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新能源汽车节能技术的应用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现有汽车能源环境污染分析
传统的汽车燃料主要包括:汽油、柴油等。这些燃料燃烧后带来的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醛类等。其中,甲醛会对人体造成十分大的伤害。甲醛属于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眼睛都会产生刺激性作用,在甲醛浓度较高的地方,人还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胸痛和咳嗽等症状。丙烯醛也属于刺激性气体,会给支气管细胞、眼睛、呼吸道等带来刺激和损害。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带来的危害则主要是环境危害。
2节能技术研究
随着人们出行使用汽车的频率越来越高,人们对燃料的消耗也越来越多,地球上的能源已经渐渐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现在市面上的大部分汽车节能技术不到位,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要解决这一问题,需研究出更先进、更易用的节能技术。
2.1汽车混合动力技术
混合动力技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节能技术,是指发动机和电动机的组合,目前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增程式混合动力技术,发动机只发电不驱动,电动机直接驱动的驱动方式;二是并联式混合动力,发动机既发电也驱动,电动机直接驱动的驱动方式;三是混联式混合动力,发动机既驱动也发电,由两个电动机驱动的驱动方式。
2.1.1增程式混合动力技术
增程式混合动力技术也称串联式混合动力技术,其代表车型是雪佛兰-沃蓝达。这种动力技术的优点有三个:一是只要有燃料就可以行驶,不用担心电池的电量不足;二是汽车的电池可以直接充电;三是发动机能够在最舒适的转速区间工作,以保证较低的油耗。但这种动力技术的缺点也十分明显,一是由于能源经过两次的转换,其效率偏低;二是由于只有电动机驱动车辆,所以电动机功率较大,同时为了保证电动机的续航,对发动机的功率和电池的容量都有一定的要求。
2.1.2并联式混合动力技术
并联式混合动力技术的代表车型是比亚迪-秦,这款车体内有一个发动机和一个电动机,而且车体内的电动机和发动机都可直接驱动车轮。这种动力技术的优点有两点,一是这种动力技术的成本是最低的,只需要在车内安装电动机和电池;二是其起步扭矩大,会产生较为强烈的推背感。而这种车的缺点也有两个,一是两者同时工作的时间不长,不能保持太久的高功率高扭矩;二是在正常的行驶情况下,只有发动机工作,与其他汽车相比没有节省太多的油耗。
2.1.3混联式混合动力技术
混联式混合动力技术的代表车型是凯美瑞尊瑞。混联式混合动力技术更有效地结合了上面两种动力技术,在这种技术中,发动机的动力由动力分割机进行分割,一部分直接对车轮进行驱动,而另一部分则被用于发电,所产生的电能用来驱动电动机,电动机的使用比例比并联式中电动机的使用比例更大。这种动力技术的优点也有两种:一是摆脱了充电桩的限制;二是能真正实现电动机与发动机长时间同时工作。其缺点也有两点,一是结构复杂而且成本最高;二是汽车的车身重量会有所增加。
2.2汽车压燃技术
目前汽车传统点火方式有两种,分别是火花塞点火和活塞压燃点火,活塞压燃点火的压缩比更高,而火花塞点火则使发动机的噪音和工作震动更小。汽车压燃技术是将传统的火花塞点火方式和活塞压燃点火方式进行结合,通过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使燃料可以在同一时间内燃烧,从而达到提高燃油使用率的目的。采用压燃技术能使发动机的燃烧温度降低,减少辐射热传递,而且燃烧周期更短,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2.3汽车可变排量技术
可变排量,也称为切缸工作循环,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被通用汽车公司运用于凯迪拉克汽车上。目前在中国已经研究出通过控制发动机的进气温度来控制排量的技术。这项技术是根据空气冷缩热胀的原理,在汽车刹车或者怠速时,汽车的热气管道会向发动机输入热空气供内燃机燃烧,空气密度的降低使得在保证理想空燃比的前提下,能够降低喷油量,而同时因为进气密度的降低,压缩进程时压缩空气所需的能量也随之而降低。因此,我们可以在发动机体积不变的前提下,使汽车在刹车和怠速时降低发动机的功率,减少喷油,降低排放。
2.4汽车结构节能技术分析
汽车的结构和部件的设计,都对汽车的油耗高低产生着一定的影响。例如更贴近流线型的车身,受到的空气阻力会更小,也更能节省能量。下面我们将从汽车的结构方面对汽车的节能技术进行分析。
2.4.1车身设计节能分析
由于汽车的行驶过程是在空气中运动的,而空气自身无时无刻都在运动,因此,汽车与空气的相对运动会给汽车的行驶带来阻力。汽车与空气间的相对运动速度越高,则给汽车行驶带来的阻力就越大;汽车与空气间的相对运动速度越低,则给汽车行驶带来的阻力就越小。想要减小空气阻力,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分别是减小汽车的空气阻力系数以及减小汽车的迎风面积。
2.4.2车辆自重节能分析
相同车辆的油耗一般会随着车身重量的升高而升高。因此,减轻汽车自身的重量,也会对降低油耗有很大的帮助。应用镁合金、铝合金等材料来制造汽车,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汽车的车身重量。
3新能源技术
除了对节能技术进行研究,尽快找到更加环保的新能源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方向之一。
3.1混合动力技术
目前我们所指的混合动力汽车,一般指使用发动机和电动机同时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即油电混合汽车。汽车的行驶功率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由电动机或发动机单独提供,也可以由两者同时提供。相比起传统的汽车,这种汽车的油耗非常低而且燃料燃烧充分,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这种技术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3.2氢动力技术
氢动力技术主要应用于氢动力汽车。与传统的动力汽车相比,氢动力汽车不排放尾气而排放纯净水,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零排放,而且可以储存更多的能源,是一种非常好的技术。但与此同时,应用这种技术的车辆与传统车辆相比,成本高于20%。作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氢动力技术有很多的优点。一是能源转化效率高,氢动力技术的能源转化效率为60%~80%,是传统内燃机转化效率的2~3倍。而且氢动力电池本身不参加化学反应,没有损耗,燃料电池在工作的时候没有噪音和震动,因此,这种技术已经成为目前新能源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3.3燃料电池技术
燃料电池汽车也可以看作电动汽车的一种,但与电动汽车不同的是,燃料电池汽车不需要充电,在汽车没有电的时候,只需要给电池装满燃料就可以了。和普通的电池相比,燃料电池的特点在于可以自行补充燃料,而不需要反复充电。这种技术的原理是,氢在燃料电池中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此产生出电能,来推动电动机工作。燃料电池具有以下优点:一是不排放废气,直接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是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三是没有噪音、运行平稳,减少了噪音污染;四是提高了燃料的经济性;五是减少了汽车的机油或者汽油泄露带来的对水资源的污染。燃料电池的技术核心主要包括控制器技术、电机技术与电池技术。
4汽车节能技术应用——以卡罗拉双擎为例
下面我们对卡罗拉双擎进行分析。卡罗拉双擎是丰田旗下的一款油电混合动力汽车,这款汽车的动力由发动机和电动机共同提供,卡罗拉双擎在启动时只用电动机进行启动,这时的发电机不工作,而在加速时,则由发动机和电动机共同提供动力,以提供更强的加速性能,同时在减速和制动时可以回收能量,给电池充电。从节油方面来看,卡罗拉双擎的发动机燃烧效率达到38%,比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汽车的燃烧效率都高。因为汽车的热燃烧效率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因此燃烧效率越高,汽车的节油性能也就越好。与传统汽车相比,这款汽车可以智能控制发动机,从而达到有效延长发动机寿命的目的,而且其日常维护方式跟普通汽车差不多,对于车主而言也十分方便。
5结语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目前市面上已经有着很多的节能方法。随着人们对环境的日益重视,这一方面在将来也一定会有更大的提高。我们也需要持续关注这一方面的发展,只有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共同提高,我们的社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作者:臧秀源 单位: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篇2
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正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节能与环保正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主题。汽车燃油消耗和废气排放,已经成为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主要诱因,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在汽车工业中应用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研究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已经成为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汔车动力正从汽油向清洁柴油、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方向过渡。本文就当前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1.汽车节能技术
1.1汽车混合动力技术
汽车混合动力技术是当前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中发展较为成熟的一项技术,也是人们较为熟悉的技术。在汽车混合动力技术方面,丰田作为先行者凭借混合动力的环保理念取得了极好的成级。目前所采用的汽车混合动力技术,有汽油机与电动机混合、柴油机与电动机混合两种。实际上,混合动力技术主要是应用电动机和发动机相配合,以获得加速成和爬坡等工况下所需要的爆发力,而在汽车高速巡航状态时,则减少发动机出力,从而减少发动机的油耗。此外,混合动力技术还有能量回收技术的应用,在汽车制动情况下,可以将制动所产生的热量进行转变,提供给电动机作为能量。
通常情况下,混合动力汽车可以选择单独使用电动机驱动。从电机输出功率在整个混合动力系统功率中所占的比重来看,可分为混合动力系统、轻混合动力系统、中混合动力系统、完全混合动力系统。第一种混合动力系统所采用的混合动力,是在内燃机上增加启动电机的方是所获取的,所采用的启动电机是发电启动一体式电动机,以此为基础控制发动机启动和停止。轻混合动力系统则采用集成启动电机,这一第汽车减速成和制动时,能够吸收部分能量,而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发动机则等速运转。中混合动力系统采用高电压电机,当汽车在加入或大负荷状态时,电机辅助驱动以补充发动机自身功率的不足。完全混合动力系统采用高压启动电机,其混合程度可达50%以上,是当前混合动力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1.2蓝驱技术
蓝驱技术是在原发动机和车型基础上进行优化,以降低汽车燃油消耗的节能技术。相较于普通车型,应用蓝驱技术的车型调整了变速箱3挡到5挡的传动比,使汽车在高速成巡航状态下能够更省油。同巅,蓝驱技术还从空气动力学原理出发,对车身设计进行了优化,如底盘高度、风阻系数、胎压、滚动阻力等。
1.3汽车压燃技术
目前汽车所采用的往复式内燃机,所采用的燃料主要为汽油和柴油,汽油采用火花塞点火,柴油采用活塞压燃方式点火,点火方式的不同使得紫油机压缩比比汽油机更高,燃油效率相对较高,但汽油机所采用的火花塞点火方式,使其发动机工作震动小,噪音小。汽车压燃技术则是将两种技术进行融合所产生的新技术,采用汽车压燃技术的发动机,其技术结构相较于普通发动机更为复杂,其压缩比更高,燃料能在同一时间燃烧,从而提高了燃油使用率,同时由于采用了稀薄的混合气压缩点燃,能有直接通过调节喷油量来调节扭矩而不用节气门。此外,由于采用压燃技术,发动机燃烧温度极低,能有效减少辐射热传递,且燃烧周期短,其燃烧过程更多是化学反应,在目前污车节能技术中发展相对成熟。
2.汽车新能源
2.1氢动力技术
氢动力目前主要应用于宝马和本田两个汽车品牌之中。在宝马汽车中,应用了一套绝热能力极佳的储气系统,该系统采用多层复合金属材质,采用3mm中空设计,可以有效的将槽内温度保持在-250℃,用以储存气动力技术所采用氢气燃料,能有效的将氢气维持在液态情况下。虽然这个储气系统体积庞大,但能够省却安装冷却机构的空间,因此可以不增加体积和生产成本,同时不用增加机械结构。不过氢动力技术最初设计的目的,并不是纯粹氢燃料动力,而是采用汽油/氢气双燃料,真正使用氢单一燃料的车型在首批产品中仅有5辆。
