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空气监测治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空气监测治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空气监测治理

篇1

一、环境空气中污染因子的危害

研究发现,PM2.5由于表面积更大,能够进入机体更深处,携带更多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更具有危害性;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易溶解于人体的血液和其他黏性液,会导致呼吸道炎症、支气管炎、肺气肿、眼结膜炎症等。同时还会使青少年的免疫力降低,抗病能力变弱。二氧化氮可经呼吸道、皮肤、消化道侵入人体,是神经系统的一种毒物。长时间接触低浓度二氧化氮可引起慢性中毒,产生迟钝、失眠、记忆力衰退、多发性神经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二、上海市环境监测现状

(一)环境监测点位布置。我们了解到上海市的主导风向春夏季节为东南风,秋冬季节为西北风,在主导风向上布置了浦东新区临港新城,闵行区浦江镇、徐汇区桂平路、嘉定区马陆镇4个点位为监测点位。其中徐汇区点位为本实验室所在位置,此点位为重点监测点位,其余3点为对比点位。监测因子为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二)监测方法确定。在确定监测点位后,对徐汇区桂平路点位进行2013年到2015年年度监测,并汇总监测数据,最终得出年度均值。其余3个点位每年选出具有代表性日期与桂平路点位进行对比监测,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徐汇区监测数据

(四)污染水平及趋势。由表1可以看出:徐汇区环境空气PM10、PM2.5、二氧化氮已经超出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大致处于国家二级标准内,超出国家一级标准外。2013年到2015年的各项检测指标都有逐步上升的趋势。徐汇区大气污染程度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上海市大气污染程度。

(五)2015年5月12日不同监测点位PM10和PM2.5、SO2、NO2浓度比较与分析如下:

对比其他3个点位相同时间不同的数据得出,不同地区污染因子浓度不同,这4个监测点位中,由于浦东新区临港新城靠近海边,并且位于风向的上风向,所以空气质量最好,可以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其次,马陆镇为上海周边区域,所在区域重污染企业和车辆并不多,但是受到上风向区域影响,检测数据有所提高。闵行区浦江镇其PM10、PM2.5最高,经调查了解到浦江镇正处于建设开发阶段,很多施工工地和道路扬灰造成PM10、PM2.5偏高。徐汇区桂平路为上海市中心区域,所在位置没有重、中污染型企业,但是车辆较多,所以造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偏高,并且高楼较多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三、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经济发展和能耗因素。近年来上海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建立在能源资源消耗增长的基础上,而上海市的能源结构仍以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为主,且这些燃料的利用率较低,所以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这些非再生能源的燃烧。

(二)自然地理因素。上海地处长江口,濒临海洋,大气中富含水分,因此,全年相对湿度都维持在一个较大值。日照、降水充分均有利于降低空气中SO2污染,而较大的相对湿度与冬季的热岛效应相结合则不利于SO2的消散。上海市秋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向,秋冬季受到来自于中国北部地区污染物较大的影响,并且高楼大厦林立,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三)车辆因素。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城市区域不断扩大,机动车辆的不断增加,汽车尾气污染加剧,形成了上海煤烟型和汽车尾气污染并重的复合型空气污染特征。

四、治理对策

第一,在建设的开始就应该注意防止污染的危害,所以各地区、部门在制订发展国民经济基建设计划时,既要从发展生产出发,又要注意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城市规划、工业规划及厂址选择,必须考虑气象和地形条件,特别要考虑风向、卫生间距和废气的处理。第二,政府部门需要加快改造或者淘汰高污染、高能耗型工业企业。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清洁能源。第三,增加监察和处罚力度。对于一些任意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烟尘的企业单位必须给予处罚,并不定期进行抽查。凡是有“三废”污染危害的,都必须在建设的同时,采取治理措施。第四,积极推进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供应燃油质量,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和尾气排放。最后,加强区域内、全国、乃至全世界治理合作。

五、结论

空气质量的好坏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建议上海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扶持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控制第二产业发展,控制污染。新空气质量标准的执行能够更加客观、准确的反映城市的空气质量,从而有利于人们研究空气污染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找出治理对策。

篇2

Keywords: PM2.5; monitoring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X5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改变贫穷的努力、生存及发展所需的能源资源消耗等诸多因素影响,以区域性灰霾、臭氧污染为现象的环境空气质量问题日显突出。因此,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以及为政府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面临更多更艰难的建设和服务工作任务。近年来,与细颗粒物(PM2.5)相关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和改善问题一直是社会和公众关注的热点,也是环保部重点关注的工作。有关PM2.5的污染防治,也就成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内容。

一、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实施对监测能力的需求

对立体综合监测网络及其发展的要求对于任何工作而言,观测或观察总是掌握信息开展工作的第一步。根据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必须建立一个集约化的区域空气质量监测体系,这个区域监测体系必须具备以下支持能力:能够形成组织化和网络化的实时监控和周期调查;能够反映区域控制重点和分区分类管理的特征污染物变化;能够反映区域总量减排与区域环境质量改善;能够通过互相联系的网络点位反映城市间和跨区域污染传输的相互影响;能够共享区域环境质量信息。

二、对颗粒物组分源解析及其发展的要求

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分析其内因找对关键症结所在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根据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必须建立颗粒物组分源解析能力,以支持区域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实施和多污染源综合管理,并监控有毒有害污染物成分来源,以支持预防可能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地区环境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对于以PM2.5为溯源起点的颗粒物组分源解析,需要完善和发展相关技术和方法,满足如下要求:一是能够判断主要污染控制因子并反映其影响程度,能够进一步反映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物控制范围;二是能够判断颗粒物有毒有害成分来源变化并反映其影响程度,结合毒性程度和浓度水平分析,能够进一步追溯相应敏感地区和重点监控污染物范围。

三、对数值分析与预报预警及其发展的要求

有效的工具应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产生并贯穿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完成现代的工作同样需要应用现代化的计算机及其专业软件集成系统。根据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必须建立区域空气质量数值分析与预报预警能力,建立业务预报预警系统和滚动发展式升级改进研发系统,以支持建立统一协调的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所需。

为了达到上述要求,业务预报预警和改进研发系统需要满足如下要求。整合国家大气背景站、区域站、城市站地面监测资料,形成区域同化格点分布产品资料;研发可供利用的卫星和地面激光雷达等遥感资料的同化技术,增加立体分析资料;研发全国数值分析预报模式,为精细化区域数值分析预报模式提供初始场和边界条件;研发高分辨率区域数值分析预报模式,为空气质量预报和过程预警提品资料;研发和更新区域污染源清单,为预报预警模式提供及时的污染源排放资料更新;研发适合区域实际情况的大气化学参数化方案,提高模式预报预警水平;建立区域预报产品和信息分发平台,为各区域城市提供精细化公共信息服务和环境管理服务所需资料支持。

四、对成效评估和情景预测及其发展的要求

知己知彼,充分推演各种发展可能,从来都是有条不紊应对变化的工作前提。根据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依托区域空气质量数值模式模拟技术,必须建立区域大气污染控制与空气质量改善成效评估和情景预测能力,建立预测模拟研究系统,以支持建立统一协调的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所需。

为了达到上述要求,预测模拟研究系统需要满足如下要求:研发污染控制(特别排放限值实施、能源清洁利用、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机动车污染防治、扬尘控制等)的情景模拟分析,为环境管理提供区域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实施和多污染源综合管理所需的技术支持;研发基于情景模拟的政策支持统计分析产品,为管理工作提供政策分析工具。

五、对环境健康服务和环境风险控制的要求

工作是为了创造幸福生活和维系可持续化发展环境。根据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必须建立服务于区域环境健康和环境风险控制的技术支持能力。对威胁公众健康的患病风险,损害社会生活物质的财产损失风险,破坏生态环境的区域环境变化风险等开展分析。

为了达到上述要求,预测模拟研究系统需要满足如下要求:研发环境风险的模拟分析,为环境管理提供有毒有害污染物监控、预防地区环境安全问题、保障公众环境健康所需技术支持;研发履行有毒有害污染物控制和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国际公约所需的技术支持;研发支持推进大气重金属污染控制所需的技术。

