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公共管理服务理论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公共管理服务理论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公共管理服务理论

篇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这个发展过程推动着政府不断变化和发展,政府形态也在不断转型。政府由建国初期的政权建设型,转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型,再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公共服务型转换。党的十六大提出必须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这是我国服务型政府开始创建的标志。

建设服务型政府,不仅在于实现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更重要的在于要实现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变;不仅在于政府应当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更重要的在于政府要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不仅涉及政府机构的调整,而在于实现“政府再造”和推进政府的“自身革命”。

在服务型政府定位的基础上,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职能的实施方式,要根据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和公共管理服务职能的特点,分别采取针对性的实施模式。目前理论界存在一个误区,就是笼统地讲对政府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实行市场化、社会化。这种观点是不可取的。一是因为政府的强制性管理服务和自然垄断性管理服务,是不宜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否则容易导致政府以权谋私和垄断经营谋取暴利。二是因为持上述观点者片面地理解了当代西方国家实施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特别是错误地理解了以美国为代表实行的“企业家政府”改革,把政府当成企业,用政府公共管理服务作为经营手段,以获取利润。三是因为当前我国政府改革中存在财政支出困难,于是某些人便冠以借鉴西方行政改革之名,将政府执法权力进行市场化和社会化运作,一方面解决财政困难,另一方面将政府自身责任推给个人。

对政府公共管理服务职能的实施方式的选择,要首先考虑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原则定位。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政府应该是在支持和保障市场经济自主运行的基础上,对市场的失效或者失调部分进行调节,而不能替代市场的作用。第二,政府对市场进行监督和监管,一方面严格依法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另一方面积极维护和保障正常合法的市场行为。第三,政府依法管理社会,而不是要主宰社会。政府要充分调动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充分实现公民自治。政府只有在社会不平衡,社会不稳定,市场主体和个人(家庭)无法解决问题包括市场主体及主体之间、个人及个人之间出现矛盾或困难无法自我解决时,才出面予以协调、解决。第四,政府主要职能服务于全社会的公共事务,一方面不能干预“私人”事务即个人(家庭)、市场主体(企业)自我能够解决的事务,另一方面不能把“公共事务”推向社会、个人。在此定位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政府公共管理服务职能方式和途径,可以实行“四化”:即服务全面法治化、强制服务无偿化、服务有限市场化和服务部分社会化。

1 服务全面法治化

政府公共管理服务法治化,是我国实施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战略的必然要求。在法治社会里,政府的公共服务是根据国家的法律规章提供的,都必须有法可依。2004年4月我国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规定,要依法界定和规范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使政府公共服务全面法治化。从法治化的程序来看,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依法合法服务。政府公共服务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政府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

(2)程序正当服务。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包括具有强制性的管理服务,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之外,应当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

(3)权责统一服务。政府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管理职责,要由法律、法规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政府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4)诚实守信服务。政府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相对人因此而受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

(5)高效便民服务。政府公共服务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总之,政府要大力推进公共服务的法治化建设,要通过一系列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建构,为公共服务提供法制保障。

篇2

虽然人们对新公共管理有不同的界定,但综合起来大都具有如下相同的特征:1)新公共管理主张通过民营化等形式,把相当部分的公共服务交由市场和社会力量来提供,通过引导它们为实现公共利益服务,试图打破政府垄断教育造成的低效、腐败等局面,形成灵活多样的公共管理服务机制。2)基于管理具有相通性的特点,很多国家都主张在实践中广泛借鉴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大力倡导科学的绩效评估方法、程序和标准,对公共服务部门的成就、业绩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3)新公共管理把社会公众视为政府的“顾客”,认为政府的职责就是根据顾客的需要提供回应性的公共服务,要尊重并赋予顾客应有的权利,坚持“顾客导向”,以“顾客满意”为宗旨。

一、新公共管理运动在教育领域中的积极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领域也经历了几次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完全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的教育管理和运作体系,并面临着越来越多难以解决的困难。上述行政改革的思想,作为教育改革的新理论源泉,也影响着我国现行公共教育体制的改革、这种变化的基本取向是形成一种新的管理关系,这种关系既有利于政府进行统筹管理,又有利于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也能使学校享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政府垄断学校教育供给的局面,减少了由政府部门对学校进行直接干涉而造成的管得过多、效率低下等问题,提高了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效率;通过引人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了学校等教育服务提供部门之间的竞争,从而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效率;家长和学生也被赋予了一定的教育选择权,促使学校重视家长和学生(顾客)的不同需要和愿望,对他们的需求做出积极的回应,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服务质量。

二、新公共管理在教育改革中遭遇的挑战

上述不同形态的体制性改革确实给教育管理带来了一些初步变化。然而,这场以市场化、民营化为特征的改革也给教育带来了一些显而易见的负面影响。

1改革中遭遇的教育伦理问题

公益性是现代公共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由公益性取代以往教育的私事性,这是现代公共教育区别于以往任何一种教育的基本的价值前提。然而当市场介人教育领域时,公共教育的公益性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从理论层面来看。首先,追求私人利益的满足和利润最大化,是市场化运作的民间资本的天然本性。通过市场竟争机制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育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效率,但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又使教育服务具有了可分性和竞争性,从而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一个营利性质的领域”。其次,教育的价值基础又决定了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以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并将满足人的需要与满足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最终使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教育的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就体现为资本寻利性和教育公益性的冲突。

从实践层面来看。一方面,市场化运作的教育服务机构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更加关注自身提供教育的灵活性、多样性,努力提高办学的绩效和责任意识。与此同时,在我国教育市场需求旺盛但供给却相对不足的现状下.广泛吸引社会企业和个人投资或参与投资教育服务事业,打破教育的政府高度垄断性,也大大缓解了国家投资教育的沉重负担。但另一方面,用"3E"(经济、效率、效能)作为自身价值基础的市场化运作,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公平、民主等公共管理核心价值的弱化,忽视了人对公平愿望的要求,加重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扩大了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差距,强化了社会分层,并有可能将那些因社会和地理位置的原因而被边缘化的群体排除在竞争新机制之外。事实上,在我国现行的改革过程中,就有许多人因为经济原因、政策原因或其他社会原因,而得不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和良好的教育条件。另外,引进市场激励取代对学校机构随意的行政干预,放松规制以鼓励各种非政府组织甚至营利性组织介人教育领域,从而改进一个国家的公共教育系统。各利益主体通过公平竟争的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从而提高了整体教育服务的质量。然而在利益的驱动下,有些学校往往会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利用“信息不对称”等市场机制运作的特点来降低教育的标准或质量,甚至欺诈学生,滋生“权利寻租”等教育腐败。

2改革中政府公共职责的弱化现象

教育具有公益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像普通商品一样完全通过市场来提供。市场的驱动机制是私益而不是公益,如果缺少了必要的市场限制,就会演变成一种无序的状态,因此必须通过市场以外的政府来平衡资源配置。这就导致现代国家政府在提供教育的服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公共管理主张将企业家精神引人政府,把原来由政府履行的部分职责交给社会来实现。通过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以及公共部门之间展开竞争,缩小政府规模,建立一个高效政府,从而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效率。但是,在实践中对效率和经济利益的过分关注,却导致了政府公共责任的弱化。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个立竿见影的工程,一旦以提高效益作为教育管理者的行动指南,那么社会效益概念的模糊性、凸显效益所需较长时间的特点.就很容易成为教育管理者逃脱责任的借口,从而使公共教育失去公益的捍卫者。此外,私人企业代替政府提供教育服务,由于它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其提供的产品就很难充分满足公众的需求。教育是一种社会公共行为,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满足和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还在于它是造福他人、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的公益事业,而政府恰恰是这种公共利益的维护者。盲目对自利“顾客”的短期利益做出回应,放宽私人企业代替政府提供教育服务的市场准人制度,却没有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政策进行引导,又缺少合理的法律制度加以规范和监督,必然无力确保教育的公益性。过度的市场化降低了教育服务的公共性,导致政府在教育管理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和宗旨,必将在更深层次上、更广范围内,为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埋下隐患。

三、在新公共服务理念指导下构建服务型教育政府

当新公共管理理念指导下的教育改革遭遇挑战时,新公共服务作为一种基于公共利益、民主治理的全新理念,通过对新公共管理价值的反思,以为人民服务来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致力于使公共管理中那些具有价值性的理念重新回归,并在实践中通过构建服务型教育政府来不断完善政府职责,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新公共管理的不足。

新公共服务是由登哈特夫妇于2000年提出的,是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角色的一套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公共管理者很清楚自己行为的动机,行为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采取何种行动。它更好地体现了公共行政的精髓—以为公民服务来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新公共服务理论在理论基础、价值取向、政府责任等方面很好地纠正了新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重新强调公共性、合法性、公民精神、政府责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强调公民社会与政府资源的协调和互融,成为现代公共管理的希望所在。

根据新公共服务的理念和要求,在教育行政管理中构建服务型政府需要重视以下问题:

1转变政府行政观念,合理界定服务范围

各级教育行政机关要从思想上树立“公民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强化教育服务意识,对受教育者个体的价值观和权益给予充分的关注,要关怀弱势群体,统筹不同阶层、地区的利益需求,实现教育的均衡化发展;传统的全能型政府模式使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的事,不仅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一定程度上也造成教育体制的僵化并滋生大量腐败,因此要明确界定政府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管理范围,各级教育行政机关一方面要将自己的职责严格限定在公共领域,同时给各级教育组织以充分的自治权。另一方面要担当起弥补市场失灵的角色,提供私人和社会无力或不愿提供的,却又与公益紧密相关的非排他胜的教育服务。

