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古代文学的价值与意义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有助于启蒙学生的感情
接受古代中国文学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对学生的情感起到一定的启蒙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亲情方面,中国古代有许多的作品是宣扬亲情的,儒家文学就主张人们尊重师长,重视亲情伦理教学。比如:我们小学的时候就学过这样的一首诗歌《游子吟》,讲授一个母亲为自己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补衣服,歌颂了母亲的伟大,整首诗十分的简短,语言也很质朴,但是读者却能够清楚的感受到母亲的爱,体悟到亲情的美好。其次是友情方面,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同样有许多的作家歌颂友情,比如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读完这一句,能够深切的感受到李白对于友人浓浓的不舍情谊。在学习这些经典诗篇的过程中,逐渐的树立起正确的友情观。最后是爱情方面,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涉及了多种多样的内容,有许多的作品就是宣扬爱情的美好。例如《凤求凰》,作品主要讲述的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之间的爱情故事。对于学生而言,品读这些作品是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因为通过阅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健康、美好的情感。
3.激励人们勇敢向前、战胜挫折
作为一名高中生,需要学习很多的课程,完成各门功课的作业,所以时常会感觉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以至于在遭遇到挫折时,不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那些挫折,甚至容易自暴自弃。很多的学生甚至会因为处理不好生活中的问题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就有很多的名人是值得学生去体悟学习的,学习他们身上坚持不懈,敢于直面挫折的精神。在古代,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遭受了巨大的挫折,经历了各种困难,可是他们并没有就此放弃,反而越挫越勇。例如:我们很多人听说过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在吴国和越国的战争中,越国惨遭失败,勾践最终沦落为俘虏,可是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在成为亡国之君后他忍辱负重,一度隐忍,一步步的获得信任,卧薪尝胆,最终成功消灭吴国,完成人生中的大逆转,实现了完美的翻盘。卧薪尝胆的几年里,他所忍受的痛苦,他坚韧不拔的品质,他积极应对挫折的精神都是当代的高中生应该学习的,都有助于激励学生勇敢面对考试的失利,顶住学习的压力,朝着自己的目标一路前行,不忘初心。在想要放弃的时候,以他们为榜样,给自己加油打气,勇往直前越战越勇。
二、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价值
1.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文化渊源流长,蕴含了大量文人墨客的思想成果。很多的创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我们后人在品读这些作品时一定要格外的认真,仔细体会先人的情感。同时,中国古代文学涉及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不仅仅涉及政治方面的内容,还包括文化以及杂论等层面的内容。像是《道德经》、《论语》这类的作品都是极具文学价值的,它的内容是值得我们后人去研究探析的。中国的四大名著我们应该不陌生,《红楼梦》可以说得上是家喻户晓,很多人都读过这本书,都知道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故事,红楼梦的结局不是由作者本人写的,是由高鹗续写的,以至于有很多的人对于红楼梦的结局有所怀疑,因此很多的人都想要去研究红楼梦,并且想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探析?@个发生在封建大家族的故事。这些事情都证明了中国古代文学是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值得后人花时间去慢慢探索,细细推敲。
2.推动人类的思想文化教育
中国的古代文学对于我们后人而言,是珍贵无比的。一方面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历史,了解先人们所作出的贡献,激励我们时刻学习他们的优秀思想,另一方面可以激励我们以他们为榜样,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断的努力,变得越来越好。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当代文化中有很多的思想是和古代文人的主张一致的,所以说中国的古代文化对于人们的发展是有着一定的影响,也可以理解成它有效的推动了人类的思想文化教育。
3.准确合理地阐释了文学现象
篇2
中国古代文学体现了古人关注民生的人本思想。勤政爱民的民本意识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狐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认同,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人文精神的财富。中国古代文学还体现了古人人生不朽的价值追求。早在先秦时期,先贤就已经对人生进行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了。他们深刻地意识到肉体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短暂,思考以立德、立功、立言的方式来提高生命的价值,以达到精神的不朽。中国古代文学还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古代文人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甚至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很多文学作品都体现着作家对天地自然的精微体悟以及天、地、人之间圆融统一的和谐之美。
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就是人文精神的宝藏,如何将其挖掘出来,传播给当代大学生,使他们树立崇高的人生信仰,在文明社会中传递正能量,是古代文学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并完成的课题。
二、互动教学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中的重要作用
(一)变教师主导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探讨
目前,在很多高校的古代文学课堂中,教师还是采用单一讲解的方式,照本宣科,缺乏感情和激情,自然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事实上,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价值并不完全局限于文学知识的简单传授,而应视之为流动的人生课堂。教师要合理地设计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他们主动探求文学知识之外的人文精神,如古文的美学律动、古人的心理文化等。学生甚至可以直接点评现代作家的创作和古代文学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积极互动,深入研讨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还古代文学课堂以温情脉脉和生机勃勃。
(二)变知识灌输为情感体悟和审美,增强学生和古人之间的精神对话与互动
目前,高校古代文学课堂普遍存在注重文学史基本知识的简单讲解,轻视甚至忽视作品的朗读、分析和体悟。戴建业通过对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31所高校古代文学课程内容设置情况的统计、分析,认为目前大学中文系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偏重于文学史线索的梳理和常识的灌输,相对忽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和体悟。这个结论值得古代文学教育工作者深刻反思。
多年来,受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古代文学教学舍本逐末,将原本富有哲理意蕴内容的理解和体悟变成了支离破碎的字词默写、文句简单翻译及层次结构分析。这种做法忽略了古代文学作品中丰富的生命精神和生活哲理,扭曲了学习文学的真正意义,导致的结果就是青年学生兴趣的萎缩、心灵的枯竭和情感的荒芜。我们认为,古代文学教学应摒弃泛泛谈论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的讲述模式,而应更多地关注作家的时代背景、生存状况及其思想形成,深刻体悟作家独特的思想意识和人生态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思想和理论的角度出发,去认识作家、感受作品,通过作品还原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再现一段段形象的历史,接受各种富有认识价值的思想与观念,实现从文学到思想、再到人生的飞跃。
(三)变就事论事为紧密结合现实,古为今用,强化学生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双向循环、互动