六、存在问题与发展思路探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区域监测网络方面,目前我国环境空气监测网络的范围还局限在城市、缺乏区域有代表性点位和区域联网,关键的区域环境空气数据不足,缺乏进行污染物在区域尺度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传输影响的监控,还难以支持我国区域层面的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和趋势的环境监控和区域污染治理。而在颗粒物组分源解析、数值分析与预报预警、成效评估和情景预测、环境健康服务和环境风险控制等监测相关的方面,很大程度上还处在零散研究和局限于科学研究的状况,没有形成规模水平和业务化发展。诸如上述类似分析,同样急需开展系统化的建设。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需要调研掌握和整合各方面优势技术,善于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择优应用成果,在高水平应用的基础上高效地进行建设和发展。区域立体综合监测网络、颗粒物组分源解析、数值分析与预报预警、成效评估和情景预测、环境健康服务和环境风险控制的建设是一个需要培育获得春华秋实的过程。如同实现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十二五”规划必须充分加强组织领导保障措施一样,实事求是,加大建设资源投入,拓宽建设支持渠道,开展广泛环境宣传支持,强化科技支撑,也是实现区域监测能力建设并发挥支持效能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篇3

一、室内空气污染情况分析

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污染严重的是室外。而事实上,办公室、居室、饭店、影剧院、歌舞厅等建筑物的室内环境对人们健康的影响远比室外要大得多。从现实情况看,室内空气质量远劣于室外大气环境。

造成室内空气的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5个方面:一是人体呼吸、烟气;二是装修材料、日常用品;三是微生物、病毒、细菌;四是厨房油烟;五是空调综合症。这些污染物随着呼吸进入人体内部,长期积累,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1]。

人体呼吸、烟气

研究结果表明,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约500多种化学物质,经呼吸道排出的有149种,人体呼吸散发出的病原菌及多种气味,其中混有多种有毒成分,决不可忽视。人体通过皮肤汗腺排出的体内废物多达171种,例如尿素、氨等。此外,人体皮肤脱落的细胞,大约占空气尘埃的90%。若浓度过高,将形成室内生物污染,影响人体健康,甚至诱发多种疾病。

吸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烟雾成分复杂,有固相和气相之分。经国际癌症研究所专家小组鉴定,并通过动物致癌实验证明,烟草烟气中的“致癌物”多达40多种。吸烟可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率,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装修材料、日常用品

室内装修使用各种涂料、油漆、墙布、胶粘剂、人造板材、大理石地板以及新购买的家具等,都会散发出酚、甲醛、石棉粉尘、放射性物质等,它们可导致人们头疼、失眠、皮炎和过敏等反应,使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因而国际癌症研究所将其列为可疑致癌物质。

微生物、病毒、细菌

微生物及微尘多存在于温暖潮湿及不干净的环境中,随灰尘颗粒一起在空气中飘散,成为过敏源及疾病传播的途径。

4、厨房油烟

过去,厨房油烟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很少被人们重视。据研究表明,城市女性中肺癌患者增多,经医院诊断大部分患者为腺癌,它是一种与吸烟极少有联系的肺癌病例。进一步的调研发现,致癌途径与厨房油烟导致突变性和高温食用油氧化分解的致变物有关。厨房内的另一主要污染源为燃料的燃烧。在通风差的情况下,燃具产生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浓度远远超过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极限值,这样的浓度必然会造成对人体的危害。

5、空调综合症

长期在空调环境中工作的人,往往会感到烦闷、乏力、嗜睡、肌肉痛,感冒的发生机率也较高,工作效率和健康明显下降,这些症状统称为“空调综合症”。造成这些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在密闭的空间内停留过久,CO2、CO、可吸入颗粒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及一些致病微生物等的逐渐聚集而使污染加重。

上述种种原因造成室内空气质量不佳,引起人们出现很多疾病,继而影响了工作效率。

二、室内环境质量的检测

要控制好室内环境,把对室内环境污染的有害物质控制在有关规范以内,以满足人民生活的正常需要,作为专业监理人员应对室内环境污染有害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取样、检测方法、结果判定和处理程序有所了解。

室内污染物质的种类及性质

新装修房间中的有害气体,根据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规定,列出甲醛、苯、氨、氡、四项污染物进行控制[2]。 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气体。刨花板、密度板、胶合板等人造板材、胶粘剂和墙纸是空气中甲醛的主要来源,释放期长达3~15年。可经呼吸道吸收,甲醛对人体的危害具长期性、潜伏性、隐蔽性的特点。长期吸入甲醛可引发鼻咽癌、喉头癌等严重疾病。

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气体。胶水、油漆、涂料和黏合剂是空气中苯的主要来源。苯及苯系物被人体吸入后,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可抑制人体造血功能,使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率增高;还可导致胎儿的先天性缺陷等。

氨是一种无色而有强烈刺激气味的气体。主要来源于混凝土防冻剂等外加剂、防火板中的阻燃剂等。对眼、喉、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通过皮肤及呼吸道引起中毒,轻者引发充血、分泌物增多、肺水肿、支气管炎、皮炎,重者可引起呼吸困难、昏迷、休克等,高含量氨甚至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氡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法察觉的惰性气体。水泥、砖沙、大理石、瓷砖等建筑材料是氡的主要来源,地质断裂带处也会有大量的氡析出。氡及其子体随空气进入人体,或附着于气管粘膜及肺部表面,或溶入体液进入细胞组织,形成体内辐射,诱发肺癌、白血病和呼吸道病变。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氡是仅次于吸烟引起肺癌的第二大致癌物质。

2、取样方法

(1)取样前注意事项

全装修住宅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竣工至少7日后或在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米、距楼地面高度0.8-1.5米。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免通风和通风口;首先以样板房进行检测,在检测合格的情况下,抽查同批全装修住宅(套)数量的2.5%;室内环境中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全装修住宅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一小时后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全装修住宅工程,氡的检测应在房间的对外门窗关闭24小时后进行;布点应考虑现场的平面布局和立体布局,高层建筑物的立体布点应有上、中、下三个监测平面,并分别在三个平面上布点;确定采样时可用交叉点、斜线布点或梅花样布点的方法。

(2)取样数量

全装修住宅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不符合规定时,应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可进行再次检测。再次检测时,抽检数量应增加一倍。

3、检测采用的现行国家标准及方法

全装修住宅工程室内空气氡的检测除可采用国家标准《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GB/T14582-1993中的4种测量方法,即径迹蚀刻法、活性炭盒法、双滤膜法和气球法之外,还可采用现场仪器测定法;甲醛的检测按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进行测定,也可采用现场仪器检测方法;氨浓度应按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或国家标准《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测定,当发生争议时应以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为准;苯的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居住工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规定;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规范规定[3]。

4、结果判定和处理

表1-1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污染物浓度限量

污染物 Ⅰ类民用建筑工程Ⅱ类民用建筑工程

氡(Bq/m3) ≤200 ≤400

游离甲醛(mg/m3) ≤0.08 ≤0.12

苯(mg/m3)≤0.09 ≤0.09

氨(mg/m3)≤0.2≤0.5

TVOC(mg/m3)≤0.5≤0.6

表中所指的Ⅰ、Ⅱ两类民用建筑是按不同室内环境要求划分的。前者指住宅、办公楼、医院病房、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民用建筑;后者指办公楼、商店、旅店、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餐厅等民用建筑。

三、室内空气污染的治理

室内空气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舒适感。为了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改善居住、办公条件,增进身心健康,必须对室内空气污染进行整治。

1、室内装修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高质量的健康环保建材。一般来说,人造板材是最容易造成室内污染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原木建材和家具。

