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

篇1

一、精心编写优秀教案

1.精心设计教学导入,每一课的导入是提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也直接影响这一堂课的成败。导入最好是选择学生有所了解而又感兴趣的事物,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据班级学生“学情”,制定适合我们班学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合理选择教具,如:挂图、地球仪、多媒体等。对于地理教学来说,采用多媒体教学比较直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地图,因此,精心进行课件制作,使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并合理利用。

二、加强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采用以下方法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师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在讲“中东”一节时,讲了有关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在电视里也可以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的白色长袍。讲完后,我问: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本地气侯炎热干燥,白色对强烈阳光有反射作用,这样吸热就少,人们穿着、风俗习惯等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中学生处在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他们往往是喜欢一个教师就去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科目,课堂上注意力也会比较集中。教师诙谐的语言、优雅的教态、渊博的专业知识、高尚的职业素养、某一个特长等等,都可能成为学生崇拜的焦点,也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条件。这样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包括道德、思想、业务及工作素质,还有业余爱好特长素质。

另外,我还注意了几个细节:1.每接一届新生,我都用最短的时间记住所有学生的姓名,随时能叫出学生姓名。2.注意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特别注意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帮助学生解除困惑。这样做效果很好,在学校每学期学生对教师的民意测评中,我的优秀率都很高,深受学生的欢迎,学生自然也喜欢上地理课。

四、适当补充教学内容

现行初中地理教材(人教板)的编写给地理老师留下很多处理教材的空间,教师上课时不能照本宣科,被教材僵化思维,应结合实际适当补充教学内容,联系乡土地理、时事地理,强调因材施教。

例如,在学习“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时,联系我们南京的实际,自从新疆天然气进入南京,我们用气越来越方便,其价格也更便宜;西电东送,全国电网联网后,南京入夏后基本没有出现停电导致酷暑难耐的现象,两者都很好地缓解了我市能源不足的局面,同时也使我市的环境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又如,在学习青藏铁路时我用课件展示了该铁路修筑的历史背景、线路的选址及需克服的困难、列车的配置、军事保护等资料,请同学们简单评价我国修此铁路的意义。在讲“青藏地区”时我补充了“三江源的资料”,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称,其生态环境很脆弱,由亲笔题名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为了我国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

五、采用灵活多样教法

篇2

一、有效教学的定义

“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二、课改下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认识

(一)从“教”的角度上看

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要体现三个特质:科学、适用、有效。地理有效教学应遵循不同的心理发展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成长规律,既有机灵活地贯彻新课程理念,遵循学生主体性、全面性、差异性原则,又适应地理学科教学特征,符合学科生活型、趣味性、开放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能结合教学实际,实践、操作,促使教学目标积极有效达成。

(二)从“学”的角度上看

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要体现三个特质:自主、自由、积极。地理有效教学要求学生感觉不压抑、不疲惫、不厌倦。学生在课堂生活中要有自主学习的权利,有思维呼吸的机会和舒展的空间,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够自由展示,学生的学习体验能得到尊重,学习个性得以体现和张扬。有效地理教学能切准学生的学习心理,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感受到课堂生活的温暖,体验到课堂交往的乐趣,收获到课堂学习的愉悦,使学生在学习和交往中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三、地理课堂有效教学途径

(一)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教学,变抽象为具体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直观教具、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向学生展示感性材料,引导学生把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获取知识,培养探究能力。例如:在进行“季风气候成因”教学时,尤其是季风形成、流经线等问题,很多学生空间想象有限,无法理解。这是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季风形成因素,变抽象为具体,就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联系实际进行探究,变理性为感性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围绕某个问题独立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结果,从中发现地理原理和规律,对有些地理现象难以理解。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适当的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观察和讨论,使地理原理看得见、摸得着,从而达到正确理解。例如,初中地理关于地球运动的教学,教师运用具有地理教学独特风格和特色的图式法进行地理教学,在此过程中还可结合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总结如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同时还可通过电教媒体,展示太阳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的情况,来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变化特点,通过几种教学方法的变化,有效地改进了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使教学信息传递方式更加生动活泼,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学生心理更加协调,思维活动更加积极活跃,课堂教学效果也就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利用地理图表进行分析,变感性为理性

《地理课程标准》目标要求学生要“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新课标的内容标准还明确要求学生能对地理图像进行描述、阅读、分析、说明、绘制、运用以及使用电子地图等。这些技能和内容的掌握不仅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对其生活及终身发展都有所裨益。“没有地图的课不能称为地理课”,新课标下的地理图像是地理教学中最普遍的教学手段,地理图像语言是地理学中一切语言、文字和思维意识的简化和代替者,它具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地理思维、提高学习效率的特殊功效,其运用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学效果的优劣。例如,应用地图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用中国的地形图分析长江的水文水系特点,学生结合长江流经区域的地形特点就会得出,在山区水流湍急,水力丰富的地点可以发电;在水流平缓地点可以对农业进行灌溉等。

