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小学环境卫生部门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学环境卫生部门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小学环境卫生部门

篇1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一些地方和学校还发生了甲型H1N1流感、肠道传染病等疫情。为切实做好学校防控工作,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现通知要求如下。

一、高度重视,及时对学校防控工作做出部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增强防控意识,高度重视流感等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主动加强与卫生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本地疫情和防控工作部署,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落实各项防控要求。

二、宣传普及防控知识,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各级各类学校要把流感等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作为当前学校卫生防病宣传教育重点,通过健康教育课及其他多种宣传形式向师生、家长普及科学防控知识,重点教育并督促学生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包括经常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遮住口鼻;避免接触禽类(家禽、野禽)、牲畜等易于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动物,一旦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立刻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保持居住及学习场所的经常开窗通风;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膳食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或避免前往人群稠密场所;如出现流感样症状要及时到医院看病,留在家中休息等。

三、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保证学校食品安全。要坚持经常性的卫生扫除,强化卫生检查,消除卫生死角,保持校园环境整洁。要切实落实食品安全和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学校食堂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供应单位,要按照规定严格食品采购、加工、供应、贮存等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不得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及其产品,未经检疫的家禽、家畜不得自行宰杀加工,加工食品时要确保煮熟煮透。有自备水源、二次供水设施、食堂蓄水池的学校要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相关供水设施的清洁、消毒等管理工作,定期请当地卫生部门进行水质检测,确保饮水安全。

四、加强监测报告,强化早期处置。各地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切实落实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一旦发现师生有流感样症状(如发热、流涕、咽痛、咳嗽、头痛、呕吐、腹泻等),要督促其及时就医,并依照有关规定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高校校医院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流感疫情监测、排查和报告工作,落实预检分诊、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置等管理制度,确保做到传染病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篇2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根据本地区肠道传染病流行特点,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抓好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防治工作。特别是针对近期德国等国家发生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疫情,要积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发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感染防控方案(试行)》要求,认真做好疫情监测及防控工作,防范该病输入和传播。

二、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

各级疾控机构要重点强化对托幼机构、学校、流动人口聚居区、建筑工地、饮食服务从业人员等地区和人群的疫情监测和管理;认真做好对海、水产品和养殖场所的标本采集和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强病原学监测,切实做好霍乱、手足口病及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感染等肠道传染病的实验室检测。中国疾控中心要加强对各地的支持和指导,及时帮助解决遇到的技术问题。

三、加强疫情的调查与处置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感染性疾病科(或肠道门诊)建设,完善预检分诊制度,做好腹泻病人的登记、筛检和报告,切实作到“逢泻必登、逢疑必检”。一旦发现霍乱及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感染疑似病例,当地疾控机构要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切实落实传染来源追踪、密切接触者管理及疫点、疫区的消毒处理等措施。特别是要做好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置,有效控制疫情的扩散和蔓延。疫情一旦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按照相关法规和预案,做好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四、加强医疗救治和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改善危重病人救治的设备、设施条件。必要时,可指定医疗条件好、技术水平高的医疗机构作为定点救治机构,进行重点肠道传染病重症病例的集中收治,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切实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实施标准预防,做好病例的隔离治疗,科学掌握出院标准,防止疫情扩散。

五、加强疫情的联防联控

各地卫生部门要加强与宣传、教育、农业、质监、工商、检验检疫及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配合教育等部门,加强对辖区托幼机构和学校的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指导和检查,督促落实晨检、巡查、缺勤登记、病例报告、消毒、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和健康教育等防控工作。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防控工作的指导,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做好健康教育和轻症病例的随访等工作,指导患者家庭和相关人员做好防护,减少疫情传播。

六、加强传染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要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部署,加大中小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场所传染病防控措施及饮用水卫生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防止食源性、介水性传染病和学校群体性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通报教育等相关部门。各地卫生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将食品中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纳入地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依法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做好食品安全事件处置工作。

七、加强环境卫生的整治力度

各地要发动全社会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通过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清理卫生死角,清除暴露垃圾和污水坑塘,消除蚊蝇孳生地,做好改水改厕和粪便无害化处理,搞好家庭、居民区以及中小学校、托幼机构环境卫生,切断肠道传染病传播途径。

八、做好技术和物资准备

篇3

资料与方法

2006~2009年对我市的3600名中小学生进行近视调查,7200只眼,其中城市、农村和少数民族学生分别为2190人、1208人和202人,从小学1年级到高中3年级每个年级随机抽取5个班,共60班,年龄6~19岁,其中男生1944人,女生1656人。

