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工程项目建设纪实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引言
门窗工程包括门和窗,其中包括的检验批有:木门窗制作,木门窗安装,钢门窗安装,铝合金(铝塑)门窗安装,涂色镀锌钢板门窗安装,塑料门窗安装,特种门安装,门窗玻璃安装。所以,职责主要是:(1)建立作业标准,明确施工工艺,制定出每项工作的作业顺序,使施工有条不紊;(2)在施工工程师指导下,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进行施工;(3)对图纸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4)监督施工过程、质量、原材料检测,基础、中间结构和隐蔽工程验收,对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建筑物定位放线;等。
2.门窗工程施工技巧
2.1木门窗安装施工
门窗框安装:(1)构造工程施工时预埋木砖的数量和间距应中意要求,即2m高以内的门窗每边不少于3块木砖,木砖间距以0.8~0.9m为宜。不同饰面所留的间隙尺寸,见下表1。(2)冰冷地区门窗框与洞口间的罅隙应添补保温材料。
2.2金属门窗施工
金属门窗安装应批准预留洞口的措施施工,不得批准边安装边砌口或先安装后砌口的措施施工。在砌体上安装金属门窗严禁用射钉安宁。门窗扇安装:推拉扇开关力应不大于100N,同时,定然有防脱落措施。
铝合金门窗的安装:(1)主要施工工艺: 铝合金门窗安装:测量制作门窗框固定填缝门窗扇安装玻璃安装清理。(2)注意事项: 门窗框与墙体结构之间需留有一定的间隙,以防止热胀冷缩引起变形。
2.3塑料门窗施工
塑料门窗应批准预留洞口的措施安装,不得批准边安装边砌口或先安装后砌口的措施。门窗框安宁:当门窗与墙体安宁时,应先安宁上框,后安宁边框。安宁措施如:①混凝土墙洞口批准射钉或膨胀螺钉安宁;②砖墙洞口利用膨胀螺钉安宁,不得安宁在砖缝处,并严禁用射钉安宁;③轻质砌块或加气混凝土洞口可在预埋混凝土块上用射钉或膨胀螺钉安宁。
塑钢门窗的安装时:塑钢门窗与墙体的连接,一是可用膨胀螺栓固定,二是可在墙内预埋木砖或木楔,用木螺丝将门窗框固定在木砖或木楔上。 门窗框与墙体结构之间一般留10~20毫米缝隙,填入轻质材料(丙烯酸酯、聚胺酯、泡沫塑料、矿棉、玻璃棉等),外侧嵌注密封膏。主要施工工艺:测量厂内制作安装窗框填缝安装门窗框清理。注意事项:(1)窗框应横平竖直,高低一致。(2)固定联结件(节点)处的间距要小于600毫米。要在距窗框的四个角150毫米处两个方向设联结件。每个联结件不得少于两个螺丝。(3)嵌注密封胶前要清理干净框底浮灰。(4)安装门窗后,应注意保护门窗框及玻璃。
最后,对以上门窗的验收上,如果是分包的话只需提供门窗安装报验文件、门窗分项验收文件、铝合金型材出厂检验报告合格证、门窗五金配件出厂检验报告和合格证、玻璃出厂检验报告和合格证。另外,如果合同有要求材料送检则再加上,铝合金型材进场复检报告、玻璃进场复检报告(含节能检测)、门窗三性试验、部分地区要求五金配件也要送检。
3.幕墙工程施工技巧
以玻璃幕墙施工的事中控制为例:
3.1玻璃幕墙安装
幕墙玻璃与主体结构连接处应嵌入安装槽口内,玻璃与槽口的配合尺寸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其嵌入深度不应小于18mm。玻璃与槽口间的空隙应有支承垫块和定位垫块,不得使用硬性材料填充固定。
幕墙钢构件施焊后,其表面应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
3.2过程中质量控制要求
(1)幕墙分格轴线的测量应与主体结构测量配合,其误差应及时调整不得积累。(2)立柱安装标高偏差不应大于3mm,轴线前后偏差不应大于2mm,左右偏差不应大于3mm。相邻两根立柱安装标高偏差不应大于3mm,同层立柱的最大标高偏差不应大于5mm,相邻两根立柱的距离偏差不应大于2mm。(3)应将横梁两端的连接件及弹性橡胶垫安装在立柱的预定位置,并应安装牢固、其接缝应严密。(4)竖向主要构件安装质量的检验。
(5)相邻两根横梁的水平标高偏差不大于1mm,同层标高偏差:当一幅幕墙宽度≤35m时,不应大于5mm,当一幅幕墙宽度>35米时,不应大于7mm。(6)横向主要构件安装质量的检验
(7)同一层的横梁安装应由下向上进行,每层横梁应及时检查、调整、校正、固定,使其符合质量要求。(8)现场焊接或高强螺栓紧固的构件固定后,应及时进行防锈处理,与铝合金接触的螺栓及金属配件应采用不锈钢制品,不同金属的接触面应采用垫片作隔离处理。(9)玻璃与构件不得直接接触,玻璃四周与构件凹槽底应保持一定空隙,每块玻璃下部应设不少于二块弹性定位垫块;垫块宽度与槽口宽度应相同,长度不小于100mm。(10)玻璃幕墙四周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防火的保温材料填塞;内外表面应采用密封胶连续封闭,接缝应严密不漏水。(11)玻璃幕墙施工过程中应分层进行抗雨水渗漏性能检查、接缝部位的雨水渗漏检验。(12)耐候硅酮密封胶的施工厚度应大于3.5mm,宽度不应小于厚度的2倍;较深的密封槽口底部应采用聚乙烯发泡材料填塞。耐候硅酮密封胶在接缝内应形成相对两面粘结,并不得三面粘结。
3.3玻璃幕墙打胶
篇2
Key words: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construction project;cost;effect
中图分类号:F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6-0083-02
0 引言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时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外部环境的制约,致使施工成本增加的情况时有发生。而设计合理的施工组织不但能保证施工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而且能有效降低不同施工环节的投入成本,因此,通过施工组织设计控制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成为建筑行业关注的重要话题。施工组织设计对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的影响贯穿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其中对设计与施工两个阶段成本的影响比较显著。
1 对项目设计阶段成本的影响
很多建设单位为保证工程质量,比较注重施工质量管理,但却忽略了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加上工程项目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最终导致设计阶段的成本增加,因此有必要探讨施工组织设计对项目设计阶段成本的影响。
1.1 对限额设计的影响 建设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部分设计人员缺乏必要的经济意识,担心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因此,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安全、技术以及项目结构设计上,而未对项目成本控制进行全面的考虑,导致“深基础、胖柱、胖梁”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同时,计算工程量时预、概算工程师依据施工图纸套用定额,而施工单位完全按照施工图纸施工等,即便工程造价偏高也无法干预。
为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有必要实施限额设计,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限额设计的认真落实。为此,要求建设项目经济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积极沟通、密切配合,既保证设计质量又要避免设计成本过高。对设计人员而言,应根据建设工程具体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多套设计方案,并从经济角度逐一论证,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争取将设计成本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对经济管理人员而言,应及时计算设计造价,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设计人员,实现设计成本的动态控制。另外,设计人员应正确理解限额设计,不能盲目选择成本较低的方案而不顾工程质量。
1.2 对施工平面布置的影响 施工组织平面的布置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预算经费,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设计过程中应重点考虑以下内容:首先,施工指挥及施工场地的划分应合理且临建房屋的规模应符合要求;其次,明确各参建单位的仓库位置及规模;最后,通信系统、供风、供水、供电设备应布置在合理位置,避免影响施工材料的正常运输。总之,建设工程项目相关设施的布置应在保证施工正常进行的基础上,避免给其他环节的施工造成不利影响。
1.3 对设计人员经济观念的影响 组织设计对设计人员经济观念的影响能起到控制设计成本的良好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求设计人员实事求是,从建设工程项目具体情况出发,不过分追求高水平、高标准;其次,合理配置财力、物力、人力资源,让专业技能扎实的设计人员负责重点、难点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设计人员的潜能;最后,设计时应注重施工材料方面的考虑,使用采购方便的材料和施工设备。
2 对施工阶段成本的影响
施工阶段是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支出的重要环节,因此,施工组织设计如不涉及该环节内容,极易造成浪费,导致施工成本超出预算的情况发生。为避免超过预算情况的出现,要求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正确处理质量、工期、造价之间的关系,认真考虑不同施工环节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达到技术、财力、物力以及人力的优化配置。
2.1 对成本控制目标确定的影响 确定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目标时,首先,应保证施工进度和程序的合理性、施工设备选择的科学性。同时通过采用有效措施以及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达到实现成本控制目标的目的;其次,认真分析时间限制、实现方式以及资金来源等内容,参考合同规定的施工进度计划,不断进行分解和细化。并考虑计划实现与资金利用间的关系,以保证资金应用的合理性;最后,根据计划严格控制施工整体进度,争取在保证工程质量基础上,按时或提前完成工程项目。
2.2 对工期的影响 建设工程项目工期有建设工期和施工工期之分,其中建设工期指签订承包合同至工程项目交付发包单位的这段时间,包括正式工程施工期和施工准备期。施工工期指建设项目动工至交付给发包单位经历的时间,是建设工期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施工工期时间长短不但影响工程质量,而且还影响着工程施工成本,尤其在保证工程质量基础上,缩短工期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首先,施工组织设计应明确建设工程项目工期,并根据工程项目难度以及所用的设备、人力等确定合理的施工进度;其次,全面考虑可能给工期造成影响的自然、人为等方面的因素,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有效防止突发因素给工程造成不良影响;最后,对比实际施工进度和总的工期目标,灵活调整不同工种的施工,确保施工进度按照计划实施。
