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体育时空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体育时空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体育时空论文

篇1

草根航空体育组织面临的问题虽然航空体育面临着有利的改革机遇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特别是草根航空体育运动,与体制内体育民间组织不同,草根航空体育组织的主要社会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管理和相应的组织资源等,主要来自于市场和社会。其基础在于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所带来的民主化和广泛的公民参与,其基本特征具有转型时期典型的多样性、自发性和随意性,生存在体制默许的边缘地带。在政府控制着巨大社会资源的前提下,草根航空体育组织获取资源的制度化渠道有限,由于大多数的体育草根组织处于“非法”状态,因而从政府得到的体制性资源很少或者根本无法获得来自于政府的资金、人力、组织网络等各种有利资源。草根航空体育发展受限的政策原因草根航空体育发展受限的原因主要是政策上,而政策上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国家航空空域管理政策对空域开放的程度低;二是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对航空体育运动重视程度不高,管理体制与模式不能有效满足该项目广泛依靠社会发展的需要。草根航空体育组织自身机制问题在运作机制上,草根航空体育组织尽管在形式上具有社团所应具备的内部组织构架,但其运作只为办事机构的少数人操作,不存在权威有效的权力机构和科学民主的决策机构,更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它既没有国家的资金投入和支持,也没有形成相对规范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发展模式,缺乏规范的准入标准和飞行教学,行业准入标准也不尽完善和健全,往往给世人呈现出游兵散勇的印象,大众对航空体育运动的了解缺乏整体和全面的认识。由于航空体育的双重特性,它的发展对于社会资源、对于地方政府的依赖,比其他体育项目要强。从事航空体育的运动员里,除了跳伞是国家队以外,剩余的几乎都是草根来自社会各行各业,连半专业运动员都不算。“同为冠军,不同礼遇”现象的背后国家对航空体育投入和重视不足,表现在很多方面,最明显的区别是与国家的金牌战略的运动项目相比,金牌战略的运动员们由国家出资培养训练,一旦拿到世界冠军,大到国家,小到各级政府都会有不同程度和形式的奖励,可是作为本身就非奥运项目的航空体育运动来说,所受的关注和支持就微乎其微,据了解09年6月份在克罗地亚举办的第五届世界滑翔伞锦标赛中,北京某航空运动俱乐部个人会员张树鹏以优异的成绩勇夺(定点)冠军,实现了中国航空体育运动在世界滑翔伞比赛中该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这是零的突破,可远不如其他固定夺金项目的金牌累积。同样冠军,不同礼遇,这也揭示了草根航空体育发展的尴尬。草根航空体育发展受限的社会原因草根航空体育组织发展受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宣传、扶持力度不够。现阶段我国举办或承办的赛事产业化程度相对较弱:赛事质量、水平还不能达到高观赏性的品牌赛事的要求;赛事无型资产难以形成品牌,不易得到市场认可;赞助商往往忽视航空体育这个潜在市场,或因缺乏媒体的关注不能达到赞助商的预期宣传效果等问题使航空体育赛事鲜为人知。近年来,社会上对草根体育社团在体育事业以及全面健身中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但总体而言,对于体育类的民间组织、特别是对体育类草根的宣传和政策扶持力度还很不够。同为冠军,不同礼遇就是鲜明的例子。航空体育发展一方面需要国家的投入和扶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利用民间资本,走社会化、产业化道路,带动航空体育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篇2

1.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1.1内部会计控制观念和意识淡薄。许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内部牵制和内部监督阶段,还有很多人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也有的高校把内部控制看作是一堆堆的手册、各种文件和制度。即使已经制定出相应内控制度的高校大多也只是停留在“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给人看”的表面文章上,制度的落实存在很大的问题。遇到具体问题的处理,以强调灵活性为由而不按规定程序办理,大事小事校长说了算,无视会计法律法规的存在,有章不循、执法不严,造成内部控制严重失效。

1.2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内控制度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内部控制范围不全面。如高校往往强调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的内部控制,而弱化对科研经费和银行贷款的内部控制;对各项收支账款有较明确的内部控制措施,并严格地执行,而对各项往来款项的审批手续却不全,控制也不严格;二是内部控制的内容不全面。如有些高校未建立重大建设和投资项目论证、决策机制等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对外投资决策程序不合规范,风险增大。三是内部控制执行不严。有些学校虽建立有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严格执行,制度形同虚设。

1.3预算管理不完善,管理水平急需提高。随着高等学校的发展,决定资金流向和使用的预算控制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越来越重要了。但由于对预算控制的不重视和对预算控制管理的不科学,使得高校预算控制管理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二是预算缺乏权威性和严肃性。三是预算缺乏差异分析。许多高校只重视预算编制、执行,而忽视预算执行结果分析, 对预算执行情况往往不做分析,主管部门对资金是否存在盲目使用、执行效果如何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能为改进预算管理提供参考,不能为来年的预算合理、有效打造基础。

1.4财务会计系统薄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内部会计控制人员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有些高校对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不够重视,近几年来经济业务增加的新内容较多,给会计核算增加了不少难度,而会计人员业务知识再教育的松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二是会计核算不规范。比如预算外收入挂在往来帐上,以此来隐瞒收入。对经费的收入、支出核算缺乏基本的控制意识,如应收学费、产业管理、投资收益等应收数完全由下面报,财务部门没有按有关合同、协议计算核对应收多少,造成应得收入的流失;

1.5忽视财务内部稽核和内部审计的作用。目前不少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检查流于形式,有的高校财务部门未设立稽核岗位,有的高校虽设有内部稽核,但职责不明确,未发挥有效作用。另外一些高校的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有效,使执行内控制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大为削弱。

2.完善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2.1树立正确的内部会计控制观念和意识。内部会计控制是贯彻《会计法》的需要、是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需要、是保证高校资产安全的需要、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因此,各个高校应当转变原有的观念,把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统一到这些规定上来,树立正确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

对此,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同时,要深入开展有关内部会计控制的宣传工作,提高师生员工对内部会计控制重要性的认识。最关键的是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发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才能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2.2建立健全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管理能力。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控制学校内部的一切经济业务,使之都能严格按照计划规定的预期目标进行,以保证学校计划任务的完成,最直接的目标是防止差错和舞弊行为。一是以预防控制为主,事后控制为辅,防止学校的管理发生无效率或不法行为。二是注重程序制约,对主要业务的控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执行、记录、检查等控制程序,特别是对外投资、物资设备采购、基建项目招投标、学生招生等。三是注重责任牵制,在机构设置与岗位分工时,一定要明确各部门组织及上岗个人应承担的责任范围并要规定追究、查处责任的措施与奖惩办法。

2.3建立严格的全面预算控制制度。利用预算对高校内部各部门、院系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促使高校决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而加强高等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其一是建立严格的预算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的授权批准的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确保预算工作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其二加强预算执行控制。在合理的预算编制基础上,高校应该加强预算的执行与监控。各部门应围绕预算指标,落实组织收入、控制支出的权利和责任,在预算范围内开展办学业务。

2.4会计系统控制。会计系统控制是高校内部控制的核心,其关键控制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财务收支的审核监督。对财务收支监督的内容包括:资金来源、资金管理渠道、资金支出范围和支出标准等,监督的重点是合法性问题。对收入的审核监督应注重收费项目和标准的合法性,有无挪用、截流、转变资金性质的现象;通过加强财务收支这一关键环节的控制,可以及时堵塞漏洞、防止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二是建立高素质的内部会计控制队伍。内部会计控制所采取的一切措施、方法和程序归根到底都要由人来执行,建立高素质的内部会计控制队伍是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关键。

2.5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强化监督检查。内部审计是对会计的控制和再监督,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途径,根据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我国会计工作实际情况,各单位应当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中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以便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对会计资料的审计工作制度化和程序化。除了严格的内部审计外,还可以借助必要的外部社会性质的审计控制,外部控制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可以改善会计控制环境,不断改进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

综上所述,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可以延伸至高校管理中的各个环节。高校是不断发展的,随着经济业务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也必须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使其适应高校管理和发展的要求。除上述谈到的几点外,高校可以采取的内部控制手段还有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等等。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高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对于防范高校财务风险,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3

危险点分析是指在作业前对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加强安全防范的一种方法。变电检修现场作业中的危险点是指在作业中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等;是事故的易发点、多发点、设备隐患的所在点和人为失误的潜伏点。只有危险点控制了安全才能有保障,更有针对性、刺激性,更易被职工接受,更易引起职工的注意。

1作业现场开展危险点分析的必要性

电力企业变电检修作业现场,每一项生产任务都存在着包括劳动者本身、工具设备、劳动对象、作业环境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危险性和不安全因素。开展危险点分析,是从科学技术上掌握生产活动中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检修作业中物与人、物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不安全因素。