方法:①屈光状态:所有学生均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裸眼远、近视力,常规裂隙灯、眼底镜检查排除眼疾,询问填写调查表,视力

结 果

从男女学生近视率检出可以看出,女生近视率明显高于男生;从各年级的近视状况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近视率及近视程度也在不断增长。结果见表1、表2。

讨 论

近视是一个普遍的公共卫生问题,数十年我国中小学学生的近视患病率迅速上升。但是人们对近视的发生原因及自然进程预测、预防近视方法的研究仍进展缓慢。

从以上结果分析,我市的近视状况不容乐观,同样问题严峻,这就涉及到我们家长、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卫生部门及政府部门对学生近视的认知与态度,希望家长能够提高预防近视的意识,关注孩子的视力情况;学校负责传播预防近视的知识,严把眼睛保健质量观;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卫生部门履行环境卫生监督职能;政府机关出台相关干预政策。多管齐下,我们的孩子才能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

参考文献

篇4

各中小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健康教育课、日会、周会、班会、队会、板报等形式,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活动,让学生了解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各级各类学校按照上级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加强自我检查,建立了学校传染病预防措施,设立办公室,制定了晨检制度。特别是在今年3—6月大部分学校发生流感、风疹、腮腺炎等传染病流行疫情期间,采取24小时专人值班报告制度,各学校安排人员24小时跟踪学生发病情况,每天早晨进行晨检,发现病例积极与卫生、疫控部门取得联系,及时医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控制病情的蔓延。

三、积极配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搞好学校卫生工作

篇5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7年5月,调查总数851人,男500人,女351人。发病62例,年龄7~12岁。其中男47例,女15例。所有发病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耳部疼痛及腮腺肿大等症状和体征。根据临床表现和流行特点,确定为校内腮腺炎发病流行。

1.2流行病学分析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主,患者以学龄儿童为主。此次腮腺炎的发病流行,主要原因是由学生缺乏对该病的免疫力。教室通风换气不充分,学生相互密切接触,在发生首例病例和疫情流行趋势时,学校认识不足,未能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没能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致使本病在校内流行。

1.3处理措施①对学校教室进行全面消毒,对患病学生进行调查随访,核实诊断疫情;②积极治疗者,隔离传染源:对患病学生禁令居家隔离治疗或住院治疗。治愈前,不得进入学校上课或进入公共场所,以免传播、感染他人。患者治愈返校时,须接受卫生部门的健康体检;③加强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对教室每天进行空气消毒,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阻止病毒在空气中传播;④开展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对没有患过流行性腮腺炎的学生,动员接种腮腺炎疫苗;⑤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工作:卫生部门每天对学校进行调查,进一步核实腮腺炎发病数,核实诊断,了解掌握患病学生治愈及返校上课等情况;学校加强传染病疫情的预警报告,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应及时报告卫生部门,同时配合卫生部门采取必要措施,对可疑病例进行隔离观察、治疗,防止疫情蔓延;辖区医疗单位加强对疫情的监测报告,每天学校进行走访、调查,了解情况,及时汇报,每天定时向区卫生局和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疫情。

1.4本病可预防近年国内外应用减毒活疫苗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效果较好,人血丙种球蛋白及胎盘球蛋白,预防均无效。本病目前虽尚无特效疗法,但通过积极的对症支援和中医中药治疗,除个别有严重并发症者外,大多预后良好。本病对机体的严重危害并不只是腮腺本身,而是它的并发症,应高度警惕和防治并发症。对高热头痛明显的患者,不应迷信土医生的局部治疗,应及早到医院诊治。①管理传染源: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接触者一般不一定检疫,但在集体儿童机构、部队等应留验3周,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②被动免疫:一般免疫球蛋白、成人血液或胎盘球蛋白均无预防本病的作用。恢复期患者的血液及免疫球蛋白或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可有一定作用,但来源困难,不易推广;③自动免疫: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好,免疫途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还可采用喷鼻或气雾吸入法,该疫苗不能用于孕妇、先天或获得性免疫低下者以及对鸡蛋白过敏者。近年国外报道使用腮腺炎疫苗(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后,虽然明显降低了腮腺炎的发病率,但疫苗所致腮腺炎病毒的感染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④药物预防:采用板兰根30g或金银花9g煎服,1剂/d,连续6d。