2.3 对工程变更的影响 建设工程项目实际施工时受其他因素干扰,有时会进行变更,进而导致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增加。大量工程建设实践证明,项目变更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造成:建设工程勘察与设计过程中出现计算不准确或招标文件未涉及的工程量,而不得不更改原有工程项目;受无法预知事件的影响,导致建设工程项目不得不延期或停工等。上述原因会不同程度的给工程成本造成影响。
为此,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导致成本增加的情况。首先,确定多套施工方案,并通过论证选择成本低、不会给工期造成影响的方案施工;其次,施工时通过建立专门的控制制度,减少不必要的施工材料浪费,并注重引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建设工程项目验收时间,实现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除此之外,考虑到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成本造成的影响,建设单位应积极寻找有效的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措施,充分发挥施工组织设计优势,提高施工成本管理水平。具体可参考以下内容实施:①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建设项目成本管理是控制工程成本的重要途径,因此,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要求工程项目不同部门落实施工计划时均应考虑施工成本。同时,实行成本目标责任制,将成本控制目标下派给个人,明确不同人员的成本控制目标,并建立专门的监督制度以及相关措施,保证成本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②加强组织设计质量评定。施工组织设计结束后应组织相应的专家,结合建设项目的实际需求,从整个建设项目角度出发对组织设计的合理性进行评定,及时发现并指出组织设计存在的不合理问题,通过改进和论证保证组织设计质量,进而更好地为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科学的指导。
3 总结
施工组织设计往往给建设工程项目成本造成较大影响,为此,工程项目各参与单位,应结合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充分分析施工组织设计,给工程各施工环节成本的造成影响,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资金利用率,为建设工程效益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3
1土建项目工程建设施工中技术管理的意义
随着建筑行业对土建项目工程要求的提高,将技术合理应用于土建施工中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为:(1)保证土建工程顺利施工。土建项目工程施工复杂,需要很多工种和技术相互配合,特别是相关人员的管理。将人员和技术理合理应用于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选用有效的方法,规划和组织各项要素,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活动,不但能为各项作业的开展提供保障,还能推动土建工程的建设进程。(2)提高企业效益。结合土建工程情况,将技术管理贯穿全程,能预防不良因素的发生,促使工程标准化、规范化的发展,发挥机械设备、施工人员等要素的作用,从而提高工程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1]。
2土建项目工程建设施工中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安全工作不到位
土建工程是一项烦琐、系统的工程,耗时长,费用高,易受自然环境影响。因此,在施工技术的管理过程中,要求有着广泛的覆盖面,并全面把控相关的影响因素,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在实际管理中,由于施工单位不重视施工安全,未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条例。而且,施工人员也不重视安全问题,对待工作不够严谨,导致施工中出现各种隐患,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
2.2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
施工技术管理需要按照管理内容和重点分层组织,来保证管理活动的有效性。为满足该需求,需要结合工程实际,制定有效的管理体系,支撑和规范施工技术管理行为,保证各层次技术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然而由于部分项目经理不够了解技术管内容,未明确管理组织,导致各环节频繁出现安全问题。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不仅会影响施工材料、技术的使用性能,还会增加经济损失,降低管理效率。
2.3施工技术管理活动监管不到位
在当前的土建工程管理中,很多单位不够了解管理重点,多将其放在各阶段的技术规划和应用上,忽视对施工设备、材料和技术的监管,导致整个施工过程不够系统和规范,影响监管工作的进行。出于对土建工程特点的考虑,施工过程中要求技术和机械设备、材料相互配合及协调,确保所用技术和材料满足要求,一旦各要素出现问题,将严重影响技术管理效果。另外,施工技术管理期间也未有效落实监管措施,只重视工程建设,不重视管理,使得施工技术管理仍停留于表面,影响最终的管理结果。
3加强土建项目工程建设施工中技术管理的措施
3.1健全技术管理体系
施工技术管理体系是落实管理工作的关键,为了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就要结合土建工程实际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完善和优化土建工程中的技术资料标准。制定完善的权责结合管理制,增强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激发工作热情,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2]。在土建工程施工初期,做好施工技术的交底工作,加大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的交流力度,确保每位施工人员都了解图纸内容和要求,进而做到工程的规范施工,提高施工质量。
3.2提高施工安全意识
为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相关人员提高对施工安全的重视程度。首先,企业领导需要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其次,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教育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等,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工作行为。最后,制定安全施工的标准和要求,将其贯彻落实到整个工程。
3.3加强各施工阶段的监管
施工技术管理应贯穿工程全程,才能在提高工作效率的情况下,提高施工质量。对此,土建工程施工前需要了解施工图纸和施工期间的注意事项,在仔细研读施工图纸的情况下,与设计人员进行交流,避免施工和设计矛盾的出现。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管,设备、人员和材料是施工现场的重要组成,因此,技术管理应集中于对这几点。对于施工材料而言,需要在投入使用前审核和监测材料质量及数量,预防施工期间材料短缺或质量不合格给土建工程带来的影响。对于施工人员而言,应提前选拔,确保其素养和技能水平满足要求[3]。对于机械设备而言,除要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外,还要定期保养和维修,确保其能正常使用。在工程竣工验收时,无论是监督人员,还是技术人员,都要详细审核工程各部门图纸和施工技术的使用情况。此外,还要存档、整理重要技术的资料和数据,及时整理施工问题,并采用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发挥技术管理效能,推动土建行业发展。
3.4建立施工技术创新机制
为了创新土建工程的施工技术,相关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创新机制,并对其进行完善。创新机制的建立可从这样几点考虑:第一,激发人员的创新意识。组建创新团队,开设培训班,培养专业化的技术人员,发展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增强企业树立。第二,建立创新激励机制。为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当员工发现创新后的利益时,就会提高创新主动性,更好地落实创新行动。为预防员工恶性竞争,企业建立监督机制监督员工行为,保证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5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篇4
与市政公路工程项目有关的监理体制的编制与推行,在处理各类问题、优化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协助施工单位压缩建设成本获得最佳效益等方面均体现出巨大的优越性。但是现阶段对市政公路工程项目监理工作多数是局限在施工阶段,与工程设计、竣工阶段质量监理的工作开展得少之又少[1]。而设计阶段是确保工程运行的基础,所以积极对其开展监理工作以及掌握监理要点是极为必要的。
2市政公路工程设计存在的不足
一是设计环节随意性显著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衍生出来的原因是设计单位设计思想以及与设计相关的管理体制完善性缺乏,或者是工程业主提出的要求多样化且变动性较大,特别是在对公路工程边坡或者是防护进行设计之时,不合理现象屡见不鲜,挖方路段高度不达标等问题也频频出现;二是设计质量长期得不到提升的问题。市政公路工程项目设计质量与线型选择的合理性、结构样式的新颖性、稳固性以及安全性等要素密切相关。但目前设计人员在对工程项目进行设计之时,常常不假思索的对通用图与旧图实施照搬对策,对通道排水系统没有科学的设计,为施工作业的顺利运行设置了层层阻碍。
3市政公路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3.1设计准备阶段
