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简述自然地理环境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人教版必修Ⅰ第五章第一节内容,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通过生物循环等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如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还有平衡功能,即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紧接着说明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二是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过程与方法:收集家乡某条河流的资料,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该河流的治理和开发提出设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和分析问题,具有尊重自然的态度、人地协调观念和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难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功能。
五、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体现新课程理念,紧紧围绕“体现学生主体性”这个要义。为方便说明问题,现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对应的设计意图列表归纳如表1。
六、教学过程
导入一
读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图,思考:从图上看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有哪些?
再问: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下是否会生长这种植被?如果海拔超过5 000~6 000米,这种植被是否还会出现?这说明什么?
读教材图5.2(生物循环图),思考以下问题。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生物、土壤、大气、水、地形等)
(2)简述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阅读材料并思考: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归纳: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导入二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会产生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等。
思考: 什么是生产功能?什么是平衡功能?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强调: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大气、水等要素共同协助才能完成,所以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就像手表的各个零部件并不具备计时功能,而这些零部件组合而成的手表却具备计时功能一样,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如藏羚羊数量的波动变化(无人类干扰时),如图1。
■
导入三
降水丰富的地区,一般河流众多,这说明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在景观上它们力图保持一致。概括起来地理环境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一个统一的演化过程
案例: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
思考: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后,水文、地貌、植被、气候等要素有什么变化?
讨论得出结论:教师用表格形式展示如图2。因此,水土流失是一种统一的自然地理环境演化过程。
活动:如图5.4所示,地形由湖泊陆地的过程中,地理环境其它要素如何变化?
讨论归纳:气候由湿润变得干燥,生物由水生生物变成陆地生物,土壤逐渐由湿变干,水面逐渐缩小直至消失。
2.牵一发而动全身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改变。通过“东北森林变化导致环境的整体变化”这一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位,并通过下面案例进一步巩固此部分知识点。
案例: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地壳中的碳元素减少大气中CO2等气体增多大气保温效应加剧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出示讨论题:请联系日常生活举出几个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例子,运用这节课学习的有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知识进行分析。
*太湖蓝藻爆发。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小结:由于人类向太湖中排放大量废水,加上高温降水少,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篇2
[主要内容]
什么是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的特点
研究对象、内容、方法
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自然地理学在社会中的作用
一 、什么是自然地理学(Physical Geography)?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分支之一。研究自然环境或其组成部分的科学。按研究的特点,自然地理学可分为综合性和部门性的两组分支科学。综合性的分支科学有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等。部门性的分支科学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冰川学等。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特点
(一)全球性
由于地球系统过程具有明显的全球性特征,因此许多自然现象和过程都不受国界的限制。20世纪60年代板块构造学说的出现,首先在固体地球研究中建立了全球观概念。80年代以来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的发展,也已经走向全球化,著名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引起的气候灾害影响遍及全球3/4范围,就是一个实例。
自然地理学的全球性特点决定了人们必须采用全球范围调查研究和观察测试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地球的研究范围,已经能从隧道扫描显微镜和离子探针的原子尺度到全球地震台网的和轨道卫星所提供的数据得出的全球图像。从地表的地学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飞机和卫星对地面的遥感监测,大陆和海洋的超深钻探,天然和人工地震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探测等,为自然地理学的全球观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与此相适应,80年代起一系列大型国际地球科学合作研究计划的推出,如国际岩石圈计划(ILP)、深海钻探计划(DSDP)/大洋钻探计划(ODP)、世界气候计划(WC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等,
已形成了对地球的全球立体研究网络。
(二)多尺度性
另一个特点是地球系统内各种地学过程发生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具有极大的差别。以往对不少地学问题争论不休,特别是环境预测问题上出现互相矛盾、脱离实际的情况,症结之一就是不在一个时空尺度下讨论问题所致。举气候变迁的例子。
地球系统过程的主要时间尺度大体可以划分以下5个层次:
几十亿年至几百万年尺度 地球和生命的起源、生物灭绝、板块构造、造山作用、等重大事件,是传统地学的研究领域。
几十万年至几千年尺度 冰期、间冰期的交替,土壤的发育,生物种类的分布,地球公转的周期变化。
几百年至几十年尺度 该尺度的全球变化有气候、大气化学成分的变化,地表干燥度或酸度的变化,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土壤侵蚀、水系变迁,以及人类对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干扰,则是地球系统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人口问题、资源问题、能源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全球性社会问题也都要在这个层次上解决。这一层次上的全球研究是对人类智慧的挑战,既是科学发展的热点,也是21世纪解决人类重大问题的认识基础。
几个季度至几天尺度 天气现象、洋流中的旋涡、极地海冰的季节消长,地面径流、风化、植物生长的年循环,地球自转的地理效应,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火山、地震活动等。
几小时至几秒尺度 湍流热交换、大气对流等。
几年至几小时时间尺度的变化,属于大气、海洋和生物科学的研究范畴。
地球科学的这种特殊时空尺度使得人们无法直接测量地球中心的温度,也无法在实验室再造地球系统的真实过程。因此,通过长期地学研究实践总结的类比方法具有重要意义。19世纪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C.Lell)提出的“现在是过去的钥匙”名言,后来被称为“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则和方法,启示人们可以根据现今地表发生的各种地学过程及其物质记录,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环境变化。由此类推,人们也可以运用“将古论今”的方法,根据地质和人类历史中发生过的地球环境和岩石圈演变过程来预测地球的未来趋势。类比方法普遍应用到天气预报、灾害预测等研究领域。例如,根据自然灾害与天文现象周期的对应关系开展预报,日益引起人们重视。
(三)综合性
(四)区域性
三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只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天然环境,和长期受到人类直接影响而使原有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人为环境。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及土壤圈、生物圈、地貌
2 研究内容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构成其研究内容,作为一门综合学科,要特别强调其研究内容应包括研究各个圈层的相互作用及其关系和作用效应。
3 研究方法:
现象记录(描述) 统计过去(分析) 预测未来(判断)
现象记录:自然地理研究提供基本素材;
统计过去:如对渤海赤潮事件的统计分析,预测渤海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死海”;
如日本地震学家对东京1885年以来发生的大地震进行统计分析,预言,东京
地区未来50年内发生大地震的概率为90%。
三 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1 综合化趋势
地学、气候学、水文学、土壤学、生物学、地貌学相互综合渗透,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
2 新技术手段的运用
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激光技术、同位素技术、信息系统技术、数字化技术等 玻璃地球(the glass earth)
数字地球(the digital earth)
3 由定性向定量发展:
高精度定位监测、动态摸拟、3S技术;
4 广泛应用:
国土整治、环境工程、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生态优化、优质农业、食品安全;
5 加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研究:
沙尘暴、沙漠化、石漠化、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等;
6 全球性合作研究
四 自然地理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峡工程
青藏铁路
五思考题
篇3
区域地理是研究整个地球或行政分区的自然地理(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土壤、植被等)和人文地理(民族、人种、人口、城市、交通、经济发展等)的地理学科分支。如果按部就班进行传统式教学,从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一一阐述,就会演变成“地理八股”的教学模式,机械单一、缺乏新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教学效果,也有悖于高考考试说明中提出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要求。
“主题探究式”区域地理教学是指运用区域研究的一般方法探讨某一区域中突出的地理现象(自然或人文地理要素)分布与形成的一种探究式学习活动。区域“主题”定位于区域突出的地理特征和现象,通过“主题探究”力求能将区域地理琐碎分散的知识有效地整合起来,通过对区域“点”(主题)的探究达成对区域“面”的把握,总体上达成对区域环境特点把握。
一、 “主题探究式”区域地理的教学尝试
1.结合特色,确定主题
区域地理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区域特色呈现多元化趋势,如何提炼一个特色鲜明又能耦合区域主干知识的主题是教师需要用心思考的。一般情况下,区域主题的确定可以从区域的自然环境或人文特色入手,找出最具本质或最具特色的主要特征,确定主题。
