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

篇1

一、政府与社会关系网络的边界

社会网络是社会资本的结构表现形式,表现为主体间的相互联结的状态。社会网络作为一种配置资源的方式,市场交易内化到网络中的那部分就是它的边界的体现;而政府对于资源的配置边界则表现为对社会公共资源的调控,当然,在市场发生失灵的时候,政府也使用行政计划方式替代市场的价格机制行进资源配置。从交易成本的角度,不同资源配置方式在其边界内运作的边际成本是最小的。而一旦越过边界,则会出现资源配置低效和无效的现象,具体来说,就是使用不当的资源配置方式会造成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进而带来局部或整体上的资源损失。因此,即使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可以部分替代另一种方式,这种替代也必须是在既定的边界限制下发生,同时,任何一种资源配置方式都不可能对另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实现全部的替代,而且单一资源配置机制作用存在“固有”的局限性。

因此社会网络不会随着正式制度的完善而“下岗”,它并非是在“政府”失灵的情况下才出现的一个“临时工”,它们二者之间应该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伴而生、相得益彰的补充关系。在很多情况下,政府发挥作用必然需要网络。因此这张社会之网,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可以存在并一直潜在地发挥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理性化程度不高,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社会资源的网络配置很容易成为一种钻体制漏洞的工具而突现其反功能。这需要从正式制度着手来遏制其负功能的发挥。

二、市场与社会网络的边界

张其仔(2001) 认为在配置资源时,企业和个人是选择关系网络还是市场,并不是简单出于生产成本最优的考虑,也不是简单出于对交易成本追求最优,而是出于对总成本最优的追求。只有在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对利润的边际贡献相等时,企业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以劳动力流动为例,让我们来看看企业在招收员工的交易形式选择上是如何考虑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的影响的。

在经济学中,劳动力只是作为一个无性格“角色”存在。至于企业应该雇佣谁,不在经济学的考虑范围之内,因此在古典经济学中是没有交易成本之说的。但实际上,企业在雇用劳动力上有着多种考虑,因此也会对应着多种成本。例如,企业需要聘用一名经理秘书,如果仅仅定义工资水平,其他条件不变,那么应聘者水平越高、能力越强,就越容易受到雇用。因为这样可以使生产成本最小,交易成本也会最小化。但如果企业对雇用这名秘书上存在着其他情况的考虑,如工作经验、性别、可靠性等因素,那么就会极大增加搜寻成本,这时仅仅依靠市场是很难在一定时间内找到合适人选的,这样就可能会出现总成本上升,交易成本大于生产成本的现象。如以上提到的那样,当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对利润的边际贡献不相等时,企业是无法达到利益最大化的。于是企业为了降低交易成本,便会选择利用社会关系网络来招揽合适的人才。通过主体网络内部的动员,经过熟人推荐和介绍,来寻找适合改职位的人才。猎头公司的存在便是缘于这一原因,它成为市场和关系网络相结合的一个典型例子。

三、社会网络自身的边界

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政府、市场和社会网络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因此,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个目标,就需要发挥社会网络在政府失灵、市场失灵或双失灵时的替代和补充作用。当然,也要看到我国出于经济转型时期,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过程中,社会网络在资源配置上既存在正功能,显功能的影响,也存在负功能、潜功能的影响。如要建立社会网络合理的配置资源机制,应该分析社会网络的有效运作空间。

一般来说,社会网络的运作需要满足两个独立或同时存在的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大量和复杂的社会信息,与这些信息社会成员是不可能完全掌握的,也就是说由于寻找有效信息往往需要付出较高的交易费用, 使用社会网络则可以大大降低信息搜寻的成本。第二个条件是社会竞争的存在。社会竞争存在于人与人、群体与群体 、组织与组织之间,实质上是一种社会资源的交易和获取。社会竞争越是激烈,社会网络的运作空间就越大。因为,网络中的社会资本表现为一种信任机制,在社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这个信任机制作为一种预期可以大大减少社会交易双方的交易费用。

尽管在上述两个条件单独或同时存在时,社会网络的运作可以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但这个运作空间也不是无限的,在一定条件下这个运作空间也会实效。如同规模经济扩大开始会伴随生产升本减少,而到一定规模后会因为边际效用递减而导致生辰成本上升一样,社会网络的运作空间也会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而实效。这一点可以借用一个小模型来说明。

假设由于信息传播技术的限制,存在因信息不完全而出现的不被发现的欺骗行为的概率,设为1-q,q代表信息传播的可靠性,其大小取决于传播技术 和网络的规模n,当传播技术提高信息传播的可靠性也增加,而随网络规模的扩大信息传播的可靠性降低。则可以建构模型:n >0,n n

假设在网络中的成员只与合作的人合作,不与投机者 交易,或对存在欺骗行为者给予对欺骗行为的惩罚。在满足一定条件时,这种行为将成为网络中的一种均衡战略,只要网络成员在整个网络范围内的交易是无限次的,可导致(合作,合作)结果的出现。这一条件就是,在某一阶段选择欺骗带来的一次性收益小于始终合作带来的收益:

用力越强,合作均衡越稳定;反之,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网络中社会资本的作用力就会越低,直至降为负数,合作均衡就会被破坏。

四、结论

社会网络的运作空间,决定了社会网络、政府和市场之间的边界。但决定的不是社会网络的合理边界。因为政府内权力和企业内权力仍然可以参与到网络中来。网络和权利的配置模式一旦替代了市场模式,就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本文认为政府、市场和社会关系网络这三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最优组合,应该是由社会关系网络成为市场秩序最大化的保证,而政府需要创新非正式制度,一方面通过制度创新来约束社会关系网络的负功能,一方面则加强社会关系网络中正功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张其仔.社会资本论: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M]. 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篇2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会计在微观单元的管理作用研究较多,而对会计在整个国民经济上的作用研究甚少。长期以来,会计学者没有摆脱“会计-微观”的思维定势,将精力集中于研究会计的微观管理作用,而较少研究会计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然而,会计的发展动力来源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的作用范围不断扩大,由“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简单的记录方法演变到当今的现代会计,其作用范围已经扩大到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上。

股份制企业形成以后,债权人与投资者要求公司提供有关企业经营状况等有关信息,使会计功能发生了质的变化——由纯粹的对内管理功能转变为对内对外功能并重。公司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开始在资本市场中流通,引导资金的流向,从而对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发挥作用。会计准则的出现,使得会计配置社会资源逐渐走向规范化。

1 现代会计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机理

1.1 现代会计对社会资源配置的两层优化功能

当今社会资源配置机制一个鲜明的特征是资本市场在此机制中起到核心的作用。库普曼认为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而现代会计对这两层次资源配置都具有其促进作用。根据查尔斯归纳的会计系统五个目标,现代会计对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具有两层次的优化功能。我们可以把现代会计划分为对外会计——财务会计和对内会计——管理会计。对外会计是联结投资者和企业的关节点,是引导资金流向的“广告”,它以会计信息为载体,通过资本市场促进社会资源第一层次优化配置,先在各微观单元之间进行资源配置,即是一个社会的经济运行机制。对内会计是企业管理当局利用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手段。对内会计有促进社会资源第二层次优化配置的功能,各个微观单元(企业或工程项目)在其内部进行第二层次的资源配置方式。

1.2 现代会计优化第一层次资源配置的“介质”

会计信息是会计的载体,以会计信息披露引导资金的流向来完成第一层次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资本市场是会计信息发挥作用的场所,因此资本市场对现代会计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极其重要,是现代会计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介质”。此“介质”在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机制中的地位和效率决定了现代会计在促进第一层次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地位和效率。

(1)资本市场是现代资源配置的“火车头”。

资源是用来生产人类(企业)得到好处的物品和劳务的投入,即生产要素。社会资源分为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在不同时期这三种主要社会资源流动情况不一样。

在小规模生产占主要地位时代,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合二为一。企业很少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企业一般不会出现财务困难,较少出现融资问题。因此,在小规模生产下,资本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很低。

但是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单个企业需要的资金空前增大,由一个资本家甚至几个资本家都不能承担企业的资金需要。因此出现了社会融资,资本市场也随着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扩大生产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资金来源问题,资本要素成了社会资源流向的“领头羊”。资金的流向带动其他社会资源的流向。而资本市场又是企业筹资的主要场所,资本市场的有效健康在整个社会资源优化配置起着关键作用。

(2)现代会计是资本市场优化配置社会资源的必备工具。

查理德·R·韦斯特(1975)认为资本市场存在运行效率和定价效率。定价效率是指证券的有关信息能很快在证券价格中得到反映,此时的资本市场就被称为有效定价市场。定价效率的高低决定资本市场配置社会资源效率的高低。通常所说的资本市场效率是指其定价效率。在研究会计信息披露与资本市场效率两者关系的历史中,出现过信息观和计价观。信息观(比弗,1990)认为会计信息的作用或说会计目标是向投资者传递某种有助于其判断和估计企业未来收益的“信号”,投资者在接受到该信号后,对未来股票价格会产生影响。计价观(奥尔森和费尔森,1995)首次将股票价值与企业未来盈利联系起来,确立了会计信息在决定股票内在价值的直接作用,回答了信息观没有回答的问题,即会计信息是如何决定股票价格的。

由上面两种观点看,会计信息披露能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证券市场上,各类投资者紧紧盯着证券价格的变化,尽力捕捉能够对证券未来价格产生影响的信息。然后,投资者对其所获的信息进行归纳加工,按照自己的判断作出决策。

2 会计信息披露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中的障碍

2.1 社会资源存在双重效率障碍

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存在两层委托——关系。因此,整个机制也存在两层次的委托——问题。在典型的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存在两层次的委托关系:一是全体股东通过董事会与经理之间形成的委托——关系;二是企业内部经营的委托——关系,这种关系实际上只涉及经营者内部的管理控制问题。

会计信息披露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纯正的委托——问题和会计独立性问题。

2.2 会计独立性的现实状况与其原因

会计行为的独立性,主要指会计行为主体(个体和群体)在开展会计行为的整个过程中,能保持其应有的独立,客观公正、独立自主地按照相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要求处理会计事务。

但在当前会计实务中,会计行为主体往往缺乏独立性。2003年,国家会计学院《会计诚信教育》课题组对216家企业总会计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部分数据如下[5]:在这些总会计师中,11.48%认为其在企业决策中的地位只是“摆设”或“说不清”;49.85%认为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不可信;83.34%认为会计人员较高的职业道德标准是遵循国家有关规定和实事求是地记账、算账;44.54%认为假账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毒瘤”是因为“企业当头的要业绩”。

3 现代会计优化配置社会资源的方法

(1)以某种目标作为管理者的业绩评价标准。

用其业绩与其待遇奖金挂钩,以此激励管理者。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很难找到适合的标准。企业价值是最理想的标准,但企业价值指标难以衡量。利润指标容易衡量,但是此指标有时不符合投资者的长期利益。而且每个指标选定之后,管理层的努力只会做到刚好达标的状态,因为剩余的努力不能给其带来利益。

(2)管理者与所有者合二为一的方式。

即以所有者低价售股给管理者的方式使管理者与所有者的利益趋同来解决委托-问题。若以获利能力为衡量标准,管理者拥有5%-20%公司股份的企业比管理者有少于5%公司股份的企业表现好。

参考文献:

[1]谢合明.现代会计学[M].成都:西南大学交通出版社,2001.