2建立政府与公民对话的沟通机制

教育是一种社会公共事务,涉及到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发展,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公民应该主动了解教育发展状况,参与政府的教育管理活动,在活动中推动教育的发展,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实现教育效能的最大化。因此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机关应该是开放的,能够对民众的教育需求做出敏感的反映,同时致力于建立各种行之有效的、与公众沟通对话的机制,共同促进教育的发展。在实践中,可以通过电子政务的方式建立起政府与公民之间有效的沟通渠道,同时将政府手中的权利切实赋予公民,调动公民参与到教育的决策、管理和监督活动中去。这样做不仅推动政府对教育负起责任,也满足和尊重了公民合理的教育需求,形成了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氛围。

3完善教育公益性的制度保障体系

利用市场机制来配置教育资源,使教育既具有了公益性又包含了营利性的双重性质。国外民办学校或私立学校发展的实践说明,真正在市场合法经营中营利的学校,往往是办学质量高而且有信誉的学校,因而也往往比较好地实现了社会效益和公益性。可以看出市场中运作的教育活动能否实现教育的公益性,取决于教育市场制度的成熟程度。

政府及其教育行政机关首先要明确,以市场化运作的民间资本有追求投资回报的权利,应该容许营利性教育组织在保证教育公益性的前提下合理营利,政府从中发挥认证、管理、监督和调控的作用,促进教育市场的完善与发展。同时应通过教育立法和制定政策等手段,完善教育市场的竞争规则,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实现依法治教。制定法律时应尽可能详尽,具有可操作性,改变因过于空洞、含糊而无法操作的局面。

4合理降低“准入”门槛,培育和发展非营利组织

篇3

以赣州市为例,公众对于管理持满意、基本满意、非常满意的达到65.7%,调查对象对自己所在社区的服务表示满意的达69.2%,55%的公众认为赣州市的管理基本能做到为民服务。此外,据平时与接触过的调查对象,有74.8%的人认为赣州市比较廉洁。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评价则喜忧参半,50%的人表示赣州市目前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能够满足需求,50%的人则认为仍需加大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两份问卷的数据显示,赣州市在设施和职能管理方面基本令人满意,得到大多数市民的认可。但是,在肯定管理所获得的成绩时,也存在诸多问题(见图3)。由图3可知,目前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形式主义、官本位思想在公众看来仍然是最大的问题,也是最严重的问题;其次,决策缺乏民主科学性也是让公众深有感触的一方面。至于政务信息不透明、监督机制不健全以及缺乏长远规划和系统研究等,也是近些年来管理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诸多问题。下面就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进行重点分析。

(一)政策制定过程缺乏民主参与

从满意度调查问卷来看,76.3%的公众表示有参与政策制定的愿望,希望多举行一些类似于民主听证会或者民主评议等活动,邀请市民参与;36.4%的公众表示在制定政策过程中会征求群众意见或建议,而大多数人则表示在政策制定时忽视群众意见。“您认为赣州市出台的政策能否代表您的利益诉求”这一问题得到的数据:认为能够代表、基本能代表、很少能代表和不能代表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48%、29.8%和16.2%,反映出在满足公众民主参与的过程中有待改进。不少公众还表示对政策宣传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就“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宣传”来说,61.6%的人表示及所在单位只是偶尔举办些活动进行宣传讲解,其中18.3%的人表示从来没有举办过宣传讲解活动。针对此问题,我们特意查看了赣州市人民网站,在“网络问政平台”中的“建言献策”栏目,只公布了7条消息,时间为2012年5月-2012年11月。另外对于居民自主提建议的要求里面规定“不属于本栏目受理范围,且不适合公开的问题视为无效问题,本栏目管理人员有权删除并且不再另行通知。”然而,对于“哪些是属于受理范围”、“何为不适合公开问题”并没有作明确解释,此做法无疑打击了公众建言献策的积极性。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建立在民主公民权理论、社区与公民社会等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核心思想是重视民主和公民权,尤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缺乏民主参与就难以真正表达人民群众的诉求,也就难以真正做到人民当家作主。然而,调查情况却显示目前管理中对于民主和公民权的重视程度不尽如人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公务员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根据调查,仅有22.7%的人认为公务员的整体素质较高,认为一般及不高者则多达77.3%。这其中或许存在部分调查对象的主观臆断,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与交往过的人也表示,公务人员办事过程中服务热情周到的只有39.4%,大部分人认为公务人员服务态度一般甚至冷淡,这与我国建立“服务型”的目标不符合。不仅如此,认为赣州市管理中服务态度、机关作风、办事效率以及信息公开等方面有待改进的比例分别为:21.7%、20.8%、36.5%、21.1%。是国家事务与社会事务管理的主体,行政领导与公务人员又是提供公共服务和进行管理的实际主体,与公民接触最为直接、最为密切。因此,公务员就代表了的形象,直接影响着的权威和公众对的信任度。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我国的公务人员的服务情况不容乐观,公务员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三)信息不透明,管理方式较为传统

信息公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环节。实现人民和公民参与权,必然要求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信息公开,一方面促进公民知晓并参与行政,另一方面又能够有效预防腐败[1]。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工作信息及管理信息的方式主要以单位公示、单位开会、同事间互相传达以及领导主动谈话等传统方式为主,通过网络公开信息和了解信息的只占3.6%。尤其在“满意度调查问卷”中反映出来的有17.2%的人不知道了解信息的渠道。在信息管理方面,除了管理方式较为传统,还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不清晰等问题。例如,正如前问提及的赣州市“建言献策”栏目;再如,九江市网站政务“信息公开”栏目无财经信息公开栏目。而我国《信息公开条例》第二章公开的范围中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及其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九条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确定主动公开的信息的具体内容,并重点公开财政预算、决算报告、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等信息。”

(四)对管理创新重视程度不足,公众对缺乏信任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及编制内的企事业单位人员认为赣州市具有创新精神的占60.1%,而从“满意度问卷”中公众对于赣州市是否具有创新精神的结果来看,情况则截然不同,73.2%的人认为市不具有创新精神。这无疑反映出一个问题,机构或者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站在自身立场,作为体制内的人感受到的是管理在改变和创新,而对于在体制之外的人来说,并没有感受到管理创新的痕迹。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在管理方面实施的改革宣传力度不足,没有让公众对其有全面的了解;二是在内部进行的是以思想上鼓励创新等形式为主,外部公众无从得知,这在问卷调查中体现为引进创新人才、鼓励创新行为、营造创新氛围、加强内外监督、完善法律保障、鼓励诚信管理及其他方式所占比例分别为:16.1%、26.4%、18%、11.4%、12.1%、16.1%;三是与公众之间缺乏一个合理有效的沟通机制。归根结底,对于创新不够重视,一个足够重视创新的不可能是悄无声息的,也不可能没有任何动静。根据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观点,在与公众之间建立起一个互信的桥梁对于建设服务型、责任型以及回应型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从调查数据来看,公众对于的信任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当公众对提供的公共服务有疑问时,表示会主动提出诉求的仅占11.9%;而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时,48.5%的人表示会直接找相关部门协调、或拨打市长热线,而其他51.5%的人则自认倒霉或找熟人、托关系协调,有的甚至会采取更为极端的手段,在市门前静坐或者上访;对于近年来所实施的重大社会改革,也只有19.1%人认为其成效显著。由此可见,要提升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提高可信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公众对于管理创新今后可以努力的方向也提出自己的建议,例如,管理理念创新、履职方式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内外监督机制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等,使得我国能够朝着服务型、法治型迈进。

篇4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在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后,开始陷入经济滞胀阶段。在福利国家理念的推动下,政府职能不断扩大,机构臃肿,效率低下。与此同时,经济衰退,政府财政压力空前明显,民众的不满程度越来越严重。几乎同一时期,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浪潮席卷整个世界,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影响,政府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公共事务的多样性以及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加剧,以韦伯官僚制思想为基础的传统行政管理体制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在如此紧迫的形势之下,西方国家纷纷进行改革,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共行政改革运动,随即蔓延至整个世界,后称为新公共管理理论运动。

新公共管理理论在风靡西方国家之时,就遭遇了多方面的责难与批评。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美国著名行政学家登哈特夫妇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不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理性的批判。新公共服务理论肯定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提高政府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以及推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革新的巨大贡献,然而,与新公共管理理论所强调的企业化管理不同,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将公民置于管理活动的中心,强调公共管理的本质是服务,政府的任务是帮助公民明确表达并实现其公共利益,而不是去控制社会,即“服务而非掌舵”。新公共服务理论重视公民的主人公地位,希望与公民实现合作共治。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比较

(1)顾客与公民角色之争

新公共管理理论把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比作公共部门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公众就是顾客,政府应该具有企业家精神,充分了解顾客的需要,从顾客的反馈获取信息,并且提供多种服务供其选择,帮助顾客找到并实现其利益。而新公共服务理论表示顾客和公众是有明显区别的。顾客只是为了尽快获得对自己最优的利益,作为消费者,他只能处于一种被迫选择消费的地位;而公众作为公共活动的参与者,不仅是公共服务的享受着,也是责任的承担者,是政府的所有者,是国家的主人。现代意义上的公众,其内涵要比顾客的概念更加广泛。

(2)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争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的使命就是帮助顾客表达并实现其公共利益,也就是说,顾客自身的个人利益是最重要的选择,公共利益也是为个人利益服务的,个人利益远优于集体选择。新公共服务理论则明确反对个人利益优先的导向,主张重视集体利益的实现,他认为集体利益是公众通过对话协商的共同价值取向,是所有公民共同参与的成果,不仅可以增进彼此间的交流,更能体现共同价值观的目标。

(3)效率与公平之争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管理就是一种工具,其目的是提高效率。政府采取企业化的管理方法,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代表人物登哈特表示,一味的效率优先只会让政府部门机械化的降低成本,而忽视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真正目的。公众需要的不仅仅是高效的行政管理,他们更关注高效之中社会的公平。我们在提高政府服务效率的同时,要关注公共行政的价值塑造,在公平的视角之下提高服务效率。

(4)民营化的成本之争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时,要逐渐朝着民营化的方向转变,也就是把政府直接提供的服务外包给企业来提供,从而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公共服务的选择和质量。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政府组织机构企业化的过程中,腐败和不道德的行为都有增加的倾向。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腐败无疑是进一步隐性地增加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助长了不道德行为的蔓延,而且远不于政府独自提供服务时的公平。因此,必须注重民营化过程中公民精神,促使公共组织朝着有利于公共利益的方向发展。

三、结论

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的发展来看,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是以利益为导向,引入市场机制,建立企业化政府。政府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公民即顾客,政府部门要找到并实现顾客的价值取向。而新公共服务理论坚持公民是国家的主人,追求公共利益,重视民主对话进行沟通协调的合作共治;政府的作用是服务,民主观念和公共利益是一种高尚的追求,贯穿于公共管理的整个过程之中,并且应该在组织中确立。新公共服务理论不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理性的批判,我们应该进行科学的比较和分析。(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振明等.政府再造: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运动”述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

[2]裴峰,农卫东.从新公共管理理论到新公共服务理论――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发展的新趋向[J].上海交通大学.2004,3.