因此说,开展危险点分析活动,是系统安全的补充,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实际工作中,找准危险点是前提,控制危险点是关键,化解危险点是目的。通过危险点分析,可以指明防范的重点,达到安全的目的。开展危险点分析活动,把人为的、设备的、环境的、管理的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消灭在其形成之前,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精神,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确保检修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目的。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已经创造了许多预防事故的方法与措施,如施工前的安全交底,作业前的事故预想,检修中的安全措施卡,以及工作中提倡多说一句话等,这些都可以归纳为危险点分析的范畴。而作业现场的危险点分析活动,旨在使这项工作进一步标准化、制度化,通过规范化的措施,使一线员工在工作现场形成预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形成一种有效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安全机制。

2危险点分析的要点及步骤

2.1危险点分析的要点

①工作场地的特点分析,如高空、带电、交叉作业等,可能给作业者带来的危险因素。

②工作环境的情况分析,如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缺氧等,可能给工作人员安全健康造成的危害。

③分析工作中使用的机械、设备、起重机具、工具等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或设备异常。

④分析检修作业工艺流程的颠倒、操作方法的失误等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或设备异常。

⑤分析作业人员当时的身体状况不适、思想情绪波动、不安全行为、技术水平能力不足等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或设备异常。

⑥其它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危害或造成设备异常的不安全因素。

2.2危险点分析的一般步骤

①认真了解即将开展的作业情况,分析它所具有的特点以及给安全工作提出的课题。同时,回顾过去完成的同类作业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作为预测此次作业危险点和制订安全防范措施的参照。过去完成的同类作业与此次作业的情形越相近,其可参照性就越大。而对此作业的情况越熟悉,所分析的特点越透彻,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得越充分,找出的此次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就会更加全面、准确。②召开班前会进行具体的分析预测。与会人员应该是即将从事此次作业的人员,应把即将开始作业的全过程,分成若干阶段,然后,让大家逐个阶段地寻找可能存在的危险点,并提出安全防范的办法。每次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有可能是一两个,也可能是多个,因此在分析预测时,应尽可能地把所有的危险点都寻找出来。最后,集中大家的意见,归纳出此次作业中应重点加以防范的危险点。

③围绕确定的危险点,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向所有参加此次作业的人员交底。应当指出的是,在作业前预测到的危险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它是否与此次作业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还必须在作业实践中加以检验。对一项所需时间长、参加人员多、情况复杂的作业来说,要想在作业前把所有的危险点都毫无遗漏地寻找出来,是很困难的,更何况,实际作业的情况在不断地变化,新的危险点也会随之出现。因此,必须紧密结合作业的进程,及时开展危险点预测活动,并把安全防范工作跟上去。

2.3生产工作中危险点分析的实例:在更换110kV十里变电站110kV美里线171靠母线侧刀闸工程中,我们开展了如下危险点分析:因母线接线方式为双母分段,根据此项任务汲及到高处作业、立体交叉作业、作业场地狭窄、施工人员密集的特点,由工作负责人组织并主持对将要进行的工作情况进行认真分析预测,找出应预防的危险是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和起重伤害。提出的安全防范措施:

①在施工项目开工前,对工作班成员进行交待工作任务、人员分工、带电部位和现场安全措施,危险告知,并履行确认手续,所有的人员都要在工作票上签字,不经交底班长无权安排工作,施工人员有权拒绝施工;

②在高处作业时必须挂好安全带和后备绳,在转移作业地点时,必须先观察周围的环境确保不失去保护,严禁走横梁,遇有夜间照明不足,施工程序不清或气候恶劣时不进行施工;

③高处作业时工器具必须系白布带,防止工器具跌落,砸伤人员或设备;

④吊车应可靠接地,且接地线截面应符合规定;

⑤刀闸起吊规范捆绑,利用木杆将其固定并保持平衡,防止空中坠落,同时实行专人监护;

⑥吊车司机在遇有吊车旋转机构失灵、指挥信号不清时,有权拒绝作业,吊具要选择得当,吊装方法要正确;

⑦在操作前,必须检查电动工具、导线等是否破损漏电,漏电保护器是否失灵能可靠动作,不准私接电源;

⑧在施工作业前,必须巡视作业场所,观察周围环境,清除事故隐患。每日收工前,必须清理施工现场。制定出措施后,填写“危险点分析控制措施卡”,并向所有工作成员交底,每个工作成员签字。工作中认真落实控制措施,工作负责人认真监督。通过认真进行危险点、危险因素分析并实施措施到位,确保了工作过程中的安全。

3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①个别职工在思想上对危险点分析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心存侥幸,认为已办理了工作票,再进行危险点预测分析是“多此一举”。应采取的措施: 营造企业安全生产氛围,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运用多种宣传手段构筑起企业的安全第一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强化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使职工提高对开展检修作业危险点预测分析的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学习危险点预控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并接受检查和指导。

②危险点预控的内容,在交底时不严肃认真,敷衍了事,未能使全体作业组人员掌握。应采取的措施:要向职工讲清危险点分析主要是控制工作票所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以外的未受控的危险点。这些危险点,主要是通过检修作业人员针对现场实际分析、查找而制定的安全措施。它是对工作票所控制危险点的补充和完善。

③危险点预测分析与现场实际存在的危险点对照,问题较多,缺乏针对性,未能使危险点得到100%的控制。应采取的措施: 加强现场安全的监管,要使检修作业危险点分析形成制度化、程序化;对于检修作业,无论其作业时间长短、作业人员多少、作业难易程度如何,都必须针对作业现场的实际进行分析,查找危险点,并制定措施;制定的危险点措施要向作业人员交底并签字,在工作票办理许可后,工作负责人组织工作组人员逐项落实控制措施,在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进行检修作业;作业过程中要随着现场环境、作业条件的变化,查找新的危险点,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检修作业完工后,工作负责人要组织作业组人员进行全面的总结,是否还有未受控的危险点等。

④ 各级管理部门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对职工教育不到位,要求、检查、考核不严格,有应付、走过场的现象。应采取的措施: 以“管”、“教”、“罚”相结合,“管”,安全生产靠管理,管理人员要重心下沉,深入一线加强现场引导;“教”,通过教育使员工做到遵章守纪;“罚”,改革年代市场经济,带来了人们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化,要对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的落实进行跟踪检查、指导与考核。

⑤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安全作业规章及劳动安全纪律的实施组织体系,各种规章制度重在执行,执行力有了保障,制度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应。

篇4

1、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建设的桥梁逐渐向大跨度发展,由于混凝土自重大的缺点,极大的限制桥梁跨度的进一步提高。在桥梁结构向大跨、重载、轻质、耐久方向发展的时代,高强混凝土作为一种新的建筑材料,以其高强、轻质和抗变形能力强的特点,显然能够克服道桥自重过火的缺陷,实现桥梁跨度的进一步提高。因此,高强混凝土是今后桥梁建设主要使用的材料。高强混凝土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减轻桥梁白重,增大桥梁的跨越能力,提高桥梁的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抗震性能好,减低桥梁高度。

2、技术控制环节

2.1道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成因分析

2.1.1桥梁地基。大多数桥梁地基土质的天然含水量大、空隙率大、抗剪强度低,长期的自重荷载和车辆载衙作用很容易使此段发生沉陷。

2.1.2台背填料。选择台背的填料时,应尽量选透水性好的材料,但常用的透水性材料存在空隙率大的缺点,施工中很难控制其压实度,由路基路面的压载和车辆荷载也容易引起地基的压缩变形。此外,填料的堰缩,固结、次固结引起路基路面结构层因行车作用而被压缩。

2.1.3设计。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钻探深度不足或地质钻探布控过少,以至未能及时发现软堆存在或准确探明软基范嗣和深度。从而使软基处治的理论计算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导致软基处治设计不能达到规范要求。

2.1.4施工。通常道路桥梁施工中,由于道路与桥梁的施工顺序原因。造成了桥涵两端留下一个填土较多、施丁面窄的作业段,从而导致现场施工条件极差。现实中也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台背填松铺厚度严重不足,台背排水防护做得也不到位。从而给路基沉陷留下质量隐患。

2.2、如何应对路桥过渡段发生不均匀沉降问题。

2.2.1过度路段堤材料选择环节。要加强路桥过渡段路堤填料的选择。实施路桥过渡段路堤填筑之前,要谨慎地选择施工路段的填料,将各种土壤作对比试验,并从实验结果中,比较各种土壤的技术指标,从中选出最适宜的土壤作为过渡段路堤的填料。通常采用砂类、渗水性土等这样的具有良好的级配水稳定性和压实特性的材料作为填料。

