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备考学习计划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备考学习计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备考学习计划

篇1

立足课本 巩固基础

复习三年的课程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尤其是语文科目,知识点纷繁复杂,可能很多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

同芳学校杨老师认为,假期是语文科查缺补漏的大好时机。如果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可以在假期找专业的老师为孩子进行期末考试的试卷分析,制定出详细的学习方案,有目标的进行补习。开学后一般学校都会进入一轮复习,所以这个假期学生最好能够在课外辅导机构提前进入一轮复习,让专业老师提前为学生查缺补漏,开学后学生就能快速跟得上复习的节奏。

杨老师说,初三学生假期语文科目的复习首先要立足于课本,重视巩固基础知识。之所以要立足课本,是因为中考中的很多知识点都来自课本之内。比如,我们常说课内文言文难过课外文言文,也就是说对于课内的文章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就会给你很大的帮助,使得你在了解一些课外文言文时就会得心应手。

这个寒假,初三学生语文科目应该重点巩固和练习的基础知识。首先是文学常识、字词、句子改错、文言文重点字词等;其次是文言文的背诵、重点课文和古诗词的背诵,如果等到开学再进行背诵的复习就会感到时间不够,所以这个寒假最好提前完成背诵部分的复习。

阅读和作文是提分的关键

在中考语文科目中,阅读和作文分数比例很大,也是很多同学的丢分大项。京翰教育丁老师认为,学生要想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阅读和作文必须过硬。所以,如果学生能利用这个寒假,在阅读和作文方面取得较大提高,那么开学之后语文成绩取得飞越,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丁老师告诉记者,目前很多阅读的文章都是抒情类的散文,这一类文章最容易导致学生抓不住切入点,表达效果差,在表述上缺乏规范性。在过往的考试中,经常出现二三十分的阅读题,有的同学只能得两三分的情况。阅读题需要学生将信息有效转化为答案,而这种能力培养的最佳手段就是加强阅读,让学生平时多看一些文章。

丁老师说,初三学生平时课业负担重,很难有大段的课余时间用来阅读。现在寒假来临,正是补上这一课的大好时机。多读文章,多思考,有利于学生形成把握文章思路和中心思想的能力。在考试中,遇到抒情类散文才更容易抓住主旨。

在作文方面,由于目前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比较多,因为整体的模式和概念是相同的,那么就需要学子学会提炼主题、分析观点,然后进行全面论证或阐述。这方面的复习,丁老师建议学生在假期有针对性地多看一些范文,打开思路、积累素材。

唐杨

升学考生寒假备战计划之初三英语篇

提高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现阶段,很多初三学生已经开始对英语学科进行系统复习。英语是基础+能力的综合学科,在校期间老师会更注重学生的基础,以词汇、语法、句式练习为重点。专家认为,假期的课外学习应该和课堂复习相结合,以巩固基础为前提,重点通过阅读、写作等方式,将学校里学到的基础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每天都要学英语

英语中有一句俗语: “Little strokes fell big oaks.” 意思就是水滴石穿。希格玛学校朱老师说,学习英语最重要的就在于坚持,所以寒假期间学生应该每天抽出至少一个小时来接触英语。除了保质保量地完成老师留的英语作业外,还可以把上学期学过的知识按计划做一个重新整理。也可以选择一本好的参考书在寒假阅读,弥补自己知识上的缺陷。更可以锁定一个好听的英语节目,定时收听。最好做到学英语就像每天吃饭一样,一顿都不能少。

英语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每天进行连贯性的有规律的学习非常有效,尤其在听力训练上效果特别明显。朱老师说,听力成绩的提高与学生的听力训练时间成正比。学生假期走亲访友或宴会吃饭的间隙,可以用mp3或者随身听练习听力,不仅方便也很可行。不过听的时候要确保用心听,碰到听不懂或理解错的部分可以在事后对照答案和参考。切忌自以为听懂了大概却抓不住关键信息的做法。

通过阅读来学英语

朱老师建议学生在假期尽可能多的进行英文阅读,内容可以是新闻、小说、课本中的文章等等。文章不要太难,阅读的时候不要时时查字典,而是集中精力在你能够读懂的地方,然后试图通过上下文来猜测词义。其实这并不难,如果你很喜欢你所阅读的材料,你会发现自己的猜词功力还是很强的。比如如果你是一个生物迷,那么理解关于动植物的文章将不会很难。如果你是一个足球迷,看体坛快讯中关于足球比赛的消息就要比对足球一窍不通的人好得多。

科苑学校雷校长提醒学生,英语阅读不仅要看懂文章,而且要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同时还要有目的地进行阅读,针对近几年阅读理解题的常见五种能力考查题型(事实细节、主旨大意、深层含义、推理判断、词义猜测)等进行训练。

别忘搜集作文素材

不少初三生对作文头疼的最大原因是觉得没东西可写。寒假时间相对充裕,初三生要学会观察生活,积累作文素材。倍加英语学校LUCY老师建议初三学生在寒假中,要有意识地多观察和思考一些社会现象,多看、多听、多想、多练习,提高观察、分析能力。并把自己观察到的和分析到的结果记录下来,作为以后写作的素材使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多观看一些英文电影、收听英文广播和英文歌、看英文书籍等等,这些都是积累素材的好方式。

另外,学大教育徐明东老师提醒学生,开学后,学校可能会对初三下册进行突击式的教学,以确保在区一模前结束初三下册的课程。初三下册虽然没有新的语法项目需要学习,词汇也只有213个,但是由于初三下册涉及到一些重点话题,如学校生活、个人健康、表示感谢等,这些都是近年来中考作文的热门题材,因此,对于初三下册的学习,学生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最好能利用假期时间,把学校没有完成的课本内容进行提前预习。

唐杨

升学考生寒假备战计划之初三数学篇

理清头绪,做有针对性的复习

在初中三大主科语、数、外当中,数学知识相对较深奥,且运用难度较大。所以,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数学都是学习中的难点。有些人盲目认为,只有多做题才能提高数学成绩,因此陷入题海战当中。针对这一现象,专家认为,虽然数学科目的难度较大,但中考这一科目考试并不只考查拔高题,基础题也占非常大的比重。所以学生不要盲目畏惧,应该夯实基础,尽量保证在基础题上不丢分。另外,在数学科目的学习中,技巧非常重要。掌握了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试题自然迎刃而解。不重视做题质量,只追求数量的题海战术效果并不理想。专家针对初三学生在寒假数学科目的复习中,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基础知识形成体系

近几年的中考,基础题型占了不小的比例,许多试题源于课本。对任何一个学生,即使是优秀学生,复习质量高低的关键都在于是否切实抓好基础。基础知识有明显漏洞的,必须首先弥补。当然抓基础不仅仅是把所有知识点过一遍,而是应由点到面,将零散的知识点前后联系,形成知识体系,才能有质的飞跃。现代教育杨老师认为,初三数学复习更应强调理解知识的来源及其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把握知识的横纵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网络化并熟练地掌握。为此,寒假复习中,学生要紧扣教材,夯实基础,以基础题型的复习和基本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等的训练为主,穿插少量的综合复习,同时关注新学的知识,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对典型问题进行变式训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应试能力。

第二,复习过程讲究方法

一些学生复习过程中会面临着系统复习与重点复习,复习基础与提高能力的矛盾,学生往往复习了前面忘了后面,复习后面又忘了前面。

京翰教育丁立中老师建议,学生在复习中不妨采用“短、平、快、全”的方法,短,题型短小,知识点单一,转弯少。平,难度不大,简单易解。快,解题速度快,一般学生耗时约20至25分钟,信息反馈快。全,知识点覆盖整个初中数学体系,考查全面。这样可以有效弥补学生对知识的遗忘,有助于降低学生的心理疲劳。

第三,针对个人情况确定复习重点

复习中,学生要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如果是数学成绩一般的学生,要对自己严格要求,解题严密、细心;数学成绩拔尖的学生,在复习中不妨加强习题训练,在解题过程中注重逻辑关系。另外还要针对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有区别、侧重的重点复习。同时,有目的地进行纠错训练,分析易错问题。

专家建议学生可以收集各地区的期末试题作为寒假练习,这些试卷都是各地区精心编制的,有统一的评分标准,可以帮助同学们准确认识自己的复习状况。通过多份试卷的测试与分析,可以知道哪些知识遗忘了,哪些解题方法还没有熟练掌握,还可以针对评分标准,检查一下失分原因,是解答过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还是解题方法不好。通过多份试卷的分析,就可以看出半年来自己的进步在哪里,问题是什么,使自己下一阶段的复习目标更明确,重点更突出。

唐杨

升学考生寒假备战计划之心理篇

调整心态,劳逸结合过寒假

现在距离中高考还有不到6个月的时间,初三高三的学生开始进入紧张的复习当中。当下这个寒假,是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的最后时机,所以如何利用好假期查缺补漏,从而在开学之后的总复习中游刃有余,成为了摆在家长和学生面前的重要问题。专家认为,想要高效利用假期时间,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不仅要制定严密的学习计划并且持之以恒的执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调整好心态。现在很多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有偏科现象或者知识网络有漏洞的学生,更急于在假期中解决问题,在最后的总复习中不拖后腿。专家提醒学生,有些事速则不达,知识的积累需要一个过程,只有保持心态平和,才能客观的评价自己,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学习计划,在寒假中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找出心理症结