[2]白光.经济学百家集要[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篇3

一、破产重整价值判断体系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即立论基础,正确认识破产重整价值判断体系的逻辑起点,是系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破产重整价值判断体系的关键。对逻辑起点的认识必然会影响整个逻辑体系架构,从而影响到能否正确揭示和反映重整价值判断的实质。资源的有效配置是企业破产重整价值判断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综合了影响和制约价值判断行为和过程的企业内外部因素,同时也是企业破产重整的最终目的。因此,将资源的有效配置作为企业破产重整价值判断体系研究的逻辑起点。

(一)经济学分析

资源是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资源相对人们无限需求而言,总是相对稀缺。因此,需要对有限的、相对稀缺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满足人们最大的需求,获取最佳的效益。人们的需求带动了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运营的最终目的在于满足人们的需求并获取利润,从而维持持续经营。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社会价值最大化,企业需要对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行业加以比较作出最优选择。资源配置合理与否,对一个企业、行业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企业进入破产程序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资源如果得到合理配置,经济效益就会显著提高,意味着企业可以持续经营。因此,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破产重整价值判断的本源要素。

(二)实践价值判断

对价值判断的研究从本质上看,是对企业的资源是否实现有效配置的研究,尤其是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除了要考虑企业本身内部资源是否得到相对合理的配置外,还要考虑企业所处行业、整个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具有资源配置的特殊性。因此,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破产重整价值判断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研究一系列其他判断因素的统领。

二、破产重整价值判断的资源配置约束分析

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除了要考虑企业本身内部资源是否得到相对合理的配置外,还要考虑企业所处行业、整个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形成了企业、行业、社会三方面的资源配置的约束。

(一)企业资源配置约束

企业资源配置,是指企业根据战略期所从事的经营领域,以及确立竞争优势的要求,对其所掌握的各种经济资源,在质和量上的分配。其目的是形成战略所需要的经营结构或战略体系。具体方式包括价值工程和作业组合。价值工程是对“生产产品所消耗的资源是有限的甚至是紧缺的”的认识。成本是衡量资源消耗数量的尺度,价值工程则作为一种更优利用资源的研究,帮助人们合理使用每个单位资源以满足更多的需要,主要运用在产品设计和生产准备阶段。作业组合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而必须开展的各种活动的合理组合,这些活动以产品生产为中心,需要各种资源供给,是一种资源的组合,主要运用在产品生产阶段。

企业进入破产程序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没有有效地配置资源,这意味着其生产的产品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没有在生产经营中通过合理的作业组合实现价值最大化,进而未能实现资源生产能力最大化,难以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最终导致企业入不敷出、资不抵债,面临破产的局面。究竟是清算还是重整?这取决于重整后的企业是否能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经营。

(二)行业资源配置约束

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该企业必定会对外界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对其所处行业而言,行业内生产单位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竞争的关系,会容易将影响迅速放大,对行业产生巨大影响。若企业所处行业属于竞争性市场,存在大量生产同质产品、能自由进出行业的竞争企业,则企业之间的行为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企业提出破产重整申请就意味着将重整申请企业的资源重新分配给行业的竞争对手,使资源流入产生更大价值的企业,实现整个行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如果企业所处行业属于垄断性市场,意味着企业的资源是整个行业的资源,国家一定会竭力挽救企业,通过重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持续经营。

(三)社会资源配置约束

社会资源相对于社会个体无止境的欲望及发展需求是稀缺的。从广义上讲,社会资源即社会个体赖以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技术、机会、关系、知识等生产生活要素。换言之,是对社会个体生存和发展而言具有价值的一切要素,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基础的和高级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等等。从狭义上讲,是相对于物质、技术、关系等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而言,存在于社会个体之间的一种关系资源,一般以社会网络、社会规范、互惠、信任、合作等形式表现出来,并通过提升社会质量和降低交易成本来促进资源占有主体的发展。这是狭义上的社会资源。社会资源配置,指影响社会个体生存与发展的要素在不同占有主体之间的一种分配及分配结果。

从相互联系的角度来考察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价值工程与作业组合样必然受到特定产品、特定工艺技术要求的制约,意味着企业资源配置必然会受到社会资源配置的制约。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扩大,社会个体紧密联系、相互依赖,上市公司一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破产倒闭,影响会迅速放大,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对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破坏。采取公平、合理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资源配置制度,达到开发利用社会资源的最佳效果,形成合理的社会结构以及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

三、破产重整价值判断体系的构建

确定了破产重整价值判断体系的逻辑起点,本文试图构建破产重整价值判断的初步体系。破产重整价值判断体系分成:判断理论体系和判断应用体系。判断理论体系包括判断主体、判断目标、判断对象、判断依据、判断特征、判断原则等要素;判断应用体系包括判断方法、判断程序、判断模式、判断表决、判断后果等要素。从横向上看,判断理论体系和判断应用体系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两者都受到资源配置的影响;同时,判断理论体系是判断应用体系的理论基础,判断应用体系是判断理论体系在实践中应用操作的指南,两者共同构成破产重整价值判断体系的核心。从纵向上看,判断体系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完整的逻辑框架。

资源的有效配置是整个判断体系的逻辑起点,具有统领作用。企业本身、所处行业以及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状态,会影响判断的基本理论,判断理论体系的变动又会造成判断应用体系的变动,判断对象重整价值会直接影响判断方法的应用。同时资源配置约束又会直接影响判断应用体系,如企业本身资产运营效率低下、所处行业具有多个竞争者,导致社会质量低下的资源配置状态,会导致判断主体认为重整价值低下,从而导致企业破产清算。

参考文献

[1] 陆晓燕.破产管理人制度中司法控制与当事人自治之间的制衡――破产管理人选任制度价值探究[J].人民司法,2015(1):75-79.

篇4

二、结束语

篇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运输市场化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引入市场机制,交通运输业虽有较快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要使我国运输业迅速发展,最重要的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处理好运输资源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的关系。在运输市场化进程中,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运输市场是运输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和方式。而国家的宏观调控又必不可少,它是把握大局方向,保证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和国防建设的基本需要。

1、运输资源配置

1.1 运输资源配置的定义。就概念而言,运输资源配置是指运输资源在不同用途、不同使用者和不同时期之间进行分配,以有效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各种客货运输需求。运输资源的最优配置,就是使各种运输资源处于一种最优组合状态,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1.2 运输资源配置的价值体现。其价值体现在有效地满足各类运输需求。运输需求是伴随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一种派生需求。运输资源配置的根本目的就是提供多样化的运输产品和服务,有效满足各类运输需求。运输产品的供给需要社会投入一定量的运输资源,这些资源通过管理、制度、政策等手段进行组合,最终形成满足各类运输需求的运输服务。

1.3 运输资源配置的实现方式。运输资源配置的实现方式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体制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运输资源配置的方式基本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市场经济,已经是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受到政府干预和计划调节的市场经济。在这个模式下,强调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价值规律和竞争机制,把资源配置到效益最好的地方,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市场在运输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市场在运输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在:

(1)价值规律是运输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依据。从资源配置实现途径来看,政府的调控是在市场基础上进行的,必须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市场调控能从根本上促进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消费群体不同维度上的自由流动,并以价格为主要杠杆,通过价格竞争机制,调节供给和需求的方向及规模,最终确定不同类型的运输产品所需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

(2)运输市场需求是运输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动力。旅客和货主的需求最终变为市场的需求信号,并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运输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对各种运输资源的需求程度。旅客和货主的消费行为促使了运输资源的流动,由此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

(3) 运输市场运行过程本身就是运输资源配置的过程。运输市场运行过程包括了各种运输资源要素参与各方交易所产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需求方、供给方、中间方是运输市场的行为主体,政府方以管理、监督、调控者的身份出现,不参与市场主体的决策过程,主要通过经济、法律和必要行政手段制定市场运行的一般准则,规范市场上不同主体的运行,使运输市场运行有序化。

3、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输资源配置的主要特征

(1)运输资源配置主体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运输资源配置方式转变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配置主体由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一主体逐渐走向多元化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各类运输企业、交通行业组织、各类国内外资本甚至个人都参与到运输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2)运输资源的配置手段多元化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发展,运输资源的配置手段也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行政手段转变为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进行资源配置。

(3)政府在运输资源配置中的功能逐步得到调整和完善

转变运输资源配置方式,一方面需要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另一方面需要对政府的资源配置功能进行调整和完善,使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体制转变过程中,我国政府的运输资源配置功能总体上实现了“有进有退”,资源配置功能正在逐步弥补市场失灵。

(4)运输资源配置比例逐步趋于协调

首先,市场化所带来的运输资源范围的扩大,使大量社会资源流入交通运输领域,从而使运输供给水平快速提高;其次,通过放松管制、开放市场,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源,公路、水运、民航等运输方式得以快速发展,使运输结构失衡的现象得到根本性改变;再次,由于政府在提供运输服务方面的职能得到加强,交通干线与支线的协调性不断改善,城市与农村地区的交通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4、运输市场化过程中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4.1 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运输市场化过程中资源配置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充分利用、发挥好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过于依赖政府通过规划、项目审批、国家投资等手段进行资源配置。配置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造成运输资源配置结果的缺陷:一方面导致原本可以进入交通运输系统的资源没有进入,运输资源整体处于欠缺状态;另一方面也导致运输资源在系统内部配置不合理。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运输资源整体欠缺,同时存在结构不合理问题;

(2)在运输通道和运输枢纽方面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

(3)少数运输资源规模过大或建设时间超前以及功能分工不明确,造成资源闲置、浪费。

4.2 解决方法

(1)在配置机制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种机制在运输资源配置优化中作用,进一步明确各自使用的范围和领域,改变目前过度依赖政府的现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资源闲置浪费的同时,从整个社会系统中获取更多的资源,进行交通运输系统建设,以改善当前运输资源整体不足的现状。

(2)把资源投入到最紧缺的领域和环节,发挥最大效益。目前,运输资源最为紧缺的两个领域是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枢纽是目前交通运输系统的薄弱环节,也是影响系统整体效率的关键环节。因此,应该首先建设铁路货运专线和能源等大宗物资运输线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同时,加大对交通运输枢纽的建设。

(3)应加大对广大农村和西部偏远地区人均交通资源的分配。从公平享有交通运输资源的角度来看,应进一步加强该领域的建设,即仍需把农村公路和农村客运以及西部偏远地区的支线民航作为未来的建设重点之一。

【参考文献】

[1]樊桦.关于交通运输资源配置的若干思考[J].综合运输,2009(07).

篇6

我们注意到,这一定义给出的成本本质内涵是“价值牺牲”,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笔者觉得这一说法过于抽象。价值是货币计量的结果和表现,此处的价值是货币计量什么事物的结果和表现呢?我们认为不管这一事物是什么,它才是成本的本质。我们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必须认清这一事物,才能使成本管理变得具体,其方法的运用才会可靠有效。

马克思指出:“商品W的价值,用公式来表示是W=c+v+m.如果我们从这个价值中减少剩余价值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一个在生产要素上耗费的资本价值C+V的等价物或补偿价值——商品价值的这个部分,即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只是补偿商品及资本家自身耗费用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成本价格”。这是我们一直信奉的关于成本本质内涵的经典论述。马克思从补偿角度论述了“资本耗费”这一成本范围。资本耗费即成本,只包括C、V两个部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生产成本即生产费用,是生产过程中耗费的资本,是指商品生产中实际消耗的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所构成的价值,不包括剩余价值(m)部分。而西方微观经济学认为,商品的生产成本是指生产活动中使用的生产成本,如果活劳动社会必要劳动耗费价值补偿不足,就会从(m)中加以补偿。这一观点其实也是从补偿角度来认识成本,是马克思资本耗费的延伸和扩展,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实用主义)。在会计中,资本家的资本表现为一种权益,投入企业后,总是对应着一定的占用形态,而表现为资产,因此从占用形态来说,权益以资产而存在,然而,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资本家的权益不会被耗费,被耗费的实际是资产。因此资本耗费从会计观点来看,就是资产的消耗,或者说,资本耗费是以资产消耗加以确认和计量的。而资产是一种企业拥有或可控制的经济资源。

(二)资源及其企业观

提到“资源”,人们自然会想起矿产、河流等自然形成的为人们所利用的物品。通常资源一词最一般的意义是指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一切为人类有用的资财。也就是说,在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有用物即资源,无用物即非资源。因此,资源既包括一切为人类所需要的自然物,如阳光、空气、水、矿产、土壤、植物及动物等等,也包括以人类劳动产品形式出现的一切有用物,如各种房屋、设备、其他消费性商品及生产资料性商品,还包括无形的资财,如信息、知识和技术以及人类本身的体力和智力。

美国著名的资源经济学家阿兰。兰德尔认为:资源是由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由于资源具有量、质、时间和空间等多种属性,因而,它应当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没有发现或发现了但不知其用途的物质不是资源,虽然有用,但与需求相比数量太大而没有价值的物质也不是资源。技术、信息和相对稀缺性的变化都可以把以前没有价值的物质变成宝贵的资源。

经济资源是一般资源的一个子系统。它是指在人类的经济生活中,一切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所需要的,并构成生产要素的、稀缺的、具有一定开发利用选择性的资财来源。其范围仅包括人类所需求的一般资财中,作为生产投资要素的那部分资财。具体地说,经济资源具备的特征为:(1)有用性,即必须是为生产或消费者所需求的,对经济生活有用,(2)稀缺性,即表现为社会需求量与存在量有差距,并非取之不竭;(3)可选择性,即指资源的用途可以有多种选择且可循环使用。