自然地理环境是区域特征的基础。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是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出发,按照各自然地理要素的逻辑关系,找出最具本质的主要特征,追寻出主导因素,由此提出切合本区域的主题。例如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加之山岭的阻隔,受夏季风影响小,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疏,以草原、荒漠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有大面积的荒漠土,河流流量小,多以内流河为主。由此可见,气候干旱是本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色,可以通过以“干旱”为主题,整合“高原盆地地形,荒漠草原景观”“草原山地牧场,绿洲灌溉农业”“防治土地沙化,加速生态建设”等区域主干知识,开展对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学习。
另外,了解学生对于即将学习区域的总体印象,以学生的认知情况为切入口,也可以成为教师确立区域主题的重要参考。例如,对于西亚,学生认知程度最高的区域印象就是“战火连绵”,若以“千年争端,今日焦点”为主题,通过探究“大国之争”“水源之争”“石油之争”“宗教之争”等争端事件来开展对西亚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的学习,将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
2.整合知识,探究主题
主题确立以后,如何围绕主题将区域地理的主干知识串联起来是“主题探究式”区域地理教学的关键。
以西亚为例,确定“千年争端,今日焦点”的主题后,通过探究以下问题来整合主干知识。
①目前,西亚这一区域仍然是战火连绵,你觉得战争的原因是什么?(石油之争、水源之争、宗教之争、民族之争、大国之争等)
②自新航路开辟至现在的21世纪,大国为争夺这一地区明争暗斗几百年。读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分析原因。(探究大国之争的原因,明确西亚“五海三洲”之地的重要战略地理位置)
③首先请结合所学知识猜想; “五海三洲”之地的西亚的降水情况,地表景观特色,并说说你的理由。然后请结合西亚降水分布图,简述西亚降水的特点并分析原因。再以以色列为例,谈一谈你所了解的以色列的水科技,辩证分析缺水给以色列造成的影响。(探究水源之争的原因,明确西亚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并让学生了解以色列独步全球的水科技,开阔学生的视野)
④解释西亚为什么“水比油贵”?总结西亚的石油分布特点。评价西亚的石油输出线路,谈一谈你的看法。(探究石油之争,了解决定西亚经济发展的石油资源的状况)
⑤结合历史知识,谈一谈西亚宗教冲突的原因。(探究宗教、民族之争,了解西亚人文地理特色)
“主题探究式”区域地理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在构建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提供各种图表、文字材料,创设开放陛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成果展示、相互点评”等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使课堂从原本单调单一的师生关系传递向师生互动、小组内互动,小组间互动的多重关系上传递。同时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3.类比差异,深化主题
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包括判定区域位置、把握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研究区域发展等。在“主题探究式”区域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类比分析与其特征相似的区域,通过认识与比较对象之间的共性与个性,使区域自身的特征更加突出,使区域特征的形成原因更加清晰,并使学生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以西亚和中亚的类比分析为例。
①确定比较因素。主要包括两者的自然环境特征、经济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②找出共性个性。西亚与中亚在“干旱的自然环境”“储量丰富的石油资源”等特征上十分相似,但两者干旱的成因以及经济发展的特点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③探究区域发展。在比较的基础上,明确区域的优势与劣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寻找区域发展的方向。
通过区域间的类比,可以突出区域特征,明确区域差异,借鉴区域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通过比较、归纳,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也有助于学生区域地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二、 “主题探究式”区域地理应关注的问题及思考
1.提升主题魅力
“主题探究式”区域地理教学的灵魂在于主题。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与设立主题的优劣有关。一般情况下,基于自然要素特征的主题相对枯燥,难以形成对学生的强烈吸引。而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与环境紧密融合,深深地打上了环境的烙印,由于其独特性而更具有吸引力。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可以借助地域文化润色加工主题,创造出更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例如,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区域特征是“干旱”,新疆的“坎儿井”就是干旱环境下地域文化的体现。笔者发现,教学时通过创设以“坎儿井”为情境的主题导入,不仅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而且能进行地域文化的渗透,给相对枯燥的“干旱”主题注入生机与活力,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参与热情更高。
2.完善知识结构
篇4
除明确经线、纬线的特征,经度、纬度的划分,东经度、西经度的判读外,更要牢记重要经线和纬线穿越的地区,熟记从0°经线和纬线开始每隔10度的经线和纬线穿越的地区和主要地理事物。除利用经纬网定位外,还可利用试题图文中的其他信息进行空间定位,如山脉的走向、河流的流向和形状、气候或自然带的分布、海岸线轮廓、洲界或国界的轮廓和形状、主要地理事物分布的位置,以及文字信息等。不同区域之间的地理环境存在着很大差异,只有准确定位,才能调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知识准确作答。
二、阅读图文资料,提取有效信息
从近些年高考地理试题可以看出,综合题通过图文材料为考生提供的信息,有些是显性的,有些却隐藏在图文或所反映的区域之中。这就要求考生能够获取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提炼地理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合。因此做题时考生必须认真阅读图文材料,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提炼和整合与试题有关的信息,绝不能背离图文材料而高谈阔论。
例1 (2014年安徽卷第34题)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
(3)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
【材料解读】“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说明不同的药材对环境的要求不同,要成为药材大省,必须具有多样的自然环境;“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说明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有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适合多种中药材的生长,自然界本身就生长着多种中药材,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说明甘肃省近年来依托中药材,通过技术投入,中药材的加工能力提高,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从而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地图信息】利用经纬网图可以确定甘肃省的经度和纬度范围,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利用一月0℃等温线可以确定其热量状况,其大部分地处温带;利用年等降水量线可以确定其干湿状况,其地处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利用主要地形区确定其地形特点;再联系其自身和周边地区的其他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确定其相对位置、交通位置和民族特色等。
【设问信息】试题中的三问由易到难,考查目标层层深入,考查能力逐步提高,体现了试题的层次性。笔者认为该试题经典之处在第1问,即“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这是对“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目标的充分考查,通过地图中的信息能够很好地获得其半球位置、纬度位置(热量带)、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特别是其相对位置,体现了其地理位置的过渡性和多样性(结合部、交汇处),给考生很大的发挥空间,也是对考生文字组织能力和表述能力的全面考查。第2、3问主要是对“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目标的考查,考生能够利用试题中的显性和隐性信息,结合影响中药材种植的因素加以分析说明。要求考生要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已有的地理知识,分析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
【思路导航】试题材料和图中提供了许多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要从材料和图中提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并用地理术语规范表达,千万不要背离材料和图而高谈阔论。一般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热量带)、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等方面描述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特点。从影响中药材的区位因素中探寻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即从自然地理环境(尤其是其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性和多样性)、种植历史、劳动力、产品质量、市场需求、交通、加工技术、政策等方面探寻其区位优势。一般一个主导产业的兴起都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结果;其产品的深加工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也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1)大致位于32°N~43°N之间、92°E~ 109°E之间;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的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三个自然区的交汇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要道),比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蒙、维、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结合部。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特点,适宜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类多);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交通便利);中药材加工技术的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3)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进中药材专业化种植,调整种植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中药材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把握行为动词,明确答题思路
从这些年全国和各省的高考地理试题中可以看出,在综合题中用到了诸如“列举”“分析”“说明”“描述”“简述”“评价”“论证”等行为动词,甚至一道题中的几个设问也用到了多个不同的行为动词。考生只有掌握了这些行为动词的具体要求,才能“对症下药”。
例2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36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如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思路导航】该试题用到了两个“分析”和一个“说明”。“分析”是把一个地理事物或现象分成较简单的几个组成部分,并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
通过阅读图文材料,从图文材料中摄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联系影响沼泽形成、河流含沙量多少的因素分析作答。利用经纬网图中的纬度位置可以确定该区域纬度高,气温低,有多年冻土层,地表水蒸发量小,下渗量小;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反映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势特征、河流的流速和侵蚀作用的强弱,从而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多少;利用图中河流的流向(自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和流经的纬度带(中高纬度)可以推断该区域的河流具有凌汛现象。
