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的特征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环境问题的特征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环境问题的特征

篇1

信息时代媒体之间的竞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激烈。电视新闻作为传统的主流媒体,长期以来获得受众的广泛认可,拥有大量的受众群体,例如中老年群体往往习惯于每天观看固定的新闻栏目,这是他们了解时事政治、关注生活资讯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电视新闻所面对的竞争和挑战又是不言而喻的。尽管受众获取新闻的需求是稳定的,但信息时代,在传统的主流媒体之外受众可以拥有广阔的新闻获取途径。智能手机发展以前,受众可以选择计算机互联网阅读新闻,而不必依赖于固定的电视终端。随着智能手机的异军突起,以及各大门户网站在用户服务方面的竞争,受众可随时借助智能手机阅读网站精选的热点新闻内容。所以媒体竞争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受众群体的变化。拥有广泛且固定的受众,电视新闻媒体才能确保收视率,并由此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造。从这一角度来看,媒体竞争还将推动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创新。新媒体固然可以在新闻时效、网络互动方面为受众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抢占受众群体,但新闻内容主要是文字和图片的集合,少部分新闻会引用电视采访的视频画面,视频时间通常非常有限。因此,媒体竞争环境下电视媒体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不断推陈出新,带给受众高品质的新闻节目。

2 电视新闻节目特色营造的需求

电视新闻节目特色的营造成为应对媒体竞争的必然选择。媒体竞争环境下,电视新闻栏目需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造。一方面,收视率直接影响到新闻栏目的生存和发展。电视新闻的策划、编辑、制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如果新闻节目不能实现较高的收视率,就会在与其他新闻媒体的竞争中失去优势,影响栏目的经济效益。现如今电视台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新闻节目众多,但同质化问题也比较严重。例如,同样一则新闻主题,不同栏目都会采用相同的新闻图片,解说语言如出一辙,节目缺乏新意,收视率也就无从谈起。相反,《朝闻天下》、《第一时间》等新闻节目,其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多彩,能够有效迎合受众的需求品味,受众群体也会对节目持久关注。因此,电视新闻必须对栏目本身有明确的定位,通过主题策划、新闻采编、现场解说,营造节目特色,树立栏目品牌。另一方面,从社会效益角度来看,电视新闻本身肩负着舆论领航的使命,新闻是党和政府的喉舌,电视媒体要想树立媒体公信力,就必须通过有特色的新闻节目吸引受众,才能促进受众对新闻信息的传播,从而发挥更广泛的舆论引导力。

3 电视新闻节目特色营造的策略

为营造电视新闻节目特色,栏目组应科学组合节目内容,精心开展采编工作,开辟新颖的节目视角,展现贴心的主持风格,从而吸引受众的目光,提高节目的品牌声誉。

第一,科学组合节目内容。对于节目特色的营造,电视新闻首先应当确立节目本身的定位,进而科学匹配节目内容。以央视《第一时间》为例,其栏目定位清晰,内容不仅反映社会现实,还能给予人生活指引,既有经济味,又有人情味,整体呈现出实用、鲜活、大气的风格。所以节目的定位及内容构成对新闻特色的营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节目特色的根基所在。栏目组应当根据服务的受众对象,确定节目整体的风格韵味,然后将各类新闻内容进行有机融合,使时事政治、经济生活、民生百态等信息发挥各自的舆论导向作用。

篇2

(一)环境因素

山区由于其特殊的地形条件和复杂的地质构造原因,使得大多数高速公路为了选取最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案,均依山傍水而修建;在选线时,一般分布于河流岸边、沟谷坡道等处,道路两侧地形极不对等,一面为高山峻岭一面为山涧悬崖,使得道路连续弯道多、弯道曲率较大、长大纵坡频现、道路视距狭小,加之冬季雨雪多发,导致路面抗滑性能降低,安全性显著变差。由于高山属高海拔地区,气候变化频繁,使得沥青路面的粘附性以及附着性急剧下降,严重威胁到行车安全。

(二)交通特征

由于高山区气压偏低、空气密度小,汽车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受影响,导致车辆动力降低,车辆行驶性能极不稳定,道路交通的安全体系非常薄弱。这种特殊的交通特征决定了高山区的交通事故相比于平原地区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有:事故发生率较低,但重特大交通事故所占比例很高,事故形态恶劣,多为坠亡、翻车,多发于陡坡、急弯处;加之当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医疗覆盖率偏低,事故发生后,人员得不到妥善救治,所以事故造成的死亡率非常高。

考虑到这些因素,提高山区高速公路的路用性能,提高路面的稳定性、健全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发展山区高速公路的必由之路,当然,要想解决这一难题,除了建后的完善检测、灾后及时处置以外,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冬季施工过程的要点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冬季高速公路施工要点控制问题

(一)冬季施工特点及路面选材

针对高山区域的特定环境特征,结合冬季施工的实际情况,为了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抵抗恶劣环境影响的能力,采用混凝土结构作为高速公路路面。由于冬季施工的环境条件极为不利,是工程质量问题的多发季节;而且,冬季施工质量问题隐蔽性很强,很多时候虽然在冬天开工,但大多问题在春季才会逐渐暴露出来,这样一来给工程后期的维护带来巨大的影响,加之高山地区气候条件复杂,加速了质量问题的恶化,大大降低了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同时,冬季施工难度较大,需要计划和筹备的时间比较长,但迫于工期限制,很多事故都是由于准备工作做得不够,仓促施工造成的。

(二)山区冬季高速公路施工要点控制

1.施工温度的测量与控制

首先要组织专门的温度测量人员,负责温度的测定工作,并在测温前进行玄门的培训工作,落实责任到人。其次是准备测温工具,目前常用的测温工具主要有测温百叶窗和温度计两种,在测温百叶窗的选取时其规格不能小于300mm*300mm*400mm,距路面要在1.2m左右,最重要的是要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为了更加精准的测定实时温度,也可以利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利用自动温度记录仪,自动同步每个时间段的大气和环境的温度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在测量前要做好温度计的校验工作。在工具准备妥当的情况下,接下来需要布置测温孔,测温孔的选取对于温度测定的精确度有很大的影响,在布置前,应先绘制出布置深度平面图,编写相应序号,经过审核部门审核后再具体执行。在铺设道路基层的时候,可以适当选取温度变化较大、容易产生热交换、路基容易冻结的部位安放测温设备,根据测温计检测到的路基温度水平,再决定后续的施工计划。在具体的操作工程中,应该设立一定的间隔时间,在每一段间隔时间完成后,测温员做一次记录,出现问题应及时向工地技术人员汇报,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测温员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负责,确保数据准确无误,避免由于人为疏忽造成的损失。

2.路基路面的具体施工控制

对于路基的冬季施工问题,首先要做好对压实土层的防冻工作,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导致土层冻胀,具体可以在压实过程中配合加入抗冻剂,在压实的土层外覆盖防冻保护膜,禁止冻土填入压实的路基中,尤其在冬天进行路基施工时,要做到开挖、回填、压实一步到位,不能中断施工过程,再整个过程中要严防冻雪的渗入,在路基用土、砂石中不得加入水分,如果工程暂时中断,要将已有路基妥善封存,复工后检查合格后可以继续施工。如果遇到连续十五天以上的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的情况时,应该严格遵守JTJ033- 95中对于冬季路面施工的规定,并申报监理工程师审批。针对于高山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在开挖土方时,要因地制宜,选择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尽量减少环境对土方的影响,一般可以通过翻松地面、覆盖隔热材料防冻、架设防冻棚等措施。在混泥土路面的铺设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受低温影响,强度增长明显减缓,温度低于零下时,混凝土中的水结冰,导致体积膨胀,最终开裂,为了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首先要选取抗冻性强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在控制好水灰比的前提下,尽量增加混凝土中水泥的比例,铺设完毕以后在终凝结束前利用蒸汽养护,对于其他的骨料选取,要保证尽量清洁,不含雪块,级配合理、骨料质地坚硬,其本身的抗冻性要有保证,用于搅拌的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混凝土正常凝结的污水、工业废水及PH值过小、含硫酸盐过高的水,在不影响水胶比的前提下,要适当参入外加剂,譬如、早强、防冻剂等;考虑到高山地区冬季的严寒情况,特别要做好浇筑完毕的保温工作,尤其是完工后一周的保护措施更加重要,在具体的养护阶段,应优先使用蓄热法,加厚混凝土模板,在混凝土上覆盖双层保温草帘,在拆除时,要严格保证路用混凝土达到一定的抗冻强度和抗折强度,对于受冻的混凝土部分,应该坚决返工,防止其在将来影响到完好的混凝土路面。