(四)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变理论为实践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在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强调“开展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实践活动”。因此,教师要树立“开放性”课堂教学理念,建立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为学生营造更加广阔、真实的探究学习空间,允许将不懂的疑问带出课堂,走出校园。如在开展《语言——家乡乡话、外语、民族语言调查》这一主题活动时,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搜索、查阅本地民族特点等方式进行搜集相关资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家乡语言调查问卷。深入广场、社区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对本次主体活动的资料搜集、访问、设计、等一系列活动进行整理,以培养学生与人合作、收集信息、学以致用等多种综合地理素质。

(五)把握教学的预设和生成

在地理教学中,科学、艺术地把握预设和生成,将极大地激发师生的创新精神、探究欲望和生活活力。课堂教学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的对话与交流,常常超乎教师的课前预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敏锐的眼光及时捕捉课堂上生成的各种各样问题,以高度热情去分析、归纳、综合这些问题,并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使之融入学生学习、探究活动之中。

总之,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教学,要正确理解“有效教学”理念,注重中学学生本性、主动性、探究性原则,地理学科生活型、趣味性、实践性特点,逐一多种教学手段与学生探究能力、思维发散能力相结合,科学把握教学预设和生成性,才能真正实现新课改下地理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篇3

二、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地理课堂的效果如何,常常与教学结构是否合理和优化有关,因此地理教师如何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环节、科学的教学结构很关键。

1、精选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围绕主干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来设计。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局限于既定教材,并适当加以延伸,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一种充实感,二精心筛选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和示范性,帮学生收到以纲带目的良好效果。例如,中国气候的教学,就应该抓住气候的分布、特征、影响以及气候类型的判断来进行教学设计,从而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2、遵循认知结构

在设计教学结构时,应该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遵循由易到难的渐进过程,使教师教的思路和学生学的思路合拍。

3、节奏主次分明

在设计教学结构时要使得课堂上的活动节奏主次分明、难易交替,“张”“弛”交替,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1、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地理研究的对象时空宽广、内容复杂,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教学挂图、地理景观图或者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一些地理事象有直观性的认识,有利与学生掌握。如在讲《长江》时,老师在黑板上绘制长江干流略图,首先讲上、中、下游的划分,把宜昌和湖口用色笔标在干流上;接着用蓝色粉笔从西向东画出主要支流,然后讲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上游“水流湍急,水力丰富”,中游“河道弯曲,容易泛滥”,下游“江阔水深,便于航运”。这样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不是静而是动的,体现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2、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语言

教学中对于内容比较抽象,而无挂图、插图表示的内容,利用生动的语言、传情的教态和板图结合,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的目的。

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

诗词歌赋,应用得法,可使学生如临其境,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环境。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引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和“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让学生从诗中感受南北方的差异。

短小精悍的成语也会使教学过程增辉添彩。如“沧海桑田”描述了地壳的运动;讲地球运动时用“星移斗转”。引用这些成语准确、生动、形象,既具有科学性,又客观地反映了地理现象,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四、注重学法指导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1、指导用眼,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观察能力

教师可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建立读书思考的习惯,逐渐提高阅读理解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恰当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观察能力。例如学习等高线时,先让学生观察立体模型,辨认山顶、山脊、山谷、陡崖这些地形部位,然后对照它们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形态,通过观察使抽象的知识理论在头脑中留下清晰印象。

2、指导用耳,培养学生思维判断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必须从教师的语言入手,促进学生爱听、会听、听准。课堂教学中,直观性语言趣味性强,有利于调动学生听的欲望;启发性语言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规范性的语言,有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品质。

3、指导用口,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不少学生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具体可实行讨论、讲演等形式,如学习中东时,可让学生分组搜集有关中东地区材料,先在小组内讲,再推选代表在班上介绍。尽量多创造学生“说”的机会,增强语言运用和记忆能力。

4、指导用手做,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规律发现的过程。例如地图三要素,在事先不做任何讲解的情况下,让学生绘制一幅教室平面图。学生就必须思考:如何才能让别人看懂这幅图,能根据图知道教室的宽度,并随之想到用学过的比例尺来解决问题;怎样确定教室门窗的方向等。

篇4

新课改前提下呼唤新型的教师,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研究和掌握本学科知识体现中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新思想、新手段,使自己专业知识不断深化提高,扩展知识面,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充分的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所以课堂教学设计应更重视对“学法”的研究和设计,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呢?