总的来说,初三、高三学生的心理压力大多来源于对升学考试的担忧和焦虑。但归结到个体,可能每个人担忧的具体问题不尽相同。希格玛学校朱老师说,寒假期间,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家长沟通和交流,家长要利用这个机会帮助孩子找出心理压力的源头,并进行疏导,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轻装上阵,高效复习。朱老师认为,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点:

1.学生自己的过高期望

适当的期望值对目标的实现有利,但期望值过高会引起不良的效果。在复习阶段,总是有一些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缺乏全面的认识,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一些本已竭尽全力才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看到其他同学的快速进步,就感到一种潜在的威胁,焦急紧张,害怕失败。

2.家长的过高期望

家长的过高期望与要求加剧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初三和高三学生的家长通常对子女的学业要求很严,期望过高。有的父母喜欢以言语相逼:“考不上大学,就别进这个家”。 有的父母以过分关心施压,为了孩子能考上大学,陪孩子挑灯夜读,送这送那,关怀备至。于是,学生原本不轻松的心理又要载上一份“温柔”的压力。

3.繁重的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繁重是导致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教师为了提高自己所任学科的成绩,大搞题海战术。另外,还有不少学生家长为了使自己孩子的成绩有所提高,又独自买了不少复习资料。学生只能把自己埋在资料里,没日没夜地做,致使学生学习任务繁重,结果学生只能靠拼脑力、体力来应付。当学生长期辛劳而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时,往往因此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陷入极度悲观焦虑之中。

适当休息必不可少

找出心理症结所在,并进行疏导,是帮助学生缓解压力的第一步。但初三、高三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是积累而成的,所以除了疏导之外,还应该采取一些其他的排遣方式,例如休闲娱乐、走亲访友等等。同芳学校刘老师认为,寒假期间,学生虽然还要以学习为主,但适当的休息和放松也必不可少。一方面可以令学生散散心、缓解紧张情绪;另一方面心理状态调整好了,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刘老师建议学生在假期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放松方式:

第一, 和同学一起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为中考体育做准备;

第二,到博物馆、科技馆、天文馆等处参观,拓宽知识面;

第三, 到图书馆看看感兴趣的书籍,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增长知识,并积累作文素材等等。

刘老师特别强调,春节期间,一定要让考生放松。升学考试之前,春节是考生唯一可以“放大假”的理由,家长要充分理解和配合,让考生从书本和试卷中完全走出来,好好的休息。

家长要克服“考试焦虑”

篇2

B.3.8g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后,气体减少2.2g

C.反应后的固体是混合物

D.生成Na2CO3的质量为15.9g

2.在化学反应A+B2=AB2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8gA和5g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2的质量是()

A.10g B. 13g C. 16g D. 18g

3.已确定某可燃性气体含有甲烷(CH4)和乙炔(C2H2),为进一步确定其组成,现取5.8g混合气体充分燃烧,测得生成CO2为17.6g,H2O为9g,则混合气体中CH4和乙炔C2H2的质量比为

A.13:23 B.16:13 C.3:8 D.13:8

4.有一包“铁”的粉末,可能含有Fe 、Fe2O3 Fe3O4 中的一种或几种,现称取23.2g放在试管中,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并加热充分反应,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共得到40g的碳酸钙固体。关于这包“铁” 的粉末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有Fe 、Fe2O3 Fe3O4三种

C.如果有Fe ,就一定有Fe2O3 D.如果有Fe2O3 ,就一定有Fe3O4

5.—定量某Fe203样品(含有少量的Fe0、CuO),与100g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该Fe2O3 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A. 0.8 g B. 1.6g C. 3.2 g D. 6.4 g

6.下列实验过程与图象描述相符合的一组是

7.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在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时往往引入模型,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型,有关该模型的途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C. 和 化学性质相似

D. 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

8.锌粉、铝粉、镁粉的混合物3.8g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克,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水分,则得固体硫酸锌、硫酸铝、硫酸镁的混合物的质量为

A.13.6g B.13.4 g C.12 g D.11g

9.在反应A+B=C+D中,20g A和1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 C,若要制得5g D,则需要B的质量为()

A.5g B. 4g C.2g D.3g

10.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发生反应3Mg+N2 Mg3N2,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A. B. C. D.

11.已知某反映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5:2

C.该反应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D.该反应前后的分子种类改变

12.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质量(g) 5.2 X 7.2 2.8

A.a和c是反应物 B. d一定是催化剂

C.X=2.0g D.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13.已知5gA与2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gC和若干克D。若制取8gD,则需__________gA。

14.用锌、氧化铜、稀硫酸作原料制取铜,有下列两种途径:

(1)Zn H2 Cu; (2)CuO CuSO4 Cu

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相同质量的铜时,下列叙述符合实验结果的是 ( )

A.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 B.消耗相同质量的锌

C.消耗相同质量的硫酸 D.生成的硫酸锌质量相同二、填空题

15.已知5gA与2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gC和若干克D。若制取8gD,则需__________gA。

16.(7分)使用密度小、强度大的镁合金能减轻汽车自重,从而减少汽油消耗和废气排放。

(1)镁元素在自然界中是以 (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工业制镁的一种原理是2MgO+Si+2CaO ====== 2Mg+Ca2SiO4,抽走容器中的空气对反应有促进作用,且能防止空气中的物质与Mg反应使产品混有 (填化学式)。

(3)制镁的原料MgO可从海水中获得。小华利用镁与盐酸反应后的废液,模拟从海水中获取MgO的过程,实验如下:

步骤1:向上述废液中,边搅拌边分批加入CaO,至MgCl2完全沉淀为止,过滤得Mg(OH)2固体。共消耗8.4g CaO。

步骤2:将Mg(OH)2固体加热分解为MgO和水,所得MgO的质量为4.0g 。

①步骤2中Mg(OH)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通过所得MgO的质量计算上述废液中含MgCl2的质量m= g。

③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步骤Ⅰ中反生的化学反应有:

CaO+H2O==Ca(OH)2;Ca(OH)2+MgCl2==CaCl2+Mg(OH)2; 。

17.实验室有一瓶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请回答:

(1)配置200g这种溶液需 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

(2)现取10g配置好的稀硫酸,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是多少?三、简答题

18.(7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研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若收集一瓶氧气,进行F的实验使用,选择气体收集装置中的___________(填装置

序号),理由是 。

(3)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实验室制取O2、H2和CO2的发生装置都可以选B,试写出满足选择B装置的一般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称取了10g含杂质20%的石灰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理论上可以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精确到0.1g)。

19.(2013广西南宁)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材料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空气和 直接接触。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自行车支架采取的防锈措施是 。

(3)某同学为了验证镁、铁、铜的活动性顺序,他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你认为他还需要选的另外两种溶液是 溶液和 溶液.请根据选定的试剂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0.(13分)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配制石灰水时,因发现烧杯底部有固体未溶解,对熟石灰样品的主要成分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针对该熟石灰样品的成分,同学们展开了讨论,小明认为溶解后剩余固体为变质后的难溶性物质,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华同学不同意他的判断,你认为小华同学的理由是 。

【进行猜想】猜想一:熟石灰样品成分是Ca(OH)2;

猜想二:熟石灰样品成分是CaCO3;

猜想三:你认为熟石灰样品成分还可能是 。

【实验与结论】请你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小烧杯中的物质进行 (填操作名称),得到固体和液体。 猜想三正确

②向①所得液体中加入适量 溶液; 溶液变红

③向①所得固体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拓展与应用】

(1)小组同学反思了熟石灰变质的原因,在初中化学我们所学过的物质中还有 (举一例)等也具有这样的性质,认识到这两种物质都应 保存。

(2)小明想测定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称取上述0.5g样品,加足量水使之充分溶解,搅拌过滤后,在实验室用pH试纸和配制好的10%盐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见下表。

加入盐酸溶液的质量/g 0 2.5 3.65 6

样品的pH 12 11 7 2

①当pH=2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②求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四、推断题

21.(6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它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 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做如下实验:

反应①结束后,所加盐酸刚好反应了一半,反应②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碳酸钙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_____;

(3)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4)所加氢氧化钙的质量为_______;

(5)溶液b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6)用36.5%的浓盐酸配制80g上述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

22.(3分)“热分解法”是金属冶炼的方法之一,金属银可以用这种方法冶炼,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2O 4Ag + O2。用此方法冶炼108吨金属银,需要氧化银多少吨。

23.下图是某钙片的说明书,请阅读解答下列问题。

X X 钙 片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钙C6H11O72Ca

药品规格:2.5g每片含C6H11O72Ca 0.2g

用 量:每日2次,每次一片

①葡萄糖酸钙中含有_________种元素。

②葡萄糖酸钙中碳与钙的质量比是_______;

③按说明书服用此钙片,每天补充钙的为: 。(只写算式,不算结果)。

友情告知:C6H11O72C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30

(2)现有废硫酸 4.9t。废硫酸中 H2SO4 的质量分数为20%与足量的废铁屑反应,可生产FeSO4的质量是多少?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设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反应的过氧化钠质量为y,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z,生成氧气的质量为m,则:

