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二泉映月教学设计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泉映月》是一首二胡独奏曲,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末,是华彦均(阿炳)的代表作之一。该曲本为无标题乐曲,此曲名是1950年在杨荫浏与曹安两位先生录音时与阿炳即兴而定。该曲表达了作者对辛酸生活的沉思,也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从结构上说,《二泉映月》属于变奏曲――由一个引子和一个音乐主题为基础,进行了5次变奏,发展。
本课作为“八音之乐”中的一节二胡独奏曲目欣赏,应让同学们了解二胡这一民族乐器的结构与音色。在《二泉映月》的欣赏过程中,首先初步感受音乐情绪,然后重点分析音乐主题,继而分辨主题音乐在乐曲中的重复变化,认识变奏手法,最后通过欣赏《二泉映月》不同的表现形式再次让同学们感受到这部作品的感染力,从而更加热爱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目标]
情感价值观:通过对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的欣赏,体验乐曲悲凉、向往光明的情感,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
知识能力:通过欣赏,增强对作品情绪的了解与体验,能够哼唱作品主题,加深体验作品内涵,认识变奏手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感受、师生合作、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从主题旋律、节奏、结构等方面去感受与分析乐曲,培养学生提高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二泉映月》音乐主题赏析
教学难点:分辨音乐主题的变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二胡演奏《赛马》入课堂。
提问:哪种乐器演奏?谈谈你对二胡的认识(生谈)
设计意图:先声夺人,感受二胡音色,了解二胡结构
二、新课教学
1、欣赏《二泉映月》第一乐段,感受乐曲哀怨、凄凉的情绪。
2、作品简介:
《二泉映月》作者华彦均,因双目失明人称“瞎子阿炳”。阿炳一生历尽艰辛,遭遇坎坷,此曲正是阿炳有感而发,信手拉奏而成,人称“依心曲”,后因阿炳常在无锡惠泉山下演奏此曲而临时定名为《二泉映月》。也正是因为他坎坷的经历,才拥有这凄楚、苦涩的传世之作。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阿炳身世,曲名由来,为同学进一步欣赏此曲做好铺垫。
3、完整欣赏乐曲,再次感受乐曲情绪。
这段音乐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完整欣赏乐曲―《二泉映月》。
4、作品分析:
(1)试唱引子部分:
感受下行的旋律线,前紧后松的节奏,由弱到强的力度,表达作品“从头便是断肠音”。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让同学们明白,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影响。
(2)主题欣赏,分析一声长叹之后,阿炳诉说了自己怎样坎坷的一生?
A句:旋律宁静平稳,好像凝神沉思,又如低声倾诉。
B句:打破沉寂,开始昂扬,流露无限感慨,向人们倾诉往事。
C句:高音区流动的旋律,柔中带刚,情绪更加激动。
乐曲如泣如诉地诉说着辛酸的往事和人间的不平。乐曲中时强时弱的力度变化,表达了作者心中的苦闷与哀叹。
设计意图:通过对主题音乐的分析,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也为”变奏”的学习做好铺垫。
(3)试唱主题,认识变奏。
主题音乐出现几次?有何变化?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变化?
变奏一:碎弓演奏,给人以悱恻之感。
变奏二:情绪上扬,具有新的色彩,第一次。
变奏三:暂时下伏,增加质疑语气。
变奏四:情感进发,乐曲最。
变奏五:乐曲解释部分,渐慢渐弱,余音袅袅,表达作者的徘徊与思索。
通过变奏,由沉思到忧伤,由忧伤到怒号,由怒号而憧憬,将复杂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拓展教学
阿炳的《二泉映月》动人心魄,可谓是传世之作。1978年,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欣赏了此曲后,激动地说:“此曲只应跪着听”,我国的艺术家们也争先改版了诸多版本的《二泉映月》,分别欣赏:
1、演唱的歌曲《二泉映月》
设计意图:用阿炳的音乐诠释阿炳的一生。
2、小提琴演奏《二泉映月》
篇2
1.改编文本——让教材当“剧本”。新课标赋予了教师和学生对语文教材充分的解读权。为了让课堂成为学堂,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将文本改编成他们喜欢的各种形式的“剧本”。如可以将《九色鹿》《半截蜡烛》等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可以将《题李凝幽居》《清平乐 村居》等诗词改编成一个个小故事;可以将《莫高窟》《草原》等课文改编成解说词或导游词;可以将《滴水穿石的启示》改编成演讲稿…… 经过教者和学生共同精心加工后的文本会更有情趣。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学习会更加投入,理解会更加透彻,演绎也会更加生动。
2.改变身份——让教师当“主持”。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是了如指掌的,但不能只是通过教师的嘴说出来,而是要让学生去说,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学堂” 。教师简约的语言主要起点拨、串接的作用,如在课堂上不断鼓励学生“说一说”“想一想”“试一试”,时常提醒学生“读一读”“查一查”“议一议”…… 时刻当好“主持人”,将课堂演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堂”。
3.改换角色——让学生当“导演”。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给予学生阅读的自和选择权。学生作为“导演”,就要带着文本走向教师,也就是在课前进行的深度预习;课堂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内需,抑或选择学习方法,抑或选择学习对象,抑或选择学习内容,抑或选择朗读形式……交流汇报读书感悟,相互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如同主持人一般穿针引线,抛砖引玉,拓宽学生视野。这样,语文课堂才能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学堂”。
二、激活教育艺术 满足学生内需
要使课堂成为“学堂”,必须把目光锁定在学生的学习内需上,想方设法地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激发赞赏 呵护“好奇”
“好奇”是小学生重要的心理特征,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文本材料,就要用超出他们预期的方法去唤醒他们的阅读兴趣。
1.选主题激发探究。如《二泉映月》课始,教者问:“这节课,大家又带了哪些疑问走进课堂呢?”学生兴趣盎然地提出了一个个有关阿炳及其音乐创作方面的问题,都很有价值。教者在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说:“咱们只要来弄清‘阿炳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这个问题,所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这样,经过教者筛选、提炼出来的主题,既能够满足学生所提问题的要求,又能够较好地扣住学生那颗好奇的心,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热情。
2.设情景激发参与。《二泉映月》一文中,阿炳的身世离现实生活较远,学生并不能够切身感受或想象出当时的情景。此时教师提供视频画面,为学生体会阿炳艰难度日而热爱音乐的情景说话埋下了伏笔,焕发出课堂的生命力。
