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预防车辆事故剖析材料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预防车辆事故剖析材料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预防车辆事故剖析材料

篇1

近些年随着我国公路交通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截止2010年底,我国隧道规模已达2500多公里,4600多座。目前,我国己经成为世界上隧道数量最多,条件最复杂,技术发展最快的国家[1]。随着公路隧道越来越多的被使用,隧道内的车辆行驶速度以及车流密度的加大,隧道内车辆故障、撞击、自燃等原因造成隧道火灾事故的危险性上升趋势明显,国内外多次发生群死群伤隧道火灾事故, 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公路隧道防火重要性。通过剖析国内外典型事故案例, 对公路隧道火灾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为我国的隧道防火设计提供参考。

2公路隧道火灾案例统计

统计国内外十年来较大的公路隧道火灾事故,对事故造成的原因、伤亡情况进行总结。2002年,安徽试刀山隧道大客车与大货车追尾起火,造成13人死亡,23人受伤;2003年,合芜高速试刀山隧道,货物自燃,造成隧道电缆、照明设施受损,一辆大货车烧毁;2004年,浙江猫狸岭隧道,由于车祸起火,伤1人,烧毁3辆高级轿车;2005年,同三闽高速飞鸾岭隧道,由于刹车失灵引起火灾,造成8人重伤,一个大客车烧毁;2006年,西湟高速响河隧道,车辆追尾碰撞起火,造成1人死亡,4人伤,隧道设施严重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万;2007年,重庆大学城隧道,车辆自燃,造成6人伤,隧道照明排风电线烧毁,1辆中巴车烧毁;2008年,京珠高速大宝山隧道车辆追尾碰撞起火,造成2人死亡,5人伤,2辆车烧毁,隧道严重损坏;2009年,秦岭终南山隧道,载运货物燃烧引起火灾;2010年,无锡惠山隧道,由于夜班车突然起火,造成死24人,伤19人,隧道结构轻微破坏;2011年,甘肃新七道梁隧道,油罐车追尾碰撞起火,死4人,3辆车烧毁,隧道衬砌及内部设施损毁严重。

2003年,韩国弘治门隧道,由于撞车引起火灾,受伤30人;2004年,日本高山隧道,汽车连环相撞,造成5人死亡,4辆车烧毁;2005年,弗雷瑞斯隧道,卡车燃烧引起火灾,造成2人死亡,伤21人,烧毁车辆7辆,隧道结构严重损坏;2006年,瑞士维马拉隧道,汽车追尾,造成6人死亡,伤6人,烧毁车辆3辆;2007年,美国5号州际公路隧道,由于车辆连环相撞起火,伤亡不详。

由于隧道是一种相对封闭的结构,一旦发生火灾,人员逃生较困难,救援较困难,因此隧道火灾造成的影响以及人员伤亡严重。

3公路隧道发生火灾原因

对国内外的资料分析可知,引起隧道火灾的原因多种多样,大致分为以下几种[2-5]。

(1)车辆本身故障引发的火灾。如法国和意大利交界的勃朗峰公路隧道,因1辆载有人造黄油的汽车的黄油流进汽车排气管引发火灾。

(2)车辆行车事故起火。如1979年日本大坂隧道内由于卡车与轿车连续相撞,导致轿车的油箱破裂而起火。隧道内车辆超速行驶和隧道能见度低,极易发生车辆之间、车辆与隧道及隧道设施相撞或擦挂,发生交通事故导致火灾。

(3)车辆上的易燃物引起火灾。如美国霍华德隧道一列装载纸张、木材、盐酸、三聚丙烯和其它化学药品的列车发生火灾。隧道内有各种车辆通过,它们所载的货物有可燃的或易燃的物品,可能会因各种原因引发火灾。

(4)隧道自身引起的火灾。包括隧道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短路起火,隧道维修养护时使用的明火。

(5)人为破坏。包括纵火、吸烟、恐怖袭击等。

在公路隧道中,火灾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图1.1给出了公路隧道火灾形成原因的统计图[6]。从图中可以看出,车辆自身故障起火以及车辆交通事故是诱发隧道火灾的两个主导因素。

4对策

针对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几点预防公路隧道火灾发生以及减小隧道火灾损伤的对策。

(1)尽量避免单洞隧道的建设, 控制隧道坡度,单洞双向隧道事故发生率比双洞单向隧道要高出40%以上,隧道纵向坡度也是影响隧道安全水平的因素。

(2)隧道和车辆使用难燃材料

隧道墙面、地面和吊顶装修,都必须采用不燃烧材料;穿行隧道的车辆,主体框架必须是不燃烧材料的,装修部分允许采用阻燃材料,但不允许采用可燃材料和易燃材料。

(3)加强行车安全管理

人为因素与行车间距是引起交通事故火灾的主要因素,宣传隧道内行车时应掌握的安全知识, 加强相应的行车安全管理,对行车间距提出要求。

(4)改善隧道安全水平

对隧道进行安全测试与评估, 寻求遂道火灾安全隐患与解决途径的共性因素,从而有效提高隧道火灾安全水平[7]。

(5)合理安装固定消防设施

合理安装报警装置,防火卷帘,消防蓄水池,消火栓,通风、排烟设备,避难间等。

(6)成立专门的管理处

对于较为重要的隧道成立专门的隧道管理处,建立灭火救援指挥部。

5结论

公路隧道火灾发生受隧道规模、形式、交通量、以及隧道管理水平等多因素影响, 降低事故频率, 应从火灾事故统计调研出发, 深入分析火灾的起因, 并依据火灾起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小隧道火灾的损伤。

参考文献:

[1]凤悉润.中国公路和隧道建设[C].国际隧道研讨会暨公路建设技术交流大会.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戴国平.英法海峡隧道火灾事故剖析及其启示[J].铁道建筑,2001(3)

篇2

一、电动车行业发展现状及火灾规律

(一)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电动车生产实行生产许可制度。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网站公布的资料,截止2011年3月30日,全国共有2679家电动车企业获得了生产许可。2010年全国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车产量达2954.4万辆,同比增长24.7%,实现工业产值约700亿元。据业内权威机构预测,2012年,我国电动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从近年来国家质检监督部门对电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结果看,全国电动车产品抽样合格率差异较大,合格率基本保持在70%至90%之间,个别地方抽检合格率不足20%。抽查项目的检测结果显示,电动车涉及电气安全指标不合格项目主要包括电气绝缘性能、电气线路敷设、欠压过流保护、短路保险装置等。据电动车行业业内人士透露,河南省电动车市场上无证企业生产的产品数量约占整个市场销售量的30%。我国电动车保有量基数大、增长迅速,假冒伪劣无证产品充斥市场,埋下大量引发火灾的先天患。

(二)典型火灾案例

2008年7月19日1时22分许,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人民路鑫豹自行车专卖店因电动三轮车充电时电气线路短路引发火灾,造成2人死亡;2010年10月6日5时10分许,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庙李镇陈砦村村民自建租赁房电动车因充电时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火灾,造成14人受伤;2010年11月30日23时45分,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柳林镇柳林村北二街村民自建租赁房门厅内因电动车充电时电气线路短路引发火灾,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2011年3月,贵州省罗甸县龙坪镇城关加油站对面一住户电动车充电时电气线路短路引发火灾,造成财产损失和较大的社会影响;2011年4月27日1时48分,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庙李镇陈砦村村民自建租赁房因电动车充电时电气线路短路引发火灾,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据报道,2011年4月25日,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南小街造成18人死亡、24人受伤的火灾也是因为电动三轮车充电时电气线路故障引起。深入分析研究电动车起火原因和造成火灾中亡人的原因,对预防和减少电动车火灾,遏制由此引发的亡人火灾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电动车火灾规律

通过对电动车火灾尤其是由此造成的亡人火灾事故调查,此类火灾存在以下规律: 1、火灾多发生在充电过程中。电动车火灾有发生在行驶中,但多数发生在充电过程中。电动车行驶中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是车辆电气线路过负荷、短路情况下,由于未安装电气安全装置或电气安全装置不合格,不能及时有效切断电源,大电流引燃绝缘或其他易燃可燃材料所致。充电过程中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电动车自身电气线路短路、充电器线路过负荷、电动车电池故障引起。河南发生的4起电动车伤亡人火灾事故均发生在充电过程中,并且在充电4个小时以上时间段。