2结果

篇6

组 长:yz

副组长:xsb xdl

成 员:(lue )

消毒员:(lue)

二、加大宣传力度,广泛深入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教育

1、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2、家长、教师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3、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4、学校各班要做好晨午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避免其他儿童接触,及时报告并进行积极治疗。建立每日零报告制度,幼儿有异常症状,班主任要及时报告教导处,教导处及时上报乡教办。

5、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饮食卫生习惯。

6、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

7、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并告诫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8、注意教室、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

9、做好校内教室、环境、厕所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工作,保持通风,定时打扫消毒。厕所要随时清扫积水、尿垢、粪便,确保厕所清洁,防止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10、减少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11、向家长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三、 我校预防手足口病实施方案

1、认真做好晨检、午检工作

在疫情期间,严格实行晨检、午检和零报告制度,并认真做好学生缺课情况统计和缺课原因追踪记录。每天早上,班主任老师逐一对学生进行晨检,仔细检查每位孩子的手、口腔等部位,如发现可疑患儿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劝其到医院就诊,如诊断不是手足口病,须持医院诊断证明书方可入校。下午到校后各班班主任再进行一次午检,发现疑似症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上报。一旦被卫生部门确诊为手足口病疑似病例,要立即停课隔离,并在卫生部门指导下立即对教室、桌凳及相关物品进行彻底消毒。我校要将对学生健康状况加强监测,对近期生病的学生进行确诊,掌握病因。做到“四早”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认真做好各班级消毒工作

篇7

1、教师应保障学生每天学习的时间,适当安排课内外作业,尽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学生应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和广播操,上好体育体活课,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3、教师要准时下课,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休息。夏季班主任可组织学生进行半小时左右的午睡。

4、班主任每周要调整学生座位,矫正学生视力。

5、各科教师要严格培养学生正确阅读坐姿、握笔、听讲的姿势。

二、保健卫生

1、学校应明确学生个人卫生的要求,各班班主任要切实做好学生的晨检工作,加强学生个人卫生检查,及时上报因病缺勤学生的名单。

2、班主任及相关任课教师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生的计划免疫工作。

3、班主任教师要做好卫生保健工作指导,并通过班主任加强学生对常见病的预防进行教育,并确保得病(传染病)学生按规定时间进行休息,防止传染病在校内蔓延。

4、班主任、体育教师要根据分工组织好学生的体质测试工作,并及时做好相关资料的记录、上报工作。

5、学校在招生时应及时收取学生的《儿童计划免疫接种证》,并要求学生进行健康体检。

6、学校应组织师生员工进行定期体检,建立学生和教职工健康档案并做好保管工作。

三、环境卫生

1、学校设立环境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全校的环境卫生检查考评工作。同时明确环境卫生的包干责任范围和卫生标准,确保日常环境卫生和突击性环境卫生都有教职工负责。

2、学校建立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办公室的日常卫生由行政值日人员负责。

3、全校教职工都应加强学生卫生习惯的教育与培养,帮助学生养成文明卫生习惯,以确保墙壁无手脚印,地面无痰迹,桌椅无刀痕,使校园真正做到净化和美化。

4、教职工应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学生的表率。

四、除灭害虫

篇8

二、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各地要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要在加强日常保洁的基础上,对责任区和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整治,清除陈年垃圾和卫生死角,整理各类杂物,疏通沟渠管道,填平坑洼污水;各乡镇要结合农村清洁工程、改水改厕、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组织群众清洁居家卫生,整理房前屋后杂物,清除积存垃圾,拔除杂草,修整道路,实行畜禽圈养,完善农村垃圾收集运转处理体系。县建设部门加强各类工地和建筑垃圾、余土运输的管理,防止扬尘造成环境污染。县教育部门要督促全县所有中小学、托幼机构整治环境卫生,做到勤晒衣被多通风,加强饮用水卫生和日常用品的消毒,教育广大学生和幼儿抓好个人卫生;发现手足口病患儿要及时就诊并向卫生部门报告,切实保障学生和幼儿身体健康。

篇9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加之入夏以来,我县气温偏低,空气潮湿,加大了传染病发生的机率。目前,我县出现了手足口病的散发流行,虽然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然处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不排除疫情反弹和聚集性发生的可能。最近,我国部分地方出现了霍乱等传染病疫情,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控面临严峻形势。因此,各乡镇、各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将夏季爱国卫生运动和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周密安排部署,切实抓紧抓好。