2CO2+2Na2O2=2Na2CO3+O2

88 156 212 32 88-32=56

x y z m 6.6g-3.8g=2.8g

88/ x=156/ y=212/ z=32/ m=56/2.8g

解得:x=4.4g,y=7.8g,z=10.6g,m=1.6g

由计算结果可知,3.8g气体有二氧化碳2.2g,氧气1.6g,A错;将该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后,二氧化碳被吸收,气体减少2.2g,B正确;反应中二氧化碳过量,即反应后的固体只有碳酸钠,C错误;反应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D错。故选B

考点:差量法计算

2. A

【解析】

试题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 , 由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可知,A与B2反应的质量比是1:1,将8gA和5gB2充分反应时,A过量,参加反应的A和B2都是5g,因此生成AB2的质量是10g.故选:A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3.B

【解析】

试题分析:A、CO2和HCl,通过澄清石灰水,两者都会发生反应,错误,B、除去CuO中的炭粉,滴加稀盐酸,碳粉不会反应,氧化铜会与盐酸反应,把氧化铜除去了,错误,C、除去NaCl溶液中CaCl2,滴加适量碳酸钠,发生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再过滤,即可得到纯净的NaCl溶液,正确,D、除去NaOH溶液中Na2CO3,滴加适量氯化钙溶液,发生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虽然能除去Na2CO3,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NaCl,错误,故选B

考点:物质的除杂

4.C

【解析】

试题分析:假设这一包白色粉末是一种物质(铁的氧化物),设铁元素在氧化物中的化合价是X,则铁的氧化物是Fe2OX,根据两个方程式可以找到如下关系:

Fe2OX~XCO2~XCaCO3

(112+16X) 100X

23.2g 40g

112+16X/100x=23.2g/40g

得:X=+8/3

单质中铁的化合价为零,四氧化三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8/3价,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又0铜;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FeSO4+Cu;故答案为:氯化镁、硫酸铜;Fe+CuSO4=FeSO4+Cu

考点:考査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书写、文字表达式

20. 【提出问题】CO2+ Ca(OH)2=CaCO3+H2O;固体还可能是微溶的氢氧化钙饱和后析出的晶体;

【进行猜想】Ca(OH)2和CaCO3(缺少或有错误不得分)【实验与结论】过滤 酚酞 有气泡产生;

【拓展与应用】(1)NaOH 密封(2)①CaCl2、HCl(缺少或有错误不得分);② 74%

【解析】

试题分析:【提出问题】小明认为溶解后剩余固体为变质后的难溶性物质,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Ca(OH)2=CaCO3+H2O;小华同学不同意他的判断,小华同学的理由是固体还可能是微溶的氢氧化钙饱和后析出的晶体;【进行猜想】根据氢氧化钙的性质及反应的程度可知,猜想三:熟石灰样品成分还可能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实验与结论】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三:依据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性质可操作如下; ①取小烧杯中的物质进行过滤,得到固体和液体,②向①所得液体中加入适量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色,说明氢氧化钙存在,③向①所得固体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混有碳酸钙,证明了猜想三正确;【拓展与应用】(1)小组同学反思了熟石灰变质的原因,在初中化学我们所学过的物质中还有氢氧化钠,因为二者都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故这两种物质都应密封保存;(2)测定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称取上述0.5g样品,加足量水使之充分溶解,搅拌过滤后,在实验室用pH试纸和配制好的10%盐酸溶液进行实验①当pH=2时,说明盐酸过量,故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钙和剩余的盐酸;②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 设:样品中Ca(OH)2的质量为x

Ca(OH)2 + 2HCl = CaCl2+2H2O (1分)

74 73

x 3.65g×10%

74:x=73:0.365g 解得,x=0.37g

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为: ×100%=74% (1分)

答: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为74%。 (设答正确1分)

考点:实验探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1.(1)CaCO3+2HCl====CaCl2+H2O+CO2(1分);(2) (或 或 或 );(3)80%(1分);(4)7.4g(1分);(5)11.1%(1分);(6)40g(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鸡蛋壳含有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反应①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5g+80g-88.1g=4.4g,再结合化学方程式即可列出求解碳酸钙质量(X)的比例式: ;(3)由(2)计算可得碳酸钙的X质量为10g,故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80%;(4)由(2)化学方程式计算可得反应的氯化氢质量为7.3g,因为反应①结束后,所加盐酸刚好反应了一半,则滤液a中氯化氢的质量也为7.3g,设所加氢氧化钙的质量为Y,结合化学方程式2HCl+Ca(OH)2==CaCl2+2H2O利用氯化氢的质量即可计算出氢氧化钙的质量: ,y=7.4g;(5)溶液b中溶质为氯化钙,反应①和反应②均生成氯化钙;利用(2)中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反应①生成的氯化钙质量为11.1g;利用(4)中的化学方程式及氯化氢的质量可以计算出氯化钙的质量z: ,z=11.1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得:所得溶液质量为80g+10g-4.4g+107g+7.4g=200g,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00%=11.1%;(6)反应①盐酸刚好反应了一半,即80g盐酸中含有氯化氢质量为7.3g×2=14.6g,设需加水的质量为m,利用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得:(80g-m)×36.5%=14.6g,计算得出m=40g。

考点: 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守恒定律;稀释溶液

22.设需氧化银的质量为x

2Ag2O 4Ag + O2

464 432

X 108t

X =116t

答:略

【解析】

试题分析:已知生成物中银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即可求得氧化银的质量.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3. (1)(1)①四(1分) ②72∶40 或 9∶5( 1分)(结果化简也可) ③2×0.2g×(40/430×100%)1 分合理即可得分(2)1.52t

【解析】

试题分析:(1)①根据葡萄糖酸钙的化学式可知其含有 四种元素;

②葡萄糖酸钙中碳与钙的质量比是:6×12:40=72∶40 或 9∶5( 1分)(结果化简也可)

③按说明书服用此钙片,每天补充钙的为:2×0.2g×(40/430×100%)1 分合理即可得分

(2)解: 设生产 FeSO4 的质量为 x则

Fe +H2SO4 FeSO4+ H2 …………………………1 分

98 152

4.9t×20% x

98∶152= 4.9t×20%∶x …………………………1 分

篇3

B.氮肥和磷肥——观察颜色

C.苏打和小苏打——分别与足量的白醋反应,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D.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加热,观察外形变化

2.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A)

选项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加盐酸,观察现象

B 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情况

C 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 加二氧化锰,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D 羊毛线和涤纶线 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味

3.(2013,武汉)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能使气球a明显鼓起的是(D)

选项 试管内物质 胶头滴管内物质

A 氢氧化钠固体 水

B 氧化铁 稀盐酸

C 氯化钡溶液 稀硫酸

D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4.(2014,山西)下列实验室中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C)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或所用试剂

A 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B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NaOH溶液、浓H2SO4

C 鉴别食盐、蔗糖 品尝

D 鉴别H2O、KCl溶液 AgNO3溶液

5.(2013,黄冈)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案正确的一组是(B)

A.可用Ba(OH)2溶液鉴别(NH4)2CO3、(NH4)2SO4、NH4NO3三种氮肥

B.MgCl2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不加其他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C.Na2CO3溶液、Ca(OH)2溶液、盐酸、BaCl2溶液,不加其他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D.CuO粉末、炭粉、铁粉,三种黑色粉末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

6.(2013,烟台)下列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C)

选项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水、过氧化氢溶液 加二氧化锰,观察能否产生气体

B 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加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知温度的变化

C 食盐水和醋酸 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D 棉纤维、羊毛纤维 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味

7.(2014,连云港)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银粉 用足量稀盐酸溶解后过滤

B 鉴别纯羊毛织品和涤纶织品 取样灼烧后闻气味

C 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纯净水中

D 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集气瓶是否集满 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8.(2013,潍坊)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C)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 先加足量水,然后过滤

B 除去CO2中的少量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C 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点燃,闻产生的气味,观察生成的灰烬

D 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9.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l、Ba(NO3)2、CuSO4、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所得溶液为无色,振荡后呈浑浊,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D)

A.可能含有CuSO4和Na2CO3

B.一定含NaCl,可能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C.一定含NaCl、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可能含CuSO4

D.可能含NaCl,一定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10.(2014,无锡)现有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

A.无色溶液B的溶质是硝酸钙

B.原溶液中的杂质一定是氯化钙

C.原溶液中的杂质可能由三种物质组成

D.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不止一种二、填空题

11.(2013,北京)现有四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并向其中滴加了酚酞或石蕊试液(如图所示)。

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选用下列药品继续实验:铁、氧化钙、氧化铁、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

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B中溶液是__滴有石蕊的饱和石灰水或滴有石蕊的Na2CO3溶液__。

(2)取A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甲是__氧化铁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Fe2O3+6HCl===2FeCl3+3H2O__。

(3)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无气泡产生,则乙的化学式为__CaO__。

(4)取D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丁,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同时产生气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__Ca(OH)2+Na2CO3===CaCO3+2NaOH。

②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__NaCl、CaCl2或NaCl、CaCl2、HCl__(写出所有可能)。

12.(2014,白银)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为黑色固体,H为蓝色沉淀,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CaCO3__,G__CuSO4__,H__Cu(OH)2__。

(2)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物质B与水反应时会__放出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__Ca(OH)2+Na2CO3===CaCO3+2NaOH__。