当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就事论事、割裂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也是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诚然,时代变迁,沧海桑田,今天的情况已经不同于古代,但是,古代文学蕴含的很多人文精神具有普世价值,可以超越时空,照亮当代人们的心灵。这种精神是有一定高度的,不是就事论事式的,它要求通过对某事、某物的认知上升到对社会、人生乃至宇宙的关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作家、作品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想象,体悟这些崇高精神并能够运用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庭情况各不相同,贫富也很悬殊。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孔子与其弟子子贡的一段对话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教化。在《论语.学而》篇里,孔子委婉地否定了子贡满足于贫而无馅,富而无骄的态度,并提出了贫而乐,富而好礼的人生追求。这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我们无法改变出身,但是,我们能够决定自己对待人生和贫富的态度:贫困病患,不忘安贫乐道;富贵安康,仍能温、良、恭、俭、让。这样,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能不抛弃,不放弃,用平和之心坚定地走向预定的目标。
三、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培育的内涵
篇3
就面向过去的古代文学而言,其教与学的过程就是对历史维度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家、文学现象,以及内在规律进行全方位的探索与认知。而在这一历程中所面临的文本对象及其承载的文化精神内涵可以说是一种历史传承下来的深湛智慧精华。对于后来者来说,它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可以在其中寻找一个精神的栖居之地,进行个人心灵、道德、价值观、人生观的洗礼与重塑。而这也就是悠久传统孕育的古代文学的人文精神的价值体现之一。
但是,即使一个蕴含丰富的矿藏也需要开采者得其矿脉而入才能真正发掘到其中的精髓,所以在古代文学人文精神教学传递的路途上,如何进行是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慎重思虑和实施的。面对古代文学文本,教学的环境与一般的读者阅读有所不同,它不仅仅是个人化的阅读与随想式的感悟,更要在一种公共的语言环境中对文本进行品读、分析,其所面临的不单是一个个体对于文本的阐释问题,还需要在课堂的对话条件下对古代文学的人文精神进行适度和妥帖的传达,才能使其对学生主体自身的思想与情感产生一定的辐射影响,从而发挥出古代文学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价值。
一、以文为本
人文教育,因为其对于学生主体的道德完善与人格成长的重要意义而备受青睐。而对“人”的完善与培养,一直是其所追崇的目标。但是所谓“人”的塑造实现不是理论的空谈,它是要在具体的教学中凭依着“文本”所开拓生发的环境而衍生的。在教师、学生、文本三者构成的教学环境中,无论是作为导引者的教师,还是作为接受者的学生,他们二者对于人文精神的传达与领悟都离不开以“文”为本的立场。
在古代文学教学的进程中要解读历代作家的信念理想、人文情怀与艺术精神,就需要直接地接触作品,浸入文本思路,与文本共同思想进而体会领悟。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活动便是围绕着一定的文本,以一种师生对于文本的解读与阐释贯穿始终。所谓“论从史出”,一切的阐释都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应以文本语义为基础,以忠实于文本原意为基本原则。而古代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经典文本,它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其与当下语言与文化存在一定时空落差,尤其所呈现的语言文字的古老性,有时候会成为学生理解文本语义的一重障碍。
就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古老的一部诗集——《诗经》而言,如果不首先跨越文字的意义障碍,真正地解读似乎是很难继续深入的。就《诗经·豳风·七月》而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会首先被古老的文字语义与陌生的文化背景阻隔了深入的学习思维,文字的障碍就凸显出来。文字的困难性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挫折感,这在许多时候显然成为了学生学习进程中的一个问题。而更关键的是,在作品阅读中,如果文字意义的辩定与解析不明就会使得接下来文意疏通、诗意理解和精神升华等一系列的教学导向发生偏差与误读。譬如《诗经·豳风·七月》第二章有“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一句,从前句可辩,文意说的是春季女子采桑之事,但是暖暖的春日中,女子之伤悲与担心忧惧又作何解呢?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注释曰:“采桑女心里伤悲,害怕被公子们掳去。”显然这里是把“公子”理解为一种富贵人家的子弟的普遍意义。而学生往往会从自己习惯语言意识中判定:“公子”专指男性,再与“掳”字联系往往在脑海中解读成了一种强抢民女的意味。这时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的文字辨析:“公子,乃女公子也。此采桑之女,在豳公之宫,将随为公子嫁为媵,故治蚕以备衣裳之用,而于采桑时忽然悲伤,以其将及公子同归也。”[1]而“归”字之意也不是“回归”而是“女子出嫁”。由此,进一步引申出“古代贵族嫁女必以侄娣从之”的媵婚制习俗。而在此语义与文化的背景上,再发掘“女心伤悲”的情感蕴含就会从直接的“社会冲突意义”进而向女子“恐远父母兄弟”,以及“伤春悲己”的情感角度继续发掘。
上述所言的教学过程与思路作为一个例证突出的是对文本的解释与依赖,也许从某种程度上有些趋于传统的知识性的辨析,但是它并不完全等同于主张僵硬的知识灌输,而是着意表明一种“打好基础”的教学立场。毕竟中国古代文学文本相对于其他文本来说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性,而无论从教师还是学生的角度讲,文本识别与语义辨析不是教学的终点站,而是我们搭建的必要的脚下的桥梁,有了它的沟通,教与学才能自然实现理解的目的。
二、引入性情
文学始终都是人的文学,历代的经典作品中往往蕴含着深厚的人生情感与深刻的生命感悟。而通过文学作品接触与领悟凝结于其中的个人与民族的信仰情操精髓,对于陶冶接受者的精神品位与人文素养,是有着显而易见的效应的。而要达成这个目标效果,显然仅仅依靠古代文学教学中对作品文本的语义和文献的考证讲析和概念传达是不够的,真挚地深入文学作品解读其人文情感,还需在文学课堂上引入性情来体验与主导。这也就意味着,教师不仅要掌握传统的方法解读文本,将学生带入古典语境,而且应在教学中“发扬真美,以娱人情”,[2]引导学生通过可感的形象,自然地感受文学的生命力。
经典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鲜明的意象、深远的意境与不羁的想象,对于它的解读,理性的拆解与分析有时候往往会有损其情境的浑融和圆满,直接的结论宣导也无益于对作品真正的理解。而性情化的解读方式有时会对作品情志的传达起到一种直接的作用。 转贴于 所谓性情化的作品解读实质上是一种倾向于领悟式的体验阅读与理解,它重在实践一种获得结论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富有情感的环境感召下,激发自身对作品情感体验的认同。引入性情主导的文本教学,有时可以通过对经典原著文本的熟读,先获得文本语感,然后在反复吟咏体味中,感知古文意象,领会情境,积累情感,从而深入到对文本的深层体会中。当然这首先要建立在语义畅通、文化熟悉的基础之上。以《诗经·周南·芣苡》为例,这是一首古老的歌谣。文学史中多称其是“一首描写妇女们采摘芣苡的劳动之歌,全诗洋溢着欢愉之情”。但是这一主题概要显然需要具体的阅读体会才能真正被消化。而对这首十分简短的作品,许多理性分析与探究似乎并不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其审美之妙境。譬如从《诗序》说“妇人乐有子矣”出发考量“芣苡”的“治愈不孕”药用之途,由此来发掘先民对生殖的崇拜和狂热的诗歌主题。这显然是一条深入发掘诗歌内涵的有益思路,但是却似乎忽略了诗中蕴含的情感与情绪的直接传达。《芣苡》全诗十二句,只换了六个动词,形成了一种轻快的节奏,此时富有情感的诵读可以说是体会诗歌欢乐情绪的一种直接方式。而要体会整体的诗境,也不妨在理性解读与知识消化之后,以一种真实的心灵和想象来领悟《芣苡》的完整情境:“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3]这种心旷神怡的陶冶,也是涵养性情与品格的重要方式。
教学中性情引入的主张,可以说是一种基于以“情”体“情”的思维,它虽然倾向于体悟性情感阅读,但却是应以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的。它追求的应是一种有知有情的既朴实又富有性灵的教学过程。
三、当下重塑
古代作品蕴含深厚的人文精神,但其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效力,则需要跨越历史与当下的距离来形成最终的共鸣,从而能够走进当下,进入学生人格成长与培养的发展历程,彰显古代文学人文蕴含之于现实与人生的价值。
一般普遍认为,作品的意义和精神可以从很多层次上来理解,即作品创作时的原意、文本被作者完成之后流传中的阐释与当下对文本意义生成的理解。那么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显然需要面对这重重意义解读。首先必须考虑的是作品酝酿与诞生时的本意,它虽不一定是解读作品的唯一准则,但确是不能忽视的生成起点。而在其完成之后于历史变迁中不同文化视野下的解读,作为曾经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与作品共生传播了。那么处于当下环境的教学,明显在时间与文化空间上与其所面对的文本存在距离,于是作为诠释者的教师则需要沟通“彼”与“此”,将历史语境中的文本移于当下文化语境中,让学生形成与文本的沟通。
于是,古代文学教学的课堂中便似乎面临着两个方向的发掘与引导。既要引领学生走入过去,重新体验文学之作本身所指人文境界,又要走出来立足当下,让学生自身的人文精神感受融入文本所传达的人文意义境界。毕竟“解释传统的根本要义就在于指向现在,射向当前”。[4]而古代文学教学对于人文精神的发掘的意义也恰在于这种传统生命精神对现代生存的启迪。在教学过程中以当下意识阐释经典文本新的价值内涵与精神意义时,可以说既是对于它的重塑又是一种有生命力的传承。但是含蓄蕴藉的古代文学本身,以及历代文论的繁复和时代的远离,使得当下教学环境中对古代文学文本的意义与精神的理解趋于复杂。那些文学之作中既有一种于历史流变中凝固的价值核心,又具有随文化环境不停变化的丰富的意义和当下的多重阐释可能。于是在教学这个公共语言环境中,面对着当下多元的阐释与趋向过度的解释,古代文学作品中新的精神价值的重塑在注重其走进当下进程、体现当下关怀的同时,还需在慎重选择中以一种适度性的立场来贯通古今。
参考文献:
[1]姚际恒.诗经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8.
