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古典文学常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创设相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兴趣是求知的向导,也是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其积极性才会越高,所学到的知识就会越牢固。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铁杵成针》时,其篇幅较长,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诗文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通过讲故事或情景表演的方式,化难为简,让学生深刻理解诗文内容。再如在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诗时,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幅云雾浓重厚密,山林高大幽深的图景,并伴以婉约动听的古筝曲,将学生带进诗人寻访隐者时的山林环境中,体悟到隐者隐居世外的高洁性格和诗人对隐者的仰慕之情。学生就会兴趣盎然,争相表达自己的感受,此时再结合书中的插图,让学生以形象的语言述诗意、悟诗境,就能得到水到渠成之效。对于大多数文言文,只需要学生了解其中的意义即可,而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则可以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当学生理解诗文的基本意义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将这个故事讲出来,如:组织学生进行故事比赛等,不但趣味性较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意境美
古人在吟诵诗词时,往往都带有强烈的感彩,读到时,一般都会心潮澎湃、手舞足蹈,可见,一首好的诗词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够引人入胜,使人感觉身临其境。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应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意境、感悟主旨。
1.初步吟读,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首先让学生用之前所学过的方法自由诵读,要求做到吐字清晰、读音准确、表达流利,以消除所有的语言障碍。
2.品读结合,充分体会诗文的意境美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诗文中的关键词,并在诵读过程中对这些词加重语气、拖长声音。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和何时”,就应在诵读时加重语气。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范读、比赛诵读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古诗文朗读训练。
三、加强联想能力,使学生在想象中入境悟情
篇2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古诗由于语言生动凝炼,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从古至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古典诗歌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在教学实践和探讨中,我们认为根据具体诗文,有时可以灵活采用这样的教学结构模式: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这样的顺序来学习的。本文主要从几方面谈谈初中古诗教学方法。
一、解读诗题。
诗题往往点出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写作对象和场景。解读诗题往往要前后延伸和拓展,从多个角度了解诗歌。举例如下:
1、《泊秦淮》:诗人杜牧什么时候停船靠在秦淮河岸?(夜泊)当时环境怎样?(夜色迷茫,“笼”)诗人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还是忧愁?为什么?
2、《春望》:诗人杜甫在什么季节眺望哪里?那里的景色是繁华还是荒芜?为什么?(诗人在春天眺望长安城,而当时长安城被安史之乱的叛军占领,一片荒芜景象,这就是战乱中的唐朝首都)。
二、了解诗人。
我们常说“诗如其人”,那么,了解“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诗。孟子也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了解诗人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创作时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诗歌及诗人有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歌作好铺垫。了解诗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介绍诗人的诗风。如先引导学生复习小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有了感性体验后接着板书“李白—豪放飘逸”,再教学《望天门山》。这样,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认识过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诗人、诗歌的感知在不断深化。
2、介绍诗人的评价。如讲孟浩然,可以从其他诗人或诗论入手来介绍:孟浩然是唐朝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的诗人,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他的诗,受到李白、杜甫的高度赞扬。大诗人李白在《赠孟浩然》这首诗中,不同寻常地写到:“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还发出“高山安可仰”的长叹。杜甫也称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想一想,能得到李杜高度赞扬的诗人,可见其诗歌是多么的不同凡响。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过故人庄》。
3、介绍诗人的创作背景。如教学杜牧的《泊秦谁》,先有感情地介绍时代背景:杜牧生活在晚唐时代,当时唐朝已呈衰落迹象,风雨飘摇,然而当朝的达官贵人却不顾国家安危,夜深了仍然在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有家不归,有案不办。杜牧是一个有正义感和远见的诗人,他在秦淮河畔看到这个场面后,感到非常悲愤:那些向歌女点歌的达官贵人,怎么就不知道亡国之痛呢?奢华不除,大唐必亡!
三、理解诗句。
初中所选古诗词都是名篇佳作,语言凝炼,音韵优美,含义深刻。由于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用典现象和押韵的关系,能否准确、生动地释词解句直接影响到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意象的领悟。理解诗句,通常有释、补、调、想、品五法。
1、释 。如:(1)商女:以卖唱为生的女子,歌伎。(2)宦游人:出门求官之人。(3)儿女共沾巾:分手时的少男少女。
2、补。如:(1)君问(我)归期(我)未有期(2)泊(于,在)秦淮(3)与君离别意(都是相同的),(因为我们现在)同是宦游人。
3、调。(1)风烟望五津(望五津风烟):遥望您去蜀州时将经过的五个渡口,那里关山重重,烟雾迷蒙,我实在为你担心。(2)无限河山泪(河山无限泪):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我的眼泪无穷无尽。(3)烟笼寒水月笼沙(互文):淡淡的烟雾和朦胧的月光,笼罩着寒冷的江水和沙滩。
4、想。海日生残夜:黑夜尚未散尽,一轮红日就从大海中冉冉升起。[先译后联想]黑暗之中孕育着光明,光明与黑暗同时存在于一个画面当中,最后光明冲破了黑暗,放出万道霞光。这是多么令人惊奇多么令人鼓舞的一幅画呀!
5、品。如:(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品一个“潜”字,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而又默默无闻的美好品格,从中也折射出诗人杜甫关心天下苍生疾苦的善良情怀。(2)山光悦鸟性,谭影空人心。不说山光使诗人心情宁静愉悦,而写山光使飞鸟怡然自乐,这就是含蓄不露,这就是诗味。鸟的怡然自乐,正是诗人淡泊宁静的反映。这就是借物境写心境,用光和影营造了一种幽静清寂的境界。
四、品味意境。
古诗的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引导学生借助诗人的丰富联想,展开想象,领略诗人的情怀。我们要诗情画意地教古诗,学生能诗情画意地再现意境是关键。要想真正品味出诗的意境,还必须从文本出发,通过对一系列意象的理解、联想和想像,来探求和再现古诗文中深邃而美妙的意境。展开想象的翅膀,再现诗歌描绘的艺术画面,从而品味古诗文的意境。如教学《天净沙·秋思》:
先请学生找出诗人摄入古诗中的意象。诗人选择“夕阳西下”的时刻,摄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赋予他们以独特的情趣:枯、老、昏、小、古、西、瘦等。阅读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感知这些意象,才能通过有形的自然之物,体会那无形的 “断肠”之情。
接着老师适当地进行引导:“断肠人”骑着一匹瘦马(为什么瘦?),走在古道上(是一个人吗?),任西风吹打(神色如何?),见到枯藤,老树,昏鸦(心情怎样?),小桥,流水,人家(会引起什么思绪?),夕阳(又有什么特殊含义?)。这样就能让学生把简单的意象重组成一幅悲凉的秋景图,勾勒出一个流浪天涯的寂寞旅人,从而加深对文章的主旨及作者感情的感受。
最后提问:“断肠人在天涯”,这“断肠人”为什么不回家?他是在离家的路上还是回家的的途中?这“天涯”又在何方?教师要引导学生于有尽文字处体会无尽之意,去体会那想还乡而不能的苦闷,淡淡的表现蕴含了浓浓的哀愁。
诗歌欣赏离不开想象,通过感知、重组、想象,由浅入深,展开艺术的画面,才能品味诗的意境。这样,让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去想象,大大增强了阅读兴趣,既学习了文言知识,增强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写作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五、感悟诗情。
古典诗词表达思想感情大多采用较为含蓄的手法。诗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
1、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
2、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二字,可以表达出诗人的情感,那便是词人思念家乡寂寞悲苦的情感!