2.2.2巧用土木格栅。土工格栅是一种具有很特殊的工程特性的材料,它具有典型的应力、应变分散,会约束土体的侧向变形,控制路基填土的侧向位移,从而增强路基的整体稳定性,由于土工格栅具有弹性,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也会减少或不产生变形的累积,而且由于土工格栅与路基填土的摩擦作用,使上部荷载在路基中重新分配,降低了桥台台背局部范围土中的垂直应力,从而减少沉降。土工格栅因以上的这些性质,而成为一种有效控制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2.2.3合理设置缓和过渡段。由于桥梁为刚性结构,基本不产生沉陷,而路基为柔陛要允许存在变形,因此刚性桥面与柔性路面的衔接必然产生沉陷。因此,软土地基处治时,各段不同强度之间需设置强度过渡段。同样,地面上的路堤,亦需要设置强度过渡段。

2.2.4优化施工组织。在路桥过渡段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应该先考虑减少路桥间的工后沉降差。尽量提前软土地基路段的施工时间,通过增加预压时间,来减少软基路堤工后沉降。

2.3、防水施工路基面的处理

道桥防水施工路基面的处理,是直接影响道桥路基面防沥青路面铺装层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道桥路基面防水质量关系到道桥使用的寿命.如果水渗入混凝土里会使钢筋锈蚀,从而导致水泥混凝土胀裂和路桥结构的破坏;尤其是钢箱式桥梁由于水的腐蚀造成钢结构强度破坏更为严重。下面将简单介绍几种相应的处理措施。

2.3.1道桥水泥混凝土路基浇筑后,在初凝阶段使用钢丝刷进行表面拉毛处理,这样可增加道桥路基面的粗糙度.以增加道桥路基面与道桥防水层和沥青路面铺装施工后的粘结力。道桥防水施工路基面处理的粗糙度和深度要适合所选用防水材料的需要。

2.3.2以通过铣刨机来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开挖、翻修以及沥青路面拥包、网纹、油浪、车辙的清除处理,来除掉道桥水泥混凝土路基表面的浮浆,以提高道桥路基面与道桥防水层和沥青路面铺装的粘结强度。一般对路基面的浮浆进行清除处理,可以使路基面的强度大大增加。

2.3.3为了提高道桥防水的功效.通常应处理暴露水泥混凝土路基的一些细微的缺陷。道桥水泥混凝土的基础可能产生许多细微裂纹,而这些裂纹又往往隐藏在路基面的浮浆里,可以通过打毛处理使这些裂纹暴露出来,使得防水层能直接渗透、封堵。通常用凿毛机来进行处理,以提高混凝土表面附着力,增加新老水泥混凝土的结合度,从而保证水泥混凝土公路浇筑形成一个整体。

3、质量控制环节

3.1、沥青混凝土拌和质量及运输

沥青混凝土运输时宜用15吨以上的自卸汽车,装料前在汽车翻斗内抹一层柴油与水的混和物,以防止粘料。另外,装好料的汽车要用保温布覆盖。运输时间一般不得大于半小时,运输车到达现场后,保温布不要急于掀开,等到摊铺时再掀开,以免温度损失。

3.2、施工中的施工工序和工艺

3.2.1沥青混凝土的拌合。沥青混凝土拌和时要控制温度、油石比及材料的级配。工地试验室要随时抽检油石比配,只要正常,调好的设备不允许随意改变各种数据的设置。拌和过程中常见的缺陷是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油石比不准确,含油量时大时小,温度忽高忽低,有时个别粒径偏离级配曲线等。总之不合格的混合料是不能出场的,只能作废料处理。

3.2.2沥青混凝土的摊铺。路面的平整度主要取决于摊铺机,运料车辆到达摊铺机作业面时,摊铺机要调好初始状态。摊铺厚度、宽度以设计为准。摊铺机熨平板的仰角要准确,行走速度要稳定。

3.2.3摊铺层碾压。摊铺成型后及时进行碾压,碾压前技术人员要认真检查,发现有局部离析及边缘不规则时要进行人工修补。稳压完成后即可进行复压,复压完毕后用轮胎压路机进行终压,最后用双钢轮进行感光,直到没有轮迹为止。碾压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发现有缺陷及时处理。此外,压路机的行走速度要在控制范围之内。必须带有碾压轮洒水功能。

4、管理性措施和规范性措施

4.1、管理性措施

管理措施主要针对技术人员技术要求的管理。对技术人员,工人等的培训是道桥施工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组织员工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便于更好的运用到工作中去,通过培训让职工熟悉掌握新工艺、新设备的基本施工程序和基本操作要点。

4.2、规范性措施

规范措施是对道桥施工全过程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加以规范,以及发生安全事故后获得妥善解决的保障。如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要求每个道桥施工作业人员提高对安全施工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同时规范施工现场标示牌及时提供道路信息。另外,为了建立起安全责任制度,以及为一旦发生事故后的妥善解决,应该在施工前签订合同,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5、结论

道桥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仅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上有很高的要求,在安全控制等辅助问题上要求也很高。因此要树立全局意识,从道桥施工、设计的全局出发,切实抓好道桥施工、设计的每—个环节,才能取得道桥工程全局的胜利。

参考文献:

篇5

1 施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作用与必要性

1.1 施工企业的特点

施工企业的经济业务特点决定着内部控制的方式和方法,制定企业的内部控制必须考虑这一点才能发挥作用。施工企业由于其自身特点。使得其在生产和经营各方面与其他企业都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工程点多,施工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分布地域范围很广。不可能集中在总部统一管理。②露天作业。没有固定场所。许多的经济交易的计量或确认,都必须在现场进行。③产品的单件性,施工企业一般不会重复生产同一产品;④施工周期长。以上特点给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确定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业主天生的牟利性,使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因此,对企业内部控制好坏已经成为危及企业生存的关键问题。

1.2 施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作用

1.2.1 能够确保企业经营目标实现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施工企业经营目标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内部管理控制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内部管理控制并不能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只有与内部会计控制相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发挥其在内部控制中应有的作用

1.2.2 能够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内部控制在实现施工企业目标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无可否认,但由于成本限制、串通舞弊、人为错误、管理越权等因素的影响,内部控制自身的作用并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只有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解决。如通过建立完善的组织,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运营效率,从而降低施工企业的成本支出。

1.3 施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当前国内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施工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经营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加,使施工项目微利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财务风险进一步增大和复杂化。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目的在于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建立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有效防范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发现并及时纠正各种错误,保证企业各项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

2 施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措施

2.1 优化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2.1.1 优化企业制度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法人治理机构的完善,董事会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因此建立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董事会制度将会更好发挥核心作用。专业化是指在董事会设置、预算委员会、施工项目管理委员会、财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投资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负责各方面的工作。社会化是指设立外部独立董事,以期对内部人形成一定的监督约束力,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维护企业的权益不受侵害。

2.1.2 树立内控意识

规范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进而提高整个企业管理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想规范企业的内部控制,真正落到实处,就会涉及到对企业的管理流程的整合,改变许多现行的做法甚至触及到许多人的既得利益。因此,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能得到有效的完善和规范。首先取决于企业负责人的意识及决心。企业负责人的意识理念如果超前、决心坚定,企业相应的管理和内控也就先进和完善。因此。企业单位负责人的理念及决心是重要前提。

2.1.3 坚持以人为本观念

人是观念创新的根本和灵魂,企业制定经营目标,设置核算机制,都必须依靠人的创造性来实现。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成败,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施工企业的领导者注重内部控制,注重对企业员工的研究,加强与员工的交流,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消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隔阂,形成强大的企业合力,促进整个施工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2.1.4 加强员工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

的内部控制是由人来操守和执行的,有了严密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而无响应素质和品行的人去执行任何科学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依然是一纸空文。所以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文化素质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重要因素,因此应经常性进行员工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更好的发挥凝聚力、生产力、形象力的作用,企业才能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员工才能有共同的意愿,共同的行为规范,共同的奋斗目标,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更好的贯彻执行。

2.2 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2.2.1 制订详细的会计岗位责任制

在合理设置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将各个部门的业务活动划分为若干具体的工作岗位,并在不同的岗位上配备具体的会计控制人员,并规定其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对其权限和责任进行控制。为了防止会计人员的错误和舞弊行为的发生,凡涉及款项的收付、结算及登记,均设置两名或两名以上的会计人员相互核对、相互制约,杜绝“一人顶两岗、钱账不分离”的现象。

2.2.2 完善风险控制机制

其包括全面完善合同管理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合同评审制。增强索赔意识,加强索赔管理。加强对业主和开发商不良信誉风险的防范。强调经营部门对甲方资金状况,履约能力,社会诚信度及相关项目情况的考查责任,降低合同执行中的风险,酌情减少施工开发商项目,避免信誉不良的开发商合作,严格控制垫资规模的期限,谨慎选择短期融资方式,尽力降低筹资成本,严控财务风险,确保筹资合理安全运用。坚决摒弃以包代管意识,禁止项目自行举债筹资。关注授权风险,防止经办人越权办理业务。