总而言之,对于山区修建高速公路工程的施工问题,在充分了解了当地的施工环境和条件的基础上,要准确把握好冬季施工中对温度、路基路面等关键领域的施工技术;由于,施工条件特殊,施工人员必须从主观上重视起来,认真落实好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精益求精,这样,才能将坏境因素对路面施工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最大程度实现工程的耐久性、稳定性、可靠性。

三、总结

道路运输历来被称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道路网是否完善,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率,积极修建山区高速公路,使山区一些欠发达地区尽快融入到祖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中,是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破解城乡二元经济形势的重要途径,加快道路建设在山区的投入,尤其是在冬季等一系列恶劣条件下的施工,不仅利于我国道路建设水平的提升,加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还考验了我国道路建设的实力。

篇3

为本文通讯作者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加,中国也经历着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环境危机。仅以2011年为例,中国人经历了日本核泄漏危机带来的恐慌、哈药六厂污染环境带来的困惑以及康菲石油公司漏油事件带来的愤怒。日本地震是天灾,难以避免,但是将核废水排入海中却是人为,核废水是否会污染海洋还没有定论,也许几十年之后结果才会显现,对沿海各国的影响也不一定相同,那么,在不能确定危害是否存在、何时发现后果、对谁产生影响时,该如何决策?哈药六厂投巨资装修和做广告,但是对多年的污染问题却一推再推,2010年该公司的环保投入仅是其广告投入的1/27,那么,在面对即时的金钱收益和延迟的环境危害时,人们会如何取舍?中国渤海湾康菲钻井平台漏油事件造成渤海的严重污染,众多专家给出了很多的解决方案和建议,除了技术因素,还需要考虑短时效益和长期影响,各种方案的风险性等等。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环境问题是极为复杂的,是典型的多维度事件,它涵盖3个基本的偏好维度:风险、时间与社会性,环境问题的特点是发生在一定时间之后,以某种可能性发生在某个特定的地方,使得某些人群受到影响[1]。那么,生态环境决策可以看做是包含风险决策、跨期决策和社会两难决策的多特征决策。要研究如何促使人们做出亲环境的决策和行为,就不能从单一的维度囫囵吞枣地进行探讨和分析,而需要结合生态环境决策的多特征属性进行分析。生态环境决策是对几种生态环境的状态进行评估和判断,进而对产生这几种生态状态的行为进行选择的过程。目前,研究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但是从决策的角度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的还较为少见,本文将对这方面的研究做一梳理和综述,为今后的实证研究打下基础。

1生态环境决策的风险性

由于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性,无法确切知道某个环境问题是否一定会发生,环境问题的出现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人们只能以概率的形式对环境危害的发生做出估计,故而,在以不同概率出现的环境问题之间做出选择就是一个风险决策。一般来讲,人们会偏好概率大、收益高或者损失小的选项,否则,人们会在概率与损益值之间做出权衡。

在进行生态环境决策时,人们常常要在金钱和环境之间进行取舍。相对于环境问题,金钱的损益金额是更容易确定的,环境风险决策面临的大部分问题是要在"获得较多的经济利益或者损失较少的经济利益,但是有较大概率对环境造成破坏"以及"获得较少的经济利益或者损失较多的经济利益,但是有较小概率对环境造成破坏"之间进行选择。关于风险倾向的研究发现,概率维度上越远(可能性越小)的事件越不被重视,人们认为其影响会随着概率的减小而打折,只关心较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即存在一种概率折扣的现象。因为几乎所有环境问题都不是确定可以发生的,那么人们对于有可能造成的环境危害就不会特别在意,而会在环境问题上冒险来获得相对更为确定的经济收益。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人们为什么会牺牲环境利益来换取经济收益。

2生态环境决策的跨期性

大部分环境事件对人类的影响都有延迟性,比如自然资源耗竭或者温室效应,不会引起严重的即时效应,但是从长期来看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有些环境问题兼具短期和长期负效应,比如城市交通造成的空气污染可能导致当下的嗅觉困扰以及长期的健康问题。通常,环境问题由污染或破坏的慢性过程组成,因此不能确定某个特定负面结果发生的时间点。在不同时间点发生的结果之间做出选择及其过程就是跨期决策。一般来讲,人们对于一个即时的积极结果的偏好要大于对一个延迟的相同值的偏好,这称为积极时间偏好;对于消极结果,人们则希望它能较晚到来,这称为消极时间偏好。绝大多数跨期决策需要权衡的问题是在一个较小较早到来的收益(或损失)和较大较晚到来的收益(或损失)之间做出选择,这会让人们感到困难。

相对于环境问题,金钱的损益发生时间是更容易确定的。一般来讲,环境跨期决策面临的大部分问题是要在“获得较多的经济利益或者损失较少的经济利益,但是在短期内对环境造成破坏”以及“获得较少的经济利益或者损失较多的经济利益,但是在很长时间后对环境造成破坏”之间进行选择。人们对金钱和环境问题都存在着对其效用的认识随时间而打折的现象,有研究表明在这两个领域的时间折扣率差异不大[2],同时也有研究者认环境问题的时间折扣率低于金钱[3]。因此就存在着一个问题,按照金钱的折扣率,200年以后的任何事情对于现在的人们而言都微不足道,那么还有多少人会为了200年以后的环境问题而损失当前的金钱利益呢?但是的确又有很多人在为了保护环境而做出贡献,那么人们对于环境的认识是不是不同于金钱呢?又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小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时间折扣,从而认为很久以后的环境问题也很重要呢?这是亟需研究者们解决的问题。

3生态环境决策的社会性

做出环境保护或者破坏行为的个体和承受该环境后果的个体常常是不同的。环境友好或者不友好行为的后果可能对本人没有影响,但是会影响世界上遥远地区的人群或还没有出生的子孙后代。因而,人们常常要面对需要他人承担环境后果但是本人承担经济后果的环境事件,并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与环境风险决策和环境跨期决策一样,人们在进行环境社会决策时,由于环境危害承受者的人际距离不同,也有可能存在对环境危害效应打折的现象。而当决策者感受到折扣越小时,就会更能站在承受者的角度做决策,从而做出更加利他的决策;折扣越大时,对他人的利益越漠视。但是如果对环境问题像金钱问题一样,决策者仅仅认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才严重才重要的话,那又怎么会有人为保护环境或他人利益而做出贡献或牺牲呢?事实上,人们面对牵涉他人利益的事件时,并不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考虑问题,也会从同情心、社会规范、道德原则等角度去考虑。正是由于环境保护决策的社会属性,使得价值观层面的变量非常重要,使得人们不仅仅考虑个人的得失,也会考虑行为的社会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增多、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气候恶化等引起的公共资源两难问题引起了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等越来越多的关注。公共资源(common pool resource )是指向社会开放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利用和获取的资源,包括数量有限、或在有限范围内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如森林、渔业、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和环境等,公共资源管理要求社会成员本着互利合作的原则,按照一定的规则有节制地获取资源,公共资源的供求才会平衡[4]。公共资源两难的核心是个人经济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如果人们都只顾个人利益最大化,无视整体利益,过度使用资源,后果将类似于使用同一牧场的牧人所面临的悲剧:在一个公共牧场中,每个牧人都出于自己的利益,尽可能多地饲养牲口,而这种行为导致的长期后果是牲口的总数超出了牧场所能容纳的极限,草资源很快枯竭。所有的牲口也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而面临饿死的境地,牧民为此而品尝了他们过度竞争的苦果。

4小结

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人们不得不做出生态环境决策,而生态环境决策不是一个单维度的决策,它涉及概率、时间和社会等多个维度,具有多特征的属性。基于时间维度特征的决策可以用跨期决策的范式来研究,基于概率维度特征的决策可以用风险决策的范式来研究,而基于社会维度的决策可以用社会决策的范式来研究。此外,还需要对同时具有概率、时间和社会等维度特征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人们面对这样多特征决策时更看重概率维度、时间维度还是社会维度的特征,是综合比较各个维度上的特性来进行决策,还是把某个维度赋予最高的决策权重,以这个维度特征的优先级来做决策。

总之,从决策的角度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梳理,有利于深入了解环境问题和事件的特征,为今后进行生态环境决策的影响因素实质研究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佘升翔,陆强.环境风险知觉和评价的整体框架[J].生态环境学报.2010,19(07),1760-1764.

