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体育经济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2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意义
在体育经济学发展前,我国的体育业发展相对滞后,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无足轻重。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身娱乐、体育竞技观赏等的兴趣日益浓厚,形成了迅速膨胀的消费市场,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体育服务业的发展拓展了第三产业的领域,,使社会产业布局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体育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的第二产业发展,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制造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体育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了社会就业的实现。并促进了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升了全民身心的健康水平,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体育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2.1体育经济学研究的现状分析
我国体育经济学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到今天已取得部分成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发的深入,当前的体育经济学研究已不能满足体育行业发展对经济理论的需求,体育经济理论亦不能科学的、全面的指导体育业的发展。第一,目前体育经济学研究的重心仍停留在以经济学理论分析、解决体育行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对于体育经济理论体育的构建研究不足。第二,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对实践经验的概括较为成熟,对于实践概括的加工、提炼、升华不够深入,体育经济学理论对于体育经济实践活动的指导力不足。第三,对于国外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成功过于极端。要么全盘否定,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到社会主义国家不适用。要么盲目借鉴,对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真实情况考虑的不足。但不论那种情况都不利于我国体育竞技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第四,对于体育经济学的属性定位仍有一些分歧,导致了理论研究的滞后和盲目。一部分学者认为,体育经济学具有基本的经济学特点,应为经济学属性;而另一些学者认为,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体育产业、体育消费、体育投资等,应为体育学属性;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体育经济学具有多学科交叉属性。像这类的分歧影响了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并制约了体育经济学对体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2.2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趋向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速增长的物质财富为人们的精神追求鉴定的基础,更多的人开始重视体育消费。体育经济实践的发展丰富了体育经济学理论,促进了体育经济学理论的快速发展。同时,体育经济作物社会经济的一部分,与整体经济有着情丝万缕的联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化促使体育经济的发展也日趋复杂化,这就要求研究者不断的提高自身素养,拓展体育经济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从实践出发提高体育经济理论的研究水平。并能注意体育业发展中大众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市场等因素,将其作为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性研究。此外,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的体育经济已逐渐的与国际接轨,受国际一些思想、理论的影响,国内的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以促进其对体育实践活动更广范围的指导作用的实现。
2.3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分析
体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产物,换而言之经济是体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反之,体育也的发展又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在体育经济学研究中,我们一定要看到经济与体育的内在联系,理解二者的重叠性、互交性,避免片面的属性争执。对于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一方面,要结合实际,联系我国的基本国情,以体育经济实践为基础,科学的、事实求是的进行概况、分析、研究,并使之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另一方,客观的、理性的借鉴其他理论成果,结合实践对相关理论进行融合、加工,以形成适应我国体育业发展的体育理论体系。在体育经济发展中,“人”是发展的核心理论,对于人力资本论的研究很有必要。第一,人力资本论是西方体育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我国虽以政治经济学作为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但并不能因此排除一切“异己”,应结合我国国情、制度以及现状,科学的、理性的对该领域较成熟的理论加以引入、吸收和利用。第二,人力投资在体育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例如,对体育教育、体育保健等进行投资,提高人在体育技能、体育保健知识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使人获得了一定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等。这一过程就是一个人力资本形成的过程,在我国体育经济实践中真实的存在过程,因此不可忽视。产业组织论是产业经济学中的核心理论之一,体育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拓展了第三参与,对相关的第二产业也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因此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中需重视对产业组织论的研究,使这一理论能更好的指导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体育经济业的繁荣。体育专利权、商标权、冠名权等知识产权都属于体育业无形资产,此外,体育业的无形产权还包括技术秘密、经营秘密、特许经营权等,这些产权的保护和利用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和体育业发展的良好秩序,是客观存在于体育行业的财富。因此,对于无形资产论的研究对于体育经济学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无形资产形成中,“人”投入了相应的资金、智慧等成本,促进了体育服务等行业的发展,提升了体育业的经济效益。此外,体育业的无形资产可用货币竞相计量,属于可交易商品。同时又具有产业经济效益、供给的有限性等特点,利用无形资产论对其进行研究,并结合体育经济发展的实践进行分析、利用,对于促进体育业发展极为重要。总之,体育经济的核心理论是以体育经济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经济学的各种理论,对体育经济发展过程的各种现象、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和提炼体育业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以理论为基础更好的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
3.体育经济学的科学定位
3.1体育经济学定位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科学的定位体育经济学对于提高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效率、效果极为关键。在体育经济学研究定位中,主要注意一下几点。首先,实践是一切理论发展的基础,在体育经济学研究中,必须重视现实中的体育经济现象和体育实践,通过对体育领域各种现象、实践的总结、思考、分析获得更高层次的体育经济发展规律,从而利用体育经济的相关问题解决体育利于所发生的各种问题及经济现象,促进体育业的发展。其次,重视“人”的因素对体育经济现象的影响,通过对人的活动、意向、需求等的研究深入挖掘体育活动中的各种行为、需求等变化规律,以促进体育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再次,理清体育经济发展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探索体育实践中各种因素的相互渗透、影响等,通过研究分析提炼体育活动中的各种经济规律,用以更好的指导体育业的发展。
3.2体育经济学科学定位的思考
篇2
区域经济学在当前是一门有着较短发展历史的新兴学科,因此并没有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而且对所研究对象进行的表述有着很大的差异,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
(一)诺斯(H. O. Nourse)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
(二)程必定(1989)认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规律。”
