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经济学中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1]高校对人才的培养相对于社会需求来说也是一种供给。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结合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的需求来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教育部相关文件的指导下,新闻传播类专业是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特征的新闻传播类人才队伍,使他们具有从事新闻媒体、文化管理和教育科研等工作的素质和能力。毕业后可在各类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媒体网站、广告、出版社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从事新闻信息和图片的采编工作,甚至经营管理、文化传播、教学科研等工作。
二、实验课程分类
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开发、课程管理与评价等多角度看,教师都是与课程高度相关的主体。[2]研究某专业课程体系必然离不开该专业的发展历程,以及该专业师资的专业结构。该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银行贷款对该校“电教中心”的支持,项目投入了当时最先进的设备,出资培训了中心师资。在之后的30年中,该校师资曾是地方电视台的重要技术力量,制作了大量的高质量的电视纪录片、新闻报道。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电教中心和物理系的共同培养下,首批电化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21世纪初,电教中心(后更名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与该校同样实力较强的中文系共同招生并培养广播电视学专业并成立新闻传播学院发展至今,目前已经有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三个。其发展过程和师资结构决定了专业的应用型特点。实验课程是建立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但是部分课程又独立于理论课程。根据专业的培养方案,可以把专业的实验课程分为以下分类:
(一)新闻与创作类
该类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文学与新闻素养,提升学生的写作与创作能力,锻炼学生的新闻报道与稿本创作的能力,锻炼学生项目策划与方案写作能力,加深学生对新闻伦理和法律、法规的理解。
(二)影视制作类
该类课程以影视制作技术实训为主,增强学生对影视制作手法的了解,让学生掌握各类影视制作手法和技能,掌握影视演播室和设备的操作规范,让学生适应不断更新的影视制作技术,理解掌握稿本与影片之间的关系。
(三)网络与媒体类
该类课程有别于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它侧重在网络与新媒体的结合,培养学生将新闻内容或影视节目在网络平台的能力,让他们掌握新媒体的技术特征,新媒体的应用与规范,新媒体平台的构建与维护管理的能力。
(四)经营与管理类
该类课程是关于媒介经营与管理的课程,能够锻炼学生经营媒体与管理媒体的能力,增加他们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培养与人沟通的素质和能力。
三、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
学生实验课程的选择需要按培养方案进行,每位学生需要选择一类或者几类实验课程,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事实上也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是全能,对每一类课程都能达到优秀。这种独立的实验不利于学生对专业课程形成整体的概念,课程之间无法做到无缝衔接。实验成果也让学生没有成就感,不完整的作品无法示人,也没有观赏性。没有观赏性就无法吸引学生再次对实验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也无法找出作品的不足。为了让学生做的每一个实验作品都能得到保存和观赏,就需要对实验课程进行系统的设计,首先整体设计,然后分项实验。每一个实验可以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实验课程的分类不是学生专业的分类,各项实验从单体上看是独立的,它为课程服务,多个实验贯穿起新闻传播学类课程的多个类别。案例:主题实验——纪录片制作
(一)实验内容与课程类之间的关系
一个主题实验项目“纪录片制作”涉及八个分项目实验,它们包括采访、稿本写作、拍摄、后期制作、包装、网络、广告赞助与营销、过程评估。纪录片内容的选择可由参加实验的学生共同协商解决,以培养他们团结、协作与组织的能力。
(二)实验过程安排
一个总的主题实验可以由教师负责,也可以指定相应的学生负责,因为总负责需要协调实验室和学生的工作,而且总的实验成果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参加实验的学生的成绩,也影响到后面的实践能否顺利开展。主题实验下的分项实验项目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时间自主报名参加,每个分项实验对学生来说是选修实验课程,但是根据培养方案又必须完成其中的一项或者几项。这样的主题性实验可以滚动开设,如果学生需要选择多项,那么应该在实验的不同轮次当中选择,同一位学生不宜参加同一轮次同一个主题性实践课程两项或以上。从这个实验上可以看出,虽然是一个制作纪录片的实验,但是该实验包含了多门课程的实验,实验分项目零而不乱,有骨有肉。新闻传播学类的类似的实验还可以有杂志的编辑、电视栏目策划与制作等。在这样的理念的指导下,该院新闻传播学类的实验设计大类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平面媒体类的两份杂志一份报纸:《晓时代》《十分快报》《奔逸》。第二,影视类的四个电视节目:纪录片制作、微电影创作、网络电视台《每周要闻》、网络电视台《旅游》。第三,新媒体类的三个设计类:网站建设、人像摄影与处理、广告设计。第四,经营管理类两场策划:迎新晚会、毕业欢送会。
四、主题实验管理模式
一个案例可以贯穿整个专业类的多个实验课程,为满足更多的学生的选择,可以设计更多不同的主题实验。每个主题不一定需要包含所有的课程,主题实验以主题的完整性为主,有可能是其中的一类课程或者两类课程。每一类的课程也包括多个分项实验,即主题实验包括多个分类实验,每个分类实验也包括多项课程实验,因此对实验的管理就涉及多个方面。在主题实验和课程的管理上可以采用矩阵管理模式,实验室负责管理实验的实施,教研室负责管理实验的主题内容。这样的管理模式能够促进教研室与实验室之间的沟通,也有利于双方发现自身在教学管理的中的不足,从而更好地做到以学生为本。这些主题实验管理得当可以大规模设计成开放实验。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开放实验室将成为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场所,也成为高校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3]
参考文献:
篇2
新闻传播;专业;实习;改革
新闻传播类专业包括广告学、传播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等,都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在学习了基础理论之后,需要设置相应的实践环节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实习是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学需要对实习环节实施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一、确立实习教学目标
一般情况下,实习可以分为认识实习、实务实习、岗位实习、毕业实习等四个类别。认识实习目的在于从总体上了解行业动态,掌握行业发展趋势,为今后开展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实务实习目的在于了解传播流程,熟悉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把握传播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规律。岗位实习通常时间较长,是指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和特长安排到相应岗位上,并真正参与岗位工作,如策划、制作、创意、编辑等,培养学生由理论指导实践,再由实践验证理论的能力,掌握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毕业实习是围绕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展的一系列调研、分析、归纳、总结工作,目的在于为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收集资料,奠定基础。
二、完善实习教学内容
1.合理安排实习任务。
采用任务驱动法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提高实习效果,因此,根据实习目标合理安排实习任务显得尤为重要。在任务下达中,指导教师应充分考虑实习目标,保证任务的可操作性和工作量的饱满性。如认识实习要求学生完成调研报告,实务实习要求学生完成单项作品,岗位实习要求学生完成综合性作业,并要求学生完成实结和实习手册。
2.及时更新实习内容。
实习内容应随着行业发展及行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行业变化与需求。一般情况下,教师可通过参加行业实践、参与学术研讨及用人单位调研等方式了解行业需求。如在传播过程中常用的设计、制作软件的使用和印刷,出版技术的更新,编辑技术的完善等,都应在实习环节给学生做最新的介绍和培训。通过完成实习内容,可以使学生受到最新传播思路和传播技术等方面的专业训练,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改革实习教学方法与手段
1.改进实习教学方法。
实习环节与理论教学一样,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成为整个实习过程的主体,提高教学效果。例如:采用模拟教学法,学生组成不同的小组模拟传播过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方案的论证、比稿、样片制作等,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进而提高实习质量。模拟教学法需要教师从过程的设计、组织、管理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并在最后阶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和总结。
2.改革实习教学手段。
实习环节的教学开展通常先进行集中的理论讲授,然后学生根据实习任务开展工作,教师进行现场指导,最后对学生完成的实习作品进行总结和点评。集中理论讲授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回顾、下发实习任务、强调实习要求,这一环节将对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起指导性作用。而实习作品点评将对学生的实习过程和实习成果进行全面总结,通过作品展示、展览的方式指出学生作品的优点与不足,使学生在今后的设计中能取长补短。单纯地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会使讲授和点评的效果受限,多媒体技术既能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友好平等的交互方式。因此,在理论讲授和作品点评环节,依靠多媒体辅助手段则更为直观、清晰和贴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篇3
一、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针对性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加以区分。教育部《现代汉语教学大纲》规定,现代汉语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掌握“三基三能”,获得进一步参与语言教学与研究工作的能力。这一要求适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但对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求有点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对这个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
针对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的就业趋向,调整教学目标时应该从整个新闻专业的特点以及新闻工作者对现代汉语知识技能的需要出发,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新闻传播类专业现代汉语课教师应该把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用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把语言理论这个目标放到比较次要的位置,删除培养语言教学与研究能力这一教学任务,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另外,让学生树立语言规范意识也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新闻传播类专业尤其是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还肩负着引导大众正确规范使用语言的责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指导学生把教材读懂看透,真正掌握基本理论;另一方面要着重训练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帮助学生树立规范意识。
二、调整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实用性