篇4

一、现代环境法根植于人的伦理要求

人性本应属于伦理学研究的视阈,而法作为人类主观思维设计的产物,又必须以某种人性假设为存在前提和逻辑起点。人性自然成为沟通伦理学与法学之间的桥梁。人性是一个内涵丰富且不断发展的范畴,对人性的不同认识造成了不同法域内人性假设的千差万别。马克思依据其对人类社会结构三阶段的划分,相应地将人性依次分为个性、社会性和类本性等三类。以此为依据,不但传统与现代的各种法域划分似乎都能找到某些理论根据,而且也使在不断演进中的各部门法具有了进行法域变换的可能。环境法在历史上相继经过了由私法到公法再到社会法的变迁过程,并正在向未来的第四法域——生态法域发展[3],其原动力就在于对人性假设的不断发展和修正。现代环境法是以“生态人”的人性假设为基础的,它是人在生态上的伦理主张的具体化,而根源于此的现代环境法也应当具有某些伦理精神。

(一)现代以前环境法的各种人性假设

垄断的出现是环境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时间标志,以其为界限可以将环境法划分为垄断前和垄断后两个阶段。垄断产生以前的人类社会即马克思所说的“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人性在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人们追逐个体利益的最大化的个性,这成为人们据以设计法律制度的基础(即“经济人”的假设)。此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虽分属私法或公法范畴,但核心都是为了保障和实现个体利益的最大化:设计以权利为本位的私法规范保护环境是为了张扬人的个性,促动他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设计以义务为本位的公法规范保护环境是为了压抑人的个性,防止他们为谋私利而彼此伤害。垄断出现以后的人类社会即马克思所说的“物的依赖关系”阶段。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将每个人都卷入到社会的洪流之中,人不再是孤零零的个人而是处于社会之中的人。“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因弊端重重而日渐被人们所弃,法律制度在设计上的视角也不再是个人而是社会(即“社会人”的假设)。以社会利益为价值本位,公、私两大法域相互融合,衍生出新兴的法域即社会法域;而其中有关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范又被汇集在一起,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即环境法。

(二)现代环境法的“生态人性”假设

环境问题的日趋恶化,迫使人们开始对传统环境法进行反思。首先需要反思的就是作为其存在基础的人性假设。当代的环境问题既不是私人问题也不是社会问题,而是逐渐扩大成为了整个人类的共同问题。在环境问题面前,人的私利和社会利益已为人类整体利益所概括,人的个性和社会性已被人的类本性所替代。在自然环境面前,人既不能以个体为存在单位也不能以社会为存在单位,而必须以“类”——人类为存在单位。这必然导致法律制度设计前提的根本变化,“经济人”和“社会人”的人性假设终被“生态人”的人性假设所替代。“生态人”的人性假设认为人类与万物生而平等,人类仅是自然的部分而非自然的主宰,人类活动必须依照自然规律进行,人类必须实现代际发展上的可持续性。这就突破了以往仅将法的调整对象限于人际(域)的局限,从而实现了法域划分上的革命性突破,衍生出以生态利益为本位的第四法域——生态法域。“生态人”人性假设的实质是人在生态上的伦理要求的特殊表达,而这种表达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伦理精神。

二、环境问题的终极实质是伦理问题

环境法以现实环境问题[4]为主要规制对象,环境问题的性质直接影响并制约着环境法的性质。对环境问题的定性研究自然成为了环境法定性研究的理论起点。尽管学界对环境问题有着诸多不同的理解,但这些理解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伦理问题。

(一)有关环境问题性质的不同观点

环境问题的涉及面甚广,对于其实质的认识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致可归纳为经济说、科技说、政治说、社会说和国际说等几种主张。较为普遍的观点是视环境问题为经济问题,将环境问题归结为市场失灵和政策失效,认为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市场不能精确地反映环境的社会价值”以及“政府行动鼓励低效能所反致的环境毁坏而导致的。”[5]但有人却视环境问题为科技问题,将环境问题恶化归咎于科技不发达,即“科技提供资源或消除污染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或制造污染的速度。”[6]也有人视环境问题为政治问题,将环境问题提升到政治的高度,旨在强调环境问题对发展国民经济、提高生活质量和增强综合国力的至关重要性。还有人视环境问题为社会问题,认为“环境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而其最终解决也必须依托于现有社会运行机制的深刻变革。”[7]更有人视环境问题为国际问题,认为环境问题早已超越国家的国界和管辖范围,成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此外,其它学者也根据各自的视角对环境问题的成因进行了不同的论述。

(二)环境问题的终极实质是伦理问题

上述分析虽都有一定依据和合理之处,但都未真正触及到问题的实质。环境问题的实质最终应归结为伦理问题。一方面,人类在个体与整体利益关系上的错误选择导致了现实的环境问题。主、客二分的传统哲学将世界截然分为人类世界与人外世界。在此影响下,作为类主体的人为片面追求自身物质需要的最大限度满足,忽视并肆意侵占其它生物及自然环境等世界整体中的非人类主体的当然利益。而在人类世界的内部,也有空间上的个别与群体、时间上的当代与未来等划分。作为群主体中的个别人或当代人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或某种特殊利益,忽视甚至不惜损害整个人类或后代人应有利益。人们在无道德状况下或畸形道德的指引下,在非理性发展的歧途上越深陷环境问题也就越严重。另一方面,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最终可归结为对自身生存价值问题的关注。经济的增长、科技的进步无疑能极大地满足人类物质生活的需要,政治的昌明、文化的发展无疑能极大地满足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然而这些并非人类幸福生活的全部,充其量仅是人类生存“形”的层面。作为具有理性思维的万物灵长,人类对自身生存的思考必然会上升到“实”的层面,即探询人类生存意义之所在的层面。如果仅将环境问题视为人类生存的方式层面,这种理解未免太过狭隘;而只有将环境问题上升到人类生存的价值层面,对人类生存的理解才能达到全面和完整,人类的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幸福。人们在穷尽种种手段之后仍未最终解决环境问题的事实也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况且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人类最初开始关注环境问题也并“不是出于现实的物质利益和经济需要,而是出于伦理信念”[8],我们将环境问题的实质最终归结为伦理问题的理由就充足了。

三、现代环境法起源于现代环境伦理

法学认为,法律起源于原始社会有关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行为的共同规则或习惯,这是对法起源问题的一般性描述。但法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其产生具有过程性。各部门法的产生时间并不统一,演进过程也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各部门法在起源上虽有某些相同但更存在着差异。特别是那些在近代法律社会化变革过程中产生的法律部门,它们是在法作为独立的社会规范出现之后形成的。它们不可能起源于共同规则或习惯,而是各自有着具体的产生渊源。例如,经济法就起源于资本主义国家为克服市场调节弊端、排除市场竞争障碍、应对经济发展危机而制定的现代经济政策。现代环境法作为的第三次法律革命的产物,自然有着与传统环境法所完全不同的起源——它起源于现代环境伦理!