篇5

上个世纪80年代,在生产制造业中出现了大量新的制造技术、管理战略(理念)与手段,使得厂商有机会通过降低成本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如精益制造(LP)、全面质量管理(TQM)、准时制生产(JIT)、看板(Kanban)等,在企业界与管理学界非常流行。为实施与完善这些战略,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源。

然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发现在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方面,这些管理理念似乎都走到了尽头。因为单纯考虑企业内部资源优化是不能适应基于时间竞争的需要,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与合作伙伴协同动作,才能真正从整个供应链降低响应的时间。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是他们增加利润、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下一步措施。与此同时,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ERP在企业中的广泛采用都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1997年,美国的制造企业投入在与供应链管理相关的活动中的费用达到8620亿美元(占全美当年GNP的10%)。一些著名的跨国集团,如DELL、P&G、HP、WAL-MART作为供应链管理成功案例在企业界广为传诵,也引起人们对供应链管理的极大热情。

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含义

但对于什么是供应链,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

比较常用的提法有,“供应链是由在满足一个顾客需求(直接或间接的)的过程中所有参与的企业所组成的一个网状系统”,“一个供应链不仅包括供应商和制造商,也包括承运商、仓库、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顾客本身。而在每一个企业(如制造商)内部,供应链包括其所有的活动,如,新产品的研发、市场营销、生产、分销、资金与顾客服务”。

LeeandBillington(1992)给出了一个更直观的描述,“一个供应链是由若干设施组成的一个系统,分别完成对物料的采购、零件或产品的加工、直到将产品提供给最终消费者。”

尽管目前为止对于供应链的定义还没有一个完整而统一的,但供应链管理有一个统一的核心思想即强调各个企业专注自己最擅长的核心业务,将其他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具有优势的合作伙伴,通过供应链的组织和协调,形成更强的竞争力。采用供应链管理模式,可使企业在最短时间里寻找到最好的合作伙伴,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赢得市场。供应链管理模式面对的是全球化激烈竞争的买方市场,它以多品种、变批量生产代替大批量生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外出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旅游者为满足在旅行生活中的食、住、行、娱、购、游方面的需求而引发了对旅游产品的消费。旅游产品的质量取决于旅游者对组合产品的整体期望与感知之间的差别,由此决定旅游者的满意度,也决定了旅游服务的成功与否。

在传统的运作模式下,旅行社在旅游业内各企业之间担负着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起到了联系各组成部分的纽带作用。通常,旅行社通过采购相关的服务项目形成满足旅游者多方需求的整体性组合服务产品,再把组合产品销售给顾客。提供给旅行者的服务组合产品的整体性、协调性依赖于旅行社的组织协调能力。

旅游业内这种相关企业以旅行社为核心,联结成一个服务于旅行者的服务系统。这种对旅行者的、以旅行社安排的旅游活动顺序为依据的旅游服务系统,实际上就是一条服务于旅行者的服务供应链。虽然旅游服务供应链是客观存在的,但目前的学术界并没有对其运作机理和管理模式进行过深入研究。

旅游服务业如何提供优质的、特色化的、全程的旅游服务,跟上国内其他成熟的服务产业的发展步伐,接轨世界现代化旅游服务业的进程,是值得日后旅游服务供应链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建立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有利于提升我国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入WTO后,外资旅行社可以在我国成立独资公司,并可直接与交通和饭店经营者交易。我国旅游经营企业无论在规模、经验和管理理念方面同国际旅游企业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旅游服务供应链的体系,形成旅游批发商和旅游零售商的垂直分工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能更好的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顾客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其获取信息也越来越便捷,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产品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所以顾客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以消费者为主导的时代,传统的纵向一体化方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如何去应对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及时掌握旅游者的需求,对旅游服务系统的管理进行创新,提供让游客满意的服务,成为旅游经营企业的主要职责。我国旅游企业目前总体来说,数量多但规模偏小、且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单靠企业自身的实力很难满足顾客的多样需求,旅游企业只有通过相互合作运用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模式才可能满足当今顾客易变、多样性的需求。

能使旅游企业之间进行分工合作促进经济增长

旅游产业的综合性及社会联系的广泛性特征决定了旅游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具有广泛的带动功能,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二十多年来,我国旅游服务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过程。如今旅游服务业已经成为增加国家外汇收入、刺激公民消费、加速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自从加入世贸组织后,承诺逐步放开旅游服务业,使我国旅游经营企业既面临机遇,同时又面临巨大挑战。我国旅游业运行几十年的经验表明,强化跨部门、跨地区协调管理的力度,是实现旅游业顺利运营和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然而,目前我国旅游行业的协调能力十分有限,相关协调政策不能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关系不顺,政策不明,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磨擦碰撞现象仍很多,因此需要一种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来协调旅游经营企业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可见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运作模式的应用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因此,系统深入地研究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机理已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它对旅游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运作模式适应于旅游业各企业,特别是对一些革命老区和西部地区旅游企业显得尤其重要。像2006年国家旅游总局提出了“红色”旅游的概念,目的就是要帮助革命老区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但如果没有一种先进的管理运作模式作指导,则可能会破坏当地的旅游资源并造成事与愿违的后果。

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水平较高,旅游业起步较早,目前已建立了较完善的市场发展体系。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关于旅游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旅游服务基础研究,从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部门来研究旅游服务的特点和作用;旅游服务感知研究,主要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他们对旅游服务的期望、满意程度等,并研究影响旅游服务的感知因素;旅游服务质量研究,主要是研究如何去衡量和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电子旅游服务研究和旅游电子商务,主要的研究是如何运用电子商务促进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上述这些研究的视角多集中于在游客的感知和满意度方面,研究方法也多从心理学和社会学及地理学的角度而进行的。这些内容大多是从服务的角度谈服务的存在问题,其宏观性不足,较少地从服务的角度系统诊断旅游服务系统或旅游业的缺陷问题。而国外关于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理论研究也是比较罕见的。

但西方发达国家的旅游服务的一些实际做法却与供应链管理的理念相符合。欧美国家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旅行社业内部进行了批发经营商和零售商的垂直分工,而批发经营商和零售商又根据市场状况和企业实力在各自的领域中进行了水平分工,实现了专业化的经营。在澳大利亚,各种旅游产品先通过众多的零售商销售给客户,再集中起来批发给旅行社,这种先分散经营后集中的方式可充分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西方发达国家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方便游客对各种旅游产品的选择。这些做法都是与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一致的。

国内研究现状

旅游业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可以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业。所以在对于如何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方面,认识还不够深入。国内关于旅游服务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旅游企业服务人员对游客的心理、态度和技巧等方面。

在我国关于旅游服务系统方面的研究文献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其中邹慧萍等(1996)探讨了建立灵活快速反应的旅游服务系统ATSS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构想;赵洁(2002)构建了基于Browser/Server的旅游服务系统TSS,并分析了该系统的功能、特点、网络结构、软件结构和关键技术;张文建(2001)则分别从旅游和服务两个角度提出了旅游服务系统模式以及旅游服务传递系统等;杜文才(2003)分析了旅游业的信息特征、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引起的旅游业经营环境变化,提出了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并提出利用信息技术对旅游企业过程重组;张英姿(2005)提出构建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意义,但并未对其运作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通过对供应链管理起源的分析,可以发现其主要是用于制造业,而旅游业是属于服务业。那么能否把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用于旅游业呢?下面本文就对其可行性进行系统分析。

首先,旅游(或称旅游活动)是一个过程,它贯穿于主体(旅游者)、中介体(以旅行社为核心的旅游经营企业)和客体(景区或景点)之间,表现为客流(旅游者出行路线及安排)、信息流(旅游开发规划、市场营销)与物流(物质的供应与流通)的统一。而客流和信息流可以作为特殊的物流,因此可将现代物流管理及供应链的理论与方法运用到旅游的开发管理中。

其次,在客体——中介体——主体这条旅游服务供应链中,质量、成本和时间同样是三个关键要素。质量要素决定旅游者的满意度,进一步决定旅游者的消费决策,从而影响到旅游企业的客源市场;成本要素则决定旅游业的获利能力,并最终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时间要素是决定响应旅游者需求的速度,与旅游者对产品质量的感知有关,也与旅游企业的效率有关,从而又影响到质量和成本。所以,为质量、成本、时间三要素提供基本保证的旅游服务运作模式及其管理在旅游业的地位不容忽视。

