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肝病预防与治疗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化学名为乙醇。肝脏是乙醇代谢的主要场所。饮酒后,乙醇被吸收进入肝脏,经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代谢转变为乙醛、乙酸,然后才能被人体吸收。正常人每天肝脏可以转化代谢的酒精量男性为40克,女性为20克,换算成啤酒是男性为1000毫升,女性为500毫升。在此范围内饮酒是安全的。过量饮酒就会造成酒精在肝脏内不能完全代谢分解,可直接损害肝细胞。医学上将这些因长期大量饮酒所致肝损伤总称为酒精性肝病。其中,肝的早期损害和病变较轻的为酒精性脂肪肝或酒精性肝炎。如果长期嗜酒,肝细胞不断受到损伤,受损的组织来不及修复,又再次被损害,导致肝功能损伤进行性加重,最后引起酒精性肝硬化,甚至肝癌。
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大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可能仅有食欲不振、肝区不适、腹胀、乏力等症状,还可能有肝脏肿大等体征。此时,彩超或CT等影像学检查可有脂肪肝的征象。如果进展为酒精性肝炎或肝硬化早期,则上述症状加重,还会出现恶心、呕吐、黄疸、消瘦等症状,肝功能出现异常。如果进展为晚期肝硬化,则可出现腹水、下肢水肿、重度黄疸、肝性脑病、凝血功能障碍、消化道出血等,此时病情多危重,预后不佳。
限酒是预防酒精性肝病的主要措施。健康男性每天饮白酒一两或啤酒一瓶是相对安全的。但对于本身患有慢性肝病(如慢性乙型肝炎)者则另当别论。此外,还应避免空腹饮酒;饮酒时,勿将酒与碳酸饮料或各种酒混在一起喝;饮酒之后,尽量饮用一些热汤以利于解酒,也可以多喝清水,促进酒精排泄。
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病最有效的措施。通常戒酒4~6周后,临床症状可缓解,各项检酥副昕芍鸩胶米。同时,还应当合理膳食,既要使营养全面,又要防止营养过剩。此外,还应适度增加体育锻炼,使摄入与消耗的能量相平衡。肝功能明显异常或肝硬化患者,应使用药物恢复肝功能或抗肝纤维化治疗。
篇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不良饮食习惯的逐渐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分为原发性(超重和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和继发性(营养异常、药物、毒物、结核病、恶性肿瘤等)两大类,可以发生在任何的年龄段中,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其疾病谱是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非酒精单纯的肝脏脂肪变性以及最终演变的肝硬化甚至是肝细胞癌。NAFLD是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发病年龄也日趋年轻化,并呈低龄化、大众化趋势,已经是目前主要的慢性肝病。NAFLD现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肝病。近年来,治疗NAFLD药物包括调脂药物、护肝药物和胰岛素增敏剂等,但这些药物的治疗效果较不理想,而可能引发肝脏毒性。本研究通过健脾活血软肝汤联合多稀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49例的同时实施优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98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癌等,精神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等严重疾病,重度脂肪肝伴有腹水、水肿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其中男61例,女37例,年龄30~65岁,平均(43.9±11.7)岁;病程为3.67~6.91年,平均(5.28±0.75)年;轻度脂肪肝29例占29.59%(29/98),中度脂肪肝51例占52.04%(51/98),重度脂肪肝18例占18.37%(18/98)。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29~64岁,平均(43.7±11.9)岁;病程为3.74~6.69年,平均(5.39±0.61)年;轻度脂肪肝15例,中度脂肪肝26例,重度脂肪肝9例。观察组其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28~66岁,平均(43.9±11.6)岁;病程为3.67~6.43年,平均(5.42±0.75)年;轻度脂肪肝14例,中度脂肪肝27例,重度脂肪肝9例。两组病人的性别(Gender)、年龄(Age,A)、病程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胶囊,450mg/次,2次/d;并口服健脾活血软肝汤,组方为茯苓、人参、甘草、丹参、太子参、溪黄草、桃仁各10g,白术15g,柴胡、枳壳、白芍各12g,鳖甲30g,首先每千克药物加水500mL的比例加水煎煮成200mL,早晚服用,两组均治疗3个月。
1.2.1对照组 给予健康教育、控制饮食及患者适宜的运动治疗,包括严格禁酒,总热量摄人≤125.52 kJ/(kg・d),控制热量摄入,控制体重。
1.2.2观察组 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优质综合护理干预:(1)健康教育:通过对患者进行宣传及健康讲座,提高患者对NAFLD的治疗意识,认识到基础治疗的重要性。讲解NAFLD的病因、发展的情况、综合治疗及护理方法及预后的展望,让患者掌握脂肪肝(fatty liver disease,FLD)的发病与饮食、运动、不良生活方式、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肥胖(obesity)、高血压(high blood pressure高血脂(hyperlipidemia)、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的关系,认识到脂肪肝是导致肝硬化、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治疗需要一个持之以恒的并自我管理过程,正确的健康信念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指导家属理解和关心患者,给予精神支持和生活照顾。(2)心理干预:心理能致病,心理能治病。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了解各个患者的无助的心理状态,及时缓解其心理压力及紧张、烦躁、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乐观开朗的病人能够获得更好的疾病感知与生活质量。NAFLD并不可怕,可防可治。在家属的鼓励下,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增加患者治疗的主动性。(3)饮食干预:让患者彻底改变以往的不良生活方式,科学合理的调整饮食结构,遵照低脂、低糖、低盐、高纤维荤素的合理搭配、粗细粮均匀合理的搭配、根据自己的每天运动程度饥饱适度、必须坚持固定饮食习惯和更加科学规律饮食。如少吃甜食,每日主食控制在200~300g左右。多食即时新鲜蔬菜及水果,平常保持良好的心态,最好不吃煎、油炸不新鲜的食物。最好吃一些牛羊肉,不吃动物内脏、鸡皮、肥肉及鱼籽、蟹黄,而必须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尤其是动物脂肪,每日不能高于30g。多食燕麦、银耳、山楂、海带、枸杞、小米、黄豆、玉米等五谷杂粮,山茶燕麦粥、枸杞赤豆汤等,做到每天早餐必须吃。每天早晚喝普洱茶5g开水冲泡,每天盐的摄入量控制在5g之内。禁用极低热卡饮食,以免体重急剧下降加重肝脏损害。每天口服维生素E300mg,选择富含叶酸、胆碱、肌醇、尼克酸等多种B族维生素。不暴饮暴食,戒酒及禁止进食含酒精的饮料。(4)运动干预:由于超重和肥胖均是NAFLD的高危因素,体质量减轻一直被公认为NAFLD管理中最基础和关键的措施。根据每一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个科学合理规范的个性化运动方案,遵循有氧运动四原则,循序渐进、因人而异、全面发展、持之以恒。运动方式选择步行、慢跑、游泳、快速步行(100~120步/min)、跳绳、踢毽子、自行车、爬山、太极拳、广播体操以及四肢运动等。30~60min/d,每周3-5次。指导患者坚持适宜的运动应持之以恒,强度为中度以上,活动时以自觉周身微微出汗,休息后无疲劳感为宜或疲劳感于10~20min内消失为宜;不要在早晨空腹时运动,因空腹运动容易诱发低血糖。时间为30 min以上,2h以内;在运动时要注意劳逸结合,根据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调节,避免过于疲乏劳累。保证足够、良好的睡眠和休息,使体力得以恢复,患者在运动锻炼期间,必须注意运动与饮食&药物协调问题。肥胖者主要以减轻控制体重,每周降0.5~1.0kg为宜,下降到正常即可。指导患者可以根据每一个人运动后的疲劳程度及心率(heart rate)变化情况循序渐进地增加并达到有效运动量,并教会其测心率、脉搏方法,切勿勉强实施。
1.3评价指标与疗效判断标准
(1)干预3个月后,检测干预前后患者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Iyceride,TG)情况。(2)疗效判断标准: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的消失,肝功能、血脂恢复正常;彩超或CT检查显示脂肪肝消失;显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肝功能、血脂趋于正常,彩超或CT检查显示几乎看不到脂肪肝;有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具有明显地改善,肝功能、血脂正常或好转,彩超或CT检查显示脂肪肝显著的减轻;无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没有减轻或加重,肝功能、血脂没有显著的变化或恶化,彩超或CT检查显示未见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SPS17.0软件包计算分析,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BMI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BMI(19.15±2.29)kg/m2显著的低于治疗前(24.97±1.82)kg/m2(t=2.835,P
2.2两组治疗前后TG、TC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TC、TG分别是(3.46±1.02)mmol/L、(1.28±0.54)mmol/L而均明显地低于对照组的(3.87±0.69)mmol/L、(1.69±0.63)mmol/L(分别t=1.815、t=1.697,P
2.3两组临床疗效的对比情况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92%而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75.51%(x2=4.3499,P
3.讨论
篇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community interven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Methods Two hundred cases of patients with NAFLD screened in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May 2014 from community residents of Dengzhen of Zhuqiao Town Airport Community of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they were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100 cases in each group. Guided by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given caring constitution with Chinese medic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uricular-plastertherapy, Chinese-herb-tea with diet and exercise therapy,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diet and exercise therapy, the intervention time was 2 years. The changes of body mass index (BMI), waistChip ratio (WHR), 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 (ALT), glutami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 (AST),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TC), triacylglycerol (TG), TCM syndrom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and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levels of BMI, WHR, ALT, AST, TC, TG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P < 0.05), and the levels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TCM syndrome scores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P < 