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中地理教学建议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中地理教学建议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中地理教学建议

篇1

1.深入研究和把握新课标教材内容

中学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知识框架一脉相承,初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也存在必然的联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了实现中学地理课程的有效衔接,一方面,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把握,对教材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抓住初高中地理教材的衔接点。在高中地理教学前,可以先带领学生有系统、有重点地复习初中学过的知识,为学生接触和学习高中地理知识,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要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统一起来,要注重课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密切结合,使学生明确地理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其地理学习的热情和持续性。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把控,有效降低初高中地理衔接的难度,从而有效地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水平。

2.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引导

相比于初中地理知识,高中地理课程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要求学校具备空间思维能力、读图析图能力以及理解记忆能力等。基于此,高中地理教学要把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作为重要教学目标。首先,充分利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等形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便于学生理解。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的读图析图训练,增强学生从地理图像中快速、准确地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并使其能够结合已有知识对有关地理问题进行分析、描述和探讨。然后,还要强化对高中生的理解记忆能力的训练,摆脱初中阶段养成的依赖形象思维与机械记忆的习惯,引导学生使用抽象思维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理论进行理解型记忆和应用。此外,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对学生地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进行适时点拨,帮助其减少负担,增强学习信心。

篇2

地理是高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但就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而言,地理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着许多教学问题。在国家大力推行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必须加以改革,无论从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学生的学习方法,都必须做出调整,学校也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高效地理课堂。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1、教师教学问题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必须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与进程,这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课堂教学新的要求。

首先,目前大多数高中地理教师仍然墨守成规,只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势必会导致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不高,课堂氛围不活跃。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只单纯地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更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对地理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主动学习。

其次,地理教师过度依赖教材,使得课堂教学与新课程脱节。地理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许多知识点都与现实社会相联系,而传统的地理教材更新速度比较慢,无法及时增加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将一些新的地理知识补充给学生,而不是一味地照本宣科。例如,对一个城市的定位,可能在教材编写的时候它是资源密集型城市,但经过一定时期,这个城市可能已经完成产业升级,由资源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城市。

最后,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虽然不能一味地主导课堂,但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有力地调控。新课程实施以后,学生的自主性大大加强了,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然而许多地理教师对这种新的课堂模式却无法有效的掌控,有时过于活跃,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有时过于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2、学生学习问题

首先,在传统地理教学模式的长期熏陶下,学生对以自身为主体的新课堂教学模式无法及时适应,出现了观念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究其原因,还是由于过去的教学模式,学生过度依赖教师,只单方面地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自主性,无法合理及时地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思考,更谈不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这种自主意识的缺乏,使得学生在新课程理念的课堂中,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创新性不足,课堂学习效率不高。

其次,应试教育阴影下的学生学习目标单一,学习动力不足。新课程改革虽然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但中国的国情不可能放弃应试教育,高考仍然是压在高中生头上的一座大石,许多学生坚持认为高中的一切学习都只是为高考做准备,与自己的兴趣无关。在这样的思想下,许多高中生以提高成绩为单一的学习目的,一味地埋头于课本知识,死记硬背,无法做到灵活学习,这与新课堂改革明显是相悖而行的。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不利于循环学习。

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建议

1、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对课堂进行有效的调控

首先,“态度决定一切”,要从根本上践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就必须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思想,真正贯彻新课改的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主导作用。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自愿的学习地理知识。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课程导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趣且丰富的课程导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有着深入的理解,还要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储备,与社会前沿接轨,掌握最新的地理知识和动态。地理学科具有一定的时代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不能完全依赖于教材,而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将课本知识与社会时事相结合,紧随地理学科的研究前沿,扩展学生的地理知识视野,从而更好的进行地理课堂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将更多的新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可以在面对学生的提问时,更加从容面对,树立教师的威信,为更好地掌握课堂节奏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要把握好自身的主导作用,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给予学生适当的教学指导,调节课堂教学氛围,把握课堂教学进程。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必须对课堂的教学进程有着良好的掌控,什么样的知识适合教师直接讲授,什么样的知识适合学生自主讨论,这都是教师需要明确做好规划的。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才能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课堂的活跃性,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地学习

篇3

(1)全面发展的教学观。要注重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克服以知识为本的传统教学观。以往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因而备课的重点往往放在知识的获得与技能的训练上。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而且要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确有什么作用,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如对教材的处理能否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能否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的能力发展转变。学生学习,既是学习和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又是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

(2)师生互动的教学观。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体,在教学中师生交往、交流和互动是高中地理教学必须践行的理念。

(3)注重过程的教学观。要让学生在研究、思考、探究问题和科学实践中获得知识。

(4)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特别尊重学生的人格,从学生的发展着眼,真正在备课的每一个环节都想着学生的发展,想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使课堂教学在真情的涌动中回归教育的真实,回归生命发展的自然。总之,更新教学观念为新课改的课堂教学创造了前提条件,扫清了思想障碍。

二、改变教学方式是关键

篇4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在基本理念方面提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在“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力目标中,首次强调“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回应了新课程所倡导自主探究学习的诉求;并明确提出“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地理基本技能的新要求。地理实验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将日益重要。由此可见,地理实验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愈来愈突出。

一、中学地理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理念)

1、实验应具有典型性

教师对实验的内容要选择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地理性要强。要设计一些不会干扰正确概念形成的实验,尽量防止由于实验的不典型(实验器材或材料的不规范、不标准),而造成学生对知识产生负迁移。

2、实验应具有启发性

实验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进行直观教学提供感性认识的一种方式,是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一种方法,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条基本途径。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实验具有启发性,并在实验过程的分析以及实验结论的得出中进行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启发学生得出实验结论。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落到实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体验。每个实验从实验材料、操作步骤、实验活动报告,详细地展现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3、实验应简易且具有可操作性。实验的设计应从地理教学实际出发,使用标准的器材或材料做实验,难度不宜过大。建议地理实验教学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实验器材和材料,既有利于安全,又可充分发挥实验的效果和作用。