(三)刘再兴、周起业等(1989)认为:所谓的区域经济学也有另一个名称为区域科学。主要是针对一个国家的区域经济系统的建立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然后再根据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方法原则对区域的各类型产业进行布局,进而保证该区域的经济能够与世界经济发展相接轨,又能够将当地的优势产业发挥到极限;得出一个企业大小规模大小都有的多层次区域经济,进而让当地的城乡经济连接成一片的有机经济体。
(四)艾萨德(Walter Isard)认为:区域经济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该区域内的一些进行生产工作从而来收获利润的个体产业或者企业;让当地区域的居民的福利扩大化;当地区域的人均收入增加,收入分配得到有效改善和衡量让该区域内的资源能够得到每个产业的合理利用等等。
(五)杜贝(V. Dubey)认为:“区域经济学是在经济学观点下研究资源不均衡分配的科学”。
(六)陈栋生(1993)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
(七)郝寿义、安虎森(1999)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科学”。
因此,针对以上研究与论述的比较可得:首先,(1)、(2)两者都有着较为一致的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即认为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经济地域系统与产业分布。并且两者主要强调内容都是低于组织、地理分布与经济空间秩序的规律。不过实质上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还是有着一定去别的。再者就是(4)的观点中对区域的经济发展效率问题和市区内经济的发展进行了主要强调,但是却忽略了区际的关系。然后就是与(4)相反的(5),主要强调了区际关系与地区差异的重要性,而对区内的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忽略。不过(5)观点中有一点创新就是区际关系没有被限制在国内,即区际关系是可以跨国界的。还有就是(3)、(6)、(7)三者的观点都对区内经济及进行了重点强调和研究,同时也注重对区际关系的研究。不过各自的表述有所差异,(3)(6)认为区域经济学是对一个国家内部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的,而(6)(7)则是将区域经济学认为是决策类型的科学学科。
二、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属性
(一)属于经济学科论。
区域经济学在多数的经济学家眼中是产业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相融合的学科,即被分为了应用经济学范围内。经济学家们一直以来都只是关注和研究宏观、围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学,但是都却不注重经济发展要素的空间布局和运动规律问题、产业与空间方面的区域资源分配问题以及区域经济管理的主要运行机制问题。所以对区域经济学科的发展,实质就是对经济学进行渐渐完善的一个过程。所以,包括我国官方的大多数区域都认为经济学科内包括区域经济学。
(二)属于地理学科论。
针对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差不多是一致的,这是最近多数地理学家的观点。尤是针对区域地理经济学的研究。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一个经济地域内如何建立较为完善的经济系统、布置地域内的产业布局,进而使得空间内的产业布局结构较为合理。而区域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是经济地域系统与产业布局。因此,比较二者可发现研究对象几乎相同,且很多的经济地理学家后来都开始事区域经济研究工作。所以地理学内应包括区域经济学。
(三)属于边缘学科论。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区域经济学既不是经济学范围又不是地理学范围,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边缘性质的学科。虽然区域经济学在研究内容上与地理学内容类似,同时也对区域差异和条件分析持重视态度;不过区域经济学也是与经济学相同,对经济学内的企业、产业、和相关政策的研究也是比较注重。研究者的群体中包含着经济学和地理学两个学科。因此,将区域经济学看作为两者的边缘学科,对经济学与地理学两者的精华内容进行吸取,并对进行全面发展。
我们的观点则是,看一门学科是否有这比较旺盛的生命力主要是实践功能强大与否。即根据问题出发,结合实践内容而跨学科的主要攻关是奔着学科、市场以及实际实践的需要而说的,也是未来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所以将区域经济学科视为是地理学与经济学两者的边缘学科是更有利于将区域经济学的实践功能发挥极致。
三、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及规律性
(一)空间规律的不平衡性。
区域资源由于受到社会、自然以及经济方面的影响使得区域经济的空间分布与空间配置开始出现不平衡性。虽然平衡是暂时性的,但不是绝对性的不平衡。区域资源空间配置和经济的空间不平衡分布的恒久性在全球角度下来看主要是自然环境对进行了主导作用。而部分地区和国家不平衡的区域资源空间配置与区域经济空间分布则会由于社会、自然以及经济条件的综合作用出现相对稳定;如果再根据一个国家的一级行政区进行分析,则区内资源空间配置与区域经济空间分布不平衡,由于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劳动力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之间的差异而使得存在普遍性。因此,那种盲目的追求区域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而忽略了实际情况,除了让预期目的实现出现困难之外,还能够让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甚至使得宏观效益得以下降。
(二)时间规律的阶段性。
根据时间规律来分析,区域内的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是一个比较客观的过程,分析每个区域的以前、现在和未来的整体过程都会根据当地区域经济的变化而表现出每个时期各个的特点,所以就会由较为鲜明的发展阶段出现,这也是当地的区域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规律的主要体现。区域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超越发展阶段的,深圳就是一个发展的特殊例子,不过该种跳跃式、超常规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是在一般情况下实现的。
(三)动力机制人地互动性问题。
区域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时间规律是区域的阶段性,那么空间规律就非不平衡性莫属了,区域的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是人地互动性。而人地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则就是区域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即人与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因此人地之间关系的互动和综合平衡是区域发展应重要关注的,同时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过程。
四、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一)新区位因素研究。
社会经济条件、自然资源、生产技术以及地理位置等是研究传统区域经济学的主要区位因素,并且对于自然资源、运费、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的重视程度更大,但是对社会经济条件的状况忽略了,该状况在我国区域研究和原苏联的区域研究突出更加明显。新型的区域经济学在对传统区位因素进行研究时,对网络、市场、信息技术、政策、外资等新位因素研究重视程度更高。自从上世纪80年代之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跨国公司的不断增多,专家学者非常重视这一系列新区位的影响因素。并且他们试着想根据数学相关模型来解释这些新区位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这与传统区域经济学对区位因素的分析思路有差异。
(二)新地域运动规律研究。
1.新地域运动的影响因素研究。要探讨跨国公司、信息技术以及经济全球化地域运动之间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主要原因,发现限制因素,并分析几个因素间的互相作用模式。
2.新地域运动的空间模式及演化规律研究。要研究跨国公司、信息技术以及经济全球化之间地域运动的功能与构成要素、空间组成模式,并分析这些空间模式的不同演化规律。
3.新地域运动的城市效应研究。根据实证调查结果,分析跨国公司、信息技术以及经济全球化对城市规模、性质、空间组织所造成的影响机理,并根据这个基础,分析全球城市体系的形成和演变规律。
(三)新空间集聚研究。
1.报酬递增与空间集聚研究。对报酬递增和集聚空间的研究内容在早期是阿瑟、维纳布尔斯和克鲁格曼等人开展的。根据形成专业化和贸易方面的报酬递增、经济规模以及不完全竞争相比于报酬更加稳定、完全竞争的相对优势是更加重要。使得报酬递增的主要因素、技术、市场等并不是国内也不是国际上的规模,而是一个区域经济通过集聚而逐渐形成的。每个学者对于报酬递增在空间集聚过程中的形式强调是不同的。例如,维纳布尔斯、克鲁格曼研究得出的模型里将技术溢出、劳动力市场、中间商品的供求关系这三个外在因素作为集聚的动力,是这些外在因素使得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开始集聚。
2.区域成长与空间集聚研究。区域增长与空间集聚两者存在的内在联系是新区域经济学的主要强调对象,人们研究区域集聚的兴趣来源是由于一些经济学家在增加内生增长变量与新古典增长模型改进大前提下得出了新增长理论。据分析沙拉马丁和巴罗的研究成果,国际之间的新古典集聚模型没有国内的区际之间的实用性强。主要是由于同一个国家内的各个地区的文化、政府管制政策、技术、立法体系等工业发展因素都是比较相似的。因此一国内部的各个地区间的集聚比国际方面的集聚形式实现比较容易。
市场的交通费用、波及范围、区域间劳动力可移动性等都是根据区际经济活动的扩散与集聚受到经济全球化影响而决定的因此,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本劳动力的可移动性得以提升,并使得空间集聚开始向更大范围发生,边缘与核心区之间的差距也将变得更大,进而导致空间不平衡性情况更为严重。
参考文献:
[1]柏银玲.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关系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2]滕少霞,骆玲.论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的整合与分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01).