2.2.3 实行严谨的会计资料控制

首先,构建详细的会计凭证控制。规范会计凭证格式,对会计凭证进行连续编号,规定合理的凭证流转程序,保证凭证的签章齐全、合法,合理地填制会计凭证,合法地复核会计凭证等。其次,构建详细的会计账簿控制。会计账簿按规定设置,账簿启用时填齐相关内容,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对账簿或账户连续编号,按规定方法和程序登记和更正错账,按规定时间和方法结账等。

2.2.4 建设内部控制信息渠道

当今信息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按照CO-SO内部控制框架的要求,施工企业构建的信息沟通渠道应当保证各项管理信息的提供,而且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保证履行法律义务,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篇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暖通空调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问题。但是方案设计是目前暖通空调设计工作中问题较多的环节,优秀的暖通空调设计,应对设计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使其综合效益最高,就直接影响到暖通空调方案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二、末端系统在暖通空调中的优势分析

末端系统的优势体现在其毛细管内具有高效传热功能的介质。由于水的传热速度比空气快近千倍,实际工程中,在冬季毛细管辐射供热工况下,供水水温只需30℃~35℃,即能满足室温20℃±2℃的要求;在夏季毛细管辐射供冷工况下,辅以置换新风的除湿系统,供水水温只需18℃,即能使室温达到26℃±2℃。由于毛细管末端系统换热面积大、传热速度快,因此其传热效率更高,向房间辐射冷量和热量更加柔和;温度场分布均匀,垂直方向空气温差梯度变小,充分弥补了传统空调以对流散热为主的不利因素。采用这种系统,人们在室内既没有吹风感,也不会遭受空气流动带来的噪音;人体热舒适性能够得到保障,体现出这种供冷(热)方式人性化的一面。

三、末端系统在暖通空调中的技术分析

毛细管末端系统另一大特色是对建筑的要求极低—— 不但节省大量室内空间,且几乎不增加建筑物荷载。毛细管末端系统进行施工时,灰泥包裹毛细管席的厚度通常为15mm~20mm,其中 毛 细 管 席 厚 度约 5mm,充 满 水 重 量 为600~900g/m2。一座20层高、使用传统中央空调的大厦,如果改用毛细管末端系统,能够节省2层的空间,间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毛细管末端系统不仅适用于新建筑,对于老旧建筑的节能改造也有传统空调不可替代的意义。毛细管席可以灵活地敷设在天花板、地面或墙壁上,不受吊顶样式及高度限制,安装方便快捷,尤其在空调改造项目中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若其能与高效率、低能耗、环保型的地源热泵等结合,“将构成更加完美的空调系统”。毛细管末端系统优势突出,但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必须进行充足的前期工作。最关键的是对建筑护结构保温隔热系统进行优化。主要手段是对建筑进行全年逐时负荷计算,根据结果设计、调整、优化护结构形式和保温隔热措施。做好建筑护结构是重中之重,包括建筑外墙、屋面、外窗及外门等。做好整座建筑物保温工程,宜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成熟、效果较好;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取保温、密封性能好的双层中空Low-e镀膜玻璃幕墙,最大限度地降低冬季冷风渗透和通过玻璃幕墙散热;安装外遮阳装置或采用最先进的‘双层皮’玻璃幕墙围护结构,以有效地降低夏季空调系统负荷。

四、末端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一)、空调房间温湿度控制

在空调房间的温、湿度控制中,实际所产生的影响因素和干扰原因都是比较复杂和多元化的。比如多变的气候的多工况性和房间所存在的实际热惯性等原因,都会直接导致回路直接进行控制房间的温湿度的调节效果。所以说,在实际工作中还是要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调节。通常情况下,针对一些空调房间这种热特性,都是选择串级的调节最为适宜。

(二)、末端风机盘管系统的自动控制

首先是温控器,风机盘管最好是选用温控器进行控制的电动水阀以及手动进行控制具体风机三速的方式控制。电动水阀和风机启停进行连锁。首先:在冬夏两个不同的季节都要运行风机盘管,而且温控器一定要确保冬夏不同季节进行转换。通常都是用设立一个独立的温控转换开关。其次就是节能的钥匙,房间必须要设有一个节能钥匙的系统。风机盘管要和其进行连锁才能达到节能的效果。其次:如果对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就可以选用拔、插钥匙的方式,对风机盘管进行断电停转和启动。针对要求比较高的情况,通过增设具体的温度开关。再次就是定流量水系统,风机盘管的定流量水系统的自控方式相对都比较简单,不过它的节能效果远远赶不上变流量的自控方式。

(三)、末端变风量系统的监控

变风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就是如果室内的空调负荷被改变或者室内是的空气参数的具体设定值进行了变化,自动调节空调系统所送进房间风量,源源不断地送进房间与实际负荷就会达到相匹配的状态,从而进一步地满足了工艺生产要求和室内人员的舒适要求。另外,调节送风量还能减少风机的实际工作的动力,从而节约了实际运行的能耗。除了相对节能之外,该系统还有如下的特点:一是:能实现局部区域的灵活控制,可根据负荷变化或个人舒适度要求调节。二是:由于能自动调节送人各房间的冷量,系统内各用户可以按实际需要配置冷量,考虑各房间的同时使用系数和负荷分布,系统冷源配置可以减少20%~30%左右。设备投资相应较大减少。三是:室内无过冷过热现象。

(四)、新风机组的监控

新风机组通常与风机盘管配合进行使用,主要是为各房间提供一定的新鲜空气,满足人员卫生要求。其基本监控功能有:一是:监测功能。检查风机电机的工作状态,确定是处于开或关:检测风机电机的电流是否过载:测量风机出口处的空气温湿度以了解机组是否已将新风处理到要求的状态;测量空气过滤器两侧的压差,以了解过滤器是否要求清洗;检查新风阀状态。确定是开还是关。二是:控制功能。根据要求启停风机;控制水量调节阀的开度;控制干蒸汽加湿器调节阀的开度;换热器的冬季防冻保护。三是:集中管理功能。显示新风机组启停状态。送风温湿度风阀,水阀状态。

五、暖通空调设计的问题分析

(一)、热泵冷热水机组的选型和应用的问题

由于风冷热泵式冷热水机组具有冬季运行节能、系统简单、不需机房和冷却水等优点, 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近年来一些设计人员不考虑当地气候条件,不考虑建筑物自身与周围环境以及电价等因素,一味地选择风冷热泵式机组作空调主机,已有了滥用之嫌。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也有它固有的缺陷。因此对它的应用、选型和设置方式应进行统筹考虑。

(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供暖入口设置过多。设置供暖入口时, 既要考虑室内供暖系统的合理性, 又要考虑与室外管线衔接的合理性,不能只图室内系统设计方便、省事, 而不顾及室外管网系统。室外线衔接点过多, 几个方向均有,不仅给外线施工造成麻烦, 也给将来室内系统调节带来不便。

2、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有的供暖系统由1 条主立(干)管引进,分几个环路,分环上不设阀门,给系统运行调节、维修管理造成不便。有的供暖管道布置不合理,与建筑专业不易协调,或供暖立管直接立在窗子上,既影响使用,又不雅观;或者供暖水平管道敷设在通道的地面上,既影响行走,又不便物品放置。有的供、回水干管高点漏设排气装置,一旦集气,难以排除,影响系统使用。有的供暖系统为双侧连接,两侧热负荷及散热器数量相差悬殊,而两侧散热器供、回水支管却取用相同管径,两侧水力不平衡,难以按设计流量进行分配。

参考文献

[1] 卿晓霞 .建筑设备自动化 [M].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篇7

Keywords: municipal road; Bridge project; Construction quality: questio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K928.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的对外扩张和郊区城市化进程已成为必然趋势。作为城市间与区域城镇的联系枢纽——市政道路和桥梁必然加速建设和发展,在这期间必须严格控制其施工质量,特别是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 本文通过对其分析,并采取适当的监控措施,从而使工程处于受控状态。

1 道路桥梁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重视调拱、调坡层的施工质量,在该层的施工时,特别要抓好各材料的规格、级配及配合比,确保该层的有效宽度内的平整度和压实度,是保证基层施工质量的基础。

(2)加强基层养护,在基层施工完成后,采用麻袋、土工布等进行养护,也可以采用喷洒沥青乳液保护。若出现车槽(坑槽)松散,应采用相同材料修补压实。严禁用松散粒料填补。

