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实习心得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儿科实习心得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儿科实习心得

篇1

篇2

给于吸痰和拍背,雾化吸入等.同时要多与家属沟通,向其介绍有关知识,如病因,主要表现等.教会家长正确拍背协助排痰的方法,指导家长正确用药,出院时做好健康指导,如合理喂养,加强体格锻炼等.在平时的实习工作中,我也经常看到带教老师向家长做宣教,这就需要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是护理工作比较高的境界,只有转述给病人家属,才说明自己真正了解书本知识,并能融会贯通,对医患双方都是有利的.两周的历练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对护士这一角色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护士不光是护理活动的执行者,

了解了儿科护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后,我开始投身实习工作中.在临床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下,我不断汲取和探索专业知识,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也许这些心得体会只是浩瀚大海中的水珠一滴;无垠沙漠中的沙砾一颗,但对我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财富,就好像在广阔的沙滩上,一阵浪打来,留下无数闪闪发光的贝壳,点点滴滴都值得我去珍藏和回忆.也许这些收获相对而言是微小的,但我相信,成功是积累在每一个小小的进步之上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经过一个月的儿科实习,我又成长了许多,渐渐摆脱了学校的那份稚气,走向成熟.在“阵地”上,我学会的不止是一个护士最基本的技术,疾病的护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与病人家属沟通.儿科的护理对象是小孩,对于每个父母来说,最珍贵的莫过于子女了,家属以及医护人员都是本着为小孩着想的理念.除了要有精湛的输液技术,将病人的痛苦减至最轻之外,还要向病人家属做宣教,方面涉及很广,比如:饮食教育,环境,衣着,心理护理等.向家属宣教完之后,他们对我表示非常感谢,我自己心里也觉得特别欣慰,劳动成果得到赏识.

还是健康捍卫者和宣教者.我们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交际能力,将自身所学灵活应用到工作中去,同时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我们用双手给病人送去温暖,每一个操作都赋予病人康复的希望,让他们看到黎明的曙光.也许我们只是送去了微不足道的关怀,但这些积累起来,就是帮助病人度过难关的诺亚方舟.

篇3

篇4

经过一个月的儿科实习,我又成长了许多,渐渐摆脱了学校的那份稚气,走向成熟。在阵地上,我学会的不止是一个护士最基本的技术,疾病的护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与病人家属沟通。儿科的护理对象是小孩,对于每个父母来说,最珍贵的莫过于子女了,家属以及医护人员都是本着为小孩着想的理念。除了要有精湛的输液技术,将病人的痛苦减至最轻之外,还要向病人家属做宣教,方面涉及很广,比如:饮食教育,环境,衣着,心理护理等。向家属宣教完之后,他们对我表示非常感谢,我自己心里也觉得特别欣慰,劳动成果得到赏识。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儿科护士,光有技术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充分体现出护士这一角色的价值,而不是像机器一样工作,更多的是要充当健康教育者和病儿知心者。我在儿科就深有体会,比如科室里比较多的血液系统疾病和肿瘤,首选化疗治疗。除了一些常规的操作外,我们还应该做好对症护理。感冒的症状是发热、咳嗽、甚至全身症状,那么我们应该做到对症护理,注意室内环境,饮食清淡,休息等一系列的宣教。如痰液较多,还应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给于吸痰和拍背,雾化吸入等。同时要多与家属沟通,向其介绍有关知识,如病因,主要表现等。教会家长正确拍背协助排痰的方法,指导家长正确用药,出院时做好健康指导,如合理喂养,加强体格锻炼等。在平时的实习工作中,我也经常看到带教老师向家长做宣教,这就需要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是护理工作比较高的境界,只有转述给病人家属,才说明自己真正了解书本知识,并能融会贯通,对医患双方都是有利的。两周的历练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对护士这一角色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护士不光是护理活动的执行者, 还是健康捍卫者和宣教者。我们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交际能力,将自身所学灵活应用到工作中去,同时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我们用双手给病人送去温暖,每一个操作都赋予病人康复的希望,让他们看到黎明的曙光。也许我们只是送去了微不足道的关怀,但这些积累起来,就是帮助病人度过难关的诺亚方舟。

作为一名实习护士,我所能做到的也许是微不足道,但我正确认识了护士这一角色,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在往后的工作中将能力发挥到淋漓尽致,力求更好。

实习是我踏出临床工作的第一步,等待着我的是重重坎坷和艰辛,我不会退缩,而是勇敢地面对挑战!工作这座大山等待我无畏地攀爬!