市政公路工程项目设计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要点具体是组织、资金、技术、合同四个方面体现出来的。组织措施,即使与公路施工方相关的监理人员与有关责任人职责明确化,从而保证工程设计方案在不同人员之间沟通的畅通性,清晰工程项目设计招标规则,从而使设计招标工作的顺利运行有所保障。在对工程项目资金进行准备之时,对项目施工程序进行整体性规划是基础,从而在设计环节中预测其在施工阶段可能遇到的困难,对风险危害性进行估测,并事前编制防治方案;对施工技术的准备,实质上就是监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共同探究工程方案的合理性,对其实用性进行验证,做好施工阶段的准备工作;在对合同准备之时,,监管人员务必要权衡项目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公平公正为准则,对合同内容与结构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内容的完整性与结构的紧凑性,强化合同的约束功能。设计前期准备工作的落实,为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监理工作质量的取得奠定基础。
3.2设计阶段
市政公路工程设计阶段的监理工作,可以被视为前期监理工作的重心,其与组织、资金、技术以及合同四大方面的监理工作密切相关,确保了监理工作的完整性。工程设计阶段对组织的监理,实质上就是监理人员明确作为参与工程设计工作人员的职责,继而对其设计过程中实施实时督查对策,不定期的对其设计质量进行检查与评审,对其设计的科学性进行点评,特殊情况下,聘请设计领域的专家对其规划进行指导,最大限度的压缩造价成本。对资金的监理与市政道路工程规划的经济性相关联,与整个工程施工的效益取得的程度以及资源利用效率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2]。对资金的建立涵盖两大内容,一是对项目设计阶段投资方向的监控;二是对工程设计环节中预算与概算的监控。对资金的有效监理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费用支出规划的辅助,并对各项资金运行状况进行动态化监管,从而使计阶段资金得到切实性管理。项目设计阶段的技术监理工作涵盖的内容是多样化的,例如设计方案的监控、设计施工技术的监控,目的在于强化设计技术与工程施工标准之间的匹配度,强化其科学性与实用性。对项目合同的监理与控制环节也是不容忽视的,确保监理设计人员按照合同规范按部就班的落实设计步骤,强化规划方案的优质性,检验设计方案是否满足工程项目施工标准等。工程设计阶段监理工作落实到位,在优化施工方案合理性,强化其实用性,确保后续施工环节的顺畅性等众多方面体现出巨大应用价值。
3.3设计完成阶段
监理师任务之一就是检查项目设计完成的实效性,也就是说其职责在于督促设计人员保质保量完成对市政道路工程设计工作。上述目标的落实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监理师对设计阶段进行实时追踪,对其运行进度与效率有一个全局性了解,继而将其与设计合同中内容进行对照分析,协助设计人员处理障碍点,使其实际运转速率与预期规划相同[3]。一旦发现有设计人员出现延缓行为,务必要对相关人员严加督促,确保设计工作如期完成。在设计完成以后,监理师对设计图纸质量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其与工程标准之间的匹配性,一旦存在差距立即对其施以调整策略,最大限度的压缩在施工阶段对设计图或者文件修整的次数。
4意义探究
明晰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监理工作任务是对其意义挖掘的前提,例如监理人员编制与工程标准相关的技术、经济方面的文书;勘测设计单位对其监理资质进行考察以及最优规划方案评选工作等,同时工程监理师对工程设计和概算的合理性进行审核。监理工程师最大的作用体现在把设计概算管控在预期的范畴内,即预设投资规划区间内,在对技术进行监管,能够确保施工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对项目施工质量的监控,看其是否与业主提出的要求相符合;在对施工进度进行管控之时,确保施工工序按照设计图纸或设计文件规范执行。由此可见,做好市政道路工程设计阶段的监理工作,能够大幅度的降低工程设计环节中各类问题出现的概率。5结束语总之,为了确保市政公路工程设计阶段的质量,开展监理督查工作是极为有效的对策。现阶段国内工程设计监监理工作完善性缺乏,依然需要政府机关颁布相关条例体制去管制与约束。监理单位也应该构建优质型的监理团队,强化人员业务技能与职业素质,依照相关体制,将监理工作落到实处,从而确保实效性充分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蔡同锋.大型石化项目环境监理实践及工作方法探讨[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5(4):52~56.
篇5
一、加强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的原因
(一)可以加强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
加强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虽然只是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一部分工作,但是资金链是一个贯穿整个工程建设的全部工作。因此,一定要加强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在确立项目之后制定出预算方案,然后进行投资建设的财务管理,每一笔成本的发生一定要有相应的凭证和合同作为支撑。竣工决算过程,一定要多搜集财务数据和资料,确保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高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准确的核算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确保资金的快速流动,高速利用。
(二)可以强化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资金使用效率
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资金需求是十分巨大的。筹集的资金是需要支付利息的,从而提高了工程的成本。如何有效集资金降低成本,是基础设施工程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财务管理工作一定要最大效率的使用现有资金。并积极多渠道采取各种形式,包括PPP等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加强资金的成本核算,降低资金成本。有效控制资金的收支,尤其是支出规避不必要的支出。一定要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都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工作。强化资金使用额度的控制,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合理性,加强资金的使用效率,以最低的成本来进行最高质量的基础设施的工程建设。
(三)可以保证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质量
加强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可以对材料的购买、使用,工作流程的进度,出入库,人工成本、验收费用等多项工作进行及时控制和管理,时刻监督建设单位的资金流向,可以确保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二、现存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的问题
(一)没有形成系统的财务管理观念
财务管理并不仅仅只是财务人员的工作,政府部门以及财务管理部门对整个基础设施建设施工过程的财务管理重视程度不够,职能发挥不到位。导致投入精力欠缺,参与度不足。不参与到其中就无法了解工程哪些地方的成本可以降低,资金的使用如何才能更加的有效利用。这统统都归结于没有形成系统的财务管理观念,只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涉及到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将降低成本和财务管理的观念深入心中,才能更好的利用资金。
(二)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
拥有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并不是在浪费成本,而是更有效的利用和节约成本,专业的管理人员会运用专业的优势帮助基础工程建设更有效的利用资金,更合理的科学的降低成本。没有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才造成成本的大量浪费,经验和专业素质,监督和核算的功能都是需要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起到的作用。
(三)工程内部控制管理薄弱
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财务管理成本高的最大的问题和疏漏就是,内部控制的管理薄弱。财务人员的监督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从资金的来源,流动,到流出,每一笔业务又需要严格的内部控制进行审核。否则就会造成部分工作人员借用职位的方便,进行一些不利于工程的事情,最终导致成本的虚增,资金的低效应用。
三、进行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改进的措施
(一)从根本上提高进行财务管理的意识
只有从根本上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完善资金的运作和管理的工作。领导和工作人员都要参与到工程的建设和财务管理工作中来,有的起到监督的作用,有的起到核算的作用,确保资金的安全合理的应用到每一个项目中去。相互监督,共同参与,意识到其中的重要性,就可以规避不必要的浪费,更好地降低成本。
(二)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
为了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更有效的利用资金,更合理科学的降低成本,一定要有一大批优秀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一方面财务管理人员自已要通过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提高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应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财务管理客观上要求进行全过程的财务管理,应从设计、招投标、工程实施、竣工验收结算等以及经济效益评价各个方面培训一大批优秀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三)建立工程建设财务管理统一的规章制度
只有建立规范的、统一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招投标、政府采购相关制度,执行既定的集体决策程序,才能杜绝“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干部。增强工程内部控制管理,强化监督工作。严把资金支出的审核关,建立责任机制,强化职责和权利,那么就会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只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规范经济活动,就能增加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扩大降低成本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周怡.工程项目中的财务管理问题浅析[J].新财经:理论版,2011.
