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简述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简述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简述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

篇1

二、文学常识试题的走向

新课程强调试题的综合性,提倡学习和生活的联系。未来对文学常识的测试,形式将会更加灵活多样。

1.文学常识和语言运用结合。如2013年四川卷的第20题,“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不仅要求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还要求运用排比和反问等修辞手法。这样的续写不仅有形式上的要求,还要求学生对这些文化名人或文学作品形象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2.文学常识和阅读题结合。如2013年福建卷的文学常识试题: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觉慧瞒着家里参加《黎明周报》的工作。一天,克明在觉新的屋里看到周报和觉慧的文章,马上就报告给祖父高老太爷。(《家》)B.一天,林佩瑶姐妹正在谈论慧芳,吴孙甫进来,对慧芳留了个纸条就出走的事大发雷霆,要林佩瑶去把她找回来。(《子夜》)C.伽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安置在圣母院的避难小屋,并送来衣食。伽西莫多的关怀爱护,使她摆脱了对这个相貌丑陋的人的恐惧。(《巴黎圣母院》)D.法庭判马斯洛娃苦役刑。虽然涅赫柳多夫找到庭长,指出这个案子是误判,马斯洛娃没有犯毒死人命罪,但是没有结果。(《复活》)E.母亲去世后,欧也妮发现父亲充满慈爱,她从未享受过这般的父爱,因此,对自己厌恶这个家的念头,感到内疚。(《欧也妮•葛朗台》)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识记。例子中5个选项涉及的篇目大多为故事情节较复杂的长篇小说,古今中外都有,都是“课标”推荐的书目;每个选项采用50-60字的语段,来简述小说的某一段“主要情节”让考生辨别正误。所谓“主要情节”,或直接指向作品主题,或精彩刻画了某一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如A项叙述的是《家》中克明看到《黎明周报》与觉慧的文章一事的反应,这个情节集中展现新旧思想的冲突;C项概述的是伽西莫多对爱斯梅拉达的安置,及爱斯梅拉达对伽西莫多情感的变化,是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一个重要情节。这样的考查使文学常识与学生的经典阅读紧密相连,提高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次日,孙坚来辞袁绍曰“:坚抱小疾,欲归长沙,特来别公。”绍曰“:吾知公疾,乃害传国玺耳。”袁绍为何说孙坚害传国玺病?此后孙绍双方围绕“传国玺”做了什么事?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此题从复述名著情节的角度来考查文学常识,不仅仅是机械的死记硬背。这种测试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识记作品的表层信息,要求考生能够认真阅读原著,在此基础上把握作品的主要信息或核心信息。

篇2

一、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又称女权主义批评,它是女性主义运动的产物,而随着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展开而来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深入文学领域的产物。具体地说,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洲,以女性为主体,以妇女形象、女性创造和女性阅读为研究对象,具有开放性和颠覆性的文学批评理论,是女权主义运动高涨并深入到文学、文化领域的成果。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以女性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自然性别和社会性别为基本出发点,以“从边缘走向中心”为行动纲领,致力于挖掘女性在历史、文学、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的根源,探讨性别和文本之间的相互关联,从文学角度对性别歧视进行批判,从而达到发掘女性的语言、寻找女性文学史、重建文学新理论的目的。它以不同的方法、角度、理论来研究的主题,主要有社会性别、、种族、阶级、经典文学书目、再现角度、阅读、主观性、女性特征和男性特征、欲望、身体、作家身份、母性、家庭等,其中美、法、英国研究最为突出。”

从被誉为女性主义奠基作的英国批评家伍尔夫《一件自己的屋子》与1929年出版,到1949年堪称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经典的法国作家波伏娃《第二性》诞生,再到70年代后期女性主义批评家重视对女性经典作家文本的解读,如代表人物美国的肖沃尔特,在《她们自己的文学》中试图为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传统勾勒出一条线索。此后,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西方女性主义经受了不断质疑、挑战和突破,从把女性视为被动的受害者到具有主动的能动者,从男女二元对立到多元的性别观,从身份政治到分裂矛盾的身份,从后现代女性主义到生态女性主义,这就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发展的大致道路。总之,带有浓厚政治或意识形态的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产生到现在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从反抗传统文学史中的女性受压抑、受歪曲和被忽略开始,到逐步的发展到批评父权中心主义文化、探索女性的存在方式和社会价值,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破与立中不断艰难前行。”

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化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是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与西方各种文艺思潮一起涌入中国,在其影响下,诞生了具有现代意义和本土特色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在汲取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成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时期三十年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有人把其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的纯译介性研究”,这一时期学界只要致力于翻译和介绍西方女性主义的经典著作和女性主义批评方法理论等,为女性主义研究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当然,这种译介仅是一种简单横向移植,未能行建构中国自己的女性主义理论深入。二是“进入90年代,女性立场的讲述成为一批女作家共同的写作状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林白、陈染等。个性化写作、身体写作、逃离意识和黑夜意识的渗入成为90年代女性主义作家所特有的叙述方式。在批评界则以戴锦华、李小江等为代表,以女性视角创造性地解读文学,解构传统文化。最后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伴随着女性主义文学创作的沉浮进入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阶段。”经过前两个阶段的激情投入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逐渐冷静了下来。在此阶段,笔者尤其要点出有关性别的观点,越来越多的人由“彻底颠覆、取代男性中心话语体系,将男女两性看成是不可调和的对立双方”发展到“两性和谐”、“双声话语”,这是针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所充溢的浓厚性别对立情绪而言的,它倡导男女平权、人格平等且和谐相处,即认为男女有别但又能平等相处,从而构建一个男女两性和平共处的和谐世界。这或许会激怒某些偏激的女性主义者,认为为争取女性话语权奋斗了几十年似乎又回到了原点。殊不知,世界分阴阳,男女在生理和心理上天生注定存在差异,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如果一定要通过摧毁“男性王国”再来建立一个强势的“女性王国”,这难道不是又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了吗?难道“两性和谐”“男女平等”不更符合人道主义精神吗?

综上所述,从简单的译介到自由而独具中国特色的女性创作和批评,三十年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走了不少弯路,存在一些问题,但更多的是成就。创作队伍和研究队伍逐渐扩大,从开始青涩而显得有些偏激的学术格局变得日益客观、开放和包容。

三、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野下的迟子建小说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女性文学作品进行解析的一种批评方法。打破以男性为主的文学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态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总体目标,以求使世界女性从从属地位和被边缘化地处境得到改变。

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有一重要概念,即“女性意识”,简而言之,“女性意识”首先是一种性别意识,最核心的部分是反抗男权中心文化。在本部分将以迟子建小说为代表解读她的女性意识,具体、深层次地来理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迟子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作为女性的她,在其小说中创造了一系列鲜活却总带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在寻究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时,她把矛头指向了男权,“她们都或主动或被动地将美好的生命消逝在男权的漩涡里”。但是,迟子建没有大声鞭笞这个社会,厉声指责造成女性悲剧的幕后黑手――男人,而是从女性角度入手,寻找一条女性解放、独立的自救之路,因为她明白,女性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也正是因为迟子建这种希望男女和谐相处的温和女性意识,缺少对男权的猛烈攻击性,在学界很少有人把她的作品纳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笔者认为,随着“两性和谐”声音的日益高涨,底蕴深厚的温和女性意识才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迟子建小说必是令人回味无穷,具有深远意义的女性文学作品。

迟子建小说以其诗意化的语言塑造了许多清新可人的女性人物,如《逝川》里的吉喜、《秧歌》里的小梳妆、《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那个鄂温克民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等。读者品读完作品后无不为这些美丽、善良、坚强的女性所动容,想着好人必有好的归宿,可遗憾的是,这些天使般的女人都是以悲剧划上人生的句号。《逝川》中聪明能力、百里挑一的吉喜为了心爱的男人胡会而孤收一生,那个也喜欢她的男人却娶了毫无姿色、持家水平一般的女人,拒绝吉喜的理由竟然是她“太能力,什么都会,能过了头”,能干威胁男人的权威;《秧歌》里美若天仙、迷倒全城男女老少的小梳妆恋上了首饰店老板付子玉,在一句承诺都没有的情况下,痴情女子小梳妆凄苦、悲凉地空等了他一辈子,而更可悲的是已有三位太太的付子玉根本就没把她放在心上,“落花”的小梳妆遇到了无情的“流水”,结局只能是青春已逝、服毒自杀。她那句“世上没有薄情的男子,只有痴情的女子”在历史的长空哀叹。对于女人来说,爱情在她们心中是无可替代的地位,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那位美丽、纯洁、勤劳的鄂温克女人却没有守住自己的爱情,两个心爱的男人都因客观灾害离她而去,失去了依靠和支撑的她如枯萎的花,缺少了鲜亮。

在对迟子建笔下的女性人物悲剧命运进行思索中,我们能体会到她对男权社会隐约的批判。然而,作者更多的立意是在寻找摆脱女性悲剧命运的轮回,欲“以慈悲众生的情怀来超越个人的悲剧”。在《逝川》中吉喜虽然独守了一辈子,但是她依然开朗乐观坚强地活着,还以七十八岁的年迈之躯冒着可能招致灾祸的危险,亲自为弃她而去男人的儿媳妇接生;在《秧歌》里为等一个仅把她当作生命的过客的人,小梳妆耗尽了毕生美丽的青春年华,可是,最后她是说“今年的正月十五人心宁静得很,一辈子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她没有哭天抢地,她有的是那份坦然,那份满足。而《额尔古纳河右岸》中那个两次失去挚爱之人的女人,纵使爱情没了,她就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从大自然中感受生活的乐趣、生命的重量。在这些女性形象身上有着浓郁的哀伤气质,但作者这种感伤的书写并不是为了传递悲哀,在这些理性文字后面隐藏着作者对人生的态度,在这些女性形象上集中体现着作者的理想和情怀,这些女子面对命运施加给她们的挑战,没有退缩,没有一蹶不振,她们慢慢地冲出黑暗的笼罩,尊重生离死别,懂得宽容理解,踩着哀伤,坚持美好信念,勇敢坚强生活,跳起不平凡的生命之舞。

纵观迟子建的小说,会发现里面没有对男权的偏激叱喝、无理谩骂,存在的是带有悲天悯人情怀的诗化语言和温情故事。她“确立女性意识并不意味着颠覆男性,而是要走出第二性的自我认同所导致的封闭、自哀自怨的女性狭小的生活空间,确立女性作为人的存在的主体地位。同时,用女性自有的温情去关怀人世,做一个大写的人。”大家风范就应该是拥有迟子建一样的气质和格调。

总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极具潜力和前景的一种批评理论,我们要重视和丰富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重新解读经典女性文学作品,使女性文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获得长足的发展,从而大力推动女性文学的繁荣。

参考文献

[1] 杨谨旖.浅谈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的产生与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2011,08.

[2] 张云.试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女性意识[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3] 莫立民.新时期三十年女性主义文学批评[J].甘肃社会科学,2010,05

[4] 石晓静.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简述[J].科学之友,200707

[5] 杨裴羿,傅宗洪.在困境中前行的当下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J].时代教育,2011,05

[6] 林步艳.迟子建小说世界中的女性形象浅析[J].东南传播,2008,4.

