意义。
(一)能更好地防范就业风险
当本专业对接的节点产业发生转型或毕业生转变就业岗位时,毕业生能够依靠对产业链上其它节点产业的了解,对其它节点产业技能的掌握,以及在校期间培养的学习能力,可以从事其它产业节点上的职业岗位,实现正常就业,因而更好地防范了就业风险。
(二)使专业建设更加体现产业特色
在教学内容方面,不但依据节点产业增减教学内容,还能跟踪产业发展,实现动态对接,使专业更加切合产业实际;在师资培养方面,强调高职教师成为企业人,能站在产业一线,以企业人的视角施教,方向更加明晰,要求更加具体,更具产业特征;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更加强调实训设备的产业特性,确保实训设备与企业生产一致,并与企业设备同步更新。
(三)创新教育内容有拓展
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存在两点不足:一是学生取得创新成果较难;二是创新成果难以产业化。主要原因是创新教育没有很好地与产业相结合。“产业链”校企合作模式,将创新教育与产业、专业、学生爱好、个性特长相结合,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创新的实践更加具体,因而容易形成创新成果,也容易将创新成果产业化。
(四)学生更易形成创业实体
至少有三条理由:一是通过对多家合作企业创业的案例分析(本地区企业的创业过程在地域环境、产业特色、经济要素等方面与学生创业有相似性),容易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创业途径;二是由于学生对产业链上各节点产业都有一定了解,为创业奠定了更多产业基础,容易找到创业切入点;三是在校内创业可以得到多家合作企业在业务、资金、技术、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帮助。
(五)素质教育[2]内涵有丰富
主要是增加了职业素质教育内容。由于不同企业对职业素质的要求各有侧重,有的强调职业规范,有的强调职业操守,有的强调员工之间团结合作,有的强调工作认真细致。“产业链”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养成学生多种职业素质,有利于毕业生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
(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产业链”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由于合作企业数量相对较多,实习岗位的数量也相对较多、种类较全,因而有条件让学生依据爱好或特长自行选择实习岗位,学生只有在自行选择的岗位上实习,才能更好地发挥个性特长,更好地培养个性特长。同时,在岗位上实习也是验证学生个性特长的过程,通过实习,能弄清楚特长达到什么程度,目前的实习岗位是否有利于自己特长的发挥,是否还有更加适合特长发挥的职业岗位。
需要注意的是不应将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局限于本专业的应用领域上。许多学生的爱好、特长不在本专业应用领域,而在其它领域,如对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如果合作的是节能灯产业链,学生的特长可能不是节能灯的研制与生产,而是市场拓展、产品销售、生产管理等,由于有专业做基础,有兴趣和特长为前提,他们从事这些职业可能比从事本专业的职业领域更合适。
(七)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对于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又没有形成良好思辨习惯但却长于动手的高职学生,应重点养成他们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学做结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动手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特别是提高学习新技能的能力。“产业链”校企合作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一是产业链中多个产业节点、多种职业技能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了多个锻炼平台;二是让学生始终在相对真实的产业环境中学习、实训、实习,做与学的结合贯彻高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八)有利于学生的职业成长
首先,学生在精通一种职业技能的同时掌握多种职业技能,可以适应多种职业岗位,具备在各节点产业之间职业迁移的能力;其次,掌握了多种职业技能,并具有较强的学习新技能的能力,使毕业生比其他人更具成为技能精英的潜质;第三,多种职业素质的养成和个性化特长的发挥有助于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取得更大业绩。这些都有利于毕业生的职业成长。
总之,“产业链”校企合作模式是为了适应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块状化、特色化发展需要,降低产业转型对高职毕业生正常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毕业生职业迁移能力所践行的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对“订单式”培养的补充与完善,该模式不但能使高职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方面更具针对性,还能使毕业生具有更好的职业成长潜质。
篇4
纵观农业产业化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农村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链,由于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渐趋成熟,在解决其融资难问题上取得了较大成效,又由于农业产业链与中小企业供应链有许多相似之处,农业产业链融资被积极推广,以其解决农业产业化贷款问题。然而效果却并不是很理想,推广范围也受到限制。在此背景下,本文从产业组织学角度探析农业产业链融资的障碍,并提出解决对策。
二、农业产业链融资概述
(一)农业产业链的含义
农业产业链就是农产品从研发育种、种养殖、深加工、销售等一些列增值环节组成的链条,是组织农民实现产业化经营的有效路径。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就是要使涉农工业、涉农流通业向传统农业延伸,形成贸工农一体的经济系统,把农产品从低效益产品变为高效益产品,把农业从弱势产业变成强势产业。
(二)农业产业链融资的提出
该融资概念是在借鉴供应链融资的基础上提出的。供应链与农业产业链均将上下游客户有机结合,并以核心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1(核心企业)+N(中小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思想同样应用于农业产业链,即"1(龙头企业)"+"N(农户)"。借鉴供应链金融思想,可以在农业产业链上进行信贷产品创新。
三、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的推广障碍
目前,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尚未大范围的推广应用。表面上来看,推广该融资模式的障碍在于银行金融机构产品创新不够,金融支持力度不足。然而笔者认为,真正的障碍在于产业链本身,农业产业链自身的稳定与否直接制约着该模式能否有效实施,因为产业链融资的精髓在于它将农户与龙头企业连成一个整体,建立在整个产业链稳定的基础上。
产业链的稳定性取决于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方式和紧密程度,利益分配是否公平合理,是否是真正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由于历史体制的因素,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被人为地割裂,加工、销售环节占有农产品的绝大部分增值收益。龙头企业是强势集团,控制着加工和销售环节,最终完成农产品的价值实现。在农业产业链上,显然龙头企业处于优势地位,在链条最底端的农户处于劣势地位。由于农户经营分散、规模小、商品化和专业化程度很低,以及农产品的买方市场结构和信息的不对称,导致龙头企业掌握着实际的定价权。龙头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常常会压质压价,导致农户利益受损。农户由于未获得公平利益,也会调整其行为,如主动违约等,导致龙头企业的原材料来源失去稳定的保障。龙头企业不承诺保护农户利益,农户也不对龙头企业承担责任,结果导致双方信任缺失。违约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但是违约增加了交易的成本,致使信任缺失,导致农业产业链条无法平稳运行,甚至可能断裂。
四、完善农业产业链融资的对策
完善农业产业链融资必须从根本上着手,即如何解决产业链稳定问题,而不是单纯的要求金融机构研发设计新产品,如果农业产业链不稳定,即便信贷产品再充分,由于缺乏信用支撑,任何新产品也不能有效实施。因此,完善农业产业链融资的对策也就转变为如何稳固农业产业链的问题。
农业产业链上分布着多元的经济主体,作为单独的经济个体,他们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也是合理的。由此可见,构建农业产业链上利益协调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农业产业链利益协调机制的框架包括四个方面:实施主体、作用客体、操作工具和实现目标。
实施主体包括链条上各经济主体、组织和政府。链条上各经济主体是链条利益的创造者,他们应公平合理的分享利益。实施主体当中的组织是指由链条上的农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派出代表组成利益协调小组,负责协调农业产业链上的各种事务。这种协调小组虽只是一个民间机构,由于其组织形式得到链条中各经济主体的认可,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其协调的效率和效果有很大提高,也能保证各方的公平。政府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也会通过法律法规、经济政策和行政干预进行协调。
作用客体是链条上各经济主体的利益,即农户的利益和龙头企业的利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没有自身的利益,它是广大农户利益的代言人。
操作工具有政府协调和组织协调。政府协调的手段主要有法律协调、经济协调和行政协调。组织协调则是指协调小组组织经济主体各方进行协商与谈判,达成利益一致。其中的关键是各方要认识到他们是一个利益联盟,他们之间的博弈已从零和博弈转向正和博弈,树立共赢的思想是实现和谐利益的基础。组织协调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设立契约。通过契约,规定各成员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清晰他们的合作流程,有利于成员将他们的个体目标与链条的总体目标结合;通过契约,明晰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的原则,使分配更加透明,这样农业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的运行会更加流畅,从而达到既规范了农业产业链秩序的目的,又激发了农业产业链的活力。
实现目标是保障农业产业链各经济主体利益的公平,实现和谐利益,增强农业产业链的稳定性。
五、总结
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在推广过程中肯定会遇到障碍,其表现形式可能多样,但我们要把握本质,着实解决产业链稳定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成为一种新的、可行的融资途径。
参考文献
[1]孙太清,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利益联结机制与行为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9(69)
篇5