篇6
工程项目的建造成本是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个好的建筑项目,不仅对工期和工程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更对建筑成本有着严格的管控。有效的管控项目建设成本,不仅可以为出资方节省成本,还可以为施工方带来收益。同时,在投入资金不变的情况下,能否在工程预算内完成整个工程项目,往往取决于是否对项目建设成本进行了科学有效的管控。因此,对项目建设成本进行有效的管控,对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目前项目建设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项目建设成本进行管理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行为,在工程进行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预算和决算。然而现实中,很多建筑工程单位不看重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得来的预算,却紧抓最后施工完成时的结算金额,这样就会造成工程的投入资源远超最初的工程预算的情况,严重时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同时,由于我国的建筑市场中很多管理机制不科学,存在很大的漏洞,同时相关的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够,恶性竞争和因个人利益关系而采购高价和劣质建筑材料的现在层出不穷,严重扰乱了我国的建筑市场。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资金浪费和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大量存在,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漏洞太多,项目建设成本管控的力度不足,监察不到位,不仅影响了工程项目的质量,还增加了项目的建设成本。
2项目成本管理的原则
2.1项目总体成本管控原则
项目建设的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降低项目建设的总成本,而并非项目建设过程中某一局部或者某一小块的成本,不能为了降低某一局部工程的建设成本,反正导致项目总成本增大。项目管理人员要以最低的项目总成本为目标,从而对项目工程的各个建设过程进行管控。
2.2项目建设成本的动态管理原则
项目建设成本的管控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是一个动态监管的过程,项目管理人员要随时根据项目建设的进行情况和实际条件的变动,合理修改对应的项目成本管理措施,确保对项目建设成本的有效管理。
3项目建设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
3.1施工组织的管理
施工组织是以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为设计对象,对施工过程中的资金流动,技术分析和施工人员组织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得到的最优的施工组织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案,不仅保证了工程项目能在规定的工期内高效的完成,同时也对工程的资金使用情况和施工人员的组织进行了合理的优化,同时也对工程的招投标的价格和工程使用款进行了控制,是影响项目建设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
3.2项目建设使用的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是影响工程建设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建筑材料,而建筑材料材料的价格是一直处在变动之中。而且好的材料和差的材料之间的价格差距比较大,这就给了某些不法商贩和工程管理人员以可乘之机。有的施工管理人员,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不惜采购劣质材料,以次充好,或者购买熟人的高价材料,,为工程的管理带来很多问题,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建筑成本。所以,施工单位一定要熟悉建筑市场的情况,及时了解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动,管理好资金的使用,监察好资金的流动情况,确保建筑材料的采购途径公开透明,要监察好建筑材料选购方案的合理性,这样才能控制好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
4项目建设成本的管理方法
4.1项目成本预测法
工程项目的建造是根据施工图纸的来进行的,因此,施工图纸在设计时,就决定了施工工作的大致内容,工程项目施工的难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项目的建造成本,所以要结合施工图纸,施工设计方案和招投标等文件来对项目的成本进行一个预测,将得到的工程项目成本预测值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和分析,从而制定科学有效的项目成本管理办法。
4.2项目成本分析法
工程项目的总成本一般是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成,直接成本包括工程项目施工的费用和非工程实体的措施费,间接成本包括工程规费和建筑企业管理费,项目成本分析法主要是针对工程项目的直接成本而言,通过在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建设成本中超支的地方进行分析,找出成本超支的具体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是工程项目建设成本管理方法中最常见的一种,但是由于施工过程中影响建设成本的因素比较多,所以这种方法在实际使用中,要分析的因素比较多,工作量比较大,耗费时间相对要长一些。
5项目建设成本的管理措施
5.1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管理
施工过程中合理的选用建筑材料,同时对材料进场选择有效合理的方案,可以大大节省建造成本。在建筑材料的选用环节,要时时刻刻注意市场的变动,在满足施工要求和建筑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对价格和原材料供应进行对比,要满足对施工供应量,同时在材料的进价上也有优势的材料,尽量选用性价比比较高的材料选用和采购方案,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加大了工程的建设成本。同时,在建筑材料的购买环节,一定要对购买的途径和过程进行管控,避免出现在购买材料时出现钻漏洞的情况。同时材料买好以后,要合理的选择进场方案,同时提前做好对材料质量的查验和抽检工作,在材料进场前就控制好材料的质量。进场后,要随时对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合理对建筑材料进行分配使用,避免材料在使用中的浪费。
5.2加强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流动资源的管理
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要做好对每一笔资金流向的监管,要确保每一笔资金的使用合理性,要对相关的票据做好审核工作,防止资金使用不合理等现象的发生。同时,提前做好对建设成本的预测工作,分析出资金使用不合理或者超支的地方,然后对其进行专项整改管理。
5.3理控制好施工的各个阶段,明确责任
工程施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涉及的人员很多,在管理上难度不小。所以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都要做好管理工作,对平时工作中的出现的各种工作会议的记录,技术资料,工程项目中涉及施工进度和质量的管理合同以及各项协议,都要做好存档,为以后出现问题时查找问题出现的源头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工程项目中的责任划分提供了参考。除此之外,还要尽量避免因为施工管理不到位,而出现的工程上的失误,材料损失或者人员伤亡。当出现重大的工程失误时,应当及时全面的对责任事故进行调查取证,收集各种施工管理的合同,日常的施工工作记录,划分好责任界限。针对索赔的情况,一定要以施工管理合同为依据,根据事实情况,来审核索赔的金额和事宜,以减少不必要的额外损失,对建筑成本产生沉重的负担,对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造成影响。
6结语
工程项目建设成本的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与建筑工程的方方面面都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涉及和影响到的因素很多,并且也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所以就对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要重视建筑造价的管控工作,从多方面入手,加强管理力度,在确保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要求下,合理的对项目建设成本进行管控,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一方面是作为工程地质的监测施工方要认真的考察施工的地点,并对当地的地址进行勘测,要对地质的参数进行整理,并保证其准确率,通过确定当地基岩的厚度,把地下含水层的深度确定下来,并把土层的厚度也确定下来。对高层的建筑工程建设而言,这些参数的参考价值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就是要有施工设计方案,施工方要对方案的设计进行严格的把关,高层建筑的施工要按设计方案进行,施工设计方案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公司的设计部门要对设计的方案进行不断的论证与讨论,把方案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确定下来, 并保证不会出问题。
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相应的控制,一方面要选择施工原材料,建筑工程的质量高低,一般是建立在建筑材料质量的基础之上,在建筑工程中需要使用很多的钢筋与水泥,还有沙石等这样的材料,所以,建筑施工部门中负责检验的人员要对质量负责,保证使用的建筑材料与施工的要求相符合。另一方面就是选择施工的设备,建筑施工的进度与建筑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施工企业与投资方关于项目验收的时间会签订合同,这对于施工方来说也是一种压力,若时间比较紧张的话,施工方就会在质量方面钻空子, 因此,施工方在选择施工设备时是非常重要的。最后,就是管理施工人员,施工队伍的素质对建筑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的负责人员进行相应的工作分配,并且对工作指标进行严格的检耍保证工程的进度,所以,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是非常重要。
二、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1、在技术质量管理方面,
一是现代的建筑物涉及了很多的领域,对于技术也有较高的要求,这对于施工管理人员而言,无形中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同时,也对各专业的施工人员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必须互相协调并配合。由于每个专业具有各自的技术要求,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只对本专业的要求进行考虑,而不考虑其他专业的协调与配合,就会影响到其他专业的施工,对于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与质量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二是现代的建筑物追求个性化,每一个建筑都具有它独特的一面,每一个设备或每一道工序都具有其特殊性的要求,这对我们的管理工作也增加了很多的难度,也给各个专业带来很大的矛盾。三是科技的发展导致建筑施工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也有很多新的材料推出,但是,如果施工单位不能根据现代建筑施工的新技术进行相应的改进的话,或者施工人员不能及时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施工的技术得不到更新,就会严重影响工程的整体效果。
2、在进度管理方面
进度是项目工程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的有力保证,然而,这不能代表建筑工程可以不重视施工的质量,而只为赶进度。有一些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只是一味的追求进度,对质量与安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情况就会造成返工,严重的还有安全事故的发生,给施工的进度带来很大的影响,也给建筑工程的质量带来了隐患,不但给社会造成经济损失,还造成名誉的损失。