篇5

经过一个月的儿科实习,我又成长了许多,渐渐摆脱了学校的那份稚气,走向成熟。在“阵地”上,我学会的不止是一个护士最基本的技术,疾病的护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与病人家属沟通。儿科的护理对象是小孩,对于每个父母来说,最珍贵的莫过于子女了,家属以及医护人员都是本着为小孩着想的理念。除了要有精湛的输液技术,将病人的痛苦减至最轻之外,还要向病人家属做宣教,方面涉及很广,比如:饮食教育,环境,衣着,心理护理等。向家属宣教完之后,他们对我表示非常感谢,我自己心里也觉得特别欣慰,劳动成果得到赏识。

篇6

同时在儿科,肯定免不了做雾化了。这主要是由于小儿生理解剖结构决定的,小儿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较高,并且呼吸系统的小儿哮喘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我们在做雾化的同时必须要知道做雾化的作用主要是止咳、平喘、化痰、开放气道、湿化呼吸道等作用,在雾化的时候要会正确的指导家长配合,已达到雾化的最佳效果。我们也必须要知道常用雾化药的作用及用量。

篇7

图为:美国妈妈获取育儿信息的信任社交网络平台

篇8

在此背景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应该更多地去思考和创新,让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四步十二法的教学模式真正在我们的教学中得到出来。现在,本人以自己的研究课题《Word综合运用——制作电子板报》为例,谈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上的认识。

1.教学方法的探索

通过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结合《标准》的目标和内容,明确要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线,同时兼顾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来设计教学,这一教学理念希望在《Word综合运用——制作电子板报》的教学中得到体现。在实施过程中,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个体发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能自主开发知识,真正成为驾驭知识的主人。

1.1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课程的要求,精心设计好导入,让课程一开始就充满趣味性,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跨入知识大门。因此,在导入这节课的教学时,我首先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展示北京2008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主题网站。其中介绍了福娃的产生过程、相关评论、以及福娃宣传动画片,还展示了前几届奥运会吉祥物等等。马上引发学生积极的讨论,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评论,认识到奥运会吉祥物浓缩了本国的历史,人文等精髓。 此教学环节设计目的在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1.2 灵活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后,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教师根据创设的情景,给学生安排任务,驱动学生积极寻找、搜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的学习,同时增强协同工作的能力。新课导入后,教师适时抓住时机提出任务:在网上搜索并下载关于北京2008奥运会吉祥物的文字和图片等相关信息,然后使用Word文档进行编辑和制作。学生根据给出的任务,开始设计自己关于“北京2008奥运福娃”的电子板报。

学生因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能乐于学习,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1.3 与其它课程整合,增加趣味性和实用性。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是简单地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还应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这节课设计要达到的目标是Word文档学习的延伸和拓展,是学生上网搜索和Word文档操作的综合练习。学生制作关于“北京2008奥运福娃”的电子板报,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上网搜索、文字和图形的混排等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进而唤起学生的创作灵感,激发其情感,拓展其思维,让学生明白正因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博大精深,所以才能创造出这么可爱,富有中华民族文化特点的吉祥物,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因此,这节课是整合美育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课。

1.4 分层教学,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新课程别指出,对学生要“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起点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能力层次的分化也很快。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水平,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差异,灵活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在组织教学上,我采用分层次教学。例如:上网下载关于北京2008奥运会吉祥物的相关资料,这是每一位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而对Word文档的排版,则依据个人具体情况而定。操作能力弱的学生在板报中能体现图文混排即可,而操作能力强的学生除了在板报中体现图文混排外,还要求对图形进行重组,文字色彩进行搭配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一节课下来,通过几次分层,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学到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

1.5 及时评价,鼓励学生不断进步。新课程大纲中对学生的评价有这样的建议:“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在教学中,恰当的评价会让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更加强烈,更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也会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在这节课中就使用了网络课件中的“自我评价”和“活动论坛”两个网页,对学生的练习适时给予评价。学生通过自评和发表言论形成立体反馈,强化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学生还可以将自己做好的作品上传到论坛中,让其他同学或更多的网上读者来评价,以此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和进行大胆创新。

2.学生学业的认定

信息技术虽作为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必修课程,但没有高考支撑,那么如果学生不学该怎么办?这是每一位任课老师担心的问题。我认为吸引学生学习,教师的教法固然重要,学生的学业认定也不能忽视。虽然没有统一的学业评价方式,但这反而给我们更大的自,为此我制定了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学生学分认定方案:

结合《信息技术》的课程特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对《信息技术基础》必修课程的学分认定设计了一组方案。整个模块共40学时,2学分。在设计中将2学分转化为100分进行评估,按比例进行转换。