目前各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通用的现代汉语教材,内容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五部分,在教学中所占的课时比重如下:语音30%、文字和词汇共20%、语法35%、修辞15%。其中语音和语法被列为教学的重点,而文字、词汇、修辞所占的比例较小。笔者认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剔除某些繁杂的理论内容,注重传授必要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围绕能力培养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首先,应该加大文字部分的比重,压缩语音或者词汇部分的比重。规范用字是编辑、记者和校对人员等新闻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然而,当前现代汉语课中文字部分所占的比重还不到10%,这明显不能适应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的需要,因此应该适当增加文字部分的课时,加强学生的文字基本功训练。比如,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语音功底深厚但文字功底不够扎实,因此应该加强文字基本功训练。该专业学生在大一时开设有播音发声学课程,之后会陆续开设语言表达等课程,对语音知识进行详细的学习和训练,因此现代汉语课就没有必要重复讲解,语音部分应该少讲甚至不讲,节省出来的课时可用在文字知识的讲解上。文字部分重点是让学生树立规范化书写文字的意识,通过训练提高规范书写汉字的能力。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标点符号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等内容应该在授课过程中适当补充进去。
其次,语法、修辞应该注重内容的实用性。语法部分的词类、短语、句法成分等理论性较强的部分可以略讲,病句修改、标点符号运用、句子的类型及其相互间的转换以及新闻媒体和应用文体中经常出现的一些虚词,教学中要重点讲解,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修辞部分词语的选用、句式的选择和调整应该精讲。
三、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趣味性
语言课客观性、科学性比较强,课程本身比较枯燥,被称为“文科中的理科”。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现代汉语课教学成功的关键。纯理论讲授、单一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对理论知识的讲授离不开举例,所选例子应该反映当今社会的语言现象,应该是鲜活的、常见的,应该具有一定的时代感。目前教材中很多例子倾向于选择名家名作,其中大多是文艺作品,很多例子较为陈旧,对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也不实用,学生听着毫无兴趣。教师平时应该收集一些新闻媒体中的语言材料,紧扣时代生活,把语言与社会生活、网络文化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改革教学模式,增强教学实践性
现代汉语课不仅理论性强,而且实践性很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很好地掌握。新闻传播类专业对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要求很高,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所以,该课程的教学应该把立足点放在语言应用上,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根据讲授内容精心设计一些必要的课堂实训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即兴评述、新闻采访等,然后相互点评,找出写得比较好的句子,引导学生转换成其他句式,并对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进行讨论。也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采取调查实践、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积极性,如摘录新闻标题、广告词等,分析其中语言运用的特点;留心观察火车站、公交车及其站牌上的广告标语,找出其中不规范的表达。这些实践活动既能增强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理论的兴趣,也能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
总之,新闻传播类专业现代汉语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训练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在实践中逐步领悟语言理论,切实获得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
五、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手段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成为目前教学手段改革的趋势,多媒体教学可以将视、听、说相结合,将抽象、复杂的概念形象化,给学生较强的直观印象,便于他们理解掌握,同时也能切合青年人“趋新”、“猎奇”的心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另外,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减少板书,节省大量的时间,教师可以集中精力讲解课程内容,而且便于展示大量的案例,增加教学信息量。但在使用多媒体时也应避免单纯追求直观、生动而忽视作为主体存在的学生,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现代汉语课程是新闻传播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所以高校应充分考虑此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基础、就业需要,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并本着实用性、趣味性的原则进行教学改革,真正发挥现代汉语课在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玉环.新闻学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8,(2).
[2]李宏伟.非中文专业现代汉语教学改革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1).
篇4
二、改善我国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的策略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一名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和人生幸福,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的大事,因此面对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类学生就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有关各方都应积极从自身做起,共同促进和改善高校新闻传播学类学生的就业问题。
(一)政府应积极出台措施推进就业
推进高校新闻传播学类学生的就业,为大学生提供和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政府责无旁贷。当前,政府部门应积极通过各种措施首先巩固新闻传播学类学生现有就业渠道,例如鼓励和倡导国企、国有单位等不裁员、不减薪,积极出台并严格落实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和相关高校牵线搭桥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平台,设立大学生创业专业资金,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专业补贴,动员社会力量帮扶大学生创业等等,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推动新闻传播类学生及其他专业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满意就业。
(二)高校应切实加强对新闻传播学类学生的就业指导,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现实生活中,许多高校在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上往往存在着思想不重视、行为不积极等现象,往往在学生临毕业才临时抱佛脚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这是导致包括新闻传播学类学生在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作为高校,应在学生一入校就对其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就业服务指导教育、利用各种形式如讲座、选修课等强化学生就业意识,给予学生实实在在的就业指导和帮助,不断提高其就业能力,与此同时,针对当前不少高校学生存在的就业心理危机,高校也应组织相关力量搭建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与防护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在平时就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为将来的顺利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三)新闻传播类学生应真正树立科学、正确的就业观
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新闻传播类毕业生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就必须在平时的生活中树立起正确的自我意思,客观看待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不足、兴趣、爱好、特长等等,增强择业和就业的针对性和可靠性,理性择业就业,避免盲目择业就业,避免在求职过程中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或者妄自菲薄,从而错失择业良机;另一方面,面对大媒体融合时代到来对高素质、复合型新闻人才的追求,作为新闻传播学类学生还是应该在平时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从而为自己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增添砝码,顺利找到心仪的工作。
(四)社会、家庭应对新闻传播类大学生就业给予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篇5
在河南省,虽然招收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校较多,达到了44所,占全省高校的比例为39.6%,招生数量也较大,达到了7000多人。但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就是办学层次比较低,高等新闻教育主要集中于专科层次,研究生教育是薄弱环节。
研究生教育滞后是河南省高等教育的普遍问题。据《河南日报》报道,目前河南省在校研究生总人数仅占全国的1.62%,河南省硕本比不足1∶20,低于全国1∶10左右的平均水平①。新闻传播学专业也不例外,目前全省仅有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可以招收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生,而且只能招收硕士研究生不能招收博士研究生。郑州大学2007年招收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生62人,河南大学每年大约招收70名硕士研究生,全省每年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招生人数还不到150人,河南省每年要招收普通本科生1479人,艺术类本科生1700余人,共招收新闻传播类本科生3000余人,即河南省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硕本比也不足1∶20,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研究生教育滞后,会给河南省新闻教育事业和新闻事业带来负面影响。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高校难以培养更高层次的新闻传播人才,目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是高级应用型人才,新世纪的新闻传播媒体不仅需要普通的新闻采编播人才,而且需要既通晓新闻规律,又会经营管理的媒介管理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新闻传播学背景的毕业生,而且需要既有新闻传播学知识又具备其他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主要靠研究生阶段的培养。近两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繁荣,各个新闻媒体也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就业门槛,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为例,其招聘的文科类专业学生要求必须是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而且第一学历必须是全日制本科,硕士研究生要求在30岁以下,博士研究生年龄在35岁以下。另外,研究生教育是高校教师的摇篮,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可以决定科研能力的强弱。正是主要基于这两点原因,河南省必须提升办学层次,努力发展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目前,河南省已经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从2007年起,省政府拟列专款用于资助新增单位和省内继续学科的申报。郑州大学准备拿出2600万元用于拟申报学位点建设;河南大学也拿出专项资金重点加强博士点的培育。②
第二,加强调研,促进专业发展。
目前,河南省高等新闻教育专业设置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专业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是简单的数量不均,而是针对市场需求的不平衡,一些学校在申办专业的时候根本不作市场调研,也不考虑自己的师资力量,只要某一个专业能够招来学生,能够为学校带来经济效益就申办那个专业,这就造成了个别专业偏多偏滥,而一些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却无人问津。比如广告学专业2007年在河南省有28个学校共招收2334人,虽然广告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途径相对较多,但是近1万名的在校生,每年2000多人的毕业生,这个规模相对来说还是太大了。