二、结合实际,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治理

各乡镇、各部门要精心组织,广泛发动群众,全面开展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治理活动。城镇要以居民区、学校、托幼机构、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全面清理垃圾和积水,灭鼠、灭蝇、灭蟑螂,清理其孳生环境,消灭卫生死角;农村地区要重点加强家禽、牲畜管理,加强人畜粪便管理,彻底清除房前屋后垃圾和杂物;集贸市场要划区分类经营,避免不同类别的食品交叉污染,保持市场清洁。全县城乡七、八、九月每月中旬组织一次卫生清理活动,促使城乡卫生面貌有明显改观。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食品、饮用水和公共场所的卫生专项整治工作,落实餐饮业和饮用水的卫生监管措施,防止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发生。

三、突出重点,落实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

要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防控措施的落实和重点人群的保护,特别要强化中小学校、托幼机构的防控工作。要把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个居民小区和人群聚集场所。要突出抓好霍乱、痢疾等肠道传染病的防控,加强肠道传染病疫情监测和报告,各级医疗机构要落实腹泻病人的登记和筛查,发现疑似霍乱病例要立即报告,迅速实行隔离控制措施,落实病源追踪和密切接触者的管理,严防疫情扩散蔓延。要继续落实手足口防控措施,及时筛查发现治疗每一例病人,落实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严防聚集性暴发疫情。要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做好应急物资储备,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及时、高效。

四、加强教育,提高群众自身防范意识

篇10

【关键词】 公共卫生;流行病学研究;学生保健服务

近几年来,各地报道学校传染病疫情与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增多的趋势。为了解湖州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现对该市2004-2005年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2004-200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湖州市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所获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004-2005年湖州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9起,其中2004,2005年分别为42起和27起,分别占全年此类事件的89.36%和81.82%;报告发病数分别为1 188例和568例;无死亡病例。

2.2 分布特征

2.2.1 地区分布 乡村学校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比例最高,见表1。

2.2.2 时间分布 2004年学校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峰出现在11月(16起),其次为5月(7起),4月和6月各5起;2005年学校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峰出现在4月(14起),其次为6月(5起)和5月(4起)。

2.2.3 学校分布 2004-2005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集中在小学(46起),占学校发生总数的66.67%,见表2。其中又以乡村小学为主,2004年乡村小学占学校发生总数的52.38%,

2005年占48.15%。

2.3 事件分类 69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以传染病爆发疫情为主(68起),占发生总数的98.55%;食物中毒1起,占1.45%。68起传染病爆发疫情中,以水痘爆发疫情最多,共36起(52.94%);其次为麻疹,共13起(19.12%);流行性腮腺炎11起(16.18%);流行性感冒3起;细菌性痢疾和风疹各2起;猩红热1起。

3 讨论

篇11

二、广泛开展全员爱国卫生运动

学校要按照市爱卫会要求,把学校公共卫生安全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在开学初,广泛开展以大搞环境卫生,清理卫生死角、普及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和饮食卫生知识为重点的卫生大扫除,突出抓好走廊、操场、教室等人群密集场所以及师生饮用水源和校园及周边的公共卫生安全工作。平时,检查卫生成了领导到校后的第一件事,打扫周边环境卫生,成了学生和老师到校后与离开学校的第一件事。在除“四害”工作中要主动配合当地爱卫会开展工作,做到统一行动,科学、合理、妥善,严防用药不慎引发其它的安全事故。比如这学期的灭鼠活动,就是在统一部署中安全、有效地进行。   

三、深入开展全员卫生安全教育,坚持不懈地纠正不良卫生习惯,全面提高自我防患意识和安全保护能力

学校在开学初集中力量,深入开展以预防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为重点的卫生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正确引导师生科学理性地对待防治“手足口病”、“水痘”和“禽流感”等工作。教育学生尤其是外地学生要搞好个人卫生,不要接触疫区病禽、死禽、病畜、死畜等,防止感染禽流感。切实加强了饮用水和食品卫生管理。严把小店食品采购关。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还要加强了对其它常见性、群体性的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教育师生不食果子狸、獾、貉等野生动物,摒弃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切实加强了教室和办公室的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教育学生要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加强体育锻炼,不要到网吧、电子游戏厅等室内空气不流通的娱乐场所。特别提醒师生员工做好自我健康监测,若有发热症状和其它传染性疾病症状,要主动及时去医院接受诊断治疗和主动及时报告。学校主动与卫生部门配合,认真履行职责,对所有适龄疫苗接种儿童在开学时要进行普查,防止法定接种项目的漏种,凡漏种的适龄儿童,学校要设法说服其到当地卫生部门接种。对于漏种的特困儿童,学校尽义务设法帮助其解决接种问题。

