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精神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精神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精神论文

篇1

促进大学人文精神建设,受众不仅仅是囫囵一个整体,需要重点对象和关键问题两方面并重。大学校园中,贫困生是一个需要教育工作者倾注更多精力和爱心的群体。出身家境贫寒的学子,有的心理脆弱不堪一击,相对敏感,通常处理不好同学之间人际关系;有的则较为激进,斤斤计较,对钱的欲望和认知存在一定误区。比如:马加爵出身贫寒,张超上大学后父母下岗,家庭中断经济来源。学生面对一系列现实生活问题捉襟见肘,心理问题又得不到及时疏导,大学教育的人文关怀浓度和及时性就颇受考验。所以做为辅导员或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发现学生在一些价值取向方向的迷失应及时矫正并正确引导。大学教师应付出巨大耐心和爱心,具有高度的职业精神和敬业态度,像德国人一样把社会上每一个陌生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训导,才是教书育人的方向。人文精神建设的关键问题涉及同学之间的相处之道,如友情、爱情等方面。笔者在2014年5月6日的专业课导入部分有这样一则图片新闻:Forumtrends:Nohouse,nomarriage?Isitnecessaryforamantohaveanapartmentasaprerequisiteformarriage?MostwomenwillsayyesinChina.(论坛热点:无房即不婚?对男人来说房子是不是结婚的前提条件?中国大多数女性回答是。)随机做个课堂测试,学生为二年级文秘专业同学,80%女生持肯定态度,并且对于追加问题“是否婚后与婆婆共同生活”,回答基本也是否定的。而现实的恋爱态度造成毕业即分手的大学情侣不占少数。还有一个话题即金钱和财富。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看待金钱,盲目追求眼前利益,把学习知识和技能仅仅当作眼下和未来攥钱的工具,忽视知识本身的价值层面。这个视野下,大学的部分学生也被异化,沦为物质眼中的工具。缺乏长远眼光,缺少自学和进取精神,极易造就急功近利思想,凡事也势必斤斤计较,胸无大志。人文精神的缺乏可以依靠素质教育来实现,素质教育提倡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中小学基本“应试教育”,高等教育更应凸显素质教育,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真正弘扬“大学精神”。

三、人文精神回归之道

(一)建议图书馆定期举行新书推介活动

在明显位置陈列经典图书,比如文学经典作品和读物。如有些高校定期在图书馆开展各专业经典图书推介活动,请每个专业的1到2名教授或副教授推荐一本本专业必读书,并且用简短文字写明推荐理由。这不失为一种很明智的做法。因为学生出入图书馆的同时,在看到书的实体摆在陈列玻璃窗里,而不是写在海报上的书名,这种熏陶和浸润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愿望。并且,读过自己身边教师对该书的简介和评价,也会增强学生在各个领域的求知欲,包括人文学科方面。

(二)校园环境、校园网站人文精神创设

比如在学生食堂,像北京师范大学那样,就餐的桌子上缩小广告版面,写有励志话语:真正的铁饭碗不是在一个地方有饭吃,而是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一口饭吃。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鼓励真才实学的治学精神激励了一届届的学子。这也是值得借鉴的做法。另外,鉴于网络时代的异军突起,学生好多时候本校的校园网站登录机会比较多,可以适当在网站显眼位置编辑饱蘸人文精神的语言并配好图片,而且定期更新。如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页的一部分是一幅意气风发的大学生照片,配有这样一句“Miraclessometimeoccurunlessonetriesveryhardforit.”(只有非凡的努力,奇迹才会有时发生。)和“Theimportantthinginlifeistohaveagreataim,andthedeterminationtoattainit.——J.W.Goethe”(人生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伟大的目标,并且拥有坚定的决心去实现它。)可见,校园网站的人文精神建设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组织师生摄影爱好者组摄影展活动

把提交的优秀作品展示在院校大厅中,学生从中也会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与人类和自然的和谐。从而提高高校学生整体的艺术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说,人的素质主要表现在四个正确对待上。其中第一个就是正确对待自然,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懂得爱好自然,保护环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圈。而这类摄影展活动,无疑可以无形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是提升学生人文精神的一个简便、可行方法。

(四)教师以小型报告模式分享旅游经历和感悟,提高学生人文精神

寒暑假对教师来讲是外出旅游、增长见识的好时机,而这种人人皆可在旅途中但每个人的旅行经历和感受确却是各不相同的。学院可每个学期开学头三周请教师做报告,比如对旅游地做背景资料总结,对旅游经历和照片制作成精美ppt图片。如海南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2009年日本旅游之后给外文系学生做了一场精彩的“日本印象及现状”的报告。报告从Environment(环境):绿色、环保、愉悦;Transport(交通):便利、快捷、安全;Culture(文化):时尚、悠闲、优雅;Colour(色彩):美丽、美好生活的象征;Hospitality(好客):文明、友好五个方面详实、生动介绍了当时日本国内状况和旅游感悟。同为中国人在感受和学习外国先进之处之余,必然升腾起强烈爱国情感,不失为一次很好的爱国教育。笔者今年曾课下和学生谈论过西安的兵马俑“有能力开发,没能力保护”的现状,而日本则有这项技术但是有附加条件的。出于中华民族尊严的考虑,秦始皇陵基本定于70年内不开挖。学生对此颇多感慨。因为旅游本身让人兴奋,教师的经历和感悟做成报告形式,学生一定比较乐于倾听。

(五)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建议

篇2

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长期束缚,大学语文教教学长期处在一种固定模式之下,因而使其失去了人文科学应有的特征。课堂教学形成了一种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到写作特色的固定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促成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被压制。因此,大学语文课堂教学首先应该尊重学生的需要和情感,并以其为出发点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多向互动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其人文精神。

(二)教学内容中人本精神渗透

目前,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的编排,突出了名篇佳作的学习和欣赏,因此,教材内容更加注重人文内涵和人本精神导向。这样,就使以教材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人本精神成为可能,因此教师在课文讲析时,要注意充分挖掘这些优秀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学习和欣赏,在潜移默化间实现对学生的启迪和熏陶。此外,对于一些名家名篇,不仅要作为学习语言的材料,还要从文学史的角度加以认识,促进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迈进。

(三)重视教学情境的多元化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人类文明史是多元文化并存发展和相互碰撞的历史。因此,大学语文课需要创设一个多元化的鉴赏情境,在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对于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本思想进行了解和鉴别,逐渐培养他们以开放的眼光和宽容的心态来对待人类历史上的一切优秀文化遗产。当然,大学语文教学中不能放松对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视,并利用其激发学生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毕竟,中华民族在文学艺术上的创造上是不输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

(四)通过大学语文教学

促进学生人本思考优秀文学作品,始终是人类对人文主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后的文学体现,每一部优秀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主题的价值并不亚于其语言艺术特色。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关注文学作品中的人文主题,是学生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形性的思考,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作用。在学习《离骚》时,不仅要让学生欣赏作品的语言艺术特色,还应该使学生被作者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所感染。通过学习进行人文思考和人文精神培养的另一个角度是对作品从人性的角度进行分析,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师应引导学生挖掘作者敏感而丰富的内心世界,激起学生对自由精神和个性发展的追求对真善美的向往,这也是人文精神最重要的价值体现。

(五)创新教学手段

渗透人本精神传统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主要依靠老师优美精炼的语言、工整美观的板书来阐发语文的神韵。但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教学的发展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以满足和适应大学语文渗透人本精神的教学要求。因此,大学语文教师要大胆尝试和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利用新的教学方法手段为人本精神教育服务。例如,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诗歌教学。使大学语文课堂成为诗文、音乐、书画、语言创作相互融合的平台,让学生在愉悦中接受人文精神的陶冶,提高学生的人本精神素养。

篇3

(二)传统音乐中的文化内涵能给予大学生精神滋养

中国传统音乐包含了几千年来的许许多多优秀品格,在传统音乐中渗透了几千年的思想文化、艺术道德、人文修养等各个方面的精髓,是通过积累沉淀的,它反映出的是一种民族精神,是民族智慧、情感意志的体现。在高等教育中加入传统音乐教育,使大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反观自身,使大学生了解并且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从而树立起自己的人文理想和精神追求。

二、在传统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策略

在教学中运用传统音乐进行渗透,能更好地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笔者认为将来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把人文精神渗透到传统音乐欣赏教学中

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需要欣赏者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是人文信息交流的方式和过程。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提高欣赏者的人文修养,增加文化气息,使学生在传统音乐的欣赏中,潜移默化地开启智慧,健全人格,逐步提高音乐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切身体会到声音的高低婉转变化,深入享受到传统音乐的韵味,从而培育和健全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用多元的音乐文化培养大学生健康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音乐引入国内,而且网络的日新月异,大量流行歌曲、通俗音乐遍及校园。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将高雅与低俗音乐从美学价值、文化价值等多方面进行对比,打开思路,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思辨,让大学生会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博大精深,着力提高他们的欣赏品味。

篇4

大学体育教学不仅是体育知识的教学过程,同时,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传授过程。因此,我国大学的体育教学应该加快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两方面的转型,从而提高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教学效果。

二、体育与人文精神具有相互的内在联系

体育是围绕人的身体运动机能对个体进行的培养和教育。人文精神是人具备的动物属性以外的社会属性部分,它是人的社会属性中的精神文化层次。从体育与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来看,体育与人文精神具有相互的内在联系。

1.体育的核心目标,就是提升个体的人文精神境界。“体育”一词的英文是physical education,其具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的意思。体育狭义的含义就是对个体进行身体训练,传授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这种理解侧重于对人的运动机能正常发挥或其潜能的开发,强调人的生理机能的训练、人的生命活力的激发、身体运动素质的提升。体育广义的含义不仅强调对个体的身体运动机能训练的内容,更强调以承接和弘扬体育运动精神、运动文化为基调的社会文化和社会精神层面的内容。这种理解从个体身体素质提高出发,将视野扩展至人的意志、道德品质,它以个体的身心协调、完善发展为目标,并将个体纳入人类社会大环境中进行教化与引导,是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推动社会文化前进的重要层面。体育是一种有组织、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文化活动,其核心是通过对身体的教育来提升人的人文精神境界。