2、施工工艺要尽量选用无毒、少毒、无污染、少污染的施工工艺。装修时应减少采用人工合成板,如胶合板、纤维板等。

3、室内绿化,在西方国家和我国部分地区已有成功的经验如在室内种植吊兰、芦荟等植物以降低室内有害气体浓度。

4、对于甲醛、室内放射性氡物质等,应加强通风换气次数,尤其是对甲醛的污染治理,其方法有三种:一是使用活性炭或某些绿色植物;二是通风透气;三是使用化学药剂。室内放射性氡的浓度,在通风时其浓度会下降;而一旦不通风,浓度又继续回升,它不会因通风次数频繁而降低氡子体的浓度,惟一的方法是去除放射源。

四、结论

首先应从污染源进行控制,优化建筑设计方案、优化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严格控制污染。并且应严格开展室内空气检测,工程完工后应申请委托有资质的室内环境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经检测达标后再入住。其次,在住宅装修竣工后,要进行一段时间通风和换气(一般至少1个月)后才能入住。入住后室内应长期加强通风换气,通风时房间内柜门均应敞开;房间内可放置一些活性炭、硅胶及绿色植物,以加强对室内有害空气的吸附。

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逐步深入,人们对生存空间的质量越来越关注,对室内环境污染治理也日益重视。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室内环境污染治理的状况一定会有一个较大的改观。

参考文献

篇4

Keywords: indoor air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室内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近年来,建筑装修材料广泛使用,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目前,广大居民已经意识到室内装修产生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纷纷对室内污染情况进行检测,采取各种措施治理住房内空气污染。但办公场所内装修带来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也较为突出。本文对某公司新装修一个月的办公楼室内环境中甲醛、氨、苯、TVOC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并根据室内空气的污染状况提出进行治理的措施。

2 材料与方法

2.1 检测对象和检测项目

检测对象: 选择某公司办公楼中的3个办公室,1 个会议室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

检测的项目:室内空气中甲醛、氨、苯、TVOC的浓度。

2.2 检测依据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T18204.26-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

GB/T18204.25-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

GB11737-89《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 气相色谱法》

2.3 分析仪器

TDP-1000B双气路气体采样器;

7230G可见分光光度计;

GC112A 型气相色谱仪;

GC122型气相色谱仪等。

2.4 采样方式

依据GB50325- 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标准相关条款规定进行抽检采样。选取有代表性的4个房间,采样点数分布如表1所示:

采样前关闭门窗12小时,采样时关闭门窗;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m、距楼地面高度0.8m~1.5m。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当房间内有2个以上检测点时,应在对角线、斜线、梅花式均匀分布设置,并在原始记录上用示意图标明。并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并记录采样点的温度和气压。

2.5分析方法

甲醛:按GB/T18204.26-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用酚试剂分光度法测定其浓度;

氨:按GB/T18204.25-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浓度;

苯:按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附录F室内空气中苯的测定,测其浓度[1];

TVOC:按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附录G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测定,测其浓度。

2.6 评价依据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量[2](Ⅱ类民用建筑):甲醛≤0.10mg/m3,氨≤0.2 mg/m3,苯≤0.09 mg/m3,TVOC≤0.6 mg/m3。办公楼的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参照该标准。

3 检测结果分析

对该公司办公楼抽样房间的室内空气质量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分析检测,抽样房间的各项检测项目的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显示,各项所检测的项目中,只有苯的含量,符合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规定的Ⅱ类民用建筑的技术要求。其余参数甲醛、氨、TVOC都有不同程度的超标。而会议室内空气检测项目超标严重,因会议室属于精装修,室内使用采用复合地板、胶合板、地毯,壁纸,乳胶漆、吊顶材料等复合化学建材以及办公家具复合板材等装修材料, 生产这些材料时用到的胶粘剂、防水剂、稀释剂等含有大量的甲醛[3 ]等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质。装修后,在使用过程中随着环境温湿度的变化不断地挥发到室内,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因此污染物种类及相对含量普遍比较高,使用地毯、复合地板等装修材料的室内比其他不用这些装修材料的室内空气中甲醛、氨、TVOC浓度普遍要高。

4 治理措施

(1) 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清除室内污染物的方法,通过室内外空气交换而达到稀释净化的目的。测试表明一般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高于室外,室内通风换气后,有害物质浓度明显降低。

(2) 使用空气净化器。目前已开发出了多种空气净化器治理室内空气污染, 主要是利用某些有吸附能力的各种多孔性物质吸附有害物质而达到去除有害污染的目的。最为常用的吸附剂为颗粒活性炭、活性炭纤维等。

(3) 生物法。某些植物对有害气体有吸收-代谢作用,消除空气污染除了要经常开启门框加强通风外,在室内栽种绿色植物是去除化学污染简便而有效的途径。吊兰、鸭拓草、芦荟、龟背竹、虎皮兰等叶片硕大的观叶植物,对有害气体有一定的吸收和积累能力,具有净化空气、杀菌吸尘、清除不同有毒物质的功效[4]。

(4) 使用化学方法。 使用一些化学试剂,使其与甲醛等有害物质反应吸收,如市面上卖的甲醛去除剂等,也会有不错的效果。但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参考文献

[1] GB11737-89《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 气相色谱法》

[2]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篇5

散热器检测的主要任务是保持散热器水流量一定时,在高中低温三种工况下分别测量其进出口水温和周围空气温度,由此计算并拟合出散热量的计算公式。测量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上述三个参数的控制精度,国家散热器检测标准[1]要求把进口水温度的波动控制在±0.2℃的范围内,而散热器所在检测小室的空气温度要控制在±0.1℃内。高中低三个工况下的水温要分别维持在95±0.2℃,75±0.2℃和55±0.2℃;空气温度则为18±0.1℃。这样的精度要求是很高的。

系统如图1所示。供水温调节系统包括一次和二次两个加热水箱。一次加热器把流出散热器的低温水加热到比较高的温度,二次加热器将水加热到最终温度。散热器所在小室为铁壳,而小室所在房间绝热。铁壳与房间内的环境用通过蒸发器和加热器的送风来控制,调节加热器功率可改变送风温度,从而将散热器周围空气温度维持在要求值。

2原有控制方案及存在的问题

原有控制系统根据一次加热水箱的出口水温通断控制一次加热丝,使其维持在比工况设定值低5℃的温度上下波动;而二次加热丝依据散热器的入口水温实施PID调节,最终将水温控制在设定值±0.2℃的范围内。空气系统根据小室温度PID调节空气加热丝的加热量,将其调整到18±0.1℃。这一方法,能把很好地控制小室空气温度。对于流量适中的散热片,也能将供水温度控制在±0.2℃范围内的目标。但当换上流量很小或者很大的散热器时,供水温度难以稳定,无法完成测量。这严重限制了散热器检测室的检测能力。虽然经过反复的参数调试,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3系统分析

对于散热器检测台来说,散热片最小流量值为20Kg/hr,最大可达200Kg/hr,流量变化比达到10。一组PID参数值很难在如此大流量范围变化时保持鲁棒性。加上原控制系统中没有流量测点,无法实现按流量变化调节PID参数的算法,所以导致流量较大和较小的散热器无法稳定。而且多组PID参数的调试工作量很大,这也直接降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为了进一步分析问题所在并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我们重点分析了水系统中的调温设备-加热箱。如图2所示,因为一二次加热箱不大,可以采用集总参数法。设加热丝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水的比热为,流量为,箱内水质量为,入口低温水温度为,出口高温水温度为,加热箱对周围环境散热为。因为两个加热箱都做了很好的保温,近似将视为0,可列微分方程如下:

(1)

其中是主要扰动,是调节手段,而则为输出量。列出传递函数[2]可得:

(2)

由特征方程的根可知,微分方程的通解在静态时趋于0;因为非周期函数可以看作是幅值无穷小而具有一切频率成分的无穷多个谐波之和,所以将入口水温作傅里叶变换后,对于输入量的每项谐波,输出量都有相同频率的谐波与之对应,出口温度也是由这无穷多个谐波叠加而成。

输入输出量中的同频率谐波均为正弦函数,可用复数符号来表示,可令:

(3)

为扰动通道的幅频特性函数,而其幅值特性函数为:

(4)