[3]杨开忠.区域经济学概念分支与学派[J].经济学动态,2008,(01).
篇3
第一,语言语境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上下文的引导,可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文章含义进行剖析,体会英语从词汇到句子到语义再到篇章的连贯性。第二,情景语境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有意识营造的语篇产生环境,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习惯,并提高其口头交流能力,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第三,文化语境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为学生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营造可直观感受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了解英美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更为轻松、准确、敏感的对英语词汇、语法等进行学习。
三、多媒体技术对语言环境的优化
1.多媒体对“语言语境”的优化
英语教学中词汇、句子、语义、篇章间存在层层递进的连贯性,利用多媒体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强化语言语境,创设灵活的课堂语境。可通过基于多媒体技术的课文情景再现、词汇应用环境模拟、小组表演、知识竞赛等方式,为学生营造声、光、色、图相交互的教学环境。例如,在对词汇“act”三种含义“角色扮演”、“起作用”、“行为”进行讲解时。可在用词造句的基础上进行依据如下三个句子的三组小视频片段的播放及模仿:例1:“SunLiactedthepartofZhenHuanin⁃thisTVplay.”例2:“Don’texpectthemedicinetoactim⁃mediately.”例3:“It’sanactofkindnesstohelpanold⁃manacrossthestreet.”。这样,不仅充分借助多媒体营造的情景记忆,加深了学生对于词汇应用语言环境的把握,而且通过有意识的选择教学材料,还可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此外,在模拟既定场景后,调动学生自发列举相关例子,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联想能力。
2.多媒体对“情景语境”的优化
“听”和“说”作为英语四大重要能力的组成要素,同时亦是英语口语交流的必备因素。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包括交际意图、话语基调、话语方式、话语范围在内的情景语境构建,可为学生提供接近真实性的“对话情景”,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提供优质的“语言意义”情景模拟,加深学生对于英语的准确把握。例如,在开展以“making⁃newfriends”为主题的英语课堂教学时,首先应明确自身教学目标为:①掌握问候语句;②开展自我介绍,确定自己的英文名字,并结交新朋友;③锻炼学生交际能力,及语言信息获取能力。然后通过多媒体中鲜亮、丰富且与学生相关的图片,如新生入学图片等,引导学生开展小对话。如“—What’sher/hisname?–Her/Hisnameis…”的对话。通过展示提前准备好的PPT,将学生带入自身入学的情境中,并适时提出“Introduceyourselftootherpeo⁃ple”的课堂主题。在介绍基本的问候语句的基础上,将学生进行分组,组织小组学生依次进行小组内的自我介绍,在反复加深相关语句记忆的同时,实现小组成员间的熟悉,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小组介绍结束后,大家一起整理整个小组成员的信息,进行汇总,并推荐一人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小组成员,实现学生信息获取与汇总能力的锻炼,以及逻辑性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
篇4
一、经济伦理学的含义
站在不同的学科的立场上,对于经济伦理学的概念自然有不同的认识,然而即便是同一学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存在分歧。
从研究对象上看:第一,经济学眼中的经济伦理学认为经济伦理学是一种道德价值体系,而这个价值体系是基于经济运行存在的,即使道德调节有时能够超越市场或者能够独立与政府而存在,但经济体制、经济规律、产权制度对伦理的影响才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张维迎教授说从产权制度上可以找到许多道德问题的答案。
第二,管理学眼中的经济伦理学即管理伦理学认为经济伦理学主要研究的是经济管理领域中的行为规范和经济管理活动。管理学的学者认为经济伦理学是在工商领域发展起来的,并且在商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开设了课程。学习它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对商业行为进行管理。管理学侧重于关注经济伦理学中的企业伦理问题,而且大部分管理学教科书对“企业社会责任和管理伦理”另辟了专章进行分析。
第三,伦理学眼中的经济伦理学。伦理学界对经济伦理学的关注最早、也最多,能够支持这个观点的主要有:一、经济伦理学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经济伦理学侧重于研究经济行为、经济决策、经济政策的伦理合理性,以及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伦理规范。而狭义的经济伦理学指的是企业伦理学,即侧重于研究企业的管理。 二、经济价值与伦理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经济伦理学的基本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找到伦理学与经济学这两门学科之间的重叠点和结合点,由此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和原则。这是研究员陆晓禾在分析经济伦理学的特征和研究对象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结论。三、人们在社会的经济活动中需要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而经济伦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就是人们在协调利益时所要遵循的道德规范的问题。由这点看来,经济伦理学这门学科的本质在于使人们明白一些行为的价值取向。
二、经济伦理学的学科性质
经济伦理学是一种应用伦理学,主要研究一些运用在经济制度中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这是国外学者拉斯科茨的观点。许多学者从这个意义上认定了经济伦理学作为应用伦理学的学科性质。陆小禾研究员也发表观点说明经济伦理学应是一种应用伦理学,它作为一般伦理学而存在。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伦理学是实践伦理学,但是它又不完全属于应用伦理学。夏伟东教授认为伦理学应分为实践伦理学和理论伦理学。实践伦理学主要是应用伦理学,其本质上研究的是道德特殊,而理论伦理学更倾向于道德哲学层面,研究的是道德一般。按照伦理学自身的学科分层,经济伦理学应归属于实践伦理学,它是道德哲学在经济实践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反应的是经济领域中具体的道德问题。然而经济伦理学无疑带有一种经济哲学的色彩,所以把它笼统的归属于实践伦理学范畴这是不贴切的,它应该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存在。
第三种观点认为经济伦理学既具有实践性也具有理论性,因此,它能够将经济活动与伦理道德结合起来,使人们经济活动的目标和行为达成一致,揭示人类经济活动中伦理情感的基本规律。
三、经济伦理学的研究方法
判断一个学科是否成熟,要看它是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我国的经济伦理学基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性质定位,其研究方法也大有不同。
其一,规范为主、理论为辅。陈泽环研究员认为规范性的经济伦理学是经济伦理学的主体,因此在规范的基础上加以理论描述,这是研究经济伦理学常用的传统方法。
其二,根据经济活动本身研究经济伦理。这要求我们结合经济方法论再加上西方经济方法论的积极因素。
其三,经济学大家通常采用纯理论分析与数字手段结合的方法研究经济伦理。以数字手段研究经济活动中的问题能够使得到的观点更具准确性,更有说服力。 这个方法在韦森先生的《经济学与伦理学》中可以见到。
结语
篇5
一、竞技体育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竞技体育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源于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具有强烈抗争的性质,是体育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一方面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水平甚至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所以,它的社会影响力巨大;另一方面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竞技体育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宣传和关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NBA、亚运会、甲A足球赛,几乎都深入每个学生的心中,选修热门运动项目的学生日渐增多。
正因为竞技体育已远远超出本身的价值,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集中体现之一。竞技体育文化是构成体育文化的核心。因此,向学生传授基本运动技术、战术、规则,是提高学生体育文化水平的需要。我国学校体育中竞技运动项目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已延续了几十年,它是师生课余体育锻炼,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毫无疑问竞技体育已经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部分。
二、竞技体育与培养正确的体育文化观念的关系
