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背景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智慧教育背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智慧教育背景

篇1

二、智慧教育的产生、发展与内涵   

1.智慧教育的产生源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在智慧城市开始崭露头角的今天,智慧教育也逐渐进人我们的视野。智慧教育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集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于一体的教育信息系统,是当代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境界和教育现代化追求的重要目标。高校的人才素质、技术发展水平和应用创新能力等为智慧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使得高校成为智慧教育的先行者、倡导者、不范者和引领者。要推行智慧教育就要实现智慧环境、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评价、智慧服务等核心要素中信息技术与教育业务的深度融合,进而提高教育利益相关者(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会公众等)的满意度。智慧教育和云会计有着共同的技术基础(如云计算等)和相同的目标(提升教学效果和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智慧教育服务实施方法可以为高校云会计实施提供借鉴。高校云会计作为智慧教育的一部分,可以从已有智慧教育中调用服务以实施高校云会计。   

2.智慧校园的建设是智慧教育发展的基础。智慧校园包括融合的网络与技术环境、智能的管理与决策支持、灵活配置的教学资源平台等九大特征。智慧校园是把感应器等设备眠人到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各种实物、场地、设备中,并且将其连接成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教学、生活与校园资源和系统的整合。在智慧校园的基础上,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于教育,并对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就形成了智慧教育。智慧教育的目标在于实现各类应用、数据及、业务流程的有效整合。物联网等技术为发展智慧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3.智慧教育的内涵。最早提出智慧教育概念的I13M公司指出智慧教育的内涵是:①以学生为中心;②多样化的互动式体验;③实时统计与分析:对教学、教育资源的科学分配、集中管理、实时监测;支持利益相关者等多视角多层次的统计分析;④集成管理:对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的集成化操作和处理,对教学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对个人和群体教育信息的完整性记录和管理;⑤高度集成的资源共享,随时随地可得的优质资源。   

三、智慧教育服务的实施思路   

智慧教育的实施是当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智慧教育是通过智慧教育云平台系统,对外界需求进行智能处理,为教育管理提供资源配置、数据集成、信息管理、运行状态监控、教育质量监测等业务支持,实现教育智能决策、可视化管控、安全预警和远程督导,提升教育管理智慧化水平的过程。   

1.智慧教育服务的基础智慧教育服务的基础是智慧教育百平台系统;智慧教育百平台系统是基于教育资源基础数据库(数据从智慧校园中采集或其他渠道获取)的应用系统平台,它可以成为教育数据存储、数据运算、网络管理服务、应用服务等服务的中心和枢纽。我国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就提出了“形成百基础平台、百资源平台和百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层级架构”。在智慧教育百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实现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数据智能服务。例如,查看教育资源配置状况,查看学校的实时运行状况(教学、管理、安全等),查看所有设备及资产的运行状况,科学评估教育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更加直观地查看学校的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应用与共享状况。从技术视角来看,要实现智慧教育服务还要实现功能智能服务。功能智能服务体现在:①智能控制。②智能诊断。③智能调节。④智能分析:智能分析关注微观层面数据处理方法,例如通过数据统i}一、横向对比、趋势分析等技术方法将数据转化为知识,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数据智能服务关注宏观层面数据结果报告,例如教育资源管理的可视化。⑤智能调度:基于智能诊断、智能分析的结果,科学调度教育资源、分配教育经费等。   

2.智慧教育服务的技术支撑和环境支持如图1智慧教育服务不意图所不,物联网、百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智慧教育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服务提供商利用它们构建、提供相关的服务。其中,物联网通过二维码、全球定位等技术,将各种教育实物、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百计算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统一采集与集中存储,实现业务流程的统一运行与监控,提升管理效率。另外,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与处理,可以为教育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实现管理智能化。近年来,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应用大数据技术辅助教育管理工作。例如,华东师范大学利用预警系统跟踪学生餐饮消费数据,发现低于警戒值就发出短信慰问,询问学生是否需要经济上的帮助。再如,浙江大学通过对资产归纳、整理,最终}}i成权威、全面的资产数据,少十基于资产数据提供分析服务。   

如图1所不,除支撑技术之外,智慧校园还提供了其他服务支持,其中,智慧校园是教育的实时统11一与分析、集成管理、高度集成资源共享的基础。数据智能服务既可以作为提供给用户的独立服务,也可以作为功能智能服务的基础。而功能智能服务既可以是建立在智慧教育百基础上的服务,也可以是建立在数据智能服基础上的智能服务。软件即服务(智能服务)可用于实现教育的智能决策、可视化管控、安全预见和远程督导。要想实现图1所不的智慧教育服务,参考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需要进行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等工作。   

篇2

承办单位:北京合众会展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同源有限公司

会展类型:教育/培训/艺术

国家/城市:北京

参展范围

3D打印机、三维扫描仪、3D打印笔、3D打印实验室建设、3D打印课程、3D打印教育解决方案、3D打印服务平台、教育机器人、机器人教育课程、AR\VR教育解决方案、STEM教育教育解决方案、各类创客教育内容提供商解决方案等;

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技术装备:教学仪器及成套设备、物联网教学设备及实验室、三维动作捕捉系统及虚拟仿真系统、无线感应技术及设备、智能教具、印刷及复印设备、实训设备;职业学校自制教具、教学方案及成果等

互动教学及智慧教育:三通两平台、家校通、智慧教育相关解决方案、云教室、云桌面、录播系统、翻转课堂、电子白板、液晶白板、电子书包、LED大屏幕、触摸一体机、高拍仪、视频展台、高清电视、实物提示机、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讲台、音频收录机、一体化切换台、教育电子产品、音视频解决方案等其他现代化教育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

篇3

随着市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在新的时代,教育工作也逐渐开始走新知识、新方法之路。而在职业高中里,教育工作者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其中的会计专业成为了重点对象,这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进步,各个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职业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为此,作为专业的会计人员,其思想观念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业务水平要不断地提高,知识层面也要不断地拓宽。与此同时,也迫切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如何提高会计教学的质量,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当今的社会和形式的需求。因此,作为职业高中,其有必要将加强会计教学质量工作提到日程上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我们必须认识到要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作为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的教学水平,熟练掌握专业知识,还要不断地进行职业道德素质的学习,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

一、会计诚信问题以及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会计行业中的“诚信问题”。目前,在一些企业中,很多会计人员做虚假财务报告,其诚信问题受到社会的质疑。近些年,我国出现了一些上市公司造假案件,使众多投资者上当受骗,其主要是由会计师做出了弄虚作假的账目,以此来欺骗投资者,诱导他们来投资。正是因为一些会计师道德败坏,在工作中违规操作,致使我国会计师的诚信问题受到严峻的挑战。根据调查现实,很多上市公司的信息都存在不可信的程度,使得投资者对股市投资缺乏信心,造成股市行业不容乐观,以致影响到我国的国民经济。在一些企业中,会计人员造假账、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违法现象也是屡见不鲜,这种腐败的行为对企业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甚至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造成当今会计失信问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一是社会中的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在社会中普遍存在极端功利主义的道德败坏的思想,使得整个社会的信用下降。与此同时,在这种环境下,如果作为一名诚实的会计人员,其最终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在会计人员工作方面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对于会计人员的行为道德缺乏严格的规范,以致在利益的驱使下,发生了不道德的行为。三是由于社会就业问题的紧张程度造成会计人员的就业压力很大,这也是会计职业出现道德败坏行为的原因之一。

2.会计教学重视理论忽视了实践。在一些职业高中里,对会计专业进行教学时,只注重理论方面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计专业的技术性和操作性都很强。作为学生,不仅要要弄清一些会计专业的基本概念、原理,更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去领会这些概念和原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课堂理论知识的教授,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并不重视够。学生通过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学习,被规定在书本中的条条框框里,与实际的生活相差甚远。学生到实际工作中,往往在对工作的处理上措手不及,结果是漏洞百出。

3.会计教学的手段比较落后。在现代的会计工作中,其都使用了计算机办公,这是一种电算化的工作方式。而目前的会计课程设置主要是以手工操作为基础,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也是以手工操作为主。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社会的需求,而电算化会计则是会计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在一些职业高中里,也逐渐开展了会计电算化的课程,但由于教师力量相对薄弱,并且学生实际上机操作的机会又很少,使得教学工作质量难以提高。