采用氢气作为燃料,其烧烧特性同汽油并不相同,在采用汽油/氢气双燃料时,很难将燃烧效果最佳化,既便达到了,在进行汽油和氢气燃料切换时,汽车动力也会产生明显的落差。为此,在实际应用中,对两种燃料的动力曲线进行了限制,使得汽车动车受到部分限制,以使乘客感受不到切换时动力上产生的落差。
2.2电力驱动技术
电力驱动是将汽车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替换为电动机,采用电能作为能源,为汽车行驶提供动力。这种技术所采用的燃料清潮,同时输出扭矩大,应用在汽车中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采用电力驱动技术,其难点在于动力充电的问题,以及充电后汽车续航能力的问题,虽然目前应用电动力技术的汽车已经开始量产,但这两个问题依然没能得到良好的解决。实际上,电池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研究的关键性技术之一,目前主要集中在电池安全性、可靠性、轻量化等方面,需要重点支持驱动电机系统、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电动制动等能力。根据规划,我国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车速成不低于100公里/小时,驱动能力与成本都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2.3燃料电池技术
燃料电池技术,是采用氢气、甲醇等作为燃料,经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驱动汽车的一种新能源技术。燃料电池的能量是由氢气与氧气发生化学作用所产生的,而不是经过燃烧产生的。这一过程是直接将氢气、甲醇等转变为电能,整个过程不会产生有害物,同时能量转换效率比内燃机更高,是一种理想的节能环保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单个燃料电池所提供的动力极为有限,通常需要结合成燃料电池组,以获得足够的动力。目前,燃料电池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福特、丰田、通用等汽转公司,具有极高的价值。
3.结束语
当前全球都面临着能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能源储量不足、能源利用效率低、现有能源结构污染严重等方向。需要积极研究新能源作为替代,开发新的节能技术,从而降低汽车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促进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史永基,高雅利,王宇炎.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技术研究进展[J].传感器世界,2011(07).
篇3
一、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的背景和必要性
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前宣布到202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要降低40%一45 %,因此中国需要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以推动整个社会逐步向节能、环保、低碳转变,实现和谐科学发展。大部分的工程车辆侧驱动在操作时,总能量消耗,在工作变动频繁的负载变化范围,有各种形式的功率损耗,其能源消耗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为了提高效率,它已成为更重要的是节省能源。我国实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将节能减排成为基本国策,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出台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政策法规和通知,以保证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实施。
随着全球工程车辆的快速发展,各种工程车辆和工程机械社会总拥有量的总功率远超过道路运输车辆,因此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破坏也越来越大;作为目前工程车辆主要能源之一的石油资源的储量是十分有限的,为了保证各种车辆工业能够维持长期稳定发展,必须研究节能技术以减少燃油的消耗量。随着新能源和节能技术在汽车上的成熟应用,移植在工程车辆领域进行应用已具备可靠的条件,节能环保的工业车辆更具有市
场竞争力。
二、工程车辆的主要节能技术和应用情况
节能技术是通过技术上的改进和应用,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减少能源消耗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节能技术包括减少能源浪费和增加能量回收两个方面。
1.低能耗技术
工程车辆低能耗技术主要包括:
(1)发动机低能耗技术,如采用电子控制燃油喷射发动机;
(2)整车低能耗设计,如通过减小整车质量和合理匹配传动系来降低消耗;
(3)液压系统负荷传感技术,采用节能的液压元件和先进的节能液压系统,以提高液压系统的效率;
(4)起升无级调速系统,根据工况需要控制动力输出,提高液压油利用效率,实现节能高效等等。
2.混合动力技术
混合动力指具备两个以上动力源,并发挥各自优势以提高动力系统的性能和能源使用的效率。按混合方式不同,混合动力可分为并联式、混联式和串联式三种。现在常说的混合动力一般是指油电混合动力,即燃料(汽油、柴油)和电能的混合。随着对混合动力研究的深人,现在的混合动力不仅仅是油一电混合动力,也包括电一电混合(即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的混合动力)以及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等。混合动力的工程车辆,一般节约能耗约为20一40% o
油一电混合动力车辆目前油一电混合动力车辆根据混合动力的不同,目前主要也分为并联式、混联式和串联式三种。
①并联式(PHV)主要以发动机驱动行驶,利用电机所具有的再启动时产生强大动力的特征,在车辆起步、加速、爬坡等发动机燃油消耗较大时,用电机辅助驱动的方式来提高整车动力性能,降低发动机的功率配备,使发动机长时间工作在高效区,降低油耗和排放。这种方式的结构比较简单,只需要在车辆上增加电机和蓄电池。
②混联式(PSHV)在低速时只靠电机驱动行驶,速度提高时发动机和电机相配合驱动。启动和低速时是只靠电机驱动行驶,当速度提高时,由发动机和电机共同高效地分担动力,这种方式需要动力分离装置和发电机等,因此结构复杂。
③串联式(SHV)只用电机驱动行驶,发动机作为动力源带动发电机,通过电能中间储存来平抑峰谷,以提高系统效率。车辆只靠电机驱动整机的行驶,驱动系统只是电机,但是因为同样需要安装燃料发动机,所以也是混合动力的一种。
3.新能源技术
①新能源
新能源又名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或者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回收利用、循环利用、将不同能源用到同一个动力系统中等),包括刚开始开发利用以及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等。还可以说,新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②工程车辆新能源技术的应用情况
汽车工程的发展往往是叉车工业发展的前奏,新能源技术上在汽车工业的先行运用,给新能源叉车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国际主要叉车企业早已着手开发新能源技术和推出新能源叉车,如:林德于2008年的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展出世界第一台带涡轮增压的直喷式氢发动机叉车和燃料电池叉车,前一种是直接将氢燃料注人内燃机燃烧,另一种是将氢通过燃料电池转化为电能驱动电机,两种方式的排放物都是纯水,作业时不产生任何污染,效率相比传统叉车可以提高30%一50%。
今年5月,林德推出了第一台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叉车―林德E30电动平衡重叉车;2008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丰田叉车展出了氢动力叉车,日产已于2009年推出环保型的铿离子电动叉车,还有其他的正在研究中的新能源工业车辆,如美国的雷蒙德(Raymond)和科朗(Crown)也均在致力于氢动力叉车的研究,三菱、力至优也在联合开发特制的燃料电池叉车,永恒力正在致力于研发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作为动力的叉车。
很明显,国外的工程车辆制造和研发技术仍然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我国部分叉车制造企业也开始开发叉车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但受限于对燃料电池的供应及相关配套的影响,还处于初期的研发阶段,需要加倍努力。
三、工程车辆节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1.混合动力车将成为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过渡的主流车型
在相当长时间,中国还是要走新能源和传统能源相结合的道路。混合动力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是毫无疑问的,因而,当前发展混合动力技术是势在必行的。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传统能源的利用还不够充分,经济基础决定了仍无法放弃传统能源,经济的发展大部分还需依靠传统能源。
2.节能水平将成为工业车辆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各种节能措施将在车辆上得到综合性应用,车辆的节能效果进一步提升。举例来说长期以来内燃叉车一直占领中国工业车辆销售市场的主导地位,时至今日,电动叉车仍仅仅只占到总销量的20%左右。和先进国家电动叉车占40%一65%相比,应该说中国电动叉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鉴于对低碳、环保的要求,这将会成为促使我国电动叉车快速发展的直接因素。
3.石油燃料的成本越来越高,纯电动车、燃料电池车(包括混合动力)取代内燃车是必然的趋势。
4.随着燃料电池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基于燃料电池等清洁能源的混合动力车将会逐步发展起来,中国电动车辆市场的发展前景将会逐步向发达国家跟进看齐。工程车辆节能和环保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工程车辆的节能技术将成为未来推动车辆行业的发展的重要动力。也可以说由未来在节能和新能源技术的经济增长点。谁掌握了节能和新能源技术,谁就能在未来的低碳经济国际竞争的话语权。因此,新能源,混合总功率,能量回收等节能技术将在今后的工作广泛应用于工程车辆的发展过程中。
参考文献:
篇4
篇5
汽车新能源;汽车节能;节能技术
1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进步,汽车行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成为人们日常出行中的重要交通工具,但同时也增大了能源的损耗,油品燃烧所产生的废气被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增大了空气污染的速度。采用新能源代替油品消耗,能够节省大量的石油资源,同时在汽车的尾气排放治理中也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因此新能源汽车应用得到了高度重视,各大汽车生产企业在对产品进行设计时,也会重点考虑在使用中新能源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燃烧,为汽车行驶提供动能。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压缩混合气体,配合汽油使用后能够为汽车行驶提供充足的能量,同时也减少了汽油的损耗量,混合气体在压力作用下进入到燃烧装置中,被点燃后所释放出的能量可供汽车行驶运行,并且这样的环境下所进行的动力传输形式更合理,不会造成使用隐患问题。检测汽车排放尾气中的成分,可以发现仅仅有少部分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在环保部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新能源汽车是采用混合能源供应形势来实现动能转换的,由国外传入到我国,今年来发展迅速,已经能够实现自主研究,在国内大型汽车生产厂家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由于汽车的供能形式发生转变,在燃烧技术上自然也有明显的变化,充分运用HCCI模式,能够在基层中形成稳定的传输体系,在燃烧气体被传输前,就已经进行了压缩,提升混合气体的浓度,这样在启动的瞬间动力能够达到甚至超过单一油品功能标准,内燃机中的传输流程有所增加,但燃烧以及动能传输的时间却并没有增加,这是新能源汽车中独有的优势。