2、火灾发生地点多在建筑首层室内。由于电动车具有自身较重、上下搬动不便,不适宜露天存放的特点,因此,用户夜间通常将电动车搬到室内存放并充电,存放地点多在建筑的首层门厅、走道或楼梯间内,有条件的集中存放在车库、车蓬内。电动车在建筑首层室内充电时,一旦发生火灾,火焰和浓烟将封堵建筑的安全出口、逃生通道,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甚至群死群伤火灾事故。河南周口郸城县“2008.7.19” 鑫豹自行车专卖店亡人火灾就是在建筑首层营业厅内充电时发生火灾,造成楼上人员无法沿楼梯逃生;郑州市三起电动车亡人火灾电动车存放地点都是在建筑的首层门厅或楼梯间内,火灾时造成人员无法通过唯一出口进行逃生,造成人员伤亡。据报道,北京市大兴区“2011.4.25”旧宫镇南小街村民自建租赁房火灾中充电电动车也是存放在建筑首层室内,火灾时造成楼上人员无法疏散。

3、引发火灾的电动车多是豪华型电动车。电动车一般可分为豪华型、普通型、前后避震型、轻便型四种。近年来,豪华电动车的产销比例越来越高。豪华电动车围档、座垫、灯具大量采用高分子材料制作,这些高分子材料燃烧性能好,燃烧速度快,并产生大量有毒烟气。豪华电动车的弊端主要有:电气线路一旦起火极易引起车辆起火,车辆燃烧时产生大量有毒烟气,导致人员中毒伤亡。2008年以来,各地引发伤亡人火灾的电动车都是采用大量高分子材料装饰的豪华型电动车。

4、火灾尤其是亡人火灾呈快速增长趋势。从2008年河南周口郸城县鑫豹自行车专卖店第一起电动车亡人火灾起。以参与调查的电动车伤亡人火灾为例,2008年发生伤亡人火灾的1起,2009年达到3起,2010年4起、2011年前4个月就发生2起。可以预计,随着电动车社会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如不彻底解决电动车监管不力的局面,全面提高和改进电动车产品质量,规范存放充电日常管理,电动车火灾数量必将会继续快速上升,亡人火灾甚至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将无法避免。

二、起火原因及亡人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电动车生产技术标准主要有《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和《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GB/T 24158-2009)。前者规定了电动自行车是指最高设计车速不大于20km/h,整车重量不大于40kg的电动车,超过上述车速和整车重量的电动车适用后者。由于依照《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将纳入机动车管理,社会反响巨大,在《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后,国标委即决定暂缓电动轻便摩托车相关条款的执行。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电动车最高设计车速和整车重量均超过了电动自行车适用的标准,但生产时又未执行设计标准更加严格的《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从而在生产源头上导致先天性火灾隐患大量存在。

(一)起火原因分析

电动车工作原理是充电器给充电电池充电,充电电池经过控制器给电机送电,电机放置在后车轮中,电机的旋转带动车辆的行进。电动车的控制器连接一个调速手柄,转动调速手柄可以让控制器测到不同的电压值,控制器根据电压值大小,模拟调节输送给电机电压的高低,从而控制电机的转速。电动车中的主要用电器件有控制器、充电器、充电电池和电机等。引起电动车起火的主要原因有电气线路短路、接触电阻过大、过负荷以及电池发热爆炸起火等。

造成电动车起火的深层次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

1、电气安全保护装置不能发挥作用。按照《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电动自行车的控制器应当具备欠压、过流和短路保护功能,但此要求为推荐性条款。由于有着更高技术要求的《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安全要求》等4个技术标准涉及电动轻便摩托车内容暂缓施行。目前,市场上的电动车有的在生产过程中不安装短路保护装置,有的即使安装了短路保护装置,也未接入到线路中或维修过程中被擅自拆卸,导致使用中的大部分电动车不具备短路保护功能。市场上,相当一部分电动车欠压过流保护技术指标不合格。

2、主要电器器件技术指标不匹配。控制器、充电器、电机、短路保护装置之间技术指标应相互匹配,但少数生产厂家为了减少生产环节,压缩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或由于缺乏技术力量,不能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制造或采购不同规格型号的控制器、充电器、电机,做到控制器、充电器和电机之间技术指标的相互匹配,人为埋下了不安全隐患。

3、 充电器、充电电池产品不合格。一个合格的充电器应当具备智能多段充电模式,有欠压、过流保护电路,并与电动车的电池相匹配。而不合格的充电器,在充电电池充满后,由于不具备智能充电功能,不能进入浮充阶段,而继续对充电电池进行大电流充电,导致充电电池高温,容易引起线路起火或电池发热爆炸。

4、生产装配线路布置不规范。部分企业未按要求选用合适线径线路,线路接插件不具备防水、防潮等功能,随意挑选线路,并且不设置保护装置,加之不合理的装配工艺,致使主电源线长期处于损伤状态,一旦有高电压或大电流通过,极易与其它配件产生打火,发热,引发火灾。

5、充电时线路安装问题多。在对电动车进行充电时,电气线路私拉乱扯,选型不正确,选用线路截径过小,未安装短路保护装置等造成充电线路发热引起火灾。

(二)人员伤亡原因分析

经过对电动车伤亡人火灾事故的分析,电动车火灾导致人员伤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室内存放充电,封堵安全出口。电动车多数存放在建筑首层门厅、楼梯间及走道进行充电,一旦发生火灾,火焰和高温有毒烟气封堵安全出口、逃生通道,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2、采用易燃材料,释放有毒气体。豪华电动车大量采用高分子可燃材料,发生火灾事故,产生大量有毒烟气,极易导致人员中毒伤亡。

3、 疏散逃生不力,容易导致伤亡。被困人员疏散逃生和自救常识相对缺乏,发生火灾盲目逃生、试图穿越起火区强行逃生,造成人员中毒死亡。河南8起电动车伤亡人死者多为老人和儿童。

三、预防对策

通过电动车起火原因和人员伤亡原因的分析,为做好电动车火灾事故的预防工作,控制和减少亡人火灾发生,坚决遏制由此导致的群死群伤火灾发生,全社会应当高度重视电动车火灾的预防,从生产、销售、维修、使用等方面制定针对性措施,全面加强电动车的的监督管理。

(一) 加大行政监管力度,规范行业有序发展。

1、切实把好生产源头关。整顿和规范电动车生产流通秩序,落实电动车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证管理制度,坚决打击和惩治无证生产行为。进一步加大电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力度,依法查处不合格产品,推动电动自行车行业整体质量水平提高。

2、制定完善强制性标准。尽快修订《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明确电动车分类标准,从严制定电动车电气安全技术标准,增加限制电动车易燃可燃材料使用量条款,从产品制造上预防和减少火灾发生几率,控制和减少电动车火灾荷载。

(二)加强企业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电动车生产厂家应当加强自身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技术规范和标准,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在未界定电动轻便摩托车适用范围,无执行技术标准的情况下,电动车生产厂家应当建立和修订严格的企业生产技术标准,在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上设置欠压、过流和短路保护装置,选用合格电气线路,并规范敷设,控制和减少易燃材料使用,提高电动车安全系数。

(三)规范使用领域管理,提高自身防范能力。

1、购买车辆时,要看品牌查装置。消费者在购买电动助力车时,要注意选择具有生产许可证、市场知名度较高、知名品牌的电动车,同时注意查看电动车是否具备欠压、过流保护功能和短路保护功能。

篇3

【 keywords 】 scheme; Quality security; Pile foundation; Buildings freestone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筑施工非专业技术(质量、环保等)问题及处理

1.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建筑行业的发展,城市的环境工程建设逐步优化,人们的居住水平和要求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和施工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同时,由于市场体制的不完善,竞争机制还有很多缺陷,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质量问题,有些甚至出现不均匀沉降的倾斜、整体坍塌等严重质量事故,更普遍的是一些质量通病难以根治,如:房屋墙面空鼓、开裂、起砂、脱落,屋面、墙体、厨卫间的渗漏水等现象,以致后期质量投诉处理难度很大。

措施:

①增强施工技术人员责任心。通过加强岗位技术培训,加强建筑规范标准的宣传和指导力度,强调工程责任质量终身制的后果严重性,并通过典型案例宣传、实例剖析、与项目负责人签订责任状等方式,提高对工程质量问题危害性的认识。

②严格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建立健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制度,加强质量保障体系的贯彻执行,严格按照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加强自查、互查、检查,严格执行质量工序验收制度,严格履行验收签字程序,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入后道工序施工,对验收不合格的,严格执行质量整改和闭合制度。