(3)在基层施工中,有条件时最好能通过试验段取得有关数据。严格抓好松铺厚度,在最佳含水量的碾压,经初压后进行人工整修,特别要加强基层边缘立模处的压实度,对因特殊情况碾不到位的应采用人工锤和振动夯,分层夯实,以确保其结构层的质量。

(4)严格控制基层平整,面层铺筑前用3m直尺对基层进行平整度检测,平整度差且大的路段应进行整平。则应将脱落处基层表面清洗干净后补洒透层沥青或补做下封层,面层铺筑前受到其他工序污染,如表面滴落水泥成硬渣时,应予及时清除,以确保面层平整度。

(5)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也取决于主要材料的质量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6)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不合理,油石比较大,已铺筑的路面会产生壅包和泛油;矿料的质量不好,集料的压碎值和石料的抗压强度太差和细长扁平颗粒含量过高,使路面混合料的稳定度降低,容易出现路面的各种病害。

(7)沥青混合料的拌合不均匀,有时当拌和设备出现意外情况,刚开炉或料温低,含水量大时,会出现料温不均匀现象;当筛分系统出现问题时,造成骨料级配发生较大变化;以上因素极易造成平整度和表面密实度差等现象。

2施工质量处理

在工程施工中,虽然做好了施工的质量管理控制,但也会因某种因素,造成质量上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也要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

2.1 施工质量问题处理的基本要求。

(1)注意综合治理,既要防止原有事故的处理引发新的事故发生,又要注意处理方法的综合应用,如结构承载力不足时,则可采取结构补强、卸荷、增设支撑、改变结构方案等方法的综合应用。

(2)重视分析消除事故的原因。这不仅是一种处理方向,也是防止事故重演的重要措施,如由路基浸水沉降引起的质量问题,则应消除水浸入原因,制定排水清淤措施,尽快达到固化稳定。处理应达到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满足通车要求和施工方更经济合理的目的。

(3)正确选择处理时间和方法,发现问题后一般均应及时分析处理,但并非所有质量问题的处理都是越早越好。处理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质量问题的特点,综合考虑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等因素,经分析比较择优选定。

(4)正确确定处理范围,除了直接处理事故发生的部位外,还应检查事故对相邻区域及整个结构的影响,以正确确定处理范围。如板的承载能力不足进行加固时,往往形成从板、梁、墩、柱或墙到基础均可能要予以加固。

(5)确保事故处理期的安全。事故现场不安全的因素较多,应事先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和防护措施,并严格检查执行。

(6)加强事故处理的检查验收工作。从施工准备到竣工,均应根据有关规范的规定和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进行检查验收。

(7)认真复查事故的实际情况。在事故处理中若发现事故情况与调查报告中所述内容差异较大时,应停止施工。待查清问题的实质,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再继续施工。

2.2施工质量问题处理应具备的资料。

一般质量问题的处理应必备以下资料:首先与事故有关的施工图;其次与事故有关的资料如:原材料检验报告,各种试验报告,施工记录等;再次,事故调查分析报告包括:

(1)事故情况:出现事故时间、地点,事故的描述,事故观测记录,事故发展变化规律,事故是否已经稳定等。

(2)事故的性质:应区分属于结构性问题还是一般性缺陷,是表面性的还是实质性的,是否需要及时处理,是否需要采取防护性措施。

(3)事故原因:应阐明所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如结构裂缝是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还是温度变形;是因施工振动,还是由于结构本身承载力不足所造成的。

(4)事故评估:阐明事故对结构功能,使用要求,结构受力性能及施工安全有何影响,并附有实测、验算数据和试验资料。

(5)事故涉及人员及主要责任者的情况。最后,设计、施工、建设等单位对事故的意见和要求等。

2.3施工质量问题处理的应急措施。

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问题经常发生,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具有可变性,往往随时间、环境、施工情况等不同而发展变化,有的细微裂缝可能逐步发展成构件断裂,有的局部沉降变形可能致使倒塌。在拟定应急措施时,一般应注意以下事项。

(1)对危险性较大的质量事故,首先应予以封闭或设立警戒区。只有在确认不可能倒塌或进行可靠支护后,方准许进入现场处理,以免人员的伤亡。

(2)对需要进行部分拆除的部位,应充分考虑事故对相邻区域结构的影响,以免事故进一步扩大,且应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和拆除措施,要严防对原有事故的处理引发新的事故。

(3)凡涉及结构安全的都应对处理阶段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验算,提出可靠的防护措施,并在处理中严密监视结构的稳定性。

(4)在不卸荷条件下进行结构加固时,要注意加工方法和施工荷载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

(5)要充分考虑对事故处理中所产生的附加内力对结构的作用以及由此引起的不安全因素。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质量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体现,代表着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效果。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使我们的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做得更好、 更完美,我们应该进一步理顺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内部素质,加强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 抓住关键问题和重要工序, 严格遵守设计及施工规范技术标准, 控制质量问题的出现, 引入责任到人的竞争机制, 从制度上保证工程质量的稳步提高,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克服各种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篇8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灌注桩的应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泛。灌注桩已经应用于大直径、深覆盖层、深水、较高高承载力的工程中。灌注的直径已经增加至2.2m,甚至能够达到3m以上,灌注桩的长度可以达到百米,单根承载力可达到几万kN,使每个桥墩的桩数减少,而每根桩的承载能力提高,更为桥梁工程安全性提供了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由钻孔开始到完成浇筑的环境都是在水下完成的,而河床的地质特征多种多样,施工项目的施工技术、机械设备、施工人员素质都存在差异,灌注桩的原材料与配合比等细节也多有不同,常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造成灌注桩的缺陷事故。根据我国一些建筑和桥梁工程资料初步统计,有缺陷的灌注桩比例可达2%~30%,国外资料大约也有5%~10%。

1 缺陷的判别与类型

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测,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动力测试法、超声脉冲法与钻芯取样法。某桥梁施工中曾经应用超声脉冲法对288根直径为2.2m的基桩进行检测并获得成功。其方法一般是在桩身混凝土内预埋三根直径50mm的声测钢管,沿着钢筋笼的外沿布置成等边三角形,检测仪器为CTS-25型的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检测方法是在两根钢管内置入超声换能器(一个发送一个接收),超声脉冲呈周期性并由发射换能器穿过被测桩体的混凝土,以达接收超声换能器,记录显示超声波传播的时间、波幅和波形等。以这些信号做为参数通过数据的处理分析,判别混凝土的质量。在各工程实践中,经过大量超声脉冲检测与钻取岩芯对比,用超声脉冲法判别缺陷的位置范围准确可靠,所用参数也比较直观。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缺陷的发生有很多种情况,以大量工程钻芯的取样结果进行分析,钻孔的质量缺陷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断桩(夹层的严重缺陷):在混凝土的灌注施工时,提脱的导管超过混凝土工作面的顶面,导致泥沙之类的夹层在桩中形成。导管的提脱通常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导管在灌注时卡住,混凝土无法不流动,灌注无法继续而形成。通常的原因有在混凝土的施工时配合比不合适导致的流动性差;或者在浇筑中机械故障以及气候等原因导致停灌的时间过长,造成过大的坍落度损失;或者由于导管出现漏水,混凝土由破损处开始稀释所流失水泥砂浆并则导致石子堆集等。②局部夹泥砂:孔底的沉淀太厚、孔内的泥浆太浓稠、灌注施工前清孔工作不彻底或灌注过程中发生局部坍孔、在混凝土工作面上较厚的泥砂在灌注过程中卷入混凝土内等都可能造成局部加泥沙。缺陷的大小、面积、厚度和范围可能呈现各种形态,泥砂夹层可能分散分布、也可能集中。③混凝土出现局部蜂窝、疏松、气孔:由于在灌注中混凝土产生离析、掺气,使混凝土内部疏松,或产生气孔、蜂窝等缺陷。④桩底软弱基础:钻孔时桩底沉积过厚,清孔不彻底,某些淤泥状沉淀物被埋在混凝土下形成桩底软弱基础。⑤桩头不密实:在灌注过程中,混凝土达到桩顶时由于压力减小,经常发生泥浆混入,导致桩头的密实度和强度降低。

2 灌注桩的加固措施

检测后质量存在缺陷的桩的处理,首先对缺陷产生的大小、范围、部位和性质进行更深一步的检查,为加固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如有必要应当通过不同的检测手段进行验证,比如用动测法提供事故桩承载能力的数据,用钻取芯样验证缺陷的性质等。由于缺陷发生的范围、性质、位置的不同,所影响灌注桩的承载能力的程度也有区别;同样灌注桩的不同位置产生同样的缺陷,对所影响的桩受力的影响也有区别,均需要逐一进行验算。如果缺陷的强度较低且局部的范围不大,而且缺陷位置在桩受力的次要部位,经验算后存在不需进行加固处理的可能。