篇9

1一般资料

2007年7月—2012年5月在儿科实习的大专本科护士。共40批600人。男7人(大专4人,本科3人),女593人(大专500人,本科93人),实习最后一周,再次与学生进行坐谈,听取她们对儿科护理工作、急救技术的意见和建议,带教老师的带教方法的评价等,所有学生都怀着感激的心情在会上畅谈。

2心理压力的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2.1影响护生心理压力原因分析

2.1.1儿科实习环境特殊。如头皮静脉案例、小儿药物剂量的换算,患儿不合作,家长不信任等。儿科护理工作精细、复杂且繁重,患儿病情变化快。因此要求护士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人际沟通能力和教宽的知识面。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难以掌握,并产生恐惧心理,老师教一点,学生动一下,不敢多做,缺乏主动性。

2.1.2老师方面,由于儿科护理工作忙而精细,带教老师不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如打扫卫生、测量生命体征、添加液本、拔针等工作。久而久之,学生也放弃专科技能学习。

2.1.3家属方面,儿科病人是一个特殊群体,独生子女,在家都是众星捧月,家长对护理工作期望值过高,头皮静脉穿刺难度大、操作时会增加护生的心理压力,加之有些家属的不满情绪或挑剔性语言,影响护生能力的发挥,阻碍护生的积极主动性。

2.1.4缺乏与家属沟通技巧。在网络已全民普及的今天,家长从网上已了解到很多医学知识,护生对自己身份感到自卑与家长交流单一,不敢多说,生怕说错,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虽然学生在学校学习了理论知识,但仍然缺乏实践的经验,对家长提出的难题,无法解决而尴尬。因此无法深入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1.5缺乏学习环境,护生在儿科高强度、高濒次的护理工作,无时间记笔记及整合信息。下班后又没良好的学习环境及氛围。只凭记忆无法对新知识、新技能整合及巩固,学习效果不佳,容易遗忘。

2.2管理对策

2.2.1选高年资经验丰富护师进行带教。

2.2.2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带教老师制定计划。根据实习时间分为五个阶段。一周为一个阶段,将本科需掌握知识点按实习教学目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按阶段分配。

2.2.3以周为单位,规定学生每周必须掌握内容。周一进行儿科专业知识培训,周末考核;带教老师随时提问,对学生未掌握内容下班后复习,第二天再提问,反复多次巩固。

第一周: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习惯,规范操作,如仪表、仪容、"三查七对"、无菌观念、药物剂量换算、对常用药和抢救药物一定牢记,这也是儿科基本功。学习掌握了这些知识,也增强她们的自信心,提高动手能力,但要在老师指导下工作,减少差错发生。

第二周:在老师指导下进行静脉穿刺,初次操作,易产生较大心理压力,担心操作失败,给患儿带来痛苦,怕家属埋怨斥责。因此老师必须选择新入院、较大的患儿,且不常住院的为穿刺对象,使学生能做到一次穿刺成功。

第三周: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护理,并指导学生针对专科疾病进行护理和健康宣教。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老师与学生要沟通,学生与病人要沟通,并援之有效沟通交流技巧,使家属接受学生的护理。

第四周:评估反馈,每次讲课,均给学生留充分时间提问和交流。同时听取学生反馈意见,对教学中的不足和特殊要求及时给予修订改进。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进行多次讲解。这阶段,学生已熟悉儿科基本技能操作和疾病护理常规。容易产生自满心理,出现松懈,不求进取,所以老师要注意学生思想动态,仍要做到放手不放眼。

2.2.4考评阶段: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儿科专科重点,对学生进行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通过理论测试和技能考核,了解其知识掌握,取到督促实习作用。

3讨论

现代护理模式强调注重以人为中心,适应人生理、心理、社会需要整体护理,已取代只重视疾病而忽视人的传统护理。因此,儿科带教中必须充分关注这一理论模式的转变。把以前只注重培养了如何掌握临床护理技术转向培养扎实护理技术,又有良好心理品质新型护士[2]。实习是护生从一名学生渡到一个合格护士的过程。通过对儿科进行阶段性带教措施,分解实习内容,从易到难,提高她们自信,掌握技巧。同时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果。圆满完成儿科实习任务,也提高老师的带教水平。为今后带教工作积累宝贵工作经验。