由此可见,对于特定频率的入口水温扰动,当流量一定时,如果恰当选择值,可以实现对入口温度的波幅的缩小,从而可将出口温度的波幅限制在我们所需的范围内。

在散热器检测系统中,加热器容积约为100升,按照最大流量200Kg/hr计算,=1800。而入口水温波动的频率不高,一般周期为10分钟,可得:

。所以,如果恒定加热丝的加热量后,要使出水口温度稳定在±0.2℃内,只要进口水温在±3.8℃内波动即可。因为对一次加热器实行通断控制很容易将一次出水温度维持±3.8℃甚至更小的的波幅内,这样的热水进入二次加热器后,再利用上面的特性即可实现对供水温度的精确控制。

另外,水系统还用一台冷水机组将散热片出口的高温水降至常温,从而引入检测室内的小水流量计,测定流量。水冷机组根据被冷却出水温度启停。对于水系统来说,这是一个主要的扰动。但是因为对于每一工况,散热器出口水温和过冷水机组后的水温基本不变,所以这一部分冷负荷可以采用前馈思想,根据不同的工况由二次加热器给定值补偿,从而进一步减小供水温度的静差,保证将供水温度严格控制在设定值±0.2℃的范围内。

4模拟和实验数据

上面的理论推导和结论,同时得到了数值模拟和实际运行数据的支持。图3所示为Matlab对稳定后的加热器进出口水温的模拟[3]。虚线进口水温波动线是幅值为3.8的正弦曲线,当加热量为定值时,代表出水温度的实线的波动范围被控制在了±0.2℃内。这很好了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另外,在流量为150kg/hr时,用上面的逻辑控制检测系统运行稳定后,现场用惠普数采仪每隔10秒对一次加热器出口水温和散热器进口水温进行采集,分别绘制温度图如下:

从图中看出,一次加热器出口水温度的波幅约为0.4℃,当二次加热量控制为定值时,散热器入口温度的波动幅度只有0.03℃,远远超过了国家标准要求的精度。当流量在大范围内改变时,系统同样能很好地稳定,所以数值模拟和实验数据都证明了上述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5总结和通用控制策略的提出

散热器检测台的风系统一旦设计完成后,运行状态下的风量都一定,不随散热器工况的切换而变化,所以只要PID控制参数在调试阶段确定好,一般不会出现控制不稳的情况;但不同散热片要求的水流量不同使得时间常数值变化剧烈,改变了系统特性。在没有流量测点的情况下,一般的PID参数都是针对中等流量的散热片整定得到的,所以在检测流量特大和特小的散热器时,难免会发生无法控制的情况。

针对类似的散热器检测水系统,上面的控制策略不仅调试简单,避免了繁琐的PID参数调节过程,调节精度很高,而且大流量范围内的鲁棒性好,无需增加流量测量装置。控制策略可以概括如下:

二次加热器采用前馈控制,根据不同工况补偿冷水机组带走的冷负荷,但对每一工况的加热量为定值;

一次加热器采用反馈控制,根据当前出水温度值合理给定温度高低限和间断投入的热量,保证适当的一次水出口温度的波动幅值和频率。

同时,从控制角度又能对类似系统的设计提出下面的指导,即:

依据流量的范围确定一二次加热水箱的蓄水量,一般来说应该选的稍大一些,以突出其对温度波动的减幅作用;

根据值合理选择加热器的功率,尤其对一次加热器,其总功率以及加热丝通断分组情况要以能提供适当的一次出水温度波动范围(主要指标)和频率为原则。

参考文献

篇6

企业的内部控制由五个基本部分构成:环境的控制,风险的评估,活动的控制,信息和沟通以及监控。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ERP在此基础之上,又增加了三个风险管理的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

1.2、内部会计控制

企业为了识别组织可能受到的影响事件并在一定的程度上管理风险,通常以《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相关的法律作为依据来建立内部会计管理体系。公司董事会及经理等高层领导应当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中心,以促进企业内部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基本目标制定内部控制的战略。因此,内部控制能够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的保障。

总而言之,内部会计控制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通过落实会计控制制度,不仅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输入的准确率,还可以使得信息的加工以及存储得到可靠的保证。

2、当前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很多电力企业为了进一步拓展业务和发展市场,对于各个部门经理的经费支持也越来越大。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但是与此同时如果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则很有可能导致经费的随意滥用,从而给电力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另一方面,很多电力企业各个环节之间的职能部门缺乏严格的分离,采购,运输以及验收,付费机制也不够完善。这种体制的缺陷往往会导致库存货物在使用和管理上出现漏洞,严重影响账目和库存的核对。更有甚者,大量国有资产被企业人士变卖,流失严重。

2.2、会计信息失真

当前电力企业由于缺乏有力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会计核算不规范,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安全,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些电力企业存在账目混乱现象,导致会计信息无法及时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成果和状况,造成“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情况,例如长期以来都没有对固定资产和存货进行固定的盘点,引发电力企业内部混乱。第二,企业的各个部门出于自身私利,例如为了建立自己的小金库,常常制作假账或者虚报数据,节流企业资金,造成大量帐外资金的存在。这种情况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企业决策。第三,电力企业管理者对此种情况往往缺乏深入认识,有时甚至为了满足个人私利,暗示财务部门做假账或者粉饰财务报表。

2.3、会计的监督力度有待加强

会计管理部门的工作长期处于混乱状态,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报表无法真实地反应企业的财务情况。另外,由于会计工作本身缺乏权威性和独立性,限制了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除此之外,一些会计工作人员由于自身素质不高从而忽略了作为一名在职人员应有的规范。

3、完善电力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为了有效地堵住已经存在的各种漏洞,电力企业应当首先理顺混乱的会计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3.1、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为了及时发现问题,防范以及化解各种风险,企业应当对公司的经济业务及会计管理部门进行防、堵、查等递进式的监控管理。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道防线。第一,事前监控防线。

在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为了保证将财务控制的手段落实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应当建立相互制约,相互预防,相互牵制的监控防线。第二,事中监督防线。企业管理者应当“以堵为主”,在常规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完善对企业会计部门的日常业务监督。第三,事后检查防线,此时应当以企业的最高领导为核心,任命那些责任心强并且业务精干的工作人员组成相应的管理委员会,定期对企业的内控系统进行检查和考核。

3.2、建立完善涉及各个体系的成本费用控制体系

首先,企业应当从内部开始逐渐完善成本费用的预算管理体系,以统一的领导为基础,以分级的管理为准则,最终建立自上而下,由点到面的管理模式。例如:对较大的年度计划进行细化分配,对年、季、月成本费用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完善管理制度。

篇7

1、建筑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前对项目成本控制的目标制定不科学。企业在项目施工前,造价员在测算项目的目标成本时通常只是参考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最多再参照定额消耗量及市场信息指导价,然后就计算出工程直接目标成本。其实这样的成本测算是不科学的,是脱离了施工实际情况的;这样制定出来的项目目标成本是很不准确的,更是缺乏科学性的。

1.2企业成本信息混乱,财务管理水平差,成本控制不准。企业要想控制好成本,必须要对影响企业成本的各种信息统计及时有效。但是因为很多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混乱,缺乏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导致了很多企业财务开支根本就没有计划。再加上很多企业的货币资金管理不严格,对开设的金融账户不能及时核对,对债权债务结算不精确。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导致企业成本不实和盈亏核算不准,当然最后必然导致企业成本控制不准。

1.3忽视对分包工程的严格管理,导致企业成本失控。在项目工程施工实践中,很多的建筑企业对劳务分包队基本都是采用了包工但是不包料的方式进行施工,这样就非常容易导致材料费用无法控制的现象发生。另外,很多管理不善的企业还经常出现对分包工程重复计价的现象,这样必然导致工程款超预期。再有就是还有些建筑企业考虑到分包工程的优惠价格,根本就不去进行工程预算,就连中标价格都忽视X这就给建筑企业成本控制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容易失去控制。