针对这个问题,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人员对河南省新闻传播业的人才需求现状和趋势进行科学、深入的调查,在审批专业点的时候要参照调查结果合理审批和设置新闻类专业点。在审批前要对学校办学条件进行认真的核实调查。2000年9月,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向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厅)各有关高校下发了《新闻学类专业基本教学条件的通知》,就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等4个专业在师资、教学方案、教材、图书资料、专业试验、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等6个方面作了具体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在专业审批前应该依据这些条件开展调查研究,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学校一律不予审批。
高等院校主管部门和高校还应该根据市场导向,平衡专业发展,高等院校申办新专业的时候,不仅要看短期效益,还要着眼于长远效益,不能光看重是否能够招来学生,更要看毕业生能否就业,这样一个专业才能办得长远。如果一个高校“短平快”的专业过多,办上四五年就更换专业,那么势必会影响教师研究方向的持久,影响到学科的发展,最后影响到学校整体实力的提升。
第三,增加投入,提高师资水平。
目前,虽然河南省新闻传播类专业较多,规模较大,但是实力都不强,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硬件不硬,软件太软,一些学校缺少相应的仪器设备,比如开办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应该有摄像实验室、编辑实验室、演播室,应该配备有ENG系统、EFP系统等,但是有些学校根本就不具备这些条件,老师授课还停留在粉笔、黑板的阶段。另外,专业教师数量较少,师资水平偏低,不能适应和满足河南高等新闻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
针对这些问题,高等院校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新闻传播学是一个需要高投入的学科,尤其是广播电视新闻、网络传播等专业更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要加大资金投人,建立各类实验室,增添录音、摄像器材,使学生可以在学校里掌握采访的基本技术和方法。2007年,河南师范大学为办好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在原有基础上投入100多万元购买了摄像机、编辑机等设备,建立了录音与摄像实验室、音频与视频编辑实验室、播音实验室和图片摄影实验室,为学生的专业训练提供了良好条件。
高等院校光有硬件设备是不行的,最关键的还是要有一支业务强、专业精、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梅贻琦先生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后就经常阐述自己“所谓大学者,并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师资为大学第一要素”等办学至理,并且延聘国内国际著名学者来校执教,使清华大学迅速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学府。河南省高等新闻教育要想在全国占据一席之地,也要广延博揽,吸引人才。要特别重视对新闻媒体中优秀人才的吸引。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早期的新闻学教育中,很多教育机构是由报社出资兴办的,甚至有些教育机构直接办在报社里面,比如早期的申报新闻函授学校。现在,很多学校都聘请业界的精英人士到高校任教或者担任领导,比如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聘请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担任院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院长是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赵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担任过《经济日报》总编辑和《人民日报》总编辑,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聘请了曾经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和总编辑、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的邵华泽担任院长,在高校中任教的业界精英更是不可胜数。业界精英进入高校任教可以把先进的新闻传播理念传递给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新闻实践变成鲜活的素材讲授给学生,还可以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许多帮助。目前,河南省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师中具备媒体从业经历的老师并不多,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一些新办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校中,甚至一些资深院校也缺少这样的老师。
具备媒体从业经验的教师无法到高校工作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一些高校片面强调高学历,要求教师必须要有硕士或者博士学位,其实对于实践性很强的新闻传播学来讲,这种要求并不科学,新闻传播学的学生既要学习新闻理论、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史这样的课程,还要学习新闻的采、写、编、播、评等术理课程,如果一个教师根本没有媒体工作的实践,那么对于这些术理课程的讲授就会捉襟见肘,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高等院校的领导应该认识到新闻传播学学科的特殊性,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这样河南省的新闻高等教育才真正能够做大做强,成为全省新闻事业的有力支撑。(此文系河南省高等新闻教育发展研究之二)
注 释:
篇6
招生数量较大。我省高等新闻教育的招生数量也较大。全省一年要招收7000多名新闻传播类的本专科学生,其中研究生100多名,艺术类学生3272人,普通本科学生1456人,高职高专学生2355人。
目前。全省共有两所高校可以招收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所是郑州大学,另外一所是河南大学。郑州大学2008年一共招收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63人。其中新闻学专业37人,传播学专业26人。河南大学目前在校研究生有200多人,一共有三个专业,分别是新闻学、传播学和艺术学,其中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现已招收两届硕士研究生,是全国第一个招收艺术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硕士生的专业。
2007年,全省共有28个学校招收涉及新闻领域的艺术类学生,其中播音与主持专业共有13个学校招生,共招收学生996人;共有8个学校招收编导专业,共招收596人;有15个学校招收广告学专业,共招收学生1270人。另外,还有7个学校招收245名摄影专业的学生,3个学校招收165名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
在非艺术类专业中,本科一批共有2个学校招生311人,其中新闻学与广播电视新闻学共有2个学校招收226人,广告学有1个大学招收54人,编辑出版学有1个学校共招收31人。本科第二批共有9个学校招收685人,其中新闻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学有8个学校共招收483人,广告学有2个学校共招收202人。本科第三批共有5个学校招收460人,其中广播电视新闻学有2个学校共招收170人,有三个学校共招收广告学专业的学生290人。
高职高专第一批有11个学校共招收学生809人,其中新闻采编与制作有8个学校共招收623人,广告设计与制作和影视广告共有三个学校招收160人,电视节目制作有1个学校招收26人。高职高专第二批有13个学校共招收1546人,其中新闻采编与制作有10个学校共招收996人,广告设计与制作有4个学校共招收358人,摄影摄像技术有2个学校共招收132人,印刷和印刷图文处理有1个学校各招收60人。
专业比较齐全。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省高等新闻教育已经形成了专业比较齐全的发展态势。硕士研究生层次不仅有新闻学的硕士点,还有传播学的硕士点,另外还有全国第一个艺术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硕士点。在本科教育层次,全省的高等新闻教育涵盖了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四个本科专业。在专科层次,河南省的新闻类专业更加丰富多样,实用性也更加明显,分别有新闻采编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影视广告、电视节目制作、摄影摄像技术、印刷和印刷图文处理等专业。河南省可以招收艺术类专业的高等院校也开设了一些涉及传媒领域的专业,比如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学、摄影摄像技术和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这些专业涵盖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体,培养的学生可以从事新闻的采、编、播、拍摄、制作等工作,为全省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保证。
河南省高等新闻教育事业表现出来的问题
教育层次偏低。目前,河南省的本专科院校每年要招收7000多名新闻传播类学生,但是从总体看教育层次偏低。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生教育是薄弱环节;二是学生主要集中在专科层次。
河南省尽管有44所本专科院校招收新闻传播类学生,但是没有一所设有新闻或者传播学博士点,硕士点也较少,而且招生数量偏少。
另外,我省的新闻传播类学生主要集中于专科层次,在非艺术类学生中,高职高专的招生数量是2355人,在艺术类学生中,专科层次的学生有1500多人,二者相加将近4000人,也就是说,全省有将近60%的学生属于专科层次。
新闻传播业是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科技含量高不仅体现在大众传播媒体需要采用大量高科技的设备,更关键的是在媒体中需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他们不仅要有全新的新闻传播理念和意识,还要有系统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懂得如何熟练地使用这些高科技设备。这都需要新闻教育单位尤其是高等院校要为大众传播媒体培养更高质量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而我省高等新闻教育层次偏低的现状无疑是不适合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趋势的,这也使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把触角更多地延伸到省外高校,到那里寻找自己需要的人才。所以,我省应该通过人才引进、加大投入等多种办法迅速提高自身的办学层次,早日实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点的突破,增加新闻传播学硕士点建设,为我省新闻媒体培养更高质量的新闻传播人才。
专业发展不均衡。我省高等新闻教育虽然专业比较齐全,但是发展却并不均衡,个别专业相对过剩。
比如在艺术类招生中,目前我省高校涉及传媒领域的招生专业主要有播音与主持专业、编导专业、广告学专业、摄影摄像技术专业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这些专业中,播音与主持专业和广告学专业招生较多,播音与主持专业有13个院校招收996人,广告学专业有15个学校招收1270人。这种宏观配置明显是和学生今后的就业趋势相脱节的。按照现在的招生规模,我省播音主持类的在校生有三四千人,每年的毕业生将近1000人。对比我省的广播电视机构现有规模,这种招生数量显然供大于求。广告学专业更甚,艺术类院校加上普通本专科院校2007年招生规模达到了2334人,尽管广告学专业的就业面相对较宽,但是对于我省的广告市场来说,每年2000人的毕业生数量无疑是太多了。
师资力量薄弱。师资力量薄弱是目前全国高等新闻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我国的高等新闻教育在21世纪后迎来了一个“超常规发展时期”,新闻专业点增长很快,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由此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师数量相对缺乏,而目前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教育相对落后,再加上大部分院校片面重视引进人员的学历层次,没有考虑新闻传播学发展的实际情况,使大批高校紧缺的有实际工作经验但是却没有相应学历的新闻业界人士不能到高等院校工作。在我省,由于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更加落后,所以师资力量更显薄弱,这也是制约我省高等新闻教育健康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篇7
关键词
新闻专业期刊
评价标准
社会影响力
参加第二届全国新闻专业期刊总编辑年会的代表相聚武汉,就中国新闻与传播学期刊的办刊方向和评价标准等议题进行讨论。经过深入交流与研讨,达成以下共识。
一、当前,传媒业态和新闻传播方式发生巨大的变革,新闻专业期刊在新闻理论传播和业务研究方面负有重要使命。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媒体发展迅猛,媒介的生态环境及生存样态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媒体在实现全媒体转型和数字化建设方面硕果累累,出现了很多新的模式和经验。移动技术改变了阅读,也改变了新闻的生产与传播。作为为业界和学界服务的专业期刊,应当适应新的形势,关注前沿问题,研究现实问题,为推动业界的改革发展服务,同时提高专业或学术期刊自身的影响力。
二、我国新闻传播类的专业期刊有不同定位与研究方向。然而,不言而喻,新闻传播在现阶段具有更强的实践意义,不仅需要追求学术价值,更应直面时代课题,注入现实关怀。
目前,我国新闻传播类专业或学术期刊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由大学新闻院系办的院校类刊物;第二种是由全国各类新闻协会或学会主办的刊物;第三种也是数量最大的是由新闻媒体(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等)主办的刊物。三类专业或学术期刊的服务对象和研究方向各有侧重。然而,无论上述哪一类期刊,其办刊主旨都应是为中国新闻业界和学术研究服务。在推动新闻理论和实践的改革创新方面发挥应有作用,是我们的共同职责。
三、现阶段,在新闻与传播学领域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符合理论和实践要求並得到普遍认可的新闻专业期刊评价体系。