0.05), and the TCM syndrome score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intervention group was 100%, which of control group was 84%,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Community interven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has a better clinical efficacy,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decrease BMI, WHR, improve hepatic function and serum lipid level, it has a certain community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Community interven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Hepatic function; Serum lipid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一般应排除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NAFL)以及由其演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肝硬化[1],是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但因其缺乏特效的治疗药物与方法,故早期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通过以中医“治未病”理论思想为指导,对NAFLD患者进行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干预,并设立对照组进行干预效果对比,旨在帮助NAFLD患者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改善其预后,并提高社区居民对NAFLD的知晓率,减少NAFLD的患病率,希望探索出一条中医药防治NAFLD的社区干预的可行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例患者均为祝桥镇机场社区邓镇居委社区居民在2014年5月体检中诊断为NAFLD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干预组男28例,女72例;年龄39~75岁,平均(60.83±7.82)岁。对照组男36例,女64例;年龄28~74岁,平均(56.54±9.47)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并符合以下5项条件:①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的肝、肾、心、脑疾病和精神病患者;②不按规定接受干预措施或四诊资料无法完整收集者;③严重营养不良或体重急剧下降所致的脂肪肝患者;④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1.4 干预方法
对照组予以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干预组在予以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再予以中医体质调养、耳穴贴压、中药代茶饮的中医药特色干预。
1.4.1 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NAFLD患者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也是预防和控制NAFLD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措施。指导患者根据自己的体重和运动强度来确定每日所需的总热量。先计算自己的标准体重(kg):标准体重=(身高-105)×0.9,再根据自己的标准体重来计算:肥胖者的每日热量应为15~20 kcal/(kg・d);中度体力活动者的每日热量应为20~25 kcal/(kg・d);重度体力活动者的每日热量应为25~30 kcal/(kg・d);一天的食物按早餐30%、午餐40%、晚餐30%的比例分配。建议多种食物搭配,主食“粗细搭配”,副食“荤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做到平衡膳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每天不少于40 g[2],同时需增加维生素及矿物质的摄入量,并控制钠盐的摄入,每天限制在6 g以下。
1.4.2 运动治疗 根据患者的体质来选择全身性的、中等强度的、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如:中速快步行走、骑自行车、爬山、打球、跳舞、游泳等,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45 min,每周不少于4次,累计时间不少于150 min;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晚饭后45 min左右,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达到自己最适合的运动量,之后需要长期坚持。让患者学会通过主观感觉和运动有效心率[(170-年龄)次/min],来判定运动强度是否合适。运动训练至有效心率的时间应超过20 min,运动后以微微出汗、呼吸略加快、轻度疲乏感为宜,但疲劳感应在半个小时以内消失,心率在10~20 min内恢复到运动前水平。指导患者填写运动量表,包括运动时间、方式和强度。
1.4.3 中医体质调养 参照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体质辨识工作规范,对200例NAFLD患者建立体质辨识记录档案,针对患者不同的体质,从环境起居、运动导引、情志调适、饮食调养、药物调理五个方面给予一对一的健康指导[3]。
1.4.4 耳穴贴压 耳穴贴压由指定的中医医师操作。方法是先消毒,再使用耳穴探针选取耳穴敏感点,将磁珠粘贴并固定于所选耳穴上,并给予中等强度的按压刺激,以感觉局部有酸、麻、胀、痛为佳。每天按压5次,每次按压时间为5 min,7 d更换1次,两耳交替进行,6次为1个疗程,休息2周后进行下1个疗程,共计3个疗程。每次6个穴位,以主穴配合辅穴,主穴可选肝、脾、肾、丘脑及饥点,辅穴可选内分泌、三焦、交感、腹、臀等。
1.4.5 中药代茶饮 针对NAFLD患者的各种不同体质及血脂情况,笔者制订了相应的中药泡茶代饮:基础方:丹参10 g、生山楂20 g;痰湿质:加浙贝母9 g;湿热质:加白9 g;气虚质:加炙黄芪9 g;阳虚质:加仙茅9 g;阴虚质:加枸杞子12 g;血瘀质:川芎9 g;气郁质:加玫瑰花9 g;特禀质:加乌梅9 g。
1.5 观察指标
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和临床疗效。
1.6 判定标准
1.6.1 临床疗效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①治愈:B超检查示无脂肪肝图像,血脂、TC下降并达到正常范围,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②显效:B超检查提示脂肪肝图像减轻Ⅰ度以上,血脂、TC下降≥70%,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③有效:B超检查提示脂肪肝图像较前减轻,但不及Ⅰ度,血脂、TC下降≥50%,临床症状及各项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较前减少≥30%;④无效:B超示脂肪肝图像与干预前无明显变化,血脂、TC下降
1.6.2 中医证候积分 干预前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的相关标准,采用计分的方法来评价中医证候的变化情况。各症状按照正常、轻、中、重分别计0、3、5、7分。证候积分减少率(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BMI、WHR比较
两组干预后BMI、WHR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 < 0.05),且干预组干预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ALT、AST水平比较
两组干预后ALT、AST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 < 0.05),且干预组干预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血脂指标变化情况
两组干预后TC、TG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 < 0.05),且干预组干预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4 两组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干预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 < 0.05),且干预组患者积分值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 < 0.05)。见表4。
2.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干预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5。
3 讨论
NAFL是西方欧美等国在肝功能酶学异常方面最常见的原因,普通成人的患病率为20%~33%,其中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分别占10%~20%和2%~3%[5-7]。在我国NAFL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常见肝病,成人NAFLD的患病率在10%~20%范围内。我国NAFLD患者早期常因没有症状而呈隐匿过程且不被重视,通常经体检才发现。而发现之后患者往往认为无需治疗,殊不知部分患者可发展至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NAFLD不仅有预测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作用,而且它还会增加其风险[8]。NAFLD同时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可直接影响到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和预后[9]。目前西医对NAFLD无特效的药物,故早期防治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社区中医药特色在医疗中发挥“简、便、验、廉”的独特优势及不可取代的地位。
根据NAFLD临床表现,当属于祖国医学的胁痛、积聚、肝着、痰浊、痞满、肥气等范畴[10]。现代医学研究发现:NAFLD的早期防治主要通过有氧运动和饮食控制来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脂质代谢紊乱以后,才有利于NAFLD转归[11-12]。中医学不仅重视疾病的预防,而且还有许多行之有效的预防性药物、方法和技术。在对NAFLD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和饮食控制的基础上,进行体质辨识,根据王琦教授提出“体质三论”:体质可分论、体质相关论、体质可调论来指导其进行体质调养[13]。研究发现痰湿质为NAFLD发病的重要病理体质[14-16],痰湿之邪在脂肪肝发病与演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17-18]。运用中医化痰祛湿的方法进行体质调养,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张年等[19]运用耳穴贴压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方法对治疗NAFLD效果显著。刘鲁明[20]运用太极柔力球锻炼结合山楂茶饮法对90例男性NAFLD患者进行临床对照观察,90 d后实验组ALT、AST、TC、TG、低密度脂蛋白(LDL)等生化指标降低水平、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程井军等[21]运用电针针刺足三里、丰隆、太冲,加服复方山楂煎,针药结合治疗脂肪肝效果显著。长期的临床实践及药理研究发现丹参、山楂、决明子等中药能通过调节血脂、改善肝功能来达到治疗脂肪肝的作用[22-24]。可见,在社区及早地运用中医药特色干预方法来防治NAFLD,疗效确切。
基于NAFLD早期防治的重要性,本研究对NALFD患者在常规饮食、运动防治的基础上联合具有中医特色的社区干预,从环境起居、运动导引、情志调适、饮食调养、中药代茶饮、耳穴贴压多途径干预,从日常生活出发,患者易于接受,既经济又有效。通过2年的观察期,结果显示:经中医药社区特色干预的NAFLD患者BMI、WHR、肝功能(ALT、AST)、血脂(TC、TG)及中医证候积分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效果优于对照组。本研究在选择中医药特色干预方式上,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因时、因地、因人,选择适宜的中医药技术、个体化干预,获得较好的效果。社区是医疗卫生工作的基础,作为一级预防的主要场所,在社区充分利用全科团队的优势,对NAFLD患者及早地进行中医药特色的干预,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能改善其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缓解临床症状,最终减少NAFLD、肝硬化、肝癌的患病率。该干预方法适应社区服务发展方向,在节约医疗资源方面获得了较好的经验,应在指导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服务人群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3):275-278.