2.人文精神可以在体育中得到体现并使之传承。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人文精神是人的精神境界的部分,其核心部分内容指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素养、品质、技巧和追求。

人文精神蕴涵于各种学科知识中,也依托社会活动来体现与传承。因此,人文精神总是以一种文化载体形式或以社会活动中的行为方式来体现。由于大学体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大学生的互动性强,尤其可以使学生在完成体育动作,掌握运动要领,接受体育训练,达到体育要求的过程中,调动持久性、冲击力和尝试性等方面的潜能,激发学生与团体成员之间沟通、协调与合作的精神和能力,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等。因此,体育是一种体现人文精神、传承人文精神的重要层面。

三、人文精神教育教学的意义和高校体育教学实施人文教学的必然性

1.人文精神教育教学的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一直沿用着一种师生间单向传习式的教学摸式。在这种摸式中,教师即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又是教学过程的管理者和控制者,教师讲什么、怎么讲,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全由教师一人说了算。而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教学方式使得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始终处在统一化和单一化的氛围之中,禁锢了学生的头脑,不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可有可无。

人文精神教育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带有强烈人文理念特征的教学方法,主张教学过程应是一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学习氛围及情境,学生的学习是探究性的、建构性的,而不仅仅是完成规定的任务;主张教师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议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协商、合作与互动的过程。这一新型关系及机制使教师“从‘独奏者’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是仅仅单向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与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通过上述比较不难发现,人文教学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意义已远远不只是教师用什么方法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而在于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真正融入课程教学的过程,使高校体育教育真正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2.实施人文教学的必然性

人文教学是当前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新生事物,更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新课题。高校体育课程能不能实施人文教学?当然能。其主要理由有:课程实践性。从课程的结构、任务或内容分析,其实践性均有利于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的教学任务和内容的空间和余地相对其它课程较大,课程教学的硬件条件相对较好,最重要的是课程教学对象具有探究性学习的主观愿望和主观条件。如学生的年龄、学习动机、学习经验等条件均能满足开展人文教学的需要。这些有利条件表明,高校体育课程实施人文教学将成必然趋势。

四、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过于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的锻炼,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背离了体育的精神。体育教学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技术训练场”或“体质加强班”。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正是步入了这样的歧路。许多高校将参加某种竞赛视为高校体育教学的子目标之一,运动员成了比赛夺魁的高级机器,单纯的体育竞争和体育教学已经成为人们谋取功利的手段。正是由于过于重视竞技体育的功利性,使得高校体育教学,特别是运动专业的体育教学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另外高校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方式以及观念的影响,过于强调体育知识的传授、重视体育技术的训练,而忽视情感体验、意志锻炼等人文精神的培养。再加上单一的教学模式,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阻碍着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评价标准过分统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影响到他们人文精神的养成。

五、大学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

1.教学目标偏离正轨,竞技体育功利性过重

这里,又回到了教育的本源问题: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为了什么?笔者认为,归根究底教育总离不开为了人的更好发展这一根本目标。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似乎并没有真正去关注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而仅仅从生物学、唯技术论或工具论的角度出发,把体育课堂变成了“技术训练场”或“体质加强班”,“将原本是作为健身手段的运动技术变为教学的目的”,忽视了对“完人”的培养。日本教育家井深大在批评崇尚工具理性的教育模式时,将这种现象称为“忘记了教育的方向”、“丢掉了另一半的教育”,这对形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偏离也是十分贴切的。

“竞争是体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将参加某种竞赛视为高校体育教学的子目标之一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在现实中却将这种竞争异化:我国体育专业50年一贯的教科书认为“竞技或运动项目就是比赛夺牌”3;奥运奖牌的深层含义被无限放大;运动员成了比赛夺魁的高级机器……这些都在证明着,单纯的体育竞争已经成为人们谋取功利的手段。所以,裁判员舞弊、兴奋剂滥用等恶性事件层出不穷。正是由于竞技体育这种过重的功利性,使得高校体育教学(特别是运动专业的体育教学)背上了沉重的负担。那么又是何种因素使得当代竞技体育具有如此浓重的功利主义色彩呢?相信不难追溯到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偏离吧。也完全可以这样认为,由于高校体育教学缺乏一种以人为出发点的最终目标和教育理念,致使其中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

2.教学内容片面单一

在上述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难免会继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出现内容片面、单一等具体问题,如:无论是教材还是实际的教学内容,都普遍存在着强调体育知识的传授、重视体育技术的训练,而忽视情感体验、意志锻炼等人文精神的培养这一历史问题;体育教学“过分强调竞技性,忽略休闲娱乐性”;学生的“三基”掌握情况较好,但其内在的价值观、责任感、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等等都成了高校体育教学可有可无的附属品;等等。不得不承认,高校体育教学被简单化了,其基本功能也被片面化了,这也难怪会给人们留下“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陈旧观念。然而,如果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没有得到改善的话,这一陈旧观念将成为长期的、挥之不去的阴影。

3.教学形式墨守成规、方法简单

虽然高校体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必要的教学活动,但多年来,基本上一直是“按照讲解、示范、练习、防止与纠正错误、巩固与提高的过程和模式”进行的。出于种种原因,师生们似乎都习惯并默许了传统的、简单的教学方式:教师讲述、学生记忆;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这种单纯的墨守成规的教学方式虽无大过,但如若常此以往,必将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抑教师的创造精神,并阻碍着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这无疑是与人文精神的真谛相违背的。

4.教师素质有限,教育主体错位

不可否认,目前我国高校里存在着一大批优秀的体育教育工作者,但同时也不能排除在众多体育教师中有一些“鱼目混珠”之辈。他们或是不能严于律己,或是不够以身作则,或是知识面较窄,或是教育理念陈旧……这都直接影响着他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的融入程度,制约着高校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

更为突出的是,他们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够,无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内在需求,将自己视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者,而学生们只是“任人摆布”、“唯命是从”的“加工品”。因此在他们的体育课堂里,看不见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人文精神更是无从谈起了。

5.评价方式不够科学

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大多数采用技评、达标、理论考核的方式来评价学生,注重了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了形成性评价”6;评价标准过分统一,共性之强难免会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评价的结果又局限于其甄别或筛选的功能,而指导改进层面的功能相当薄弱。以这种不够科学的评价方式为教学导向,必然会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影响到他们人文精神的养成。

六、大学体育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措施

1、提高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人文精神理念

体育教师是整个体育教学的执行者,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对体育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求真、求善、求美的教学理念,还要完善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手段,真正地实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体育教师首先把自己的教学理念明确清楚,再运用体育课自身特有的教学特点――自主、竞争、团结、合作、公平、公正等,有目的地组织活动,把人文精神有意识、有计划、有措施地渗入到体育教学中,不仅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要突出其人文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团结合作、相互理解的重要性,激起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体验和社会责任感。教师还要不断帮助学生去树立、改造自己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发展一定的道德情感、审美能力、合作精神等,帮助学生明确正义、邪恶、高尚、卑劣等等,帮助他们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明确自己对社会的责任,确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和生活方式,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一堂体育课的好坏,体育教学的优劣,人文精神的培养实施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所以,体育教师首先从思想和教学理念上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再通过自己的方法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去,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2、调整课程体系,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高校的学生,个性张扬的特性比较突出,对课程的内容要求比较多。只有体育教学丰富,内容多样性,才能吸引高校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的通过体育教学,将人文精神逐渐灌输到学生的思想当中去,才能实现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的,这就需要在体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要多加研究和调整,实现满足学生的上课需求。

3、优化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

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来组织课堂教学,提高高校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才能更好的把人文精神通过体育课堂逐渐渗透到学生的人文素质中去。如果体育教师还是一味的沿用陈旧的、单一的或者一成不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只能是从根本上影响了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更不用说通过体育课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因此,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学手段的改进,是不容忽视的方面。

4、加强学校体育教育中人文体育思想的实施

学校体育教育中人文体育思想的培养不仅仅是一个教与学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氛围、环境的塑造。一般情况下,学生对人文体育思想的习得并非全是在课堂或者考试中的识记过程,而是在缤纷多彩的体育课余活动中对人文体育思想的领悟。这需要学校体育教育具备基本的基础设施,可以从多角度出发,开展众多运动项目,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需要有针对贯彻人文体育思想的实施方案和措施予以保证。所以,学校应该建立科学的适宜于发展学生人文体育思想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和评价体制。

七、大学体育教学实施人文精神教育教学的几个原则

1.教师引导与学生自觉学习相结合

引导学生的人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师在课前充分了解体育教学的任务、内容、教学对象的条件和学习愿望,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创造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与促进”是教师贯穿人文教学全过程的主要任务,教师应通过积极的旁观,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通过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和创造良好的氛围,保证自觉性的持续进行;通过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手脑并用,唤醒“潜能”。除了必要的引导,应分配给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空间,注重教师“引导”与学生“自觉”有机结合。

2.接受式人文精神教育与发现式人文精神教育相结合

人们的学习主要依赖于两种方式,一种是接受式的,另一种是发现式,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于相当多的内容,学生不可能也没必要自主发现式地加以建立,应该采用人文理念的接受式教学方法。虽然是接受式学习,但却是主动的、积极的,需要师生共同来完成。

3.自主式人文精神教育与合作式人文精神教育相结合

自主式人文精神教育是学生个体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教学方式,是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参与制定评价指标,积极展开各种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应以合作式人文教学为主,并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适得其所,为每一学生充分展示和发挥创造潜能铺设舞台。

八、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是当代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面对各种高校体育教学人文缺失的现象,高校体育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精神素养,进而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制定有人文精神气息的课程教学计划,从而有效发挥体育教学的人文精神理念。

参考文献:

[1]张海燕.浅谈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关注,2009;2:47

[2]卢镜.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人文教育[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1

篇5

(二)发挥校史教育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无论是历史悠久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还是不具有知名度学校,每个学校都有每个学校的发展历史,记载着大学校园发展过程,见证着大学校园经历的文化。放眼远望,面临着大学校园新的任务;面对校史,这种神圣的庄严感使我们师生深受启发。看到校园展板上整理的校史资料展览和校史宣讲等多规模的陈列,每年都会开展校史教育,使在校师生都增加大学校园的爱校情感,充分使大学校园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得以增强,提升师生之前长久的友谊和亲切感。