篇10

篇11

近年来,医疗机构的新生儿监护室属于一个较为特殊的临床环境,由于其特殊性被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重视起来,特别是对于一些妇幼保健院和儿童医院等专科医院来说,新生儿比较的集中,对于在新生儿监护室工作的护士而言,工作的环境较为紧张和密闭,且护理操作也非常的繁重和复杂,护士的身体和精神以及心理都会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如果这些各方面的压力得不到缓解或者疏导的话,不仅影响到护士身心的健康,而且同时会对护士护理的工作质量造成影响,甚至导致一些差错出现而提高了事故率,因此,对新生儿监护室的护士开展身心的综合管理是必须的,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1关于新生儿科护士身心情况的分析和现状

11工作繁重且节奏较快由于新生儿住院期间在监护室一般的病情较为危重,而且患儿的病情变化较快,进展也比较迅速,护士需要时时进行巡视,不间断地观察患者的病情,随时要做好抢救准备。且抢救一般都是连续过程,一般情况下抢救患儿时当班的护士就不能及时的下班,不能由于交接班的时间而忽略责任,因此,持续的长时间如此,会造成护士的身心疲惫更加明显[1]。另外,在新生儿的监护室没有家属的陪护,护士不仅要认真地观察患儿的病情并进行治疗,而且还要负责患儿吃奶和换尿布等一些最为基本需求。特别是人员配备较少的情况下的夜班,作为值班护士就要对所有工作负责。所以,值班护士无论是消耗体力情况,还是护士精神紧张的程度都是较高的,长此以往,护士特别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心理状态,最终可能导致身心疾病,同时大大地增加了工作的差错率以及提高事故率。

12工作环境的刺激由于新生儿的监护室属于相对密闭的环境,目的是保证温度以及湿度,且空气的流通较少,因此监护室的空气新鲜度和外界比较自然较差,处在这样的环境里时间长了就会感觉头昏或者胸闷等明显的缺氧症状,而且严重的时候会表现出全身困乏和记忆力下降以及思维迟钝等症状。同时加上新生儿的哭闹,仪器运行的声音和一些报警声,新生儿监护室护士就长时间的处在这样的嘈杂环境,容易造成护士的情绪发生波动,而心烦意乱。

13受到抢救以及死亡刺激由于监护室的新生儿收治患儿绝大部分属于病情较为危重且复杂多变,患儿的抢救率以及死亡率都相对较高,护士在面对对患儿的抢救以及死亡几率也是明显的比普通的科室较高。有研究资料认为垂死以及死亡的现象作为强烈的刺激因素会对护士的心理造成直接的影响。除此之外还会导致一些继发性的影响使护士感到紧张,总是认为在工作中的小失误或者是小差错就会导致患儿的死亡,由于这种心理的状态更容易产生差错导致事故发生[2]有的情况下护士已经尽职尽责地花了较长时间来抢救患儿,但最终患儿死亡,这种刺激,对护士会造成比较严重影响,一段对患者的身心进行理调适不当,会产生较为强烈的恐惧心理,甚至造成护士精神的崩溃。

14较大的社会环境压力和心理压力新生儿病房一般为无陪病房,对于患儿的病情观察、治疗及各种生活护理均为医护人员全部负责完成,在住院费用相对成人科室增多的情况下,患儿家长对病情的转归和生活的照料要求都寄予颇高的期望,特别是对危重儿进行抢救时,稍有不慎可能威胁患儿的健康以及生命,因此护士可能会承担起相应法律上的责任,一旦发生了医疗纠纷,家属大部分不分青红皂白把矛头指向在第一线护理的护士。所以,新生儿监护科的护士处在较高风险环境中,需要时刻的绷紧精神,暗示自己杜绝出现差错,从而避免事故,对身心都是一种负担。

15专业理论和技能的高要求随着新生儿医学的飞速发展,掌握现代科学发展的新理论、新技能、跟上医疗服务模式的变革是对新生儿专科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因此,不断学习和更新理论、理念,提高专业实践技能是势在必行的现实要求,故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利用自学或参加各类院内外培训,提高自我的各项素质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也是护理人员感到压力的来源途径。

16付出与回报不对等由于新生儿科的护士无论是在为患儿治疗付出的是时间、还是精力、以及感情都和一般的护理岗位比较要高很多,不仅要负责对每个患儿进行治疗和护理,而且还要仔细地观察患儿病情的变化,且照顾基本的生存需要。但是,监护室的护士并没有得到相应劳动的报酬,难免导致护士有些会心生怨气而不能够积极地工作,有的则强烈要求调整岗位,会较为严重的影响对新生儿的护理技术以及提高护理的质量。