[2] McAuley K,Mann J. Nutritional determinants of insulin resistance [J]. J Lipid Res,2006,47(8):1668-1676.
[3] 王琦,靳琦.亚健康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4]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版)[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43-149.
[5] Angelo P. Epidemiology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J]. 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7,25(8):883-889.
[6] Farrell GC,Larter CZ.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from steatosis to cirrhosis [J]. Hepatology,2006,43(2 Suppl 1):S99-S112.
[7] de Alwis NM,Day CP.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the mist gradually clears [J]. J Hepatol,2008,48 Suppl l:S104-S112.
[8] 范建高,朱军,李新建,等.上海市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索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2):83-86.
[9] 周卫东,车志宏,杨亚玲,等.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8):28.
[10] 程华焱.脂肪肝中医病名的文献研究[J].新疆中医药,2008,26(6):12.
[11] 吴明方,陆阿明.有氧运动及其联合饮食干预影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浆SREBP-1c、RBP4水平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2):132-137.
[12] 蒋玉芳.生活方式干预对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进展[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29(3):270-272.
[13] 王琦. 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
[14] 周文娟.痰湿内蕴型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中医体质的关系分析[J].光明中医,2015,30(1):33-34.
[15] 桑久华.彭浦镇社区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调查及干预方案[C]//中华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分会第十届全国学术年会暨社会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
[16] 胡义扬.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优势与展望[J].世界中医药,2015,10(2):149-152.
[17] 张建华,刘雪花.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150-151.
[18] 黄海生,吴清山,张卫良,等.佛山市顺德区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现状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2):99-101.
[19] 张年,刘继洪,鄢准兵.耳穴贴压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2,33(14):2179-2181.
[20] 刘鲁明.太极柔力球结合山楂茶饮对NAFLD患者的实验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4):272-273.
[21] 程井军,任婕,吴其恺,等.针药结合治疗脂肪肝的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3):635-636.
篇4
猪场一旦有猪只得到确诊或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时必须应用大量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并且应对整个猪群或同群猪进行药物预防。
(1)将猪舍内所有病猪隔离并进行严格消毒。同时要消除各种诱因,改善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尤其做好猪瘟、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疾病的免疫预防工作。
(2)发病初期可在饲料中群体给药,据报道,使用土霉素制剂拌入饲料中0.6克/千克,连用3天可停止新病例的增加。
(3)当发病较重时,尽量不要选用本场平时常用的抗菌药,防止已产生抗药性的可能。可供选择的药物有青霉素、增效磺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特效米先等,首次治疗宜采用注射给药,据报道,用特效米先每头猪0.1毫克/千克体重深部肌肉注射,效果较好。
2.预防和免疫
篇5
1脂肪肝的致病因素
脂肪肝是常见的肝病之一。对于脂肪肝的认识,很多患者只知其一并不知其二。北京京华友好医院肝病科专家指出,脂肪肝的致病因素有化学因素、营养因素、内分泌代谢因素、生物性致病因素、遗传因素等。
1.1化学性致病因素:包括化学毒物(黄磷、砷、铅、苯、四氯化碳、氯仿等)、药物(甲氨蝶呤、四环素、胺碘酮、糖皮质激素等)、酒精等,嗜酒一直是欧美脂肪肝和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2.营养因素饮食过多、体重超重造成的肥胖是近年来引起脂肪肝最常见的因素之一,蛋白质及热量缺乏是脂肪肝的另一重要原因。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主要是由于人体长期缺乏能量和蛋白质所致,根据原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1.1原发性营养不良:主要因食物蛋白质和能量供给或摄入不足,长期不能满足人体生理需要所致,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落后地区。
1.1.2继发性营养不良:多由其他疾病所诱发,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年长儿童和成年人中发生的营养不良以继发性为多,常见于吸收不良综合征、慢性感染与炎症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食物中缺乏蛋白质,即使热量足够也可引起脂肪肝。营养不良引起的脂肪肝主要见于儿童许多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高尿酸血症、高脂蛋白血症和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其中以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与脂肪肝的关系最为密切。
1.2辨证施治法
目前认为,痰、湿、瘀、积等病理产物是脂肪肝形成的条件,各种外来因素(病毒、酒精、不合理膳食等)所致的肝损伤则是脂肪肝形成的基础。因此,疏肝理气,健脾消导,化痰祛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法是脂肪肝的基本治法。常见证型有以下五种。
1.2.1脾虚痰阻临床表现:倦怠乏力,脘腹痞闷,头身沉重,面部虚浮,舌质淡胖,舌苔白腻,脉细或濡缓。治法方剂:健脾益气,化痰除湿。方用胃苓汤加减。
1.2.2肝郁气滞证临床表现:肝区胀满或胀痛,胸闷纳少,嗳气,心情不畅时诸症加重,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理气。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1.2.3湿热内蕴证临床表现:口腻而干,渴不欲饮,脘胀痞闷,大便干或溏黏而恶臭,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治法:清热利湿。方用温胆汤加减。
1.2.4肝肾阴虚证临床表现:眩晕耳鸣,口干,消瘦,腰膝酸软,肢体麻木,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法:滋养肝肾。方用一贯煎合二至丸加减。
1.2.5瘀血阻络证临床表现:肝区疼痛,甚或刺痛,肋下可及明显肿大的肝脏,并有触痛,舌质暗或暗紫,脉细弦。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消积。方用复元活血汤或血府逐瘀汤加减。
2辨病论治法
临床所见,多数脂肪肝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得根据脂肪肝的病理特征,理化检查情况及其中医基本病机进行辨病论治。
篇6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arly stages of diabetes diabetes education in its active rol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Methods 136 cases of the city prediabetes or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n patients with reduced(IGT)and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early stage of diabetes treatment group A group intervention(n=66)did not interfere with the treatment group B group(n=70).Of patients with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 of the control or intervention evaluation.The results of the early stages of diabetes did not interfere with the glucose treatment group than the intervention group,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05).Conclusion IGT and IFG concluding stage of diabetes to its active intervention in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treatment,regular followup,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Their incidence of diabetes education,plays an active role in disability.