3、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不畏浮云遮望眼”为什么不用白云、孤云,而用浮云呢?因为浮云可以暗指困难、挫折、障碍等。可以通过理解这个意象,知晓诗人艰难险阻的精神。
4、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
六、指导朗读。
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朗读,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更能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真挚的情感,更能引起他们的共呜,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
1、朗读教学时,要防止三种不良倾向。一是为读而读,对学生的朗读不加以指导和评点,走过场而已。二是只放录音带而不亲自示范朗读。由于朗读带一般由艺术表演家录制而成,其阅历和感悟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有相当大的差距。如果不顾城乡学生的差别,不因材施教,不考虑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硬要机械模仿,无异于拔苗助长。我们主张最好老师当面范读,同时配合面部表情、动作等体态语,因材施教,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情感的桥梁,起到录音带无法替代的作用。录音带的作用适合于诗歌欣赏,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一般不适用于范读。三是朗读前缺乏感情理解的基础和忽视感情积累、酝酿的过程。
2、古诗朗读要讲究节奏,这样才能琅琅上口,音韵优美。一般来说,按表音节奏划分多,按表意节奏划分少。四言为“二二”节奏,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五言有“二二一”节奏,也有“二一二”节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晨兴/理/荒秽,带有/荷锄/归”。七言有“二二三”也有“二二二一”节奏,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另外还有“二二一二”节奏,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时,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诗歌的韵味。
3、古诗的读法有三种类型:朗读、朗诵和长吟,这三种对节奏的处理要求有所不同,应当分清类型。另外,师生对朗读的要求也不一样,应该有所区别。
4、古诗词朗读还要注意掌握感情基调,如壮志难酬、苍凉悲怆的《渔家傲》,豪迈奔放、想象瑰丽的《望天门山》,气壮山河、慷慨悲壮的《过零丁洋》,委婉含蓄、缠绵绯恻的情诗《无题》,与世无争、清新自然的《归园田居》,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春望》。
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上,我们既要继承前人好的教学方法,又要运用一些灵活、实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使语文古代诗词教学充满生机,情趣盎然,让学生真正喜欢古代诗词,以确实提高学生对古代诗词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王德昌 《中国古典精粹文库》,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
篇3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已然掀起了学习国学,引入经典的热潮,在这种大环境下,再加上古典文学自身魅力的吸引,我们只要稍为留意,就不难为学生创设更大的花园,让学生欣赏到更为芬芳的古典文学花朵。因此,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怎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小学阶段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
1利用好现有的教材资源,形成几种古诗课堂诵读教学的基本模式。如基础传授课,主要以课内的古诗词为主,研究古诗的文学常识、诗人的生平、写作风格、背景、创作故事等;拓展阅读课,主要以由课内学到的内容为兴趣的生发点,推荐学生阅读同一主题,同一作者,同一朝代的其他作品,然后由点及面。由老师精选的一些篇目逐步引导学生去广泛的阅读,只有一定量的积累,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古典文学素养的质的目标,最后由师及生,由教师之间共同阅读古典文学的浓厚氛围来感染学生。自主创新课,通过自创小诗;以改写、扩写、续写、仿写古诗;写“学古诗、背古诗”的感受;诗配画,画填诗;办与古诗词相关的板报、专栏、班刊以及个人小诗集等形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古诗诵读能力。古诗与练笔相结合,以诗促写。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研究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古诗文,如何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文兴趣的方式、方法。教给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不能只靠单纯的死记硬背,背诵只是古典文学学习中的一块敲门砖,它不等于强记,让学生能做到领略古典诗词曲赋的意境,把握古典小说戏剧的情节,从中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自然的将其熟记并运用和表现出来,这样,才真正实现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使其成为古典精粹文化的受益者和传播者。
2研究各年级段学生的阅读心理,根据需求提供合适的古典文学名著,以完成每个年段所要达到的目标。低年级以晓畅易懂的古诗,民歌为主,要求能背诵,懂得大意,知道作者;中年级以意境的诗词典赋为主,开始接触一些古文片段的阅读,体会意境,掌握阅读的方法。五六年级以古典小说、戏剧的阅读鉴赏为主,掌握抓住“人物、地点、情节”阅读古典小说、戏剧,学会分析人物形象,读有所感,读有所悟。现在很多学校都自己编印了便于学生携带使用的古诗词小册子,我们学校的小册子就是各学段里全组的语文老师根据本年级孩子的特点自行编制,经过领导检查指导后印发给孩子们的,里面包括弟子规、三字经、以及一些精选的诗词等等,同时附上它们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解释(包括重点词的解释)、以及教师的指导语言。方便简洁,孩子在茶余饭后之余就积累了诗词,提高了文学素养。
3古典文学阅读应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单靠课上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由内而外地把孩子真正的引入到古典文学的海洋里来,现在学校每个年级都在搞同读一本书活动,从低年级的《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到高年级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丰富多彩,并通过一系列活动,比如我校大课间的经典诵读活动等,创设了独特而又典雅的校园文化。阅读结果的展示形式应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不同而有层次性、多样性。例如,低年级以口语展示为主,可通过开展古诗文吟诵比赛,给小诗配画等活动;中年级可组织开展办手抄小报,朗诵比赛等活动;高年级可组织开展“漫画三国人物”“我来说《西游记》”“走近《水浒传》”等口语交际活动,表演课本剧等形式。还可以建立一个古诗专题学习网站,创设一种富有古诗学习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古诗学习积累的主题系列活动,满足学生的需要,开展各类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古诗学习实践活动,为学生的诵读提供资源和帮助。
4学科教学中结合或渗透古诗学习实践的研究。如语文教学中可开展古诗文教学的拓展学习,比如“师生同读一本书活动”,教师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的成果有了教师的参与,孩子更有兴趣,同时教师可以把平时阅读所得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比如我在读《红楼梦》的时候就体会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理念:作为初学写诗的香菱来说,入道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地位低下,可作为老师,林黛玉没有丝毫的嫌弃,能主动为师,还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循循善诱,更使香菱学有兴趣,学有所得。自主学习的理念:黛玉道:“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诌一首,竟未诌成,你竟作一首来。‘十四寒’的韵,由你爱用那几个字去。”黛玉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重视表扬激励的理念:黛玉道:“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
鼓励探究的理念: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理念:宝钗笑道:“不象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这也罢了,原来诗从胡说来,再迟几天就好了。”这就是打击。
篇4
初中时期,学生开始正式接触文言文,对我国古典文学名篇进行系统的学习,这一阶段的学习将直接影响学生以后接受古典文学的程度。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文言知识基础薄弱,打好基础,对于以后文言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初中起始阶段,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采用巧设导语、分组朗读、角色扮演、剧本表演、多媒体辅助等多种方式进行激趣。如在教授郦道元的《三峡》时,有的教师用清代张潮的“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进行导入;上完《曹刿论战》后,有的教师借助多媒体,再现古代战争的场面,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上完《桃花源记》后,同学分角色扮演,以记者采访桃花源中人的形式,通过“记者”和“桃花源中人”的问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在激发学生兴趣之后,教师还应把重点放在加强学生的文言基本功上,帮助学生在初中起始阶段打好基础,这样更有利于以后的的文言学习。