1.4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影响企业成本控制的诸多因素管理不善。企业施工过程中能影响到企业成本控制的因素很多,如果对这些因素管理不善必然会增加成本。比如有的企业对建筑材料管理就不合理。材料成本在建筑企业工程成本中占很大比重,大约要占到60%左右。如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无计划地采购,就必然会导致材料的积压,从而也就必然会导致企业材料采购成本的增加。再比如,施工机械费也大约占到建筑企业项目总成本20%〇左右,如果企业不能根据市场行情和项目施工需要来采购设备,只是盲目投资来购买大批设备,也必然会导致企业成本增加。

2、加强建筑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施工企业在组织建筑工程的生产过程中,如果能有效控制好成本,搞好成本控制管理就可以发现建筑企业施工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诸多缺点,也容易发现自身企业管理上的弱点,这样以来就可以不断总结成功的管理经验,克服掉自身存在的管理缺陷,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同时提高了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水平就可以使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另外,在顺利实施企业成本控制的条件下,就能不断给企业增加财富积累,企业的利润就会更多,这样以来企业就可以有足够的实力拿出钱来改善企业施工生产的条件和提高企业职工的福利待遇。

2.2加强企业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也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的许多建筑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还没有能从根本性方面开展起来,造成没有能真正开展起成本控制工作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的短视行为。例如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发展是后起的,又是发展非常迅速的,但是在发展初期很多的建筑企业为了能迅猛扩展自己的业务范围,采取的往往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营发展模式。这样的发展模式下通常建筑企业所取得的实际收益要远远大于先前预算的成本。那么为了更好的发展自身,搞好科学管理,建筑企业必须要把企业成本控制管理转向精细化,尤其是做好内部管理,节约成本,创造高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不断加快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速度,也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背景下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3、加强建筑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策略

3.1构建科学的企业资金管理制度体系,从源头上加强企业成本控制。首先,在企业资金管理上要逐步取消专款专用制度,然后按照《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制度》的指导要求将建筑企业的所有资金来源只是划分为所有者权益和负债两大类别,这样就能使产权关系更加明确,就能彻底反映企业的真实资产和负债。其次,为了协调好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和经营者的各自需要,建筑企业必须要建立起新的能够真实反映建筑企业偿债能力、经营能力和获利能力的企业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再次,当前建筑企业必须取消掉所谓的临时设施包干基金,劳动保险基金,技术基金以及施工机构调遣费等特种基金管理制度。然后将建筑企业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临时设施和劳动保险等收人全部放到工程承包收人中来。最后,建筑企业必须要改革固定资产折旧制度,按照国家的规定选择具体的适合自身企业实际需要的折旧办法,在国家规定的折旧年限内确定企业自身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以便提高折旧率,另外还要取消计提大修理基金制度。

3.2从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人手,做好企业成本控制,逐步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首先,故障成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构成了企业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主体,所以说,如果建筑企业能够一次性完成合格的建筑产品就是能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所以建筑企业必须要把工程质量管理当成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要核心。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在施工生产中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关,任何条件下都必须要严格按预先设计的工程质量要求施工,坚决避免不必要的工程返工给企业带来的成本损失。其次要不断加强施工管理,以便能最大程度节约企业施工管理费。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的成本中,施工管理费也是一项不小的开支,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管理费多少也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成本控制。所以必须要加强对施工管理费支出的控制,比如可以采用精简管理机构和减少管理层次等方法,或者采用最优化的施工方案来严格控制施工中产生的各项费用支出,以便能最大程度上节约管理费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好企业成本控制管理。再次,建筑企业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人工、建筑材料和工程机械使用等产生的费用,以便能有效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一方面通过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来提高工程项目施工技术水平,以便能节约人工消耗和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加强采购、运输和使用等环节的严格管理来降低建筑材料消耗,节省建筑材料费用开支。另外还必须要通过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来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从而可以减少机械使用费维护费的支出,这样也可以大大降低企业工程成本。最后,构建项目经理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制度,逐步形成责、权、利三者相结合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在建筑企业施工项目中必须落实好项目经理的责任主体意识,同时按项目管理任务来切实落实好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几人员构成,并且严格制定相关组织机构及人员的必须承担的相应的责任,拥有的权利及应该享受到的待遇,对于造成项目成本控制偏差的必须要落实责任归属,然后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适当调整。另外要坚持奖惩制度,不但对于考核有节约的给予奖励,而且也要对超出预算的不合理开支进行处罚。

篇8

常温下,有机化合物苯是有香味的无色液体,易爆、易燃、易挥发,是芳香烃中结构组成最简单的。苯的毒性十分高,环境中苯的浓度如果较高,苯系物会通过呼吸道进入长时间处于该环境的人体,导致人的神经细胞中毒,继而使血管壁脂肪变性,同时也会使骨髓受到伤害,从而影响造血系统。如果环境中苯浓度含量为40mg/m3或以上,就很容易造成苯中毒。

1 苯系污染物及其来源

1.1 苯系污染物

人们口中所说的苯俗称天那水,苯是一个包含多种物质的系列物质,例如甲苯、二甲苯、乙苯、氯苯等。常温状态下,苯是一种有甜味,呈油状、无色的透明液体,相对于水的密度更小,同时散发特殊气味。苯易燃、易爆、易挥发,是一种无色散发芳香气味的物质,能够让人在无法察觉的情况下逐渐中毒,被专家成为“芳香杀手”。

1.2 苯系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油漆、油脂、树脂、橡胶和涂料等,是苯、甲苯和二甲苯等污染物的主要源头,当前对室内进行装修时,在各种胶、涂料、油漆和防水材料进行稀释、溶解时,通常都不使用纯苯,而是以甲苯、二甲苯作为代替品,在装修完成后,大量有机化合物通过挥发散布到空气中。而对空气造成苯污染的装饰材料中[1],以下几种具有很高的含量:油漆的挥发是苯系物的主要来源;油漆涂料的添加剂中具有数量极大的苯系物;生产中使用的苯含量很高的胶粘剂;部分家庭购买的能够释放大量苯物质的沙发。使用的防水涂料如果是用稀料和原粉组成的,在装修完成后15小时检测,能够发现空气中苯的含量高出国家规定浓度14.7倍。

2 苯系物检测

2.1 样品采集

对空气中的苯系物进行采样时通常由直接采样、被动式采样和有动力采样三种方式进行。直接采样的操作很简单,实施起来较为容易,是采用固定容器如注射器和塑料袋等直接采取处于空气中浓度较高位置的被测组分,但是该方法通常使用在如污染源等浓度十分高的地方;被动式采样对空气中蒸汽态和气态污染物利用气体分子渗透、扩散进行采集,不会产生噪声,也不需要动力支持,广泛应用于对室内空气污染和个体接触量的评价、监测;而有动力采样是让空气样品通过添有吸收液、吸附剂和冷阱捕集的泵采集目标化合物。在选择吸附剂时,通常以收集效率高、吸附容量大和化学系稳定的吸附剂为最佳,例如将活性炭当作吸附剂进行采样,通常情况下用两端熔封的玻璃管能使活化后的活性炭保存三个月,采样后用塑料帽将玻璃管两端封堵能在干燥器内存留一周,使用加热或者其他方法能够使吸附剂上的苯系物脱附。

2.2 样品预处理

在检测空气时,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对样品采集完成后,通过预处理能为进一步的研究做好准备措施。通常使用低温预浓缩热解析法、溶剂解析法和固相微萃取法等三种方法进行样品的预处理。这三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例如溶剂解析法,以往的溶剂解析法是借助解析溶液完成预处理[2],然而解析溶液的体积通常都比分析样品的体积更大,因而该方法灵敏度不够高,分析结果会出现较大的误差;热解析法能够避免在分析样品时溶剂带来的定性定量干扰,灵敏度较高,但是样品的回收率偏低,不能重复进行分析。

2.3 分析方法

固定相和流动相是色谱法中的两种相,气相色谱是以气体作流动相,液相色谱是以液体作流动相。通常由于固定相的不同可以将气相色谱法分为气固色谱和气液色谱,气固色谱的固定相是固体吸附剂,气液色谱的固定相是涂有固定液的载体。气相色谱法中,气液色谱在工作中使用的次数更多。