篇4
一、古代文学的教育价值
古代文学教育可以将人文教育、历史教育、政治教育和礼乐教育等等融为一体。
1、传承文化
韩愈在《师说》中所提出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笔者认为“传道、授业、解惑”并不只是为“师”者的任务,也是整个教育系统的任务。“传道”是古代文学教育的首要任务,这里的“道”实际上指的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古代文学教育既是通过一代一代的教育,才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传统的民族精神继承和传播开来。
2、树立经典
古代文学教育是指教师将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这里的教材是指文学文本,必须具备一定的权威性。由于文学教育与经学教育通常具有一致性,所以儒家的经典文本就成为古代文学教育的权威读本。
3、服务现实
在古代,就有无数士子都通过文学教育步入仕途,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在现代,从古代文学教育的功能来说,其形象性、生动性、潜移默化的功能,能够起到移风易俗、教化思想的作用。
4、塑造人格
古代文学教育要求以“德育”为先,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为主要目标。《大学》中提出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道德教育过程更是渗透在许许多多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古代文学教育的目的,要求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感知“德育”的思想和力量,塑造完美的人格,提升个人的修养。
5、发展学术
古代文学教育可以将经学、历史、哲学、政治和礼乐结合在一起。在文学学术得以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这些学术的进一步发展。大量的文学作品中虽然选择了相同的经典篇目,但在分析评点时却各有特色,各有侧重,可供学生择善而从,有利于学术的发展。
二、古代文学教育的现状
虽然说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但更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社会需求和价值观的改变,使得古代文学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不断下降。虽然说素质教育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但是成效却并不明显。
1、古代文学教育的地位日益边缘化
古代文学教育不仅仅是学习“之、乎、者、也”,更是让学生学习做人,培养学生认知、情感和人格的重要途径。由于受到现实主义教育观和价值观的影响,部分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片面的认为教育就是以“会做题、能考试”,学生所学只为考取一个高分数,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古代文学教育就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了。
2、教学内容陈旧、单一
由于古代文学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对艺古代文学教育的投入甚少,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这些都导致语古代文学教学内容陈旧、单一且授课过程过于模式化和流程化,所教授的内容过于强调共性,无的放矢。
缺少特殊性,使得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3、教学缺乏时代特性
古代文学教育不能脱离现实社会而存在,而是应该时时站在社会的制高点,紧跟时展的潮流,并与现代文化进行无缝衔接。教育工作者应从社会本位出发,对古代文学的实用性进行深度挖掘,在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三、古代文学教育的“生活化”
如前所述,古代文学教育的现状需要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去改变。笔者在此提出古代文学教育的“生活化”教育方法,有利于古代文学教育的进步和改善。教学“生活化”是指让教学处于一种日常生活的状态。古代文学教学的“生活化”有以下三种含义。
第一,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作者描绘的生活场景,解读文学作品中客观存在的内容。一切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生活的体现。哲学讲“物质决定意识”,古代文学作品的出现,正是作者所处的时代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意识反映。这些反映有些是外显的,有些是内隐的,都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去发掘,帮助学生轻而易举的读懂作品,并作品的内容产生兴趣。
第二,了解作品创作时期,作者的现实处境,及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作者个人的经历等。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任何文学作品的创作都会被牢牢地打上时代的烙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在作品中寻找当时社会的影子,也要联系当下的现实生活,追古溯今,为作品解读服务。
第三,“生活化”教学是指创造一个自然的、愉悦的教学环境,根据学生的既有认知和现实生活,采用通俗的方式,把日常生活的用语融合到古代文学作品的讲解中去,着重授课幽默感和通俗性。幽默的语言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俗易懂的解读,让学生能更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社会生活场景、人文环境,记忆作者的人生理念。
四、总结
与其他课程的授课相比,古代文学教育带有明显的特殊性。学校领导和老师应提高对古代文学教学的关注度和重视度,推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保证古代文学能更好的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新科.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价值与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
[2]姜丽华.新教育理念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问题及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1)
[3]白莉.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创新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
篇5
。而“又岂在朝朝暮暮”则是两个彼此已然认定此生相伴的人儿,彼此间又不丧失与放弃那份难得的自立与自强,他们并不是象藤蔓与树一般依附与寄生,而是在深厚感情基础之上的相互之间保有的一种难得的独立,指向精神层面的爱情价值。另一方面舒婷爱情诗《神女峰》中的“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上痛哭一晚.”这个和你说的精神之恋又怎么讲呢?学生已经听惯了“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甚至很多学生是听着这个歌曲长大的,作为教师你怎么去讲?这个例子是不是内在就冲突?是不是古今爱情观念的冲突?在大众层面上讲——注意不是经典爱情,经典爱情发生在你身上是疼痛的——爱情是个舒服的东西,是个让人期待的情感,你老是让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老是谈柏拉图的精神之恋,高雅是高雅了,日常生活可不是这样的。经典爱情可遇不可求,遇上了你还有心理准备,有文化修养准备。两情相爱,又能朝夕厮守,自然很好。
篇6
一、表面的热火朝天与深层曲高和寡的落差
当前国学热持续升温,古代文学呈现出了繁荣的一面: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国学启蒙课程,很多大学设立了国学班或国学研究院,北大、清华、复旦、人大等高校也曾纷纷开办国学班,全国几乎所有高等学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众多“大学语文”课本中古代文学内容几乎都占绝对优势;古代文学教研和科研文章日增、研究角度、方法日益翻新,几乎到了“四海无良田的境地”②;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古代文学研究的当下问题,如俞香顺在《中国荷花审美文化研究》中提到“从文学与文化角度研究中国花卉也体现了古典文学研究的开放意识和当代意识”,“其研究的原动力或者说是归宿点都是为了提升当前博兴的‘花卉热’内涵,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品位,从习焉不察的花卉中去了解中华民族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从而增强爱国信念和民族自信心”③。一些古代文学及文化研究者也由象牙塔默默无闻的教授走向公众成为学术明星,引起了学界和普通大众对于学术大众化、学者偶像化的纷争。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媒大量开设古代文学与文化讲座或讨论版块,受到大众的广泛欢迎和积极参与,如百家讲坛。各种形式的解读经典、改写经典成为时尚,解读、改写经典的图书也尤为畅销,如《人生若只如初见》自上市伊始,便进入卓越网图书排行榜前十名,《于丹〈论语〉心得》签售会后一个月内销量突破一百万册。很多优秀古代文学作品被拍摄成影视剧(如电影《孔子》《赵氏孤儿》等)且收视率一路攀升。以上使我们欣喜地看到社会大众对了解古代文学的热情十分高涨,古代文化经典也在逐渐走向人民大众。
但审视一下当前大众的阅读现状,中国古代文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据调查,“读过四大名著的大学生仅为5%,即便在中文专业的大学生里,这个比例也少得可怜”④,更别说在普通大众中的比例了。研究文章的读者更少,主要局限在学术圈内。书店里多数古代文学类书籍问津者甚少。如果大众了解古代文学多数靠讲座、影视剧、课堂讲授,缺少主动的原汁原味的文本阅读、品读,大众无疑只会徘徊在古代文学和文化的边缘,难以抵达精髓。目前媒体对古代文学的传播、包装、炒作明显存在偏差,受众也经常是一笑而过,并没有对精神起多大影响。大学语文课程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尴尬局面⑤,古代文学课程也好不了多少。文本阅读不足容易使其走向低俗化和物质化,是影响古代文学传播质量的关键,成为国学热的硬伤。这注定目前的国学热只能是表面上的、隔靴搔痒式的。这些与当前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和人民大众物质化、功利化的生活态度,以及科技的发展,文化信息传播渠道的日益增多,书籍、报刊、电视、广播、电子网络等传媒手段令人应接不暇,文化消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有关。与古代文学自身先天阅读障碍(社会文化背景、字音、词义等)有关。与学术界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存在、学术抄袭剽窃和模仿翻新等问题比较严重,学术文章的论述空洞、乏味,真正创新性、价值高、实用性强的研究成果少有关。可见,当前古代文学的大众化主要停留在表层,普通大众与真实的古代文学还有很厚的隔膜,大众对很多文学现象、作家、作品知之甚少,或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者存在一定的误差、偏差,难以抵达精髓。
二、里应外合,推进古代文学走向大众、大众走进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的大众化道路涉及面广且漫长。王长华、杜志勇提出:古代文学研究成果由研究者到普通受众一般要经历一个较长过程。从产生成果——同行专家学者认同——众多学者结合自身体会广播于众——渗透到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化形式。⑥在此过程中以下方面值得注意:
1.整个传播过程都要注重实用性、通俗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不断提升自身吸引力
首先,要注重挖掘古代文学的当下意义。所谓当下意义是指现代意义、实用意义。“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同样要考虑当下实际意义。古代文学的意义和内涵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流派依据主观意志所规定的,而是结合具体的时代精神,不断注入新解。”⑦詹福瑞同时强调古代文学研究必须关注现实人生,“现实人生永远是文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古代文学研究也不例外”⑧。那么古代文学中有没有对今天依然特别有价值的东西呢?赵逵夫的《继承优秀文学遗产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李文英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现代意义阐释》等文章中有详细阐述。具体归纳如下:一是能为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社会准则、道德风尚、文化热点等追宗溯源,丰富发展其内涵;二是中国文学重人伦、重礼仪、讲“家国同构”“天人合一”以及其突出的抒情特色可以增进父子、夫妻、兄