三、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完善
3.1 完善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 完善施工方案的编制
施工方案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在施工方案编制过程中出现问题,那么将会影响还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由于人们在施工方案编制的过程中,其关系到的内容主要有施工技术,施工流程,质量检测等,因此我们在施工方案编制的过程中就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以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为主要的核心内容,再对建筑工程的施工难点和经济效益进行考虑,从而有效的提高施工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
2) 完善施工现场的设备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设备是整个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所以完善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人们在施工现场设备管理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管理的。第一,保证施工设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准确性,是当前管理人员在对施工设备管理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它主要针对操作者的使用功能、操作水平以及控制方法这三个方面进行控制管理,让操作人员可以熟练的使用施工设备,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此外,有的施工企业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施工,还用对施工设备操作人员定期培训的方法,来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这样也有效的降低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施工难点。第二,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和养护也是很重要的。在施工设备长期使用的过程中, 施工设备的部分构件容易被磨损或者受到损坏,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发生,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维修人员就要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和养护,以确保施工设备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正常的运行。
3) 控制建筑材料质量
在对建筑材料进行选择的时候,采购人员也一定根据工程施工的要求,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在检查合格以后才能进行进场施工。而且为了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在施工前还要对施工材料进行再次复检,如果发现建筑材料不合格,那么管理人员应该立即对其进行移除。
3.2 完善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1) 开展技术交流
技术交流对于建筑工程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主要作用在于保证参与项目施工的人员能够从多方面了解工程的要求,如:设计情况、结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标准等为工程项目的设施做好足够的准备,这样才能保证项目操作达到理想的状态。技术交底是一项经常性的技术工作,有时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形式合理选择。项目经理根据施工进度,分阶段向工长及职能人员交底; 工长在每项任务施工前,需对各个队伍组长交代清楚。
2) 完善工序的质量控制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取控制措施则需要坚持把工序质量控制当成核心,对每项施工工序积极完善的原则。这主要是由于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是由每个小部分组成,每道工序都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而各道工序的组成结构都涉及到了人员、设备、材料、方案、环境等等,控制施工质量时也必须要围绕这些因素开展工作, 从而准确把握好质量的控制点,结合工程的实际需要来加强影响质量因素的控制。
3) 加强成品保护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已完工的分部或分项工程,如不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 就会造成损伤,有些损伤难以恢复而成为永久性缺陷,从而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成品保护工作主要抓施工顺序和防护措施两个主要环节,按正确的施工流程组织施工,不颠倒工序,可防止后道工序损坏污染前道工序。
4) 加大检肆Χ
篇8
收录日期:2011年11月8日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活动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项目本身的难度与复杂性、工程项目管理者与工程项目组织能力、实力的有限性而容易造成危机。因而,对建设工程项目危机评价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危机来源
危机管理,是指日常监控活动不能有效扭转危机现象的发展而使施工组织陷入危机状态时,所采取的一种特别管理活动,它是一种“例外”性质管理,是在施工管理系统已无法控制经营局势时,以特别的管理计划、领导机构和应急措施来介入企业领导活动的一种特别管理方式。一旦工程项目施工恢复正常可控状态,它的任务便告完成,由日常监控环节履行预控对策任务。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危机出现的原因,来源于工程项目内、外部两个方面。工程项目外部因素,是指那些可导致工程项目出现危机,但工程项目组又无法控制其出现或变化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区位情况、业主因素等,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需对这些外部因素进行监控。但外部因素往往只是引起工程项目危机的诱导因素,而内部因素始终起主导作用。内部因素是工程项目组可以控制的,具有可控性,这些因素是工程项目预警系统主要的监测对象。
第一,质量因素。质量对于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重要性程度不言而喻。安全事故伤亡情况、严重工伤事故率、已完工项目的合格情况是考核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
第二,进度因素。如果没有按照工程进度进行施工将会面临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违约风险。考察工程进度主要通过生产效率和工程完成率两个方面进行衡量。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可以反映生产效率的高低;关键工程完工率等指标可以衡量工程完成率。
第三,资金因素。资金因素包括某个时段工程项目的总体预算成本和实际消耗成本、各分工程项目的预算和实际消耗成本,特别是对关键工序的成本分析。
第四,人员组织机构因素。人员组织包括:项目组织机构、工程项目负责人、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等的素质(能力、效率、责任心和品德),同业主、设计方、监理方、原材料供应方的协调。
二、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危机评价指标体系设置
本文从建设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出发,选择工程质量、进度、资金、人力组织结构作为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危机评价的检测对象,其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表1)
三、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危机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影响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危机的某些因素是模糊的,如何对这样的指标量化处理和评价还要考虑。因此,本文认为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原理对危机进行评价有其科学性和实用价值,模糊综合评价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建立因素集。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危机程度C分为4个因素集:C={C1,C2,C3,C4},每个因素集Ci(i=1,2,3,4)又分为若干个子因素,即:
C1={C11,C12,C13,C14}
C2={C21,C22,C23,C24,C25}
C3={C31,C32}
C4={C41,C42,C43}
(二)建立权重集。本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得到因素集C={C1,C2,C3,C4}的权重分别为b1、b2、b3、b4,记B=(b1,b2,b3,b4),且■bi=1。相应地测定子因素层的各子因素指标权重记为:B1=(b11…b14); B2=(b21…b25);B3=(b31…b32);B4=(b41…b43)。bij表示第i个因素中第j个子因素Cij的权重。
(三)建立评语集。设v=(v1,v2,v3,v4,v5)为评语集。v1、v2、v3、v4、v5分别表示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危机指标评语为高、较高、中、较低、低。
(四)模糊综合评价
1、一级模糊综合评价。按第i个因素中的第i个子因素评判,评判对象隶属于评价集中vk的隶属度为rijk。rijk=rijk/m,k={1,2,3,4,5},m为专家的总人数;vijk是所有专家中认为Cij隶属于vk的专家人数;评判矩阵为R(n为Ci中所含的子因素个数):
R1=r111 … r114… … …r141 … r144■ R2=r211 … r215… … …r251 … r255■
R3=r311 … r315… … …r321 … r324■ R4=r411 … r415… … …r431 … r435■
因此,第i个因素的模糊综合评价集为:
A1=B1×R1=(b11…b14)r111 … r114… … …r141 … r144
=(a11…a14)
A2=B2×R2=(b21…b25)r211 … r215… … …r251 … r255
=(a21…a25)
A3=B3×R3=(b31…b32)r311 … r315… … …r321 … r324
=(a31…a35)
A4=B4×R4=(b41…b43)r411 … r415… … …r431 … r435
=(a41…a45)
Ai就是Ci对V的隶属度。
2、二级模糊综合评价。为了考察各个因素的综合影响还必须在各因素之间进行综合评价,于是就形成二级模糊综合评价。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综合评判矩阵为:
R=(A1+A2+A3+A4)T=a11 … a14… … …a41 … a45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集为A=B×R=(a1,a2,a3,a4),A就是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危机对评价集V的相应隶属度,其中,a1+a2+a3+a4=1。
(五)结果处理。将评价等级进行量化。如,设v1=5,v2=4,v3=3,v4=2,v5=1,则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危机评价C=A×VT=(a1,a2,a3,a4)(5,4,3,2,1)T。将C的值与评价集对比,得出风险等级。
四、结论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评价具有复杂、内隐、模糊的特点,给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建设工程项目的危机识别、评价、量化是一项长期的研究工作,希望本文能为建设工程项目危机管理与政策实施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唐盛,向子亮.工程项目危机管理浅析[J].湖南交通科技,2011.6.