最近,国内体育主管部门正有意将体育工作与教育系统“嫁接”,走教育与体育相结合的道路,这是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但学校中的竞技体育毕竟与职业竞技体育有着很大的区别。竞技体育所包含的教育功能成分更应在学校工作中被强调,而人们往往容易把竞技体育的其他非教育因素扩大化后移植到学校教育中来,使其发生畸变。这是体育教育改革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果对体育教育功能没有正确的认识,体育教育改革就会失败,学校中竞技体育的开展就有可能步入歧途。为此,我们应从文化的角度重新来认识中学竞技体育的作用,正确发挥竞技体育的文化功能。
1.竞技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到处充满竞争的社会,而竞争意识又与竞技体育息息相关,在体育运动中,不讲门第、不分尊卑;在竞赛活动中,不存在除个人身体、心理以外的任何不平等,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在运动中、在竞争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体现自己的力量。体育运动中最讲法制,不徇私情;最讲现实,不论资历;最讲务实,不图虚妄。这就要求每一个参加者都应当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竞争,特别是一些直接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拳击等,从而渐渐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顽强毅力。
2.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道德与合作精神
在竞技体育中,各项运动都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则,人们只能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努力创造成绩,任何违反规则的行为都会遭到谴责和惩罚。因此,学生通过参与竞技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出良好的体育道德,进而养成优良的社会公德。即如何对社会群体、组织的公益事业作出贡献,怎样提高社会意识、怎样发展对别人的权力和感情的尊重和理解。竞技运动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和场所。
3.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篇6
ABCD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填空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99.若复数是纯虚数,则实数 .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010.若满足 则的值为 .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111.若点到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则_______.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212.在中,若,,,则 ; 若,则_______.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313.在所在平面内一点,满足,延长交于点,若,则_______.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414.关于的方程的实根个数记为.若,则=_______;若,存在使得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8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已知是等比数列,满足,,数列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15.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16.求数列的前项和.分值: 13分 查看题目解析 >16已知函数部分图象如图所示.
17.求的最小正周期及图中的值;18.求在区间上的值和最小值.分值: 13分 查看题目解析 >17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矩形,平面平面,,,,为中点.
19.求证:∥平面;20.求二面角的余弦值;21.在棱上是否存在点,使得?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分值: 14分 查看题目解析 >18设函数.22.若为的极小值,求的值;23.若对恒成立,求的值.分值: 13分 查看题目解析 >19已知椭圆经过点,离心率为.是椭圆上两点,且直线的斜率之积为,为坐标原点.24.求椭圆的方程;25.若射线上的点满足,且与椭圆交于点,求的值.分值: 14分 查看题目解析 >20已知集合.,,,其中.26.若,写出中与正交的所有元素;27.令.若,证明:为偶数;28.若,且中任意两个元素均正交,分别求出时,中最多可以有多少个元素.20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解析
中所有与正交的元素为,,,,,.考查方向
分析问题。解题思路
直接列出即可。易错点
列不完全。20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为偶数;解析
对于,存在,;使得.令,;当时,当时.那么.所以为偶数.……………………4分考查方向
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解题思路
根据题设直接计算。易错点
对待陌生问题的应变能力。20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时,中最多可以有个元素;时,中最多可以有个元素.解析
8个,2个时,不妨设,.在考虑时,共有四种互相正交的情况即: ,分别与搭配,可形成8种情况.所以时,中最多可以有个元素.………………………10分时,不妨设,,则与正交.令,,且它们互相正交.设 相应位置数字都相同的共有个,除去这列外相应位置数字都相同的共有个,相应位置数字都相同的共有个.则.所以,同理.可得.由于,可得,矛盾.所以任意三个元素都不正交.综上,时,中最多可以有个元素. ………13分考查方向
篇7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320-01
进入21世纪以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焦点是全民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更是民族文化的竞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加入WTO之后,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国家对高等教育到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提高人民群众普遍素质的支持也越来越大,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内文化建设在教育、社会、情感等领域的功能不断显现出来。校内文化的建设能起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它在高校是非常重要的。
一、体育竞技与校内文化在大学生心理层面上的互动
高校体育竞技的主体是普通大学生和大学生运动员,大学生特有的心理素质、思想观念价值趋向和思维方式都成为高校校内文化建设丰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社会中文化程度较高的群体之一,因而这一群体最容易变革生活方式,更新已有观念,形成独特的、区别于传统的文化类型。以高校体育竞技为载体,从大学生本体着手,结合学校自身的传统与特色可营造受大学生认可的真正的校内文化。所以说在大学生心里层面上,高校体育竞技在校内文化建设加强互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优势。
校内文化作为高校精神教育的首要途径,其主要功能是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并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们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最关键时期,因此,高校校内育人环境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高校体育竞技是校内文化中显校内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文化氛围的育人功能是在耳熏目染之中通过潜移默化而感染学生,犹如“三月春雨无声润物”,不同于以单向灌输为主的课堂教学功能,更不是使用强制性灌鸭式手段使学生接受教育,所以要在学校内创造一种有效点体育竞技的文化氛围,去熏陶、感染广大师生,使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内化成信念、习惯、觉悟并接受教育,从而带上有中国特色的校内文化烙印。同时这种文化氛围的形成也可以避免因单纯教育而引起的逆反式心理,可以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我们要借助精神校内精神纽带团结和吸引校内包括学生和教职工在内地所有成员,在高校体育竞技中体现、培育校内精神,进而把所有成员紧密地与体育竞技精神联系在一起,激发和唤起每个人对形成学校优良育人环境的真挚感情。在这种追求和共识下有利于排斥有悖于体育竞技的任何离心情绪,形成校内所有成员对体育竞技共同拥有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通过体育竞技增强校内内广大师生的凝聚力。
二、体育竞技与校内文化在行为和物质层面上的互动
往往会因为高水平的体育竞技活动,一所高校也而更加著名甚至被大家所熟知,可见,竞技体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团体的正面形象。通过训练高水平的运动员和运动队,有很多欧美发达国家的著名高校(如美国的所谓常青藤学校)增强了学校在社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由于学校把开展校间体育竞技活动看作是向学生以及教师员工提供一种可供观赏和参与的文化娱乐途径,高校校间体育竞技已被纳入高等学校日常教育之中,发达国家高校校间体育竞技活动之所以得以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同时,学校也把校间体育竞技当作吸引学生与资助,提高学校声誉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为保证运动员在竞技活动中创造优异的成绩,发达国家各高校均设置了大量的综合性的校间体育竞技项目,学校对竞技运动训练的管理、组织与控制投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关体育学科的科研与教学的发展,也自然促进了对竞技与训练中出现的若干问题的研究。发达国家高校开展校间体育竞技活动的这些成功经验毫无疑问是值得我们借鉴与参考的。
