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茶文化特点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茶文化特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茶文化特点

篇1

1、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整个唐代经济、文化的昌盛、发展相关。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兴盛的时期,尤其是中唐以前,国家富强,天下安宁,形成各种文化发展的条件。

2、唐朝流行喝饼茶,其外形和制法均和现代不同。除饼茶外当时,也有少量蒸而不杵不拍的散茶或蒸、杵而不拍的末茶,偶尔也有人饮用即采、即炒、即煮的茶,即现代绿茶制作工艺中的蒸杀青、炒杀青工序及制紧压茶的雏形。

3、安史之乱后,虽然社会出现动乱,经济也出现衰退,但文化事业并未因此而停止发展。唐朝疆域阔大,又注重对外交往,当时的长安不仅是国内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

4、具体说来,茶文化所以在唐代形成,还有几个特殊条件及社会原因。其中第一个原因就是佛教的大发展。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语言交际是伴随人类社会生产和发展过程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传承文化现象。语言交流能力不仅把人类和一般动物区分开来,同时也促进了人类交际能力的多方面发展。而人类交际能力的发展不仅包括语言交际能力,还包括非语言交际能力,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得人类交际手段更为丰富和有效。美国学者Brosnahan在《中国与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一书的绪论指出:人类交际一般分为书面、口头和身势三部分,由于文化教育的偏见,绝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人往往认为书面语最重要,口语次之,至于身体动作,是名列最后的。然而,无论是从不断进化的整个人类,还是从个人角度看,这些技能的习得次序,出现率以及平常所提供的信息量,都表明三者之间的重要地位正好相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加,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国内语言学界的关注,不再成为一个被冷落的课题。而在非语言交际的研究中,倍受关注的是体态语(body language)。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可以不用言语,而借助于表情、手势之类的动作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有时甚至会“无声胜有声”,这就是体态语的妙用。

随着人们对体态语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语言学家对体态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早在20世纪的上半叶,就有三部最有影响的研究体态语的著作:Kretschmer的《体格与个性》(Physique and Character, 1925)和《人的体格的变化》(The Variation of Human Physique, 1940)、Efron的《身势和变化》(Gesture and Environment, 1941)。50年代,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 Birdwhistell教授在1952年出版了《体语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Kinesics), 正式提出了身势学理论。Birdwhistell对同一文化的人在对话中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做了一个量的估计,认为语言交际最多只占整个交际行为中的30%左右。美国心理学家阿尔培根甚至给出了更确切的数字,认为人的信息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55%的体语+38%的声调+7%的言词。到了80年代,体态语已成为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吸引着语言学家们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如庄继禹1988年著《动作语言学》,耿二岭1988年著《体态语概说》,李中行、张利宾1991年著《非语言交流――人际交际的艺术》等等。

二、 体态语的概念

究竟何为体态语?胡文仲在《英美文化辞典》中说:“体态语是指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和动作。”法斯特说:“体态语是以同外界交流情感的全身或部分身体的反射性或非反射性动作。”总而言之,体态语就是通过人体各部分来传情达意的一种非语言交际手段。它通过眼神、手势、表情、神态和姿势等无声的表达方式传递丰富而微妙的情感信息和文化信息,是一种时刻伴随人类交际的无声语言。体态语是非语言语中最丰富的一种语言。据统计,人体语的词汇达几十万个。单是一个人的面部就能表达25万多个表情和动作,用手可做出1000多个不同的姿势。瞬间的一个面部表情,可揭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细微的一个手势,能反映一个人的爱恨悲欢。神情体态的丰富表现力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具有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不可比拟的效果,可谓“观其行,可知其心”。

三、体态语的语义特点

人类交际过程中,体态语和语言语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体态语是语言语的辅交际手段,其存在和变化以语言语的存在为前提,二者关系密切。通过和语言语比较,我们可总结出体态语的语义特点:

1.直观性(或形象性)。语言语利用语音和文字来表达语义,但语音和文字与语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而体态语以表情、姿势和动作作为自己的物质形式,与意义的结合是因人而异的。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比有声语言更形象。语言语诉诸人们的听觉,不具有视觉的可感性,而体态语以其立体的、可感的动态的表情、姿势和动作构成一定的立体图象来传递信息,直接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器官,因而具有直观性的特点。

2.多义性(或依附性)。语言语只能利用声音在时间的线性序列上展开,具有线条性的单一特点,它不能在空间的层面上铺开,所以是单纬度的。而体态语既有时间上的线性特点,又有空间上的立体特点,它的多纬度和多层面使其拥有更多的含义。人的每个举手投足,颦笑蹙展, 在不同的交际场合往往具有不同的意思。体态语的这种多义性使得一些语言语无法表现出来的含义有了更为丰富灵活的表现形式,从而使人类语言更加生动起来。

3.文化性(或社会性、民族性)。语言语和体态语是人类交际的两大基本手段,因此都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并随着文化的发展而改变。不同的社会群体就有不同的民族特性,其文化特性也各有差异,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交际方式。体态语也具有鲜明的文化性。一方面,表示同一语义的体态语在不同文化环境里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如见面时打招呼的体态语,中国人用握手或点头以示问候,日本人盛行点头鞠躬,欧美人惯以招手、拥抱和亲吻的方式表示,萨磨亚人则通过互相嗅闻对方来表达问候。另一方面,同一体态语在不同文化环境下也具有不同的含义。如翘大拇指这一动作,在中国带有高度赞扬和认可的意思,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地还有要求搭顺风车的含义,而在希腊则表示要对方“滚蛋”。可见,体态语是一种带有文化特性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和应用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表现形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交流方式。

四、英汉体态语差异的文化透析

在人类的交际、交流、传递和摄取信息的活动中,人类的表情、动作和姿势提供着语言交流所无法比拟的便利,发挥着语言语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体态语就像语言语一样,是一种植根于民族、地域等历史文化传统的特殊的交流方式,是在某种文化内部形成的自身的一整套清晰、明确、模式化的符号。它虽然具有直观性的语义特点,但其同时具备的多义性和文化性的特点使它不能“放之四海皆准”。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准确有效地实现交流目的,读懂特定文化下的体态语是必不可少的。正如邓炎昌、刘润清指出:“用一种语言交际时,一般也要使用同那种语言相适应的体态语……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下面就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讨论英汉体态语的不同。

1.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形成英汉体态语“聚合型”和“离散型”的特征。

文化是一个民族活动形式的综合表现形式,一个民族的体态语反映的文化特征必然具有该民族的特色。体态语不仅包含着某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还蕴藏着这个民族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是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

古老的中国文明源远流长,由于山隔水阻的地理因素、传统儒家思想的深重影响和封建保守统治的长期禁锢,使得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在一个相对封闭自足的环境下发展。历史学家们常把中国文明称为“华夏文化圈”,正是形象而准确地体现了中国文明的“聚合型”圈式文化。在这个内向型的圈式文化中,中国演变成一个同族家庭式国家,中国人形成了推崇以家庭伦理为中心的文化制度体系,人们崇尚统一,追求和合,喜好群聚,具有极强的家庭、种族观念。这种“聚合型”的圈式文化与西方“离散型”的点式文化是根本对立的。西方(尤其是英美)的发展史,是一部走向外部世界,寻求生存发展的扩张史。西方文明是一种“航海文明”和“游牧文明”,它不是封闭自足的圈式文明,而是纵向扩张、横向延展的点式文明。这种“离散型”的文明不认同家族观念,不理解统一集群的生活方式,更不可能想象中国人所崇尚的几代同堂。在这种文化下生长的西方人大家庭观念十分淡薄,推崇的是独立外向、自由开放的个人主义,并形成了一种“离散型”行为模式。

中西方的这种文化差异在体态语上有着明显体现。以体态语中的“个人空间反应”(或称“体距”,即body distance)为例。“个人空间反应”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不同文化下的人对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不同的要求,或近或远,或密或疏。中国人和西方人(特别是英美人)对空间的适宜距离有着十分不同的概念。中国人习惯近距,讲话时主动靠近以示亲切;西方人偏好远离,对过近的体距感到不适并本能地选择后退。在中国人眼里,三五好友挤在狭小的两人座位上是亲密友好的表现,而西方人面对这种情况则宁可选择轮流用餐或分坐两处。又以“体触”为例。“体触”是指通过身体间的接触来传递或交流信息的一种体态语的交际行为。在中国,同性青年男女之间手拉手走路或勾肩搭背是可以接受的;而在英美人眼里,这种行为则会被看作同性恋。英美人从小就受到教育,避免与陌生人的身体接触,即使是无意的碰撞,他们也要表示歉意。公共场所如公共汽车或商店里的拥挤和身体碰撞会令他们感到不适;而中国人在相同的情况下对拥挤和身体碰撞的容忍度要远远大于英美人。

2.中西方传统文化下产生的不同的民族性格特征和社会风俗,是造成汉英体态语差异的重要因素。

民族性格是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特性,这种特性犹如鲜明的烙印,使各个民族各具特色,相互区别。社会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是传统文化的积淀,是世代沿袭的文化现象。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同时也是封建中央专制集权统治时间最长的国家,在这个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下,中国社会形成了具有完备的纲常观念、严谨的等级秩序、系统的道德规范等内敛特色的文化氛围,培养出中国人谦虚、含蓄、从众、重礼节、尚伦理等内敛的民族性格,并逐步发展成尊老敬长、爱幼怜弱和“男女授受不亲”等传统保守的民情风俗。与之构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国家由于其较为发达的地理交通、频繁的异族入侵和民族迁徙,古老文化难以保持强劲的历史延续性,因而呈现出富于变动性和扩张性的多元文化混杂的格局。同时,西方国家较早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体制,受封建专制统治的禁锢时间较短,“民主”、“共和”、“平等”等思想早已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在这样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状况下,西方人富于冒险挑战精神,逐步形成崇尚独立平等、自信、直率、随意的外向型民族特征,并造就了西方社会追求自我价值、推崇人体美和个人美、轻视礼仪等级体制的开放自由的民俗文化。