2关于开展身心护理管理的措施

21要科学安排班次由于新生儿科工作复杂多变,没有一定性,所以护士排班时就不可能像其他的一般护士那样一成不变排岗,而是要有机动性。特别是患儿多且危重时要多安排护士值班,并且要加强人员值守夜班,确保最大限度人员的缺少引发差错或者是事故,同时减轻了护士体力的消耗,缓解心理上的压力。如果持续参与到抢救中,护士难免表现出烦躁和精神的过度紧张以及疲乏和睡眠障碍。

22营造较好的工作环境由于新生儿科仪器配备的大多是先进监护仪和治疗仪等抢救设备,因此对于护士的工作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所以科室的布局一定要合理、而且要定期地维护科室的设备确保设备具有良好性能且减小噪音,同时要制订出有效的抢救程序,备足抢救用的药品,为成功进行抢救提供足够的保障,减少抢救以及死亡对护士造成的刺激,利于使护士心理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营造良好的环境,新鲜的空气可以愉悦人的心情,放松情绪。另外,条件允许时,通过通风换气,可以有效地减少室内的病菌数量,使空气的质量得到改善。

23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以及技术水平在临床工作中不可避免有压力,但是适当压力是能够激发护士进行主动学习并提高自己的积极性,不过持久且强烈的工作以及心理的压力会让护士感觉到无望和无助,甚至有时会产生一些自卑或者抵触的情绪,导致工作的效率低,降低护理的质量[3]。因此要不断的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以及操作技术的水平。只有当护士自身的水平得到提高,工作时才可能做到拿得起而放得下。做到善于对自己心态进行必要的调整。同时可以加强责任心,思想上能够充分地认识到对患儿负责也将就是对自己负责,具有强烈职业感以及高度责任心,杜绝护理差错的发生[4]。

24充分发挥护士长引导作用一般护士长属于科室领导者,其心理品质会影响一般的护理工作者,因此不论是护士长在个性方面还是行为准则方面,以及技术能力,甚至一言一行都需要起到示范作用,树立榜样。同时要细致观察并关心下属,及时发现护士身心的压力,并及时开展沟通,适当予以疏导。另外,要定期地对仪器以及药品进行检查以及维修和更换等,及时消除医疗安全的隐患,避免事故发生。

25端正人生观、价值观近几年,医患关系有些恶化,一些家属误解、谩骂甚至殴打事件经常发生,媒体引导方向存在偏颇,但要激励护士,要端正人生目标以及自身价值的认知,要了解护理作用和意义,热爱工作,客观看待得失,不苛求人,积极发挥专长[5]。

26提高沟通技能,营造良好的团队氛沟通在现在社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是评价一个人综合素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护理工作是整个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护理工作,需要多方面的配合,而工作中的人际关系融洽与否,直接关系到护士的工作情绪和工作的积极性,故营造和谐、友爱、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可以快速、高质量完成护理工作,减轻工作压力和病人的痛苦。如组织参加提高沟通技巧的培训班、建立科内“护士心声本”“医护连心本”、利用节假日郊外游等等,将疑惑、不解、难处和误会适时地倾诉和沟通,强化团队战斗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钟华ICU护士的心理压力和对策实用护理杂志,1999,3(15):48-49

[2]Spoth RIutensive care staff stressors and life event change across multiple settings and work unitsHeart Lung,1987,16:278

篇12

Boxing Peoples hospital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Department Shandong 2565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 of the choking maternity newborn, looking for preventive measures. Methods Of the their analysis of stifling newborn maternity cause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168 cases. Results The main reason newborn choking maternity and percentage was: umbilical cord factors, 36.91%, amniotic fluid factors, accounting for 23.21% and placenta factors, accounting for 14.88%, total in 126 cases, accounting for 75.00%.In addition the fetus factors, premature birth, abnormal way and unexplained total 42 cases, accounting for 25.00%.Trician risk factors, improve antenatal examination quality, producing a high risk factors of the pregnant women to fetal key monitoring, control within the fetal distress, timely termination of pregnancy and improve cesarean section neonatal recovery technology,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neonatal suffocation. Conclusion Enhance prenatal care, strengthen prenatal, producing taixin monitoring and B ultrasonic examination, completes the antenatal examination, early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intrauterine fetal distress, hypertension syndrome, vibration uteruses freak, reduce premature birth rate, is to reduce the heavy asphyxiation of effective measures.