③加强施工现场工程监理。监理单位的项目监理机构应针对工程特点,将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部位和环节作为质量控制的重点,在监理规划或监理实施细则中突出这些部位和环节,编制专项的质量控制专篇,并在施工中重点控制。监理人员应按规定认真做好质量验收工作,在材料、构配件进场、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各项检查,加强检测见证和质量平行检验,重要部位和环节应加强旁站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把好现场施工质量监管关口。

④重视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在保证工程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加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减少质量投诉。首先工程设计单位应针建筑物的开裂、渗漏水等通病,应设计通病防治专篇,细化交底说明和处理要点;施工和监理要编制专项施工和监理方案,经过技术负责人审批后严格执行;质量监督机构要加强监督和指导,切实提高建筑观感质量,提高耐久性,满足更高的使用功能要求。2. 安全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

对相关施工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执行不力。

② 施工企业自身的内部安全制度不健全。③安全监督部门监管不力。

措施:

①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明确的安全目标、方针和计划,建立企业安全责任的考评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建立高效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普及开展群众性的安全管理活动,提高安全意识。②加大安全资金投入,减少安全事故。加大安全资金投入,更新安全设施,使设备、工具、材料等免遭毁损,减少或者避免施工人员的伤亡。

③完善施工安全监督。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依靠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严格执行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对施工单位主要从安全教育、检查、隐患公示和整改方面进行重点监控。对发生事故的单位进行全面量化监管,建立监督和惩戒制度,使安全管理工作真正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3.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

房屋等基础设施的新建、扩建、改建,都会对环境造成噪声污染、粉尘污染、大气污染、固废污染和水污染等。一般来说,噪声污染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所有噪音混杂在一起,可以高达100多分贝,是影响最大的污染。粉尘等大气污染也是施工过程中环境污染的—个重要方面,多种材料的装卸中会尘烟弥漫、粉尘四起;另外,产生的废弃建筑材料、渣土、废包装、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如果处理不当,也会污染周围的水体和大气,还有很多事故过程中产生交通中断、临时停水停电等问题也会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

措施:

①噪声污染:可以通过错时施工,对噪音较大的施工尽量放在白天进行,板面夜间扰民;也可以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必要的改良、更换,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达到减小噪音污染。如在打桩时尽量采用静压桩、或采取改型打桩机等,都可以减少噪音污染。

②粉尘污染:对工地道路加强硬化处理,如浇筑砼路面,既可以减少粉尘污染,又能提高运输效率,同时安排人员加强渣土清扫、路面保洁和洒水;对施工使用的搅拌器和水泥罐等设置除尘器;运输散装建材的车辆物料采取有效的遮敝措施等。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施工单位应使用带有围挡设施的车辆,规范运输,不能随路抛洒滴漏;在指定地点堆放建筑垃圾;施工结束后,及时清运多余、废弃的土方和垃圾,拆除临时工棚等建筑物。

篇4

1 钢筋混凝土桥梁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1)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 由于混凝土的干燥过程是逐步从表面扩展到内部,从而在混凝土内部呈现一定的含水梯度,因此产生表面收缩大,内部收缩小的不均匀收缩,导致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内部混凝土承受压力。当表面混凝土所受的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便产生收缩裂缝,在实际工程中,研究表明,混凝土收缩还跟水泥品种、标号及用量、骨料品种、水灰比、外掺剂、养护方法、外界环境、振捣方式及时间等相关因素有关。

2)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性质,当外部环境或结构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混凝土将发生变形,若变形遭到约束,则在结构内将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即产生温度裂缝。引起温度变化主要因素有:a、年温差。b、日照。c、骤然降温。日照和骤然降温是导致结构温度裂缝的最常见原因。日照和骤然降温内力计算时可采用设计规范或参考实桥资料进行,混凝土弹性模量不考虑折减。d、水化热。e、蒸汽养护或冬季施工时施工措施不当,混凝土骤冷骤热,内外温度不均,易出现裂缝。

3)荷载引起的裂缝 荷载引起的裂缝是混凝土桥梁在常规动、静荷载及次应力作用下产生的,桥梁结构所承受的车辆荷载和风荷载都是动荷载,会在结构内产生循环变化的应力,不但会引起结构的振动,还会引起结构的累积疲劳损伤。加之现代桥梁自身所采用的材料也不是均匀和连续的,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这些缺陷会逐渐发展、合并形成损伤,并逐步在材料中形成宏观裂纹。如果这些宏观裂纹不得到有效控制,极有可能会引起材料、结构的脆性断裂。但其带来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2 钢筋混凝土桥梁裂缝相应预防和治理措施

1)荷载裂缝的预防在施工工艺阶段,首先利用计算机进行模型分析,做到构件断面尺寸设计合理,构件配筋合理;施工前施工人员要对桥梁构件在每个施工段的受力状况了解,施工时,认真作好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合理堆放材料,严格控制施工工艺,避免使构件产生负弯矩,产生应力集中。另外限制超过设计荷载的重型车辆过桥也是避免钢筋混凝土桥梁产生荷载裂缝的重要措施。

2)温度裂缝的预防 对于由温度引起的裂缝的预防,施工单位要合理安排混凝土浇筑顺序以及浇筑速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降低部分温差。夏季施工时骨料要洒水降温,冬季施工时混凝土表面应覆盖保温。

3)收缩裂缝的预防 对于收缩引起的裂缝,严格按规范选用施工材料,坚决杜绝不合格的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合理选用水泥品种,可以控制其最小限度的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凝固阶段应及时用草席、草袋覆盖,并洒水或蓄水养护。夏天延长养护时间,寒冷季节争取保温措施,保护混凝土表面,特别是薄壁结构延长拆模时间,可延缓降温,使混凝土中心与表面温度差减小,以防急剧降温。此外在混凝土施工的时候可以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后,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抗渗能力,改善混凝土的工作度,降低最终收缩值,减少水泥用量。

4)桥梁裂缝常用的修补方法主要有裂纹注浆、表面涂装、保护层修补 、充填法等 。从修补效果来看,结构物的劣化 速度得 到 了相对控 制 ,基 本 起到 了提高 结构耐 久性的 目的 。

3 结束语

桥梁结构裂缝的成因多种多样,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桥梁的抗渗能力,影响桥梁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最终影响桥梁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针对成因,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设计施工及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保证工程质量,避免因出现裂缝而影响工程的质量甚至导致结构垮塌的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混凝土桥梁常见病害与裂缝形态2006年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研讨会,2006.

[2]对混凝土桥梁几种常见裂缝的成因分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8).

[3]设计施工阶段避免混凝土桥梁出现裂缝的措施-科技信息,2009,(3).

篇5

1 实施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线路的因素较大的影响,时间过长,该公路贯穿全北部和南部线的运行,例如不同地区的天然环境和气候之间的差异,流量区域,交通高峰和低谷的乘客量的差异等方面,这些因素,造成多多少少的公路运输的问题,有必要对实时道路,可以设置在目标安全的操作管理维护。唯一的道路以确保在高速公路的完整性的质量,并保证用于确保操作的质量,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确保良好的沟通区域间的交流,它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居民的安全。

2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路面保洁

按照公路日常养护维修维护的作业方式,一般分为集体作业和分段包干作业。就路面保洁工作来讲,一般都是实行分段包干的方式,特别情况下,还雇用少部分当地民工。这些人员缺乏安全知识,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在清理路肩和中央分隔带的垃圾时,经常会有横穿道路行为发生;保洁车作业时扬尘过大,作业警示标志不明显;有时夜间加班清扫路面,工作中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2.2 日常巡查

养护的道路的日常巡查是必备的内容之一,包括每日巡查、定期巡查、特殊情况巡查、夜间巡查等。路基,道路,桥梁,除了定期巡查之外通常还需要徒步来识别交通安全设施是否存在危害。

2.3 小修养护施工

公路的小修养护施工由于点多、线长、涉及面广且均处于路面中央作业,风险性高。一些维护和施工人员普遍存在侥幸和特权的心理,施工的警告标志,在许多情况下,都非常不规则排列,有时不放置施工牌子;在工程量相对较大时,需要大范围的放置各种大型施工警示标志,容易造成通行的车道狭窄,影响车辆的通行,少数人员强行超车也会引发交通安全事故。

3 针对完善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管理的对策研究

3.1 建立、健全公路养护中有关安全制度和规范化的进程

在职业安全方面公路养护,完善的管理体系起到比其他的监管和效益的重大的角色。然而,许多我们目前的道路养护部门中无处不在的对应管理体系不完善问题,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影响公路养护得到展望了较大的发展,将与维护当前道路中的安全操作干扰。因此我们的管理体系完备,相应的维护管理系统必须是健全的,例如奖惩制度、安全预警制度等,而且要得到很好的执行。只有在健全制度的规范下,才能保证公路养护工作的规范性。