1995年,家乐福进入中国大陆,把大卖场模式也带入了中国。大卖场模式在当时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价格定位上,采取了严格按商品的品种分别定价的方法,大卖场一般的价格政策和价格形象是:最优的品质、最优的价格。以自己加工的商品为第二利润源;合理组织供应商和商品配送以获取第三利润源;出租场地给商品品质相关联和互补的供应商,以降低经营成本。大卖场凭借其庞大的体积、一站式的购物环境、精细的产品分类、超低的价格以及旺盛的人气,无论是从营业面积、商品数量、销售额抑或影响力而言,都成为零售业态中的重要力量。家乐福最早将大卖场概念引进中国,开创了全新的大卖场商业模式。后来的国美、苏宁等大卖场模式也都或多或少借鉴了这一模式。但是一些大卖场兼并联盟,垄断销售终端,逼生产商降价让利,操控市场价格,有可能使制造企业变成卖场的厂房。大卖场和生产商之间的矛盾在很多行业显现,比如格力电器退出大卖场,卡夫与世纪联华,以及康师傅与家乐福的矛盾等。这凸显了产业链上下游纵向关系、绩效情况、整合与优化的动力机制等因素对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的生成和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型大卖场贱买贵卖、通道费、租金、常规商业功能发挥等不同盈利模式与产业链的绩效之间也有较强的关联,但对于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的关联程度,学界一直缺乏有效的度量方法和尝试。这种缺乏容易造成对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和产业链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危害认识不足,从而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因此,探讨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究竟如何或从多大程度上影响产业链绩效,成为我们认识二者之间的关联,从而促进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优化和产业链绩效提升所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然而,传统分析理论一般仅重视从生产者视角探讨制造业产业链绩效,提出诸如资金投入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创新研发因素、企业流动性因素(市场势力因素)、工资水平、金融环境、分工因素、所有制因素等分析制造业产业链绩效的框架。这种分析框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产业链绩效提升的影响因素,但是,随着流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跃升,流通产业的影响力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大卖场所具有的生产服务业和消费服务业双重属性,既可以引导生产,又可以促进消费,成为促进产业链绩效提升,优化产业结构,从而提升经济绩效的重要战略因素。因此,分析制造业产业链绩效的影响因素可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流通方面的因素,从本研究来看,主要是零售方面的因素;二是制造方面的因素。因此,本研究拟从这两个方面搭建研究框架。
在此框架下,通过研究发现,大卖场盈利模式与产业链绩效相互关联的作用机理并非是简单的直接关联,其相互作用的影响是由大卖场和零售产业多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比如大卖场盈利模式、零售规模、零售绩效和大卖场分工水平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二、理论分析
理论研究表明,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优化是由分工深化、顾客价值和信息技术所推动的,其提升产业链绩效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服务中间需求增长与分工深化提升专业化效率,顾客价值创新催生更好的服务满足和产业链报酬递增,零售服务创新与信息化交易平台网络建设导致交易费用降低等方面。而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测量:
一是零售的盈利能力和水平。大型大卖场的盈利能力是反映其纵向约束能力的重要指标。大型大卖场盈利能力的增强有助于大型大卖场对制造业产业链实施更强的纵向约束和控制,从而有更大空间提供更多的零售服务以改善产业链绩效(Lariviere and Padmanabhan,1997;Desai,2000;徐从才、丁宁,2008)。在现实中,大型大卖场盈利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商业毛利率、成本利润率和销售利润率,分别从不同角度考察大卖场的盈利能力。
二是大卖场的产业组织与规模。零售产业集中度与规模情况也是影响零售市场势力的重要因素,是增强大卖场议价能力的重要指针。零售市场集中度与规模的上升可以有效促进大型大卖场集中资本,从而实现规模报酬递增,降低流通成本,从而有利于产业链整体成本降低,产业链绩效提升(Bloom,2000;Rao,A.and H. Mahi,2003)。但是,如果缺乏有效政府管制,大卖场一家独大,会形成市场优势地位,会导致部分大卖场滥用市场地位,从而导致制造商利润受到挤压,零供危机凸显,从而降低产业链条整体优化能力,限制了产业链绩效的提升。
三是大卖场专业化分工水平。大卖场专业化分工程度的不断深化,促进了零售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市场扩张,产生了规模报酬递增的收益,同时降低制度安排的交易成本,扩大了零售企业盈利的增长点;与此同时,对零售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成本节约也促使整个产业链的绩效提升和成本节约,并通过迂回生产链条,促进采购、物流、销售、管理、财务、信息、售后等专业化功能细分,实现产业链绩效的优化。
四是零售的服务创新角度。大型大卖场专业化分工水平提升、顾客导向的价值链延伸、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和标准化平台的构建等服务和价值创新,对于促使大型零售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节约交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具体的产业形态上,大卖场服务创新主要表现为经营业态的创新。在零售市场集中度较高的市场环境中,在分工深化、信息技术和消费需求的作用下,大型大卖场在业态选择上广泛采取连锁经营方式,实现效益提升和市场扩大,进一步提升大型大卖场市场势力和盈利能力,并促进产业链绩效的优化。因此,我们可以从连锁经营程度角度测量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对产业链绩效的影响。
三、大卖场盈利模式对产业链绩效的影响
(一)大卖场盈利能力的提高将提升制造商的劳动生产率
事实上,大型大卖场盈利能力的提升是包括零售环节在内的整个产业链绩效提升的一个表现;同时,大型大卖场盈利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显著提高大型零售商市场势力和纵向约束能力,促进大卖场之间的竞争和优胜劣汰,从而提升产业链的绩效;更进一步,大型零售盈利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优化大卖场盈利模式,为制造业产业链提供生产者服务,通过提升生产者服务绩效促进制造业和零售业融合及整体绩效的提升与优化。
(二)大卖场规模和组织化程度提高将提升制造商的劳动生产率
大卖场规模和组织化程度提升是大卖场市场势力提高的集中体现,市场势力的提升有利于大卖场壮大资本规模,形成技术和人员等要素优势,并重新组合服务价值链形势,促进顾客价值链延伸,提升规模报酬递增效应。虽然也会存在零售商滥用市场势力造成产业链绩效损失的情况,但此处不妨假设在大卖场市场势力管制合理的情况下,大卖场规模扩大的积极效应。
(三)大型大卖场分工优势越明显,对产业链绩效提升的作用越大
大型大卖场分工深化沿着三条路径提升产业链绩效:一是促进分工深化,促进大卖场自身销售迂回链条效率提升,提升规模报酬递增效应,促进产业链绩效提升;二是通过提供生产者服务,包括物流、信息、研发等服务和引导,促进制造商通过服务外包,将自身资源集中于企业价值链核心环节,从而提升劳动生产率,优化产业链绩效;三是通过大卖场与制造商之间的分工融合,刺激市场中服务中间需求增长与制造商服务外移,进而提升制造商和大卖场各自的专业化效率,产生积极的产业链绩效提升效应,提高制造商的劳动生产率。但是,由于大型大卖场分工迂回特征,其分工深化程度与制造商分工深化程度及产业链上下游分工程度如果不匹配,有可能导致产业链绩效的下降。
(四)连锁经营程度的增强有利于提高制造商的劳动生产率
连锁经营的程度是衡量大型大卖场市场势力和盈利模式的重要指标,因为连锁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的创新有利于大卖场发挥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综合效应,优化盈利模式,提升市场势力,并进一步实施区域市场扩张,迂回提升产业链绩效。连锁经营也是大卖场服务创新的重要方式,主要由连锁经营门店数、连锁经营面积、统一配送和自有配送额等指标衡量,其规模和比重的扩大有助于实现产销间的紧密衔接,建立统一的销售运转平台,从而使大型大卖场通过连锁经营的服务创新与标准化交易平台建设降低交易费用,提升整个产业链绩效。
(五)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促进产业链绩效提升效应在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有一定的差异性
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区域,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促进产业链绩效提升效应越明显。由于大卖场的社会分工程度、连锁经营水平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各地区之间资源禀赋、市场化程度和制度环境的差异,导致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发挥产业链绩效提升作用效果的差异。这其中,市场化进程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它涉及到产品与要素市场的改革和各种市场法律法规的执行。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区域,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化改革较为深入,大型大卖场的分工专业化与连锁经营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市场化较高的区域,法制契约的执行程度和政府对于市场的管制较为规范,也有利于减少行业不规范和寻租行为的发生。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从大卖场视角研究制造业结构调整、产业链绩效影响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对于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影响产业链绩效的具体研究则不多见。本文研究了一个综合零售与制造因素的产业链绩效影响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大卖场因素和制造业因素对产业链绩效的影响都较为显著。其中,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优化和能力提升对产业链绩效提升作用显著。同时可以借助提升为制造商提供生产者服务绩效促进制造业和零售业融合及整体绩效的提升与优化。但是,限于数据的缺乏,本文没有对细分行业及外资进入对产业链绩效影响进行深入比较研究和分析,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从政策含义来看,正是由于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分工深化、零售规模与组织化程度、零售效率和零售业态先进性等因素对产业链绩效提升的作用非常明显,因此,迫切需要利用零售盈利模式转型、分工深化,通过规模化与组织化提升效率和业态先进性等促进产业链绩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Lariviere,Martin,A.,and V.Padmanabhan,Slotting Allowances and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J].Marketing Science,1997,19(2):112-128.
[2] Desai,P.,Multiple Messages to Retain Retailers:Signaling New Product Demand[J].Marketing Science,2000,
19(4):81-89.
[3] 徐从才,丁宁.服务制造业互动发展的价值链创新与绩效――基于大型大卖场纵向约束与供应链流程再造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8(8):77-86.
[4] Bloom,Paul N.,and Perry,Vanessa. G.,Retailer power and supplier welfare:The Case of Wal-Mart[J].Journal of Retailing,2001,77(2):379-396.