篇3

一、从“反映论”到“中介论”

过去的文艺理论界企图将文艺看作对现实生活的直线似的认识和反映。例如古希腊时期的“摹仿说”、文艺复兴时期的“镜子说”、19 世纪俄国的“再现说”,均是文艺“反映论”,忽略了文艺与社会之间诸多复杂的中介环节,导致文艺社会学相关问题的研究的肤浅化。随着人类思想认识的发展,“中介论”被运用到了文艺社会学相关问题的研究中,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文艺与社会之间是多层次的双向互动关系。

“中介论”所依据的“中介”概念是黑格尔辩证思想的核心。黑格尔认为物与物之间的联系必须通过中介。为此,他批判耶柯比的“直接知识”论道:“直接知识论认为直接知识是一事实,并认为有一种直接知识,但又没有中介性,与他物没有联系,或者只是在它自身内和它自己有联系――这是错误的。”在黑格尔“中介”概念的思想根基之上,经过后世无数理论家的探索,“中介论”应运而生。后来,普列汉诺夫和卢卡契将“中介论”运用到了具体的文艺理论实践中,从而发现了文艺与社会之间的诸多中介环节。

二、审美意象的中介作用

(一)审美意象在文艺创作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有了“中介论”的正确的方法论指导,文艺理论家发现在整个文艺创作过程中,审美意象的中介作用十分突出。如果把这个复杂的过程加以简化,则是这样:客观物象――审美意象――艺术形象。从客观物象到审美意象是客体主观化,是艺术构思的过程;从审美意象到艺术形象是主体客观化,是艺术传达的过程。可见,审美意象这一中介连着文艺创作过程中的两个分过程: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在艺术构思过程中,创作主体以对客观物象的感知为基础,以表象为材料,以情感为动力,以想象为手段,在脑中生成审美意象。但是,创作主体通过形象思维在头脑中孕育的审美意象,若是不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技巧加以表现,便对欣赏者毫无意义。所以创作主体不应仅满足于审美意象的生成,而且要借他所熟悉的物质媒介,选用合适的方法,将审美意象物化为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形象,这个物化过程就是艺术传达。而作品中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就是审美意象物化的成果。

(二)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针对上文提到的整个文艺创作所包含的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这两个过程,有人只看到前一过程,认为意象在形成的同时必定已经得到了表现。最明显的例子是克罗齐的表现和直觉相统一的理论。这种同一的理论实际上就是以艺术构思过程取代艺术表现过程,将艺术形象简单地看成是艺术家头脑里的东西,即把作为中介的审美意象与通过物质媒介展现出来的艺术形象混同,从而将用具体的艺术媒介和手段进行艺术传达的过程直接忽略。实际上,从审美意象到艺术形象的转变过程至关重要。审美意象能否客观化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客观化,始终是体现艺术才能的标志之一。所以,康德说:“天才是处于这样一种幸福的关系之中,他能够把某一概念转变成审美的意象,并把审美的意象准确地表现出来。”

还有人只看到后一个过程,这就等于撇清了审美意象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新批评学派的主将兰色姆提出了“本体论批评”,即主张以文本为中心的批评,认为文学作品是独立自足的。这一观点是新批评学派的主要观点,后来发展为极端的文本中心主义,彻底割断了作品与社会历史、时代文化这些客观物象的总体联系。但通过上文对审美意象中介作用的阐释,我们可以认识到任何创作主体的文艺创造活动都是在其对客观社会一定的经验积累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这一观点是十分片面的。

三、审美意象的一般概念

审美意象在从客观物象到艺术形象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这个上文已经进行了论证。但从其自身的概念出发,我们便可更加确定它的中介作用。在西方,康德最早而深刻地论述了审美意象。他认为审美意象是从属某一概念并趋向理性理念的感性表象。在我国,南朝的刘勰最早提出了“意象”。他在其著作《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刘勰所说的意象,应该可以看成作家对生活材料进行感受酝酿、想象构思后的成果,是主观与客观、意与象和谐统一的审美意象。据此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中外,对“审美意象”这一概念都有共通的认识,那就是它是创作主体通过对自然美、社会美或艺术美的感知、认识及体验,通过想象,在自己头脑中所形成的具有审美意义的形象,是客体审美对象与主体审美情趣的融合,也是艺术形象在创作主体大脑中的雏形。

四、审美意象的生成过程

讨论审美意象的生成过程,可佐证它作为艺术创作过程中介的可能性。胡塞尔将“意象”放置在“意向性结构”中的“体验”关系中,指出“意象”同时具有客体的主体化和主体的对象化的双重性质,这对研究审美意象的形成问题有重大意义。意象是意向的载体,创作主体在生活中获取大量表象,再根据审美需求在表象中寻找与自身(创作主体)的意向(情感、意念、直觉、认识等)相符合的元素构筑出审美意象。清朝的刘熙载在谈及艺术创作中的主客体关系时说:“在外者物色,在我者生意,二者相摩相荡而赋出焉。若与自家生意无相入,则物色只成闲事”。这表明艺术创作必须以客观具体的物象为基础,以创作主体的情感为主导,使二者在创作主体的头脑中“相摩相荡”,化合为审美意象。当然,因审美意象的生成过程牵涉到创作主体内部的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在此不好清晰地表明,但对审美意象的生成过程的大致分析说明,从它的发生角度来说它就是一个主客体相融合的产物,所以具有作为文艺与社会之间的中介的可能性。

五、审美意象的特征

讨论审美意象的特征,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其中介作用的认识。“审美意象”的特征包括:

第一,形象性。意象的象可以是对自然之象的模拟,也可以是对自然之象的抽象概括,用符号去象征对象。无论如何,形象性是始终存在的。但我们必须将审美意象的形象性与艺术形象的形象性区别开来。这就是郑板桥所谓:“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即“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的区别。“‘胸中之竹’是艺术家构思过程中所形成的竹的形象。艺术家把思想情感融入物象,并按这种需要对‘眼中之竹’加以修改、补充,在胸中形成完整的竹形象――艺术意象。”其中所说的“艺术意象”在我看来就是我们所讨论的审美意象。由“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就是艺术传达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创作主体脑中的审美意象变成可供欣赏的艺术形象。

第二,主体性。意象以自然之象为本,却不再是客观的自然之象,它体现着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具体地说,任何意象的建构过程都有主体经验的参与,主体对物象进行加工,从而创造出新形象,形成了意象的主体性特征。例如卡夫卡酝酿《变形记》时,脑中构思出 “甲壳虫”这个审美意象,虽甲壳虫是大自然中所存在的物象,但有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这并不是写一场人变成甲壳虫的闹剧,而是将甲壳虫身上“非人性”的特点提取并加以扩大,借以表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压力之下,人被无情压榨成非人的“异化”主题,即这里的“甲壳虫”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象,而是融入了作者情感的审美意象。

第三,不确定性。因物象特征和主体经验的丰富性,即使取同一物象所构成的意象,其意义也是不确定的,因之,意象才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正如巴尔扎克所言:“艺术作品就是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大量的思想。”每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正是创作主体头脑中丰富的审美意象的物化成果,所以对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解读通常因人而异,充满不确定性。如鲁迅在评价《红楼梦》时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归根究底是因审美意象的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小逻辑》,第169页.商务印书馆2011版.

篇4

一、分析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特定历史性

华裔美国文学是亚裔美国文学的组成部分,它是特定历史时期下的产物,最初的华裔美国文学湮没在亚裔美国文学之中,一直到一个世纪以后才被发现,它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区别于其他口头文学开始的国别文学,最早的华裔美国文学可以追溯到张维屏的“金山篇”和黄遵宪的“逐客篇”,继而引起美国读者关注的是获得美国图书奖的《埃仑诗集》和《金山歌集》,这些华裔美国文学的“开山之作”反映了动荡形势下的华人进入美国受到的和愤怒以及艰难的处境。另外,还有雷霆超的《吃碗茶》、伍慧明的《骨》,都反映了在亚裔美国历史上存在近百年的畸形华人“单身汉社会”的生存状态。直到二次大战后,华裔美国文学才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期,由于二战之中,中美成为了盟友,一些留学生描写华人移民生活的作品在美国畅销,拥有众多读者,如:黄玉雪的《华女阿五》即可谓时代的催生产物。还有刘裔昌的《父亲和裔昌》讲述了二战期间在美华人筹集资金帮助抗日;汤亭亭的《中国佬》反映华人开发夏威夷、反对二战、越战等。总体而言,华裔美国文学发展进程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1、初期开创阶段

这一阶段的华裔美国文学表达了早期移民寻求宽容、抗议歧视的早期移民文化内容。为了生存和被接纳,华裔移民开始了最初的创作,这期间出现了李楚的自传《一个华人的故事》、“天使岛诗篇”;李恩富的《我在中国的童年时代》、“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创作的《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林语堂的《吾国吾民》等,这些初期的创作作品在情感上与中国联系紧密,对于中国文化符号的运用也非常熟练,保持了较多的本真特性。

2、逐步发展阶段

这是在二十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前,这一时期由于特殊的华裔身份和第一代父辈移民者的影响,这时期的华人移民群体有了明显的不同,在文学创作品方面,也多是以自传为主,表现出中美文化的冲突和碰撞的文学主题,强调美国身份的认可,淡化中国华人的概念,逐步争取美国主流社会的接受。其华裔文学作品主要有:刘裔昌的作品《父与子》、黄玉雪的《华女阿五》等,这些文学作品表现出中国文化的反思和模糊。

3、繁荣绽放阶段

美国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改变了华裔美国文学的景观,这对于少数族裔的政治地位和意识都起到了较大的冲击,对华裔美国文学作品创作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赵健秀的《鸡仔的中国佬》、《龙年》;汤亭亭的《女勇士》和《中国佬》;谭恩美的《喜福会》;任璧莲的《典型的美国佬》等,另外还涌现出大批年轻的新生代作家,如:黄哲伦、伍慧明、雷祖威等,他们的“中国记忆”较为模糊,由于他们对中国文化符号的创造与自由随意运用,使美国主流社会对于华人的刻板印象有了改变,使华裔形象在美国主流社会得以重塑。

二、华裔美国文学作品的文化冲突与认同

华裔美国文学研究是一个新兴的跨文化课题,它是基于中西文化双重背景之下的华裔作家所带来的中西文化的对话,显现出现实性和前沿性的特征,从文学现象的本质而言,华裔作家在历史的过程中不断成熟,他们在创作中广泛而灵活地运用中国文化符号,这种创造性的使用呈现出“中国性”的族裔特点,使得华裔美国文学在“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游走,开创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飞地”。美国著名的文明史和政治史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客观地反映了世界冲突的基本事实,借用亨廷顿的文化冲突视角,我们可以寻找中美文化冲突的主线,并发现在华裔美国文学中存在的不适和苦痛,它是无法避免的由原生文化进入“寄居国”文化的阵痛,当然,在这个文化冲突的过程中也伴随有文化融合。以华裔美国文化中的“鬼”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中美文化冲突和认同的困境:中国文化对于“鬼”的猜测体现于著名的文学作品《聊斋志异》和《西游记》之中,其中年轻漂亮的女鬼、青面獠牙的厉鬼显现出中国文化的符号。“鬼”的文化符号随着华裔来到了美国,并在美国社会“大熔炉”文化政策的推行下,改变了原有的形态,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的“鬼”具有更为丰富的意旨。如在《女勇士——一个在鬼魂中长大的女孩记忆》之中的母女冲突体现了中美文化的冲突,文中母亲把女孩的舌筋割断,其本意是让女孩“割了以后,你的舌头就能够泛了,可以诉说不同的语言。”而在女孩看来,这是母亲对她的摧残,母女交流的代沟横亘其中。最后,汤亭亭回归现实,在回顾了童年往事之后,介绍自己学习英语的过程,并用蔡文姬的故事隐喻华裔美国人的遭遇,显示出对中美文化的调和。作者借助于“鬼”故事所要表达的是中美异质文化的冲突以及华裔后代在身份认同的矛盾,显现出中美文化由冲突走向融合的艰难。再以华裔美国文化中的“茶”为例,茶原本是中国文化社交中的工具,小小的茶在中国文人的诗文称颂之后,成为中国民俗的一部分,富于中国文化代表性。这以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朱路易创作的《吃碗茶》和布鲁斯.爱德华.何的《茶壶烈酒》为代表:在朱路易的《吃碗茶》之中,主人公王宾来和妻子美爱的婚姻都有“茶”的踪迹,年轻的王宾来利用中国传统习俗获取了亲情、友情和爱情,说明了年轻的夫妇对于族裔文化的认可。在布鲁斯.爱德华.何的《茶壶烈酒》作品中,用茶壶装烈酒,凸现出中国茶文化在美国文化上的断裂和演变,在美国社会的现实语境和文化内蕴中,隐射出华人的文化身份,将中国的古老文化与美国的社群文化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由此看出,华裔美国文学中的“鬼”和“茶”都是中国华裔历史与美国现实的纠结,体现出华裔在美国现实的语境下,为了生存而做出的适当调适和让步,从而使中美文化由冲突走向融合。