(一)对于传统环境法起源的历史考察

人类依法保护环境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我国西周的《伐崇令》和古巴比伦的《汉穆拉比法典》等古代法律文献中都有涉及环境保护的专门规定。但环境法作为独立的部门法的出现,却是在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之后,此时环境法的发展才开始进入传统阶段。传统时代的环境法,因受人类认知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只关注人类自身存在的方式层面。这种形而下的思考方式导致了环境法仍无法突破传统法学理论的束缚,视域也仅限于濒危资源保护或严重污染治理等狭窄范围里。所谓环境法只不过是其它部门法基本理论在环境领域的简单应用和人类有限环境科学知识的法律“直译”。法律规范以社会学为视角,可分为伦理性规范和技术性规范两大类。纵观这种以公法形式出现的传统环境法,义务性规范、技术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充斥其间,几乎没有任何伦理色彩可言。传统环境法内在伦理精神的匮乏,决定了它无法最终有效解决环境问题。这迫切需要人们重新审视传统环境法,并对它进行革命性地彻底变革,而这首先必须从其法哲学基础开始。“哲学上的每一次更新,每一种新的较有影响的哲学流派的出现,都会引起法学方法论的更新或法学价值定向的改变,并推动着新的法学流派的出现或既有法学流派的分化。”[9]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迫使人们必须重新寻找一种哲学理论,并以此为指导对环境法进行理论上脱胎换骨式的再造。

篇5

2.从目的二元到保护优先

我国原来的《环境保护法》第一条规定了其目的在于保护和改善环境以及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说明我国环境法在立法目的上存在二元性,即在要求环境保护的同时又强调经济建设。此种设置使得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产生冲突的时候,环境保护往往让位于经济建设,致使环境形势不断恶化。对此,我国去年修改了新的《环境保护法》,将“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修改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并强调“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的目的二元的理念,强调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的时候,环境保护能获得优先考虑。

3.从环境治理到生态文明建设

传统环境法在环境保护路径方面通常强调的对环境污染与破坏的治理,较多地使用被动的措施应对环境污染与破坏。并由此形成我国环境法的基本制度体系,对于环境保护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这些制度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用。这其中或有制度设计不合理、实施不到位等因素,但根本性的因素在于没有将环境保护融入社会发展之中。党的十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由此,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环境法发展的一个根本理念。

二、环境法理念变革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1.环境风险规制理论

环境风险已然成为现代社会环境问题的重要特征,环境风险规制也就成为现代环境法的重要内容。在法学范畴内,风险通常与危险相对而言。对于危险领域,基于制定法和基本权保护义务,国家有责任必须介入,以达到保护个人法益之目的,公民亦可要求国家保护。对于风险领域,除了在客观上完全不能克服的风险外,因国家行政资源有限性以及社会因素的限制,使得国家仅能在一定范围内规制风险,其规制界限在于一国的环境保护政策水平。另外,为实现环境风险最小化,在环境风险国家行政规制之外,还需要社会力量对环境风险进行规制,即自主规制。通常是企业自己设定环境保护目标,按自身特点制定对策,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达到保护环境的效果,优点在于企业能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找到低成本高收益的环境对策。环境风险规制理论包含了行政规制与自主规制,两者的结合必然可以实现环境风险的最小化目标。

2.统合性环境政策

在环境法领域内,关注整体性环境问题成为一种趋势,即超越环境媒介和部门对环境问题进行规制。过去对于不同环境问题由不同的部门规制,或者按照环境媒介如大气、水、土壤等来规制,此种规制模式会导致在解决一种环境问题之时而形成对另一种环境问题的放任。所以,如果能从整体上解决环境问题,无论是从环境法的角度还是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比起个别的、非全面的规制方式更有优势,这就是统合性环境政策。统合性环境政策需要程序上的整合,即在程序上、组织上的整合,实现环境行政决策一体化,简单来说就是由单一管辖机构在单一程序内做出单一的决定。实体整合方面,要求环境法相关许可的要件事实的实体性审查或决定一体化,在环境媒介之间应注意其相互作用以及环境污染的转移,时间上应注意产品的生产流程以及使用后废弃的各个阶段,尽量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小化、循环化。统合性的环境政策也是当前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体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不仅是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制度与措施,加强环境污染与破环的治理,更是要建立新的制度,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之中,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三、环境法理念变革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1.加强环境问题意识的指引

我国环境法教科书的体例几乎都是从理论到法条的讲解。从环境法的概念、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环境法律责任、环境法律体系、环境保护基本法、单项污染防治法、自然环境保护法、中国与国际环境法等方面对环境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论述,但总体上存在一种“就法论法”的阐释法学方法,难以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实效。对此,在环境法学教学过程中,应针对现实中的环境问题,强化环境法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面对某一环境问题之时,能从多角度和用多学科的方法对该环境问题进行剖析,考察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干预。这一过程中,具体的环境问题成为教学的指挥棒,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也不再局限于法律文本层面,而是随着问题的深入不断采取多学科交叉的方式予以应对。

篇6

从公民个人的角度来看,环境问题尤其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各种公害疾病的出现和大规模爆发使人类对自己所创造的文明开始怀疑,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全受到巨大挑战。世界各地都出现了激烈的反公害运动,这些运动甚至直指国家政权和政府统治,所以,急需对环境问题的解决提出有效对策。

从社会角度看,环境问题是一部分人的获利建立在另一部分人受害的基础上的,并且这些受害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帮助别人获利的人。他们一方面在那些排放污染物的工厂里劳动,另一方面又在广泛的使用产生污染物的产品。此时已经很难区分污染者和受害者,很多时候,他们既是污染者又是受害者,原有的社会分工和利益关系都出现了极大的混乱,需要重新理顺这些关系。

从经济角度看,环境问题是市场失灵的表现,作为社会公共产品的环境资源无法以市场价格的形式出现,价值规律对此无法发挥作用,市场机制的外部不经济性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而由于市场的无功能使得这些问题又无法在市场机制的框架内加以解决,必须建立新的弥补市场失灵的机制。但目前弥补市场失灵的机制自身又存在诸多“失灵”,同样有“外部性问题”。因此,单纯的市场机制与单纯的政府管制机制都无法妥善的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建立沟通与协调两种机制的新机制,以解决双重失灵问题。

从法律角度看,已有的法律制度是建立在市场机制之上的以保护个人财产和个人利益不受侵犯为基础的规则系统,它对于市场机制以外的环境问题也同样无能为力,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权利体系关注了人们的政治性权利和经济性权利,却忽视了人类的环境性权利,当经济性权利直接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时候,这样一个权利体系不仅不能解决环境问题,反而成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障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以财产所有权为核心的权利体系是产生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只有打破这一权利体系,建立新的权利才能衡平由于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巨大利益冲突。

2 私法手段的重拾

环境问题产生于个体利益与社会公益的矛盾,是人们追求私益而出现的“公地的悲剧”。在法律层面,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选择:公法手段和私法手段。环境问题产生之初,人们更为推崇公法手段的运用,因此环境保护的公法手段极为发达,但在经历了依靠公法手段治理环境的实践后,其弊端暴露无疑。理性告诉我们,解决环境问题,仅有公法保障是不足的:

2.1 在物质基础方面,公法与资源的第二次分配相适应。它所维持的是一种由国家主持的超经济的社会财富分配方式。由此决定了在公法运行中以国家利益为中心,淡漠经济运行规律即忽视资源配置的效率。在解决环境问题时,公法的缺陷由此而生,它将公民环境权利与社会公益相联系,但公法是靠一定行政机制来实现的,行政机关出于种种原因可能产生“政府失灵”,很可能为了区域利益、集团利益甚至长官利益而牺牲社会公共利益。虽然在公法机制中设置有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司法审查等制衡手段,但一方面可能引起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也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不能有效控制“政府失灵”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发动私法机制则能有效遏制其弊病。因为私法与资源的第一次分配相关联,它是通过确立初始的分配关系而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紧密相连。这种机制具有关注个人与社会利益,重视经济运行规律的特点。通过启动私法机制,有效地防止“政府失灵”,是优化环境资源的配置,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有效举动。