[5] Rao,A. and H. Mahi,The Price of Launching a New Product:Empirical Evidence on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lative Magnitude of Slotting Allowances[J].Marketing Science,2003,
篇6
在陕西省内,秦岭是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库,也是联系陕南与关中区域的纽带,区域位置的特殊性使秦岭北部和南部表现为异样的自然资源特点,这导致该范围具备尤为丰富的山地体育产业业态。为此,需要对陕西秦岭山地体育产业的开发以及空间布局进行探究,从而解决陕西秦岭山地体育的主导产业、空间分布、优势产业选择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而优化此范围的山地体育现状,最终促进陕西秦岭区域的山地体育产业的发展。
一、山地体育产业的含义与特点
(一)山地体育产业的含义
近些年来,逐步地兴起了依赖于山地资源的狩猎、滑雪、攀岩等体育运动,并且变成人们进行体育竞技与休闲的一项关键内容,山地体育的兴起,有利于发展体育产业。参与山地体育的爱好者在亲近自然界、享受运动乐趣、提高生活品质的同时,实现了体育消费需求的增加,从而促进了体育产I的发展。
山地体育产业并非某种特殊的产业形态,其指的是以山地体育产业资源为中心形成的全面、系统的体育产业形态,即在开发与应用山地体育产业资源的过程中提供山地体育服务与产品。由于是依赖于山地体育资源而整合山地体育产业,因此山地体育资源的市场规律和丰富性决定了山地体育产业的发展情况及形式。
(二)山地体育产业的特点
1.资源依赖性。山地体育产业能够与山地体育产业资源互动影响,务必依赖于山地体育产业的自然资源来发展山地体育产业。与此同时,在持续发展的山地体育产业过程中,会有效地整合与应用山地体育产业的自然资源,从而衍生出具备丰富形态与很多类别的其他山地产业体育的自然资源,而山地体育产业也能够应用这一系列的资源。为此,山地体育产业及其资源互相影响,能够促进良性的循环形成。
2.业态全面性。山地体育有着全面发展很多个业态的特点。依赖于山地体育产业资源而发展的山地体育产业不但涵盖山地体育的中心产业,即山地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业、山地体育竞技表演业等,而且涵盖关于山地体育的产业,如山地体育器材设施制造业、山地体育场馆业、山地体育旅游业、山地体育会展业等等。为此,山地体育产业有别于山地体育旅游业等有关业态。而山地体育产业全面性的业态之间互相影响、练习密切,能够使体育产业链形成,从而推动产业的全面发展。
3.环境影响性。山地体育产业能够实现与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的和谐性。山地体育资源所处的环境比较复杂,常常牵涉到植物和动物保护区。为此,开发山地体育产业需要保护生态环境,有重点和有选择性地建设产业。并且,产业布局会受到山地地貌和地形的影响作用,在兼顾产业开发成本与保护山地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开发山地体育产业的特点是受到自然环境的控制以及受到地貌地形划分范围的影响。简言之,山地体育产业资源的自然生态环境决定了开发山地体育产业部门的技术经济。交通环境会影响到山地体育产业的发展。山区是发展山地体育的核心区域,而开发山地体育产业受到交通条件的影响。倘若缺少便捷的交通,那么就难以实现山地体育服务、产品的消费和供给,也就难以使规模化的产业形成。同时,制度环境会影响到山地体育产业的发展。尽管有着丰富的山地资源,可是需要具备良好的制度才可以使资源的优势形成,从而实现产业效益。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激励、扶持等,能够为发展山地体育产业创设优良的制度环境。
4.协同合作性。山地体育产业有着区域协同开发的特点。因为山地自然条件的情况复杂多变,山地体育产业会向很多的行政区域辐射,因此要求联合多个行政部门协同开发。并且,由于山地体育产业有着多样化的业态,因此更加要求有关组织机构加强合作,从而一致开发山地体育产业的一系列业态。
二、陕西秦岭山地体育产业开发及空间布局措施
(一)陕西秦岭山地体育产业开发的整体模式
需要因地制宜,加速山地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有效地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大力开发体育产业。开发山地体育产业的整体模式是:依赖于秦岭山地的体育资源,以秦岭辐射的范围作为中心,创建空间布局,辐射较广范围的山地体育产业区;对山地体育产业的一系列业态进行有效的整合,根据附近的环境、消费需求、市场发育情况等,实现山地体育产业的发展与丰富。这样,能够形成立足于山地体育资源的秦岭山地体育产业链,同各种产业进行联系,防止链条的散乱或断裂,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辐射区域的扩展,推动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陕西秦岭山地体育产业链的培育
开发山地体育产业需要涵盖体育产业牵涉到的一系列业态,有效地兼顾市场规模和资源要素,有重点和有选择地发展业态,从而使依赖于山地体育产业资源、实现消费需求的山地体育产业整体形成。培育产业链是规模化发展山地体育产业的关键方式,其指的是有关产业当中的一系列业态通过提供体育服务或者是产品的形式,以创造消费价值或者是实现消费者的需求为目的,结合相应的时空布局和逻辑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式组织。
以体育的市场价值与经济作用作为视角来讲,山地体育产业中的中心产业是山地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业以及山地体育竞技业,而山地体育用品销售业、山地体育会展业、山地体育旅游业等其他的体育产业属于相关的产业。当然,山地体育产业的组织会越来越扩展,从而更进一步地丰富产业形态。与此同时,产业的发展组成部分是消费需求与产业组织利润。山地体育产业提供的服务或者是产品重点实现两种消费群体:一是专业运动需求,这种消费需求是立足于展示山地体育运动的成绩或者是提高山地体育运动竞技能力,如建设的皇冠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道就是为了实现这种需求。二是大众群体需求,这种消费需求是立足于感受山地体育活动,如休闲和健身等,例如宝鸡太白山旅游登山节。并且,山地体育的产业链需要在组合与延伸的基础上推动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陕西秦岭的山地体育产业链需要立足于秦岭的山地体育产业资源,提供体育服务和产品,实现大众群体和专业运动员对山地体育的消费需求,从而为地方创造价值。并且,需要根据制造生产、销售产品、消费服务的逻辑顺序建设一种动态发展、互相影响、上下联系的链条式的动态产业结构。
陕西秦岭山地体育产业链的一系列业态组成部分是上游与下游的联系,依赖于山地体育产业资源的上游的体育用品制造业与体育设置器材制造业生产消费资料,从而将运营资料提供给体育用品销售业、体育场馆业。属于服务消费层次的体育旅游业、体育健身娱乐休闲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会展业、体育培训服务业等依赖于上游的业态提供更加多样性的产品和服务。并且,这几种业态之间互相影响、互动支持、互相促进。处于山地体育产业链下游的体育对外贸易业与体育传媒业属于延伸的上游w育产业链,而有效地统一上游业态跟这两种业态能够实现消费需求以及山地体育产业的发展要求。
(三)陕西秦岭山地体育产业的空间布局
体育产业的空间布局是对固有的山地体育产业链进行有效的整合,连接固有的产业部门,从而使市场激活的一种有效形式。在整合需要开发以及已经开发的山地体育产业部门的基础上,通过点带轴的进一步发展,能够互补产业的优势,大大地减少开发资源的成本。陕西秦岭体育产业的空间布局需要立足于渭南、安康、西安等固有的山地体育产业基础之上,根据交通条件、产业资源的分布情况,有重点地建设六大山地体育产业区域,即商山体育产业区、安康体育产业区、骊山体育产业区、华山体育产业区、终南山体育产业区、太白山体育产业区。其中,商山体育产业区包括商洛所辖的1 区 6 县,由于该区域具备丹江文化、柞水溶洞、金丝峡等资源,因此适宜重点发展登山和水上运动等体育项目,注重开发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业、体育旅游业,以及开发体育竞技表演业和体育培训服务业;安康体育产业区包括汉阴、石泉等,由于该区域具备天华山瀑布、子午栈道等资源,因此适宜重点开发山地越野、水上漂流等项目,以及发展体育健身娱乐休闲服务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场馆业,并且延伸体育对外贸易产业链;骊山体育产业区包括临潼区骊山及北麓,由于该区域具备骊山温泉、秦唐文化等资源,因此适宜发展体育外贸和体育传媒业,需要重点开发体育会展业、体育旅游业、体育休闲娱乐业;华山体育产业区包括潼关县、华阴市等,由于该地具备武侠文化、道教文化、华山资源,因此适宜开发攀岩、探险等体育项目,需要注重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旅游业,以及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开发体育场馆业和体育用品销售业;终南山体育产业区包括户县、长安等,由于该地具备森林公园和山区,因此适宜发展参与性强的体育运动项目,需要开发体育外贸业和体育传媒业;太白山体育产业区包括岐山、眉县等,由于该区域具备民俗文化、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因此适宜发展狩猎、体育竞技、探险等体育运动项目,以及开发体育旅游业,实现体育对外贸易业与传媒业的延伸。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陕西秦岭山地体育产业整体模式进行开发与产业链进行培育,以及对该区域产业空间进行合理布局的基础上,能够实现该区域的规模化发展,从而推动陕西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078-02
一、引言
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和利用,长期受困于区域外比较优势模式的主导,区域外优势企业通过“贴标签”方式,严重掠夺该地区原生态山地特色农产品,使地区赖以发展的优势资源,变为“资源诅咒”,地区少数民族反贫困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已经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贵州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农产品生产具有绿色、环保、质优的特性,但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较短、源头农民利益得不到充分体现,如何借助贵州这张牌,延伸产业链,提高特色农产品管理化水平,使该地区少数民族脱离贫困是亟待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二、相关文献研究
产业链理论源于中国,是一个本土化概念。国外研究产业链的内含链――价值链和供应链,而对产业链基本没有研究。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学者从不同视角和不同产业研究产业链,得出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总结这些成果,主要有:(1)产业链概念研究。他们主要从投入与产出理论、产业聚集理论、中间组织理论出发,界定了产业链是集纵横走向、空间延伸、资源整合、协同创新为一体,横向表现为若干企业的聚集,纵向表现垂直一体化特征的由核心企业为链主聚集上下游节点企业的中间组织,其外部表现为企业链,内部包含资金链、信息链、价值链、供应链、信息链、技术链、资金链、资源链等诸多链条。主要分为资源推动型产业链、技术主导型、市场拉动型产业链和混合型产业链。(2)产业链整合方面,刘慧波提出产业链整合策略和整合水平在自变量因素对产业链持久生存性的影响中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也有学者提出了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和横向整合(芮明杰,刘大可等)。(3)产业链延伸研究中,肖芬等指出,产业链延伸就是对现有的生产链延长和拓宽。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产业链的稳定机制;刘刚提出了产业链的知识转移与创新结构,李心芹、李仕明提出了产业链的结构类型。上述研究将产业链作为整体对象,没有从产业链的内含链角度分析研究。笔者将从产业链的物理结构出发,以空间链、企业链、技术链、信息链四个维度,探讨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的手段和方法。