二、梳理归纳,重视积累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习后的总结,帮助学生及时归纳梳理,将所学的零散的知识串成一条线、一个面,形成条理清晰、科学系统的知识网。这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也提高文言阅读的语感。在初中整个阶段,都应持之以恒地加强对词语(如实词、虚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等)、文化常识等知识系统的梳理归纳,帮助学生养成自我归纳总结的好习惯。这样,日积月累,良性循环,学生既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增长了文言知识,渐渐地把学过的知识迁移到未学过的文章中去,从而提升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例如实词“属”,有shǔ、zhǔ两读。《三峡》里的“属(zhǔ)引凄异”中的“属”作“连续”解,《核舟记》里的“神情与苏黄不属(shǔ)”中“属”作“类似”解,《桃花源记》中的“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shǔ)”中的“属”作“类”解,《岳阳楼记》中的“属(zhǔ)予作文以记之”中的“属”则为通假字,通“嘱”,作“嘱咐、嘱托”解。至于“之”“也”等虚词更需要归纳,以便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地运用。
篇5
(本文是宁夏大学2010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立项“独立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之阶段性成果。)
独立学院是中国高校教育体制近十年来出现的新尝试,如何建设自己的办学内涵,形成自身鲜明的办学特色,走出一条全新的完全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与发展需要的办学模式,这就需要我们立足于学生的知识现状、学院的教学现状,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符合独立学院特点的新型实践性教学体系。本文针对笔者在独立学院承担《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所推行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提出若干粗浅的看法。
一、独立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是切合学生实际知识结构与学习诉求的最佳教学途径。
毋庸讳言,独立学院所招收的学生绝大部分在中学阶段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基础知识的掌握较为薄弱。笔者曾在汉语言专业四个年级的班级进行过问卷调查,问卷中罗列的问题从中学阶段是否对中国古代文学有无兴趣?是否主动参加过古典诗词诵读活动?上大学之前是否阅读过中国古代小说名著?到进入大学以后对古代文学的兴趣有无变化?有没有一个比较明晰的学习古代文学的目的?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85%以上学生的回答竟然都是没有。由此可见,中学阶段以高考取得高分为目的语文教学使得一部分学生对于古代文学兴味索然,在他们看来,古典文学就等同于杂乱无章的知识碎片,是老师强行灌输、注入于他们心田的,学生只需要机械地去背诵、接受即可。因为学生并没有被激发起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更没有养成以一种主动的精神去接受古典文学精品的浸润、熏染,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培育自身的人文情怀,所以进入大学以后,学生头脑中关于古典文学零碎的知识碎片,早已被时间的流逝荡涤殆尽,他们对古典文学作品的感受力与领悟力存在着先天不足,故而,进入大学后,他们会带着某种成见来面对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兴趣也就自然不会有什么明显的变化。这就是独立学院教学对象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现实基础。
与此同时,笔者的调查问卷中也涉及到了独立学院学生对古代文学教学的学习诉求与最佳教学途径。下列问题引起了接受调查的学生较为深入的思考:现在大多数人都不屑于古典文学,你对此抱有何种态度?95%以上的学生回答是古典文学并没有过时,学习它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你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目的是什么?90%以上的学生回答是,了解古代仁人志士的优秀道德品质,更好的为自己修身养性;你希望教师以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讲授古代文学?98%的学生回答是,联系现实,古为今用;你觉得采用n+2教学改革模式①的学习效果到底好不好?85%以上的学生回答是很好。
通过调查了解,独立学院的学生也有着比较强烈地学好《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愿望,只是他们更加渴望这门课程的学习与讲授能够立足于他们自身的知识现状,能够为他们健全人格培养提供一些切实的帮助,进而为将来步入社会从事某种职业提供实际的能力培养。
二、独立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实践性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践性教学目标不明确。
独立学院要创出自身特色,培养的学生在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就必须要有明确的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培养目标。它的“新”要以教学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普通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的,体现在教学上就是要探索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全面转型革新。《中国古代文学》作为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新闻、文秘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学时较长,内容广博,课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目前独立学院在对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流行的教学模式,是“文学史”加上“作品选”,而以“史”为主,许多学校甚至将这门课程直接当做“中国文学史”。既然是“史”,所讲就多为作家地位、艺术成就、时代思潮、发展规律之类宏观问题。这种教学模式的局限与流弊是显而易见的:学生缺失对古代文学优秀作品魅力的直观感悟,凌空蹈虚的理论概述不但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会引导学生去应付教学、应付考试,使得他们只须死记硬背文学史上归纳的条条款款就能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轻松过关。这样的教学模式,既与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愿望想去甚远,而且学生走出校门也定会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对文科人才的要求。
(二)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构不完善。
独立学院在成立之初多依附于一本大学,所以其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先天嫁接母体,教学基本上延续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素质培养的问题比较突出;实践教学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即使有实践教学的环节,也往往多半浅尝辄止,缺少系统性、多层次性和相对独立性;实践教学的内容比较单调,达不到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需要;课程考试多沿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方法,实践教学的成果无法反映到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之中。
(三)实践性教学资源相对不足。
独立学院发展速度较快,但似乎更多是在追求一种量的增长,不乏一些学校在盲目地扩大招生规模、拓展招生专业,无暇顾及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无力量投入经费保证实践教学的正常进行。实践教学需要的图书资料及相关的教学辅助设备得不到保障,从而导致学生实践训练不足,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四)实践性教学所需要的指导教师较为匮乏。
由于独立学院成立时间较短,师资力量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近年新招进的老师都比较年轻,普遍缺乏教学经验,外聘教师的流动性较大,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形成一个固定的教学团队,良好教学传统的传承更是无从谈起。而《中国古代文学》的实践教学又对教师的教学技巧与自身的知识储备、科研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因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足,或是指导实践的教师频繁变动,实践教学自然会失去对学生应有的吸引力。实际上,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质量,已然成为了能否推行实践教学的瓶颈。
三、独立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实践性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一)确立以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独立学院讲授《中国古代文学》,不应该简单地把这门课程当成“史”或“论”来教学,而应该着重讲授中国各体文学本身,应该引导学生多读和细读经典文学原著。通过多读与细读,去感受中国文学的艺术魅力,从而培养学生典雅的气质与高雅的情操。“我们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使他们不仅具有开拓新知识的创造力,而且具有一个高尚的灵魂,具有正确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及对社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成为对社会有贡献有价值的一分子,他们才能作为一个完整人格的人度过更有意义的一生。”[1]完整的人格应该具备乐观豁达,积极向上,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等一系列基本特征。而《中国古代文学》俯拾皆是的真善美的内涵,不但完全能够提供完整人格塑造的基本素材,而且它还能以厚重的文化濡染力量,沁人心脾的优美意境,润物无声地发挥对学生理想人格的熔铸作用。袁行霈先生说过:“中国文学的创作注重表现意境,文学的鉴赏当然也应该力求感受和进入意境。当我们读着那些意境深远的作品时,可能暂时忽略了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整个心灵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之中,有时是自己的审美经验被唤起,并和诗人取得共鸣,有时会对一种新生活、新的性格,对宇宙和人生得到新的理解。有时会感到超越了故我,在人格和智力上走向更加光明和智慧的世界。”[2]
在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重点要求学生体悟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此同时,辅以背诵与模拟练习,将古典名篇的语言艺术化为己有,从而转化为一种实用的技能,即能以优美雅致的文笔撰写各类文章,包括应用文,学术文以及美文等。至于文学发展史一类见仁见智的理论问题,作初步了解即可。事实上,独立学院中文系的培养目标,主要是社会各行业包括国家各级机关广泛需要的文职人员,而不可能是作家、诗人或文学批评家。众所周知,作家或诗人无法由高校批量生产,而文学批评家则社会所需有限。所以,独立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应该既务虚又务实,以培养学生的气质、情趣、谈吐与文笔等为主要目标。