(4)写出EC的化学方程式:__CO+CuO=====Cu+CO2__。

13.(2013,黄冈)已知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的四种常见物质,丁是甲与乙、乙与丙反应的生成物之一(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常温下,若乙为红色粉末,甲为黑色粉末,则丙的化学式是__H2(或CO)__,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Fe2O3+3C=====高温4Fe+3CO2__。

(2)若丁为常见难溶性盐,常温下甲为气体,则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O2+Ca(OH)2===CaCO3+H2O__,乙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Na2CO3+Ca(OH)2===CaCO3+2NaOH[或Ba(OH)2+CO2===BaCO3+H2O__Ba(OH)2+Na2CO3===BaCO3+2NaOH,或其他合理答案]__。

14.(2013,青岛)现有A、B、C、D、E五种物质,分别为盐酸、硫酸铜、氢氧化钙、铁粉和氧化钙中的一种。其中,A的浓溶液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B为单质;D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E是熟石灰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C__CaO__;D__CuSO4__。

(2)在下图中将能相互反应的物质之间用短线“——”连线,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的两种物质之间用箭头“”连线(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三、实验探究题

15.(2014,兰州)为了鉴别碳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实验:分别取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观察到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发现废液变浑浊。同学们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A.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和碳酸钾;

B.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

C.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碳酸钾和氯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是__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和氯化钙__(写出一种猜想)。

【讨论】你认为__C__猜想不合理(填字母),请说明理由__碳酸钾和氯化钙能发生反应,生成沉淀__。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篇4

B.乙装置实验中胶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

C.乙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

D.甲装置实验中没夹紧弹簧夹,会使测定结果偏小

2.下列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收集一瓶氧气,观察颜色 B.观察颜色来区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

C.闻气味来区分白酒和白醋 D.用10毫升量筒量取5.56mL的水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该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密度不同进行分离

B.实验是制取气体的原料必须是纯净物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小,空气质量越好

4.为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可选用的方法是

A.将水倒入三瓶气体中 B.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三瓶气体中

C.闻三瓶气体的气味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HCl( CO2) 适量NaOH溶液 洗气

B NaCl (NaOH) 过量稀盐酸 蒸发结晶

C CO2(CO) 足量O2 点燃

D 稀盐酸(稀硫酸) 适量硝酸钡溶液 过滤

6.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腈纶和羊毛纤维 燃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

B 食盐溶液和盐酸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C 氯化铵和尿素[CO(NH2)2] 与熟石灰混合后一起研磨,闻气味

D CO2和CO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

7.现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最简单的区别方法是( )

A.测量三种气体的密度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8.下列方法一定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氧化铜中含有的木炭粉——高温加热

B.除去碳酸钠中含有少量的碳酸氢钠——加入稀硫酸

C.提纯新制二氧化碳气体(含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D.鉴别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分解的石灰石——加入稀盐酸

9.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所选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区分NH4NO3溶液和K2SO4溶液 加Ba(NO3)2 溶液

B 除去生石灰中含有的杂质石灰石 加水或稀盐酸

C 除去CO2中的CO气体 在氧气中点燃

D 除去氧化铜粉末中的铜粉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

A.A B. B C. C D. D

10.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探究水的组成 B.探究化学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分子运动 D.探究二氧化锰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二、填空题

11.(12分)现有A、B、C、D四种物质,已知A为暗紫色固体,B为白色固体,C和D都是黑色粉末,将A与B混合或B与C混合,加热时都有无色的气体F产生,加热B和C的混合物与只加热B相比,产生F的速度前者要比后者快很多,且反应前后C的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只加热A时,除产生气体F外还有物质C产生,D在F中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气体E,E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以上事实推断A、B、C、D、E、F各是什么物质,并写出有关的文字表达式。

(1)各物质的名称:A ,B ,C ,D ,E ,F 。

(2)写出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后面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① ( )

② ( )

③ ( )

12.(7分)一种白色固体A和黑色粉末B在加热条件下生成一种无色气体C。在C中,黄色粉末D剧烈燃烧,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某常见金属F,在C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得黑色固体G。

(1)物质A、G的名称分别是 , ;物质B的作用是 。

(2)实验室完成反应D时,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的目的是 。

(3)写出F在C中燃烧的表达式: ,此反应属于 反应。

13.(8分)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下(反应条件己略去):

已知:2Cu+2H2SO4+O2 2CuSO4+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II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在操作过程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和 。

(2)溶液A中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

(3)过程III中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

(4)A~E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 (填字母序号)。 .

14.请分别选择合适的试剂或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的杂志(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1)NaNO3(Na2CO3) _________ ;

(2)Cu(CuO) _________ .三、简答题

15.(4分)根据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实验室通常用(填写化学方程式)____反应制O2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可用作O2制气装置的是(选填字母)____。

(2)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依次为: 、

、 ;最后一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选填字母):____。

a.玻璃棒 b.试管 c.酒精灯 d.蒸发皿

e.量筒 f.烧杯 g.铁架台

16.氯化钾固体样品中混有少量碳酸钾和硫酸钾两种杂质,为了获得纯净的氯化钾,将样品溶解,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提纯.已知试剂1为氯化钾溶液,B、C为固体难溶物,每步骤加稍过量的试剂.

(1)固体难溶物B含有碳酸钡和   ;

(2)检验步骤①已除去杂质的方法(操作、现象、结论)是

;

(3)试剂Ⅱ中溶质的化学式:  ,试剂Ⅲ的名称是   ;

(4)由E获得氯化钾晶体的分离操作名称是   .

17.“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它是一种重要的铜矿石原料。小明欲从孔雀石中提炼出单质铜。

【查阅资料】(1) 碱式碳酸铜加热易分解,其方程式为:Cu2(OH)2CO3加热2CuO+CO2+H20。

(2) 向Cu2(OH)2CO3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固体完全溶解,有无色气体生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设计方案】在实验室中以碱式碳酸铜、铁粉、稀盐酸为原料来制取单质铜。请你仿照下图画出方案二制取铜的流程图,要求:步骤最少。

方案一:

方案二:你设计的方案为

【进行实验】方案一中最后一步: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Fe的实验现象为

【反思】铜锈的主要成分也是碱式碳酸铜,从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Cu2(OH)2CO3]推知,铜生锈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四、推断题

18.如图是中学常见物质的转换关系图,其中A、B常温下都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A、B、X、Y、E都为氧化物,X、E都为黑色固体,Y可用作干燥剂,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I为蓝色沉淀,L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请回答:

(1)X在反应①中起   作用.

(2)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L的化学式  .

(4)写出G在空气中变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14分)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流程制取氧气(反应原理: 2KClO3 2KCl+3O2),并回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理论上可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g)

解:

(2)在回收提纯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原因有 (填标号)。

A.提高实验效率 B.保证固体1全部溶解 C.节约能源

(3)①写出下图中仪器a、b的名称:

A ,b 。

②步骤Ⅱ中的操作m应选择图11中

(填“甲”或“乙”)装置,该操作中玻璃棒

的作用是 。

③步骤Ⅲ中用酸化的硝酸银(AgNO3)溶液检验洗出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钾,该检验方法的原理

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实验结束后,称得回收到的氯化钾的质量比理论值小,

可能的原因有 (写一点)。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A、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甲、乙两装置实验前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正确,B、乙装置实验中红磷燃烧放热,使装置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故胶塞先向右移动,正确,C、乙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正确,D、甲装置实验中若没夹紧弹簧夹,则集气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排出,会使测定结果偏大,错误,故选D

考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2.D

【解析】

试题分析:A、可以通过观察得出氧气的颜色,正确,B、高锰酸钾是暗紫色,而氯酸钾是白色,故可观察颜色来区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正确,C、白酒有特俗气味,白醋有刺激性气味,故可用闻气味的方法来区分白酒和白醋,D、量筒的精确值是0.1mL,故数据不合理,故选D

考点:物质的性质,量筒的使用

3.D

【解析】

试题分析:A、工业上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该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错误; B、实验是制取气体的原料不一定纯净物,例如制取氧气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错误;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具有可燃性,不属于可燃物,错误; 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小,空气质量越好,正确;故选D.