2新能源汽车的节能技术应用
2.1混合动力汽车
电能作为新型清洁能源在汽车设计生产环节得到了大力应用,处于清洁自然能源,混合动力是新能源汽车中常见的能源供应形式。通常情况下是将多种能源混合应用,汽油、天然气以及电能。这样的功能形式下将汽车不同区域的能源需求详细区分,虽然是混合动力,但燃料仍然是独立存储的,同时功能达到汽车的形式能量需求,在这样的供能形式下汽车得到了稳定的动力,能够满足各类行驶需求。燃烧油品不但行驶成本增大,同时也会造成排放尾气中污染物质含量超标。新能源汽车行驶中只燃烧少量油品,结合电能共同使用,这样在总的能量输出上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石油资源。电能存储需要蓄电池的参与,设计阶段对蓄电池的使用年限进行了严格的检验,避免汽车更换的废品造成环境污染。汽车驾驶人员可以自由的切换供能形式,在电能与油品方面,人群基数较大的市区内应用电能,这样就不会排放出尾气,在路面状况比较复杂的野外区域应用汽油供能形式,能够节省行驶时间。
2.2电动汽车
风力发电以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逐渐的完善,使得电能成为新能源汽车设计阶段首要考虑的,电能汽车产品也逐渐增多。以电能为消耗能源来实现汽车行驶供能需要对车载蓄电池进行设计,尽量在满足蓄电需求的前提下减小体积,这样汽车的外观设计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系统内部电能被转换成为动能,带动发动机设备运转,汽车达到了行驶的能源供应标准,进而驱动行驶。随着新能源汽车生产以及使用数量不断的增大,城市内也建立了大量的充电站,可以为汽车的蓄电池补充电能。电动汽车可以做到零污染零排放,这一点是柴油以及汽油汽车所不能实现的,所补充的电能也由清洁环保的方法所生产出来,符合能源可持续发展理念。目前的设计生产技术能够达到合理的充电间隔时间,并且动能也完全能够达到行驶需求标准。不过电能汽车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缺点,蓄电池部分的体积大重量大都会影响到汽车行驶速率,并且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反复充电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新的电池装置,增大了使用阶段的成本投入,相信在未来的技术发展中上述问题都能够得到更合理的解决。
2.3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是通过气体燃烧反应来为汽车行驶提供能量的,与传统的功能形式不同,在使用阶段会将预存的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相互结合。这两种气体混合后得到的气体具有可燃性,被点燃后所释放出的能源补充给电池,使电能永远更持续长久的能量,解决运行使用解读所遇到的不合理问题。这种功能方式中所产生的尾气排放仅仅是水分,并不会产生污染物质,符合汽车节能设计理念。采用该种供能模式的汽车需要安装蓄电池,氢气存储装置,运行使用的成本较低,但这些基础设施的安全所占有的体积比较大,限制了对汽车外形的美观设计,该技术目前正在全面研究中,仅仅在小范围内投入使用,完全研究成功后,必然能够代替传统功能模式,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方向。
3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中的建议
面对新能源汽车对我国发展带来的好处,政府需要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道路中起到主导作用,通过宏观调控来整合国内有限的资源,从而高效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技术。从新能源汽车节能方面进行突破,避免在传统汽车发展过程中所走过的弯路。同时在我国自主研发的基础上,鼓励国外投资者对国内的汽车企业进行投资,增强与国际一流新能源汽车厂商的技术交流,提升世界影响力。
4结语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对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大幅度缩小我国汽车行业与世界汽车行业之间的差距。随着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不断加大,我们应积极响应,通过自主研发与整合资源,切实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健康、快速的发展。
作者:范志强 杜闯 董天宇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
篇6
1)能源供应压力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产销总量持续增长,2013年和2014年汽车销量分别超过2100万辆、2300万辆,到2014年底,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 5亿辆。目前,汽车用汽柴油消费占全国汽柴油消费的比例已经达到55%左右,每年新增石油消费量的70%以上被新增汽车所消耗。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将持续增长,由此带来的能源紧张问题将更加突出。
2)环境保护的压力
据研究,我国雾霾形成机理复杂,汽车尾气对雾霾的影响比重还在研究。但不解决汽车的环保问题,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必然受到限制。
31和谐汽车社会的压力
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较低。截止2014年底千人汽车保有量约112辆,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6辆、欧美国家大干500辆的水平。每个家庭拥有一部汽车应该是未来“中国梦”的一部分,汽车必须实现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2)国际汽车节能标准法规动态及趋势分析
为应对全球性的资源短缺和气候变暖,巩固和提高汽车工业未来国际竞争力,欧美日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都在采取积极措旌,推动和促进汽车节能技术发展、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水平,相继完成新一轮针对2020年甚至更长远的各年度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标准法规制定,对乘用车燃料消耗量及对应的CO2排放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
日本已经提出了至2020年的轻型汽车燃料经济性标准,乘用车平均燃料经济性水平将达到20.3km/L,与2009年的16.3km/L相比,燃料消耗量下降约20.3%。
欧盟于2009年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手段取代自愿性的CO2减排协议,在欧盟范围内推行汽车燃料消耗量和CO2限值要求和标示制度,要求到2015年和2020年乘用车CO2排放分别达到130g/km和95g/km的目标。
美国于2010年4月和2012年8月分别了针对2012年~2016年(第一阶段)和2017年~2025年(第二阶段)的轻型汽车燃料经济性及温室气体排放规定,要求2025年美国轻型汽车的平均燃料经济性达到54.5mpg。
世界主要国家燃料消耗标准对比见表1。
尽管各国乘用车保有结构和技术特征存在一定差别,对乘用车节能指标的要求也不同,但从整体来看,各国都在通过技术标准和法规不断加严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要求,整体趋势是到2020年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达到su100km左右。
2我国现行消耗量标准及实施情况
(1)标准体系概况
为应对汽车燃料消耗快速增长及由此引起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我国从2001年开始正式启动汽车燃料消耗量标准及政策研究。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主要根据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了GB 19578-2004《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和GB 27999-2011《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等一系列有关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限值和标识的重要标准,现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汽车燃料消耗量标准体系(见表2)。
(2)标准实施情况
1)GB 19578-2004的实施
GB 19578-2004是我国汽车节能领域第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从此开始,我国逐步建立、实施了汽车节能管理制度,陆续将乘用车、轻型商用车及重型商用车纳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规定在我国生产并销售的车辆必须满足相应的燃料消耗量限值。
2)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
为进一步完善汽车节能管理制度,我国制定了GB 27999-2011,在单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目标值的要求。2013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 (2013年第15号公告),明确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的核算范围、核算主体、核算方法。工信部会同相关部门,于2013年9月公布了2012年下半年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情况的公告:2014年9月公布了2013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情况的公告:2014年10月了《关于加强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明确对不达标企业,将采取公开通报、限制新产品申报、限制扩大产能投资以及加强海关通关审核、进口检验、生产一致性核查等管理措施,并提出投资管理要加强燃料消耗量审核,企业应主动采取整改措施等要求。
3)支撑节能汽车发展的财税政策
明确节能汽车要求,工信部于2010年5月出台节能汽车(1 6升及以下乘用车)推广补贴政策及2012年出台节约能源车船税优惠政策。
3标准修订过程及主要活动
(1)前期研究及任务来源
从201 1年开始,工信部即安排汽标委开展2016年~2020年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标准制定前期准备工作:一方面加强国际交流,密切跟踪国际上特别是欧盟、美国、日本等汽车生产和保有大国(地区)的汽车节能标准法规及政策的动态、变化原因及其影响;另一方面,加强对我国乘用车技术状态和燃料消耗量水平定期技术分析。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规划》,明确了我国汽车节能标准的整体目标,要求2020年当年乘用车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达到5.OL/100km。2012年7月2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GB 19578和GB 27999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计划。
(2)主要工作过程
GB 19578和GB 27999修订工作于2012年正式启动,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牵头组织国内外主要汽车生产企业、检测机构共同开展。通过会议交流和走访系统深入了解我国乘用车企业节能技术应用状态和储备情况,以及对未来标准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完成乘用车技术状态和燃料消耗量水平调查、节能技术应用状态及节能潜力与未来产品规划调查,通过场景假设对乘用车节能潜力及成本进行了分析。经多次讨论修改于2014年1月完成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并于2014年1月21日至2014年2月28日向47家主要汽车生产企业及相关机构发送征求意见的函件,对标准定义、新能源汽车能耗测定及核算、车型燃料消耗量评价指标以及导入计划等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标准送审稿,并于2014年7月10日通过标准审查,会后按照审查意见对标准进行了补充完善,形成报批稿。
2014年10月7日~12月5日,GB 19578和GB 27999进行WTO通报,收到欧盟、日本关于尽快启动循环外节能技术标准研究等评议,我国政府给予了回复。考虑到第四阶段标准实施需要给企业预留充分的准备时间,行业希望标准尽快出台,2014年12月22日两项标准正式。
(3)节能技术潜力及经济成本分析