篇9
电力工程;建设技术;应用
正文:
1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技术分析
1.1电力工程管理技术
从我国当前的电力工程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在其建设中出现的技术问题逐渐增多。对此,为了提高电力工程建设水平,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覅案例企业应该在具体的建设中加大对电力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力度,具体操作是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建立健康的计算机管理环境,将电力工程建设施工审计和相应的建筑施工标准、施工故障和电网检测等一系列的技术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高效管理和工程数据的建设工作,避免数据的记录混乱、失误现象的发生。同时,施工操作人员应该对电力工程管理引进三维模拟和电网搭建等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从而可以通过计算机平成实际工程模拟工作,也可以实现关键技术的演练工作,对于实际工程模拟和演练过程中出现的技术安全情况进行及早发现赫尔迅速处理,保证施工的最佳状态。为了达到施工效果,施工人员可以建立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同时,对于传统电力工程项目的信息不对称的现,电力企业应该加大对计算机平台的应用,营造科学的信息共享环境,利用网络会议达到对电力工程高效管理的目的,实现信息同步的效果。简而言之,电力工程管理技能够是实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很有必要对电力工程管理进行优化和应用,不断创造健康的管理氛围,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最终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1.2安全管理技术
安全管理技术对于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而言,也是相对比较重要的施工内容。因此,很有必要加大安全管理技术应用力度。在对安全管理技术应用过程中,其技术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对于工程施工的安全因素进行考量和调研,对于安全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措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工程的整个施工进度。同时,电力企业除了加大对安全管理技术应用之外,还应该重点关注监督机构,在建筑施工环节对于各个环节的安全隐患进行逐一的排查和处理,通过信息化方式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培训,加大施工人员对施工安全的重视度,最终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不断规范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技术的应用完善
2.1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体系保障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加大电力工程建设技术的应用和实施能够迅速解决施工建设中的问题和面对的分析问题,明确企业部门的施工管理职责,不断优化施工流程。其中,对于项目施工建设有着关键的作用的是夯实制度,因为夯实制度促进了项目实施的顺利进展。简而言之,电力工程建设技术的应用和实施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模式可以增加施工建设技术的应用,从而满足市场经济建设的需求,满足企业的多元化的发展,同时,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技术的应用能够调整电力企业施工技术和不断优化其施工流程,只有将技术完全应用到电力企业的施工中,才能不断健全管理制度,才能不断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
2.2培养和提升专业人员的素质水平
对于电力工程项目而言,更注重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因此,电力技术人员应该是从最初的筛选和入职的专业化培训的,在对电力技术人员的培训中,更多的结合实际的工作案例进行讲述和管理内容的培训。对于技术人员而言,需要随时进行学习和总结,要有分析的灵活性,在实际操作中具备谨慎性。对于一线操作人员,务必对其进行标准作业流程培,加强其对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作业基础,不断提升操作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准。在进行特殊作业时,电力工程项目企业应该加大人才培养,加大技术的应用程度,保证施工的正常实施。
2.3注重安全运营的有效管理
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而言,比较关键的影响因素除了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技术之外,还有安全管理。因此,对于电力工程进程的任何阶段,务必高度重视安全内容的应用好和实施。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员工的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因此必须将其安全管理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然后对于管理的体系加入安全内容。同时,树立科学发展观,并将其作为电力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实现安全的工程项目建设。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和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其能够保障电力企业健康发展,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一般而言,电力建设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健康发展,同时,电力工程项目实施技术的应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适当的健全。
2.4注重安全性和高效性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增加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技术的应用目的是实现电力输出的高效率、低能耗,为居民和企业提升电力服务的质量,对此,对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务必将电力工程建设技术作为基础前提,不断优化电力工程建设技术,从而推进电力工程施工建设技术的应用范围。要不断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和电能输出进行施工过程监控,对于电力工程施工建设技术应用中,务必以满足居民和企业发展需求为前提,适当的对电力工程施工建设技术进行优化。总而言之,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技术的应用和实施能够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对于电力企业发展需要电力工程技术的实施应用,全面的进行施工过程监控、质量控制,不断完善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技术应用的应用模式,不断为电力工程的技术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持。
参考文献:
篇10
1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技术的重要意义
与一般的施工建设技术不同,电力工程建设技术往往要涉及很多的专业领域,对施工质量的掌控关系着我国电力行业的运行平稳性。施工技术以及管理策略不仅影响着电力工程质量,甚至直接关系着工程建设的成败。因此,提高技术创新和发展,完善建设技术标准,增强施工技术管理和监控是保证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平稳转型的重要保障。
2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技术的管理问题
2.1施工各单位协调性不够
电力企业的职能部门中,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业务部等都和施工项目有着密切关系,不同部门之间需要进行工作交接和协作,才能提高效率,避免疏漏。但是目前大多数电力施工项目中,企业职能部门往往都是各自为营,缺乏沟通,造成了技术管理权责分配不清。
2.2施工流程不完善
电力项目施工前统筹安排和计划影响着工期的长短和施工过程的流畅性。电力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验收,合格后就可以进行项目成本核算和审查,然后就应该向电力投资方收取工程余款,并且和材料、设备供应方进行欠款清算,在这整个过程中,施工单位、财务部门、审查单位的想过人员一旦出现不规范的施工技术操作,势必要影响工期和企业效益。
2.3临时筹建项目部整体素质不够高
电力施工建设项目中的施工和管理人员通常都是临时抽调和组织的。不但施工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往往没有投资观念,对市场和工程造价没有统筹管理的意识,造成很多建设技术环节不能按照合同要求进行。临时筹建的项目部整体协调能力和内部监管系统也不完善。
2.4施工安全管理有漏洞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一直是建设技术的关键和难点。目前我国很多施工项目不重视安全管理,使之成为施工技术管理的薄弱环节。管理人员监督不到位、施工人员心存侥幸、安全措施缺乏等都会导致施工质量和现场人员安全存在漏洞。
3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措施与建设方面的优化建议
3.1施工技术实施方面
3.1.1制定完备量化的施工标准
施工标准和安全规范是施工过程的重要指导,因此在编写过程中要注重与实际问题的结合,对于电力项目建设的关键技术和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重点的阐述和强调。标准中应该明确施工路线、施工设备、施工安全距离等。尽量做到每个技术指标的量化规定,切实提供建设安全和工程质量的技术保障措施。
3.1.2强化工程施工技术,提高电力部门施工质量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应该保证从技术层面上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大部分问题。
(1)技术人员总体把握着电气项目施工的技术规范和设计方案,因此在施工中应该把技术人员的要求放在第一位,保障技术的创新和改进能够落实到实际工作过程之中,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施工困难。
(2)在施工工序的管理中,需要明确每个环节的轻重缓急,着重保障与施工质量关系密切的程序。施工质量要严格监控,电力企业和质量管部门都应指派质量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和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施工单位要对每道工序进行现场的质量自检,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确保此道工序完全合格后才能开始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施工材料的采购和存放直接关系着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也对项目预算和工程的稳定性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建设技术方面一定要做好对施工材料的管理。首先,在采购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对数量和质量进行控制,还要注意对成本的控制,如加强监管,避免采购人员吃“回扣”;其次,在材料的存放中要注意仓库内湿度、温度等因素对于材料的影响,定期对材料进行检测记录;最后,在材料进场时也要进行严格的检查,不允许任何不合格的产品被运用到电力工程建设中。