【Key words】
IGT; IFG; Diabetes education; Fasting and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1.145
作者单位:132400吉林省桦甸市第二人民医院(徐红 徐哲);
桦甸市传染病院(李玲)
糖尿病是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发病日益增多的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之一,其存在两高两低: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低预防率、低治疗率,本文旨在探讨不同干预条件下对糖尿病前期阶段患者的不同转归的影响,从而指导糖尿病前期阶段患者及高危人群的预防及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文病例来源于2000年3月至2003年5月本院就诊的IGT与IFG)确诊病例136例,IGT及IFG诊断以内科学第六版的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提出修改后的诊断为标准[1],并除外其他类型糖尿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血糖增高,将136例患者按试验入选时间的先后顺序根据自愿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干预治疗组即A组,未干预治疗组即对照组B组,并根据就诊日期将随诊时间定为两年,其中A组男41例,女25例,年龄25~64岁,平均(39±3.0)岁,病程0.5~1.5年,平均9个月,其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32例。B组男42例,女28例,年龄30~62岁,平均(40±2.5)岁,病程0.5~1.4年,平均8.6个月。其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31例,该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家族史以及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A组患者入选后进行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心理教育、饮食运动教育。B组患者则不进行相应的干预,维持原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包括以下几点。
1.2.1 糖尿病的自我检测及自我保健教育。
1.2.1.1 开展糖尿病咨询门诊。
1.2.1.2 每月一次糖尿病专题座谈会。
1.2.1.3 将A组患者编入糖尿病保健组织。组织形式包括:①每天上午咨询热线电话;②就诊时免收诊费;③以“糖尿病之友”为联系刊物;④寻找其共性进行解疑答问;⑤对于经济困难者每周进行一次免费空腹及餐后毛细血糖检测,有条件的患者让其定期自行于家中血糖检测,并记录结果。
1.2.2 为患者“量身订做”饮食谱,同时灵活掌握膳食种类及数量,做到进食定时定量,根据体重、病情、工作强度等不同情况参与适宜的体育锻炼或家务劳动。
1.2.3 因均为初期患者,都暂时未行药物治疗。
1.2.4 对糖尿病家属同时进行糖尿病教育,使其起到督促、监护等配合作用。每个入选者均进行两年的随访,两年后进行血糖检测,记录治疗前后的血糖数值,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
以上内容均按实用糖尿病学第二版第15章第3节糖尿病患者的食谱设计方法及第十四章糖尿病的运动疗法为基准。同时,按个体差异、因人而异的方针制定不同的运动及饮食方案。
1.3 临床诊断标准 空腹血浆葡萄糖:3.9~6.0 mmol/ml(70~108 mg/dl)为正常,5.6~6.9 mmol/ml为IFG,≥7.0 mmol/ml(126 mg/dl)为糖尿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OGTT 2 h血浆葡萄糖(2 h PG)11.1 mmol/ml(200 mg/dl)为糖尿病。糖尿病诊断标准为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 mmol/ml(200 mg/dl)或FPG≥7.0 mmol/l(126 mg/dl)或OGTT中2FPG≥11.1 mmol/ml(200 mg/dl),空腹指8~10 h无任何热量摄入,OGTT采取75 g无水葡萄糖和负荷[1]。
2 结果
干预治疗与否血糖的变化,A组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达到正常为28例,占43.08%,仍为IGT及IFG者为30例,占46.15%,转变为糖尿病为7例,占10.77%,B组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达到正常为19例,占28.79%,仍为IGT及IFG者为31例,占46.47%,转变为糖尿病为16例,占24.24%,其中A组患者1例失访,B组患者1例意外死亡,2例中途退出,1例失访,最终有效病例为131例,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分析(例,%)
组别例数正常血糖IGT及IFG糖尿病
治疗组6528(43.08)30(46.15)7(10.77)
对照组6619(28.79)31(46.47)16(24.24)
P值0.05
两组比较,仍为IGT及IFG患者比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组转变为糖尿病的比例及转变为正常血糖的例数相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3 结论
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近年来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糖尿病联盟和国内外糖尿病专家高度重视,1995年世界糖尿病的宣传主题即为“糖尿病教育”,口号是“无知的代价”,指出糖尿病教育是防治糖尿病的核心[2]。糖尿病知识强化教育能更有效的提高患者自控水平,增强对糖尿病的认识,改善精神及心理障碍,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其重要性体现在:①就目前医疗水平和绝大多数患者而言,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②糖尿病是可控制的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其发病及并发症的出现。通过以上临床观察及实践,总结出如下几点关于糖尿病教育的内容。
3.1 糖尿病的基础教育 大量事实证明,接受过糖尿病基础教育的初期患者,其病情得到控制的时间明显延长,控制水平明显优于未经教育的对照组,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初期患者转变为糖尿病或延缓其发展。
3.2 心理教育 患者心理情绪对血糖及病情变化的影响是很大的,避免对糖尿病的恐慌心理及精神刺激等各种紧张情绪,正视病情,有利于病情的控制,针对性的心理安慰及心理教育可有效的降低血糖及减少尿糖,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及治疗。
3.3 饮食及运动治疗教育 糖尿病的治疗从单纯饮食治疗,到运动和胰岛素等药物治疗,这些治疗的基础是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是靠患者实现的,饮食上定时定量才能调整好其他的治疗方案,通过糖尿病教育,可以使患者了解饮食的重要性,走出饮食的误区,以膳食种类及数量的灵活掌握为原则,配合以适度的运动,对轻型患者或初期患者可获得满意的控制,无需服用药物。
3.4 糖尿病的自我检测及保健教育 糖尿病是伴随终身的慢性疾病,目前尚缺乏根治方法,因此患者对病情的自我监测及自我保健显得尤为重要,行之有效的自我检测及自我保健可及时把握病情的变化及采取治疗措施,有利于保护患者的生活工作能力,维护正常生长发育,又可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改善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命。
总之,有效及必要的糖尿病教育,对于糖尿病初期的IFG及IGT患者,可以有效的控制疾病的发生及发展。
IGT及IFG虽然不属于糖尿病的范围,但由于处于葡萄糖自身稳定及糖尿病两者的中间阶段,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早期发现IGT及IFG,进行干预性处理,防治进一步发生或发展为糖尿病有重要的意义。IFG时空腹血糖为5.6~6.9 mmol/l,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基本正常,但有时存在高血糖症,IGT患者虽无临床糖尿病征象,但已具备发生糖尿病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IGT及IFG和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代谢紊乱综合征密切相关,因此,应广泛重视IGT及IFG的早发现、早干预,以降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
篇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目前患有糖尿病的人数高达1.22亿,患病率高达9.7%[1],这意味着每四个成年人就有一个高血糖状态。开展广泛的糖尿病治疗,提高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对糖尿病的认识以及社区护理干预等,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重要环节。医护工作者不仅要有比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掌握有关社会心理、人际关系、语言等多方面的知识,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身、心两方面的需要,使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2]。