针对2020年我国乘用车产品平均燃料消耗量达到5L/100km的目标,产品主管部门从整车、发动机、变速器、车轮/轮胎等几个方面,组织开展较大规模的节能技术发展及应用状态调查,对我国主要企业及乘用车产品的技术状态进行初步的分析,梳理节能技术应用现状,对特定技术的成本、节能效果进行调查,组织开展验证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技术成本分析。其主要工作过程见图1。
从减少车辆行驶所需阻力、提高热动能量转换效率、减少能量传输过程损失、减少辅助能量消耗、优化车辆能量管理等五个方面,提出应对2020年节能标准的技术选项(见图2)。
依据企业提供的技术、成本、节能潜力分析,实现《规划》中2020年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5L/100km的整体目标,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但需增加一定的成本。
4 GB 19578和GB 27999的关系及定位
在我国汽车节能标准体系中,GB 19578和GB 27999是相互支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定位和作用不同。
GB 19578规定了我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的最低要求,适用于我国汽车产品准入管理环节,其目的是为淘汰落后产品,促进我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的全面降低。不满足GB 19578要求的车型,不能获得《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许可,不允许在我国生产、销售和注册及使用。
GB 27999是在GB 19578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企业层面对燃料消耗量提出的要求,其目的是在乘用车车型燃料消耗量满足国家最低准入要求的基础上,允许企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来满足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给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留出一定的灵活性。
同时修订加严GB 19578和GB 27999是对现有乘用车节能管理的完善和升级,一方面通过实施更加严格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加快淘汰较为落后的高油耗车型,另一方面,通过实施更加严格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促使企业加快节能车型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应用,最终推动我国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水平在2020年下降至5U100km左右,对应C02排放约为120g/km。
5 GB 19578-2014主要技术内容
(1) GB 19578-2014适用于能够燃用汽油或柴油燃料、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M1类车辆,包括汽、柴油车辆和能够燃用汽油、柴油的两用燃料和双燃料车辆,但不适用于仅燃用气体燃料或醇醚类燃料的车辆。
(2)将现行GB 27999-2011规定的车型燃料消耗量目标值作为新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
这一要求是在对我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水平和车型分布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考虑未来发展确定的。据统计,到2013年底,新认证车型中,达到新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的车型比例超过55%,其产量占比约为66%。因此,实施GB 19578-2014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3) GB19578-2014对新认证车执行日期为2016年1月1日,对在生产车执行日期为2018年1月1日,为现有产品留出了三年的过渡期,充分考虑了企业投资产品回收期。
6 GB 27999-2014主要技术内容
(1)继续采用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评价体系,并按整车质量分组设定车型燃料消耗量评价体系。
从标准体系延续性、有效性及科学性等综合分析,决定继续采用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评价体系,并按整车质量分组设定车型燃料消耗量评价体系。在车型燃料消耗量设定时,为抑制车辆大型化趋势,继续采用并强化抓大放小策略,对整车整备质量较大的车辆大幅度加严车型燃料消耗量要求,适度放松小质量段车辆的车型燃料消耗量要求。考虑到较低质量段车辆的绝对燃料消耗量较低,且总体市场规模不大,对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的影响有限,将质量最小的三个质量段(CM≤750kg、750kg<CM<865kg、865kg<CM<980kg)的限值合并,统一采用865kg<CM≤980kg质量段的目标值要求;实际放松了CM≤750kg和750kg<CM<865kg两个质量段的车辆目标值,受影响车辆所占市场份额约0.3%。
同时,根据我国乘用车平均整备质量逐年增加的事实和趋势,将基准质量段从1205kg~1320kg调整至1320kg~1430kg,对应基准燃料消耗量不变,以避免车辆大型化导致的质量增加对燃料消耗量下降产生不利影响。
(2)将新能源汽车及替代燃料汽车纳入适用范围,并在确定车型燃料消耗量、核算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时给予一定优惠。
为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在2020年之前新能源汽车非化石燃料消耗暂不考虑,并在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时给予优惠。
在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时,按表3所列将新能源汽车的产量或进口量按多倍计算(对超低油耗车辆也给予类似优惠)。见GB 27999-2014的5.1.2~5.1.3。
目前的核算方案是在参照《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并与之衔接的基础上,按照逐年退坡机制确定的,这也是欧美各国的普遍做法。如表4所示,与欧美日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在进行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时充分考虑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
(3)鼓励先进节能技术的应用,从而鼓励汽车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现有试验方法中无法体现或体现不完全、但在实际使用中具有明显效果的节能技术或装置,GB 27999-2014允许在计算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时依据可量化评价的原则,根据其节能效果相应减少车型燃料消耗量。见GB 27999-2014的4.1.7。
1)通过“循环外技术”的定义提出整体的原则,但并不限定具体技术方案,而是代之以更加弹性的描述,以便于根据技术发展情况相应调整;同时,进一步明确“循环外技术”的优惠额度,仅用于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环节。
2)安排汽标委启动“循环外技术”评价方法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成熟一个一个。
(4)适度放松运输效率较高的车辆燃料消耗量要求。
考虑到具有三排及以上座椅的车辆,受车辆用途、结构影响,车辆迎风面积通常比普通乘用车大,并导致其燃料消耗量偏高的事实;同时,考虑上述车辆在实际使用中空载或轻载行驶比例较普通乘用车低,实际使用和运输效率较高,因此,在车型燃料消耗量目标值设定时给予一定优惠,以体现其运输效率优势和实际测量结果的偏差,见GB 27999-2014的4.2.2。
为鼓励小型、轻量化车辆的发展,对整车整备质量不超过1090kg且具有三排及以上座椅的车辆给予额外的优惠。
(5)考虑企业产品开发周期,逐年加严CAFC要求。充分考虑企业产品开发、导入周期,设定较为合理的车型燃料消耗量导入计划,逐年加严CAFC要求,在2020年最终完全达到标准要求。见GB 27999-2014的53及表5。
7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
GB 19578和GB 27999是贯彻落实《规划》的重要措施,旨在推动我国先进节能技术发展和应用,持续降低我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使我国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水平在2020年下降至5L/100km左右,对应C02排放约为120g/km。据测算,到2020年,第四阶段标准将节省燃油约3500万吨,减少C02排放约1.13亿吨。
篇7
二、日本运输部门节能技术的应用
日本特别重视在运输部门推行节能技术和节能标准,日本的各个运输部门和汽车生产厂商也自觉地提高节能技术的应用和研发,具体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快降低汽车能耗和汽车新能源技术
随着汽车业的快速发展,其在能源消耗结构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日本的汽车业高度重视汽车的节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目前,在汽车节能领域日本已经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同重量的日本汽车比美国、欧洲汽车相比平均能耗少30%。
(二)重视铁路的节能优势
与其他运输部门相比,铁路在节能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从运输每公里1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看,当铁路为100时,则公共汽车为413、飞机为643、小轿车可以达到949,接近铁路的十倍。日本各铁路公司对节能都十分重视,也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增强节能效果。由于在铁路的总体耗能结构中,耗能最多的是用于行车方面。约占铁路总耗能量的87%。
(三)采用智能的交通管制系统
2000年以来,日本运输业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在建设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ITS)上取得很大进展,并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道路堵塞、交通事故、环境恶化等道路交通问题。智能交通系统(ITS)是利用最尖端的新系统、新技术将人、车、路连为一体,解决道路交通问题,适应高度信息化社会和新型汽车社会的交通系统。
四、日本民生部门节能技术的开发
(一)建筑节能
从2000年到2005年,日本产业领域的节能效果明显,用能总量基本不变,但民生领域,特别是商业建筑的用能情况却增加了一倍,这引起了日本政府的注意,并一直把加强建筑节能作为节能工作的重要方向。
日本建筑产业提出了“建筑的节能与环境共存设计”的概念,即建筑设计时必须把节能、建筑年限与自然共存、节省资源与能源的再循环等因素同时考虑进去,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构筑大众参与的“环境行动”氛围。主张建设“循环、环保、节约”型建筑。其中“循环”指对各种能源的循环回收和再利用。“环保”指极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如对太阳能、风能等的利用和增加建筑的自然采光、通风设计等。“节约”指建筑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各种设备的运用应采用节能型的,如节能灯、节约型坐便器等。
(二)家电节能
目前,日本的家庭耗能量约占全国总耗能量的10%,对于能源几乎全部依靠进口的日本,家电产品节能化具有特殊重要性。2009年,日本主要家电产品年耗能量比例如下:电冰箱为28.2%、照明为18.9%、取暖设备为31%、彩色电视机为16.2%、空调器为6.4%。
为了节约用电、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日本政府从2003年起启动一项新的节能计划―为居民住宅和办公室安装稳压器。根据这项节能计划,中央和地方政府将负担每户住宅安装稳压器所需费用的三分之一,大约为l0万日元(合830美元)。同时,日本企业还在积极开发未来的新型家电节能技术,包括积极开发以LED(发光二极管)为主的下一代高效照明技术以及积极发展新型节能型信息器械,该系统是以信息中心为控制中枢,以节能型空调、服务器、电源装置等组成的节能系统。同时,到2012年,路由器的消耗电力要比目前减少30%。到2012年左右,液晶后灯消耗电力减半。2020年有机EL显示器寿命要达到5万小时。
篇8