3.对“灵光”加以赞赏。课堂是可以预设的,但生成是未知的。在课堂上,学生有时会灵光一闪,产生奇异的想法。面对这“节外生枝”的问题,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要给以鼓励,不能因学生没走教师设定好的“路线”,而泯灭一颗创造的“火种”。那样的话,就不能算是“学堂”了。
教师要满腔热忱地、小心翼翼地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成为他们在探索新知征途上好奇心的保护神。这样,才能使课堂成为“学堂”,教学质量才能得以保证。
(二)想方设法 燃起“火花”
语文课文内容丰富多彩,蕴含着人世间的真善美。教师要想方设法让每个学生去感受它的美,用真善美的力量去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在《二泉映月》一文的教学设计中,我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让语文课快乐、动感起来的。
1.赏一赏。当教学《二泉映月》时播放《二泉映月》音乐,学生从那震撼人心的琴声中听出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音乐正汩汩地流淌在学生的心中,刺激着学生的各种感官,震撼着他们的心灵,对阿炳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篇3
一、质疑留白,运用生活体验唤醒问题意识
课堂教学中比较注重学生的质疑问难,这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有效方法。苏教版的教材内容大多数来源于生活实践。我们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巧妙的设置质疑留白,在这个留白过程中,让学生提取最有价值的问题或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教学《秋姑娘的信》一课时,当学生读完课题时,便迫不及待地提出了很多问题。秋姑娘为什么要用枫叶写信?秋姑娘为什么写信给南去的大雁,叫它们路上小心……学生的问题很多,很多老师在此时都急于让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的或可以通过预习解决的问题,因此花了一些没有必要的时间来解决“不是问题的问题”。如果在此时,老师能及时的给予学生质疑留白,让学生不急着解决先前提出的问题,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先去读课文,然后一起来寻找秋天,看看说说现在我们身边的天气有哪些变化,同学们刚才提到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同学们很快会从已有的生活体验中找到答案。这样的一个质疑留白是一个“存疑”“筛疑”的过程,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联系生活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从而留下急于解答又难以解答的“真正的问题”。
质疑问难的留白,既唤醒了学生的求真意识,又让学生在头脑筛选问题的过程中逐渐走进文本。这正是我们一直期待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期待!
二、情感留白,捕捉情感体验丰厚朗读韵味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学生情感浸染的过程。而朗读作为情感的一种输出渠道,我们在其预设过程中,也要注重情感的留白,让学生们充分酝酿感情,有空间抒发感情。
《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用文字的形式再现了二胡曲《二泉映月》的优美旋律,介绍了其中的内容和意境。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文本先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之后用自己的朗读把这份情感表达出来。但由于学生与文中所描写的年代距离遥远,学生感悟虽有,却很难有切身的体悟。让学生站起来朗读,有时明显感觉那仅仅是读,没有情感的投入。这时老师通过语言讲解文章背景,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去理解文章的内容,用心感受阿炳的遭遇,学生自然会有自己的感悟。当学生在体会文境之后,渴望用朗读来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悟时,可能无法马上进入角色。此时老师可以用留白的手法,让学生闭目静心,有足够的时间酝酿情感,从而更好的抒感。有时为了更好地体验意境,酝酿情感,我们往往会借助配乐。如《二泉映月》中第五小节是对二胡曲《二泉映月》的诠释,为了帮助学生进入意境,我经常会先播放《二泉映月》,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如果在此处设计情感留白,任学生在想象的意境中徜徉,不仅延伸了审美空间,也使学生的心灵在美的意境中流连忘返。相信此后的朗读,才是酝酿已久亟待抒发的真挚情感的流露。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感情朗读中的留白期待的就是为了达到这种艺术效果。当然,在情感的体验中我们还要时时注意,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教师应留出学生自己情感体验的空白,引领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感受去体验,和作者产生感情共鸣。
三、板书留白,利用生活经验提高概括能力
篇4
1)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与感悟
新课程标准改变后,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简单的教,更重要的引导学生在教学中的学。因此,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积累与感悟。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语文成绩,不是通过记忆复杂的公式与符号,而是要通过对平时知识的积累来实现的。因此,语文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不应停留在表面上,而应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探讨。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还能巩固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例如,在学习《克隆之谜》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应在阐述文章内容的同时,渗透关于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并引导学生注重对说明文知识的积累与感悟。
2)注重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趋向于多样化,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的教学模式给语文教学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同时也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不仅是丰富语文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同时还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有效手段。例如,在学习《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播放二泉映月的录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二泉映月的感人场面,从而促使学生切实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3)注重学生兴趣培养的个性化