3.2 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工作

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是提高安全意识、管理水平的基础。必须加强全体职工的安全教育,把“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进而转化到“我会安全”,努力形成“以人为本,关注安全,人人防范事故”的安全氛围,使全员、全方位的安全意识得到提升。平时注重积累安全经验、提高安全意识,也许就会避免一次事故。全体员工在进行养护工作时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要在施工标志的摆放检查、着装、施工作业程序等细节上下工夫,各项养护维修作业区的布置位置和长度应保证养护维修作业人员、设备和过往车辆的安全;不要怕麻烦、图省事,要经常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不断从工作中找出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有预见的处理安全生产隐患,积累经验,不断进行改进。

3.3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养护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穿着安全作业服,按规范合理布置路面施工点,要部分封闭施工时要确保过度区的最小长度,按规定将安全标志摆设在施工现场里,及时扶正倾倒的标志,修复破坏的标志。施工作业点要采用隔离措施,避免洒落物阻碍交通;设置专人进行现场指挥,使施工与交通相互影响的情况尽量减少,配合相关部门维持现场交通。施工现场要过夜要将反光标志进行安放。提高巡查力度,对路面影响行车的抛洒废弃物及时清除。路面由于施工需要要管制、分流交通等措施时,要密切配合相P部门。工期较紧的养护施工工程,要严格执行质量及时效规定,并对施工现场认真清理,使交通及时开放。对一些不可以及时处理并影响交通的情况要制定紧急预案,对路面出现的坑洞要进行临时填补。

3.4 加强养护设备操作与停放管理

严格按照规定对养护施工现场的车辆、设备进行操作。停放作业车辆时,必须要在指定的作业区进行停放,对临时停放点要按规定设置临时停放标志。夜间施工车辆及机械设备尽可能不要停靠在作业区的行车道内,防止误入作业区的车辆损坏停放的车辆。

流动作业管理。按要求对流动养护作业车辆、设备进行标志的设置,流动作业设备的行驶的方向禁止出现逆行的情况。尽量在能见度较好的天气情况下,进行施肥、绿化洒水、清扫、清洗设施等流动作业。

养护材料、设备、大型构件运输。运输养护材料、设备进行养护的交通工具在公路内非封闭区都要严格按照交通法规及公路管理办法进行。禁止随意停车、调头、逆向行驶或不按规定使用中央活动开口。

养护安全信息管理。对路况实行巡查及紧急情况报告制度,准确掌握所辖路段路况及养护施工信息。对有可能影响施工的情况要向上级部门报告,及时上报突发紧急情况,并认真记录收集到的养护信息。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交通运输业不断的发展,公路的养护施工以及安全管理问题,已经成为目前最为重要的话题,所以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认真操作施工,熟悉了解相关安全问题和解决措施,有效提高我国公路工程的安全管理,进一步促进我国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篇6

一是灭火救援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不够落实,缺乏针对性的措施。二是教育培训力度不大,官兵缺乏专门的安全防护训练,应急避险技能不高。三是部分单位在灭火救援工作中忽视安全管理,存在麻痹侥幸心理。四是防护器材装备配备不达标,操作使用不够熟练,维护保养不落实。五是装备操作不熟练,维护保养落实。六是官兵对作战对象情况不明,指挥及处置措施不当。

二、预防灭火救援中消防官兵伤亡的对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责任

随着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任务日趋艰巨繁重,在灭火救援中导致官兵伤亡的危险性也不断增大。各级领导同志要以对官兵人身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对部队团结稳定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对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抓好灭火救援安全防事故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建立和完善各级安全组织,务必形成军政主官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同配合的安全工作机制,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指挥谁负责”的安全防事故工作责任制。要制定并落实安全防事故措施,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分析研究,认真查找安全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要大力开展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不断增强全体官兵的安全意识。要正确处理好训练工作与安全工作、“救人第一”与“自我保护”、“勇敢顽强”与“科学施救”的关系,将安全防护贯穿到灭火救援的各个环节。要不断总结灭火救援和训练安全工作经验教训,实事求是地剖析每一起伤亡事故案例,认真查找各种不安全因素,切实从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行动上落实安全防事故的各项措施。

(三)完善规章制度,严格安全管理

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并完善灭火救援和训练安全规章制度,规范灭火救援和训练的安全工作。要建立安全检查评估制度,定期检查评估部队安全状况,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要建立安全员制度,明确专人负责作战训练安全工作,为作战训练人员提供安全保障。要完善安全信息报告制度,及时报告情况,妥善处理事故。要建立官兵体检制度,定期组织官兵体检,掌握官兵身体状况。要强化训练课目的安全措施,科学施训,合理安排训练项目、时间和地点,根据不同对象人员的身体状况,安排训练强度和难度,循序渐进,严守操作规程,做好安全保障。

(四)强化组织指挥,严格防护措施

在灭火救援行动中,各级指挥员要全面掌握现场情况和灾害事故特点、规律及危险性,科学评估、判断灾害风险和可能发生的险情,合理运用技术、战术措施。尤其是在化学灾害事故处置中要在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配合下进行,严禁盲目指挥。要科学部署作战力量,安排好掩护和机动力量,严格个人防护等级,严格危险区域侦检和警戒要求,严格处置操作规程,明确通信联络方式,明确紧急撤离的信号,严禁擅自行动。特别是在组织内攻救人、作战时,要严密防护措施,始终密切观察现场情况变化,遇有险情及时采取应急避险措施。要正确使用器材装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要适时轮换一线作战力量,防止疲劳作业。

(五)配齐装备器材,做好安全保障

各地要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优先配齐、配强灭火救援和业务训练所需的各类防护器材。特别是空气呼吸器、呼救器、防护服、登高防护器材和侦检等仪器设备,切实加强维护保养,定期进行检测,确保装备器材及训练设施时刻处于安全可靠、完整好用状态,充分发挥技术装备最佳安全效能。同时,要切实做好灭火救援和训练中的技术保障、物资保障、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实现人员与装备、人防物防与技防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灭火救援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官兵伤亡。

篇7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此项创建活动的领导,成立市区成立“文明交通示范公路”创建活动领导小组。

三、创建范围

国道K2146+200米至K2102与县交界处,全长约45公里。

四、创建标准

(一)行车文明。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超速20%以上、违法占用应急车道、无牌无证、遮挡号牌、不系安全带等显见交通违法行为百车发生率日均流量2万辆以上的不超过7%、日均流量1万辆以上2万之下的不超过6%、日均流量1万辆之下的不超过5%。路面无行人上路、候车、贩卖商品,服务区停车和治安秩序良好。

(二)执法规范。坚持严格公正规范执法和理性平和文明执法,执勤点设置符合要求,民警动作语言规范,不发生因执法不规范被媒体曝光等问题;执法针对性强,民警纠违率、管事率高,容易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动态交通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主动开展便民服务,及时道路通行信息,积极救助危急群众。

(三)交通安全。致人死亡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不发生因超速行驶、酒后驾驶、超员载客、疲劳驾驶、逆行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导致的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因上述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导致的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百公里不超过0.6起。

(四)设施完善。交通标志、标线清晰、规范、连续。村镇地名牌、路口指路标志、旅游景区指示标志齐全,弯道、坡道、桥梁、隧道路段设置有警示提示标志或者减速设施。在通往高速公路的入口处悬挂或设立“文明交通示范公路、请安全文明驾驶”标语,路面每10公里设立一处宣传提示标牌。

五、创建步骤

(一)组织准备阶段。组织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剖析创建公路交通违法、交通事故特点规律,查找创建公路通行秩序、标志标线、安全设施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深入交通运输部门、公路养护北段以及相关乡镇和客货运输企业,采取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和创建工作协调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对创建文明交通示范公路、娄山关观光旅游示范带和国道迎检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创建方案,分解创建目标,细化创建措施,使创建方案切合实际、突出重点、解决问题、取得实效。