(三)利用大学校园人文价值人文价值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这里的校园人文价值是物质景观。在大学校园建立的过程中,设计师、建设者、使用者他们的审美观、价值观也是承载着大学校园文化的精神物质精神载体和体现,每个大学校园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态、浓郁的大学精神文化,对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学校园更是如此,学校领导们都经历了学校的历史内涵和传统风貌,更会利用大学校园人文价值,将大学校园文化融入到校园景观之中,推动校园文化与营造氛围融合一起,提升大学校园育人品行的良好作用。总之,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文化,是核心、发展方向、办学定位和价值追求显于大学文化,大学文化作为大学的灵魂,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师生的思想意识及行为准则产生了重要的印象,所以它是提升一所大学在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凸显。

二、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现状

大学校园作为我们国家的最高文化,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和各界领导的相互重视,并且,其主导着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但是不得不否认,也有诸多问题困扰着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一)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缺失大学精神的缺失对于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及在价值观上倾向于实用主义。如今,大学精神衰微的现象指日可见,这是因为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走势,功利化倾向的办学目标;不正统的官僚气息,缺乏独立意识、个性鲜明的办学理念、思想、教育等。在大学校园中人文的思想教育人和科学的头脑武装人显得黯然失色,所以,基于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对大学精神的缺失以及自身的误区,应遵循社会主义文化本质的基本要求,从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方向,使我们的大学校园的精神文化越来越繁荣。

(二)校园文化的机制不完善及其缺失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有的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机制未能达到科学理论范畴,不能将办学理念和精神面貌通过机制改变在校师生的行为准则,不能够完善大学校园精神文化机制,其主要是主导和制约了大学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所需的需求。在当前的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过程中,主体的片面性往往存在,通过各种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仅仅进行了形势上的交流,这样,既达不到所想要的目的,更增加了师生乃至校园文化的负担。

(三)校园网络文化造成的影响自21世纪以来,信息科技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网络给每位大学生带来的价值取向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可能在大学生接收网络时得到了一些消极的信息,使原有的价值变得背道而驰。现如今,在大学校园里的每一个人都离不开手机,他既能得到你想要的新闻、消息、知识,但却阻碍了对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思维方式,更容易脱离实际,沉溺于虚幻的世界中,对周围环境的意识和感受力逐步下降,不仅浪费了金钱,还导致了自我封闭。如果不加以引导,一定会走路歧途。

三、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途径

当前大学校园精神文化之所以衰落,其主要原因是导致大学校园精神文化使校园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实用主义、工具主义。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已经远离了正常大学教书育人的目标,最主要表现在学校更名,对于大实践、大德育的盲目追求,在学生教育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面上,常常忽略了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在健全人格、培养学术品格、提高审美情趣、完善审美修养方面的作用,重在管理学生,忽略教育学生,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娱乐性要比交往和实践更占据上风。这样看来,学校领导必须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来引领校园文化,才能有立足之地。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持“以人为本”21世纪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五位一体”,决定着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基调。有着百年历史的学校乃至刚刚成立的院校,都顺应这时代的变化。建设大学校园不能脱离社会、时代,正是它们使我们的大学校园生活日益完善。汲取具有时代性的大学精神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理念等高功能特效的发挥,引领我们在走向社会的道路前行。

篇6

一、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现状及原因分析

1.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现状。“人文”是人与人交流、沟通与合作的一个平台,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个巨大财富。当前,大学生整体呈现出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状态。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高校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仍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道德失范大学生缺乏诚信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名校还是普通学校,无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这种现象都普遍存在。学习上有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论文造假等现象;生活中则存在学费久欠不交,助学贷款久拖不还,甚至以隐瞒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方法逃避还贷;而在就业时,学生往往不能如实向就业单位介绍自己,提供虚假的推荐材料,签约后不履行或者频繁跳槽,严重的损害了学校的声誉,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和择业混乱的局面。(2)理想信念淡薄。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开创事业,成就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但是,目前有相当多的大学生对理想信念表现出令人担忧的游离态度。当被问到“你的理想信念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没有想过为社会为国家做什么贡献,更没有想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对金钱,权利等功利性的价值观相当关注,而对社会主导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相当漠视。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实用性和互惠性。(3)学业偏向实用化。由于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市场的导向作用,导致目前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术轻道”的现象。往往和市场联系密切,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受到学生青睐,而与市场相对脱节的传统专业成为冷门专业,学生鲜有问津。学习重心偏移,只注重实用性技能型较强的专业知识,而忽视伦理道德,文史哲,艺术等社会科研知识。一些大学生对中华文化历史知识知之甚少,甚至没有系统的读过优秀历史文化典籍,甚至在写东西时也会出现诸多错别字。这说明当代大学生人文科学知识的匮乏已经不容忽视。

2.原因分析。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失落是个不争的事实,造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层面的外在原因,也有教育层面的内在原因。(1)实用主义盛行,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市场经济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但也让当代大学生缺少了对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市场经济的优胜略汰原则使得大学生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信奉个人主义,关心个人利益。面对膨胀的欲望,人性的弱点以及复杂社会中不和谐因素的影响,人文精神认同的混乱使得一部分大学生渴望实现自我价值,又缺乏价值定位和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既对社会各种拜金主义深恶痛绝,但又随波逐流,造成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失落与迷茫。(2)高校教育理念相对滞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高校的办学理念是以实用性为主,重理轻文,甚至在老师和学生中都流行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过分强调政治教育而弱化了道德教育。目前公共课中涉及到人文教育的课程多数是理论课,这与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传承文化为宗旨的广博的人文精神教育相距甚远。而中小学应试教育中的分数至上原则也让学生缺乏社会理想和人文关怀。我们如果寄希望于短短的大学三四年的时间,通过这些理论课程就将学生们培养成具有较高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也是不切实际的。(3)人文精神教育工具化。长期以来,高校人文精神教育所占的比重极小,而且这极小的人文精神教育也显得相对单薄,多是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完成的。人文教育既然以培养人,完善人性为目的,它的内容就应该涉及到哲学、语言文学、历史、艺术等领域。而目前我国高校人文教育较为单一,已不能适应社会与学生发展的需要。缺乏鲜活的时代气息和直抵人心的精神力量的人文教育只会让学生厌烦。

二、高校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首要问题就是构建精神支柱。实践表明,大凡有所作为的人,在他们年轻时必然具备伟大的理想信念。因此,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首先,要进行中国特色理想人文教育。人不可能超越历史,只有将自己的需求同社会的需求相结合。个人的价值才能体现。其次,进行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民族精神对于提升精神境界具有较强的推进作用。最后,进行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教育,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也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品质之一。(2)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构建人文精神的良好氛围。文化氛围是一种环境,中外教育家都十分重视环境对人的教育的影响。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既与现实社会保持密切联系,又选择性的吸收社会中先进的文化因素自觉地去可以营造学校环境。校园环境的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和思想品德会不知不觉的受其影响。要想办法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比如,通过开办人文讲座,邀请知名人物和学者来学校讲座,用他们的知识、品格和个人经历的现身说法来激励师生;举办各种有益于身心的娱乐活动,激发人们人文精神素养的活性元素;通过各种学生社团,进行人文精神的宣传;通过开展电影欣赏、红色旅游、研讨会等,让学生们有精神栖息地;加大网上宣传力度,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的“功”与“过”。提高大学生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和高尚情操。通过以上形式多样的活动,使校园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氛围。(3)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教育。“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老师在像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老师的言谈举止,精神风貌也在向学生传授老师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是学生在无形中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因此,加强教师的人文素质,精神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人格的完善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震撼的力量,它会激发学子对理想的追求,对真、善、美的向往。教师道德高尚、志趣高雅、政治立场坚定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所以大学生人文精神要从教师抓起,要坚定教师的思想立场和敬业态度,在对高校教师高要求,高标准的同时,社会和学校要为教师创设适宜的环境,为优秀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 考 文 献

[1]邹广文.试论当代人文精神的价值构建[J].北方论丛,2010(1)

篇7

1批判、怀疑精神分析

勇于批判、大胆怀疑是创新精神的能源和动力,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要真正实现学术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上获得首创和突破,做出前所未有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就意味着对现有研究成果的不满足、怀疑、否定和超越。“创造新知识不是简单地向别人学习或从外界获取知识”“创新必须有一种精神,要有一种永不满足现状、永远进取的精神。”大凡重大的创新成果,都是以怀疑、突破前人或同时代人的权威性见解为基础的。没有批判和怀疑,就无从发现问题,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就会欠缺能源和动力。为此,设计了以下问题:

(1)如何看待教科书上的知识。从不怀疑,完全接受:本科生141人,占10.1%,研究生24人,占11.43%;有怀疑,但不去深究:本科生668人,占48.1%,研究生100人,占47.62%;有点怀疑,但没提出来:本科生381人,占27.4%,研究生49人,占23.33%;怀疑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本科生186人,占13.4%,研究生37人,占17.62%;未答:本科生14人,占1%,研究生无。

可以看出,有10%以上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对教科书上的知识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48%左右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对知识缺少强烈的探索欲望;只有13.4%的本科生和17.62%研究生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理性分析,从而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这一点,研究生高于本科生4.2个百分点。还有23.33%的研究生和27.4%的本科生对教科书上的知识“虽有怀疑,但没提出来”。说明他们虽有发现问题的才气,但缺少提出问题的勇气。

(2)听学术讲座时。只记是什么,不问为什么:本科生345人,占24.8%,研究生63人,占30%;从来没想过提问题:本科生325人,占23.4%,研究生38人,占18.1%;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本科生5.3人,占36.2%,研究生70人,占33.3%;常常提问题:本科生185人,占13.3%,研究生36人,占17.1%;未答:本科生32人,占2.3%,研究生3人,占1.4%。

由此显示,听学术讲座时,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只记是什么,不问为什么”和“从来没想过提问题”的占48%以上。这表明学生缺少一种最重要的创新素质——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在认识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对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急于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个体积极思维,用理性去追问现存事物的合理性,从寻常现象中发现不寻常之处,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是创新人才最重要的心理品质。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如果对什么问题都见怪不怪、熟视无睹,认为它们理所当然就该是那样,提不出问题,压根就没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那就无从进行科学研究,也永远做不出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另有33.3%以上的学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这个数字明显高于对教科书的态度,可能是不敢直接面对专家提问题。只有13.3%的本科生和17.1%的研究生“常常提问题”。