三、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肖芬等研究煤炭矿区产业链延伸的影响因素时指出,产业链延伸受内部和外部因素影响,并将其区分为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促进因素中矿区利益、人力资源、环境保护是煤炭矿区内部因素,公众促进和市场需求是矿区外部因素;技术成本、经济风险、自身管理是煤炭矿区内部因素,资源枯竭和国家政策是矿区外部因素。崔焕金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技术创新的业务链延伸在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其实质就是煤炭企业如何依托技术创新走内涵式和外延式产业链延伸之路。邓娟、李烨研究认为,资源型产业链延伸受基础因素(自然因素、管理能力)、行为因素(技术创新能力、投资能力)和约束因素(市场需求、国家产业政策、环境保护)的影响。上述学者虽然站在不同的产业角度分析了产业链延伸的影响因素,但共性因素可见一斑。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使许多地区变成石漠化连片区,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貌特性,山地特色农业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优势,气候湿润、温度适中、雨量充沛等条件为山地特色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近年来,政府倡导的“农户+公司”农业发展模式在拉动农业经济的同时,也逐步显现出弊端,特别是山地特色农产品(如茶叶)发展中公司严重盘剥农民利益,一些公司将其特色农产品低价收购后,转到外埠市场,然后通过“贴标签”形式掠夺当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较短,基本处于“农民―公司―消费者”状态,公司只将有为行为体现在上游农民身上,对下游行业关注严重不足,对中间产品的开发和技术研发力度不够。基于上面分析,笔者认为,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对不同的内含链有不同的影响因素,就空间链其影响因素主要受产业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企业链受物质(中间产品)和资金交易的影响,技术链受技术研发成本、技术协同创新能力、技术保护度的影响,信息链受人际信任、专用性资产投资和制度信任的影响。厘清这些影响因素对产业链延伸具有较强的方法论支持。
四、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策略
1.空间链的架构及延伸。空间链是指同一产业链在不同地理区域间的布局或分布状态。产业链从所处的节点企业具有上游和下游之分,而对山地特色农产品具有如何拓长和拓宽链条,产生增值效应的价值链。为此,空间链的架构和延伸必须依赖山地特色农产品的空间布局和企业的空间布局问题。首先,作为山地特色农产品,厘清分布状态,结合贵州的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形成连片、连域、连带的种植格局,实现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其次,针对产业链延伸中企业的带动作用,以经济区划建设的规划要求,在“核心企业+节点企业+研发机构”模式运作下的同一地区环形产业链,主要加工生产山地特色农产品为原料的中间产品。再次,根据中间产品的去向,依托招商引资,引进深度加工企业,在同一地区或省内不同地区构建加工基地。将不同的中间产品作为空间延伸的手段,而不是将单一的山地特色农产品作为创品牌、创绩效的手段。
2.企业链的延伸。企业链体现产业链中不同的企业之间通过物质、资金、技术、信息的流动和相互作用形成的相互关系,是产业链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纵向一体化特征。现在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的产业链很短,企业基本没有形成纵向一体化的链条,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户+公司”模式主导下形成单一企业在行业中的高度垄断,市场准入机制发挥不了作用,是严重的市场失灵状态(因为自由竞争是判断市场是否失灵的标准)。企业链的延伸必须打破“农户+公司”的模式,将“农户+公司”模式中的企业只作为企业连环中的一个具有生产中间产品的节点企业,不要将资源配置的所有权利全部下放到该企业,特别要杜绝政府主导招商引资的前期工作,一旦招商引资完成,对企业后续问题严重不作为的失当行为。企业链条的形成首先必须依赖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政策),政府的政策要体现在企业间能否沟通、交流、合作方面,简单来讲政府的政策是否有利于企业间的协同。所以,在政府公共政策引导下,公开招标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的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必须体现技术研发能力、经济增长能力和社会贡献能力。由核心企业在协同政策的激励下,通过制度信任等手段形成“辐辏”式产业链(其含义是许多较短产业链变为核心企业的上游),以保护外地企业将本地山地特色农产品“贴标签”,严重掠夺山地特色农产品资源,造成本地的“资源诅咒”或本地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偏离价值。同时,“辐辏”式产业链也可以直接保护本地山地特色农产品品牌,而且能够形成本地特色品牌。以“辐辏”式产业链为依托,核心企业生产的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去向为传到,特别是将中间产品辐射到省外甚至国外,嵌套在外部的产业链中;而将生产的最终产品通过中间产品的捆绑式销售逐步推向外地市场。
3.技术链的形成和延伸。产业链中的技术链是不同节点上以生产产品为目的形成的加工技术和对接技术。主要分为核心技术、平台技术和衍生技术。以往单个企业自主研发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来自于研发成本。产业链是核心企业为中心,聚集上下游许多节点企业,为共同生产最终产品,共同承担风险的整体。技术链条的建立必须依赖协同研发的技术发展路径,在架构本省“辐辏”式产业链时,强调技术链中以核心企业为中心,通过每个节点企业和核心企业间的技术对接,进行模块式协同研发,在技术链条形成过程中强调技术在产业链内部的溢出效应,打破节点企业间的技术封锁,通过“沟通+交流+合作”(也叫协同)方式,形成产业链技术专用性资产,努力减轻节点企业的研发费用,降低研发风险。在技术链的延伸中注意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在横向注重生产技术的转化,纵向努力实现不同节点企业传递中间产品方面的技术对接。
4.信息链的架构和延伸。目前不管是资源推动型产业链、技术主导型产业链还是市场拉动型产业链,一个严重的阻碍产业链延伸的瓶颈是信息严重不对称。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中这一问题同样十分突出,源头上农民的知识信息、市场信息严重不足,在与公司博弈中产生逆向选择,严重挫伤了农民对山地特色农产品生产的积极性,而公司在掠夺山地特色农产品对农民的溢价时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在不对称纳什谈判中往往农民丧失了谈判能力。产业链下游由于公司掌控市场的完全信息,并且将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转移到外地市场,通过“贴标签”高价销售。为此,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信息链的架构必须依赖本文提出的企业链,一旦企业链架构完成,在制度方面首先通过制度信任完成有限的交易次数,平衡产业链中信息的共享程度;其次在企业边界人员的努力下,实现企业间的人际信任,通过交往建立牢固的信息交流平台,特别是信息化背景下,通过建立产业链内部局域网和认证制度,形成信息交换的专用性资产。
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路径以引起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但目前只是以产业链整体状态的延伸进行研究,笔者从产业链的内含链出发仅仅探讨呈现物理结构的内含链,并提出了有益的探索思路。目的在于为后续较深入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在另一个层面说明现今的“农户+公司”模式对山地特色农产品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是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Z2012040)和国家软科学计划面上项目(2013GXS4D1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芮明杰.论产业链整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龚勤林.产业链延伸的价格提升与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4(3)
[3] 刘大可.产业链中企业与其供应商的权利关系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1(3)
[4] 吴金明.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 + 4 + 4”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06(4)
[5] 刘刚.基于产业链的知识转移与创新结构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11)
[6] 李心芹,李仕明.产业链的结构类型研究[J].电子科学大学学报,2004(4)
[7] 蒋国俊.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4(1)
[8] 肖芬,刘西林,王军.煤炭矿区产业链延伸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09(1)
[9] 崔焕金.煤炭企业的产业链延伸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5(5)
[10] 邓娟,李烨.资源型产业链延伸的影响因素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0(9)
篇8
必须看到,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DIY相比,正在到来的DIY2.0时代,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如果说,性价比是DIY1.0时代的重要特征,那么,DIY2.0时代的核心理念则是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让用户充分享受高端应用和未来应用的视觉体验。具体说,DIY2.0不再简单的满足攒机,而是肩负起一机多能的重任,在网络内容、高清视频、3D游戏等多媒体综合应用上实现新突破。
2011年1月,AMD正式了全球首款加速处理器APU(CPU+GPU),这是处理器领域自X86架构问世40年以来最伟大的进步,它不仅为Pc行业开启全新的发展方向,也为DIY市场急需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带来一场巨大的革命。
革命有望成功,AMD必当努力。在DIY2.0时代到来之际,AMD抢抓了先机,但是,能否携APU重振雄风,则取决于三大要素:
其一、保持高性价比的绝对优势。APU虽然不是简单的满足攒机,但高性价比依然是赢得中国用户的制胜法宝,这也是AMD对抗英特尔的先天性优势。进入DIY2.0时代,AMD必须继续保持这一优势。好在收购ATI之后,AMD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同时具备CPU与GPU技术的公司,这就确保TAMD在成本控制、资源利用等方面独胜一筹,也为开发高性比创新产品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篇9
随着国家“十五”、“十一五”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在我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从总量上看,到2008年底,我国主要农产品如粮食、水果、肉类、奶类等已位居世界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已具备年生产5亿吨粮食、5亿吨蔬菜、7000万吨水果、7000万吨肉类、3500万吨水产品、2500万吨禽蛋、2000万吨油料、1800万吨奶的生产能力。加工原料的日益丰富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①
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加工水平低、损失多 ;产业链原料供应和加工环节脱节、原料供应质量差、专用原料少等多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存在的问题,实现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分析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认真、细致地研究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的类型,以及各种类型产业链每个环节的运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对策以及政策措施。
二、农产品加工产业链CCP分析模型的建立
目前对产业或产业链的分析主要有3种方法,即微笑曲线、价值链理论和SCP分析框架。