BYD“驭变战略”之二:尊崇用户体验,推动智能化战略,坚持“垂直整合与集成创新”此次比亚迪的另外一大战略是针对汽车电子配置的“智能化战略”,本着“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企业发展理念,以用户体验为导向,比亚迪充分发挥旗下多个产业群的垂直整合优势,实现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快速搭载,让“普世科技”给用户带来更安全、更便利、更享受的用车生活。
展现“技术比亚迪”
TID 与世界同步
动力技术是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长期为合资品牌垄断,近几年比亚迪在这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已推出1.5TI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DCT双离合变速器总成,标志着自主品牌在汽车传统动力总成方面与世界同步。
绿混技术节能新理念
此次解析会上,比亚迪的三大技术之一——绿混技术,是比亚迪能源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它通过智能控制汽车上的能量流动,提升能量转换效率等手段来节省能耗,可谓重构了节能理念。绿混技术依托比亚迪成熟的铁电池技术,改铅酸蓄电池为铁电池,并将动力电池和起动电池合二为一,实现了整车无铅化,以及电池与整车同寿命。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将整车电压平台从12V提升到48V,大大提高车内用电效率。
篇9
2.1节能技术要求
基于节能措施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节能要求包含技术要求,而节能技术是指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来实现节约能源资源、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而根据不同的能源类型采取不同的节能技术,节能技术主要包括节电技术、节煤技术、节油技术、节水技术、节气技术和工艺改造节能技术,其中节电技术包含功率因素补偿技术、闭环控制技术、能量回馈技术,以及相空调供技术、稳压调流技术、电能质量治理技术;节煤技术主要包括水煤浆技术、粉煤加压气化技术、节能助燃剂技术;而节油技术有锅炉节油技术、柴油机节油技术、发电机节油技术,以及汽车节油技术、航空航天节油技术;节水技术包括工业节水技术、农业节水技术、服务业节水技术以及城镇居民生活节水技术;节气技术主要包括民用节气技术、锅炉节气技术以及油田集输系统;而工艺改造节能技术是指通过对生产工艺进行改造,来实现节约耗能目的的技术。由于节能技术分类的广泛性和科学性,已经广泛应用到家庭耗能节能、工业耗能节能、大型建筑节能,以及市政设施节能、交通运输节能等众多领域中,并在技术改良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2.2节能政策要求
2.2.1由于节能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因而节能要求还包括国家的政策要求,而节能政策是指国家为了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控制能源消耗以及减少污染环境排放量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节能政策要求加强技术的节能改良,大力开发和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与新材料,不断调整高耗能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节能产业,从而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保护环境。国家的节能政策要求主要有节能减排要求和节能环保要求。2.2.2节能减排政策要求是要节约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降低能源消耗量,减少废弃物,减少污染环境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以及噪音、有害物的排放,从而减少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等环境污染。节能减排政策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均衡,主要包括节能和减排技术两方面,要求节能和减排同时进行,以避免因过于达到减排结果而造成能源的损失与浪费,其中节能要求合理利用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也要求节约利用电、气、水等自然资源,还要求合理利用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而减排要求要求降低能源消耗率,减少碳排放量直至零排放,从而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减少环境污染。而实现节能减排的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满足人们需求;加大科技创新,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的研究与推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淘汰落后的技术、设备、工艺等,提高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第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发展和推广生态产业园和清洁生产,从而减少污染环境的二氧化碳、三废(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排放直至“零减排”,减少环境污染。2.2.3而节能环保政策要求节约水、电等资源,降低消耗,从而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环保要求。实现节能环保的途径包括:第一,全面加强节能环保意识,企业大力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节水技术、节油技术等节能技术,生产无毒无害的清洁、绿色的产品,同时要节约利用,而城镇居民要节约用电、水、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从而节约资源和能源;第二,企业和居民要减少污染环境的有害、三废的排放,以及生活垃圾的堆积,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3建筑节能施工技术概述
建筑节能是一种以节能技术为主,跨学科、跨行业、应用性和综合性强的技术,建筑节能技术涉及到城乡规划、建筑学与土木、设备、机电专业知识以及材料、环境、热能、电子、信息、生态等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另外,建筑节能技术又与社会生产、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建筑节能技术是以节能技术要求和技能政策要求为主,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细想,以节能技术为中心的现代化先进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与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相比,具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在建筑施工技术目标上,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更注重建筑施工的工期以及工程质量,而建筑节能技术更注重以最低能源消耗来满足建筑的使用性能和高度的舒适感;第二,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更加重视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建筑节能技术在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均衡,即以最低的环境污染为代价来换取经济效益;第三,建筑节能施工技术综合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协调,注重环保,并结合当地的气候、资源等特点来使得建筑设计风格多元化、生态化;第四,建筑节能技术能够循环回收再利用建筑材料,充分利用能源资源、自然资源以及物质资源,同时也采用节能技术,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减少资源、能源、物质的损失与浪费。以此,改进传统建筑施工技术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建筑行业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需要与必然趋势。
4建筑施工技术节能改良是必然趋势
基于建筑节能技术的节能减排与节能环保的先进理念,建筑施工技术节能改良主要是利用新型的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在确保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与质量的前提下,从建筑设计、施工、使用三个方面进行技术节能改良,从而实现循环高效利用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不受污染,而建筑施工技术的节能改良对经济生产活动和人们生活动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在节能环保与节能减排的刺激下,加快了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了科技技术水平,为人民创造了更多的清洁的、舒适的建筑物,从而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基于节能要求,加快建筑施工技术的节能改良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建筑行业的建筑能源、资源、物质的消耗量较大,因此,必须从建筑施工技术上进行节能改良,从而降低消耗,节约煤、油等能源,以及水、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与建筑材料、设备等建筑物资;第二,我国建筑行业的煤、油等常规能源是有限的、紧缺的,经常进口这些常规能源,从而影响国家控制经济命脉-能源,因此要大力采用节能技术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从而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利于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第三,我国建筑行业的能源、资源、建筑物资的利用率不高,出现大量的资源、能源、建筑材料等损失和浪费现象,从而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综上所述,大力应用节能技术,加快建筑施工技术的节能改良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解决我国目前建筑施工技术不足的问题。
5我国目前建筑施工技术改良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节能技术的推广和深入发展,以及国家陆续颁布的关于节能减排、节能环保等的政策,使得建筑行业也认识到建筑施工技术节能改良的重要性,在建筑施工技术中大力应用了节能技术,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得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不仅有效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提高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和建筑工程质量,而且达到了污染排放量的标准,但是在施工技术节能改良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和实施,不利于建筑施工技术的进步。第一,由于我国建筑行业采用节能技术的起步晚,而且建筑节能技术只是在一些大城市、大型建筑工程中应用,然而一些中小城市、中小型建筑工程对节能技术的重要性不够重视,在建筑施工中没有广泛应用节能技术,使得节能减排与节能环保政策的落实不到位;第二,建筑施工的技术人员对节能技术的认知水平或应用经验不高,尤其对于技术难度较大的节能建筑改造工程,缺乏较高节能技术水平的技术人员,从而使得建筑施工技术的节能改造困难重重;第三,国家政策对建筑施工技术节能改良的扶持范围不够广泛,在某些领域中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例如在建筑墙体保温技术改良上缺乏政府对采暖系统计量收费具体标准和资金支持,从而不利于建筑行业在墙体保温技能技术的进步,也不利于居民生活,进而不利于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6基于节能要求改良建筑施工技术的具体措施
6.1建筑施工技术节能改良的先进理念与原则