弟、师徒、朋友等关系,是现代社会医治人情冷漠的一剂温补的汤药,如《论语》对于今人处理人际关系、人生价值观架构就有重要启发;三是大量描写自然,体现作者对生活环境深切关注,对大自然热爱的诗歌与散文不管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特征,是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破坏严重矛盾的一种呼救;四是大量表现作者闲情逸致、坦荡胸襟的作品,可以涤荡现代人浮躁不安的心灵,成为现代人舒缓压力、心灵安宁的一副安神剂。五是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是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可以使人端视自我心智,是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品位,提高人生修养的一种途径。作为学者或教师能够深刻认识、挖掘古代文学的当代现实意义,推进古代文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这样古代文学作品在每代人心中是常新的,在每个研究者笔下也是常新的,对每个读者也都是有吸引力、有实际意义的。
其次,无论是教研还是科研都需要注入人文关怀和审美体验,从而在提高人生境界、丰富情感上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古代文学本不应该是枯燥、难懂,甚至曲高和寡的,因为文学本身就是需要心灵沟通、情感体验与人生感悟。古代文学有时候就是一座古墓或曾经无比繁荣的古城,教学和研究的过程就是在探索、解密,研究者和教师需要在如何抓住观众好奇心理、如何倾注情感上下功夫。很多当代学者会有这样的共鸣,以前的很多研究者(如叶嘉莹、顾随等),都是带着浓厚的学术情感、文化情感开展教学和研究的,而今天还有多少学者带着浓烈的情感进行教学和研究并体现这种情感和担当的呢?有了情感,古代文学就有了血和肉,就是活生生的了,就是通俗而不低俗的了。通俗的背后往往需要有研究者艰辛而高深的学术支持。所以,在古代文学的传播过程中如何通俗的同时又不低俗值得我们深思。
第三,可以多编著一些通俗的古代文学知识读物,多写一些普及性文章,新编选一些适合当下的总集、别集,使古文底子、社会文化背景隔阂不再成为读者阅读的障碍。文学研究者应该担负起将深奥难懂的经典通俗化、生动化的重任。20世纪80年代,古代文学各领域里著名学者撰写了一套普及古代文学知识的读物——《中国古代文学基本知识丛书》。叶嘉莹先生也曾萌生过普及古代诗词的愿望并身体力行,2007年中华书局和北京出版社推出了根据她上课或演讲而整理的录音稿,主要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普及读本,包括《唐宋词十七讲》等。2013年首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上中华书局出版了《诗词写作常识》《诗词格律》《怎样赏
诗》等“诗词中国”普及读物。这些书籍对于普及古代文学知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总体量少,宣传力度不够,受众范围有限。我们至今背诵的经典唐诗依然沿用清人孙洙辑选的《唐诗三百首》,两百多年过去了,它是否还适合当下的审美需要值得质疑。结合当下编选新的《唐诗三百首》及其他总集、别集也是极有必要的。学术普及意识在整个社会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部分学者也不屑为此事。所以,学者们躬下身来,有意识的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喜欢的语言多编写一些古代文学通俗读物、结合时展多编选一些集子是非常有意义的。
2.从受众方面看,要培养与引导并重,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一方面要“培养成熟的受众群体”⑨。受众文化和文学选择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古代文学传播质量。历史上的文学大众化,繁荣了文学发展的同时也隐藏了对文学发展带来的致命伤害,主要表现在降低文学审美水平和质量上。为避免或缩小这种伤害,培养高素质的受众群体,加大对大众阅读的引导尤为重要。学校教育应该更加重视文言文阅读训练和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承担起培养成熟受众的重任。研究者或教育部门可以有意识的做些阅读引导工作。1997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举办了读书文化节活动,主要目的是倡导读书风气、指导读书门径,由此产生了季羡林、张岱年等国内54位著名学者联合推荐的《人文经典应读选读书目》。可是十余年过去了,这样有力的引导工作我们却没有继续做好。各个层面有意识的进行传统文化、古代文学的宣传也很有必要,如在各种宣传品上印古代诗词名句、经典名篇名句,在城市街道旁印刷图文并茂的古代文学名篇。
3.充分利用现代媒体,使古代文学走出学术圈,走向社会大众
现代网络、传媒高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
面。尽管目前其对古代文学的影响远不如其他领域深刻,偶尔还有些负面影响,但是在古代文学大众化的道路上我们不能无视或回避。在评议百家讲坛时有人说“高雅文化与现代媒体联姻,便找到了一种覆盖面最广和受众人数最多的现代传播的载体”。古代文学文本及其研究中的艰难晦涩往往为广泛传播带来困难,而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中受众面最广,观众平均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大众化传播媒介,恰可以弥补文字传播的不足。电视、电脑等媒介集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艺术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能把高雅文化中用语言塑造的间接形象转换为直观的视觉形象,能用通俗生动的方式消除文字那种需要通过接受教育才能理解的间接性,使观众容易接受,因而能扩大传播的广度。在这样一种现实趋势下,以高雅文化为内核的经典文学文化借助现代传媒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兴趣,也就实现了高雅文化的大众传播。在网络化的今天,如何扩大古代文学与现代媒体的结合度值得思索。
篇7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现实意义
探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意义,我们首先要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学存在的历史意义。中国古代文学作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的重点讲授内容,在历史文化的承载上和学生文学思想的发展上占据重要位置。中国古代文学是传统和文学文化的构成,失去了传承的历史感,一个民族的来路和精神将会泯灭,而失去了文学性,我们就很难寻找到中华文明形成中诗性的发展轨迹。因此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占据重要的基础作用。是现代文学发展的文字依据和历史积淀。当前各大高校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现实意义的认识,存在两个方面的思想:一是从知识层面分析,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学生掌握中国文学发展脉络和规律的重要支撑。是分析中国文学名家和作品的重要载体;二是从认知层面上分析,认为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学生文学思想培养、文化素养提升、审美情趣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学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并最终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二、双重文化视野下如何推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发展
双重文化实际上指的是中西文化的交融。中国古代文学在历史传承中有着极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而外来的西方文化则有着多样的表征和特色。当前在全球化大势发展的背景下,西方文化已经逐步进驻到我国国民的思想中。例如学生对古代中国提倡的“三纲五常”和西方提倡的“平等自由”的选择,绝大多数会选择后者。中华文明传统跪拜礼仪,也逐步被握手、拥抱所取代。并不是说这样的变化有什么不好,但是深入的研究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实际上正面临着逐步消融的状态。由此也可以看出双重文化视野下,必然也会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教学传承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如何在此背景下,推动中国古代文学的继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中文教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继承和弘扬传统精神内核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实际上在我国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从春秋战国时期对西周《诗经》的征引,到汉朝时期将“五经”作为学宫,再到唐诗、宋词、清朝文学的发展,都显示出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存在价值。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双重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保持传统文学的精神内核,追求古代文学内容的本质。从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观点中[1],我们可以提炼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和生活年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刻地了解作者的思想表达和创作风格。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老师可以倡导学生多读古代文学作品,培养自身的文学修养,并深入了解文学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产生与作家之“志”相似的“意”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学的思想和精神,才能将传统的语境和现代文学创作相结合。
(二)引进西方文学和教学理念
传统和历史并不是止步不前的,而是在不断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同样的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也是如此。双重文化的影响发展已经是当前历史不可逆的一股潮流,我们不能阻止它的发展,所以就只能适应。实际上19世纪末,的开展,所提倡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在今天依然是有用的。西方文化的借鉴和教育理念的发展确实存在巨大的优势,对于古代文学教学首先在思想上,提倡传统精神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引进西方文学,如金开诚先生所写的《系统论与文史研究》就深刻的揭示了这一观点。其次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我们可以融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可以感知的古代文学资料,提升传统教学的趣味性和新颖性。