(4)对于电厂施工过程中的试验项目以及设备管理必须由专人负责。管理人员可以采用抽检、委托、见证试验等手段对施工项目的质量进行抽查和监测。对施工阶段使用的设备质量,监督人员需要实施跟踪,出现问题的设备要及时的找出问题原因并安排相关人员及时进行处理。
3.2施工技术管理方面
3.2.1提高人员素质,强化规章制度
电力企业工程施工开始前应该对相关的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尽量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都熟练掌握相关的质量控制和建设技术标准,尤其要强调规范管理和安全建设;增强管理人员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权责利落实到个人。
3.3.2引进信息化技术,实现施工过程信息化管理
首先,电力工程项目部要在施工的方方面面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应用计算机记录和管理施工中的各种审计、标准和故障、电网监测等技术数据,建立网络数据库,不但方面随时查阅,而且能够减少人工记录的失误和混乱。其次,利用三维模拟和电网搭建等软件模拟施工过程,进行关键技术的计算机演练,优化施工方案,提前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安全问题并做好对策预案。此外,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共享平台开展网上办公,能够提高办公效率,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例如,项目成员可以通过局部网络进行信息传递和沟通;管理人员可以在任何地点召开网络会议;监测数据可以通过网络传动到总公司审查;施工完成后所有的资料可以被保存作为以后工程的参考。
4结语
电力项目施工技术的控制和管理是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技术的完善和创新更是能够从根本上缩短施工周期,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因此,电力企业和施工方应该增强对施工技术的重视度,切实引入先进的技术应用和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篇11
Key words: mode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agent system;mode of CM;mode of EPC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3-0057-02
1我国现有的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1.1 自行管理模式此模式采取的管理方式是内部委托方式;基建管理机构是内部机构,没有投资决策权。委托――理论认为组织内部产生的委托问题不如组织之间产生的委托问题严重,因此这种模式有其优点,可以应用于一些技术简单,工程量较小的项目。但是这种自行管理模式的弊端明显:①这种临时组建的工程项目管理班子,项目完成后项目管理班子就解散,因此往往是只有一次教训,没有二次经验,容易造成损失和浪费。②项目的投资方,即业主对于工程项目的建设缺乏经验。临时组建的项目管理班子专业性往往不强,没有能力做好工程项目中各个相关方的协调工作。③存在权力寻租问题。临时组建的项目管理部门掌握了变更投资预算,选择施工单位等权利,而这些权力往往被相关负责人员寻租以牟取利益。
1.2 建设监理制度我国从1992 年开始实行的建设监理制度, 从指导思想上借鉴了国外的“业主方项目管理”,即PM(Project Management)。但是与国外的PM又不完全相同,我国的监理并不完全代表业主的利益,而是“公平地维护项目法人和承包商的合法权益”,是公正的第三方。另外,国外PM在前期就介入项目,我国的监理大都主要针对施工阶段,而且强调对质量的监督管理,故也常被称为施工监理。
监理制的优势是通过第三方建立单位的监督,可以保证工程达到业主的质量要求,从而弥补业主对于工程建设项目经验与知识的缺乏导致的监督不力。但监理制亦存在如下弊端:①监理方只对施工阶段进行监理工作,在工程建设的其他环节缺乏监督。②监理制度下,业主建设项目采用分包的模式,从而各个模式间缺乏相应的配合从而导致工程量加大,预算超支等问题。③监理单位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2基于代建制的建设模式分析
2.1 代建制的概念代建制是指业主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组织实施工作,项目建成后交付使用单位的制度。代建期间,代建单位按照合同约定代行项目建设的投资主体职责,有关行政部门对实行代建制的建设项目的审批程序不变。代建制作为项目管理模式的一种,克服了上述传统的工程该项目管理模式(自行管理模式、监理制模式)的缺点。业主通过聘用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对项目全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从而弥补了监理制中监理过程只针对施工阶段而对其他阶段监督不利的问题。①项目管理公司统筹了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从而使项目的各个单位在不同的阶段相互配合协调,达到1+1>2的目的,提高了建设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降低了成本。②代建单位的专业性强,弥补了业主对于建设项目实践经验和相关知识的缺乏,从而保证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2.2 基于代建制的几种建设模式
2.2.1 基于代建制的CM模式CM(Construction Management) 是国际上一种建筑承发包模式和管理模式。基于代建制的CM模式基本思想是CM项目管理公司作为代建单位与业主订立合同,负责项目的管理工作。项目的建设分阶段进行,项目各阶段通过CM公司的管理达到无缝连接(理想状况下),从而施工各阶段开始时间大幅提前,建设进度明显加大。并且,CM模式可以使部分工程分批交付使用,提前获得效益从而由于传统模式。采用这种模式,在项目初步设计阶段业主就雇佣CM单位参与项目实施,为设计人员提供施工方面的建议并随后负责管理施工过程。因此CM承包总体上属于一种管理型承包。根据CM单位在项目组织中合同关系的不同,CM模式分为CM Agency(型)和CM Non Agency(非型或风险型)两种。型CM由业主与各分包商签订合同,CM单位只是业主的咨询和,为业主提供CM服务。非型CM直接由CM 单位与各分包商签合同,并向业主承担保证最大工程费用GMP (Guaranteed Maximum Price),如果实际工程费用超过了GMP,超过部分将由CM单位承担。一般非型CM单位是从过去的总承包商演化而来,而咨询设计公司担当的CM单位往往更擅长采用型CM。
基于代建制的CM 模式有其自身价值:①CM模式采用快速路径法,分散发包,集中管理,利用科学的管理使各个阶段尽量达到无缝连接,有利于缩短工期。同时,CM单位统筹各个阶段,加强了设计部门与施工部门的沟通,减少了因修改设计而造成的工期延误。②CM模式采用施工任务多次分包的方法,每次分包都通过招标竞争和合同谈判,因此由各个分包合同价加起来形成的合同总价更具有合理性。在每一次的分包中,CM单位不赚总包与分包之间的差价,它与分包商和供应商的合同价是公开的。通过协调设计,CM单位还可以帮助业主采用价值工程等方法向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挖掘节约投资的潜力,还可以大大减少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如果采用了具有GMP的CM模式,CM单位将对工程费用的控制承担更直接的经济责任,因而可以大大降低业主在工程费用控制方面的风险。③CM模式中设计与施工的结合和协调,在项目上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时,有利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2.2.2 基于代建制的工程总承包模式(EPC)EPC总承包模式,是指业主选择一家总承包商或者总承包联营体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设计、设备和材料的采购、施工以及试运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总承包任务。它不同于施工总承包模式,除了施工,它还包括设计阶段,国外将这种模式称为Turnkey,即交钥匙工程。这种形式的实质是EPC公司作为代建单位,与业主订立总包合同。EPC公司往往自身实力强大,包含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机构,可以独立完成建设项目。
基于代建制的EPC模式的价值:①有利于投资控制,能够降低工程造价。由于投标者把设计和施工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既要满足业主的功能要求,设计方案有竞争性,又要保证标价低,因此要从设计方案着手降低工程造价,不仅仅是让利的问题,而是从根源上挖掘潜力,因此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另外,项目总承包模式常实行总价合同,在签订总承包合同时就将合同总价明确下来,可以及时明确投资目标,使业主尽早安排资金计划,并使项目总承包单位不超过预计的投资规模,有利于投资控制工作的进行。②有利于进度控制,并缩短工期。由于在方案设计阶段就可以根据建筑企业的施工经验、所拥有的施工机械、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争情况考虑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可以使项目比采用常规发包模式提早竣工。③有利于合同管理,“一站式购物”、单点联系(业主只需与承包签一份EPC合同,只需与EPC承包人联系);④有利于组织与协调,业主对工程采取“甩手掌柜”式管理方式,只需要与一个对工程项目的实施总负责的单位打交道,从而大大简化了工作,也改进了管理质量。
2.3 基于代建制的两种建设模式的比较:CM模式与EPC模式虽然均是基于代建制的模式,接受业主的委托对项目进行管理,在项目完成后移交给业主。但两者还是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下面我们将从不同角度对两者进行比较。
2.3.1 合同关系不同在CM模式下,业主在CM单位的建议下,与施工方、设计方等订立合同,但本质上是业主与相关单位订立合同。而EPC模式下,EPC公司全权负责了建设过程,故由EPC公司与相关部门订立各种合同。
2.3.2 变更成本不同在EPC模式下,业主只与EPC公司有合同关系,故若业主想对工程进行变更,只能与EPC公司协商,除非业主与EPC公司解约,但这会导致更大成本。在CM模式下,业主要想变更工程规格,只需在CM公司协助下,与相应部门进行沟通并进行相应修改即可。
2.3.3 现场安全责任不同在CM模式下,现场安全由CM单位负责监督,但责任由业主和相应承包人承担,而在EPC模式中,现场安全由EPC公司承担。笔者认为在CM模式,此项规定不利于调动CM公司监理的积极性,业主应在与CM单位的合同中做出相关调整。
2.3.4 施工前办理许可的责任归属不同在EPC模式下,项目实施前的各种许可(如施工许可、环境许可等)的办理应有EPC公司全权负责,而在CM模式下,CM公司只是协助业主办理各种许可。由于基于代建制的这两种建设模式有所不同,所以业主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出相应选择:如果业主为风险厌恶者,则可以选择将大多数风险转嫁给EPC公司的EPC模式进行建设,反之,则可以选择CM模式,然而低风险伴随着高投入,业主在EPC模式下的投资将比CM模式下大一些。除此之外,模式的选择还取决于业主对预算的控制,以及业主的组织能力等因素。
参考文献:
[1]赵智.我国政府投资代建制模式研究,2006.
[2]孙继德.项目总承包模式,2003.