供应链管理不仅是一种适应目前环境的最为先进的运作模式,而且作为一种协调参与者的相关活动的全面整合系统观,着重强调强强联合、资源整合和整体运作,对客观上已经存在的旅游服务分工协作的系统以及旅游服务供应链的运作管理可以提供理念的启发、理论的指导和方法的参照。

借鉴供应链管理模式,旅游业就可以根据实际,围绕实现顾客需求的有效合作方法的研究,探索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具体运作模式。

旅游服务供应链进一步研究方向

根据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其对旅游业的重要作用,要真正发挥旅游服务供应链的作用,就必须对其运作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今后的研究应主要探讨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景区、景点三者之间应如何进行协调,才能实现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目标。本文简单介绍一下各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

旅游服务供应链的主体:旅游者

旅游者是旅游服务供应链的主体部分,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目的就是要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又使供应链各企业达到利润最大化。因此在这部分,应着重研究如何建立一个可信息共享的旅游信息系统。

旅游服务业是一种基于需求的行业,尤其是对信息的需求强度高,它们提供的是无形的服务而非有形产品,特别强调顾客服务与信息传递的关系。对服务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将大量的专业与经验以信息流的方式对顾客进行传达或服务,从本质上与电子商务的精神是相通的。

电子商务的本质是效率、协同、敏捷、快速,不仅有助于服务业有效地提高效率,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服务业通过电子商务方式可以进行及时、丰富的信息交流与沟通,物流的瓶颈对服务业电子商务影响甚微,地域分散的资源非常适合通过互联网进行集聚和共享。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可信息共享的旅游信息系统是旅游服务供应成败的关键。

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核心:旅游经营者

旅行社是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核心组成部分,起着协调相关旅游服务企业的作用。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稳定与否,关键在于协调和激励约束机制是否完善。这部分应着重研究如何解决旅游社、交通、餐饮、住宿相互之间的协调和集成问题。如旅行社与航空公司之间关于定票的协调机制研究,作为两个彼此独立的利益主体,航空公司希望旅行社在旅游淡季时多购票,而在旅游旺季时少购票,而作为旅行社的实际情况则正好是相反的,那应该如何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形成一个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则是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研究重点。

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能协调一致、抱成一团迎接外来供应链的威胁与攻击,必须要有对供应链中的每个节点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将有利地巩固旅游服务供应链上下游结点之间的忠诚度、保证了风险及利益的共享,业务集成,有力地减少了企业的无效率的重复运作。

关于旅游服务供应链的集成问题主要是应该研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如何通过网络技术进行信息的集成,以达到快速、高质量、低成本去响应客户多样化的需求,这其中也应该包括如何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以及如何对其绩效进行管理的问题。

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基础:旅游资源与环境

景区或景点是吸引游客旅游的主要吸引物。要发挥景区或景点吸引力,必须要做好景区或景点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里的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审美和愉悦价值而使旅游者为之向往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或社会现象。旅游资源分为两种:有物质的、有形的,如山川、园林等;也有非物质的、无形的,如民俗文化、旅游服务等。

旅游资源与环境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不仅包括旅游资源本身的保护,使之不受破坏、特色不受削弱,而且还涉及到其周边自然生态与社会环境的保护问题。注重资源环境保护,防止破坏性开发,尤其要重视对自然保护区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这部分主要是通过定量的方法进行研究,如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和经济学分析的方法,研究如何开发景区或景点的旅游资源,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而关于景区、景点与旅行社的协调问题,主要是研究多委托人和多人的情况下激励约束机制的相关问题。因为一家旅行社会同时开辟若干条旅游线路,而一个景区、景点也会同时与若干家旅行社进行合作,对于应该如何协调好彼此之间的关系,既不能破坏当地的旅游生态资源,同时又不能使旅行社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是旅游服务供应链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1.马士华等著.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张英姿.初探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2)

篇6

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原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纷纷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全球占压倒性多数的经济体制。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研究必须紧密结合转型期公共管理的实践,研究转型期公共管理的现实问题,使公共管理理论更好的为公共管理实践服务。

(一)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实践内容

1.顾客是上帝,顾客是首要的思想。2.政府参与制度改革当中,变被动为主动。3.在管理过程中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实行新的管理方式。4.管理以效率为重点,不浪费管理资源。5.改造公务员制度。6.打造有活力和高效率的政府及相关部门。

(二)新公共管理的缺陷

1.对新公共管理经济学的批判。有观点认为经济学作为经济体系和私营部门的理论基础,是有一定成效的,但将其应用到公共部门则是一种低劣的构想。波利特就指出,公共服务比任何一般的消费者模式所允许的内容更特殊,这有两个方面原因:首先,公共服务中的提供者/消费者交易模式显然比其它在市场上与顾客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更为复杂;其次,公共服务的消费者决不仅仅是“消费者”,他们还是公民,而这对交易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休斯也指出,消费者的公民地位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有些公民一方面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服务,另一方面又埋怨税收太高,一直以来这都是一个悖论。不恰当的“顾客”隐喻,将政府服务的对象比作顾客,可能无法全面理解公民的角色,使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不健全、角色错乱。

2.对人性认识的偏颇。公共选择理本文由收集整理论把经济学方法运用到政治学中,用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采用理性“经济人”假设来解释整个传统上属于政治学、行政学研究范畴的问题,认为市场中的政府官员在公共领域也同样是“经济人”,行动的目标也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政府官员们会不惜牺牲公共利益。这种推论的结果是市场力量应该最大化,政府的作用应该相应地减少,建议采用以市场为基础的制度设计。这种人性假设忽视了文化因素对人性的规制,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许多“官德”、“官道”。新公共管理对私营部门管理方式的借鉴是其遭到批判的又一原因。有观点认为,新公共管理盲目照搬私营管理的理论,是一种“新泰勒主义”。

3.对重塑政府运动的批判。针对美国的重塑政府运动,美国学者格林和哈伯尔批评说,企业家政府模式引用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对企业家概念的定义并试图将这一定义简单地推广为任何人、任何公务员或公共组织可以仿效的行为准则,这是对美国政府及其治理模式的极大偏离,这些偏离将会引起涉及诸如三权分立体制中的制度关系、法治、制度稳定与整合、分配效应以及富有活力的政治社群的维持等传统的基本政治问题。

4.对市场化改革的批判。公共部门市场化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民营化,即将国有企业出售给私营部门;二是签约外包,即将公共事务以签定合同的方式转包出去。

5.对新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的批判。其一新公共管理可能会导致更大机会的腐败新公共管理可能会导致更大机会的腐败新公共管理可能会导致更大机会的腐败新公共管理可能会导致更大机会的腐败;其二新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单一新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单一新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单一新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单一,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不同于企业管理,它不仅仅追求经济价值,其价值取向是多元的,公共行政保障着民主社会中基本价值如自由、民主、人权以及社会正义的实现。

6.公共管理将公民看成顾客,主张为顾客提供及时回应性的服务,然而这种比喻是不恰当的。

二、新公共服务基本内容

所谓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登哈特夫妇。新公共服务理论有四个基础理论:民主社会的公民权理论、社区和公民社会模型、保护人本主义和组织对话理论以及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建构在这四个基本理论基础之上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其基本原则有:(1)政府的职责是服务而非掌舵。(2)追求公共利益。(3)超越企业家身份,重视公民身份,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4)重视人而不是生产率。(5)责任不单一,不应仅仅关注市场,还要关注宪法和法令,关注社会价值观、政治标准和公民利益。

新公共服务的含义包括:其一是指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其二是在对传统公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行政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其三主张用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新公共服务模式来替代当前的那些基于经济自我利益的主导行政模式。其四是对传统公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行政理论的一种扬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观点。

1.服务于公民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公共利益是与个人利益是相对立的,在个人公共利益是关乎大多数人利益的事情,而不是个人的、小范围内的利益。因此,官员在实施某项政策时,需要对利益的性质进行划分和定义,必须做到是公共利益才能去实施或计划某项事宜。(1)传统公共行政与当事人服务要么是服务的直接攻击,要么是对个人行为或社团行为的规制。当事人被认为迫切需要帮助并且政府中的那些人通过公共项目的事实来努力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2)新公共管理与顾客满意和对公民的优质服务·为顾客提供与企业的最佳服务相同的服务,这是国家绩效评理的一个目标,民主政府的底线就是责任,而不是利润或公民满意,而且顾客服务并没有为责任提供一个练好的代表性测量标准。

篇7

长期以来,工商管理工作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活”、“乱”界线分不清,在管理与搞活的关系上,考虑行政干预、监督管理多,研究疏导服务、促进搞活少,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新形势。1984年以来,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指引下明确了必须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衡量各项工作好坏最主要的标准,把有利于改革、开放、搞活、管好作为工商行政各项管理工作的出发点,把宣传、教育、疏导、服务融化在监督管理之中,从而使我们的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企业登记方面,我们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放宽了政策,允许企业扩大经营范围;允许在国家政策范围内一业为主兼营他业;允许工业系统门市部兼营省内外同行业自销产品;允许个别企业使用两个牌子;缩小特种行业的管理范围;简化申请审批手续,一般登记不超过半个月.在市场管理方面,我们支持鼓励贩运,撤销农副产品检查关卡,对计划产品在完成国家计划和履行合同的前提下,允许边出售、边上市、边贩运。对计划外产品,称重价值规律,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允许多渠道经营,搞活商品流通.在市场建设上按照“政府决策,统一规划,多方兴建,工商统一管理”的办法,走多渠道筹集资金、多元化建设市场的路子,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城乡市场建设。由于我们较好地处理监督管理与开放搞活的关系,使我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沿着既搞活又治乱的目标迈进。