新课程标准的制订是以促进整体的发展为核心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应注重不同学生性格间的差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不仅可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语文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在讲解语文知识时要渗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样,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还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例如,在学习“郑和远航”这篇课文时,语文教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先给学生简单描述郑和远航中发生的有趣故事,然后再针对课文内容阐述我国人民的探索精神与航海技术。
4)注重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记录生活、感悟生活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适时将教材中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结合在一起。语文与其他学科不同,它不是由抽象的数字符号组成的,它所阐述的更多的是关于生活的感悟。脱离生活的语文教学,传授的只是枯燥的语文基础知识,这样,不仅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腻烦的心理,同时还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应注重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例如,在学习《埃及的金字塔》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实际中的金字塔,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金字塔精巧的结构特点,从而实现他们对古埃及人民杰出智慧的歌颂。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1)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模式主要通过“教师的讲,学生的听”来完成,这在无形中造成了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单一化。新课程标准实行后,语文教学模式有了相应的变化,语文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体,而是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不仅保证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同时还实现了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例如,在学习《郑成功》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应改变以往直接讲课的传统模式,可以先让学生收集关于郑成功的故事或资料,学生在简单了解郑成功的事迹之后,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2)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化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一般都是照搬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授课,由于教材上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在无形中限制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扩充。因此,为了符合新课改的教学标准,语文教师扩充了语文教学内容,使教材成了教学中的参考工具。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同时还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例如,在学习《草原》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大屏幕呈现草原的真实面貌,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老舍笔下“人美、景美、文美”的场面,并且也在无形中丰富了关于“草原”的教学内容。由此可见,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化。
篇5
新课程改革主张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也要促进其态度、信念、自尊、情绪、社会适应性等情感性素质得到发展。在课堂教学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自觉地预设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但从实际教学来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大多能够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常常落空。让我们借助课例研究来审视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虚化的现象。某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执教《二泉映月》一课,在引导学生阅读、感受、想象“阿炳听泉”之后,组织了如下教学(符号为笔者所加)――
[环节A]
师:他为什么要把这些通过琴声来倾吐给月夜呢?
生:因为阿炳没有亲人了,他只能把自己的心声倾吐给月夜。
师:他深深的叹息,有人倾听吗?(略)没有!一个对音乐充满热爱的阿炳,一个用拥有音乐天赋的阿炳只能把自己的满腔情怀倾诉给这茫茫月夜。(播放《二泉映月》)
师:我们一起把这一段读出来。(引读第5自然段)
师:《二泉映月》起初委婉连绵,随着乐曲的步步高昂,进入了,表达了阿炳对命运的抗争,在尾声中舒缓起伏,恬静激荡。谁来读?
生:(伴乐)起初,琴声委婉连绵……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生读得荡气回肠,礼堂内一片掌声)
师:你哪里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啊!你是阿炳的知音!起初,琴声委婉连绵,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二泉优美的月夜景色。
生:我听到了他对亲人的怀念。
生:我听到了阿炳在思索他走过的人生道路。
师:随着乐曲的步步高昂,升腾跌宕,你听到了什么?
生:阿炳在和困难作斗争。
生:阿炳遇到了挫折,他在不断努力。
生:阿炳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在音乐中,生齐读第5自然段)
[环节B]
师:多么动人心弦的琴声,多么优美感人的文字啊。一个双目失明的民间艺人,一个遍尝苦难的民间艺人,一个从小失去母爱的民间艺人,一个对未来充满渴望的民间艺人,他靠什么创造出伟大的作品?
生:靠他坚强的意志。
生:靠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他靠音乐支撑苦难人生。
师:他爱着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什么支撑他?
生:音乐。
师:当阿炳沉浸在茫茫的黑夜中时,他拉起了动人的曲子,他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仿佛看到了二泉美丽的景色。
生:仿佛看到了惠山树木葱茏。
生:仿佛看到为他日夜操劳的师父。(略)
[环节C]
(幻灯片打出:1978年小泽征尔应邀担任中央乐团首席指挥演奏《二泉映月》场景,他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呢喃道:“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
师:小泽征尔认为应该怎样听《二泉映月》?
生:跪下来听。
师:对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无比崇拜的时候才会朝他跪下。小泽征尔崇拜阿炳什么呢?他要跪阿炳什么精神呢?
生:他要跪阿炳不怕苦难折磨的精神。
生:我觉得他要跪阿炳这种目标专一,坚持不懈,而且写出这么美妙的音乐的坚强意志。
生:他要跪阿炳美丽的心灵和坎坷的经历。
师:他要跪阿炳坎坷的经历,凄惨的人生。他仅仅跪这些吗?