我国现有的关于新闻传播学期刊的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评价功能,但有的存在侧重量化评估,忽略社会影响力评估的问题。建立以质量为导向,注重社会影响力评价,结合量化评估的更为科学合理的学术期刊评价标准,不仅是新闻传播类期刊紧跟时代、服务读者的需要,也有助于新闻传播学学术的健康发展。
四、建立更具实际意义的评价标准,应注重对新闻专业期刊综合考量,评估研究论文的社会影响力。
国际上普遍认为,在人文科学领域,文献计量方法得出的数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研究质量,但並不能代替质量评价。专业和学术期刊的质量评估的重要参数,应当是期刊文章的原创性、精准性和重要性。
篇8
在就业方面,大部分同学就职于报社和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出版社的编辑与策划部门或者广告公司,也有大量学子选择考研。
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是名副其实的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一些学校的该专业设为新闻学的一个方向,也有一些学校在艺术学院甚至软件学院里招生。
该专业开设大众传播学、远程教育与网络、摄影技术、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电子技术、视音频设备新技术、非线性编辑、艺术基础(美术、音乐)、计算机基础、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等、3DMAX动画制作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毕业生可以具备计算机应用、网络设计、网页制作、编程等计算机知识基础,掌握电视电声系统音视频技术知识,同时具备使用、管理和维护现代电子设备的实践能力;熟练掌握电视节目制作方法、能独立编制电视节目。
由于是新兴专业且学生实践能力强,这个专业毕业生非常抢手,就业面广。中国传媒大学招办负责人介绍,目前,手机媒体和互联网媒体发展势头较好,但策划运营管理方面的人才比较欠缺,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就是培养既懂媒体传播规律,又掌握新媒体技术的人才。所以,网络公司、广告公司、电视台、报社、杂志社、音像电子出版社、新闻单位、教育推广公司、网校等远程教育机构、科研单位、各级企事业的信息化管理宣传部门、咨询策划公司、展示展览公司和文化传播公司等都活跃着该专业毕业生的身影。
篇9
一、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概况
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将新闻学由过去的二级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自此,我国的新闻传播学进入了跨越式大发展阶段[1],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学科设置方面,1997年,新闻传播学被调整为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和传播学;1998年,新闻传播学下设专业调整为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4 个专业;2000年,又增设了传播学和媒体创意两个专业[2]。这表明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地位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正式确认,也得到了人文社会科学界的认同,这对于新闻传播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培养规模方面,1996年,有55所高校经国家教委批准设立新闻类本科专业,新闻学类专业点达到88个,在校学生人数9000余人。2006年,有448所高校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新闻传播学本科专业,新闻学类专业点达到737个,在校学生人数超过10万[3]。在新闻研究机构设立方面,1996 年仅有新闻学博士点两个,硕士点20个。2006年,新闻学、传播学博士点分别为11个、10个,其中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6个,另有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3个。同时,有新闻学硕士点66 个,传播学硕士点75个,其中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达到了28个[4]。
二、社会传播实践全面进入网络时代
事件一:牛津大学出版社行政总裁奈杰尔•波特伍德于2010年8月29日告诉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受互联网影响,《牛津英文词典》将来可能仅以电子版形式出现。他说,“印刷版词典市场正在消失,每年缩水10%”。波特伍德预计,随着电子图书和类似美国苹果公司平板电脑iPad等工具的普及,印刷版词典可能还有大约30年“货架寿命”。
事件二:纽约时报公司董事长小亚瑟•苏兹伯格于2010年9月表示,《纽约时报》将停止推出印刷版,今后主要通过网络版来吸引读者和拓展营收来源。苏兹伯格在国际新闻峰会上表示:“我们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停止印刷《纽约时报》,日期待定。”苏兹伯格也表示,将探索新的、与时俱进的、符合当代文化的新闻获取和报道方式,并努力争取受众,扩大营收。
众所周知,传统媒体的发展在互联网广泛应用之初就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挑战,并且早有大量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反思[5]。而以上事件再次凸显传统媒体在当今网络传播时代所面临的困境。近年来,随着报纸发行量不断下滑,报纸发行商的营收也迅速减少。2008年到2009年,报纸行业的广告营收同比下滑了27.2%。尽管传统媒体陷入困境,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并没有减少。在此期间,互联网Web2.0技术与应用蓬勃发展,这也给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接受信息和获取新闻的方式发生剧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大型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日益强大
雅虎、新浪、搜狐等大型门户网站已实现了种类齐全、内容丰富、更新迅速的信息采集和生产能力。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实现了信息的实时性和个性化查询等功能。
(二)新型网络社交社区层出不穷
类似于国外的facebook、twitter,国内的开心网、QQ空间、人人网等具有网络社交和个人信息实时功能的一系列应用在缩小人类物理社交空间的同时,完成了信息的网络人际传播,包括新闻信息的传播。网络人际传播的信息传播方式属于传统的人际传播范畴,而互联网则充当了人际传播的介质,例如twitter和新浪微博均属这种传播方式。网络人际传播模式突破了传统人际传播空间和载体的限制。由于网络人际传播相对更为对等和朴素的性质,它对于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已经大大超越了电视媒体、平面媒体、门户网站等其他媒体,这一点在美国9•11事件和汶川大地震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三)网络和廉价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
随着3G网络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以及免费无线网络wifi的广泛应用,当今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网络无处不在的时代。随着美国苹果公司的iphone、ipad等高用户体验的智能移动终端和谷歌公司开发的免费开源手机智能操作系统Android在大范围智能手机领域爆炸式的应用,人们拥有个人智能移动平台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趋势。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会进入普适传播时代,即人们拥有在任何空间和时间高质量高体验接入互联网的可能性,其中包括获取新闻和其他各类信息的可能性。
以上三种剧变,第一个方面的转变,是已经发生过的,它带给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的冲击,我们有目共睹;第二、第三个方面是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它们也必将导致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深刻变革。图1所示为转变后的金字塔型社会传播模式,即以广泛的、海量的、即时的网络人际传播为基础,进行无所不在、无时不刻的新闻信息传播;以各大门户网站和各种印刷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主流渠道进行信息聚类和分类,实现新闻信息的再度挖掘;以国家级传播机构为新闻传播和舆论传播的主导方向,实现新闻信息的权威与深度剖析。
图1金字塔型新闻传播模式
随着社会传播实践的变化,我国新闻传播人才的传统培养模式逐渐表现出某些不适应性,应当做出相应调整和修改。
三、传统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不适应性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传播事业都处速发展中,但是随着网络传播时代的来临和新型社会传播模式的建立,传统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不适应性日益凸显。
(一)学科设置未能紧跟时代潮流
从2000年到2010年,经过10年时间的发展,社会传播模式剧变,而关于新闻传播学的学科设置未再进行任何正式变动,仍然建立在旧的社会传播模式之上,对于新出现的传播方式和方法,未能深刻涵盖。
(二)人才培养重点与传播实践之间存在偏差
随着金字塔型社会传播模式的确立,新闻传播尤其是叙事性的新闻传播逐渐变得平民化、对等化和简单化,普通新闻传播人才在数量上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而高层次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又很缺乏。另外,由于合理严格的培养过程管理监督机制和科学客观的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缺失,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整体堪优,既有的人才培养重点与传播实践之间存在偏差。
(三)新闻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联合培养不足
在传播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传播实践中出现各种复杂问题的背景下,如果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依旧按照专一学科发展的思维,不注重与其他学科联合培养专业化的新闻传播人才,使得现有模式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进而造成传统的新闻传播市场逐渐萎缩,将不能实现新闻传播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并且有悖于新闻传播学诞生时兼容并包广泛交叉的学科传统,也会阻碍学科自身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传播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关键因素
立足社会传播实践新模式,检视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长处和不足,促使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整体结构水平得到提升,使新闻传播学教育和研究更加规范,走上更为专业化、科学化的道路,有能力迎接全球化等种种现实挑战,应该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入手:
(一)完善学科设置,鼓励与其他学科交叉培养
笔者认为在社会传播实践新模式下,新闻传播学教育和研究涉及到的学科专业至少包括新闻、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广告、编辑出版、影视传播、公共关系、网络社会、互联网/3G/4G、新媒体、普适计算等。国家和教育部门应该考虑从以上这些学科中选择部分学科纳入新闻传播学的学科设置中,完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结构。鼓励新闻传播学与其他相关学科,比如计算机网络、网络社会、普适计算、金融学、统计学、拓扑学、新型媒体、语言学等的交叉培养,孕育新闻传播新的学科增长点。
(二)调整人才培养重点,注重市场动向
由于进入网络传播时代后,没有受过专业化系统化新闻传播教育的人,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结合社区和微博实现新闻与接受,所以应当适当提高高级新闻评论人才、新闻聚合和分析人才、网络新闻传播人才等的比例。这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与新闻传播机构、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建设发展相结合,是从市场需求出发、从传播实践出发,是真正的理论培养和实践培养相结合。如图2所示,调整重点后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促使社会实践中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人员比例趋近于更为合理的分布。
图2新闻信息传播人员比例图
(三)与国际接轨,避免闭门造车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盛和世界各国之间越来越激烈的“软实力”较量,培养国际化新闻传播人才成为国家最迫切的需求之一。新闻传播的国际化战略需要国际化的新闻传播人才去实现。
总的来说,随着社会传播实践新模式的出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方法和理论还需要不断创新。展望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和研究,只有不断调整结构,挖潜内涵,促进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培养面向时代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实现新闻传播学教育和研究的全面繁荣。
参考文献:
[1] 赵玉明,庞亮.从新闻学到新闻传播学的跨越――近十年来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和研究新进展评述[J].现代传播,2008(5).
[2] 伍静,刘海贵.从中美比较看我国新闻传播学学科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J].新闻大学,2006(4).