企业要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必须拥有一定的经济资源,因为只有具备了可以带来未来收益的经济资源,企业才能依靠资源的潜力的发挥,才能赢得利润,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或目标。

单一资源是难以创造发挥其潜力的,企业的收益必然是不同种类的资源相互组合、相互“激发”的结果。所以企业必须拥有多种形式的资源,即既要具有有形资源,又要具有无形资源,既要具备物质技术方面的资源,又要具备人力,财力方面的资源。

一个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其生产经营必须耗用材料、人力和财力等。这些生产要素的本质就是资源或是原始资源的转化物。所以,我们可以说,所谓费用就是资源的耗费(或转化)。耗费(或转化)过程是各有不同的,如会计上称为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内容(除投资)大都会转化成费用。资本性支出的内容是分年度逐步转化,而收益性支出则在年度内直接转化。当企业发生这两种支出,其实就是用一种资源置换另一种资源,是一种资源形态上的置换。其原因是因为生产经营需要不同资源组合才能实现。当我们将这些置换后的资源与一定的生产经营目的相联系,按一定期间或一定目的来归结这种置换时,就形成了置换后的资源价值(成本),被置换的资源其实就可以认为被耗费了。当然,是一种广义的理解。狭义的理解往往只认识到企业内部诸如材料、人力的耗用才是一种耗费。其实这种耗费,也只是一种置换,即将材料、人力等资源置换为产品这种资源。从广义上理解,无论是企业外部置换还是企业内部置换都是耗费,即费用。再将这些费用按照一定标准(或目的)加以对象化就形成了特定对象的成本。因此,成本的本质就是一种资源耗费,所谓计算成本就是对资源耗费的计量。认识成本这一本质,会引起我们对下列问题的思考:

——关于成本的研究必须以资源及由其而产生的行为为内容进行思考,

——关于成本的管理必须以资源配置及其效率为中心进行实施,

——关于成本的核算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的(或目标)为标志进行设计。

二、企业资源及其配置

(一)企业资源的种类

以一个企业或公司角度,研究的重点显然是经济资源。基于资源企业观认为,每家公司都拥有大量独特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Capabilities)就是所谓的资源。国内外大多数经济学家将经济资源按其经济属性,分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信息资源四大类。其他资源则主要是指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等。就一个公司或企业来说,经济资源可分为:(1)有形资源,也称有形资产,是指具有一定实物形态的资源,包括生产设施、原材料、产品等,它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上充分表达。(2)无形资源,也称无形资产,是指诸如公司的声望、品牌、文化技术知识、专利和商标以及日积月累的知识和经验等不具有具体实物形态的资源。(3)人力资源,是指企业拥有的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劳动者的能力。企业人力资源的概念是一种微观意义的人力资源,以企业为单位进行划分和计量。(4)货币资源,是指在企业中以货币等形态存在的资源,确切地说是价值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如现金、银行存款及应收款项。(5)组织资源,是指资产、人员与组织投入产出过程的复杂结合而表现出的能力。

从企业资源的会计计量看,资源可以分为可计量资源和不可计量资源。可计量资源是指可以用货币加以计量的资源,如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可以计量表达的资产等。不可计量资源是不能用货币加以确定计量的资源,如上述的部分无形资源、部分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等。

显然,企业生产经营既耗费有形资源,又耗费无形资源;既耗费可计量资源,又耗费不可计量资源。从费用的成本一般内容来说,涵盖了所有企业资源的耗费,但是从会计计量与核算角度来看,费用成本主要包括可计量资源的耗费,也就是必须能够对其进行货币计量,才能纳入会计的费用成本的核算。企业成本信息主要也是指这部分资源耗费,对于不可计量资源的耗费,只能作为辅助补充的信息,在相关信息报告中采用文字(而不是确定的数字)来表达或反映。

(二)企业资源配置方式

企业资源的配置一般表现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资源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数量上的要求,其实质就是选择不同资源构成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也可以认为企业资源配置是企业根据企业的目标将资源的用途在不同的时间上、空间上和数量上进行不同的分配。

资源配置的原因主要来自资源的稀缺性和可选择性,这两种特征使得企业资源配置有合理或不合理的问题,即迫使人们对资源配置加以研究,而克服其稀缺性和可选择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企业资源配置研究的焦点应是配置的有效性和资源消耗的节约。就企业来说,最高目标是追求消耗降低和收益增长,而消耗的降低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影响收益的诸多因素中企业最具控制力的因素。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最终体现在消耗的降低上。因此,企业管理中必须引入资源配置的问题,探求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一个企业必须拥有资源,在开办时就应考虑所需资源的配置,要按照产品目标来规划资源用途的分配。在进入正常生产经营状态而去合理消耗资源(或进行资源转换),从而使生产经营中资源消耗降低。

资源配置一般理解为利用资源的可替代性,使之在不同用途之间进行的分配。就社会资源来说,资源配置就是选择用途置于不同部门或地区。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市场配置是指根据市场经济体制下,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按利益驱动原理将资源配置于不同的部门和地区。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体制中,资源总是向收益最高的部门和地区流动,市场供求比例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价格波动,将把资源配置于适当的部门和地区。政府配置,也称为政府干预,即政府通过各种干预手段直接或间接地调节资源配置的格局和规模,以降低资源配置成本,减少资源的浪费。政府配置对于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的建立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它可以大大克服市场的盲目性和垄断趋势。

企业资源的配置是建立在资源企业观的基础上的,根据企业的目标(主要是产品)和企业所处的资源环境,对资源不同用途加以合理利用和组合。一个企业可以依据自己的产品进行资源组合。我们所谓对企业进行管理,以某种意义上来看就是对资源的管理,企业的效益也就是资源有效性的体现。企业的资源配置贯穿着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因为产品就是资源配置的结果,产品的生产过程就是资源配置的过程。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的资源不断地按工艺要求附加上去,被消耗转化为产品。当然,企业的资源取得必须遵循社会资源配置的规律,不是孤立的。因此企业资源配置也必须受到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必然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一部分。然而,企业资源配置方式与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不尽相同。一个企业一旦设立并投入生产经营,其设备或工艺过程决定着产品生产的行业性质。要想改变这种行业性是很难的,最起码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企业资源在企业设立时就要考虑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也只有这个时候影响最大。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有关于资源配置的分析,必须考虑企业所处的地区和行业以及资源供给的可行性。要得出一个正确答案,就必须分析国家和社会资源配置的状态以及对即将设立企业的影响。从这一意义说,企业资源配置方式仍然包括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两种方式。但是从微观角度来看,企业资源配置还存在着具体方式。笔者认为,企业资源配置主要采用价值工程和作业组合两种具体方式。

价值工程(ValueEngineering)是美国工程师麦尔斯(L.D.Miles)在进行企业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对短缺材料寻找代用品时发现的一种价值分析体系。

价值工程成功地被世界各国所推广运用,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基于价值工程对“生产产品所消耗的资源是有限的甚至是紧缺的”的认识。消耗的资源的货币表现即是费用或成本。资源的稀缺性迫使节约成本,从而使“价值”上升。麦尔斯指出:“功能导向的工作,基本上是以完成人们渴望与需要的新功能为中心而利用资源的,而价值导向工作的目的,则在于用更少的物资资源和时间资源来完成这些预定的功能。实际上,成本是一种衡量资源消耗数量的尺度。价值工程则作为一种更优利用资源的研究,帮助人们合理使用每个单位资源以满足更多的需要,因此,它是一种更加有效利用资源、增进人民富裕的手段。由此可见,价值工程是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主要是运用在产品设计和生产准备阶段,主要是以价值提升高度阐述成本(费用)的节约和资源配置的方式。

作业组合是围绕着企业生产经营而必需开展的各种活动的合理组合。这些活动是以产品生产为中心的,它是需要各种资源供给的,是一种资源的组合。价值工程突出某一种资源的功能替代,而作业组合关注的是多种资源的合理组合,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有效。作业组合之所以成为企业资源配置的手段之一,是因为作业组合的成因是适应围绕产品而开展生产经营的需要。产品的生产需要各种活动(或作业)来完成,企业的经营同样需要各种活动(或作业)完成。同时,作业也具有替代性,也就是说,同样的目的可以采取不同的行为和活动来完成或达到,但是不同的行为或活动将会需要不同的资源。因此,不同的作业选择和组合必然会对资源用途采取不同的选择。

作业组合这一配置方式与价值工程方式一样必然受到特定产品特定工艺技术要求的制约,会受到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制约。企业设立、产品选定时必须遵循社会资源配置的规律,而一旦确定,企业资源配置在日常工作中主要采用价值工程和作业组合这两种方式。从中可以看出,企业资源配置更多地追求企业资源消耗的节约,企业资源配置有效性是企业资源配置的真正目标所在。

作业组合方式源于生产经营的需要但是要以价值工程方式为基础,而价值工程方式主要源于产品功能组合的需要。作业组合方式对于价值工程方式也必然有“反作用”。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价值工程方式从资源替代角度认为更换某种资源重新配置有效且节约,但是作业组合达到产品功能却很困难或可以组合实现功能但成本很高。也就是说作业组合方式使得资源配置出现无效或浪费。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就要求我们将两种配置方式互相协调而去考察整体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和节约。这一方面要求我们预先必须进行价值工程配置方式和作业组合配置方式的结合,另一方面要充分展开项目可行性研究和企业预算工作。

三、成本管理战略

(一)战略和经营战略

“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字strategies,其含义是“将军”,原意是指“指挥军队的艺术和科学”。引入企业经营管理,是“用来描述一个组织打算如何实现它的目标和使命”。经营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它是企业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经营范围的科学规定,同时又是制定规划(计划)的基础。具体地说,经营战略是在符合和保证实现企业目标条件下,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和创造新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同环境的关系,规定企业从事的事业范围、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合理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

从“战略”到“经营战略”的演变说明,经营战略是一种以变革为实质的概念,让我们注意到一个企业的经营所涉及到的全部因素。在过去,我们往往只注意到诸如技术、工艺、资金、耗费等某一项“战术”上的因素,不能将我们仅认识到的因素联系(组合)起来去考察企业在竞争中的水平和层次。因而,我们的经营就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1)抓住一个因素,“穷追猛打”,使之达到控制目标,却花费了很多蛮干的费用。(2)追随别人之后,不管自身现状,照搬照套,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见成效。经营战略思想的引入,使企业经营关注一些新的方面:(1)关心企业外部胜于企业内部,特别是关系到企业生产的产品构成和销货市场,决定企业干什么事业,以及是否要干:(2)企业现在和未来经营成效的测量标准,即企业要达到的目标,(3)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协调性:(4)企业总体日常控制体系的建立,如作业管理规定。

成本管理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其目标应是以企业经营战略目标为目标,并加以具体化。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合理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之一。成本是资源的耗费,控制成本、降低资源的耗费,必然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及目标之一,经营战略中,这二体系就构成了成本管理战略。

(二)成本管理战略的构筑

经营战略的特点在于:(1)全局性:(2)长远性;(3)抗争性;(4)纲领性。作为经营战略的核心内容的成本管理战略也具有这四个特点。问题在于既然将战略的思想引入成本管理,如何来确定成本管理战略的具体内容,或是在传统成本管理思想有什么必须突破的。

传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降低成本,所采用的方法也是限制消耗、节约开支的一些硬方法,追求一种成本的绝对下降,加之引入的加强考核的方法,将成本指标压得很低,并与职工利益相结合进行考核,搞得人人自危,甚至被“逼”去偷工减料以达到指标。当然,笔者并不否定这种绝对控制的方法,但是,成本下降总是有极限的,压到一定程度已无法改变。此时,这种绝对控制方法就不适用。那么就要采取一种相对控制方法,即通过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来改变成本发生的动因。如通过技术改造、管理思想的变革和新的生产组织的引进等途径,使成本持续降低。这就是成本管理战略的起因。

成本管理战略就是企业根据自身客观条件和环境,联系企业经营目的,正确分析和判定企业的费用成本在市场竞争对手中的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物流技术、资源配置及作业管理等一系列方法,制定成本目标,以及达到这一目标的实施方案,以保证企业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取得竞争优势。简言之,成本管理战略是企业围绕成本费用而开展的一种长期谋划。与经营战略一样分成两个阶段: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

成本管理战略规划分为下列步骤:

(1)规定组织使命:根据企业经营目标,按企业各组织的职能,规定其在成本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创造一种人人重视成本的氛围。

(2)制定方针:根据企业成本目前水平,由各职能部门提出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3)建立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汇总各组织机构的方法和措施并分析其可行性,确定成本管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4)鉴别方案:采用一定预测决策分析方法,围绕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制定不同的成本管理战略方案。