生:他跪他勇敢地同病魔作斗争的精神。
生:他跪的是阿炳对命运的抗争。
生:他跪的是阿炳对光明的向往。
评判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一条重要的标准是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目标是教师备课时预设的;从学习角度来说,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一个时段学习产生的结果。审视上述课例的学习结果,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投入阅读活动,感受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积极发言说感受,学习情绪热烈。总的来说,该课例是成功的。若进一步研读学生的发言内容(学习结果)则发现,历经环节A,学生在二泉美景(标有“”)、怀念亲人(标有“”)、抗争厄运(标有“”)、向往未来(标有“”)四个方面有了自己的感受;在环节B、C中,学生说的感受与前一环节如出一辙。尽管有的答语在表述上有差异,但内容是一致的,这从标注的符号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因此,切分开来说,该课例环节A情感教育目标实现得比较圆满,环节B、C的情感教育虚化了,情感目标落空了。该课例前实后虚,反差鲜明,其成败得失对我们审视和规避课堂教学中的“虚情感”现象具有启示意义。
其一,从情感教育过程来看,要让学生经历感受、体验过程,方能避免情感教育的虚化。与认知教育不同,情感教育过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朱小蔓教授研究认为,情感教育是在教师指导下,个体情感世界发生变化、人生经验发生改变的过程,它由情动――感受、体验――理解、价值体系化――人格化三个相互联系并相互过渡的过程构成。在课例环节A中,执教者通过播放乐曲、语言描述渲染创设情境,提示学习路径,提出问题,辅之简要的讲解,发挥了引导作用;学生倾听音乐、默读思考、朗读体会、想象阿炳的处境、交流感受,他们积极投入阅读、思维、想象活动,由于经历了体验过程,对文本获得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在环节B、C中,教师的主要教学行为是变着法子提问题,由于没有让学生经历新的阅读、感受、体验的过程,其学习流于变着法子应答,即把原有的感受(环节A所说内容)变换句式说出来,帮衬老师罢了。通过前后环节比较,有无让学生经历感受、体验的过程,是课堂教学情感目标达成与否的分水岭。
篇6
篇7
我们的教学要了解学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小学生是天真活动,具有强烈好奇心的,他们对新奇的事物和问题都有着与生俱来的探究热情,因此,让学生获得学习提升的方法很必要。况且我们的学生材质禀赋的差异,他们课堂接受和吸纳的能力有着差异,如果我们不能重视和努力提升他们而施教,那么,有些学生的知识能力就跟不上,就会掉队。陶行知先生告诫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情境进行教学,“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备课、教学甚至作业等各个环节都要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能力、个性特长来确定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学法指导的方法,努力做到群体目标与学生个体目标有机结合。如备课中,我们就思考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和接受的效果。在《二泉映月》教学中,我给学生提出基本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读会写课文中的19个生字,能够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这样的预习任务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的。但是班级极少数的学生可能还是有一些小难度。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就让他们来读来写,关注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老师的关切和提升的信任。而对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我布置他们在能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前准备背诵相关段落,自己查找资料,听《二泉映月》感受音乐内容,体会阿炳的精神;选用文章写月色的部分词语来写写自己观察到的月夜景色等。在课堂导入中,我们播放《二泉映月》让同学们仔细聆听体会,尽量让不同学习能力和层次的学生去回答表述。
可见,我们在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的需求,将教学的重难点尽量分层推进,让那些愿意学想学而能力不强的学生有参与的机会,有表现自我的信心。
二、营造氛围,提升主体参与热情
我们的课堂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通过不断降解的问题调动学生自觉自愿的阅读与思考。如教师教学中要注意仪表仪容,尽量态度和蔼微笑教学;用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引领学生感受和谐课堂;通过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感化学生、让学生生成亲近之感;不要遏制学生的积极性。如《欢乐的泼水节》教学中我遇到有的学生把“乐曲”读成了乐(lè)曲,我没有板起面孔批评,而是肯定这位学生整个段落读得流畅有感情,但是还有一点点小小的问题,哪些同学愿意帮助他呢?这时候有其他学生站起来说:“应该是‘乐(lè)趣,乐(yuè)曲’这里读错了!”这样的方式能够让该生不很尴尬,也提升其他同学倾听的关注程度,使得他们的主体意识增强。当然,我们要肯定和表扬,如学生读得好,我们要让其他同学说说具体好在什么地方,让全班同学进行操练一下。这样,我们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涨,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从课前的预习切入,让学生能够动起来,在对一些重难点问题上,我们要让他们合作解决,在具体解答要他们讲清楚自己的思考过程。如《三顾茅庐》这篇课文故事描写很精彩,人物的性格特点鲜明,环境描写也很有特色,我们可以让学生说说。在分析人物的时候,有的学生对主要人物如诸葛亮等说些他们其他的事件,只要学生愿意说,我们就让他们说;如果他们说的不够准确,我们在帮助补充。如此,学生就能够对人物有更多的了解,也能增强多文章内容的把握。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将主要内容设计成问题,如“三顾”为什么有效有略,人物是通过哪些方法和刻画的?这样,孩子们就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增加知识,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篇8
动听、感人的音乐能触发听者强烈的情感,能在人们心灵深处掀起共鸣的波澜,能唤起人们美的体验以及对文本的遐想。如教学《二泉映月》时,配上《二泉映月》的乐曲,把学生带入文中的情境中。学生仿佛看到了阿炳双目失明,戴着墨镜,流落街头悲惨的身影,真的听到了他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体验到了他对命运的抗争和对音乐无比的热爱。音乐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反射出了课文语言、意境的凄美。
2.改文为歌愉快记