中西方的民族性格和社会风俗截然不同的特色,在体态语交际中处处可见。以体态中的目光接触(eye contact)为例,中西方目光接触的方式和频率因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中国人在交谈时,双方不一定要不时地直视对方,有时还有意地回避不断的目光接触,以表示谦卑或尊敬。而英美人交谈时,双方往往是相互直视。正如英语有句著名的格言:“Never trust a person who can’t look you in the eyes.”(不要相信不敢直视你的人)。在他们看来,直视对方意味着正直与诚实,而缺乏目光接触则意味着没有兴趣,心不在焉,或不信任。在英语国家,即使是在演讲或作报告时,发言者也要与听众进行频繁的目光接触,以便审视听众的反应,获得反馈信息,同时表示对听众的尊敬。此外,中国人,特别是女子,习惯于目光下垂,以表现一种谦逊、尊从或恭敬的态度;但英美人对此却感到难以理解,他们甚至认为女子目光下垂是“中国大男子主义文化的间接凭证”。同样,中国人对英美人在交谈时目不转睛的盯视也感到十分不习惯,甚至把这种眼神的专注理解为对自己的某种冒犯。

再如体态语中的姿势(gesture),中西方人在表情达意、彼此交流时的动作也因文化的不同而大相径庭。在坐姿上,中国人被传统文化要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常常喜欢正襟危坐,尤其是下级在上级面前或学生在老师面前,坐姿通常比较拘谨;背靠椅子、歪着身子坐或架起二郎腿等都被认为是无礼、轻浮的举止。在英语国家中,人们的坐姿往往比较随便。在一些非正式场合,美国人甚至爱将脚放在桌子上,表示放松和不拘礼节。在演讲或报告会上,中国演讲者大多是在台上站者或坐着不动,表情严肃,动作少而拘谨。英语国家的演讲者则不同,他们大多在听众面前不停地来回走动,常常借助手势来加强演讲效果,动作幅度大、频率高。推至课堂,中国教师上课时,除板书外,大部分时间是站在讲台的中心位置,举止庄重。英美教师却大不相同。他们习惯于在教室里来回走动,有的英美国教师甚至坐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中国教师有时觉得英美教师过于随便,英美教师则认为中国课堂太沉闷、呆板。而在回答教师提问时,中国学生与英美学生的姿势也不相同。中国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按要求要先举手示意,被老师允许后再从座位上站起来回答问题,表示对教师的尊重。英美学生通常是坐着随时直接回答问题,显得随意自由。

五、结束语

体态语作为一种非言语交际行为与文化密切相关,汉英体态语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传递信息方式。与语言知识的学习相同,英美文化中所使用的体态语也需要学习,否则学习者就会在与英美人的交际中遇到困难甚至失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交往的日益增多,跨文化交流将更加频繁,体态语的使用也将更加广泛。掌握和研究体态语,不但可以增强语言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而且可以丰富语言的文化底蕴,对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姚亚平.文化的撞击――语言交往.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0.

[2] 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 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篇3

前221年,通过“商鞅变法”而强大的秦国最终统一了中国大地。至此,长达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拉开了序幕。这次统一,为统一的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王公贵族,都希望有一个相对安宁的生产环境以维持农耕经济的发展。因此,主张“仁爱、尚贤”的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的统治思想,因此,中国的文化里多了些“和谐”,少了些“争斗”。

整个社会的人群主体农民大都束缚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少有流动,他们世世代代、年复一年地从事简单的再生产,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承担者和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赖以存在立足的根基。这就注定了中国文化的农耕性。长期的封建专制日益完善和加强,统治阶级满足于现状,仍然做着“天朝”的美梦。不屑也不想去了解世界,更不用说去“争”了。再者,由于封建思想、自然经济的自闭性,人们也安于现状,并不也不敢去“思变”。家庭是农业社会的细胞。以父家长为中心、以嫡长子继承制的基本原则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之久,血缘关系是相当重视的。中国人亲属的称谓,就表明这种制度的鲜明特色。例如,在英语、俄语中,叔叔、伯伯与舅舅是同一个词汇,姑姑、姨和婶婶也是同一词汇,没有什么区别。但在中国的汉语中却有严格区别,径渭分明,这是农业社会格外重视血缘关系的一个表现。正是这种土壤滋养的农耕文化,又养育了中国人特定的社会心理,如务实精神,勤谨质朴、热爱和平、自足自乐、修身中庸、习惯稳定、尊重传统等,便是由农业社会导致的一种心理倾向。

西方文化发源于地中海沿岸,商业发达较早;又由于这些岛屿或半岛屿腹地比较狭窄,更促成了人们向海外开拓。因此,海洋民族的文化性格比较外向,文化系统也处于一种动态和开放的状况。地中海沿岸的居民,善于经商,经常处在流动之中,他们以商品交换为致富的手段,并在走南闯北的过程中,滋长了对外拓展的意识。古代的罗马、中世纪及近代的欧洲和日本,多次制订过征服全世界的计划,并实际上对外进行大肆的扩展和征服。因此,西方文化表现为勤奋节俭、精打细算、进取开拓、向外发展、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外在超越”的精神。西方人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敢于冒险,崇尚个性,他们喜欢制定从来未被人设想过的计划和政策,也愿意去从事未进行过的工作。

二、中西方文化的特点及差异

1.上的差异

中国人重祖先,普遍在乡镇建有祠堂家庙,每个宗族修有家书族谱,并注重传种接代,子孙绵延。“孝”、“涕”贞洁,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形成了一张网,严密地把整个家庭至社会模式化。不论是外来的佛教还是土生土长的道教,讲究的是逆来顺受、讲究的是因果。而西方社会却很少在乡镇修建祠堂家庙。这种在宗教上的差异的形成也与其形成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佛教的传入是在东汉时期,当时的中国,封建专制已经形成,统治者急需一种能够安抚人心、利于安定的宗教以束缚人们思想,进而维护其统治。而西方各国,大多是松散的城邦,各国的统治者都希望通过战争来获得土地和人口。因此,建立统一的国家成为他们迫切的希望。而宗教的信徒,为了发展本教,打击异教,于是与统治阶级相“勾结”,根据统治者的侵略欲望,对教义进行适当改动后成为了其统治工具,同时也使其本教得到了发展。

2.中国的“集体主义”和西方“个人主义”

中国人讲求团队精神和相互依赖,常常在群体中寻求认同和归属感。中国人从众倾向大,喜爱合作和共处,并且倾向于多人共同负担或逃避责任。中国人的语言中多用“我们”这样的说法,在实际生活中,个人的目标和利益也必须为团队而牺牲。中国人相信并依赖群体的力量。中国人倾向于合作、喜欢通过讨论和投票表决的方式来做出决定。他们认为少数应该服从多数,“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相应地,没有人愿意为群体的决定负责任,有时也会出现相互扯皮。中国人希望在人群中隐藏自己,不希望太落后,也不希望太招摇,中国有“树大招风”、“人怕出名猪怕壮”的古训,因为太突出会减少群体的认同感而无法再依赖群体。所以,中国人不喜欢竞争,认为大智若愚是处世的最佳方式。西方人注重个人的存在和个人的成就,文化中带有浓重的英雄传奇色彩,强调个体的独立自由,不认为应该强调自己的行为来配合群体的统一。自由可以说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事情。西方人习惯于单枪匹马地处理工作事务,独断地解决问题,他们信奉个人的效率和能力。他们认为这是自由的必须代价。西方人欢迎竞争,不害怕在群体中表现突出,更多时候他们勇于表现和推荐自己。西方人认为,公平竞争是激励的最好方式。

3.中西方的人际交流

中国人的人际交往可以以“关系式”概括,人与人之间主要靠情感维系,爱面子,讲情面。人与人之间交往无论是工作还是私人场合都是浓浓人情味,为了关系不惜牺牲物质利益。中国人优先考虑“仁慈、友情”,其次为“习惯、理性思考”,最后才是“规则和法律”。西方人与人之间却是一种“交易式”的交往,认为契约是维系的纽带,而契约的本质就应该公平合理。他们往往公私分明,重视交往的物质合理性甚于情感。西方人最先考虑“法则和法律”,然后是“习惯和传统”,最后才是“仁慈、人道和友善”。中国人含蓄内向,为了体谅对方,说话礼貌而模糊。中国人很少愿意当面提出反对意见,害怕得罪人,在表达立场的时候往往悟守中庸,模棱两可,即使心里认为肯定不行,也会用“让我想一想”委婉地搪塞。中国文字中多见“约”、“大概”、“基本上”这一类词,中国用约数词表达事实的复杂性、不测性和自我表述可能的不完备性,体现了中国人的谨慎谦虚和宽容,对人与事只是笼统地要求而无苛刻的标准。在绝大多数文化中,微笑都是友好、礼貌的表示,但在中国并不一定表示愉快。中国人在尴尬或哀戚、不知所措甚至愤怒和厌恶的时候都倾向于用笑容来掩饰心情。大多数中国人认为,当众流露情感是不礼貌和脆弱的表现。这是西方文化无法理解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中国文化注重的是伦理道德,铸成了中国人平和、忍耐、保守的民族文化观念。西方文化表现为进取开拓、征服自然,铸就了西方人敢于冒险、崇尚个性的文化特点。由于文化现象的复杂性,笔者不能也不可能把所有中西文化差异都拿来比较,只是试图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点进行一些适当的探索。

篇4

相对于西方建筑而言,中国的风水文化是独特而神秘的。是两种文化差异的一个缩影和代表。“风水”主要是指古代人们选择建筑地点时,对气候、地质、地貌、生态、景观等各建筑环境因素的综合评判,以及建筑营造中的某些技术和种种禁忌的总概括。自古以来,我们的先祖就把选址定居作为安居乐业的头等大事来对待。在风水中,把大地是做有生命的物体,就像人体内有血液流动一样,视大地为龙,而气在大地中运行,聚气之地视为“龙穴”,在那里建造城市、寺院、住宅以及陵墓。