4、实验应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地理科学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性,很多地理事物和规律无法通过实验的手段加以再现。因而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选择那些通过地理实验能够更直观、更有效的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的内容进行实验。一般来说,需要用实验来展示的内容,均属于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5、实验应注重问题的探究性。实验是人们认识世界和发现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进行直观教学、提供感性认识的一种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条捷径。因此,地理教师在设计实验时既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和材料,又要考虑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中学地理实验活动的作用

地理实验是以学生实践为主,以培养学生地理技能与能力为优先目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多种教学功能。具体体现在:

学态度; (5)地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6)地理实验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的基本模式及应用

1、课内演示实验:指充分利用教具、地理器材,采用演示手段,配合导讲导问,使学生间接获得地理事物感性知识的一种方法。演示实验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的理论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深刻的概念。因其能提供形象的感性经验,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获得较牢固的知识。如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地球上的水” 演示水循环现象变化过程。

实验原理分析:

[步骤一] 如下图在一个平底盆中加适量的水,直至水盖满盆底。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

[步骤二] 用透明的塑料纸盖住盆,用橡皮筋扎住盆口,并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塑料纸上,压住塑料纸;小石头要放在装沙小瓶正上方。

[步骤三] 将盆放在阳光下直晒,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观察。

[观测结果] 首先是塑料纸上有水珠凝结,然后水珠沿着小石块下压的方向聚集,水珠往装沙的小瓶下滴,最后小瓶的沙由干变湿

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沉积物分选的实验:

利用地理活动挂图演示“昼夜长短的变化”、“时区和日界线划分”、“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洋流分布规律”等知识,能简捷、直观地揭示某些抽象和复杂的地理运动规律,便于学生理解与灵活运用。

2、课内动手实验:指学生利用学具、教具或其它地理实验器材,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合作、探究和动手操作获得实验结果或数据等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如学习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运动”中:探讨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时,结合课本“活动”材料和实验步骤,课堂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提出相关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利用相关教具做玻璃缸内冷热不均产生烟雾漂动的实验,使学生直观认识热力环流的成因。

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米、1米和1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下图所示)。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 电炉

冰块

纸片a

纸片b

(1)以上实验要验证的是 地理原理。

(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 (填左或右)偏,

纸片b向 (填左或右)偏。

(3)试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解析这一现象。

通过实验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生动的实验中获得了直接经验,体验到合作、探究学习的喜悦。

3、计算机模拟实验:指用计算机技术模拟演示地理现象、地理过程、地理规律等,使学生直观获得地理知识的一种方法,中学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地理现象、过程、规律,超出了学生的感知范围,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难点,如第一册(人教版)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地球绕太阳公转过程及由此产生的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周年变化规律,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设计制作成三维立体模拟动画,实现虚实、远近、快慢的变换,从而使学生较轻松地掌握这一知识难点。实际上,对于那些时间、空间尺度较大的难以观察的地理环境、现象、过程、规律等,如地球的运动、大气运动、洋流、水循环、地壳物质循环等都可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立体、直观地模拟出来。

4、课外实践性实验:指利用现实中存在的地理事物或地理过程,在地理教师的指导下,应用一定的仪器或工具设备,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实地操作,获得对地理事物亲身感受来掌握地理知识的过程。课外地理实验与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调查等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这样既可以提高地理学习对学生的吸引力,还能帮助学生形成主动运用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和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得到某些“发现”真理、验证规律的训练。如确定“当地地理位置”,设计课外活动实验:如何利用“日影观测法”使用竹竿、卷尺、手表等工具粗略计算学校所在地经纬度?指导学生课外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确定实验设计方案,参与实验操作,计算实验结果;

我国某学校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春分日前后用观测日影的方法来测定该校所在地的经纬度。

活动过程:①在春分日前一天,在平坦的地面垂直竖立标杆,并测量日标杆在地上部分的长度

②以标杆所插点(图1中o点)为圆心,于上午9时在地面上画一个半径略短于当时杆影长的半圆。

③当上午标杆的影端落在圆周上时,标记为a点,下午标杆的影端又落在圆周上时,再标记为b点,将a、b两点连成直线,取其中点c,将中点与圆心连成直线oc。

④第二天,当日标杆的影子与直线oc重合的时刻,记下此时刻的北京时间为12时44分,并测量此时标竿影长等于 竿长。

根据上述活动中测得的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3)研究小组测定学校所在地的经纬度是 。(4)请在图上标出该地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篇5

一、建构主义理论对地理教学实践的启示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唤醒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应用新知识―检查评价。它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师讲授占用大部分课堂时间,学生神情漠然,疲于应付课堂笔记。学生抱怨地理课枯燥乏味难学;教师抱怨学生木鱼脑袋难教。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便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有利于教学进度的完成。但是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主观能动性,打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那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如何跳出这一怪圈呢?究其根源,我们应该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把课堂主导地位还给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比如,借助地理图像、电视新闻、多媒体信息等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如了解身边的地理,高一地理必修1“太阳视运动”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观察当天太阳升起与落下的方向与平时所谓的“太阳东升西落”在描述上的差异;大气水平运动中的海风和陆风的形成可以用《军港之夜》的歌词“海风轻轻地吹,海浪轻轻地摇”导入,让学生探究其描述的不科学之处。只有让学生带着疑问亲身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他们的主体意识才会被唤醒。他们的学习兴趣才会大大增强,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得到提高。