(二)开展创建阶段。在工作中,要通过举办启动仪式、召开新闻会、开展媒体采访等方式,广泛宣传创建活动。特别是要通过整治道路通行秩序、治理交通安全隐患、加强交通应急管理、加强区域警务协作、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服务等措施,逐步改善公路通行秩序,减少重特大交通事故,完善交通安全设施。完成创建公路标志标线、安全设施等交通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并会同公路、交通和各相关乡镇人民政府制定整改方案。创建公路显见交通违法行为百车发生率日均流量2万辆以上的不超过11%、日均流量1万辆以上2万之下的不超过9%、日均流量1万辆之下的不超过7%。创建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工作完成30%。创建公路显见交通违法行为百车发生率日均流量2万辆以上的不超过9%、日均流量1万辆以上2万之下的不超过7%、日均流量1万辆之下的不超过6%。8月份,创建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工作完成60%。9月份,创建公路显见交通违法行为百车发生率基本达到创建标准。创建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工作完成90%以上。

(三)检查验收阶段。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查找不足,积极整改,全面做好迎检准备工作,并接受省、市检查组按照创建标准,采取明察暗访、实地抽查、定点检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我区创建公路进行的检查、验收和评估,确保按期达到创建标准。

六、创建措施

(一)规范、整治道路通行秩序。一是交通运输部门要针对线高坪、董公寺一带,因客运运力不足,给二三轮摩托车从事非法载客营运提供了较大的空间,而且存在严重的无牌无证、严重超员以及残疾人员驾驶运行等突出现象和极大的安全隐患问题,认真组织调研,科学设置城区至高坪李春砍公交客运线路,提高该线路的公交客运载客能力,切实解决沿线村民乘坐客运车难的问题,以此从根本上压缩沿线二三轮摩托车的营运空间,最大限度地减少二三轮摩托车营运带来的安全隐患。二是交警部门要以超速行驶、不按规定车道行驶、客车超员、客车违法停车上下客、涉牌涉证、二三轮摩托车、低速货运汽车违法载人、飙车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为重点,持续开展专项治理,形成严管高压态势。提高动态交通违法行为查处比例,上述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查处量不低于查处总量的80%。区交警大队要通过警力下沉、异地用警、内部调剂、临时抽调等方式,整合警力资源,充实执勤执法一线;同时,交警中队之间以及交警中队与当地派出所和派出所与派出所之间要加强协调配合,实行全线联动,对查处的动态交通违法行为要立即通报沿线执勤点,拦截违法车辆进行处罚。娄山关警务室要加强娄山关景区及其周边道路的管理,切实维护好景区区域内的停车秩序管理和治安秩序维护工作。

(二)科学部署勤务。区交警大队每月要对辖区交通流量和交通事故进行分析研判,查找事故多发地区、路段、时段,有针对性地调整勤务部署,确保警力与警情、流量相协调。要坚持点线结合、动态为主的勤务方式,将警力部署到易发生事故、易形成拥堵的重点路段,提高民警管事率和动态交通违法行为查处率。要实行路段承包责任制,合理划分勤务路段并明确执勤民警责任区,定人、定岗、定车、定责,确保勤务制度落实。要启动省际交通安全检查站,对过往7座以上营运客车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进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要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共享高速公路监控资源,建立联合指挥室,通过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及时发现和处置警情,提高勤务效率。

(三)加强执法规范管理。要通过专题培训、随岗练兵等形式,提高执法技能和水平。要加强执法监督,执勤民警全部配备执法记录仪,执勤执法过程全部录音录像并予以保存,法制员定期检查执法文书、事故卷宗等材料。要加强安全防护,执勤检查时按要求设置反光锥筒、执法提示标牌等设施,民警穿着反光背心,按规定佩戴单警装备,严格规范执勤执法行为。

(四)治理交通安全隐患。要结合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公路部门要主动与区安监、区旅游和交警部门开展交通标志标线和安全设施排查整治。一是对缺乏旅游标志、指示标志、弯道坡道无提示标志、交通标线不清晰、视线诱导设施不齐全等情形的,要研究提出调整和增设方案,提请政府挂牌督办,协调督促有关部门限期完成整治。二是要按照汇安办纪要[2011]2号的精神,对市政府挂牌督办整治的事故黑点及其它事故多发路段、危险路段开展治理工作,即:

1、在线2102+800—中2104+300路段弯道处设置振荡带,合理增设转弯标志和限速标志;

2、在线的大桥小学路口、新黔中学路口、新五三四厂叉路口、新蒙小学路口增设“学校区域,请鸣号减速慢行”提示标志,并在新黔中学路口和新蒙小学路口设置斑马线;

3、在新桥加油站处,增设“加油站有车辆出入,请鸣号减速慢行”提示标志;

4、在新黔村村委会处,增设“事故多发路段,请鸣号减速慢行”提示标志;

5、在K2140处设置振荡带;

6、在K2134+400—K2140路段,合理增设“车辆进入村庄,请鸣号减速慢行”提示标志;同时,相应设置路灯。

7、在驶入创建路段入口处,如:九节滩入口处、董公寺高速公路路口、檬梓桥X305道口、大桥X307道口,泗渡X306道口、关坝高速公路路口等处,悬挂或设立“文明交通示范公路、请安全文明驾驶”标语。

(五)加强交通应急处置。要健全完善交通应急处置预案,6月前,交警部门要与乡镇人民政府及公路等部门组织开展一次应急演练。同时,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协调沟通,及时获取恶劣天气预报信息,做好交通影响评估,视情分级启动应急机制。要协调交通、路政、养护等部门,提前备足应急物资、装备。出现雨雾冰雪等恶劣天气时及时处置。除处理道路交通事故、路面严重结冰、大雾能见度低等无法通行的情况外,不得采取封闭道路的交通管制措施,要通过警车带道、间断放行、分车型放行、分流绕行等措施,确保高速公路安全畅通。

(六)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服务。要在入口悬挂或设立宣传标语,路面每10公里至少设立一处宣传提示标牌。要依托执勤点、加油站、沿线村镇设置宣传阵地或者发放提示卡,宣传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及现行法律法规处罚规定。要结合“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向广大驾驶人征求开展创建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并建立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广大群众支持、参与、监督创建工作。要依托执勤站点,积极主动向过往群众提供休息、饮水、咨询、带路等服务。要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公路电子显示屏,及时介绍主要道路通行情况和采取的交通管理措施。要积极救助危困群众,为危重病人、临产孕妇等危急人员提供警车带道服务。

(七)加强区域警务协作。要依托各地区警务协作机制框架,建立事故预防和拥堵处置协作配合机制。要加强信息通报,并与相邻的崇遵高速交警一大队、交警大队建立联勤联动工作机制,提高路面见警率。对外省公路客运车辆多次交通违法行为未处理的,交警大队要及时上报支队,并由支队上报省交警总队统一汇总通报相关总队落实处罚。要联合开展整治,针对外省长途客车、旅游包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的规律特点,定期组织开展跨区域集中整治。要加强警种间的协作配合,针对公路沿线出现的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联合开展打击。

(八)开展“文明交通万里行”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协调和组织驻遵以及市、区主流新闻媒体派记者全程检查拍摄创建公路,制作专题片,不定期曝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和隐患路段、隐患设施,通报道路交通事故情况,深度剖析典型案例,分析事故原因和当事人存在的问题,宣传创建活动。依托百城百台大联播活动平台,协调广播电台定期报道文明交通示范公路创建活动开展情况,提示广大驾驶人文明、安全驾驶。积极向公安部网站、人民公安报、道路交通安全杂志开辟的创建活动专栏投送稿件,提供创建活动经验,推动创建活动开展。

七、突出整治重点

每月20日为全国集中统一行动日,每月的整治活动都有不同的侧重,并按工作重点安排开展活动。

(一)为超速行驶、无牌无证全国集中统一行动日。要以超速行驶、超员载客、涉牌涉证、不系安全带为重点,组织开展专项治理。

(二)为大货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违法占用应急车道全国集中统一行动日。在7月,要以大货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违法停车为重点,组织开展专项治理。

(三)为超速行驶、涉牌涉证全国集中统一行动日。要以超速行驶、超员载客、涉牌涉证、不系安全带为重点,组织开展专项治理。

(四)为大货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违法占用应急车道全国集中统一行动日。要以大货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违法停车为重点,组织开展专项治理。

(五)为超速行驶、客车超员全国集中统一行动日。以超速行驶、超员载客、涉牌涉证、不系安全带为重点,组织开展专项治理。

同时,可结合辖区交通违法行为特点,以集镇赶集日为重点,由交警中队牵头,当地派出所及乡镇交通雷管员配合,重点开展机动车违法载人、无牌无证及报废车辆上路行驶、乱停乱放、超速行驶以及违法占道经营行为的整治工作。

八、创建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创建单位要将创建活动作为推进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要结合本地区交通安全形势,针对交通管理工作中难点问题,分阶段、分区域、分路段部署和推进,务求取得实效。