2.2 在运行方式方面,公法的突出优点在于其直接管制的强制命令性,其缺点在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对立关系、僵硬死板的程序以及主体的有限,难以充分发挥相对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源于社会经济生活过程本身,在广泛而复杂的环境问题面前,仅有公法机制是不能完成对其全面控制或全过程控制的,坚持单一公法机制的结果,只能使行政机关背上沉重的包袱,防不胜防,治不胜治。私法机制则能弥补这一缺陷,私法的最大优越性在于其自治性,在这一机制下,权利在法律的范围内可以协商、可以转让、也可以处分,各主体之间处于平权关系。这种机制如果设计合理,是一种保护环境权的“全民皆兵”机制,对于调动公民以及各种社会团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2.3 在动力来源方面,公法的利益内容是公共性的,其力量源泉在于对公共利益的尊重,这是一种道义发动机制,仅借助于公法手段保护环境,主要依赖于人们的道德观。即使公法对环境保护作出明文规定,其运行也是靠国家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是消极的、被动的、依命令而作出的行为,不是主动的参与和付出。但如果发动私法机制,则情形大不一样,私法的利益直接与个人相联系,私法在保护环境时以公民及其团体利益为内容,是一种利益驱动机制,利用了人类追求利益、趋利避害的本性,从而使保护环境的力量源泉植入了万民的心理中,环境问题的解决也因此而具有了深厚的基础。

环境问题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副产物,同时也是市场失灵的结果,外部性问题是公权力手段必须介入环境保护领域以及提供公法保护的原因。虽然公法形式的保护比私法形式保护更

为直接有利,但是公法保护存在的缺陷,使得环境保护仍然要求助于私法形式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回到了“以权利制约权力”的思路,私法手段在环境保护中的运用又受到重视。但是,此时人们所要寻求的私法手段已不是过去完全意义上的以个人利益为本位、权利绝对化的手段。它所要求的是既具有私法的内在激励机制和外在表现形式、又有公共利益属性的社会性私权,是能够重构权力-权利、社会-国家-个人、公法-私法关系的私权,在这里,权利是其外壳,社会利益是内核。对于这样的新型权利,其理论基础、权利本体、权利价值以及权利运行都必然有着不同于传统民事权利的特性,如何认识这些特性,是民法手段能否在环境保护领域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也是制定“绿色民法典”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3 私法手段的创新

我以为:民法典的“绿色化”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运用新的理论与方法,在不破坏民法根本属性的原则下,探索“将公法支配和公法义务 ”纳入民事权利体系之中的一种努力,是在环境权利的公益性与民事权利的私益性之间寻求协调与沟通的路径与方法的过程。这种努力已为二十世纪后半叶许多国家民法典的修改与制定付诸实践,我们可以有经验与成果可以借鉴。

3.1 确认环境资源物质形态的双重价值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较少的条件下,阳光、空气、水等环境要素都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既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又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需要,二者之间并不产生竞争。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迅速增长,清洁的水、空气、宁静和阳光等环境资源的稀缺性特征逐渐显露,人类的生存利益与生产利益在对环境的需求上开始产生对立并形成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原有的权利制度已无力解决这种矛盾和冲突。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有必要对人类的两种利益作出制度性安排,通过权利的重新配置来平衡与制约人与人之间因利用稀缺性环境资源而发生的关系,既要生存,又要发展。

篇7

植被在河流治理与生态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和研究内容越来越多,并且研究范围也越来越广。进行有植被的河渠水流问题研究,不仅有利于推动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发展,而且能够为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提供相应的依据支持,对于推进生态环境的合理发展与进步,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从另一方面来讲,植被与河流是生态环境中两个比较敏感的词语,对于植被与河流问题以及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分析,也是人们一直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对于现阶段植被与河流问题研究成果的总结分析,有利于后人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索,从而推动生态环境问题的改善和发展。

一、有植被的河渠水流问题研究价值意义与作用分析

在生态环境领域中,河渠水滩是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与场所之一。通常情况下,河滩植物不仅有利于增加河渠水流的阻挡面积,提升河渠表面的粗糙程度,从而降低水流对于河渠的冲刷作用,同样河渠植被也是进行河渠岸堤以及河滩水土进行保护实现的重要工具。因此,河渠植被在河渠生态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严重化,导致生态环境矛盾越来越严重,为了环节生态环境与资源之间的这种突出矛盾,在进行一些生态环境问题治理,越来越重视对于水流与植被作用的研究,以通过在河渠水道或者是河滩地区进行植被的人工栽种,来增强植被在河渠水流中的作用和影响,减少河渠水流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

进行有植被的河渠水流问题研究与分析,能够对于这种特殊情况与环境下的河渠水流特征进行掌握和了解,以更好的进行河渠水流治理,保护河渠生态环境平衡发展,同时还有利于对于河渠水流情况进行及时准确和有效的统计预报,实现河渠生态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此外,进行有植被河渠水流问题的研究,还有利于为河渠治理规划设计以及水利工程的建设进行准确有效的数据支撑,具有非常重要和显著突出的作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二、有植被的河渠水流问题研究现状与成果分析

1、有植被的河渠水流问题研究的提出

在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分析中,进行有植被的河渠水流问题研究,由于该研究项目中所存在的问题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并且较为复杂的问题,不仅有植被作用这一局限影响,而且植被作用下的水流特性比较复杂,因此在进行这一问题项目研究和关注的学者专家相对较少。其中,最早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这一时期进行有植被河渠水流问题研究的学者,主要是结合生态环境问题现状以及实际的治理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实施,以使人们能够对于有植被的河渠水流问题以及这种特殊环境作用下的水流特征进行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通常情况下,在有植被的河渠环境中,由于河渠植被对于水流具有一定的阻止作用,并且这种阻止作用受到河渠河道的形状以及河流水位、水流量大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结合河渠河道的实际情况,同时根据河渠水流的紊动特征,对于河渠植被对于水流的阻止作用进行分析论述,以为河渠治理和施工建设提供依据。此外,在进行有植被的河渠水流问题研究中,对于河渠植被对于水流的阻止作用大小分析,还需要结合河渠植被的种类以及植被本身的韧性大小、植被密度和形状等因素,对于河渠水流的阻止作用进行计算分析。根据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在进行有植被的河渠水流问题研究中,主要就是对于河渠植被的分布特征以及河渠植被对于水流的作用影响进行研究分析。

2、有植被的河渠水流问题研究现状与成果分析

结合现阶段国内外对于有植被的河渠水流问题研究情况,根据其研究成果,从河渠植被分布特征以及对于水流的作用影响上,主要将有植被河渠水流问题研究划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是河渠水道属于复式断面结构,在河渠水道的滩地分布有植被,则需要对于河渠植被的分布特征以及植被对于水流的作用影响研究和分析。在这一问题研究中,像黄本胜以及Stephen、Pasche和Rouve、杨克君、Noat等人的研究成果最具代表性。其中,以黄本胜为主的研究人员主要进行了关于河滩种树对于行洪影响的研究分析,在研究中主要结合我国珠江三角洲地河滩种树的实际情况,通过多个问题的提出以及反复实验论证,在河滩种树的漫滩水流滩槽之间相互作用物理机理方面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且提出了河滩种树对行洪影响的模型设计原则,最终通过实验分析得出河滩种树对于行洪影响的程度计算方法,对于植被河流研究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意义。其次,在以Stephen为代表的研究人员中,对于复式断面滩地有植被的河渠水流问题研究中,主要引用了Wark等人的复式断面河流渠道的单宽流量计算公式,同时借用涡粘系数模型进行复式断面滩地有植被的河渠水流问题研究模型建立,并通过Colebrook-White方程式进行水流问题中的阻力系数值计算确定,最终实现了对于复式断面滩地有植被的河渠水流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下(1)所示,分别为复式断面河流渠道的单宽流量计算公式、涡粘系数模型和Colebrook-White方程。上示公式中,复式断面河流渠道的单宽流量计算公式中,D表示的是河渠水深情况,S表示的是河渠道的底坡,表示的是阻力系数值,DS则表示与河渠水道横纵坡面相关的剪应力系数,可以通过相关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求出,表示的是与河渠道进行垂直的坐标方向,ε表示的是涡粘系数。而在涡粘系数模型中U表示的是摩阻流速,NEV表示的是无量纲粘性系数,通常情况下在实际计算中的取值为0.16。最后,在Colebrook-White方程中,表示的是无量纲参数,表示的是反应河渠横断面形状的无量纲参数,R表示湿周,表示的是粗糙程度。