三、华裔美国文学作品的沟通与诠释

在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之中,汤亭亭的《中国佬》借用了“屈原”这个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作者仿照“骚体”的风格,运用押韵的手法对这个故事进行了改写,它不仅讲述了这个古老的中国文化故事,还对中国民间祭祀文化和华人生活进行了描绘,在这个作品对于中国传统故事的改写过程中,我们可以寻找到中美文化的沟通答案:表象上来看,《离骚》之中的屈原品德修养似乎被扭曲,然而,仔细参详我们不难发现,“屈原”流浪的历史似乎与华裔早期的奋斗史相参照,并且在作者对于屈原誓死效忠楚国的精神被解释为“你为什么只想要一个国家?”、“尽管看不见他的家乡,他却看到了整个世界”,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意图,他与华裔在美国遭受歧视和排斥但没有离开美国相对照,显现出中美文化的挣扎与文化意义上的“流放”者形象。在汤亭亭的《女勇士》作品中,引入了“蔡文姬”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借用蔡琰是不同民族理解与信任的典范,讲述了她被迫离开家乡远走匈奴,最后获取了匈奴的理解和信任,成为了民族联姻的典范和象征。汤亭亭对这个中国故事进行了富于想象力的改动,她致力于创造被匈奴和汉族两种文化都能理解和接受的作品,这其实蕴意汤亭亭是想利用这个作品,表达出借用华裔美国文化沟通中美文化,实现两种不同文化的诠释和超越。同时,在作品中的蔡琰进行诗歌的创作,用类似汉语的语言进行歌唱而获得匈奴认可的“永远流浪”的语句,汤亭亭认为这是一种类似“漂移”的文学,并且认为蔡文姬将“胡乐”和“汉辞”完美地融合和诠释,是两种文化的商谈和调适,从而也折射出作者所创作的华裔美国文学作品同样是一次成功的“翻译”,将自己的作品喻为中美两种文化的沟通实践。

四、结束语

华裔美国文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历经诸多变化,也在不同的典型代表作品上反映出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曲折历程,当然这与中美政治背景分不开,但是从文化的层面来看,华裔美国文学体现出对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相互理解和包容的心态,并且在多元文化融合的全球语境之下,走出二元对立的局面,引领华裔美国文学创造繁荣、共存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秦璇.全球化语境下华裔美国文学的中国文化元素[J].山花,2015(22)

[2]侯杰.论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的同化问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3]卜太山.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7)

篇5

1 何为异域文化

所谓文化的异域性,实质上是跨文化交际中一方对他方文化的一种解释。异域性并不是一种性质或状态,而是对他方文化感知和解释的结果。从英语教学角度出发,“异域文化”可理解为“英语语用国家的整个社会方式。”这一界定的范围比较宽泛,既涉及日常生活方式和习俗,又涉及隐藏在习俗之后的价值观念。英语教学既要关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特别是与语言交际直接相关的文化,还要注重目的语的文化价值观念,以及体现这些价值观念的文学 艺术 、思想流派、、社会制度等。

2 培养学生异域文化认知能力的意义

随着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广泛和深化,国际交往的空间不断扩展延伸,这对我国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它是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在于使学生对异域文化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从中获得英语语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经济文化交流需求,真正成为融通多元文化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已达成共识。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即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交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恰当交际的能力)。美国语言学家Timonthy Light在《现代外语教学法》一书中说:“如果学生根本不知道一种语言的文化习惯,那么他就不会使用那种语言,尽管他的语音、语法都很好。”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应有的英语知识,但却不能很好地应用到交际语境之中,成了“哑巴英语”,缺乏适应社会发展的英语交际能力。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是相辅相成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文化知识是组成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达到英语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内容。异域文化植入,即直接把外国文化内容作为语言教学材料,或把外国文化中具有文化特异性内容的习俗、典故、历史、风土人情等作为必要的补充,是达到语言教学目的的关键。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也就是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不是唯一的学习内容,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域文化的范围,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3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不断接触异域文化,感知异域文化,体验异域文化,培养他们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语言、文化与翻译》一书中指出:“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词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如此带有普遍性,以至于在不仔细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任何文体都无法恰当地加以理解。”异域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它包括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思维方式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在给学生介绍中国加入WTO过程中所形成的中美两国不同的谈判风格、谈判方式、决策过程时,要让学生了解中美两国除了在政治、经济方面存在差异外,还存在文化方面的差异。教师如果不能有意识地激活这些知识,没有意识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学生就无法认知异域文化,无法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无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不同的英语报刊,涉猎各种形式的外国文学作品等多种渠道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再将其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不仅要学语言,更要学语言背后的文化。这样,学生就可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接触异域文化,进而培养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课堂除了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场所,还应该成为学生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传授异域文化知识最有意义的方法是解释说明。每节课前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如地理知识、历史事件、、文学作品、节日庆典,乃至西方人的日常生活――服饰、饮食、聚会、出行等,这些文化背景知识和教材紧密相连,很大程度上能够激起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实践证明,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比对英语语言本身更感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些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抓住时机,运用异域文化背景导入教材的篇章学习。在讲解“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一课时,笔者先简述了感恩节的由来,由此引出圣诞节、情人节等一些西方国家的节日庆典。西方人庆祝圣诞节,除了互送贺卡、装饰房间、购买礼物外,还保留了一些传统习俗,如孩子们喜欢把长筒袜挂在壁炉上,他们相信圣诞老人会坐着雪橇,赶着鹿群,通过烟囱,在圣诞节的凌晨把他们渴望已久的礼物放在长筒袜里。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制作圣诞卡片、描述圣诞老人的形象等方式为学生认知异域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不知不觉地认知异域文化。

篇6

近几年来,各地中学语文的考试形式与内容越来越能体现新课标的要求,试题更能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的题型层出不穷,题型灵活多样,特别是开放性试题的大幅度增加,让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增大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把语文学活了,更做到了学以致用。

由于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在于它多方向的解题思路和多元化的正确答案,能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学生的独到见解,有利于创造意识的培养和创造意识的发挥,使学生由课本知识向实际能力延伸,学习生活向社会生活延伸,课内学习向课外操作延伸,有利于培养全面的现代人才。所以纵观近几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命题者逐渐把诗歌鉴赏列入了考试内容,对古诗文的考查也趋向于开放型,而且题型新颖,别出心裁。例如:面对生活中的坎坷和荣誉,我们向“古仁人”学习应有“________”的心态(请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回答)等。这类试题的设计,既没有脱离课本,又联系了实际生活,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缩短了文言文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这也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根据教学改革的形势和教学实践预计,诗歌鉴赏题在今后的中考试卷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将成为今后中考的必然趋势。

技法点拨

有关诗词赏析的考查内容一般有这样几个方面:划分诗句节奏、分析诗歌内容、诗词语言的理解、艺术特色赏析、诗词意境的理解与感悟、比较诗词(文)的异同。命题的文本偏重于古诗词曲,现代诗歌的考查形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客观选择题:一种是主观填空、表述题。

解答此类题目,除了我们平时要多读诗歌,并阅读一些有关的赏析评价文章,以开拓思路,扩展知识,增加积累,培养语感外,解题时,还需注意以下四点:一、运用选项,综合比较;二、结合背景,揣摩分析;三、品味语言,把握意蕴:四、想象意境,体验情感。

典例在线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

乾元二年(759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秋季作这首诗。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岳阳楼坐落在今天湖南岳阳市西北高丘上,“西面洞庭,左顾君山”,与黄鹤楼、滕王阁同为南方三大名楼,于开元四年(716年)扩建,楼高三层,建筑精美。历代迁客骚人,登临游览,莫不抒怀写志。李白登楼赋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典例解析

第(1)题是一个开放题。重点考查的是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带着问题,根据注解,先了解背景,总体理解诗歌内容、形象,再分析本题。“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生命,你看,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雁引愁心去”,《文苑英华》作“雁别秋江去”。后者只是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彩,远不如前者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走愁心,并与下句君山有意“衔好月来”形成对仗、互相映衬,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但如果考生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参考答案:“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彩,且更新颖。(意思对即可)回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第(2)题重在考查考生对诗歌重点语句鉴赏的能力。诗人兴致勃勃,幻想联翩,恍如置身仙境:“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里又用衬托手法写楼高,夸张地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这也可能是诗人醉眼朦胧中的幻景。参考答案:第三联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奇特,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使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篇7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蛇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早期的氏族社会中, 蛇领受过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我们祖先臆造出的“龙”,其形态和灵气多多少少都胎息与蛇。因为蛇与人的特殊关系,蛇进入了十二生肖,位列第六。但是蛇因为其张口伤及人畜,形象遭到贬损。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博大文化中,涌现出大量与蛇相关的成语。

然而,什么是成语?成语是一种定型性的、极富表现力的、意义完整的固定短语,是人们体验世界的真知灼见和经验总结,在长期的使用中得到锤炼,表意精辟而多彩,不能仅靠字面意义来理解。蛇之成语均是人们通过与蛇相处,根据其独特的形态特点和习性来表达思想,抒感,因此大都形象鲜明,以相似性为基础,有隐喻特征。

二、概念整合理论和关联理论

1.概念整合理论

著名心理学家Gibbs认为,Fanconnier & Turner(1994,1998)提出的心理空间理论(Mental Space Theory)和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可以在线、动态地解释复杂语言材料意义构建的过程。人们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言语交际,是因为人类可以建构起心理空间,并且有跨空间整合起多个心理空间中概念和结构的能力。心理空间是指“在我们谈话或思考时,为了局部理解和行为而临时构建起的概念集合”。人们从所获取的信息中提取与话语理解有关的成分和结构,以建构心理空间。来自于两个或多个心理空间的部分实体和框架会以各种不同方式,经过相互映射并投射到一个新的空间,并产生全新的意义结构,这个过程就是空间整合。概念整合理论提出了四个空间的概念,它们分别是输入空间1(InputⅠ),输入空间2(Input Ⅱ),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整合空间(Blend)。输入空间中的部分的实体和框架会进行跨空间映射,并有选择性地投射到类属空间,并在类属空间中相融合并相互作用,最终在合成空间中通过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和扩展(elaboration),出现一个其他空间都不具有的新的意义结构。“整合空间有时是新的或瞬间产生的,有时是征用了凝固化的映现关系和框架。整合空间本身也可以凝固化。”(张辉,2003:56)人们对成语的理解也是在体验世界的基础上逐渐凝固化的。

2.关联理论

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认为,“每一个明示交际行为都应传递与其自身有着最佳关联的假设”。人们的语言交际活动实际上就是明示―推理过程。说话人将自己的话语意图“明示”给听话人,听话人根据背景知识和明示信息“推理”,得到说话人“意欲传递的信息”。在交际行为中,人们付出的认知努力和所得到的认知效果相平衡,也就实现了认知语境中的最佳关联(李丛禾,2003:26)。关联理论以动态的语境来解读人的认知机制,视成语的恰当理解为在认知语境中的最佳关联,达到了最佳的认知语境效果。

三、概念整合理论和关联理论的互补性

概念整合理论和关联理论都植根于认知主义哲学观,这为两者的互补融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蒋勇& 马玉蕾,2003:31)概念整合理论可以解释大量的语言和非语言现象,如:隐喻、转喻、虚拟、推断、假设机制,以及语法结构的起源和组合,等等,其动态网络模型实现了意义建构和理解的形式化。但是,在心理空间的生成,看似孤立的两个心理空间中的实体和结构是如何选择性投射以生成新的新创结构,概念整合理论缺少一个总体性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关联理论是人类认知和语言交际的总体原则,然而对“明示”、“推理”等具体心理操作机制没有详细阐释(王文斌&林波,2003:34)。因此,关联理论可以作为概念理论的总的指导原则,而后者的网路模型正好实现了前者的具体形式化,两者在哲学观点上不但相似,而且可以互补。蛇之成语的认知特殊性在于其字面表层意义下蕴含的深刻的隐喻意,意欲阐释具体的意义析出过程,必须依赖于以上两种理论融合以后的理论模型。