音乐富有美感,让人放松,能引起人无限遐思,让人轻松、愉快地去学习、记忆。听一次公开课上王老师执教苏轼的《六月七日望湖楼醉书》,王老师与学生共同解读了诗意后,王老师让学生想象诗人当时微醉而高兴放歌的情景,让学生感悟诗人的心情,并从自己所学过的曲子中选择其中的一首,把《六月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歌词带进去吟唱,有能力的同学也可自谱曲子,只要能把诗人当时的心情唱出来就行。当时课堂异常活跃,学生们通过不同的曲调唱出了古诗的意境,唱出了诗人的心声,沉醉在古诗中。学生们兴致盎然,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古诗。语文课本上很多短小精美的文章,我们都可以都为歌曲吟唱,让语文教学成为一种享受。
3.轻音乐激发灵感
作文课上,结合所要写的作文内容播放轻音乐,让学生在愉悦、放松的氛围中选材、构思,以激发学生作文灵感,让他们遄飞逸兴、文思泉涌。
二 翩翩起舞,文随体动意更浓
舞蹈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它以人肢体的律动,传导十分丰富的心灵和人生内容。在简单中复杂,在优美中激情,富有张力和想象空间。换句话说,正是舞蹈的力与美,柔与情,进一步地开发了人自身及深入地表现了生活,从而使优美的舞姿表现了人的精神面貌。舞蹈是许多孩子向往的活动方式,翩翩舞姿不仅优美生动,也迎合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在教学时适当引入舞蹈,根据文意编排一些简单易跳的舞蹈,让孩子们翩翩起舞,在飘逸的舞姿中感悟文章的美,爱上语文课堂。
如在学习《赶海》一文时,可以适时插入《赶海的小姑娘》这一舞蹈,它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激活了课本内容,效果极佳。
三 书法欣赏,渊远流长妙笔传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与语文的书写教学密不可分。将书法这支奇葩恰当地嵌入语文课,语文课堂将大放光彩。
1.书法作品导航,学会欣赏
如教学《鸭儿饺子铺》一文时,先出示王羲之的作品,与学生共同欣赏,然后导入课文。不仅能激起学生认识人物的兴趣,而且为理解整篇文章奠定了感情基调。
2.书写名篇名段,自娱自励
名篇名段耐人寻味,激人奋进。语文课本中处处可见这些“瑰宝”,学生书写临摹,不仅有利于识记原文,而且培养了他们对书法的情趣,一举多得。如让学生临写励志的格言装饰自己的书房,临写优美的课文片段放入书法角……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有了用武之地,心中充满了成就感,更加激起学习的兴致。
四 课本短剧,活化文本演中乐
篇9
作者简介:唐春艳(1979―),女,瑶族,广西富川人,研究生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广西贺州市富川县第三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说到词串,我们能够自然地联想到低年级学生利用词串识字的情景,即将原本孤立的词语,通过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将各个单独的词语串联起来,能够表现某个特定的画面、意境等,让学生借助这些词串以阅读散文的形式来学习,借助韵文的形式和韵文的情境来识字。笔者为了让阅读课堂教学更有活力,便在低年级识字的基础上严格依据教材的特点,不断进行拓展和延伸。
一、抓住词串,把握文章要领
在文本阅读中,我们发现有的词串能够将整篇文章的意思概括在内,是整篇文章的“纲”和“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词,然后再理解每一个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同时在串词的过程中,还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开天辟地》这篇课文时,当学生初读课文之后,笔者便出示下列一组词串:开天辟地和与日俱增、昏天黑地和大刀阔斧、顶天立地和变化多端、混沌不分。这时,笔者让学生大声朗读,然后再问大家通过读这组词语发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这几个词语都带有天地;有的说这些成语都和开天辟地有关。这组词串本来是课后“读读背背”的内容,正是因为这些词语与故事情节的发展相吻合,又能够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笔者便巧妙地将其应用在这里。然后笔者再让学生根据这些词语将整篇文章分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清晰地将整篇文章的脉络层次理清,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成语的意思。之后笔者要求学生用这些词语简要说明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学生回答:在很久很久之前,天地之间混沌不分,而且一片黑暗,于是便大刀阔斧将天地劈开,但是为了不让天地重新合拢,便用身体顶天立地,这时他的身体也与日俱增,最后也筋疲力尽,从此倒下了。正是由于意识到了这组词串和故事情节发展的吻合,笔者才利用这样的方法,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教材。
二、品读词串,营造诗画意境
所谓意境,便是作品中所描述的形象和表现的思想感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创设适宜的教学意境,然后再利用词串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思。在学习过程中,笔者通过让学生品读感悟,引导其欣赏文字所蕴含的浓浓的诗意美。比如:在学习《二泉映月》这篇文章时,老师只需要抓住课文中描写二泉月夜的词语,然后不断朗读,便能让这些词语描绘的诗情画意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通过创设出优美而深邃的意境,可以让学生进一步领悟《二泉映月》的创作历程。
三、紧扣词串,层层展开教学
老师让学生提炼出来的词语是与课文中的某一部分内容具有一定关联的,因此,这样的内容便能与课文中的内容形成一种统一的情境。在学习的过程中,词串可以作为教学的一条主线,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反复使用词串,便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如《望月》主要描写的是清丽的月光洒在平静的江面上的幽静场景。教师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再让学生画出文章描写景象的词语。当学生读完之后,老师看看学生画出的词语,再将自己备课的词语展示出来:“安详、吐洒、清辉、晶莹、闪烁、跳动、剪影、隐约、花边。”老师让学生对照一下自己画的词语,并提问:同学们,这些词语分别描写了什么呢?学生回答:“这些词语分别描写的是月光、江边两岸的景色”。老师说:“很对,这篇课文就是先描写江面的景色,再描写江边两岸的景色。”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再让学生将这些词语放入到课文中进行朗读,感受文中所描绘的意境,从而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通过词串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文章每一部分所描写的内容,然后再进行深入学习,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四、巧用词串,构建多元的立体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朗读训练,有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行感情朗读,便能加强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在教学过程中,词串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生字的学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供一个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这些词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他们能够相辅相成,从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先将每一个字音都读准确、读通顺,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朗读,最后再采用个人展示朗读、小组轮读等形式组织学生朗读。运用这种方式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学习技能,一次不熟悉,第二次总能够熟悉。因此,通过巩固记忆的办法能让学生认识更多的生字。这种教学方法是根据小学生认字的实际情况设计的,是将读文和识字不断整合的结果。