篇12
收录日期:2017年5月4日
一、建筑装饰工程的特点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建筑装饰行业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市场逐渐得以细分,生产力逐渐呈现出专业化发展趋势,建筑装饰的档次也得到了持续提升。因为我国建筑装饰工程的发展并没有国外的发展案例作为借鉴,所以在我国建筑装饰工程发展过程中,相关行业和产业的从业者需要做出更多的自主思考与实践,对建筑装饰工程做出基本的判断和清晰的定位。与其他的建筑工程不同,建筑装饰工程属于单位工程,它具有独立设计、预算的特征,这也使建筑装饰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体现出了一定的特殊性。具体而言,建筑装饰工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需要涉及到多样化的工程材料成本预算。建筑装饰行业中的设工作、材料预算控制工作等都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这让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工作中的经济性分析、经济性评价具有了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作为支撑。
纵观整个流通领域或者建材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项目的经济性。相对于土建工程而言,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所涉及到的材料呈现出了更加多元化的特征,从主材来看,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中涉及到的材料多种多样,并且这些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体现出了更为明显的不固定性,相对应的劳动过程、劳动报酬呈现出上下浮动的特征。另外,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中的材料选择不仅需要满足耐久性需求,而且需要满足装饰效果需求,这就对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中的材料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建筑装饰工程领域中的工业化水平较低。虽然建筑装饰工程行业的发展带动着领域中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但是相对于工业化发展进入成熟阶段的土建工程而言,建筑装饰工程不仅很少采用大型机械和装配化工艺开展施工,并且许多工程细节还停留在手工作业层面,这让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体现出了劳动密集型的特征。从这种对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项目经济性的影响来看,由于建筑装饰工程难以通过控制材料标准实现建筑装饰施工的标准化和资金投入的标准化,所以在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阶段中的费用估算、成本控制工作中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针对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所开展的项目经济性分析和项目经济性评价等工作也将面临着更大的难度。
最后,建筑装饰工程的生产工艺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许多因素都会导致生产工艺的选择出现不同。而从施工工艺对建筑装饰工程设计的项目经济性分析与项目经济性评价的影响来看,土建工程相对固定的生产工艺,能够为开展定额消耗构建支撑,而在建筑装饰工程进行中,工程项目与工程项目之间,在对生产工艺进行比较发现,具有较大差异,由此可以判定,这种特征会导致工程成本呈现出较大的浮动。
二、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与项目经济性的关系
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工作不仅决定着施工过程中的投资额,而且也对完工之后的维护投入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由于设计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款项都会在施工中得以体现,因此把好设计关,是确保建筑装饰工程项目体现良好经济性的重要基础。
首先,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方案会对项目投资产生直接影响。从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对项目经济性的影响来看,在建筑装饰工程中,虽然设计阶段的费用在工程总投资的1%左右,但是这样一项工作却至少会影响工程整体投资的75%。
其次,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方案会对项目中所涉及到的经常性费用产生影响。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工作不仅会对项目的一次性投资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项目使用中产生的经常性费用产生影响,如照明、暖通的能耗,保养、清洁的费用等。一般而言,建筑装饰工程中的一次性投资和经常性费用呈现出反比关系,因此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团队需要找到二者的最有效组合,从而确保项目良好的经济性;否则会对项目投资产生一些间接的影响,如由设计不合理问题导致的停工、返工现象等都会导致建筑装饰工程二次投资的产生。
最后,从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在项目经济性产生影响的重要性来看设计阶段的经济性分析与经济性评价。为能够让项目造价呈现出更为合理的结构,有效提升项目投资的利用率;能够有效提升项目的投资管理效率。应该在设计阶段明确投资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工作,从而实现投资控制效率的提升。通过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工作的经济性分析与评价,有利于推动项目实现经济与技术的最优化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先进的技术往往能够有效提升工程的工期与质量,但是部分技术会导致工程成本的增加,而在设计阶段对技术和经济的优化结合做出分析与探讨,对于项目综合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三、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项目经济性评价
(一)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项目经济性评价的概念与理论基础。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项目经济性评价是以优化管理工作成效为出发点,针对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所具有的特点,采用合适的经济性评价指标和评价理论,得出定量化的主观效用或者数值结果。针对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所开展的项目经济性进行评价,对于确保设计团队做出科学决策有着重要意义。项目经济评价涉及到事前经济性评价、事中经济性评价与事后经济性评价。其中事前经济性评价与事中经济性评价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而事后经济性评价则可以为之后的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决策提供参考。总之,从经济性角度对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阶段成本费用的影响因素做出分析,可以让建筑装饰工程设计过程得到优化,确保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得到业主认可。
(二)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项目经济性评价的原则
1、公正客观原则。在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项目经济性评价中,客观性原则要求项目经济性评价过程能够避免受到主观随意的影响,项目评价者应当具备公正无私的立场,从而为设计项目决策者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从而确保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决策者进行正确的决策。
2、比较优选原则。在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项目经济性评价中,一般会以多个设计方案为评价对象,因此对设计方案做出优化,是项目经济评价的目的。由此可见,在对比优选原则进行过程中,要对项目进行不断的优化,对备选的方案进行比较,并选择最优方案,以确保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呈现出最优化的特征。
3、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原则。原则主要体现在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项目评价指标的构建方面,在此方面,评价指标需要体现出定量化的特征。同r,项目经济性评价需要从宏观角度,对评价对象以及各个要素做出系统分析,通过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对项目经济性评价结果做出准确反映。另外,针对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项目经济性所作出的评价,需要在能够实施和落实的基础上才能够体现出相应价值,因此经济性评价的可操作性也是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
(三)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项目经济性评价的方法。国内外评价方法和评价理论的发展,为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项目经济性评价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体而言,可以用于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项目经济性评价的方法可以归为四类:首先是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如Delphi法、逻辑选择法等;其次是数学方法,如因子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再次指数法和经济分析法,如费用效益分析法、线性分析法等;最后为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分析方法,如计算机仿真法、人工神经网络法。
综上所述,我们从事建筑装饰工程设计的从业人员,需要认真地去研究建筑装饰工程的特点、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与项目经济性的关系、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与项目经济性评价,以合理的方法来应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以合理的方法来进行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管理。对于提升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与项目经济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使建筑装饰行业和产业获得快速的良性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余贞海,邱成勇.EPC模式下装饰工程的成本控制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2.
[2]邱岳丹.建筑装饰工程项目成本分析及管理措施[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2.1.
篇13
(2)对于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来说,保障其安全性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相对于安全事故发生的危害来说,这种安全目标的控制更是极为必要,其也是目标控制的一个重点内容。
(3)任何一个建设工程施工项目都有工期的要求,必须要在相应的工期内完成才算是成功的,并且这种工期的要求对于一些特殊的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而言还具备着较为特殊的意义,因此,做好进度目标的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2目标控制措施
2.1质量目标控制
质量目标控制对于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和这种重要性相对应的,其目标控制的难度也是比较大的,这主要是因为在建设工程施工项目中能够影响到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是比较多的,任何一个工程项目中的要素都有可能会导致质量问题的出现,不论是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还是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手段,抑或者是外界的环境都有可能会导致其质量出现问题,因此,相对于这种复杂性来说,要想做好质量目标控制就必须要加强管理和控制的全面性,针对所有可能会存在影响的内容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尤其是要重点针对“人、机、料、法、环”等五个重要影响因素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依据其可能产生质量影响的机制进行有目的的控制和管理,确保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
2.2进度目标控制
进度目标控制主要就是针对其整个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流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在此目标控制过程中,重点需要把握的有以下三点:
(1)相关进度目标控制人员必须要针对事先的进度计划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确保其规划的合理性,并且结合具体的施工现场进行模拟和预期,确保其可操作性。
(2)重点针对施工过程中的所有施工子项目的施工顺序和持续时间进行密切关注,确保其按照原有的规划进行,避免出现误差。
(3)做好进度目标控制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应该针对其相应的人力资源、施工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等进行有效地协调,避免出现工期耽误的现象。
2.3成本目标控制
成本目标的控制无疑是建设单位最为关心的一个内容,对于这种成本控制而言,其最为主要的应该做好以下三点:
(1)加强对于预算编制准确性的控制,做好了预算的编制工作也就相当于为后期的成本控制打好了坚实的基础,相反,如果预算出错的话,必然也会导致其后期成本控制受影响。
(2)加强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尤其是对于施工材料的控制更是应该严格把关。
(3)成本目标的控制还应该在最终的竣工结算中通过相应的索赔等手段追回一定的经济损失,进而避免成本目标控制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