从图中可以看出,鄂毕河流经大面积的沼泽地带,由于沼泽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鄂毕河河口水中营养物质较少。影响沼泽形成的因素有地形(要能蓄存水分)、气温(影响蒸发量)、冻土层(水不易下渗)、水源(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等;影响河流含沙量多少的因素有地形(坡度越大,河水流速越快,侵蚀作用越强)、植被覆盖率、地质状态等。
“说明”是指解释清楚、解释明白,不仅要说,还要说明白(有所解释)。材料用简洁的语言巧妙地给出了影响鱼类丰富程度的因素。“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一般河流侵蚀作用越强,搬运和沉积的泥沙越多,河水中携带的营养物质越丰富;沼泽的吸收作用越强,流经沼泽的河流携带的营养物质越少。“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一般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越高,浮游生物生物量越大,鱼类资源越丰富;水温低,鱼类存活率低,生长慢。
【参考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西西伯利亚)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四、紧扣关键词语,探寻准确答案
关键词指的是地理综合试题中最紧要的词语,如“最主要的”“正确的”“自然原因”“主要因素”等。关键词一般告诉考生“这是什么”“这在哪里”“什么季节”“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地理事物的性质”“什么原因”“什么现象”等,只有紧扣关键词,才能明确思维方向和答题要求,探寻准确答案。
例3 (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36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在如图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思路导航】第(1)题要紧扣“沙源”,理清“沙源哪里来?”和“沙源如何来?”。“沙源哪里来?”题干中“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即沙从黄土高原而来。“沙源如何来?”风沙源地即西北季风携带沙尘在此沉积;冬春季节,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稀少,河流流量减小,河床。第(2)题紧扣“冬春季节”,即该季节H县城盛行西北季风;紧扣等高线地形中H县城的“地形特征”,河谷大致由东西到西北―东南走向,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又位于峡谷地带,导致狭管(峡谷)效应,使风速增大,形成风口。
【参考答案】(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风沙在此沉积。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3)观点A:扩大。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B:不会扩大。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五、运用地理术语,科学规范答题
综合题一般以区域地理为载体,围绕一个中心问题,从不同侧面或事物的不同层面设置问题。因此必须用区域研究的方法,采用对比、分析、归纳、推理、综合等思维方法,围绕“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来思考问题,再用规范的语言进行书面表达。
如,开放性试题让考生答题时不拘泥于某个固定的标准答案,给考生一个发挥创新的空间。开放性试题答题技巧如下:
(1)认真审题,有针对性解答。这种试题往往出现“赞成不赞成”“合理不合理”“可行不可行”“是否应”“两种不同的观点”等关键词,还有一些限制词、隐含条件等,考生首先要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写出相应的理由。
(2)尽量用地理名词和术语表述。如例1中“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中的“过渡带”“结合部”“交汇处”等。
(3)答案要言简意赅。如果对问题把握的比较准确,可以用简洁的语言陈述你的观点;如果对问题没有太大把握,应尽量多答几个要点,力求完整;对把握不准的地理区域、地理事物等不要乱写,可用“该地”“该河流”“该湖泊”“该气候类型”等词称述,以免露了马脚,而弄巧成拙。
篇5
概念型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对地理概念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把握和阐释能力,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试题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
【例1】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
解析:根据等高线示意图,可知该处最高海拔不超过500米,等高距为10米,高差小,地形为丘陵;甲地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为鞍部。
2.如何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特征
常见的关键词有:简述(描述、阐述、说出、分析);特点、特征。
常见的题目有:描述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河流的水文和水系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农业地域类型特征、工业区位特征、人口和城市分布特征)。
【例2】中南半岛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勤劳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发展。读下图,回答问题。
阐述中南半岛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解析:在描述特征类试题时,我们要建立思维关联图,掌握描述的方向和角度,如下图所示。
【例3】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2)据图乙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3)据图甲、图乙中的信息,概括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请答出三项。
解析:该题涉及对地形特征、水文特征和气候特征的描述和阐释,我们同样可以构建思维关联图(如下页图所示)。
3.如何描述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
一般要从两个方面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空间分布(延伸方向、空间递变规律)、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
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描述,试题一般要求描述某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如城市化过程、某天气系统过境(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风向变化及产业结构的变化等。
【例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1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呈明显上升趋势。下页图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
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
解析:本题要求描述的是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由图可知,冰雹灾害主要发生在5―9月,其中,8月最多,11月到次年3月无冰雹灾害,很明显,冰雹灾害年内分布不均。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主要在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和说明的思维过程中体现出来。最基本的思维活动是分析,分析问题的能力包含着综合的能力。
4.如何阐释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成因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高考试题中经常要分析的成因有:气候特征(包括气温、降水)的成因、河流水文特征成因、某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农业(工业、城市等)区位因素的变化成因等。原因分析类的试题一般从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角度进行分析解答。自然原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的原因,人为原因侧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例5】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洛杉矶及周边地区晴天较多,海滩、沙漠等多样的景观为电影拍摄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下图中左图是该地区盛行风作用下形成的某一新月形沙丘局部图,右图是沙丘所在地风频图。
(1)从洋流和大气环流分析该地区晴天较多的原因。
(2)结合右图,判断左图中箭头所指方向并说明理由。
解析:思维过程如下图所示。
5.如何对地理事物或者现象进行说明和评价,并提出可行性或者合理性措施
常见的试题格式是:评价(阐释、说明)……条件;分析……影响(作用、意义);提出……措施(对策、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
对问题的评价要从利、弊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区位因素评价一般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进行阐释。
对影响类试题应该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角度进行阐释。
措施类试题一般要求提出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的治理措施,人口、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问题的解决措施等。一般情况下,传统工业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加大科技投入,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等。对资源、能源类问题(水资源、能源短缺)常常从“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提出解决措施。生态环境问题一般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提出的措施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一般按照以下四步。
第一步,根据题目提供的文字、图表(包括图例),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明确试题要求和意图。
篇6
课程课标:“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知识覆盖: ①岩石圈物质循环;②内外力作用及地貌形态;③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④三圈环流与季风环流;⑤天气与气候;⑥水循环;⑦洋流。
复习要求: 深刻挖掘其内涵,构建一般模式,加深学生的理解。
典型题例:图1示意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过程。完成(1)~(3)题。
(1)若图中的字母和数字序号①~⑥共同构成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则表示沉积岩的是:
A.a B.b C.c D.d
(2)若图中的字母和数字序号①~⑤共同构成了生物循环过程,则表示自然地理环境生产功能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若图中的字母和数字序号①~④共同构成了海陆间的水循环过程,且字母b表示海洋上空,则塑造地表形态最明显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对地理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并结合教材的经典内容,教学能突出课程标准的核心,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也有了正确的方向。
二、精选试题,自我检测
针对历年各地高考模拟卷、历年高考卷,应认真研究分析,结合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精选部分优秀试题,先让学生自我检测,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而后的复习与教学就能更主动、有针对性地去弥补知识点的不足。学生通过自我检测,清楚自己知识储备与高考能力要求的差距,这样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有效性。试题精选应注意:①试题清晰直观,图象清楚明确易受学生欢迎,吸引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有助于教学效果有效性的提升。② 试题时代性强,高考地理内容,特别是人文地理内容不断更新,要求教师与时俱进,跟上步伐。③ 试题难度适中,教师应对自己的试题资源经常更换,屏弃繁、难、旧、偏、怪等试题,选取难度适中的试题,可增强师生互动的教学资源。
典型题例:图2为某城市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地为该市的重化工业区,简述其布局的有利条件。
(2)说明A、B两住宅小区房价差异的原因。
三、自主合作,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简单由事物本身决定的,人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建构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和理解。学习是一个积极的意义建构过程,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装到学生头脑中,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高三地理复习内容多,应重视学生对重要知识点及其关系的掌握。可让学生结合课程标准先阅读教材,自主与合作建构知识;然后由教师引导建构知识。