我中心2010年6月1日---2012年2月28日对海东社区居民1189名高血糖及糖尿病患者,纳入慢性病管理,进行跟踪、随访、干预等。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来自对海东社区居民12047名19岁以上居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其中女性6672例,占55.38%;男性为5375例,占44.62%,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共检出高血糖及糖尿病者为1189人,其中男655例,女534例,年龄最大的83岁,年龄最小的是29岁。
1.2 方法 社区健康宣传、随访干预及免费治疗
1.2.1 海东辖区居民进行社区宣传教育——举办糖尿病健康讲座:将糖尿病从病因到治疗的一整套系统知识均教给病人。有些知识只需他们了解,有些则需要他们掌握,并在自己的实际中得到运用。这是对糖尿病人进行普及教育的最主要方法。
1.2.2 年龄组健康教育:在普及性糖尿病教育的基础上,针对个体差异而进行的另一种教育方式。根据患者年龄、文化水平、病程、有无并发症及身体状况等个体差异,分成各小组而接受程度不同的教育。这是对群体教育的一种补充方式,避免了群体教育所不能顾及的个体差异。
1.2.3 技术指导:由专职医护人员承担。对糖尿病患者需要掌握的操作技术,进行当面示教。甚至进行个别指导,直到掌握为止。并教育患者树立有菌观念,无菌操作,避免各种感染的发生。如胰岛素的正确保管及胰岛素注射技术;血糖仪的正确使用及血糖监测技术;尿糖监测技术等。
1.2.4 门诊随访、电话随访、家庭随访:社区医护人员根据所掌握的糖尿病人情况,定期对病人进行各种适时的指导。初发糖尿病者,着重指导饮食、运动情况及血糖的监测;对长期随诊病人,则定期电话随访,指导他们及时做相关的检查,以早期发现各种并发症;对有并发症的患者,特别是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全年免费测四次血糖,每月1次定期到中心就诊,并给予积极的治疗。对个别病情较重、行动不便、经济条件差的患者,我们则定期进行免费测血糖、家庭随访。病人也可拨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电话,随时得到免费咨询服务。
1.2.5 病友之间的经验交流:邀请那些对糖尿病认知度较高,病情一直控制很理想的患者介绍其成功经验;也请那些控制较差有并发症的患者谈其切身体会和教训。病友之间的这种交流是非常直接和现实的,对病人的说服力较大。
1.2.6 图文教育——应用制作的幻灯图片及健康宣传图片:此方法形象、生动、直接。病人可从幽默的图片中得到很深刻的启示,很受病人欢迎。
1.2.7 影像、报纸教育——利用电视台、报纸及录像等,使糖尿病患者从多渠道了解糖尿病知识。这种方法对行走不便的糖尿病患者尤其适用。让更多的糖尿病患者都能感受到全社会乃至全世界都十分关注糖尿病,重视糖尿病的防治工作。
1.2.8 特定健康教育日:在每年的世界糖尿病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在公共场所举行较大规模的义诊活动。通过宣传刊物、图片、资料等,对广大群众进行健康咨询服务。
1.2.9 提供免费治疗:我中心慢性病科采取中医针灸方法治疗糖尿病,经临床观察效果很满意,针灸治疗糖尿病是有很多年的历史了,针灸治疗一般是多种治疗方法配合的综合治疗方法,效果是很可靠的。目前已为社区居民近百人提供了免费治疗,深受广大社区居民的好评。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及随访管理的成效:一年来,接受糖尿病教育的人数达3500多人次;糖尿病健康咨询服务880人次;电话随访2560人次,门诊随访890人次,家庭随访120人次。目前通过社区健康教育及社区随访干预最后仅有697人确诊为2型糖尿病,每年给予至少4次的免费随访管理;其余492人由于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的改善,目前已基本正常,建议每半年接受一次相关检查。
2.2 认知度的提高:糖尿病随访管理前,只有29%的患者对糖尿病有初步的认识,糖尿病随访管理后,对糖尿病的认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参加社区糖尿病联谊会患者中选出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共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58~76岁;患病时间2~14年。文化程度初小-本科不等。均为2型糖尿病,全部已婚。
1.2方法 患者在住院或门诊均接受过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和书面内容宣传,包括饮食疗法、药物疗法、运动疗法和自我监测等,患者均表示接受并掌握所指导的宣教内容。对试验组进行了社区干预,具体措施包括:①每1个月随访1次,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服药情况及有无药物副作用和糖尿病并发症出现,了解患者在控制疾病方面遵医行为如何及存在问题,以便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为患者遵医提供帮助。②积极做好健康教育,对患者生活方式进行积极干预。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如对吸烟的患者要求戒烟,饮酒的患者戒酒,教育并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合理运动,控制体重。③每季度召开糖尿病联谊会,提供医生与患者、患者于患者之间互相交流的平台,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保持乐观的心态,与患者保持双向联系,指导患者与周围糖尿病患者建立联系,互相帮助。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干预和影响。6个月后对所有样本用自行设计的遵医行为问卷调查进行问卷,内容为健康教育和书面宣传内容,获得结果分组进行统计[1]。
2 结果
干预组20例,血糖达标17例,达标率85%;对照组20例,血糖达标9例,达标率45%。实行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40例患者均得到良好控制,无1例死亡,无1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在社区随访干预对糖尿病的影响中,通过对40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了本科系统的健康教育,在饮食疗法,药物疗法,自我监测,运动疗法几方面进行指导,并有书面内容,出院时,患者均表示已接受并掌握所指导的内容。出院后即对实验组进行社区干预,具体措施有:①出院1个月左右进行一次家庭随访,目的是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取得家庭的最大支持,为患者遵医提供家庭帮助,并指导患者与周围的DM患者建立联系,互相帮助。②从第2个月开始每月发放一次病情追踪卡,目的是了解患者在控制疾病方面遵医行为如何,存在什问题,以便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③与患者保持电话联系,不定时询问患者的遵医情况,患者也可随时来电话咨询,以经常提醒和监督患者遵医。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影响[2]。
在具体的随访管理中要突出多方面的管理因素:①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个人需求、心理及家庭因素制定个体的随访计划;②随访方式:采取门诊随访、家庭随访、电话随访、集体随访等方便快捷方式;③随访内容:了解患者病情、饮食、运动、药物治疗、自我检测情况,进行血糖(测1次/w)、血脂、尿常规、眼、足、神经检查。四是随访频率:空腹血糖控制
从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通过综合的社区护理干预及治疗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可见开展社区随访干预对糖尿病的防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是控制血糖的最有效途径。面对面近距离对患者开展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掌握糖尿病系列知识和健康信息;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指导,为病友之间的沟通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他们之间相互鼓励也是良好的心理支持,有利于促进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态度及行为改变,提高临床糖尿病治疗效果。书面健康资料的教育虽然简单易行,但因受患者重视度的影响效果有较大的不同,并且因为缺乏相互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其针对性方面存在缺陷,从而影响患者对糖尿病认知度的提高[3]。
通过对40例患者进行社区随访,生活方式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使糖尿病患者认识了自身疾病,增强了遵医行为,学会了自我照顾,控制了血糖,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将患者组织起来,建立一些小群体,大家共同抵御疾病,是一种最简便、最易见效的方式,势在必行,让患者之间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对他们长期控制疾病和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利的[4]。
参考文献:
[1]周达杰,姚华庭.医学系统工程与遵医行为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1995,15(2):37.