从微笑曲线分析来看,曲线两端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和品牌经营等环节附加值最高,曲线最下端的原料生产附加值最低,加工环节次之。因此,不少学者认定农产品价值链的两端各环节为战略环节,提出积极发展曲线两端的战略建议。②但是,从农产品价值链或从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来看,原料生产既是附加值最低的环节,也是最薄弱的瓶颈环节,因此,目前来看,该环节是只能加强,不能忽视的战略环节。农产品加工环节情况与此类似。
波特的价值链较偏重于以单个企业的观点来分析企业的价值链活动、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可能的连接以及企业从中获得的竞争优势。③
贝恩(Bain)、谢勒(Scherer)等人建立的SCP分析框架,即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该框架的主要原理是,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了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④SCP分析框架描述的市场和企业应该是同业市场和企业,即生产或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该企业涉及两大类市场即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市场,而产业链,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经营主体既有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供应商,提供农产品加工原料的农户、基地,又有加工企业、销售商和超市等,显然其经营主体已超出了SCP分析框架的范围。从经营主体所处的市场来看,有组织原料生产和销售的农资供应市场,有为组织产品加工的原料供应市场,有从事产品收购和销售的初级农产品销售市场、深加工产品销售市场等,其涵盖内容也超出了SCP分析框架的范围。因此,SCP分析框架对产业链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运用传统的产业分析方法对产业链,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产业链进行分析,明显存在不足或局限性,因此,笔者将SCP分析思路引入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分析之中,并对其进行改造,建立新的针对产业链的CCP分析方法,即:链(Chain)―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
模型的基本含义是:产业链的类型决定链上各主体的行为,链上各主体的行为决定自身以及整个产业链的绩效。
三、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CCP分析及对策
按照农产品的加工程度以及链条的长短,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链条可分为:简单加工处理鲜活类链条,初加工类链条,深加工类链条,精深加工类链条等。运用CCP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如下。
(一)简单加工处理鲜活类链条,主要包括:新鲜蔬菜、鲜肉、鲜鱼、鲜蛋和鲜果
1、CCP分析
(1)产业链特点(C)。生产环节:农户生产和基地生产并存,而分散的农户很多。加工环节:技术要求简单,加工企业规模小、农户多。销售环节:批发商、零售商、超市、农户并存。消费环节:高中低消费者并存,数量多。
(2)产业链主体行为(C)。加工企业对农户和其他原料生产者、销售商的垄断受到限制,销售商对原料生产、加工企业、消费市场的垄断同样受到限制,因此整个产业链呈现出完全竞争的态势。
(3)产业链绩效(P)。农产品的性价比、链上各主体的利益分配比较均衡和合理。但是,产业链整体效益低,价值增值少,产业链竞争力弱。
2、战略目标
规模生产,提高品质,降低成本,拓展利润空间
3、战略措施
通过土地流转,大户承包,机械耕作,投入技术,大量生产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
(二)初加工类链条,主要包括:普通大米、小麦和普通食用油等
1、CCP分析
(1)产业链特点(C)。生产环节:农户生产和基地生产并存,而分散的农户很多。加工环节:技术要求简单,加工企业规模小、农户少。销售环节:批发商、零售商、超市、农户直接销售少。消费环节:中低消费者并存,数量多。
(2)产业链主体行为(C)。出现了加工企业对农户和其他原料生产者的垄断,销售商和超市对加工企业的垄断。
(3)产业链绩效(P)。销售商或超市、加工企业、农户、基地等利润状况。在初加工农产品中,加工企业、农户利润微薄,而销售商、超市利润较高,这是国内的目前的普遍现象。
2、战略目标
规模生产,规模加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加工环节的地位。
3、战略措施
通过土地流转,大户承包,大力支持发展乡村加工企业,已经上规模的初加工企业应该积极向深加工发展。
(三)深加工类链条,如优质粮油、脱水蔬菜、普通奶制品、普通方便食品、大众服装、普通家具用具和中档饮用茶等
1、CCP分析
(1)产业链特点(C)。生产环节:农户生产和基地生产并存,而分散的农户较多。加工环节:技术要求高,加工企业规模大、深加工企业少、农户没有加工能力加工。销售环节:主要是加工企业、超市、零售商并存,农户没有销售。消费环节:高中档消费者并存,数量较多。
(2)产业链主体行为(C)。深加工技术要求高、企业规模大、数量少,加工企业处于对农户和基地的绝对垄断地位。在销售市场上,加工企业、零售商、超市并存,但是,加工企业相对较少。消费者多属于中高收入群体,他们比较注重产品的品质,而加工企业处于相对垄断地位。
(3)产业链绩效(P)。由于产品技术含量高、品质好,消费者比较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产业链的整体效益较高。处于产业链上的加工企业、超市(销售商)、农户(基地)等各环节均有利可图。
2、战略目标
标准化生产、品牌经营、低成本国际竞争。
3、战略措施
大力发展基地生产,努力培养新型农业产业工人,做大做强加工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引导商业企业积极向加工业延伸;促进加工环节的竞争,促进加工企业逐步向精深加工业发展,深加工企业以低成本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四)精深加工类链条,包括高档方便食品、高档奶制品、保健食品、高档服装、高档家具用具、卷烟和高档饮用茶等
1、CCP分析
(1)产业链特点(C)。原料生产环节:主要是基地生产。加工环节:技术要求很高,加工企业规模很大、加工企业很少。销售环节:加工企业、超市、零售商并存。消费环节:属于高档消费、消费数量相对较少。
(2)产业链主体行为(C)。精深加工企业掌握先进或独特的工艺,他们控制原料基地,有自己的品牌,少数加工企业制定行业标准,制定市场价格,加工企业多数都有自己的专卖店等自建销售渠道,在产业链中,他们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
(3)产业链绩效(P)。由于产品技术含量很高、品质优,消费者愿意支付高价格,产业链的整体效益高。一般情况基地或农户有利可图,销售企业的利润在平均利润率以上,但是加工企业攫取了大部分利润,整个产业链利润增值高,竞争力强。
2、战略目标
制定标准,建立国际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
3、战略措施
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注重绿色、环保产品生产,建立国际品牌,做好国际品牌的营销。■
参考文献:
①邱丽敏,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J].经济纵横,2008(9):81―83。
②桂寿平、张霞,农业产业链和U行价值链的协同管理探讨. 改革与战略,2006(10):79。
篇10
长期以来,我国依靠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积极参加到由跨国公司搭建和主导的全球价值链(GVC)体系中,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获得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这种发展模式逐渐显得不可持续。同时,我国的大部分代工企业在国际大买家的榨取下始终处于微利甚至趋于无利的境地,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是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这是我国代工企业无法获高利润的短板。现在怎么摆脱由GVC体系带来的一系列发展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国内多数学者提出从搭建国内价值链(NVC)的角度来解决GVC困境,认为搭建NVC 可以把潜在的内需变成实际的市场需求。在当下经济局势下中国代工企业选择加入NVC之后,可以利用国内市场的市场需求走出GVC中的一系列问题。但是本文却认为建立NVC之前必须先在一些区域形成价值链,区域价值链的形成是构建NVC必不可缺的前提。当区域价值链形成之后,再通过区域间的协同和政府主导实现NVC。因此本文的目的是探究如何搭建区域价值链。
一、产业价值链的理论基础
产业价值链可认为将价值链的方法扩展到产业链上对价值的组织形式及其创造进行研究。陈柳钦(2007)提出:产业价值链即是产业链背后所隐藏的价值组织,同时也是价值创造的结构形式,是价值链与产业链的结合。产业价值链是产业链的价值属性,也是产业链更深层次的价值含义。产业链通过链结间的关系网络实现了产业链内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互通有无,不仅使本产业链内可利用的资源达到最大,也使得本产业链的竞争力得到了持续的加强,这样产业链才得以保持持续更优的发展。
二、产业价值链的理论模型构建
价值链的构建必须经历整合、分工和合作三个阶段,虽然这三个阶段在先后顺序上有前后之别,但是也是互相渗透的,即整合中含有分工,分工中往往伴随着合作。由于把这分开容易说明价值链构建的机构,故本文把价值链的构建分为三个阶段。如下:
(1)整合阶段
产业整合:对企业、机构、集群之间的关系与组织的重新整理和合并,这种整理和合并的目的是为了使事物的运行更加有效和协调。当前现存的整合模式可以分为:横向式整合、纵向式整合、混合式整合。
(2) 分工阶段
产业分工:随着许多产业部门的出现,社会劳动在相似、不同产业的不同生产阶段和生产方式的分工。本文就区域而言把分工分为:地域分工和产业分工两种模式。产业分工决定了地区产业要获取更多的发展机遇就需要积极的加入产业价值链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向高附加值环节的攀升。
(3) 合作阶段
区域合作:不同区域的经济主体为获得各自利益而自发进行的以产品和要素在这些区域之间有有效流动为实质内容的协作性和互利性资源配置的一种活动。区域合作的模式归纳如下三种模式:政府主导型,企业领导型,行业协会主导型。
三、产业价值链建构的基本路径
对于价值链构建的基本路径,我们从整合、分工、合作三个方面的基本模式分析,给构建路径提供方面。
(一)整合方面的基本模式:
1.横向并购,是指相互独立地从事相同的业务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其目的主要是确立或巩固物流企业在行业内的优势地位。如:2010 年 ,吉利收购了沃尔沃。改变中国消费对国产车“技术含量不高,不够安全”的印象,从而提升吉利的地位优势。
2.纵向并购,是指从事的业务具有前后关联的企业之间进行的并购,其主要目的是实现纵向一体化,如中粮集团对澳大利亚两家产能40多万吨的糖厂的收购,克服中粮集团农产品板块的原材料供应不足,加大对海外原材料供应的掌控力使中粮走向海外。
3.混合并购,是指企业跨行业或跨市场的并购,目的是通过分散投资降低企业风险,达到资源互补、扩大市场活动范围。例如2011年8月15日,谷歌携手摩托罗拉移动,完美的“软硬结合”。谷歌的专利组合将新增17000项,另外还有7500项专利正在申请等待批准之中。
(二)分工方面的基本模式:
地区分工模式
1.地域“均衡”分工模式
区域“均衡”分工模式主要是指以区域间均衡发展为主导,使多个不同产业部门在不同区域以横向水平的方式形成自成体系的产业结构,由此而形成区域产业间水平型产业分工格局。
2.地域梯级横向分工模式
地域梯级横向分工模式是指,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技术相对不足的低梯度区域,而经济发达的高梯度区域利用其资本、技术充裕等优势,使不同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上形成横向水平的产业空间结构的客观过程和分异状况。
(三)合作方面的基本模式:
政府主导的合作模式,它是一种以政府作为主要推动力,促进区域产业合作进行下去的模式。政府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使得全社会的各种资源,发生重新分配,一切资源为区域产业合作所服务。
企业主导的合作模式,它是一种企业自主支配各种资源,进而推动区域产业合作的模式。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实现产业内的一切资源跨越区域进行重新分配,进而达到实现区域产业合作的目的。
行业协会主导的合作模式,行业协会通过经常性地举办各种经贸论坛、信息交流会议,促进不同地区企业之间的联合。(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志彪.重构国家价值链:转换中国制造业发展方式的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6).