2.1 夹层(断桩)严重缺陷处理

外护筒法:在存在夹层缺陷的灌注桩外置入钢护筒使其下沉,直径较原桩的直径大。两者的中间空隙能够进行开挖操作,护筒的下沉深度要比夹层缺陷位置更深。在护筒内进行开挖到达夹层的缺陷位置,清除夹层之后进行混凝土的回填处理。这种加固方法有两个问题:其一是夹层以上要进行开挖至缺陷位置一定深度,用人工或其他设备在护筒内开挖至夹层面并回填处理(全部或部分),破坏了周围土体与桩壁的结合,对摩擦桩受力影响较大。其二是护筒底部的土层须不发生漏水涌砂现象,以保证施工顺利实施。

加桩法:如果发生断桩则需要加桩,必须增加移动工程量且耗费大量资金,还会导致桥的外观构成杂乱,影响整体外观效果,但有时发生断桩却又需要选用加桩法,例如,某大桥的主河槽中有一个双柱式的主墩,以筑堤法在枯水期进行施工,需要在洪水之前完成整个墩身的施工。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例断桩,如果进行其他的加固措施,因为机械设备和施工技术没有可靠的把握,肯定会导致工期的延误,为了保证整个工程的按期完工,采用了加桩方案,确保整个大桥建成的按期完成。双柱式墩的加桩方案,包括几种形式:①横桥向加单桩;②横桥向加双桩;③顺桥向加双桩。

桩芯凿井法:某一工程建设中的桥梁灌注混凝土桩设计直径2.2m,其中一桩在距桩顶14.5m处发生断桩夹层,采用桩芯凿井法加固。从桩中心采用风镐开挖竖井至缺陷位置,竖井直径足以使人下井操作,利用原灌注桩外壁作护筒,当竖井挖至缺陷位置后,发现地质情况与原资料不符,井内发生漏水涌砂,经采用多种措施,最后从竖井内向外压注水玻璃(Na2O·nSiO2)和水泥浆堵漏才取得成功。施工方法用两根导管分别压注,采用525号水泥,水灰比0.4~0.5,水泥浆经过筛,待两种浆液混合后,几十秒钟内很快凝结,7d强度达7.0MPa,然后继续向下开挖竖井至无渗水涌砂时,清除原柱内夹层后,按设计要求灌注新混凝土。为防止漏水涌砂施工困难,也可在桩外注浆或先用旋喷桩法加固原桩周围土体后再灌浆加固。采用桩芯凿井法加固,如果原桩径较小,也可以采用大直径的钻机钻芯成井方法进行加固。

2.2 局部缺陷的处理

篇9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3-041-01

一、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的目前状况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作为一名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我发现现在虽然政府建设部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对工程质量问题都比较重视,但是对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的认识和决策方而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特别是由于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规模普遍不大,组织结构相对简单,控制方式也比较单一,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劣势地位。

二、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不到位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有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缺乏严格的管理,从而使得工业与民用建筑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工业与民用建筑队伍中以没有文化的农民工为主,由于他们没有专业的素质,这就使得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造成材料的浪费,并且无法保证施工技术含量也很低。从而使得施工企业的质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二)建筑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使得建筑业中劳动者多是农民工,这从客观上影响了队伍素质的提高。由于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很大,这就使得企业无法留住较高素质的人才。建筑企业的员工流动较大,这就使得建筑企业的施工队伍比较懒散,从而不能够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质量。

三、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创新策略

(一)严把施工过程质量关

在实际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想提高施工质量,就必须要严把工程施工质量关。严把施工过程质量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而入手:第一,制定出质量解决方案。质量问题贯穿到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全过程中,质量问题很难一次性解决,只有对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进行阶段细分,分阶段有针对性的解决,才可以进一步解决施工中的主要质量问题,通过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制定出质量解决方案。第二,严格把守人才关。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人才聘用时,需要从综合素质、业务能力、身体健康、政治素养等多个方而,对选聘的人才进行审核,提高人才的管理与运行综合能力。第二,做好质量审查。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审查需要从细节入手,包括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工艺、施工计划、质量检测方法等具体环节入手,通过建立完善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从而最大限度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

(二)落实责任,确保质量安全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管理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系统复杂过程,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工程,其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承包关系。要想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就必须要将关于质量的管理目标分解到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的各个阶段以及各个部门,确定出不同施工阶段以及不同部门的质量管理责任目标。对于重点的施工管理环节以及施工管理部分,施工企业需要区别对待,加强对其进行重点管理与重点控制。

(三)明确工程验收细则

工程验收是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的最后环节,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做好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验收,对于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意义重大。施工企业进行工程验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而开展:首先,分项工程验收。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项目极多,如果想要提高工程项目的总体验收质量,就必须要从各个分项目进行入手,分配人员进行分项工程的验收。同时做好验收记录,将验收记录呈报给工程监督部门,强化监督部门的过程监督管理。其次,分部门验收。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极其复杂,业务量极大,只有将各个部门联合起来,对各个部门进行分别验收,尤其是对重点部门,进行多次工程验收检查。最后,分单位验收。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完成之后,各个施工单位需要对白己负责的工程项目进行白检,白检合格之后再向监督工程部门进行上报,从而分析工程质量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四)强化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是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安全问题无小事,强化施工安全管理,是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的重要举措。

首先,施工企业需要强化对建筑施工的安全教育,企业领导需要转变观念,加强注重安全教育,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技能,保证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其次,严格把关安全管理人才。施工企业需要加大对安全管理人才队伍的组建,加强对安全管理人才队伍的培训,使得安全管理人才可以掌握专业的安全知识以及安全技能。最后,严格审核施工资质。禁止资质挂靠施工,在施工招投标开始就要严格审查资质,不能超过限制范围。相关行政部门要切实审核,对挂靠等违规工程要依法严惩。

四、结语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这就要求施工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使得工业与民用建筑能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建筑施工单位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这样可以使得建筑施工工作沿着标准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建筑工程的耐久性和实用性,更关系到广大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加大对质量控制工作的精力投入,努力把我们建造的每一项工程都做成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品,为社会创造高品质的建筑工程。

一.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质量管理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随之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在工程施工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尤其是安全施工管理方面的许多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和企业信誉。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模式就决定了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大多数中标企业在中标后均会将工程进行分包,然而分包商的资质情况各不相同,其对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开展也不尽相同,这就令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着不小的问题。而且,许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十分随意,远远达不到有关规范的要求。

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人员配置不全、安全意识薄弱。当前,许多建筑工程施工仍然是只有寥寥数人进行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一人可能要兼管多项工作,导致管理人员只重视工程进度、工程造价这些方面,而忽视了工程的安全施工管理,专门进行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的人员少之又少。而且许多安全施工管理人员对工作极度不负责,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出现不少安全方面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资料有待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资料并不是导致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但是完善的安全资料能够直接体现出一个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教育等工作落实不到位,存在安全资料不规范、不标准等问题,这给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给工程留下安全隐患。把握好施工安全资料这一关,可以极大的提高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施工人员素质较低,安全教育工作力度不够。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大多是外出打工的民工,安全意识较差,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措施所懂较少。大部分施工人员都没有接受过比较系统完整的安全教育工作,与一些基本的安全施工常识也是极度匮乏,从而导致其安全生产的观念和意识也就异常淡薄,同时其安全操作的技能水平又较低,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落实不到位,或者工作开展力度不够,这也给安全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二.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

1 工程质量是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工程质量不仅关系施工企业的兴衰荣辱, 而且关系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 施工企业必须树立牢固的质量观,形成一种以质量寻求企业长远发展的观念,并将这种观念“根深”于每个员工脑中。在工程进行施工前,所有员工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工作状态,了解及熟悉各施工环节,一旦遇到不懂的地方或者发现那个环节存在问题,应该在第一时间里将问题汇总,并及时的将问题解决。除了施工人员,施工企业应该对材料的质量及成本进行控制,这对保证工程质量以及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建筑材料的质量能够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企业应该加强施工原料检验管理制度, 务必将不合格材料拒之门外。此外还应该做好施工材料进货检验记录工作,对每一批的材料以及设备进货记录做好备案,从而保证整个施工过程都在标准化的前提下进行。

2 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控制

施工过程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环节, 为保证工程质量,务必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实行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为了监督整个过程并对那些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因素进行控制。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施工工艺,对施工材料的供应做好质量管理,另外还应尽量避免施工对环境的污染,确保每个施工环节对建筑以及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最小。除了施工工艺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每个工作人员也应该重视这点,他们应该优先完成建筑结构方面的工作,然后才开始建筑饰面方面的工作,对那些容易被污染的材料所涉及的工作最后进行。