(一)深入研究教材,研读新课标,明确教学目标。

(二)认真分析“学情”,这是教学设计重要的前期工作,根据本班学生自身的特点,制定

相适应的教学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从而促进学生发展。

(三)精心设计教案,地理教案是地理教学的实施方案,是教师教学活动必须具备的“行动纲领”。那么,怎样设计一份优秀的教案呢?首先是导入部分, 每节课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导入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关键,也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成败。所以导入的选择最好是学生有所了解而又感兴趣的事物,这样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只有对学习地理活动本身感兴趣,才能发展为对学习地理内容和结果感兴趣。其次,根据“学情”制定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合理的选择教具。结合现行的地理教材来看,课本文字内容较少,而图表资料较多。所以,地理教学若采用多媒体教学得话就比较直观,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的读图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老师应精心制作课件,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学而不厌。运用投影、幻灯、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学生的思维迅速带入到具体的地理场景中,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后,在现今的初中阶段,专业地理教师人员奇缺,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地理教师之间应加强研讨,充分发挥集体智

慧,提高备课效率和质量。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科学而严谨、生动又活泼,能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性,发挥学生学习的

主体性,是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那么,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呢?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

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好的效果。如引用歌曲,在学习“长江的开发”时,我

就以视频《长江之歌》导入,这样学生就在很宽松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进入主题学习,

一改死板直白的引入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再如,学习季风概念时,可以

请学生仔细观察我们芜湖地区冬夏季节风向的差异;除此以外,教学中穿插古诗句、趣

味性故事等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这些犹如调味剂一般,给地理课堂教学增添了一番

韵味。

(二)充分发挥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过去的教学一味地强调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习被动性强。但新课标强调的是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所以,我们要把过去的教师教、学生学重新理解和定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在这四种因素中,教师是“教”的主导、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它支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的组织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等都是取决于教师的主导。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动力靠教师来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靠教师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方法靠教师指导。从这个意义上说,提高教师“教”的效率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主要的途径。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热情的激发,创设不同的情景引导学生全面参与活动,加强师生相互沟通与交流,倡导教学民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注重培养问题意识,锻炼学生质疑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注重培养问题意识,锻炼学生质疑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创设一个研究现实未知问题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这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想问”问题情景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一时无法解决,从而产生一种努力探究问题的内心需要。教学中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使之乐于学习、乐于发问。例如,学习地球的运动时,先邀请两位同学上台演示地球自转的方向,一位同学顺拨地球仪(自西向东),另一位同学逆拨地球仪(自东向西),然后教师提示:显然,二种转动方向,只有一种是对的。究竟哪一种是正确的呢?再让学生观察地球仪的造型,想想看:地轴为什么不是垂直于底座而是倾斜的,而且所有地球仪的地轴倾斜的角度都是一样的?这样的造型是不是为了设计上的美观?通过一系列的演示、观察、设疑,一次又一次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篇5

课堂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第一战场,课堂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效。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一名教师,要真正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课堂教学起到着决定性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高效地掌握知识,增强能力,将会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怎样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是值得每一位地理教师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拙见,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一、重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老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所以,师生关系的和谐,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充分了解学生。《地理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不仅要考虑地理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地理课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地理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地理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

(二)营造民主化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评价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有成就感,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在课堂上我们都会使用评价。从评价主体上看,分为师生、生生、生师;从评价手段上看有口头语言和称赞的目光、亲切的微笑等体态语言。如“你的想法很独特,大家可以来讨论一下”。假如学生提出的问题果真有价值,老师应该马上肯定:“你的问题很有价值,老师很重视。”有效的评价既能指明优缺点,又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力量。

二、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学手段

地理研究的内容广而多,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是难以掌握的。有些东西甚至是枯燥的,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地球仪、挂图等直观教具,甚至可通过电视、报刊杂志、广播、网络等途径及时了解地理时事新闻,并充分运用在地理课堂中,可以使地理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由于时事新闻具有“内容新”、“时效强”、“事件真”、“跨度广”等特点,不少新闻还与地理知识密切相关,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既可以在地理课堂各个环节进行有益补充,在课堂各个环节充分运用地理新闻时事的最新动态进行教学,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易于学生理解,另一方面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既可以作为地理课堂的有益补充,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一)借助地球仪、挂图等教具进行教学。地图等教具内含大量的信息,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学生可以从地图等教具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

(二)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在地理教学中,适当设计一些地理略图,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解地理基础知识。教师在画地理略图时,学生注意力容易集中,且随着老师的粉笔和语言自然转移,印象深刻便于记忆。