篇10
最近这些年,随着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还是2005年,在教育部备案的新闻学类专业已经达到661个。新闻传播专业显然已经成为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中一个新的增长点。在如此众多的新闻类专业中,每一个学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如何定位,办出特色,就成为学院管理者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在学院定位或学院特色方面,我们的考虑是: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是依托北京大学这样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底蕴深厚的综合性大学建立的,对于新闻传播教育来说,它本身就是一个很好资源。因此,在教学与研究方面,我们完全可以“借势”,也就是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汲取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研究之精华,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这个特色和优势正在逐渐形成。
教学方面,学校历来主张打破学科限制,进行通识教育,走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道路。为此学校在世纪之交推出了“元培实验班”,增设了“通识教育选修课”,为学生在本科基础教育阶段拓展知识、拓宽视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种思路和模式正好可以满足新闻与传播学院人才培养的特殊需要。因为从大的方面说,新闻传播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的采写、报道等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客观上要求从业者具备多学科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成为“通识”型人才。因此,最近这些年,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尽可能发掘和利用校内资源,鼓励和指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外选修全校通选课,选修第二学位。目前我们的本科生中拿到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第二学位的已经占到学生(本科生)总数的50%。
作为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实际步骤,目前学校正准备进一步打通学科限制,实施文史哲、社会科学等学科群类大类培养的方案,搭建大平台,每个群类中的每一个专业都要为这个平台输送精品课程,提供给学科大类中所有专业的学生。大类培养方案的实施,对于新闻传播学院的人才培养,是非常有益的。
同时,学校对新闻传播学院的发展非常关注,高度重视。为了满足新闻传播学院人才培养的特殊需要,使它与人才市场的走向相适应,学校领导和我们多次探讨,尝试在新闻传播学院进行学生培养模式改革,目的是更加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进行高端建设,使我们的人才优势更加突出。
总之,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的思路就是,依托北京大学综合学科的优势,充分利用校内资源,走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道路。培养知识广博、学养深厚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希望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是我们的邵华泽院长对学生――未来的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每个新学期的开始,他都会在讲课中给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除此之外,我们还希望我们的学生具有多学科(起码是两个学科)的知识储备,毕业后能够胜任在某一专业领域中进行深谈、深访、深度报道的工作,以及在新闻传播相关领域中进行开拓性、创新性的工作。
从科研角度看,学校非常重视并且一再强调三个方面的结合或接轨:与国外学科前沿的结合(或接轨);校内不同学科研究的结合(或接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或接轨),并且为三个方面的结合或接轨创造条件。
在学校的鼓励和支持下,学院在以上三个方面也进行了努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与国外学科前沿领域接轨方面,我们借重由北京大学主办的一年一度“北京论坛”的品牌优势,力求开办好分论坛,主题的设定充分考虑到国内外,特别是国际上学术界关注的前沿问题。2006年分论坛的主题是“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2007年分论坛的主题是“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每年我们都会利用“北京论坛”提供的资金条件,把这一学术领域中的领军人物请来,进行交流。去年就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港台地区的30多位学者参加了论坛(也邀请了一部分国内学者参加),他们的论文在《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第三辑上以专题形式刊登。2002年至今,学院还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南加州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联合举办中国互联网年会,目前已经举办了5届,分别在美国、新加坡等国家举行。
在利用“北京论坛”等平台与国外研究接轨的同时,学院还鼓励老师们直接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并在经费方面予以支持。学院有一个新的规定,每年为所有老师出国参加学术会议提供一次经费支持(远程坐飞机往返的费用)。每年一次,年年支持。这样,老师们出国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次数就明显增加了。2002年以来,学院共有100多人次赴海外参加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
在校内不同学科研究的结合方面,学院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不断提高。比如由北大政府管理学院发起成立,由社会学系、法学院等联合主办的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就有我们的老师参加。他们参与撰写全面反映国内公民社会发展和研究状况的“蓝皮书”,参与公益组织的非盈利性培训以及其他的研究、交流活动。最近,有老师代表学院参加了由北大历史系、国际关系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合作的研究项目,题目是“文明的网络:比较文化与比较政治”。历史系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国际关系学院是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新闻传播学院则是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进行综合性的比较研究,各自都把本学科研究上的优势发挥了出来。这方面还要开设相应的课程。此外,我们学院政府传播研究,也引起政府管理学院老师的兴趣,一些基础性的合作已经开始。
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学院也是积极推进,大力支持。不少老师逐步将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向实务界延伸和拓展,或者针对实际工作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论阐释,提供决策参考意见。目前学院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出版总署、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卫生部等政府部门以及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主要新闻媒体都有合作项目,不少课题正在进行中,包括《十一五期间我国广播电视发展战略研究》、《大型媒体集团发展研究》、《中国报业与广告业关系研究》、《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发展战略研究》、《中外公共传播模式研究》、《公共卫生事件传播中的风险沟通研究》等等。其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已经被有关部门采纳,并对该部门的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篇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传播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与此同时我国新闻传播类专业势如破竹,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8年我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已达877个,平均每年增加108个①,其中我国中东部13个省市158家独立学院中,开设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校为58家,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而且半数以上独立学院的新闻类学生招生规模与母体大学相当②。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③。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和创新,“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培养应用型人才”④。
新闻传播学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应用性的专业学科,要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不但课程要有理论高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有用的技能,无论是从培养人才还是从就业质量来看,实习已成为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如何组织新闻实习以取得最佳教育效果,这是各新闻院系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建立起符合独立学院特点的实习模式,是独立学院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单位必须重视的课题。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研究者多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上述问题,普遍忽视了实习单位对实习效果的评价和影响。本文从学生及实习单位两方面分析影响新闻专业实习效果的因素,探讨比较合理的实习模式。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形式,共设计出两套自编问卷。问卷A调查实习者对实习效果的评价及影响,发放对象为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大三、大四本科生,共发出问卷105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问卷B调查实习单位对实习效果的评价及影响,由学生交与其实习单位填写,共发出问卷105份,有效问卷8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5%,调查的单位中大多为包括报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传媒类公司在内的直接从事传媒业务的单位。本文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
三.研究发现
1.学生对实习重要性的认知
88%的受访者认为在大学学习期间进行专业实习确有必要,有一半的受访者对专业实习对顺利就业的保证作用持保留意见,这与目前就业形势的激烈性与复杂行有关。在调查对象中,参加过实习的占76%,24%的同学没有参加过任何专业实习,他们反映“自己想去实习,但没有找到相应的实习机会”,“学校没有提供相应的实习基地”。
2.实习者对实习单位性质的选择
同学们选择的实习单位主要是电视台,其次是电台,然后是报社、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或广告公司,还有部分同学到非媒体部门实习,如培训机构、销售公司,中小学等,到杂志社和影视制作公司实习的人寥寥无几。
3.实习地点
在学校所在城市外实习的同学略多于在学校所在城市内实习的同学,大多数同学选择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实习,在中小城市实习的同学不多。
4.联系实习的途径
学生实习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同学、朋友或家人托关系联系单位,其次是自己主动上门与媒体洽谈或者公开应聘,通过学校联系实习单位的仅占少数。实习单位挑选实习生的主要渠道是单位工作人员的亲朋好友推荐介绍,其次是与部分高校建立实习项目选择实习生,然后是在各高校进行公开的面试选拔。
5.实习质量及影响因素