四、与蛇相关成语的阐释

随着人们对于客观世界中的事物认知的不断加深,就会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由于频繁地将这些事物结合在一起使用,其概念整合的具体过程就会凝固化,意义便规约化,形成了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的成语。蛇之成语的理解是寻求最佳关联的在线推理整合过程。在解读成语的过程中,人们的认知语境中相关信息得到激活,并不断寻求具有最佳关联的假设。这些假设构建相应的心理空间,并跨空间进行映射和投射,形成新的意义结构。本文的研究以《汉语成语大辞典》中收录的与蛇相关的成语及其释义为依据,在概念整合理论和关联理论的基础上,对有关蛇的成语进行了分类研究。

根据心理空间中相互映射内容的差异,可以将蛇之成语分为以下四类:

1.外形动作构成输入空间。这些习语通过表述蛇的实际形状、动作来表述相关的意义,如笔走龙蛇,虎头蛇尾。以笔走龙蛇为例,具体阐释概念整合理论和关联理论互补结合出的整合模型在这个成语的认知过程中是如何运作的。“书法”与“龙蛇”看似没有任何相似之处,但是在两个理论的共同作用下,认知者可以联通两者并由此及彼,恰当地理解该成语的隐喻意义。龙蛇蜿蜒多姿的形态进入输入心理空间1,人们书法的飘逸洒脱构成输入空间2。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类属空间,两者相互映射,两个心理空间中的结构和成分在关联的作用下,有选择地投射到合成空间,形成了新的意义结构―― 书法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笔势雄健活泼。具体概念整合过程的图示如下:

2.性格特征构成输入空间,如佛口蛇心,虚与委蛇。

3.生活习性构成输入空间,如打草惊蛇,飞鸟惊蛇。

4.典故传说构成输入空间,如灵蛇衔珠,蛇雀之报。

蛇之成语具有隐喻的特征,在概念整合过程中,源域和目标域分别构成心理空间,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跨空间映射,其共有的结构和信息投射到类属空间,在类属空间中相互作用和融合。在类属空间的联通下,两个心理空间中的部分结构和成分有选择性地进入到整合空间中发生组合完善和扩展,最终生成隐喻意。根据蛇之成语中源域的不同,可以将其分成以下三类:

1.以蛇喻人类,如蛇蝎心肠,不辨龙蛇。以蛇蝎心肠为例进行隐喻意的阐释,从人的认知层面看,蛇蝎都有毒能伤人是具体的情景,而人的心肠恶毒去陷害他人相对就比较抽象。认知者以“人的心肠”和“蛇蝎”构成两个输入空间,但是两者都包含了太多的结构和成分,究竟应该提取哪些信息呢?在关联理论的作用下,人们会在认知语境中寻求具有最佳关联的那些内容,从而实现对于该成语隐喻意义的恰当理解。于是“人的心肠恶毒”和“蛇蝎有剧毒能伤人”等结构和信息会在认知语境中激活,在概念整合的具体操作下相互作用,以实现和完成整个认知过程。其具体认知过程如图所示:

2.以蛇喻物类,如蛇口蜂针,金蛇狂舞。通过蛇的颜色和姿态等特点来喻指其他事物。

3.以蛇喻事类,如蛇灰蚓线,一蛇二首。通过蛇的特点来喻指其他事物的发展态势。

4.以蛇喻理类,如斩蛇逐鹿,巴蛇吞象。通过描述浅显神话传说、事象经过,揭示深奥道理。

五、结语

人的认知机制使蛇这一基本范畴词汇衍生出了不同的文化意义,因此人们可以通过与蛇有关的习语来表达人或者其他事物的一些特征。本文通过相互融合的概念整合理论和关联理论,以分类的方式对蛇之成语的内在认知机制进行了阐释,有助于中文学习者对此类成语的掌握。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G. 1994. Mental space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Fauconnier,G. & Turner,M. 2002. The way we think. New York:Basic Books.

[3]Gibbs,R. 2000. Making good psychology out of blending theory. Cognitive Linguistics 11: 347- 358.

[4]Sperber,D.& D.Wilson. 1995.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5]汉语成语大辞典. 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6]李丛禾.论隐喻概念的关联复合性[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 26-30.

篇8

异域文化的内涵

所谓文化的异域性,实质上是跨文化交际中一方对他方文化的一种解释。异域性并不是一种性质或状态,而是对他方文化感知和解释的结果。从英语教学角度出发,“异域文化”可理解为“英语语用国家的整个社会方式。”这一界定的范围比较宽泛,既涉及日常生活方式和习俗,又涉及隐藏在习俗之后的价值观念。英语教学既要关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特别是与语言交际直接相关的文化,还要注重目的语的文化价值观念,以及体现这些价值观念的文学艺术、思想流派、、社会制度等。英语教学中的异域文化认知是指对目的语文化的社会规约、价值观、信念的知晓。根据学者对文化认知内容的划分,大致可分为观念文化、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

培养学生异域文化认知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已达成共识。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即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交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恰当交际的能力)。美国语言学家TimonthyLight在《现代外语教学法》一书中说:“如果学生根本不知道一种语言的文化习惯,那么他就不会使用那种语言,尽管他的语音、语法都很好。”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应有的英语知识,但却不能很好地应用到交际语境之中,成了“哑巴英语”,缺乏适应社会发展的英语交际能力。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是相辅相成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文化知识是组成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达到英语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内容。异域文化植入,即直接把外国文化内容作为语言教学材料,或把外国文化中具有文化特异性内容的习俗、典故、历史、风土人情等作为必要的补充,是达到语言教学目的的关键。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也就是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不是唯一的学习内容,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域文化的范围,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文化因素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培养学生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培养学生异域文化认知能力的途径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不断接触异域文化,感知异域文化,体验异域文化,培养他们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

比较东西方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语言、文化与翻译》一书中指出:“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词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如此带有普遍性,以至于在不仔细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任何文体都无法恰当地加以理解。”异域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它包括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思维方式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在给学生介绍中国加入WTO过程中所形成的中美两国不同的谈判风格、谈判方式、决策过程时,要让学生了解中美两国除了在政治、经济方面存在差异外,还存在文化方面的差异。教师如果不能有意识地激活这些知识,没有意识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学生就无法认知异域文化,无法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无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结交外国朋友,阅读不同的英语报刊,涉猎各种形式的外国文学作品等多种渠道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再将其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不仅要学语言,更要学语言背后的文化。这样,学生就可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接触异域文化,进而培养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促进异域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有机统一,激活异域文化英语教学中的异域文化导入同语言一样,是后天习得的。课堂除了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场所,还应该成为学生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传授异域文化知识最有意义的方法是解释说明。每节课前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如地理知识、历史事件、、文学作品、节日庆典,乃至西方人的日常生活——服饰、饮食、聚会、出行等,这些文化背景知识和教材紧密相连,很大程度上能够激起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实践证明,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比对英语语言本身更感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些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抓住时机运用异域文化背景导入教材的篇章学习。在讲解“ThanksgivingDay”(感恩节)一课时,笔者先简述了感恩节的由来,由此引出圣诞节、情人节等一些西方国家的节日庆典。西方人庆祝圣诞节,除了互送贺卡、装饰房间、购买礼物外,还保留了一些传统习俗,如孩子们喜欢把长筒袜挂在壁炉上,他们相信圣诞老人会坐着雪橇,赶着鹿群,通过烟囱,在圣诞节的凌晨把他们渴望已久的礼物放在长筒袜里。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制作圣诞卡片、描述圣诞老人的形象等方式为学生认知异域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不知不觉地认知异域文化。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渗透异域文化为了创造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教师可以挑选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幻灯片、教学光盘、影视资料,通过声音、图像的传递,使学生通过观看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情景、风俗习惯、等,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直观有效地领略到英语国家的文化。这种视听教学方法既培养了学生认知异域文化的能力,又提高了听力及学习语言的能力,在教学“TomSawyerPaintstheFence”一课时,组织学生观看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的长篇小说《汤姆·索耶历险记》VCD片段,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可以增强学生对异域文化的直观感受,加深对英美文化的进一步了解。

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体验异域文化课外活动是课堂的延伸,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地实施异域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通过“一分钟文化演讲”、“访谈”、“英语角”等形式讨论与异域文化认知相关的话题,如ExaminingStereotype(陈旧的考试制度)、CulturalIdentity(文化认同)等,使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交际操练和情境操练,从整体上理解和感受中外文化差异。教师还可根据教材内容开展与异域文化认知相关的多种活动,如让学生通过学唱英文歌曲,学跳英语国家的一些传统舞蹈,举办化装舞会,自编、自导、自演英语小品等趣味活动认知异域文化。许多传统的歌曲和舞蹈都蕴涵着丰富的异域文化气息,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歌曲、舞蹈所表达的异域文化内涵,激活异域文化认知灵感。

随着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加,不同文化的接触与碰撞也日益增多,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备受关注。英语教师应更新理念,正确理解语言与文化的依存关系,全面了解和掌握异域文化认知与英语教学的相关理论,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异域文化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资料:

[1]孙建华.论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文化教学的原则和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6,(11).

篇9

1、概述

建筑中的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按照詹克斯的观点克归纳划归晚期现代建筑思潮之内,它以大胆的质疑向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想和理论全面挑战,它的“非理性”)的理论根据在于发现以往任何建筑理论建立起来的秩序都有某种脱离时代的要求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发展变化的要求。被称为解构主义的建筑师们重视机会的作用。但是对他们所谓的反理性,不应简单地理解为对理性地否定,它只要是冲破理性教条地局限,引入了偶然、随机等理性所排斥地动心,还自然以真实。在方法上通过错位、叠合、重组等过程,使建筑反映生成新形式机遇地模式。但解构主义在形式语言上仍然倾向于抽象,更多地倾向于表层语汇转向深层机构地探索。

解构主义建筑很多理论和思想首先来自于哲学界。建筑总是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只是有时不是有意地追求哲学中的明确性。从严格意义上讲,能把J・德里达的解构哲学引入建筑中,并有所实践的建筑师并不多,事实上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比在绘画中表达某种哲学概念还要困难。因此,解构主义建筑和解构主义哲学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哲学上“解构”是60年代后结构主义哲学(Postsructuralism)的一种观念。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当代哲学家J・德里达,他以批判结构主义的姿态出现,把自己的理论称之为“解构”(deconstruc-tion),他不愿采用后结构主义来概括自己的理论,因为他认为,“后”这一词有时间的概念,而结构主义不应该用时间来区分。他认为结构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停滞的、僵化的,因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要予以“消解”。消解的意思就是包括分解、翻掘和提示等等,并提出消解战略的两个阶段:(1)颠倒;(2)改变。颠倒主要指的是颠倒事物原有的主从关系,改变则是建立新的观念。解构主义反对总体性,重视异质性的存在,把事物的非同一性和差异的不停作用看作是存在的较高级状态。他认为,符号之所以成为符号,就只是所指物的替代品。符号必定意味着所指物的不出现。故符号就是“区分”(differ)和“拖延(defer)”的双重运动。这种双重运动肯定了游戏和差异对于出场和不出场的优先性,差异把出场和不出场焊接在一起,而自己藏身于后,这是德里达关于符号学的解构理论。

80年代后,以埃森曼(Eisenman)和屈米(Tsch-umi)为主要代表的西方代表的建筑师,把德里达的理论用于建筑创作提出所谓的解构主义建筑。建筑评论家P・戈德伯格认为屈米设计的巴黎拉维莱特公园(Pare de Ia Villette)最能代表解构主义建筑思想,屈米在该项设计中创造了一种简单的结构性处理方法,将总平面设计成由“点”组成的均匀布局。

然而C・詹克斯则认为埃森曼的设计理论更接近解构哲学。埃森曼早在70年代进行的住宅研究和发表的论文中就提出“颠倒主从关系”。例如反对功能占主导地位,颠倒传统的观念,以及篡改、虚构历史等。在埃森曼看来,解构主义建筑不是什么新建筑风格,不能用某种建筑艺术形式来表达,解构主义仅仅是一种思维方法。他和他的业主曾谈到当今的观念变化时认为,过去是征服自然的时代,建筑应该是征服自然的建筑,今天是征服知识的时代,建筑也应该是征服知识的建筑。