篇11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使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姜昭、王凯,2006)。而农业产业链管理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途径与方式。农业产业链是具体的不同农产品链的集合体,农、林、牧、副、渔各业的产品链,构成了总的农业产业链(王凯、韩纪琴,2002)。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效益低、抗风险能力差、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等缺点困扰着我国农业及其关联产业的发展。在农业产业领域,通过选择具有一定纵向一体化力量的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并实行农业产业链管理,能降低交易成本与风险、提高产业链条整体运行效率,使企业、农户以及其它相关经济实体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出现多赢的局面。因此,对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对于经济组织形式影响因素的理论考察
自科斯的《企业本质》与《社会成本问题》两篇文章问世以来,经济学家们便开始使用交易成本这一分析工具来重新审视各种经济组织形式。科斯认为通过建立一个组织来指挥资源分配,能节省某些交易成本(Coase,1937)。威廉姆森则把企业组织视为一种治理结构,认为不同的治理结构应该与不同的交易类型相匹配以实现交易成本的最小化,而不同的交易在特征上的差异就决定了经济组织形态的多样性(Williamson,1996,2002)。对于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他主要是从人的因素(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与特定交易相关的因素(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以及市场环境因素(潜在的交易对手的数量)三个方面来分析。此外,交易成本也与产权制度、资产物品特征、品牌的专用性投资有关。同时通过纵向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可以减轻敲竹杠问题,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上述因素在决定交易成本的同时也影响着经济组织形式的选择。罗必良(1999,2004)也认为经济组织多样性是由市场竞争程度、组织内部的组织体制和交易规模、物品特性、资产专用性程度、生产的可控程度、规制结构以及政府行为等因素共同决定。周立群、曹利群(2001)则强调了信誉与合作、专用性投资与组织调整、政府的互补性制度安排对于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创新的重要作用。
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的影响因素
农业产业链组织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经济组织,涉及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个领域以及链条上的多个经济实体。而不同农产品链在产品特性、资源禀赋、资产特征、外部环境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链条上各个环节的联结也是松紧不一、形式各异,这就决定了我国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产业链条上的核心企业与农户的联结关系与方式来看,主要有四种典型的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合同式组织形式、合作式组织形式、企业式组织形式、股份合作式组织形式(姜昭、王凯,2006)。综合前文的论述并结合新制度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的相关知识对可能影响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的因素进行理论归纳,可得如图1所示的影响因素鱼刺图。
如图1所示,影响因素分为两类。上半部分“鱼刺”代表内部制约因素,下半部分“鱼刺”代表外部影响因素。下文将结合前面提到的四种典型农业产业链组织,对以上各条“鱼刺”所代表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一) 农业产业链内部制约因素
其中资源禀赋、资产专用性、产权安排、农产品特性为有形资源因素;核心技术、产品品牌及商誉、组织管理与计量能力,信息与机会主义行为为无形资源因素。
资源禀赋:各种农业产业链组织都是以一定的农业资源为基础的,以获得源源不断的物资输入,保证组织的稳定运行。由于农业生产是一种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活动,自然资源禀赋状况就决定了农业产业链进行经济再生产的具体组织形式。
资产专用性:如果专用性投资越大,则交易过早的中止将给投资方带来的损失将越大。在农业产业链条上,交易各方的专用性资产投入越多则沉没成本也越高,交易也越趋向于稳定,产业链条各环节联接也就越紧密。因此专用性资产投入状况会影响链条上各环节的联结紧密程度,从而影响到产业链的组织的选择。通常,专用性资产越多、专用性越强,各方的利益联系越紧,就需要采用联结较为紧密的组织形式。反之,资产专用性投资很少、利益联系不太紧密,各方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都较大,则适于采用较为松散的组织形式,如合同式组织形式。
产权安排:产权界定不清将会导致较高的交易成本。因此相关资产的产权界定状况也会影响与之相匹配的农业产业链的组织形式。在其它的组织形式中也都要求交易各方在交易之前,相关资产的产权已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界定,这样能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
农产品特性:农业产业链条的运行须以农业产出为前提和保证,而不同农产品在生长条件、成长周期、保存、加工、相关替代品多少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对于谷物、棉花等生长周期较长、涉及规模较大、加工复杂的农业品,相应地需要有具备一定规模、链条较长较粗的产业链组织形式与之相匹配,如合作社组织形式。而对于瓜果、水产品等生产周期较短,受气候、土壤肥力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加工简单、又不易储藏的农产品,可以采取较为短小、规模较小、反应敏捷的组织形式,如企业式组织形式。
核心技术: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如果非专利化的专用性核心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则企业与农户双方都面临着机会主义行为的威胁,这时选取合适的农业产业链组织进行农业产业链管理,则各方都能受益。通常对于那些技术要求较高的农产品,如蚕桑丝绸行业,从蚕蛹到最后的布匹衣物的生产都需要较高的技术含量予以支撑,而对于产业链条上的农户等经济主体也常常需要技术指导,就决定了要采取有较大合作经济成分的产业链组织形式。
信息与机会主义行为:不同的农业产业链组织在信息传递与防止机会主义行为方面的功效也不尽相同,所以信息传递效率以及交易各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就决定了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的选取。一般而言,越是松散的产业链组织形式,信息沟通效率就越差,发生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也越大,交易费用也就越高。
如前所述,交易成本不仅与资产物品的特征有关,而且与无形品牌的专用投资也有关。而不同的交易特征,要求与不同的组织形式相匹配。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产品品牌及商誉也会对农业产业链的组织形式产生影响。此外,由于组织内部管理组织能力、对组织成员努力的考核和报酬的计量能力会直接影响到一个组织的绩效,因此也影响着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的选择。例如,企业式和股份合作式组织形式,通常需要有较好的农产品品牌、商誉和较强的现代化管理组织能力与之相匹配,同时对于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的要求也很高,通常具有现代化的管理结构体系。通常农产品品牌、商誉以及组织管理与计量能力是在具体的组织已经形成之后才逐渐形成,而且在组织的运行过程当中又反过来影响组织形式的完善与变更,并影响产业链组织的运行效率。
(二) 农业产业链外部影响因素
其中交易频率、政府行为、产业科技、市场的结构与规模为产业(经营)环境因素;法律制度因素、经济因素、政治与人文因素为宏观环境因素。
交易频率:威廉姆森认为一种组织形式(治理结构)的确立和运转都是有成本的,而交易频率高的交易更容易抵消治理结构的运行成本。由于不同农产品在生长周期、加工工艺、市场规模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就使得其交易频率存在差别,因此要采取的产业链组织形式也不同。对于经常发生的交易,需要采取较为紧密的组织形式。
政府行为:政府在维护经济主体有序运行和公平竞争,保障资源配置的有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农民作为数量最大、分布面最广的社会群体,是政府保护的重点对象。政府对于产业的干预、支持政策都会影响到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的选择。多数情况下,不同地区在实行农业产业链管理时都需要有政府部门出面进行组织与协调,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与鼓励。而且一些农业产业链组织本身也都有政府部门的直接参与,其决策与行为更会直接影响到农业产业链组织的行为方式,从而对农业产业链的组织形式产生直接的影响。
产业科技:与具体农产品链条内部的核心技术不同,产业科技指整个产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对整个产业的竞争状况有很大的影响。产业科技决定了具体农产品链的成本结构与最小经济规模,从而会影响到具体产业链的组织形式。
市场结构与规模:市场结构与规模会直接决定着组织形式的选取。市场结构主要包括市场集中程度、进入壁垒、产品差异化程度等。如果某种农产品市场的集中度与进入壁垒较高,产品差异化程度又较小,那么相关农产品链的竞争程度也就越大,对于产业链组织形式的选择也就越苛刻。同时,市场规模较大,相应的产业链组织也可以选择较大规模、联结较为紧密产业链组织形式,如合作社组织形式、股份合作社形式等。
另外,不同地区的具体农产品链条在宏观上都处于一定的经济、法律制度、政治与人文等宏观环境之中,其具体的产业链组织形式、行为方式等也必然都会受到整个地区宏观环境因素的影响。经济状况较为发达,政治、制度环境较为宽松的地区,其产业链组织形式也趋于多样化发展。同时,不同地域的人们在风俗、习惯、信仰、文化背景、对于农产品的偏好等方面也都存在区别,因此,不同地区在采取农业产业链管理,选取具体的产业链组织形式的时候就要因地制宜,适合不同地域的具体要求。
结论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链之所以存在多种组织形式,是因为同时受到了产业链条自身内部和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在这些因素中,自然资源禀赋状况、资产专用性、产权安排、农产品自身特性、信息沟通及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交易频率、政府行为、市场结构与规模,由于它们各自均需要有具体的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与之相匹配,会从不同方面直接影响我国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的选取,因此是主要影响因素。而具体农产品链条的产业链组织形式的选取,则要受到链条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同时,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多样性的存在也表明并不存在唯一的最优组织形态。不论由哪一种组织形式安排来治理产业链条上的交易,只要交易各方都能从交易中得利,就都有激励通过谈判与签约确定这一组织形式实现利益。而不同组织形式的选择对于利益获得的贡献程度也大有不同。因此,在我国具体农产品链条的管理实践中,对于具体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的选取必须谨慎。
参考文献:
1.姜昭,王凯.我国农户与龙头企业主要利益联结机制的优缺点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6(1)
2.罗必良.农业性质、制度含义及其经济组织形式[J].中国农村观察,1999(5)
篇12
1.相关概念的界定
1.1自主品牌汽车的概念
对自主品牌汽车的理解大多数专家学者主要是从自主知识产权角度出发。董本云(2008)认为自主品牌的内涵包括自主和品牌两层含义,自主的含义是指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拥有该品牌,而品牌一般是指以便与其它企业同类产品进行区别的商品所冠的名称。张鹏(2010)、韩旭平(2011)认为自主品牌是一个企业及其产品的综合体,最重要的是汽车品牌能够勾画出使用者的形象。王宇鹏(2008)、王长贵(2009)、郭翰超(2009)认为品牌体现的是一种市场价值,自主品牌可以看成是一种以自有知识产权为基础的市场创造力,汽车企业主要通过自主创新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王伟(2009)认为自主品牌汽车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即低、中、高标准的自主品牌汽车。
而笔者认为对自主品牌汽车的正确理解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随着国家对自主创新和民族品牌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发展自主品牌不仅可以获得政策上的支持还可以获得消费者的口碑,对自主品牌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1.2汽车产业升级的概念
对于汽车产业升级,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焦媛媛(2009)、张来春(2009)、段文娟(2006)认为我国汽车产业要实现升级和跨越式发展必须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吴彦艳(2009)认为产业升级是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一般可以分为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产业功能升级、部门间升级。林敏华(2009)认为产业升级就是从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演变的状态。涂颖清(2011)认为产业升级一般遵循从工艺流程升级到产品升级再到功能升级最后到价值链升级这一规律。
总体上,国内学者对产业升级的认识比较宏观,大多都认为产业升级包括多个环节,各个环节紧密相关,并且都认为产业升级对促进产业创新式发展、推动企业长远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2.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升级模式及路径研究
目前大多数国内学者对汽车产业升级路径的研究主要基于全球价值链、产业价值链、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服务创新来进行的。