读书的同时学生也在识字,由于学生已经把生字在文章中标出,学生将词串读一次,同时也在不断强化记忆,从而可以将单个词从词串中挑选出来并加强记忆,再将生词从字中挑选出来单独记忆,测试识字的效果。感情朗读是词串教学的主要方式,教学时可以在学生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将词串所包含的意思表达出来,感受其人文精神,从而充实自己的情感。
一年级《识字5》主要描写的是海滨的美丽景色。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课文中的插图,欣赏晚霞映照的大海、宁静的港湾、归航的渔船、飞翔的海鸥、追逐的浪花和沙滩上光着脚丫拾贝壳的孩子,再通过读文、看图进行联想,感受大海的美丽。在这个基础上,笔者不断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理解课文的含义,积累语言。朗读词串的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而且也有利于为教师教学提供创造性的空间。因此,我们要不断通过领会教材编排者的意图,充分发掘教材的多重功能,然后再进行科学整合,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五、总结
教学是一门艺术,词串就是一首欢快轻盈的乐曲,能够让教学充满活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词串开展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整篇文章的脉络,让他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总之,词串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必须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循序渐进,这样才能让词串教学灵动起来,使阅读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有效。
参考文献:
篇10
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是他总结自己一生的力作,作品特别深刻地体现了柴可夫斯基个人的痛苦和斗争、愤怒和抗议以及对生活、幸福、欢乐和爱情的热烈追求,讴歌了人生乃至生命的辉煌,表现了人内心的喜、怒、哀、乐,充满了人生哲理的真挚的情感,不失为一部充满人文精神的传世之作。
艺术家们用自己的人生体验、用音乐告诉我们人生道路上难免有挫折、失败,面对困难,面对磨难曲折,我们应该奋力拼搏,去排除一切困难,努力创造人生。
二、以情趣和能力为目标,关怀学生艺术潜能的发展
对于高中生来说,参与课堂、走上讲台,让自我才华得到体现和认可,是自我成功的表现,这种因心理满足而产生的内心愉悦是学习兴趣的最大源动力。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音乐的本源,也是维系人类与音乐互相作用关系的生命线。音乐教学将情感体验作为教学原则,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理念。例如圣・桑的《天鹅》是他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最具人性化的小曲。虽然予以动物的形态,却赋予了它最美、最纯、最强韧的人的灵魂。我们在教学中应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和作曲家、演奏家感情共鸣的纽带,通过聆听来体验他们在创作中所倾注的情感,感受作为人的最纯洁、最高尚和最质朴的情怀。再通过芭蕾小品《天鹅之死》中音乐与舞蹈的肢体语言对原作情感的演绎,来了解情感作为一切艺术本源的内涵:艺术就是情感。音乐与姊妹艺术的结合,是新教材人文理念的体现。高中音乐欣赏课堂的实践离不开一个“动”字,传统的音乐欣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感受和能力发展。所以教材中专题欣赏的教学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趣和能力。音乐与诗歌结合的专题欣赏,教师就应该组织学生去了解诗歌、朗诵诗歌、咏唱诗歌、表演诗歌。音乐与舞蹈结合的专题欣赏,教师就应该带学生走进舞蹈艺术的殿堂,听一听、看一看、跳一跳,感受一下音乐美、肢体美、韵律美和情感美。音乐与戏剧结合的专题欣赏,教师就该引领学生理解戏剧,在音乐素养、诗歌表演和舞蹈韵律的基础上学习表演和表现。学生只有参与了活动才能真正获得音乐情感和美的体验,才能真正从人文广义的角度了解音乐文化的内涵。设计一个活动内容,创设一种宽松情境,自然就给学生艺术潜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三、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
《音乐课程标准》把音乐情感体验价值放在音乐课程价值的首位,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1)创设意境,再现情景。
为所要欣赏的作品创设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意境,让学生沉浸在音乐的特定意境中,与艺术家的心同喜怒、同哀乐,实现心与心的同振共鸣,可以使音乐作品的人文精神更深动地打动学生,产生更大的感染力。在一次音乐欣赏讲座课上,我给学生欣赏解承强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一首动人心弦的叙事歌曲,它以人文精神为内涵,词曲意蕴深远,在前奏音乐配上真切的道白语言紧紧地扣住人们的心弦,音乐的流动犹如风儿对人们的絮絮心语:有一位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上来……我在上课时配上了多媒体的画面,视听结合,学生沉浸于音乐所表达的意境中,感受着天地为失去善良的女孩而悲泣,丹顶鹤为失去真诚的朋友而哭泣。在“天人合一,情景统一”中,学生的心灵得以陶冶和净化,感悟到要关爱自然、关爱生命,让世界充满爱,谋求生命与自然的内在统一与和谐发展的深刻人文精神。
(2)教学材料的灵活取舍与安排。
抓住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因素,根据学生实际,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主线,对教学材料灵活巧妙地处理,使音乐更具感染力,使人文精神更为夺目。在民歌这一单元欣赏的时候,我自组教材上了一节《放歌西部》――王洛宾歌曲专题介绍。《半个月亮爬上来》、《在那遥远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青春舞曲》……一曲曲撷民间民乐之瑰宝、传天上人间之绝唱的天籁之音与王洛宾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交织在一起,极大地拓宽了学生欣赏视野,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感受到西部民歌的真谛。一位学生在课后说:“听着王洛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我仿佛也来到美丽的青海湖畔,身边是洁白的羊群,清清的湖水,仰望天空是蓝天白云,我的心随着音乐在飞翔、在驰骋……”音乐赐于了他们情感体验、情感想象的空间,这些情感体验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延伸至学生今后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体验和理解。
篇11
如何能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中活跃的参与教学活动,如何让音乐课堂教学焕发出它的生机活力呢?