(二)加强综合协调。要结合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建立文明交通示范公路创建工作综合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相关部门责任,定期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要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努力形成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创建格局。

(三)加强执法保障。交警大队及中队要将执法装备向创建公路沿线的基层中队、执勤点进行倾斜,确保创建公路沿线各中队至少配备2辆巡逻车、1台移动或固定测速设备、1台摄像机。

篇8

篇9

一、在建高层建筑存在的火灾隐患

(1)在建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不完善由于在建高层建筑物本身的消防设施未设置到位,有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尚未建立;有的施工场地大多采用临时水源,水压低,水量小,消防用水达不到较高着火部位;有的在建工地没有设置必要的消防水池;有的建筑工地没有配备消防器材或配备不到位等现象。

(2)在建高层建筑内外存有大量的可燃物在建高层建筑施工的脚手架和安全防护网大量用可燃材料制成,有的防护网属易燃物品;内部存放大量可燃易燃装饰、装修材料;这些设施大部分采用木材、竹子、塑料制品等可燃材料搭建,里面还存放大量施工人员的生活物品,这都大大增加了火灾的荷载。

(3)在建高层建筑内部通道不畅工程在建过程中,建筑材料、脚手架等乱堆乱放,存放物品杂乱无章;有的楼梯间、电梯井等未做防火防烟处理,成为火灾迅速蔓延的主要途径,使人员疏散更加困难;有的工地各种建筑材料、建筑垃圾随处可见,严重堵塞消防车道,一旦发生火灾,对人员疏散、火灾扑救带来极大的阻碍。

(4)安全生产制度不落实电气设备设计使用不规范。管理人员思想麻痹,侥幸心理严重。由于施工现场电器线路不规范,大多采用临时性线路,导致电线私拉乱接、配电箱随意安装现象,有时电线移动频繁,使绝缘层破损,易引起短路、接触电阻过大而引发火灾。

(5)工人消防安全意识不强,违章使用明火施工人员者大多为外来务工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普遍薄弱,消防素质偏低,就地生火做饭、乱扔烟头等现象普遍,特别是冬季,有些施工人员甚至烧木取暖,施工现场木料、模板,如果用火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火灾。

二、在建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

(1)火灾蔓延迅速。因建筑物自身的消防设施不完善,建筑内部无防火、防烟分隔,一旦在建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大部分呈敞开式燃烧,风力、风向也会加快火灾的蔓延,迅速形成立体式火灾。

(2)人员疏散不畅在建高层内楼梯无扶手,楼面孔洞多,电梯井道口无护栏,楼面穿管预排的凸出物多,物品堆放杂乱无章,由于烟囱效应的作用,高温烟气迅速扩散到各个空间,加快火灾、烟气的蔓延,这些都会对人员安全疏散造成很大的困难。

(3)灭火救援困难。当前我们部分地区现有的消防车辆装备很难满足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任务,云梯消防车等特殊消防车辆也只能接近相应高度的火灾区域进行灭火;有的楼内的消防设施根本用不上,使扑救楼内火灾难度加大,这说明在建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缺乏是火灾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且内部情况复杂,战斗展开困难。如果遇到夜间起火缺少必要的应急照明设施也增加了灭火救援的难度。

三、在建高层建筑火灾的预防扑救措施

(1)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落实防火责任施工单位和监管单位要认真落实消防安全的相关制度,落实各岗位的防火责任人和各项防火措施,制定火灾应急方案,规范用火用电规程,加强对员工防火、灭火以及逃生自救基本常识的培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特别是特殊工种,必须保证员工持证上岗,确保工地用火用电安全,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2)消防部门加强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加强日常防火巡查。消防部门要定期深入各在建高层建筑工地进行监督检查,并组织施工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火灾隐患自查整改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要求施工单位落实整改。对拒绝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单位,消防部门应依法给予处罚,使存在火灾隐患彻底消除。

(3)增加灭火设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建筑楼层的不断增加,在每楼层要配足手提式灭火器和推车式灭火器的数量;在临时供水管道上,每楼层要设置简易的室内消火栓,配备水带、水枪,同时对重要岗位上的员工进行消防设施使用的演练,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一旦发生初期火灾能够及时扑灭。

(4)在建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对策由于在建高层建筑火灾发展迅速,专业消防队伍如何快速有效的扑灭火灾成为灭火救援的关键。在建高层建筑由于施工用水需要,大多在内部铺设纵向的临时供水管道,虽然供水管道压力低、流量小,但是在供水困难的在建高层建筑中,扑救此类火灾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消防部队要加强日常对在建高层建筑的灭火演练,做到情况熟悉,如果发生火情能及时成功扑救。

(5)建立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制度。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利于及时发现隐患。严格依据国家标准,运用科学手段,对建筑消防设施系统进行检查、测试,对系统工作状态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

四、结语

当今高层建筑已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特别是有的超高层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地标,社会要发展,经济要繁荣,消防工作也要同步发展。做好这些高层建筑的在建工程的消防安全,不仅对高层建筑本身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构建和谐文明的现代化城市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10

我校以提高安全意识为主线,建立和健全了学校安全工作机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矛盾纠纷调解领导小组、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反恐怖防范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层层管理。为更好地发挥学校安全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我校坚持做到安全工作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班主任具体抓的管理机制,实行“一岗双责”及安全工作责任制,签订各类岗位责任书(分管副校长、教务、总务处、班主任、教师、生管、保安、财务、实验员、图书管理员、校医、门卫等);根据《中小学岗位安全工作指南》制定各类岗位安全职责,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定期全面展开校园安全排查,对查出的安全问题,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的原则,限期整改。把安全工作考核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保卫人员着装、佩戴器械上岗,工作到位。      

二、强化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       

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我校根据学校教育的实际,建立安全教育长效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联合派出所开展四小员活动、平安校园行等活动。

1.积极开展龙岩安全教育平台教师授课活动、组织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认真完成专题学习(安全教育日、防溺水、暑假专项、秋季安全第一课、11.9消防、全国安全交通日等专题教育)。不断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制意识,防范意识,安全意识。

2.利用国旗下讲话时间,学校领导对安全工作进行专题讲解和安全知识宣传,而且还针对部分偶发安全事件进行剖析。邀请了法制副校长进校开展法制教育讲座,以此来带动全校师生对安全知识的重视和预防。

3.每周利用班会,班主任教师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知识讲解和学习,对本班学生进行安全事故的处理和预防。教育的内容有:不准在公路上追逐、嬉耍、猛跑;不准在公路上踢球、跳绳、溜冰、表演玩耍;人人都知道火警报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学生骑自行车规定:严禁十二周岁以下学生骑自行车或其他机动车辆,自行车严禁搭人;不吃过期食品,不饮小摊上的饮料,不买“三无”食品,严禁学生在校外小摊小点上购买无质量保证的食品和其他物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等。

4.广泛利用讲座、校园宣传橱窗、教室黑板报、手抄报、LED电子屏幕等途径,大力宣传安全知识。       

5.根据教育局要求,我校制定了各类应急预案,每学期定期组织全校师生员工开展应急演练。学校先后组织开展了地震紧急疏散演练,防踩踏演练,消防演练, 防汛演练等,通过演练,让师生员工认识到了演练的重要,也初步掌握了一些预防的方法。各种活动的开展,既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又进一步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全校形成了人人讲安全,事事看安全,安全无小事的良好局面,时刻保持对安全工作的高度敏感性。

6.加大楼梯间的疏导和治理。我校加强平时安全检查力度,将安全工作分解到每一位教师。要求第一节上课教师负责学生课间操整队,并安排好全校学生从教室到外操场的顺序,做完操也是按秩序解散,避免出现拥挤。同时教育学生平时进出学校、上下楼梯靠右行,规范有序。

三、落实全市教育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

充分认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的意义,加大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课堂、对师生宣传教育活动,做到师生员工人人熟悉。成立学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教育系统扫黑恶专项斗争布置会。加强线索摸排,及时上报相关材料。

四、加大经费投入,改善综治安全设备设施

建立安全经费保障制度,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消防、技防、卫生、交通安全等专项经费,并建立经费管理使用台账。重视技防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根据“人防、技防、物防”并举的原则,在学校的大门口安装防冲撞设施,保安室安装一键报警装置,整个校园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安防系统,以确保学校的师生及财产安全,防范于未然;本年度更新部分灭火器,保证了灭火器配备达相关要求。并把保卫人员评先评优等享受老师一样待遇。