2.创设地理情境,建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灌输为主,学生通过模仿、背诵和训练来掌握地理知识。教师的权威性和学生的依赖性阻碍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以至于素质教育难以落到实处。因此,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确保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创设情境、建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逐渐形成发现问题、探究原理、主动建构的学习方式,真正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如,学习《中国的气候》时,先展示傣家竹楼、江南小院、窑洞、蒙古包、非洲房屋、爱斯基摩人的雪屋等民居图片,然后提出五个问题:(1)图片中各种民居主要特征是什么?(2)各种民居反映当地降水和气温的情况如何?(3)中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和特点分别是什么?(4)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季风环流图》分析各种气候的形成原因。(5)中国各种气候类型对民居、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在创设的地理图像情境中,学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并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尤其是探究气候成因,学生在回忆世界气候成因的旧知识基础上结合中国地理位置和地形、季风形成等进行分析、讨论、归纳。这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探究,主动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3.分组构建学习共同体,建构合作式课堂

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背,为了节约时间,少数成绩好的学生才有发言机会,更别提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建构主义认为学生通过交流协作才能及时纠正错误或片面的认识。例如,高中地理《城市化》中的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教材中引用上海的例子,学生觉得离我们太远了,感受不到它的变化。因此,我们采用福州城市化的案例,展示福州老城区和新城区的图片,然后确定学习的任务,将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分别负责收集福州城市用地变化、福州交通发展、福州工业发展、福州人口结构和环境问题等方面的材料,通过走访市规划局、土地局、环保局、交通局等部门,利用网络、报刊、书籍、寻访老人等方式去查找资料,并将查找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类制成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他们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进行分析交流。通过交流协作,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探究成果,而且共享他人的资源,轻松完成了对知识的建构。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也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注重过程性的评价,巩固教学互动成果

建构主义注重对过程性的评价。在组织交流协作时,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要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一定的反馈。在组织交流后,教师按事先定好的评价标准对各个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评价手段可以是反馈练习、活动小结、论文等,教师及时设计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知识让学生检测,并让他们进行互评、互议、互改,对于学生检测中出现的典型性、代表性问题,教师要逐步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检测评估不仅评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从情感、态度、文化、策略等方面进行评定,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进步与问题,及时调控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如此才能有效巩固教学的互动成果。

二、建构主义理论在地理教学实施中的思考

1.引导学生更好地建构知识体系

地理作为一门科学性、综合性很强的理科学科,它的一些基本概念是学生进行建构的基础。如何在掌握基础知识后做到层层递进,搭建有效的金字塔形知识体系,是我们实际教学中很难处理的问题。目前,很多教师都采用学案的形式,但大部分只是做题目的简单堆砌,教师追求教学形式的独特而忽视学生对金字塔底部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此建构主义的应用就流于形式。

2.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建构主义理论提倡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组织要从学生出发。但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不但要熟悉讲授的内容,还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学的形式进行灵活的设计,使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这种既不过于包办,又不脱离教学目的的素养,有待于教师不断探索和提高。

3.更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知识的获得过程

教师不仅要做到让学生畅所欲言,而且还应该关注学生发言内容是否重复或离题,学生是否关心他人的阐述,以及学生知识的建构过程。这种过程性的评价有别于单纯性的考试成绩,它要求教师思维敏捷,经验丰富,能及时捕捉课堂中的一切信息,对学生知识的获取过程进行反思性和鼓励性评价。这种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和经验的沉淀。

总之,建构主义是教育心理学的革命,对传统的学习、教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它认为学习不是教师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他们强调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勇于实践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启发、探究与合作。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教与学的互动,进行教师的角色转换,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篇6

一、学生分层,落实因材施教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测试手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二至三个层次:a 层次学生基础非常扎实,接受能力很强,学习主动性很强,成绩非常优秀,有能力冲击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b层次学生基础较扎实,接受能力较强,成绩优良,具备考上本科的能力;c层次学生基础薄弱,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我们一般把实验班分成三个层次,把普通班分成两个层次。

二、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教学

教师在充分了解和熟悉学生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内容及对象、课堂训练和课后训练的难度和梯度,我们在学案编写和习题选编时一般分成由易到难三个梯度,分别供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精选习题,更要花大力气来备学生。要落实好分层次教学,必须分层次掌握每个学生的基础水平,接受能力,个性差异,做到心中有人,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对教学内容适度调整,要精选例题和练习题并分好层次,构思好拔高题。确定传授知识的起点、峰点和梯度。起点针对差生的起步而定。峰点是尖子生可望达到的并非高不可攀的知识高度。梯度是适应差、中、优生各自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所确定的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如同三级台阶那样,由低到高自然衔接,有其过渡性和可攀性。精心设计学案,立足教有所别,学有所得,推敲教学细节,优化教学程序,预想教学效果,选定最优教学方案。上课之前,要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把握“学困生”的吃力处,作为重点备课内容,便于课堂上处理。

三、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分层

1.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对a层次学生,采取“一题多变,促进能力,主动发展”原则,在完成基本教学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加快教学进度和加大教学难度,适当拓宽知识面,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对b 层次学生,采取“慢变化,重基础,多鼓励”的原则,加强基础教学,力求讲解细致、耐心,强化情感教育,培养学习兴趣,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逐步提高学习能力,以使学习基础差的同学有同等的机会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强化目标意识,做到课前揭示各层次的学习目标,课后落实是否达到目标。另一方面要把握课堂提问策略,让各类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平等机会,即课堂提问要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课堂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

篇7

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一个地理教师的心中愿望,许多教师在教学方法、手段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收效甚微。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个人教学实际,本人认为只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说:“创新是掌握民族发展命运的关键之举,是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制胜之道”。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对地理信息的处理能力。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首先教师在指导各种地理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如学习的信心、恒心、毅力、乐观、忍耐、直觉、抗挫折能力等一系列与个人素质有关的反应程度。凡是情商低的学生,主要表现出缺乏理性认识,意志不坚强,难以控制情感,常常容易冲动、悲观、孤僻,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等。这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我激励,发挥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意识。教师要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尊敬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其次要开发学生无限创新的思维潜能。在地理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凡被压抑的个性,不能表现出创造性自我,在不同场合下,教师的暗示会产生强烈的心理优势,增强信心,打开心灵大脑的“活阀”,引导潜能在动机上产生行为,形成高效的催化剂。