3 建筑工程完成后的内部检查工作

施工过程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为进一步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单位还应对刚完成的工程进行内部检查验收工作,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应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相关工程负责人。如有必要,还需要对工程实现第二期的检查验收,只有在各项指标都合格的前提下,才能将工程交付给业主使用。

三.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控制

为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有必要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在这个质量管理体系中,时刻将工程的质量控制点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中心。在实行控制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将重点放在控制人员的行为及状态上,避免由于人的特殊行为而引起工程质量的情况。另外,应该根据工程的特点来针对性的选择施工设备。在材料的选择方面,应该将材料的质量以及性能作为评判标准。由于工程施工技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所以应该在正式施工之前,就应该严格按照控制工序的顺序进行,工序的顺序会对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 最后工程的各项技术参数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务必对各项技术参数进行严格控制,一旦技术参数出现错误,对建筑的耐久性以及实用性所造成的影响将是永久的。

四.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控制

施工技术控制是指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质量控制点以及施工企业各部门所存在的问题及隐患,在进行正式的工程施工前就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防止这些隐患在施工过程中“爆发”出来。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杜绝那些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的质量问题。对操作不规范的人员,应及时予以纠正。做好工程质量交接检查工作,上一批技术检察人员应该准确无误的将各项问题转达给下一批人员,避免由于交接不当而带来的危害。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问题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点,施工安全对建筑工程和建筑施工企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建筑企业要重视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对企业安全设施与质量管理的投入,促进企业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以此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市场竞争力,促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六.参考文献:

篇11

集团公司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合理保证公司各项经营活动有序开展,确保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经营目标的实现,能够合理保证公司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以及公司财产的安全、完整,能够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进行信息披露,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的对待所有投资者,切实保证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但是,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尚不完善,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和实际经营情况逐步规范,在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了如下一些问题:

(一)公司人员重视程度不够

公司部分员工对内部控制的作用及意义不了解,缺乏主动参与内部控制管理的意识,认为内部控制是财务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甚至有的员工还可能产生抵触思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降低了内部控制的作用。

(二)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划分不清晰

刚开始执行内部控制规范,很多内容了解得不十分到位,对一些部门的职责和岗位的职责划分上,只是从大框上进行了设计和规范,很多具体的细节未进行完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部门之间或员工之间对工作相互推诿和扯皮的现象。

(三)内部监督滞后

公司的内部监督主要通过监事会、审计处来实施。他们主要负责对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的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进行事后审计、监督,不能对其经营活动的过程进行监督,不能防患于未然。

(四)预算的编制不十分客观,过于形式化

很多预算数据的取得,没有分析上年度和本年度的公司经济发展情况和国家的经济政策,仅仅凭借主观判断,想当然取得,也没有对预算的执行过程及时进行跟踪分析和管理,部分预算指标也没有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因此导致部分下属子公司收入、成本费用、及利润指标不实。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公司计划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过程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不断加强宣传和培训力度,调动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推动全员参与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实质上是一种管理制度,它的产生源于企业管理的需要,其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都要服从企业目标。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完善的内控制度,是约束和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准则,是防范风险的重要保障。实施内部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弊及不法行为,有利于保证资产安全、完整,保证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真实、可靠,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内部控制是涉及到企业各个经营方面、各个环节、各个流程、各个岗位的,内部控制的对象可以是财务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客户关系资源等等。它不只是管理层、会计部门、审计部门可以完善的。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它包括一整套制度和一系列行为以及相应实施的各种管理活动。只有全员参与,多方配合,建立覆盖公司全部业务和运作流程的控制系统,确保所有员工理解和执行相关制度,切实履行职责,才是真正建立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强化内部控制过程的全员参与,企业应做好全员内部控制意识的宣传,对全体员工进行内部控制的专项培训,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必须确保每位职工都能清楚的知道公司赋予自己的权力与责任,参与到企业的内部控制当中来,为实现企业的总目标,而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二)建立岗位职责体系并不断完善,定期严格执行绩效考核

岗位职责体系是实现部门目标及公司发展战略的基础管理保障。建立健全岗位职责体系可以促进岗位工作效率与效果的提高。企业应进行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和工作内容,避免职责的交叉、重复或遗漏,并根据企来经营情况变化及新任务的要求,对岗位职责管理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在明确职责的同时应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定各岗位工作目标,明确各岗位工作应达到的程度、完成的时间、完成的效果。并对阶段性的目标进行评估考核,掌控目标进度,不断优化工作质量与效果。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奖惩,给予员工与其贡献相应的激励,打破大锅饭,奖勤罚懒,真正体现多劳多得,这样才能减少或杜绝工作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

(三)不断加强内部监督职能,完善内部监督制度

明确内部审计的性质与地位。明确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内部审计与企业同舟共济。加强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其职能也应从查错防弊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对经济活动的审核检查,也应从传统的防错向服务转变,从内部检查、监督向内部控制评审为主的预测、分析、评估转变。通过事前审计预测可能的风险并提出防范措施,通过事中审计发现、堵塞漏洞,通过事后审计评价经营活动,提供借鉴资料。

(四)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建立和完善预算编制制度,确保预算编制依据合理、程序适当、方法科学,指标切实可行。企业应根据年度经营计划,综合考虑预算期内经济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编制年度全面预算。为确保预算指标的完成,各预算执行单位应认真组织实施,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和各岗位,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体系。预算指标的分解要明确、具体,便于执行和考核,赋予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的预算指标应当是通过该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的努力可以达到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以其责权范围为限,对预算指标负责。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方式及时沟通、反馈预算执行进度、执行差异及对预算目标的影响,定期召开执行分析会议,通报预算执行情况,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全预算的目标实现。建立严格的预算考核制度,对各预算执行单位和个人进行考核,切实做到有奖有惩、奖惩分明。

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完善的内控制度,是约束和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准则,是防范风险的重要保障。企业集团将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秋芬.内控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财经界,2011(06).

[2]魏浩.浅谈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问题与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

篇12

暖通空调除了具有传统空调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还有通风及调节空气的功能,近年来,暖通空调以其舒适、健康的优点已被广泛使用。暖通空调施工作为建筑施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也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加强对暖通空调施工工程通病的分析,严格控制整个施工过程,对提高工程质量十分重要。

常见问题分析

1、暖通空调系统设备噪声超标

空调末端设备运转噪声超标是暖通空调工程中经常碰到的设备噪声问题。目前风机盘管技术比较成熟,国内许多厂家的风机盘管产品噪声指标都能达标。而大风量空调机组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往往噪声实测值比厂家提供的产品样本参数高出不少。暖通空调涉及的专业比较多,除了技术专业外还涉及到结构、建筑、声乐等专业,因此要想有效控制暖通空调噪音,就必须要实现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的暖通空调技术人员只掌握有丰富的技术专业知识,而缺乏一定的声乐专业知识,很难做好空调噪声的控制设计工作。对设计时采用大风量空调机组应考虑隔声措施。空调设备进场时应及时开箱检查大风量空调机组未安装前最好进行通电试运行,发现噪声超标应及时更换、退货或修改完善消声措施,避免工程进入调试阶段才发现空调机组噪声超标而造成返工情况。

2、管线、设备的定位和标高交叉问题

现在通用的暖通空调绘图是用CAD,绘图时就对一些详细数据进行了标注,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却出入很大,有些情况是人员不仔细,有些时候跟着经验走,导致了施工设备不清晰,凌乱复杂,不方便使用和修理。对于综合性的建筑物,吊顶空间内有空调末端设备、送回风管、排风管、冷冻水管、冷凝水管、喷淋管、消防管、电气桥架等专业管线。暖通空调施工涉及的管道及其复杂,虽然安装专业设计在施工图纸完成前就初步规划了管线的定位与标高,但是却难以做到全面细致的校对,从而导致施工图纸中管线的定位与标高交叉现象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暖通空调施工的质量。有些施工单位在施工图纸设计不明确的情况下就进行施工,使得空调安装越来越困难,一些管道只能安装在不合理的标高位置上。

3、水凝结问题

管道安装和保温,管道与管件、管道与设备之间连接不严密都是导致结露滴水的原因。究其主要原因则是管道安装过程中施工不严谨。管道、管件在引进时没能及时检查材料质量差。系统没有严格按规范进行水压试验。暖通空调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结露滴水现象,影响空调使用的效果和寿命,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所引起的:凝结水的排水管道坡度较小甚至是没有坡度,容易出现漏水问题;集水盘安装时出现倾斜,或者是排水口堵塞导致盘水外溢;冷冻水管和阀门保温性能较差,管道外壁容易出现冷凝水滴:管道安装操作不规范、管道和设备接触严密等也会产生水凝结问题。