四、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学校根据公共卫生安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并不断完善工作预案,确保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积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严格执行学校“门卫”管理制度、因病缺课登记查询制度、师生健康晨检制度以及对走廊、教室等人群密集场所管理和通风换气制度等,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健康安全的生活秩序。对因故未按时返校的师生,学校落实专人查明原因,并逐级上报,及时妥善处理。学校还特地要求各班在黑板一角开辟请假、缺席公示兰,以便任课教师及时准确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

五、切实加强对学校公共卫生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督查工作,坚决把学校公共卫生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学校把师生健康安全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加以落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师生的就餐也作了明确的时间和场地的规定,给每个办公室定量发放了矿泉水(基本满足教师的正常饮用)。

篇12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也是一个城市国家。其对环境公共卫生就十分的重视,它以环境整洁、优美而闻名于世,被誉为“花园城市”。作为一个小国,新加坡的环境卫生管理经验或做法不一定适用于中国这样的大国,但某些管理方式或许有借鉴作用。20世纪60年代,随着新加坡广泛而快速发展的工业化,新加坡的环境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完成将新加坡建设成为一个洁净、绿色的城市的目标,新加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为了更好地管理新加坡的公共卫生环境、提高管理效率,环境公共卫生署于1968年8月重组,这次重组给公共卫生官员提供了更多的权力。另外,新加坡政府还于1968年10月1日启动了“年度公共清洁计划”,其主要目的是使新加坡成为该地区最洁净的国家外,它还旨在让每一个新加坡公民都参与进来并借此教育公众保持新加坡洁净的重要性。

二、新加坡环境公共卫生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主要职责

新加坡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主要由环境与水资源部下属的两大法定机构之一国家环境局(NEA)履行。国家环境局致力于为新加坡改善和维持一个干净和绿色的环境。该局设有以下部门:环境公共卫生署(EPHD)、3P(People,PublicandPrivate)网络服务署(3PND)、企业服务和发展署(CSDD)(下设五个子部门)、人力资源部门(HRD)、企业公关部门(CCD)、政策与规划部门(PPD)(下设四个子部门)、环境保护部门(EPD)(下设四个小部门)、环境公共卫生部门(EPHD)(下设三个子部门)、新加坡气象局(SDTO)(下设三个子部门)、战略发展和改革办公室(SDTO)(下设一个子部门)、环境技术办公室(ETO)、产业发展和推广办公室(ID-PO)、小贩中心办公室(HCD)(下设3个子部门)、新加坡环境研究所(SEI)。负责环境公共卫生管理的主要是以下部门。

(一)环境公共卫生署(EPHD)

环境公共卫生署通过综合的地面监测、研究和适当的防护性措施,来确保新加坡有一个高水准的公共卫生。同时,EPHD还负责新加坡的整体清洁以及确保食品零售行业有一个高标准的卫生水平。另外,EPHD在优化新加坡的人居环境上起着重要作用,主要方法就是通过一些项目(如小贩中心翻新计划、公共厕所清洁计划)来进行优化。EPHD有以下部门。1.环境卫生局(EHD):EHD旨在创建一个市民有环保责任心的社会,努力实现环境的可持续性。EHD工作的重点和焦点有两个:监测和社区参与。监测就是上文提到过的综合的地面监测,根据监测所得到的实时数据来为各种公共卫生问题制定预防性措施和防护性措施;而社区参与则跟社区发展理事会、镇议会、基层组织和居民以及国家环境局下社的区域办公室的推动密切相关。2.环境卫生研究所(EHI):环境卫生研究所的研究领域主要是传染病(如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疟疾和汉坦病毒感染)和其他环境问题(如室内空气质量、军团杆菌病和真菌感染)。3.公共卫生局(DPC):将整个新加坡的公共场所的清洁由DPC统一领导,能有效提高服务的质量。这种将所有公共场所(如,道路、人行道、下水道)的清洁由一个机构单独管理的模式,解决了以往由几个不同的部门来管理公共场所的清扫而出现的缺乏效率的情况,从长远来看也提高了清洁标准。通过从其他机构逐步接管现有的清洁合同,并对公众的反馈提供更快的响应能力,DPC在不断的提高自己对公共场所清洁的管理能力,确保新加坡的干净与卫生。