(三)现在大部分学校都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的直观优势。运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有效途径之一。它能够同时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展示两个或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这些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活动影像。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独特的长处和优势显现出极大的生命力,成为广大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其在教育教学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利用多媒体,解决了很多在传统教学中用“粉笔+黑板+挂图”而解决不了的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课堂教学

(一)教学方法要生动、活泼、多样。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适当变换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自学导入法、讨论法、发现法、程序法、分析法、读图观察法、填图法、练习法等。此外,还要注意灵活运用,避免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二)把握教材的难易程度,重点抓难点突破,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教材的难易程度要安排妥当,防止过难或过易。如教学内容过难,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就会兴趣低落,不愿意学习,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如果教材内容过易,学生不听已懂,不学就会,就会感到“没意思”,“不新鲜”,甚至开始说话、搞小动作,从而扰乱课堂教学秩序。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提前构思好难易知识的解决方法。较易的问题,以学生自学为主;较难的问题,应努力找到突破的方法,化难为易。此外,学习新知识时还要联系前后知识,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把握教材的整体性。

(三)利用课堂活动,培养能力,巩固知识。学生活动沟通了教与学的渠道。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通过活动中的问题探究、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合作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学习“34个省级行政区”时,学生通过拼图练习,自主展开比赛,探究拼图技巧,巧计名称和轮廓。在之后的填图练习时,很快就能说出各省级单位名称和位置。学生在活动中,既学到了知识,又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四)善于观察,启发学生思维。思维是理解的基石。课堂上,教师应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多次提问,防止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教师要激活每一位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经常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学生好奇、探究的心理特征,提出富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创设问题情境,追求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教育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对于师生犹如战场对于将士。向课堂45分钟要高效益,是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学生心往神驰的境界。在教学中,问题设计是否新颖、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符合初中学生的好奇心理,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用心设计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有效探究铺路。例如,在学习“人口与人种”的第一小标题“世界的人口增长”时,我设计了“世界人口增长的快慢对当今社会有何影响?”“正确的人口政策是怎样的?”等问题,首先让学生小组进行讨论,互相启发;然后进行大组讨论,集思广益,开阔思路;最后进行全班交流展示,抓住中心和关键,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认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快对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的国家有好处,人口自然增长率慢对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有好处。有的学生还提出:在发生战争而导致大量人员死亡的时候,人口自然增长率快会有好处等。这时我又引导学生去思考本节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什么样的人口政策才是正确的?通过对问题的引领,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在这个环节里,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答辩、争论等活动,促进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而教师的适时引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地理教师永远的目标,是高效地上好每节课。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地理课堂学习中。小组合作探究是实现高效地理课堂的主要方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认识小组合作探究的重要性,经常给他们布置一些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所有学生都会在地理课堂上有成功的感觉。

案例一,地球公转这节课就可以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形式完成,教师作为引导者,在适当时候给予引导帮助。在教室的中间放一张圆桌,桌上放置演示道具,四周分别是四个大小相等的地球仪和中间的一台简易电灯,教师站在圆桌的前面,学生坐在圆桌的右面、左面和后面。学生按照教师提前布置好的任务,认真阅读活动题,每个小组派两名代表出来演示地球公转并进行讲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四季的变化,所有小组的代表演示讲解结束后,教师先让各小组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我相信这节课学生都很快乐地掌握了该知识点。

案例二,在讲认识七大洲的轮廓时,教师可提前准备好六份纸质的七大洲模块,并在六块小黑板上画好几条重要的经纬线,让学生先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然后这六组分别派代表进行展示,各小组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为各小组加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了该知识点。

作为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肯定,尤其是对学困生要多加表扬,提高其自信心,这样才能很好地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我觉得这样的一节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加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并且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在每堂课都有收获,都有成功的感觉。我深信教师充分结合教材内容,选择合适时机,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开展学习,并对学习过程、结果及参与状态进行正确有效的激励评价,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想法设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不断改进、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才能实实在在地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熊晓红.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J].沙棘:科教重横.2010(5)

篇6

一、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现状

目前对如何提高初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总结起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目前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来达到教学的目的,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应该由原来的主体地位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二)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实践性

这里所说的实践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实践,还包括对理论的探究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学的任何知识都应该经过自己的亲身体会,通过实践的经历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知、分析和总结的能力,培养他们对地理课程和祖国山河的热爱。

(三)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氛围是实现课堂教学效果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 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实施

对于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施,值得注意的地方主要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合理的教学方式的选择。

(一)重视课前的预习

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比较重视课前的预习,其重要性也是人所共知的。但如果学生的学习任务日渐加重,对于地理这样一门相对来说被忽视的课程来说,预习也往往就流于一种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从新让学生们开始做课前的预习,鉴于学生可用时间的有限,课前的预习任务一般仅局限在对问题的整体了解上,以便课堂上学生尽快的进入学习的状态。如在学习“水资源”时,课前的预习可以设置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污水?他们会造成上面危害?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只要稍微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好多的例子,只要在脑子中有了概念,对于课堂教学主题的进入就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