2、解构主义理论

2.1 弗兰克・盖利(Frank Gahry):盖利以一种晚期现代的,抽象的词汇发展了查尔斯,摩尔等人的空间手法,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他的作品如纸板家具产品,佛米卡鱼灯(Formica Fish Lamps)、鱼味餐馆、盖利自宅、加州沃斯克住宅以及洛杉矶的加州宇航博物馆(Aerospace Museum,1982-1984)等都象波普艺术式庞克音乐一样,是一种非正规的风格,适于迎合某种具体感觉:不调和,朝生暮死,装模作样,以及顽固执着。它是一种适合于日常街区生活的风格。从这一意义上讲,它又是直接继承了勒。柯布西耶的现代主义的客观实用主义的浪漫表达。

有时,盖利的解构论方法达到相当实在的程度,因为他愿意把一个已有的建筑解剖成若干份,喜欢在作品中遗留下一些未完成的构件,他还象分解纸板家具一样制造出一种外表粗糙而破碎的审美效果。

鱼是盖利作品的标记,它已被分析成是基督教一费洛伊德的联想。鱼在盖利看来是一种友善的形象,人们会带着喜爱的感情看待它,再者,鱼以它那绝对的酬劳方式,成为盖利的艺术家兼建筑师身份的图微,成为他的“科林斯”柱式变体。因此,鱼成了盖利解构派建筑的完美象征。因为它正好是一种荒谬的无理可喻。若根据尼采的观点:所有文化形式里都存在着一种任意的基础。假若建筑师们不能验证他们所选择的风格和装饰,那么为什么不能选用鱼呢?从这一意义上讲,盖利的设计所包含的东西要比埃森曼、屈米等人的抽象解构更丰富更有启示。他消解了我们所有的假定,并指出,对建筑风格而言,不存在本质的和绝对的基础。它迫使我们重新认识这种能指和所指对偶关系的任意性。人们可以将破裂的网格和抽象物进行升华,但不能将这种可识别的,有鳞片的熟悉的东西进行升华,盖利以“鱼的冲击”代替了“新的冲击”。就这一意义而言,盖利的解构论是一种“极端现代主义”的整体颠覆论。

2.2 雷姆・库尔哈斯(Rem Koolhaas)与新构成主义:新构成派(Neo-Constructivist)的美学兼有盖利和其他几位解构建筑师作品的特征,如库尔哈斯、阿奎泰克托尼克、哈迪德和屈米,形成一股清晰的“流派”。然而盖利意在复兴早期构成主义;库尔哈斯和哈迪德则领先走向了晚期结构主义。正如绝大部分复兴运动一样都带有某种理想成分,新构成主义这种成分则表现为一种企图:要延续30年代和50年代现代派的教义。当时这一教义正依靠走向大众化和享乐主义,对城市建设采用一种超理性主义的形式,和有趣的新景观战略对付复杂的构成。这种超理性主义形式,就意识形态而论,它是反对后现代主义的,但它又是历史主义者,其复兴倾向恰恰限于20年代后期。

库尔哈斯和他的OMA小组已推出了许多城市设计方案。这些方案图示了他们的理论。它们的解构作品,兼有许多不同的现代派类型的综合体,如密斯的技术精美、柯布西耶的抽象构图以及马列维奇的构成主义等,它使现存的构造物不连续,设置对立体系的嵌插,造成它们之间的某种随意性和不连续性,这些手法符合解

构论的思想方法。

2.3 屈米:解构主义大众化:屈米(Bernard Ts-chumi),在建筑上的理论源于文学上的解构主义。他认为,按照传统观念创作的建筑作品是封闭的,单一的,有限的,是怀念和消费的对象。传统建筑至现代主义建筑都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解构主义的创作则要求人们参与和补充,屈米提出要对传统创作观念进行拆卸和解构。屈米的理论是深受德里达和马尔特哲学和文化解构主义的影响。

屈米所设计的巴黎拉维莱特公园规划就是以现代的“拆散”和“分离”现象作为构思依据,运用“重叠”、“并合”,还有“电影景观”的蒙太奇手法体现新的城市设计策略,创造了“世界上最庞大的间断建筑”,成为有70个国家参赛的国际设计竞赛的中标方案。屈米在谈论自己的方案时介绍说,点、线和面三个系统被任意重叠时。会出现各种奇特的意想不到的效果。屈米认为这就体现出“偶然”、“巧合”“不协调”、“不连续”的设计思想,从而达到不稳定、不连续、被分裂的“解构”形态。

屈米在谈论拉维莱特的设计时声称解构主义既不是一种运动,也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消解界限的探索。屈米认为,今天的文化环境在变,正向建筑和建筑师提出新课题,要求超越传统界限的限制,对传统的设计规律、方法、技巧各方面都要革故鼎新。抛弃传统上被公认的统一、一致、协调等已有的美学原则。他强调运用分裂、极限、间隔等新的构思手法,才能创造出反映新时代特征的设计作品。

2.4 彼得・埃森曼:P・埃森曼(Peter Eisenman)和屈米一样,在理论上深受解构主义哲学的影响。他的建筑作品、著述和理论全都含有一种激动发狂似的能量,而且全被强制性地混合在一起,仿佛这样便可产生出一种真实的突破,一种新的“非建筑”,而是由文字著述、建筑物和模型共同组成。

埃森曼为哥伦比来市设计的俄亥俄州立大学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人选方案,采用的就是在两个格网之间,以人为的挖掘和未完成的形体来表现“虚构”和“反记忆”。用抽象的镶嵌来达到不和谐的美。挖掘出的古代军械库的地基,成为埃森曼设计中的“幽灵”,他用红色材料建成抽象断裂的“虚构”物,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缝缀在一起。夹在一堆杂乱歪斜的长方体中,有一种长长的白色格网组成的构架是一根斜线形的非实体的箱形梁,它消解了长方体块间的种种等级次序和相互间的一致性。

埃森曼把传统建筑的功能、形式、结构、地段含义引伸为“文本”。他认为文本是第一性的,原本的。在文本之外还有第二性的,其它的,也就是德里达所说的“互文性”。如果在建筑上第一性的是“存在”或“显”,诸如使用功能,建筑材料等等,第二性的就是存在的反面“不存在”或“隐”,也可称为印迹。解构主义通过重叠、排列、替代达到对传统矛盾的反转,取得系统的移位。

篇10

隐性特征中的建筑文化气质

地域主义也存在于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文化艺术领域中。“地域主义着眼于特定的地点与文化,关心日常生活与真实且熟悉的生活轨迹……”[3]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新地域建筑文化的隐性特征是与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特征一脉相承的,它们所具有的建筑文化气质是一脉相通的。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北方建筑与南方建筑的不同,山区建筑与江河流域建筑的不同。这种区别不在于建筑类型,也不在于建筑规模,而在于气候特点、地理环境、生产方式乃至民风民俗等所带来的总体建筑风貌的特质――也即建筑文化气质方面的差异。我在《自在生成论――走出风格与流派的困惑》一书中,将建筑的文化气质归纳为质朴型、粗犷型、文雅型、浪漫型及混合型[4]。这种分类虽只是大体上的勾画,但对我们去把握建筑作品文化气质的创造,却还是有一定参照意义的。

任何建筑文化气质的表现,都是综合考虑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中各种因素的结果。脱离开地域建筑文化中的这种共性特征,也就失去了追寻新地域建筑文化隐性特征的基石,到头来建筑师只有随风飘、跟风走。当今我们分不清自己所见到的是北方城市,还是南方城市,是沿海城市,还是内陆城市,究其原因,都无不是由于它们失去了应有的建筑文化气质的缘故。

隐性特征中的建筑文化表情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巨大变化,集中地体现在现代形态的文化“正在以各种方式消解着传统社会的古典文化曾确立的那些类型和边界。”[5]尽管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各自的口味不同,但“推陈出新”仍被视为“游戏的共同规则”。这样,赋予地域建筑以面目一新的个性特征不仅成为时代审美的需要,而且,也使时代催生新地域建筑文化成为可能。

仅仅认识到地域建筑文化生成的源泉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结合不同的具体条件,从实际的生活感受与审美体验中去学习,这样,才能在把握地域建筑文化气质的基础上,对其外显系统中个性化的形象特征加以琢磨、比较、取舍、调整和修饰。处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我们就不再会是“照猫画虎”似地去照搬传统地域建筑的形式语言了。

建筑的文化表情,也即通常说的建筑表情.是新地域建筑文化隐性特征中艺术个性的生动写照,也是建筑师的“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徐中教授语)[6]在建筑创作中的真实反映。关于“建筑表情”在建筑审美中的诱惑力,以及它与“建筑形式完美”之间的相互关系,我已在《自在生成论――走出风格与流派的困惑》一书中作了论述。这里要再次强调的是,对建筑表情的敏锐眼光与艺术直觉,可以使我们在体验中捕捉到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之间的某种特定联系,并使这种联系形象而艺术地反映到建筑作品的外显系统中来。

追寻隐性特征的辨证过程

如上所述,新地域建筑文化隐性特征的共性,是体现在建筑的文化气质方面,而其个性则是凝聚在建筑的文化表情之中了。同样是质朴或浪漫的建筑,它们的具体表情仍会给人们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建筑文化气质是建筑文化表情之魂,因此,建筑作品若失去了它应有的文化气质,也就失去了追寻新地域建筑文化隐性特征的基础,而如果仅仅停留在文化气质的把握上,缺少它独特的文化表情,那么,我们也同样追寻不到新地域建筑文化的隐性特征,也就只能停留在对传统地域建筑的模仿上。这样看来,追寻新地域建筑文化的隐性特征,这既是一个执着坚守地域建筑文化气质(常常被称之为“乡土特质”)的抽象化过程,也是一个重新发现地域建筑文化表情的具象化过程。这两个过程的反复穿插与调整,最终会在建筑作品的外显系统中得到整合与统一。

力求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对设计中要处理好隐性特征与几个方面的关系作一些简要分析。

1.与符号运用的关系

在许多情况下,传统建筑中典型部件的造型,即使是经过提炼加工,也很难自然而有机地融入到新生的建筑作品中来。因而,在对空间与环境设计合宜选择的前提下,更加注重从建筑的文化气质与文化表情上去推敲形构、色彩、光照与肌理(均属广义上的建筑符号类别)的运用,自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处在黄河三角州中心的东营地区,原是一片荒滩碱地,根本找不到可以参照的地方传统建筑。然而,它毕竟还是地处黄河流域,平实、朴拙、粗犷应是它建筑文化气质的根基,再加上北方气候的特点,所以,我一向倾爱于在空间组合的层次及其量感和雕塑感上做文章,并取较疑重的色彩基调,较粗糙的材料肌理。为了强化视觉效果,我从黄河流域窑洞建筑造型特征中吸取形构灵感,将大尺度的圆券和半圆券引入到不同类型的建筑中来(实例1、2、6)。这类形构符号的运用,既丰富了建筑形体的光影变化,展现出与使用性质相协调的建筑表情,同时又起到了在视觉关联域内使建筑群富有“变化中得统一”的凝聚力作用。虽然都是圆形母题,但建筑语境不同,给人的审美感受也就不同。受黄河奔放性格的启示,结合室内空间构成,

有时还采用土黄色带或色块“跳跃构形”的表现手法(实例3、4)。

总之,摆脱对传统建筑典型部件造型变异的完全依赖,是追寻新地域建筑文化隐性特征的一个重要探索途径。

2.与气候设计的关系

国内外众多专家称,建筑超常耗能已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极大隐患。我十分赞同张钦楠先生指出的,“用贫资源建造高文明”是创造中国建筑特色的基本精神所在[7]。就常规而言,通体玻璃幕墙建筑或全封闭巨构式塑形建筑,均与节约能源、节约投资、节约日常运营成本的原则背道而驰。当有实力真正能做到常年采用系统空调和人工照明时,那也是以牺牲人的生理与心理健康为巨大代价的。退一步,即使是从建筑艺术的视角去看,这一类完全着眼于外表的“大手笔”,也往往与建筑所在地域、所在城市、所在场所本应具有的建筑文化气质相抵触。所以,在我看来,对待建筑非要以玻璃或金属去作“通体包装”的做法,还是取“慎之又慎”的态度为妥。