其次,是河渠水道是一种单一断面的结构形式,而在河槽的一侧或者是河槽两侧分布有植被,则需要对于河渠植被的分布特征以及植被对于水流的作用分析;最后,在河渠水道的整个床面上分布有植被,则需要对于河渠植被分布特征以及对于水流的作用影响进行研究分析。这两中类型研究成果分别以CHEN Fei-yomg以及时钟等人最具代表性。

三、结束语

总之,在有植被的河渠水流问题研究中,河渠植被对于水流的作用影响主要受到河渠横断面的形状以及植被密度、分布形式、大小等因素的制约和限制,目前在有植被的河渠水流问题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对于今后的研究进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但仍需结合需求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分析。

篇8

一、大学环境素质教育的特征与教育目标

大学环境素质教育作为普及性和长期性结合的高层次环境教育,除了具有环境教育目标特征外,还强调环境教育内容的时效性、系统性、专业性和实践性。因此,在构建大学环境素质类课程时,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定位应要同时考虑大学环境素质教育的特征和环境教育的基本目标层次。对于大学环境素质教育课程而言,其教育教学目标的重点应为“环境意识”(关注、知识和态度)、“处理环境问题的技能”(知识、技能、评价和参与)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知识、态度、技能、评价和参与)三个方面。其中“处理环境问题的技能”是操作性较强的环境教育目标:“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这一目标,包括了学生对环境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积极保护环境的能力”及“有效参与处理环境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在诸多“解决环境问题能力”要求中,“积极保护环境”和“有效参与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是最高层次,是个体拥有环境意识的表现,也是在运用环境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是环境教育的最高境界、最终目的,需要通过巨大努力方可在学生身上得以体现。

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的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它包含理论基础(指导教学模式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教学目标(构成教学模式的核心)、操作程序、师生角色、实现模式所需要的条件要求(手段、方法、策略)和评价6个基本要素。而衡量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好坏,还要考虑其中网络资源的利用、自主协作的方式和学生能力的培养等。

目前常见的网络教学模式有如下5种:(1)讲授式:是传统课堂讲授模式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多以课堂实录的方式来实施,学生通过在线点播系统或适时下载进行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与传统课堂讲授的最大区别是在网络环境下无法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交流与信息反馈。(2)个别化教学:一般通过编制的基于网络的cAI课件来实施。特点是借助网络资源与交互提供的支持,以学生为中心,自学加辅导。(3)协作学习式:特点是互教互学,合作教育。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培养研究能力和合作品质有重要的价值。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过程中的基本方式有竞赛方式、协同方式和互教互学3种方式。(4)发现式: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易获取性,通过利用教师或其他机构提供的有关资料,学生用一段时间收集资料、分析与总结,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性。(5)讨论式:特点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学采用启发式,注重对问题的讨论。网络上进行的讨论式教学,常以BBS、聊天室或E-mail作为特定问题讨论和解答的平台。

三、网络环境下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模式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是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解决课程教学困境与教育目标之间矛盾,进一步优化大学环境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的关键。而只有在充分了解和尊重环境素质教育教学和网络教学的特征与规律,才可能得到科学合理的模式。

1 构建的原则

在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课程教学模式时,除了要充分考虑构建教学模式的6个基本要素外,还必须遵循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的4个原则,既教师主导、技术服务于教学、有效交互和支持、服务、监控4大原则。

2 基于网络环境下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首先对大学环境素质教育的3个不同目标层次所涉及的教育内涵进行分析,而后根据分析结果对“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分解重组工作。在确保“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内容体系科学的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分类和适时动态补充。最后,在分类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式。在选择对应模式时,除注意相关的原则和要求外,还结合“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不同环节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组合和改进,力求能在不改变课程设置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满足教学目标的高层次要求。

针对“环境意识”和“处理环境问题的技能”的两目标层次所需的知识基础,主要采取“课内讲授+网络教学资源+现代技术手段”的模式,辅以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并在内容上适时反映学科动态发展的应用。而对于“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处理环境问题的技能”中涉及环境行为培养的目标,则采取“课外网络专题拓展学习+课外实践”的教学方式来实施,其中围绕专题学习的协作式教学和发现式教学为主要模式。

此外,在实施策略和教学设计上,重点关注:(1)如何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的同时,注重课程教育内容、手段和方法的多元化、动态性和灵活性。(2)强调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合理、有效地利用必须与课程内容和授课对象紧密结合。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择是否合理,成为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

3 基于网络环境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实践案例

以“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专题为例。以往的传统教学能够较好地解决“可持续发展理论”部分的讲解,但学生在“技能”、“参与”、“评价”等行为能力培养上是难以在课堂讲授中达到良好效果。因此,依托网络环境下构建的教学模式,我们对原有的内容作了重新组合、策略选择与教学设计(见表1)。

我们首先考虑教学对象的学科背景,而后对课程教学内容,尤其是涉及“课外网络专题拓展学习+课外实践”的内容进行合理筛选。在“可持续发展”的拓展专题学习,考虑到学生艺术设计专业背景和知识基础,设计了专题调查和网络讨论2个环节。通过给定的调查任务,促使学生利用课内教授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围绕“问题”进行发现、分析、评价和总结的探究学习过程,从中也进行了“知识”、“技能”、“评价”、“参与”等目标的实践训练。而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专题讨论环节,不仅强化了大学环境素质教育中关于“内容的时效性、专业性和实践性”要求,同时又一次检验教学目标中“知识”、“技能”、“态度”、“参与”等的效果。

通过这种基于网络环境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网络应用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以及“理论学习与专题研究拓展相结合”的“三结合”教学方式,能够较好地解决“高层次教育目标无法达到”的难题,同时也强化了大学环境素质教育中对教育内容的时效性、系统性、专业性和实践性的要求。

篇9

一、在工业化进程中我国面临的问题

从1999年进入重化工时期,我国工业废气和废水排放量以及固废产生量也进入迅速增长阶段,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2%、8.5%和17%。进入90年代后,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也以每年9.7%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快速扩张的经济规模产生了巨大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由此可见,在我国长期的工业化进程中,发展模式仍然是粗放式增长方式为主,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并表现出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与低产出的四大特征。

近50年来,我国GDP增长10多倍,而矿产资源消耗增长40多倍。 “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头4年,每增加1亿 GDP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1.8亿元、2.15亿元、1.6亿元、4.49亿元和5.01亿元。同时,我国目前主要资源的节约指数仅为1.8%,这就意味着我国主要资源的平均消耗强度高出世界平均约90%,高能耗行业差不多消耗了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一半。而且,我国单位GDP的废物体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出的固体废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必然导致低效率产出。

因此经济增长的历史性转型势在必行。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及其粗放型方式、重化工工业阶段特征给我国带来了两个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这两个问题目前又反过来对经济的持续增长构成了瓶颈约束。总理对此曾做过这样的判断,我国在发展中遇到了两种矛盾,一个仍然是落后的生产力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是资源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严峻的环境形势及其巨大的经济损失综合官方文献和专家判断,我国的环境形势大致是: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不断产生,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然而,如果继续沿用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以这样的资源家底和生态环境严峻的形势能否实现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和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是一个令人质疑的问题。

二、产生经济与环境发展不协调的原因

分析其原因,主要由于我国急于摆脱发展落后的状况,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大部分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经济发展具有粗放型和资源型特征,只重视经济量的增长,忽略了质的提高;而环境表现出脆弱性特征,由此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资源型、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很大,特别是对敏感而不稳定的生态环境脆弱区,会加重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使生态环境恶化。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历史来看,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与生态环境的恶化有着一定的联系。耕地是农业社会得以发展的最主要的自然资源,在土地生产力有限的情况下,人口的增加促使人们开垦更多的耕地来满足生存需求,盲目的大规模开发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进一步促使生态环境退化。另外,在屯田开发中,由于生产力低下或其他经济、价格补贴政策的效率损失政治、自然的因素,常出现已垦地的搁荒。由于失去原始植被的保护,这些土地不可避免地出现沙化。

三、如何解决经济与环境问题

面对种种不利因素和紧迫形势,必须立足现实做好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工作,从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发展措施和发展手段多个环节入手综合加以应对。