二、会计教学工作的解决对策

1.会计教学工作中要讲授诚信的重要性。会计行业中的诚信是会计人员之本。会计的基本工作就是通过对大量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并使用计算、归类等方式,来对业务进行整理和汇总,其中包括了记账、算账、报账等程序。其工作任务就是要将经济业务状况全面、完整、综合地反映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基础,才能发挥出其实际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要让学生认清这一点,并进行相应的教学工作。

2.在传授会计专业技能时,将职业道德教育渗入其中。学校有责任教会学生树立职业道德观念,教师有必要将职业道德思想渗透在学生的思想观念中。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可以结合相关案例资料,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形式,组织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观点和解决办法,使学生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学习培养了他们的道德观念。

3.职业高中要加强会计的电算化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各种财务软件的应用能力。会计电算化会逐步取代手工操作,学校应该重视起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工作。在课程设置时,应开展会计电算化必修课程,在计算机中建立会计电算化培训题库,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同时教师也要对会计电算化进行不断的研究与学习,将信息技术与会计知识融会贯通,以此开展会计教学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高中作为传授专业技能的学校,其对各个专业的教育教学是至关重要的,而会计专业普遍受到社会的认同。因此,要加强会计专业的教育,就要从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入手,会计工作讲求的是诚信,职业高中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从而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也就是说,在我们开始给学生传授会计专业知识时就应该引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对于这项工作的开展并不容易,需要结合专业内容将职业道德教育渗入其中。这也是每一位财会专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童子琴.情境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1,(05).

篇4

随着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加速转型,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迁,社会道德观和文化价值观空前嬗变,市场和功利观念强力渗透社会生活各个角落,思政教育曾经的辉煌与荣耀日渐式微。从形式上看,传统思政教育以文本教育为主导范式,¨;现僵化和异化现象;从内容上看,传统思政教育以理想化素材为主体,出现虚伪化倾向;从功能上看,传统思政教育以人的规范为主旨,逐渐开始制约人的发展。因此,在社会急剧变革和社会转型条件下,要克服传统思政教育的上述问题,必须探讨思政教育的价值取向和转型。

一、思政教育的工具化向人本化价值诉求的转向

工具理性是以计算和预测思维为基础改造和控制自然以满足自身需要所形成的基本理念,随着物质世界的丰富,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主见呈现物化态势。在此背景下,思政教育背离了生活化的要求。一方面,思政教育片面强调社会政治价值,忽视育人功能的发挥,思政教育功利化倾向明显。在传统思政教育的文本内,思政教育多从社会需要和国家本位出发,人的自身价值和人格的培育有所缺位,把思政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思政教育的功能开始异化。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凭借科技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思政教育既不能满足计划条件下思政教育的政治功能,又不能满足人自身的发展需求。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思政教育意识形态功能逐渐弱化。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思政教育更加关注手段和方法的有效性和工具性,赚钱的知识技能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于是,思政教育的内容表现为知识化,越来越远离生活化的场景,知识性德育代替了生活性德育,最终背离人精神自身发展的要求,与人的生活实践越来越脱节。

当计划经济向市场化经济转变,社会急剧转型过程中,人身依附逐渐解放,人格独立意识逐渐培育。思政教育的价值取向逐渐要实现从工具理性向人本化的转换。思政教育必须承担起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的责任,创造条件,在多元化和生活化的教育方式下,“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起来,开展全面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说,只用对思政教育功能取向的认识发生转变,思政教育的模式、形式、内容和目标才真正符合思政教育自身发展演变的规律。

二、思政教育的规范化向发展化路径演变

在任何社会条件下,思政教育都是一种反映社会客观需要的教育活动,要求具有规范人的属性和特征。思政教育的规范性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思想信念,进而规范人的行为。在形式上,表现为根据某一政党的立场、信念和方针,灌输和传授给受教育者,最终达到统一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目的。传统思政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从国家和政党本位出发,以控制、改造和利用为抓手,是通过对人的控制和改造以培养符合特定阶级和政党所要求的人。

包括思政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育人,使人生活更美好。传统的思政教育多从理论出发、从规范出发,代替本真的现实生活,最终消解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社会财富快速增加,当社会从物质匮乏时代向过剩转变时,人们的生存压力减少,更加关注生活的质量和精神生活。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为思政教育从规范化向发展化发展演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加速转型,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迁,社会道德观和文化价值观空前嬗变,市场和功利观念强力渗透社会生活各个角落,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冲突与转型势必带来强烈的精神冲击,人们常常很难或无法用既定的主流价值取向予以合理的解释与妥善的处理。特别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客观需要个体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完善。因此,思政教育应该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

篇5

一、学校要重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教师应该从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彻底转变观念,把品德与社会课与语文、数学课同等对待,不轻视,不挤占,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钻研教材,突出思品课的生活性,因为贴近生活的品德课是最亲切的,同时也是最真实的。在教学中采用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他们喜欢的方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参与,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正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如何关注学生的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采用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绝不是用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吸引学生,更不是搞花架子取悦学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做一个积极的生活者,让他们能够体会到用文明健康的方式可以过更好的生活,引导他们明白“其实生活可以更好”。我们要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回报、诚信的价值、人格的魅力,这样学生才愿意讲诚信、重人格、求合作,才会有参与的兴趣。

二、动静结合,使课堂充满活力

新课程改革正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各种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冲击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基本得到消除,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新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并不是指教师就完全放开手,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这种不仅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反而使得课堂秩序混乱不堪。素质教育仅仅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但是不要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因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都比较差,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这也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好的方法。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有不少教师对课堂教学中活动的理解与处理走进了误区,他们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动”,认为让学生活动得越多,学生的主体性就体现得越充分;让学生活动得越多,就越能体现课改精神。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却收效甚微。小学生的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更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对学生的课堂活动应该分配明确的任务,让学生在动中学。教师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就组织学生开始讨论,学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匆忙展开讨论,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得不到锻炼,还会使课堂教学环境特别混乱。一堂好的课,应该有“动”,也有“静”,一张一弛,动静结合。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要能够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该动就动,该静就静,注重实效,收放自如。

三、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生活教育

在小学品德课程中,课程的内容大多是与学生的成长和生活相关的,这些内容往往不能通过灌输使学生掌握,而是要结合实际的生活,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另外,生活中一些黑暗面,也应该让学生知道,让学生明白世界不是完美无缺的,虽然儿童的年龄比较小,对事物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但是要让儿童有这种认识事物的意识。既然这门课程叫做品德与社会,也就是告诉广大的教师,课程内容的设置不是单一的、理论化的、系统的书本知识,而是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生活经验。课程为儿童提供了反思和创造的对象。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生活教育不能把课程仅仅理解为生活中有关教育的东西或文本,而要把课程理解为让学生来探寻人生意义的活动。儿童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存在于社会之中,所以教育就需要儿童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教育作为影响儿童整个成长发展的活动,应该关注儿童的生活,让儿童更好地生活,体验到生存的意义和幸福。因此,从体验生活和生存的意义与目的出发,教育需要把儿童培养成现实生活的主体。

我认为,小学品德与社会在实际的教学中,还要与其他的学科相结合,设置一些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模仿或者分析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既能够认识到好的方面,也能分清楚不好的方面,尽可能地借助于课堂教学,让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生活经验得到更大的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6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新时期发展的需要,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提倡和谐社会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因此,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也有了自身的特点和内涵: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四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则应紧紧围绕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高校思想政治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中学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而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对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或个人施加影响,形成符合政党需要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从而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围绕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及道德观进行教育,由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等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不断提升,顺应时展需要,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生态观教育也成为重要内容之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和重视生态观教育,是指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理论的传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大学生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生态行为习惯。

二、和谐社会背景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倡生态教育的原因

(一)和谐社会的构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1.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观教学内容的更新。我国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其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尽管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有较为系统的课程计划和丰富内容,对学生施加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但是,伴随着工业革命以及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实践,我国科技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生活质量也进一步的提高,但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却是破坏与被破坏的关系,从短期来看,对资源的过分掠夺带来了一定的效益,但是纵观长远利益,生态环境和环境污染却制约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并在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成为人类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改善人类的行为,才能保障和谐社会的构建。

2.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生态价值观教育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在高校有效地进行生态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作为其有效的保障,教育环境作为教育构成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我国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为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生态价值观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大学生在学习的校园环境中能够很好地感受到和谐的校园文化,并能够时刻感受到学校对于生态及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构建和谐社会对大学生态环境的营造也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一方面强化生态校园的硬件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从物质和精神层次感染和影响大学生,从而在校园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感受到生态教育的必要性。