二、监,管理与鼓励竞争的关系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必然就会有竞争.因此,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运行中,必须创造有效竞争的环境,以便企业在市场上直接接受广大消费者的评判和检验,实现优胜劣汰,促进企业不断改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开拓进取,争取打入国际市场,不仅在国内,而且要在国际竟争中获得胜利,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为国家创造更多的外汇。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竞争也会出现一些消极现象和违法行为。如套购国家计划商品,倒卖重要生产资料,走私贩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等。为了维护正常的竞争,保证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反对不正常竞争,打击违法行为,使所有的商品生产经营者都能奉公守法,通过诚实劳动开展社会主义竞争。在工作中,我们从福建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打击走私卷烟、家电,倒卖黄金和进口汽车,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活动,认真处理商标侵权、虚假广告案件。这些监督管理工作创造了有利于商品生产经营者开展有效竞争的外部环境,推动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

三、监督管理与搞好服务的关系

工商行政管理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要为经济基础服务,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服务。它不仅要监督管理,而且要通过搞好服务来正确引导和影响工商企业经营人员,促进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此,必须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把加强管理与搞好服务结合起来。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改变了以往管理就是行政干预的观念,把管理工作看成包括宣传教育、疏导服务、经济监督、促进发展、增强活力这样一个综合的、完整的、系统的过程。实行“疏导—服务—搞活”的管理方式,纠正单纯“管理—查扣—处罚”的管理方法,实现“活—管—活”的目标,通过工商行政管理,把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纳入国家政策的轨道上健康发展。几年来,我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真做好为企业服务的工作。例如:协助工商企业经营人员搞好市场调查、预测和引导他们坚持社会主义经营方向,改善经营管理,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如:在帮助国营大中型企业发展的前提下,正确支持城乡集体、个体工商业户发展,鼓励他们为发展生产和流通、沟通城乡物资交流、活跃城乡市场而开展正当经营。再如:增加市场服务设施,为商品交换提供方便等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行政管理要提供的服务范围更广,项目更多,服务职能必须进一步加强。当前,为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我们做了如下几项服务工作:

首先,转变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到国营重点和地方骨干企业调查研究,现场办公,为企业排忧解难。

其次,支持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转产适销对路产品或拓宽经营渠道,增强企业活力.

第三,运用经济合同管理职能为企业服务,为企业清理“三角债”。去年全省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共办理以拖欠合同款为主的经济案件12.5万件,企业追回拖欠款1.32亿元.第四,认真抓好本系统的治理“三乱”工作,在全系统范围内清理了各项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纠正了6项未经批准或超标准的收费项目,撤销了未经批准设立的检查站卡15个。

四、监,管理与正确引导的关系

篇8

1新公共服务理论基本内涵

(1)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公务员日益重要的角色就是要帮助公民表达并满足他们共同的利益需求,而不是试图通过控制或掌舵使社会朝着新的方向发展。(2)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公共行政官员应当积极的为公民能够通过对话清楚的表达共同的价值观念,并形成共同的利益观念提供舞台。(3)为公民服务。.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当有些公民试图凭借其所拥有的更多资源和更高技能使自己的需求优先于别人的需求时,更应在政府中强调和突出公平和公正原则。(4)责任的多元化。公共行政官员应该受到并且也己经受到,包括公共利益宪法法律、各个层次的政府、民主规则、公民需求环境因素在内的各种制度和标准等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而且他们应该对这些制度和标准等复杂因素负责。(5)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作为管理对象的非政府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被善待,以及公务员本身也需要公务员管理机构的善待。在这个过程中,公民和公共雇员的公共服务动机同样可以得到承认和支持。

2当前我国的体育行政管理体制及面临的困难

目前,我国体育管理体制处于一个由政府主导型的体育管理体制向国家办、社会办相结合的体育管理体制过渡的时期。随着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举国体制开始出现了某种程度的“不适应”。其表现大致可以概括为:首先,社会的进步导致出现了许多政府序列中的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物。政府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一方面难以应对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体育事业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开始难以对大众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的体育事业进行有效管理,这样就开始产生了体育事业中的“政府失灵”现象。其次,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国家财政的压力日益突出,无法为包括竟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在内的体育事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从而开始寻求和逐步接受来自社会的力量介入体育事业的发展,全新的理念和飞速发展的现实不断刺激着体育事业上早己不堪重负的政府财政的神经。再次,单一的行政指令式管理,人为的割裂了体育与社会、体育与经济的联系,浓郁的计划经济和行政色彩使得体育无法按照自身规律得以发展。我国现行的体育管理体制己经落后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并且己经在多个方面影响到了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

首先,转变体育行政管理机构的行政角色。当今体育事业主管部门的作用在于和私营以及非盈利的体育相关组织一起,为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其角色从控制转变为议程安排,是协调相关各方坐到一起促进公共问题的解决进行磋商。这样一来,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特别是群众体育的管理部门,其角色就不是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而是调停者、裁判员或者说监督者这就避免了体育管理部门自己制定政策法规的同时又参与实际的利益活动,以及由此带来的管理部门与民争利和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

其次,建立和完善基层体育指导部门的信息反馈机制一般来说体育事业主管部门往往关注较为长远的目标实现,而普通的公民关注的是切身利益的最大化,两者经常发生矛盾。因此,基层体育管理部门,特别是我国的群众体育管理部门应建立一个有效与公民对话的机制,为公民表达自己的利益提供舞台,形成制度化周期性的信息采集和反馈制度,以此来鼓励公民在选择体育运动形式和手段等方面形成大多数一致,而不是简单粗暴的用行政手段规定或者具体指挥基层的群众开展体育运动。

第三,强调公民体育运动的权利,体现为公民服务的意识。将原本属于体育部门主办主管的基层体育活动放归社区管理,将群众性强的体育项目以招标的形式委托给体育界内相关的非营利性机构来主办,依托社区和乡村进行体育文化建设,重视活动主办者和参与者积极性的培养.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由政府财政作为支持,培训和维持此类似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及时发现基层群众的体育运动的诉求,指导基层体育运动的开展.这样,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就可以从主办具体活动的栓桔中解脱出来,腾出精力和财力,做好体育运动的管理和保障工作,而将具体的体育项目交给社区和相关的非盈利性机构来组织,使得我国的体育事业特别是基层的群众体育事业,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同时又能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保障,从而避免因为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疏忽而产生的基层体育事业管理真空的局面,不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

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顺利实施,到我国运动员在雅典奥运会上的骄人战绩,都在说明我国现行的体育管理模式依然有它合理的一面,能够找到其现实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该肯定现行体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更应对未来的改革发展充满信心.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目前面临的种种困难,正是变革的信号,是进步的一种表征,是新的种种现实正面冲击原有体制时产生的一种冲突的表征.我们将用各种新的技术和知识,在新的社会实践给子我们的机遇中,去做也许在过去都无法梦想的事情,要用积极的行动去寻求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篇9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档案馆进入社会公共领域的时间比欧洲一些国家整整晚一个世纪。改革开放使档案走出神秘的库房面向社会公众,拉近了档案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政府工作透明度的增强,民众的知情权得到尊重,政府的政务公开被提上日程,档案馆开始朝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档案馆转型,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迎接公众,档案馆单一地提供公文档案查阅的模式正在悄悄地向提供多元档案信息转变,档案馆的公共服务能力也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取得成绩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还有不少档案馆存在公共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服务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由于受封闭思想的影响,许多档案馆一直把为党政职能服务作为自身服务的主要方向,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政府机关及各种学术研究机构,传统的“机关衙门”作风和“机要重地”的思想意识尚未根本消除。这一定位使档案馆整体活动难以产生相应的旨在服务广大群众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公共服务意识淡薄,缺乏公共性的现代服务理念,即缺乏以人为本,以贴近公众、服务公众为根本宗旨的理念,这是目前许多档案馆存在的通病。

(二)馆藏结构单一

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必须要以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档案资源作为支撑。而目前许多综合性档案馆普遍地存在着馆藏结构单一、含金量低的现象,馆库内大量充塞的是反映公务性活动的文书档案,缺少同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门档案、私人档案。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档案馆近几年虽然加快了档案接收进度,但是,在馆藏档案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档案的信息量、含金量却没有随之同步增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法制化、民主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档案的利用需求在不断增长。档案馆从前几年主要为党政机关、学术研究、编史修志服务,逐渐向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转变;查阅档案的内容也从以前的以历史档案为主转变为同民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档案为主,如涉及个人的婚姻、土地征用、建房、工龄、学历的档案等。因此,档案馆如果不及时调整馆藏建设思路,进一步充实馆藏,改善馆藏结构,那么,面向社会开展行之有效的公共服务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三)公共服务能力欠缺

档案部门长期以来公共服务意识淡薄,档案馆在为社会提供利用的手段、途径上还存在着很大的欠缺,被动服务还是许多档案馆的主要服务方式。虽然近几年各级档案馆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通过大力开发馆藏档案信息资源,以编研材料、举办各种展览、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形式向公众开放,展示自己的馆藏,但总体来说,适应新形势的公共服务能力还有待加强。

(四)服务效果不佳

由于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内容不充实和服务水平不高等原因,档案馆的服务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不管是同国外的档案馆相比,还是同国内的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事业机构相比,我国档案馆的利用率普遍比较低。利用率低下、利用效果不满意,这反映了档案馆服务效果不理想的现实状况。

二、加强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强化公共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的转变与创新是档案馆增强公共服务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档案馆要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如果不在观念上解决问题,就难以在行动上有所作为。档案馆工作人员必须加强社会服务意识,充分认识档案馆是公共文化事业机构,公共服务是档案馆的基本职能,档案馆的建设要充分体现公共服务机构的特征。同时要加强全社会对档案馆公共服务的认知度,利用多种途径加强宣传,并开展有效的公共关系活动,将现代档案馆的理念、档案馆提供的服务以及档案馆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告诉社会、告诉公众,积极实践,让社会了解档案,让档案走进社会,使社会公众改变对档案馆的传统认识,树立起良好的、新型的档案馆形象,把档案馆建设成为广大民众求知、寻史、教育、休闲的必去场所。