建筑发展至今,气候设计也并不绝对排斥特定情况下“大玻璃”墙面或屋面的引入,关键在于,要像“惜墨如金”那样去精用和巧用,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去换取最佳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防直接暴晒、防辐射热渗入、对自然采光与自然通风进行组织与引导,以及各种改善室内外环境小气候设计手法的运用等,都可以激活我们的创作思路,并进而大大丰富建筑语言的表现力。我最早以浓厚的兴趣引入气候设计的建筑项目,是20多年前建成的重庆白市驿机场航站楼(第一期),取得了良好效果[8]。最近设计的位于武汉长江边上的金都・汉宫A公馆,其设计灵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适应武汉夏季炎热(过去称“三大火炉之一”)的气候设计分不开的。作者曾对该公馆平面――空间组合所展示的个性化特征反复进行推敲,以求与创意中“取龟山之神凝,借蛇山之灵动”和“神凝于外,灵动于内”的建筑文化气质相吻合(实例5)。

3.与场所意义的关系

场所意义的表达.是新地域建筑文化隐性特征生成的一个重要源泉,我们常说的地标建筑也往往会由此胜出。对场所意义的核心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探求恰如其分的建筑语言加以表达,这是我们所要关注的要点所在。下面通过列表,来简要

4.与文脉延续的关系

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城市建设中所保留下来的难以更改的问题,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与投资规模之间的矛盾.乃至当地领导的文化观念、审美意识与决策水平,都无不会对城市化进程中的文脉延续产生直接的影响,有时候甚至会出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情况。在综合应对上述各种矛盾的过程中,通过城市设计去探索城市文脉延续的方向和途径,往往可以为我们对新地域建筑文化领域的开拓提供舞台和表演机遇,山东广饶新区城市设计论证就是其中的一个实例。

该论证方案设计,是要将广饶新区的行政中心与文化中心向东推移,并与城市南北干道相邻.以便使新区的这两个中心与开发区,以及与另外两个重要城镇之间,在地理上与心理上都能有必要的直接联系。想不到,有两个因素对该核心区的城市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历史上形成而又难以变动的南北斜穿的地下输油管道,二是南北干道东北角一侧为需要加以保护的地下古墓群。正是这两个重要因素,导致了城市设计中北侧行政中心与森林公园《地下古墓群保护区)的对话.以及南侧文化中心步行街呈斜向自由式布局等外显特征的出现。此外,由于城市规模与投资规模所限,文化中心采取了“低层数、小体量、有转折和多层次”的人性化空问设计手法,使其隐蔽于行道树和重点绿化之中(这也是受巴西利亚新都花园城市设计的启发),而不是去与宽阔的南北干道比尺度、攀高低、争街景。这种文脉延续所形成的新地域建筑文化的隐性特征,虽没有传统建筑符号系统加以渲染,也没有主干道上流行街景中的那种夺目体量加以陪衬,但其深层文化内涵所包含的地方环境因素与地方人文气息,却仍然会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实例8)。

5.与时代气息的关系

追寻新地域建筑文化的隐性特征,要想得到社会,特别是相关决策层的认同,确实是一件相当艰难而困苦的事情。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决策人往往会把”要时代感“的审美判断,与“要时髦样式或流行风格”等同起来。不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中看,一个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建筑作品,无一不是它外显系统中艺术气氛,文化气质与时代气息三位一体、彼此融合的结果。有必要强调指出,如果脱离了应有的建筑文化气质,那么,建筑作品中所要体现的艺术气氛与时代气息的创造,就必然会失去基础,失去方向。在建筑创作中.如果不能始终如一地贯彻这个原则,那么,不仅会有损于建筑外显特征中艺术个性的表现,而且,还往往会破坏“视觉关联域”中建筑群的整体风貌。

东营职业学院图书馆顶部的轻薄挑檐和顶盖上挖大圆洞的造型处理,便是某决策者只认同“流行风”,而于校园新建筑群平实、朴拙,简洁的外显特征予不顾的一个典型实例。在实施过程中,作者最担心校园新区各建筑不能一气呵成,为此,曾做过取消落挑檐并与新建筑群文化气质相协调的改进方案[9],但还是受到冷落。看来,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建筑表现中文化气质与时代气息之间的关系.确实是我们在追寻新地域建筑文化隐性特征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要害问题。

注释:

[1][2][3]凯瑟琳・斯莱塞 地域风格建筑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4]布正伟 自在生成论――走出风格与流派的困惑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P34-p40

[5]周宪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6]徐中 论建筑风格的决定因素 见纪念徐中先生诞辰90周年暨建筑教育研讨会文集 天津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2

[7]张钦楠 特色取胜一一建筑理论的探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8]布正伟 当代中国建筑师――布正伟(作品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P17-p24

篇11

    纵观“妙悟”一说,以南宋严羽为界,可分为三个时期,严羽以前可称为“妙悟”说的发展期,严羽可称为“妙悟”说的成熟期,严羽以后的元明清时期可称为“妙悟”说的深化期。

                        一、严羽以前的“妙悟”说

    严羽以前的妙悟说,如果从语源学的角度看,可以追溯到庄子的《田子方》:“物无道,正容以悟之”。不过庄子的悟是使人醒悟到做人要纯真自然、无为寡欲的道理,而真正用悟或妙悟来表述审美活动和审美认识的,是在魏晋南北朝佛教东渐之后。如“深通内典”的刘宋时期大诗人谢灵运用悟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体察的审美感悟:“情用赏为美,事昧觉谁辨,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从斤竹澜越岭溪行》)而南朝齐梁时代的“山中宰相”陶弘景在《与梁武帝论书启》中则用悟来论述书法创造:“今圣旨标题,足使众识顿悟。”但谈妙悟比较多的,则从隋唐开始。这个时期的妙悟说,主要是针对“目击道存”的书画而言。代表人物有隋唐时期的虞世南,唐代的李世民、孙过庭、李嗣真、张彦远等。

    虞世南在《佩书斋书画谱》中指出:“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及乎蔡邕、张索之辈,钟繇卫王之流,皆造意精微,自悟其旨也。”作为一个著名的书法家,虞世南以其丰富的艺术实践和独到的眼光提出,书法艺术要依靠神遇而不可力求,书法机巧必须心悟而不可以目取,强调了心领神悟的重要作用。这对于作为“心灵艺术”的书法来说,是非常中肯的。而作为唐代著名书论家的孙过庭,对妙悟的理解又进了一步。一方面他指出可以通过用笔的领悟去掌握书法的技巧,另一方面,他认为书法可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书法家的情感要符合书法内容的特点,同时要运用不同的书体来体现不同的情感。《书谱》指出:“今撰执、使、转、用之由,以去未悟。”“尝有好事,就吾求习,吾乃粗举纲要,随而授之,无不心悟手从,言忘意得。”由此可见,孙过庭所强调的悟,不但是指书法的机巧笔法,而且还包括“情深调合”的内容与书体。因此,它无疑比虞世南的妙悟说具有更具体丰富的内容。不过,他们的妙悟说,都还停留在心神领悟,心解神领阶段,还未涉及到比较深层的心理层面。而这一点,被中唐时期著名的美术史家张彦远揭示出来了。他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

    “遍观众画,唯顾生画古贤,得其妙理。对之令人终日不倦,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身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不亦臻于妙理哉!所谓画之道也。”

    张彦远这段话,旨在谈鉴赏。顾恺之是东晋一代绘画宗师,他以“迁想妙得”之笔,绘“传神写照”之像,在当时和后世影响极大。他的一生画迹颇多,其中以《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最著名。而张彦远所谈的正是鉴赏顾画时的心理感受,一方面是“终日不倦,凝神遐想”,另一方面是在鉴赏过程中“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这就表明,张彦远的“妙悟”,不但含有“联想、想像的心理成分,而且还包含了老庄“虚静”、“坐忘”的思想(注:《老子》十六章:“致虚静、守静笃”。《庄子·人间世》:“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可以说,张彦远的“妙悟”说,是禅宗和老庄学说结合的产物。

    到了宋代,禅风大炽,文人士大夫谈禅说理,机锋四起,因此,“妙悟”便成了诗文评论的口头语,所谓“大抵禅道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便几乎成了宋人的共识,而且还深深地影响着宋诗文的创作和鉴赏。纵观有关资料,宋代谈妙悟的,有范温、吴可,吕本中、程颐、杨万里、陆游等人。他们的理论大抵围绕着以下有关内容进行。

        (一)强调学诗赏诗的悟入,而悟入的前提是饱参、活参。

    吴可说:“凡作诗如参禅,须有悟门。”(《藏海诗话》)范温说:“识文章者,当如禅家有悟门,夫法门千差万别,要须有一转语悟入。如古人文章,直须先悟得一处,乃可通其它妙处。”(《潜溪诗眼》)如果找不到悟门,就不可能领会到诗文的妙处。惠洪在《冷斋夜话》中以陶渊明及唐宋诗人的诗句为例,指出:“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句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不知者困疲精力,至死不知悟,而俗人亦谓之佳。”因此无论诗文的创作或鉴赏,必须找到悟入之门,而悟入的前提则是饱参和活参。所谓“参”就是专心揣摩,仔细玩味的意思。如能对各个时期的诗文深入体味比较,时间一长,功夫到家,自然有所悟入。这一点,宋代的诗文评论家和道学家的意见是基本一致的。如吴可强调:“学诗浑似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出便超然。”(《学诗诗》)韩驹《赠赵伯鱼》诗“学诗当如学参禅,未悟且遍参诸方,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所以吕本中说:“悟入之理,正在功人勤惰之间耳。”(《苕溪渔隐丛话》)“作文必要悟入处,悟入必自功夫中来。”(《宋诗话辑佚》)所强调的都是一个意思。而理学家程颐也强调这一点,《遗书》中云:“问:张旭学草书,见担夫与公主争道,而后悟笔法,莫是心常思念至此而感发否?曰:然。须是思方有感悟处,若不是,怎生得如此?然可惜张旭留心于书,若移此心于道,何所不至”。

        如果说吴可、韩驹、吕本中等人是强调学的功苦,那么程颐强调的则是思的功夫。程颐既是宋学的奠基人,又是陆王心学的先导,他是从格物明理的认识论角度来提出专思感悟的。《二程集》中指出:“人要明理,若止一物上明之,亦未济事,须是集从理,然后脱然自有悟处。”

        (二)妙悟的对象及内容。悟有深浅,究竟悟到什么,各人的领会是不同的。

    江西诗派诸君在黄庭坚“点铁成金”,“脱胎换骨”的影响下,所悟到的大体是一套谋篇布局,练字选句的艺术方法。所谓“后山(陈师道)论诗说换骨,东湖(徐府)论诗说中的,东莱(吕本中)说话法,子苍(韩驹)论诗说饱参,入处虽不同,其实皆一关捩,要知非悟入不可。”(曾季狸《艇斋诗话》)所说的都是形式技法的东西。当然,吕本中的所谓活法,本是指“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夏均父集序》)的意思,但从根本上来说,也还没有脱离江西诗派的诗律与句法的范围。倒是先学江西诗派而后又能跳出其藩篱的杨万里、陆游等,经过长期的曲折的艺术实践,则悟出了大自然和现实生活才是感发诗歌生命的重要源头。杨万里曾具体谈到自己的创作经历和体会:

    “予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又学后山五字律,又学半山老人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学之愈力,作之愈寡……戊戌三朝时节,赐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诗,忽有所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自此每过午,吏散庭空,即携一便面,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予诗材,盖麾之不去,前者未雠,而后者已迫。”(注:《诚斋荆溪集序》,《诚斋集》卷八十。《诚斋荆溪集序》,卷二六《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注:《诚斋荆溪集序》,《诚斋集》卷八十。《诚斋荆溪集序》,卷二六《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杨万里悟到了摆脱一切规范束缚,师法自然,以耳目感观为创作诗材的天真创作状态,“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字了形形从没描过以及很难描写的景象”(注:参见钱钟书:《宋诗选注》。),从而创造了新颖活泼,独具一格的“诚斋体”。