3.和谐社会背景下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建设祖国的中流砥柱,而和谐社会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深对生态价值观的教育,有利于正确处理和提高大学生的行为素养和科学意识,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择业观和创业观,能够更早地将生态和环境的保护落实到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中,并能够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思想教育生态价值观的教育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促进作用

1.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能够有效地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随着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不断扩大,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成为整个时展的需要。因此,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能够促使大学生重新定位大自然同人类创造之间的关系。在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必然会重新认识人与大自然相处的历史,从古代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到人类运用大自然进行生产和生活并创造价值的阶段,以及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考验等。在教育和案例分析中能够有效地分析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深刻认识这种错误的观念,并引导学生掌握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态危机的相关做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当前以经济为中心和以人类为中心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短暂而错误的。对环境和生态的任意破坏既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也影响着下一代人的生活,是自私的。在大学生中普及生态价值观念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生态就业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和先进思想的形成,从而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正确处理当代人同下代人之间的关系。

三、当代高校生态价值观教育现状分析

(一)教育内容缺乏,学生认识不足

尽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涉及生态价值观教育,学生能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但还不够全面和细致。例如,很多学生对“白色污染”和“工业三废”等基本问题有所掌握,但是却不太清楚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不同颜色的垃圾箱也不能很好地说明其标志的含义。因此,就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而言存在滞后性和片面性。尽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求其教育的内容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是,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渗透生态价值观的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应结合实际不断更新。尽管大学生在校园内外开展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的志愿活动,但是很多现象仅仅停留在口头和表面,对于环境保护的常识很多学生根本不了解。不但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生态价值观教育内容缺乏,而且很多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政课堂是否渗透生态价值观教育并不明确。有很多学生对学校的生态环境教育不满意。很多大学生甚至提出了高校应开设生态环境的相关课程,而他们从网络等媒体上获取的知识要远远多于思政课堂上的所学内容。同时,思想政治课上的生态价值观教育并没有有效地改善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例如:很多学生并不愿积极参加植树活动,很多学生仍然坚持使用塑料袋购物。

(二)教育方式单一,学生实践缺乏

与高校教育模式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也长期保持着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课堂上教师对着PPT念,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对于案例的评析也以教师的观念为主,因此,课堂上毫无生机。学生被动地接受相关的生态教育的理论知识,由于缺乏互动所以容易遗忘,而且不能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导致生态道德意识薄弱。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生活习惯对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引导。

(三)教育环境贫乏,学生文化缺失

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来说,校园文化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尽管提倡生态价值观教育,但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于生态价值观的体现并不明显,缺少相关的内容支撑,同时在相关的制度和法律制定中没有强调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培训讲座形式缺乏,所以不能够在学生价值观形成中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因此,单靠课堂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形式不能从精神层次上得到学生的认可。

四、和谐社会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生态价值观教育的措施

(一)丰富生态价值观教育内容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生态价值观教育首先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生态观是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进一步丰富。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更加细致的探索,要努力将生态环境的相关知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技术教育与生态观念的教育紧密联系起来,进行生态观的政治教育,并且努力构建相关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生态基本知识的灌输,例如:生态学知识、生态法律法规(森福法和环境保护法)等内容,同时,要针对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在内容方面创新,并学会借鉴国外先进的生态教育做法。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等先进科学的观念,注重对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和教育,从而形成科学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广大的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在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相关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让学生学习有关生态及环境保护的理论知识,还要指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日常环境保护等社会实践中去。

2.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课堂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相结合。在课堂上教师要敢于与时俱进提出最新的生态环境方面的案例进行评估,鼓励学生针对案例提出自己的观念,借助网络等媒体资源提升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并在课堂中以分享交流的形式提高大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通过提升学生的自学积极性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生态价值观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渗透,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应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一点一滴渗入生态气息。在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还应重视精神文化建设,不仅有标语还应体现在日常行为中,通过一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校园文化节、文化周等活动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环境的优越性加上学生丰富的实践活动必然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篇7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社会转型是指社会从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转变的过程。中国社会学者对于社会转型的理解可分三个方面:体制转型、社会结构变动和社会形态变迁。社会转型从本质上讲应该是社会结构的整体变迁,这种变迁包括很多层面: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转型等。社会学者认为中国经济转型期大致是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起点,从那时起,正是基于对市场经济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更优的判断局势下,选择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转轨的目标。

中国学者从当前的社会实际出发,认为社会转型期的主要标志是“中国社会正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正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化,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化,正从同质单一性社会向异质多样性社会转化。”在此过程中,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什么,怎样适应社会的转型,怎样才能有效发挥其在社会经济中的有效性,怎样提高其自身的吸引力,是一个迫在眉睫需要探讨的现实问题。

在社会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不仅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缓解就业压力,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作为与经济联系最直接和最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必定会受其影响,主要包括职业教育发展的适应性、有效性、吸引力、体系建设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 职业教育适应性问题

职业教育对社会具有适应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社会经济转型带来产业、行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这对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提出要求。在适应性问题上,职业院校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度不高

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之间,尤其是与产业结构之间并未形成一种良性的相适应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产学研合作在职业院校中作用的发挥。产业调整包括产业合理化和高级化,相应地,人力资源也应随之实现合理化和高级化,也就是对人才培养的结构进行调整,具体到职业院校就是在专业结构的设置上进行调整。学校的发展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其专业设置须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走“立足地方、依托地方和服务地方”之路,主动适应地方经济与人才结构调整的要求,通过科学预测和论证来设置专业,才能更好地争取地方支持。而目前不少院校专业结构的调整与新的产业集群形成不断壮大、产业链逐渐延伸等特点不相适应。

2.人才培养数量、质量与企业需求的适应度不高

人才培养数量、质量应与企业的需求密切相关。现在有些职业院校不了解企业的价值链和价值趋向,不清楚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学校与企业联系存在一定程度的虚化和形式化现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用人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培养的学生专业不对口,通过2~3年的学习,毕业出来不能学以致用。除了一些品牌企业,更多企业对职业院校一无所知,用人标准等信息更多靠行业协会、教科院等机构来传递。久而久之,学校抱怨企业不热心,企业埋怨学校不主动,校企合作不能“遍地开花”。

二 职业教育有效性问题

长期以来,因学校作为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质使然,很少谈论效率和效益。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职业教育发展的模式也应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职业院校应注重人才培养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所谓职业教育有效性,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对受教育者全面发展需要及社会发展要求的满足程度。职业教育有效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指向职业教育效率本身的有效性;指向职业教育效果的有效性;指向职业教育过程方式方法的有效性,这里主要指职业院校教学的有效性。

从生存阶段进入发展阶段,社会成员温饱问题等基本需求得到解决,私人物品短缺已成为历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来的成长型需要过渡到对教育的需求。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在经济的推动上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部分学校由于在教学目标定位、教学观念、教学质量等方面存在着错位和越位现象,职业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仍然不高。

1.教学目标定位有失偏颇

在目标定位上,部分学校存在偏差,仍然以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体系为主,以学科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与普通学历教育雷同,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无精湛和熟练的技术,又缺乏职业竞争力,在后续的职业生涯和个人潜能的挖掘上较困难。

2.教学观念落后

在传统教学观的支配下,不少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观表现出诸多诟病:一是对教学价值缺乏全面的认识,忽视实践操作,以知识理论为价值中心。使学生不能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不具备应有的职业岗位能力。二是教学效率、教育效益等观念不强,一味强调学习时间和精力投入,忽视对教学手段、教学结构和教学设计等的反思和优化,一些职业院校还是依靠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引路人的重大使命,故其教学观念的落后陈旧限制了学生积极能动性的发挥,拖曳了教学变革的步伐。

3.教学质量不高

对教学中理论知识部分而言,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专业设置缺乏适应性及课程体系缺乏职业性等问题,教学内容与实习实训脱节、与企业用工需求脱节,学生的理论学习长期局限于旧概念、老知识,与社会劳动力市场发展实际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而对教学中实际操作部分而言,实践教学设备更新速度严重滞后于现代企业的生产设备升级速度,实训基地建设缺乏规范性、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三 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