(二)充实馆藏资源,优化馆藏结构

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优质的馆藏结构是档案馆提供优质服务的资本。档案馆要改变馆藏档案内容不丰富、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就必须加强档案接收和征集工作,充实馆藏资源,优化馆藏结构。为此,各级档案馆应结合本地区的历史、自然风貌、物产、著名的事件和人物、民俗、宗教信仰、名胜古迹、民间艺术、名特优新产品等方面的情况,积极收集相关的档案与资料。只有这样,才能使入馆的档案与资料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档案馆才有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和独特的文化品位。

在当今电子政务环境下,根据政务信息公开的需要,在档案馆内建立现行文件阅览中心,提供现行文件查阅服务,这也是档案馆优化馆藏结构、拓展服务内容的又一重要举措。现行文件阅览中心是档案馆在收集、集中政府机构现行文件的基础上,以政务信息公开为基本任务,方便社会各界、特别是普通公民查询、了解政府在社会事务管理方面现行政策规定的内部机构。为了切实发挥现行文件阅览中心与阅览室在公布政务信息中的作用,档案馆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这一政务信息公开新形式和档案馆服务功能延伸的宣传,使社会各界对这一新生事物有所了解和认识。

(三)利用手段应多元化

积极主动地从利用者角度来开展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是提高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的最好体现。其一,充分发挥窗口作用。主要是充分发挥“调阅利用窗口”和“现行文件服务窗口”这两大服务窗口的示范作用,进一步提高窗口的服务质量。这两大窗口是档案馆的形象窗口,提高它们的公共服务能力是提高整个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的关键。其二,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借助档案馆馆藏资源优势,根据不同时期用户的不同需求,向社会推出编研精品,还可以通过开展主题展览、学校教育、邀请参观、信息咨询等方式吸引广大民众到档案馆来。其三,进一步提高档案开放程度。加快档案开放步伐,抓紧作好大量未开放但依法可以提前开放的涉及经济、科技、文化及公众合法权益的现行档案的开放工作,把现行档案开放与政府信息公开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简化查阅手续,降低社会公众迈进档案馆大门的“门槛”

与一般的图书资料不同,档案具有保密性,不同密级的档案,其利用范围是不同的。用户如果想查阅利用某一档案,需要出具合法的证明和办理相关的手续后方可进行。笔者认为,繁琐的查阅手续确实给公众利用档案带来诸多不便。档案馆可以在依据本国国情和本馆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合理简化查阅手续,尽可能减少利用档案的各种条件限制,降低社会公众迈进档案馆大门的“门槛”,为公众利用档案提供便利。

(五)优化服务环境,为公众提供一个集工作与休闲于一体的好去处

环境的优劣对于利用者心情的好坏、工作效率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档案馆在服务环境上进行优化,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淡化档案馆的神秘色彩,使利用者在利用时感到轻松自在、心情舒畅。为此,档案馆需要优化服务环境,为公众提供一个集工作与休闲于一体的好去处。

首先,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提供形式多样的检索工具体系,配备各种科学、易用的利用设备,开辟宽敞明亮的阅览大厅等,满足利用者的工作需要。利用者到阅览大厅通过目录索引、书目卡片等检索工具方便查找;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查阅,在电脑上寻找自己所需要的档案资料。档案馆还为公众提供缩微复制件,利用者通过阅读复制机可以直接从缩微胶片上获取复制件。阅览大厅设有复印机,供利用者自由使用。

其次,营造一个轻松的休闲环境。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可以开设小书店,供应各种档案编研出版物、图书、资料、杂志、报纸等,满足利用者的精神需求;可以开辟专门的展览室,定期举办丰富多彩、贴近社会生活的专题展览,扩大档案馆的社会影响,开阔利用者的视野等等,使档案馆实实在在地成为具有很高文化品位的休闲场所。

(六)全面提高档案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

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来推动和实现。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公共服务职能的深化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放型、服务型、公关型、复合型的公共服务人才是档案馆人才培养的方向。有了这样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档案馆才可能实现高水平的管理和优质的公共服务,切实提高自己的公共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篇10

2.我国现行档案馆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行档案馆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档案馆管理体制过于僵硬。长期以来,我国档案馆事业施行集中管理模式,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档案馆事业的发展,但是这种管理体制已然不能适应我国档案馆数字化发展的需要。在这种管理体制下,我国档案馆的发展呈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景象,各地政府受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对档案馆事业的管理施行了忽略和挤占以及边缘化的策略,并且各个档案馆之间也是各自为战、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现象颇为严重。

(2)档案馆资源共享难以实现。进入新千年以来,我国档案馆体系虽然在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如数字档案馆、检索体系等,但是各个档案馆之间在网络建设、软件建设、管理创新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较少,且数字化档案建设水平较低,档案馆资源仍然被隔离,以致于档案馆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等问题突出。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没有一个统一的发展规划,并且政府的政务系统也缺乏相应的支持,导致我国档案馆数字化进程推进极其缓慢,部分技术薄弱的单位甚至是难以为继。

(3)档案馆人员队伍不稳定,且专业化程度较低。档案馆馆员的专业绝大部分都不是图书馆相关专业,涉及到的专业五花八门,专业领域管理人才极其缺乏,大部分非专业档案馆管理人员从事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档案馆工作,以致于在日常工作中缺少档案管理能力、服务水平也欠科学性,相关流程也缺乏自动化,极大地制约了我国档案馆现代管理理念的贯彻,阻碍了我国档案馆现代信息化建设进程。

二、推进我国档案馆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根据新公共服务理论,结合我国现行档案馆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国内的成功案例,给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1)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公共档案馆是由政府管理、自主和支持的、免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公共产品,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坚持以人为的管理理念,就是要将公共档案馆的社会服务职能投放到社会事业发展中,摒弃传统公共行政思想,始终以为公民提供更多优质服务为根本出发点,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服务形式。

篇11

一、公共服务市场化是改革的趋势

20世纪70年代以来,面对政府的低效和财政危机,各国纷纷反思“官僚制”的弊端,进而提出了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引入市场机制改进政府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同时,提高政府公共管理的绩效,运用非政府组织和民营部门提供混合公共产品;重视成本和绩效分析,以期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其中“公共选择理论”强调关注于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主张重新界定三者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中的作用,缩小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扩大市场与社会的作用;主张打破政府垄断,建立公私机构之间的竞争,认为“没有任何逻辑理由证明公共服务必须由政府官僚机构来提供,私人企业、非营利组织、半独立的公共企业也可以提供公共服务”。以英国为开端,西方的主要国家成功地进行了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这一改革降低了政府成本,缓解了财政负担,极大的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的水平。

我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历史时期,我国政府对公共服务领域的垄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是必然趋势。

公共服务是指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非公共组织为社会提供的、基本的、非盈利性的服务。它既包括物质形态的公共物品,又包括非物质形态的、社会全体成员共享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服务型项目。其特点是投资资金量大、经济回报率低、社会效益居首位、具有显着的非排他性。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是政府在现代市场经济忠的一种最基本角色。这是由公共物品的特性及市场在提供公共物品是存在的市场失灵所决定的。

一方面,由于公共服务的非排他性,以价格机制为核心的市场不能使得生产和供给达到最优。因此,政府必须通过国家预算开支,担负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提供的主要责任。另一方面,市场机制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就是“市场失灵”,与公共服务相关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其外部性,由于外部性问题不是通过市场交易出生的,因而也就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来加以解决,只能靠政府来解决。

由于公共服务的特点,加上市场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存在“市场失灵”的地方,以及政府有责任保障公民得到满意的公共服务,这就成为了政府干预公共服务的最充分的理由。

虽然,“市场失灵”可以靠政府去弥补、纠正,但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中也同样存在着“政府失灵”现象。随着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财政支出没有严格控制,政府机构不断膨胀,成本不断加大,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这些迹象表明,市场机制做不好的事情由政府直接来做也未必能做好,政府不能完全替代市场。

因此,公共服务不能完全交给市场,也不能完全由政府负责,政府和市场都应参与,在公共服务的提供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竞争提高效率,使投入少而产出多;通过竞争打破垄断,使供给者对公众的需要做出反应;通过竞争推动人们去创新,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公共服务市场化是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经济社会良好发展的需要。公共服务市场化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二、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必须适度

我国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是一个长期的变革过程,在此过程中难免出现许多问题,诸如: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政府过度垄断,财政压力过大,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水平不平衡;市场不成熟,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单一,非政府组织发育不全;甚至在某些领域存在着市场化过度的现象等。

从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存在的问题来看,一方面,我国现有的公共服务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它有两个典型的特点:一是公共服务基本上是由政府部门一家独揽;二是政府依靠行政命令采用计划分配方式提供公共服务。大量的事实证明,这种公共服务体制不仅使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不堪重负,而且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也难以提供。因此,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另一方面,我国的市场化必须适度。在任何社会,我们必须分配有限的资源,一些公共服务可以市场化,而另一些仍由政府提供为好,那么,其是否得当的“度”如何把握?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市场失灵”的时候,政府应加强监督和控制,在“政府失灵”的时候应该引入市场机制。

因此,必须在科学实践中把握公共服务市场化“度”的问题,从而使整个社会健康发展。具体来讲包括:

1、加强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法制建设。只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才能保障市场化过程的规范化,便于政府监督和控制。这就需要政府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减少市场化过程中的成本和风险因素。一方面,政府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防止私营部门弄虚作假和公私勾结。目前我国民主监督制度尚不健全,尚未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投标制度,也没有严格的审计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化改革,难免出现“暗箱操作”,这样反而会增加公共服务的成本和风险,因此必须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如《反垄断法》等,并建立健全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投标制度,保证信誉良好、资质优良、价格低廉的企业承包公共服务项目。另一方面,政府要通过立法,为公共服务社会化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

2、培育市场。有学者研究指出:“2000年中国经济的总体市场化程度未超过50%,以此为基数,到2010年接近60%,2020年达到70%,成为准市场经济国家”。由此看来我国目前的市场化程度并不高,只能在逐步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过程中,加大力度培育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

3、明确公共服务市场化对象,进一步研究公共服务的供给范围,一些必须由政府提供,而另一些可市场化或部分市场化。第一、基本公共服务如:国防、外交、义务教育,以及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等,由于此类物品在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消费者会出现“搭便车”现象,导致“公地悲剧”的产生。按照福利经济学的观点,应该全部由政府供给。第二、具有非竞争性强和非排他性弱的服务,如邮电、电信、民航、铁路服务等传统上属于垄断,应逐渐打破垄断,国有公共部门可进行公司化改革,通过入股方式吸引外部投资主题的参与,同时政府发送市场准入的限制,将一部分公共服务的供给交给私人部门去完成,在政府的引导下形成一种竞争机制,施训安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运作。第三、具有非竞争性弱和非排他性强的服务,如公共环境、文体事业、公共医疗、公共交通和社会保障等,则可引入竞争机制,由市场进行调配。

4、明确政府和市场的各自责任。明确政府和市场之间的“非零和博弈”关系,在很多领域,政府和市场并非是“非此即彼”、“此消彼长”的对抗性关系,而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合作态势。所以应把政府手中掌握的资源配置权利适度还给市场,实现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优势。而政府则对公共服务的供给由直接生产转为组织协调、规划决策、加强市场的法制建设及监督管理,实现政府在保障社会公平及市场良好运作的优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公共服务市场化是必然趋势。因此,我国的公共服务市场化必须将政府作用与市场调节紧密结合起来,必须根据我国国情,根据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程度,把握政府主导作用的尺度,把握市场化的尺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市场化道路。

参考文献:

[1]李军鹏.公共管理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12-26

[2]张良.公共管理学[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1-49

[3]张纲.公共管理学引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41-56

[4]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12

[5]陈振明.公共部门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4-32

[6]侯玉兰.新公共服务理论与建设服务型政府[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4:31-34

篇12

“插花地”是指两个区域间要么没有明确的归属,要么就是两个单位地界相互穿插或分隔而导致零星分布的土地。如两个单位的土地互相楔人对方,形成犬牙交错的地界;或一个单位的土地落在另一单位占地范围内。古文中有提到:“此县境内某一特区之土地、人民,隶属彼县管辖者”。插花地不仅与所在县无隶属关系,而且往往远离直属辖区。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地调整和变化,在一些高速发展的城市,一些地区的城乡分隔界限变得模糊,行政区和经济区之间区域交叉重叠,在整个城市的行政区划地图上逐渐累积形成了“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行政管辖区。武汉的插花地问题起源于1964年,武昌区、青山区由于向洪山区扩张发展空间,逐渐形成土地利用到哪就管理到哪的交叉地带。而1986年的武汉行政区划调整也未能根治这个问题,从此为整个城市烙下了病根。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这三个区域的插花地有249块之多,仅武昌就达到148块,还未包括东湖生态旅游区和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内。在这些“插花地”中,由于行政区划不明和隶属关系模糊,环境“脏、乱、差”,严重影响城市形象;职责不清,管理多头或者管理缺位,给企业和居民群众带来极大的不便;更有少部分钻空子的人依靠插花地来谋取暴利。2006年,一名男子在青山区的园林绿化带上被人围殴,而周围三家派出所都不愿出面解决;武汉五星级酒店五月花相互紧挨的两栋客房楼,因为分别地处两个区内.五月花不得不组织两套行政班子来进行税务、人事、财务管理工作。

2“插花地”的成因

“插花地’,上不仅出现了政府管理的真空地带,政府治理的盲点,还存在很多政区重叠地带,造成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究其来源可分为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原因。从历史的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采取的是城乡合治的城市空间设置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转型,城区划界模糊,市辖区区划模糊,城乡之间出现了城乡结合部。它最开始可能是有一个小型作坊发展而来,慢慢地发展成一个厂房,再发展到大工厂,逐步过渡到带工业化特色的城镇。但是由于城乡在生产、生活及其管理体系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城乡合治难以实现一体化,造成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很多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甚至是限制了乡镇农村的发展。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城市化进程越快,城乡界限越是模糊,管辖权越发不明确,责任越发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城市社会治安,城市形象,招商引资发展。再者,从现实原因上分析,“插花地”问题实质上就是由于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矛盾而产生的。政府管理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的改革创新跟不上新型社会发展的要求。城市政府治理过程中,由于趋利避害的本性和多方利益关系的影响,导致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动力不足,进而改革滞后,公共职能的转变滞后,行政效能弱化,存在管理缺位、管理越位等现象,加速了“插花地”的沉积。

3“插花地”早期解决方案

行政区划问题古已有之,“病在膝理”, 解决工程有极大的困难。顽疾之所以为顽疾,是因为它久治不愈或者不易康复。武汉“插花地’,实属一个顽疾。早在1985年,武汉就已经对“插花地”做了一系列的调整。当时,武汉市的设置是以郊区环绕城区的格局。武汉市的市区以长江为界,分江北、江南两片,环绕市区的郊区是洪山区。江岸、江汉、娇口、汉阳等四区实行城带郊体制,理顺了区划管理,解决了部分郊区的“插花地”问题。以后,由于多种利益纠葛,只是明确了调整的乡镇等的名称和数量,未明确划分行政区划界线,使江南三区的“插花地”有增无减。江南的武昌、洪山、青山三区仍然沿用旧的区划体制,“插花地”问题依然存在。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仍然会有部分“插花地”卷土重来或者难以根治,武汉江南三区也曾做过一定的行政区划调整,但这是早前的“插花地”解决措施给我们的反面经验。客观原因源于在插花地带,管理秩序紊乱,人们守法意识淡薄,违章建筑,生产经营场所无牌经营,逃避课税,大部分是非法操作。主观原因则在于政府城市管理职能的发挥未完全落实到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武汉治理“插花地”问题的新方案的出台

4.1新调整政策的简述

2009年初,武汉将“妥善解决‘插花地’问题”首次写人政府工作报告,在第十二届人代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式上。武汉市长阮成发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妥善解决‘插花地’问题”。至此,这一根治“插花地”现象的方案终于正式出台,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尽快铲除插花地毒瘤.再现武汉文明城市形象。同年4月30日提出“插花地”调整方案,并获省政府批复。从六月初就开始组织开展专项调查,涉及面广,难度大,情况复杂。

据了解,2009年5月5日,武汉正式对“插花地”进行大规模的有序调整。武汉这次新的调整政策是一种对“插花地”的动态管理机制,在明确划分行政归属的情况下,这次共计解决235块“插花地”,占总数的95%(未包括东湖风景区和开发区等非行政区)。为了让市民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的调整政策,同时还附有一些配套政策:调整区域内居民办证免费,区域调整不得突击提拔干部等;武汉市教育局出台新规:凡属指定的不收借读费的公办学校,无论“流动花朵”的租住地属于甲区或乙区,学校均不得拒绝其就读,且不应收取借读费。凡违反规定的,家长可向教育部门举报。

4.2新方案的效能分析

在“插花地’,的新区划界限勘定和交接过程中,武汉市政府各部门思想统一,行动一致,积极组织开展一整套的整治行动。各地区的管辖职能确定了,违章违法行为有人管了,教育、医疗问题和安全隐患被清除了,得到实惠的人民群众对政府这个政策的出台十分的满意和欢迎。跨区域的地区的行政部门,由于统一了不同地区的行政权属,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节约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捉进了武汉市的和谐社会的发展。

政策出台取得的显著成效是不容忽视的。不过,一部分“插花地”群众的利益在这一政策的到来下消失。原准备在“插花地”也就是城副中心地区购买新房的刘先生说,就是因为看重插花地的房子价格比城中心低,而且又处于中间的区域,交通也还算便利,准备买房了,这个政策一实施,原有的差价就被填平,在同等条件下就要重新考虑城中心和原“插花地”的房屋了。以前由于“插花地”管理紊乱而钻了管理空子的不法分子和房地产商再也无法获取暴利了。另外,很多教师的工薪福利由于行政区划的改变而增减,孩子们上学因为跨区域而要多交昂贵的跨区择校费,导致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5新方案实施的几点建议

一个合理合法的政策实施,必然会惠及一部分人,损害到一部分人。为了更好的将武汉解决“插花地”问题的政策落到实处,应该把它当作一个切实必须去完成的目标,净化周围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为政策的实施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政府和人民群众.万众一心.密切协作.为区域协调发展努力。如何趋吉避害来巩固现有的改革成效,和谐实施过程中的矛盾,以下有几点建议:

5.1应坚持四个原则

5.1.1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准

在解决“插花地”问题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以理论指导实际,并在实际的过程中结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政府是人民群众让渡自己的惩罚权和自由权而组成的,人民群众赋予政府依法行政的权利,政府就必须要对人民负责。政府是人民的公仆,代表人民行使权利,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服务,一切行政行为要以人民群众的实惠为最终目的。

5.1.2局部服从整体原则

“插花地”问题的解决惹恼了一部分利益相关者,他们的利益受到损害。但从整体层面上来说,他们的利益是小利益,社会的利益、城市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才是大利益。群众不能以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影响整个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大局,必须顾全大局。