(二)环境保护署(EPD)

EPD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新加坡的环境,确保新加坡人世世代代都能享受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其主要职责有: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控以减少和防止环境污染;对新加坡本岛的四个垃圾焚化场(大士、大士南、乌鲁班丹、圣诺哥)和一个近海垃圾埋置场(实马高岛)进行管理;同时,为了节约资源和垃圾埋置空间,环保署也采取措施来减少废物产生,最大限度地回收垃圾和节约能源。EPD之下又设有以下四个部门。1.放射线保护与核科学部(RPNSD)主要是负责执行新加坡防辐射法的一系列许可。2.能源效率与节能部(EECD)EECD主要通过针对新加坡居民、工厂及公共部门而制定的策略和政策及规划以及相应的激励措施来促进能源效率的利用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3.污染控制部(PCD)PCD通过监测新加坡的环境空气质量以及水体的纯度来控制新加坡的空气和水污染。同时,新加坡有害物质和有毒工业废料的管理也是由PCD负责。另外,通过中央建筑计划单元(CBPU),PCD将环境因素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开发和建设中来。4.废品与资源管理部(WRMD)WRMD主要负责大士、大士南废物发电厂和实马高岛的垃圾埋置场以及大士海洋垃圾站的运营和维护。同时,WRMD还通过制定政策及实施规划,来提高废物的回收率尽可能的减少废弃物。这种从源头上减少到达废物发电厂和实马高岛垃圾埋置场废弃物数量的废物处置方式,对土地稀缺的新加坡而言不仅是具有成本效益的而且也是高效一种策略。

(三)小贩中心(HCD)

主要是对新加坡的小贩中心进行管理,以确保新加坡人可以在干净卫生的环境中享受到实惠的食物。同时,为了给公众和小贩带来最佳利益,HCD还负责制定、审核和实施有关小贩管理的政策。HCD设有以下部门及关键角色。1.政策和业务开发部主要是开发、检验、运营小贩政策和策略以及建立外部组织和政府机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新的混合管理模式。2.规划发展部小贩中心的规划和发展以及替换都由它负责。3.租赁管理部主要负责管理小贩中心的设施以及摊档的租期和租约等。另外,该部在日常运作中还与利益相关者建立合作关系以此来加强公众参与以及管理公众反馈和媒体查询等。

(四)3P网络部

3P(People,PublicandPrivate)网络部主要负责协调市民、企业及政府之间公共关系,对公众进行教育并引导参与社会管理。

二、新加坡环境公共卫生管理的主要特点

首先,拥有一套完整的环境卫生政策法规体系以及严格的环境卫生执法系统也是新加坡环境公共卫生如此洁净重要原因。以新加坡《环境公共卫生法》为例,它是更新新加坡卫生立法和改善公共卫生标准的一系列措施之一。目标也是把新加坡变成一个洁净、绿色的城市。由于新加坡的法律(Act)由国会通过,条例(Reg-ulation)由各部部长批准。而《环境公共卫生法》于1987年5月20日由国会通过,并于1987年6月10日由总统同意。该法旨在建立一套标准规范,以管理公共清洁服务、市场、摊贩、食品机构和一般环境的卫生相关事项。它还综合了公共卫生部门的职能,取代了1963年《地方政府综合条例》第4部分中载有维持公共卫生的规定。另外,该法是效仿英国的《公共卫生法案》、新西兰的《新西兰公共卫生法案》以及美国的《纽约市健康条例》等类似法规而制定的,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公共卫生环境管理的复杂性,截至2018年1月,该法已历经20余次的修订。这使得该法的规定更加详实、细致,同时也更适应新加坡的环境公共卫生管理的现状。该法共有12部分,其中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的收集、处理都有严格规定,例如,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和不适当的处理垃圾,如瓶子和食品容器,将会被处以罚款。对在公共场所存放建筑材料废物或在建造过程中未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危险的人,也受到处罚。该法还对食品机构及摊位的设立和游泳池、殡仪馆、墓地或火葬场设立、使用、管理、经营都有严格的规定。另外,还对违反该法的行为所应受到的罚款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其次,新加坡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还得益于其先进的垃圾处理理念。从垃圾的分类来看,新加坡的小区楼下会有大型可回收垃圾箱和社区发到每家每户的装可回收垃圾的塑料袋,每个月社区和承包商会上门回收这些垃圾。此外,社区还有废旧衣物和废旧书本回收项目。从垃圾的回收来看,新加坡的垃圾回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承包商负责,每户居民每月定期缴纳垃圾处理费;另外一种是通过真空管道系统回收。从新加坡的垃圾焚化来说,由于新加坡是小国,没有土地去做填埋,现行的方式是先在四个垃圾发电厂焚化发电后将灰分送到离岛进行填埋。总体来说,这种先进的垃圾处理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新加坡的公共卫生环境更加的洁净。最后,环保教育先行也是新加坡能够保持优良的公共卫生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上文已经提到新加坡国家环境卫生局通过3P网络部门与社会基层组织密切合作,通过教育和宣传以及一些合作项目来鼓励民众参与各种环保教育活动。最具代表性的活动就是清洁和绿化周,该活动主要是通过参加一些社团来引领一种绿色的生活方式来保护和关心环境,主要是在以下方面:清洁环境、城市花园和水、节能和资源保护。新加坡通过全面加强全民环境保护教育,从提升普通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开始,把环境保护教育贯穿于大、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使环境保护深入人心。