校内环境与体育场馆和谐的问题已经引起了高校决策者的足够重视,体育场馆在校园总体规划的重要地位开始得到了认真对待。对于资金不太充裕的一般高校来说,建立一座体育场馆常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会倍受校内各方关注。一旦着手设计和兴建,一般是希望体育场馆壮观雄伟,能够成为标志性建筑甚至校内的一处重要景观。这种要求和希望大家完全可以理解,但为了与以生动活泼主要风格的大学校园环境取得和谐,体育馆设计很难一味追求壮观,那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此高校体育场馆的形象必须按照简练、质朴、粗犷有力的风格来进行设计,要体现青年学子精神焕发、蓬勃向上的气息,才能富有健康之美和青春活力,而不能一味以花俏的设计造型、建筑符号装和饰矫揉造的风格作来哗众取宠,从而失去了社会主义社会大学生率真、质朴的个性。
高校的体育竞技对校内文化的影响还体现在体育竞技的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作用、辐射作用和榜样作用上。因为学生运动员是高校校内体育竞技的主要参与者,这些主要参与者代表着高校的体育竞技功能,散发、传递具着高校体育竞技的精神,他们通过与大学校园内各个不同层次的群体交往,改变着别人喜爱体育的程度,影响着别人的健美观,带动着更多的人群来参与体育竞技活动,引起大家的体育兴趣,鼓励着体育锻炼在大学内进行,从而对周围环境在行为上产生积极的影响。
时至今天,在少数地区和少数高校,体育竞技和大学校内文化建设不被重视的现象依然不可避免的存在。实际上,这种现象对学校的发展和改革具有直接的负面影响。大学校内文化建设和高校体育竞技活动的成效和状况,直接关系着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和一个大学的办学方针,关系着学校发展和改革的目标能否得以真正的实现。任何一所高等院校,如果忽视大学校内文化建设和高校体育竞技活动,就难以保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等于主动丢掉了最重要的育人阵地之一。学校领导和教育部门一定要从坚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针的高度出发,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高度出发,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加强大学校内文化建设和高校体育竞技活动互动的重要性,切实把加强二者的互动、建设列入院校的重要工作议程,列入院校改革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总体规划。
参考文献:
篇8
科学研究的起点往往不是已有的问题,而是从现象和事实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能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审视我们的传统教学总是强调确定性,排斥可能性,在教学中往往习惯于教育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忽视了教育学生“如何提出问题”,正像李政道博士说过一句很深刻的话:中国古代讲究做“学问”,而现在的学生,都在做“学答”,其结果往往是墨守陈规、缺乏创新。要真正塑造创新型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勤于观察,敢于质疑,勇于提问,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将学生的“提问”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
一、更新教育观念,创设平等民主的教育氛围,让学生“敢问”
我曾在学生中进行过一次书面调查。题目是:谈谈你对“提问”的看法。学生的回答近似一致。有的说:可以启发我们……;有的说:可以了解我们的……;有的说:可以调动我们的……。不难看出所有的回答,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提问”是你教师的事,而我们只管一个“答”字,那么,学生在课堂上为什么不敢提问,究其原因,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素质差,一提问,一发言就心慌,胆怯;
2、害怕别人笑话,担心自己的问题档次不高,遭人取笑;
3、不善于积极思考,无问题产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
4、学生提问技能的缺乏;
5、学科教学内容呆板;
6、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只注重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忽视了知识的发展过程,过分地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都忽视了学生学习中产生的疑问;
7、教学评价体系的单一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论文,目前,评价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仅采用考试这一评价方式,而试卷上往往是现成的问题,只要求能够正确地写出解答过程,几乎从来没有要求学生提出问题。
……
因此,要想让学生主动提问,要让每一个学生意识到自己有发现、提出问题的权利,不管提的问题多么肤浅,多么粗糙,都不应遭到别人的挖苦、耻笑,不管问题多么不着边际,也不应遭受人格的污辱。平等和民主要求教师不仅应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有创意的问题予以表扬鼓励;对不符合教学需要的过浅、过难、甚至离奇的问题也应予以合理的肯定和尊重;对学生提出的针对教师和教材的问题的勇气和态度首先予以肯定,然后再是引导和分析;还要引导全体同学正确对待其他同学所提出的问题,要让主动提问的学生有“安全感、成就感”。这样,就能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动机,也能互相引发思考、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也会由“不敢问”到“敢问”,再由“敢问”到“善问”,进而能做到提问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扩大创新思维的空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二、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让学生“想问”
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是主动提问的重要心理条件杂志铺小论文。可以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地理科学的意义的教育,经常给学生介绍历史上科学家及周围有识之士的故事,结合教材阐明学习地理的价值,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地理科学知识的可用性和学习地理科学的现实意义,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同时以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和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快情绪,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引起新的探究要求,从而产生问题、提出问题。也可以根据中学生好表现的特点,用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积极地发挥大脑潜力,引导展开以提出问题为主题的学习竞赛活动,用精练的语言,点拨学生思维,使他们置于“愤”、“悱”的状态之中,学生就会不断地打开一个个思想的窗口,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
三、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有问题“可问”
1、引导学生把书本、听课中不懂的地方、作业中不会做的习题、实践中碰到的棘手问题提出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作为发现问题的方法。
例如,我们在野外观察土壤剖面时,学生的头脑中就会产生如下疑问:为什么有的土壤层次颜色较深;有的层次颜色较淡;为什么有的层次较为疏松;有的层次比较紧实、黏重;此时,教师可以让他们提出来,并与他们一起深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2、较中发现问题:
在具体的地理教学实践中,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在地理事实与地理事实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在新知识与旧知识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在教师的讲解与课本、课外的资料练习的对照中发现问题。如在讲到发展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时,可让学生列表、比较两类国家城市化进程,然后引导学生针对表格进行提问:如特点有什么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3、在发散思维中提出问题:例如,学生在野外考察时,就会提问:山坡的两面树的颜色有差异。在此,教师就可引导学生从影响植物分布的因素着手来具体解决这种问题。
4、在生产和生活中发现“问题”:生活中的地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只要留意观察,问题便会滚滚而来,有些问题可能立时可解,有些问题又能一时无解,但记下来,日后也许会“柳暗花明”。例如,在居民区中生活的学生就可发现,为什么有的季节底楼有阳光照射,有的季节底楼没有阳光照射,为什么有些楼房的底楼终年可见阳光,而有的底楼终年就见不到阳光?同样在夏季的晴天,走到有些地方,就感到热浪滚滚,而走到有些地方就凉爽无比?……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答,学生既学习到课本上难以学到的生活经验,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论文,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重要性以及地理科学的实用价值。