【Key words】Neonatal suffocation; Maternity reasons; Intrauterine fetal distress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中最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新生儿神经发育异常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大量资料表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孕期保健、产科及新生儿处理质量密切相关。新生儿窒息约有2/3是胎儿宫内窘迫的延续[1]。为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68例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探讨其产科因素,找出防治措施,现简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新生儿3214例,其中自然分娩1268例,剖宫产1946例, 剖宫率为60.55%。发生新生儿窒息168例,发生率为5.23% 其中轻度窒息130例,占77.38 %,重度窒息38例,占22.62%。新生儿死亡1例,病死率为0.60%。

1.2 方法 从《百度》网检索《新生儿Apgar评分法》进行,在出生后1、5和10 min分别评分,满分为10分,≥8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3分为重度窒息。

2 结果

2.1 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由单个或多个原因引起,本文以其中主要的一项进行统计:①脐带因素: 包括:脐带缠绕、过长、过短,打结、附着异常,先露或脱垂等。②羊水因素: 包括羊水过少及羊水粪染。产前B超通过羊水指数法(AFI)测量≤5 cm或提示羊水暗区≤3 cm,产时或术中羊水量≤300 ml(除胎膜早破)诊断为羊水过少。产程中胎膜破裂时发现羊水Ⅱ,Ⅲ度污染。③胎盘因素: 多因胎盘老化,功能不全,血流量降低,营养物质交换功能降低及转运功能下降,导致缺血供氧不足,使胎儿在临产后不能适应子宫收缩时附加的缺氧。④胎儿因素: 主要是早产儿和巨大儿。⑤产程异常: 急产、产程延长,宫缩过强过频等。⑥分娩方式: 剖宫产时娩头困难及臂位助产。⑦不明原因。分布情况见表。

2.2 新生儿窒息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关系 新生儿窒息168例中,产前有胎儿宫内窘迫93例,占55.37%。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娩出后1 min内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能建立有效的呼吸运动。新生儿窒息往往始于产前或产程中,少数为生后由某种原因不能启动自主呼吸所致[1]。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脐带因素: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首要因素,本文资料占36.91%为第一位,与文献报道一致[2,6]。其中以脐带绕颈与脐带扭转为最常见,其次还有脐带先露或脱垂、过短或过长、打结、附着异常等。脐带异常引起胎儿胎盘血液循环不同程度的障碍,导致胎儿宫内不同程度的缺血缺氧、胎儿宫内窘迫等。在孕妇进入临产后,由于宫缩的不断增强,脐带被过度牵拉引起胎儿急性缺血缺氧,导致胎儿心率改变,在胎心监护图像可出现变异减速或频发早减,如同时伴有晚期减速,表示严重缺氧,易导致新生儿窒息,甚至胎儿死亡[2]。我们采取加强产前B超监护,监测胎儿脐带情况及胎盘位置,凡是妊娠末期B超提示脐带绕颈者,临产时采取严密监测胎心率的变化,在胎心电子仪监护下,可以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的原因,及时终止妊娠,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发生。②羊水因素:本组病例因羊水因素引起新生儿窒息占23.21%为第二位。欧红[7]资料显示,在新生儿窒息病例中,71.43%病例有不同程度羊水减少或羊水粪染,而且羊水粪染程度越严重,持续时间越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越高。 羊水过少时胎盘功能减低,使胎儿处于缺氧状态,同时使胎儿在宫内的活动受限,亦易压迫脐带引起缺氧,且羊水过少时常伴发羊水粪染,导致胎儿缺氧更严重。羊水过少使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缓冲作用减弱,常感疼痛剧烈,易精神紧张,引起体内水电质紊乱,而宫壁紧贴胎儿,宫腔压力直接作用于胎儿,影响胎儿血液循环,这些因素均可加重胎儿缺氧缺血,最终发展成新生儿窒息。由于B超诊断羊水的特异性为95%具重要价值,不仅可作为产前的常规检查,还可观察产程中羊水的动态变化,产程中采用B超对胎儿监护,可了解胎儿在宫内的状况,随时调整分娩计划; 若在产程中发现羊水粪染,尤其是粘稠且量少时,做好尽快终止妊娠的准备,以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③胎盘因素:对高龄及高危妊娠的产妇需加强管理,做好孕期的胎盘监测,发现胎盘已成熟,胎儿体重在2500 g以上时,要尽早终止妊娠。④胎儿因素:早产儿常因肺发育不全,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减少甚至缺乏,易导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最后发展成新生儿窒息。巨大胎儿经阴道分娩时易发生产程延长、肩难产而致产后新生儿窒息。为了母婴安全,加强孕期宣教与产前检查十分重要。及时指导孕妇的日常卫生知识及营养调配,预防早产。当产前经检查发现巨大胎儿时,需提前住院待产,做好产前的系统评估,产时做好接产准备,尤其要正确评估胎儿体重与产妇骨盆不相对称时,要果断决定剖宫产终止妊娠。⑤其他因素:包括产程过长、分娩方式等,当第2产程延长或胎儿窘迫,需要采用阴道助产是一种尽快结束分娩的手术。若技术不熟练牵拉胎头过度或胎头娩出困难,极易发生新生儿窒息。剖宫产本身是新生儿窒息的一种危险因素,尤其是社会因素导致的择期行剖宫产的胎儿,其娩出前经挤压可能导致出生后引起湿肺而窒息。因此,需准确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提高手术操作技能,以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表1