1.职业教育社会声望不高,学生、家长不愿就读职业院校

社会学的大量调查数据显示,人们在选择职业时会考虑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因素,而人们对职业的集中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职业的吸引力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财产层的分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迅速。社会分层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是以教育促进社会分层和流动为前提的,人们渴望通过一定程度的教育进入一定的社会阶层,获得或改变某种职业以向更高的阶层流动。也就是说,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为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人获得某种职业的吸引力。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工人,越来越多的社会调查数据表明,当前各大阶层的收入差距在加大,产业工人的收入和社会地位都比较低,职业教育的社会声望不高。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受“学而优则仕”传统文化观念和国家高等教育政策对普通高等教育重心倾斜的影响,加之学历仍然是学生升学或就业的法宝和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基本标准,许多家长对职业院校“另眼相看”,认为职业教育低人一等,不如读高中上大学体面。由于职业院校招生制度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职业院校录取的学生成绩偏低,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院校的社会评价相对较低。有研究者指出很多学生选择职业学校并非出自志愿,他们对专业认同度不高、学习动机不强。

2.生源质量下降,从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长期以来,“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使很多学生家长认为上职业学校没有前途,是不得已的选择,与此对应的问题就是职业学校生源质量下降,毕业生从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0世纪末,职业学校分配制度实行全面改革。鉴于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职业学校也彻底改变了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坐等生源的局面。

一方面,社会上熟练掌握新技术的一线劳动者严重缺乏,俗称“技工荒”,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生源缺乏及培养的学生是否瞄准了产业发展方向也有很多疑问,供需似乎陷入了矛盾的怪圈。

3.高职毕业生回炉,教育资源严重浪费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更高,高等职业教育的竞争加剧,不少技校为了增加招生吸引力,这几年纷纷改成高等职业学院。可高职的课程设置缺乏职业教育特色,不少学生毕业后,还得去中职学校“回炉”才能找到工作,这是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四 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问题

职业教育在纵向上分为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准备教育、职业继续教育。关于职业教育体系问题,尽管许多学者各抒己见,但其观点主要集中在目前在职业启蒙教育重技能、轻意识,重单一技能、轻广泛职业探索;职业准备教育除初、中、高职层次外,缺乏本科、研究生层次的构建,不能使接受职业教育的人获得更高层次的学历文凭;职业继续教育体系缺乏;横向上普职沟通不够,学生缺乏多次选择的机会。狭义的职业教育体系属于从教育内部,且以职前教育为主来构建的体系。

可以看出,适应性和吸引力属于外部因素,主要是从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层面提出的,适应性侧重于职业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更倾向于被动层面,吸引力侧重于职业教育自身魅力,更倾向于主观层面;有效性和体系构建属于内部因素,有效性是指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需求的满足度,侧重于教学的有效性,体系构建也是有效性的主要方面。

就本人看来,研究从这四个方面来构建社会经济转型期的职业教育发展面临问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职业教育国际化方面探究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型人才的培养、国际办学理念确立等面临的问题;从职业教育现代化方面研究课程、装备、信息化等面临的问题,这样有助于研究的全面性。

参考文献

[1]刘祖云.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2]阴祥.转型期职业教育有效性的现状分析[J].职教通讯,2012(4):19

[3]欧阳芬、欧阳河.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讨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J].职教论坛,2010(12)

篇8

一、人文素质的内涵和特征

人文素质是价值性极强的跨学科的复合性概念,人文素质包含了文学、历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艺术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教育学、管理学、语言学、环境学等关于人文科学中的价值取向,是在人文知识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高品位价值境界和深层次品行底蕴的人格修养、心理素质、精神态度、气质情操。

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具有历史性、科学性、价值性、社会性特征。人文素质的历史性特征在于它是对人文遗产的扬弃,人文素质的科学性特征在于它是对人文理性的应用,人文素质的价值性特征在于它是对人文旨归的守护,人文素质的社会性特征在于它是对人文关怀的践行。

二、大学生人文素质调查方法

2013年6月,笔者对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共发放《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问卷》180份,回收问卷166份,实际有效问卷160份。被调查对象中,男生占30%,女生占70%。在调查时,按照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的专业进行,同时按大一、大二、大三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每个年级的问卷均为60份,按男生和女生进行调查。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第一按专业调查,可以详细了解不同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差异;第二按年级调查,可以详细了解各年级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差异;第三按性别调查,可以详细了解不同性别的学生人文素质的差异。

三、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对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大学生人文素质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缺乏人文知识,如对文学、历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艺术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教育学、管理学、语言学、环境学等人文书籍很少主动花时间去阅读,他们手上捧着各自的专业书籍或是计算机培训书籍。各种专业书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无暇阅读其他人文类书籍。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浪潮的冲击下,实用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明显抬头,大部分学生对金钱和房、车过分追求,而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精神之追求却出现了精神真空。大部分学生重专业、重功利、重物质、重个人,轻人文、轻理想、轻信仰、轻集体、轻组织,道德水平滑坡,只讲个人奋斗,不讲集体协作,对他人漠不关心,对集体、国家和社会缺乏担当心和责任感。一些大学生行为举止、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不同,思想境界低下,自律意识弱化,诚信品质欠缺,不善于与人相处,人际关系紧张,人格扭曲。

四、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产生的原因分析

当前在校大学生多属于“90后”,成长在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对大学校园的莘莘学子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大学毕业即失业”的就业形势让大学生不再考虑个人理想信仰和崇高的精神追求,而是把大量时间用在学习各自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千方百计取得资格证上,忽视了对自我人文素质的培养,忽略了对基础的人文学科的学习。另外,用人单位在招聘上很少有招聘单位对毕业生的人文素质提出明确要求;人才市场的各种招聘信息和各种媒体的招聘广告都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努力方向。一些大学生为求一个好工作,拼命学习考试,只是想着如何做事,而如何做人渐渐被忽视。再者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丰富,而人文课程设置较少,甚至是空白。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必修课占用大部分时间,都略显力不从心,没有时间再去顾及别的活动。学校自身也缺乏有针对性的文化建设管理措施。大部分学生误认为人文素质不如分数、奖学金、资格证等实际,他们自身提高人文素质意识较弱。再加上社会上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放弃了原本就不多的人文课程的学习,转而加强专业课程的学习。

五、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途径改革

在教育理念上始终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正如世界著名学府麻省理工学院办学宗旨所说的那样:“我们需要在科学与人文之间创造更好的联系,其目的在于把二者融合为一种以科学和人文学科为基础而又不削弱任何一方的广泛的人文主义,从而从现代社会的各种问题所形成的障碍中找出一条道路来。”在教育模式上构造全方位的人文素质教育格局,始终坚持各门专业课程与人文学科课程一同规划,一同设计,一同安排,一同部署,一同考核。具体的教育模式至少应包括课堂教学、实践体验、环境熏陶、自我教育四个方面。在教育措施上始终坚持构造立体化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具体包括构造多层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显性课程模块构造和隐性课程模块构造)、多渠道的人文素质教育方法体系(改革课堂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开拓网络教学)、全天候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下(营造校园人文环境氛围、优化社会人文环境氛围、改善家庭育人环境氛围),全方位的人文素质教育保障体系(组织保障、人力保障、理论支持、物质资源保障)。显性课程包括公共人文课程模块结构和各个专业的人文社会课程模块结构;隐性课程包括显性课程中所隐藏的隐性课程、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物质性课程,学校文化心理环境构成的精神性课程,学校组织和运作机制构成的制度性课程。组织保障包括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管理体制。人力保障包括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加强教师的素质培养,重中之重是加强教师的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和教育素质的培养。理论支持包括从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教材体系三个方面加强人文学科建设研究。物质资源保障包括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教材建设、加强人文图书资源建设、加强教学设施建设。另外,在评价体系上还要构建多角度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这是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在评价时要始终坚持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内容重点化、评价手段多样化、评价过程全程化、评价结构制度化。

综上所述,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对高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多的要求。因此,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科学研究和探索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相一致的、具有特色的人文素质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等,总结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经验,对不断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大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5-0161-03

[基金项目]湖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2005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课题“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2005y370)的研究成果之一

一、高校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应充分发挥重要作用

“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它的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指导。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是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未来15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保护环境是难度很大而又必须切实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可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绝不仅仅是政府和企业的事情。高校要充分认识在“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抢抓历史机遇,加大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机制和平台建设,增强学科发展的竞争力,不断拓展学校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职能和领域,尤其是主动对接“两型社会”建设,集中解决公路设计建造、大跨度桥梁建设、高新载运工具、新能源开发等方面的关键应用技术问题。总之,高校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应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三大功能,其中培养人才是高校最为核心的功能。高校培养人才的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两型”观念