建筑施工技术的节能改良涉及面广,需要综合考虑到建筑施工程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使用阶段,因此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改良必须拥有先进的理念来指导,也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从而确保节能改良工作的顺利,进而促进建筑节能施工技术的进步和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第一,要始终坚持节能减排和节能环保的先进理念。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的节能基本国策、以及“零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从而降低建筑施工中对常规能源、自然资源以及建筑物资的消耗、损失与浪费,极大提高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效率以及提高对建筑材料的再回收、循环再利用效率。第二,要以科技创新为理念,解放思想,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开展对新能源的研究与开发,从而弥补国家常规能源的短缺局面。国家、建筑行业要共同加强科技创新力度,政府加大对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开发研究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从而扩大国家能源储备,同时建筑行业也要建立对新能源开发研究团队,从而增加建筑行业的能源储备。第三,要遵循尊重自然、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原则。由于建筑施工工程中关键的是合理选址问题,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势东高西低,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气候特点、土质、水文情况等自然环境条件,因此,建筑施工技术的节能改良中要尊重自然,尊重当地居民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因地制宜,保持当地的生态平衡,以及建筑物周围环境的宜居。第四,要遵循土地合理、适度开发利用的原则。在节能改造建筑工程时要保持对当地土地的土质情况认真勘察,坚持合理原则和适度原则,合理开发土地,避免水土流失,另外要充分利用土地的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从而扩大建筑工程的改造空间。第五,要遵循科学、方便、舒适、安全的原则。在经行节能改良建筑施工技术中,要确保建筑规划设计的可行性与安全,在施工中要坚持安全作业和质量保证,从而使得建筑工程和建筑物的质量,另外为了保证建筑物的舒适,要加强外部环境的美化与绿化,保持通风、采光以及舒适度。
6.2节能要求下建筑施工技术的改良方法
基于建筑施工技术节能改良的重要作用和必然趋势,在节能要求下对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改良,其具体的改良方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节水技术的运用。由于建筑施工工程的用水量比较大,因此要利用节能技术中的节水技术使得建筑施工的用水消耗量降低,节约水资源。而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搅拌和后期的养护工作中用水量最大,而且极易出现水资源浪费和损失现象,因此在混凝土搅拌阶段时利用节水技术,加强对供水管道和供水系统的检查与维修,从而避免管道破裂、水流失,进而节约建筑施工需要的水资源,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第二,采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运用技术。经过大量的建筑施工工程实例证明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是我国目前利用技术相对成熟的节能无污染的环保绿色的新型能源,其中对太阳能的利用体现在太阳热水器和太阳能电池的推广与普遍使用,该太阳热水器放置在屋顶而不占用屋内的空间,且通过无限量的太阳能来汲取热能,使得居民生活更加方便;舒适,同时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也节约了国家的煤、油、电等能源资源;而风能的应用可以来发电供建筑施工用电,从而缓解了国家用电紧张的现状。第三,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在建筑材料的墙体材料中要选用节能环保的保温材料,诸如烧制品的墙体材料、胶凝制品的墙体材料以及蒸压制品的墙体材料都是较好的节能环保材料,在建筑施工得到了普遍的采用,由于烧制品的墙体材料主要适用于空心砖,使得空心砖的厚度比较大,增强空心砖对建筑物的承受能力,利于促进建筑工的顺利完成,而蒸压制品墙体材料主要的成分是节能环保的石灰和沙子,而石灰于沙子的能耗较低,对周围环境的放射性也较低,对环境危害不大,另外采用模网混凝土和加气混凝土增加了建筑墙体材料的节能型、保温性,同时降低了建筑材料的能耗量。
篇10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energy sav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下,人们愈加重视循环利用和节能环保。而我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国家提出节能措施之后,我们应当积极响应,只有发挥出每个人的力量才能从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节能效果。近几年,随着节能减排意识的深入,建筑行业的节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有助于人们实现生活中的节能目的,进而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和休息场所。
一、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节能技术是为了使建筑企业能够很好地利用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建筑能源,尽量减少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多使用可循环可再生资源。在建筑行业中施行节能技术就要做到从设计图纸开始,从施工技术到建筑材料,都做到节能。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实施引用,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实现绿色建筑,减少能源的消耗,进而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我们通常说的建筑节能工程的主要特征是:一是注重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维持环境与建筑之间的良好关系,二者要和睦地相处;二是在施工技术的选择方面要尽最大可能的选用高效率、污染小、可循环利用、低能耗的措施和技术,技术人员要选择具有高素质新型节能建筑意思方面的人才;三是提前制定好建筑材料的采购方案,尽量选用环保节能的。
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采光技术方面的应用,地球上很多生物的生存和活动都离不开阳光。太阳光也是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能源,太阳光光能丰富,能量大的可再生能源。现代的节能技术更加注重对自然光的利用,新的采光节能技术的运用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采光,减少空间局限性,并且光的质量和效果也要比传统采光技术好,又能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
采暖技术的改进,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中采暖都是一项重要技术,传统采暖分为多种方式相结合的供暖和集中供暖,这就增加了热力供应的压力。因此,进行采暖节能势在必行。可在供暖系统中加入热量分配计、采暖控制阀等,也可以采用单管采暖系统来达到节能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应该在节能技术的创新过程中不断开发有效的节能方法。
二、建筑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意义
现今社会全球能源不断被开发,不可再生能源在日益减少,甚至有的国家出现了能源危机。能源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缺少能源的国家如同少了汽油的汽车一样,缺少动力,停滞不前。因此在新能源被开发出来以前,唯一需要我们做的,也是不容置疑的就节能减排。由于建筑行业领域很广,需要的能源资源相对较多,因此民共建过程中节能技术更加意味深远。
(一)节能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有利于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创新,为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提供更多选择性,有助于提高建筑施工的整体水平。节能技术的应用也更加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提高建筑材料行业的发展速度,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加速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起到了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作用。
(二)建筑行业是一门集测量、设计、建筑等为一身的综合业务,也广泛涉及了政府部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等相关部门,它还与电子信息及科学技术、经济技术、人文技术等密不可分。所以,建筑行业节能施工的推广有利于节能在其他行业或领域的发展,实现各行业节能技术万花齐放的盛世。
(三)节能技术的运用对新能源的开发也有着推动作用,向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倾向,达到更好的建筑效果;还有利于推广新技术,有效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建筑节能技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是建筑科学技术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世界建筑行业设计的潮流, 利于生态环保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的节能设计和建造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结构的变化,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对建筑工程整体技术的应用水平提升也是相当重要的。
三、节能技术的创新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工作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但是由于我国的国情、自然环境及经济发展等原因的制约,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一是节能技术虽然发展到很成熟的阶段,并且呈现出持续上升不断进步的态势,但是节能技术的理论研究却不容乐观,低端的理论研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二是研制和开发新型节能材料没有完全占据国内市场,多数节能材料还是购买于国外,这就造成成本高,不利于企业提高利润。三是在节能技术发展的30年历程中,不断借鉴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使我国的节能技术创新和发展速度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从现在的情况看,我们的步伐还是太小了,进展还是太慢了,还需要更广泛地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以促进我国节能技术的发展和材料的研发。
当前时期,我国的建筑工程虽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节能技术的应用,但是这种应用目前还缺乏设计标准和规范。而且,很多节能技术和材料的开发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建筑建筑节能技术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缺乏配套完善的建筑节能技术的法律法规;二是在经济调控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强化;三是缺乏对建筑行业节能技术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实质性的经济鼓励政策;四是对建筑节能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五是节能工作进行过程中的管理不善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节能系统或节能建筑的前期设计、施工、调试才是开始,在其今后整个漫长的生命周期中,对其进行合理有效地管理对于节能工作的实施才是是至关重要的,管理不善造成的能源资源浪费现象是极其普遍的。六是经济激励政策缺失,市场机制难以有力发挥其作用,相关配套政策不足。