168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百分率分布

产科因素轻度(例,%)重度(例,%)合计(百分率分布)

脐带因素51(82.26)11(17.74)62(36.91)

羊水因素31(79.49)8(20.51)39(23.21)

胎盘因素19(76.00)6(24.00)25(14.88)

胎儿因素12(70.59)5(29.41)17(10.12)

产程异常9(69.23)4(30.77)13(7.74)

分娩方式5(62.50)3(37.50)8(4.76)

不明原因3(75.00)1(25.00)4(2.38)

注:从表可见,各类产科原因中占前3位的是脐带因素,占36.91%、羊水因素, 占23.21%和胎盘因素,占14.88%, 合计126例,占75.00%; 另外胎儿因素、产程异常、分娩方式及不明原因共42例,占25.00%。

总之,对孕妇进行定期的产前检查,能够尽早的发现和处理意外事件,具体指导孕妇在孕期内的饮食、用药等;加强对胎儿的监测,及早发现并纠正胎位异常,对孕妇及胎儿做好健康检查,保证母婴的安全。积极处理原发疾病,减少妊娠合并症,直至安全分娩。同时加强产程中的操作,正确处理脐带因素、胎盘功能不全、羊水过少、早产、畸形等危险因素,是预防新生儿窒息的重要措施[8]。

参 考 文 献

[1] 潘彩华. 322例新生儿窒息病因探讨.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 3(6): 360.

[2] 赵红梅,李春香. 162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与对策.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 6(22): 1954,1955.[3] Galeano P, Blanco CE, Madureira D, et al. Long,lasting effects of perinatalasphyxiaon exploration, memory and incentive downshift. Int J Dev Neurosci,2011, 29(6): 609,619.

[4] 于春甘.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中国医药指南,2011, 9(23): 111,112.

[5] 贺秀华,邱兆兰,宁长海,等. 围产期高危因素与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关系.中国妇幼保健,2010, 25(2): 193,194.

篇1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cerebellar cortex of human fetal and newborn infants. Methods: The parameters of density,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molecular and granular layer cells of cerebellar cortex of 30 human fetuses (6-10 months old )and 6 newborn infants were studied with stereological methods. Results: The values of mean volumes and mean free path of the molecular layer cells increased while their volume density(Vv), surface density(Sv) and nucleusvolume density(Vvn,c) decreased as the fetal development, but these indexes were stable for mature fetal and newborn infants. The values of the volume densities, numerical densities, surface densities and mean volumes of the granular layer cells increased while their mean free path and nucleusvolume density decreased as the fet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during the 7-8th month. Conclusion: The transfer, proliferation , differentiation of the cerebellar cortex molecular layer cells were complete before and after the birth; but the transfer, proliferation , differentiation of the cerebellar cortex granular layer cells continued after birth. The important phase for cerebellar cortex development is the 7-8th month in fetal phase.

[KEY WORDS] Cerebellar cortex; Development; Stereology; Fetus; Infant; Newborn

小脑是较高级的躯体运动调解中枢,有关各种动物小脑皮质的发育方面的报道较多[13],但对于人胎儿小脑皮质神经细胞发育的研究很少,特别是应用体视学方法研究更是少见,国外Gudovic B[45]等人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不同时期小脑皮质蒲肯野细胞和橄榄核神经细胞的发育进行体视学研究。我国钱雪松[6]等应用HE染色和超薄切片技术,对4~8月人胎儿小脑皮质细胞构筑和神经细胞的发育进行了定性研究。但未见有关人胎儿小脑皮质分子层细胞、颗粒层细胞发育的体视学(定量)研究。本研究应用图像分析技术[7],即借助显微摄像和计算机细胞分析系统软件对人胚胎小脑皮质分子层细胞、颗粒层细胞发育进行定量分析,从中获得不同月份人胎儿小脑皮质分子层细胞、颗粒层细胞的体密度(Vv)、数密度(Nv)、表面积密度(Sv)、核体密度 (Vv n c)、平均自由程( )等参数,探讨其发育规律,为国人胚胎学神经系统的发育提供体视学参数和添补新内容,为胚胎脑组织移植的研究提供形态学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标本制备