首先,应在全社会中树立科学、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这是解决经济与环境问题的前提条件。要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保护优先、科学发展”的基本方针和中央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并重,与经济发展同步,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的三个历史性转变要求,切实提高对加强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其次,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促进产业升级换代,这是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应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的内在需求,坚持实施工业强国,以信息化为先导,以科技创新为牵引,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合理利用资源为支撑,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实施项目带动,打造支柱产业,强化产业集聚,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环保产业,大力推进天然气、低温核供热和风能等新能源开发,促使工业经济朝着高效益、高附加值、强竞争力和低污染方向发展,走出一条有特色的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参考文献:

[1] 王金南:环境经济学 [M]. 北京:清华出版社,1994

篇10

在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公众话题,环境保护日渐成为社会共识的今天,中学生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教师的课堂讲授,还应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才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对此,笔者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方式进行了探索。 

一、通过环境主题活动法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主题活动就是以环境主题为中心,让学生参与认识环境、爱护环境及保护环境的活动。这种环境主题活动主题鲜明、目的明确。既可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实施,也可在课外单独进行,形式灵活;它和课堂内容联系紧密,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所需的时间可长可短,有利于教学的安排,教学效果良好。当然,一个好的环境主题活动的设计不仅要选好主题,考虑活动的依托形式和部分组成,还要遵循环境教育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主题活动更有成效。 

环境主题可以细分为多个方面的内容,如认识环境、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使环境主题活动在中小学环境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影响,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环境意识。 

二、通过问题教学法渗透环境教育 

问题教学法是教师通过提供给学生一个个有争议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最好与当地环境有关,让学生亲自参与调查,收集资料,并就获得的相关材料和初步确定的解决措施进行讨论,以使学生得到环境技能方面的训练、环境知识的丰富和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争议问题不仅可以由教师提供,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独立从事他们自己选择的问题的调查。 

问题教学法之所以受到教师的欢迎,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一教学法能培养学生若干的必要技能,而这些技能又是实现环境教育目标必须的过程。如识别环境争议问题的技能;分析争议问题和以一定方式调查争议问题的能力;确定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和执行行动计划的能力。 

三、通过比较法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与差异性,不同的区域存在着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在环境教育中用比较法较为适用。比较法是逻辑思维方法的一种,通过比较可以突出某一区域环境问题的本质特征,深化对环境问题的科学认识,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在环境教育中,比较法又具体包括纵向比较法、横向比较法。

1.纵向比较法 

可以比较某一区域不同时期的环境问题及治理状况。如讲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最早可追溯到古时,那时,由于用火不慎,大片草地、森林发生火灾,生物资源遭到破坏,使它们不得不迁往他地以谋生存。早期的农业生产中,刀耕火种,砍伐森林,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2.横向比较法 

可以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区域的环境问题。如结合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比较我国东部和西部环境问题的差异。东部由于生产力水平高、人口稠密、城市化发展迅速,主要的环境问题有资源开发过度、水污染、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城市垃圾严重等;而西部气候恶劣、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低,主要问题有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森林面积锐减、沙漠化现象严重等问题。这样既可说明经济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又可以明确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应同时考虑、统一规划。传统的以资源的高投入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通过探究法渗透环境教育 

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初中地理教学。具体地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地理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讨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多样的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其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当然,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地理环境教育中是有其特定的对象内容的,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能够解决或部分解决的问题,才适合于探究式学习。例如,在学习“巴西热带雨林的危机”这部分内容时,通过探究讨论有关环境保护问题,深化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在上课时,笔者让学生就“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不力所引发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进行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方式还有很多,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进行探索,这样就可以发挥初中地理课堂的教育功效,收到好的环保教学效果。 

篇11

一、通过环境主题活动法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主题活动就是以环境主题为中心,让学生参与认识环境、爱护环境及保护环境的活动。这种环境主题活动主题鲜明、目的明确。既可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实施,也可在课外单独进行,形式灵活;它和课堂内容联系紧密,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所需的时间可长可短,有利于教学的安排,教学效果良好。当然,一个好的环境主题活动的设计不仅要选好主题,考虑活动的依托形式和部分组成,还要遵循环境教育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主题活动更有成效。

环境主题可以细分为多个方面的内容,如认识环境、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使环境主题活动在中小学环境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影响,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环境意识。

二、通过问题教学法渗透环境教育

问题教学法是教师通过提供给学生一个个有争议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最好与当地环境有关,让学生亲自参与调查,收集资料,并就获得的相关材料和初步确定的解决措施进行讨论,以使学生得到环境技能方面的训练、环境知识的丰富和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争议问题不仅可以由教师提供,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独立从事他们自己选择的问题的调查。

问题教学法之所以受到教师的欢迎,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一教学法能培养学生若干的必要技能,而这些技能又是实现环境教育目标必须的过程。如识别环境争议问题的技能;分析争议问题和以一定方式调查争议问题的能力;确定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和执行行动计划的能力。

三、通过比较法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与差异性,不同的区域存在着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在环境教育中用比较法较为适用。比较法是逻辑思维方法的一种,通过比较可以突出某一区域环境问题的本质特征,深化对环境问题的科学认识,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在环境教育中,比较法又具体包括纵向比较法、横向比较法。

1、纵向比较法

可以比较某一区域不同时期的环境问题及治理状况。如讲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最早可追溯到古时,那时,由于用火不慎,大片草地、森林发生火灾,生物资源遭到破坏,使它们不得不迁往他地以谋生存。早期的农业生产中,刀耕火种,砍伐森林,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2、横向比较法

可以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区域的环境问题。如结合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比较我国东部和西部环境问题的差异。东部由于生产力水平高、人口稠密、城市化发展迅速,主要的环境问题有资源开发过度、水污染、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城市垃圾严重等;而西部气候恶劣、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低,主要问题有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森林面积锐减、沙漠化现象严重等问题。这样既可说明经济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又可以明确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应同时考虑、统一规划。传统的以资源的高投入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通过探究法渗透环境教育

篇12

二、环境法为民法注入生态化、社会化的理念和发展动力,为民法指明变革方向和发展领域

中国民法典的制定,是民法学界高度关注的事情,但民法典制定绝非民法学科自己的事情。环境问题关涉环境资源权属、交易制度、人格权保护以及侵权行为,环境保护与民法典直接相关。正因如此,制定“绿色民法典”才具有了必要性。所谓“绿色民法典”就是体现了环境保护理念的民法典,而如何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贯穿其中也就成为了民法典制定阶段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民法学理论不断接受“社会化”、“生态化”的影响,在自身理论框架的允许限度内来尽可能对现实世界提出的问题做出回应;但是当这种“社会化”、“生态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超越民法调整的可能范围。环境法乃至经济法理论自产生至今,一直以社会法自居,强调自身的“社会本位”,强调价值取向上的“公共利益”本位。以此观点视之,民法与这些“社会法”不仅是在理论和规范上多有渊源关系,而且在调整内容上同样有承接。现代民法的发展表明,人们过去所认为的“以个人主义为取向的”、“忽视社会的、共同的或集体的福利”的传统法律正在发生变化,虽然私法并非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法律领域,但它也在反思自己的不足。此外,民法观念也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体现了由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变,由于保护社会利益的需要,各国民法都通过修订增加了社会本位的色彩,强调权利的公共性和赋予一定社会组织以独立的人格。如承认所有权的社会性,因而对于绝对所有权加以限制。增强了对弱者的保护意识,提倡权利保护向弱者倾斜,等等。这些变化中的相当内容都是民法对环境问题的回应,反映了民法的“绿化”过程,是民法顺应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结果。

三、环境问题的民事调整

篇13

一、全球化使环境问题越来越复杂

第一个特点是,环境问题出现跨疆界特征。一是,目前的环境问题或与环境变迁相关的问题,已经从单纯的环境受到影响或破坏,转化为由于环境的变迁而导致的对经济社会发展、人体健康的影响,即经济增长的一部分是以自然和环境为代价而获得的。二是,环境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支持和支撑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个支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就遇到了大问题。三是,环境问题已经超越了过去的“小范围”概念,不是个别群体受影响,“受影响者众”这个特征使得它变成了一个安全问题,而且不仅仅是国家内部的安全问题,更是全球性的安全问题,由此就提升到了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层面。