例如,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形地貌对交通、聚落的影响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并且多以地质剖面图、地貌景观图、等高线图等形式进行考查。复习时先让学生讨论,尝试建立知识网络;后由教师将简洁的建构图呈现于学生作修正。
建构地理知识网络,将重要知识点有机整合,要求学生将知识结构内化成认知结构,这样有助于学生全面准确地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地理问题。
四、交流互动,拓展巩固
高三地理复习应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能只讲不练,也不能只练不讲。对重要的主干知识可精选少量试题,让学生在课堂练习,交流互动,及时讲评,达到知识拓展和巩固。如一节课可精选两组单项选择题,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和严密性;也可选一道综合题,训练学生用规范科学的地理语言表达分析问题的能力。
典型题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4中甲岛是太平洋的一个火山岛,经济以农业为主,S市是该岛最大的城市,人口约20万(全岛约70万)。甘蔗制糖业是该岛最主要的支柱产业,蔗糖70%以上远销欧洲。2008年该岛甘蔗每公顷产量为45.89吨(我国为71.23吨)。
2010年,我国需要进口177万吨食糖,预计将逐年增加。近年来,我国部分企业计划和甲岛所在国政府合作,在甲岛投资甘蔗种植。
(1)说出甲岛5~10月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简析甲岛无大城市分布的主要原因。
(3)说出甘蔗制糖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并分析我国蔗糖进口量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
(4)分析我国部分企业计划在甲岛投资甘蔗种植的主要原因。
五、定期检测,反思提高
高三地理复习离不开作业和考试,定期检测可掌握学生的复习效果,并及时总结,有利于采取有效对策,改进教与学,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地理教师要认真收集相关数据,仔细进行试卷质量分析;讲评课应详略得当,归纳每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学会借题发挥,适当拓展延伸带动对其它相关知识体系的梳理;表扬激励为主,针对性地指出学生学习方法的优缺点、注意事项及努力方向,引导学生多反思提高。
典型题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10年8月29日,俄总理普京出席了每年可输送一千五百万吨原油到中国大庆的中俄石油管道俄罗斯段的开通仪式。 他表示,加强中俄能源合作“对于中方来说,可以稳定能源供应和能源均衡;对于俄方而言,则获得一个新的、面向具有市场前景的亚太地区出口,特别是极具发展前景和活力的中国市场。”
(1)说出中俄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路线布局基本特点。
(2)分析影响中俄两国能源跨国输送主要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篇7
纵观近几年新课标文综卷,可以发现高考命题的特点是“稳中求变”。 2012年新课标考试大纲说明中“题型示例”更换为2011年新课标卷的两道必考综合题和一道选考综合题,反映了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保持不变,题型、题量、分数、难易程度基本稳定;反映了高考命题更加重视联系生活实际,更加关注热点,注重渗透新课标理念,对考生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但不会出现偏题和怪题。
建议:同学们在冲刺备考阶段,要深入研读考纲,紧扣考试大纲以及初中地理课程标准,逐一检查自己对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初中区域地理及选修地理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查补漏洞、解决困惑、夯实基础。同时,精练2011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卷,熟悉题型和试题难度,深刻领会大纲中四项综合能力要求的精髓和实质,重视提升自己的四大能力,把握好高考动向,做到有的放矢。
[二、设计专题,制订计划]
冲刺阶段复习专题参考——
自然地理专题: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规律及意义、光照图与时间计算),大气的运动(常见的天气系统、气候),水体的运动(洋流的分布),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等内容。
人文地理专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区域发展问题。
区域地理专题:自然区域、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城市区域等。
地理图表专题: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等。
建议:在冲刺复习阶段,设计出符合自己实际、能切实解决自己学习困难的复习专题,以实现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进行专题复习时,要注意记忆、理解、掌握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精练不同题型的模拟试题,分析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学会空间定位、图文转换、图图转换,掌握解题技巧,学会分析和评价的方法,提升对资料中有效信息提取、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另外,一定要给自己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要合理安排好学习和生活时间,做到每天早半小时和晚半小时背诵记忆,并坚持做适当的文体活动,听听音乐、跑跑步、做做操,实现高效、快乐的学习和生活。
[三、精练习题,总结技巧]
经过了多次模拟考试,同学们已做了大量的习题。这时,千万不能再搞题海战术,各类试题可精选一、两道,进行较透彻的分析,了解命题的原则及思路,掌握各类题目的基本特征及解题规律,形成基本的答题模式。
建议:成绩较好的同学,精选近两年的高考题来做,注重答题技巧的训练,善于归纳和总结,掌握解题思路,建立解题模式。如地形描述可从海拔、地表起伏(相对高度)、地形类型及其分布着手;河流水文特征要从径流量、含沙量、结冰期、径流季节变化等方面进行描述;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时,要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或“天地人”三方面)综合分析。成绩中等的同学,不应求做难题,可选一些简单的基础题及中等题,经常看看自己的错题集,对做过的错题再思考,看难点是否真正解决、突破。尤其是概念理解应用题,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学会知识迁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实力稍弱的同学和艺术考生,应力求把基础题做好做对,学会放弃较难的题目。在做题时,要养成“二次审题”的习惯,以弥补一次审题的疏忽或迷惑。如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第37题第(2)问,评卷老师反映在改卷时发现有些学生审题不认真,错误理解题意,没有举例,而是泛泛而谈这些企业分布区的共同特点,或对这些企业总部的分布特点进行分类分析,如:科技发达地区,如北京;交通便利地区,如上海……结果导致一分不得。因此,审题一定要做到“三审”,即审明题型说明,审清题干要求,审准选项内容。在解答综合题时,还应重视答题语言的组织和表述,学会用准确的地理语言,规范书写答案,要注意把握好设问的关键词来回答问题:对于用“列举、说出、概括”等设问的,回答时只答要点,不用分析解释;对于用“分析、简述、说明、阐述”等来设问的,回答时既要简明扼要,又要有适当分析;对于用“描述”来设问的,要准确把握图形信息,用简练的语言加以叙述;对于用“比较、对比”来设问的,要找出两个地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注意抓住主要特征来比较;对于用“评价”来设问的,要注意从正反两方面回答。
[四、针对热点,回归教材]
为了让考生们更多地了解社会、关注生活,热点问题发生地的相关问题往往是高考命题所青睐的重点。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第1~2题(日本地震)就是以热点切入的。这两题从日本地震的热点切入,考查工业联系与工业区位。解题时应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在中国建的零部件厂是为中国的整车生产厂提供服务,以降低生产成本。这样就可以判断提炼出答案。从高考试题中看出:社会热点问题只是给命题提供背景材料,考试一般不会直接考查热点事件本身,而是通常以文字材料或以图示形式呈现出热点事件或热点事件的区域,从中考查热点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如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生物、自然带等,人文地理特征如资源、交通、工农业、城市化等,还有涉及时间计算等内容。
建议:复习时,不要盲目追逐热点,应重视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联系实际、迁移应用能力的训练;考试组织答案时,要回归课本,多联系自然地理特征,找到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链接点,用学科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重大社会问题。
[五、关键时刻,把握细节]
篇8
1 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概况
1.1 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特征
(1)自然环境。黔东南,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位于苗岭山区,是中国乃至世界苗族最为集中的地方。平均海拔约1000米,植被覆盖率高,气候湿润,空气清新,有“素八山一水一分田”“天然氧吧”等美誉。这里气候宜人,土地宽广,地势险峻,有很多得天独厚的天然屏障,是苗族这个世界著名的大迁徙民族最早发掘出来的宜居宝地。
(2)人文背景。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黔东南聚集了全世界一半的苗族人民。苗族是一个不断迁徙的古老民族,为了躲避战争,为了生存发展,为了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苗族人民不断迁徙。他们丢失了自己的文字,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形式――古歌传唱自己的历史,形成了不同的分支。独特的历史原因使得苗族人民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差异,语言、服饰、文化、生存生活方式及习惯都各有不同,文化艺术更是异彩纷呈。
(3)布局特点。黔东南苗族大多居住在大山深处,住宅就地取材,依山修建。苗族人民的住宅布局主要是立体构建,采用当地优良的木材,在山坡上空架悬楼,第一层前面空出,也可作为储存室、牲口圈等,后半部分则将坡地铲平,作为第一层,主要布置生火做饭的厨房、客厅等。住宅的第三层通常是最重要的一层,这里可以布置卧室、书房、客厅等,顶部采用小青瓦封盖,这种住宅通风良好,冬暖夏凉,很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
1.2 建筑艺术
(1)生态文化内涵。苗族人民是古老的农耕文明的忠实代表和继承者。在黔东南,中国农耕文明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和继承。苗族人民自古信奉自然神灵,崇拜自然,在住宅的选址上也有自己的方法和技巧,这就是风水。苗族住宅选址讲究通风、防水、采光。因为常年湿热多雨,空气潮湿,苗族人民非常智慧地利用天然气候、地理条件,把住宅建成开放的空间,建造亭台,形成独树一帜的休闲式建造。
(2)吊脚楼艺术。笔者小时候听一个同学说过一个笑话,问为什么苗族的猪槽要用绳子拴在柱子上。大家都回答怕被人偷了。答案是不拴好就滚下坡去了。一个小小笑话就表明了苗族民居――吊脚楼的平面布局特征。苗族民居基本上都是吊脚楼的样子,大多在一个坡面上布局,后半部分铲平,前半部分悬空,这就是所谓的吊脚楼。
2 黔东南苗族民居的保护
2.1 保护的必要性
作为中国民间木结构建筑的一门奇葩,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新方法的不断冲击,黔东南苗族民居建造技术受到极大影响。当有人高呼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时候,我们却伤感地看到,我们的建造、我们的民居、我们的建筑文化、我们的建造技术正在一天天被忽略、被遗忘,在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洋房、是专楼、是移动板房,还有仿古的新建造。保护民居建筑不得不提上议事日程。
2.2 保护的措施
(1)制定相应的政府规范。笔者认为,首先政府部门要看到保护传统苗族民居的必要性,要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让这些民族瑰宝得到有效的保护,并发展下去。
(2)坚持整体保护原则。木结构建筑,时间久了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进行维护和修整是必不可少的。但要做到整体保护,不仅要对建筑本身进行保护,还要保护好周边生态环境。
(3)建立生态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不同,如果能建立民族生态博物馆,把一些有价值的文化产物收藏起来,把集中的民族村寨作为一个整体集中保护起来。
(4)谨慎开发旅游。近些年,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得如火如荼,在黔东南逐渐被世界瞩目的时候,回头却发现我们的原生态已经变质了,我们的许多原始村寨早已经商业化,失去了原有的宁静与神秘。
(5)加强火灾防范。苗族民居建筑大多是木结构建筑,由于苗族喜欢聚族而居,建筑物连成一片,一旦失火,很容易造成同归于尽的后果。因此,增强苗寨民居的火灾防范意识,提高防火技能,有效防范火灾,是一项重要而急迫的工作任务。
3 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的发展
3.1 做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