(三)注重中西结合和情境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在现代化双重文化影响的背景下,如果单一的沿袭中国传统文学精神或者摒弃传统理念让西方文化成为主流的方式都是不正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倡“中西结合”的方法。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要保持传统的文学内容不变,利用西方自由、探究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表达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可以让学生在理解作品内容和思想后,阐述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认知。其次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情境创设”,主要是因为当前古代文学的教学已经大大远离了当时的文学现象和作品产生的年代,学生根本不可能在思想上深入的追溯到作品产生的背景中。因此老师可以借鉴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和人物背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当时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加深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认同感。
三、结语
我们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糟粕和精华并存的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而言也是如此,在当代教学环境中我们应该在坚守民族精神的立场中,重视双重文化的影响作用,积极的接纳外来的先进文学思想和教学手段,通过不断的调整和重塑,利用古代文学提高学生的文学知识积累的“骨骼”,用先进的思想和文化作为文学认知提高的“翅膀”。
参考文献:
篇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梁启超曰:“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中国古代文学负载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传道价值、育人价值,是中华瑰宝,是新世纪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不仅教授理论知识,还使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其情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代价值的根本在于教人成为一位典型的中国人。孟建伟提出了“文化教育”这个崭新的教育理念。他认为:“这是一种以文化为导向的教育:它将吸纳人类文化中一切有利于人的成长和文化创新的元素,并将教育的过程变成文化育人的过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符合这个教育理念并能很好地解释它。古代文学教学的作用是隐性的,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是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在使学生了解并感悟历史和现实的人文情态、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感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教学无法取代的功能和作用,它负载着文化,传承着文化。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三、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代价值的实现途径
古代文学的教学分为两大块:文学史和文学作品,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并了解历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掌握古代各类文体的演变轨迹、文化思潮的兴替、重要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获得阅读、分析、鉴别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提高思想修养、美学修养和文学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文学史为纲,作品只是穿插其中。但文学史教材一直在变化,各个版本的文学史教材注重的角度不同,所选的作品也不同。其次,文学史所讲述的多是知识性问题,比如文学发展的脉络、作家的贡献和地位、作者主张及相关的文学现象等,经典作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因此,古代文学教学应该注重作品本身,作品的教学可以从分析作品的艺术性,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从将心比心,和古代作家产生共鸣;深度挖掘,领悟真理三个方面着手。
(一)分析作品,掌握方法
对作品本身的分析是鉴赏作品的第一步,通过细读、诵读、解读作品能实现对作品的初步把握。细读作品就是仔细读文字,细细玩味,关注的是具体的形、音、义及标点。细读作品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对单篇作品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不是文学史知识的多寡。如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上阕开头“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细读时要抓住似是而非。接着分层铺叙,先说杨花的飘坠“抛家傍路”,次写念远之人“困酣娇眼,欲开还闭”,再写梦“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细读时要抓住分层的关键词。下阕直接抒发主观情感,“恨西园,落红难缀”,美好春光已经逝去。紧接“恨”的内容,同样分层次来写,“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飘飞的杨花变成了破碎的浮萍,此为第一层;“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伤春别离,此为第二层;“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将伤春之情推向顶点,此为第三层。诵读作品指用适合的话语声音形态、语调和节奏,在一咏三叹之间慢慢体味朗读并背诵作品。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凄切的氛围、凄凉悲哀的感情多是通过叠字、入声字的韵脚来体现。正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叠字,让我们更容易感受到作家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情感。诵读作品可以采用教师范读,学生仿读的方法,通过对作品文字声音的感知达到理解作品、体悟情感的目的。解读作品。解读作品不是简单地讲析诗意,而是要了解作品的内涵以及作品之外的东西。解读作品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与作者其他作品进行比较,与同时代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把作品放在文学史的坐标上衡量其地位、贡献,等等。在解读秦观的《醉乡春》时,我们首先可以了解它的创作背景,此词为作者贬谪广西时所作,“瘴雨”“椰瓢”等题材都带有典型的南方特征,说明词人在流寓广西时受到了地方文化的影响。其次,可以把这首词同秦观的其他词进行比较,发现秦观的大多数词作都写自己遭遇挫折、身处逆境之时不能解脱的愁和恨,而这首词写到“醉乡”中去寻找精神寄托,不再为谪居而自伤。古代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古代文学教学是让学生体验文学的魅力,体悟文学的真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鉴赏文学的能力,多读、多揣摩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培养鉴别力的重要方法。
(二)将心比心,体验情感
古代文学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情感,读出作品中的情味。古诗词所负载的情感与今人有贯通之处。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所写是人人都能感受到的少年离家白首归的体验,读者可以身临其境般领略到这种沧桑之感。李白的《静夜思》语言简单质朴,但诗歌中蕴含的是千百年来人们共同的思乡情感。孟郊的《游子吟》所写只是一件小事,却把人世间最朴实最高尚的母爱写得感人至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所抒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感,不仅是词人自己所能感受到的,更是处于同样环境中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这种感受超越了时空,可以使我们产生共鸣。积极体验作品表达的情感,在作品教学中至关重要。正如施议对先生所言:“将你心,换我心,必将有所得。”
篇9
[作者简介]王娟(1981―),女,湖北十堰人,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
一、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价值思考的引发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等院校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但是近些年来它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有所下降,表现为:古代文学课时被压缩,学习意义不明确。认为在当今社会,掌握实用性的知识更为必要,古代文学离现实生活太远,对个人发展没有直接促进作用,是附庸风雅的声音时而有之。与国人忽视古代文学教学相反的是在“汉语热”的背景下,外国人对古代文学的向往。不少国家把中国古代文学作为来华留学生的必修课。我们不得不思考,中国的文化传承体现在哪里,作为中国人的最典型特征又在哪里?这样看来,在当代社会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价值的思考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当代价值体现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梁启超曰:“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1]中国古代文学负载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传道价值、育人价值,是中华瑰宝,是新世纪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不仅教授理论知识,还使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其情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代价值的根本在于教人成为一位典型的中国人。
孟建伟提出了“文化教育”这个崭新的教育理念。他认为:“这是一种以文化为导向的教育:它将吸纳人类文化中一切有利于人的成长和文化创新的元素,并将教育的过程变成文化育人的过程。”[2]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符合这个教育理念并能很好地解释它。古代文学教学的作用是隐性的,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是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在使学生了解并感悟历史和现实的人文情态、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感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教学无法取代的功能和作用,它负载着文化,传承着文化。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3]
三、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代价值的实现途径
古代文学的教学分为两大块:文学史和文学作品,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并了解历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掌握古代各类文体的演变轨迹、文化思潮的兴替、重要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获得阅读、分析、鉴别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提高思想修养、美学修养和文学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文学史为纲,作品只是穿插其中。但文学史教材一直在变化,各个版本的文学史教材注重的角度不同,所选的作品也不同。其次,文学史所讲述的多是知识性问题,比如文学发展的脉络、作家的贡献和地位、作者主张及相关的文学现象等,经典作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因此,古代文学教学应该注重作品本身,作品的教学可以从分析作品的艺术性,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从将心比心,和古代作家产生共鸣;深度挖掘,领悟真理三个方面着手。