绝大多数实习单位对独立学院学生在工作态度和积极性、与人交往的能力、专业技能、业务水平、团队合作能力及个人品德上给出了“非常好”或“比较好”的评价。理论知识和文化修养是独立学院学生相对薄弱的环节,18.2%的单位给出了“一般”的评价。
在同学们看来,实习单位的业务水平、综合实力以及实习单位老师的指导程度是影响实习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实习单位对学生的管理考核力度以及学院对实习活动的重视程度,而实习单位距离中心城区的远近并不重要。就学院老师的指导程度对实习质量的影响而言,38%的受访者认为重要,33%认为一般。
6.实习条件
在参加过实习的同学中,67.1%没有得到过自己学校学院老师的指导,21.1%平均一周能够得到自己学校学院老师1次指导,另有10.5%的同学表示老师指导少于一周1次。同学们认为,所在学校及学院为实习所做的工作集中在与校内媒体联系,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和与校外各类媒体、公司协定实习协议,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机会,而在将校外媒体、公司等引入校内,组建校内实习基地方面所做工作甚少。而就校内现有的实习实验条件及设备而言,大约六成的调查者认为“一般”或“不好”。
在与校外单位组建校内实习基地上,绝大多数同学表示如有机会就会参加,参加的最重要原因是在学校内实习比较方便、安全、花费小,而多数实习单位也表达了与高校合作建立校内实习基地的意愿,“可以有效利用学校资源、节约成本”是他们最看重的方面,不愿意建立校内实习基地的单位认为,“学校与本单位距离较远,办事比较繁琐”以及“在高校内投入大量资金,可能回报较少”是他们顾虑的因素。
四.结论与讨论
篇12
一、当前就业形势对实践教学的要求
(一)实践性、应用性是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的重要特色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素质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传媒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不仅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学历,广博的基础知识,而且希望学生具有超强的工作能力[1]。这一切都使得人才市场的就业压力增大,要求新闻专业培养实际的应用性人才,学生到媒体里特别能干活,一毕业就能上手,就能适应,并且独当一面。
(二)传媒领域的产业化凸显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随着新闻传媒领域的产业化,新闻传播业界的发展呈现新的趋势。我国加入WTO之后,不仅国内业外资大量投入新闻媒体,形成组建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的大潮,而且外国资本也已多方渗透到我国的新闻传媒中来,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种形势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媒人才市场上,要求他们不仅能胜任本职工作,而且还要有完成任务的组织能力和策划能力。这一切也引发了专业化程度相对不是特别高的新闻专业就业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三)广泛意义上“大传播”的需要为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舞台
传媒产业引发人才大战,从近两年的人才需求状况来看,媒体、出版、广告、营销策划这一类的人才需求量总的来说还比较大,但一个很明显的趋势:直接去媒体的人数锐减,而就业于企业(包括广告公司)、党政机关(包括事业单位)的人数增长迅速。中国企业的逐渐壮大及企业文化的提升,使得企业对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求贤若渴,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对宣传、企划、公关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因此,我们现在所讲的“新闻传播”,应该是广泛意义上的“大传播”,它包括企业传播、政府传播等[2]。
二、当前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1.综合实践教学开展不够。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性要求高,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高等院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教学往往过多地注重理论知识的传输,市场意识、创新意识不到位,综合实践教学开展不够,致使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受到严重影响。
2.实验室建设经费不足。受经费等原因的限制,在校内一些必要的实践教学场所设施建设不全,尤其是经费投入大的数字实验室更是严重不足。
3.实习方式单一。在校外实践这一环节,很多院校沿用的是让学生进入新闻媒体,并在媒体从业记者、编辑的指导下开展实习。由于近年来开设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校逐年增多,随着实习学生的增加,而新闻单位在人力、物力方面的接待能力有限,使得实习流于形式。一些院校对待学生的毕业实习还存在“放羊型”的状况,对学生的毕业设计的指导、毕业实习的组织还不够,没有起到实习的作用。实习渠道不畅通,学生锻炼机会少,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够,毕业实习达不到效果。
4.实践教学跟不上媒介正日益提升的用人要求。
从分析目前新闻传播专业大学生的社会需求以及主要就业去向来看,我们的实践教学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科教育尤其在实践教学这一环节还不能充分满足如今媒介正日益提升的用人要求,他们对高层次、复合型、专业型,具有国际化视野新闻人才的要求,以及对媒介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广泛意义的“大传播”对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
三、加强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规划与创新实践教学的模式
(一)科学的校园实践计划的实施是保证学生专业基础素质的首要条件校园实践是指在校园内进行的实训、实验、实习,可在校园内一切与专业有关的场所进行,也可在校园专业模拟实验室内进行。校园实践的目的,是要达到实践教学经常化,课外活动专业化,模拟实习规范化。在校园实践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完善实践教学,在不间断的校园实践中,使实践教学贯穿整个大学四年。
1.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园实践活动,使实践教学经常化。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园实践,如利用校学生刊物、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功能,进行实践教学,在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用新闻理论去分析媒介运行规律及新闻实践工作,使课上和课下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课堂教学和自学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如在浙江湖州师范学院,校报成为文学院新闻广告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学生被吸收为校报学生通讯员,还有校园网、文化网、广播电台都成为了教学实践平台,宣传部会同新闻广告教研室,对通讯员考核,评聘为学生记者,同时进行好新闻好版面评比,以完善激励机制,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
2.通过第二课堂的模拟训练等课外活动,使实践教学专业化。一个优秀的记者之所以能够进行成功的采访,在于他有深厚的各种文化积淀,是各种综合素质的体现。新闻采访让学生做这方面的训练,是为了使他们学以致用,在实践中获取新闻采访知识、提高能力,完成采访任务,尤其是培养了学生自我提高的能力。各种校内的模拟训练活动,有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如主持人大赛、团队意识训练、召开学生记者招待会、现场新闻采访,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理论学习提供用武之地,其目的在于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增加实践课程,以提高新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让模拟训练成为教学的一大特色,学生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也使学习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
在第二课堂的编校大赛、专题的策划比赛以及成立广告创意策划组、写作组、平面设计组、新闻采写组、新闻摄影组等课外兴趣小组,实行导师制,使一些有专长的学生脱颖而出,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这些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强化了对具体知识的认知,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各种能力,达到了教学目的。
3.建立高水准的新闻传媒实验室,使实践教学规范化。实践性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是新闻类专业的共同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在课程设置中要强调实践环境,加强实验课的分量,让学生学以致用,为媒体培养实际的应用性人才。面对21世纪新闻产业的种种变化,新闻的传播学科的个性化建设显得特别重要。没有与信息时代同步的硬件,学生毕业后进入实践领域还得从零开始。就业导向下的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必须扣紧时代,扣紧市场。随着电子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对新闻传播人才的素质要求日益呈现多元化。过去一个称职的新闻从业人员,如记者、编辑只要会使用电话、传真就可以了,但现在,用人单位提出了许多附加技能的要求,如电脑操作、自动化办公、汽车驾驶,甚至图片制作等等。因此,为学生生成更多的技能创造条件,已经成为新闻学实践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因此,为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掌握一整套新闻采、写、编的技能,必须建立数字化的模拟实验室,建设配有不同专业软件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室、摄影技术实验室、观摩审片实验室、网络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等等,让学生在这里得到很好的实践锻炼[3]。没有现代先进技术和先进手段装备的实验室,就不可能建设成特色专业[4]。
例如作为平常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利用系统编辑报纸,进行报纸编辑各个环节的实际操作训练,掌握电视片制作、非线性编辑使用、节目主持人培训及网络制作等,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上新闻理论课,大量布置一些东西让学生自己考查资料,作一些科研课题,目的是培养学生努力将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校外实践是训练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必要环节
校外实践是学生在校外参加的社会实践,包括见习、实习等。学生的业务动手能力在校外社会实践中将得到充分的锻炼。
1.结合课程进行实习。如结合“新闻摄影”课安排学生到校外的风景区、旅游点等地搞新闻摄影实践活动,或者到校外抓拍一些有新闻价值的照片等。结合“新闻采访”课组织学生到一些企业、单位进行采访。
2.假期见习与实习。安排学生利用寒暑假和“五一”、“十一”等假期进行新闻实习,进入新闻媒体,在媒体行业的记者、编辑指导下开展实习。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既认识了社会又了解了自己今后所从事的工作,提高了专业兴趣,为毕业实习(专业实习)奠定了基础。
3.毕业实习。目前高校学生毕业实习时间比较长,是新闻实践教学的重头戏,要避免实习存在的管理不到位的放羊型情况[5]。学校要为学生的毕业设计提供必要的指导,包括联系实习单位、实习项目,都要与学生的毕业设计联系起来,因为学生的毕业实习很可能成为就业的方向,倡导学生把未来就业趋向和毕业实习挂钩。
4.富有特色的“项目制实习”、“主题实习”。校外实践除完成课堂教学的延伸,了解今后工作的内容和程序,更可以策划一些富有个性、特色鲜明的“主题实习”、“项目制实习”。
“项目制实习”,是让学生参与到老师的某个项目中去,在某个子课题独当一面,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的实地考察,形成完整的调查报告和数据资料库,在短时间内得到“真刀实枪”的锻炼,并取得成果。“主题实习”,是根据实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策划组织特色鲜明的“主题实习”。如可围绕某个主题集体体验未来传媒人的实际工作等,培养传媒人特别需要的团队精神和吃苦精神,这样的实践模式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各方面的有益锻炼[6]。