最后,可利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通过共享多媒体信息,增强了地理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地理图像可以放大、缩小的互动性,在直观性上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通过多媒体网络等渠道收集信息加以处理筛选,开展社会调研,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科研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教学直观形象。地理研究的对象,包罗万象,时空广远,内容广博,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较难掌握,必须借助地球仪、教学挂图、景观图片等直观教具,或多媒体等手段,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方能缘情引趣。

1、充分发挥地图册、课本插图和教学挂图的作用。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目的,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充分利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直观优势,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图片美、文字美、动画美、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概念,形成空间概念。学生学习地理概念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的理性认识的过程,仅靠语言讲述、挂图、板图无法跳出静的框框,多媒体将静态的图、物变成动态的过程,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便于学生形象的感知内容,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有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是比较抽象,看不见,摸不着的。如大气循环、昼夜交替、气候成因等,都是一些难于讲解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耳闻目睹,重难点迎刃而解。

(二)巧用口诀,激情引趣。广义的口诀,包括民谣、谚语、古诗词、歌诀、对联、顺口溜、打油诗在内的知识性强、趣味性浓、概括性强又简单易记的句子。有形象性、概括性、韵律性等特征。巧用口诀是教师充分运用各种语言,形象地概括各种地理现象、地理数据、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它符合中学生机械记忆为主的特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加单位时间的知识摄入量。

1、利用民谣、顺口溜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特点加深理解、加强记忆。例如:“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我国地理歌谣非常广泛,有许多专门的书籍,只要平时注意搜集,合理应用,对激发兴趣,加深理解大有益处。

2、巧借古诗教学。诗词歌赋,琅琅上口。应用得法,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能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环境。如讲地球运动时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描述黄河奔腾咆哮,滚滚东去的气势: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 讲解长江时,为描述三峡滩险、流急的美景,可吟诵《白早发帝城 》。短短几句,把学生带入了奇妙的意境,韵律和谐,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3、谜语是我国的国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历史。在教学中适当应用,则可启发思维,拓宽知识面,活跃课堂气氛。比如:“船出长江口”——上海; “江淮河汉”——四川;“红色之路”——赤道;“孔子墓”——丘陵。

4、口诀教学法可以活跃丰富中学生的文化生活。在教学中适当引用文学作品,不仅能揭示地理现象和特征,还有陶冶性情的艺术感染效果。口诀概括性强,韵律悠长、简单易记,符合初中生好奇心强,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年龄特征,能激发中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定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褚亚平等.地理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中学新课程资源库.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3]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陈龙飞.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中学地理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篇8

一、分层设计问题,促进学生个性化思考

针对学生的差异,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分层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在完成不同任务的同时,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1.同一情境下的分层问题设计。

立足于呈现的情境,教师层层分解、提炼出各种层次的问题,由不同水平的学生来思考、回答。不同层次的问题类型,体现由浅入深的能力层级。其可贵之处是,给了学习者转换情境灵活应用知识的机会,并且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另外,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学习情况,在每个层次中还可以细分出下一级的层次。

例如,根据“某河口处海洋开发的遥感图”这样一个情境,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差异性问题。

层级1:适合基础较差或智力水平较好但对地理缺乏兴趣的学生。

(1)该海岸属什么类型?有什么特点?(该设问比较简单,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基础知识,应用基础知识。)

(2)图中各图例分别可能表示什么?(教师提供“网箱养殖”“围垦”“红树林”和“防风林”四个备选答案。该设问有一定难度,但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层级2:适合中等学习能力的学生。

(1)为什么大多数河口处渔业资源较丰富?(需要学生联系相关内容回答。)

(2)为什么当地有红树林?为什么红树林对海岸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层级3:适合中等和较高学习能力的学生。

如何合理开发该海岸带?(该设问可以帮助学生发展综合思维能力,由学生分组合作回答。)

层级4:适合较高学习能力的学生。

(1)若当地“网箱养殖”和“围垦”不断加大规模,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培养学生应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若气候变暖持续,对海岸带利用有什么影响?(该设问可以帮助学生发展高级思维能力。)

2.同一知识点的分层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就同一知识点(往往是核心知识点)设计不同要求的问题,以接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模块三“区域工业化、城市化”一节中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的条件,可以设计以下几个有层次的问题,供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回答。

层级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发展有哪些条件?(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或从教材中可以找到答案。)

层级2:上述条件中,对珠江三角洲影响最大、最关键的是哪一个?(学生要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地区进行比较,再得出结论。)

层级3:上述条件中,哪些是皖北地区所不具备的?(增加了区域对比,学生还需要根据皖北的材料再作分析判断。)

层级4:结合材料,分析皖北地区自身有哪些发展条件。(学生要全面分析皖北地区,且不能照搬珠江三角洲的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层级5:根据上述条件,我们能否为皖北地区的工业化作一个发展方向设计?(是对学生全面、综合的考查,回答好这个问题,不仅能体现学生的应用能力,也能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核心价值。)

二、分组合作互助,让差异成为一种资源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同时,教学内容也有难度差异,关注这些差异,无疑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复杂。如何既关注差异,又化复杂为简单,学生的分组互助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其核心理念就是让差异成为资源,让学生在互助中形成良性互动。而同时,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在学生的合作互动中不断消解。

把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是实现差异互补学习互助的基础。学生分组合作互助学习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以试卷评析课为例):

第一阶段:让学生对照教材、笔记本自己检查校对错题,教师提示可能出现的错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纠正错误,体现差异教学对全体的关注。该阶段解决的是基础题。)