2独立思考精神分析

独立思考是创新精神的灵魂。因为创新的成果具有与众不同的新颖性、独特性和唯一性,所以,要求创新主体能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现存事物的合理性,凡事都问个为什么,敢于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特立独行。面对一个问题,当自己意见和别人意见不一致时,如果经过缜密思考,坚信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那就要力排众议,敢于坚持,决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心和独立性。超然独立是创新人才的人格特征。

(1)面对一个问题,当自己意见和别人意见不一致时。放弃自己的看法,力求和大家保持一致:本科生66人,占4.7%,研究生19人,占9.0%;再想想,也许是自己错了:本科生701人,占50.4%,研究生95人,占45.2%;怀疑他人错了,但没提出来:本科生175人,占12.6%,研究生30人,占14.3%;坚持自己的看法:本科生429人,占30.9%,研究生62人,占29.5%;未答:本科生19人,占1.4%,研究生4人,占1.9%。

由此显示,半数以上的大学生独立性和自信心不强,偏重求同思维。而自信心和独立性又恰恰是创新所必须的。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支点,有了自信,才敢于想他人所未想的事,说他人所未说的话,发现他人所未发现的东西,做他人所未做的事情,写他人所未写的文章,别具一格,标新立异。如果人云亦云,力求和大家保持一致,那永远也不可能做出新发现、新发明。

(2)对爱和老师讨论问题的学生。爱出风头,喜欢表现:本科生180人,占13.0%,研究生39人,占18.6%;不尊重老师:本科生16人,占1.1%,研究生1人,占0.5%;不讨人喜欢:本科生167人,占12.0%,研究生23人,占11.0%;有思想,有独立见解:本科生994人,占71.5%,研究生146人,占69.5%;未答:本科生33人,占2.4%,研究生1人,占0.5%。

(3)你所崇尚的人格特质。凡事和大家保持一致:本科生55人,占4.0%,研究生17人,占8.1%;含蓄点,不争议:本科生537人,占38.6%,研究生83人,占39.5%;凡事都想问个为什么:本科生311人,占22.4%,研究生55人,占26.2%;喜欢冒险,敢为天下先:本科生461人,占33.2%,研究生53人,占25.2%;未答:本科生26人,占1.8%,研究生2人,占1.0%。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传统文化积淀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是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传统文化中虽然不乏有利于创新的思想,但它所宣扬的“不为人先”、“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谤之”及“法不责众”的观念,使人们形成了“怕出头”、“怕变革”的保守退避心理,认为只有和大家意见保持一致才有安全感,从而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

3敢冒风险、勇于探索精神分析

冒风险、勇于探索是创新精神得以贯彻实施的保障。重大的创新成果,都是以怀疑、突破前人或同时代的权威性见解为基础的,本身就是一种冒险。而冒险总是面临未定风险,其失败的概率自然就大,往往要经历许多挫折,失败和反复,然后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这是创新活动的一般规律。正如著名发明家爱迪生所言:“我的成功是从一路失败中取得的”。

对未知问题的回答是:先放那儿,等别人去:研究本科生235人,占16.9%,研究生17人,占8.1%;无动于衷:本科生120人,占8.6%,研究生83人,占39.5%;尝试提出不同的想法:本科生770人,占55.4%,研究生55人,占26.2%;有种强烈的探索冲动:本科生235人,占16.9%,研究生53人,占25.2%;未答:本科生30人,占2.2%,研究生2人,占1.0%。

由此显示,面对未知问题,选择“尝试提出不同想法”和“有种强烈的探索冲动”的占本科生的72.3%,表明大学生思想活跃,具有探索欲望,创新意识较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生的探索冲动高于本科生8个百分点,“先放那儿,等别人去研究”低于本科生近9个百分点,表明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高于本科生,但“尝试提出不同想法”这一项却又低于本科生29个百分点,表示“无动于衷”的高于本科生近31个百分点,这一反常现象背后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4结语

(1)大学生并不缺少创新意识,但缺少深究问题的创新热情和提出问题的创新勇气。近90%的大学生能用怀疑的眼光审视教科书上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批判怀疑精神,但有75.5%的人虽怀疑,但“不去深究”或“没提出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听学术讲座时,有33.3%的大学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这说明缺少一个能够激发大学生创新热情和创新勇气的环境氛围,使之不敢创新也懒于创新。如何从社会、文化、教育着手,营造一个鼓励标新立异,百家争鸣的创新生态环境,使大学生乐于创新、敢于创新,是高校乃至社会都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超级秘书网

(2)大学生主观上具有崇尚独立思考、不盲从轻信的意识,但在客观现实环境中却又缺乏自信,不敢坚持自己的看法、力求和他人保持一致。大学生的独立意识与独立行为之间的反差,折射出的是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问题。规范化试题,标准化答案,剥夺了学生自由表达思想的话语权,结果只能造就平庸化的学生。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拥有自由的心灵和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观点、看法,一个问题不可能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要允许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要善于倾听并因势利导,给学生以应有的尊重。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是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

(3)研究生相对本科生具有较强的探索冲动和较弱的探索勇气。在对教科书知识和学术讲座“表示怀疑”并“常常提问题”、“凡事都想问个为什么”方面研究生高于本科生4个百分点;面对未知问题,选择“先放那儿,等别人去研究”的低于本科生近9个百分点;对未知问题“有种强烈探索冲动”的高于本科生8个百分点。这表明研究生的学习较之本科生更具主动性和理性,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合理质疑,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探索冲动。但是,在勇于探索方面,研究生的表现却不如本科生。选择“凡事和大家保持一致”、“含蓄点,不争议”的研究生高于本科生5个百分点;选择“喜欢冒险,敢为天下先”又低于本科生8个百分点;面对未知问题,“尝试提出不同想法”的研究生竟低于本科生29个百分点。这表明研究生不是不愿创新,而是不敢创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培养方式、评价机制问题,但主要原因是缺少一个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使研究生不能承受失败之重。由于任何一项创新,都存在风险,都时时面临失败的挑战,甚至会以失败而告终。如果“不允许失败”,就意味着将一切创新和创造扼杀在襁褓之中。“不允许失败”是创新的致命杀手。因此,应当遵循创新活动的规律,优化研究生培养机制和评价机制,营造一种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生态环境,为创新失败人才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使其不因害怕失败而踌躇不前。有学者说,“是否宽容创新失败,是检验一个社会是否支持创新、善待创新、创新氛围浓厚与否的标志”。

参考文献

1陈开岩.浅论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5)

篇8

勇于批判、大胆怀疑是创新精神的能源和动力,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要真正实现学术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上获得首创和突破,做出前所未有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就意味着对现有研究成果的不满足、怀疑、否定和超越。“创造新知识不是简单地向别人学习或从外界获取知识”“创新必须有一种精神,要有一种永不满足现状、永远进取的精神。”大凡重大的创新成果,都是以怀疑、突破前人或同时代人的权威性见解为基础的。没有批判和怀疑,就无从发现问题,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就会欠缺能源和动力。为此,设计了以下问题:

(1)如何看待教科书上的知识。从不怀疑,完全接受:本科生141人,占10.1%,研究生24人,占11.43%;有怀疑,但不去深究:本科生668人,占48.1%,研究生100人,占47.62%;有点怀疑,但没提出来:本科生381人,占27.4%,研究生49人,占23.33%;怀疑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本科生186人,占13.4%,研究生37人,占17.62%;未答:本科生14人,占1%,研究生无。

可以看出,有10%以上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对教科书上的知识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48%左右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对知识缺少强烈的探索欲望;只有13.4%的本科生和17.62%研究生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理性分析,从而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这一点,研究生高于本科生4.2个百分点。还有23.33%的研究生和27.4%的本科生对教科书上的知识“虽有怀疑,但没提出来”。说明他们虽有发现问题的才气,但缺少提出问题的勇气。

(2)听学术讲座时。只记是什么,不问为什么:本科生345人,占24.8%,研究生63人,占30%;从来没想过提问题:本科生325人,占23.4%,研究生38人,占18.1%;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本科生5.3人,占36.2%,研究生70人,占33.3%;常常提问题:本科生185人,占13.3%,研究生36人,占17.1%;未答:本科生32人,占2.3%,研究生3人,占1.4%。

由此显示,听学术讲座时,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只记是什么,不问为什么”和“从来没想过提问题”的占48%以上。这表明学生缺少一种最重要的创新素质——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在认识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对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急于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个体积极思维,用理性去追问现存事物的合理性,从寻常现象中发现不寻常之处,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是创新人才最重要的心理品质。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如果对什么问题都见怪不怪、熟视无睹,认为它们理所当然就该是那样,提不出问题,压根就没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那就无从进行科学研究,也永远做不出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另有33.3%以上的学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这个数字明显高于对教科书的态度,可能是不敢直接面对专家提问题。只有13.3%的本科生和17.1%的研究生“常常提问题”。

2独立思考精神分析

独立思考是创新精神的灵魂。因为创新的成果具有与众不同的新颖性、独特性和唯一性,所以,要求创新主体能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现存事物的合理性,凡事都问个为什么,敢于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特立独行。面对一个问题,当自己意见和别人意见不一致时,如果经过缜密思考,坚信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那就要力排众议,敢于坚持,决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心和独立性。超然独立是创新人才的人格特征。

(1)面对一个问题,当自己意见和别人意见不一致时。放弃自己的看法,力求和大家保持一致:本科生66人,占4.7%,研究生19人,占9.0%;再想想,也许是自己错了:本科生701人,占50.4%,研究生95人,占45.2%;怀疑他人错了,但没提出来:本科生175人,占12.6%,研究生30人,占14.3%;坚持自己的看法:本科生429人,占30.9%,研究生62人,占29.5%;未答:本科生19人,占1.4%,研究生4人,占1.9%。

由此显示,半数以上的大学生独立性和自信心不强,偏重求同思维。而自信心和独立性又恰恰是创新所必须的。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支点,有了自信,才敢于想他人所未想的事,说他人所未说的话,发现他人所未发现的东西,做他人所未做的事情,写他人所未写的文章,别具一格,标新立异。如果人云亦云,力求和大家保持一致,那永远也不可能做出新发现、新发明。