(三)开设专业特色班,适应新闻媒介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目前我国媒介仍处于发展上升阶段,为新闻传播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广阔市场,但各类型媒介对具有复合型知识背景、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有着特别的需求。具体看,媒介的发展速度,媒介总量、规模和对人才的评价标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为了适应新闻媒介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必须开设一些专业特色班,这些特色班的实践教学,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建立完善加强基础素质,强化专业理论,重视社会实践,适应社会变化,一专多能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也要有充分的实践能力,在平时课堂教学上应努力把实践引向课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尤其要注重能力的培养,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训练,把课堂练习和课外训练及寒暑假的实习有机结合起来。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传媒分院新闻系先后开设了专业特色班级“穆青新闻班”和“国际新闻班”。“穆青新闻班”是从二年级结束后的非新闻专业本科生中选拔,后两年进入新闻系学习,目标是培养“复合型”专业背景的传媒人才;“国际新闻班”,则是兼修外语和新闻学,主要培养能够用双语进行熟练工作的优秀传媒人才。在相应的实践安排中,他们也根据学生的特色和专业特长精心组织。例如安排有理工专业背景的“穆青新闻班”同学进入科技报实习,安排“国际新闻班”同学进行一些新闻外刊的编译工作等。
(四)在实践中加强创新能力的锻炼,提高大传播就业需求下的务实性新闻专业人才的竞争力
新闻专业培养的人才有一种务实性,媒体、广告公司可以去,企业、政府部门也可以去。这种广泛意义上的大传播对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体现在强烈的实用性上,在激烈竞争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中,这种实用性是建立在人才的实践性创新型基础上的,因而要考虑社会问题,让市场去制约它的发展。
作为就业导向下的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在实践教学中,不要忽视了面向企业、事业单位的实训。当今有规模的企事业单位,极其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上规模的企业,无论国有还是民营企业,大都办有企业报刊和网站,这就为新闻专业人才就业开辟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就要求我们树立大传播就业观念,体现在实践教学的具体规化上,就是可通过校企合作方式,让我们的学生到企业办的媒体中去实习实训,甚至可以签订就业合同,为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多渠道地提供出路。
在市场化过程中,新闻教育成为一种特别强调实践、强调管理、强调创新的教育,新闻传播学要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和实践紧密结合。如编辑出版专业组织学生参观优秀出版社、国际图书博览会、全国书市书店等,使学生了解编辑出版的全过程,了解前沿的学术课题和产业的最新动态。出版产业的全球化的大趋势给文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7]。如河南大学在培养学生方面充分利用综合性院校的优势,发挥河南大学出版社资源优势,老师在出版社挂职,学生要了解出版的全过程,同时要求在校学生要能够在学习期间编一本书和期刊,上一次订货会,下一次印刷厂等。我们的教学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激发创新灵感,创新理念,创新构想,创新实践,取得成效。
四、完善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篇13
北京体育大学自2000年招收新闻学专业(体育新闻方向)本科生以来,历经6年的建设,初步形成了结合自身特点、适应当前形势、满足实践需求、接轨国际潮流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思路。自2005年2月从原管理学院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体育传媒系以来,在管理学院进行第三次创业的同时,体育传媒系也开始了新的办学指导思想、学科和专业建设思路、办学特色的思考与尝试。
1 面临的主要形势
1.1 北京体育大学办学目标 北京体育大学在“十五”期间确立了建成综合性、高水平、有特色的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基地的奋斗目标。在2005年9月被批准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以后,学校提出了为北京奥运会竞技备战提供保障和服务,并且力争取得标志性成果的任务。作为北京体育大学一个新设的教学单位,体育传媒系不仅承担着新闻学学科和专业建设的任务,还应该为北京体育大学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1.2 全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现状 新闻传播学教育在最近10几年来发展迅速,根据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2004年3月在中央党校三项学习教育的讲话提供的资料,目前在教育部注册备案的新闻传播专业点有198个,而据不完全统计,那些从别的专业衍生出来的相关专业方向也超过200个。最新的材料表明,全国已经有661个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或专业方向。近10年中,北京地区的大量单科院校也陆续开设新闻传播类专业,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首都体育学院等都在最近10年开设了新闻传播类专业,专业传播人才的培养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一个新亮点,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3 北京2008年奥运会影响下的体育传媒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各类传媒机构对于体育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据报道,北京奥林匹克转播有限公司和届时前来北京报道奥运会的NBC需要千名以上体育专项摄像师、各类形态媒介对于奥运和体育报道的重视催生了对体育记者、编辑的需求,大量介入奥运传播的赞助企业及文化、传播、公关、中介公司等对体育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虽然这期间有体育媒体的消亡,但总体趋势是奥运传播掀起了传媒人才需求的热潮。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当前近3万名体育编辑记者中,接受过体育、新闻或体育新闻专业教育的人所占比例不足1/4,这更加为体育传媒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紧迫的要求。
1.4 国际体育新闻教育的态势 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一些院校设有体育新闻传播专业,美国4000余所大学有20所左右设置了体育新闻、体育传播、体育信息等专业或专业方向,并且成为美国职业体育、高校竞技体育相关岗位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比如美国俄亥俄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就开始了贯穿一个学期的体育写作(Sportswriting)、体育转播(Sportscasting)课程。其他一些国家虽然很少有体育新闻专业,但在新闻传播类专业内开设体育新闻传播类课程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2 学科与专业定位
2.1 新闻学的学科归属及其与专业的关系 在国家的学位管理体系中,新闻传播学归属于文学门类。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管理序列中,新闻传播学是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和传播学。在国家教育部的本科专业管理系列中,新闻学与传播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等归属于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作为新闻学专业(体育新闻方向)的教学管理单位,体育传媒系承担着发展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双重任务,通过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职能来完成人才培养、学科创新、服务传媒的基本任务。
高等学校的专业是针对社会就业方向而言,是关于人才培养规格的专门规定,是对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一种设计,专业的设置及其规模受社会劳动市场的供需规律支配。体育新闻与体育传播专业方向就是顺应当前迅速发展的对于体育新闻传播类人才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的。
2.2 “体大姓体”不代表学科建设不需要理论 关于北京体育大学突出自身办学特色,“体大姓体”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其基本含义是北京体育大学要突出体育特色,立足体育本位。对于这种说法,笔者的观点是,体育大学当然应该以为体育服务和围绕体育发展作为学校事业的重要方针。但是,更为根本的问题是,体育大学一定要注意学科建设,一定不能忽视理论的价值,这是保证各种运动技术进入精深领域和纳入传授范畴的根本保证。
因此,“体大姓体”中的“体”其实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体”,而体育学科则是认识论意义上的“体”,而最终需要达成的是实践论层面上的“体”。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北京体育大学的新闻学应该立足于服务体育,挖掘体育新闻自身特有的规律,研究体育新闻的重要问题,以构建体育新闻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总之,体育新闻学要服从母系学科的规范,要为整个体育人文社会学科体系的完善做出贡献。北京体育大学的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都面临着需要新闻报道和专业传播的问题,而体育社会学、奥林匹克研究等领域更存在着大量可以与新闻传播学结合的课题。
具体来说,体育新闻学的学科性质属于新闻学的分支学科和体育学的应用学科,它可以说是最专业的分支新闻学,承担着运动赛事、规则、明星与体育事务、体育科学、体育文化传播的任务;同时也可以说是最庞杂的应用体育学,担负着通过策划、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新闻技能进行体育新闻报道的职能。
2.3 “以体为本”不说明专业建设不需要学科 新闻学专业作为一个归属于新闻传播学类之下的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技能的养成无一不需要在反复的实践中磨练。尤其对于本科专业来说,培养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类人才更是不容回避的重要使命。但是,北京体育大学毕竟不同于其他的综合性大学,也不能简单与其他单科性大学类比。因此,“以体为本”作为学校的发展目标彰显的是体、理、文、管相结合的专业发展思路。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发展方针,其应该体现的原则是在整个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中凸显体育新闻的特色,始终立足为体育新闻服务的原则来构建课程体系。
有研究成果表明,美国目前设立了体育新闻、传播、信息类专业的院校虽然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很“重视
宽厚的人文基础,宽泛的知识结构,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设置了很多史论类课程,如媒介史、新闻事业史、20世纪摄影史、体育心理学、生物力学、运动机能学。此外,美国的不少新闻传播院系也开始创办媒介融合(Convergence emphasis ofsequence)专业,培养具有媒体融合技能的新闻人才,当前美国新闻传播界最时髦的两个词是:“融合媒介”(convergence me-dia)和“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rnalism)。
因此,北京体育大学的新闻学专业建设应该注意把握好专业新闻传播的定位,吸取多学科的营养来补益自身,同时处理好“体用”的关系,利用人文社会学科、体育学科的理论体系来丰富和充实体育新闻学专业严密和独特的“体”,指导体育新闻传播全面和融合的“用”。
在专业建设方面,应确立复合、灵活、宽广的目标,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能适应各种媒介和各种岗位的要求,不能忽视非体育新闻业务、非新闻业务能力培养。
3 学科与专业建设思路
学科、专业、课程分别对应知识体系内在规律性、人才成长规律性、学生能力递进规律。一般说来,科学需求与学科布局、社会发展与专业建设、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是相互对应的。体育新闻学科、专业、课程的建设需要考虑体育新闻知识体系的内在规律、社会发展对于体育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体育新闻从业人员能力的递进规律。