(一)分析作品,掌握方法
对作品本身的分析是鉴赏作品的第一步,通过细读、诵读、解读作品能实现对作品的初步把握。细读作品就是仔细读文字,细细玩味,关注的是具体的形、音、义及标点。细读作品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对单篇作品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不是文学史知识的多寡。如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上阕开头“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细读时要抓住似是而非。接着分层铺叙,先说杨花的飘坠“抛家傍路”,次写念远之人“困酣娇眼,欲开还闭”,再写梦“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细读时要抓住分层的关键词。下阕直接抒发主观情感,“恨西园,落红难缀”,美好春光已经逝去。紧接“恨”的内容,同样分层次来写,“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飘飞的杨花变成了破碎的浮萍,此为第一层;“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伤春别离,此为第二层;“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将伤春之情推向顶点,此为第三层。
诵读作品指用适合的话语声音形态、语调和节奏,在一咏三叹之间慢慢体味朗读并背诵作品。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凄切的氛围、凄凉悲哀的感情多是通过叠字、入声字的韵脚来体现。正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叠字,让我们更容易感受到作家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情感。诵读作品可以采用教师范读,学生仿读的方法,通过对作品文字声音的感知达到理解作品、体悟情感的目的。
解读作品。解读作品不是简单地讲析诗意,而是要了解作品的内涵以及作品之外的东西。解读作品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与作者其他作品进行比较,与同时代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把作品放在文学史的坐标上衡量其地位、贡献,等等。在解读秦观的《醉乡春》时,我们首先可以了解它的创作背景,此词为作者贬谪广西时所作,“瘴雨”“椰瓢”等题材都带有典型的南方特征,说明词人在流寓广西时受到了地方文化的影响。其次,可以把这首词同秦观的其他词进行比较,发现秦观的大多数词作都写自己遭遇挫折、身处逆境之时不能解脱的愁和恨,而这首词写到“醉乡”中去寻找精神寄托,不再为谪居而自伤。
古代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古代文学教学是让学生体验文学的魅力,体悟文学的真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鉴赏文学的能力,多读、多揣摩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培养鉴别力的重要方法。
(二)将心比心,体验情感
古代文学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情感,读出作品中的情味。古诗词所负载的情感与今人有贯通之处。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所写是人人都能感受到的少年离家白首归的体验,读者可以身临其境般领略到这种沧桑之感。李白的《静夜思》语言简单质朴,但诗歌中蕴含的是千百年来人们共同的思乡情感。孟郊的《游子吟》所写只是一件小事,却把人世间最朴实最高尚的母爱写得感人至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所抒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感,不仅是词人自己所能感受到的,更是处于同样环境中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这种感受超越了时空,可以使我们产生共鸣。积极体验作品表达的情感,在作品教学中至关重要。正如施议对先生所言:“将你心,换我心,必将有所得。”[4]
(三)深度挖掘,领悟真理
古代文学教学包含着对学生的人格、心灵、情感、审美等方面的教育,目的是塑造学生的思想灵魂,使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古代文学中很多优秀作品或教人明志、或教人做人、或帮人成才。古代文学史上许多著名作家,他们关心社会、心系苍生、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教师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提升,明确人生道路,领悟人生真谛。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对高远目标的追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诗人仁爱和自我牺牲精神的体现。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正确认识了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当代价值,在教学过程中秉承先作品后史论的教学观念,才能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M].饮冰室合集:第九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81.
篇10
1. 我国传统思想内涵及其与文学的关系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而在这漫长的岁月长河之中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在不断发展和前进的路上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思想,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而思想与文学是分不开的,思想想要得到传承就必须依靠各种形式,比如口口相传、在人们生活习惯中的渗透等等,其中文学的的形式,是最为直观与可靠的,对思想的记录也是最为清晰明了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文学作品的产生同样依赖于思想的进步。所以不难看出我国传统思想与文学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传统细想对整个民族价值观、世界观、思维模式以及风俗等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至今也根深蒂固的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所以在我们现如今的生活当中,认清有利的、好的、优秀的传统思想进行发扬和传承不但对完善我们的精神活动有所帮助,更对这个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主观作用。这也就同样要求我们对于古代文学要做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2.古代文学与传统思想深刻结合与发展
由上面的探讨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古代文学与传统思想是相互渗透切不可分割的,它承载了我国数千年的优秀思想和智慧在里面,因而要更好的传承传统思想就要对古代文学有深刻的了解,也要更为清晰的认识到它与传统思想之间的紧密关系。
2.1 古代文学是传本文由收集整理统思想的载体与重要传承工具
人的思想不同于物质,是无形的。所以在流传上就要依赖于各种各样的承载工具,比如创造物、传说、图腾等等。但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流传方法还是古代文学的记载和描述。
我国的古代文学清楚直观的将遥远的传统思想进行了归类和区分,并且以最为直观的文字形式进行了记载,包括古代的生活环境、当时主流的思想动态、文化形式、药学化学等科技发展甚至包括当时人们的审美观与价值观等等都能在个中文献中得到体现。而其中的许多著作我们如今也还在普遍的运用与学习其中《论语》、《史记》、《本草纲目》仍然被我们当做学习的范本。前人的思想和智慧已经与古代文学融合成了一个整体,是无法分开的。
2.2 古代文学能够帮助了解先人优秀思想
古代文学除了记录下优秀的科学理论与思想理论同时也有着许多优美的诗篇和兴味悠长的唯美之作。几千年的历史中每个阶段都有文人墨客们对于爱国情操的抒发、对大好山河的咏唱以及对爱情的追求等等。每个年代的文体和表达形式是不同的,但是其中心的含义和优美的词句是不变的。这些都促使着今天的我们对古代文学的热切研究,同样这也深化了我们对古代优秀思想的理解。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对古代文学的探究的确让今天的我们抓住了古人的思想精髓,也在同时让自己的言行更为端正与合乎传统的优秀理念。
3. 我国传统思想如何与古代文学相互融合与发展
要做到弘扬民族文化继承优秀的传统思想就要与古代文学的充分的融合,充分利用古代文学并研究和探索其中深奥的理论,这才能促进我们思想上的进步。
3.1 加大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力度与深度
我们手中掌握的历史资料与古典文献是十分丰富的,而且保存上也是相当完整的。但是在现阶段对于这些古代文学著作的研究却是有偏向性甚至可以说是片面的。
当今比较受人们重视的古代文学作品绝大多数是词、曲、诗作、小说等等文学类著作,相比之下对于哲学性、科学性和史学性等比较高的应用型作品就研究过少。这就意味着对于这一类著作当中蕴藏的深刻思想哲理我们并没有深透的挖掘和继承,所以直到现阶段我们对传统思想的学习仍然不到位。要想使传统思想与古代文学充分融合并为我们现今的生产生活做出指导,全面的学习古代著作是十分必要的。
3.2 现实中加强对古代文学及传统思想的教育力度
对传统思想和古代文学的学习方面应该更加的主动和积极。尤其是在处于各个阶段的学生当中更为重要,一是他们正处在思想逐步成型的阶段需要优秀传统思想的指导,二是在学习阶段也能够更为深刻的理解古代文学的意义与现实作用。
只有将古代文学与思想的融合带到现实的生活当中去,才能让其更为充实和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现在的我们所利用。
总 结:
篇11
(二)教育评价制度颠倒了学校的管理重心
现行高校教育评价机制注重的是量化指标,以课题经费和研究项目的多少,来作为一个学校和一个学科强弱的衡量尺度。在这种竞争中,各高校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相应的也就倾向于项目管理。古代文学因为项目经费数目过小,不能直接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而被置于边缘境地,从事古代文学的教师在高校中的地位也就无足轻重,其教学热情自然大减。从内因来看,古代文学的教学自身也存在局限,不能积极推进革新,缺乏与时俱进的工作意识。
(三)教学观念陈旧
长期以来,古代文学排斥实用性,讲究纯粹性,我行我素,无视社会的发展变化,没有做到古为今用,与时俱进,固步自封,举步不前。
(四)教学内容狭窄
课程的设置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内容孤立化、专业化,自我封闭,与其他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割裂严重,只将知识的传授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不能发掘传统文化的恒久价值。
(五)教学手段单调
单纯使用黑板加粉笔的教师已经很少见,多媒体教室的普及使得声像技术得以在课堂利用。但新媒体的开发显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学生依赖的网络没有和老师形成有效互动,教学手段的滞后也降低了教学效率。
二、改革的建议
(一)更新教学观念
改变古代文学与现实社会无关的旧观念,而是突出它有用的一面,让它具有实用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学生关注就业,注重实用,这是无可厚非的,不宜简单地指责为对社会风气的庸俗盲从,教师应对此表现出适当的宽容。对课程的理解功利化很正常。而中国古代的教育本身也很贴近于实际,孔子《诗经》说“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就是强调文学的实用性。至于修齐治平,内圣外王,作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更体现了经世致用的精神。因此,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古代文学课程,无论是从回归还是应时的意义上来说,都应该不是疏远实用的。
(二)更新教学内容
在当前社会,古代文学因缺乏实用性而失去市场性。在这种情况下,古代文学教学不能再崇古拟古,而是要增强现代气息,以发展的眼光、现代的精神来观照作家、讲解作品,要改变就古论古的习惯,做到古为今用,提高学科魅力,焕发生命活力。在总体上要始终突出古代文学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精神,对现实人生的指导意义,如理性精神促进人文关怀,中庸精神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进取精神能促进个人发展等。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