(2)对爱和老师讨论问题的学生。爱出风头,喜欢表现:本科生180人,占13.0%,研究生39人,占18.6%;不尊重老师:本科生16人,占1.1%,研究生1人,占0.5%;不讨人喜欢:本科生167人,占12.0%,研究生23人,占11.0%;有思想,有独立见解:本科生994人,占71.5%,研究生146人,占69.5%;未答:本科生33人,占2.4%,研究生1人,占0.5%。

(3)你所崇尚的人格特质。凡事和大家保持一致:本科生55人,占4.0%,研究生17人,占8.1%;含蓄点,不争议:本科生537人,占38.6%,研究生83人,占39.5%;凡事都想问个为什么

:本科生311人,占22.4%,研究生55人,占26.2%;喜欢冒险,敢为天下先:本科生461人,占33.2%,研究生53人,占25.2%;未答:本科生26人,占1.8%,研究生2人,占1.0%。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传统文化积淀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是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传统文化中虽然不乏有利于创新的思想,但它所宣扬的“不为人先”、“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谤之”及“法不责众”的观念,使人们形成了“怕出头”、“怕变革”的保守退避心理,认为只有和大家意见保持一致才有安全感,从而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

3敢冒风险、勇于探索精神分析

冒风险、勇于探索是创新精神得以贯彻实施的保障。重大的创新成果,都是以怀疑、突破前人或同时代的权威性见解为基础的,本身就是一种冒险。而冒险总是面临未定风险,其失败的概率自然就大,往往要经历许多挫折,失败和反复,然后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这是创新活动的一般规律。正如着名发明家爱迪生所言:“我的成功是从一路失败中取得的”。

对未知问题的回答是:先放那儿,等别人去:研究本科生235人,占16.9%,研究生17人,占8.1%;无动于衷:本科生120人,占8.6%,研究生83人,占39.5%;尝试提出不同的想法:本科生770人,占55.4%,研究生55人,占26.2%;有种强烈的探索冲动:本科生235人,占16.9%,研究生53人,占25.2%;未答:本科生30人,占2.2%,研究生2人,占1.0%。

由此显示,面对未知问题,选择“尝试提出不同想法”和“有种强烈的探索冲动”的占本科生的72.3%,表明大学生思想活跃,具有探索欲望,创新意识较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生的探索冲动高于本科生8个百分点,“先放那儿,等别人去研究”低于本科生近9个百分点,表明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高于本科生,但“尝试提出不同想法”这一项却又低于本科生29个百分点,表示“无动于衷”的高于本科生近31个百分点,这一反常现象背后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4结语

篇9

构建志愿精神循环培育体系。一是加强慈善文化引导,培育向善的社会环境。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慈善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神支柱和实践指南,倡导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体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着力弘扬大学生志愿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同时,我国传统慈善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中,丰富和发展着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内涵。弘扬优秀的传统慈善文化,促成“平等、博爱”和“泛爱众”的中西慈善文化融合,为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学习环境。其次,完善培育志愿精神的长效机制,搭建社会支持平台。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保障志愿者合法权益,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认同度;规范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考核制度,表彰优秀志愿者,激发大学生践行志愿精神的热情。给予志愿精神应有的社会理解与认可,注重实现志愿者个人价值和关注大学生长远发展,提高志愿精神的培育实效。同时,社会要积极向大学生提供志愿服务的实践平台,促进大学生与社会的了解、互动,引导大学生志愿精神由“应然”走向“实然”。最后,引导志愿精神传播,营造社会志愿氛围。丰富志愿精神的传播载体,发挥传统主流媒体的优势,结合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即时性,明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深化志愿服务意识,形成弘扬志愿精神的传播效应。创新志愿精神的宣传形式,要立足于社会需求,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时尚元素融入志愿精神之中。积极评选优秀大学志愿者、志愿团体,组织扶贫帮困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捐赠活动,扩展宣传平台,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发展。二是深化大学生志愿认知,加强学校志愿教育。首先,尊重志愿精神培育原则,提高大学生的志愿意愿,深化志愿认知。自愿原则要求从思想上引导大学生自愿认同、接受志愿精神,自觉外化为志愿服务。实践原则鼓励大学生不断奉献与反思,提高道德素养和道德判断能力,形成良好的志愿精神。层次性原则要充分尊重其志愿动机的层次性,逐步将从众利他型的“我去”和主观为己型的“我要”变成自我实现型和奉献服务型的“我想”“我愿意”,实现志愿精神由认知转化为信念。其次,普及志愿服务教育,明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内化志愿精神。积极开设人文、心理、道德和技能等相关志愿服务课程,有效整合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志愿服务技能,能切实提高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同时,结合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与重大事件,学习和弘扬“奥运精神”“世博精神”,能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公民意识,明确自身的社会地位、使命和责任,在正确协调自我价值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基础上,巩固志愿精神的培育成效。三是践行大学生志愿精神,打造志愿精英团队。志愿服务是志愿精神的外化表现,参与志愿服务是践行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必然要求。志愿服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学生根据自身实际与社会需求,以个体或团体力量,在环境保护志愿服务中,深化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国内外大型赛事志愿服务中,展示大学生风采,提高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扶贫帮困志愿服务中,增强社会责任感,营造向善互助的社会风气。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需要提高思想觉悟,更强调大学生在社会志愿服务中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感悟志愿精神的丰富内涵,而志愿者的流动性和招募信息渠道单一,难以形成良好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招募阶段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介,大力宣传志愿活动的社会意义与价值,明确所需志愿者的类型和人数等信息,选拔严格遵循公平科学原则;服务阶段给予系统培训和指导,提高服务实效;评估阶段,科学衡量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实效,对突出贡献者进行奖励、表彰。

篇10

一、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散落

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查理・莱曼说,人文学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深刻的需要。它赋予社会、世界以方向、目的和意义。一个人的胸襟、个性、文化底蕴、人文精神等等均来自于他所受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教育。而一个现代社会的文化底蕴、崇高理想、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往往通过这个社会的大学和大学生的人文理性体现出来,而目前,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理应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类理想的代表、社会精神的典范,但当代的科学主义盛行、工具理性肆虐、功利追求恶性膨胀,导致了“骄子”们把自己人生蓬勃年代的坐标指向了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的追求,放眼于物质享受和金钱利益的追逐,过多的关注这些形而下层面的收获,而对生命意义的关注、对人生价值的追寻、对形而上终极信仰的追求等体现人之为人的人文精神等心灵精髓却在逐日散落,于是,源于这种精神素质的流失的一些现象时时触碰我们的眼睛,我们时时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迷茫的眼神、信念的消解、人格的虚无等,那么,是什么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呢?

二、大学生人文精神散落的归因分析

(一)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

近代以来的科技发展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端于文艺复兴之后的科学主义以科学是惟一的知识、永恒的真理,伦理的、美学的和神学的思想都将被科学的进步所排除为思想核心,强调对形而下具体知识的研究和学习。在这种实用主义、功利追求思想观念的影响下,教育抛弃了自己本具的人文主义价值理念,青睐于了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实利。著名学者石元康曾在《现代社会中价值教育为什么式微》一文中指出:“在现代社会中的大学教育体制下,接受教育者的动机及目的最主要是学一套谋生的技能。这是与经济活动有关的,而与怎样建立一个有系统的人生观完全不同的教育。如果问一个大学生他为什么要念大学?我们很难想想他的答案会是‘追求人生的道理’。他最多只会说,为了追求知识,但如果你再问他所追求的知识是做什么用时,他只能告诉你是为了将来谋生用的了,这是典型的技术教育。”在这种科学主义、技术理性的指导下,大学教育在对知识、技能的追求超过对引导人追求理想、精神、信仰和价值的引导,吞没了人文精神的养育。教育所交给青少年的只是有用的知识、能赚钱的技能,而对于人的成长、发展不可或缺的有关理想、价值、目的、人生的意义的人文精神教育很多被疏落,这种教育现实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只能是仅仅具有知识和技能的职业预备者。

(二)功利主义追求的驱动

作为现在社会的一种特殊机构与制度的大学越来越为人们追求实用和功利所左右,大学被办成培养“教育工厂”和“学术工厂”。“人们到这来读书是为了获得文凭和学位,以便找到合适的工作。毕业的学生能否找到工作,几乎成了衡量大学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大学奉行商业和经济的逻辑的许多做法固然有其现实合理性,但却没有考虑到大学教育的目的指向。看一看我们的大学校园:商行、超市、歌舞厅、酒楼、饭店一概不缺,唯独缺少浓厚的人文气息。工具理性理念的影响和市场经济的腥风血雨,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逐步走向世俗化,开始追求“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洋”、“学而优则商”,特别是随着社会上拜金主义、拜名主义、拜权主义观念的盛行,工具理性已成为社会建构与日程生活的基础,结果把手段的合理性当做了目的性来追求,从而导致了日常生活失去了其价值和意义的终极依托。

(三)大学教育使命的畸变

大学教育的真正使命“意味着教育追求无限广阔的精神追求,追求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智慧、真、公正、自由、希望和爱,以及建立与此有关的信仰。真正的教育理应成为负载人类终极关怀的有信仰的教育,它的使命是给予并塑造学生的终极价值,使他们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而不是只热爱学习和具有特长的准职业者。”然而在目前我们的教育中,唯科学主义的影响和强烈的功利心的驱使,使教育的使命发生了异化,其主要表现为:在教育目标上,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塑造;在教育内容上,重逻辑化、系统化的知识、概念,缺乏对于学生价值、情感、意志、责任等方面的引导;在教育方法上,多陈旧呆板,少艺术创造;整个教育过程情调控制、纪律、训练、塑造,至少自发、冲动、感染、熏陶,只发展了学生的科学理性,而忽视、淡化了人文精神,结果必然造成学生全面发展与专业训练的分裂,理性与情感的对立,科学认识与到的审美的隔离。这不仅是人的生命的扭曲,更是时代与社会的悲哀。