3.1 体育新闻知识体系的特点与新闻学科建设的思路 体育新闻是一个包含着众多复杂的辩证关系的领域,是一个看上去风光无限实则艰苦异常的领域。比如,新闻的即时判断与历史的长期积累统一于体育新闻中;工作中节奏的高度紧张与能力的自我完善对于体育新闻记者提出了高要求;体育的特殊属性与报道的专门技能对于体育新闻工作者的能力要求颇高。再比如,体育新闻中还充斥着遗憾的艺术与完美的追求的矛盾、理想的职业与艰苦的磨砺的考验。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新闻的学科特点其实需要深刻的哲学思维和宏观视野才能把握。
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例,我们还不难发现体育新闻的综合性与专业化特色。北京奥运会的交通、通讯、邮票、媒介服务、景观与形象、建筑、特许经营、医疗卫生、安全保卫、环境保护、项目管理、纪念币、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品牌保护等无一不牵涉到多方面的学科理论,无一不需要全面的哲学思维才能审视清楚。
而从目前新闻学自身的学科成长情况看,对于新闻的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伦理学、文化学等维度的审视构成了一系列新闻分支学科,如新闻心理学、新闻文化学等;这些学科对应于不同媒介形态,又生发出了另外一些新闻学科,比如报纸经济学、电视文化学等;新闻自身的业务领域的升华则推动着另外一些学科的不断成熟,比如报纸编辑学、新闻采访学、新闻评论学等。
目前,体育新闻学是少见的依据新闻报道对象而产生的新闻学新学科,经济新闻、法制新闻等虽然基本自成比较独立的报道系列,但还没有上升到足够的称之为新闻学科的层面上。这一方面为体育新闻学学科属性的确立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可能预示着体育新闻学的建设不应该急于自立山头,而应较多地注意在对母学科依属的前提下,发挥自身的专业特点。
从国内部分院校新闻传播学类单位的名称可一窥综合和专业传播结合的特色日益鲜明。
从表2可以看出,艺术、文化、文学等已经与新闻、传播、电视、传媒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些院校学科发展的目标也大体可以从单位名称上看出来。具有广泛意义的甚至高高在上的艺术、文化、文学等与新闻、传播、电视、传媒结合的倾向正体现了立足扎实的人文社会学基础来进行新闻传播研究的思路,体现出综合性与专业性的统一。
因此,在确立体育新闻学学科发展的思路时,应该有宽容、开放、动态的思维方式,坚持与相关学科的紧密联系(图1)。
3.2 体育新闻社会需求的特点与体育新闻专业建设的思路
3.2.1 体育新闻报道对象的延伸与报道深度的拓展 体育事务类报道的增加是近年来体育新闻报道的显著特点。如中央电视台2005年7月21、22日播发的体育新闻中,体育事务类新闻分别为48%、33.3%,即使在大型赛事期间的体育报道,也有越来越多的体育新闻报道不将镜头和视野局限在项目中、赛场内和赛事上,而是从赛场外挖掘新闻选题,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内寻求体育事件的意义,等等。
体育报道的综合性增强也是近年来体育新闻发展的一个难以回避的特点。对于这个奥运会重要的工作的报道,必须掌握足够的相关基础知识才行。对于这些事务的报道仅仅具备一方面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具备这些领域应用于(北京)奥运会特殊的场域和情境之中的专门知识,才能做好相关的报道,才能避免出现低级错误。
3.2.2 体育新闻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体育新闻教育机构始终不能脱离与社会的联系(图2)。
3.2.3 体育新闻专业建设不应将目标局限在新闻界 为了思考和回答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思路,了解本专业已经毕业的3届110名学生的就业去向是十分重要的。
从表3可以看出,从事体育新闻、出国与读研的毕业生比例分别为30%、28.2%,一般新闻岗位的毕业生比例为18.2%,其余的毕业生流向则比例很低,均不足10%。而总体上看,新闻传播界外的学生比例为51.8%,这说明超过半数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脱离了新闻传播界。
同时,新闻媒体在招收人员时也不拘泥于新闻传播学专业背景。南方部分媒体招聘工作人员的资格要求,体现出十分宽泛的“专业不限”的倾向。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重的,原因之一是体育界外和新闻传播界外有对于体育新闻传播类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许与体育界、新闻传播界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有关。而可能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新闻传播业务所需要的能力越来越趋向于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并且是综合和专业相结合。这也是“媒介成为人”、“人成为信息的一部分”等泛传播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需求的显著特点。
3.3 体育新闻专业能力的构成要素与体育新闻课程的设置原则
3.3.1 体育新闻专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3.3.1.1 体育和新闻历史知识与体育新闻选择 新闻虽然是新近发生的事实,但对于它的评价乃至报道往往需要历史知识的积累。比如要对一个运动员创造的成绩做出评价,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溯及以往才能在“时间序列”中找到新闻事件的位置,从而得出准确的新闻价值判断,做出精当的新闻选择。由于任何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都有历史原因,因此只有立足体育史和新闻史,才能准确判断体育事件的属性,而体育和新闻历史理念的掌握则有利于理解体育新闻实践。
3.3.1.2 运动锻炼体验和新闻技能练习与体育新闻采访
体育新闻采访往往是对专业人士进行的专业采访,要求采访者具有比较好的专业感觉,这样才能较好地把握选题,做出精彩的采访报道。可以说,对于体育新闻而言,运动体验是接近报道对象的有力武器,是获得和拓展关系网络的基础,是理解报道对象和事件的条件。很多体育记者新闻采访的成果就来源于他们儿时和日常的体育锻炼经历。而与此同时,对于新闻技能的亲身体验,如校园新闻人物的采访等都是日后形成专业新闻采访能力的基础。
3.3.1.3 文学艺术修养与体育新闻写作 新闻之所以被列入文学门类,一个最为基本的原因是新闻与文学的天然联系,新闻报道本身就需要用文学方式来表达。可以说,文学艺术作品是新闻写作的基本素材,文学艺术素养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条件,文学艺术理论是新闻写作的重要前提。在体育新闻中,文学艺术修养的作用也极其鲜明和突出,多数知名的体育记者都具有相当强的文学基本功。
3.3.1.4 体育和新闻理论素养与体育新闻策划 体育新闻终究是对于专业性很强的体育的报道,它需要基本的体育和新闻理论素养来支撑,尤其对于体育文化意味鲜明的体育新闻报道,体育理论知识和素养就更加重要。可以说,体育和新闻理论是酝酿体育新闻策划的思想源泉,保证体育新闻策划专业性的重要条件,也是体育新闻策划走向深入的必要条件。比如对于奥运会报道的策划考验的是极强的把握奥运会特质的体育和新闻理论素养。
3.3.2 体育新闻课程设置应该突出的原则
3.3.2.1 厚基础与宽口径 从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专业3届毕业生的去向看,在体育部门和体育新闻部门、攻读体育研究生的学生比例为69.1%,不足70%。这说明有近1/3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脱离了体育圈。
另一方面,从体育媒体在招聘工作人员时对于专业背景的要求看,也呈现出并不追求专业领域,而逐步泛化专业的趋向。如《百名中国体育记者自述》中97个知名体育记者的专业背景(背景描述涉及多项者有重复计算)中,出身体育界的不足1/5。
根据目前体育新闻专业领域人才招聘和已有就业情况看,已经体现出“专新闻”和“泛传播”的理念,这对学生能力提出了具有专业的新闻理念和技能及广泛的传播能力的要求。因此,北京体育大学在2006年重新调整专业教学计划时适度扩大了课程涉及的领域,如增加视听语言、运动项目概要等,并且继续保持原有的体育广告学、媒介经济学、运动人体科学概论等课程,力求在有限的课程时数中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全面与专精。
3.3.2.2 活计划与多方向 相对于一般的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课程建设,体育新闻最大的困难在于,它要培养学生一般的新闻传播理论与技能,还要辟出比较多的课时用于体育理论与知识、运动体验,并且应该有一定的课时用于体育与新闻结合的课程,在学时数量有限的情况下,这势必增加编排课程的紧张程度。
目前,国内的20多个体育新闻专业点除个别院校外只有一个专业,采用大而全的课程编排,一般以设置课程模块来细分课程。比如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新闻系采取“四、三、二、一”的体育新闻教育模式,其四个课程模块为新闻传媒、体育新闻传媒、文学、体育。武汉体育学院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为“夯实基础、突出体育特色、注重实践,面向全媒体”。这些课程设计原则体现的均是在整体教育目标下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思维。根据与其他一般新闻院校的课程比较可以看出,体育新闻专业的新闻传播类理论与实践课程时数明显偏少。
在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专业召集学生(含毕业生)进行的3次座谈会中,学生均反映一般新闻理论与实践的课程时数少于其他新闻院系,造成在就业和考研等方面的被动。
虽然体育新闻专业无法做到在新闻传播类课程时数上与其他一般新闻传播院校相同,但是如果通过灵活安排教学计划,当可以减少这种差距。北京体育大学在2006年修订教学计划时,在限制性选修课中设计了5个拉通排课的课程模块,每个模块8学分,要求学生至少整选其中两个模块,其余可零选。这五个模块是媒介管理(传播心理学、体育报道、媒介管理、体育广告学)、平面媒体(体育摄影、体育报道、大型赛事媒体战略、体育平面媒体实务专题)、体育理论(体育社会学、体育文化学、体育美学、体育法学、体育管理与经济学专题讲座)、广播电视(体育摄像、电视节目形态、电视节目策划、非线性编辑、电视画面剪辑)、播音主持(播音基础、节目主持人、出镜记者、体育解说)。体育摄影这些限制性选修课是在一一对应于必修课的前提下设置的,比如体育理论模块建立在体育史和体育学概论课程的基础上,广播电视模块建立在摄影摄像基础知识课程的基础上。
这种设计减少了以往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不精”的局面,使得学生可以针对自己就业的方向和兴趣去选择课程。由于限制性选修课拉通排课,学生可以全部选修,因此也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至于当前盛行的媒体融合和跨媒体能力,目前在中国还很难一步到位地体现在课程中,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学生自己在实践中积累。
总之,课程设计的上述原则具有应对当前学科和专业建设形势的特点。“厚基础”可以为学生提供转向前提,比如北体有学生考取社会学、历史学、体育社会学研究生的;“宽口径”可以开发学生的多向潜力,比如有学生毕业后进入公司从事媒介公关工作、进入体育行政部门从事文秘工作的;“活计划”是一种鼓励学生灵活选择的做法,可以避免以往课程多而不精以及缺乏体系的弊端;“多方向”追求的是突显体育特色和传媒发展形势,比如播音主持模块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体育解说与评论的能力。
此外,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坚持理论和实践结合(新闻传播理论与新闻实践、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文学与写作)、媒介形态结合(平面、电子和网络)、体育与新闻结合(体育为对象、新闻为技术、新闻和体育理论为指导、运动体验和新闻技能为基础)等基本原则,力求构建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
4 小 结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传媒系的办学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大体育、专新闻、泛传播、全媒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体育特色。在体育学科理论和运动体验两方面设置较全面课程,使学生学习到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训练与竞赛等体育学科知识,并且有条件得到6个以上运动项目的体验,增强学生在新闻专业领域中体育特色的分量和比例。
2)培养新闻素养。在追求客观、公正、平衡等新闻专业主义素养的基础上突出培养学生新闻采、写、编、评、摄等新闻技能。培养具有扎实的新闻传播与体育理论基础、熟悉体育和新闻业态的新闻传播人才。
3)跳出新闻局限。立足广泛的需要新闻传播人才的社会领域,不局限于为新闻传播、宣传等部门培养人才,而是将视野放到广大的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团体中,有意识地为培养新闻发言人、媒体公关经理等各类人才提供出口。
4)强化复合能力。每年举办新闻专业技能展示与评比活动,结合实业界对于人才的需求进行跨媒体能力培养,为融合多媒体能力的人才提供发展空间。在2008年奥运会的需求背景下,突出新闻和体育专业英语能力培养,强化学生的体育摄影和摄像等标志性技能。
5)注重学风建设。定期举行学生读书会和早读,确立“据于德,依于察、敏于行”的系训,从新闻职业道德、专业能力、行业规范等角度全面要求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