可见古与今,均不可偏废。教学不能单纯着眼于文学作品的历史认识价值,而忽视其现实性。要与现代相契合,实现传统与现代的互动,将古代文学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其中的内容才能转化成人生的财富。“割裂传统的现代化必然导致学术意义的茫然困惑,而拒绝现代的固守传统必然将旧学引入陈腐僵化的学术绝境”。改变当前单一强调文学审美和教化内容的局面,而是突出其中的更为丰富的实用性价值。关注其中的“经世致用”的内容,从人生意义上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关注文学对民生问题的呼吁,对政治清平的促进、于国于民的作用等。如杜甫、白居易、王安石的作品,都是“经世致用”的典型。
篇12
(一)古代文学教学地位的边缘化现状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是自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伊始的专业主干课之一,其时间跨度跨越中华三千年历史,学科涉及哲学、史学、美学、文献学、文化学等学科领域,囊括作家作品浩如烟海,体系恢宏。其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地位不言而喻。然时移世易,该门课程目前的教学地位令人担忧,呈现日益边缘化趋势。究其边缘化表现,突出表现为教学课时不断缩减,甚至取消了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
该门课程的课程设置,最初由中国古代文学史与古代文学作品选两部分组成,二者课时分开设置,课程安排贯穿三学年或两年四学期,课时充足。其具体课时数,仅古代文学史,最初部分院校达500多课时,或400学时。现在绝大部分院校将作品选课程取消,文学史课程课时压缩至200到300课时之间,而我校则直接压缩至192课时,且仅有的192学时还包含每学期6学时即四学期共24学时的实践教学学时,则理论教学课时实际只有168学时。
目前中国古代文学史通用教材是袁行需先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四卷本),相对于有限的课时,显得内容庞大,任务繁重。即将出版的教育部“马工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卷本)教材又增加了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内容和学界最新研究成果,更是体系庞,内容多,任务重,难度大。一方面是古代文学史教材编写内容的日趋充实与庞杂,另一方面是古代文学教学课时的日趋缩减,如何在不断缩减的课时里完成庞杂的教学任务,成了横亘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故有学者坦言:“当代的古代文学教材编写者将中国古代所有优秀的文化都编进教材中,希望学生能够及时掌握,但是这么烦冗的教材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恰当地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而且大学教学课时有限,教师只能对一些知识点到为止,学生也是浅尝辄止,学到的正是皮毛,并没有真正学习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①古代文学教学日显力不从心,且受制于有限学时的教学,更易变成浮光掠影与浅尝辄止,从而加速边缘化进程。
(二)古代文学教学地位边缘化的原因分析
1.实用主义与急功近利的思想泛滥
近些年来,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某些人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的实用效果,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盛行。象牙塔中的高等教育未能幸免,高等教育日趋工具化、功利化,教师忙于能名利双收的科研课题,学生则在快餐文化中失去了阅读的耐心。有学者直言:“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日益工具化、功利化的大趋势下,古代文学正在被加速边缘化。在视功名利禄的最大获得为成功的商品社会价值判断的众声喧哗中,人们已失去了阅读的耐心并少能从中获得,更不用说从中找寻心灵的安放和精神家园的归依。”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与即学即用的短视眼光中,人们以追逐钱财和实用技能告慰心灵,对专业的选择和课程的学习,看重是否带来经济效益,重视能立竿见影地求得生存的实用技能,古代文学学习既带不来钱财又带不来立竿见影的实用生存技能,故古代文学“理所当然”遭遇边缘化。
2.教材内容的与现实脱节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为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在大学课程中本占重要位置,但由于教材内容所载均为古代文学事件,其固有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时空的原因,难免给人以时隔久远之感。尤其是先秦和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内容,学生学习时觉得与自己的实际生活不沾边,或者认为这些古代文学知识于今后就业没有帮助,故兴趣不浓。再者,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文本系文言文,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难度,亦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古代文学的教材内容脱离现实,即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脱节,学生不能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或者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故学生更愿意将时间花在其他专业技能学习上,学习有实际意义的对自己今后就业有帮助的课程,这的确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尴尬处境。
3.课程设置的重“史”轻“文”
目前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课程设置,大多砍掉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仅以文学史为必修,学生忙着背文学史,文学作品只是阐述文学史进程的附带参考资料。学生只记住了文学史上的甲乙丙丁知识点,很少诵读甚至根本不细致翻阅古代文学作品。“以文学史而不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偏重于文学史线索的梳理,相对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偏重于对文学史常识的教学,相对忽视了对作品的精微体悟;偏重于治学方法的传授,相对忽视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③这种重文学史梳理、轻文学作品讲习的重“史”轻“文”的做法,使古代文学教育事实上成了“史学教育”,本末倒置。
4.教学手段的陈旧单一
目前,随着现代高科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丰富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兴趣。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也不例外,现代化多媒体手段亦引入古代文学教学,增强了讲授的直观性、形象性,引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古代文学的教学效率与质量。然总体而言,当下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仍多沿袭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进行讲授、学生复习考试的传统模式,仍多以口述和粉笔占据课堂,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
二、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更新教学理念,培育人文素质。
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但更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实际上活的是精神。物质的东西会随风而逝,唯有精神永存。古代文学的学习不能带给学生立竿见影的实用技能,但它的确是一剂精神食粮。因此,古代文学教学应该正视现实,更新教学理念,教学目的不能再局限于传授文学知识,传播中华文化,更应该在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学生人格修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关键。学生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与历史对话,与文本对话,与诗文家对话,“面对一个诗人,实如经历一次人生;面对一部作品,实如亲历一场相逢”,如此方能正确解读文本,感悟世界,鞭策自身,思索人生,寄托心灵。
关于此点,其实学者们不约而同有此共识。如高晓玲先生曾言:“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教育坚持以德育为先,以培养高尚的人格为终极目标。”④孙小力先生亦说:目前片面强调文学史论的教学,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甚至令人无所适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⑤。
(二)重返文学本位,注重作品解读。
当前中国各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虽然强调文学史的讲授应该与作家作品分析结合起来,以文学史为主线,以作品贯穿,将宏观的审视与微观的例子结合,但在日益缩减的课时里,梳理文学史发展脉络即占去大部分时间,作家作品只能附带提及。这种重文学史而轻作品选的倾向十分明显,并带有普遍性。这种重“史”轻“文”的做法本末倒置。故古代文学教学的当务之急是从“以文学史为经”回归到“以文学作品为本”,注重作品解读,把课堂重新让位于作品,教学回归文学本位。亦如戴建业先生所云:从当今大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应该倒转现行的课程设计,不再把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文学史参考资料”,而应让“中国文学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辅助教材”;在选择古代文学作品时,同时兼顾古人和今人的审美标准,尽可能选各个朝代、各种文体的代表作,选讲那些至今仍有旺盛艺术生命力的作品⑥。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可以通过实际课程设置做到这一点的,即先作品后文史。如广西师范大学国家文科基地班的古代文学教学即在文学史课程讲授之前先安排为期两个学期的古代文学作品精读课程,在学生有一定作品积累之后再来把握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教学效果比较显著⑦。
(三)优化施教手段,确立学生导向
施教手段上,以往古代文学教学以口述和粉笔为载体,教师“一言堂”或者“满堂灌”,课堂呆板枯燥。孔子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⑧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古代文学迎来了教学手段革新的春风。教师们与时俱进,把新的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课堂讲授以PPT课件呈现,辅以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直观形象的感受,增加了课堂生机,激发了学习兴趣。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改革仍须普及和进一步提高,教师仍需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手段强化教学效果。如开辟第二课堂,将教学大纲、必读书目、思考与练习、答疑解难、教学视频等放到网上,供学生参阅;开辟QQ讨论组、微信群、微博、论坛、微课、慕课(“MOOC”的英译,是新近涌现出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大规模网络在线教学模式)等,供师生互动等。总之,构建网状教学体系,丰富教学手段,以达到强化教学效果之目的。