三、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科学主义的飓风、功利主义的追求、大学教育的移位致使大学生疏离了大学教育的精神、信念、价值之网,如何帮助处在“人文精神失落”、“意义危机”、“价值迷茫”中的大学生建立温厚弥久的精神家园,便成为当前中国大学教育的最基本、最紧迫的任务。

(一)重塑大学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

所谓大学教育的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是指大学教育要以人文精神作为自己的思想和理想,强调大学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和对灵魂塑造以及引导他们对智慧的追求。反对大学教育中的科学主义倾向和对功利目的的追求,主张大学教育关注生命、追求价值、活出意义。其实,人本主义理念是东西方早期教育的共同特征。古希腊教育家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追求智慧,实现心灵转向。孔子重视心向往之的智慧;老子注重“为学”以增加知识,“为道”以提高智慧、提升精神。因此,我们今天更有必要重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就必须首先重塑大学教育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

(二)建立大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取向

我们要想使我们的大学教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成为我国社会和人民的精神向导与灯塔,首先就应当确立一种正确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也就是说要以人文主义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改革,从人文主义的观点出发来建构教育的灵魂,寻找教育的真谛和失去的“自我”。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主张大学教育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大学教育的核心,自觉反对科学主义思潮、功利化追求在教育中的泛滥,发扬的人道主义精神,真正把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一切服从于人的需要,切实确立起“人”在当代中国的大学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只有这样,我们的大学教育改革才有明确的方向,才有精神动力,才有自己的灵魂和精神家园。

(三)重视教育对大学生生命的终极关怀

人之不同于动物在于人是一个道德的存在、意义的存在。追求意义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根本,是人类精神家园。人无法忍受无意义的生活。“意义是人生存的依托和庇护所,是人的精神家园。意义的坍塌将动摇人的生存基础,使人沦为迷失方向的孤独存在物。因此,无论是单个的人还是社会都无法忍受意义缺失的生活。社会倘若不能给其他成员提供一套值得信仰的人文价值系统和可接受的人文价值标准,那么,这个社会必然出现价值紊乱、信仰真空和精神危机。”因为“人对意义的追求和创造过程,就是人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主体性,在自然世界开创属人世界的过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丧失或破坏了通过创造意义、变意义来引导人们的追求的文化功能,社会生活很难不陷入混乱之中。”鉴于此,我们的大学教育就不应当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死的知识、技能、技巧,而应当饱含着对人的生命的关怀、对人的终极价值的关注。大学教育不应当只成为我们追求功利的一个手段,大学教育应当回归到它的本真意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形成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养成学生的关爱情怀,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

参考文献:

[1]张汝伦.人文主义的大学理念与现代社会[J].天涯,1997.

[2]杨德广,晏开利.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李政涛.没有灵魂的教育[J].方法,1998.

[4][日]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卷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5][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篇11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意识发展,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大众文化日益突出的特点。无论是衣食住行,广告传媒,还是影视网络,美的因素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无论美是人们生活的内容,还是人们生活的手段;无论美是目的还是过程,它不仅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和听觉,更影响着人们的心灵。相应地,美育应该被人们所重视。然而就是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领域,美育却被人们忽视了。毫不夸张地说,在功利主义的教育模式下美育已经远离了教育者的视野,而大学生作为审美主体的地位也随之失落了。而功利主义恰恰是大众文化的特征,因此在大众文化的背景下来讨论大学生的审美主体特征,是非常有意义的。

1 大学生审美主体的地位日益明显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无论从学科设置的角度看,还是对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实际情况的分析,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但是正因为美育渗透在各个阶段和各个学科中,在高等教育前面没有专门的独立学科承担这个任务,再加上应试教育体制的消极影响,就使得高等教育的美育任务尤为突出。而实际上,我国的高等教育是非常追求学术化、专业化、职业化、标准化的,这就使得美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鸡肋”。另一方面,随着大众文化的飞速发展,审美越来越成为大学生重要的生活内容,他们作为审美主体的地位与认知主体相比也越来越重要了。

作为一个主体性存在的人,有各种不同的身份,审美主体就是人多种身份中的一种,大学生也不例外。在生活和学习中,大学生总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不同的活动,这就意味着他们要不断变换着自己的身份以适应自己所选择的活动的需要。在课堂上、考场上、和教材面前,他们自然是认知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体,这也是他们身份的最重要的证明。然而“最重要”不等于“唯一”,除此以外,当代大学生还有一个重要的主体身份—审美主体。

一个人若要取得审美主体的身份,不仅要有一定的主体条件,还要有具有一定审美属性的对象,并在一定的审美实践中得到验证。一方面高等教育为大学生成为审美主体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知识准备和较为深厚的文化修养准备,另一方面大众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了无限的审美对象,这就使得大学生在作为审美主体成为一种很自然的事情。谁能说他们坐在电影院跟着演员学习口语交际呢?自然你也不能说他们在听流行音乐是为了应付考试。

2 大学生审美自觉性提高

在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的审美自觉性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在大众文化的背景下表现得更为突出。

首先大学生的审美自觉性表现为审美追求自觉。一方面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接受者在大众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审美接受者也往往通过审美实践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关于这一点大学生自然是比中小学生自觉得多。另一方面,在理性、制度、秩序的影响下,大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往往是被动的,在智育、德育领域内他们与教师与学校之间往往无法实现真正的民主与平等的关系。然而,在审美领域内无论审美主体文化素养和社会地位有何差距,在审美对象面前他们也只有凭借感性与想象来把握它们,这种平等的关系,也使得大学生可以比较轻松的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在选择活动领域的时候,他们在选择审美的机会就要大一些。毕竟选择参加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大学生要比选择待在实验室里的人要更多、更快乐。

其次大学生的审美自觉性还表现为审美鉴赏与传媒自觉。随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到来,加上大学生的个人空间相对要比以往宽松许多,他们更需要通过审美的实践活动来充实自己和提高自己的境界。从视觉上和听觉上,大众传媒为他们提供了无限的审美对象,他们也会在审对象的同时看到自身审美能力的增长。他们不仅仅是从影视作品、广告传媒、门户网站那里获取一种审美体验,更重要的是将自己的审美经验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甚至自己成为审美生产者。于是他们可以争相装扮自己的博客或者QQ空间,还可以在大学生社团里开展COSPLAY、街舞比赛、歌咏比赛,当然还自己可以拉赞助,自己做广告……由此来积极培养自己富有个性又健康高尚的审美趣味,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大学生在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误区

虽然大学生作为审美主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且他们的审美自觉性也在日益提高,但是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们的审美实践活动也有一些消极影响。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文化快餐,远离艺术经典。由于大众文化的“新陈代谢”速度非常快,大学生作为受众常常没有时间与精力去执着于某一种审美现象,只有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随之而更换自己的审美习惯。至于那些需要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来进行审美观照的艺术经典,只好束之高阁了。

(2)审美能力片面发展。审美能力是由感觉力、知觉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情感力、思维力等构成的一种综合能力。而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审美对象往往是视觉的,听觉的,或者视觉加听觉的,这就决定着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往往停留在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上,而对于审美想象力与审美思维力是相对欠缺的。这种不平衡最终会影响大学生片面发展的。

(3)审美功利性明显。大众文化为很多艺术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使它们都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但是艺术本身是超越功利的,这又与大众文化的功利性相矛盾,而这却是共生的。大学生在审美实践中难免也受此影响,将艺术与技术相混淆,或者将有形的和无形的市场看作审美的前提。

诚然,大众文化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其中鱼龙混杂的现象也非常多,人们的评论也是喜忧参半,但这正是它自身的特点,毕竟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必然趋势。大学生处在大众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虽然在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传统文化的矛盾中面临着许多选择和疑惑,但是他们毕竟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过程中确立了自己作为审美主体的地位,随着审美自觉性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必然会解放自己的思想,克服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在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大厦中起到主力军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12

A study of the value of school sports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ge spirit construction

HUANG Zi-xiang

(Department of Publicity and United Front,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1,China)

Abstract: Sports culture and college spirit are closely related; studying sports culture’s in-depth influence and its roles in college spirit construction is significant for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Such elements as freedom, excellence, unity and innovation pursued in sports culture are connotations which should be contained by college spirit, while value contradictions of sports culture form reflections in college spirit. In the long ru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culture should be completely blended into the connotations and presentation process of college spirit, there should be new orien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for traditional cultural conceptions such as elite culture, and the establishment, implementation and steady extension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ions such as lifetime sports should be promoted.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sports culture;college spirit

体育文化是一种为大家所熟悉的社会文化现象,大学生不仅是体育文化的受益者,也是创造者,因此大学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存在诸多交集。少年强则中国强,具备阳光健康的体育文化,才能张扬奋发图强的大学精神,进而提升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这种内在联系看,探讨体育文化的深层次影响及其在大学精神建构中的作用,对于未来的文化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文化与大学精神联系紧密,在任何时候体育文化都为大学精神提供源泉和支撑。

1 体育文化在大学精神中的应有之义

体育文化在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社会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的精神动力之一,也是新时期我国体育发展的精神动力[1]。

1)以强健之体魄求自由之精神。

无论是在比赛中超越自我,享受胜利的喜悦,还是在持续锻炼中实现体质上的增强,都是人们突破界限对自由的获取。在对“体育文化”的诸多界定中,“自由”是一个经常出现的关键词。对自由的向往体现了体育与游戏的紧密联系,如许多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就是游戏的延伸,游戏是自由的象征,虽然存在规则,但不依赖规则,可以独立存在[2]。基于战争、生存和劳作需要的训练不是体育的本质,仅是适应外部环境的附属功能,只有基于身心发展的自由要求,体育才不会异化或被外化。马克思[3]在谈及异化问题时说:“工人在他的产品中的外化,不仅意味着他的劳动成为对象,成为外部的存在,而且意味着他的劳动作为一种与他相异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并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意味着他给予对象的生命是作为敌对的和相异的东西同他相对立。”如果缺乏自由,那么体育之于人,将同样面临劳动产品之于工人的敌对和反制关系。