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是苗族人民文化、和生产生活技能和民族艺术的综合结晶。发展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文化和技艺,不能一味地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要继承和发扬黔东南苗族民居建造优良传统技艺,应当在遵循当地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民间民俗文化、劳动生产生活习惯等因素循序渐进地顺其自然地发展。
3.2 在民族特色建筑风格基础上发展
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形成独特的风格,富含的是当地民族地区及传统民族文化,是人民生产生活活动及精神灵魂的真实再现。这里的建筑不仅独具特色,还有特殊的建筑文化符号、建造色彩和装饰体系。发展是必然的,保护是必须的,只有在有效地保存传统民居建筑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才能谈发展。这方面,我们可以适当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先进经验。
3.3 在立足功能基础上发展
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合理应用自然的通风、采光功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名副其实的生态建筑、休息建造。黔东南苗族民居在建筑功能上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如防火。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在不破坏传统民族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有效地结合实用性、艺术性、抗震能力以及使用者的心理需等因素,改善苗族人民的生活质量,或让其他民族感受到苗族同胞的建筑功能之美。
4 结语
伴随着国家西部开发的脚步和进程,黔东南城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是交通越来越方便,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通电。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交融使原生态民族文化受到巨大冲击,有的甚至面临生死存亡的决策。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以独特的建造风格被世人赞誉。然而,这种赞誉却更加无视并在无形中加快了文化艺术的消亡。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发展是一个严肃而严峻的课题。由于个人才疏学浅,本课题研究只能是从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的概括、保护和发展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但笔者深深地认识到,这是一项重大的课题,是一个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希望通过本文能唤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希望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能保持完整,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李智伟.贵州凯里地区苗族民居考察[J].民族论坛,2011(02).
篇9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解析:审题时一定要注意不是简述地理位置,而是简述地理位置的特点。甘肃省位于中国大陆中西地区结合部,因而强调其过渡性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图上给出的信息在答案中要充分体现:经纬度表明绝对位置;三大地形单元表明相对位置;等温线表明热量带的过渡;年等降水量线表明干湿带的过渡。
答案:甘肃省大致位于32°N~43°N,92°E~109°E,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要道),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等省份,并与蒙古国接壤;地处蒙、维、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结合部。
(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
解析:分析农业区位优势应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方面入手。自然方面,可联系第(1)题甘肃省地理位置的过渡性特点和题干提供的中药材生长条件的信息,分析得出甘肃省地形多样、气候类型多样,有利于中药材的多样化种植。社会经济方面,可从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和历史经验等方面入手,逐一分析,确保答案的完整性。
答案: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广泛,市场需求大;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3)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
解析:借工业区位的分析考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实质是考查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内涵: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答题时,要将这三项内容与具体的中药材加工业建立联系。生态方面:促进中药材种植,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经济方面:延长产业链,带动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社会方面: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社会发展。
答案: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进中药材专业化种植,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中药材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例2.(2014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36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
(1)说明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西非水塔”的原因。
解析:通过分析图中西非的位置、时令河、沙漠等信息可知,该地大部分地区降水少。从等降水量线可以看出,富塔贾隆高原是图示区域降水最多的地区,且地势高,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
答案:年降水量多;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
(2)沿海沙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试推断三角洲前缘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该沙洲对圣路易港的不利影响。
解析:通过分析河流流经地区可知,河流含沙量大,西侧有加那利寒流自北向南流动,泥沙淤积阻塞航道,长长的沙洲像是该港与大西洋之间的一道屏障。
答案:原因: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洋流由北向南流动。不利影响:形成障碍(淤塞航道),不利于通航。
(3)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解析: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所以应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解决水资源短缺一般都涉及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耐旱作物、节水灌溉、修建水利设施等措施。
答案: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修建水利设施;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采取节水灌溉措施。
例3.(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37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初期开采的矿石运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解析:此问较简单,答出工业区位的优势条件即可。
答案: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解析:可从气候、劳动力、工业基础、交通等方面作答。
答案: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短缺;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基础设施薄弱。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
解析: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说出合适的理由即可。
答案:赞同: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乙地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
反对: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荒漠化);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
二、区域地理综合题解题的步骤与方法
区域地理综合题的解答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地理规律,并进行综合运用,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于区域地理综合题考查内容涉及自然、人文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所以解答区域地理综合题必须纵观全题,审清题意,确定解题方法。
1.认真审题。
首先要认真审背景材料。背景材料包括文字、数字、图例、注记、图形等。区域地理综合题常以地图的形式呈现材料,所以只有先读懂地图,才能联系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去组织答案。审题要注重层次性:先根据背景材料确定地理位置,再根据试题设问确定考查的知识范围。
其次要认真审试题设问。区域地理综合题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因而审题时要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设问角度、限制性条件等,准确领悟试题考查的意图,思考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的联系,从材料与设问的内在联系中找寻突破口。在审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细节,对试题提供的所有信息进行认真分析,获取有效信息。
2.理清思路。
在认真审题并获取了解题的有效信息后,解题的关键就在于理清解题思路。理清思路就是将自己储备的知识与试题设问进行“对接”,从而解答试题。解答问题时要把握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资源、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等)以及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
3.注意层次。
解答区域地理综合题时要根据提取的有效信息,结合知识储备,科学、准确、完整地组织答案,答案要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切合题意。
4.组织答案。
答案首先要有明确的方向性,确保与试题设问准确“对接”,体现出试题所涉及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其次要有逻辑性,能够与已知条件和试题设问组成一条“知识链”,“知识链”的起点是背景材料中的已知条件,“知识链”中涉及的知识点前后要紧密联系、环环相扣。最后要有全面性,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问题进行阐述。
三、区域地理的复习策略
高考地理试题中涉及的区域地理内容相当多,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复习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区域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特征、形成原因、规律变化等都是对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最好解释和说明;而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原理、现象、规律等又要在区域地理中得到落实和验证。因此,区域地理的内容是复习地理知识的基础,如图像判读技能的训练、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间概念的建立、地理基本观点的树立等都可在区域地理综合题的复习中进行。
1.从生活经验和熟悉的地理事物出发,进行区域定位。
区域定位的方法有很多,如经纬网定位、地理事物轮廓定位、地理特征定位等。区域定位是解答区域综合题的关键,也是区域地理复习的重点。其中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最难的,因为每一条经纬线附近的地理事物都很复杂,难以全面掌握。所以在复习中,我们可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感兴趣的知识出发,发现问题、总结规律,从而加深印象。例如,在对北回归线附近地理事物进行定位时,可利用“世界地形图”找出北回归线经过的重要地形区,并将其总结为“一湾两岛三半岛”,这样就把复杂难记的地理事物用数字概括了出来,简单易记。
2.学会读图、画图、析图。