气相色谱法的特点包含效能高、选择性广、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大和分析速度快等,是对苯系物进行分析的方法中最为常用的,能够在分析异构体和多组分混合物的定量、定性时发挥更大的作用[4],从而使用范围得到了很大的普及。对苯系物样品进行分析时,通常是使用低温预浓缩热解析气相色潜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新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顶空气相色谱法以及活性炭吸附SO2解析气相色谱法等。其中活性炭吸附SO2解析气相色谱法能够重复的对样品进行分析,灵敏度相对也很高。

3 苯系物的治理方法

3.1 吸附法

吸附法是借助净化剂将稀溶液中的有用成分或有害成分分离、提取和富集,类似与离子交换法的实施原理,具体操作过程通常分为吸附和解析。工业产业中吸附剂多为活性炭、磺化煤以及沸石、磷灰石、软锰矿和高岭土等天然吸附剂。这些吸附剂中,活性炭有最好的吸附性能,在其吸附饱和后能够通过蒸汽进行解吸,并将吸附质回收在苯系物处理的方法中。吸附法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相对于其他方法,吸附法能耗更低、净化更彻底、工艺更成熟、去除效率更高以及实用价值更高,同时在推广时更为容易。在控制苯系物的污染工程中,通常都是使用吸附剂对空气中的苯系物不断吸附、解吸,从而达到排除空气污染的目的。

3.2 吸收法

吸收法是在混合气体中使用液态吸收剂将其一种或多种气体去除的方法。在操作过程中,部分气体发生在溶液中的溶解物理作用称为物理吸收,气液中化学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为化学吸收。在对气体污染物进行回收、处理时经常使用吸收法[5],例如吸收硫化氢时多以碳酸钠等碱性溶液进行;用石灰乳液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生成石膏;对硝酸厂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使用碱性溶液或稀硝酸吸收,能够回收重复利用。吸收法对气态污染物处理的技术方法较为成熟,适用性较强,所以在治理空气污染物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方法不但能将空气污染物消除,同时还能将污染物变为有用的物质,广泛应用在处理大气量、中等浓度的含VOCs废气。

3.3 生物法

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将苯系物转为较为简单的无机物或细胞物质的方法,称为生物法。这种方法通常分为生物滴滤法、生物洗涤法和生物过滤法。生物法是以生物膜理论为基础原理[6],在对有机废气进行处理时通常以这几个步骤进行:首先将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接触水并溶解在水中;然后将液膜中溶解的有机污染物借助浓度差扩散到生物膜,有利于微生物对污染物的抓捕、吸收;最后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微生物体内的有机污染物分解为能源、营养物质,通过生物的化学反应将有机污染物变为没有危害的化合物。

4 结束语

苯系物的分析检测任务难度较高,但其意义很大,得到了相关技术人员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极度重视。高效的苯系物污染净化方法对于各个城市空气污染的解决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应加强对苯系物污染净化方法的研究,研制性能高的复合催化剂,并建立空气中苯系物污染数据库,对植物吸收法进行探讨并加大有效植物的栽种、引进,有效地将空气污染程度降低,使空气质量达到符合人类生存的程度。

参考文献:

[1]成|艳.室内空气中苯系物污染的危害及防治[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8(01):40-41.

[2]杨光丽.空气中苯系物测定的主要影响因素[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8(06):35-36.

[3]魏亚楠,付翠轻,严永路,等.空气中苯系物分析方法比对[J].河北工业科技,2011(05):321-323.

篇9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2.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完善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对保证组织机构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运用,提高经济核算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推动与考核企业单位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比较薄弱,总体表现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滞后,管理缺乏制度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科学性;内部稽核不充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度不够。

1.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滞后,管理缺乏制度保证。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设计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企业应该通过职责分工和业务程序的适当安排,使各项业务内容能自动被其他作业人员核对查证,从而达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作用。目前,内控制度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好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粗线条、提纲式的,内容简单、片面。有的企业由于凭证管理不规范,使经济业务的执行和会计事项的办理缺少严格的记录;有的企业对费用的适用范围无明确规定,造成挥霍浪费;这些都导致了企业基础控制的不规范,而基础控制是确保会计控制目标实现的首要条件,是其他会计控制的基础。

2.内部控制的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科学性。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应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纵向看,每项经济业务处理时上下级相互之间要有监督和制约;横向看,每项经济业务的处理至少要经过彼此不相隶属的两个部门的处理,从而使一个部门的工作或记录受另一个部门的牵制。

3.内部稽核不充分。内部稽核是企业利用记录与记录之间以及记录与实物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的控制。

4.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力度不够。目前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是“印在纸上、挂在墙上”,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遇到问题多强调灵活性,放弃原则性。

三、内控制度形成缺陷的成因

1.对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认识不清。

2.控制环境跟不上要求。首先是内外部环境、员工素质、诚信氛围、胜任工作的能力都跟不上要求,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导致执行人员缺乏控制意识,使内控制度失效。其次是缺乏信息沟通,使员工对自己的职责没有正确的认识,制度不能落到实处。

3.管理信息化跟不上。

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1.通过市场机制促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担企业审计任务的同时,要及时开展针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指导和咨询等服务项目,切实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现有的制度。同时要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内部控制真正成为管理者的内在需求,从而增强企业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动力。

2.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内部会计控制的职能机构。首先要找准企业物流和现金流的关键点,针对每个关键点设计相应的票据和审批程序,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要明确各岗位业务流程,使内部控制各当事人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实现各级控制主体会计及经济行为的规范化和有效化。

3.强化外部环境,督促企业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五、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考虑实际,分批分步骤进行。企业应该先制定最迫切需要的若干内控制度,再经过几年的不断完善,逐步建立起适合本单位特点的会计内控制度。

2.制订内部控制制度应体现控制活动的要点、增强时效性、注重可操作性。各项控制制度之间要相互衔接,口径一致,避免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内部控制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既不能因为内控制度不健全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也不能追求尽善尽美造成无限制支出。

篇10

10月6日,第二批共15个PM2.5监测站点也开始在线数据。至此,北京市PM2.5监测网络的35个监测站点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比年初市政府要求的时间提前了近3个月。

很多人尽管看不太懂这些数据,但仍然觉得很欣慰。“不管怎么说,数据终于还是发出来了,这就算是一个进步了。”一位新浪网友看到媒体的报道时这样评论道。

然而,对于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许多人仍心存疑虑,有些人还拿北京的监测数据与美国大使馆的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对此,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庚辰研究员指出,目前全世界并没有统一的或绝对标准的PM2.5监测方法,每种方法以及使用的仪器会因应用环境,特别是气象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气压等)的不同,其工作状态也不同,进而监测的数据也可能有所不同。

不过无论选择哪种仪器,哪种方法,都可以把结果拿出来与国际上公认的传统方法——称重法的监测结果进行比对,以确保监测尽可能反映实际水平。但称重法的程序较为繁琐,必须是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进行人工采样,再用精密仪器对样品称重,计算出污染物的数值。这种方法基本依靠人工实现,无法实现自动化,也不能实现数据的连续监测,因此通常只是用来作为一种参照比对用的方法使用。“用其他方法得出的结果与称重法结果比对,如果差异在许可范围内,那么这种方法就是可用的;超出了规定的范围,就不适合了。”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大气环境自动监测室副主任李云婷说。

从今年2月起,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组织了多次全国性的PM2.5监测比对实验,确定了我国PM2.5监测方法和监测仪器目录。根据国家的新标准,北京市结合本地的地理气象条件,选择并采购了美国热电公司的监测仪器,使用微振荡天平法监测PM2.5。

李云婷认为,这种仪器和方法很适合北京地区,而且之前我们监测PM10使用的也是同种测量方法的该公司同类型产品,从历史数据的延续性、可比性考虑,也是非常科学的选择。

35个站点准确反映北京PM2.5空间布局

在北京建成的35个PM2.5监测点中,有些位于公园、绿地附近,一些人由此认为选点不够客观,是否掩盖了空气真实污染程度?