考点:氧气的工业制法、氧气的化学性质、空气污染及其危害

4. D

【解析】

试题分析: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根据气体的性质知道可选用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燃烧更旺的集气瓶中的气体为氧气;变化不大的集气瓶中的气体为空气;熄灭的集气瓶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故选择D

考点:气体的鉴别

5.B

【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除杂的原则是所加试剂与杂质反应的同时不能引进新的杂质,主要物质可以多但不能少;A选项氢氧化钠与主要物质反应;B选项符合除杂的原则;C选项在二氧化碳的环境下一氧化碳不能燃烧;D选项引进新杂质硝酸;故选择B

考点:物质的除杂

6.B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腈纶和羊毛纤维利用燃烧法闻燃烧产生的气味可以鉴别;B选项中食盐溶液和盐酸溶液都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颜色;C选项氯化铵和尿素可以通过加熟石灰混合研磨的方法鉴别;D选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可通入石灰水中,观察是否变浑浊进行鉴别;故选择B

考点:物质的鉴别

7.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可知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最简单的区别方法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木条熄灭的集气瓶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燃烧更旺的集气瓶中的气体为氧气,无明显变化的集气瓶中的气体为空气;故选择B

考点:气体的鉴别

8.D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不能达到目的,高温加热碳能与氧化铜反应;B选项不能达到目的,硫酸能与碳酸钠反应是主要物质减少;C选项二氧化碳、氯化氢气体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选项鉴别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分解的石灰石——加入稀盐酸能达到目的;故选D

考点:物质的鉴别与除杂

9.A

【解析】

试题分析:A、硫酸钾溶液和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所以可用加Ba(NO3)2 溶液的方法区分NH4NO3溶液和K2SO4溶液,故A正确; B、生石灰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石灰也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所以不能用加水或稀盐酸的方法除去生石灰中含有的杂质石灰石,故B错误; C、CO2中含有CO气体时不能被点燃,所以不能用在氧气中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气体,故C错误; D、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而和铜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A.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

10.B

【解析】

试题分析: A选项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能达到目的;B选项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在敞口容器中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是不能达到目的的;C选项用浓氨水探究分子的运动;时能达到目的的;D选项用对比的方法探究二氧化锰是否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时能达到目的的;故选B。

考点:实验方案评价

11.(1)高锰酸钾 氯酸钾 二氧化锰 木炭 二氧化碳 氧气

(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分解反应)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分解反应) 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化合反应)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中的叙述所学物质的性质可知,(1)物质A为高锰酸钾、B为氯酸钾、C为二氧化锰、D为木炭、E为二氧化碳、F为氧气;(2)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及反应的类型为: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分解反应)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分解反应) 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化合反应)

考点:物质的推断、文字表达式的书写、反应类型的判断

12.(1) 氯酸钾 , 四氧化三铁 ; 催化作用 (2)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 (3)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也可写符号表达式,下同),化合(或氧化)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在C中,黄色粉末D剧烈燃烧,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可知C是氧气,D是硫磺,E是二氧化硫;F和氧气的反应现象推得F是铁G是四氧化三铁;所以可根据白色固体A和黑色粉末B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气,可知A是氯酸钾B是二氧化锰;(1)由以上分析可知物质A、G的名称分别是氯酸钾,四氧化三铁; 物质B时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2)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且能与水反应,所以实验室完成反应D时,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表达式为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故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考点:物质的鉴别及推断

13.(1)过滤 漏斗 玻璃棒 (2) H2SO4、CuSO4、ZnSO4

(3) Zn + H2SO4 === ZnSO4 + H2 (4)A、C

【解析】

试题分析:(1) 经过过程II得到固体和液体,即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所以操作的名称是过滤,在操作过程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2) 溶液A是经过实验I,发生反应:2Cu+2H2SO4+O22CuSO4+2H2O,Zn + H2SO4 =ZnSO4 + H2,再加上过量的硫酸,所以溶液A中的溶质有H2SO4、CuSO4、ZnSO4

(3) 经分析固体C应是铜、锌混合物,所以过程III就是要将锌除去,所以有气体产生,发生的方程式:Zn + H2SO4 === ZnSO4 + H2

(4)根据上面的分析,溶液A中的溶质有:H2SO4、CuSO4、ZnSO4,固体C应是铜、锌混合物,所以选AC

考点:过滤基本操作,金属的化学性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判断

14.(1)Na2CO3+2HNO32NaNO3+H2O+CO2 (2)CuO+H2SO4CuSO4+H2O

【解析】

试题分析:用化学方法给物质的除杂有2个原则:1、加入的物质或采取的方法只能除去杂质,2、在除杂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除去NaNO3中的Na2CO3,应加入稀HNO3,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NO32NaNO3+H2O+CO2(2)除去Cu中的CuO,应加入稀H2SO4,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考点:物质的除杂

15. (1)2KClO3 2KCl + 3O2 或2H2O2 2H2O+ O2;B或A;(2)溶解、过滤、蒸发结晶;acdg.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实验室通常用2KClO3 2KCl + 3O2 或2H2O2 2H2O+ O2反应制O2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可用作O2制气装置的是B或A;(2)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依次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最后一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a.玻璃棒c.酒精灯 d.蒸发皿、g.铁架台

考点:氧气的制取、粗盐的提出

16. (1)硫酸钡;(2)取少量A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如果没有出现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硫酸钾和碳酸钾已经除去;(3)K2CO3;盐酸;(4)蒸发结晶

【解析】

试题分析:(1)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所以可用氯化钡溶液除去硫酸钾和碳酸钾,所以固体难溶物B含有碳酸钡和硫酸钡;(2)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所以可取少量A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如果没有出现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硫酸钾和碳酸钾已经除去;(3)氯化钡溶液过量,所以A中含有氯化钾和氯化钡,碳酸钾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所以试剂Ⅱ为碳酸钾;盐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试剂Ⅲ的名称是盐酸;(4)氯化钾溶于水,所以由E获得氯化钾晶体的分离操作名称是蒸发结晶.

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蒸发与蒸馏操作;盐的化学性质.

17. Cu2(OH)2CO3+ 4HCl = 2CuCl2 + CO2+ 3H20

产生气泡,析出红色固体,溶液逐渐变浅绿色 CO2

【解析】

试题分析:(2) 向Cu2(OH)2CO3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固体完全溶解,有无色气体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OH)2CO3+ 4HCl = 2CuCl2 + CO2+ 3H20,根据反应的情况可设计为

【进行实验】方案一中最后一步: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Fe,铁与剩余的盐酸反应也能置换出金属铜,故实验现象为产生气泡,析出红色固体,溶液逐渐变浅绿色;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思】铜锈的主要成分也是碱式碳酸铜,从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Cu2(OH)2CO3]推知,铜生锈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二氧化碳有关

考点:实验方案设计、质量守恒定律

18.(1)催化;(2)CuSO4+2NaOH=Cu(OH)2+Na2SO4;(3)BaSO4;(4)2NaOH+CO2=Na2CO3+H2O.

【解析】

试题分析:(1)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F是碳酸钙,A、B常温下都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A和X反应会生成B、C,A、B、X、Y、E都为氧化物,X、E都为黑色固体,所以A是过氧化氢,X是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所以B是水,C是氧气,Y可用作干燥剂,水与Y生成的D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所以Y是氧化钙,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D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G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H会生成蓝色沉淀I,所以I是氢氧化铜沉淀,H中含有铜离子,E和硫酸反应会生成H,所以H是硫酸铜,氧气和Z反应会生成E,所以Z是铜,E是氧化铜,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所以J是硫酸钠,通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意,推导合理,所以X是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X在反应①中起催化作用;(2)反应⑥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3)通过推导可知,J是硫酸钠,K和硫酸钠反应会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L,所以L是硫酸钡沉淀,化学式为:BaSO4;(4)通过推导可知,G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发生变质,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19. (1)5.9g(2)AC(3)①a铁架台b酒精灯②甲 引流

③KCl+AgNO3==AgCl+KNO3(4)蒸发过程中,氯化钾固体飞溅(合理均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题意可知:题目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MnO2 2KCl+3O2。已知量为氯酸钾的质量为15.0g;未知量为可制得氧气的质量。所以解题思路为:利用氯酸钾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进行求解。

解题过程: 解题步骤:

解:设理论上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 ①设未知量

2KClO3MnO2 2KCl+3O2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45 96 ③标出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

15.0g x 标出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245:96 =15.0g:x ④列比例式

x=5.9 g 求解未知量

答:理论上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5.9 g。 ⑤写出答案

(2)在操作过程中,固体1的成分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二氧化锰不溶解于水,所以加入水只能使氯化钾溶解而不能使二氧化锰溶解。因此B项错误。控制水的用量是为了减少因过滤和烘干、蒸发过程中由于水太多而影响实验的效率和浪费能源。所以应选AC。

(3)①图示中的仪器a为铁架台;b为酒精灯。

②操作m将原混合物分离为固体和液体,所以应为过滤。应选甲操作。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篇5

2.(2014,黑龙江)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

A.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

B.该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水

C.该净水器能杀菌消毒

D.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2014,十堰)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D.我市水资源丰富,不需要节约用水

4.(2014,乐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自然界中的天然水和氢气燃烧生成的水都是纯净物

D.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一样,所以化学性质也一样

5.(2014,龙岩)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为保证居民正常生活,必须对饮用水源净化处理。若用下述方法处理饮用水源:①消毒②自然沉降③过滤,处理先后顺序是( A )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6.(2013,锦州)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B.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H2O=====通电H2+O2

C.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甲、乙两试管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1∶2

7.(2014,苏州)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用紫色石蕊试液区分硬水和软水

C.海水、湖水是混合物,自来水是纯净物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8.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因为相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最小,所以有时可以用氢气充灌探空气球

B.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火箭的高能燃料

C.点燃氢气时一定会发生爆炸

D.实验室可采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9.(2014,株洲)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不到总水量的1%,我们应爱护水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海水都是混合物,淡水都是纯净物

B.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可以得到“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C.爱护水资源主要应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措施

D.硬水是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二、填空题

10.(2014,哈尔滨)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爱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以下是有关爱护水资源的一些具体做法:

①洗手洗脸时随时关闭水龙头;②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③洗涤衣物时选用无磷洗衣粉;④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⑤用淘米水浇花;⑥农业上改大水浇灌为喷灌、滴灌。