(5)选择战略:其实是指对上述(4)战略方案的选择。其原则是成本管理战略必须适应企业经营战略的需要,必须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管理战略实施分为下列步骤:

(1)确定组织结构:根据新选择的战略,按照企业管理的原理,确定层次分明、责权利相联系的实施战略的主体(即组织结构)。

(2)管理组织活动:按企业各组织机构的作用,下达其目标,并要求各组织机构严格执行。

(3)监控战略在实现组织目标中的有效期:每个战略方案的实施都有一定时期,为了实行动态过程控制,要定期检查和考核各组织的目标完成情况。

(三)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应关注的问题

本文认识到成本是资源耗费,并结合战略管理的思想,是期望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成本管理战略的思路。这一思路提醒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应关注以下问题:

(1)成本管理必须扩展到自立项、设计至销售、使用整个过程。因为,一旦某一项目确定后,各种技术条件已基本固定,该企业的成本费用发生也相对确定了。“在产品的策划、构想设计阶段,成本的66%左右已经被决定即无法在后续阶段更改了。因此,这一阶段的成本管理较之后续阶段就显得更为重要”。同样,销货于顾客以后,使用过程还会出现返修退货现象,这也会使企业成本费用升高。

(2)结合资源配置的原理,重构企业作业链和价值链。正如前述,企业的作业链的形成其实是资源耗费或置换的一种连续形式。按照作业成本管理的思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因此,可以对企业的作业进行分析,利用先进的制造理论,采用先进的生产组织(如JIT,CIMS等),重新构筑作业链,减少成本发生的动因(包括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从而使企业价值链得以优化。

(3)重视过程控制,根据企业工艺流程,制定各种作业文件,使企业生产经营标准化。虽然在设计及规划中有较好的作业组合,但是如果执行这些作业的人或组织工作不规范,无标准可寻,也是难以实现设计和规划时的“美好愿望”。因此,制造出各种工作或作业的标准并依据这些标准加以控制和考核,才能使成本管理(战略)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史忠良肖四如著:《资源经济学》,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

2.[美]阿兰。兰德尔著施以正译:《资源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3.史忠良肖四如著:《资源经济学》,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

篇7

我们注意到,这一定义给出的成本本质内涵是“价值牺牲”,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笔者觉得这一说法过于抽象。价值是货币计量的结果和表现,此处的价值是货币计量什么事物的结果和表现呢?我们认为不管这一事物是什么,它才是成本的本质。我们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必须认清这一事物,才能使成本管理变得具体,其方法的运用才会可靠有效。

马克思指出:“商品W的价值,用公式来表示是W=c+v+m.如果我们从这个价值中减少剩余价值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一个在生产要素上耗费的资本价值C+V的等价物或补偿价值——商品价值的这个部分,即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只是补偿商品及资本家自身耗费用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成本价格”。这是我们一直信奉的关于成本本质内涵的经典论述。马克思从补偿角度论述了“资本耗费”这一成本范围。资本耗费即成本,只包括C、V两个部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生产成本即生产费用,是生产过程中耗费的资本,是指商品生产中实际消耗的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所构成的价值,不包括剩余价值(m)部分。而西方微观经济学认为,商品的生产成本是指生产活动中使用的生产成本,如果活劳动社会必要劳动耗费价值补偿不足,就会从(m)中加以补偿。这一观点其实也是从补偿角度来认识成本,是马克思资本耗费的延伸和扩展,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实用主义)。在会计中,资本家的资本表现为一种权益,投入企业后,总是对应着一定的占用形态,而表现为资产,因此从占用形态来说,权益以资产而存在,然而,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资本家的权益不会被耗费,被耗费的实际是资产。因?俗时竞姆汛踊峒乒鄣憷纯矗褪亲什南模蛘咚担时竞姆咽且宰什募右匀啡虾图屏康摹6什且恢制笠涤涤谢蚩煽刂频木米试础?/P>

(二)资源及其企业观

提到“资源”,人们自然会想起矿产、河流等自然形成的为人们所利用的物品。通常资源一词最一般的意义是指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一切为人类有用的资财。也就是说,在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有用物即资源,无用物即非资源。因此,资源既包括一切为人类所需要的自然物,如阳光、空气、水、矿产、土壤、植物及动物等等,也包括以人类劳动产品形式出现的一切有用物,如各种房屋、设备、其他消费性商品及生产资料性商品,还包括无形的资财,如信息、知识和技术以及人类本身的体力和智力。

美国著名的资源经济学家阿兰。兰德尔认为:资源是由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由于资源具有量、质、时间和空间等多种属性,因而,它应当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没有发现或发现了但不知其用途的物质不是资源,虽然有用,但与需求相比数量太大而没有价值的物质也不是资源。技术、信息和相对稀缺性的变化都可以把以前没有价值的物质变成宝贵的资源。

经济资源是一般资源的一个子系统。它是指在人类的经济生活中,一切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所需要的,并构成生产要素的、稀缺的、具有一定开发利用选择性的资财来源。其范围仅包括人类所需求的一般资财中,作为生产投资要素的那部分资财。具体地说,经济资源具备的特征为:(1)有用性,即必须是为生产或消费者所需求的,对经济生活有用,(2)稀缺性,即表现为社会需求量与存在量有差距,并非取之不竭;(3)可选择性,即指资源的用途可以有多种选择且可循环使用。

企业要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必须拥有一定的经济资源,因为只有具备了可以带来未来收益的经济资源,企业才能依靠资源的潜力的发挥,才能赢得利润,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或目标。

单一资源是难以创造发挥其潜力的,企业的收益必然是不同种类的资源相互组合、相互“激发”的结果。所以企业必须拥有多种形式的资源,即既要具有有形资源,又要具有无形资源,既要具备物质技术方面的资源,又要具备人力,财力方面的资源。

一个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其生产经营必须耗用材料、人力和财力等。这些生产要素的本质就是资源或是原始资源的转化物。所以,我们可以说,所谓费用就是资源的耗费(或转化)。耗费(或转化)过程是各有不同的,如会计上称为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内容(除投资)大都会转化成费用。资本性支出的内容是分年度逐步转化,而收益性支出则在年度内直接转化。当企业发生这两种支出,其实就是用一种资源置换另一种资源,是一种资源形态上的置换。其原因是因为生产经营需要不同资源组合才能实现。当我们将这些置换后的资源与一定的生产经营目的相联系,按一定期间或一定目的来归结这种置换时,就形成了置换后的资源价值(成本),被置换的资源其实就可以认为被耗费了。当然,是一种广义的理解。狭义的理解往往只认识到企业内部诸如材料、人力的耗用才是一种耗费。其实这种耗费,也只是一种置换,即将材料、人力等资源置换为产品这种资源。从广义上理解,无论是企业外部置换还是企业内部置换都是耗费,即费用。再将这些费用按照一定标准(或目的)加以对象化就形成了特定对象的成本。因此,成本的本质就是一种资源耗费,所谓计算成本就是对资源耗费的计量。认识成本这一本质,会引起我们对下列问题的思考:

——关于成本的研究必须以资源及由其而产生的行为为内容进行思考,

——关于成本的管理必须以资源配置及其效率为中心进行实施,

——关于成本的核算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的(或目标)为标志进行设计。

二、企业资源及其配置

(一)企业资源的种类

以一个企业或公司角度,研究的重点显然是经济资源。基于资源企业观认为,每家公司都拥有大量独特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Capabilities)就是所谓的资源。国内外大多数经济学家将经济资源按其经济属性,分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信息资源四大类。其他资源则主要是指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等。就一个公司或企业来说,经济资源可分为:(1)有形资源,也称有形资产,是指具有一定实物形态的资源,包括生产设施、原材料、产品等,它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上充分表达。(2)无形资源,也称无形资产,是指诸如公司的声望、品牌、文化技术知识、专利和商标以及日积月累的知识和经验等不具有具体实物形态的资源。(3)人力资源,是指企业拥有的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劳动者的能力。企业人力资源的概念是一种微观意义的人力资源,以企业为单位进行划分和计量。(4)货币资源,是指在企业中以货币等形态存在的资源,确切地说是价值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如现金、银行存款及应收款项。(5)组织资源,是指资产、人员与组织投入产出过程的复杂结合而表现出的能力。

从企业资源的会计计量看,资源可以分为可计量资源和不可计量资源。可计量资源是指可以用货币加以计量的资源,如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可以计量表达的资产等。不可计量资源是不能用货币加以确定计量的资源,如上述的部分无形资源、部分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等。

显然,企业生产经营既耗费有形资源,又耗费无形资源;既耗费可计量资源,又耗费不可计量资源。从费用的成本一般内容来说,涵盖了所有企业资源的耗费,但是从会计计量与核算角度来看,费用成本主要包括可计量资源的耗费,也就是必须能够对其进行货币计量,才能纳入会计的费用成本的核算。企业成本信息主要也是指这部分资源耗费,对于不可计量资源的耗费,只能作为辅助补充的信息,在相关信息报告中采用文字(而不是确定的数字)来表达或反映。

(二)企业资源配置方式

企业资源的配置一般表现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资源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数量上的要求,其实质就是选择不同资源构成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也可以认为企业资源配置是企业根据企业的目标将资源的用途在不同的时间上、空间上和数量上进行不同的分配。

资源配置的原因主要来自资源的稀缺性和可选择性,这两种特征使得企业资源配置有合理或不合理的问题,即迫使人们对资源配置加以研究,而克服其稀缺性和可选择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企业资源配置研究的焦点应是配置的有效性和资源消耗的节约。就企业来说,最高目标是追求消耗降低和收益增长,而消耗的降低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影响收益的诸多因素中企业最具控制力的因素。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最终体现在消耗的降低上。因此,企业管理中必须引入资源配置的问题,探求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一个企业必须拥有资源,在开办时就应考虑所需资源的配置,要按照产品目标来规划资源用途的分配。在进入正常生产经营状态而去合理消耗资源(或进行资源转换),从而使生产经营中资源消耗降低。

资源配置一般理解为利用资源的可替代性,使之在不同用途之间进行的分配。就社会资源来说,资源配置就是选择用途置于不同部门或地区。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市场配置是指根据市场经济体制下,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按利益驱动原理将资源配置于不同的部门和地区。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体制中,资源总是向收益最高的部门和地区流动,市场供求比例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价格波动,将把资源配置于适当的部门和地区。政府配置,也称为政府干预,即政府通过各种干预手段直接或间接地调节资源配置的格局和规模,以降低资源配置成本,减少资源的浪费。政府配置对于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的建立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它可以大大克服市场的盲目性和垄断趋势。

企业资源的配置是建立在资源企业观的基础上的,根据企业的目标(主要是产品)和企业所处的资源环境,对资源不同用途加以合理利用和组合。一个企业可以依据自己的产品进行资源组合。我们所谓对企业进行管理,以某种意义上来看就是对资源的管理,企业的效益也就是资源有效性的体现。企业的资源配置贯穿着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因为产品就是资源配置的结果,产品的生产过程就是资源配置的过程。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的资源不断地按工艺要求附加上去,被消耗转化为产品。当然,企业的资源取得必须遵循社会资源配置的规律,不是孤立的。因此企业资源配置也必须受到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必然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一部分。然而,企业资源配置方式与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不尽相同。一个企业一旦设立并投入生产经营,其设备或工艺过程决定着产品生产的行业性质。要想改变这种行业性是很难的,最起码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企业资源在企业设立时就要考虑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也只有这个时候影响最大。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有关于资源配置的分析,必须考虑企业所处的地区和行业以及资源供给的可行性。要得出一个正确答案,就必须分析国家和社会资源配置的状态以及对即将设立企业的影响。从这一意义说,企业资源配置方式仍然包括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两种方式。但是从微观角度来看,企业资源配置还存在着具体方式。笔者认为,企业资源配置主要采用价值工程和作业组合两种具体方式。

价值工程(ValueEngineering)是美国工程师麦尔斯(L.D.Miles)在进行企业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对短缺材料寻找代用品时发现的一种价值分析体系。