2.1基于全球价值链模式下的汽车产业升级路径
王雷(2011)、焦媛媛(2009)认为在全球价值链模式下,我国汽车产业的升级途径主要包括: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建立产业创新保护体系和加强政策支持。张冬梅(2009)认为从生产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产业升级的轨迹一般是功能升级、产品升级、工艺流程升级、链条升级等。寇小玲,王溥(2008)、周熠(2008)、吴彦艳(2009)认为沿着全球价值链的途径我国汽车产业升级可以有三条路走:首先,可以选择与我国相近或落后的国家及地区进行投资扩大产能,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其次,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发展进而提升自己的研发和核心技术能力;最后,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产能扩张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最终实现产业升级。张来春(2009)、梁平(2009)、段文娟(2006)认为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汽车企业应该把资源和能力集中利用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以培育和保持核心竞争力,掌握企业稀缺资源,进而实现产业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综上所述,在全球价值链模式下汽车产业可以通过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也可以合资的形式引进技术再消化吸收和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或者是专攻自己擅长的领域实现产业升级。
2.2基于产业价值链模式下的汽车产业升级路径
韩红丽(2012)、林敏华(2009)认为应该从产品内价值链分工的角度来进行产业升级,是指产品内价值链分工中的企业或尚未嵌入价值链的企业通过产品内分工发挥比较优势,获取技术和市场联系,而企业只承担其中的某个环节,实现从价值链的低端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过程。胡昱(2011)认为产业链间升级是企业、产业、区域支持系统的全方位升级,是一个体系,超出了产业链内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的范围,于产业升级路径可能是非线性,会表现为产业链内升级与产业链间升级的交叉进行,而且在产业链间升级,可能会打破发达国家的科技封锁,绕过跨国公司对弱势国家企业的“技术锁定”。
综上所述,汽车产业可以从产品内价值链分工的角度从低端向高端价值链条逐步攀升实现产业升级,也可以加强产业的供应链管理通过逐步整合产业资源实现升级,还可以通过不断地完善整个产业链开发新产品而实现产业升级。
2.3基于技术创新模式下的汽车产业升级路径
周熠(2008)、焦媛媛(2009)认为在当前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应该沿着模仿国外先进技术―改进性创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径,先由低端产品获得生存空间进而学习引进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梁平(2009)、尹博(2009)认为首先企业应该结合实际选择有利于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和完善产业链条的技术创新路线,其次应该找到一个潜在的突破性创新方向培育独特的技术创新模式。韩红丽(2012)、李晓阳(2011)、张大力(2011)认为一方面可以进行产业分工,由一个企业独立完成产业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生产等活动,依靠一个企业核心能力的建立和发展,带动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则是由若干企业建立技术联盟,联合进行技术开发和资本投入等创新活动实现产业升级。朱明星(2005)认为产业的创新取决于产业的发展阶段,而我国的汽车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必须加强技术创新,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发展。
综上所述,在起步阶段汽车产业可以先采取模仿改进创新实现技术创新,在找到突破口之后可以有选择的大胆创新实现自己独特的技术模式,也可通过产业分工建立技术联盟来实现产业升级,重要的是企业要在产业升级中拥有自己核心技术。
2.4基于组织创新模式下的汽车产业升级路径
刘军民,杨荫(2003)、张大力(2011)认为,要增强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就必须解决产业组织分散的问题,可以对企业进行改制,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为企业高效运行做准备,并进一步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实现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冯鹏义(2007)认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产业组织创新的力度,并提出我国汽车产业组织创新应该以业务纽带连接的生产领导组织体系模式、混合生产协作组织体系模式、扩展企业组织模式为主,而这一创新的目的是使得企业内的资源得到更大程度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使产业内的企业充分发挥其能力,进而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胡昊,刘校松(2005)、付保宗(2010)认为在新形势下,应该建立以竞争为核心的汽车产业组织政策形成各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公平市场,同时深化企业间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而这个组织创新的过程将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综上所述,一方面,应该解决产业组织较为分散的问题,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另一方面,还要加大组织创新的力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调动汽车产能,通过产业间企业的合作实现双赢。
2.5基于服务创新模式下的汽车产业升级路径
董锡健(2007)认为在我国汽车产业链上最缺少的就是服务这条链条了,就是汽车技术营销和技术转让服务,而汽车产业服务外包也是推动汽车研发和制造业服务发展的重要手段。姚福泰(2005)、张国方,胡雨禾(2005)认为汽车企业应该加大对服务的投入力度,树立舍得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以自己的高档次、高质量构筑汽车产业服务链条,实现企业盈利新模式。汪秀婷,陈天笑(2010)认为应该适时发展汽车产业创新服务平台进行资源整合,例如可以集成人才、技术、设备、信息、资金和品牌资源,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产业链服务水平。窦彬,汤国生(2012)、寇小玲,王溥(2008)认为随着汽车业的逐步发展,行业已经趋于成熟,各个链条的分工也比较明确,汽车产业的竞争也逐渐加剧,而与汽车产业相关的服务链条是未来汽车企业盈利的关键环节,包括金融服务和售后服务以提高服务水平增加企业盈利能力。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在服务上确实有待加强,应该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适当提高产业链价值,通过提高服务为企业创造新的盈利点,产业还应当创新服务平台对服务资源进行整合,提升企业服务水平为企业创收。
3.研究结论与展望
随着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以及自主品牌的不断发展,将来国内学者对自主品牌汽车研究还会更加深入。从国外汽车工业大国的发展经验来看,中国汽车工业的做大做强必须以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壮大为条件,只有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发展好了,中国的汽车产业才会真正的强大起来。针对国内学者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3.1虽然当前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但是国内自主品牌汽车总体呈现一种大而不强的发展局面。由于缺乏核心技术能力,产品档次不算高,再加上资金、人力投入不足使得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研发效率与国外相比较低,从而制约了当前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核心技术的提高以及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增强,进而影响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国内销售和出口。
3.2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应结合自身优势以及国内外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产业升级路径,包括基于全球价值链模式下的产业升级路径、基于价值链模式下的产业升级路径、基于技术创新模式下的产业升级路径、基于组织创新模式下的产业升级路径以及基于服务创新模式下的产业升级路径,通过产业升级不断地增强整个自主汽车产业竞争力实现自主品牌汽车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目标。
尽管国内学者在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升级方面进行了很深入的研究,但在整个自主品牌汽车产业研究过程中还是有些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对新能源汽车、农用汽车以及高端的自主品牌汽车的研究还不是很多;结合具体汽车企业进行的案例研究也很少;对汽车产业升级的路径研究的还不是很全面。
参考文献:
[1]董本云.我国汽车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对策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2)
[2]张鹏.浅析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形象树立[J].经济研究导刊,2011(3)
[3]韩旭萍.浅谈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建设[J].科学时代,2011(11)
[4]王宇鹏.浅析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品牌[J].中北大学学报,2009,25(2)
[5]王长贵,曹智英.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北方经贸,2009,(5)
[6]郭翰超.以自主品牌建设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J].汽车工业研究,2009,(5)
[7]王伟.关于自主品牌汽车定义的探讨[J].汽车工业研究,2009(10)
[8]焦媛媛,范静燕.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及产业升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6)
[9]张来春.国际价值链分工模式下上海汽车产业升级路径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9(8)
[10]段文娟,聂鸣.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中国汽车产业升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26(2)
[11]吴彦艳,丁志卿.基于产业价值链视角的产业升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6)
[12]林敏华.合资模式下中国汽车产业升级路径分析-基于产品内分工理论[J].经济研究导刊,2009,(7)
[13]涂颖清.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我国产业升级研究综述[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2)
[14]王雷.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我国汽车产业升级研究[J].中国商界,2011
[15]张冬梅.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标准与我国汽车产业升级[D].湖南大学,2009
[16]寇小玲,王溥.中国汽车产业嵌入全球产业链的对策的思考[J].经济纵横.2008(11)
[17]周煜,聂鸣,张辉.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汽车企业发展模式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4)
[18]韩红丽.基于产业价值链的产业升级机制解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2)
[19]胡昱.浅谈制造业系统升级的发展战略[N].青岛日报,2009,6(13)
[20]薛光红,陈志军.基于快速响应机制的汽车产业升级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09,(5)
[21]王小洁.基于产业价值链的新能源汽车盈利模式构建 [J].中国商界,2010(3)
[22]梁平.基于GVCs视角下我国汽车产业升级路径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2)
[23]尹博.技术创新视角下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路径的选择[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9,(3)
[24]李晓阳,吴彦艳,王雅林.基于比较优势和企业能力理论视角的产业升级路径选择研究-以我国汽车产业为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9(2)
[25]张大力.基于SCP范式的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7)
[26]张国胜,胡建军.产业升级中的本土市场规模效应[J].财经科学,2012(2)
[27]朱明星.中国轿车行业展望―基于价格竞争与技术创新的讨论[J].上海经济,2005(3)
[28]刘军民,杨荫.我国汽车产业组织政策思考[J].汽车工业研究.2003(2)
[29]冯鹏义.基于组织创新的我国汽车产业创新研究[J].经济问题.2007(8)
[30]胡昊,刘校松.汽车产业组织结构变动以及影响[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22(5)
[31]付保宗.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现状与调整对策[J].汽车工业研究.2010(6)