在西方,欧美的风水研究史也很长,他们研究风水的原因大概是不理解为什么历史上东洋的经济发展要快于西洋。起先,他们认为是儒学的作用,后来又转移到了风水的研究上来。在欧美研究中国的书中,以及在讲述中国人思考方式时,都会论及风水。他们把风水视为宗教、世界观和科学思想。

二、中西建筑的风格差异

1、中国建筑艺术风格

中国建筑艺术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经历了 2000 多年的发展演变。自汉唐以来,已逐步积累了不少的建造经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建筑艺术风格。秦汉风格。秦汉建筑奠定了中国建筑的理性主义基础,伦理内容明确,布局铺陈舒展,构图整齐规则,同时表现出质朴、刚健、清晰、浓重的艺术风格。

隋唐风格。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建筑风格发生重大转变的阶段。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得到空前发展。随之输入的佛教文化,几乎对所有传统的文学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增加了传统艺术的门类和表现手段,也改变了原有的风格。隋唐国内民族大统一,又与西域交往频繁,更促进了多民族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其特点是,都城气派宏伟,方整规则;宫殿、坛庙等大组群序列恢阔舒展,空间尺度很大;建筑造型浑厚,轮廓参差,装饰华丽;佛寺、佛塔、石窟寺的规模、形式、色调异常丰富多采,表现出中外文化密切交汇的新鲜风格。

明清风格。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商品经济有了巨大发展,城市生活内容和人的审美倾向也发生了很显著的变化,随之也改变了艺术的风格。城市仍然规格方整,但城内封闭的里坊和市场变为开敞的街巷,商店临街,街市面貌生动活泼;城市中或近郊多有风景胜地,公共游览活动场所增多;重要的建筑完全定型化、规格化,但群体序列形式很多,手法很丰富;民间建筑、少数民族地区建筑的质量和艺术水平普遍提高,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多种风格;私家和皇家园林大量出现,造园艺术空前繁荣,造园手法最后成熟。

2、西方的建筑风格

古希腊的建筑是西欧建筑的先驱。由于希腊多山,盛产大理石,早在 2000 多年前希腊人就利用石材建造房屋,产生了柱廊和三角形山墙的建筑形式,柱子多用垂直线条装饰,尤其是柱顶都有装饰花纹,形成独特的标志。檐口山墙多用水平线条装饰,上面加上雕塑形成三角形山花的建筑特色。希腊建筑讲究严谨庄重,通过数比美学的研究使建筑形式具有完整严密的逻辑关系,使艺术和功能统一谐调,尤其是其柱式的造型对建筑艺术的影响最为深远,一直沿用至今,成为经典建筑装饰的模式。注意和周边环境的综合协调。建筑是开放的,外向的,因此把广场、花园、雕塑、喷泉和建筑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

三、中西建筑选用材差异

1、中国建筑选用材——木材

建筑是技术和艺术的统一载体,其构造的合理性、逻辑性本身就具有美学品格。中国建筑是世界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中国的木结构建筑体系受木材天然长度的制约,一根梁的跨度有限,无论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通过一级级举架,亦可取得相当的进深。无论宋代的《营造法式》,还是清代的《工程做法》,对木结构建筑造型有毫不含糊的做法规定,屋顶的“举架”,屋身的“柱侧脚”、“柱生起”,木构件的“卷杀”、“梭柱”、“月梁”等做法,都是木结构派生出的艺术处理,造成中国古建筑外观造型的多变。外部和内部的因掩盖建筑材料的粗陋而进行的涂饰色浆,油漆彩绘,或就建筑构件本身施以雕刻、填彩、包贴贵金属、镶嵌珠宝,其色彩、质感以及装饰纹样,有助于烘托特定的环境气氛。这种建筑形式和西方反差较大,西方游客可能更希望住在其中,感受东方居所的独特魅力。

2、西方建筑选用材——石头

在建筑史上,西方人自古希腊、罗马时代开始,便一直由石头充当主建材,在西方有“建筑史即为石头史”的说法,雨果亦将建筑称之为“石头的交响曲”。西方传统(古典)建筑体现出以石为本位的风格,即主要采用冷而硬、厚而沉、庞而大的石块构造建筑,由最单纯的石柱桥梁、叠涩砌筑到拱券再到穹窿顶;砖石拱券由半圆拱到双圆心的尖拱;由古罗马平衡穹顶侧推力的厚重实墙,到哥特式使空间从实墙面中解放出来的轻巧扶壁,西方的建筑都追求高和大,集中庞大的财力、物力、人力予以完成,成为等级势力的经济实力的象征。

西方的石制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的。这样一来,能否将高密度的石制屋顶擎入云霄,便成为建筑艺术的关键所在,而执行这一任务的柱子也便成了关键中的关键。所以,西方建筑的“基本词汇”是柱子,即那些垂直向上、顶天立地的石头,屋顶则是其“主要句式”。屋顶的不同,导致了其风格类型上的差异,如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廷式、格特式、巴洛克式等等。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古代的木制建筑以斗拱为“基本词汇”。所谓斗拱,是将屋檐托起的交叠的曲木,它可以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拓展,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其不同的形式制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不仅亭、台、楼、阁都要用飞檐来标明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飞檐的高低、长短往往会成为建筑设计的难点和要点。飞檐的设计必须恰到好处才能显得轻灵而不轻佻,朴实而不机械,威严而不呆板。

四、群体与个体的差异

1、重群体的中国建筑

从建筑空间布局上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群体的空间格局。从住宅到宫殿都是一个格局,讲求“轴线”模式,中国建筑美是轴线下形成的“集体美”。如北京城规划中,用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与紫禁城的位置布列,把中国人传统的天南、地北、日东、月西与紫微居中的宇宙观念表述得非常明确。明十三陵、曲阜孔庙以重重院落相套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排列,体现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

儒家“礼”“、和”观念使中国传统建筑强调组群统一、和谐,通过平面铺开来烘托气势,抑制单体建筑的凌空出世。对不得不向高空发展的佛塔,也以多重水平线来削弱其拔高之势。这种布局不以单体造型取胜,而以群体的对称、呼应、错落有序形成整体气势。同时,中国人认为建筑是人造环境的实体表现,把建筑看成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们用最恰当的形式和位置使之成为自然界的一道风景,人在建筑中就如同在自然界中,这是东方建筑所追求的独有特色。

2、重个体的西方建筑

西方建筑着力于竖直方向发展,西方人认为空间可以向上下两个方向延伸,这和其宗教观念天堂与地狱的概念分不开。从圣经中建造巴别塔的故事可以看出,人们对天堂的向往由已久,流传于中世纪欧洲的哥特式风格展示了这一特点。

个性层面来说,显著特点之一是突出张扬的特性。横空出世的尖塔楼,孤傲独立的纪念柱处处可见,这些西方古建筑都不遗余力地表现各自的风格魅力,绝少雷同,形成一种以自然为背景、孑然孤立的空间氛围,建筑与自然之间缺乏沟通因素。显然,这反映了西方传统文化中重主体意识、强调个体的观念。

参考文献:

篇5

现代插画创作的商业现状。现代插画创作作品的商业价值往往来白干三个方面:一是插画所服务的文学作品的销量、知名度等;二是插画师个人的绘画水平、风格及影响力;三是插画发行方所做的商业推广。在互联网+的时代条件下,这三个方面往往是互相影响互相推动的。

现代女性文学作品中插画创作的特点

随着女性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提升,专门的现代女性文学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类别,从作者群体到受众群体都有了一定的独特的审美偏好,因此,现代女性文学作品中的插画创作也有了一系列的特点。

线条柔美。女性文学作品中的插画在用到线条时往往会选择柔美的线条走势来勾勒场景、人物、动物、花鸟等。以角色插画为例,女性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插画在面部线条上都会倾向于较为柔和的勾勒方式,身体线条和服饰线条倾向于流畅自然,用曲线多过用直线,直线通常只用来调和画面视觉重心和画面平衡,并不做重点;而男性人物则不然,军装、武器、旗帜、铠甲、汽车、装甲等元素均需冷硬的线条来表现。以笔者设计的女性文学插画《雪吻――湖畔》为例,在该作品中,画家运用了大量精美柔和的线条来展现画面主体的头发,发丝流畅,清晰而自然地勾勒出了发丝的“来龙去脉”,且通过柔和线条的疏密来展现了插画的光影;画作中唯一的直线将画面区分出来一块独立的区域,一方面直线与发丝、脸部轮廓等与其紧挨的线条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另一方面,其所勾勒出来的占整个画面五分之一的区域里用较大的画笔勾勒出了一个模糊的曲线人影,映衬了画题中的“湖畔”二字。

构图强化画面主体。作为一种兼具实用与艺术性的绘画类别,插画需要以明快、坚决的构图来展现画面的重心,通常是运用色调对比、明暗对比、动静对比、对称、黄金分割等方式将角色安排在画作的视觉中心。同样以笔者设计的插画《雪吻――湖畔》为例,该作品中,首先根据明暗形成了较强烈的画面对比,从而将观众的视线集中在了画中女性的脸部,第二,画作通过发丝和气泡的动与衣服、水面的静来对比,突出了画面中头发的动态,第三是虚实对比,很明显,画面中的气泡是虚实相交,呈现出来一种较为梦幻的效果,而画面的主题从服装到衣纹都展现出了较为写实的画法,让整个画面的重心偏移在画面的重心位置;整个画面的构图是经过详细、认真设定的。

女性文学作品插画的主体设计风格富于变化。插画需要有不同的风格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固定套路的角色、主题的设计虽具有受众已经习惯了的和谐的美感,但程式化的插画绘制流程已经无法满足越来越多样化的客户需求。女性文学插画很多是以两性情感作为绘画主题框架的,作为插画主体的男女人物通过多种形式和绘画风格呈现在了观众的眼前。不同的女性对于理想的男性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在女性文学插画中的男性形象主题设计或高大伟岸富有担当,或形貌纤细温文尔雅,或灵动跳脱活力四射,但无论风格如何变化,角色形象均有与女性文学的一些特点如线条柔美、用色细腻、画面富有灵气、主题赞颂爱情与美等等。