一、激感
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音乐欣赏是感知、想像、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的动态过程,所以情感体验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也是师生交流过程的最佳切入口。音乐鉴赏课堂的活动设计必须突出音乐性、情感性,以情为先,以情感人。引导学生在音乐听觉的时空中体验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享受音乐美感,陶冶情操。如学习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不仅要让学生聆听这首壮美的音乐,也要让学生了解贝多芬个人与命运抗争的故事,要让学生记住成功和胜利是属于那些”已经尽了最大努力而再努力一把力的人”,属于”在人生的道路上已经走得很苦、很艰难的时候敢于再朝前走一步的人”,从而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该向困难屈服,更不应该悲观失望,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力,培养顽强的意志和勇于承受挫折的心理。
二、拓展思维
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感性欣赏、亲身体验音乐的基础上,还能学会思考和分析音乐,让学生的思想、心灵与音乐产生共鸣。课堂教学中应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比较、思考、分析,理智的欣赏音乐,充分的理解音乐的内涵,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兴趣。
1.激发兴趣
音乐作为人类的文化产物又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脉渊源。我们面对具备较深文化基础、能言善辩的高中学生,无法逃避“学科综合”问题。音乐与诗歌文学,音乐与历史事件,音乐与地理文化,音乐与影视、造型艺术等等,如《黄河大合唱》这一课时,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欣赏同一时期背景的充满激情的诗歌作品,学生理解了文学与音乐同样能“为战斗发出怒吼”,并比较了诗歌与音乐不同的表现形式。音乐中无处不闪烁人类丰厚浓重的文化气息,所以教师设计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思考、研讨、判断,是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和培养音乐欣赏兴趣的有效途径。
2.开启想象
音乐具有抽象、模糊、创造性等特点,而音乐的现实性和指向性又提供了欣赏者联想和思维的空间。所以,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思维活动的设计,应选择与作品特点相吻合的思维形式,选择与学生最为接近的方式也是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参与音乐审美体验活动。如古典作品中的无调性音乐的讲解中,可以把抽象的无调性音乐让学生用讲故事的方式说出自己的理解。再如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阿炳的《二泉映月》等作品则能以其深邃的思想,点燃起学生思索人生、洞察世界的火花。
3.鼓励创新
创新思维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内驱力。在教学中设计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活动,启发学生标新立异。在教学交流过程中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并及时进行积极评价,如在上《非洲音乐》时,课堂教学活动中设计的让学生先看一段非洲的鼓乐片段,让学生探究击鼓的不同方式和不同音色,把音乐作品当成无标题音乐让学生欣赏,讨论音乐的情境及音乐画面,并为自己心目中的音乐描绘主题,这些活动的设计,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开展思维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三、寓教于乐
高中生已接近成人,所以在高中音乐课堂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形体活动,以感性的欣赏、理性的分析加上动态的形体活动,既能使课堂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时律动教学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又能使学生的听觉和运动觉想结合,培养学生的节奏、韵律感,促使学生更生动、准确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例如在音乐剧教学中,可让学生根据剧情进行创编和表演。音乐剧是利用学生的肢体活动来进行的艺术造型活动,创编表演活动通过创造性的身体艺术造型活动来发展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学生不但运用了肢体动作来感知音乐,同时还发展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 还有在《地方民歌》课中,在了解了汉族南北地区民歌的风格特点后,让学生学习南北方有代表的舞蹈片段,如:藏族、蒙古族等族的基本动作,了解其风格特点。这些学生课堂形体活动的设计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四、合作探究
篇12
1.很难打破时空的局限,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的构建与重现
一些教学曲目涉及的是异地异国,或者是历史久远的内容。对于这些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从语言上进行描述,很难把曲目涉及的一些细节给重现出来,因此学生没有视听的感受,对曲目也就没有丰满的感觉。
2.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手段重理论与技能训练,忽视了人文教育与思想教育,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多是“一架琴”“一块板”“一张嘴”“一台机”的“四个一”的教学模式,即课堂上使用一架风琴或者是一架钢琴,用一块黑板写写有关乐理知识,老师一张嘴进行领唱或者范唱,条件好的学校会配上一台录音机放一下范唱。久而久之,学生会对枯燥的模式,单纯性的技巧技能训练及枯燥的乐理知识产生厌倦。
3.传统的音乐课教学方式单一,很难融入多种教学方式,机械呆板
传统的音乐课中,因为教学模式的限制,学生只能与老师之间进行互动,与同学之间进行互动,在课堂上进行互动。除此之外,很难采用其他方式进行互动式的教学或者是学习,因而使教学方式显得机械与呆板。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整合的实践
1.利用多媒体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小学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中心。外在客观的审美体验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学生人格与品质的提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音乐课中创造良好的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良好的情境犹如阳春的初绿,可以把学生带入美的情境世界中,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例如,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我在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配以画面,打破时间的限制,回到古代的空间——皓月当空,微波粼粼的江面上泛一兰舟,文人骚客行吟船头……学生不禁沉浸在民族乐曲展示出的清远舒雅的意境中,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当中去,提高了教学效果。
2.利用多媒体展示作品背后的人文思想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音乐课除了承担审美教育的功能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思想品德教育。教育的本质与最终目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高尚情操与高贵品格的人。因此,小学音乐课一定要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并且也只有重视体现教育的这一功能,学生才会对音乐课有更大的兴趣。