三、结语

新加坡环境维护和建设并重的理念,是新加坡公共环境卫生管理的一大特色。作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新加坡政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除了要解决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不断发展经济,同时还要满足居民对良好的生活环境的追求。新加坡政府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这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也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参考文献:

[1]司林波,李雪婷.新加坡的生态问责制[J].东南亚纵横,2017(04).

[2]吴真,高慧霞.新加坡环境公共治理的实施逻辑与创新策略———以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的三方合作为视角[J].环境保护,2016(23).

篇13

利用学校文化长廊等平台进行宣传,每个班级的文化长廊张贴了宣传画,每个班级都开辟了专门的栏目,进行宣传,利用班会、学校晨会,向师生宣传,组织教师学习了教育部、卫生部《做好学校秋季开学甲型HINI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学校甲型HINI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传达了中心校召开的校长培训会议精神,明确了学校是重点防控单位,根据专家预测,秋季天凉之后,甲型H1N1流感患者可能增加,所以要强化防范意识。敲响甲流感防控的警钟,同时做好思想稳定工作,让大家明白甲型H1N1流感是可控、可防、可治的。

校长、卫生教师面向班主任、全体教师、全体学生做专题宣传培训,内容涉猎,面向防控领导组工作组成员应该如何做、班主任老师应该如何做、全体师生个人,如何做好个人卫生、如何加强防范等方面。先后在校内培训达5次,受训人200人次左右。担任健康教育课程的老师,在开学第一周上了一堂有关甲型H1N1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知识的健康教育课。

上好体育课,组织好大课间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树立公德意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确保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抵御疾病。

四、环境卫生,通风消毒

在暑假期间,学校组织了环境的改造和一些设备的维修,重新粉刷了教室硬化了校园。开学前,为每个办公室、教室掸尘,打扫环境卫生,清除卫生死角,为每个教室、办公室消毒。为了积极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设备保障,购置了84消毒液、喷壶、体温表、额温器、消毒用的药棉等医药器材。开学以后,环境卫生做到每天清扫保洁,每天检查,每天晨检把教室、办公室通风作为重要检查内容,各班和办公室做到通风换气情况良好。有工人专人负责消毒,每天对厕所消毒,每周至少一次为班级和办公室消毒。

五、构筑防线,做好晨检

做好晨检工作是构筑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带班行政对教师进行考勤,因病缺勤,登记、报告、追踪病因,控制外来人员入校。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晨检,因病缺勤,登记、报告、追踪病因。卫生教师巡视督促各班级各办公室通风情况,及时收集、整理、归类当天的晨检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从开学以来我们分别进行了开学前一周教师外出情况登记、开学前一周学生外出情况登记、对他们身体状况进行了解。

六、积极采取防范措施

为了应急突发事件,成立了应急小组。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学校设立隔离室,防患于未然。

检查组对晨检情况进行检查、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对班主任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对各工作组履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登记反馈,适时调整。

预防甲流工作以来,从思想上有效地提高了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

1、保证体育课和大课间活动的正常开展,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身体锻炼,在家注意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提高自身免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