2)以艰苦之奋斗求卓越之目标。

体育活动与竞技比赛是两种不同的运动模式,但竞技比赛在客观上对体育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体制优势,中国在许多项目上取得领先地位,尽管对资源内耗的巨大代价质疑声众,但通过艰苦奋斗实现卓越目标的拼搏精神客观上成为国家和民族的骄傲,这些运动员更是大学生的励志榜样,与大学精神相互契合、相生相长。纵观历届夏季奥运会中国的金牌数和排名不断攀升,并在2008年达到51金排名第1的顶峰。这些成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显而易见。根据权威的电视收视和广播收听市场研究机构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CSM)的数据,2008年北京奥运会掀起连续十多天收视热潮,到其闭幕式时,收视观众规模达到6.58亿,占到当时全国电视总人口的53.7%,收看时间超过1小时的观众比例高达33.9%。

3)以兼容之度量求团结之合力。

体育发展的一个主要维度,就是不同体育文化之间发生联系的过程。“与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相同,早期高度分离、零散的体育文化逐渐汇聚成几个较大的体育文化区域。在20世纪中,现代体育突破欧洲和北美地域真正发展成为世界体育,最充分、最全面、最深刻地展现了它的内在统一性:从体育的形式、体育的组织方式到对体育价值与功能的理解,从穷乡僻壤的学校体育课堂到各种大型运动竞赛,人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相似性”[4]。这种海纳百川的兼容度量与大学精神中的和谐元素相契合。例如,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高校的民族工作就有重要意义。普通高校举办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招收非生源定向培养和内地班、新疆高中班学生,是党和国家加快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特殊政策,同时也是高校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工作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促进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融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于大学体育之中,可以有效地促进民族团结。通过体育交流,既能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又能增进民族感情,消除因地理环境、生活方式、传统文化带来的隔阂[5]。

4)以协同之默契求创新之发展。

协同意识强调既要发挥主力运动员的重点突破作用,也要发挥其他运动员辅助进攻的支撑作用。协同意识还强调团队内部密切的协作互助,有相当强的整体效应[6]。协同意识所形成的默契是团队发挥整体实力的剂和助推器,也是整个团队不断创新、共同发展的前提。在运动队中,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位置、任务以及自由发挥的空间,某个队员竞技状态的突出表现可以带动整个队伍的士气,但整体状态的提升还必须依靠所有人的协作。在体育文化层面,协同创新精神是一种更为直观和直接的经验体现,这种体现将为大学精神的最终成型奠定坚实基础,为高校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内驱力。

2 体育文化中的价值矛盾及其对大学精神的映射

1)对获胜的过分侧重产生功利性影响。

“参与”和“获胜”涉及到人在体育比赛中究竟是追求超越自己和对手,还是一味想要赢得比赛。前者目标趋向体育本质,追求超越,不断奋进;后者过于功利和短视,难以用健康的心态看待比赛过程,无视或不理解体育真义,甚至以损害体育真义为代价换取胜利。“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已经成为现代竞技体育的主要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而今人对这种体育精神的理解为何偏离初衷,究其原因,在于以古代奥运为主体的体育文化具备了深厚的哲学基础,即包涵、教育理念、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在内的古希腊哲学。在此基础上的竞技是展现真实自我的方式,英雄崇拜满足了对个人价值充分尊重的前提条件,“获胜”和“参与”并不冲突,对于古希腊人来说,智育、德育与体育是一体的,“参与”是常态,不单是在比赛中获胜的人才是英雄,在“参与”过程中,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也是英雄。而当下的竞技体育却缺乏应有的哲学基础、崇高理想和历史积淀,所导致的结果是在体育文化价值取向上的“心口不一”:口头上是“重在参与”,内心则倾向于为获取胜利不计伦理道德上的得失,尤其是公众意识的缺乏,忽视自身作为公众形象在犯原则性错误时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环法7冠王阿姆斯特朗,由于多次服用禁药,其职业生涯中获得的7个环法冠军头衔被剥夺。“环法传奇车王”、“无畏的抗癌斗士”、“组建慈善基金的爱心人士”……公众一直给予阿姆斯特朗崇高的赞誉。这种颠覆性的转变,强烈冲击了崇拜体育明星的青年学子们,产生的影响难以估量。明星崇拜是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体育明星是大学生“英雄世界”的主体,其“榜样”作用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一是过度的求胜心理导致大学生长期处于焦虑之中、压力之下,不少大学生常常在与他人的“横向比较”和与自身的“纵向比较”中迷失自我,忘记了学习的本质和乐趣,忽视了大学生活中其他多姿多彩的存在,正如竞技者忘记运动本身的欢乐,或者无法意识到体育作为文化及精神的存在。二是非理性的消费观使校园体育活动蒙上物质化和异化的阴影,不少大学生追逐体育明星穿戴或代言的名牌,为此不惜倾囊求购,甚或以荒废学习时间为代价打工赚钱,目的仅仅是一次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消费。

2)追求自我突破的初衷让位于利益操控,对个体的忽视背后是其难以摆脱的依附性。

在古代希腊,体育是愉悦的,纯真的古希腊人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进行各种不流血的高贵竞技,并从中收获愉悦。而罗马人更喜欢武力冲突带来的刺激。“希腊人的欢乐来自于人与人的体育游戏;而罗马人的欢乐则在于观赏奴隶们的互相残杀”[7]。当然这样的场景在文明社会已不复存在,但细看当前一些商业化的体育比赛中已然变味的竞技活动,似乎仍然能够找到古罗马角斗士的踪迹。其共通之处在于,鼓励观众通过观赛获取刺激,并通过异化体育强化这种刺激,反过来吸引观众达到经营者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虽然没有古罗马时期那么残酷,但由于赛场的刺激与利益成正比,体育变成演出,遭受肆意编排,体育的精神原旨被淡化甚至遗忘。于是就有了足坛黑幕,官哨、黑哨、假球、使中国足球跌入谷底。

回望大学文化,功利主义所衍生的依附性导致大学的自由独立精神总是画地为牢。学习与就业、经济收入日趋紧密,教育成为一种变相的长期投资,导致教育产业化呼声不断[8]。大学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及国际化等功能发展上愈发缺乏自主性,高校资源配置过分依赖各类项目和工程,跟项目赶工程“跑部钱进”的现象时有发生。

3 体育文化与大学精神互促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考

1)体育文化应融入大学精神内涵及其呈现过程。

作为赫胥黎《天演论》的翻译者,严复提倡“自强保种”,其途径是鼓励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救国图强必须以“民之手足体力”为基础。作为中国大学精神的传播者,对大学教育胸怀远大抱负。面对当时救亡图强的国家局势,十分重视人才,并形成了培养“完全人格”的先进理念,其中,对体育尤其重视:“夫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最重要之事为运动”,并认为次在智育,更言德育,将体育置于首位[9]。他在《对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提到的“有健全的身体,始有健全的精神”,正是他为北大树立的大学精神的基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前文论及体育文化在大学精神中的应有之义,但现实中“应有”仍未真正转化为“实有”,大学精神无法从中汲取优秀养分。另一方面,体育文化也与大学精神存在隔膜,未能以大学精神为引领,充分发挥体育文化对高等教育及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常见现象表现为大学生体育意识淡漠和认识偏差。有研究者总结出“三多三少”的问题:“以局外人的心态欣赏议论的多,亲自参与的少;被动的应付一时的考试或达标的多,主动长期坚持锻炼的少;关心体育分数的多,追求体育的真正价值的少。”[10]以此为参照,大学文化中所弥漫的竞争意识同样发生了初衷被扭曲的现象。本应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却充斥着无数考试和竞争,个人的发展程度完全依赖证书、奖状等物质性标志来呈现,无法顾及个人真正价值的实现。

推动高校体育文化发展应使其充分融入大学精神的展现过程。物质文化层面,应当努力形成标志性的体育建筑、设施,这是大学体育文化的物质财富。哈佛大学的学生因为哈佛运动场而自豪,正是这个凝结了无数美好记忆的运动场改变了橄榄球运动的历史,这不仅是大学体育文化的里程碑,更形成了优秀的大学精神传统。

在行为文化层面,应当存有长期坚持、定期举行、不断完善和创新的体育赛事项目。无论对于参赛者还是普通观众,这都是一种文化洗礼,并作为精神烙印由学生们带进社会。例如持续近200年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对抗性划船赛、清华大学的马约翰杯学生运动会等等,记录和传递着大学体育文化的历史、个性、人物,成为经典的文化符号。

在精神文化层面,应当使大学里的各种体育活动蓬勃发展,使其能够有效承载每所大学独特的精神气质。同时,也能通过不断地突破和创新,赋予大学精神新的内涵,形成新的呈现方式。

2)精英文化等传统理念应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到新的定位和传播。

从教育发展史可以看出精英文化一直存在于教育活动的各个阶段,即使在高校扩招、规模膨胀的趋势下,拔尖选优与有教无类等悖论依然并存。作为指挥棒,精英文化本身不应该承载道德衡量和价值判断,不能简单论及好坏优劣,因为关键还是在于指挥者对于这一指挥棒的使用。对于体育文化来说,高水平竞技运动属于精英文化,但体育精英文化发展的方向不是要成为资源的掠夺者,使资源完全倾斜于竞技运动,简言之,不是要构建贵族化的精英文化,而是要构建理想的精英文化。“理想的精英文化表现为高尚道德的自持,对知识的无尽追求,以及对全社会的强烈责任心”[11]。因此必须以理想的精英文化为引领或榜样,带动体育大众化格局的调整和完善,形成体育强国文化。

精英文化的异化表现为:一是不追求身心的精英化,偏向追求科技装备、物质环境等身心之外的高端化,正如前文所述的大学生体育消费的“透支”现象。二是将精英的内涵局限于成功者或胜利的一方,这是贵族化的精英文化,或者说精英文化被曲解或利用的体现,企图永远占据顶层位置,必然忽略求胜的本意,使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实质上是文化的退步。三是过分追求完美。对完美的偏执追求使体育体制存在很大的缺陷,这个缺陷表现为牺牲众多体育人才来成就仅占极小比例的尖子,而且这些尖子运动员被视为“精英”也只是在他们处于巅峰状态的人生阶段,随着年龄增长状态下滑,他们也会被遗弃,不少冠军运动员退役后处境窘迫艰难就是例证。

转变精英文化的引领方向,尤其在大学文化、大学体育文化中倡导新的精英文化内涵,是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根本性内容之一。只有以人人都精英化为出发点,榜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大众与精英才能找到平衡点。

3)推进终身体育等科学发展理念的树立、践行与稳定延续。

体育文化得以传递的主要方式是体育教育,而终身教育、终身体育是教育和体育的顶层目标,是大学精神对人的发展的至高要求。终身教育是对现有教育格局的创新和升华,是面向未来教育体系的战略指向,它所要覆盖的是人们生活各个领域并贯穿整个一生,其目标是个人与社会和谐共融,包括人对社会的适应,和社会对人的发展的促进。终身体育的基本思想是从终身教育学说中派生而来的,它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指导及教育[12]。终身体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二者的树立贯穿人生的每一个时期,相关研究表明,体育人口与文化发展水平成正比。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而言,大学应该是牢固树立终身发展理念的最重要时期。其原因在于:一是高校处于教育发展的顶层,汇集了众多富有活力且乐于接受新理念、新思想的青年,他们思想日趋成熟稳定,易于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观念并能稳固延续。二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冲突仍然存在于中小学之中,终身发展的理念缺乏生成的土壤和环境,只有大学在一定程度上具备这种条件。理念和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在大学推进终身化理念的共同践行,需要充分建设和完善以终身教育、终身体育等终身发展理念为核心的成熟的校园文化,高度重视大学生终身发展意识的树立,终身发展能力的培养,并传授其终身发展的技能。从整体上形成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文化,为理念践行营造大环境。

参考文献:

[1] 杨文轩,冯霞. 体育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 体育学刊,2006,13(1):4-7.