价值工程成功地被世界各国所推广运用,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基于价值工程对“生产产品所消耗的资源是有限的甚至是紧缺的”的认识。消耗的资源的货币表现即是费用或成本。资源的稀缺性迫使节约成本,从而使“价值”上升。麦尔斯指出:“功能导向的工作,基本上是以完成人们渴望与需要的新功能为中心而利用资源的,而价值导向工作的目的,则在于用更少的物资资源和时间资源来完成这些预定的功能。实际上,成本是一种衡量资源消耗数量的尺度。价值工程则作为一种更优利用资源的研究,帮助人们合理使用每个单位资源以满足更多的需要,因此,它是一种更加有效利用资源、增进人民富裕的手段。由此可见,价值工程是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主要是运用在产品设计和生产准备阶段,主要是以价值提升高度阐述成本(费用)的节约和资源配置的方式。

作业组合是围绕着企业生产经营而必需开展的各种活动的合理组合。这些活动是以产品生产为中心的,它是需要各种资源供给的,是一种资源的组合。价值工程突出某一种资源的功能替代,而作业组合关注的是多种资源的合理组合,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有效。作业组合之所以成为企业资源配置的手段之一,是因为作业组合的成因是适应围绕产品而开展生产经营的需要。产品的生产需要各种活动(或作业)来完成,企业的经营同样需要各种活动(或作业)完成。同时,作业也具有替代性,也就是说,同样的目的可以采取不同的行为和活动来完成或达到,但是不同的行为或活动将会需要不同的资源。因此,不同的作业选择和组合必然会对资源用途采取不同的选择。

作业组合这一配置方式与价值工程方式一样必然受到特定产品特定工艺技术要求的制约,会受到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制约。企业设立、产品选定时必须遵循社会资源配置的规律,而一旦确定,企业资源配置在日常工作中主要采用价值工程和作业组合这两种方式。从中可以看出,企业资源配置更多地追求企业资源消耗的节约,企业资源配置有效性是企业资源配置的真正目标所在。

作业组合方式源于生产经营的需要但是要以价值工程方式为基础,而价值工程方式主要源于产品功能组合的需要。作业组合方式对于价值工程方式也必然有“反作用”。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价值工程方式从资源替代角度认为更换某种资源重新配置有效且节约,但是作业组合达到产品功能却很困难或可以组合实现功能但成本很高。也就是说作业组合方式使得资源配置出现无效或浪费。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就要求我们将两种配置方式互相协调而去考察整体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和节约。这一方面要求我们预先必须进行价值工程配置方式和作业组合配置方式的结合,另一方面要充分展开项目可行性研究和企业预算工作。

三、成本管理战略

(一)战略和经营战略

“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字strategies,其含义是“将军”,原意是指“指挥军队的艺术和科学”。引入企业经营管理,是“用来描述一个组织打算如何实现它的目标和使命”。经营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它是企业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经营范围的科学规定,同时又是制定规划(计划)的基础。具体地说,经营战略是在符合和保证实现企业目标条件下,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和创造新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同环境的关系,规定企业从事的事业范围、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合理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

从“战略”到“经营战略”的演变说明,经营战略是一种以变革为实质的概念,让我们注意到一个企业的经营所涉及到的全部因素。在过去,我们往往只注意到诸如技术、工艺、资金、耗费等某一项“战术”上的因素,不能将我们仅认识到的因素联系(组合)起来去考察企业在竞争中的水平和层次。因而,我们的经营就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1)抓住一个因素,“穷追猛打”,使之达到控制目标,却花费了很多蛮干的费用。(2)追随别人之后,不管自身现状,照搬照套,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见成效。经营战略思想的引入,使企业经营关注一些新的方面:(1)关心企业外部胜于企业内部,特别是关系到企业生产的产品构成和销货市场,决定企业干什么事业,以及是否要干:(2)企业现在和未来经营成效的测量标准,即企业要达到的目标,(3)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协调性:(4)企业总体日常控制体系的建立,如作业管理规定。

成本管理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其目标应是以企业经营战略目标为目标,并加以具体化。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合理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之一。成本是资源的耗费,控制成本、降低资源的耗费,必然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及目标之一,经营战略中,这二体系就构成了成本管理战略。

(二)成本管理战略的构筑

经营战略的特点在于:(1)全局性:(2)长远性;(3)抗争性;(4)纲领性。作为经营战略的核心内容的成本管理战略也具有这四个特点。问题在于既然将战略的思想引入成本管理,如何来确定成本管理战略的具体内容,或是在传统成本管理思想有什么必须突破的。

传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降低成本,所采用的方法也是限制消耗、节约开支的一些硬方法,追求一种成本的绝对下降,加之引入的加强考核的方法,将成本指标压得很低,并与职工利益相结合进行考核,搞得人人自危,甚至被“逼”去偷工减料以达到指标。当然,笔者并不否定这种绝对控制的方法,但是,成本下降总是有极限的,压到一定程度已无法改变。此时,这种绝对控制方法就不适用。那么就要采取一种相对控制方法,即通过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来改变成本发生的动因。如通过技术改造、管理思想的变革和新的生产组织的引进等途径,使成本持续降低。这就是成本管理战略的起因。

成本管理战略就是企业根据自身客观条件和环境,联系企业经营目的,正确分析和判定企业的费用成本在市场竞争对手中的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物流技术、资源配置及作业管理等一系列方法,制定成本目标,以及达到这一目标的实施方案,以保证企业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取得竞争优势。简言之,成本管理战略是企业围绕成本费用而开展的一种长期谋划。与经营战略一样分成两个阶段: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

成本管理战略规划分为下列步骤:

(1)规定组织使命:根据企业经营目标,按企业各组织的职能,规定其在成本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创造一种人人重视成本的氛围。

(2)制定方针:根据企业成本目前水平,由各职能部门提出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3)建立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汇总各组织机构的方法和措施并分析其可行性,确定成本管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4)鉴别方案:采用一定预测决策分析方法,围绕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制定不同的成本管理战略方案。

(5)选择战略:其实是指对上述(4)战略方案的选择。其原则是成本管理战略必须适应企业经营战略的需要,必须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管理战略实施分为下列步骤:

(1)确定组织结构:根据新选择的战略,按照企业管理的原理,确定层次分明、责权利相联系的实施战略的主体(即组织结构)。

(2)管理组织活动:按企业各组织机构的作用,下达其目标,并要求各组织机构严格执行。

(3)监控战略在实现组织目标中的有效期:每个战略方案的实施都有一定时期,为了实行动态过程控制,要定期检查和考核各组织的目标完成情况。

(三)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应关注的问题

本文认识到成本是资源耗费,并结合战略管理的思想,是期望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成本管理战略的思路。这一思路提醒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应关注以下问题:

篇8

我们注意到,这一定义给出的成本本质内涵是“价值牺牲”,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笔者觉得这一说法过于抽象。价值是货币计量的结果和表现,此处的价值是货币计量什么事物的结果和表现呢?我们认为不管这一事物是什么,它才是成本的本质。我们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必须认清这一事物,才能使成本管理变得具体,其方法的运用才会可靠有效。

马克思指出:“商品W的价值,用公式来表示是W=c+v+m.如果我们从这个价值中减少剩余价值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一个在生产要素上耗费的资本价值C+V的等价物或补偿价值——商品价值的这个部分,即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只是补偿商品及资本家自身耗费用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成本价格”。这是我们一直信奉的关于成本本质内涵的经典论述。马克思从补偿角度论述了“资本耗费”这一成本范围。资本耗费即成本,只包括C、V两个部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生产成本即生产费用,是生产过程中耗费的资本,是指商品生产中实际消耗的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所构成的价值,不包括剩余价值(m)部分。而西方微观经济学认为,商品的生产成本是指生产活动中使用的生产成本,如果活劳动社会必要劳动耗费价值补偿不足,就会从(m)中加以补偿。这一观点其实也是从补偿角度来认识成本,是马克思资本耗费的延伸和扩展,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实用主义)。在会计中,资本家的资本表现为一种权益,投入企业后,总是对应着一定的占用形态,而表现为资产,因此从占用形态来说,权益以资产而存在,然而,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资本家的权益不会被耗费,被耗费的实际是资产。因此资本耗费从会计观点来看,就是资产的消耗,或者说,资本耗费是以资产消耗加以确认和计量的。而资产是一种企业拥有或可控制的经济资源。

(二)资源及其企业观

提到“资源”,人们自然会想起矿产、河流等自然形成的为人们所利用的物品。通常资源一词最一般的意义是指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一切为人类有用的资财。也就是说,在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有用物即资源,无用物即非资源。因此,资源既包括一切为人类所需要的自然物,如阳光、空气、水、矿产、土壤、植物及动物等等,也包括以人类劳动产品形式出现的一切有用物,如各种房屋、设备、其他消费性商品及生产资料性商品,还包括无形的资财,如信息、知识和技术以及人类本身的体力和智力。

美国著名的资源经济学家阿兰。兰德尔认为:资源是由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由于资源具有量、质、时间和空间等多种属性,因而,它应当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没有发现或发现了但不知其用途的物质不是资源,虽然有用,但与需求相比数量太大而没有价值的物质也不是资源。技术、信息和相对稀缺性的变化都可以把以前没有价值的物质变成宝贵的资源。

经济资源是一般资源的一个子系统。它是指在人类的经济生活中,一切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所需要的,并构成生产要素的、稀缺的、具有一定开发利用选择性的资财来源。其范围仅包括人类所需求的一般资财中,作为生产投资要素的那部分资财。具体地说,经济资源具备的特征为:(1)有用性,即必须是为生产或消费者所需求的,对经济生活有用,(2)稀缺性,即表现为社会需求量与存在量有差距,并非取之不竭;(3)可选择性,即指资源的用途可以有多种选择且可循环使用。

企业要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必须拥有一定的经济资源,因为只有具备了可以带来未来收益的经济资源,企业才能依靠资源的潜力的发挥,才能赢得利润,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或目标。

单一资源是难以创造发挥其潜力的,企业的收益必然是不同种类的资源相互组合、相互“激发”的结果。所以企业必须拥有多种形式的资源,即既要具有有形资源,又要具有无形资源,既要具备物质技术方面的资源,又要具备人力,财力方面的资源。

一个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其生产经营必须耗用材料、人力和财力等。这些生产要素的本质就是资源或是原始资源的转化物。所以,我们可以说,所谓费用就是资源的耗费(或转化)。耗费(或转化)过程是各有不同的,如会计上称为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内容(除投资)大都会转化成费用。资本性支出的内容是分年度逐步转化,而收益性支出则在年度内直接转化。当企业发生这两种支出,其实就是用一种资源置换另一种资源,是一种资源形态上的置换。其原因是因为生产经营需要不同资源组合才能实现。当我们将这些置换后的资源与一定的生产经营目的相联系,按一定期间或一定目的来归结这种置换时,就形成了置换后的资源价值(成本),被置换的资源其实就可以认为被耗费了。当然,是一种广义的理解。狭义的理解往往只认识到企业内部诸如材料、人力的耗用才是一种耗费。其实这种耗费,也只是一种置换,即将材料、人力等资源置换为产品这种资源。从广义上理解,无论是企业外部置换还是企业内部置换都是耗费,即费用。再将这些费用按照一定标准(或目的)加以对象化就形成了特定对象的成本。因此,成本的本质就是一种资源耗费,所谓计算成本就是对资源耗费的计量。认识成本这一本质,会引起我们对下列问题的思考:

——关于成本的研究必须以资源及由其而产生的行为为内容进行思考,

——关于成本的管理必须以资源配置及其效率为中心进行实施,

——关于成本的核算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的(或目标)为标志进行设计。

二、企业资源及其配置

(一)企业资源的种类

以一个企业或公司角度,研究的重点显然是经济资源。基于资源企业观认为,每家公司都拥有大量独特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Capabilities)就是所谓的资源。国内外大多数经济学家将经济资源按其经济属性,分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信息资源四大类。其他资源则主要是指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等。就一个公司或企业来说,经济资源可分为:(1)有形资源,也称有形资产,是指具有一定实物形态的资源,包括生产设施、原材料、产品等,它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上充分表达。(2)无形资源,也称无形资产,是指诸如公司的声望、品牌、文化技术知识、专利和商标以及日积月累的知识和经验等不具有具体实物形态的资源。(3)人力资源,是指企业拥有的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劳动者的能力。企业人力资源的概念是一种微观意义的人力资源,以企业为单位进行划分和计量。(4)货币资源,是指在企业中以货币等形态存在的资源,确切地说是价值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如现金、银行存款及应收款项。(5)组织资源,是指资产、人员与组织投入产出过程的复杂结合而表现出的能力。

从企业资源的会计计量看,资源可以分为可计量资源和不可计量资源。可计量资源是指可以用货币加以计量的资源,如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可以计量表达的资产等。不可计量资源是不能用货币加以确定计量的资源,如上述的部分无形资源、部分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等。