对此,李云婷解释说,站点位置的选择是按其功能来划分的。北京的站点包括城市环境评价点、城市清洁对照点、区域背景传输点、交通污染监控点四种类型,不同的类型,其选点位置及周边环境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城市环境评价点的功能是评价城市人居环境空气质量的平均状况,布点要求是在城市建成区,人口相对聚集,远离污染源,周围比较开阔。这类站点都在城市中心区或城关镇。有的监测点虽然建在公园绿地,比如天坛公园内的站点,但其与居民区的距离不超过100米,反映的仍然是本区域的城市环境状况。

北京市此前建成的27个站点更突出城市环境的评价,而今年新建成的监测点,则进一步强化了交通污染监控功能,新增的8个站点,有5个都是交通污染监控点。这些监控点设置于车流量大、路网密集的交通主干线周边,用以反映交通干线周边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掌握机动车尾气排放的规律、时空分布变化等特点,便于今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理工作。

王庚辰表示,北京市现在建的35个PM2.5的监测点城乡分布都较为合理,无论是交通要道、人类活动集中的地方和偏僻的乡村、空旷的绿地都有站点。“这样就可以让我们比较科学地、客观地来认识整个北京市,包括郊区,它的整个PM2.5分布状况,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分布状况来判断哪一些地区值是常年偏高的,这个排放源在哪?影响怎么样?这样我们将来治理空气污染会更有目的性,针对性。”他说。

让采集的数据更真实展现北京空气质量状况

节能减排到了一年最紧要的冲刺阶段,PM2.5也开始从“摸石头过河”逐渐转向正轨。

北京试运行监测PM2.5数据已近一月,这些数据又是如何生成的呢?在西直门北大街的一个交通污染监测站,记者看到,辅路旁一个四周围有栅栏的小房子顶上,矗立着几根约一人高的白色铁柱子,这些柱子都戴着一个个圆盘式的“帽子”,帽子下面留有几层很宽的空隙。“这些空隙就是进气口,空气中的各种颗粒物通过这个进气口,通过管子被吸入到下面的自动监测仪器中进行测量。因为这个监测站不只监测PM2.5,也监测其他的空气污染物,所以这上面有一根采样管是用于监测PM2.5的,有一根采样管是用于监测PM10的,还有一根则是用于监测气态污染物的,如SO2、NO2、CO、O3等。”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大气环境自动监测室另一位副主任魏强介绍说。

进入监测站的小房间,只见里面摆放着各种正在运行的监测仪器。其中靠近外墙边的一台机器被分成了上下两个机箱,这就是新安装的PM2.5监测仪。“你看这个屏幕上显示的‘6.46’的数字,它就是上一个小时(15点至16点)这里监测到的PM2.5质量浓度平均值,也就是我们在网上实时的数据。”他说。

篇11

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的命脉和生存的保障。只有不断完善和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企业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发展条件。但如今企业往往在狠抓财务工作的同时却暴露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很多不足,带来较大的财务安全隐患。因此,企业在发展的同时结合自身情况增强财务管理的内控制,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

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保障,资金的稳定和安全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前提,与资金安全及稳定息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随之改变,若企业继续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势必影响到财务管理效率和水平,这就迫使企业要加强并完善财务管理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劣取决于财务内部控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而,作为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有效途径的内部控制就变得尤为重要,企业只有加强内部控制,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机制,才能提高财务管理的有效性,保证保证企业资金稳定,推动企业的更好发展。

三、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内控的认识不足

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而财务部门平时习惯性地只负责收入和支出,将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分离出去,这样做很容易影响到财务管理应有的效率。同时,企业领导层片面的将财务内部控制生硬的理解为资金内控制与成本内部控制的简单加总,形式主义严重,没有按照严格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工作,导致假账、虚账等现象的存在,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财务管理方式落后

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中,财务部门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财务信息的统计主要依靠人工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很容易引起财务信息的失真,而且,财务信息的统计很容易受到个人主观意愿的影响,造成财务风险。

3.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人员水平有待于提高

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中,财务管理人员能力、职业素养的高低都会影响到企业财务的安全。在这个处处充斥着各种利益的社会里,如果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职业素养不过硬,他们就很容易受到社会上形形的糖衣炮弹的诱惑,从而做出一些危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如携款私逃、挪用公款等诸多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财务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要求较高,如果财务管理人员能力不足,就会在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中出现各种问题,继而威胁到企业的发展。

4.内部控制体制不完善

制度是一切工作执行的依据和标准,完善的制度对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意义重大。但就目前来看,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制还不完善。通常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应用重心应该在财务部门,但是财务部门长期以来是以资金使用和收支凭证的管理为首要工作,缺乏系统合理的财务规划战略,使一些项目开发需要进行的所必须的财务预测、资金规划、财务监管等工作无法实现,导致完整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造成很多企业资金利用率低下、资金压力过大、融资困难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企业未来的长期发展,造成企业利益损害。

四、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策略

1.提高对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认识

内部控制是企业提高其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要想做好财务管理工作,避免财务内部风险的发生,企业就必须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教育,提高对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认识[3]。企业在必须强化财务管理意识,提高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认识的同时还要重视企业内部自下而上的观念革新渠道,强化相关工作的宣传,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制度的学习,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2.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方式的转变

现代社会中,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要想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证企业资金安全,就必须转变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方式。在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中,企业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统一的信息化内部控制系统,实现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操作。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将企业各部门纳入到同一个系统中来,实现信息的共享,从而更好地开展财务管理,对财务管理进行有效地监督,从而避免财务内部风险的发生。

3.加强财务管理人T的教育与管理

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者,财务管理人员能力、素质的高度都是财务管理内部风险发生的重要因素。为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在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加强财务人员的教育与管理格外就显得重要。一方面,通过强化财务管理人员能力的培训,来加强财务人员对企业文化、制度的学习,从而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强化素质教育,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再者,将企业财务管理相关责任落实财务人员的身上,更好地规范他们的行为,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企业采取适当有效的激烈措施激励财务人员,确保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4.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

在现代社会里,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陈旧的的经营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合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针对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而言,要想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证企业资金稳定性,企业就要结合自身的发展,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制,淘汰那些旧有体制,确保企业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广泛听取员工建议,减少主观意识对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利影响,量身定做制科学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同时为取保企业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进行,就要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全面监督。另外,企业通过完善预算控制制度和核查制度,能有效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避免、的行为发生。

五、结语

综上,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对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企业要想更好地发展下去,就必须做好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企业经营环境发生的变化,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风险,尤其是企业财务管理内部风险,而要想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企业就必须完善财务管理工作,要转变旧的观念和方式,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教育与管理,实现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发展,从而确保企业资金稳定,减少内部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虞红卫.浅析如何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策略[J].当代经济,2013,06:24-25.

[2]王瑜.如何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4,04:136+161.

[3]智建成.浅谈信息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J].现代商业,2012,20:230-231.

篇12

(一)企业风险和内部控制管理的现状

虽然,企业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时会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开展,可是依然有很多的企业制度上只是过分的表现在形式上,没有根据企业实际的情况针对性的进行调整,也忽略了对制度的审核与事后监管等事项,企业不具备强烈的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意识,总结来讲具体为以下两方面:首先,在我国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推动下,社会各个企业也步入了发展正轨,这时企业在规模不断扩展的同时管理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也出现了将内部风险及问题掩盖的现象;其次是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不成熟,无法对财务数据进行全面收集和分析,导致管理水平无法提升。结合以上两点,需要根据企业实际发展状况,在内部控制管理基础上创建完善、科学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

(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作用和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及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如果依然沿用传统的内部控制方法已经适应不了当前企业的需求。而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都是在企业长时间发展中形成的,企业应顺应时代的变化不断进行创新。基于此,企业应加大对风险管理机制的创建力度,以科学合理的方法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不断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意识,这样才能更有利保证风险管理制度的完善可行性,并在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将其中会给企业发展带去威胁的问题妥善解决,队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及内部调整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二、当前企业内部控制中风险管理机制创建时存在的不足