第二阶段:学生分组内部交流自己的错误,由组内同学帮助解决一些中等难度的问题。教师巡查,统计每一小组内部不能解答的问题。根据统计结果,对有些小组提出的问题,请其他小组解答,进一步体现组与组间的互助。在解答中发现问题,教师及时反馈矫正。(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基础差的学生,以实现基础差的学生在中等题上的知识补充和能力提升。对基础优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帮助其他同学的过程中,自己可以站到一定的高度上审视地理试题,有助于实现知识的内化到外化再到内化的过程,提高表达能力,实现对知识更高层次的融会贯通。这种差异互助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来说是共赢的。)

第三阶段:根据统计结果,对大多数小组都存在的问题由教师进行具体分析。(大多数小组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说明问题具有共性,适于全班讲解。本阶段帮助解决的是较高难度的试题。)

第四阶段:学生对试卷及讲评结果作进一步的反思,并记录在册。教师做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消化、巩固和发展完善的机会。)

三、实施“课堂援助中心”,提升学困生

对学习困难学生,教师应考虑如何对这些学生进行“学习唤起”。尽管有的教师对学困生进行课后补课,但那样占用了学生的课后时间,所以关键还是要重视课堂这个主阵地。任课老师要面对全班几十个学生,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没有精力在课堂上重点关注和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因此,实施“课堂教学援助中心”策略,对帮助学习困难学生非常重要。

“课堂教学援助中心”的援助对象是任课教师排出的班级学困生,援助任务由备课组的其他地理教师担当。一般来说,每位教师每学期都有听课任务(笔者所在学校是20节以上),我们可以转变思路,把教师听课的任务与课堂援助结合起来,这是对国外许多学校推行而在国内难于实行的“课程援助中心”的创造性实践。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篇9

一、关注教师、教科书与课程标准的关系

课程标准是教科书编写和评价的依据和指南,教科书是课程标准最重要的载体和反映。教科书的编写必须体现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及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等基本理念,实现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以及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总体目标。

教科书是对课程标准的再创作。教科书的结构、栏目和内容顺序及呈现均由编者决定,编者可以依据地区差异,编写满足不同地域要求的教科书。如课程标准在地理1第四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出“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等四项具体要求,而“人教”教科书则将其分散于地理1的多个单元和地理3的某些单元。再如课程标准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单元放在地理3最后一单元集体学习,而“鲁教”教科书则在地理1中就在“单元活动”栏目先开展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中的一部分“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的学习,其他内容则在后续地理2和地理3中进行。

任何一个版本的教科书都不能成为教学的唯一依据,各版本教科书都是编写专家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充分理解教科书角色的变化,利于教师在依据课程标准的前提下,以模块化的视角对本地教科书教学的设计进行是否最优化的再解读,并综合其他版本教科书和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使其真正由“教材”变为“学材”。同时,课程标准也并非一成不变,即使是正式的课程标准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因此,教师在充分尊重,完整理解和认真贯彻执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也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课程标准,主动思考并积累实践素材,尝试为课程标准的调整和完善提供建议。

二、关注不同版本教科书的栏目构成

不同版本教科书有多样化的栏目构成,简单汇总如下:“人教”教科书的主要栏目有本章内容概要、问题研究、正文、阅读、读图思考、案例和活动等,“中图”教科书的主要栏目有本章图文导引、探索、学习指南、正文、阅读提示、名词链接、实验、读图练习、案例研究、复习题、课题目标、课题准备、检查进度和总结等,“湘教”教科书的主要栏目有本章简介、正文、阅读、活动思考、活动实践、活动探究等,“鲁教”教科书的主要栏目有单元导言、问题情景、正文、知识窗、活动、单元活动等。

教科书的不同栏目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研究教科书的栏目构成有利于感知教科书内容的呈现形式和领悟其呈现形式多样化的目的。不难看出四种版本教科书精心设计栏目多样化的共同目的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过程,关注学生获取知识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四种版本的单元伊始均有“引言”,并配以与本单元内容密切相关的景观图片,有的给出了单元学习目标、有的提供了抒情话语、有的呈现了单元学习的程序等,对学生学习起到了目标指引或者情境创设的作用。再如四种版本均有体现丰富的知识获取过程和方法的各类“活动”,利于学生开展独立学习、生生合作、师生交流,利于知识的生成和建构。

三、关注不同版次教科书的内容调整

研究同一版本教科书的不同版次的纵向变化,比较新版本对老版本的内容调整,利于发现教科书对高中地理模块化教学的思路及走向变化。以人教地理1教科书2008年2月第3版(目前最新版本)和2004年5月第1版(新课程改革后的第1版)为例,对二者调整的内容及目的以实例形式作简要比较。

1.基于时代性的调整

方案指出“课程的选择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等。如第一章的问题研究将“阿波罗号飞船登月”替换为“我国的嫦娥探月工程”,利于学生关注地理的时代性特征,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第二章第一节最后一个活动的图像为“1958年4月5日8时世界海平面气压局部分布图”,建议调整为近年学生感知(可以是在媒体上间接感知)过某次气象灾害海平面气压场局部图,既可以凸显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也可作为“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这一课程标准要求中的气象灾害的案例,达到一图多用和建构学生前后知识体系的目的。

2.基于基础性的调整

方案指出课程“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等。如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天体类型的图文介绍由“星云、行星、流星体和彗星”改为“星云、恒星、行星和卫星”,图像“狮子座流星雨和哈雷彗星”图替换为“太阳和月球”图,利于学生明晰天体的基本类型为星云和恒星,目前与人类及地球(行星)关系最为密切的天体为太阳(恒星)和月球(卫星)这一基础性知识。再如第四章第三节河流侵蚀地貌删去“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和沟谷”概念,变为概述成“河流发育初期”利于减低学生的学习难度,避免以往师生活动中的重难点容易偏离的现象。如第五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科书未涉及“非地带性因素”,而自然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差异是自然地理的基础知识,既可在整体性,也可在差异性中进行考查。建议教科书安排一个活动与第三章的气候相联系;也可安排一个读图思考,分析某处的非地带性现象(如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带)的成因;还可安排一个案例,介绍某地的自然景观或当地生活(如加那利群岛的仿甲虫水剧场开源取水)等。