请你从爱护水资源措施的角度,将上述做法平均分为两类:其中一种分类标准是(1)_节约水资源(或防止水体污染)_,包括事例有(2)_①⑤⑥(或②③④)_(填序号)。

11.2013年湖南邵阳初中毕业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中,小波抽到的试题是“水的净化”,请你与小波一起做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和_烧杯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引流_。

(2)小波准备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操作时,发现装置存在一处明显错误,该错误是_漏斗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_。纠正错误后,接下来的过滤操作可除去水样中的_不溶性_(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

(3)小波将浑浊的水样过滤后,得到的水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滤纸破损(或滤液边缘超过了滤纸边缘)_(写出一点即可),然后小波进行了有效处理,使水样变得澄清透明。

12.(2013,大理)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1)电解水实验中,往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增强水的导电性_。实验时若正极产生6 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12_mL,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_氢元素和氧元素_组成的。

(2)生活中常用_煮沸_来降低水的硬度。如图所示是常用自制净水器,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吸附_;制造塑料瓶的材料属于_有机合成_材料。请介绍一种你的节水方法_用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_。

13.(2014,北京)水是生命之源。

(1)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_吸附_、过滤水中的杂质。

(2)生活中常用_肥皂水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3)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_O2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H2O=====通电2H2+O2_。

(4)配制50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需葡萄糖和水的质量分别为_50_g_、_450_g_,主要步骤有称量、量取、_溶解_。

14.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活、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下列物质在水中能配成溶液的是_B_(填字母)。

A.氢氧化镁 B.氯化镁

C.植物油 D.金属镁

(2)水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试举一例,写出化学方程式_CaO+H2O===Ca(OH)2或CO2+H2O===H2CO3_。

(3)如图所示,实验I是制备蒸馏水的装置,实验Ⅱ是电解水的装置。

①实验Ⅰ中水从A经B转移到C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的_分子间间隔_。

②实验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H2O=====通电2H2+O2_。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当B中气体的分子数目为n时,A中气体分子数为_2n_。三、简答题

15.(2013,太原)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2H2O=====通电2H2+O2_,通过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_。

(2)某自来水厂对汾河水进行净化,取水后,首先向其中加入明矾,再经过过滤、消毒灭菌后使之达到饮用标准。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的生成物可以_吸附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加速沉降。要测定饮用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用_肥皂水_来检验。

(3)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资源,写出实验室用水鉴别的一组物质_CaCO3和Na2CO3(生石灰和熟石灰或NH4NO3、NaOH和NaCl或CuSO4和NaCl)_(合理即可)。

16.(1)云南连续三年干旱,图中土地龟裂,孩子盼水的情景与我们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请你举一例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_洗手、洗脸、刷牙时使用长流水(合理答案均可)_。

(2)生活中的饮用水必须达到某些指标:

①病理学指标,其中对铬、铅等重金属离子含量有严格的限制;

②感官指标,自来水厂在净化水时,常加入活性炭以清除水中异色、异味,其净化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_吸附_作用;

③水的硬度是一项重要的化学指标。生活中区分硬水和软水最简便的方法是_用肥皂水区分_。

17.(2013,江西)我们的星球因水而美丽,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

篇6

 

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常见分子(或物质)的形状及键角

(1)形状:

V型:H2O、H2S

直线型:CO2、CS2 、C2H2

平面三角型:BF3、SO3

三角锥型:NH3

正四面体型:CH4、CCl4、白磷、NH4+

平面结构:C2H4、C6H6

(2)键角:

H2O:104.5°;

BF3、C2H4、C6H6、石墨:120°

白磷:60°

NH3:107°18′

CH4、CCl4、NH4+、金刚石:109°28′

CO2、CS2、C2H2:180°

常见粒子的饱和结构

①具有氦结构的粒子(2):H-、He、Li+、Be2+;

②具有氖结构的粒子(2、8):N3-、O2-、F-、Ne、Na+、Mg2+、Al3+;

③具有氩结构的粒子(2、8、8):S2-、Cl-、Ar、K+、Ca2+;

④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粒子:

阳离子:Na+、Mg2+、Al3+、NH4+、H3O+;

阴离子:N3-、O2-、F-、OH-、NH2-;

分子:Ne、HF、H2O、NH3、CH4

⑤核外电子总数为18的粒子:

阳离子:K+、Ca 2+;

阴离子:P3-、S2-、HS-、Cl-;

分子:Ar、HCl、H2S、PH3、SiH4、F2、H2O2、C2H6、CH3OH、N2H4。

一些物质的组成特征:

(1)不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铵盐

(2)含有金属元素的阴离子:MnO4-、AlO2-、Cr2O72-

(3)只含阳离子不含阴离子的物质:金属晶体

常见物质的颜色

1、有色气体单质:F2(浅黄绿色)、Cl2(黄绿色)¬、O3(淡蓝色)

2、其他有色单质:Br2(深红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S(淡黄色固体)、Cu(紫红色固体)、Au(金黄色固体)、P(白磷是白色固体,红磷是赤红色固体)、Si(灰黑色晶体)、C(黑色粉末)

3、无色气体单质:N2、O2、H2、希有气体单质

4、有色气体化合物:NO2

5、黄色固体:S、FeS2(愚人金,金黄色)、、Na2O2、Ag3PO4、AgBr、AgI

6、黑色固体:FeO、Fe3O4、MnO2、C、CuS、PbS、CuO(最常见的黑色粉末为MnO2和C)

7、红色固体:Fe(OH)3、Fe2O3、Cu2O、Cu

8、蓝色固体:五水合硫酸铜(胆矾或蓝矾)化学式:

9、绿色固体:七水合硫酸亚铁(绿矾)化学式:

10、紫黑色固体:KMnO4、碘单质。

11、白色沉淀:Fe(OH)2、CaCO3、BaSO4、AgCl、BaSO3、Mg(OH)2、Al(OH)3

12、有色离子(溶液)Cu2+(浓溶液为绿色,稀溶液为蓝色)、Fe2+(浅绿色)、Fe3+(棕黄色)、MnO4-(紫红色)、Fe(SCN)2+(血红色)

13、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14、不溶于稀酸的黄色沉淀:S、AgBr、AgI

常见物质的状态

1、常温下为气体的单质只有H2、N2、O2(O3)、F2、Cl2(稀有气体单质除外)

2、常温下为液体的单质:Br2、Hg

3、常温下常见的无色液体化合物:H2O H2O2

4、常见的气体化合物:NH3、HX(F、Cl、Br、I)、H2S、CO、CO2、NO、NO2、SO2

5、有机物中的气态烃CxHy(x≤4);含氧有机化合物中只有甲醛(HCHO)常温下是气态,卤代烃中一氯甲烷和一氯乙烷为气体。

6、常见的固体单质:I2、S、P、C、Si、金属单质;

7、白色胶状沉淀[Al(OH)3、H4SiO4]

常见物质的气味

1、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l2、SO2、NO2、HX、NH3

3、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氯水、溴水

4、许多有机物都有气味(如苯、汽油、醇、醛、羧酸、酯等)

化学的基本守恒关系

质量守恒:

①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任何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一定不改变。

化合价守恒:

①任何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一定等于0

②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和降低总数一定相等。

电子守恒:

①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总数一定相等。

②原电池和电解池的串联电路中,通过各电极的电量一定相等(即各电极得失电子数一定相等)。

能量守恒:

任何化学反应在一个绝热的环境中进行时,反应前后体系的总能量一定相等。

反应释放(或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

(为负则为放热反应,为正则为吸热反应)

电荷守恒:

篇7

①该电化腐蚀称为 。

②图中A、B、C、D四个区域,生成铁锈最多的是 (填字母)。

(2)(2014年新课标I卷,27题节选)H3PO2也可用电渗析法制备,“四室电渗析法”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

图2

(已知:H3PO2及NaH2PO2均可将溶液中的银离子还原为银单质,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

①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

②分析产品室可得到H3PO2的原因 。

③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H3PO2:将“四室电渗析法”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H3PO2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其缺点是产品中混有 杂质,该杂质产生的原因是 。

【解析】(1)①海水(主要为氯化钠的稀溶液)是中性溶液,铁在中性溶液中发生吸氧腐蚀。②海水表面溶解的氧气最多,氧气得电子生成OH-;C处的铁失去电子生成Fe2+,可以想象为水面生成的OH-与C处生成的Fe2+相互吸引并结合生成Fe(OH)2,Fe(OH)2进一步被表面海水中溶解的氧化为Fe(OH)3, Fe(OH)3分解生成铁锈,故在靠近表面的B处生成的铁锈最多。各反应发生的大致区域如图3所示:

图3

(2)①电解稀硫酸的阳极是“放氧生酸”:2H2O-4e-O2+4H+。②电解NaOH稀溶液的阴极是“放氢生碱”:4H2O+4e-2H2+4OH-。阳极室不断生成的H+与原料室的H2PO2-相互吸引,H+穿过阳膜扩散至产品室,H2PO2-穿过阴膜扩散至产品室,二者结合生成弱电解质H3PO2。③“H3PO2及NaH2PO2均可将溶液中的银离子还原为银单质”说明H3PO2及H2PO2-具有还原性。合并前后的不同在于:合并前H2PO2-没有与阳极接触,合并后具有还原性的H2PO2-与阳极接触放电(失去电子)被氧化为PO43-。

【答案】(1)①吸氧腐蚀 ②B (2)①2H2O- 4e- O2+4H+ ②阳极室的H+穿过阳膜扩散至产品室,原料室的H2PO2-穿过阴膜扩散至产品室,二者反应生成H3PO2 ③PO43- H2PO2-或H3PO2被氧化

【备考启示】(1)“阴阳相吸”是很多化学反应的微观基础,阴阳相吸的含义有:①阴离子与阳离子相互吸引并发生迁移;②阴极吸引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阳极吸引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并使阳离子、阴离子发生定向移动;③正极吸引自由电子,使电子经过金属导线由负极定向移动到正极。(2)考生要有丰富的微观想象能力,铁锈主要不在正极或负极处形成,而主要在正、负极之间产生,因为Fe(OH)2在正、负极之间形成,Fe(OH)2继续与溶解的O2(靠近水面溶解的O2多)反应生成Fe(OH)3,Fe(OH)3脱去一部分水才生成铁锈,因此铁锈主要是在有O2的区域形成。复习备考归根到底是要对教材知识有深刻的理解!