(一)不具备完善健全的监督机制

企业想要稳定健康的发展,关键是要具备良好的内部管理水平,那就要求企业必须创建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可是,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创建的重要性,也因此没有建立健全的机制。虽然有部分企业结合自身实际运营情况制定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可是并没有充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而且缺乏妥善的管理与监管,致使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得不到发挥。另外,有的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在自身发展中内部控制机制是多么重要,所以认为内部控制管理部门可有可无,这都是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风险的关键。

(二)缺乏超强的企业风险管理意识

新常态局势下我国的经济已经迈向国际化的发展层面,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与创新,这就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可是,由于企业不具备超强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意识,没有正确认识到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紧密关联,觉得只是针对企业财务而指定的,也没有认识到企业在当前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压力。久而久之企业就会抱着侥幸的心理去经营和发展,导致企业内部出现严重的亏损问题,究其主要原因则是企业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导致的。

三、有效创建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制的策略

企业在快速长久发展过程中,其内部存在的各种问题也会随之慢慢的凸显出来,其中最为明显的则是内部控制风险管理问题。由于企业不具备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内部控制监督体系欠缺、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等等原因让企业不得不进行重组整合。所以,想要企业在稳定的状态下发展,必须要创建与企业相符的内部管理机制,这就需要企业根据有关要求,建立一个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企业法人制度为重心,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根本,并保证产权合理、职权分明、管理规范、政企分离为基础的管理体系,让企业所建立的规章制度充分落实在实际中,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另外企业还要不断进行内部管理优化,改变企业亏损现象,详情如下:

(一)建立健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监管机制

为了能够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及运营效率的提升,促进企业能够在安全的状态下运行,需要企业对内部控制监管机制不断完善,确保其具备良好的独立性,让其能够更好的为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服务。除此之外,企业还应结合实际发展创建优良的内部法律环境,为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法律保障。

(二)提高我国企业对风险管理的意识

员工是保证企业发展和进步的主力军,他们工作能力及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应加大对员工风险管理理念的培养,强化其风险管理意识,这样才能为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制的创建奠定基础保障。只有企业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掌握在企业运营与发展中的重要性,才能够保证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不会在出现亏损问题。

(三)完善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

只是针对员工的能力和素养提升还远远不够,企业还需要结合实际对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健全和完善,保证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及执行能力得以提升。其一,需要企业建立专属的风险管理部门,以此对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监督和管理;其二,企业要定期对内部风险作出全面的调整与评估,并根据结果采取分层式管理。企业还要结合自身内部的特点,不断健全和规范风险管理机制,保证其所具备的各项功能都可以为企业良好服务。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局势下,企业如果想要稳定而长远的发展,那么就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了能够顺利的创建科学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制度,首先要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有个深入了解,强化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创建相应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对风险管理体系及内部审计制度不断完善和整合,才能够实现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参考文献:

篇13

1 施工阶段的造价问题分析

在签定了工程项目的合同之后,需要根据合同条款上面的要求,进行合理的工期、原材料、人工、机械、安全、文明施工的安排。这是施工中成本造价与管理的关键所在。可能出现的管理问题主要在于:①施工队伍的力量投入不足,机械投入不到位;②工程材料不能严把质量关,产生材料方面的浪费;③工程现场计量的准确度有待提高,当与设计出现冲突的时候不能及时上报;④施工技术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⑤施工进度缓慢,延误工期;⑥遇到气候恶劣的天气、设计出现变更的情况、以及其他一些干扰施工的行为发生,导致工期延误的时候,不能及时整理资料,使变更索赔难。

2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有效管理与对策

2.1 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造价风险分析

造成造价风险的主要原因:①是受到现行的经济政策,工程项目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货膨胀的影响;②原材料供应等的影响;③劳动力市场存在的波动;④工程项目要求的标准、规格也比较高,造型及质量审核都比较严格等因素的影响:⑤如需要一些进口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结算外汇的汇率发生了变化,带来造价风险;⑥还有如运输途中的风险等等。此外,施工企业为了募集资金而产生的造价,主要包括施工企业在施工中的一些短时期贷款的利息、金融机构的手续费用,还有企业筹集资金的其他财务费用等。

2.2 加强施工准备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工程项目施工的任务量是随着项目的大小变化的,高端的工程项目施工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工作环境特殊,施工的周期较长。所以,要尽可能地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和关系。

在施工开始时,要合理调配人力和物力,做好施工方案,这样才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施工技术的先进与否与工程的成本直接相关,也是施工企业控制成本和造价的重要手段。因此,施工技术对后期的工程建设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认真执行合同条款,这是施工开展的重要保障。对于施工工艺比较复杂的工程来说,要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认真的优化,具体细分到每一分项工程。对于新兴技术和工艺要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指导,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跟踪考察,保证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此外,还要重视人工费用的问题。在预算中的人工费用往往会比实际使用的人工单价要低,跟市场有着比较大的差异。伴随着工程标准的提高,加上工程量的增加,国家相应政策发生变化,都可能导致实际的人工费用远远超出预算的费用。还有影响造价的因素是质量和安全。这两个方面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一定要有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管理保证体系的管理预案。

2.3 以施工阶段为重点的成本造价控制与管理

在施工工程成本管理中,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尤其是在大型工程项目施工的时候,所需要的材料多,进场的批次多,种类比较复杂。所以,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来说,强化施工材料的管理是造价控制的重中之重。对于材料供应方面的管理来说,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状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保证材料的及时到位,减少材料的占库、周转的浪费。此外,还要加强施工组织,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降低相关成本。在进行工期安排时,要考虑到工期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均衡地进行施工组织,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施工。同时,要加大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力度,避免出现质量和安全事故,降低质量与安全事故的处理成本和相应的管理成本。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材料费用占据的比例较大,需要建立完善的物资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有计划地安排、验收材料,把各个环节的责任明确到人,要特别注意的是物资采购的过程管控,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督和制约,强化内部控制职能。

2.4 加强工程变更与索赔管理控制

为了有效地控制项目成本,设计变更必须符合以下条件:①确因原设计错误或遗漏以及与现场实际不符,无法施工,无法保证施工质量;②设计变更后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不增加难度且不影响总工期;③设计变更不降低使用标准;④设计变更后对工程造价、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不产生重大影响。

施工单位在对建设单位进行索赔的同时亦应注意对方的反索赔。施工单位要做到严格履行施工合同,防范自己违约。若施工中发生了干扰事件,则应马上分析研究施工合同,收集证据,为反索赔制定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

3 实施全要素造价管理

控制建筑工程造价不仅仅是控制建筑工程本身的成本,还应同时考虑工期成本、质量成本、安全与环境成本的控制。工程施工是基本建设的具体生产活动,是造价控制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阶段要正确处理质量、工期、造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尽量在满足合理质量标准和保证计划工期的前提下尽可能把工程造价控制在最低水平,任何一个因素得不到控制,都可能对工程造价带来重大的影响。

事前有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很重要,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一个拟建工程进行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的全面性的技术、经济文件,是科学地组织施工的一个总体规划。详细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用以具体指导现场施工,是编制施工计划的依据,是把施工组织、计划安排、技术措施、经营管理等融为一体的施工组织方案。可以说是最好的成本控制方案。

在建筑工程的投标和施工准备阶段,都编制了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但要注意的是,在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在施工中应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采取补救措施,编制更优,更合理的施工方案,在保证工程工期、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一个项目能否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除了事前有完善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事中是否能严格地按设计文件和施工设计方案实施,做到施工严谨,也非常重要。在实际施工中,如果设计意图和施工组织设计思想得不到贯彻,施工方案无论多完善合理,也是一纸空文,达不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一个完善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它对工程的大小、材料、劳动力安排、设备配置、现场布置、施工程序、施工工艺、如何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都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反复的比较,它既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文件,更是项目经营管理的有效保证,因此,在建筑工程的建设中要严格实施施工方案,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又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达到降低成本,控制造价的目的。

4 结束语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工程变更费用控制、预防并处理好索赔、工程结算控制、投资偏差分析与纠正来实现实际发生的费用不超过计划投资。在施工过程中,要善于对各方面的经济信息进行分析,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有效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