5、在想象中找问题:在平时,我经常告诉学生,不仅艺术需要想象,事实上科学也需要想象,由于事物发展的阶段性限制,使人们不可能对任何事物的本质一下子就准确把握,因此,不妨通过想象提出某种理论,这种尚未证实的理论称为科学的假说,科学假说是人们将认识从已知推向未知,进而未知成为已知的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地理发展史告诉我们,假说为地理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如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论”就是在想象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理论……,所以要学好地理,想象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想象出以下问题:⑴未来的人居环境会是什么样的?⑵人们未来是否可以到其它星球上生活?⑶如果地球自东向西转,地球上的环境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⑷再过20年,我们所学的地理知识,哪些将会大放异彩,哪些将会被淘汰?……
6、在研究性学习中找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并不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科学家,而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探索。每次研究性活动之前和之后,都要让学生想一想:
①今天实践、研究的方法是否科学,能否换一种方法?
②今天的观察是否仔细?还有好点子吗?
③今天的活动遇到了那些问题和困难,我能解决吗?
……
所以,每次活动之后,我都会收到一堆“点子”,当然,有些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是“发现”了比没有发现好,想过了,即使是错的,也比不想为好。
参考文献,引导学生自学,使学生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拓宽知识面,这样就能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引起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矛盾,产生提出问题的欲望。
四、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篇9
一、地域经济如何影响女大学生安全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违法行为通常是由于不以立法者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因素造成。分析看待一个问题,女大学生仅是个人因素,更深层面上应该从经济方面来挖掘。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又会影响到社会公平、地区交通网络发达与否情况、区域的信息传播与接收度以及高校的层次水平。
(一)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社会不公与歧视
通过分析案例发现,不同地区的事故发生情况有明显差异。近20年内发生的安全事故中,北方地区占42.31%,东南沿海占38.46%,西南地区占19.23%,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几乎没有发生此类事件。同时,在对女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北方地区遭遇过安全事故的大学生有20%,东南沿海地区有9.59%,西南地区有11.5%,同样,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几乎没有遭遇过此类事件。因此,女大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北方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相对经济发达,人口流动性大,人员复杂,地区内人们的分配不公,导致社会歧视,容易引发此类问题。西南地区,相对较次,事故发生比例相对较小,但也有发生。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经济欠发达,区域内贫富差距并不大,犯罪率也较低,此类事件不易发生。
地域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大学生们对未来的期望越大,当现实状况不能达到理想状况时,会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大,当被问到“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因素”时,自身心理调节能力不够的占43.75%,家庭、学校、社会等施加压力过大和成长环境造就的各占28.13%。可以见得多数女大学生不懂得如何调节,使得心理问题愈发严重,甚至造成心理伤害。
(二)交通网络
一个地区的交通便利程度与该地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密切。经过案例分析发现,女大学生安全事故发生多由于返校或离校途中转车失联。大学校园由于面积广,占地较大,一般选址于城市周边的郊区。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一般较少经过,可供大学生们选择的交通工具减少。而像公共汽车这样特殊的交通工具,为了使更多的居民能够乘坐,中途经过的站点比较多,这样在起点或者终点乘坐的大学生往往要等待很长时间。在紧急情况或者打不到出租车的时候她们可能就不得不选择“黑车”了。另一种情况就是,在一些大车站,或是春节等人潮高峰期,要想打车也得费一番功夫,在女大学生独自一人拿着行李的时候她们也许就选择了黑车。“黑车”可能不是她们的第一选择,但她们或许也没有料到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三)信息的传播与接收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凭借媒体人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最近发生的事件。女大学生安全事故一发生,人们便可以马上知道。而信息的传播与接收是有地域差异的。表现在传播者和接收者。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信息传播越多而迅速,同时,也有更多的人关注,有了解的欲望。有案例显示,一些初高中生在看了新闻报道之后,模仿失踪来达到与家长闹矛盾、令其担忧的目的。媒体多次将发生的事件告诉孩子,可能只是想强调这类事件发生的频繁性,警醒自己的孩子在外时刻保持警惕性,却未料到这样的举措激发了孩子的另一种想法。同时,某些潜在犯罪分子有欲望报复社会,却苦于找不到方法,此类事件的报道正好给他们提供了手段以达到他们的目的。
(四)高校的层次与水平
中国的高校分布广,遍布全国。高校的层次和水平多样,经济越发达的地区,高校分布越密集,且高校层次水平混杂。调查发现,一本高校安全事故发生率为7.69%,二本的发生率为12.77%,三本和专科的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14.63%。可见,女大学生安全问题的发生与高校的层次水平相关,层次水平较低的学校安全问题发生率越高。
二、对减少女大学生安全问题的建议
首先,大力发展经济,推动区域平衡发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力求达到收入分配公平,减少社会不公与歧视现象。其次,减少交通接驳的死角,完善高校公交路线,提高女大学生出行的便利程度,让黑车司机无可乘之机。再次,不必过分报道此类事件。新闻媒体的力量或者说舆论的力量是无穷的。看似密集的女孩失联事件,让不少女大学生陷入莫名的恐慌之中。如今这种莫名的危险氛围,不过是一些舆论制造的一颗烟雾弹。这颗烟雾弹一边塑造社会对女大学生的潜在危害,一边利用人们对这类暧昧与罪恶事件的兴趣,来博取眼球和注意力。最后,强化教育,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包括人身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适当开设防身术班,增强女大学生的体质和防御能力;宣传安全防范知识,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尊自爱自强的处世原则,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认真负责,对自己也对社会负责的意识。
参考文献
篇10
查字典为您编辑了“经济学理论关于人民币升贬值问题的思考”
经济学理论关于人民币升贬值问题的思考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经济学理论关于人民币升贬值问题的思考”,更多内容请点击查字典论文频道。
篇11
经济学自创立以来,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若干重大理论争议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梳理和再研究是进一步发展经济学的前提和基础。上海财经大学马艳教授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就“斯蒂德曼诘难”、“世纪之谜”问题、价值转形问题和“置言定理”等基本理论问题,展开了理论脉络梳理和创新性研究。马艳教授认为,“斯蒂德曼诘难”的破解并非是要在其理论逻辑上突破,而是可以运用联合生产思想,从污染产品的“负价值”出发,解释“负价值”的存在性及其现代价值。“世纪之谜”只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将出现多种不同的关系状态。转形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分析由资本流动开始到最终均衡的转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多种不同结论。而“置言定理”的问题在于忽视了现时代资本有机构成的内涵变化,在其内涵变化的新假定条件下,平均利润率将出现上升、下降和不变三种不同的变动趋势。
清华大学韩立新教授探讨了《资本论》劳动过程理论的生态学问题。马克思关于劳动概念的最经典定义出自《资本论》第5章“劳动过程”一节。在该节中,马克思关于劳动过程的定义包含“目的实现”和“物质代谢”的双重逻辑,并由此产生两种对马克思的不同评价:马克思是一个主张“对自然的支配”的人类中心主义者;马克思是一个强调“自然的根源性”的自然中心主义者。如何看待这两种评价,韩立新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双重逻辑和两个评价是矛盾的,但是如果从唯物辩证法出发,这一矛盾就不再是矛盾,而是更高层次的统一,即以“根源性自然”为基础的“目的实现”和“物质代谢”的辩证统一。因此,在环境问题上的方法论既不可能是“自然中心主义”或“生命中心主义”,也不可能是“技术乐观主义”或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应该是内在地扬弃了二者的对立,实现了两者辩证统一的理论,如果借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话,就是“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