针对大学生盲目攀比心态和随意污染环境的陋习,高校德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使大学生们牢固树立尊重自然的价值观,使他们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观念。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大学生们的思想观念端正了,才能逐渐甩掉种种不良习气,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引导大学生逐渐养成“两型”行为

思想观念正确了,并不等于行为就一定正确。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创新的关键是要使大学生们养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行为。虽然大学生们还身处校园,未正式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接班人,但是他们可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向“两型”行为的要求看齐,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养成“两型”行为,将来走向社会才能更快地适应“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三)培养大学生成为“两型”人才

为了将来能尽快适应“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大学生们必须明确自己是未来构建“两型社会”的主力军和接班人,因此从现在起就要掌握构建“两型社会”的过硬本领,要把“两型社会”的思想贯穿于高校整个学习生活中,渗透进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中,使自己真正拥有构建“两型社会”的知识和才能。

二、在构建“两型社会”的背景下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明显滞后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实质上是一个企业、社会、公众共生共赢、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要求全体社会成员树立起尊重自然的价值观。高校大学生不久的将来就要奔赴祖国的各条战线,成为建设“两型社会”的栋梁之材。建设“两型社会”的目标迫切要求大学生们树立起尊重自然的价值观,学好建设“两型社会”的所需知识和过硬本领,将来才能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生力军。然而,目前高校在大学生尊重自然的价值观教育方面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

(一)舆论宣传不广泛

与大众传媒相比,高校有关“两型社会”知识的宣传力度过小,往往不能将“两型社会”的内涵及意义向大学生们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更谈不上将“两型社会”的宣传上升到尊重自然的价值观高度,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两型社会”的相关知识处于一知半解甚至全然不知的状态。

(二)观念转变不及时

由于舆论宣传不到位,致使高校的师生甚至一些领导干部的观念转变不及时。一些人认为“两型社会”的构建是政府和企业的事,与高校无关,与自己无关,因而对“两型社会”的构建工作漠不关心。与此同时,一些大学生节约意识荡然无存,消费观念严重畸形,追求名牌、盲目攀比、浪费惊人。一些大学生环保意识十分淡漠,随意吐痰、乱扔果核纸屑等现象非常严重。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如果不能使大学生们尽快转换观念,树立起尊重自然的价值观,那么这些丑恶现象就不能根除,长此下去,在校大学生将来就不可能成为建设“两型社会”的可靠接班人。

(三)采取措施不到位

有些高校虽然作了一些宣传工作,甚至一些高校领导也表态,高校要大力支持“两型社会”的构建工作,但只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许多高校并未付诸行动,还没有尽快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把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价值观思想纳入教学内容、走进大学课堂,并贯穿于高校教育活动、管理活动、服务活动等一切活动和过程之中,“两型社会”的教育理念并没有转变成为全体大学生共同奉行的价值观。

上述种种现象与“两型社会”构建的要求格格不入。如果高校不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改变这种现状,那将使高校为“两型社会”的构建服务的诺言成为一句空话,既不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又不利于“两型社会”的构建。

三、高校应围绕“两型社会”的主题创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为了培养适应“两型社会”建设需要的人才,高校应抓住机遇,紧密围绕“两型社会”的主题从多方面进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创新。

(一)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创新

1.把“两型社会”的相关知识纳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体系

要让大学生们树立尊重自然的价值观,大力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价值观念,反对不符合国情、大肆铺张浪费的思想观念。要把

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价值观思想长期纳入高校各门课程之中,而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并贯穿于高校教育活动、管理活动、服务活动等一切活动和过程之中,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转变成为全体大学生共同奉行的价值观。

2.认识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系

要使大学生懂得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既各有侧重,又内在统一。资源节约型社会侧重降低资源消耗强度、循环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进入社会系统的自然资源的数量和强度;环境友好型社会侧重将生产和消费活动规制在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限度之内,实现排放无害化,降低社会系统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利影响。两者都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一共同的目的。

3.理顺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与中华传统文化及西方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我们必须重新构建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反对从整体上否定中华文明的民族虚无主义;同时,应从比儒家思想更为广阔的传统思想资源中去发掘适合当代中国的民族文化精神,例如儒家的天人合一、节用裕民,道家的物无贵贱、少私寡欲等思想,都蕴涵丰富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思想。与此同时,要善于吸收西方现代文明当中对我们有用的东西,使中华传统文明与西方现代文明这二者的互补对“两型社会”的进程形成新的合力。

(二)价值观教育方式创新

1.课上与课下相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始终充当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先行者,在课堂教学中应及时向大学生们系统地传授“两型社会”的相关理论知识。在传授过程中应将德育课程的理论与身边比较贴切的小事例相结合去引导、启发学生们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课下,可以引导大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如引导学生先观察一些大学生在食堂浪费粮食和在学生寝室、教室及其他公共场所随意破坏环境等不良习惯和丑陋现象,之后撰写观后感,使他们发自肺腑地感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这样可以避免单一的灌输式方式使学生所产生的逆反心理,激发大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2.德育课与其他课相结合

对大学生进行“两型社会”的价值观教育不能局限于德育课,在其他各类课程中也必须始终贯穿“两型社会”的价值观思想,特别是在与冶金、建材、电力等重点行业相关的专业,尤其要强化大学生们的节约和环保意识。为此,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启发、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使他们立志去生产节能环保型产品,并有效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投身循环经济。如建筑设计专业可以引导学生设计节能省地型建筑,制造专业可以引导学生设计节能环保型汽车等。总之,对大学生进行“两型社会”的价值观教育时,只有做到德育课与其他课相结合,两者相得益彰、相互补充,才能使大学生们德才兼备,更好地发挥高校育人功能和服务社会的功能。

3.网上与网下相结合

对大学生进行“两型社会”的价值观教育时,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做到网上与网下,网络教育与非网络教育相结合。如高校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及时性优势,利用校园网在第一时间向全校师生及时宣传“两型社会”的内涵、意义及其蕴涵的价值观思想,并借助图像、声音等立体效果生动形象地对大学生进行展示;同时,在网上可以通过QQ、BBS、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进行讨论、答疑解惑和虚拟的节约环保型职业大赛等等活动。在网下可以开展一些具体的节能环保知识竞赛、技能大赛和节约、环保行为考核竞赛等活动。总之,网上与网下相结合,可以发挥网上与网下的各自优势,相互补充,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4.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由于在校内开展活动的空间和资源等方面的条件都极其有限,除了在校内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外,还必须引导大学生们走出校园,深入到工厂、农场等现场去进行走访和实地调查,耳闻目睹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实例,通过真实的数据对比、分析和总结,充分认识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才能牢固树立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并自觉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价值观教育队伍创新

1.专业德育队伍年轻化与规范化

为了消除代沟现象,取得更好的价值观教育效果,高校专业德育队伍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辅导员、班主任、院系团委等要尽量启用中青年教师来担任,并对他们进行全面考核,要思想过硬、作风良好、综合素质较高。只有专业德育队伍实现了年轻化与规范化,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大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和引路人。

2.价值观教育队伍全员化与整体化

为了给大学生营造“两型社会”价值观教育的良好氛围,并做到各个方面力量的结合,必须使高校全体教职员工以主人翁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自觉地加入到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队伍中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对大学生们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高校领导在抓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之前,首先要抓好对全体教职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使全校上下形成“两型社会”价值观的合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此一时彼一时,台上台下两个样。这样,“两型社会”的价值观教育必将产生持久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10

为了改变学生懒于思考的惰性,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思维、善于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过于简单的问题,学生容易产生惰性和厌倦情绪,而过于难的问题,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例如,书本上有很多事例都设置了相应的思考题,可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总像是在挤牙膏,更有甚者直截了当地跟我说不会。而每当我讲到一些流行事物、新奇时事、真实案例时,学生们则个个雀跃不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根据主题进行拓展,合理设计问题,倾听学生的意见,并对学生好的意见给予必要的肯定与鼓励,努力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和创新意识。在简单重复对象的刺激下,人的注意力往往会迟钝起来,难以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而新颖、奇特的对象则会使人的脑神经系统兴奋,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篇11

一、英、法、德三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基本特征

欧洲大陆的职业培训起步最早,发育也最成熟。欧洲在工业化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划一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相反,工业化革命却摧毁了存在了几个世纪的具有深刻影响和广泛一致性的以传统手工业为基础的学徒制,代之以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其中以英、法、德三国最具代表性。