在能力培养与提升方面,通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要求根据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以就业作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具的具体要求,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第一是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能力: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古典诗词教学的实践能力和分析归纳与综合鉴赏作品等专业技能。第二是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通过古注阅读古典文学原著,具备文本解读的基本能力;能够检索使用文献资料,并且把握学界相关问题的研究动态,具备独立撰写文学专题研究报告或文献综述的能力。第三是从事其他行业的竞争能力:未来从事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职业,诸如文秘、新闻、传媒等职业所具备的人文素养、综合素质与听说读写的能力。
(二)制定以自我实践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措施。
独立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如何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通过我们几年的教学实践验证,以下措施效果颇好:
首先,任课教师要对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有明确的认识,课堂教学要围绕形成学生能力为核心而展开。具体做法是,通过古典文学原著的精讲来建构学生听说读写实训的基本内容。譬如古典诗词的讲读,不能只停留在一般性的鉴赏和了解古诗词体制常识层面,而是要让学生在掌握古诗词鉴赏技巧的同时,能够自己去作诗和填词,对学生写作能力进行训练,以学生的古诗词创作代替传统的课后练习,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更加感性地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达到了学以致用,强化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学习兴趣的目的;“文读百遍,其义自见”,古典文学经典作品需要大量吟诵,课堂教学中,适当组织学生学习吟唱古典诗词作品,或者进行诗词的背诵与诵读比赛,让学生在朗朗读书声中去体验作品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悟力以及对传统经典作品内在精神的把握能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也应积极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通过播放一些优秀文学作品的声像资料,以更加灵活有趣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将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片段排练成话剧或情景剧的形式在课堂上演出,通过场景的再现,真正引领学生走入古人的世界,去切身感受他们作品所表达的喜怒哀乐之情。笔者曾在讲授屈原《九章》和司马迁《史记》的时候,就曾让学生自导自演过《山鬼》和《高祖本纪》中的鸿门宴,学生的反映非常好。
其次,以学生知识的应用与提升为目标,拓展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平台。教师在讲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要时常有一种引起学生思考一些学术问题意识,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或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可以在课堂上介绍给学生,并给学生提点一些思考的门径,让学生课下去尝试搜集相关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的方案。另外,教师也应该将学生纳入到自己的课题研究工作之中,按照一定的步骤与计划让学生参与一些研究的基础工作。通过引导学生进入古代文学的现代研究,让学生去了解古代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进而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形成。
再次,教师要注意培育《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习的氛围,注重发挥一种积极参与的群体效应。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小组,以团体的形式让学生分工协作去制作一些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也可以根据学生不同兴趣成立读书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分享阅读感受;也可以组织部分学生成立古典文学研究小组,由教师给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利用团队的优势去锻炼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最后,要注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实践教学效果的检查。独立学院课程改革的实施,不能只停留在某种方案的提出,而是要落到实处并且使任课教师和学生都看到实效。从学院教学管理的层面来说,要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检查的办法,切实保障实践性教学的常态化,从具体任课的教师来说,不但要担负学生一系列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而且也要负责考核检查学生的实践成果。
(三)完善实践性课程的管理体系。
独立学院推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着眼于课程管理体系的完善与建构,制定好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标准、实践教学教学质量规格、反映实践教学成果的考试大纲、实践性教学指导纲要等教学文本,从体现实践性教学大纲的指导性和规范性出发,不仅结合每章的教学内容,设定考核目标作为评价实践性教学效果和实践性教学目标完成的尺度,而且制定统一的实践性教学质量规格要求。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课堂延伸的学习内容的指导,提供相应的参考书目和具体学习要求,使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指向,真正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能将自己锻造成为人格健全、具备一定实际能力的合格人才。
注释
①“n+2教学改革模式”是我院采取的一种教学、考试模式。其中n是指教学的动态化管理或教学过程考核,包括课堂实践、讨论、考勤、作业等,原则上n要求大于或等于3,2是指读书笔记加期末考试。这三项考核成绩构成本课程最终成绩,其比例是40%+20%+40%。
篇6
CCTV汉语之星―“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以下简称“汉语桥”)是由中央电视台与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联合主办、由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承办的在华留学生汉语比赛。汉语桥”中文比赛内容包括汉语语言能力、中国国情知识、中国文化技能和综合学习能力。选手们首先在各自国家参加预赛阶段比赛,优胜者应邀来华参加复、决赛阶段比赛。由自选题演讲、常识问答和才艺表演三个板块组成。汉语桥比赛也在逐年增加新的环节。
二、“汉语桥”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的生命。”(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页)以弘扬中华文化、推广汉语为目的的“汉语桥”,在各类比赛和表演项目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历届“汉语桥”中,中国古典文学知识都占有重要位置。在首届“汉语桥”比赛中,第二个项是从歌曲联唱中听考题,这些歌曲都是根据古典诗词谱曲而成的,它们分别改编自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先由中国歌手演唱这些曲目,再由参赛选手从中选择一句名言来描述其中的情景、意境,是用来考察选手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在第四届的比赛中,第二项比赛是“弦外之音”,以电视剧《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的主题曲作为考题,考察选手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理解程度。除了古典文学之外,中国传统艺术也是“汉语桥”的重要内容。在首届“汉语桥”比赛中,安仁良(加拿大)和盖未名(美国)共同表演的相声《俏皮话》赢得满堂喝彩。在第三届“汉语桥”中,参赛选手分别用天津陕板、山东快书和快板书三种表演形式表演了《武松打虎》。
中华戏曲也是“汉语桥”的重要内容。在第二届“汉语桥”中,参赛选手表演了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黄梅戏《女驸马》的片段;在第三届“汉语桥”中,选手表演了黄梅戏《天仙配》、豫剧《花木兰》的片段。另外,享誉全球的中华武术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受各国留学生的喜爱。在第一届“汉语桥”中,中华武术表演贯穿整场晚会,一位位海外“武林高手”纷纷登场亮相,他们精湛的表演将中华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表现得栩栩如生。在武术表演中,表演者使用扇子、毛笔、大旗等道具,把武术演变为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武术舞蹈。
三、“汉语桥”中的中国现代文化
现代中国不能只建立在传统文化之上,现实中的中国文化也必然以现代精神为主导。“汉语桥”的组织者们不想用一个已经成为历史的、只能供人观赏的传统中国掩盖一个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的中国,所以中国现代文化也是“汉语桥”的重要内容。
在第二届“汉语桥”中,有一个试题故意将《茶馆》的作者混淆,让选手辨认。《茶馆》反映的也是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此时的中国正是在西方影响下不断现代化的中国。在第一届“汉语桥”中,华家德(伊朗)朗诵了戴望舒的诗《雨巷》,雷萌(喀麦隆)朗诵了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它们都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不仅反映了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而且新诗本身就是在20世纪才出现的现代诗体形式。