读图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是学习区域地理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在进行区域地理复习时最常用的方法。但是,“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在读图的基础上还要画图,从而进一步熟悉地理事物。画图的方法有多种,可摹图、临图,也可在白纸上默画。析图是对从图中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的过程,能够促进知识巩固与能力提高。
3.加强地图中多种知识间的联系与对比。
地理环境的形成过程是受多种地理要素共同影响的。在复习中,加强地图中多种知识间的联系与对比,有利于我们理解各地理要素的联系,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复习我国农业的相关知识时,由于我国作物的分布与我国的热量状况、降水分布、地形变化密切相关,我们可结合我国热量、降水、地形的差异来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
4.及时整理,归纳概括。
地理知识繁杂,缺乏系统性,不利于我们全面透彻地认识地理事物。因此,在加强多种知识间联系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对具有相同或相似点的地理事物进行归纳概括,找出规律,化繁为简,从而提高区域地理的复习效率。例如,对于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我们可先从某一气候的分布入手,然后概括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以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5.将区域地理知识系统化、综合化。
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差异,我们可将地球划分为若干个地理分区,每一分区的地理概况可由地形和矿产图、气候类型图、物产图等表现出来,利用各区域概况理解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将区域地理知识系统化、综合化的过程。综合分析区域特征时,要先分析区域自然特征,然后分析区域人文特征,最后归纳总结。分析各种地理因素时,要分析出其中的主要因素、优势及限制性因素。对区域特征的分析和综合应尽量采用文字形式,这样有助于减轻学习负担,强化对区域特征的理解,培养搜集、整理、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区域地理综合题的类型与解答技巧
(一)读图分析型综合题
1.题型特点。
读图分析型综合题是以图形的形式将试题的背景材料呈现出来,设问与地图联系紧密,地图在试题中起到以图释文、以图引文、以图代文、以图补文的作用。从考查图形来看,主要有区域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从考查内容来看,主要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知识;从考查形式来看,主要有填充题、简答题、绘图题、探究题等。
2.解题技巧。
解答读图分析型综合题的关键是观察图像、审清题意、明确目的、把握关键。首先,要认真观察图像的名称、图例、注记等要素,把握图像的核心和关键信息,根据问题明确分析的目的和对象;其次,要以综合性为基础,形成对地理事物整体的、全面的认识,仔细观察图像中地理事物及地理要素的特点,掌握其基本特征;最后,要在读图的基础上分析地理事物及其与要素的联系,对整体性的地理事物进行对比、分析、概括,对分析结果进行归纳整理,组织语言进行描述。
(二)材料分析型综合题
1.题型特点。
该类试题是以文字形式展示有关地理信息,要求考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且把所获得的有效信息与所学知识紧密结合起来,推断得出地理结论。该类型综合题的材料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引入式材料,一般只作为试题的背景,只提供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发生的时间和空间,与试题解答关系不是十分密切;另一类是涵盖式材料,即试题的答案隐含在材料中,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从而得出答案。
2.解题技巧。
认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特别要注意涵盖式材料,其问题的答案往往隐含在材料中。对材料要进行详细的综合分析,抓住材料的中心问题,理清材料与相关地理知识、规律和原理的联系,明确问题产生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辨别出主导性的、关键性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因此,考生要联系所掌握的知识,拓展思维,将材料内容、所学知识与问题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准确、完整地组织答案。另外,有一些材料中隐含着试题答案的提示,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提炼时,要做到有层次、有条理,使之符合试题的要求。
(三)数据信息型综合题
1.题型特点。
数据信息型综合题的材料主要是各种统计图表,大致可以分为地理资料表格、坐标统计图和结构统计图三类。地理资料表格是以分类列表的形式来呈现地理信息并表示地理事物形成与变化状态的;坐标统计图是以数字坐标的形式来呈现地理要素的数字信息,常见的有平面直角坐标图和三角形坐标统计图两大类;结构统计图是以图形的形式呈现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比例关系,可分为扇状结构图、饼状结构图、柱状结构图、矩形结构图等。
2.解题技巧。
解答该类试题时,首先要抓住主要要素,因为主要要素往往体现了命题的意图。其次要对统计资料中各种地理事物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掌握地理事物的共性,深刻认识地理事物的特点、发展状态等。最后要对地理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运用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解答问题。另外,如果试题要求进行定量计算,就必须整理数据,计算数据。
(四)联系结构型综合题
1.题型特点。
联系结构型综合题通常借助线段,特别是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事物的形成机制、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地理要素组合成图。这类图能简明、概括地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表现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过程及其规律。
2.解题技巧。
要根据图名和背景材料弄清图的类型,这是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联系的基础。联系结构型综合题重在因果关系,所以必须分清“因”和“果”,尤其是“因”中的主要因素,理清关系,寻找突破口。
(五)特征原理型综合题
1.题型特点。
特征原理型综合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是高考试题中最基本的题型。解答该类试题时,要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并运用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对地理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2.解题技巧。
解答特征原理型综合题的关键是抓住试题中的核心信息,发现隐含在其中的地理原理和规律,进而以地理原理和规律为依据,深入分析试题情境材料,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解题的具体步骤有:感知情境,抓住核心,通过归纳概括,明确解答试题的关键所在;根据核心信息,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拓展,发现隐含的地理原理和规律;在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引导下,综合分析试题情境,将复杂的情境分解,还原到基本模式;针对问题,选择、优化解题方法,组织材料,完成答题。
五、能力提升训练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描述我国北方地区初霜冻日期分布总体特征,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
(2)读图乙,指出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与初霜冻日期的关系,并简述防御霜冻的主要措施。
2.根据下图和相关材料完成问题。
(1)指出图示区域积温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材料一 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2)简述歌谣反映的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材料二 西宁是一座具有2 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曾是古代“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是西北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
(3)简要分析西宁的城市区位因素及其近年来的发展变化。
材料三 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
省区年份山东省青海省1990年8 439万446万2000年9 079万518万 (4)青海省与同纬度的山东省相比,1990年至2000年人口增长率__________(较大、较小)。根据两省的现状,可以推断出青海省环境人口容量较小,列举其主要影响因素。
(5)依据图文信息和所学地理知识,评价青海省经济发展条件。
3.读我国部分湿地类型面积变化图,回答问题。
(1)简述1975―2007年我国上述湿地面积和湿地总面积的变化特点。
(2)我国青藏高原新增湿地1.3万多平方千米,分析可能造成这一现象的自然原因。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06年,国务院批复了《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国务院在批复中将天津定位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希望天津市以滨海新区的发展为重点,将天津市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1)海洋化工是环渤海地区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下页图反映了海洋化工与其他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请将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工业部门及所需要的资源产区补充完整。
E:_____ _____;F:_____ _____;G:_____ _____。
(2)简要评价环渤海经济开发区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3)分析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对天津市的意义。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舟曲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岷山山脉贯穿全境,与四川省南坪县接壤,处在汶川地震活跃带上。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泥石流长约5000米,宽约500米。泥石流涌入县城,所经区域被夷为平地。
材料二 舟曲县城泥石流流域图
(1)试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方面,简要分析舟曲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
(2)简述该地在防灾减灾方面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
1.(1)总体特征:北早南晚;海拔高的地区早,海拔低的地区晚(西早东晚)。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拔、海陆位置。
(2)关系:初霜冻日期越早,产量越低。主要措施:地膜覆盖;培育抗霜冻能力强的作物品种;营造防护林;人工施放烟幕。
2.(1)特点:由东向西积温逐渐降低。原因:地势自东向西逐渐抬升。
(2)特征:昼夜温差大,地势起伏大(天气多变),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
(3)区位因素:位于河谷,地形平坦;河流供水;政治中心;历史悠久;交通要道;军事重镇。发展变化: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周边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
(4)较大 主要影响因素:资源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居民的文化生活消费水平。
(5)有利条件:光照充足、水能丰富、矿产种类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独特、旅游资源丰富。不利条件:热量不足、生态环境脆弱、交通落后、人口压力较大。
3.(1)变化特点: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均持续减少;河流湿地先减少后增加,总体在减少;人工湿地增长迅速;湿地总面积在减少。
(2)自然原因: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冰川、冻土和常年积雪消融量增加;气候异常,局部地区大气环流增强,降水增多。
篇10
要让学生喜欢我们的课,必须先让学生喜爱我们教师,要让学生喜爱教师,教师就必须加强修养,让自己成为学生值得亲近,能够信服,可以敬仰的良师益友。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首先教师得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德堪人师。教师的理想追求要志存高远,要有为国家兴盛,民族崛起而工作和学习的激情;要有追求真理,崇尚善良,向往完美的价值取向,要有思贤若渴,诲人不倦的形象作风;那些,胸无大志,得过且过,自私自利的人,是不会让学生敬佩信服的。教师的举止行为要符合时代的规范,要努力做到:与人相处谦逊宽容,看待得失淡然自若,语言谈吐稚趣涵真,对待学生博爱仁慈;试想,刻薄尖酸,骄粗暴陋,斤斤计较的人,哪能让学生喜欢?