关于价值转形问题,江西财经大学罗雄飞教授认为,人们长期忽视了马克思转化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逻辑环节,从而认识不到马克思强调的“误差”的意义。事实上,投入转化为生产价格后的总生产价格、总利润与最初的总价值、总剩余价值能否同时相等并不是马克思转化理论的实质,生产价格决定能否在不同条件下始终以价值规律为基础,这才是问题的实质所在,而这一点是完全能够得到证明的。所谓“转形问题”的百年争论,反映了不同经济理论的方法论思想的冲突。新古典经济学家在验证马克思转化理论的过程中出现种种逻辑问题,这恰恰暴露了它自身的根本缺陷。由于不能正视自身的“资本计量问题”,它不可能认识到马克思所说的“误差”及均衡利润率与货币利润率的差异;由于数学形式化,它难以理解所谓“一般条件”的现实含义,因而不自觉地陷入一种逻辑悖论而又无力自省。
篇12
大学文化的界定
“大学文化是文化发展的产物,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结构层次上看,大学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层次。”[1]因此,大学文化是由其主体“大学人”在学习、整理、传承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的以校园环境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所形成的各种独特的校园物质建筑、制度建设、精神文明等一切财富,因此,大学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大学师生的行为模式。同时,在大学师生的传承与创新中,大学文化也在不断生成、变化,并被它的师生所尊崇、学习、继承和完善。 总之,“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人文品格和价值理念,它内化于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和学术品位,外显于大学的制度规范、行为方式和物质条件。作为大学的灵魂,大学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以及大学发展方向,是大学提升办学水平和特色发展的内在支撑。”[2]
提升大学文化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作用
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校文化理念,提升大学文化将有助于高校师生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办学理念、提高学术品位,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1.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大学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源泉,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有效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与现代优秀文化的结晶,是集多元良性文化价值观念于一体的先进理论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明确指向灯。因此,大学文化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目标,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中不断保持自身先进性,推进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在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文化作为高校发展的基石与助推器,是国际化中各色各样不同教育方式与理念的界标,提升大学文化将更加坚定高校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使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代表并引领世界先进文化方向。
2.提升国际化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大学文化的一种重要内显方式,是指在学校长期的历史积淀、理性思考及实践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是学校发展之根本。教育国际化最根本的就是教育理念的国际化,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个体发展,同时要加强专业设置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以及校园环境等国际化。大学文化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就是要加强课程设置、制度建设,立足于国际视野,增强特色意识、精品意识,建设国际化精品课程、增设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互派教师访学、授课,营造有特色的中西文化融合的校园氛围,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双向交流模式,最终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适应国际交际的现代应用型国际人才为主要目标。
3.提高国际化学术品位
学术是大学的内在价值要求,学术品位也是大学文化重要的体现形式之一。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大学师生需要有高品位的学术思想,才能有参与国际学术论坛与研究活动的资本。提升大学文化就是要营造学术自由氛围,积极鼓励各种学术社团的组建,提倡师生在论坛活动中各抒己见,自由发挥对国际国内各种事件、思潮的观点,催发各种想法与理念生发,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各种学术思想争奇斗艳,百花齐放。提升大学文化就是要创建学术活动平台,提供学术活动空间,要引进也要送出,使国际国内著名学者走进大学带来最先进的学术理念,也要派出不同年龄、不同研究领域的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访学、研讨;学校要举办不同形式的、不同领域的学术报告,以学术推动教学,以教学促进学术,使高等教育学术品位得到提高。
大学文化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趋同化。中国高等院校自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招生规模扩张、校区规模扩大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时间,高等教育全民化得到了普遍提高,校园建设得到很大改善,但是这种扩张与扩大的表层变化远远大于其文化本质的变化。大学文化的不同不仅体现在物质文化方面,更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国内院校在大学文化建设方面就是简单的趋同——扩招、扩建,并且在制度建设、课程增设方面简单模仿,真正的大学精神文化未得到较高层次的提升。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很多高校在凸显办学特色,体现文化优势等方面的不足就显现了出来。
2.庸俗化。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求文化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同步,但是,大学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思想等一些因素制约了其创造活力。大学的学术自由、思想自由、创造自由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大学文化引领社会文化适得其反,遭到社会文化“绑架”,出现了社会上流行的官僚作风、造假剽窃等不良习气。因此,当今的大学文化不能鲜明体现其独特的思维、辨识和创新能力,并因其文化底蕴不足,在引领社会风尚、追求真理、崇尚学术、独立思考、勇于批判等方面表现出较多弱势,长此以往,大学文化将在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庸俗化,即丧失本源文化,向他源文化靠拢。
3.简单化。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文化建设简单化一方面体现在其以教学服务为主,脱离社会服务功能;另一方面体现在未将“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有机融合。大学的功能主要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而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也是为服务社会,所以高校文化建设目标需与社会适用紧密相结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实用型人才,创造更多适用于社会的文化成果。其次,目前,各高校基本处于教育国际化的摸索阶段,未形成自己独特的国际化发展模式,要么简单照搬,要么全盘否定,这都不利于高校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全球化取代本土化只能导致中国教育文化特征的丧失;反之,强调教育的本土化,排斥外来教育的影响,也会滋长另一种形式的民族主义情绪。”[5]所以,高校须在有机整合“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前提下,加强社会实用型文化产品的推出,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如何提升大学文化
“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标准问题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日本学者喜多村和之先生的三个标准:通用性、交流性和开放性。通用性是指本国的文化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文化中是否被承认、接收和理解;交流性是指为活跃不同国籍、民族、文化间人们的交流、交涉是否确立了接触的规则;开放性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制度和意识上是否站在本国立场上将别国文化接收到自己的机构内。”[3]通过被诸多学者认可的喜多村和之先生的这三个国际化标准不难发现,高等教育是否国际化很大程度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文化被国际认可的程度、一个国家是否可以接受异文化、是否可以在不同文化中交流。因此,在新时期,各高校须加强大学文化的开放度与包容度,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崇高使命出发,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