显然,企业生产经营既耗费有形资源,又耗费无形资源;既耗费可计量资源,又耗费不可计量资源。从费用的成本一般内容来说,涵盖了所有企业资源的耗费,但是从会计计量与核算角度来看,费用成本主要包括可计量资源的耗费,也就是必须能够对其进行货币计量,才能纳入会计的费用成本的核算。企业成本信息主要也是指这部分资源耗费,对于不可计量资源的耗费,只能作为辅助补充的信息,在相关信息报告中采用文字(而不是确定的数字)来表达或反映。

(二)企业资源配置方式

企业资源的配置一般表现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资源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数量上的要求,其实质就是选择不同资源构成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也可以认为企业资源配置是企业根据企业的目标将资源的用途在不同的时间上、空间上和数量上进行不同的分配。

资源配置的原因主要来自资源的稀缺性和可选择性,这两种特征使得企业资源配置有合理或不合理的问题,即迫使人们对资源配置加以研究,而克服其稀缺性和可选择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企业资源配置研究的焦点应是配置的有效性和资源消耗的节约。就企业来说,最高目标是追求消耗降低和收益增长,而消耗的降低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影响收益的诸多因素中企业最具控制力的因素。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最终体现在消耗的降低上。因此,企业管理中必须引入资源配置的问题,探求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一个企业必须拥有资源,在开办时就应考虑所需资源的配置,要按照产品目标来规划资源用途的分配。在进入正常生产经营状态而去合理消耗资源(或进行资源转换),从而使生产经营中资源消耗降低。

资源配置一般理解为利用资源的可替代性,使之在不同用途之间进行的分配。就社会资源来说,资源配置就是选择用途置于不同部门或地区。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市场配置是指根据市场经济体制下,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按利益驱动原理将资源配置于不同的部门和地区。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体制中,资源总是向收益最高的部门和地区流动,市场供求比例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价格波动,将把资源配置于适当的部门和地区。政府配置,也称为政府干预,即政府通过各种干预手段直接或间接地调节资源配置的格局和规模,以降低资源配置成本,减少资源的浪费。政府配置对于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的建立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它可以大大克服市场的盲目性和垄断趋势。

企业资源的配置是建立在资源企业观的基础上的,根据企业的目标(主要是产品)和企业所处的资源环境,对资源不同用途加以合理利用和组合。一个企业可以依据自己的产品进行资源组合。我们所谓对企业进行管理,以某种意义上来看就是对资源的管理,企业的效益也就是资源有效性的体现。企业的资源配置贯穿着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因为产品就是资源配置的结果,产品的生产过程就是资源配置的过程。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的资源不断地按工艺要求附加上去,被消耗转化为产品。当然,企业的资源取得必须遵循社会资源配置的规律,不是孤立的。因此企业资源配置也必须受到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必然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一部分。然而,企业资源配置方式与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不尽相同。一个企业一旦设立并投入生产经营,其设备或工艺过程决定着产品生产的行业性质。要想改变这种行业性是很难的,最起码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企业资源在企业设立时就要考虑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也只有这个时候影响最大。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有关于资源配置的分析,必须考虑企业所处的地区和行业以及资源供给的可行性。要得出一个正确答案,就必须分析国家和社会资源配置的状态以及对即将设立企业的影响。从这一意义说,企业资源配置方式仍然包括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两种方式。但是从微观角度来看,企业资源配置还存在着具体方式。笔者认为,企业资源配置主要采用价值工程和作业组合两种具体方式。

价值工程(ValueEngineering)是美国工程师麦尔斯(L.D.Miles)在进行企业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对短缺材料寻找代用品时发现的一种价值分析体系。

价值工程成功地被世界各国所推广运用,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基于价值工程对“生产产品所消耗的资源是有限的甚至是紧缺的”的认识。消耗的资源的货币表现即是费用或成本。资源的稀缺性迫使节约成本,从而使“价值”上升。麦尔斯指出:“功能导向的工作,基本上是以完成人们渴望与需要的新功能为中心而利用资源的,而价值导向工作的目的,则在于用更少的物资资源和时间资源来完成这些预定的功能。实际上,成本是一种衡量资源消耗数量的尺度。价值工程则作为一种更优利用资源的研究,帮助人们合理使用每个单位资源以满足更多的需要,因此,它是一种更加有效利用资源、增进人民富裕的手段。由此可见,价值工程是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主要是运用在产品设计和生产准备阶段,主要是以价值提升高度阐述成本(费用)的节约和资源配置的方式。

作业组合是围绕着企业生产经营而必需开展的各种活动的合理组合。这些活动是以产品生产为中心的,它是需要各种资源供给的,是一种资源的组合。价值工程突出某一种资源的功能替代,而作业组合关注的是多种资源的合理组合,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有效。作业组合之所以成为企业资源配置的手段之一,是因为作业组合的成因是适应围绕产品而开展生产经营的需要。产品的生产需要各种活动(或作业)来完成,企业的经营同样需要各种活动(或作业)完成。同时,作业也具有替代性,也就是说,同样的目的可以采取不同的行为和活动来完成或达到,但是不同的行为或活动将会需要不同的资源。因此,不同的作业选择和组合必然会对资源用途采取不同的选择。

作业组合这一配置方式与价值工程方式一样必然受到特定产品特定工艺技术要求的制约,会受到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制约。企业设立、产品选定时必须遵循社会资源配置的规律,而一旦确定,企业资源配置在日常工作中主要采用价值工程和作业组合这两种方式。从中可以看出,企业资源配置更多地追求企业资源消耗的节约,企业资源配置有效性是企业资源配置的真正目标所在。

作业组合方式源于生产经营的需要但是要以价值工程方式为基础,而价值工程方式主要源于产品功能组合的需要。作业组合方式对于价值工程方式也必然有“反作用”。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价值工程方式从资源替代角度认为更换某种资源重新配置有效且节约,但是作业组合达到产品功能却很困难或可以组合实现功能但成本很高。也就是说作业组合方式使得资源配置出现无效或浪费。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就要求我们将两种配置方式互相协调而去考察整体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和节约。这一方面要求我们预先必须进行价值工程配置方式和作业组合配置方式的结合,另一方面要充分展开项目可行性研究和企业预算工作。

三、成本管理战略

(一)战略和经营战略

“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字strategies,其含义是“将军”,原意是指“指挥军队的艺术和科学”。引入企业经营管理,是“用来描述一个组织打算如何实现它的目标和使命”。经营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它是企业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经营范围的科学规定,同时又是制定规划(计划)的基础。具体地说,经营战略是在符合和保证实现企业目标条件下,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和创造新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同环境的关系,规定企业从事的事业范围、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合理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

从“战略”到“经营战略”的演变说明,经营战略是一种以变革为实质的概念,让我们注意到一个企业的经营所涉及到的全部因素。在过去,我们往往只注意到诸如技术、工艺、资金、耗费等某一项“战术”上的因素,不能将我们仅认识到的因素联系(组合)起来去考察企业在竞争中的水平和层次。因而,我们的经营就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1)抓住一个因素,“穷追猛打”,使之达到控制目标,却花费了很多蛮干的费用。(2)追随别人之后,不管自身现状,照搬照套,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见成效。经营战略思想的引入,使企业经营关注一些新的方面:(1)关心企业外部胜于企业内部,特别是关系到企业生产的产品构成和销货市场,决定企业干什么事业,以及是否要干:(2)企业现在和未来经营成效的测量标准,即企业要达到的目标,(3)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协调性:(4)企业总体日常控制体系的建立,如作业管理规定。

成本管理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其目标应是以企业经营战略目标为目标,并加以具体化。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合理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之一。成本是资源的耗费,控制成本、降低资源的耗费,必然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及目标之一,经营战略中,这二体系就构成了成本管理战略。

(二)成本管理战略的构筑

经营战略的特点在于:(1)全局性:(2)长远性;(3)抗争性;(4)纲领性。作为经营战略的核心内容的成本管理战略也具有这四个特点。问题在于既然将战略的思想引入成本管理,如何来确定成本管理战略的具体内容,或是在传统成本管理思想有什么必须突破的。

传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降低成本,所采用的方法也是限制消耗、节约开支的一些硬方法,追求一种成本的绝对下降,加之引入的加强考核的方法,将成本指标压得很低,并与职工利益相结合进行考核,搞得人人自危,甚至被“逼”去偷工减料以达到指标。当然,笔者并不否定这种绝对控制的方法,但是,成本下降总是有极限的,压到一定程度已无法改变。此时,这种绝对控制方法就不适用。那么就要采取一种相对控制方法,即通过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来改变成本发生的动因。如通过技术改造、管理思想的变革和新的生产组织的引进等途径,使成本持续降低。这就是成本管理战略的起因。

成本管理战略就是企业根据自身客观条件和环境,联系企业经营目的,正确分析和判定企业的费用成本在市场竞争对手中的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物流技术、资源配置及作业管理等一系列方法,制定成本目标,以及达到这一目标的实施方案,以保证企业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取得竞争优势。简言之,成本管理战略是企业围绕成本费用而开展的一种长期谋划。与经营战略一样分成两个阶段: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

成本管理战略规划分为下列步骤:

(1)规定组织使命:根据企业经营目标,按企业各组织的职能,规定其在成本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创造一种人人重视成本的氛围。

(2)制定方针:根据企业成本目前水平,由各职能部门提出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3)建立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汇总各组织机构的方法和措施并分析其可行性,确定成本管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4)鉴别方案:采用一定预测决策分析方法,围绕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制定不同的成本管理战略方案。

(5)选择战略:其实是指对上述(4)战略方案的选择。其原则是成本管理战略必须适应企业经营战略的需要,必须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管理战略实施分为下列步骤:

(1)确定组织结构:根据新选择的战略,按照企业管理的原理,确定层次分明、责权利相联系的实施战略的主体(即组织结构)。

(2)管理组织活动:按企业各组织机构的作用,下达其目标,并要求各组织机构严格执行。

(3)监控战略在实现组织目标中的有效期:每个战略方案的实施都有一定时期,为了实行动态过程控制,要定期检查和考核各组织的目标完成情况。

(三)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应关注的问题

本文认识到成本是资源耗费,并结合战略管理的思想,是期望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成本管理战略的思路。这一思路提醒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应关注以下问题:

(1)成本管理必须扩展到自立项、设计至销售、使用整个过程。因为,一旦某一项目确定后,各种技术条件已基本固定,该企业的成本费用发生也相对确定了。“在产品的策划、构想设计阶段,成本的66%左右已经被决定即无法在后续阶段更改了。因此,这一阶段的成本管理较之后续阶段就显得更为重要”。同样,销货于顾客以后,使用过程还会出现返修退货现象,这也会使企业成本费用升高。

(2)结合资源配置的原理,重构企业作业链和价值链。正如前述,企业的作业链的形成其实是资源耗费或置换的一种连续形式。按照作业成本管理的思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因此,可以对企业的作业进行分析,利用先进的制造理论,采用先进的生产组织(如JIT,CIMS等),重新构筑作业链,减少成本发生的动因(包括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从而使企业价值链得以优化。

(3)重视过程控制,根据企业工艺流程,制定各种作业文件,使企业生产经营标准化。虽然在设计及规划中有较好的作业组合,但是如果执行这些作业的人或组织工作不规范,无标准可寻,也是难以实现设计和规划时的“美好愿望”。因此,制造出各种工作或作业的标准并依据这些标准加以控制和考核,才能使成本管理(战略)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史忠良肖四如著:《资源经济学》,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

2.[美]阿兰。兰德尔著施以正译:《资源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3.史忠良肖四如著:《资源经济学》,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

篇9

2 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2.1 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农家书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宏观规划。农家书屋建设的随意性随机性非常强,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建成后分布不平衡、资源浪费等问题开始显现;二是缺乏经费投入的财政保障机制。农家书屋建设大多是由各级公共图书馆承担的,本身没有专门的财政经费投入。公共图书馆自身能力有限,大多数图书馆自身就存在文献购置经费不足的问题,因此,不可能拿出更多的经费来支持农家书屋建设。三是管理水平低下。目前,大多数农家书屋没有专业人员管理,图书的学科比例配置不合理,图书内容大多陈旧落后,不能满足农民的知识需求。更有甚者,农家书屋长期关闭,农家书屋的作用没有得到真正发挥。