[32]董锡健.建设汽车产业的前端服务的高地[J].思路与财路.2007
[33]姚福泰.追求汽车服务创新[N].中国汽车报.2005,11(7)
篇13
确定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的依据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粮食安全系统。中国仅用世界10%的耕地,生产了世界18%的粮食、27%的肉类、3%的奶和43%的禽蛋[1],已经解决了持续数千年的粮食短缺问题,建立起来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粮食安全系统。其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达到5亿吨左右。人均粮食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2007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381公斤,接近于FAO提出的粮食安全的基本标准,即,人均粮食达到400公斤(即粮食消费安全)。其二,粮食对外贸易依存度较低。1985年以来,有九年粮食净进口量为负值,多数年份净进口量占当年消费量的比重在1%~2%。进口量最多的是2004年的2 998万吨,占当年粮食消费量的5.03%。其三,粮食储备和周转库存充裕。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中央、地方两级粮食储备制度。此外,商品周转库存也比较充裕。根据笔者的测算,如果包括农户储粮,全社会粮食存量超过3 000亿公斤。粮食储备率在60%左右。
2.长期粮食安全存在隐患。尽管总体上近期中国粮食安全状况良好,但从长期来看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其一,资源供给隐患突出。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只占世界平均的40%。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 185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的27%。随着城市化、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若不采取重大措施,资源、生态问题将进一步加剧。其二,粮食单产水平难以有跨越性提高。在1990―2001年的12年中,粮食单产提高幅度仅为7.5%,年均递增0.6%。近年来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常规技术的增产效应逐渐减弱,如果没有重大的科技创新,粮食总产量很难再上新台阶。其三,粮食总需求将持续增长。尽管近年来口粮消费的下降对稻谷等的需求会有所减少,而肉、禽、蛋类消费的增长对玉米等饲料用粮的增加。尤其是近年来以粮食为原料的工业迅速发展,推动粮食需求持续增长。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类企业的用粮需求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产需之间存在较大缺口。其四,粮食区域和品种结构失衡问题日渐显现。粮食品种失衡主要集中在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品种上。基本趋势是南方稻谷和玉米供应趋紧,北方小麦自给率提高,玉米剩余量增加。粮食区域结构失衡突出表现在,缺粮省的个数继续增加,余粮省的余粮总量将会减少。对粮食综合流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粮食安全受国际环境影响日益增加。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尤其是加入WTO以后,中国粮食安全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国外粮食产销形势和相关政策因素的影响。其一,粮食进口压力在持续增加。由于中国粮食生产比较利益低下,成本还在不断攀升,在国际市场价格压力和国内供不应求情况的影响下,进口压力在不断增加。其二,一些国家的粮食政策会影响到中国。美国2004年出台的新农业法案大幅度增加了农业补贴。欧盟也采取了应对措施,欧盟和美国分别只有600多万和300多万农民,每个农民获得的补贴都在1万美元以上。这种对农业的巨额补贴政策,会对中国粮食生产带来冲击。其三,汇率变化也会影响国内粮食市场。汇率变化对国内粮食市场价格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汇率贬值导致粮食生产所需的进口生产资料(化肥、农药)等价格上涨。推动国内粮食生产成本上升和粮食价格上涨。二是由于汇率贬值使进口粮食价格相对提高,导致对国内生产的粮食需求增加,加大国内粮食市场的需求缺口。
1.粮食供给目标。供给目标是粮食安全战略的首要目标。其基本含义是:粮食供给能够满足全国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对粮食的需求,实现粮食供求平衡。这种平衡包括总量品衡和结构平衡。总量平衡是指一定时期内粮食供给总量与该时期其粮食需求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平衡是指粮食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的基本平衡,还包括品种结构、质量结构、地区结构之间的平衡。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保障粮食安全供给的目标并不等同于产量目标。粮食供给总量应由本国生产和进口两部分组成,粮食供给目标的实现应积极利用粮食对外贸易。
2.粮食流通目标。完善配套的粮食流通体系既是提高粮食流通效率的前提,又是粮食安全应急保障的需要。粮食流通目标的基本含义是:在现有粮食流通设施的基础上,着眼于完善布局、改善结构、提升功能,建立起功能匹配、设施先进、调运灵活的现代化物流体系;在全国形成粮食生产―运输―储备―加工―销售有机连接的粮食产业链;构筑铁路为主、公路和水路为辅的运输通道,贯穿散装为主、包装为辅的全国粮食走廊;形成功能完备的粮食市场体系,完善粮食批发市场,规范粮食期货市场,逐步形成公平竞争、规范有序、全国统一的粮食流通大市场,降低粮食物流成本,提高粮食流通效率。
3.农民增收目标。收入预期是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据。农民只有在收入增加的前提下才能扩大供给。农民的收入预期不好,政府的安全供给目标已难以实现[2]。农民增收目标的基本含义是:确保农民粮食生产成本通过市场交换得到补偿,不断提高种粮农民收入,使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保持在一个合理范围。近年来农民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农民收入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日益成为一个社会和政治问题[3]。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通过不断完善粮食直接补贴、保护价收购和各种生产补贴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本含义是:协调粮食生产与环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利用自然,减少资源破坏与损耗,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再循环系统,达到资源、环境与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整体良性循环,为未来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自然资源隐患是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一大难题,一方面,粮食生产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支撑;另一方面,粮食生产又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形成影响。不当的生产方式会危害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而自然资源及生态的破坏又影响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资源永续利用应该作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
(一)粮食安全制度战略的内涵界定
制度战略(institutional strategy)的概念近年来提出。Greenwood和Hinings对组织和制度背景进行了研究,认为制度理论可以为理解组织战略和制度背景之间的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Lawrence将影响和改变制度环境的组织活动方式定义为制度战略。一般认为,所谓制度战略是企业在进行资源竞争过程中与制度结构管理相关的活动方式,是与制度、规则和标准的形成和转化相关的组织活动方式[4]。这些制度、规则和标准可以对行业以及组织领域的结构产生影响。
笔者认为,粮食安全的制度战略是指为了以合理成本实现粮食安全战略目标而进行的战略决策、采取的资源配置途径以及为实现粮食安全目标对粮食产业链的资源进行分配的模式,制度战略既包含通过制度化而稳定现存的成本配置行为和活动方式,也包含那些非制度化的活动方式。制度战略既影响有关粮食安全资源配置的法律法规活动,又影响有关粮食安全价值观和理念的活动。研究粮食安全制度战略的主要意义在于:为实现粮食安全目标所进行的资源投入和配置提供基本的行动方针。我们选择了粮食产业链整合战略、建设性成本的重点配置战略、体制成本抑减战略、控制产量与适当增加进口并举作为四个基本战略。
(二)粮食安全制度战略的构成
1.粮食安全价值链整合战略。粮食安全价值链整合是指将价值链的各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各环节协调互动,产生协同效应和提高资源聚合质量,从而降低粮食安全成本。粮食安全价值链是指与粮食生产密切相关的产业群,包括为粮食生产作准备的科研、农资等前期产业部门;粮食种植等中间产业部门;粮食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后期产业部门。粮食安全价值链体现了粮食有关各产业之间以及与外部相关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即产业之间的投入与产出,供给与需求的内在联系。
粮食安全价值链整合就是要将被人为割断的粮食安全价值链的各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各环节之间的合理连接和协调运行。通过整合解决以下问题:其一,整合粮食产业链的形态要素,实现粮食物流的整合、信息流整合、价值流整合和生产经营主体的整合。其二,整合价值链的时空分布,实现空间上的价值链整合、区域内的价值链整合和跨区域的产业链整合。其三,整合产业链微观主体之间的合作机制,形成合理价格机制、利益调节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通过整合使粮食安全价值链的结构更加合理、产业环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使得粮食产业链的运行效率不断提高,为降低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创造条件。
2.建设性成本重点配置战略。这里所说的建设性成本是指对中长期粮食安全保障具有关键作用的支出和重要的粮食流通设施建设成本。建设性成本重点配置战略的基本思想是:粮食安全成本的配置不能追求在粮食安全价值链所有环节的平均分配和面面俱到,而应实现对粮食安全关键环节的重点支持。对粮食安全和粮食供给能力影响最全面和直接的,是粮食综合供给能力[5]。而粮食综合供给能力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综合流通能力的结合体。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和粮食自然风险的必要条件。长期以来在粮食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采取了根据农业形势进行“相机抉择”的投入政策。这种做法应该改变。应通过制定稳定、规范的农业投资政策,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形成分工,形成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粮食综合流通能力建设的重要性是由中国粮食供求地区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所决定的。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错位分布,粮食库存集中在少数省份。全国缺粮省份2003年达到18个,只有具备较强的粮食综合流通能力,粮食从生产或储备到消费的通道通畅且通达时间较短,粮食安全风险才能得以化解。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应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流通设施建设成本重点予以配置,逐步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并形成可靠的科技支撑体系,使粮食安全的战略环节得以不断强化。
3.体制成本持续抑减战略。成本抑减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地运用各种方法以降低各项成本的措施[6]。粮食安全战略成本抑减是指通过分析粮食安全成本链上各个环节成本配置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确定降低成本的方法与途径的活动。粮食安全战略成本抑减不是一项为应付当前出现的财政支出能力不足问题而采取的应急措施,而是一个提高粮食安全成本利用效率,在必要和可能的环节降低成本的持续过程。笔者认为,在粮食安全价值链上抑减的成本项目是体制缺陷带来的成本,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政府作为单一主体直接经营粮食储备的体制成本。长期以来,政府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委托―制度的设计导致了较高的体制成本。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不管是在粮食收购环节、批发环节,还是粮食对外贸易,多元化的粮食经营主体已经形成,但是,政府作为单一主体直接经营粮食储备的做法并没有改变。笔者认为,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引导,使粮食储备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逐步实施粮食储备经营招标制度。逐步改变由政府作为单一主体直接经营粮食储备的办法。由政府委托中标企业粮食储备,不论国有粮食企业还是其他经济成分的企业,都可以参与招标。政府作为委托方支付费用,仓储企业因承揽储备粮保管业务而获得相应的储备费用。
战略成本抑减的另一个方面是过高的粮食储备成本。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与国家储备粮目标错位有直接的关系。从国家粮食储备运行的实际情况看,价格支持和稳定生产者收入日益成为专项储备的主要目标,使粮食储备的基本目标偏离保障粮食安全需要而出现错位。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将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了减少国家储备规模的趋势,各国不同程度地减少了政府储备的规模,对国际市场和社会储备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根据笔者的测算,中国目前的粮食储备规模是合理储备规模的5倍以上,因此,降低粮食储备规模是降低粮食安全成本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