女性文学作品插画用色特点。大部分女性文学插画作品中,用色都偏向于暖色调,用温柔、优雅的色调展现女性的世界观,同时画面所用颜色的饱和度也相对较低,较少有强烈的色彩碰撞,画面节奏舒缓而富有故事感,让受众有一种平和的情绪接受文学作品的其他内容。小部分优秀的女性文学插画作品会用强烈的颜色作为主色调,展现战争、复仇、绝望等负面情感较为多的场景,整体服务于小说内容,以“强心针”的形式刺激读者视觉,调动读者的情绪与紧张感,吸引读者关注故事后续发展。

现代女性文学作品中插画创作的表现方式

插画创作所应用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画家对于小说内容和自身风格所结合的结果,分析、研究不同的表现方式,对于理解创作插画时表现画面主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创作的表现方式的应用,可以展现插画师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绘画功底。

直接的表现方式。在创作过程中,插画家往往需要通读文学作品,然后将文学作品带给画家的直观印象由插画家表现在画面上。这是直接创作的模式,绘画主体的形象会如实地展现在传播媒介上,画家常采用西画的一些技法,以精炼的绘画技巧和平实的绘画语言将故事与主体直接、真实的展现在插画作品之上,插画中的其他元素通常用于突出画面的唯一重心,引导观众关注画面所要极力传达的信息。

变形和夸张的创作表现方式。夸张和变形的创作表现方式一般用于具有一定奇幻色彩的女性文学作品当中,也是描写内心变化较为多的现代主题小说所常用的一种创作方式。局部的夸张和变形主要是为了突出画面的重心以及增加插画的深意。现代故事的插画中常用的夸张变形是鱼眼变形,用鱼眼透视法将所要表达的重心呈现出来,让画面在科学的视觉渐隐效果中又有强烈的重点凸出感。而奇幻风格或古典志怪小说插图所应用的变形和夸张则可以有更多的创意和想法。对于现代主题的文学作品来说,过于夸张的变形在这类文学作品的插画中则显得恰到好处。

借用比喻法。这类的插画创作方式与文学中所常用的比喻修辞方式类似,用相似的概念在画面中加以二次创作和应用,留取二者的共同之处,进行延伸创作,常令画面具有变化和深意。以笔者设计的插画《雪吻》之七《一个人的雪》为例,作品用“雪球”的形式“比喻”创作了花束、裙子、酒壶、酒杯等画面元素,因为“雪”的清冷概念,让这些原本温馨的元素因为“雪球”的加入变得越来越清冷,与画面主角下抿的嘴角有着呼应的关系,画面整体气氛冷硬而疏离,两只高脚杯更显得画面中女孩的孤独,让人浮想联翩。

悬念重叠法。与大部分插画只有一两个人物元素不同,悬念重叠法所创作出来的插画画面以复杂的构图和丰富的元素将主体与诸多元素共同放置在同一个画面中。画家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娴熟的艺术手法,将画面中的元素以某一种逻辑关系让画面的故事更加有层次感,在画面中设置重叠的悬念,需要读者通过画面中所给出的提示信息或文学作品中的后续内容才能获得悬念的谜底,让插图和文学作品结合起来,产生一种具有互动意义的关联。

结语

篇6

根据课题的设计思路,本次调研在廊坊域内共发出调查问卷150份,实际收回145份,回收比96.67%,其中有效问卷117份,有效比80.69%;无效问卷28份,无效比19.31%。其中,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对本课题有较强研究价值的62份,价值比52.99%,是本调查研究报告的主要的立足点和着眼点,调研分析也是围绕着这62份主要问卷展开;研究价值不大的55份,价值比47.01%不作为具体分析的研究对象,仅供粗略参考。统计图如下:

客观选择题第一至第三题为单项选择题,第四题为多项选择题,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业余生活,情况统计及分析图如下:

按年龄段统计:18岁以下4份;18―30岁份28份;31―40岁15份;41―50岁8份;51―60岁5份;61―70岁1份;71岁以上1份。主要调研对象集中在18-40岁中间。

按文化程度统计:小学 1 份;初中5份;高中(包括中专及技术类学校)21份;本科(包括大专)30份;大学本科以上(包括硕士、博士)5份。

按职业统计:学生9份;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11份;工、商业工作人员12份;农、林、牧、渔业劳动者3份;其他27份。

按“业余时间做什么”统计:参加各种社交活动17份;看书21份;看光盘、听讲座9份;上图书馆3份;上书店6份;看电视或上网45份;参加各种文娱活动如:书画、音乐、舞蹈等7份;其他(请列举)7份。

二、结语

篇7

国外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的关系

(一)中日茶文化相同之处

中日茶文化虽然在发展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茶文化中重视“精神内涵”的特点却是相同的。中国的茶文化中注重“天人合一”“、禅茶一味”等思想,是中国人对真、善、美境界的追求。因而中国人品茶十分注重“品”字,他们把茶看到一种形而上的存在物,甚至把茶水当作人与自然、人与天地的媒介,而饮茶的过程则是人与天地、人与自然进行交流与感悟的过程,其精神内涵的追求是品茶最终目的。在这一点上,日本茶文化与中国相似“,和、敬、清、寂”是日本茶文化的精神理念,日本人在品茶时,茶水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讲究,及时茶具的使用也是极具禅宗意味的。从茶室的布置与安装,到茶具的选用,茶叶制作的程序等等,日本的茶文化无一不体现着禅宗文化中“本来无一物,勿使染尘埃”的精神追求。此外,中日两国的茶文化的相似之处还在于,都追求品茶活动舒缓身心的作用,简而言之,饮茶成为人们放松心灵的一种方式。中国人在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影响之下,人们背负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的重担,每一个中国人都把家庭、民族的伟大与振兴当作自己的责任,从而背负着重重重担的中国人,把饮茶当作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希望在这种放松心灵的品茶活动中,能够收获更多的动力与领悟。由于日本民俗所特有的民族特征,品茶理所应当的成为他们放松身心的方式,正是基于品茶这样的特点,饮茶才成为社会中最为普遍的放松方式,无论是王化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对茶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喜爱。

(二)中日茶文化相异之处

中日两国茶文化的相异之处,首先表现在形式方面。中国人品茶最喜欢的地方就是茶馆,在一些古装电视里经常会有茶馆出现,茶馆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因为中国的茶馆面向于社会各个阶层,因而具有平民性、开放性的特点,茶馆是人们休息、娱乐的场所,是古代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娱乐休闲方式。到了现在的中国,茶馆虽然已经不见身影响,但是一些极具古典特色的茶楼、茶间却开始出现,它与古代的茶馆一样,有着随意性、开放的特点。而日本的品茶形式则与中国有所不同,日本茶文化的场所主要是茶室,日本的茶室与中国的茶馆不同,以其严谨、繁琐与等级为特色。在气氛与环境上,中日茶文化也有所不同。在中国的一些古老的茶馆里,我们会发现,其环境十分幽静,里面所收录的家具、茶具等都是极具古典气息的,有的茶馆里面甚至有花花草草、鱼虫等等,有的还会有大荧幕上的皮影戏表演,因而整体的氛围是“悠闲”与“自在”的。相比之下,日本的茶文化氛围则相对要严肃很多,日本的茶室总是静悄悄的,茶室里的任何物品都极为讲究,给人一种严肃、严谨之感,并没有中国茶馆里的随意的感觉。此外,中日两国茶文化在文化社会中的地位也不同。中国的茶文化成熟于唐朝时期,此时的中国文化与思想已经处于成熟阶段,中国的社会、文化以及思想都已经定型,因而茶文化是处于主流文化的支流地位,它处于辅的地位。但是日本则与中国不同,茶文化传处入日本时正是七、八世纪,此时的日本文化还没有形成,茶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因而茶文化对于日本文化来说是一种主流性文化,对茶文化的改造与丰富,才使得日本文化具有本土性的特点,与中国茶文化的辅地位不同,日本茶文化则处于日本文化的主流地位。茶文化,是东方世界特有的文化现象。无论茶文化起源于中国,还是发展于日本,茶文化始终因其国家背景、时代背景的不同,有着各自的特点。但是中日茶文化也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这是茶文化“精神内涵”的共同要求。近些年来,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弘扬,人们开始对中国的茶文化有了较为浓厚的研究兴趣,对于中日两茶文化的正确分析与对待,是中国茶文化继续发展与进步的前提,因而对中日两国茶文化异同的分析,是有着巨大的时代作用的。

 

国外对茶文化的研究综述相关文章:

1.茶文化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2.茶文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篇8

1旅游纪念品与包装设计

就旅游纪念品来说,和其他类型的产品相比,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具有其特殊性,是对旅游地区风格、民族特征等的客观呈现,是一种有形物品。在旅游过程中,游客大都会购买一些旅游地区极具特色的商品,比如,土特产、工艺品,也就是旅游纪念品。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旅游纪念品各方面特征日渐显现,比如,服务性、文化性,而旅游纪念品的有效开发可以有效促进旅游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还能在无形中传播旅游景点特色,为我国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就旅游纪念品来说,其销售情况和包装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设计者必须充分意识到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的重要性,优化设计的基础上,充分展现旅游纪念品包装价值。同时,设计者必须全方位客观分析旅游纪念品特点、性质,优化设计其包装,比如,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便于携带,能够吸引旅游者眼球,激起他们的购买欲望。旅游纪念品包装能够有效传达旅游情感,推广旅游地区文化,能够增加旅游纪念品内涵,具有较好的视觉美感,较高的商业价值。如果是民族装饰类型的旅游纪念品,其包装要能够彰显民族特色文化,要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较强的民族感,如果是文物古玩类型的旅游纪念品,设计者必须将重心放在历史传承、收藏价值二者方面,确保设计的包装和旅游纪念品自身多样化价值吻合,有效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