3.基于思维力的调整

课程标准指出“发展地理思维能力”等。如第三章第二节将全球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的发现由基于“全球风带”推导“模式”的演绎思维变为基于“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推导“规律”的归纳思维,利于师生将教学活动关注点由“分析”全球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的“成因”转至“归纳”其“规律”的思维力的训练。再如第一章第一节活动的设问方式有较大变化,给出明确的行为动词如“说明行星的运动特征”、“比较地球与其他类地行星的特征”和“说明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作答的指导有较大变化,给出比较的常见方法――列表法,并从评价量规的角度提出按程度分为“1、2、3”三级,建议进一步体现该活动对地理思维力的培养,不要在活动中给出“同向性、近圆性和共面性”三大共同的运动特征,以让学生从活动设问指明的运动方向、轨道平面和运动轨迹三个角度的思维路径发展地理推理思维。

四、实现基于模块化的多版本教科书整合

认识了教师、教科书与标准的关系以及教科书的横向和纵向的差异,教师可以尝试基于模块化的多版本教科书融合的教学设计。以“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课程标准要求为例,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科书主题的模块化分析和教学结构的模块化架构处理两个方面作粗浅探讨。

1.基于课程标准的教科书主题模块化分析

四种版本的高中新课标教科书均可以划分为单元、专题和主题三个板块层次,主题是基本单元,一般对应一个课时。因此,须要确定教科书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层次界定结果及内容处理方式。

(1)教科书对该主题层次的模块化界定

界定差异主要表现在四种版本教科书对“大气受热过程”主题,处于衔接地位的“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两个主题以及“气压带风带”专题的逻辑关系上。“湘教”教科书对其独立设置,另两个主题归入“气压带风带”专题;“鲁教”教科书对其独立设置,另两个主题合并为“大气的运动”专题后与“大气受热过程”并列;“中图”教科书对其独立设置,另两个主题与“气压带风带”合并为“大气的运动”专题后与“大气受热过程”并列;“人教”教科书将其与另两个主题合并归入“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专题。

(2)教科书对该主题内容的模块化处理

四种版本教科书对该主题模块化差别很大,从版面来看,分别是1.2页(鲁教)、1.6页(人教)、2.8页(中图)和4页(湘教);从栏目看,除了正文外,其构成分别是“1个活动配3个图像”、“1个活动配2个对比的图像”、“1个阅读学习、1个学习指南、1个思考配4个图像”和“3个活动、1个表格配5个图像”;从前后衔接看,除了人教教科书,其他三种都先行介绍了大气圈的圈层内部结构。

2.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结构模块化架设

主题的教学结构由目标、内容、过程和评价组成,对四个要素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模块化架设可以实现教学的良好设计和美妙生成。目标的制定是内容选择、过程开展和评价实施的基础和依据,目标给出了主题教学准备引导学生“到哪里”、“如何到那里”和“怎么知道有没有到那里”,选择什么样内容、采取什么样过程和实施什么样评价都离不开目标的精准制定,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结构模块化架设的根本是目标的精准制定。故四个要素仅选择探讨“大气的受热过程”模块化教学的目标制定。

(1)正确认识课程标准的目标特点

课程标准的目标分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在知识和技能方面重视目标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重视情意领域的目标地位上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激发、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趋势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模块化教学中,目标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2)准确解读模块主题的学习目标

作为自然环境组成要素,“标准”中的“大气”是指低层大气,即对流层大气;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受热过程,本质是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可逆或非可逆的转化过程;大气保温作用是需要阐明的基本原理;示意图是学习的重要支架;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激发需要情境等。

(3)精确制定模块主题的学习目标

通过多版本教科书对主题内容的比较和课程标准的认识和解读,“大气受热过程”主题的学习目标为:阅读人教“大气的受热过程图”,归纳低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思考低层大气“高处不胜寒”成因,思考青藏高原太阳辐射丰富原因;阅读人教“月表和地表受热过程比较图”,归纳月表昼夜温差大成因,思考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因素;阅读某地某日气温变化数据,绘制气温日变化折线图,描述其变化特点,并合作探究成因;阅读鲁教“大气的选择性吸收”文字资料,合作探究森林大面积减少对气温变化的可能影响;阅读中图“太阳辐射在地面的不均匀分布”,合作探究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及《两小儿辩日》一文中的日中、日初气温差异成因;阅读湘教“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思考南极气温低的成因。

篇10

(1)教态表情。教师的教态要自然适度、得体。和蔼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等教态,真挚、亲切的感情,一经化为学生情感的体验,课堂就会进入情感交融的世界,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的潜能。

(2)语言传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教师的语言是教与学的纽带,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语言表达清晰、准确、幽默的教师,讲起课来深入浅出,妙趣横生。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能表现出教材的喜怒哀乐,能引导学生体验情景、感知形象。这样学生不仅切实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还对教师产生钦佩之情,对地理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更得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语言美的享受。在地理教学中,由于涉及大量的地理事象,因此教师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会使学生眼前浮现出各种事物的真实表象,不仅会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会使其所学的知识记忆牢固,久久难以忘怀。

(3)以情动情。研究表明,善于与学生交流,关注并理解学生的情感与需要,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关系的教师,更容易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对存在“情感障碍”的学生作细致的疏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特别是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决不能动辄批评,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拉近师生距离,感受他们的情感体验,满足他们的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需要。

(4)评价激情。中学生处在世界观形成的阶段,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尤其是高焦虑的学生过分关注教师对其成绩和行为的反应,评价对他们的学习情感起调控作用。若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中肯的正面的评价,其内在价值得到外界的承认,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增强,同时也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追求的动机。因此,教师对回答好的学生应充分肯定,对回答不完整的学生应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对回答错误的学生不要完全否定,应用积极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每个学生的亮点,降低他们的焦虑和恐惧程度。