其次,教师还得有较高的沟通交流艺术。教育教学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有高超的沟通交流艺术。地理课的课时较少,许多教师没有兼任班主任工作,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时间也就较少,沟通交流的艺术也就较少得到锻炼。事实上,与学生沟通交流不是班主任的义务和特权,每位教师均有教学兼教育的义务。积极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不仅有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对提高学科教学成绩,也是十分有效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都会发现,班主任任教的学科,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显得更好,这就是积极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结果。地理教师作为教师的一员,更应该养成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习惯,通过主动的沟通交流,打开各类学生的心扉,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清楚他们的喜厌甘苦,知道他们的困惑心结,把握学生的个性特长,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逐步让学生信任教师,佩服教师直至喜爱教师;同时,通过沟通也使教师深入认识学生的思维特点,发现学生地理学习的困难所在,从而获得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指导
方法。
在与学生沟通交流中,要讲究方法艺术,确保每次交流均有:(1)进一步促进彼此了解;(2)让学生更加信任、信服教师;(3)更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知道破解问题的方法。为此,教师在沟通交流中,先要做到充分尊重学生,耐心倾听他们的陈述,理解、同情他们的感受,设身处地地想象他们的困难,容纳其不足,忍耐其错误。在认真倾听中注意迅速梳理学生的思想,总结学生的个性特点,发现学生的不足和问题,并寻找纠正这些不足问题的办法,以便及时进行点拨。要注意交谈时的语言艺术,努力做到:讲到问题让学生口服心悦,言及错误让学生悔过思改,指导方法让学生明白易行,尽量多用表扬鼓励、诙谐幽默、比兴借喻的语言,杜绝指责训斥,有伤自尊的言语。
二、 想方设法,提高地理课的趣味性
要让学生喜欢地理课,还得提高地理课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效果。
(一)精心创设情境、激励学习热情
中学地理涉及的内容和结论,凝聚着古今中外无数科学先哲的心血和智慧,关系着人类的生活与生存。每节课的知识背后,都有一段引人遐想、扣人心弦和催人奋进的故事。教师应对这些背景知识加以挖掘整理,在上课之初,用适当的形式进行展示介绍。
例如,在讲述“地球运动”时,教师如能简要介绍远古时人类对天空的遐想与猜测,简述亚里士多德如何提出地心说,托勒密为什么对地心说提出修正,再到哥白尼的日心说,以及布鲁诺为宣传捍卫日心说而遭受酷刑的故事。学生听到这些介绍后,心灵会得到震撼,会感受到科学征程的艰辛和曲折,也感受到捍卫科学真理和探索科学真理一样充满艰难困苦,由此会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敬畏和兴趣。这些介绍还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从中领会到前人的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
又如,在讲述“常见的天气系统”时,如能在上课之初,让学生观看一段强台风雨的过程及其所造成的严重破坏的视频录像,学生对了解这些极端天气产生的成因就会有强烈的需求兴趣,其学习注意力和热情定会大不相同。
(二)掌握课堂“变奏”艺术,使课堂生动活泼
大家知道,让同一个人,重复听同一种声音,看同一幅图画,感受同一故事,参与同一活动模式,时间久了,即使这声音多么悦耳,图画多么美丽,故事多么迷人,活动多么刺激生动,时间久了,人的听觉、视觉、触觉都会因审美疲劳而产生厌倦的感受。课堂中要减少因审美疲劳产生的负面影响。这要求教师学习音乐艺术中的变奏手法,使课堂的结构形式,表达方式以及思考角度,不时推陈出新,让学生常有耳目一新的新鲜感觉,以保持对课堂的新鲜好奇。为此,要不时变换课堂形式。地理课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生活生存间的关系的一门科学,内容不仅生动活泼,而且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此,不能把地理课局限在教室内纸上谈兵,也不应将学生当被填的鸭子,而要依教材的内容,适时地开展考察游览、实地参观、观看电影、图片制作,分析讨论等形式。例如: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课中,关于“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这一内容,如果单凭教师的讲解,学生是很难听明白的,假使教师能想法将“宇宙从大爆炸形成混沌的太初态,慢慢凝聚成各种星球和星系,地球表面最早只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和氨,没有氧和氮,经历漫长的时间后,地球上才产生原始藻类,经过藻类的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氧气,随着其他植物、动物的产生,大气中的成分才变成现在这种形式”这一过程制作成视听音像,让学生观看,学生不仅能理解这些内容,而且学得开心,记得牢固。
又如,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课中,可以适当安排学生到学校或自己家附近进行调查研究,让学生了解日益严重的水资源问题,他们会强烈感受到:污染和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是造成水资源问题的主要原因。这样的调查研究比在教室里听十几次课都要接受得快,理解得深,甚至在今后的生活中,还会自觉进行运用。
课堂语言表达方式也要讲究变奏,切忌从头到尾用同一语调,同一种形态,同一个动作。对于需要重复的内容,要变换一种角度表述,同样的图形、图表,也要变换画法,即让学生有新鲜的感受,也有利于培养认真审题,自主分析的习惯,防止死记结论,一味套用规则的呆板思维模式。例如:在画地图时,不应每次都画成经线为竖纬线为横,有时画成纬线为竖经线为横,让学生将知识的结构换个角度重新摆放。这样做,不仅使得课堂鲜活起来,还有利于创新求异思维的培养。
三、 努力做到直观形象
地理学科研究的是地球自然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其研究对象多数空间尺度宏大,时间跨度久远。这一特点,使得地理现象及其规律难以在课堂或实验室中进行呈现和验证,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从地理条件出发,应用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社会经济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进行抽象的推理演绎,从中构建地理现象及其与人类活动间的因果变化规律。因而,学好地理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学科知识及其应用能力,又要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而这两种能力恰恰是高中学生最薄弱的,而且有越来越薄弱的倾向。其原因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与大自然的接触频度越来越少,范围越来越窄,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也越来越简单,少深入实际,与基础学科知识的联系应用能力也就不可能强;由于从小养成从电视、电脑中获取信息的习惯,其直观思维定势十分强烈,抽象思维的习惯和方法很少得到锻炼,削弱了抽象能力的发展,学生不容易听懂抽象的课,也没有兴趣听抽象单调的课。
篇11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泥沙主要来源区。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候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
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
1.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海洋或河口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黄土高原。
2.暴雨、洪涝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
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综合开发、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等(选择一个区域从以上5个方面回答,具体措施要结合区域特点)。
解析:地理环境整体性是高中地理最重要的原理之一,是研究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思维方式和方法。本题以人地关系复杂而敏感的黄河中下游流域为背景,以初中地理中的黄河三角洲区域图为载体,以“黄河三角洲的发育”为案例,整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自然灾害以及相关的地图知识,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原理出发,强化联系特定区域的应用,关注社会现实和科学发展。通过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的成因以及对黄土高原及黄河三角洲地表形态的影响,进而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题中虽然只给出黄河三角洲的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变化信息,其实是要考生在空间上由河口联系到整个流域,在时间上由现在联系到过去、未来。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以及华北平原(包括的黄河三角洲)形成在初中地理中是有的,学生应该是学过的。以初中区域地理为案例和载体来阐释高中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以及对这些原理、规律的运用,在高中必修三本教材中很多,几乎节节都有,尤其是必修二和必修三的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以人教版为例,如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鲁尔的传统工业区、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山西省能源基地的建设与开发、东亚的产业转移等等。
二、初中地理“摆事实、讲现象”、高中地理“阐道理、释原因”
例题:下图 N 为北极点,A、M、B 位于地球表面,NP 为经线,NM 的球面最短距离为 2553 千米。读图完成下题(2012年福建卷10题)
若AM为昏线,则此时节