2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中茶文化的应用

2.1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原则

在设计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包装中,设计者必须坚持相关原则,比如,地域性原则、时代性原则。由于茶叶的生产地各不相同,各类茶叶具有不同的特征,茶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在设计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包装中,设计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与地域性原则,结合各方面具体情况,准确把握各类茶叶特点、性质,优化设计。以“红茶”为例,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可以将其包装设计成红色,在呈现茶叶品质的同时,还能让消费者有一种喜庆感。就我国而言,属于礼仪之邦,在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中,设计者必须坚持时代性原则,要充分体现“礼仪”特点,可以将“福”字设计到包装上,是对美好期盼和祝愿的一种象征。如果旅游纪念品为茶叶,设计者可以在其包装上印上“禄”字,这是“财富、功名”的一种象征,更是现代人身份的一种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2.2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中茶文化的应用途径

2.2.1因地制宜,彰显设计主题

在设计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包装中,设计者必须以旅游地区文脉主线为切入点,以地方特色、优势为中心,结合旅游纪念品的特点、功能,明确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主题。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全面、客观分析旅游地区各方面具体情况,优化设计。以“武夷山茶”为例,在设计包装的适合,设计者必须以该类茶文化旅游为切入点,彰显“乘竹筏、品岩茶”的特色,巧妙利用武夷山旅游特色,体现该类茶文化旅游纪念品的主题差异,也就是茶文化差异。这是因为在我国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饮茶习俗,饮茶器也有所不同,流传至今的“茶诗、茶联”特别多。设计者可以将其巧妙设计到包装上,彰显该地区深厚的茶文化内涵,明确茶文化旅游纪念品的主题。在设置主题过程中,设计者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准确把握消费群体的客观需求,要将茶文化巧妙融合到茶文化旅游纪念品中,彰显其文化特色,设计的主题要具有“差异性、层次性”特点,充分发挥包装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旅游纪念品的整体品味,彰显地方特色。

2.2.2优化表达形式

站在客观角度来说,想要借助旅游纪念品,有效传播与体现茶文化,离不开合理化的表现形式,这是有效满足旅游者内在客观需求的重要保障。设计者要优化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包装表达形式,确保旅游者购买旅游纪念品的同时,全方位正确认识茶文化,进而,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文化内涵,获得不一样的体验,优化利用多种表现形式,比如,具象型、仿古型、中西结合型,充分展现茶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审美价值。以“北京王府井某类茶叶罐”为例,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可以将北京传统的四合院设计在上面,灵活应用具象以及仿古表现形式,使其具有浓浓的北京味儿,具有“古朴、自然”的气息。

2.2.3注重文化内涵与外在有机融合,注重可持续理念的引入

在设计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包装中,设计者要将茶文化象征元素、图腾元素等巧妙融入到包装设计中,充分展现旅游景点特色,结合这类旅游纪念品特点、性质,巧妙利用现代化设计语义,将地方文化、旅游文化有效传递给旅游者,确保文化内涵与外在二者的有机融合。同时,在设计包装中,设计者要将可持续理念融入到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包装中,优化利用清洁型生产技术,降低包装设计对相关资源的利用,具有较好的环保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旅游者的环保意识,优化利用绿色材料,充分展现茶文化旅游纪念品“自然、环保”的特点,充分展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2.4优化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包装的视觉设计

2.2.4.1优化字体设计

在设计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包装中,设计者要优化字体设计,这是包装设计的整体效果和字体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必须将其放在核心位置。就茶来说,在我国占据着特殊性的位置,具有鲜明的传统性特点,就书法而言,也是我国极具特色的艺术。在这一背景下,设计者可以将二者有机融合,巧妙利用书法所具有的“古香古韵”,茶文化旅游纪念品的特点、性质,借助毛笔书法形式,融入茶文化元素,让旅游者深刻感受我国茶文化的魅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刺激其消费。同时,设计者可以结合旅游地区茶文化特征,适当改变文字形状等,促使书法、茶艺二者有机融合,以独特的汉字彰显包装特色,符合茶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客观要求。

2.2.4.2优化图案设计

从某种角度来说,图案属于设计的一种特殊化“语言”,可以有效传递茶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必须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优化设计包装上的图案,将茶文化旅游纪念品信息及时传达给旅游者,使其全面、客观地了解纪念品自身价值,激起其购买欲,设计具体特色的国画、吉祥物等,展现茶叶历史沉淀的同时,展现茶文化纪念品价值。此外,设计者必须与时俱进,结合茶文化发展情况,在包装中巧妙融入创新元素,确保设计的包装图案更加形象、生动,更具意境,优化利用各种手法,比如,简化、穿插、夸张,重新设计图案中的“点、线、面”,是其具有浓浓的“茶文化、现代化”气息,引起旅游者的共鸣,使其对旅游纪念品留下深刻的印象。

2.2.4.3优化色彩设计

在设计茶文化包装中,设计者必须意识到色彩设计的重要性,这是吸引旅游者眼球的重要元素。以“红茶”为例,在设计包装的时候,设计者要利用红茶的特点,以暖色调为主优化设计,如果是绿茶,清新、鲜爽是其显著特点,则要以绿色调为主,而旅游者可以根据不同颜色准确区分饼茶,也方便他们更好地挑选,可以将古典艺术元素,特别是茶文化元素,融入到包装设计中,形成视觉冲击的同时,还能充分展现茶的艺术感,正好符合现代年轻游客的目光,也就是说,在包装色彩设计方面,设计者必须综合分析不同消费群体的客观需求与审美特点,结合茶叶种类,优化设计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包装。

3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市场经济背景下,茶文化旅游纪念品销售量的增加、整体质量的提高和产品包装设计效果紧密相连。设计者必须意识到茶文化旅游产品包装设计的重要性,要坚持相关设计原则,优化产品包装字体、图案等视觉设计,注重文化内涵与外在有机融合,注重可持续理念的引入,优化设计茶文化产品包装表现形式,客观呈现茶文化旅游纪念品主题,充分展现这类纪念品价值,要将“视觉、味觉、嗅觉”等有机融合,给旅游者留下直观感受,全方位了解茶文化类型的旅游纪念品,正确认知旅游纪念品品牌价值,知道其和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以此,刺激旅游者消费,增加茶文化旅游纪念品销售量,不断促进旅游业向前发展,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一卉.探析旅游纪念品的可持续设计———以茶文化旅游纪念品为例[J].现代装饰(理论),2014(12):82-83.

[2]樊强强.浅谈旅游纪念品(饼茶)包装的多重感官体验设计[J].福建茶叶,2016(2):155-156.

[3]白蕊.旅游纪念品包装的视觉设计要素及应用[J].美术大观,2016(8):132-133.

[4]刘西会.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的品牌化战略思考[J].艺术探索,2015(3):109-111.

篇9

茶文化;元素;环境艺术设计;创新应用

所谓环境艺术设计就是指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对室内环境空间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提高空间使用功能,提高使用舒适度的一门实用性的技术。近年来,彰显文化魅力成为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一种发展趋势,而且彰显传统文化又成为一种风尚。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有的民族和区域特色更具魅力。把茶文化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创新应用,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对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质量和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茶文化元素

我国是茶的故乡,同样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在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就其内容来说主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等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也包括茶联、茶书、茶具、茶画等物质形态,同样也括茶艺、茶技等等。茶文化元素是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洗礼而存下来的茶文化中的精粹,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我国茶文化元素的典型代表紫砂壶,从最初的泡茶的器具发展到今天集诗词、书画艺术等于一体,内容从开始的泡茶发展到今天融哲学、道德等方面的综合体。还有竹子、古木、根雕等茶文化元素以物抒情,情景相融,文化内涵丰富,也与现代人们的生活理念相适应。从材料、造型和审美上将茶文化元素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之中,恰恰与人们所追求的生活境界和环境艺术设计目标相吻合,为环境艺术设计创新发展提供了途径。

2茶文化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的作用和特点

2.1茶文化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的作用

茶文化元素与环境艺术设计实现融合,并结合实际进行创新,可以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产生出以下新的效果。一是增强环境艺术设计活力。茶文化元素内容丰富,又富有极强的民族和区域特色,可以说是充满活力的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结合环境区域特点巧妙的融入茶文化元素,可以使环境艺术设计更具有民族性,使设计更体现地方特征,灵魂更加突出,作品的生命力更强,使环境艺术设计更具有文化色彩。二是增强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茶文化元素寓意深远,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思想空间。在环境艺术设计融入茶文化元素,可以让人通过这些元素所赋予的丰富内涵细心进行体味,让人们在这种充满茶文化元素的空间引导下进行思索,这种思维上的拓展比实际空间上的拓展更具有深远的意义,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最高境界,是一种大美,真正实现了我国古典“大美无言”。三是使环境艺术设计更加贴生活。茶文化元素来源于生活,经过发展又高于生活。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茶文化元素,使得设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而又在某程度上高于现实生活。这种根植于现实而又超脱了现实生活的环境艺术是一种能让人接受而又可以得到高级享受的精品,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追求。

2.2茶文化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运用中的特点

将茶文化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创新应用,实现了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融合,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文化性。茶文化元素是茶文化的精髓,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具有极高的文化性。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应用茶文化元素,使文化、审美和艺术功能实现了完美的结合,是历史与潮流的结合,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必将使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性进一步彰显。二是民族性。茶文化元素的民族性是其最大的特点。而环境艺术设计的特色同样需要民族性来体现。所以在环境艺术设计创新应用茶文化元素,通过茶文化元素鲜明的民族特征来彰显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三是艺术性。茶文化元素中的制作工艺、泡茶的技艺,与茶有关的诗词曲赋和茶画等等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通过恰当的方式去展示这些工艺和技艺,把茶诗词曲赋和茶画与环境巧妙结合,就是一种艺术的再造过程,必将产生出一种新的艺术作品。四是现代性。茶文化元素虽然代表的是一种传统文化,但当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这种充满现代气息的艺术创造中应用这些元素的时候,其所代表的含义明显已经超越了其在茶文化的涵义,是一种紧跟时尚潮流的发展,现代性已经在这些元素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3茶文化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创新应用