篇9
1 鸡大肠杆菌的病因分析
寄生在鸡体内的大肠内的大肠杆菌大多是无害的,能够促进肠道消化和营养吸收。但是其中有少数的大肠杆菌菌群对鸡体有害。而有害的大肠杆菌感染鸡的肠道后,会产生毒素,进而带来病症。而致病大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就是典型的致命菌群。这种病菌的特点是繁殖迅速,正常温度(37摄氏度)和湿度就能迅速繁殖。因此大肠杆菌感染致病具有发病快和传染快的特点。通常是外部环境变化或者鸡只体内环境变化,产生了自发性患病。而禽大肠杆菌感染后,根据大肠杆菌的菌体抗原(O)、表面原(K)和鞭毛抗原(H)的组合不同,可将本菌分为不同的血清型。迄今为止已知的血清型大约有数千种之多。这就给诊治带来一定的难度。
2 鸡大肠杆菌病的主要症状
鸡感染大肠杆菌后,会发生多种临床症状。最常见的情况,包括急性败血症、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输卵管炎、腹膜炎、大肠杆菌肉芽肿和全眼球炎等症状。 饲养人员可以通过观察鸡只的外部特征和行为变化来进行初步的判断。患病鸡只会出现精神不振,畏寒打颤的行为,有的会出现伸颈张嘴,跛行不喜欢站立行走,鼻分泌物增多;从外形上,患病鸡羽毛变得蓬松,鸡冠从原来的鲜红或粉红色变成暗紫色;最后从粪便上,可以看到白色、绿色的蛋清稀便,因为拉稀,而导致周围的羽毛污染。如果是成年蛋鸡,其鸡蛋蛋壳粗糙,蛋形状变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鸡大肠杆菌病常常继发于其他传染病。如果鸡群发生了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后,就很可能伴随着鸡大肠杆菌病的群发。
患有鸡大肠杆菌后,解剖时,也有明显的症状。首先是会闻到特殊的臭味,肉眼可以见纤维素性心包炎,肝脏呈现铜绿色,有点可见肝脏表面小白色病灶,胸肌充血。如果是病菌感染了输卵管,那么解剖可以看到,炎症产物使输卵管伞部粘连,漏斗部的喇叭口在排卵时不能打开。该病菌如果感染生殖器,那么母鸡卵泡膜充血,卵泡变形,局部或整个卵泡红褐色或黑褐色,有的硬变,有的卵黄变稀。有的病例卵泡破裂,输卵管粘膜有出血斑和黄色絮状或块状的干酪样物;公鸡膜充血,交媾器充血、肿胀。从上述病变器官均可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还有报道,本菌会引起母鸡卵泡囊肿。病菌感染了肠道后,十二指肠和盲肠等部位以及偶尔在肝和脾脏产生肉芽肿,病变可从很小的结节到大块组织坏死。
3 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措施
引发鸡大肠杆菌病的因素有很多,首先了解哪些因素会引起该疾病,才能够有效的预防。而考虑到鸡大肠杆菌致死率高达90%,所以提高预防对于养鸡场来说是最经济有效的方式。结合鸡大肠杆菌发病诱因,本文从鸡只个体保健,外部环境,其他疾病几个方面,提出预防建议与措施。
3.1 关注鸡的个体健康情况
大肠杆菌本来是生物体内的正常菌种,通常情况下不会致病,但是当有条件刺激时,会从正常病菌变成致病病菌。因此,鸡只个体保健非常重要。除了常规疫苗外,饲料要科学配比。确保维生素、矿物质的足量摄入,不要轻易更换饲料的形状和口味,以免刺激鸡摄入量变化。饮水也一定要清洁,在夏天给鸡新鲜的饮水。当发现其他病的患病鸡只后,在治疗其他疾病,例如痢疾、呼吸道感染疾病时,要综合的防治鸡大肠杆菌。对于患病鸡,不管是何种疾病,都进行隔离和重点照料,包括喂食、喂水、安静舒适的环境,一方面可以避免病鸡将疾病传染给其他健康鸡,另一方面让患鸡尽快康复也能防治继发性的大肠杆菌病发生。最后,在鸡群10日龄左右,要及时给整群鸡接种大肠杆菌疫苗,也能有效防止疫情发生。
3.2 在环境方面的预防
首先是养鸡场的饲养密度不可过大。虽然对于养鸡场来说,增加密度等于直接的增加产量而不提高圈舍成本,但是密度太大的时候,鸡只之间的粪便、羽毛、呼吸、肺沫相互接触带来传染的风险更大。而一旦发生疫情,整群损失更加得不偿失,因此笔者建议确保每只鸡足够的活动空间。然后是温度,鸡天生具有敏感性体质和性格,对外界环境刺激非常敏感。因此过热和过冷都会导致鸡发生应急反应,进而在进食休息方面变化,鸡体健康状况下降。最后就是空气质量,呼吸系统疾病和鸡大肠杆菌病都可能通过空气传播给健康鸡,因此要保证鸡舍温度的前提下进行通风,确保鸡舍内空气流通和新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很多农村在夏季采用水空调进行降温,水空调虽然节约环保,但是湿度过大,加上鸡群自身的呼吸和排泄,容易产生污染的湿热环境,而利于病菌繁衍。此外,对环境的消毒尤为重要。
鉴于鸡对环境高度敏感,在饲养过程中,转群、短喙、打疫苗等饲养环节中必须的操作,要尽量避免给鸡群的刺激,操作人员要迅速有序,最好穿白色衣服以免刺激鸡群。养鸡场也要注意避免噪音污染和异常噪音。总之,环境因素决定了鸡群的生产力和抗病力。
4 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
相比其他疾病和其他家畜,鸡大肠杆菌病,治疗相对较难,治疗效果也并不能保证。因为鸡感染大肠杆菌后会出现多种不同的病症,因此只能根据分析进行对症治疗。
首先,为提高鸡群成活率,减少用药成本,可将发病的鸡只挑出,并隔离饲养,每天胸肌注射健力素(黄芪多糖注射液)2次,每次每公斤体重0.2ml。其次,因为近年来病菌的抗菌性能和变异性能越来越多,一种抗菌类药物可能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建议一旦发现病鸡,应该多种抗生素交替使用,例如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等,饲养员要注意观察每种药物的效果。
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中兽医专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重要配方可以应用于畜牧业的常见疾病和疫情。针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治疗鸡大肠杆菌的中草药主要是清热解毒类药物,例如白头翁4-6份,黄连须2-4份,黄芩2-4份,黄柏1-3份,秦皮1-3份,白芍1-3份,乌梅1-3份,诃子1-2份,党参1-3份,黄芪1-3份,甘草1-2份,熬制成药汤进行喂食,很好的预防和治疗鸡大肠杆菌疾病。中草药在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方面别具一格,它集清热、解毒、杀菌、促进免疫于一体、标本兼治。目前市场已经有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中成药问世,例如赤黄散,使用起来也更加方便。
参考文献
篇10
湖南 李读者
李读者:
与糖尿病相关的各种眼病中,视网膜病变最为常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将导致患者视力显著下降。由于病变损害的不可逆性,预防是最重要的环节,而且早期预防的花费要远远低于晚期治疗的费用;有了病变,早期治疗的效果也较好。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每年散瞳检查眼底。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5年后应每年检查1次,2型糖尿病患者从发病起应每年检查1次。如眼部有异常感觉,则应缩短眼科随诊时间,如每半年或3个月1次。同时要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降低有害血脂,尽量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出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眼科主任医师 张学东
怎样发现早期肝癌
我今年67岁,每天要喝两顿酒,每次在3两左右,我很担心自己会不会患上肝癌。请问,肝癌早期有什么症状吗?
广西 王读者
王读者:
简单地说,早期肝癌没有症状,有症状的往往已经不是早期肝癌。如果常有肝区疼痛、食欲减退、乏力、消瘦和肝肿大等症状,往往已是中晚期肝癌。因此,早期发现肝癌仅凭症状是不够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对肝癌高危人群做好监测工作。所谓肝癌高危人群,包括:(1)5年以上的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2)40岁以上男性有慢性肝炎病史者;(3)长期嗜酒者;(4)临床诊断为肝硬化者;(5)有肝癌家族史者;(6)目前有肝区不适或疼痛等症状,曾检测甲胎蛋白有过异常,但未证实是肝癌者;(7)属于高发地区及高发年龄段的人。这些人,最好每半年或更短时间抽血检测甲胎蛋白及肝脏超声1次,以便早期发现肝癌。
当怀疑肝癌而又不能确诊时,除了CT检查、MRI、放射性同位素肝扫描等无创性检查外,应当积极接受血管性介入、肝穿刺活检及腹腔镜检查等有创检查,切不可因为畏惧而延误诊断治疗。
成都市第十人民医院外科
副主任医师 魏国
得了鸡眼如何治
我左脚长了6处鸡眼,从药店买了鸡眼膏,但效果不佳,请问该如何治疗?
福建 陈读者
陈读者:
发生鸡眼初期,只是局部的硬皮增生,这时如果提早处理,可以避免皮下硬块的生成。首先是换掉穿起来不舒服的鞋子,然后可每晚将脚浸泡在温水中约10分钟,再用浮石磨除厚茧部分。使用浮石时要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皮肤损伤,磨除后可在脚上抹些乳液柔软局部皮肤。
若是增厚的厚茧部位较深,已无法用浮石做表面处理,但还不至疼痛到影响行走时,可外敷各种强角质剥脱剂,如市售鸡眼膏、15%柳酸乳酸雷锁辛软膏、0.3%维甲酸软膏、10%硝酸银液等,每隔数天重复1次,直到将尖端挖出为止。以上药物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以免造成不当的皮肤灼伤和溃疡。
若是鸡眼已经深入皮肤深层,按压可以发现已形成硬块,行走时已出现疼痛,此时必须手术切除。注意,此时千万不要自行用剪刀剪去表皮,否则会形成伤口还会造成感染,鸡眼还是不能根除;尤其对本来就有末梢血液循环问题的糖尿病患者来说,脚上随便一个伤口处理不当,都有可能造成截肢的严重后果。
另外有一偏方可供参考试用:蛴螬(还有地蚕、土蚕、核桃虫等别名)可治鸡眼。方法是先挑破老白皮,把蛴螬打烂,用胶布贴于患处即可。
预防鸡眼的发生,应穿合适而柔软的靴鞋,或以有孔的小片海绵垫保护局部避免受压。另外要常换鞋,再合脚的鞋子,穿的时间长了,也会因此形成鸡眼。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
结合医院皮肤科教授 李斌
化脓性中耳炎怎么治
我患有化脓性中耳炎,耳朵有浓水,比较黏稠,快半年了。去医院看过,没有效果,反而越来越严重,请问我应该怎么办?