现代歌曲也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歌曲贴近现实生活,便于传唱,留学生还可以从中感受中国文化。在第一届“汉语桥”中,留学生演唱了中国著名作曲家陈歌辛创作的《玫瑰玫瑰我爱你》,阿达莱蒂(哈萨克斯坦)和米静婕(英国)演唱了《茉莉花》,彰显了中国现代歌曲的魅力。演唱现代歌曲极易吸引观众的兴趣,增加收视率。
四、“汉语桥”中的中外文化拼接
在现代社会中,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不断的交汇融合中发展变化,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也必然如此。随着世界各国之间交流的增加,各种文化的融合、拼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同时,不同文化之间的拼接常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汉语桥”中就出现了很多中外文化拼接现象。
在第三届“汉语桥”中,开场是一个大型舞蹈表演节目,融合了世界各地不同风格的舞蹈。其中,非洲舞蹈粗犷有力,拉丁美洲舞蹈热情奔放,欧洲舞蹈舒缓优雅。音乐剧小品《梁山伯与朱丽叶》把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梁山伯与英国莎士比亚笔下的朱丽叶进行了跨时空拼接。不仅给观众耳目一新的审美效果,而且可以通过对比展示两种文化的异同。在第四届“汉语桥”中,歌舞《忐忑・孤独的牧羊人・wakawaka》将三种不同文化背景的歌曲拼接在一起,不仅让观众同时体会三种文化的艺术魅力,而且产生了独特的拼接效果。
中外文化的拼接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体现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特点。中外文化拼接可以使留学生在多种文化的对比中更加客观地认识中国文化,培养包容心态。同时,选手们在比赛中能够接触到自己国家的文化,也使“汉语桥”比赛很有亲和力。
五、总结
“汉语桥”世界中文比赛已成为各国汉语学习者学习中文、了解中国、体验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在中国与世界各国青年中间架起了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文化全球化的特征和“汉语热”的兴起的背景下,学好汉语,才能进一步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认识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综观四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的总决赛,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届比赛中所占比例都是最高的,并结合现代特色,符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宗旨,彰显民族特色,另一方面也符合外国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这说明“汉语桥”正在日益变得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篇7
中国古典小说的相关文学常识需要识记,这是欣赏作品所必需的知识积累。此外,同学们还要认真阅读原著,对小说的故事内容、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写作特点都应了然于心。
一、掌握故事情节
同学们对小说中的故事情节要在认真阅读原作的基础上进行把握。如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描写了先后发生在官渡、赤壁和夷陵的三个弱军打败强军的故事。同学们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用一句话写出其故事情节。
其实,对于事件的总结,同学们掌握一个公式即可:何人+何时+何事。如官渡之战:曹操指挥自己弱小的军队在官渡打败了当时强大的袁绍;赤壁之战:周瑜指挥弱小的孙刘联军在赤壁打败了当时强大的曹操;夷陵之战:陆逊指挥弱小的吴国军队在夷陵打败了当时强大的刘备。
二、分析人物形象
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要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所处环境等来综合分析。此外,同学们还要注意原著中作者描写人物时所运用的各种手段,这样同学们才能理解心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所表现的人物性格和心理特点。如在有些问题中会提到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有两位家喻户晓、足智多谋的军师,他们是吴用、诸葛亮,这种题既考查同学们对作品中主要人物的了解,又考查同学们的阅读体验。
三、解读小说主题
小说的主题主要根据小说所描写的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诸种要素综合考虑,考查的是同学们对小说的阅读深度。如《水浒传》中有许多诗词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其中有:“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家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这句诗就表现了当时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相近诗句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模拟训练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却说玄德同行军民十馀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路过刘表之墓,玄德率众将拜于墓前,哭告曰:“辱弟备无德无才,负兄寄托之重,罪在备一身,与百姓无干。望兄英灵,垂救荆襄之民!”言甚悲切,军民无不下泪。忽哨马报曰:“曹操大军已屯樊城,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赶来也。”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拥民众教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百姓闻玄德此言,莫不伤感。
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小说 ,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文段的故事情节。
3.刘备自小家贫,以织席贩履为业,最终雄霸一方。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得以成就蜀汉大业的原因是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靠了门。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
2.从这段文字来看,林冲主要的性格特点是( )
A.疾恶如仇 B.胆小怯懦
C.谨慎细心 D.武艺高强
3.有关林冲的故事有的已演变成了歇后语。请你完成下列歇后语的填写。(选做两个即可。)
示例: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篇8
同样的,到了复旦中文系,老师比较多的也是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的讲授,剥离了文学最为本质的一些关乎社会、人类、生命的成分,俨然把文学上成了一门工具性课程。所以我才有时不无玩笑地对同学们说,如果坡上过中文系的课程,并以高分毕业后,可能再也写不出《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传诵千年的词赋了。
所以说,有了与我以往的同学们的横向比较和自身经历的纵向比较,我更加看重建平,想念在建平的求学经历,尤其是语文课。接下来,我打算按照时间顺序,逐一梳理高一、高二四个学期的我所经历的四门模块课程带给我的感受。都是一些很个人化的想法,可能不具有代表性,谨供您参考。
高一第一学期,是新闻方面的模块课程。我必须事先承认,刚走进建平时的我还是非常不喜欢语文课的,因为有了在初中时的无聊经历,我认定语文课就是那么回事,绝不可能在我的心中激起哪怕一丝一毫的涟漪。对我而言,语文只是一门需要通过考试的课程。就是带着这样的心情,我开始了高中语文的学习。可以说,建平语文新闻课程的讲授,为我打开了第一扇窗。它首先激起的是我对报章阅读的兴趣,这来源于老师在课程之初介绍的有关新闻业及其作品的常识性知识,这在以前的语文课上我闻所未闻。进一步,通过经典新闻作品的阅读,我开始关注日常新闻报道的内容及其背后所显示出的社会动因、心理动因,并认真地思考整个社会的运转方式。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高一第一学期的随笔中,我对来源于报章杂志的社会现象的评论与分析,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内容。从此,对于社会现象的关注、思考、分析与评论的习惯,或者说爱好,成为我自觉的生活方式之一,保持至今。
高一第二学期,是诸子百家的模块课程。古文以前是学了不少了,字词解释和语法现象也有一定的积累。但论起对先秦诸子义理的疏通、思想的阐释,是不大关心的。而建平的语文课,从诸子思想对于中国文化之源流的深刻影响和对个人生命的哲学意义这两点进行阐发,同样令我眼界大开。恕我直言,大学中国哲学课的教授思路其实也基本如此,无非材料更丰富一些、挖掘更深入一些、与其他哲学领域在学术层面上的联系更紧密一些罢了。这门模块课程首先培养的是我对古文本身的亲近,不再是以往那种排斥或者说无所谓的态度,就像我的那些初中同学至今对古文抱的态度那样。有了亲近,自然就有了进一步关注的兴趣和动力,我很想知道在这些对我来说还显得有些艰涩的文字背后蕴藏着前人怎样的思考和价值取向,这样的思考对于历史和人生是否具有普遍意义,从中汲取一些深刻的智慧,当然,古人没有让我失望。实事求是地说,对于古文的阅读态度的转变和深入研究的动力,来源于建平的语文课堂。
顺带提一句,记得当时的教学有一个走班制的操作模式,这个想法很不错。从老师层面上说,专攻一家可以让自己的精力更集中、研究更深入,向同学提供更多更精彩的想法;从同学层面上说,不囿于“一己之师”的言说,可以领略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和思维方式,而且因为多少熟悉了其他班级的语文老师,也可以增进对整个语文年级组的亲切感,至少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是这样的。
高二第一学期,是有关《红楼梦》的模块课程。对于《红楼梦》,我以前是敬而远之的。根据惯常的介绍,我总误以为它的脂粉气太重,情节又似乎比较拖沓,不太有意思。但是后来老师上了《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回后,我又一次惊异于这部著作字里行间渗透出的奥妙,再加上《红楼梦》前五回整体显现的一种浪漫神奇,又饱含人生苍凉况味的笔调,正与我当时开始的对于生活意义和道路选择的思考相契合,于是自然又是一口气读完。众所周知,《红楼梦》是深寓作者曹雪芹的身世感喟于其中的,所以阅读这部作品,为我提供了相当丰富的人生经历的参考。同时,我也为古典文学的魅力所折服,因为在此之前我的阅读兴趣多集中在外国文学上。道理说起来既简单又好玩,因为小孩似乎都有听故事的爱好,相比中国作家而言,我总觉得外国作家讲故事的水平要高得多,细节的铺排、情节的展开跌宕起伏,似乎中国同行难以望其项背。因而,在高二之前,外国文学名著我已看得不少了,但对中国文学的关注,尤其是古典文学,确乎刚刚起步。我有时也想,怎么就那么巧,偏巧是高二,我开始对于人生意义的大发现和大选择的时候,就碰上了《红楼梦》,让我在一开始就能站在一个相对比较高远和超脱的角度来看待现在与未来的生活,同时又发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丰富和美感,加上此前对于外国文学的阅读积累,让我深觉文学实在是一个太美好、太有诗意的领域呢?未知也!