在建筑施工中节能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过分的乐观,在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还应该看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资源能源的利用率,达到资源最优,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并且配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总结: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屹立在祖国的大江南北。这一现象不仅标志了祖国的富强繁荣,人们生活的水平普遍提高。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因此,建筑建筑中节能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节能环保的理念,建筑工程的绿色环保同样刻不容缓。我国正处于建筑行业的鼎盛时期,因此,建筑业的发展应当制定一个长远计划,把节能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中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1.1汽车供油系统节能电工电子控制将电子控制技术应用于汽车的设计和研发中,实现了对石油消耗的精确控制。与传统的汽车供油系统相比,多点式的电子控制燃油喷射技术不仅能够对喷油量和喷油时间进行有效的预估和控制,而且也能够保证喷油速度的合理性,实现了石油的合理利用,而且最大程度的降低了石油的消耗。在汽车的设计和研发中应用电子电工控制技术,不仅能够降低能源和废气的排放量,最大程度降低汽车运行过程中的油耗,而且与传统的汽车相比,运行过程中的油耗计量也更加精确,有利于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满足当今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1.2汽车电工电子点火节能系统传统的汽油机通过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体来实现汽车发动机的运行。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传统的断电器在进行高速运转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磨损,导致发动机的性能下降或者失火等各种问题的出现,不仅增加了发动机的维修成本,而且不利于实现节能减排的战略要求。将新型断电器应用于汽车的生产中,不仅可以降低发动机的损耗,而且有利于减少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的同时,也提高了我国汽车的研发水平和运行质量。将电工电子点火系统应用于汽车生产中,不仅能够避免失火现象的发生,而且能够降低发动机的损耗,有利于改善汽车的总体性能。不仅能够使发动机长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而且也降低了发动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1.3汽车电工电子的设计趋势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经历了最初的真空管、晶体管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变革。汽车的控制系统已经不再是局部的控制,而是对整车系统的控制和设计。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等也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汽车设计中,满足了人们的日常需求。汽车电工电子设计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降低汽车的能耗,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实现汽车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提高汽车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在未来的汽车发展过程中,太阳能、电能、天然气等,也将会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汽车的研发和生产中,实现节能减排的要求,满足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汽车电工电子的设计发展也将主要集中在对网络系统、智能化系统和通讯系统的改善设计中,实现汽车运行过程中的效率和安全,最大程度保证汽车各方面性能的优化,适应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需求。降低我国汽车行业能源消耗的同时,使我国的汽车更加具有市场优越性和国际竞争力。
2新能源节能动力汽车的研发与优化
目前,新能源和新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经济社会和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在汽车的生产和研发过程中,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了新技术和新材料,以实现其节能需求,满足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汽车的节能性既表现在油耗方面的节能,又体现在其最大程度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只有将新能源和新技术应用于汽车生产研发过程中,才能不断的完善和优化汽车的性能,最大程度降低能耗。
2.1新能源节能动力汽车新能源已经普遍被应用于汽车的生产研发中,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天然气动力汽车。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天然气被应用于汽车的研发和生产中,作为汽车运行的动力,不仅能够最大程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和环境造成的污染,而且能够降低汽车运行过程中的噪音,减少发动机使用过程中的故障,延长发动机寿命,为人们提供一个绿色安全的出行环境。太阳能动力汽车。目前,石油危机越来越严重,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被应用于汽车的生产和研发过程中,不仅能够避免汽车尾气对环境和大气的污染,而且能够节约能源,满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以太阳能电池为介质,将太阳能进行存储,然后应用于汽车的发动中。我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太阳能电动车,太阳能汽车的发展也将成为日后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不同,电动汽车很大程度简化了汽车的生产工艺,最大程度的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有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它通过电能发动机为汽车提供动力,降低了石油的使用率,未来几年中,电能汽车将会替代传统汽车越来越多被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2.2汽车节能优化汽车的节能优化不仅可以降低汽车使用过程中的成本,而且能够降低汽车对环境的污染。汽车生产者可以从优化减轻车体重量和减少行驶阻力两方面来实现汽车的节能优化。首先,可以通过研发新型的生产材料来减轻车体的重量,从而达到节能的要求;其次,可以通过优化汽车的配置和轮胎设计来减少行驶过程中的阻力,以达到汽车的节能优化。
篇12
一、概述
交通运输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保障行业,近年来,在保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正在成为大量占有和消耗能源的行业大户,为有效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2008年,国家交通运输行业明确提出节能减排目标:同2005年相比,到2010年,全国营运货车单位运输量能耗下降5%,营运船舶单位运输量能耗下降10%;到2020年,营运货车单位运输量能耗下降16%,营运船舶单位运输量能耗下降20%。这一目标的提出与实现,对道路运输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仔细分析一下中国道路运输领域能源消耗的现状,交通能源消耗与总能源消耗的比例在逐渐提高,现已超过30%。从增长趋势来看,我国平均每千人消费汽油增长速度远远高于韩国和日本的水平。同时,主要交通工具燃料能耗较大。在汽车的全生命周期中,80%的能耗用于汽车的使用阶段,但在当今我国机动车保有量高速增加,而能源紧缺日益加剧的形势下,分析城市交通各种替代燃料的能源使用效率和发展潜力,已不能仅仅考虑汽车运行的能效,而必须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去考虑各种交通工具使用燃料的效率。
二、我国道路运输领域能源消耗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能源节能思想意识淡薄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矿产丰富的资源大国,这种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长期以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都是以高度消耗能源为牺牲代价的,对科学、合理的使用资源,节约能源没有根本性的思想认识,节能意识十分淡薄。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世界发达国家的石油危机现象已经初步显现,但这一警示并没有引起我国政府的注意和重视,进入90年代以来,通过改革开放,我国经济逐步进入快速增长的轨道,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机动车日益剧增,国民经济各行业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性大幅度提高,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石油进口国。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对能源问题才开始高度关注起来,但是,在普通百姓心中,能源节能问题仍然没有引足够的重视,尤其在道路运输行业,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节约能源,提高节能降耗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依然陈旧淡化。
(二)政策规范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能源节能方面相对西方其它国家起步较晚,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国情虽然已制定、颁布、实施了《节能法》,但相关政策制度不完善,体制漏洞很多。主要表现在:
一是管理体制不健全。国内交通领域各有关部门之间在资源节能上没有相对应的文件实施办法,或者有的部门制定有关办法但只是宏观管理上的,没具体执行措施。因此,相关执行机构的在具体执法时力度不够,实施困难;或由于没有明确法规要求,交通口内不同管理部门之间存在着管理职能交叉、监管真空,导致在具体执法时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二是缺乏标准化的工作体系。目前,形成完整的道路运输节能体系工作在我国国内是一项空白,在道路运输能源消耗的源头上做好政策和法规标准,健全和完善车辆运用方面节能标准体系,可以有效规范道路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针对道路运输测量的相关办法及评测评定标准非常多,但是在具体的车辆运输、装备评价及管理方面的标准却很少,许多方面目前甚至处在空白状态。快速的经济发展决定着我国目前日益增长的道路运输节能降耗和相关运输装备技术标准需求同现有的道路运输节能降耗标准之间差距不断扩大,亟待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标准化节能工作体系。此外,出于经济发展的考虑,近年来,政府对自身的管理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原有的节能管理机构重组合并,能源节能能力在减弱而新的管理服务机制还没有建立,直接影响交通节能工作的开展。道路运输节能和环保的体系不完善、没有权威的统计渠道、有关的道路节能信息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全国的道路运输行业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指标评价体系,国家统计部门在的能源统计中只有一项“交通运输、仓储、邮电系统能源消耗”类统计指标,缺少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标准化道路运输节能管理、监控、服务体系。