2.2 影响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从根本上制约着农家书屋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978年的2.57:1,扩大到最近的3.24:1。这还只是账面数字,如果再加上社会公共产品占有和享用的差距,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在6:1,甚至更多。在这样的经济现实中,农家书屋要发展存在种种障碍,如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工资以及用于购买新书的经费等在很多的农村都没有解决,有的农家书屋甚至处于瘫痪状态。农村文化科技落后、生活水平不高,农民不可能在解决物质需求之前先行考虑精神需要。

二是:社会资源配置不均、城乡社会发展失衡等社会因素影响农家书屋的发展。农家书屋发展停滞,从社会的大环境来考虑,是社会结构不完善以及功能机制不健全的结果。我国现在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是以权力机制为基础配置社会资源,社会资源的配置呈现出与权力大小和身份地位高低成相关关系的分配状况。公共权力私有化、市场化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产生了占据着社会“总体性资本”的权力精英群体,这种资源配置方式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农村文化事业远远落后于城市,不能不归咎于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的责任不到位,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农家书屋的持续性发展就障碍重重。

三是:地方政府重视不够,导致农家书屋建设缺乏经常性财政保障。目前,农家书屋建设基本上是由地方文化主管部门和各级公共图书馆承担的,没有纳入地方政府发展规划,更没有规范的财政保障机制。地方政府重视不够,责任缺失是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

3 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家书屋,推进公共文化发展均衡化需要农家书屋。因此,确保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农家书屋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篇10

(一)在这个定义下的交通资源应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1、市场资源:即经济及社会需求。

2、技术资源:包括构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及运载工具的技术资源,决定了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参数、等级、水平及类型。

3、财力资源:即资金。资金要素的配置包括资金来源、分配渠道与运用等内容。

4、空间资源:空间已经成为社会、国防与经济建设的稀缺资源,必须优化空间的资源配置效率。

5、动力资源:即能源,包括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核能等内容。交通运输是消耗能源的大户,能源不但稀缺,而且关系着国家、社会及经济运行的安全。

(二)交通资源具有这样的一些类型及特性:

1、交通资源可分为直接要素及间接要素。经济及社会需求、技术、资金与空间是影响交通运输规划及建设的直接要素,在主观上能够引起我们足够地重视,能源、生态自然环境及交通安全是影响交通运输规划及建设的间接要素,在主观上难得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2、交通资源可分为再生性与不可再生性要素。经济及社会需求、技术与资金是可再生性要素,它们是进入到循环经济体系之中的。

3、能源是准再生性要素。交通资源可分为替代性与不可替代性要素。经济及社会需求、资金与空间是不可替代性要素,是建设交通系统必不可少的要素投入,必须集约化利用。

二、按什么标准配置交通资源

我们考虑,交通资源配置的标准可以分成四个基本维度:

1、区位标准:包括时间、成本及距离等基本指标。区位标准是最基本的维度变量,是交通运输存在与运行的基本规律,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给予优先考虑。

2、服务标准:包括可及性或连通性、通畅性、机动性、质量特性等指标,体现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或体系的基本定位。

3、社会标准:包括公平性、行政性、安全性及国防性等指标,体现了交通运输服务于社会稳定、国家治理及公共安全的一类要求。公平性保证了每一个公民的最基本的交通出行权。它还是避免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恶性经济循环的基本措施,也是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的基本要求。行政性与安全性是政府治理国家的需要。国防性是维护国家与安全以及军队机动作战的基本要求。

4、经济标准:包括适应性、财务性及国民经济性等指标。适应性反映了交通运输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及水平。财务性反映了交通运输投资项目的财务效益,是市场经济或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要求。国民经济性反映了交通运输投资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考虑了交通运输产生的外部经济效果或外溢效果。一个交通运输项目的财务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都好,在经济及制度设计上是最合理的;财务效益好而社会经济效益不好,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不合理因素,项目不可行;财务效益不好而社会经济效益好,项目有公益性特点,此时如果项目必须执行,项目运行则需要国家及政府提供经济补偿或补助。

三、交通资源配置的决策层次及对象

交通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要落实到交通运输项目的规划、建设及实施上。为此,我们需要为配置交通资源准备、生成并提出一系列的备选方案,提供最后的评选及具体设计建议。要达到这个目标,交通资源优化配置的决策变量应按一定的层次结构来描述或表达,每一层次应能体现一定的决策等级或任务要求。我们建议将决策变量分成四个层次来设计。

第一层次:战略功能层。按照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战略的要求,主要考虑区位标准和社会标准、经济及社会资源的配置,决定发展某类交通运输方式,或打通各经济、社会活动区域的交通通道,布置各种类别的交通聚集区等。例如提出兴建青藏铁路、能源运输专用通道、旅客城际快速轨道等。

第二层次:战略任务层。主要考虑区位标准、社会标准和服务标准、经济及社会资源的配置、空间资源的配置,构造连接各经济及社会活动区域的、基于通道及特定交通运输方式的宏观网络,主要确定网络的覆盖区域、宏观走向及区位特色,适应或引导国民经济及社会的宏观布局。

篇11

收录日期:2016年5月30日

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政府和市场,其作用是相辅相成和相互对立的。产业集聚下社会资源配置,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即通过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指导性计划指引经济发展方向,通过适当的产业管制和企业行为去改变某些市场条件,在总体上控制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充当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角色,其具体表现在政策支持、园区规划、产业布局、发展引导中发挥积极作用,为产业集聚的发展提供保障;而市场则发挥着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其作用贯穿于高新技术产业化、集聚化过程的始终。产业集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创新、产业化发展和完善的服务体系;而产业集聚的社会资源配置实现优化,需要在下列方面加以改进:

一、加强制度创新与政策完善

与传统产业相比,高新产业工业园区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与知识依赖的特点,产业集聚下社会资源配置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以促进各种资源在高新区产业的集聚。一是融资制度创新。必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体制,扩大风险投资资本来源、规模、数量,引导风险资本投向工业园区建设中;二是人才培养制度创新。创新人力培养机制,解决人力资源向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需要改革教育机制,培养创新人才;加强企业激励,培养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强化企业人力资本的创新潜力等方面入手;三是管理制度创新。具体包括:(1)科技管理体制创新。我国科技管理的决策权与执行权一体化,造成管理机构重叠、长期规划制定的不科学、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只有创新和改革传统管理思路,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的科技管理机制,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创新资源与宏观发展趋势,引导产业集聚的发展方向;(2)国家财政制度创新。首先保证国家财政对高新区产业投入的持续性和连贯性,保证财政政策对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同时,加大财政、公共财政对高新区产业的基础研究和公用基础设施等公共品的支持力度,通过政府采购刺激产业集聚的市场需求,从而引导财政资源向技术产业集聚;(3)国家税收制度创新。目前税收优惠政策的针对性不强,一些税收优惠操作环节不合理,高新技术产业本身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的特点,因此完善税制改革,明确税收优惠政策目标,将税收政策重点放在产品研发、技术转化环节上,而非单纯注重对结果的奖励上;(4)法律制度创新。根据产业发展进程和社会实际需求,通过出台相应的法律,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法律体系,同时不断提高各种法律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度,对为产业化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正式的法律制度环境非常重要;(5)产业结构政策创新。保持并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内部结构、强化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耦合发展。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必须要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中培育新兴产业;另一方面通过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促进传统产业调整改造,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传统产业的耦合发展。

二、强化区域文化培育

区域文化包括两个本质内容:一是精神气质(创业精神),即体现在创业者身上的创新精神、判断能力、奉献精神、诚信度、纪律观念等有关职业价值观;二是文化素质(文化技艺),即体现在一个地区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操作能力等。不同区域的文化特征互不相同,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区域创新能力。加强区域文化培育,有利于加速区域社会资本的积累、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净值意识、激发创新思维、减少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实现强化区域文化培育目标,一要鼓励要素自由流动;二要发挥高校在区域文化培育中的作用;三要从产业、品牌、创新和服务提升高新园区整体素质;四要提高园区的软件环境水平,包括政策法规、技术熟练程度、规制主体、媒介主体服务水平等。

三、加大科技创新型人才资源开发力度

首先,要改革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其次,要改革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发展经济、营造良好就业环境、政策环境、良好的政治待遇和宽松包容的学术研究环境,积极实施国际化人才战略,大力引进国外智力,确保引进国外智力的同时,留住高水平的国际人才。再次,要改革创新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一方面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积极探索知识、技术、资本、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形式,通过收入分配激发人才的创新潜能;另一方面在人才考核中,对于有特殊天赋和非凡创造力的人才,需要打破常规评价标准,对科研高技能工作者实施“一人一策”的考核评价指标,营造出创新型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最后,要改革创新型科技人才管理机制,应充分调动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确把握创新型人才成长成功的规律,针对人才个性特征,实施不同的开发方法,注重实施差异化战略。

四、优化金融资本环境

金融业对产业集聚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金融资本支持和金融政策支持。金融支持产业化发展的具体作用也体现在两个方面,即通过金融市场运作影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资金供给和需求,直接作用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同时,通过金融、财政和产业政策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要优化金融资本环境:第一,拓宽多元化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机制;第二,完善金融政策,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提供支持。一方面大力寻求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制定合理的政策导向,为产业发展提供直接支持。此外,通过利率、汇率机制和优惠的金融政策,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五、改善招商引资的环境质量

首先,从城市整体规划上,统筹基础设施建设。高新区要实现招商引资,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前提条件,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应上升到整个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高度;其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资金投入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保障,关系到城市长远发展。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具有外部性、公共性和投资巨额性等特点,因此基础设施建设一直被认为是政府投资领域,目前应积极改变政府单一的资金投入现状,引入民间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最后,构建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竞争机制。城市基础设施产品的供给,既存在“市场缺陷”,也存在“政府失灵”。加快对现有体制进行改革,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打破政府垄断,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配置。

六、升级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实质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也是经济良性发展的内在体现,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面对全球经济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区产业发展现状,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紧迫且具特殊性。为此,一要借助特区产业结构调整,推进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的升级。可以充分借鉴或利用特区已形成的各种基础设施、人才资源等来实现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硬环境,促进高新区内核心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聚,实现规模效应。同时,将高新区规划与特区的总体布局有机结合起来,做好高新区产业规划和布局;二要积极招商引资,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充实的技术和资本要素。开发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招商引资,这决定着产业结构调整是否成功,高质量、高层次的招商引资,不仅能够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也为企业技术改造规模扩张提供充裕的资金,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三要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速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缩短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科研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比较薄弱,因此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大部分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都设立了创业园区。不仅如此,国家也鼓励高等教育机构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各高等院校纷纷建立创业孵化中心,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四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它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目前节能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大多集聚于高新技术产业区,是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国务院明确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国家主导产业,高新区陆续出台有关扶持新兴产业的政策,在企业落户、土地出让、项目申报、成果认定、人才引进、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早日形成上规模的产业集聚,生产一批加工度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有竞争力的产品。

主要参考文献:

篇12

一、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与制度

Coase等人开创的新制度经济学通过将交易费用引入新古典经济学,丰富了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经济学解释现象的能力。这里的交易费用(也被称为交易成本)是指完成一笔交易时,交易双方在买卖前后所产生的各种与此交易相关的成本,具体包括搜寻成本、协议成本、订约成本、监督成本和违约成本等。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各种制度安排的出现都是以节省交易费用为目的的,并且只有能够减少交易费用的机制和安排才能够持续存在,而那些可能增大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纵使短期内能够存在,但从长期来看其必然会被改变甚至消失。这一点对于一个具体的微观组织而言也是成立的:组织内的制度安排会影响交易费用(如果旨在减少交易费用的某种制度安排不完善,则会相对地提高交易费用),进而会影响经济体内组织和个人的行为选择――交易费用的增减变化会改变备选对象之间的相对价格比,从而影响决策者的行为。在这个意义上,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组织之间的竞争就是制度的竞争,因为制度将决定交易费用的大小,从而决定组织的行为选择和经济绩效。因此,组织内的制度安排对交易费用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些制度安排的变迁和发展也将始终围绕降低交易费用而展开。

大会计学科体系的核心专业和课程的对象(如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外部审计)恰恰是组织运行与治理的各种制度安排,与组织的交易费用具有直接的联系,因此选择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来剖析大会计学科体系中各专业和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合适的。而且,通过比较大会计学科体系中各专业和课程所侧重的交易费用所在领域和方面的不同,还能够比较有效地建立起各专业和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基于这一分析思路,本文旨在以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和制度概念为分析视角,有效整合大会计学科体系,以期丰富会计教育和会计实务领域的内容。虽然本文主要以企业这一组织形式为分析对象,但是相应的分析结论同样适用于政府等非营利性组织。