高二第二学期,是有关美学的模块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对我来说那就更是恰如其时。往小了说,它教授学生如何在雕塑、绘画(陆张婷老师课程内容所及),诗歌、辞赋(张强老师课程内容所及),对联、园林(谢海颖老师课程内容所及)这些具体的文艺领域中去发现美的存在;往大了说,它就是在向学生传达着人在生活中发现美、享受美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种思想观念于当时的我而言,不啻又是一片新天地。以寻美的眼光望去,我惊异于生活中存在着如此丰富的美的成分,既如此,“何时忘却营营”就应该不是一个时时困扰人类的问题了。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于此有了真切体会,而不仅仅是从字面上去记住它了。
(摘自《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程红兵/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标题为本刊所加)
言 论
现在,家长在“教育”孩子,老师也在“教育”孩子,没有人在“倾听”孩子。其实教育最重要的是“知心”,“知心”是最重要的倾听。倾听真是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可以让人获得智慧和尊重,赢得真情和信任。
―全国优秀少儿工作者、家庭教育专家卢勤
中国的孩子在10岁以前最好就是边学边玩,如学点语文知识、学点1+1=2、学学涂鸦、学学毛笔字、锻炼团队精神这些更重要。中国人因为急功近利,开发孩子的智商太早了,过度开发,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后劲不足。现在中国教育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其实就是“过度开发”。
篇9
第一,问题创设应打破常识的误区———“唐诗三百首?”学生从小是从背诵《唐诗三百首》接触、感知古代文学的,且常常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句子萦绕耳旁。因此,在学习宋代文学的第一堂课我提出的问题是:“唐诗有多少首?”绝大部分学生凭第一感觉地回答是:“唐诗三百首。”当然,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那接下来就要分析错在哪里?老师和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相应解决以下问题:唐诗现存到底多少首?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有“唐诗只有三百首”的说法?《唐诗三百首》是什么?同时结合马上要学习的宋诗部分,还可以提出唐诗多还是宋诗多?宋诗现存有多少首?唐诗与宋诗孰优孰劣?等一系列问题。从常识入手提出问题,纠正学生以前在中小学阶段形成的知识误区,从而引导学生产生想要去探究问题正确答案的欲望,即探究知识的兴趣。在这样的兴趣支配下,学生通过教师接下来的相关讲授、分析,并结合以往所学,或许能对唐、宋诗概貌有一个直观、清晰的认识。这是一例。类似问题还有:“苏轼、辛弃疾是否创作婉约词,李清照是否创作豪放词?”学生以往中学阶段学习形成的观念是:苏、辛是豪放词代表人物,李清照是典型婉约词人。因此,问题提出以后学生的回答仍然是一边倒地的否定:“没有,至少没读过。”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不要马上给予评判,而是引导学生来一起解读两首作品: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研读作品,学生既能体会到作家的人生况味,更能直接领悟到词多样化的风格和同一词人对于不同词风的驾驭。
第二,问题创设应以学生的体验为本———“选林黛玉还是薛宝钗?”青年学子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期,对于个人情感和将来的对象充满了好奇、憧憬和期待,在自我心目中都有一个“理想型”。因此,在讲到《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时,教师适时提出:如果你是男士,选择将来的另一半,是喜欢多情的林妹妹,还是喜欢理性的宝姐姐?要回答这一看似简单的选择题,学生至少要明了一下几点:1、通读《红楼梦》文本。2、细读、精读文本涉及林黛玉、薛宝钗的情节。3、理清林黛玉、薛宝钗与贾宝玉的关系。4、全面总结二人的性格特点。5、作出自我的选择和说明理由。通过以上五个环节,学生对《红楼梦》无论是整个故事还是局部细节都会有亲身阅读体会的经历,并能从阅读文本中感受经典名著的“经典”所在。同时,通过分析宝、黛、钗的性格特点和爱情纠葛,也有利于学生在崇尚“速食爱情”的当下形成正确、健康、积极的爱情观念。如此通过创设问题、阅读文本、自我认识再到思想提升,将古代文学的文学性和人文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对于纠正网络和某些改编自古典名著的影视剧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三,问题创设应以小见大、贴近生活———“什么是炊饼?”古代文学作家、作品存在的时代距离学生生活的21世纪比较远,如何能拉近古代与现代的时间差距、如何能消弭文学世界与现实生活环境之间的界限,这就要求教师创设的问题也应从现实生活入手,找到古今的相通处、相似点。因此,古代文学教师在讲到明清章回小说这一最贴近世俗生活的文学类型时,不妨以某一点为突破口,鼓励学生探求其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及富有的历史、文化意义。如讲《水浒传》和《金瓶梅》时,提出:“武大郎卖的炊饼究竟是一种什么面食?”小小一张“炊饼”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以下内容:宋代北方的饮食习惯、面食在中国的流传特点、炊饼和今日烧饼(或煎饼、馒头、蒸饼)的比较、饮食变化蕴含的文化意义。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充分体会文学、文化、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并能跳出书本的桎梏找到思考的着力点。在章回小说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在讲到《西游记》时,提问:“《西游记》中谁挑担子?”多数学生从小对《西游记》改编的影视剧耳熟能详,因此,给出的答案是一致的:“沙和尚。”这个问题很小、很简单,也是常识性的,对学生来说答案几乎毋庸置疑,但却不是真正的正确答案———猪八戒。为什么挑担子的角色从小说中的猪八戒变成了影视剧中的沙和尚?这就要求学生去努力探求现代影视改编对于古典名著改编的原则、方法和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了解古代文学所具有的现代属性。同时,还能将文本跟改编剧作之间存有差异的问题举一反三,看看其他几部古典名著的现代改编情况。这样,既能促使学生阅读小说文本,又能与学生感兴趣的影视剧相挂钩,可谓一举两得。
第四,问题创设还应突出古代文学蕴含的优秀人文精神和对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积极作用———“屈原、司马迁、苏轼、辛弃疾、陆游、曹雪芹等教会了我什么?”