四、考查对比分析的能力

例5 (2014年天津卷,7题节选)已知:

化合物 MgO Al2O3 MgCl2 AlCl3

类型 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熔点/℃ 2800 2050 714 191

工业制镁时,电解MgCl2而不电解MgO的原因是 ;制铝时,电解Al2O3而不电解AlCl3的原因是 。

【解析】氧化镁和氯化镁都是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电解均能制备金属镁,但氧化镁的熔点(2800℃)比氯化镁的熔点(714℃)高得多,因此电解熔融氧化镁制备金属镁比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备金属镁能耗要大得多,生产成本也高得多。氧化铝是离子化合物,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氧化铝能导电而氯化铝却不能导电,因此只能选择电解氧化铝制铝而不能选择电解氯化铝制铝。

【答案】MgO的熔点高,熔融时耗费更多能源,增加生产成本 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态难导电

【备考启示】(1)复习过程中,要善于思考、发现异同,利用结构、性质上的不同来解释应用上的差别。(2)实际工业生产中用冰晶石(Na3AlF6)降低氧化铝的熔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3)纯净的熔融氯化铝不导电,但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找到某种物质与熔融态的氯化铝形成的液态混合物能导电,那么电解熔融氯化铝就能制备金属铝。事实上,工业上已有用电解AlCl3-NaCl-KCl的熔融盐混合物的方法制备金属铝,其能耗比电解氧化铝与冰晶石的熔融混合物更低。

五、考查复杂装置的判断

例6 (2014年广东卷,11题)某同学组装了如图4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I为Al,其他电极均为Cu,则( )

A.电流方向:电极IV电极I

B.电极Ⅰ发生还原反应

C.电极Ⅱ逐渐溶解

D.电极Ⅲ的电极反应:Cu2++2e-Cu

图4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前两个烧杯中有盐桥,很容易让考生联想到盐桥电池,若将Ⅱ和Ⅲ、Ⅰ和Ⅳ断开,把Ⅰ和Ⅱ连接起来,就是总反应为2Al+3CuSO4Al2(SO4)3+3Cu的盐桥电池,如图5所示:

图5

第三个烧杯中是两个铜电极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应该联想到铜的电解精炼装置:盐桥电池的负极铝与铜电极Ⅳ相连,铜电极Ⅳ作电解池的阴极;盐桥电池的正极与铜电极Ⅲ相连,铜电极Ⅲ作电解池的阳极。至此,考生可在图上标明,如图6所示:

图6

参照图6,根据电化学的基础知识可以顺利得出结论。电流方向与电子方向相反,即电极Ⅳ经电流计到电极Ⅰ,A正确。电池负极是还原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电极Ⅱ是正极,电解质溶液中的铜离子不断得到电子并在电极表面析出铜,电极II逐渐变粗,C错误。电极Ⅲ是铜作活泼阳极,失去电子被氧化:Cu-2e-Cu2+,D错误。

【答案】A

【备考启示】(1)利用原电池作为电解池的电源,创设比较复杂的情景,考查考生的观察理解能力,这种命题方式应引起考生的重视。(2)盐桥电池的构造是:还原剂与氧化产物在一起构成电池的负极区,氧化剂与还原产物在一起构成电池的正极区,负极区与正极区通过盐桥相连。理解并牢记盐桥电池的优点:可以避免氧化剂与还原剂(如本题中的铜离子和铝)的接触,从而避免能量损失,提高电池效率,提供稳定的电流。

六、考查电化学计算

例7 (2014年重庆卷,11题节选)一定条件下,如图7所示装置可实现有机物的电化学储氢(忽略其他有机物)。

①导线中电子移动方向为________。(用A、D表示)

②生成目标产物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③该储氢装置的电流效率η= 。

(η=×100%,计算结果

保留小数点后1位)

图7

【解析】①仔细观察装置图可以发现:电解池左边D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苯加氢还原。根据电解池中电极名称的规定知:发生还原反应的D电极是阴极,即电子流入的电极,故导线中电子移动方向为AD。②该电解池的目的是为了储氢,故目标产物为环己烷,其电极反应式为C6H6+6H++6e-C6H12。③阳极生成的H+经过高分子电解质膜移动至阴极,一部分H+与苯一起得电子生成环己烷,还有一部分H+ 得电子生成H2(2H++2e-H2,阴极的副反应),左边(阴极区)出来的混合气体成分为未反应的苯(g)和生成的环己烷(g)、H2,设未反应的苯蒸气物质的量为x,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y,阴极生成的气态环己烷为(2.4-x)mol,得到电子6(2.4-x)mol,阴极生成

y mol H2得到电子2y mol,阳极(E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生成2.8 mol O2失去电子物质的量为4×2.8 mol=11.2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6(2.4-x) mol+2y mol=11.2 mol;阴极出来的混合气体中苯蒸气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10+y)= 0.1;联解得x=1.2 mol,电流效率为6×(2.4-1.2)÷ 11.2×100%=64.3%。

【答案】①AD ②C6H6+6H++6e-C6H12 ③64.3%

【备考启示】“定量计算进入化学意味着化学的成熟”“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是思维的飞跃”等观点是命题专家的共识。要加强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就应重视通过计算和推理解决实际化学计算题。

Q博士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Ⅰ)λ =± 1.

篇8

例1 (2014年新课标II卷,12题)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a为电池的正极

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Mn2O4+xLi

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

【解析】锂金属电池中,单质锂总是作负极,而且负极反应式总是Li-e-Li+,因此图中含金属锂的b是电池的负极,则a为电池的正极,A正确。LiMn2O4是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充放电过程中,发生LiMn2O4与Li1-xMn2O4之间的转化,充电时阳极(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反应式为:LiMn2O4-xe--xLi+Li1-xMn2O4;再将上述负极反应式乘以x与正极反应式相加就得到电池

充电的总反应,B选项正确。LiMn2O4中的Mn是+3

价,的Mn是+4价,放电时a极+4价Mn降为+3价Mn,

C错误;换一角度考虑:Li+氧化性很弱,在原电池反应中不能得电子降价。电池的正极也叫阴极,放电时,阳极(也叫负极)产生的阳离子(Li+)受到阴极吸引向阴极迁移,D正确。

【答案】C

【备考启示】考生复习时一定要多角度理解电极名称的规定。原电池的电极一般称为正、负极,从不同角度定义正、负极如下:

电解池的电极称为阴、阳极,从不同角度定义阴、阳极如下:

二、考查电极反应的书写

1.迁移法书写电极反应

例2 (2014年海南卷,16题节选)锂锰电池的体积小、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该电池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质LiClO4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Li+通过电解质迁移入MnO2晶格中,生成LiMnO2。回答下列问题:

(1)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由____极流向____极。(填字母)

(2)电池正极反应式为 。

(3)是否可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 。

【解析】(1)该锂锰电池来源于教材选修4第75页,活泼金属锂作电池负极,失去的电子由a极经过导线流向正极b,电流方向与之相反:由b极流向a极。

(2)负极是Li失去电子生成Li+:Li-e-Li+;正极是MnO2得到电子同时结合迁移入的Li+生成LiMnO2:MnO2+ e-+ Li+LiMnO2。

(3)Li是活泼金属,易与水反应,因此不能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

【答案】(1)b a (2)MnO2+e-+Li+LiMnO2

(3)否 电极Li是活泼金属,能与水反应

【备考启示】必修2和选修4上介绍过的电池有:干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铅蓄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氢氧酸性燃料电池、银锌电池,这些电池的构造、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总结归纳如下表

2.公式法书写电极反应

例3 (2014年四川卷,11题节选)(1)MnO2可作超级电容器材料。用惰性电极电解MnSO4溶液可制得MnO2,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2)MnO2是碱性锌锰电池的正极材料。碱性锌锰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

【解析】(1)电解后Mn2+被氧化为MnO2,说明Mn2+是还原剂,MnO2是氧化产物,阳极的反应式根据“还原剂-ne-+介质氧化产物”写为:Mn2+- 2e-+2H2OMnO2+4H+。