[2] 于涛. 体育哲学研究[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64.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7.

[4] 谭华. 体育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6.

[5] 马艳军. 民族传统体育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 人民论坛,2012(9):200-201.

[6] 黄莉. 中华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与思想来源[J]. 中国体育科技,2007,43(5):3-17.

[7] 李力研. 历史进步的精神杠杆——古奥运会之后的“体育精神”及对历史的影响[J]. 浙江体育科学,2000,22(4):1-9.

[8] 何中华. 现代语境中的大学精神及其悖论[J]. 文史哲,2002(1):9-16.

[9] . 在爱国女学校之演说[G]//教育名篇.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6-49.

篇13

京剧是我国的国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京剧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了特定的流派,这些流派无论是唱腔还是表演都展示了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其中梅派是最具代表性的流派之一。

2008年末的贺岁大片《梅兰芳》通过“死别”、“生离”、“聚散”三部分,讲述了“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传奇的一生。这部影片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让观众在充分感受京剧艺术美的同时,更为剧中展现的梅兰芳不屈不挠的抗日民族气节而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高度洗礼。可以说这部电影借助影像为京剧艺术的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让观众在欣赏影片的同时,提高了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境界,达到了知、情、意的交融统一,为个体人生意义的实现提高了精神动力。这部影片的出现,为当今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内容、思路和途径。

一、影片展现了独树一帜的梅派京剧艺术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通过优秀文化的授受。使大学生树立高尚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梅兰芳(1894-1961)出生于梨园世家,他8岁学戏,10岁登台,20岁左右就成为当时颇有影响的旦角演员。梅兰芳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四大名旦的出现,标志着京剧表演艺术走向又一座高峰。四大名旦中又以梅兰芳的“梅派”唱腔影响最大、仿效者也最多。在电影《梅兰芳》剧情的推进中,大师曾演过的经典剧目的片段贯穿始终,特别是第一部分以梅兰芳初露锋芒和老艺人十三燕梨园争霸的故事中,由余少群扮演的梅兰芳充分展现了扮相俊美、唱腔婉丽、表演优雅的青年时代大师的风范,使观众在满足视觉观感的同时,在听觉上也充分领略了梅派京剧艺术的魅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梅兰芳的唱腔在总体上是以继承前辈旦角演员的唱法为主,长期为梅兰芳操琴伴奏的著名琴师徐兰沅,曾提到梅兰芳的艺术是“通大路,集大成,广博精深”。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他的唱腔是集传统旦角唱法的大成。梅兰芳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他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创造了醇厚流丽的唱腔,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成为当时京剧旦角唱腔的杰出代表,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京剧旦角唱腔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梅兰芳在京剧艺术方面的另一个成就是用“移步不换形”来诠释京剧艺术的发展规律,“移步”,就是改革,就是创新,“不换形”指的是京剧的本质形态不变。“移步不换形”不但是梅兰芳当时在排演新戏和创作新腔时的一贯做法,而且对当代京剧艺术的改革实践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梅兰芳之所以被后人尊为“京剧艺术大师”,除了他的唱腔上的创新与成就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梅兰芳待人谦和,洁身自好,人品在梨园界内外有口皆碑。梅兰芳不仅是中国京剧艺术的代名词,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抗日英雄的杰出代表。

二、影片展现了一代京剧大师的抗日爱国魂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然向上的精神状态。”因此,在进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时,要始终坚持把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融入当中。

(一)京剧文化的传播使者

1919年、1924年和1956年,梅兰芳带着京剧,三次访问日本。影片中记述的是1930年,在政府与民间的支持下,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一批京剧表演艺术家到美国访问演出。演出的剧目有《贵妃醉酒》、《汾河湾》、《霸王别姬》、《春香闹学》、《刺虎》、《虹霓关》、《天女散花》、《芦花荡》、《青石山》等剧目。梅兰芳一行所到城市有纽约、芝加哥、华盛顿、旧金山、洛杉矶、圣地亚哥和西雅图等,共演出72天戏,每次演出都受到热烈的欢迎。著名戏剧理论家斯达克・扬发表评论说:“在梅兰芳的艺术表演面前,我们感到卑微。他的表演已到了完美的地步,将你带到梦境一般的艺术殿堂。”

另外,在1935年和1952年,梅兰芳两次率团到苏联访问演出,出色的京剧表演和丰富的京剧文化给苏联的表演艺术家与表演理论家极大的启发。

梅兰芳到国外的数次访问演出,使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走出国门得以传播,也让外国观众从京剧艺术中认识到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二)拳拳抗日爱国心

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文化素质教育,不仅是一种优秀文化传递的方式,同时也是某种精神、情操的传递与弘扬。

1931年“九・一八”后,梅兰芳迁居上海,他排演《抗金兵》、《生死恨》等剧,宣扬爱国主义。抗战爆发后。日伪想借梅兰芳收买人心、点缀太平,几次要他出场均遭拒绝。梅兰芳考虑到在上海不能久留,遂于1938年赴香港。他在香港演出《梁红玉》等剧,激励人们的抗战斗志。1941年香港沦陷后,他安排两个孩子到大后方读书,自己于1942年返沪。在影片《梅兰芳》中,黎明扮演的梅兰芳为了拒绝为日伪演剧,蓄须明志,深居简出,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电影《梅兰芳》,在影像的世界中为广大观众传递着中国优秀的京剧文化和闪光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影片传递出京剧文化与大学生素质培养之间的异质同构关系

与其它地域色彩强的地方剧种相比,京剧,是无界限的,东西南北都有它的知音,许多外国人称之为“中国歌剧”。京剧,是优秀的 中国文化典范之一,梅兰芳在《谈谈京剧的艺术》一文中曾总结说:“京剧是继承了传统的说唱文学,又加上歌舞表演的综合戏曲形成。它把无限的空间都融化在演员的表演里面,又利用分场、连场、套场,使故事连贯,一气呵成。演员的表演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从传统的表演方法中。可以看出京剧的舞台设计,不是写实的设计风格,而是一种民族戏曲歌舞化的写意风格。”

电影《梅兰芳》通过“死别”、“生离”、“聚散”三部分剧情的展开,让观众在感受跌宕起伏的情节时,也欣赏到了一幅幅京剧表演的优美画卷。京剧是融文学、舞蹈、音乐、美术诸多艺术门类的综合艺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的京剧文化是不可忽视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

(一)角色行当的多样化

京剧的行当,从大类来分,分为生、旦、净、丑,每一大类又可细分为许多行当。戏曲长期运用角色行当来表演人物,让演员、观众从角色上把握人物的忠奸善恶、富贵贫贱,让观众去考察演员的表演技能。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此,高校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还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来组织大学生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以便他们毕业后能尽快地从学生角色转换到社会角色,尽早地融入社会。

戏曲的角色行当虽与社会角色行当不尽相同,不过也有相通之处。戏曲表演追求“演什么象什么”,塑造的人物要符合剧中角色的要求,不然,表演痕迹太多有失真之嫌。通过对京剧的欣赏、对京剧角色行当的了解,甚至学唱几段京剧唱段有助于唤醒学生的角色意识,强化学生的角色观念,这对于大学生将来踏上社会,处理好自身与工作、社会的关系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二)个性化的脸谱

京剧脸谱是京剧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脸谱,即根据人物的类型不同或具体人物性格的突出之处,用各种油墨与水粉在演员的面部以各种色彩、线条。勾画出相对固定的图案。

脸谱的主要功用是让观众分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生、旦是戏中的男女主人公。一般都是正面角色,所以都是面部为不化妆的本色俊扮。脸谱在净角的脸上用得最多,因为净角可扮正面人物,也可扮反面人物。

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思想品德、专业技能、科学文化、创新能力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素质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获取广博知识,还在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是激发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发展学生独特个性的全方位教育。

通过对京剧脸谱个性化的认识,结合京剧优秀剧目的观赏,有助于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处理自身与他人关系的能力,这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三)音乐的民族化

民族,“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一个民族的文化,包括音乐文化,也必然表现该民族所特有的“共同心理素质”,并成为这个民族心理的外化形式。京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之一,京剧的音乐和唱腔无一不展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京剧音乐,是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特征在其音乐中的外化体现。

当今社会,处于一个文化多元存在并发展的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接受各种文化的信息。大学生,因为其年龄、心理的特征加上其他各种原因,对民族音乐文化包括京剧在内了解甚少,但只要通过适当的教学模式和情境设置,民族先天遗传的文化基因就会唤起大学生的民族亲切感和认同感。无疑。影片《梅兰芳》通过影像特有的视觉和听觉的双重的冲击,可以在激发大学生艺术审美心理之余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接受一次精神的高度洗礼,从而产生艺术的心理效应,达到唤醒他们民族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自豪感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