篇10
高等教育,历来就是出人(培养社会需要人才)、出理论(总结和建立专业理论体系)的地方,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也不例外。现代设计的实践,要求艺术与设计教育积极回应社会的这一要求,尽快建立起,适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一、转变思维方式
教育体系的改革主要是思维方式的改革。不论是教授者还是被教授者,其思维都要进入信息时代,以全球化的眼光去选择知识。教育改革不但要有新的知识内容,还要有新的知识传授形式;具体地说,就是从“内容”到“形式”必须体现社会化、信息化、智慧化、创意化。对于设计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来说需要塑造的不是形式,而是思想。中国当前的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多,但本质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我们总是用过去的眼光和方式来解决当前的问题。这种教育对于我们民族的长远发展毫无益处。
1.包豪斯的经验
20世纪以来,包豪斯几乎成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成功的代名词。包豪斯的实际影响,以及它所具有的广泛积极指导意义,早已经超出了它本身的工作效果和教育成就。那么是什么使包豪斯能够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呢?简而言之,就是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包豪斯的出现,是现代工业与艺术走向结合的必然结果,它是现代建筑史、工业设计史和艺术史、艺术设计教育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包豪斯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紧随社会进步,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创立新思维。
2 .市场的需要
任何改革,当然也包括教育改革在内,都是对不适应新形势的旧体制的改造,从而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新体制。改造旧体制,建立新体制,首先就需要思维方式的转变,没有这个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就不可能建立起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体制。对艺术与设计教育而言,转变思维方式,更是刻不容缓。这是市场的需要,也就是说,客观形势逼迫艺术设计教育必须转变思维方式。
据调查,有些学校的教学内容(共同基础课除外)几乎十年没有变动。令人可畏的是将落后时代的观点向今天的学生传授。某大学工业设计系教师向考察的日本设计教育专家提出“设计时是先考虑功能还是考虑形式。”回答是“哪个都不是。首先要考虑能卖出去的设计。”在以营销为目的进行设计的今天,同十年前供小于求相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功能决定形式的时代已经结束。大多数产品由于电子技术的导入,产品的功能是通过电子元件得到了解决。造型设计是如何体现功能的呢?美国大学教授的教学内容每年都不一样。日本千叶大学工学部?工业意匠学科?人间工学的教授们提出:“设计师不仅考虑设计的硬件问题,更应该考虑设计的软件问题”。日本各大学的教育理念中常提到的一句英文是“communication”意为“通信、传达、交换、交流、传意”。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科之间的交流,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国际之间的交流等对于信息社会的今天是极有含义的概念。
二、整合教育资源
1.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与艺术应该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
艺术设计,归根到底是通过艺术与科学共同的合成手段,创造着人们的全新生活,在这全新生活里,体现的就是一种文化。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因为有着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所以才能在世界上取得今天的可圈可点的艺术设计成果;靳埭强、韩美林等人,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也决不可在申奥会徽的竟标中,一举夺魁。
那么,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接受完整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同时,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与艺术的熏陶呢?这里提出三种可资借鉴的方法,供大家讨论。
第一种方法,可以在每学期,规定出若干的专题讲座,系统地、概论式地对易学文化、老庄哲学思想、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词、曲、赋等,进行专题讲座。这种专题讲座,要有知识性、趣味性、针对性。
第二种方法,可以不定期举行学术报告会,就某一课题,或者某一方面内容,进行学术讨论。
第三种方法,可以由任课教师,在学习的不同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召集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在接受一种新知识后,有机会反刍消化,并且有机会通过讨论,产生一些新奇的艺术或设计灵感。
[1] [2] [3]
2.现代科技成果应该反映和促进艺术设计教育水平的提高
信息社会,高新技术在层出不穷的涌现,譬如电子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正在冲击着传统艺术的载体;材料科学的进步,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促使产品的加速更新换代;建筑科技的发展,也正在使智能建筑、生态建筑走人们的生活,等等这些,逼得我们应顾不暇。站在时代前沿的教育,不可能、也不应该再去传授手工艺时代的技法。至于那些已经变成历史知识科技成果,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到艺术史,或者设计史里面去讲,也可以作为常识性知识讲授,但不必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
三、充实教学内容,整合课程设置
第一,承认艺术设计学科的相通性,加大共同性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产品设计(包括建筑、工业等等)、平面设计、环境设计、装置设计等等,在艺术设计这个大概念下,大范畴里,它们之间的总体共同性,远远大于个体差异性,从理论上讲,它们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更多的体现在它们各自的不同工艺上,而这又是它们各自学科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所以,加大共同性课程的设置,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培养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必须的。这种加大,不但要有广度,而必须要有相当的深度。这种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学校受到更加完整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同时也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表现了明显的市场取向意识。
第二,在共同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各自深化的专业。在接受比较全面、完整的艺术设计学科教育基础上,由学生自己根据各自的喜好选择不同的专业课程,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不必事先划定更细的专业界限。此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艺术设计专业总体知识,也有利于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就业选择。
第三,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与艺术教学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与艺术,应该说,在某种意义上,是保证设计师创造力的必不可少的功底,我们应该在现代设计教育上有所充分的体现,增设这方面的课程,加大这方面的教学力度。
第四,在学习和掌握传统艺术设计知识的同时,应该提高对新媒体这个艺术设计载体的认识。这就是说,要积极学习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能够使学生熟练运用高新技术工具和表现手法。我们的艺术设计与市场结合的那么紧,与工业化结合的那么紧,这本身就要求我们的现代设计教育,把最新的科技成果直接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来。这方面,一要提高认识,二要加大投入,三要全面推广。
第五,加大材料科学的教学力度。对于现代设计来说,材料的掌握和熟练运用,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在产品设计上表现得更为突出。譬如建筑设计,没有对新材料的认识和熟练运用,就不可能设计出集艺术与科学一体的优秀作品来。信息时代,材料科学发展很快,一个面向未来的设计师,必须及时的掌握它的变化,熟练运用它的优越性能。
第六,加大实践课程的内容、方式和课时。现在我们过于强调“学院化”教学,在教学实际中,常常把实践,或者叫实习,当成儿戏,流于形式化。教的不认真,学的很马虎,根本起不到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增强理论教学知识的效果,这几乎成了中国内地学校的通病。事实上,这种必要的实践课程,对艺术设计这门具有较强应用性质的学科,是非常必要的。前面已经讨论过,这种实践课程,今后可以走与企业和社会联合的路子,使学生有针对性的做,而且做出的东西就叫它成为产品,进而成为市场上的商品。这是一种主动的实践教学方式,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过去被动实践教学带来的不良因果。
四、总结
篇11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比较丰富,形式多样。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四类:
一、古典文学
这是课本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最主要的内容。其中,主要包括古代诗词、古典小说、对对子、民间传说等。古代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支奇葩。它以其篇幅短小、内容浅显、朗朗上口、易于背诵的特点,特别适合小学生阅读。12册课本中,册册安排了几首古诗词。学生随口就能吟上几首。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古典小说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苏教版第九册安排了《水浒传》中的故事《林冲棒打洪教头》;第十二册则收入了《西游记》中的《三借芭蕉扇》……对对子是古人学习的必修课,如今,它出现在了“练习”中,学生也因此初步掌握了一些诸如“红花对绿叶”、“明月对清风”之类的基本的对对子的方法。此外,还有《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学生不仅从中认识了这些美丽善良的人物,而且了解到了有关的民俗传统、天文星象等知识。