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相对来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首先,课堂和谐教学的氛围是建立在师生关系平等的基础之上。在课堂上,老是应该抛弃高高在上的形象,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朋友般的关系,让学生可以消除拘谨,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进行学习。其次,对于学生的成绩老是要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增加他们学习的信心;对于反应稍慢的学生,也要给予肯定、表扬和指导,让他们有之中被尊重的感觉。其次,老师要对学生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有一定的了解,使教学有一定的针对性。最后,就是老是要树立自己独特的形象,如教学方式、语言风格等。

(三)合理地使用各种教学手段。

对于教学手段,目前是数不胜数,如探究教学、主题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游戏教学等等。它们在教学中的作用也都得到了大多数教师的认同,但经常会听到有老师反应这种方法不好、那种方法不好。通过在教学中的经验认为,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其特点的使用范围。在使用中,应该根据教学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才可能是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如对“地图”章节的学习中,就可以使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同学通过对本市地图的观察来分析如何在一张纸上把整个城区表现出来?进而引出比例尺的概念,下一步继续分析比例尺的具体规定等等。再如,在讲授我国的行政区时,就可以使用互助学习的方式,让同学分组进行进行整理,看哪个小组知道的多。在集体思考的过程中,再一次加深对我国行政区的认识和记忆,和传统纯粹告知的教法相比,效果得到大大提高。在如讲解地中海气候特点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多雨,然后老师再进一步补充说明。对于学生复习、应用已学知识,探究新知识、培养合作精神都有极大的益处。

虽然说教法法无定法,但在追求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是有一定规律可遵循的,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学生过程的实践性和课堂和谐教学氛围的营造。

参考文献:

[1]姜艳科.试探初中地理课的几种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0,8:125.

篇7

一、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对学习地理活动本身感兴趣,才能发展为对学习地理内容和结果感兴趣。因此,我们必须挖掘有利于激发兴趣、支持学生长久性自主学习的因素,充分发挥主体学习的能动作用。一是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同时它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学习季风概念时,可以请学生仔细观察体验珠三角地区冬夏季节风向的差异;学习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差异时,让学生分析江南民居和西北民居的建筑风格有何不同;学习矿产资源时,则举出大量学习、生活和生产中的用品,小到自己身上的衣服、多种文具等,大到战斗武器、交通运输工具,它们最初都源于各种矿产资源等等,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有兴趣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二是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学而不厌。地理学科具备挂图、模型等传统直观教具,又可以运用投影、幻灯、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学生的思维迅速带入到具体的地理场景中,还可以说段趣闻讲个故事,朗诵诗词、俗语或解释典故等扩展学生思路。若多种手段适度穿插、交替,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能感到学习“易”“趣”“活”,使学科兴趣、动机转化为意志行动,逐步形成学习的主动性。

二、注重培养问题意识,锻炼学生质疑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创设一个研究现实未知问题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这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第一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想问”。问题情境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一时无法解决,从而产生一种努力探究问题的内心需要。教学中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使之乐于学习、乐于发问。第二要认真对待学生的提问,多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使学生“敢问”。不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教师都要及时做出回答,即使不能立即回答,也应指出思考解决该问题的方向和步骤或作出合理的说明。对于学生提出的错误问题,教师不要嘲笑,应肯定其敢于提出问题的大胆行为,发现其积极思维的“闪光点”。这样,学生就尝到了学习的甜头和新发现的喜悦,逐步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的探索精神。

篇8

第二,提出适当的课堂要求。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还保留着小学生好动,记不住教师课堂要求的情况.所以要给学生事先讲好课堂要求。例如针对地理学科,我们要求课前学生需准备好相关书籍和学习用品,将其它的书和物品均收到课桌里。这样做的好处有以下几点.1、提醒学生本节课要上的是地理,要做好相应准备。2、收下与地理无关的书籍和物品,这主要是为了在上课时避免个别学生,趁教师不注意做其它学科作业。这一个方法是十分有用的.我上课时就一直要求学生这样,这暗示在这堂课上学生不应做与地理课无关的事情,这样就很好地提高了地理课的课堂效果。

第三,课堂教学要精致。教师的讲课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课堂没有吸引力,学生会认真学习吗?怎样让学生有兴趣学习,那就需要教师课前精心设计教学、课上精讲,设计好相应的教学环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用具展示地理知识,多角度吸引学生们喜欢地理课学习。