江苏 肖读者
肖读者:
化脓性中耳炎又分为急性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程超过4周的中耳炎就会演变为慢性中耳炎,临床上尤为常见。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不仅仅长期流脓,甚至流出的脓带有臭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交活动。很多患者以为通过简单的药物治疗可以获得根治,这其实是中耳炎的治疗误区。
慢性中耳炎由于病程较长,往往是数年或数十年,病变可能已经侵犯到骨质,有的还伴有胆脂瘤形成,所以要通过耳显微外科的手术处理才有希望彻底解决问题。手术的目的在于彻底清除病灶,获得一个“干耳”(耳朵不再流脓);还可以预防一些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恢复或者部分恢复受损的听力。
篇11
肝气犯胃型胃痛指由于肝气偏亢,过于疏泄,影响脾胃,以致消化机能紊乱,或称“肝气犯脾”。临床表现:胃脘痛,吐酸,厌食,腹胀,大便泄泻,头晕、胁痛、易怒、胸闷、脉弦等。如病情迁延,较长时间失却协调,称为“肝脾不和”.
典型病例:黄某某,男性,68岁,退休警察,平素性情急躁,此次因琐事与儿女争吵发怒后感胃脘胀痛,脘痛连胁,嗳气泛酸、饮食欠佳,苔薄白,脉弦,于2011年2月15日入院。无痛电子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充血性胃炎,HP(-);中医诊断为胃痛(肝气犯胃型),其治法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口服中药汤剂以越鞠丸加味。患者发病正如中医称其为“肝气横逆,克犯脾土”,在治疗过程中专门抽调医生与患者聊天谈心,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并建议患者家属和患者多沟通,积极参加社交活动来调整心态,化解心结,使患者逐步理解了“心喜胃亦喜”,其喜怒哀乐是人的情绪变化,而胃也随着人的精神情绪变化而喜怒着,情志调和则胃病自愈的道理。在情志治疗的同时配合按揉足三里、太冲、内庭,其选经取穴意义在于,疏泄肝胆暴戾之气,顾护脾胃后天之源,内外兼施,皆以调畅情志为目的而使病解。
肝胃郁热型胃痛是由于肝体阴而用阳,情志因素长期刺激导致肝气郁结,而久化热,邪热犯胃,肝胃郁热;临床表现,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苦口干。
典型病例:王某某,女性,40岁,银行职员,平素易生气,常感胃脘部隐痛不适,曾于2011年2月17日我院门诊无痛电子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糜烂性胃炎(中度),HP(+);于门诊治疗2周后自行停药。此次因工作不顺心,感胃脘灼热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2天,舌红苔黄,脉弦数,我院门诊无痛电子胃镜检查示:1.胃窦溃疡(A1)2.慢性浅表性充血性胃炎(胃窦部粘膜重度花斑样及斑片状充血,胃窦部前壁及大小弯侧各见一处凹陷,大小约0.5~0.8cmX0.6~1.0cm,无明显伪足,溃疡面覆薄白苔,无活动性出血,溃疡周边粘膜充血水肿;粘膜触之易见出血斑),HP(+);遂于2011年4月20日入院。中医辩病辩证为胃痛(肝胃郁热型),其治则疏肝解郁,泄热和胃;口服中药汤剂以丹栀逍遥散加味;配合穴位贴敷,药用川楝子12克,延胡索、白芍、陈皮、青皮、香橼、佛手、丹皮各10克,甘草6克,研细末,用麻油适量调成膏状,蚕豆大小贴敷于肝俞、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穴,隔日更换一次,10次1疗程。同时配合专职心理医师进行心理治疗,查房时与患者交流,缓解患者情绪,调畅心情。通过耐心、贴心的情志干预,使自己的精神面貌经常处在乐观、愉快、安静、平和之中,患者病情痊愈,复查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随访患者,病情无反复。
篇12
化学治疗(Chemotherapy)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几乎所有的化疗药物都具有骨髓抑制作用,差别仅在于程度而已。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等,临床表现为上呼吸道,口腔及全身各部位感染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为确保病人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当血液中绝对粒细胞计数(ANC)≤0.5×109/L,白细胞(WBC)≤1.5×109/L、血小板(PLT)≤20×109/L时,及时对病人采取积极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保证规范化疗的顺利执行,现将本科化疗期间预防院内感染及所采取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69例病人,均为我科2010年2月~2011年2月住院病人,均有病理结果证实为为恶性肿瘤病人。男96例,女73例,年龄22~91岁,平均54岁。其中肺癌43例,乳腺癌40例,肝癌15例,胃癌24例,食管癌13例,肠癌16例,宫颈癌8例,淋巴瘤5例,其他5例。123例签订了化疗协议书接受化疗。化疗过程中严密监测病人血常规的变化,当绝对粒细胞计数(ANC)≤0.5×109/L 、白细胞(WBC)≤1.5×109/L、血小板(PLT)≤20×109/L时,应及时给予护理干预,对病人采取保护性隔离。同时应用抗生素、粒细胞刺激因子,输注血小板等治疗。一般粒细胞的减少通常开始于化疗停药后一周,至停药10-14日达到最低点,在低水平维持2~3天后慢慢回升,至第21~28天恢复正常,呈u型。本组123例化疗病人中有2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性发热,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其次是口腔。经积极给予护理干预及对症处理,均使感染得到控制,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常规恢复正常。
2 护理体会
2.1 健康指导
做好健康教育积极预防自身感染,耐心细致地向病人讲解入住隔离病房,讲解隔离的目的及意义。
2.2 心理护理
肿瘤病人本来就处于一种希望与绝望的矛盾情绪之中,并发骨髓抑制后往往情绪更加消极,不能主动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尽可能地给预关心和照顾,常与患者交谈,向其解释化疗后的毒副作用。尽快地消除由于骨髓抑制症状的出现所带来的担心病情加剧的心理症结,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使其顺利地度过化疗后骨髓移植的难关。
2.3 加强病区管理
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性护理,减少医院性感染。护理活动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有专职人员负责室内消毒工作。注意空气流通,室内禁止吸烟;每天早晚开窗通风,每次一小时,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有助于患者心情舒畅;注意常规的日常消毒工作:每天对病房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消3/d,2h/次。地面、门窗及桌椅每天用“84”消毒液擦拭2次,减少患者外源性感染机会[2];医护人员进入病房要着装整洁,戴口罩、帽子。进行操作前,要用七步洗手法彻底洗手,有报道由于医护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3]。卫生性洗手可清除皮肤表面80%的一过性细菌[4],因此要注意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技术操作,做好保护性隔离。严格控制探视人员,以减少病人发生感染的机会。
2.4 皮肤黏膜的护理
患者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时,白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减少,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低下,极易伴发皮肤黏膜感染和出血。大剂量化疗药物应用时常引起严重的口腔炎、口腔糜烂、坏死。因此要保持口腔清洁,淡盐水漱口4次/1日,并给予西瓜霜等局部治疗。当血小板(PLT)≤20×109/L时减少活动,减少黏膜损伤的机会。指导病人进软食,禁止掏鼻孔,挖耳等行为。禁止使用牙刷,用口腔护理代替。静脉穿刺时慎用止血带,注射完毕时压迫针眼5min。观察病人所有部位有无出血倾向。如牙龈、鼻子出血,皮肤瘀斑、血尿、便血及颅内出血的观察[1]。 坚持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坐浴,以预防肛周感染。
2.5 高热时的护理
注意卧床休息,注意监测体温。持续高热患者给予冰帽,以物理降温为主,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对骨髓有抑制作用,所以应遵医嘱使用退热剂。高热时要鼓励进食一些清洁且易消化的新鲜食品. 鼓励病人多饮水。
2.6 合理使用保护静脉血管