2.创外部的“境”激发学生,以境促情。

(1)活动创设情境。如课前地理信息会,课后的辩论、地理角等都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

(2)媒体营造情境。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不同的信息渠道剪辑、下载和制作一些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课件。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交际情境,激起学生情感的交融和思维的浪花。

(3)音乐烘托情景。一曲感人的音乐,优美柔和、扣人心弦的旋律能触发强烈的情感,在人的心灵深处掀起共鸣的波澜。在地理教学中适当穿插地理歌曲,可调节学生的紧张情绪,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陶冶学生的人文和美学情操。

(4)表演创造情景。课堂不应死气沉沉,而应是个生动活拨的交流场所,角色扮演可以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愿望、体验紧密相连,创设真正的学习情境。

二、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生活

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学习有用的地理”,学生要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从而体现地理学的价值。对学生而言,“过去,课本就是生活;现在,生活就是课本”,生活中的许多地理现象可以用来丰富学习资源,开阔学生视野,因此,新课程的基本设计思想就是将高中地理课程与实际相结合,在过程与目标上要求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在生活中学习以形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传统的地理教学过多地强调学科的逻辑体系而忽略学生的真实体验,新课程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生活,关注生活,并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有意义的学习,构建开放式的地理新课堂。引导学生进入生活是对课堂教学元素的拓展,使地理教学不仅融洽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还密切了学生与社会的关系,把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权力还给了学生。

三、构建问题研究、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无论是探究还是研讨都离不开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真实而有效的交流,这种积极的交流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要依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展开,使学生和教师都能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深刻的思考,感知地理现象、地理规律,就是一种有意义的交流;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开展观察、比较、交换对地理现象的解释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就是最有教育价值的交流。同时,交流方式应具有多样性,师生和生生面对面交流,学生与教师与学习资源与学习平台进行交流,通过教育网络交流等。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尤其重要,因为学生本身可以看作是一个个潜在的学习资源。例如,学生对同一地理现象的解释也许是不同的,这时需要学生进行交流和论证,比较各自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论证,目的是使学生的所学能够有意义并且保证所学知识的准确性和地理学科思维的正确性。这种由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为主的研讨和探究式的课堂方式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够引发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形成更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和研讨动力,这种课堂学习将是充满生命活力的。

篇11

主要体现在用数学公式、方程或数学基本图形来解释地理概念。一般在有面积、距离之间的分布与变化,部分和全体、个别和总量以及平面和空间几何的相关概念时应用。高中地理必修I中可用数学基本公式来说明的地理概念很多,包括光年、线速度、角速度、比例尺、昼长、夜长、正午太阳高度、相对高度、坡度等。比如光年的定义: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一年的距离约为94605亿千米。可用数学基本图形来说明的地理概念也很多,包括太阳系的组成、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太阳辐射到达地球的过程、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黄金夹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等。

2.用数学知识解决地理计算

主要涉及到时间、正午太阳高度角、等值线和气温垂直递减率的计算。以时间的计算为例,2014年四川地理高考第1题:“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1-2题。1.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时差的理解和计算能力。题干上给出已知时间为北京时间(东8区区时),所求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0时区区时),0时区在东8区西边,用已知时间减去8个小时,所求结果是A选项:1日17时30分。再比如关于等值线的计算,2014年四川地理高考第7题和第13题,第7题考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第13题考查地形的基本特征及其气候特征,两题均考查了学生从等高线中获取地理知识并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地理计算问题广泛存在于平时地理学习和高考中。因此,关于时间、正午太阳高度角、等值线和气温垂直递减率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在近年高考中频繁出现,应当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3.用数学知识解释地理现象及地理规律

对于平时一些看似复杂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的解释,数学知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例如,解释并证明地球上所有点的角速度相同,而任意点线速度是赤道上点的线速度和该点纬度的余弦值的乘积;解释热力环流的成因;解释高空盛行西风的原因和摩擦层风的成因。以上这些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均可以用数学公式进行推导证明。

二、对高中教师和高中学生的几点建议

1.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建议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不仅数学学科与地理学科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其它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等均与地理学科间关系密切。因此,在地理教学当中如果能适当地,巧妙地运用其它相关学科知识去解决高中地理教学的某些问题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适当地应用其它学科知识来进行地理教学时,高中地理教师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平时高中地理教师不仅要很好地掌握地理学科的知识,还必须弄清与地理知识密切联系的其它学科的知识,寻找到各学科知识与地理学科知识间的结合点。这样才能使教师在地理教学时首先具备地理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横向联系的意识,因而在备课时才能不仅以地理单学科知识去备课,才能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其它学科知识去解决地理教学当中的一些难点重点问题,引导学生多联系其它学科知识,促进学生构成各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从之前的分析可以看出,地理学科和数学学科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去讲解地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地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降低教学难度,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清楚知道地理教学中数学知识在各章节的分布特征,把握好数学知识在各章节中教学地作用。此外,教师要把握好地理学科和其它学科的主次关系,一定要清楚数学知识在地理教学中只是起辅助作用的,地理知识才是主要的,不能颠倒两者的主次位置。要不然学生也不能真正的学好地理并理解地理学习的意义。

篇12

一、转变教学观念,坚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教师没有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因此,在教学中一直充当着操控者或决定者的身份,控制着整个教学活动的进行,一味地重复相同的教学内容,学生只能进行被动地学习,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了很大的抑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高中地理的课程内容十分众多,仅凭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是难以取得效果的,只有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教师的高效教学配合起来才能真正丰富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而且分配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时间本就十分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到更多的知识对于教师而言十分重要,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有时间紧迫感,必须更快适应教学新目标,转变过去的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对当下社会中的时事热点加以关注,将其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中。其中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进行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加强师生互动,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不论对于哪一门课程的教学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都是有效教学的催化剂,可以为教学水平的提高奠定稳固的基础。在过去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很少进行互动,往往都是教师自己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学生很少有发言的机会,以至于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有问题时也无法得到及时的解答,最终不断积累,学习问题越来越多,学生难以构建一种有效的自主学习体系。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重视培养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对于高中地理教师来说,其必须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学生构建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有了问题可以向教师请教,教师也要在学习与生活上给予学生真诚的帮助和关心,询问学生的学习建议并加以慎重考虑,这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