第二个特点是,环境问题的全球化特征和全球性环境问题相互交织。之所以强调环境问题的全球化,是因为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资本和资金的流动带来了技术、劳动力和产品与服务的流动——哪怕你只生产一种产品,只要你被纳入全球性的流动过程,它都具有全球性的效应。

第三个特点是,诸如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气候变化、沙漠化等环境问题,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跨疆界的特征。而且不管这些问题本身是否是跨疆界的,它们均随全球物资、能量、包括价值的流动而来。

第四个特点是,社会的贫富分化加剧。环境压力的增加如果不能得到遏止,将会使社会的贫富分化加剧。如果没有恰当的政府干预和正确的市场价格信号,就会穷者越穷,富者越富,“马太效应”将越来越强化,会比我们通常用基尼系数来反映的两极分化问题更加严重,由此导致社会利益冲突加剧,包括环境难民的现象,都有可能出现。如果这种态势不能控制,人们没有理由不担心发生各类冲突,包括国内的利益集团冲突、以资源掠夺或资源争夺为特征的国家间冲突、区域性冲突等。

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环境外交已经成为现代外交工作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环境外交最重要的起始点,人们比较认同的是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环境大会。环境外交包括双边的、多边的、区域的,当它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就意味着全球对环境问题势必会采取一种在一定层面之上多个国家都能认同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我们可以称之为全球治理模式,或者说是国际环境治理模式。这就对所有国家提出了一个挑战,因为一旦形成全球共同治理模式,就一定会有相应的目标,而各国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认同这个目标,并且采取协同或协调的行动来完成目标,这就具有了类似于国际环境法或国际规范的某种强制性的含义。在这种模式下,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会变得更加紧密,不仅仅是财政、金融方面,还将包括政治方面。

第二,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环境一体化之间相互影响。这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伴随着资本和技术的流动过程,包括产业迁移、产品贸易过程,出现了全球范围的可持续性进出口问题,它跟传统的经济类商品进出口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如说,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产品生产国,实际上我们在用高耗能的产业为别的国家生产产品:我们通过出售产品获取相应的经济回报;同时,我们利用中国的自然资源以及没有体现在价格中的环境成本,向其他国家输出了可持续性。第二,绿色贸易壁垒。这个问题会变得越来越突出,并将对各个国家产生影响。而在目前的国际贸易规则、技术水平以及生产条件下,它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会更大一些。原因在于,环境问题作为全球性的公益问题,使得一些主权国家有可能打破世贸组织所规定的国民待遇的条款,来特别针对环境问题实施特定的惩罚性条款。比如,像欧盟、美国、日本对中国某些产品实行贸易限制,都是与绿色壁垒有关的。第三,一体化过程中,我们看到技术在全球流动,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只是利用了转让过来的技术。那么,后发展的国家能不能在全球竞争当中找到后发优势?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跟着别人走原来的技术路径,只能是在它后面发展,因为你的研发投入不比它强。后发优势如果有的话,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跨越式的发展:如果你寻求一种和其他国家不同的发展路径,就有可能超越。具体到中国,这就意味着我们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都需要进行大的调整,而决定这种调整方向和力度的,是政府的政治意愿以及相应的政策导向。

三、环境外交要寻求能够双赢的空间

中国一直在努力地承担一个负责任大国所应承担的环境责任,我们对本国环境问题所做的努力,一是使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控制,这本身就具有全球性效应;二是解决了这么多人口面临的生存、发展问题,这本身也是一个贡献。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尽管中国一直在努力,但我们还没有很好地把这种努力对区域及全球环境的伴生效应以及国际压力等问题理清楚,因此也就不能排除我们将面临更多的问题,包括路径选择问题以及环境外交的定位问题等。

我一直认为,中国在全球环境合作中应该也能够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中国面临的环境压力,特别是在气候变化等问题上,是可以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的,那就是实现局地的空气污染减排。这种举措可以同时服务于抑制全球的气候变暖趋势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就中国的企业而言,在目前这种全球环境压力之下,会遭遇很多的问题和挑战,但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面向10年或20年以后的市场或者国际形势,中国的企业或许能在这个过程当中抓住一个特定的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研发技术,特别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技术,就可能建立自己的技术储备,从而在未来的国际经济中具有自己的技术和竞争优势。说到企业,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中国海外企业的环境行为。中国目前有很多海外投资,国际社会对中国海外投资的环境行为有着各种各样的评论,其中不乏批评。如果中国在向海外投资的过程中,能够宣扬和实施环境友好的理念,将不仅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也将对消除国际上的中国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政府要承担责任,企业要承担责任,消费者、公众也要对环境负责,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其中包含着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个挑战在于,或许我们的生产模式可以不仿效其他国家,但是我们的消费模式能否摆脱物质社会的影响?公众消费方式的改变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需要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作为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改变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将影响企业的生产行为和生产模式;公众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也将通过对公共事务的参与,而影响到国家的政策以及政府对改善环境的政治意愿,进而对中国整体的环境治理模式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没有公众对公共事业的热心和参与,中国将很难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最有效的影响。

四、在履行臭氧层保护公约中尝试产业升级

到目前为止,臭氧层保护公约是在全球范围内履行最为成功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如果站在中国的角度来讲,我们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实际上,《蒙特利尔议定书》是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首次在国际环境协议中实实在在地落实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的公约。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蒙特利尔议定书》之下设立了一个多边基金,其中有两个最重要的条款:发达国家有责任也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发展中国家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资所必需的资金,以及以最优惠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

在《维也纳公约》以及《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订和实施过程中,中国采取了积极的外交政策,在议定书重要条款的修改当中,包括多边基金的建立,以及发展中国家集团的集体行动方面,中国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很少在其他场合看到中国人在国际环境舞台上占有这么重要的位置,这是非常积极的。恰好就是这种积极主动,可能让中国能以非常正面的方式去直接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并在各种压力之下寻求发展空间和发展潜能。

中国为什么能够在《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订上取得成功?其实有几个保障机制在里面:一是,中国政府有比较强烈的参与愿望,这种政治承诺永远是中国外交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二是,中国政府以及主管部门一直能够获得持续性的决策支持,特别是科学研究和政策分析以及影响分析的决策支持,使得中国在一开始就能够很好地去判断签不签约,以及各个条款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利与弊。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决策研究的支持,你在外交上的谈判就是无源之水。

中国在决策支持和政策研究的基础之上,真正开始推动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在中国的实践。从生产到消费到淘汰,到替代品的生产、技术的研发,都被作为整个履约全过程的一环来看。这种全过程的视角和全过程的分析,使得中国有可能在即便是加速淘汰的时候,也能够保障同类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同时,通过利用多边基金的支持,实现了产业的升级换代,使得中国的产品能够打入国际市场并占有较大的份额。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还尝试了很多有创新意义的管理措施和政策手段,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和政策都是很有效的,它既保障了中国的履行承诺,也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而且制度创新还带来了履约成本的节约。

我举几个例子来说明。鉴于以项目为基础的履约机制的低效率特征,1995年的时候,北大开展了以行业为基础的履约机制研究,在设计这个机制的时候就把有效的政策手段考虑在内了。这个行业机制被中国政府作为《议定书》《公约》的履约和资金支持的重要机制。世界银行在给行业机制评估的时候有这样一个评价:中国因为行业机制的实施大约节约了27%的履约成本。第二个例子或创新性的政策,就是“可交易的ODS生产配额许可证”,实际上有一点像现在的碳排放贸易。通过这个政策,一方面,保障了履约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因为采取了灵活性的履约目标达成政策,同时让企业以投标、竞拍的方式来获取多边基金,这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体现了市场优胜劣汰的特点。第三个例子是,中国在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过程当中,不仅仅实现了履约的目标要求,而且因为中国能够通过多边基金获得一定的支持,从而实现了产业升级。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们很多的电冰箱生产线都是进口国外二手的或者七八十年代的旧产品,借助《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支持,中国实现了工业产业的升级,使原来相对落后的产业,一下子发展到处于国际领先的行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