应用化疗药物时要合理使用静脉血管,穿刺时要有计划地由四肢远端开始,轮流使用,避免血管多次机械性受损。输液时避开关节神经和韧带处的血管,一般不采用下肢静脉。输液时要严密观察巡视,严防药液外渗。如注射部位出现疼痛和烧灼感等,立即停止输液,及时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封闭,并用25%硫酸镁冷敷及涂湿润烫伤膏等。在平时用药结束后,要经常热敷、按摩手足,以增加血液循环和血管弹性,减低脆性,减少粘连和瘢痕的形成[3]。做深静脉置管的病人,要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红肿渗液,敷料隔日更换,肝素帽每周换一次,严格无菌操作。有文献报道,美国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为2.0%~10.0%,化疗病人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为9.0%~14.6%。
2.7 支持及抗感染治疗
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大,大多病人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使原本低下的免疫功能雪上加霜,以致造成病人营养不良、贫血、感染发热等。此时,应给病人补充营养和水分及合理使用抗生素。鼓励病人多饮水可碱化尿液,促进毒素排泄,减轻对机体的毒性损害。补充营养可提高机体免疫力,积极预防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6]可以控制感染,促进病人康复。
2.8 加强饮食护理
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加强营养对促进组织的修复,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毒副反应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食品的调配上,注意色香味少量多餐。加强对患者及家属营养知识宣教,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为其提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质饮食。禁食生冷、油腻、煎炸食品,多食蔬菜水果以及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以减少肛周感染的机会。放疗引起的腹泻,一进少渣、低纤维饮食,避免吃产气食品如豆类、糖、鲜牛奶、碳酸饮料等。严重腹泻时,要暂停治疗并给予素膳或完全胃肠外营养。
3 体会
从临床护理中体会到,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病人及时采用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疗效。使化疗病人的院内感染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降低,对化疗方案有效地执行及提高患者的长期无病生存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蕙兰,陈荣秀,肿瘤护理学.科学出版社,1999.
[2]赵慧杰,王力江,张京利.我院成立医院感染防控质量学组实践与成效.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78.
[3]牛秀成,张树德,周素琴,等.医务人员洗手技术与手再污染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1998,8(2):88.
[4]叶爱群,叶晓春.洗手防止医院感染的临床实验[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6,6(1):41.
篇13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所选观察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2002年10月南京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①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每周﹤40g;②除外病毒性肝炎、全胃肠外营养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性疾病;③除原发病临床表现外,可出现乏力、肝区隐痛等症状,可伴肝脾肿大;④血清ALT高于正常值的2倍,持续时间大于4周,常伴胆固醇、甘油三脂水平增高;⑤B超表现为肝区近场弥漫性点状高回声,回声强度高于脾脏和肾脏,少数表现为灶性高回声,远场回声衰减,光点稀疏,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肝前缘变钝。43例患者皆先为住院病人,出院后门诊继续治疗,其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55,6岁,合并高血压20例,糖尿病13例。
1.2治疗方法
1.2.1使用仪器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WF电脑仿生肝病仪。
1.2.2穴位配方肝腧(+)胆腧(+)-期门(-)章门(-)。
1.2.3WF电脑仿生肝病仪功能选择:药物离子导入+远红外线(热疗)治疗。将含有中药药液(含柴胡、枳壳、香附、当归、赤芍、白芍、荆三棱、石见穿、鳖甲、地龙、丹皮、白花蛇舌草)的棉垫置于硅橡胶黑色导电面与皮肤之间,治疗热垫覆盖在电极上面,调节输出强度和热度达到需要值,此时因远红外热敷和中频电流的作用使皮肤通透性增强,使中药药物离子导入人体。
1.2.4中药辨证分型施治:①痰瘀阻络,肝郁气滞型:证见胁肋胀痛、胸闷不舒、倦怠乏力、善叹息、恶心纳呆,并随情志变化而增减,肝脏肿大或不大,舌质暗红苔薄白腻,脉弦细。治法:疏肝理气,化痰祛瘀。方药:逍遥散加减(柴胡6g、全当归10g、赤芍10g、白芍10g、枳壳15g、广郁金15g、丹参15g、延胡索15g、山楂15g、茯苓15g、焦白术20g、川楝子10g、甘草10g)。胁痛重者加青、陈皮;气郁化火者加丹皮、焦山栀;伤阴者加制首乌、枸杞子。②痰湿内阻,肝郁脾虚型:证见右胁胀满、嗳气恶心、食少纳呆、倦怠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厚白腻,脉濡缓。治法:疏肝健脾、祛湿化痰。方药:加味温胆汤加减(丹参15g、陈皮9g、茯苓12g、制半夏9g、焦山楂12g、蔻仁10g、炒枳壳6g、苍术12g、白术12g、厚朴12g、干姜6g、淡吴萸6g)。气郁腹胀者加枳实、大腹皮,枳壳;纳差者加神曲、麦芽等。③痰
瘀痹阻,肝肾亏虚型:证见形体稍胖、头晕目眩、耳鸣健忘、胁痛不舒、时有头痛、手足心热、口干咽燥、夜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肾益肝,化痰祛瘀。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制首乌15g、制黄精15g、枸杞子12g、仙灵牌12g、知母9g、黄柏12g、泽泻15g、茯苓9g、丹参15g、姜黄9g、桑寄生15g)。肝郁气滞加青皮、郁金、川楝子等;痰湿内阻加青礞石、皂角刺等。④痰瘀互结,气滞血瘀型:证见素有消渴病、慢性迁延性肝炎,胁下肝肿大、质中拒按、纳减乏力,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治法:益气化痰,祛瘀散结。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党参15g、当归12g、川芎10g、制首乌15g、青皮9g、陈皮9g、延胡索12g、五灵脂12g、生蒲黄15g、莪术12g、姜黄9g、海藻10g、没药12g)。右胁下积块较硬者加鳖甲、穿山甲;纳食不馨者加焦山楂、谷麦芽、神曲等。肝功能不正常者加垂盆草、五味子等。
1.2.5疗程:肝病治疗仪每日治疗1次,每次30分钟,20天为1疗程,每1疗程结束后休息7-10天再进行下1疗程,根据病情愈后选择2-3个疗程不等。中药内服,1日1剂,2次/日,连服2-3个月。
1.3疗效判断
疗效评定标准依据《中药新药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以下疗效评定标准:(1)B超检查示脂肪肝恢复达有效以上(有效:肝脏回声强度有所改善,肝静脉走向部分清晰;显效:肝脏回声强度明显改善,肝静脉走向清晰);(2)主要生化指标(TG、ALT、TBil)恢复正常;(3)肝脏明显回缩;(4)肝区隐痛不适等症状消失。凡达到以上其中3项者判为显效,达到2项者判为有效,未达到有效者,判为无效。
2、结果
2.1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复常例数,见表1。
2.2治疗前后肝功能恢复例数,见表2。
3、讨论
目前认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以及NASH相关肝硬化。NAFLD最常见的3个相关因素是肥胖、血脂紊乱和糖尿病,这3个因素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均属于代谢综合征的范畴,其“共同土壤”是胰岛素抵抗及其继发的糖、脂代谢紊乱。单纯性脂肪肝可通过成脂性改变加剧胰岛素抵抗,促进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由此可见,NAFLD是一复杂的、系统性的代谢性疾病,很难针对某一靶点设计出理想的治疗药物,现代医学目前对NAFLD采取的药物治疗多是在原发病治疗基础上的辅助治疗,大多是针对肝脂质代谢的各环节寻找药物干预,但迄今为止临床上尚无满意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