4、空调水循环不畅

水循环系统是暖通空调最重要的部分,水循环系统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个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状况。在这部分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冷冻水系统管道运行不畅。暖通空调旅工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就是水系统,水系统循环的畅通是整个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但是在暖通空调施工时经常会出现水循环故障,大大影响了空调使用的性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由于各专业之间的管线交叉现象严重,导致管网产生很多气囊,影响了网管的正常循环;由于没有将暖通空调水系统的管道清理干净,使空调水系统被堵塞。出现水循环故障。

解决措施

1、、暖通空调系统设备噪声超标的处理

风管制作安装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进行施工,在风机进出口安装阻抗消声器,新风进口处采用消声百叶,风管适当部位设置消声器,风管弯头部位设置消声弯头,空调和新风消声器的外部采用优质保温材料保温,与静压箱一样其内贴优质吸音材料。由于送回风管均采用低风速、大风量以降低噪声,风管截面积比较大,如果风管安装强度及其整体刚度不够,就会产生摩擦及振动噪声。建议风管吊架尽可能采用橡胶减振垫,确保风管不产生振动噪声。以防止设备噪声外传或在机房内贴吸声材料:采用凹凸型吸声板作为机房墙面或吊顶板,以增强吸声效果:机房应尽量减少设置门窗,且设置门窗应采用吸声门窗或吸声百叶窗,尽量减少设备噪声外传。水管安装要严格执行国家规范,冷冻水主管及冷却水管吊架要采用弹簧减振吊架。水管穿过楼板或过墙必须采用套管,套管与水管之间要用阻燃材料填封风管制作安装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进行施工。因为送回风管均采用低风速、大风量以降低噪声,风管截面积比较大,如风管安装强度及其整体刚度不够,就会产生摩擦及振动噪声。

2、科学设计管线

管线安装是暖通空调施工中的基础性工程,对保证整个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要科学设计管线。这就需要在设计施工图纸之前,对管道进行分类,然后根据管道的不同类别选择不同的施工工艺,一旦发现图纸设计的不合理之处,各部门之间要做好协调工作,统一管线的空间布置。同时还要做好风管的设计工作,确保风管的走线适中,不能过长而增加工程施工的难度,也不能过短而影响空调性能的有效发挥。

3、造成结露滴水主要是管道安装和保温问题,管道与管件、管道与设备之间连接不严密,管道安装没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施工。为此,要加强保温材料进场检查。要加强施工前技术交底和施工中的检查,严禁用大保温套管套小管道,加大对弯头、阀门、法兰及设备接口处等细部的保温质量控制力度,确保保温层与管道外壁结合紧密。穿墙部位冷冻管加设保温保护套管。确保穿墙部位保温层的连续性和严密性。加强吊顶封板前,对风机盘管滴水盘等处的杂物清理检查。四是加强对设备滴水盘的保护,特别是吊顶封板前的检查。

4、空调水循环系统问题的对策

施工前,应合理地安排管线的标高以及坡度等,尽量减少气囊的出现,对于一些不可避免的气囊,应在气囊所在处设置排气阀,并将系统的排气管出口接到有利于排气的地方。首先,要注重管道的质量。选择暖通空调管道时必须要考虑到水压、温度以及其耐腐蚀性等,保证管道的正常工作,减少水循环故障的发生;并且还要求对管线的标高与坡度进行合理安排,有效改善水循环故障。同时,要尽可能地改善水质。一般新安装或者是已经完全除垢的水系统,可以采用物理法每周或者是每两周进行一次排污;同时也可以采用化学法来改善水质,主要有离子交换法与水质稳定剂法两种类型。

结束语

在暖通空调工程施工管理中,应加强旆工前管理,合理安排管线标高和坡度,施工技术人员应细致地作好质量控制工作,空调工程旆工前要了解设计意图,熟悉各专业施工图,编制好施工组织图,尽量避免出现气囊现象,要抓住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确保暖通空调安装施工规范、严谨。

参考文献

[1]徐长远.暖通空调安装施工的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0.

篇13

前言: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所要。目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着诸多问题,并因为这些问题而导致的国有企业违法犯罪层出不穷,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一个企业来说,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规范管理和合理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市公司2011年年度报告工作备忘录》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做好年报披露,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提升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近几年来,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多,通过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是每一个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研究者的职责和目的所在。

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先天缺陷导致的内部控制的问题

国有企业是政府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企业,其管理者或决策者直接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完整性负责。由于我国经历过较长的计划经济时期,因此国有企业管理者或决策者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还是受到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旧观念和旧思维方式的影响和制约,难以接受和适应市场经济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一些国有企业管理者依据政府现有资源和自身优质国有资产的优势,对历史债务和经营风险不重视,好大喜功,重生产数量,轻生产质量;重生产管理,轻财务管理。而且,国有企业管理部门庞大复杂,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对出现的经营问题(比如管理紊乱,执行不力,经营方针不明确,决策不合理,不科学等)和财务问题(比如会计信息不真实,财务紊乱,修改利润等)也只是应付处理,导致国有企业出现严重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不够

现在大部分国有企业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甚至制定了严格的控制环节和控制点。但是在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上却存在严重的漏洞,比如监管力度不够,制度可行性不够,惩罚力度不够等,这就导致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失去了制度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从而导致国有企业管理的无序和随意,难以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三)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缺位,监督力度薄弱

绝大部分的国有企业都在组织结构和企业职能上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配置了相应的审计人员,但是由于国有企业自身的特点,比如部门庞大复杂,管理混乱、不到位,制度执行力度不大等,再加上审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敬畏权力,害怕受到打击报复等原因,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普遍缺位,监督力度普遍薄弱。

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化对策

(一)强化内部制意识,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国有企业优化内部控制的前提就是要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完善内部控制环境。首先,国有企业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于促进国有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重要作用,必须把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事关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其次,国有企业管理者要以身作则,以亲身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作为模范和榜样,引导和督促国有企业全体员工树立强烈的自我控制意识,严格遵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再次,国有企业管理者要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领导责任制的建立,层层负责,使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或实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国有企业管理者和其他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态度和行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应当以共同的道德规范为基础,因此,只有努力营造国有企业的文化氛围,培养国有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提升国有企业经营和管理水平,培养国有企业广大员工所共同认同的行为方式和道德规范,才能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加强沟通和交流,消除国有企业管理者和职工之间的隔膜,发挥每一个职工的积极性,形成具有凝聚力的团队精神。只有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明确,观念一致,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才能得到有效地执行,并发挥作用。

(二)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与激励体系

评价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健全性的核心是评价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执行;是否能够有效防范和纠正错误和舞弊;是否能够有效地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是否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与完整。要想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首先,国有企业管理者必须明确评价标准和控制目标;其次,国有企业管理者必须认真检查是否对关键控制点进行了控制;最后,国有企业管理者必须对评价结果作书面报告,详细说明评价所用的方法、涉及到的范围、各环节的风险程度等,客观地评价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国有企业管理者在对内部控制评价完成之后,要建立相应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国有企业管理者应该建立有效的薪酬制度、预算业绩评价制度以及科学、合理的执行程序,将薪酬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将员工遵循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其薪酬和晋升相结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使国有企业全体员工从思想和行动上产生强烈的自我控制意识,促使国有企业管理层及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最大程度地发挥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三)落实内部审计职责、健全监督控制系统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是内部审计,它是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检查以及再控制。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是监督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和他各个环节的主要力量,它不仅能有效地监督和制约国有企业的各个经营环节,而且还能及时发现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并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审计,达到改进管理、消除隐患以及影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各种因素,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国有企业必须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切实落实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保证内部审计部门能够客观、公正地对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再监督。加强内部审计部门与外部审计部门的协调配合,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政府监管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构建强有力的外部监督,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进行有效控制。

(四)设立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

国有企业通过先进的信息与沟通系统,可以及时地掌握国有企业经营和管理的状况。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包括国有企业不同环节之间的持续不断的资金流和信息流。信息与沟通系统的每个控制环节都执行不同的程序,并且与其它的环节相互影响和作用。国有企业的信息和沟通交流渠道是否畅通,直接影响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动态过程的有效实现,同时也有助于完善国有企业的控制环境。因此,设立一个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会促进国有企业各成员以及各个经营环节的沟通和交流,实现国有企业信息共享,促进国有企业的优势互补,促进和实现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价值的最大化。

结语:国有企业要实现健康、有序的良性发展,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对防范国有企业经营风险,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目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许多的问题,国有企业管理者或决策者必须直面这些问题,从强化内部制意识,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与激励体系;落实内部审计职责、健全监督控制系统;设立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等方面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1]洪武坤.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12(16):44-47.

[2]贾雪茹.浅谈内部控制在国有企业的施行.新农村(黑龙江).2012(7):29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