《地球的运动》这一小节知识点的教学,因为人教版和星球版教材的编写,均把它放在了初中一年级上册,而学生在此时还没有学习空间几何,所以在学习这一部分的时候很多学生没有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学习时十分吃力.如果我们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用地球仪来演示,不论演示多少遍,总有大部分的同学听不懂,学不明白。这是一个重点知识,必须要掌握.。在学这一部分时,我用Flash课件演示地球的运动,这样学生能直观的看到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运动方向、地球的南北两极以及从北极和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运动方向、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地球公转的学习同样也是如此。这样直观的教学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篇9

二、 课堂和谐教学氛围的营造

首先,课堂和谐教学的氛围是建立在师生关系平等的基础之上。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抛弃高高在上的形象,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朋友般的关系,让学生可以消除拘谨,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进行学习。其次,对于学生的成绩老是要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增加他们学习的信心;对于反应稍慢的学生,也要给予肯定、表扬和指导,让他们有之中被尊重的感觉。再次,老师要对学生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有一定的了解,使教学有一定的针对性。最后,就是老师要树立自己独特的形象,如教学方式、语言风格等。

三、合理地使用各种教学方式

篇10

一、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情境是由人的主观因素(认知、情感等)和客观环境因素(时间、空间、设备等)所构成的情和境的总和。课堂就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和发展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由于初中生对事物的认识还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阶段,若在课堂教学中能精心创设地理学习的良好情境,让学生借助一定的情境来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另一方面可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策略。例如,在讲“经纬网”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在茫茫的大海中,有艘海轮遇到风暴失去控制,船长命令立即发出呼救信号,报告出事的详细地点,可使邻近的船只及救援人员迅速准确地赶来救护。请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报出准确的位置呢?这一情境的创设,引发了学生对经纬网的学习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教师就可抓住时机进行知识的传授。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还经常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新课引入方法:地理新闻引入法,师或生评述国内地理新闻;地理趣闻引入法,师或生评述地理趣闻,如:世界之最;头脑冲浪法,教师提出地理趣题激发学生讨论;学生报告引入法,学生对学习专题提出个人或小组报告;一题多练法,教师针对学生作业错误编制开放性题目,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目标激励法,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奖励目标,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题;表扬批评引入法,对表现较好的个人或小组进行表扬,激励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并在教学过程中多表扬少批评;地理游戏引入法,利用课件或制作进行地理游戏或地理竞赛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自主合作,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

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实现主动式、交流式合作学习。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索与处理、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和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在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探索精神,变讲堂为学堂,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施教之功,在于诱导;学习之功,在于领悟。”我们教师只有做好自己的主导工作,把学生引导到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地位,学生才能发展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在把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传授给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学,要求学生在自学前提下经过分析、归纳和综合写出阅读提纲,并把不懂的问题设计成题目向同学讨论或向教师质疑,然后教师再答题和精解,使学生多向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培养和发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作风。教师讲课要“小而精”,要做到设问精,讲解精,点拨精、让学生有把学到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的时间和空间,而不只是把知识死记硬背。让学生根据问题的难度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地支配学习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三、合理地使用各种教学手段

对于教学手段,目前是数不胜数,如探究教学、主题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游戏教学等等。它们在教学中的作用也都得到了大多数教师的认同,但经常会听到有老师反应这种方法不好、那种方法不好。通过在教学中的经验认为,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其特点的使用范围。在使用中,应该根据教学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才可能是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如对“地图”章节的学习中,就可以使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同学通过对本市地图的观察来分析如何在一张纸上把整个城区表现出来?进而引出比例尺的概念,下一步继续分析比例尺的具体规定等等。再如,在讲授我国的行政区时,就可以使用互助学习的方式,让同学分组进行进行整理,看哪个小组知道的多。在集体思考的过程中,再一次加深对我国行政区的认识和记忆,和传统纯粹告知的教法相比,效果得到大大提高。在如讲解地中海气候特点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多雨,然后老师再进一步补充说明。对于学生复习、应用已学知识,探究新知识、培养合作精神都有极大的益处。

篇11

一、提倡以学生为主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任何事业之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学生也不例外,不同学生的个性是不尽相同的,这便要求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切实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对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加以采用,充分尊重与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此同时,地理教师还应当确保在课堂活动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则为辅导者,实现课堂主体的有效转换,促进学生独立自主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的提高。并且在课堂活动中大力倡导个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及学习兴趣,实现地理教学的目的,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重视及鼓励参与教学