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中“落叶遍地、樱花烂漫、牧草枯黄、雪飞冰封”是地理事实和现象,这些事实和现象为什么会出现?什么时候出现?初中地理没有讲,是高中地理的内容。根据题中“N 为北极点,A、M、B 位于地球表面,NP 为经线,NM 的球面最短距离为 2553 千米”和“若AM为昏线”以及图示信息,可知A、M、B是晨昏线且与670 N纬线相切,670 N以北地区出现了极夜现象,由此可判定“此时节”应该是北半球的冬季,大约是1月。巴黎是法国的首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落叶遍地 ”应该是在秋季,现在是冬季,叶早已落完,不可能是“落叶遍地 ”。 日本富士山的樱花是春季盛开、烂漫。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位于南半球,草原气候,此时是南半球的夏季,降水较多,应该是牧草葱绿,而不是枯黄。此时北京正值隆冬,故可能“颐和园雪飞冰封”。初中地理“摆事实、讲现象”,要求学生知道某地有什么、是什么,一般不要求学生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为什么会是这个,很多地理知识都是从课本文字中直接获得的,只要求学生了解和记忆,重“地”轻“理”,教材内容也以感性知识为主,具体的地理事实和地理材料较多。像本题中的巴黎落叶、日本樱花、阿根廷草原、北京颐和园在初中教材中都或多或少的介绍过,但为什么到某个季节就会出现某些现象,教材不介绍。再如天气变化、气候变化、昼夜交替、四季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初中地理“摆事实、讲现象”,高中地理“阐道理、释原因”,高中地理是解释初中地理事物和现象形成原因的依据。
三、初中地理是学习高中地理必备的基础和技能
例题: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09年安徽卷34题)
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24.6℃。
1.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
2.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
3.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
参考答案:
1.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2.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长时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易引发旱灾;降水过多且强度较大,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的地区,易引发洪涝灾害。
3.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宜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林业和果业。
篇12
2.根据已学知识和气候统计图,总结回答气候特征的答题模板。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区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根据已学知识和图文材料,总结该区域农业发展有利的条件,学生筛选有用信息,提高答题能力。注意答题技巧。
二、图表落实基础知识。区域地理大多数知识点的内容来自于地图,因此,在学习时应多看地图,将地形、河流、城市、矿产等都落实到地图上去,并从地图中找到它们的位置。区域地理的主要基础知识包括地理位置、范围、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所以在导学案中要设置简图,让学生自主填图来掌握主要知识。如在北方地区这节课中可以填下图完成:
1.读北方地区图,在图上填注下列内容:
(1)北方地区地形骨架: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秦岭。
(2)五大地形区代号: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辽东半岛、E山东半岛丘陵。
(3)河流代号:a黄河、b渭河、C汾河、d淮河、e大运河、f滦河、g辽河、h黑龙江、i乌苏里江、j松花江、h嫩江。
(4)省市代号:①山西省、②陕西省、③河北省、④河南省、⑤山东省、⑥辽宁省、⑦吉林省、⑧黑龙江省、⑨、⑩北京市。
三、重难点突破。分析区域地理特征是学习重点,在北方地区学习过程中可以学会分析地形特征的思路和方法:
1.分析华北地区的地形特征。2.分析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总结:地形特征描述要点:①主要地形;②主要地形的分布;③地势特点。
四、精选课堂检测题,掌握方法。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主要是采取综合法与比较法。在选用训练题时一定要综合性强、立意新颖。北方地区可选择下题分析: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资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了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图6为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篇13
一、精选“典型案例 ”,以点带面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显著特点,其中区域性是地理科学的本质特征。区域地理集中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核心概念、方法、视角和价值,知识集中程度高。高中系统地理的研究是以区域地理为载体,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区域地理教学已从统一分区教学转化为多元化分区教学,从以具体区域为基本面的教学转化为以突出区域地理要素和学习技能为导向的教学。因而,在教学中所有学习的“区域”都只是“案例”,是学习的载体。通过深入学习典型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特征,使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不同尺度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并在需要的时候迁移到其它区域的学习上,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选取具有典型代表的“区域”,从而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之目的。
作为近代迅速崛起的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不但在诸多领域具有领先地位,而且在北美洲的地理特点中具有典型特征,因而在讲述北美洲时往往以美国为例进行教学。通过选用“美国”作为典型案例,起到“窥一豹(美国)而知全身(北美洲)”的作用。
精选案例后,教师就要架设“桥梁”,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架设“桥梁”的关键是设计好问题,围绕案例逐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主动探究学习,掌握有效学习的方法。
二、凸显“问题探究 ”,培养学科能力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有关“区域地理”内容试题的命题已经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方向转化,在注重考查“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更是突出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创设思考情境,设计有思维递进关系的“问题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本节课采用了三个问题进行探究。
问题探究1:读图1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美国本土的地理位置特征。
(2)简述美国本土的地形特征。
问题探究1实质是通过问题引领,让学生回归课本,复习基础知识,进行知识建构。
问题探究2:以乌鲁木齐和芝加哥为例,读图2和图3,对比两地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的异同及成因。
问题探究2是在问题探究1的基础上,跨越空间,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用相关知识并被激活应用在新的情境中,巩固相关的气候基础知识,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有效迁移和运用。
问题探究3:读图4分析美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
知识拓展:比较北美西海岸、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并分析其原因。然后引导学生列表归纳美国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以上三个“问题链” 彼此相关、层层递进,重点考查“发现地理问题、解释地理现象、论证地理问题”的地理能力,在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过程中推动学生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在构建地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地理学科素养。
三、着力“思维建模”,形成知能迁移
区域地理的复习应在学科思想的统领下,以培养地理学科素养为目标,将各地理要素用系统地理的基本原理进行内化,统整成地理综合体,由具体规律推导出一般原理,将知识与技能进行迁移,去分析、解决实际地理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思维建模一: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思路
授课教师首先向学生强调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思路,即从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入手认识区域的特征及其成因分析区域发展的区位条件确定区域发展的方向探讨区域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然后引导学生回顾区域特征包含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其中自然特征包括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资源、土壤的特征;人文特征包括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及其它产业的特征。接着提问学生:认识区域特征的途径有哪些?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教师边引导边板书如下。
地图: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城市、交通线的分布……
统计图表:各要素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折线图、扇形统计图……
景观图片:地貌、民居、植被图……
文字材料:课本、图册、网络……
让学生掌握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思路以及该区域中需要提炼的区域特征以及提炼途径,既激发学习兴趣,又学习地理原理,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强化知识迁移意识。
思维建模二:位置特征
复习美国的领土、位置和范围时,授课教师特别提醒学生,在描述某区域的位置时,一般包括经纬度位置(或温度带)、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
思维建模三:地形特征
复习美国的地形时,引导学生从地形类型、地形起伏、特殊地貌、海岸线的曲直状况等角度回答。
思维建模四:气候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