3.1环境艺术设计材质的选择

茶文化讲求清静典雅,所以在其空间元素上无不体现着这种特征。在茶文化元素中,树根、藤椅、紫砂壶就成为茶文化空间元素的代表,同时也通过这些文化元素构成了一幅恬静典雅的空间画面。这种材质的选择与现代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城市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显天然和质朴之气,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在现代都市中如果能用这些元素构建一个空间,定会让人产生一股气定神闲之感,也会使人身心舒畅,同时也体现了对茶文化淋漓尽致的运用原则。借鉴茶文化元素的这些特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大胆吸纳这种在材质选择上的特点,多使用一些木质的材料,充分利用木质自然纹理,给人以柔和温暖的感觉。同时通过在草木等材质的选择上,使空间更加统一、协调,富有生命力,充分实现“草木皆有情”的意境,更让人感到自然气息,体现人文上的关怀。特别是在一些私人空间和高雅空间中应用茶文化元素在材质运用上的理念,并富于现代生活气息,给人美和舒适的感觉,从而使环境艺术设计更为成功。

3.2布局设计

环境装饰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空间结构确定后装饰性就成为环境艺术设计的重点。而且这种装饰性更多体现在软装与相关配饰等方面,通过家具和装饰物品的合理设置,实现功能的创新。在我国茶文化中精美的茶具,与茶有关诗词曲赋、茶画等具有特别的艺术气息,本身就是一件件艺术品。如果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对这些元素选择性地进行应用,并结合空间情况进行合理设置,一定会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彰显民族文化的魅力。笔者在某茶乡见到过一个茶楼,虽然原建筑不具备优势,但通过精心布局和摆设,营造出了浓厚的明清风格。各种年代家俱分布其中,紫砂壶,与茶有关诗词曲赋、茶画等被巧妙的摆放在茶楼中,再配有现代技术的灯光,仿佛让人走进了一个古老茶叶之乡,茶文化元素又好像随时向人们诉说着我国悠久的茶文化,让人流连忘返,真正实现了茶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创新。

3.3空间层次

环境艺术设计中创造二次空间,实现环境层次的丰富是一种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茶文化元素中的竹子、青砖、茶画等都可以用来实现空间的围合和整合,从而实现空间象征性分隔。通过这种分隔营造不同的意境,设置一些虚拟的场景。同时对茶文化元素进行创新应用,不仅实现了空间功能的再造,当人们在这些空间中活动时,又可以充分感受茶文化的丰富内涵,引起人思想的不断变化。笔者见过一个公共阅览室,通过竹子这种茶文化元素进行了空间的分割,然后营造出不同的文化空间,让人们的思绪随着空间的变化,接受不同知识的熏陶,那种虚实、意境之美让人感叹,环境艺术的设计的效果也通过这茶文化元素的合理应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3.4氛围意境营造

营造氛围是环境艺术设计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这种氛围的营造必须通过空间各元素的配合才能实现。可以想象,在一个空间内浓厚乡村气息的藤竹茶几,再加上竹子、紫砂壶这些茶文化元素的点缀,定会把茶天然的这种特征阐释得盎然有趣,让人在田园生活中遨游。当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通过适当的方式对茶诗词曲赋、画等创新应用,与其它民族文化元素实现有机结合,实现搭配统一和谐,一定会在特定空间内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这种借助环境艺术来传递文化气息的做法是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趋势。

3.5和谐思想的运用

茶文化的中心是和谐,茶文化元素是和谐的具体体现。这种和谐体现在“茶艺”的和谐、“茶礼”的和谐与“茶具”的和谐上。这种以艺、礼、具虚实结合表达和谐思想的做法,体现了神形统一。这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环境艺术设计要实现新发展,就应当充分理解茶文化元素中这种高超的思想表达方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加以应用,这样定会设计出环境艺术的精品。

3.6视觉、听觉拓展

环境艺术设计一方面是静止空间上的设置,同时也包括一些互动环境上的设计。在这些互动环境艺术的设计中,可以参考茶文化中技艺表演的元素,通过真实的表演,拓展环境艺术设计上的信息量互动性,给人听觉、视觉上的拓展,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

4结语

茶文化元素内涵丰富,是思想与文化的统一体。在环境艺术设计创新上,应用茶文化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融合发展的基本趋势。从环境艺术设计材质的选择、布局设计、空间层次实现、氛围意境营造、视觉听觉拓展上创新应用茶文化元素,从茶文化元素中吸取养分,结合实际进行创新应用,定会为环境艺术设计赋予新的生命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沟睿.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3(11):94.

[2]车玥珣.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及运用[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4(4):35-36.

[3]华永.论我国传统茶文化与现代茶室空间设计[J].福建茶叶,2015(04):45-47.

篇10

如果能够将生态开发、绿色提升这一理念融入到茶文化旅游活动开发过程中,其必然能够实现茶文化资源开发应用的最大价值。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创新茶文化资源应用理念,优化茶文化旅游产业经营思路就极为必要。

1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具体背景分析

茶文化旅游活动的开发与参与,实际上是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标志。通过对时代所期待的旅游产业内容进行研究,不难看出茶文化旅游已经成为社会大众新的关注点和消费内容内容。茶文化资源体系,实际上是茶叶产业成熟发展的重要表现。而在整个茶文化资源体系中,其不仅有着丰富完善的物质元素,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文化体系中,茶文化资源中所具有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行为规范也被有效诠释。因此,可以说,将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其必然能够实现理想的开发效果和最大价值。因此,认知茶文化机制的资源优势,并充分发挥茶文化体系的资源内涵,能够有效提升茶文化的利用价值阐述和发挥。通过对长期以来的茶文化资源的具体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在整个茶文化资源应用时,无论是资源的内容应用,还是其中功能价值设置都相对较为局限,进而影响到茶文化旅游发展资源的有效应用,同时也无法满足社会大众的层次化需求。可以说,茶文化旅游活动,实际上是以茶文化资源为开发基础的旅游形态。而在对茶文化旅游活动的经营理念和特点进行具体分析时,必须认识到其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形式。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茶文化旅游活动经营过程中,需要将传统茶文化、地域文化等各项内容融入其中。因此,在整个茶文化旅游活动建设过程中。可以将游客体验和具体需求参与融入其中,比如通过引导游客实际感受产茶过程,从而不仅能够提升游客的具体参与程度,更重要的是实现茶文化自身的传播目的。

2茶文化旅游的具体内涵认知

通过对茶文化旅游活动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其中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元素,同时也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因此,可以说茶文化旅游的开发,不仅是传统茶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应用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满足时展要求的必然选择。结合我国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具体状况和整个旅游产业经营特点,不难看出走茶文化旅游发展道路,不仅是利用茶文化资源的必然选择和客观要求,同时也是现阶段整个时展特征的客观选择。首先,茶文化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指的是以茶叶的生产等自然条件为依托,以茶文化体系的文化内涵要素为重要支撑的具体活动。因此,在实施茶文化旅游活动开发过程中,通过创新经营形式,结合融入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具体内涵,实施效益最大化开发。通过将茶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从而突破传统的茶文化产业经营理念。所以,茶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其实际上是茶文化产业带动旅游业发展,同时以旅游业发展推动茶叶产业发展的共融、创新机制。此外,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茶文化体系。在长期以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茶相关的物质元素不断发展,其作为整个茶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和基础。可以说,其对茶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价值作用,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其不能局限于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应用,更重要的是需要从整个茶叶产业的体系化视角来全面认知,通过将自然要素与文化要素进行全面整合,从而实现茶文化体系经营发展的最佳效果。而在整个茶文化旅游活动开展过程中,其想要实现理想的开发效果,其必须注重时展与社会大众的层次化需求全面融入其中,从而满足社会大众参与旅游活动的具体需要。当然,在整个茶文化资源体系内,与茶相关的艺术资源也是展现茶文化体系内涵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茶文化资源开发,就必须注重利用好这一资源内涵,通过创新完善,从而实现理想的经营效果。

3新经济时代对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具体特征及影响

随着当前整个社会发展不断成熟,如今已经进入全新历史发展时期,在当前整个时代背景下,无论是具体的经济内涵,还是整个时展过程中的各项资源都实现了创新发展,尤其是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速度更快,经济内涵更为全面,特别是互联网媒介的成熟应用,造就了新时期所独有的经济业态,在互联网经济模式影响下,各行各样也需要结合这一时代特征,进行优化和调整,通过对新经济时代的具体特征和内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在该时代特点影响下,要创新发展业态,优化经营模式,特别是将时代新元素融入其中,从而满足时展要求。当然,新经济时代的影响,不仅是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在这一过程中,其消费需求等等也实现了相应创新和优化,也就是说现阶段,无论是消费者自身的消费元素,还是消费者自身消费需求的有效释放,都可以借助互联网这一渠道来进行融入。而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消费者选择自身感兴趣的消费内容元素也更为成熟,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发展效果,就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和发展特点,通过具体探究和有效完善,从而满足新经济时代下消费者需求与产业社会发展之间的有效融入。对于茶文化旅游发展来说,无论是其中所具有的价值内涵,还是其中所具有的元素内涵,都需要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新融入,尤其是从当前整个时展的特点和模式看,消费者希望整个产品能够得到有效创新与完善,所以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应用好具体的时代资源,传承融入整个时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价值内涵,从而为整个茶文化旅游发展活动有效开展奠定重要基础。从当前社会大众的具体需求看,文化、休闲、养生与生态内涵已经成为社会大众新的消费方向和趋势,因此,结合新经济时代内涵要求,创新茶文化旅游发展的整体机制,就极为必要。当然,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利用互联网时代媒介形式,优化茶文化旅游发展机制,从而满足社会大众的旅游需求。