5.1.3便民高效原则

群众利益无小事。武汉市政府积极出台“插花地”的调整措施,解决了几十年来的城市心病。武汉市市长阮成发强调,对可能涉及到居民的变化,相关部门一定要对居民耐心解释清楚。他说,涉及到教育、医疗、养老、社保、户籍等所有公共管理和服务的办证项目全部免费,并且要本着“怎么方便百姓怎么办”的原则,给居民提供高效率的服务。他表示后续的服务也要有序跟上,不与民争利,调整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妥善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问题。

5.1.4有序推进原则

45年的顽疾要在两个月内得到基本解决,考验政府魄力。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插花地”又快又好的转型,给武汉市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极大的考验。时间紧,任务重,政府部门应当树立统一的思想,提高忧患意识,树立信心和决心,遵循行政法律法规,依照行政程序,按部就班,有先有后,上传下达,上行下效地积极稳妥的开展一系列勘定和交接等工作。

5.2“插花地”政策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2.1加强宣传工作

武汉“插花地”调整方案的出台,宣传工作必不可少。市政府的宣传政策与广大媒体应该通力协作,在政策出台之前中期广泛深人地宣传政策内容.充分利用报刊、媒体,结合宣传单等政策会给他们带来的改变,申明政府政策出台的意义,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和宣传动员,由此来提高市民的忧患意识,获得它们最广泛的理解和支持,倡导群众顾全大局,遵纪守法,为“插花地’,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型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5.2.2规范政府管理

解决“插花地”问题难度大,时间紧。能否又快又好的改善“插花地”的现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力度和法律法规的构建。加快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加快行政职能的转变,转变思想,积极创新。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日常监督,推进行政区划管理法的出台,建立健全调整过程中的问责和行政机制。彻底根治‘·插花地”上的违章操作,建立健康有序市场秩序。

5.2.3完善政策调整

“插花地’,调整方案的核心在于明确行.政区划,而在划分行政区划的过程中,应该根绝其特殊性,严格分析“插花地”周围环境,根据其周围的人口、经济、社会状况来划分,协调好“插花地”上多种权属之间的利益关系。如按“插花地”的类型加以分类:分为“多区相交型”、“多区相切型’,、“多区内包含型”等等,应对不同类型的土地状况给予因地制宜的解决办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按照“插花地”调整方案,洪山区有2.48万人划到武昌,武昌有3.21万人划到洪山,两区人口增减不足8 000人,编制划转绝对数差距小,若对编制进行交替划转,既不利于工作,也不利于稳定。经充分协商,两区编办基本达成共识:本着因地制宜、化繁为简的原则,行政编制及与之相应的分支机构编制原则上不予划转,待报区委、区政府、区编委审批后实施。辩证的借鉴别的城市改革成功的经验,结合武汉本市的实际情况,在探寻解决好“插花地”问题的道路上发展创新,力求彻底根治。

5.2.4深化民主建设

篇13

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其理论基础与以往的行政理论有很大的区别。如果说传统的公共行政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一行政二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论为其理论支撑点的话,新公共管理则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新公共管理认为,那些已经和正在为私营部门所成功地运用着的管理方法,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并非为私营部门所独有,它们完全可以运用到公有部门的管理中。

2新公共行政管理的基本特征

首先,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即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自我服务”的官僚机构,政府公务人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社会公众则是提供政府税收的“纳税人”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或“客户”,政府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应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响应力。

其次,与传统公共行政只计投入,不计产出不同,新公共管理更加重视政府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即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由此而重视赋予“一线经理和管理人员”(即中低级文官)以职、权、责,如在计划和预算上,重视组织的战略目标和长期计划,强调对预算的“总量”控制,给一线经理在资源配置、人员安排等方面的充分的自,以适应变化不定的外部环境和公众不断变化的需求。

第三,与上一点紧密相联,新公共管理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即主要通过法规、制度控制),而实现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即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并根据绩效示标(performanceindicator)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由此而产生了所谓的三E,即经济(economy)、效率(efficency)和效果(effect)等三大变量。

第四,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管理方式不同,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如成本一效益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等)和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如“政府业务合同出租”、“竞争性招标”等,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的主要职能固然是向社会提供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公共服务都应由政府直接提供。政府应根据服务内容和性质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供给方式。

第五,在看待文官与政务官的关系上,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存在着明显的分野。传统公共行政强调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强调文官(包括高级文官)保持政治中立和匿名原则;新公共管理则正视行政所具有的浓厚的政治色彩,强调文官与政务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和渗透关系。特别是对部分高级文官应实行政治任命,让他们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保持他们的政治敏感性,因此不应将政策制定和行政管理截然分开。事实上传统公共行政的政治一行政二分法在现实中也根本行不通,因为国会、总统等政治机构及政务官对于政策问题往往只是提出原则性目标,而具体的政策方案是由行政机构及文官制定并加以落实的,这本身就是一个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即政治决策的过程,其间不可避免地掺杂着文官的个人信仰和价值观。当文官对政务官制定的政策心存疑虑甚至不满时,他们甚至会蓄意阻挠执行。除此以外,文官所拥有的五大优势决定了文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支配政务官的决策,一是任期优势,事务有的任期长,而政务官随政府更换任期短(美国政务官平均任期仅22个月)。二是专业知识优势,这是事务官长期在一个部门任职而政务官调动频繁的必然结果。三是信息优势。送达政务官的信息由事务官筛选加工,而筛选加工信息大有文章可做。四是时间优势。事务官主要精力放在部内工作上,而政务官主要精力放在应付议会质询、内阁会议、联系选民等事务上。五是人数规模优势,政务官与事务官的比例严重失调。在这种情况下,若硬性规定文官的政治中立,既不可行。也不合理。它只会使文官失去政治敏感性和对公众要求的响应力,只有正视行政机构和文官的政治功能,才能提高他们的自觉意识,即除了尽职尽责地执行政策外,更以主动的态度设计政策议程,并善用裁量权发展公共政策,使政策更加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

3公共服务理论

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卢梭、霍不斯至马克思,他们对于政府的产生与性质的论述有根本的差异,但是在政府为人而产生和存在这点是共同的。柏拉图将政府的产生和存在当作一种正义或者一种“善的实现”,是人类自觉地通过政府这种组织实践达至幸福的途径,人们“由于需要许多东西,我们邀集许多人住在一起,作为伙伴和助手,这个公共住宅区,我们就叫它做城邦。”亚里士多德进而指“出城邦是一个至高而广阔的社会团体,人类的生活可以获得完全的自给自足,而其实际的存在却是为了优良的生活。”发展到卢梭时,他提出政府是一种公意。有人们各自让渡一部分权利所订立的契约,本质也是为人民所拥有,为人的目的服务的。霍布斯把政府的本质定义为:“一大群人相互订立信约,每人都对他的行为授权,以便使它能按其认为有利于大家和平与共同防卫的方式运用全体的力量和手段的一个人格。”而与上述不同的是,马克思对政府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历史的划分,发现两种不同性质的政府:私有制度下的政府和公有制度下的政府,后者是政府和人民的价值高度同一的政府,实现人与人的本质的完全同一。在对新公共管理进行性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一些学者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的新理论。丹哈特夫妇提供了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比较的一个代表性范式,他们提出了对服务行政有相当指导意义的七个方面:(1)服务而非掌舵;(2)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3)战略地思考,民主地行动;(4)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5)责任并不是单一的;(6)重视人而不止是生产率;(7)超越企业家身份,重视公民权和公共服务。夏书章先生对此有这样的评价,“在传统公共管理与新公共管理之后,出现新公共服务运动,并非偶然,故不论它们之间的理论观点和具体内容上的分歧和争议如何。有一点似乎可以肯定和不容忽视,即强调或提醒公共管理主要是或者归根到底是公共服务的性质。”与新公共管理建立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观念之上截然不同的是,新公共服务是建立在公共利益的观念之上的,是建立在公共行政人员为公民服务并确实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之上的。新公共服务对新公共管理的超越主要体现在:①新公共服务呼吁维护公共利益,“当公民能够根据公共利益去行动时,社会的广泛利益才能从一个独立的、孤立的存在中脱离出来,并转变成一种美德和完整的存在,向社会奉献的过程最终使个人变得完整”,这种观念大大超越了建立在个人自利基础上的新公共管理理论。②新公共服务强调尊重公民权利。新公共服务的倡导者坚持认为,政府与公民之间是不同于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的,“公民具有一种公共事务的知识,一种归属感,一种对整体的关切,一种与自身的命运休戚与共的社群道德契约”。新公共服务倡导者相信公共组织如果能在尊重公民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和分享的过程来运行,就一定能获得成功。③新公共服务重新定位政府的角色。新公共服务看到当今政治生活领域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政策制定方面的变化,政府不再是处于控制地位的掌舵者,而只是非常重要的参与者。更多的利益集团直接参与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之中。新公共服务认为行政人员应该意识到,公共项目和公共资源并不属于他们自己,作为负责任的参与者,而不是企业家,他们是“公共资源的管家、公民权和民主对话的促进者、社区参与的催化剂、街道层次的领导者”,将越来越多地扮演调解、协调甚至裁决的角色。

4启示

第一,新公共管理调整政府与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如实行“政府业务合同出租”、“竞争性招标”,鼓励私人投资和经营公共服务行业,打破政府的垄断,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缓解了政府财政困难。我国在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行业长期存在着因资金短缺而造成的“基础瓶颈”的状况,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因此,可以借鉴西方的做法,在加强“产业管制”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和鼓励非国有产权进入这些领域与国有产权合作或单独投资和经营,这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和压力结构,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