二、大会计学科体系的制度解读

今日的大会计学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以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为核心内容的主线,同时也涵盖了国际会计、资产评估、内部控制和税务会计等分支。遵循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本文认为大会计学科体系所涵盖的专业和课程都是为了降低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交易费用而出现的制度安排,专业与课程之间的差异具体体现在其旨在降低的交易费用所涉及的领域和方面不同。正是这种关系使得大会计学科体系所涵盖的诸多专业和课程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财务会计与交易费用

在课程设置上,财务会计具体包括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等内容,其核心是记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将其结果以财务报表的形式披露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以使他们做出有效的决策。在财务会计中,企业往往被视为一个整体,所提供的信息也是关于企业整体的,即会计主体。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财务会计这一制度安排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财务会计信息的提供,引导整个社会资源在企业间的合理配置。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而需要资源的企业是众多的,哪些企业应当获得资源,应当获得多少资源,对于企业自身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此时,作为引导资源配置的核心指标,信息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财务会计通过提供各个企业的相关信息,为社会资源的配置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指标。通过对各企业财务信息的比较与分析,利益相关者极大地减少了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同时,为了使各个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或者说为了避免企业多获取资源而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法提供财务会计信息,公认会计准则应运而生。因此,财务会计是一种为了降低在企业间配置社会资源的交易费用而存在的制度安排。

事实上,财务会计学科自身的发展和挑战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降低社会资源在企业间配置的交易费用的一个过程。以高级财务会计为例,其所涉及的内容往往是对会计“四大假设”的挑战,比如合并会计报表是对会计主体假设的挑战,物价变动会计和外汇业务是对货币计量假设的挑战,清算会计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挑战。这些挑战的存在增大了财务会计降低交易费用的难度,因而也成为了财务会计的核心和高层次研究对象。

(二)管理会计与交易费用

在国内的课程设置上,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是分离的,其中前者侧重于管理,后者侧重于核算。但是在国外的教材中,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在内容上是基本一致的,既包括成本的核算,也包括基于成本信息的决策。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本文选择后一种界定来分析管理会计的作用。

与财务会计信息引导整个社会资源在企业间的配置相对应,管理会计这一制度安排的核心作用是引导已经配置到企业的资源如何在企业内部实现有效配置。资源是有限的,这一点在企业层面也是成立的。但是企业内部存在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希望尽可能多地获得资源。此时,同样需要信息来降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交易成本,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管理会计(包括成本会计)正是基于这一目标而出现的。通过提品成本和部门绩效等管理会计信息,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有了参考依据,极大地降低了这一资源配置过程的交易费用。因此,管理会计是一种为了降低在企业内部配置资源的交易费用而存在的制度安排。这种定位也能够解释为什么管理会计只有在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产生,因为只有这时实施管理会计的成本才小于其降低的内部资源配置交易费用。同时,在会计实务中,也只有当企业的内部资源配置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时,企业才会选择实施管理会计方法和技术。

(三)外部审计与交易费用

本文主要阐释外部审计,即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作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对象是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如前所述,财务会计信息对于整个社会资源在企业间的配置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公认会计准则的出现提升了企业间财务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但是为了保证相关性,公认会计准则往往也赋予了企业一定的酌量空间。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往往有较强的动机来粉饰对外报出的财务信息。这种粉饰可能是利用了公认会计准则赋予的酌量空间,也可能是超出了公认会计准则的规定。这些行为将扭曲财务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和可靠性,从而将增大而不是减少社会资源配置的交易费用。

显然,如果能够有一种制度安排来检验企业报出的财务会计信息是否遵循了公认会计准则,则将会进一步完善和增强财务会计降低企业间配置社会资源的交易费用。外部审计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而出现的。通过对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能够较为可靠地保证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而使其更好地发挥降低社会资源配置交易费用的作用。同时,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存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企业潜在的财务会计信息粉饰动机,从而间接地发挥降低社会资源配置交易费用的作用。因此,外部审计这一制度安排的存在将进一步确保财务会计信息引导社会资源有效配置作用的实现。

(四)财务管理与交易费用

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筹资、投资与分配,其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在一般意义上,财务管理侧重的是企业的经营活动本身,而财务会计侧重的是对这些经营活动的记录,当然财务管理的过程也会用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

虽然从内容上来看财务管理并不像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外部审计那样具有明确的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但是从目的上来看,财务管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降低交易费用的过程。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从结果角度对财务管理目标的阐释,而降低企业筹资、投资和分配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则是从具体方式和手段角度对财务管理作用的阐释。筹资、投资和分配过程中的交易费用的降低将对应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的提升。比如企业资本结构的权衡、资本项目的选择以及股利分配的决策都是为了降低各个环节现实的和潜在的交易费用。追求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降低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的交易费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从行为结果角度的阐释,后者是从行为方式角度的阐释。因此,财务管理也可以界定为旨在降低交易费用从而提升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的制度安排或活动。

(五)其他专业和课程与交易费用

延续前面的分析思路,国际会计可以界定为旨在降低跨国经营时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或机制。通过对不同会计准则下财务会计信息的比较和分析,国际会计可以进一步通过降低交易费用引导世界资源在不同国家企业之间的配置。内部控制可以界定为旨在从企业自身层面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和经营活动正常的制度安排。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同时保证企业经营活动和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而确保降低交易费用作用的实现。会计电算化则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来推动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报告,这一制度安排能够进一步提升会计信息降低交易费用从而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税务会计则是为了降低企业和税收部门之间的交易费用而出现的制度安排。资产评估则可以解释为是为了降低资产利益各方的交易费用而存在的制度安排。

三、小结

有机地整合大会计学科体系,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整体性地看待相关专业和课程,从而促进会计教育效果的实现,另一方面也能够使会计实务工作者在全局意义上对其工作进行定位,从而提升其工作的目的性和效率性。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和交易费用概念,本文认为大会计学科所涵盖的专业和课程都可以界定为旨在降低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交易费用而产生的特定制度安排,而专业和课程之间的区别在于各自侧重的具体领域和方面不同。这一分析视角也有助于解释和预测大会计学科的发展――大会计学科的演进始终都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其降低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交易费用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13

一、工行资源优化配置的含义

在经济学中,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资源是指自然资源;广义资源是指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等。可以说,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在任何社会,人的需求作为一种欲望都是无止境的,而用来满足人们需求的资源确实有限的,因此,资源具有稀缺性。

资源配置是指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去,以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即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的效益。

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而是由市场根据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的一般规律,由市场机制通过自动调节对资源实现的配置,即市场通过实行自由竞争和社会实体的自由选择,由价值规律来自动调节供给和需求双方的资源分布,用市场进行优胜劣汰,从而自动地实现对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简单而言,优化资源配置就是为了让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而做的一些合理配置。资源优化配置的实质是能够带来高效率的资源使用,其着眼点在于“优化”,它既包括企业内部的人、财、物、科技、信息等资源的使用和安排的优化,也包括社会范围内人、财、物等资源配置的优化,经常所说的“劳动优化组合”,“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等都是属于资源优化配置的范畴。一般来说,资源如果能够得到优化配置,经济效益会显著提高,经济能充满活力;否则,经济效益明显低下,经济发展会受到阻碍。

工行作为金融企业,其内部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机构资源、人力费用资源、营销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等。工行资源优化配置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降本增效的原则,结合分行所辖支行的不同贡献,将内部资源进行战略性、选择性和倾斜性向经营贡献度大的重点支行配置,实现工行经营效益最大化,从而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工行实行资源优化配置应遵循的原则

工行内部资源作为社会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工行资源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运行,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工行经营利润最大化,是工行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工行资源优化配置必须以保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前提,必须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其资源优化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社会效益原则。工行属于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的第三产业,在服务社会中追求自身的效益最大化,是其经营目标。社会效益原则是由工行和经济的内在联系所决定的,体现的是社会、经济运行各要素之间的依存性特征,体现的是人类社会的结构特征。

2.绩效性原则。工行资源优化配置的业绩和效果最终体现在效益上,没有效益的资源配置和经营管理只能坐以待毙,在激烈竞争中落伍,被淘汰。因此,绩效性原则是工行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在要求,是工行经营的根本因素,是工行经营动力机制的核心。

3.可持续发展原则。工行的资源优化配置既不能竭泽而渔,更不能寅吃卯粮,而应该树立长远经营意识,统筹兼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工行的发展战略所决定的必然选择。

4.系统性开发原则。工行的资源系统是各种资源要素以一定方式、一定组织结构组成的复合体,资金、人力、财务、信息资源等都是构成工行资源系统的基本要素。工行资源系统是多阶梯系统,它的多级阶梯结构决定了工行是复杂敏感的社会经济资源系统的功能,因此,资源优化配置时一定要注重系统性。

5.重点性原则。工行内部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在经营过程中,资源的配置已经形成比较成型的模式。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必须打破常规,

避免面面俱到作法,要根据各支行、各部门、各项目、各产品的不同发展特点,进行资源的重点性和倾斜性配置,从而取得最佳效果。

三、工行实行重点支行资源优化配置的积极作用

1.推动支行内部应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效率提高。支行作为市场主体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从事经营活动,在竞争的作用下,劳动生产率较高,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相反,劳动生产率较低,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获得较少的收入以至蚀本。工行实行支行资源优化配置,能够使作为市场主体的支行,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从自身利益出发,会主动地提高和采用先进的应用技术,改进经营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2.引导支行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经营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工行实行支行资源优化配置,能够使支行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关键之处,发挥事半功倍作用,从而取得最佳效益。市场是支行的“生命”,关系到支行经营效益的好坏和支行的发展。所以,面向市场进行经营,是支行发展的内在要求。

3.发挥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增强综合竞争力。支行从事经营必然为争夺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的竞争,迫使支行在经营中强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激励支行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促使支行增强创新意识和锐意进取的活力。工行实行支行资源优化配置,能够使支行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开发新产品,推出新服务,竞争目标客户,进而增强综合竞争力。

四、工行对重点支行实行资源优化配置措施

充分发挥资源优化配置的激励、约束和引导作用,着力优化支行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发展能力,从而促进经营的快速发展。笔者认为优化支行资源配置,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是经营中的最重要的资源,是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坚持与金融资源、价值贡献相匹配的人力资源配置导向,加大对业务发展快、人均效益高的重点支行人员投入力度。首先,有效开发利用好现有人力资源,继续实施开放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系统和全局着手,通过调整激励机制等途径,积极推动员工从二线向一线、从后台向前台、从管理向营销岗位转移。其次,进一步完善支行人员配备,通过“增一线、控二线、减三线”和业务流程改造、运行管理改革、扁平化管理等一系列措施释放人力资源,将有创利能力、有创新激情的员工充实到一线从而确保全行的前台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实现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再次,加强网点营销人员配置。以机构扁平化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支行劳动力的优化组合,通过双向选择,促进人员,特别在营销人员在一、二级支行之间的有序流动。将取得afp(金融理财师)资格的员工在支行辖内进行统一配置,进一步充实网点的营销力量,力促网点由交易型向营销型转变。最后,对于新增人员进行倾斜配置,将新增人员的80%以上投入到重点支行,从而保证重点支行新增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在数量增加的基础上优化结构,按照盘活人员存量、提高素质、激发活力的要求,提升支行整体经营管理能力,特别是提升整体营销能力。

2.优化人力资源费用配置。完善薪酬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办法,坚持以价值创造为导向,以绩定效,将管理者和员工的收入与所在行、部门的经营成果更加直接紧密的挂起钩来,实现人力资源费用向一线倾斜、向营销人员倾斜,倾斜幅度可控制在5%至20%之间,发挥激励机制作用。激励支行整体提升,突出业绩贡献,提高工资投入产出效率。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全辖各项经营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和经营效益的稳步提升。

3.优化财务资源配置。适应全行经营转型和提升竞争力的要求,在经营性费用和人力资源费用的分配上突出向效益、质量等关键指标和绩效进步的支行倾斜,对某些突出的重点项目或发展较好的支行优先予以考虑,通过提高激励费用与重点产品的挂钩力度引导支行的经营行为。同时,积极完善各支行经营绩效考评办法,增加同业占比、日均指标和业务增长速度等竞争力指标,引导支行以高于系统和同业平均增幅为各项业务发展的底线,将财务资源优先投入到符合政策导向和产出比最大化的业务中,争做市场的竞争强者。

4.优化机构资源配置。在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环境、营业网点效益、客户资源状况、周边市场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