4新经济时代背景下的茶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构建思路

通过对茶文化旅游活动的经营主体中所具有的主要内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茶文化旅游活动在具体开发过程中,其想要实现理想效果,就需要做到:首先,细化社会大众的消费趋势和实际需求,在社会化成熟发展背景下,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今人们的生活元素和生活理念也实现了相应优化、调整,在人们生活体系中,参与旅游活动,消费旅游产品已经发展为社会大众重要的生活理念,因此在这一大的背景下,旅游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除了旅游、休闲消费理念外,健康养生也是人们重要的消费期待。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经营就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大众的普遍选择以及整个社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要求。其次,当然想要实现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最佳效果,需要在认知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要求的基础上,完善发展要素,提升发展内涵,同时更需要将社会自身大众需要融入到整个茶叶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当然,在整个茶叶产品开发过程中,要充分注重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特别是在整个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要将传统茶文化理念内涵进行诠释,通过彰显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内涵优势,从而实现整个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最佳效果。可以说,融入新经济时代背景,实施茶文化旅游发展必然能够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值。

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茶文化理念内涵和元素内容,通过对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具体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文化元素和生态内涵是整个茶文化体系经营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而在当前整个时展背景下,人们对旅游产品的要求更高,只有诠释和融入人们的价值需求,从而才能实现整个旅游产业经营的最佳效果,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其也为茶文化理念传播提供了重要帮助。当然其也满足了社会大众的旅游文化消费需求。对于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来说,其中想要实现理想的开发效果,就需要在满足社会大众消费需求的基础上,融入文化元素和生态理念内涵,特别是凸显茶文化的深远内涵。客观而言,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想要实现理想的开发效果,还要注重创新旅游元素,尤其是在整个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必须凸显自身特殊性,同时还应与时展相结合,特别是要注重对整个旅游产品的各个细节和具体元素内容进行挖掘,通过提升旅游产品的发展层级,从而在创新产品经营体系的同时,满足社会大众参与茶文化旅游活动的具体需要。

5结语

在新的经济时代影响下,无论是具体的发展内涵,还是社会大众的层次化需求,都实现了全面提升,事实上,当前已经进入社会大众参与旅游的全新时期。相对于传统的旅游时展状况来说,目前整个旅游市场的需求,逐渐呈现层次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而休闲生态旅游不仅是社会大众新的消费趋势,更重要的是人们回归自然、融入自然,实现自身旅游需求有效诠释的重要表现。

参考文献

[1]赵万芹.从文化感角度谈旅游产品包装设计的设计创新[J].中国包装工业,2013(1):92-97.

[2]李付星;孙健.体验经济时代下川南盐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9):112-115.

[3]朱三元.浅谈产品设计中的民族特征———传统元素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7):205-208.

篇11

2.二者的认定标准不同

茶树原产地的认定标准比较简单一致,也就是只需要证实茶叶最早从何地而来,或者说能够找到地球上最早的茶树即可(如古茶树化石、最久远的野生古茶树、最早的茶树文献记载等方式),主要通过科学实证的手段进行。但迄今为止,尚未有茶树种群化石被发现;寻找茶树原产地,主要通过调查大茶树的有无、多寡,以及从生物进化角度进行推论。如根据对云南茶树资源的考察结果和物种起源说,从云南茶种(Species)的数量、新种的发现、茶种的水平和垂直带分布规律、茶种形态结构的特点等论证云南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文化发祥地的认定标准则呈现多样统一,它可以借助多种文化表现形式来进行界定,主要通过人文研究的方式得以实现。中国是茶的故乡,自神农发现和利用茶以来,已达数千年之久。茶文化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中华民族众多,生产生活方式大相径庭,即便是对茶的称呼,各地区也不尽相同。茶文化发祥地可从如下方面进行研究:茶的起源、发现和利用,茶文化产生、形成、发展、演变、形式和特点,茶文化对社会的影响等。

二、辨析二者关系的意义

1.有利于建立茶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原点

茶树原产地的标准简洁明了,只需要找出茶树最早出现的地方即可,但这看似简单却很难证明。因为茶树的生长历史远远早于人类的诞生历史,并且随着自然考古和现存古茶树的新发现,新的证据也不断更新着人们对茶树原产地的认识,茶树最早出现的地方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目前,茶学界对茶树原产地诸说各执一端,观点多样纷呈,难以达成一致。但对于茶文化而言,它以人类的诞生为前提,是人类认识茶、改造茶的活动过程及其成果,通过对各种历史文化现象的辨析,可以得出茶文化发祥地的较准确的地理区位。尽管自然科学视域中的茶树原产地难以取得一致认同,但人文社会视域中的茶文化起点却可以得到有效证实。因此,厘清茶树原产地与茶文化发祥地二者的关系,可以使为茶文化研究摆脱对茶树原产地的依赖,解开各执己见给茶文化研究带来的困惑,开拓了新的研究思路与空间,有利于茶文化研究向人文社会领域进行纵深探求。搁置茶树原产地的争议,直接探索茶文化初创地,开展茶文化发祥地研究,可以为茶文化学的形成提供思想前提和基础原点,对整个中华茶文化研究中具有奠基性的作用。

2.有利于厘清中华茶文化发展的脉络

中国不仅是茶树的原产地,更是茶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文化底蕴丰厚。茶叶本是长江流域的物产,自从神农传说开始,中华民族就不断加深对茶的认识,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逐渐演绎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饮茶的习俗最早产生于长江流域,并逐渐向黄河流域及其它地区传播;最早的茶事传说、咏茶诗句诞生于长江流域,第一本茶学专著《茶经》也以此地茶树和茶品进行拓展构建。茶文化发祥地是茶文化研究的源头,从文化自身发展的角度来梳理茶文化,能够比较清晰地揭示中华茶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基本规律。神农时代是中华民族的远古时期,茶叶的发现及应用的传说孕育了茶文化的诞生;商末周初,周武王伐纣时,巴蜀所产之茶为“纳贡”珍品;两汉、三国时期,茶文化通过社会交往与民族交流,向南北扩散推广;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饮茶之风盛行,浸润艺术人生;唐代,茶事活动由实践上升到理论,《茶经》标准完整的茶文化体系形成。以茶文化发祥地为起点,经过数千年的文化创造和积淀,茶文化终于惠及在中华大地,在唐代基本形成了较完备的茶文化体系。

3.有利于服务地方茶文化产业建设

篇12

茶文化;旅游;茶业经济

1茶文化旅游概念

茶文化旅游是将茶叶的生态环境、生产情况、自然环境、茶文化等资源与旅游活动进行有机整合的一种旅游方式。茶叶生产区景色大多秀美幽静,茶区的多样性景观为茶文化旅游提供了特定的背景,以茶为主要载体,宣传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展示民俗特色,对茶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涵盖体验、娱乐、购物、度假以及观光等多种旅游功能,是时下较为流行的旅游产品。茶文化和旅游活动之间存在许多链接关系,这也是茶文化实现旅游效应的重要原因。茶叶作为种植物,它有着强大的自然性,它的生长环境可以整合成风景秀美的景区。在我国,茶叶的分布大多在南方的丘陵上,这些地方普遍存在气候湿润、植被富饶、环境清新的特点,不仅有丰富的审美价值,也具有修身养性的能效。我国的茶树品种多种多样,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茶花颜色有的白如皓月,有的粉如桃色,为茶园的园林建设提供了多姿多彩的基础,许多著名茶叶的产茶地区都被开发为景区,供人们参观,例如杭州龙井、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产区等。这些景区不仅风景秀美,同时也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具有多样的文化遗产,这也是为什么它们渐渐成为旅游者的青睐之地的原因。在我国,茶叶有着悠久的历史,与茶叶相辅相成的文化也是层出不穷,例如关于采茶的歌舞以及饮茶的习俗等等,茶礼也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获得的精神财富。从旅游者的心理角度来说,来到别人居住的地方旅行,通常都希望获得精神枷锁的冲破,赢得心灵之外的超越。茶文化旅游旨在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慰藉,通过让游客感受茶文化的内涵来获得一种崭新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审美特性,让旅行者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在旅游中穿插茶文化体验可以有效地让旅客获得精神满足。在我国,各地均有多彩的茶文化,造型各异的茶具、脍炙人口的茶诗以及精美绝伦的茶文化壁画都有着强烈的审美特性,茶这种普通的植物被后世的人们赋予了丰富的品格和意蕴,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追求宁静、和谐的性格。从某种角度上说,历史遗迹反应的也是古人的价值观和审美性情,游人去体会这种文化同样也可以获得精神的陶冶。因此,茶文化可以和旅游活动有效地融合,这也为实现茶文化旅游更好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茶业经济与茶文化旅游的关系研究

2.1茶文化旅游提升茶业经济的附加值

茶文化旅游是依托于茶叶生产活动而进行的旅游项目,主要以茶业经济的资源为依托,对茶叶的产品、田园风光进行旅游资源的整合,在传统的茶叶生产模式基础之上,建立起茶叶文化的旅游,促进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与互动。茶文化旅游在满足游客一般旅游需求的同时,还让旅游者有机会亲自去参与茶叶的采摘和加工,获得参与和互动的乐趣,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茶文化旅游将茶叶的生产加工经营、购物、餐饮、娱乐都有机串联起来,带动以茶文化为核心的消费,为茶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附加值,这个附加值就是在茶生产销售以外,额外获得的利润。例如桂林茶园在1999年被开发之后,成为桂林的特色旅游产品,截止2014年,共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有效带动了桂林茶园的附加值增长。又如信阳,先后研制培育了信阳红与信阳观音,并举办了信阳茶文化节,极大提升了信阳茶文化游的关注度和美誉度,客源结构不断扩大到周边城市。目前信阳市日益显著的茶文化旅游品牌对省内外游客的吸引力已越来越强,信阳也成为北方重要的茶文化旅游休闲生态城市,是全国唯一连续七年入选“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的城市。