五、改善校园环境,消除安全隐患

我校以硬化、美化、亮化建设拓宽学生活动空间,以保证学生安全为重点,每学期开学前及每个月的月初都要对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周边环境等进行了彻底的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解决。平时要求班主任和值日教师养成放学关窗锁门、关闭电器的习惯。行政值日教师加大检查的力度,发现问题除了通报批评,还实行责任追究制,提高了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校舍安全。

篇11

一、大力推进“三项建设”工作进程

将“三项建设”工作与“平安创建”工作结合起来,成立了由大队长刘虎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督导落实,形成了事事有人管、全民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1、加强科学技术运用,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强化交通管理基础工作。大队坚持“面向全警、面向基层、面向应用、面向实战”的总体思路,突出重点,提高业务信息系统的综合应用水平,建管并举,注重应用。根据相关文件要求,专门组织培训了一批业务素质精良的民警,对*市的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并对该系统相关参数进行了调整。通过该系统的规范、合理应用,大大减少了交通违法行为和事故的发生。另外,加强中队机动车设施减少,摩托车检测设备使用全面正常,非机动车的入户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创建“五无大队”。从今年开始,大队认真组织开展“五无”交警大队创建评选活动,切实调动民警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使大队所办理的行政案件无复议、诉讼变更和撤销,刑事案件无错案,无国家赔偿案件,民警无违纪违法,每起案件均达到“案结事了,定纷止争”,无涉法涉诉上访案件。组织广大民警认真学习了公安部“五条禁令”等警纪铁规以及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纪律条令。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队伍管理“大查摆、大剖析、大整改”活动。在民警的思想上切实打牢了预防违规使用警车、违规处置涉案财物以及谋取私利的防线。大队整体执法素质明显提升,执法质量显著提高,达到执法质量优秀档次标准,始终保持全市执法前列位次。

二、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着力构建相互尊重、信任、支持的警爱民、民拥警、警为民、民助警的和谐警民关系。

为提高民警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坚持“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全面实行“战训合一、轮岗轮值”的培训机制,采取业余时间集中培训和封闭式集训等多种形式,从交通事故现场的快速处理、路面管控方式及技巧、心理学常识等各方面对民警进行了培训。队伍整体执法能力得到提升,执法形象明显改善,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全面建立了“交通事故法庭”及“人民调解委员会”。交警违法处理工作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得以实现。据统计,1月至11月交通罚款处罚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7.44%,教育量增加了31.67%。

严管严惩,扎实开展各类专项整治

在交通管理日常监管的基础上,分别开展了涉牌涉证、无牌无证、超速行驶、酒后驾驶、非法运营、客运货运车辆专项整治,农村道路、摩托车、严重涉车违法“飓风行动”集中专项整治,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停车乱”整治、社会治安整治行动等交通安全隐患排除活动,重点抓好行人、非机动车、公交车、出租车和摩托车等专项治理,逐步建立对机动车源头管理和路面控制相结合长效管理机制。

据了解,城市主干道机动车违法行为发生率控制在15%以内,尤其涉牌涉证、无牌无证、酒后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发生率得到重点控制。截至11月15日,*全市共处理交通违法案件98546起,教育放行14万余起。

三、创新工作机制,全面营造铺天盖地的宣传舆论声势

为营造“以遵守交通法规为荣,以违反交通法规为耻”的社会氛围,树立全社会交通安全文明意识,创造和谐稳定的交通安全环境,*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坚持在宣传上求“活”、求“深”、求“实”。

打造亮点工程,再添“一进”--进部队,积极创建“平安大道”。法制宣传、事故处理、违法处理、车辆管理等窗口单位和路面执勤民警因地制宜地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宣传阵地,报纸、电视、网络、标语多管齐下,和*电视台合作建立了交警在线栏目,与凉山日报合作设立了交警风采专栏,并协调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移动凉山分公司等单位投资15万余元在全市各个重要路段、路口、每一个人行横道灯杆上设立交通安全宣传图板、交通安全宣传展框108个,以生动的卡通人物形象和朴实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交通安全知识展现在广大市民面前,把交通安全宣传“一条街”深化为交通安全宣传“一座城”,让广大群众真正认识到“文明交通行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了人人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

篇12

安全管理是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电力发展到什么程度,安全问题的固有性和客观性都不会改变,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也不会减弱。安全管理是对生产全过程的一种动态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科学,所以,分析和处理安全管理问题必须从系统思考的角度进行,从而提高电网安全运行。

一、当前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但实际工作中,现实安全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普遍性的问题如下:

1.少数单位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晰,导致工作中安全责任不清,存在失责或盲区。

2.员工安全教育不足,导致安全控制能力较弱。

3.部分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导致违章行为始终存在。

4.安全管理不细致,少数工作没有合适的安全工器具或安全的工作方法,导致工作时不安全状态存在。

5.安全管理存在“冷热病”,情绪好时执行安全规章较好,情绪不好时随意性较大,不能做到全过程安全控制。

6.人员安全素质参差不齐,安全管理的全员性受影响,安全管理“短板效应”凸显。

7.安全督查不力,导致违章人员不能得到及时提醒、教育,工作人员的行为失控,危及安全。

8.工作紧张时,安全、质量和进度的关系容易出现混乱,第一关系不明,容易出现问题。以上种种问题,反应出我们在安全管理上还没有做到以人为本,不能真正实现可控、能控、在控。

二、安全管理对策

安全管理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针对这种特性,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对策,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一)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执行力建设

1.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每个岗位人员在其工作标准之下,都对应有相应安全责任,岗位责任不清晰,必将带来无人履责,或履责不到位。所以,安全管理必须将每个岗位职责进行明晰,安全目标按职责进行分解,压力向下传递,实现“人人身上有指标”,进而才能共同努力,集众人之力量保证安全生产。

2.上岗到位人员的明确。电力生产分散在各个施工现场,抓现场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根据施工的复杂性和施工人员多少变化,不同的现场安全管理难易不同,对重要施工、重大险情处理时应加大管理力度,必须明确哪些人员应到位,应加强哪些方面安全管理,做到有的放矢,使现场安全处于可控之中。

3.实施“两措”管理。“两措”是指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和反事故措施计划,是电力生产单位每年需要编制的重点内容,并要优先安排两措计划实施所需的资金。反事故措施计划要根据上年度设备重大缺陷、提高设备可靠性的技术改进措施以及本单位事故防范对策进行编制,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要根据行业规定和标准,从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防止员工伤亡事故发生、预防职业病等方面进行编制,从而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4.安全风险管理。安全管理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进行检查,进行分析,明确隐患,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是重中之重。我们要根据不同变电站或工作场所,集中人员经验和智慧,编制完善的风险库,便于员工在工作中有针对性预防危险。同时,要有完善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常态化、制度化、周期化。

5.安全考核制度。安全考核是对安全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效果的检查,对好的应予以表扬,对执行不力或违反制度者要进行惩罚。在当今不断注重安全管理的环境下,安全考核应实行“重奖重罚”。要褒扬正气,以营造人人讲安全氛围。要严肃处理违规者,以体现安全制度不可违反的刚性原则。在安全考核制度上应力求完善,对一些小的违规、违章不能因小而不考核,否则,安全大堤将“溃于蚁穴”。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安全能力

1.加强全员安全知识培训。安规规定从事电力生产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并且每年还要进行安规考试,但实际工作中,上岗前培训基本以自学为主,年度考试很多是走过场,所以很所员工对安规掌握不熟,特别是对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这样做有什么后果理解不深。所以,首先必须抓牢上岗前培训,安规不能熟练掌握坚决不予上岗。其次,要抓牢每年一次的安规考试,应进行考前集中学习、辅导,严肃考试纪律,对年度考试不合格的人员进行下岗培训,实行“安规考试不合格-下岗-学习-再考核-合格上岗,不合格再下岗学习”的循环机制,确保安规考核不合格人员不得上岗。再次,安规培训应形成常态机制,贯穿于每个月或季度,不能犯“冷热病”。

2.对工作负责人等骨干进行安全管理培训。生产工作体现在每一个工作现场,而班组长和工作负责人则是每个现场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对于这帮群体我们应予以特别关心,应给予更高要求,特别是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应进行专项培训,使其眼界开阔,能独挡一面,每个工作现场安全保证了就有全局的稳定。

篇13

一、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推动大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半年来,根据总队、支队的指示精神和部队建设要求,大队全体官兵齐心协力,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各自工作岗位中,埋头苦干,扎实工作,积极请示汇报,使大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成效明显。