1.大学文化的传承功能与批判思维相结合
大学的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为文化传承提供了物质条件,而一代又一代大学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是文化传承的必备基础。大学文化的传承过程同时也是扬弃过程,既针对传统文化也针对外来文化。
在当今,国际化对于大学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国际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大学之间可以进行广泛、自由的学术交流,以此推动大学优势和特色的进一步彰显,促进办学观念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创新,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创新机制的完善,但是在国际化的大潮中不免会有“眼花缭乱”的感觉,也无法排除“丧失自我”的危险。面对美国等国家“强势文化”的冲击,中国的年轻学子们不免会有自叹弗如的感慨。王智平先生曾说,“全球化浪潮在本质上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引导和推动的,他们是全球化游戏规则的主要制订者,他们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实行‘文化侵略’,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使其文化处于强势文化的地位。”[4]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的育人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一定要引导教育大学生提高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着力开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和制度的研究与学习,批判地接受外来文化。
2.大学文化的创新功能与科教兴国战略相联系
大学是各种新思想、新创作、新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这种创新主要包括原创新和再创新。在学术界“剽窃”成风的当今,大学应该重振旗鼓,引领风尚,尤其在国际化的背景下,为加大高等院校国际竞争力,大学必须加大“原创”力度,不断有新的科研成果可以应用到社会的发展中来。这里的“再创新”是指借鉴不同文化进行整合,形成适合自己发展、有特色的文化模式。国际化的大学必须要有开放的思维,但是开放并非失去自我,而是吸取各国优秀大学文化,进行文化资源的消化吸收与集成创新。
3.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与服务功能相辅相成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国际背景下,中国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在健康积极的主流文化下,不乏有功利的、享乐的、消极的腐朽思想存在。大学作为求真育人的最坚定的阵地,应该严保自己的操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通过文化讲座、培训、展览等多种方式为社会提供服务。同时,大学文化应加强其国际化办学理念,提高其国际化学术品位,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推动中国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用中国文化服务于世界。
总之,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提升大学文化意义非凡。虽然各高校在国际化摸索前行中,不免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弊端显现,但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大学文化作为先进文化代表一定会继承传统、不断创新,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适应国际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孙雷.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文化透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39.
[2]钟秉林,赵应生.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9):14-17.
[3]刘红.高等教育国际化[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5:138.
篇13
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教与学双方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奋力达到的目标,同时也是检查、评定教学活动效果的参照物。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如同罗盘对于茫茫大海中的航船,如果罗盘偏离了航向,航船就很难准确抵达目的地。然而,在语文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常常违背了教学目标设计的一般原则,致使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出现了严重的随意性和难以操作的缺陷;语文教学目标的阐述也主宾混淆,用语含混,在现实教学中难以切实执行。目标的设定既然已经缺乏科学的根据,目标的阐述又含混不清,这样的教学在一开始就注定了其失败的命运。因此,非常有必要反思一下我们的工作状态,理清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与阐述中存在的问题,再依据科学的教学设计模式,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当前语文教学界在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和阐述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1.缺乏严格的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使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出现了严重的盲目性
当代教育技术学认为,教学设计首先应从学习需要的分析开始,解决“为什么教”的问题;接着去调查学生的初始能力、一般特征和学习风格,进行学生特征分析,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最后再以学生为行为的主体,阐述教学目标,并付之教与学的实践。整个教学设计的过程应该呈现如下模式:(本文只涉及目标的设定和阐述)学习需要指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期望他们达到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就是教学的总目标。学习内容,就是为了实现这个总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学生特征指影响学生完成学习内容的知识准备,生理、心理准备,以及诸如智力才能、学习动机、生活经验、文化、社会、经济等背景因素。严密、完整的教学目标设计,必须以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为前提和基础。由于语文教学的范围广泛,知识系统较散,致使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出现了严重的盲目性。
2.缺乏当代学习论的理论指导,使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难以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当代认知派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oPiaget)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获得和建构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部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决定学习的因素,既不是外部因素,也不是内部因素,而是主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无论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还是养成情感、态度,都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注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结合去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目前语文教学界的确也非常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注重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通过教师引导下的提问、讨论和学生动手检索资料进行教学。但由于缺乏对这一建构过程的理论认识,常常使教学误入“满堂问”的境地。有时候则是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得很热烈,客观上却无的放失,教学效果贫乏。究其根源是教师缺乏对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认真分析,更谈不上发挥外部环境、设备、信息等因素的辅助功能,在客观上不是去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而是走了形式。更坏的情况则是有些教师从经验出发,完全走向了演绎结论、灌输观念的“填鸭式”教学境地。
3.教学目标的阐述主宾混淆、用语含混,使语文教学目标难以付之课堂实践,并在客观上导致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教学检测的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