教学模式上,以往的古代文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边听边记,思考与实践机会极少。目前这种情况依然存在。这种以教师为话语霸权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系统传授知识,但完全由教师主宰的课堂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故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让教师由“讲授者”变为“引导者”,以学生为本的参与式教学,穿插学生试教环节等,把课堂让位于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注重古今结合,教学接点地气。
古代文学由于固有的原因,教学内容只能是古生的文学现象与作家作品,古代与现当代本身就存在遥远的时空距离。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还原那个时代的创作风貌,回归诗文创作的“原生态”,与历史对话,与诗文家对话,与文本对话,最终达到正确解读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目的。我们学习古代文学,吸取古之养料,但不能拘泥于古,教学中还必须将古代文学与现实结合,探究古代文学作品的当代意义,探究诗文家遭际不同人生际遇和苦难的态度及其于自身的影响与当代价值,如此方接地气,融通古今,激发学生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学者曾言:“在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实践中,不应该只是为了单纯地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而是要从宏观层面上审视经典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挖掘经典作品中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现代意义。”⑨挖掘作品的现代意义,是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故有老师在讲李白《与韩荆州书》时,不仅注重其文学性,而且关注其现实性。⑩笔者在讲授苏轼诗文词时,关注苏轼人生遭际,将具有相似际遇的秦观和苏轼相比较,见出苏轼的乐观旷达,学生体味出面临逆境时该葆有的态度、精神和格调。这样古今结合,古为今用,贴近当下,接点地气,学生学习不会只停留在古人的世界,更和自己的人生有了关联,兴趣大增。
(五)变革考核方式,重视过程督查。
古代文学的传统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题型往往是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材料分析等。这种考核方式重视期终考试结果,轻视平时学习过程,学生考前临时大突击。显然,传统的考核方式一张试卷定成绩不科学,随着教学手段的变化、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考核方式急需进行改革。目前我校的考核方式是将学生的平时学习与期末考试并重,将过程与结果并重。考核方式的变革贯穿了学生学习全过程。
首先,我们重视学生的平时考核。学生平时迟到早退、课堂发言、诗文背诵、作品阅读、作业完成等情况一并考查在册,占学期总成绩的30%。第二,我们重视学生的能力考核。在能力考核中,学生除了完成贯穿整个学期的2-3篇的课程论文外,口试也是一个必试环节。口试话题既可以从教师准备的若干话题中随机抽取,又可以是学生参与的课堂讲演。该能力考核占学期总成绩的30%。第三,我们重视期末的知识考核。知识考核设试题库,实行机考,题型为选择、判断、填空等客观题。学生期末考试在计算机上完成,试卷随机生成。该知识考核占学期总成绩的40%。从学期总成绩的占分比例,由此可见平时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与督查。
综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面临边缘化的处境,边缘化既有社会经济的、思想的因素,更有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因素等。古代文学教学面对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必须转变培育理念,注重人文素养,重返文学本位,注重作品解读,优化施教手段,确立学生导向,注重古为今用,教学接点地气,变革考核方式,重视过程督查等多方面着手,方能使古代文学教学与学习焕发生机。
注释:
①唐珊.论古代文学教学创新与大学生人文素质能力建设[J].语文建设,2014(12):15.
②刘砚群.培育人文品格: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再思考[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7):82.
③戴建业.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04):84.
④高晓玲.试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1):67.
⑤孙小力.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设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7(06):43.
⑥戴建业.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04):90.
⑦王娟.关于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古代文学教学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4(04):119.
篇1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代人们精神文化领域的需求显得更加迫切。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融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东方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内涵精髓的呈现,对我国当代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是指中国上古时期至“五四”运动之前这段漫长文学发展时期,有古典诗词曲、散文、戏曲以及民间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不仅在中华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推广,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层面的陶冶情操和艺术欣赏,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和传承文化的作用。中国文学史演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历史的进步当中不断滋养着华夏民族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发挥着提升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二、中国古代文学当代价值发挥路径
(一)从文化角度发挥价值
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作者对一定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刻画呈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不仅涵盖了作品作者的个人思想,从中更能挖掘出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时代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塑造和正确思想构建发挥着重要的积极影响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国古代智慧的承载体,将古人卓越的智慧与优秀的思维传递至今,供当代人们汲取和学习,从而使人们更具智慧地投入到当代的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当中。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中,可以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不仅影响着中国从古至今的文化观念形成,也影响着文化领域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文化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依然具有璀璨的文化价值,对当今我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精神影响力。
(二)从教育角度发挥价值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从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中,不仅能够发现古人文学艺术创作智慧,同时更能感觉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深厚内涵。中国是具有特殊文化气质的国家,这种文化气质的体现就是源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从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中,能够体会中国古人其气宇轩昂的东方文化特质、缜密而精巧的中国式文学逻辑思维以及包容天地的博大情怀。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探究和欣赏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习者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文学创作技巧,更能使学习者自身的思想境界得到质的升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媒介开展教育活动,能够使得学习者的思想建构更加开阔,同时也使学习者的文化底蕴得到夯实。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西游记》不仅在中国深具影响力,也是在世界上阅读最为广泛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且在很多国家的教育课程中有所呈现,肩负着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光大的使命,同时对世界各地人们的精神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从认知角度发挥价值
文学作品是文化领域重要的艺术呈现形式,在世界各地的文明发展进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一经久不衰的艺术形式。并且文学作品也是世界各国的主要文化呈现方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历经千古沧桑依然深受人们热爱,并且吸引越来越多的世界范围内的学者探究,其根本价值就在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人类、对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以及自然认知层面的引导作用。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可以感悟到中国古人其卓越的人性观、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观。这些对人类根本价值的判断和哲学思维的体现,正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价值。人们通过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不仅了解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更使研读者找到了人类面对现实生活困境、内心困境时所做出的智慧选择,以及做出选择的智慧判断依据,进而找到了人生的要义。人的自我成长需要建立在对自我的批判之上,而这一过程是不能在导师的教诲中学得的,只有通过个人的感悟和思辨的过程来获得见解,并对见解进行理性的批判后才能真正习得人生要义。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和研究,正是人们实现这一成长过程的有效途径,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正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精华,对当今时代下乃至未来当中人们对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生要义的获取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人类追求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发挥着智慧启迪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