以往的初中地理教学所采取的基本上都是“灌输式”“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当作是知识的容器,必要的课堂活动缺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少之甚少,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非常差,而且动手能力不强。长此以往极易遗忘所学的知识,无法在大脑中形成稳固的知识体系。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应当高度重视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堂活动效果。应当强调的是,初中地理课堂活动要始终构建在参与教学的前提下,在整体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正是因为初中地理学科具备着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以及开放性强等诸多特点,涉及到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一系列要素,并且各个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穿插,还有着相对较强的地域性、差异性,比如说江河、矿产、物质、丘陵、山地、平原等要素所构成的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按照地理课程的特点,借助于课堂活动来组织学生接受地理知识,自主学习地理知识,发现及解决地理问题。

三、重视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培养

只有具备趣味性的教学,才称得上是成功的教学。初中地理课程的趣味性是将渴望知识火药点燃的导火索,地理课程如果无法吸引学生亦或是学生不感兴趣,那么便会使得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大大降低。与其他学科不同,地理学科有效性的提高需要将地理课程的特点把握好,只有教师能够正确地解释地理现象、认识地理事物、解决地理问题,才能够将学生的能力提高,这不仅是初中地理课程的重点,同样也是初中地理课程的难点。所以,在地理课堂活动中,教师应当将学生好胜、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把握好,对课堂活动精心组织,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真正使学生“动”起来,既动手又动脑,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比如在设计“中国行政区划”的课堂活动时,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环节。①想象。要将拆分的各省拼图首先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各个省区的大致轮廓进行仔细观察,启示他们将其与生活中的某些实物联系起来。接着教师对几个省的轮廓图予以出示,以此将达成抛砖引玉的效果。②示范。把拆分后的各省轮廓在相应的板块上还原。③准备。学生对各省区的相应位置及轮廓进行强化记忆。④竞赛。各学生小组选派代表上讲台表演拼图。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便能够熟练地掌握地理知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增强。

四、加强信息传输,巧用多媒体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通常学生是借助于触觉、视觉以及听觉来接受信息,其中视觉是人们认为最为有效的信息获取方式。大量的实践充分表明,综合传输远远优于单一的形式,因而多渠道的视听结合信息传输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而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具备着突出的优势。所以,地理教师应当将学生带入活泼生动、喜闻乐见的学习氛围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在对“长江”的课程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几分钟为学生播放有关长江的影视片段,动听优美的解说,美丽的画面,悦耳的音乐,学生很快便能够融入其中,不仅将美的享受带给学生,而且还使得学生分散的心很快地得以集中。再比如讲解“日本”的知识时,其中最重要的知识点就是经济的发展。教师可以对凸显日本国家的地理特点的图片或者短片播放给学生,启发学生的讨论。以此使学生在讨论中探究,在感知中讨论,教学的重难点便得以强化。

总而言之,初中地理学科是涉及面非常广泛的一门课程,蕴含着大量且丰富的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地理教师应当在课堂活动中采取有效性教学策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及素养。

参考文献:

篇12

一、当前地理课堂教学现状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地理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气。教师的教学角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评价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地理教学质量。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也发现存在很多问题。有些课堂教学表面上进行得热热闹闹,学生也积极地进行讨论,其实这样的讨论只是应付性的讨论,缺乏深层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探究的步骤和程序进行,学生缺少思维的探索、好奇心的驱使、批判性的质疑,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是低效的。而我们在进行课程改革时对地理课堂教学的要求是实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作为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

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 活用地理教材,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新课程背景下,要想提高地理课堂的有效性。作为教师,首先要处理好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活用地理教材。就目前而言,地理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两种错误的教材观:一种是严格按照教材的条条框框照本宣科,犯有严重的教条主义错误;另一种则是远离教材、无视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使用很少。这两种情况的出现都反映出了部分教师对教材地位认识不够,没能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和灵活的教法观。

众所周知,教材是学生获取相关信息和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素材。教师在处理教材内容时,一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二是要根据学生实情,对现有的教材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创新重构,树立“活用教材去教学”的理念。 地理教师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过程时,还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阅读材料和教材正文的关系;二是情操陶冶,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三是学法和教法的关系;四是广度和深度的关系,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前,地理学科教材有多个版本,形式不同、内容丰富,如果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去处理教材是很不够的,这就需要集思广益、采用集体备课等方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各种思维情绪等状态,适时调整、灵活使用教学方法,能始终做到课堂活力无限、动静结合、节奏灵活,让学生在体验不同教学方法的同时,使他们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等都得到有效的提高。