英、法、德三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在欧洲培训体系中具有典型意义。三国同属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工业化的时间也大体相当,但三个国家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却各具特色:英国政府认为职业教育与培训是一种市场行为,应该遵循自由市场规律,政府不应过多介入,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法国政府主张每个公民都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和自由.自由市场行为会导致公民个人权利的丧失,政府有责任担当起培训那些需要接受职业培训者的义务,具有明显的政府导向;德国人尊崇一种“在秩序中的自由”,整体观念较强,反映在职业教育与培训上就是公民和社会合伙人的积极参与、政府在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形成了世人崇拜和仿效的职业导向(或称“双元”合作)培训模式。为行文方便简捷,笔者把三国职业教育与培训分别定义为:自由市场型、政府主导型和双元合作型。现将其基本特征比较如下:

1.英国的自由市场型模式

(1)培训者和受训者双方之间关系的建立是由市场决定的,一切以公平、合法、自愿、有偿、等价为原则,政府不干预双方的具体培训行为;

(2)职业资格类型及变化、职业资格效用及其在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迁移都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状况,受市场变化的影响;

(3)培训形式多样化,如学校内培训、企业内培训、学校与企业交替式培训等。培训内容非标准化,但针对性强,目的是适应组织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4)培训费用由受训者个人承担,培训组织多为赢利型。但针对本公司职员的内部培训往往都是由公司承担。市场化的培训标准总是根据成本最小化原则进行;

(5)普通职业教育和专门职业培训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总是在公办职业学校进行,后者多由企业或私人举办。

自由市场型在劳动、资本与教育(培训)三者之间形成的这种互动关系会随着资本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在社会分层方面,那些处于不利社会阶层的公民由于经济资本的匮乏而享受不到正规教育或职业培训,是市场的弱势。

2.法国的政府主导型

(1)培训双方供需关系由政府组织或官僚机构决定,培训计划往往是政府指令性的,培训规模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市场需求;

(2)职业资格类型及效用较少根据企业的需要而适时变化,培训课程标准一般表现为抽象化、文字化和理论化,很难针对那些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职业岗位进行培训;

(3)培训承担者和发生地主要是职业学校,各培训学校都是根据普通教育毕业证书或专门的入学考试而招收培训学员,即通常所说的“教育驱动型”职业培训模式;

(4)职业培训资金主要由政府预算拨款,其固有局限性决定了职业学校不可能在整个学年针对所有人开展培训,一般主要是针对高层次的专业人员开展精英式的培训:

(5)教育驱动型培训模式的课程标准始终保持在职业阶梯的较高位置,至少属于中间层次。这样,针对所有人的培训几乎总是处于一种无法兑现的状态。

这种模式容易导致在资本和劳动之间形成一种权力本位的政治关系。在这种权力关系支配下,处于不利阶层地位的工人若获得在政府主导和政府资助的教育部门(包括职业培训)接受资格培训并获得职业资格时。就可以在政府计划主导框架内进入劳动世界。这种模式往往使职业培训机构受到普通教育模式的强烈影响而沦为其附庸。

3.德国的双元合作模式

(1)培训单位主要是民营性质,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培训规则,相对独立于普通教育模式:

(2)在这种合作性模式内,车间是主要的学习场所,年青人与企业签订一份教育合同就具备了受训者和特殊雇员的双重身份。同时,受训者还要参加职业学校学习,并依法取得学生身份,接受普通教育模式规则的约束;

(3)培训方法和内容由企业或内部利益群体决定。雇主、工会和政府组织共同制订和调节职业标准和培训规范,并通过议会立法使其取得合法地位;

(4)各企业通常支付培训费用,企业提供给学员的津贴是由法律规定决定的,职业学校的资金由政府支持;

(5)双元职业教育模式传承了传统手工业培训的某些特征,如“自我管理、企业内、边工作边学习”等准则仍然沿用至今。

这种模式通过一种相对独立的机构把劳动、资本和政府三者之间有机地联系起来,即具有合法身份的“中间人”行业协会根据国家利益来管理和指导工人的就业资格。这样,双元制所包含的市场规则和官僚规则就可以通过“中间人”的协调作用而发挥良好效用。

二、不同的职业文化背景折射出不同职业教育与培训

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同职业教育与培训实质上折射出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仅从职业观上的不同态度加以简要论证。

不同的职业文化观。反映在国家职业文化观念上,英国人轻视职业教育和培训,在他们看来,普通劳动者只要身体强壮就可以了,生产和工作所需的技能可以在劳动中习得,而英国的皇家、贵族阶层却始终保持着高高在上的地位。由此也可以看出“保守的英国人”实际上是在聪明地保持着自己的特权地位同时又使工人阶级再生产下去。

法国文化崇尚理性,教育上偏重古典人文教育,轻职业技术教育。虽然1919年的《阿斯蒂埃法》规定由国家来承担工人子弟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重任,实际上在诸多国家事务中,政府很难把职业教育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并且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政府这种“扶困济贫”的做法很难得到富人的支持,所以法国的职业教育一直步履维艰、发展缓慢。

德国文化中渗透着可贵的敬业勤劳的职业精神,这种职业文化的精神源头就是新教伦理的“天职观”。新教主张人应面对现世.面对现世中上帝所赋予的神圣职业,尽职尽责、创造财富就等于找到通向天堂的大道。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遵守纪律、勤奋和对义务的忠诚等美德,也形成了敬业、刻苦学习、钻研技术科学的现代精神。”到了十八、十九世纪,新教伦理的天职观在德国教育思想家洪堡、赫尔巴特、凯兴斯泰纳等人的思想体系里得到了尽致发挥。如洪堡提出了培养“全人”教育思想,他认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必须是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人。赫尔巴特提倡道德教育,他认为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道德,追求道德尽善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凯兴斯泰纳认为教育就是要培养有用的人,而一个有用的人必须是一个具有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够勤奋认真地从事对国家有益的职业。他认为职业教育“处在人的培养的入口”,要负责把成长着的一代引上成为有用的人的道路。

三、不同的主流社会文化形态对应了不同的职业教育与培训

工业革命职业教育与培训在欧洲国家的先后形成是显而易见的,对形成这一过程中文化形态的潜在作用的描述也许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的存在。近代以来,欧洲思想体系可谓博大精深、浩如烟海,但统冶欧洲思想界的主流社会文化主要是传统主义、自由主义和理性主义。这三种占据欧洲思想中心的文化形态分别应对了三种职业教育与培训,是文化形态在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反映。现浅析如下:

1.传统主义对应职业导向型模式,使职业导向模式合法化

根据后启蒙学派(post—enlightenment)的观点,这种合法化在理念上是基于传统的,如中世纪以来欧洲社会所推崇的职业实践和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组织化的职业分类方法。根据这种观点,职业被理解成了职位、能力、收入三要素的特定组合,人们所从事的职业活动是由历史传统和社会地位双重因素决定的。各个职业的核心要素可被分组成特有的交换形式。作为一种标准化的社会交换形式。每种职业都会根据他们的“角色地位”而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链。职业还是个人身份地位的主要来源,通过职业,人们会向周围环境展示自我。这一点在欧洲乃至今天的世界也没有根本性改变。

职业分类体现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同时还能够把经济、社会和教育活动转化成职业系统框架,从而促进效率提高。现代系统理论认为培训领域中“自我参照”(self—reference)能力可以产生一个独具特色的培训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

2.自由主义对应市场导向型模式,使自由市场思想披上合法外衣

自由主义理念是基于经济自由主义和古典经济学的信条而产生的,其核心假设是,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和观察有效地组织他们的社会交往活动,特别是他们的工作与生活世界。根据其一贯坚持的经济去中心化、私有财产、自由市场竞争、职业岗位或职业的自由选择等信条。经济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在经济上的任何干预。认为经济活动是个人的自治行为,政府决策仅限于满足一些基础性的一般要求,应该避免法律强加给公民的责任。严格意义上讲,个人对他或她的责任不应该仅仅理解成一种自由成分,它还体现出社会适应机制功能上的自由度问题。

市场导向职业教育与培训只传授就业所需技能,如获得工作岗位所需的实践知识、技能和态度。年青人在接受完义务教育后开始工作前不需要获得任何专门的职业资格,他们与社会和劳动模式的融入度主要依靠来自市场的压力。