三、采取生动活泼的方法进行教学,I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学生才是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自身性格、知识、思考、情感、经验等,并将其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丰富性与灵活性。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与课堂组织形式的转变相适应,紧跟新课程改革下教学进步的步伐,采取多种多样的生动教学方法。比如,在地理教学中,学生作为地理教学活动的主体,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与接受能力都不同,因此,其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个体性与差异性,教师首先必须尊重学生自身存在的这种学习差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最合理的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完成从纯教材模式教学向实践式教学的转变。比如,在讲解“长江三峡”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告知学生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包括搜集长江三峡的地理位置、气候、地质环境、风景等内容,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将其所掌握的知识讲述出来,然后教师再适当引出问题,比如“三峡工程的建立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三峡工程的作用与意义”等,在抛出问题之后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并且在必要时教师也可为学生提供相关参考资料,在学生进行了一定时间的思考后,再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思考结果向其他学生展示,对于学生的思考结果要以鼓励为主,通过这种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与回答问题的方式,不仅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还营造了一种积极的课堂氛围,全面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想象力。

综上可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不断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并对教学方法加以创新,只有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才能够实现学生地理综合水平的提高,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如此才能够对有效的教学方法加以科学合理的运用,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开创整个高中地理教育事业的崭新局面。

篇13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1-0025-02

1 前言

新课程改革与互联网兴起以来,高中地理教学随之发生很大变化。有机地将地理信息系统与高中地理教学相融合,能够有效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然而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以此为核心来探究分析,在简述地理信息系统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之后,从教材、信息平台、合作学习以及反馈评价等4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提出有效的建议来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2 地理信息系统运用于高中地理课堂中的优势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能为学生呈现多维空间的地理信息,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图像等多维展示直观地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从而深入理解知识体系与构架,提高教学质量。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改革以来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目的明确的讨论与探究,加上教师的合理引导与解释,能够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彼此竞争、彼此互助,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地理信息系统与合作学习的结合,能够使彼此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将其应用在地理教学中,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1]。

3 地理信息系统运用于高中地理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已经极大的改善了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但是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合作小组的合理分配,小组讨论的成果是否有科学合理的评价,合作学习的效果是否理想等等。

4 地理信息系统运用于合作学习课堂中的探索

尽管地理信息系统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还需要不断完善。高中地理知识复杂,尤其是自然地理更加抽象难懂,而且高中学习压力较大,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就应当对讨论的问题进行明确,合理分配讨论时间以保证课堂的有效性。小组讨论结束后要增加评价环节,这样有助于进步,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以及运用合作学习方法进行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探究地理信息系统在高中地理合作学习中的运用应当从以下4个角度来进行。

地理教材的导向性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在高中地理合作学习中,要充分明确教材中的教学要求与课程要求,教师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课前认真备课,准备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的课件及其他,明确重难点,并且根据教材内容来合理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充分明确教材的导向性。

如地球运动这一章节,在高中地理属于自然地理的范围,教师要在明确重难点的基础上提出相适应的问题,以达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强化与巩固。比如,教师提出:“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受到了地球运动的影响?”学生在知道问题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明确讨论方向,并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究,为教师后期教授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奠定基础。

信息平台的实用性 丰富的信息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与见识,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的信息平台。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在明确重难点的基础上寻找一些相关的重难点资料做辅助,上课时通过这些资料的展示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与掌握重难点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完整的体系,也可让学生课外收集相关的知识,利用好网络信息平台。如针对“我们的生活中受到了地球运动的哪些影响”,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关于地震、太阳东升西落等自然灾害与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知识内容的丰富,而且能够更加轻易地掌握重难点,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如果运用得当,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在合作学习之前首先要明确探究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后,与小组的其他学生分享、交流看法与见解,并且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在交流与阐述观点时,由于需要一定的依据作为根据,因此对于学生思维的拓展、逻辑的形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一个学生发表完想法之后,小组成员可以提出疑问或者想法,将各成员的成果记录在案,并且通过投票来决定小组对某一问题的最终看法。

首先,教师应当根据学生个人的学习基础、学习特点等将学生分组,组内人员进行分工,选出组长、记录员、总结代表等,之后就给定的问题进行交流与讨论。小组长要求组内每一个成员都思考这个问题,数分钟后,组内成员依次发表自己的看法,记录员及时将各成员的见解记录在案,最后由总结代表将组内成员的意见进行一个汇总概括,并且运用恰当的语言将其描述出来。当教师就该问题进行提问互动时,发言代表根据总结代表的概括进行阐述说明。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每一个学生的独立见解,还需要他们的合作团队意识,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合作过程,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概括总结能力、语言叙述能力都能够得到明显的锻炼。

反馈评价的重要性 评价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以及教师评价三部分。在小组成员完成合作学习以后,小组成员可以反观自己的想法与见解,进行自我评价,这样有利于以后的进步;与此同时,小组成员互相评价,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这样能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另外,小组与小组之间也能够互相评价;最后,教师可以就某个学生或者某个小组的表现与见解来进行综合评价与打分,或者用测试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如就问题“我们的生活受到地球运动的哪些影响”,当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就某个小组或者多个小组来进行评价。同时,各小组之间也能够互相评价,优缺点都应当大胆地说出来,以便于后面合作学习的进行。此外,教师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加详细的提问,学生独立思考后踊跃地阐述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学生回答完后给出对该生的评价。

5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