(一)大力开展安全防事故教育,夯实官兵居安思危思想基础

1、深入开展各类教育活动。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行动的指南,为使全体官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按照支队《条令条例月活动安排》、公安消防部队警示教育、纪念 地震一周年活动、建党90周年等活动,我大队学习了部队条令条例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关内容,使广大官兵学到了先进的政治理论知识,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规范广大官兵的工作原则和标准,激发了广大官兵遵纪守法和爱岗敬业的强烈意识。截止目前大队官兵撰写读书笔记1.2万字,心得体会9篇,剖析材料3篇,完成12个教育日。

2、积极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行政执法效能建设活动。半年来,按照总队和支队关于治理“小金库”“回头看”专项治理活动的要求,结合我大队实际,大队召开党支部会议,制定了学习教育方案,认真学习活动内容,建立专题教育档案,做学习笔记,及时撰写心得体会和汇报材料。大队与干部签订《责任状》,大队长在 “海南支队治理小金库工作承诺大会”上代表大队做了承诺,主动抓好党风廉政工作,通过群众提、自己找、领导点、相互帮等多种形式,本着开门的精神,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虚心听取群众意见,采取组织召开各种座谈会,发放调查表等方式,向社会各界和广大官兵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查摆和梳理近年来本单位或个人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剖析主客观原因,进行认真查摆,并分清责任,按照制定的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目前此项专题教育活动仍在继续深入开展中,大队未存在“小金库”现象。

(二)加强队伍管理,规范队伍建设

1、严格贯彻执行“五条禁令”和“六个严禁”,坚持从严治警。按照总队和支队的要求,大队坚持依法、从严治警,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健全安全组织、落实安全责任、执行安全制度,切实把人员管住、把车辆管死、把内部目标管牢,确保部队“四个秩序”正规,无亡人责任事故、无刑事案件、无自杀事件、无违反“五条禁令”、无严重违纪的发生,努力创建安全管理先进单位为目标,通过召开会议认真教育全体官兵吸取一些单位的事故、案件及违反“五条禁令”和“六个严禁”被处理的教训,抓好人、酒、车的管理。半年来,我大队在贯彻执行“五条禁令”和“六个严禁”上成绩显着,没有发生违反禁令的事件,无失密、泄密事件、无车辆事故,目前官兵思想稳定,内部安全。

2、完善各种制度,规范部队管理。根据部队管理的新要求和实际情况,大队不断完善并落实各项制度,做到以制度管理。一是完善并落实大队行政会议制度,坚持每月召开一次队务会,重要工作随时召开,加强指导和服务,及时研究并解决各种问题;二是完善并落实一日生活制度、请销假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安全防事故制度、请示汇报制度等,按照部队正规化管理的要求,督促大队人员认真遵守。

(三)以构建社会“防火墙”工程为重点,不断提高社会单位“四个能力”水平

1、牢牢把握政府部门落实责任这一关键,在消防工作中求“实”求“高”。为全面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新格局,大队积极敦促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完善消防工作体系。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消防工作,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规划、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察系统,主管副县长先后主持召开了全县消防工作会议、3次消防工作联席会、1次防火墙工程建设推进会和3次协调会议,协调解决消防工作难点问题。以县政府名义制定下发了《某某县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实施方案》及《某某县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实施方案》,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强化消防基 础设施建设。县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状况下,进一步加大消防投入,全年列入消防业务经费 万元用于大队日常办公。三是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充分发挥县消防安全成员单位的组织协调作用,在明白成员单位的消防工作责任得基础上,建立了定期会商、联合执法、工作交流、信息共享得工作机制,认真研判火灾形势,适时组织专项整治活动,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商场市场、建筑消防设施、建筑施工现场、消防产品、构筑“防火墙”工程“百日会战”等10余次联合检查和专项治理活动,形成了各部门分工协作、亲密配合、齐抓共管得良好局面。四是强化检查考评责任。县政府将消防工作纳入了政府目标责任考察和政务督察内容,建立完善了考察、考评机制,在做好年终考察验收得同时,加强了阶段性督察工作。五是强化各级消防安全责任。全县通过召开消防工作会议,与各乡镇政府、各行业系统主管单位、政府职能部门签订了《某某县消防工作责任书》、《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目标责任书》、《行业系统消防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各乡镇政府、行业系统、政府职能部门在消防工作中的领导责任、消防规划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消防业务经费投入、火灾隐患督促整改、消防宣传等工作上的职责。

2、始终突出社会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在消防工作中求“精”求“恒”。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是消防安全的责任主体,社会单位的参与度、执行度将直接决定“防火墙”成效。着力提升社会单位消防自治能力,推动社会单位全面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全面提高社会单位“四个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预防事故。大队以检查促落实,在开展各类专项治理的同时,将检查工作与指导单位提高消防安全管理“四个能力”相结合。一是检查消除祸患能力“经常化”“精细化”。四个能力中,检查和消除火灾隐患是首要要求,大队统一制定、必须如实填写的《每日消防控制检查记录本》、《每日防火巡查记录本及每月消防设施检查记录本》《消防设施故障处理记录本》必须由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逐级签字核实,以确保消防设施在需要时能够精确运行。二是扑救初期火灾能力“全员化”、“高效化”,组织引导疏散能力“岗位化”、“程序化”。扑救初期火灾能力和组织引导人员疏散能力是在突发火灾时互相交叉互为补充的能力要求。大队要求社会单位所有人员要明确划分职责,最终达到“四种人”的消防角色需求,要求单位的法人为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成为消防安全“落实人”,保卫部门人员成为消防安全“精通人”,一般员工成为消防安全“明白人”,使全县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完成了“制定一套预案,建立两支队伍”,即制定和完善灭火和应急救援预案,成立两支灭火力量。三是消防宣传教育能力“系统化”“全面化”。消防宣传教育是预防火灾事故的重要手段。大队要求各类单位要确定专兼职消防宣传培训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并具备宣传教育培训能力。通过购置、制作书籍、报刊、杂志等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手段,确保员工上岗前、转岗前,需经过岗前消防安全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在岗人员每年接受一次消防安全专业培训。

3、着力夯实农村社区消防工作这一根基,在消防工作中求“细”求“新”。根据总队《关于印发青海省农牧区消防工作专项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大队积极协调县政府,对照《检查方案》,逐项落实,筑牢农村、社区火灾防控“四个基础”。一是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机制,构筑以乡镇综治办、公安派出所、行政村综合协管员有机组合的治消一体化网络为依托、以公安派出所农村警务室驻村民警为龙头、综治协管员为骨干的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网络;二是开展对公安派出所民警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强化了基公安派出所民警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三是初步建立了消防工作群防群治建设基础,大队根据农牧区消防安全工作的实际,进一步明确村委会、居民委员会消防安全管理人及其职责,制定了防火安全公约,并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定期开展防火检查,整改消除火灾隐患。四是夯实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基础。社区、村委会初步完善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工作,每个社区基本上设置了公共消防器材配置点,配备了基本的灭火器材,从而保证扑救初起火灾的需要。

4、大力强化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这一措施,在执法工作中求“严”求“效”。消防监督执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公安机关形象。大队在消防监督执法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各类消防安全专项治理,采取措施工作制、创建文明窗口等活动。一是大队立足社会需要,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观念,以“四个提升”全力打造消防执法,消防行政许可文明窗口单位,实现了消防监督执法“零过错、零投诉、零复议、零诉讼”。二是结合每名消防监督执法干部的实际,明确了大队监督干部的岗位职责,加大干部自学和支队执法例会等时机,强化业务理论技能。三是着力提高消防专兼职民警的工作能力,以州公安局制定的基层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考评实施细则,量化消防民警消防监督工作数量,推行民警岗前培训,岗后强训,并以相对固定的形式,保障“人员”“效果”的有机统一,初步形成“重点突出、监管有序”的消防监督模式。

5、用好用足消防专项整治这一手段,在火灾预防工作中求“强”求“稳”。有效预防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是消防工作的根本任务。开展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以来,全县火灾形式持续走低,这与全县范围内开展宣传普及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密不可分。全县按照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那个方面薄弱就重点加强那个方面的原则,科学安排、统筹推进,全面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整治,及时整改消除各类火灾隐患。通过开展消防专项政治,建立了“政府督办、部门联动、行业督导、单位负责”的火灾隐患整改机制,建立完善了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建立完善了社会单位整改火灾隐患的自律机制和以新闻媒介、人民群众为主题的社会监督机制,切实解决了火灾隐患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工作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