    与杨万里同时的陆游,早年也学江西诗派,曾跟曾几学诗。中年以后,才感悟到感发诗思的是热气腾腾的社会生活。“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在《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中,非常具体地描写了中年始悟的情形:

    “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力孱气馁心自如,妄取虚名有惭色。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打qiú@①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世间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放翁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绝还堪惜。”

    热气腾腾、丰富多彩的军营生活,为陆游开拓了广阔的创作天地,激发了他的诗情,这就是他所悟到的诗家三味。“君诗妙处吾能识,都在山程水驿中”。“如子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正因为他感悟出这一现实生活的创作途径,所以在经历南郑军营生活之后,陆游的诗歌创作便进入了成熟阶段,创作了许多雄浑奔放的作品,自成一体,成为南宋时代的伟大诗人。

    当然在宋代也有一些人谈到在诗歌创作中运用妙悟来捕捉审美意象的问题,如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根据谢灵运诗中的名句“池塘生长草,园柳变鸣禽”指出:“世多不解此语为工,盖欲以奇求之耳。此语之工,正要无所用意,猝然与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绳削,故非常情能到。诗家妙处,当须以此为根本,而苦思言难者,往往不悟。”这里所说的悟,是包含了一种意与景猝然相遇的兴会和审美直觉。这种认识,在宋代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综上所述,严羽以前的妙悟说,从审美对象的角度说,是先由自然、书画的妙悟,再到诗文的妙悟。从创作主体的感悟来说,是由用笔技法,文学技巧的妙悟,再到师法自然,师法社会生活的妙悟。当然也涉及到妙悟中的联想、想象、灵感,直觉等问题,可以说这个时期是妙悟说的发展期。

                        二、严羽的“妙悟”说

    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是一部有相当系统的诗歌理论著作,该著作从“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诗证”五方面对历代诗歌加以评说,无论在当时或后世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中给“妙悟”一说赋予了新的内容。可以说《沧浪诗话》的出现,是“妙悟”说成熟的标志。

        《诗话》指出:“大抵禅道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在韩退之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唯妙悟乃当行,乃为本色。”在严羽看来,对于诗歌创作,“妙悟”比学力更重要,因此,尽管孟浩然的学力远远比不上韩愈,但他能“妙悟”,所以诗歌的成就就高于韩愈。

    可以说,“妙悟”是《沧浪诗话》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但是,只有把它和《诗话》中的“识”、“兴趣”、“熟参”等概念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把握“妙悟”的全部涵义。

    首先,“识”是妙悟的前提。《诗话》指出:“学者以识为主”。所谓识,就是对诗歌艺术特征的判别能力,它包括对诗歌风格、意境、体裁、语言等方面特点的辨识和领会。如《诗话》中指出:“盛唐诸人,唯在兴趣。”这是对盛唐诗歌创作的整体认识。“大历以前,分明别是一副语言,晚唐分明别是一副语言,本朝诸公分明别是一副语言。如此,方可具一只眼。”这是对中晚唐乃至宋诗语言特点的辨识。又如,严羽在《答吴景仙书》中,否定吴对盛唐诗“雄深雅健”的评价,而认为盛唐诗是“雄浑悲壮”。这是对盛唐诗总体风格的辨识。严羽认为,这种辨识能力非常重要。“看诗须着金刚眼睛,庶不眩于旁门小法”。“辨家数如辨苍白,方可言诗”。“作诗必须辨尽诸家体制,然后不为旁门所惑”。但仅仅有辨识能力还是不够的,因此,严羽在紧接识的后面,又提了两点要求:“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天宝以下人物。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诗魔入其肺腑之间,由立志不高也。行由未至,可加工力,路头一差,愈鹜愈远,由入门不正也。”由此可见,严羽是把入门正,立志高作为识的具体要求的。

    其次,“兴趣”是妙悟的底蕴。严羽在《诗话》中明确表明要以盛唐诗歌作为师法的对象。“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又说:“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澈之悟也,他虽有悟者,皆非第一义也”。由此可见,透澈之悟的妙悟,即是吟咏性情的兴趣。妙悟是创作主体的能力,兴趣是诗歌本体的特征,两者互为表里。了解了兴趣的涵义,即把握了妙悟的底蕴。

    关于兴趣的涵义,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兴趣就是意境(注:参见蓝华增:《沧浪诗话与意境》,《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5辑。),有人认为兴趣是诗人“情性融铸于诗歌形象整体后产生那种蕴藉深沉,余味曲包的美学特点(注:参见陈伯海:《说“兴趣”》,《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第2期。)”又有人认为,兴趣是文艺作品给人们的美感(注:参见张文勋:《严羽》一文,《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3卷。),有的则认为“兴趣”是说文艺心理学所说的审美兴趣(注:参见郑松生:《严羽美学思想简述》,《文史哲》1982年第2期。)……因此,对这个莫衷一是概念,还有认真梳理的必要。

    “兴”者,触物起情也。唐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指出:“兴者起也,取譬引类,发起已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也。”兴的感发大多是由感性直觉触引外物以引起的结果,所以又称为“触兴”。

    “趣”,是指令人兴奋的某种情趣。《晋书·陶潜传》中说:“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唐殷fán@②在《河岳英灵集》中指出:“储公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扶风雅之迹,浩然之气”,情趣对举,这个“趣”,当然是指令人感兴的某种情趣意味。

    由此可见,所谓兴趣,首先是指诗人由外物所触发的那种兴会淋漓的审美状态以及由此生发的某种情趣意味。《诗话》指出:“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师,以才学为师,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且其作务多使事,不问兴致……”这里所提出的“意兴”、“兴致”跟兴趣的意思都是一致的。宋诗尤其是江西诗派的作品,所缺乏的正是那种一唱三叹的感染力量。《诗话》还举出唐诗中的一些例子作说明,如:“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孟郊之诗刻苦,读之使人不欢。”“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感动激发人意。”这些例子都是对兴趣说的最好注解。

    其次,兴趣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是自然而然、浑然一体的完美整体。“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就是这个意思。《诗话》还指出:“诗有词理意兴,南朝人尚词而病于理;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朝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汉魏之诗词理意兴,无迹可求。”在严羽看来,汉魏的诗是“不假悟也”,完全达到了无迹可求的境界。“汉魏古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建安之作,全在气象,不可寻枝摘叶”。唐人总体上达到“尚意兴而理在其中”的境界,而达到“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境界的,只有盛唐的著名诗人:“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

    第三,诗人所创造的艺术境界,具有既真实又虚幻,既鲜明又隐约的艺术特征,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对于这种特征和效果,《诗话》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加以说明,“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其中“音”、“色”、“月”、“象”本是具体可感的事物,但它是以“空中”“相中”“水中”“镜中”为前提,来说明这些景象是虚幻的不能征实的。由此可见,严羽兴趣说的第三个特点是强调艺术境界的虚与实、隐与显的统一。这种境界,跟唐末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引述戴容州的说法相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捷之前也。”

    由此可见,严羽所指的“兴趣”,就是指诗人在外物触动下兴感淋漓所创造的浑然一体、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并且具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而这,正是“妙悟”说的核心内涵。但是这种妙悟能力是如何获得的呢?按严羽的说法,那就是要熟参、熟读和进行创作实践。

    《诗话》指出:“天下有可废之人,无可废之言。诗道亦如是也。”试取汉魏、晋宋、南北朝、初唐、中晚唐及本朝诗熟参之,“其实是非自有不能隐者”。严羽所说的熟参,就是广泛博览,在此基础上对历代作品进行分析比较,就可以鉴别出作品的优劣高下,以此开阔视野。在此基础上再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吸取。“先须熟读《楚辞》,朝夕讽咏,以为之本;及读《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如今人之治经,然后博取盛唐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人”。由此可见,严羽的所谓熟读,是挑选那些能作为楷模的优秀作品进行吟咏学习,并且要“酝酿胸中”,以全身心去进行感受消化,以达到融会贯通,使作品中的美和艺术自然而然地为作者所掌握的地步。

    但熟参、熟读,只能提高自己的艺术感受能力,是妙悟的第一步,要达到透澈之悟,还必须进行艰苦的艺术创作实践。《诗话》指出:“学诗有三节,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而成章。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其透澈,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所谓透澈,就是指透澈之悟。也就说,通过长期艰苦的艺术实践,艺术规律的美,就被创作主体所掌握,并且达到了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这就是妙悟的途径和方法。

    本来,参读是宋人的老生常谈,而且早在南朝齐梁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就提出过:“凡操千曲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的要求,但严羽把熟参、熟读和艰苦的艺术创作实践结合起来谈,这却是比较全面和辩证的。只参不作,往往是眼高手低,甚至是纸上谈兵;而只作不参,则无疑是盲人瞎马乱闯一场,往往只收到事倍功半之效。因此,只有把参读和创作结合起来,才是达到妙悟境界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由此可见,严羽的“妙悟”说,包括了以辨识为前提,以“兴趣”为底蕴,以参读创作为途径的三个层面,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特别是作为“妙悟”底蕴的兴趣说,是对先秦以来各种诗歌理论的吸取融会和发展,如先秦《尚书》中的“言志”说,《礼记·乐记》中的“感物”说,西汉《诗大序》中的“情志”说,魏晋南北朝陆机《文赋》中的“缘情”说,钟嵘《诗品》中的“滋味”说,唐代司空图的“韵味”和“思与境皆”说等,都被兴趣说有所融纳吸收。可以说,“妙悟”这一美学范畴,到了严羽手中,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

                        三、元明清时期的“妙悟”说

    自严羽“妙悟”说一出,元明清不少文艺评论家都深受其影响,或承袭或发展或变异,当然也有反对的,如冯班等人。但总的说来,可以说是“妙悟”说的深化期。

篇12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或是普遍的室内设计,人们希望室内设计是自己个性的完美体现。室内设计中的风格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创作者的艺术特性和个人风格,也是表现个人特色和特点的重要方面之一。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之前,空间的合理化布局是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色彩的巧妙运用也是室内设计的关键因素,二者的完美结合才可以满足现代人们追求共性和个性的需求。

一、室内装饰设计要素

空间功能合理化、人性化并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是室内装饰设计的基本任务,我们要勇于探索时代技术赋予空间的新形象,不拘泥于过去形成的空间形象。同时,室内色彩除对视觉环境产生影响外,还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科学的用色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色彩处理得当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

室内装饰设计是以创造良好的室内空间环境为宗旨,把满足人们在室内进行生产、生活、 工作、休息的要求置于首位,因此,室内设计要充分考虑使用功能要求,使室内环境合理化、 舒适化、科学化;要考虑人们的活动规律,处理好空间关系,如空间尺寸,空间比例;合理配置陈设与家具;妥善解决室内通风、采光与照明:注重室内色调的总体效果。室内装饰设计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还必须考虑精神功能的需求,掌握客户的心理需求。要做好这一点,设计师就必须投入自己感情,了解和理解业主或使用者的基本情况、情感及目的, 必须问自己设计出的具体形式是否融入了他们的理想、信仰、价值观,并成为当地文化和个人特点的真实反映。因此要根据人们的认识特征和规律,研究人的情感与意念,研究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设计者要运用各种理论和手段去冲击影响人的情感,使其升华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室内环境如能突出地表明某种构思和意境,那么,它将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更好地发挥其在精神功能方面的作用。

二、室内装饰设计风格

在室内装饰设计领域中,设计风格举足轻重,因为设计风格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计作品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思路的创新也是尤为重要的,因为思路的创新是设计艺术的灵魂,只有创新,艺术设计作品才能够感染人、打动人,为大众所接近。

无论建筑设计还是室内设计,无论绘画还是音乐,

凡文学与艺术的作品,总是有风格的。住宅形式有其风格之不同,有的明快,有的温馨,有的强调时代感,有的有文脉性,表现对时代、思潮的见解,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态和艺术倾向。例如居室中的客厅,往往是居室所有空间中最值得表现的地方,这里是家庭中的公共空间、共享空间。在风格中能够创造出各种室内环境气氛,使人领略到古典的、现代的、西方的、中国传统式的整体美感,具有很强的文化表达性和鲜明的特色。因此,这里也最能体现出设计者的风格和设计思想。在这里,可以看出设计者对“家庭”的理解、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以及对时代的理解等等。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家庭装修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热门话题,这一现象的出现, 乃是经济发展与生活提高的必然结果。然而用户考虑家装时往往“实”处考虑的多,而“虚” 处考虑的少,甚至于缺乏考虑。同样,办公空间、休闲娱乐空间、健身场所、酒店等的装饰设计也是如此。