(三)节能降耗监测制度执行不彻底
车辆是道路运输的主体,尤其是公路运输,车辆能源消耗水平的高低对道路运输能源节能降耗指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公路营运类车辆绝大多数为我国国内自行研制、生产,车辆的节能降耗水准较西方国家普遍落后,一百公里油耗比西方发达国家高达20.4%左右。在车辆维护方面上,国内相关部门在对现行营运车辆使用监管上并没有严格地执行车辆维护标准要求,使得很多车辆能跑就跑,只要不影响正常车辆运行,都可以上路行驶,所统计,有车辆隐患的其油耗要比正常技术状况的车辆高出5.3%~30.6%左右。多年以来,我国的营运运输类车辆制造企业生产的车辆产品较少,技术发展缓慢,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只能是企业生产什么样的车辆,公路上就让跑什么样的车辆,这也是我国的道路运输节能指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道路路况、运输效率有待提高
受交通的运输组织管理、交通管理、交通物流企业管理等多方面影响,我国的道路运输效率较低。在普通公路上,混合交通现象非常普遍,车辆平均行驶速度一般在40~50km/h,单公里油耗很高;营运车辆运输市场内缺少全国性、跨区域性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多以个体经营为主,在车辆运输生产、车况调测、线路配置、车辆优化、营运管理等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如:有的个体营运车辆由于里程利用率不高,燃料价格上涨的因素,从业者多靠多拉超载来实现自身的赢利,节能意识非常淡薄,这种车辆超载现象不仅影响自身的车辆节油,而且对公路破坏非常严重,带来的公路路况恶化直接导致车辆油耗幅度上升。
三、针对道路运输节能问题采取的对策措施
(一)提高道系统节能意识
道路运输节能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涉及到行业内人员、车辆、公路路况以及环境氛围等诸多因素。但首先应从最基本的人员意识上抓起,“人是行为的主体”,道路运输行业内全体从业人员只有从思想上能够认真对待,转变观念,提高节能意识,才能使得如:优化运输营运车辆结构和组织,集约化运输的管理,广泛采用节能技术,建立绿色道路运输系统等各项工作得以确切落实。
(二)改善车辆结构,降低能耗
大力倡导小车柴油化,加大对柴油汽车、重型车、特种专用车、大型厢式车和拖挂车的运行比例,重点发展适合行驶在高速、国家干线公路的大吨位多轴、重型汽车或者短途行驶的小型货运汽车,以合理改善车辆构成。确定将货车载重平均吨位提高1吨,单公司油耗降低7%,拖挂比单车运输降油耗30.5%的目标。为遏制超载现象,应提高营运车辆的里程利用率,如果运输利用率能够提至1%、3%、5%,那么汽车油耗将分别降低到3.6%、7.5%、15.3%。通过以上方式,科学引导车辆运输企业朝大型、规模化方向发展,为能提高运输效率,达到节能目标,应建立道路货运信息查询系统,建立完善的以主货运为中心的货运节点物流体系,最大程度上减少道路上的车辆空驶率,提高实载率。
(三)提高交通工具的节能技术含量
有效提高道路车辆节能技术是道路运输节能的最直接措施,结合国家提出的“客运高速化、货运物流化”管理要求,可以提高车辆发动机的热工作效率,减轻发动机重量,使车体轻量化。降低交通运输工具附属设备的能源消耗,提高匹配技术;注重车辆的保养,使得车辆始终处理同驾驶环境相适应的最佳技术状态;应大力重视对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利用,大力促进机动车辆燃料的清洁化、去燃油化。同时应倡导发展智能交通系统为主导的现代交通管理技术。
(四)推广新能源技术,降低车辆能耗
一是加强汽车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汽车新燃料的开发应用,最大程度上减轻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如:建议在市内使用利用天然气技术当燃料的压缩天然气;以乙醇、碱性植物油等生物质液体清洁燃料直接代替汽油、柴油等新型动力燃料。结合不同地区的不同实际情况,推广代替石油的新型燃料汽车,如:可在天然气资源丰富省市重点推广使用天然气汽车;大力倡导制取醇类燃料,推广醇类燃料汽车。二是提高汽车驾驶员的节能降耗操作技术。据相关数据统计,车辆驾驶员的正确操作与否可以节能车辆油耗在13%左右,可见,驾驶员的操作对降低汽车使用能耗非常重要。在汽车驾驶的培训和驾照考核应加大对节能驾驶操作的培训力度,在日常的车辆保养维护中,驾驶员或车辆保管员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汽车技术状况检查方法和管理制度,保持车辆技术状况的完好,延缓汽车性能衰退,以达降低车辆使用能耗的目地。
(五)加强道路建设与管理
在已取得的成果下,继续加大对道路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优化公路等级,提高道路网质量。道路状况的好坏对行驶车辆油耗的高低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加强对道路节能开的技术研究,持续改善现有的公路路况,加大对公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加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所占比例,逐步提高公路路面的技术等级,按公路车辆交通流量的多少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路面铺装率。同时建立长效的治理超载超限的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坚决杜绝车辆超载现象的发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研究公路网布局、路面等级等车辆油耗的关系,已制定相应的公路工程节能设计及公路节能评价等规范标准。
(六)建立符合节能标准的车辆审核机制
在建立健全车辆运输的油耗值执行标准的前提下,将含有车辆油耗指标作为运输车辆准入与退出的否决项指标。同时,建立道路运输行业的有关资源节能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机制。
四、结论
总之,只要深刻认清我国道路运输领域所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道路交通意识,改善车辆结构,推广新能源技术,提高交通工具的节能技术含量,同时健全机制,强化落实,加强道路建设与管理,就一定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我国道路运输节能工作。
参考文献
[1] 蔡凤田,刘莉,韩立波.公路运输能源消耗现状及其节能降耗对策[J].交通节能与环保,2006,(3).
[2] 高有景.影响公路运输能耗的因素和节能途径[J].平原大学学报,2007,(8).
篇13
随着能源供应紧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各国开始谋求合作来改善全球的能源、环境、气候现状。随着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的召开,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走低碳发展之路,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和提振国内经济的唯一选择。要选择低碳经济就要开发可再生能源,要开发可再生能源就不能不重视太阳能产业。
太阳能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中国政府已出台《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鼓励太阳能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太阳能产业在内的清洁能源正步入发展快车道,这对发展低碳经济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然而,总体而言,中国太阳能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太阳能产业开发潜力巨大,太阳能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借助学界和科技界专家学者的建言和技术创新,借助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借助各路资本的积极推动,中国的太阳能产业必将迎接快速发展的春天。这不仅是对中国能源供应的贡献,也是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贡献。
新型环保汽车产业将驶入快车道
新能源汽车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而脱离了汽车产业本身的局限,所有迹象都显示这将是基于低碳经济的一场技术革命。基于对已有政策信息的脉络整理,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低碳经济”最重要着力点和中国经济最重要的新增长点的格局已逐渐明朗。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意志的特性日见清晰,产业政策扶持力度的确定性已大大加强,中国新能源汽车业的发展不可限量。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中国汽车年产销量突破130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国。未来中国汽车业发展速度和汽车保有的增速会是很惊人的,发展低碳汽车是汽车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中国电动汽车方面的技术基本与世界同步,甚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混合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成为低碳汽车业发展的首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价值链将围绕最为核心的电池业务展开,并逐步延伸至电气系统(驱动电机、控制系统)、整车(乘用车、客车)以及上游资源(锂、镍、稀土)领域。在产业化进程或产业链深度或技术储备上拥有明显优势的汽车制造商,将是未来各自领域内的龙头企业。
节能设备与技术乘势而上
低碳经济作为新兴战略性产业龙头,被政府高度关注。在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总理指出,要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要努力走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列,尽快确定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市场推进措施,推动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发展。
“低碳经济”这个词语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又一个关注度极高的话题。而作为具有“节能”魔力的变频节能技术,在全球提倡的“低碳经济”后越发成为人们关注的技术之一。当变频节能技术遇到“低碳经济”,变频节能技术必能成为实现低碳经济最好的方法之一。
那么,变频器如何实现节能呢?在很多设备制造行业,通过变频技术的应用,节省很多烦琐的机械传动机构,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单位产品的能耗,这其实是更重要的变频节能方面。应用变频调速,可以大大提高电机转速的控制精度,使电机在最节能的转速下运行。以风机水泵为例,根据流体力学原理,轴功率与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当所需风量减少,风机转速降低时,其功率按转速的三次方下降。因此,精确调速的节电效果非常可观。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并架齐驱
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关系当中,能源是一个结合点。现在公认点都是讲低能耗,这不仅仅是低能耗的问题,而是低碳耗。由于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多,降低能源消耗非常重要。那么促进能源替代主要是降低高碳能源的消耗和开发低碳能源。
低碳经济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活动的总称。循环经济是指人、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自然资源的生态循环来发展,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的发展模式。从上述概念来看,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作为应对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经济模式,都是当今社会极力推崇的发展新方式,都是从结构和机制入手,以新思维、新办法解决日渐明显的全球性资源环境劣化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新举措。
低碳经济将带来更多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