2.2茶文化旅游推动茶业经济的发展

茶文化旅游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充分地了解到了茶的生产、制作等过程,同时还进一步了解了茶的历史与价值。游客亲自参与到茶叶的摘采过程,亲手去制作和品尝一杯属于自己的茶,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茶叶的魅力,在观赏和制作茶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形成对茶的喜爱心理。不仅如此,游客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所想所需,来购买自己钟爱的产品,作为礼品馈赠给亲友。客观上茶园的文化特色也促进了游客对茶的消费,茶的生产方也可以根据游客的需要来调整产品结构,更加适合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实现茶业经济的发展。

2.3茶文化旅游促进茶产品质量的提升

茶文化旅游日益繁荣的今天,茶叶也逐渐成为人们旅游时购买的产品,购买者不仅希望茶产品包装上档次,更希望买到的是质量优良的产品。因此,对茶产品的包装档次和内在质量提升,都需要花费一番功夫。在茶文化旅游中展现出来的茶产品,也只有通过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质量,在生产中满足游客的需求,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在满足游客的需求中不断进步,促进茶产品的多元化发展,提升茶叶经济效益与价值。据了解,桂林茶园中所种植的茶树品种质量较高,每年培育的茶苗达6000万株,促进了整个广西茶叶种植业的发展。再如普洱茶中的王者老班章,其产地老班章村是深山中一个贫穷的哈尼族寨子,当时村民甚至要到别的村庄讨饭,2000年以后,老班章茶独特品质渐为人们喜爱,价值渐显,现如今,该村127户茶农户均年收入已过百万,成为中国最富裕的村庄之一。除此之外,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天福茶博物院等,多年来海内外参观人数已超过百万,成为中国茶文化基地。

2.4推动我国茶文化的发展

茶文化旅游为人们充分地展示什么叫中国的茶文化,向人们普及了中国的茶文化知识,提倡饮茶,提倡养生,这也是对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国人一直提倡的生活必需品,文人所推崇的“琴棋书画诗酒茶”中,都包含了茶,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有着文明的象征意义,同时也是友谊的纽带。茶园开放之后,人们可以通过了解茶来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不仅在国内,甚至也能促进与他国的文化交流,从而带动科技、经济、文化的共同进步。

3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协同发展的建议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界与旅游界人士共同努力,推动了茶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但是,茶文化旅游目前在我国的发展还属于初级阶段,存在着旅游形象不鲜明、宣传力度薄弱等缺点。同时,在茶文化旅游的项目开发上,也存在着形式单一、方式重复、参与度较少等问题。我们如何能够更好地实现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如何能利用茶文化旅游进一步带动茶业经济?在这里笔者提出了相关的建议。3.1积极争取政府及相关科研部门的支持茶文化作为一种优秀的中华文化,它的弘扬不能单单地靠一个人、一个企业来完成,需要更多专业人士、权威机构的支持,才能获取更广阔的发扬空间。茶文化与茶科技、茶经济的发展有协同作用,所以在这方面,笔者希望与茶叶经济相关的政府机构能够给予大力地支持,出台系列政策来辅助茶文化的弘扬。与此同时,相关的科学研究部门,也应对此充分重视,进一步挖掘现有资源和成果,加大科研创新力度,促进茶文化与茶经济的协同发展。

3.2丰富茶文化旅游产品

茶文化旅游是建立在茶文化的特点和旅游行业的相关规律之上的,需要对茶产业进行有机的结合。要思考如何能发挥茶文化的特点,同时又能够满足旅游行业的相关要求,对此进行形式上的丰富,不断拓展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多样性。茶园管理者要充分地考虑对茶园观光的需求,例如游客对茶文化与制茶活动的体验,茶文化和制茶体验也需要有专门的场地来作为载体,通过修缮保护茶叶作坊、建设茶文化展示区等等,确保游人享有完整的茶园体验。

3.3加大宣传力度

为了进一步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实行文化旅游和科教相结合的战略,为青少年建立中国茶文化教育基地,进一步向中、小学进行宣传,在台湾销量第一的儿童科普读物《小牛顿》中专门有讲解“茶的一生”,图文并茂,生动的介绍了茶叶的种类、加工制作流程及饮茶的益处让这些祖国的花朵能够进一步去了解茶业的发展过程,加深国人对茶文化的领悟,进一步培养出国人懂茶、爱茶和喝茶的良好习惯。

3.4加强对茶园的观光设计

一个观光旅游的项目,它最本质、最核心的功能就是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茶园的观光设计,要体现出服务特色,让游客在园区中能够充分地体验到观光茶园的特点和风貌,这也是茶园观光设计中需要掌握的基本原则。茶园具有多种功能,不仅有着生产功能、观光功能,同时也具备科研示范功能、科普功能,其风景建筑形态的设计与游人的活动息息相关。要体现出茶园的观光作用,首先要保证园区各个基础设施的安排与人的需要相契合,只有拥有完整的基础设施,才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便利,游客的餐饮、接待、咨询、住宿、休闲娱乐和医疗保健服务需要得到妥善的安排。因此,它要包含游客接待、具有服务性质的建筑、停车场、卫生间等等。在对这些内容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园区游人的容量、基础设施设置的空间、设施使用的频率以及与茶园相关景点位置的安排,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服务,这都需要茶园管理者统一规划。在茶园的观光设计中,除了要有能够满足休闲观光等基本需求的基础设施外,还要能满足游人的个性体验需求,建立属于茶园自身独特的文化特点,更有助于游客对茶园印象深刻、流连忘返。

4结语

茶文化旅游涵盖了茶叶栽培技术、茶叶制作技术、茶园建设等诸多内容。茶文化旅游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凝结了无数人的心血,是无以计数的茶业同人共同努力的结晶。同时也为茶业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巨大的附加值。在今后的发展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协同作用,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

作者:薛奕妹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邓薇.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研究[J].价值工程,2015,28:179-180.

篇13

茶文化;旅游业;促进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茶文化的国家,茶文化已经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很早就已经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了,是一个融入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的文化体系。而茶文化与旅游业也有着密切的关联,其旅游价值十分丰富,对旅游产业的促进作业也是明显的。

1茶文化的旅游价值

(1)茶文化有利于拓宽国内茶叶市场。茶文化可以促进游客们产生一种品茶、爱茶的心理,从而开始主动了解茶文化,养成一种喝茶、品茶的生活习惯,这不仅能够发挥茶叶的优点,提升游客自身的免疫力,还能大力宣传茶文化产品,这非常有利于茶文化旅游的发展。(2)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是茶文化重要的价值所在,茶文化旅游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喝茶,而是形成一条系统化的产业链,将景点的观赏、茶会娱乐、茶品买卖以及餐饮住宿等进行“文化连接”,不仅丰富了旅游的内涵,更加促进了游客的消费与一些连带产业的发展。(3)符合旅游业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人们更加开始追求一种精神需要,所以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城市快节奏生活使得人们产生了一种回归自然、向往自我的情感追求,这与茶文化非常契合,茶文化不仅能够修生养性,茶叶更是源于自然,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原生态的纯粹,由此来说茶文化旅游非常符合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需要。

2茶文化对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

茶不仅是受人欢迎的饮品,茶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加上茶产地独有的区域特色等,都为茶文化创造了很多旅游资源,成为它与旅游业相结合的基础所在。茶文化自古以来就与旅游业相互交融、相互促进,随着近些年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于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旅游业的发展十分迅猛,可以说这是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春天。而茶文化是作为一种特色,在旅游产品中所占的地位也是十分突出,它能够对游客形成一种吸引,在旅游产业的经济、环境、人文、政治以及社会功能的提升上起到了很强的促进作用。(1)经济效益是发展旅游业的主要目的之一,从经济上来说,茶文化对于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就是十分明显。首先要站在国际的角度上来说,由于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独特性极强,非常受外国游客的亲赖,很多游客不远万里就是为了亲身体验一下正宗的茶文化,所以受到茶文化的促进作用,我国的外汇收入增加,为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做出了贡献,并且为我国积累了更多建设积极;并且通过茶文化的吸引作用,促进旅游经济的提升非常有利于货币的回笼,成为了一种新型的货币回笼途径,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对于我国国内来说,茶文化吸引众多外来游客,促进了当地住宿、餐饮、娱乐以及购物等行业的发展,不断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随着这些行业的发展,以及旅游所在地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所以旅游业的产业规模会不断扩大,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且由于经济效益的提升还能为政府创造出更多的税收资金,有助于当地的发展与建设。(2)茶文化对于社会文化也会有很大影响,由于茶文化源远流长,寓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所以非常有利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发扬,在促进社会和谐、文明建设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茶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能够满足人们日子增长的文化需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茶文化所包含的不仅仅只有茶叶本身,更有各式各样的茶具、茶点以及茶诗、茶艺等等,这些都能够形成茶文化所特有的一种文化氛围,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且茶文化还有着很高的趣味性。同时文化是无国界的,我们可以通过茶文化与世界各种文化进行交流沟通,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不断取精去糟,增加我国传统文化的知名度,体现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海南百川的特点,从茶文化体现出我国的传统文化,让这种优秀的文化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3)对于旅游文化以及环境等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可以充分运用茶文化中的优势资源与旅游业进行更好的结合,将这些优势资源转变成旅游资源,从而更好地丰富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茶文化涉及到医学保健、科技、文化、经济、艺术等行业,从而构成茶文化交流学、历史学、社会学、以及功能学等特色茶文化体系,这些体系的形成充分反映了茶文化的深厚底蕴,使其历史性、民族性、区域性以及国际性的统一。茶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也使得旅游资源所在地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工作,为创建更优美更洁净的茶文化旅游环境而努力。

3结语

虽然茶文化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发展茶文化旅游业时要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合理、适度的开发,才能够真正发挥茶文化的突出特点。将茶文化与旅游业进行结合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模式,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所以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有关人员不断的进行思考与研究,争取为我国旅游产业以及传统的文化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沈学政,苏祝成,王旭烽.擦汗文化资源类型及业态范式研究[J].茶叶科学,2015(3):299-306.

[2]王云龙.论茶道与茶艺两个维度推动凌云茶文化产业发展[J].传承,2013(3):123-12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