例如,在《二泉映月》的教学设计中,我做了一个短片,简介了阿炳的一生——如何从一个浪荡公子成长为一个饱经沧桑、思想沉重的民间艺术家;创作《二泉映月》的社会历史背景。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学生却深深地理解了阿炳的情怀,明确了音乐具有传承思想、感怀人生思绪抱负的功能。学生在理解阿炳音乐的基础上,也知道了做人当持重,从艺需刻苦的道理。
3.利用信息整合技术,灵活构建音乐教学活动
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审美疲惫。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
例如,在学习《动物狂欢》时,我会选择到网络教室上课,让学生用电脑自带的画板画出其想象的有关场景。通过想与画,学生发展了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心灵得以净化,情操得以陶冶。
再如,学习与器乐或声乐有关的内容时,我发现班级当中有很多学生在声乐或者是器乐方面很有天赋。于是我布置他们自己到网上寻找与要学习的内容有关的材料,拿到课堂上来展示。他们有的找到了演奏或者是歌唱的教程,有的找到了表演视频,有的找到了要学习的内容的背景材料……孩子们展示得有声有色,兴趣盎然。除了展示的学生积极外,他们还带动了其他孩子学习音乐的热情与兴趣。
三、对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整合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反思
1.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要很好地整合,要求老师的“外功”要扎实
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的整合,教师除了音乐专业基本功(这是内功)必须扎实之外,还必须对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熟练掌握并使用(这是外功)。如老师应该熟悉多媒体计算机的使用;会运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会比较熟练地使用Flash,3dmax等软件;除此之外,还应该会熟练地上网下载视频资料,并对视频的播放格式进行处理转换及剪接加工——因为有时我们只使用某个视频的特定片断。
2.不能把音乐课搞成花哨的展示课
部分小学音乐老师在整合过程中,过分注重信息技术的作用,多媒体展示的比重过多,搞成了花哨的展示课。尤其是一些公开课更容易犯这方面的错误。为了课堂热闹,过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渲染,忽略了学生的技能、乐理、审美、德育等方法训练与培养,本末倒置。
3.切忌用多媒体掩盖教师基本功的不足
篇13
【分析】
1.《夹竹桃》一课的课后习题,第1、2两题是常规题目,重在写字和读书。第3题是词句练习。第4题主要关注对课文的理解,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几乎没有阅读难度,价值不大。而编者忽视了季羡林先生这篇散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即对比衬托。作者描写院子里春、夏、秋三季的14种花,虽然没有一个字写夹竹桃,却鲜明地衬托出夹竹桃的韧性。编者忽略了文本的表达形式,只关注了内容,运用又从何谈起呢?
2.《广玉兰》一课的课后习题,前两题是常规作业,第3题指向的是情感,重在感悟。第4题是练笔,但没有具体的要求,比如表达方法之类的,实际上,这样的练笔是低效的。其实《广玉兰》这篇散文的写作特色比较鲜明,一是全文的详略安排合理,二是第三自然段总分总的构段方式运用巧妙,三是恰当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所以,小练笔必须结合文本的表达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结论】
课后习题要从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去设计,充分发挥文本的语言价值。这样的习题才能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对部分课文的课后习题进行了尝试性改变。这里主要谈三点想法。
一、指向语言运用的习题才有价值
课后习题不能总是关注理解,理解不是终极目标,运用才能形成语言表达的技能。所以,课后习题应指向语言的运用。如在教学《师恩难忘》一课时,我们设计了这样的课后习题:
方法引领:请仔细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详细描写“我”听故事入迷的情景?
实战训练:李明和王刚在进行乒乓球比赛,前四局打平,决胜局开始。想一想,作为李明的同桌,你会有些什么表情,心里会想些什么?练习写个片段。
为什么这样设计?我们在分析了以往大量的教学设计后发现,许多教师总是在讲故事的内容上做文章,讲得淋漓尽致、声情并茂,学生在师爱的熏陶下,坚定不忘师恩的信念。这样的教学结束以后,学生到底收获了什么呢?他们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了吗?显然,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怀疑。
这个文本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独到之处,有利于学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呢?从这个目标出发,细读文本后,这样的教学资源是存在的,且十分重要。那就是侧面烘托的写作方法。作者在描写田老师讲故事时,不仅写老师讲得娓娓动听,而且详细描写自己的感受,从而衬托老师教学技艺之高超,抒发了对老师的钦佩、喜爱之情。学生通过练笔,在写作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提高了表达能力。
二、散发文化气息的习题才有魅力
在《陶校长的演讲》一课备课时,我面对“每天四问”这几个字,一个奇特的想法出现了。两千多年前的曾子不就提出过“吾日三省吾身”吗?教学时,为什么不让学生联系起来学习呢?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课后习题:
查找资料:《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请你查资料,了解其中的意思,说说曾子每天问自己哪三个问题。
没有想到,学生对这项作业特别感兴趣,不但了解了字面的意思,还有学生竟然找了于丹的《论语心得》来读。学生在交流时说道,这几件事,在今天也并未过时,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问一问自己:为社会做事忠诚了吗?跟朋友交往守信了吗?自己学习知识了吗?这样的拓展性练习不仅让学生懂得了一些学问,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关注儿童特点的习题才有生命
我们发现,好多课后习题仍然是对句子蕴含的情感进行体验和感悟,而这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喜欢做这样的题目吗?教学《二泉映月》时,我在两个班级做了一个实验,实验学生80人。
实验题目:同学们,你们认为下面哪一道习题更有意义,你更喜欢去学习?(说明:A题是课后习题,B题是教师设计的习题)
A.读一读,体会下面句子表达的感情。
1.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2.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B.读一读,看看下面句子在语言形式上有什么特点,体会这样的表达有什么好处。
1.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2.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实验数据:有66个学生喜欢B题,占82.5%;有14个学生喜欢A题,占17.5%。
实验结论:相对于抽象的情感体验而言,儿童更喜欢具体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A题指向的是情感体验。阿炳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的一生催人泪下,但是现在的儿童却很难认识和接近那段历史,这样的距离感必然影响对句子情感的体验。所以,学生的体验是困难的,是抽象的、模糊的。再说,有的体验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或者说,就是体验到了句子表达的情感,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言,其意义也十分有限。B题则指向的是语文知识,即语言表达方式,第一句中有两个对仗句,结构工整,富有韵律节奏之美。第二句是一个长长的排比句,乐曲的旋律仿佛在耳畔回响,对阿炳和乐曲的理解不仅有感官上的触动,更有抵达心灵深处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