通过上面的简述可以看到,对于设计者来说,室内装饰设计不只是简单设计,它应包含设计者对某个设计采取什么样的设计风格来把设计者的意图完全清晰地用图表达出来。

三、设计风格在室内装饰中应用实例分析

3.1 某小型复式楼装饰设计

如图1所示,本案是一个小型复式楼,座落于中心市区的,周边环境较为安静。业主之所以选择本楼盘,说明主人对这样的环境是很看重的。从平面布置图上可以看到一层有客厅、餐厅、厨房、主卧室等,二层有卧室、书房以及室外休闲阳台,建筑设计的整个空间布置合理,功能实用。设计之初设计者注意到主人为中年人,生活品味又偏爱中性化, 因此,在设计室内装修时一方面考虑到其住宅的温馨和谐性, 另一方面则重点放在 “简约”。首先是简约的入口设计,进入到宽敞的客厅,可以看到电视背景墙采用石材、磨砂玻璃来做装饰。以及沙发坐位后简单的处理,加以现代的装饰灯光、材质的处理手法,色调以暖色为主,尽量避免采用强烈的色调和过于奢豪的装饰材料,体现一种中性化装饰设计风格。

卧室则以简约的线条来设计,线组合成面。简约的主背景设计配以凹槽灯及装修画与吊顶造型相呼应,还有墙面的设计,简单明了,体现了一种现代的设计风格。暖色调的装饰材料,实木地板,加上小块方型地毯,合理的空间布置,使得整个卧室更加的温馨、和谐。

一层 二层

图1复式楼平面布置图

3.2 某酒店装饰设计

这是一个装饰改造工程,地理环境一般,交通倒是十分便利,装修定位于四星级商务酒店,在这么一个环境条件下,固然要把室内设计得实用,要更多地注意细部的考虑。设计者认为,装饰首先要体现出“四星”级应有的“富贵”气来,但是又必须做到“贵”而不“奢”。如图2所示,这是酒店的大堂平面布置图,进入到酒店之后有休息区、总台服务区,坐电梯可上到各个楼层,曲线流畅,功能布局合理。作为酒店的灵魂空间,经重新设计,结合仿生态的设计理念,空间设计大气、尊贵。大堂布局干净,空间清晰的规划取代狭隘的分割。功能上设置总台、大堂副经理、大堂休息区、精品店等。设计风格以现代欧式为主,突出贵族风格,溶入江南的水文化元素达到“中为西用,西为中用”完美结合。大堂天花设计采用圆形吊顶,整个天花吊顶大气,饱满,吊顶间镶嵌有古铜圆环造型环环相扣,富于美感。大堂右侧的楼梯,搭配工艺感极强形似藤蔓的铜纹样, 再结合旋转楼梯下面的涓涓流水、藤蔓枝蔓,使入住的宾客充分体会到“不出城郊而获山水之娱。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趣”的悠悠之感。进大堂的正对面是一幅精美别致的镂花通雕。打造出古典华丽与现代人文的交融。大堂总台功能分为接待、问询、收银,体现出酒店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总台饰以透光云石造型,增加了空间的现代感。大堂整体设计华丽而不乏精致,没有多余的缀饰。辉煌主导了第一眼的感受。

图2 一层大堂平面布置图

客房虽然是空间的设计,但它在酒店设计中有重要的比重。在一个小空间中一样要体现出它的档次和主题风格。设计中着重考虑了功能的设计,洗手间与客房部分使用现代装饰手法的玻璃隔断,加强两个空间之间的联系,其装饰风格延续了整体的设计语言,同时加入了新时代时尚观念,功能完备和谐。客房布局合理,色彩柔和,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以上两个作品的风格和个性,用概括的一句话说:前者是以现代简约的设计手法,使住宅显得温馨和谐;后者则是古典与现代结合并在的一种设计风格及设计手段,大胆创新的平面布置与立体效果。就在于对形的表现,也就是说:“抓住一个想法,戏弄之,直至最后成为一个诗意的空间环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以下两个具体的实例分析与证明,室内装饰设计还有更深层的内涵有待研究和发掘。无论是从设计的形式还是设计的内容都需要一种设计风格。现在的空间设计风格多种多样,有古典与现代的,中式与西式的,呈现千姿百态、眼花缭乱的态势。当今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使人们日益感到现代审美价值观念难以适应资源日益枯竭的高科技社会,新技术和新问题促使设计师努力探索用来满足时代需求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形式。各种设计风格、流派、样式所形成的多元化局面也落到了实处,并提供了自由竞争的可能性和良好的设计环境。

篇13

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

2、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你认为生命课堂有哪些具体表现?

答:课程是动态生成的生态系统,因“教师——教材——学生”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而生长。在这个系统中,学生是最活跃的因素。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影响着对学习对象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全迸发出一些充满生命灵动的想法。在教师的预设和学生的生成之间产生

冲突时,教师应及时判断生成信息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的价值,适时调整预设,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我认为

“生命课堂”有下列具体表现:学生个体和群体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师个体及教学技能是充满生命力,教学内容是充满生命力的,流程也是充满生命力的

4、新课程要求老师角色怎么转变?

答: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到位得体,放弃师道尊严,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师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是轻松自如地开展教学的保证教学互动往往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实现,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降低自己的年龄身份,保持年轻的心态如上课前或上课之初与学生朋友一样轻松愉快地对话,消除学生的距离感,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语言亲切用商量的语气,带着亲和力,形成沟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对学生的答案要肯定为主,不去挑剔,也不冷漠对话师生互相交流对话,互强当然课堂教学贯彻多元评价人文关怀,教师文化积淀丰富,能深刻全面地把握新课程,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修养

5、低段地写话教学与中高段地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答: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6、什么是探究学习?请举例说明。

答:“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地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地学习方式和过程“。如:教学《捞铁牛》一文第二段,这一段包括四、五、六自然段,讲地是怀丙和尚利用水地浮力捞起一只只铁牛。可以这样处理这一部分地:(1)课前用小木板、木条制作了类似教材插图中地“大船“,还准备了绳子、石块、“铁牛“(用大石快代替)、玻璃缸。(2)然后让学生分组操作,演示怀丙捞铁牛地过程,同时让学生说说他们在捞铁牛地过程中看到了什么。

(3)最后再读第四自然段,去验证观察地结果。又如:教学《白杨》学生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探究,可以抓住爸爸地三次“沉思“:想一想,爸爸在什么情况下沉思,沉思什么?具体是怎么想地?你是通过哪些句子读懂地?(“一思“眼前地白杨,体会白杨高大挺拔地特点;“二思“胸中地白杨,体会爸爸扎根边疆地心意;“三思“未来地白杨,体会孩子们在边疆成长。

7、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

答: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因为汉语拼音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独立识字

,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生字。(2)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能用普通话和别人交谈。(3)帮助学生阅读。简而言之,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活。

8、结合你的教学实践,重点围绕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谈谈怎样上好一堂课?

答:新课标按照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在目标设计上有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这个维度的目标要相互交融、渗透,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

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答: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安排不充分,学生能做的事没让学生做第二,视小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第三,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第四,不该分工的分了工第五,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第七,离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学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第八,座位设置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

9、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答: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 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制一贯教材,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其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⑥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1)、怎样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

答: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用适应实际需要的训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你在教学中是怎样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

答: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思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10、识字教学的方法有哪些?

答:(1)优化教学环境,教师要注意随教材内容的变化不断更换教室内的识字乐园(如板报、墙报、识字角等)内容。(4)开放教学时空,走进生活识字,如广告牌、商标等。

(2)借助游戏活动,借助图画等媒体,寓教于乐,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运用积累的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等让学生自主识字。

11、《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每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什么?

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12《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的要求各是多少?九年累积达到多少万字?

答:第一学段(一、二年级)5万字以上;第二学段(三、四年级)40万字以上;第三学段(五、年年级)100万字以上;第四学段(七---九年级)260万字以上。

13、综合性学习作为一项新的课程目标,在课标中指出应从哪些方面突出综合性?

答:(1)学习目标的综合。(2)跨领域学习目标的综合。(3)学习方式的综合。

14、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a

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b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

c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d

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15、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答:素质教育的定义界定了它的根本目的、基本特征,有别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的有化、吸收,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使学生相应的能力得到提高,注重能力培养,而应试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行之有效。

16、课程标准提出了哪些总体教学建议?

答:(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7、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阶段(3~4年级)对综合性学习提出了哪些目标要求?

答:(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18、课程标准中第三阶段(5~6年级)综合性学习提出了哪些目标要求?

答:(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19、课程标准中第一阶段(1~2年级)口语交际提出了哪些目标要求?

答:(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0、你是怎样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10分)

答:首先,要明确小学语文的基础知识的范围和教学要求,教师都要建立这样的教学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学好语文,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重视基础知

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师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新知识和新概念,使学生了解广泛的语文知识。教师不应局限于课堂讲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讨、操作、交流、开展多种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和探究能力。

21、如何返回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创造性?(10分)

答: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的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22、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答(1)活动安排不够充分。(2)小组内交流过多,学习过少。(3)小组内分工不明确。

23、《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识字与写字有哪些建议?

答:写字规范、端正、整洁。三至四年级就要求学生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并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到了五六年级,则要求硬笔书写楷书整齐美观,并有一定速度,同时能用毛笔写正楷字。

24、语文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有哪些?

答(1)综合性学习中要正确选择主题(2)综合性学习中要启发诱导,激发兴趣,

(3)综合性学习中要恰当安排,明确目标(4)综合性学习中要共同合作,参与指导(5)综合性学习中要关注过程,做好评价

25、什么是语文素养?

答: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26、你认为在拼音教学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答:(1)优化教学环境,教师要注意随教材内容的变化不断更换教室内的拼音乐园(如板报、墙报、拼音角等)内容。(2)借助游戏活动,汉语拼音教学中要注意把游戏引入教学实践,寓教于乐,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借助图画等媒体,汉语拼音教材中的插图直观形象富有童趣,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图画弄明白字母的音和形。

(4)在动手实践中巩固,教师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动手摆一摆,捏一捏等实践活动。

(5)开放教学时空,汉语拼音教学应拓展教学时空,针对本地方言的特点,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在儿童言语交际的实践过程中,有计划的进行正面教育。

27、你认为在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答: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好比一个引路人,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想使他们都能到达知识理解的大门前,就要根据他们差参不齐的现状,为他们设计不同的道路,难度就在于教师的问题设计上。(1)确立主题,突出综合性。(2)教学过程的展开要强调实践性。(3)教学方式的选择要强调自由性。(4)学习的组织要强调合作性。(5)学习活动要发挥创造性。

28、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

29、如何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答: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30、你认为在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答: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好比一个引路人,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想使他们都能到达知识理解的大门前,就要根据他们差参不齐的现状,为他们设计不同的道路,不同的道路会有不同的问题等着学生们去探究,去学习,去思考,但最终目的是,他们都能从不同道路上走到同一扇知识大门前,并且开启这扇门,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而难度就在于教师的问题设计上。(1)确立主题,突出综合性。(2)教学过程的展开要强调实践性。(3)教学方式的选择要强调自由性。(4)学习的组织要强调合作性。(5)学习活动要发挥创造性。

30、简述语文课程目标实施中的评价建议。(10分)

答:(1)、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2)、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4)、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31、简述语文课程在教育中的特点(10分)

答:(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4)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2、简述在语文教育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答:(1)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语文课程治理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3)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3、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答: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34、新课程教师角色应如何定位?

答:新课程强调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35、《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总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36、语文课程资源包括什么?请举例说明。(至少五种)(10分)

答: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37、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10分)

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受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38、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10分)

答:“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呢?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再者,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39、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10分)

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受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40、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答: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制一贯教材,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其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⑥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