二、传统美德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语文的思想性的直接体现。有历史名人故事,如《郑成功》一文中的郑成功。他的动人事迹定会深深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孔子游春》中的孔子,他在泗水河畔有关水的一番议论,不仅教育了他的学生,也教育了我们的学生们。而《三字经》的收入更是史无前例的。七百多年来,《三字经》作为儿童启蒙读物,流传至今,影响很大;近代,这本小册子,被翻译成英文、法文、拉丁文,流传甚广。这本书内容非常丰富,包括语文、伦理、历史、常识和较多的名人故事等,人称“小型百科全书”、“袖里通鉴纲目”。现在,我国不少小学把它作为学生的课外读物,组织大家阅读,有些《三字经》现成的话语,已经成为广大群众常用的口头语言。学生们以前只是依稀记得“人之初,性本善……”而今,有关孝亲敬长、礼貌谦让的《三字经》的内容真实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为人子,方少时……”当朗朗的读书声在耳畔回荡时,还真让人产生些许古代私塾的感觉。
三、建筑遗产
优秀的建筑遗产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莫高窟》的神秘美丽、无与伦比的壁画等建筑艺术,令学生无限向往;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及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使学生叹为观止……惊叹的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
四、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在小学语文课本上出现的内容只是其中极少的一部分。如记录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诞生,学生从课文中不仅感受到民间艺人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不屈精神,同时也被《二泉映月》这首民乐的艺术魅力所折服。
当然,这几方面的内容并非是完全独立的,它们之间有交叉的关系。如,在古诗词中,诗人美好的思想感情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学生在惊叹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辉煌的建筑艺术的同时,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只是这三者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而已。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如果按部就班,以文解文,对这些内容进行空洞的授课,学生便会觉得枯燥无味,甚至昏昏欲睡,显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笔者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以下方法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古典文学——诵读结合
作为古典文学的精华,古代诗词的教学应该遵循以读为主的原则。富有感情的朗读,有助于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领悟;背诵则是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重要手段。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丰富语言积累”的要求,并明确规定六年制小学生背诵优秀古诗文不少于160篇(含课文),并在课标后面附有古诗词推荐篇目70首。因此,还必须要求学生进行古诗词的课外积累。这可以是根据作者或诗的内涵,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如学习了杜甫的《望岳》,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有关赞颂名山大川的故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苏轼的《题西林壁》;也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杜甫的诗篇,如《春夜喜雨》、《绝句》(迟日江山丽)等。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古典小说的教学。在学习了《林冲棒打洪教头》和《三借芭蕉扇》之后,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水浒传》和《西游记》,再延伸到阅读四大古典名著甚至更多。事实证明,这是完全可行的,甚至能在班级中形成阅读古典名著的良好氛围。
二、传统美德——知行合一
《三字经》包含了读书、礼仪等多方面的传统优秀品质。课本在选入时,都是取其之精华,对学生进行了孝亲敬长、谦逊礼让等方面的教育。学生熟读成诵后,以此指导自身言行,形成良好的品行,这才是达到了教学目的。同样,课文中有关古代名人的事迹,也深深感染了学生。如《郑成功》一文,学生们学习郑军官兵英勇杀敌的情景时,都不禁心潮澎湃:“好!”“消灭他们!”“郑军官兵真是太神勇了!”……充满激情的语言让教师欣喜不已。爱国的美好情感已植根于学生的心中。确实,好的教材能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到思想上的震撼。郑和、孔子到屈原、文天祥,这些古代名人的感人事迹所折射出的优秀品质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这是让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感到欣慰的现象。
三、建筑遗产——直观拓展
课文列举的建筑遗产都是极具代表性的,甚至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许多离学生实际较远,如果照本宣读,就如纸上谈兵。现代化的媒体手段为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课文《莫高窟》提及的彩塑、壁画、藏经洞等让人感觉神秘而遥远,课文的插图也是有限的。而当打开网络,学生不仅能欣赏到各种类型的彩塑和壁画,还能了解有关莫高窟的发现和被掠夺等史实。它所产生的效果是在课堂上采用其他手段所难以比拟的。因此教师课前精心准备教学课件是十分必要的。如有条件,上一堂网络背景下的阅读课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中国的建筑遗产还有很多,故宫、长城等。离学生较近的,便是苏州园林了。运用多种方法查阅资料,进行实地旅游,相信学生对中国灿烂的建筑文化会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四、民间艺术——欣赏领悟
篇12
现以两首“言愁”词作为例,试作浅论。
李后主佳篇无数,其中《虞美人》结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照耀古今。鉴赏这一句,可以袭用常规思路:教读者体会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的古典文学特征;也可以另辟蹊径:体会揣摩平仄音韵与词句情感的关系。
只要多加诵读便不难发现:词牌在平仄上的合理分配对情感的表达有护助作用。《虞美人》末句五仄四平(),呈现出波涛不尽之势;平仄交错,弦弦掩抑,悲戚难平;仄起平收,无可奈何,逝者如斯;不答作答,不绝于耳。《虞美人》全词共三问三答,三问已经问遍个人的坎坷凄楚,最后一答还能说什么?李煜说出的是宇宙的恒常和人生的无常。
世人常谓李后主词笔“婉转哀伤”,如何读出却并不容易说清,恰如西方人所说:音乐始于词穷之际。真正令后人嗟叹歆羡的是在完美的结构谋划中浸润一往而深的情,从巨大伤口中淌出的文字,这才是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以血书者”。
李清照的《声声慢》没有李煜的家国巨变,只是记一日生活,却一字一泪,咬牙咽下。阅读这首词的难度来自各人“解愁”的方法、人生经验不同。历届学生中总有人不喜欢这首词,觉得她过度渲染了个人的“美丽与哀愁”。并且读了开头十四个字就能明白这是首愁苦之作,读完全词依然“怎一个愁字了得”,似乎意料之中,并不出奇。平心而论,这首词的“非典型”之处正在于此。起首突兀而来,完全不依“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俗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形成一种凄凉美妙的声调,行为、环境、心境全部包锁在其中,十四个重叠字真是百感交集、不吐不快。你想,这三句要是由手执红牙板的宋代女子歌出,会是怎样的吞咽凄楚,绕梁不绝?不仅开头,结尾亦然。“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二十几个字不妨让学生玩个小游戏:用自己最快的速度清楚地朗读这几句,尽量不读错。多读两遍就会感觉到,这看不出雕琢痕迹的结尾却像“绕口令”式的难缠,心急、心粗都容易读错、读不连贯。实践后再告之以专家的研究结论:“二十多个字里,舌音、齿音交相重叠,是有意以这种声调来表达她心中的忧郁和惆怅。”(夏承焘《唐宋词欣赏》)舌、齿之说不必悉授学生,只要能引导学生从品诵音韵之美的角度读词,获得一点别样之趣即可。
篇13
品鉴作品过程是作品、作者、读者三方互动过程。初读诗歌弄清楚它是写哪方面的内容,即诗歌的主题是什么,是感怀诗、羁旅思乡诗、山水田园诗抑或其他,读懂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第二步,把握作者在诗歌里表达的情感。“诗言志”,古代诗人常常把自己的身世经历与个人荣辱,融入到自己的诗文中,这就需要我们对诗人的成长过程有个准确的把握,这也就是“知人论世”。像读杜甫的诗歌,如果不把握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我们又如何体悟他那忧国忧民的高大形象。鉴赏诗歌,语言的品鉴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古典诗词的语言可谓一字千金,品味生动形象、富含变化的语言,深刻感受诗中蕴含的主人公形象,体会诗人的情怀,进而进入诗境,引起感情的共鸣,可以使读者获得无尽的审美感受。古典作品离我们时代较为久远,表意又很含蓄蕴藉,讲究字斟句酌,用典押韵,因此“赏意象”在诗歌品读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从“物象”入手,品味“意境”,达到“景美”、“情美”、“意境美”的高度统一,领悟出作者的思想情感与具体物象的融合。当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家生平经历、作品内容、社会背景透彻把握时,这无疑锻炼了我们的整体阅读能力,加深了我们对作品的了解。当然,要想真正理解作品,把握作者的情感内核,读者还必须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驰骋想象的羽翼,细致入微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并补其“空白”,从而在原有作品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这当然是提升个人鉴赏能力的大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