取药物引产新鲜胎儿30例及新生儿6例(出生4~13 d,平均7. 5 d),胎龄19~38 W,按每4 W为一胎龄组,每组4~7例。6~10月胎龄为第1~5组,新生儿为第6组。每例随机取小脑组织2小块, 10%甲醛固定后,酒精脱水,石蜡包埋,随机定位方向,连续切片厚4 μm,每隔20片裱片1张,每块组织裱片3张, HE染色后观察。每例标本取1块组织测量其固定前、后大小,计算收缩系数。

1.2 观察与测量

应用Motic公司生产的数码显微镜照相系统观察,放大40、100倍物镜下随机拍下图像,每张切片摄取小脑皮质图像10张。然后应用Motic公司研制的2003 2.0版测量软件系统进行测量。分别以小脑皮质分子层、颗粒层为包容空间,测量分子层细胞、颗粒层细胞及细胞核的大小和X相内的细胞数。测量前进行图像放大倍数校正。软件系统自动显示其细胞截面长半径、短半径、周长及截面积等。以电子表格格式导出并保存。最后根据相关公式[5]计算各项参数,并进行切片厚度校正。所得数据均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计算结果显示,分子层细胞体密度、数密度、核体密度随胎龄增加而趋于减小,平均体积和平均自由程均逐龄增大, 其增加或减少在7~8月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经t检验P0.05。见表1。

颗粒层细胞数密度、体密度、表面积密度和体积均随胎龄增大而增大,核体密度、平均自由程则随胎龄增大而减小, 其中数密度、体积、核体密度3项参数在7 ~8月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经t检验P

3 讨论

小脑皮质发生不同于中枢神经其他部位,小脑板神经上皮细胞增生并通过中间层迁移到边缘层表面,形成一薄的细胞层称外颗粒层,部分细胞从室管膜层迁移到外颗粒层下方,形成蒲肯野细胞层。20周以后,外颗粒层细胞迅速增生,同时一部分细胞又由表面向内迁移,分别形成分子层的蓝状细胞、星形细胞和内颗粒层细胞。我们观察到分子层细胞密度早期增加而晚期细胞密度下降,可能是细胞增殖、迁移与调亡共同作用的结果,与程相树等[1] 观点一致。分子层细胞数量在出生前、后保持恒定,表明分子层细胞的迁移、增殖及分化约在出生前、后完成,与刘斌[8]的观点一致。

颗粒层细胞密度自8月至出生,其数密度、体积不断增加,出生后仍然有增加的趋势,表明颗粒层细胞的迁移还在继续。程相树等[1]观察小鼠小脑皮质的组织发生认为小鼠颗粒层细胞的迁移和分化在出生后70 d完成,钱雪松等[6,8] 认为,人胚胎颗粒层细胞的迁移和分化可能持续至出生后6个月~2年,究竟这些细胞的迁移和分化持续多长时间,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颗粒层细胞的数密度变化较复杂, 呈S型生长,先下降后增加,表明胎儿小脑的发育呈现快慢交替、不均速发展。分子层和颗粒层细胞体积和数量均在 7~8月间变化较大,表明7~8月间是神经细胞发育的重要时期,与钱雪松[6] 等观点一致。 分子层和颗粒层细胞核体密度随着小脑的发育而逐步减小,这表明细胞质增大的速度大于细胞核,原因是细胞质内各种细胞器特别是尼氏体的逐步增多,意味着细胞的功能已逐步建立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程相树,蒋杞英,胡艳秋,等.小鼠小脑皮质的组织发生[J].解剖学杂志,2007,30(5):576581.

2 徐永平, 张涌,郑月茂,等.山羊胚胎小脑皮质的形成和发育[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2):8790.

3 邢洪涛,吕永利,张丽颖. 大鼠胚胎小脑的发育学研究.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7,26(4):543.

4 Gudovic R, Milutinovic B . Regressional changes in inferior olivary nucleus compared to changes of Purkinje cells during developmnt in humans[J]. Hirnforsch,1996,37(1):6772.

5 Milutinovic B, Gudovic R, Malesevic J. Regressional changes of human erebellar cortex and hypoglossal nucleus during development[J]. Hirnforsch,1992,23(45):35736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你好,需要期刊咨询服务吗?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8:00-24:00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客服服务
期刊咨询
订阅咨询
投诉留言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期刊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