3.理性主义使学术导向型模式合法化

它是基于这样的信条:学术理性应该把组织化的说教原则运用于职业培训上,进入物质世界的实践不再仅凭受传统束缚的单个企业和职业的经验而获得,而应该张扬对科学发现的追想,并使所有实践服从于科学指导和科学实验。通过学术途径获得职业资格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启蒙思想的产物,它包含了一种现代精神——科学尤其是数学和自然科学精神。这一观念将统治世界。在今天仍然是历历在目,尤其是在技术领域。学术理性使专业性培训变成了标准化的说教,并贯穿于职业资格的各个层次。

严格地讲,学术本位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在所谓理论导向(学术性)的“高层次”专业领域最有效。然而,要获得知识能力与相关实践技能的必要融合却是个不解的难题。

上述三种职业教育与培训在欧洲合法身份的取得都是基于“人类中心”的观念,这种观念源自启蒙运动以来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对人类活动新次序原则的认识。我们相信,无论在哪个国家占支配地位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规范原则是什么,职业的、市场的和学术导向都可被视为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一般原则——每个国家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中都或多或少的包含了这种一般性,只是某种导向性更为突出或成为主导罢了。如在德国模式中,市场导向(在继续教育领域)和学术导向原则(在所有职业学校)与职业导向原则结合而成为操作层面上的必要因素,法国模式把职业和市场导向与学术导向合并于一体,即使是市场主导的英国模式,国家继续教育机构也在根据职业类型和专门的职业学科进行重构。

参考文献

[1]周丽华,李守福.企业自主与国家调控[J].比较教育研究,2004,(10):56.

[2][7]CEDEFOP.Towards a history of vocatioa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Europe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C].Luxembourg:Office for Offcal Publicat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2004.20、24.

[3][8]翟海魂.英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168.

[4]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32.

篇12

高校青年教师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管理服务水平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依托力量。他们的思想由于受到各种思潮影响的渠道增多,影响程度明显加深。加强社会转型期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培养。

一、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高校青年教师是当代青年群体中的特殊群体,既具有同时代其他青年的思想开放和思维活跃的共性特点,又具有学历层次高、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特点。处于社会转型期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第一,价值观多元化倾向明显。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大都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不仅为他们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而且给他们的思想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新鲜元素。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推进,人们逐渐突破传统观念的思想束缚,继而以开放,甚至不设防的心态去迎接西方世界。在国内急剧变革、开放稳步推进,国际政局动荡、价值观念多元的特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时代青年,他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态势:“一些青年教师的价值主体由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价值取向转向世俗功利,趋于实惠、实用。”[1]一些青年教师甚至认为应当突破传统思维范式和固定思维模式,不应当持守统一或单一的价值观念,而与此相反,每个人的价值选择都可以多样化,每个人的理想信念也可以多元化。受这种逻辑思维影响,他们的价值观日益趋向多样化,价值思想发展也呈多维态势。

第二,理想信念弱化。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改革开放也不断向纵深推进,西方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亦随之到来。意识形态的冲击、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困扰,使可塑性强的青年教师产生困惑,并在显性和隐性层面撞击着青年教师的内心。在西方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冲击下,青年教师囿于其自身阅历和能力的局限,难以凭借自己的理解作出合乎理性的判断,现实功利主义在较大程度上占据了青年教师的思想,一些青年教师开始动摇对的理想信念,甚至对国家发展的前途产生疑问,导致“他们内心不同程度的浮躁、对政治冷漠、对职业倦怠和对理想前途迷惘等不良现象开始浮现”[2] 。

第三、集体主义精神欠缺。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底,我国高校40岁以下青年教师人数已超过86万,占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63.3%。整体上,高校青年教师工作能力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敢于探索、勇于实践。但由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工作中缺乏合作精神,团队意识较弱,欠缺奉献精神。正如有学者指出:“高校一部分青年教师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对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弘扬的集体主义精神,奉献精神不以为然。”[3]

二、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成因

以分化和重新组合为特点的社会转型期对当代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重要挑战,这也是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问题的社会根源。

第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制约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当今国际社会进入了深入变革时期,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化浪潮进一步发展,国际政治力量角逐更加激烈,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渗透手段更加多样化,这些都加大了国际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增加了高校青年教师应对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同样,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旧的社会体制正在消解,而新的社会体制还未完全建立。因此,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高校青年教师处于新旧社会体制和社会价值观念的交织和碰撞之中,使得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第二,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健全。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高校人数迅速膨胀,高校管理工作的重心更多向学生倾斜,对教师的教育管理相对弱化,特别对青年教师的教育管理更加薄弱。同时,高校在管理内容上是重科研轻教育,重业务轻思想,在教育方法上沿袭传统的行政方法和灌输方法。教育手段和教育理念的落后导致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明显,在教育载体上较为单一,不能根据青年教师的思想发展及时拓展教育载体,致使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与时俱进。

第三,高校青年教师自我教育不到位。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政治教育主体能动性发挥的积极结果。受多元价值观和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当代青年教师在面对外面世界的各种诱惑和干扰时,不能做到言行合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在面对诱惑时甚至发生了偏移,从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另外,青年教师需要应对来自现实的各种生活压力和自我发展压力,压力的存在客观上消解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动力。

三、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种力量的参与,其中,优化社会环境、拓宽教育传输载体和建立常态化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

(一)优化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

认为,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是外部客观环境影响的结果,“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4]同时,“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5]所以,关注和研究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是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涵与价值。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6]210 。环境的巨大影响力,对人格塑造的决定作用,正如荀子所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高校青年教师总是在一定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外部环境对他们的思想品德、心理发展和个性养成施以各种环绕力。这种力量突出的表现为三点:首先,对青年教师思想品德的推动力。良好的外部环境能刺激他们积极向上,此导他们走向真、善、美,相反,不好的外部环境则可能将高校青年教师引入歧途,使他们走向假、恶、丑。其次,对青年教师思想品德的感染力。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志趣,相反,不好的外部环境则使他们思想消极颓废,情趣庸俗。最后,对青年教师的言行具有约束力。良好的外部环境不仅有助于符合环境周围的思想和行为得以发扬,而且能有效遏制和抵制不良风气和行为的滋生蔓延,相反,不好的外部环境则会进一步助长不良气息的滋长。

第二,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方法。所谓优化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是指充分利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中的积极有利因素,促使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化,从而使环境各要素彼此互动、形成合力,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具体来说,一是优化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经济环境,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快速健康发展,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发展总体规划,从而将其提高到应有的重视高度。二是优化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环境,就是要挣脱传统思想束缚,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高校教育改革,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要妥善处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其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顺利推进。三是优化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就是要走前人没走过和路,敢于试验,促进文化体制改革,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观念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应适,与社会发展相协调,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高校青年教师,用优秀的作品鼓励高校青年教师,积极繁荣学术和文艺,要重视文化事业发展,将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各式从样的文化活动载体当中。

(二)拓宽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承载、传导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因素,能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6]240客观上,它是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就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活动形式而言,是多种多样的,政治理论学习、开会研讨、谈话交流、文化建设、党团活动、传媒互动等都可以成为其载体。

第一,拓展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这里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借助、利用文化产品中的教育因素,发挥其教育功能。一部优秀的文化作品,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华盛顿》等书籍,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具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在特质”。[6]201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要努力营造有利氛围或借助适当时机,通过一定形式组织、引导高校青年教师读书或围绕某个议题或他们所关心的话题组织知识竞赛、研讨等,组织人们欣赏音乐作品、绘画作品,观看富有启发意义的影视作品。通过这种无形的教育方式将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递给高校青年教师,引导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其二,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让高校青年教师亲历文化建设试验场或亲自参加文化建设活动以感染他们、教育他们。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就是要发挥文化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感染力和影响力。通过文化建设活动,不仅可以增进高校青年教师的文化建设热情,充分发挥他们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能促进他们把社会所需求的政治思想观点、道德行为规范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

第二,利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在信息化社会,任何信息的传播都离不开传媒载体,更何况以高校青年教师为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呢?利用传媒对高校青年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另一方面使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会大大提高。由于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都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成长起来的,对传媒信息有高度的敏感性,因此,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借助现代传媒载体,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和特长,更好地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第三,开辟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网络是信息技术时代一种相对特殊的传媒载体。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人们带入了网络信息时代,社会的每个角落、每一个人,无不受到网络信息的侵蚀和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无论是个人日常生活,还是从事教学工作,都离不开网络,开辟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可以讲网络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释放出来。为此,开辟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网络媒介模式都应当突破陈规、大胆创新,做到科学规划,以增强网络载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体现其应有的优势。