2、 转变教学观念,构建和谐地理课堂

和谐课堂是指教学的主体(学生)之间, 客体(教师)之间采用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方式。而要想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相关关系,变批判为激励,尊重学生差异的存在,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教师应努力协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通过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得到发展、得到爱的享受,使学生树立合作、互助、竞争、平等的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地理教师作为地理新教材的实施者,首先必须转变传统观念,这是能否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学活动是学生与教师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流过程,也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相统一的活动。但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表面上是师生同为主体的交互活动,但从实际来看仍未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即教师根据教学预设,突出教师的权威地位、主导作用、传授知识、灌输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目前的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体现师生互为主体,通过师生互动交流,使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教师的价值取向得到实现统一。

3、 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课堂互动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的高低。就目前而言,课堂互动的主要形式采用的是问答式。在互动前地理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开展教学互动,打开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发言。教师设计问题时要结合学生的基础,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解释、理解。通过对学生的提问可以实现实时反馈教学效果,还能够将知识迁移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让学生有想进一步探究的愿望。教师要尽量不提不需要学生用智力回答的问题。教师所提问的问题要进行精心设计,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多涉及日常生活能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地理教师要鼓励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4、 培养绘图能力,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地理是一门具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双重特征的综合性学科,且学科发展具有较强的生活衍生性。因此,在开展地理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社会生活中的地理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在地理学习中体验现实的生活。教师进行区域地理讲授时,就需要通过读图描述地理位置,但是学生往往印象不深,很容易忘记。教师要善于使用各种图,以地图为信息载体,将地理相关知识就地图串起来,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知识解释更加充分合理,学生在教学中不仅能学到相关的地理知识,而且还能学会掌握地理知识的方法与能力。学生通过绘制的地图进行互相欣赏、互相交流, 对于一些有代表性的绘图,用幻灯呈现给学生,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结语

篇13

教师要教好学生,首先要让学生对你有信心,对你有崇敬之心。教师形象(这里的形象不仅包括教师的外在的,还指教师内在的素质)树立的良好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

1.教师对待学生要用“心”。有怎样的老师就会有怎样的学生,只有用真心、爱心、耐心与他们搭建沟通和交流平台,用诚心去理解他们,才会博的学生的喜欢,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学。教师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以良好的教师形象来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不仅要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博学的理论知识,还应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能精通大纲,关注社会发展,勇于创新,不断吸收新鲜知识,对教材有驾轻就熟的能力。

3.要求教师对教育事业保持高度的热情,只有这样,教师才会要勤于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调整自我。“我们不能拿昨天的知识教学生为明天服务”。只有不断的进行学习,我们的教学才会有足够的素材,才会被学生佩服,学生才会喜欢你所教的学科。

二、创设最佳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点燃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对提高地理教学效果有重要的意义。在地理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该贯穿于教学始终。课堂刚开始,教师如果运用精彩的导入语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则很快被吸引,注意力将集中于课堂,利于后续教学内容的展开;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应洞察学生心理,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适时引入课堂,并作适当铺开,并予学生充分思考和表达的空间,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有助于其兴趣的维持;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回顾总结,让学生体会到获得知识的成就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更持久。

三、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教师应以传授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为教学的基础。俗语云“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去学”。因此,让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才是一位优秀教师的最终目标。我认为,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最主要的有四条:

1.指导学生自学导学,提高自学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先阅读课堂上将要学习的教材内容,做到整体把握教材内容框架。学生亦可针对疑难提出问题,有针对性的学习。

2.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地理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落实到生活中,地理知识更易理解掌握,也就更持久。

3.教会学生科学记忆的方法

重要的地理知识,如名词、概念、规律和原理等,需要记忆。教师引导学生是用歌诀及形象事物替代法帮助记忆一些基础性的知识,让学生记忆更轻松、更快乐,而非死记硬背。

4.提导学生图文结合,善用地图

对于地理而言,地图是其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课堂上,教师运用地图教学,并且指导学生识图,将课文落实到图上,培养学生用图技能,使地图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得力助手。而且在地理考题中,无图不成题,所以教会学生如何去看图、读图、描图、用图、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以及从图中寻找切题点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如果掌握了这种能力,在考试中将会受益匪浅。

四、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效果

美国一位教育家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地理课堂的素质教育功能,改进地理教学效果是中学地理教师的重要任务。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师的教,“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学校考,学生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因此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新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积极探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经常把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一系列教学方法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特别注意追求其有效性。在课堂上大力提倡活动教学,活动教学改变了以往的封闭式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激发,其沉睡的潜能和学习意识就能被唤醒,教学效果当然大不一样。

综上所述,教师形象树立良好与否是学生是否学习兴趣的根本保证,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益的前提和动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质量升级的关键。在课改形势下,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只要我们在地理教学中真正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和目标,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够与时俱进,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一定会成为有效教学。愿我们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用低投入创高效益,实现有效教学。

(本文为《地理案例有效教学》课题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崔允.《有效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1日

[2]王彦丽.《素质教育下的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