(三)建立常态化的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常态化的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年教师思想成长和政治素质提升的保证,它是把日常的、零散的思想政治教育集中化、长期化的一种教育机制。目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常态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没有建立,极少数高校欠缺青年教师的政治学习制度,远远不能满足青年教师对政治理论学习的诉求,积极推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势在必行。

第一,高校需要落实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规划。一方面,高校党政部门要做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工作,从宏观角度制定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方案和规划,并纳入日常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确保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另一方面,高校院系二级职能部门要积极落实学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规划,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创新学习方法,坚持集中学习和自学为主,要把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年终考核结合起来,以思想政治教育考核为基础,实现年终考核的整体化和实效性。

第二,在教育内容上要注重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高校青年教师。通过开展具体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奉献精神的教育活动,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树立爱岗敬业、育人强校的意识,增强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思辨能力和抵御能力,特别是国家观、民族观的教育,将使爱国主义教育变得具体、生动和深刻。通过教育及时帮助青年教师矫正对某些社会现象产生的错误认识,要积极引导青年教师以健康、向上的态度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由于教师是学生道德的风向标,大学也是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要特别关注青年教师在社会公德与家庭道德方面的不良倾向,要弘扬正气,大力宣传正面典型,积极推进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对学术不端的包容态度,坚持教育、规范、管理相结合,不断提升净化校园风气。

高校青年教师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代表着我们民族发展的希望。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愈演愈烈的社会竞争,青年学生的知识渴求,给高校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因此,高校要敢于面对现实,理性看待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要以睿智的眼光、开放的思维理性分析和科学对待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从认识论和价值论相统一的层面研究和关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为青年教师健康成长和高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谢斌斌.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76-77.

[2]刘建.论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青年研究,2008,(4):101-103.

[3]秦琴.浅析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J].社科纵横,2011,(3):282-283.

篇13

0引言

近年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发展较快,增加新内容、运用新方法、取得新实效。但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多种文化思潮的涌入也在不断改变着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方式、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关注并探讨社会思潮的影响以及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里我们通过对利益诉求的社会背景的分析来讨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可行性与具体措施。

1利益诉求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思想特点诠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出现了集体性的利益诉求现象。所谓集体性利益诉求主要是指社会中主要集体、群体同时出现了较大范围、较大规模的利益追求,这种利益追求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影响着个人的价值追求,从而改变着社会的引导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集体性利益诉求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普遍性的利益导向。当前社会中,存在着潜在的或明确的利益诉求导向。国家、各地区将经济建设与发展作为评价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准,潜在地影响着社会诸多利益群体,各社会群体将利益追求进一步明确与放大,从而产生了集体性利益诉求。第二,普遍性的利益评价。在社会评价领域中,集体性利益诉求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社会评价标准。马克思.韦伯所提倡“三位一体”的社会评价机制(名誉、权力、声望)逐渐被利益所替代,利益成了评价集体成就大小和个人能力强弱的标志。第三,普遍性利益追求。主要是指当前社会中各个群体以及个人出现了普遍性的利益追求现象。这种现象通过人们的思想指导着人们的行为,成为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人们以获得利益为动机和目的的行为持续增长,甚至被认为是提高安全感的必要条件。

集体性利益诉求现象破坏了原有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平衡,对社会的整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难度。甚至传递和影响到了思想领域,对人们的实践起着指导作用。

利益诉求社会背景对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群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学生也在此列。利益诉求使得大学生思想表现出全新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思想前卫,喜好新生事物。当代大学生年龄在18 到22 岁,大多为“90后”, 他们处于青春焕发、朝气蓬勃的人生时期与阶段,有着对新事物较强的接受能力,喜欢追求新潮与时尚。与其出生与社会变革较快的环境相适应,他们普遍表现出思想前卫的特点,喜欢用前卫的思想来思考和看待问题。

第二,个性凸显,喜欢以利为准。当代大学生个性突出、性格张扬,对自己认定的事物充满自信,较少考虑他人及社会的评价。此外,基于对新事物强烈的接受能力,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及评价标准大都具有利益导向倾向,更倾向于以经济的标准来衡量人生的成就和未来的生活。

第三,追求实际,喜学实用课程。在学习方面,当代大学生也表现出追求实际的倾向。他们喜欢学习实用性的课程,尤其是对就业等具有实际用途的课程,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第四,反对说教,喜用新式话语。当代大学生在语言的接受与使用方面也表现出实用的特点。他们反对说教,喜欢运用新潮的语言来对自己的认知进行表达。

总的来说,利益诉求的社会背景使得当代大学生表现出具有时代特征的特点,使得他们在看待社会时以利益和实际为标准。

2利益诉求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研判

利益诉求的社会背景以及大学生表现出的新特点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话语等提出了挑战,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促使我们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考量研判。具体来讲,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表现为教学与实践有脱节之嫌、学用有脱节之势和话语有脱节之处。

2.1 教学与实践有脱节之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集中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稍显不足。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种高高在上,失去时代性、亲合力、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说教。”[1]使得教学与实践具有脱节之处。这种脱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机会较少。利益诉求的社会背景必然要求增加实践的机会,通过社会实践来深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具有的思想素质、法制观念和道德修养。总体来讲,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较少,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很难真正深入了解和理解社会现象与问题的原因所在。实践的缺乏导致了教学与实践的脱节。另一方面,现实中遇到问题很少运用的科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大量实践提炼出了许多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但在实际生活学习当中,大多数大学生缺乏运用这些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大多是在利益驱动下行事。从而消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实践的作用。导致了教学与实践的脱节。

2.2 学用有脱节之势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大都注重思想教育,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环节,从而使学用具有脱节之势。没有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第一,学习只是为了考试,为考而学。利益诉求的社会背景致使大学生在学习时追求实际。对于许多科目的学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谈不上运用的问题。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就处于此列。从而造成了“为学而学”的现象,导致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用脱节。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书本内容在某些方面与社会现象有脱节之处,某些书本上的知识很难在社会实践中找到原型。使得大学生根本不愿意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方法来分析现实。

2.3 话语有脱节之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使用相对于追求实际、追求新潮的大学生来说显得较为死板,忽视了大学生对新型语言的需求,从而造成了话语的脱节。第一,语言的运用说教语气过浓。语言的表述对人们有着较强的吸引作用,好的、符合时代气息的语言和语气对于大学生更是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的语言说教语气较浓,造成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产生偏差,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说教,没有实际用处。第二,语言表述缺乏新意。在语言表述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大都缺乏新意,使得语言的表述过于死板,与“90”后喜好的语言有脱节之处,造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缺乏吸引力的现实状况。

3利益诉求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明辨

利益诉求的社会背景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适时作出调整和改变以迎合和应对这种状况。具体来说,要构建构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机制,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用结合的机制和构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话语沟通机制。

3.1 构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机制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度重视实践对人们行为指导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面对利益诉求的背景,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着力构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机制,切实增强实践教学的分量,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第一,加大投入,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大学生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宝贵资源,是国家的未来。大学生能否客观地认识和了解国家的发展现状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影响和制约国家未来发展的瓶颈。因此,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注重实践,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要加大投入,使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实践的行列,为将来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奠定基础。第二,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设置,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形成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的局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要增加实践教学的分量,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设置,保证实践的有效性和质量。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实践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摒弃不良的社会思潮与风气的影响。

3.2 构建大学生学用结合的机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面对利益诉求的背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构建学用结合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方法在实践中运用的力度,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第一、内容设置要加强与现实社会联系。指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的设置方面应更加关注现实,将现实社会中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设置到教学内容当中,并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社会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融入现实的做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达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目的。第二、教学方法要注重联系实际。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要改进教学方法,摒弃灌输,融入现实,增强联系实际方法的使用,增强理论教学的信度,通过培养兴趣、深入思考和解决办法的思路引导和增强大学生对理论的运用,做到学以致用,从而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用结合的局面。

3.3 构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话语沟通机制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语言的使用和推广为了更好的交流。面对新的社会背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构建话语沟通机制,在语言的使用和表述方面要下功夫。

在语言沟通机制创新方面要尽量剔除说教话语。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要避免运用说教性质较强的言语,尽量运用新式话语,以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

总的来说,利益诉求的社会背景不断影响着社会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有着深刻的影响,消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因此应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的研究,更加充分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可靠接班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