(2)MnO2是碱性锌锰电池的氧化剂,在碱性环境中得电子被还原为MnO(OH),根据公式(氧化剂+ ne-还原产物)把正极反应先写为MnO2+e-――MnO(OH),再根据电荷守恒和反应环境显碱性,在右边补充OH-,左边补充H2O,得MnO2+H2O+e-MnO(OH)+OH-。

【答案】(1)Mn2+-2e-+2H2OMnO2+4H+

(2)MnO2+H2O+e-MnO(OH)+OH-

篇9

努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各方面的素质和技能,着力培养学生读图、理解、综合分析和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文科综合考试中严保地理这一关,高考成绩力争使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各方面都满意。

工作措施

1、坚持集体备课,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交流,探索适应本校校情、学情又具有本校特色的地理教学新模式,做教研的带头人。

2、复习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如“一课一练一结”。及时总结教改教研成果,在省级教育刊物上争取1——2篇。

3、认真学习先进教育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方法来提高地理教学水平,做教育改革的先锋。

4、努力做好资料的准备工作和教学档案建设,精选、精编教学资料,建立高三学习、高考课题研究的教学档案,使教学具有连贯性、整体性。

5、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做到定期自查。

6、讲:串讲知识要点,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强化记忆,拔升能力,如区域地理讲授顺序:①弄清本区在全球的绝对位置(经纬度)与相邻区域的区位关系;②本区内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分布,并以此为成因推断水文、土壤、自然带、工农业特点、交通等;③相似区域的比较。

7、练:精选精练,要求对每个知识点都力求重现一次,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8、评:针对性的评讲,“打蛇要在七寸,用钢要在刀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调得分点,同时由个到类 ,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如:中亚的干旱与西亚、大洋洲、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等地干旱成因特点比较分析,进行普遍性规律和特殊性区域差异比较训练。

9、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多年来的备考经验,研究高考考题导向、特点及其答案和评分标准,组编考题,合理安排训练量,难度系数控制在0.5左右。

10、结:没有总结,就不会有能力的提升,仅仅只是知识的再现,遇到新材料,新情景的题就会不知所措,因而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很重要。

能力培养总要求:

一、先预习:

1、先认真按提纲提前预习教材,完成提纲所留内容。

2、完成提纲后的基础训练。

3、总结:哪些地方还不懂,记录下来。

二、再听课:

1、带着预习的问题认真听课,作好笔记。

2、如没听懂,应举手询问或课后询问。

3、同老师一道完成课堂总结,理清知识脉络,掌握基础。

三、课后巩固:

篇10

学习是一名学生的根本任务,学业成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自己的竞争力和过春节的心情。如今,各科基本进入复习阶段,这就

需要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复习备考态度,帮助我们查漏补缺,理清知识脉络,夯实各科基础,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那么,如何让

我们的复习备考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呢?我认为在复习中关键要具有七颗心,即信心,雄心,诚心,热心,虚心,细心,耐心。

第一颗心是信心,就是你在现有的这个层次上,要怀着我一定能做好的态度,这个态度就决定了学习水平的好坏。俗话说思想有

多远的,你就能走多远。在复习中信心就是我们的指明灯,引领我们创造骄人的业绩,走向辉煌的明天。

第二颗心是雄心,就是要求我们复习要有斗志,要积极地迎接学习挑战。要敢于对任何困难和任何对手说不,要有超越他人的勇

气。

第三颗心是诚心。诚,则多助。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之。怀着一颗坦诚之心去面对知识盲点和学科弱项,敢于承认自己的不

足,想办法去提高。

第四颗心是热心。不论自己的复习有多繁忙,心情有多烦燥,他人求助时必须能够笑脸相迎,使求助者产生不甚感激之情。微笑

是沟通的开端,简单的一句“我能帮助你吧”便能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是对方给予你信任。他们也将会在你有困难时给予你帮

助。

第五颗心是虚心。我们也要虚心地向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学习,取长补短,精益求精。成绩优秀的学生不能心高气傲,要多方面提

升自己,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学习有困难的也不要灰心,只要你肯虚心求教,你一定能有所进步。

第六颗心是细心。练习题和试题往往会设置些许障碍,我们必须做到冷静和细心,力争读懂看透,思绪缜密,不漏掉任何关键点

或条件。

第七颗心是耐心。复习过程是枯燥而又繁琐的,稍不留神就可能产生懈怠情绪,人的情绪容易变得浮燥起来,也和同学产生矛盾

篇11

理综化学试题在延续着广东自主命题以来的理念,以能力考查为首要目的的特色显著,把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要求摆在很重要的位置。

考查内容具有合理的覆盖面和比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互为补充,立足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个别试题虽然新颖却没有任何偏题、怪题。试题紧紧围绕“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组织信息和设置问题,通过术语填空、简答、列式、描述解答过程、画图等多种回答方式的组合运用全面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非选择题均取材于生产或科学实验中的真实情景,试题表述清晰简明,问题的开发围绕基本化学原理、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运用,设问角度灵活多样,具有独创性和公平性,较好地引导教师和学生跳出题海、回归基础。每道题的思维容量和答题量搭配较为合理。问题兼顾知识的考查和能力层级的设置,层层深入梯度明显,能有效区分各种水平层次的学生。

2.知识要求的基础性和深刻性分析。

8道选择题的考点依次为“生活中的化学”“离子反应和离子共存”“物质的制备、分离和检验”“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物质的量的概念及有关计算”“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可以看出,重要考点的重现率极高,这些内容基本代表了中学化学的核心知识,虽然总体难度不大但在这些知识的考查中体现出化学学科的一些核心观念,如微粒观、过程观、守恒观等。第7题的命题取向从简单的有机物性质再现转向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现化学的应用性;第12题引导学生在学习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时应从化学原理上融会贯通,不能孤立地记忆;第22题是选择题中的一个亮点,信息的呈现方式要求学生对元素结构和性质的周期性有深刻的理解,那些记住了元素周期表的“形”而不领会其“神”的学生解答此题比较困难。

第30题有机题的知识落点是“简单的结构简式识别”“烯烃、卤代烃、醇的典型性质”,其要求完全在考纲和教材的重点知识以内,但由于是放在全新的有机物背景中考查.学生只有从教材实例的学习中抽象出其中的实质,才能在解题时快速排除大量无关信息。

第31题反应原理题的知识落点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而本题第(3)小题从头至尾并未出现“速率”二字,显然是命题者有意为之,可见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学习不能停留在几个简单实验的宏观现象及其结论上.需要强化反应速率原始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借助反应过程的图像表征认识物质的转化方向和快慢。不论是什么特点的化学反应,其反应过程都能用图或表去表征.这个化学反应就是一个反应物有剩余的非可逆反应。其图像与平衡图像相似,但每一处的化学含义却又有所不同,这是一道很精彩的试题。

第32题化工题的知识落点是“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和计算”“常见阴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本题与2011年第32题的共同点是所涉及的元素均为中学化学重点学习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也是考纲所列举的重点元素),两年的试题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广度有明显的控制,但对这些物质的性质背后的化学原理有深刻的追问。这与落实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十分吻合。2011年第32题实际上是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处理物质转化中的灵活运用,而今年第32题实际上是考查离子平衡在处理物质转化中的灵活运用。

第33题实验题中有实质性考查的基本操作是“过滤”“分液”“蒸馏”“结晶”“C1-的检验”,这些基本操作是最常用的化学实验操作,而且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这些实验操作都能在普通条件的中学实验室可以实现,命题专家多年来呼吁学生要亲手做实验、要动脑筋地做实验并非口号,其试题一直在顽强地引导着中学教学向加强实验教学和实验探究的新课程要求努力。另外本题对实验技能的考查主要不是“如何进行操作”,而是“何时需要进行操作”,因此不应该脱离具体任务进行实验基本操作的学习和复习,这是高考实验题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3.能力要求的丰富性和层次性分析。

篇12

一、复习应把握的原则

从近几年中考试题来看,大致有一个共同特点:试题源于教材,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会考卷,基本上是教材的翻版,题型稳定,重视“双基”和能力的考查。而加试卷,却着重考查综合能力。根据以上特点,我认为复习代数应坚持以下原则:

1、构建系统,形成知识网络,合成知识体系

构建系统,形成知识网络体系,就是把初中三年的代数知识按知识结构整体把握,而不是按原来的教材体系进行简单、机械的复习。每一部分构建知识系统,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知识结构网络。例如代数式这一部分,在复习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对每个概念公式、法则、定理都要理解并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还要注意引导他们去发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加以分类、整理、综合,形成知识网络;尤其在综合复习时,更要立足于教材整体,力求让学生对重点知识深刻理解,系统掌握,达到能够熟练地处理综合性问题的目的。

2、重视双基,渗透数学思想,培养综合能力

数学学习有很多的思想方法,不同类型的题目也有不同的思想方法,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教会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更要让学生理解解这种题目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只有掌握了数学的思想方法,我们才能真正学会了学习。教师要综合运用知识,加强能力培养。中考复习应以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和网络为主,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内容,提高能力。

3、紧扣课标,重视教材文本,求稳求实求精

教材是课标的具体体现,是教学活动的凭借,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其作用是任何其他辅导资料都不可取代的。教师必须切实重视教材,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创造性地运用课标和教材,要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发挥教材中的概念、公式、性质、法则的作用,让学生不仅能熟记,而且要弄清背景和来源,以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基础训练也要以课本中的习题为主要素材,进行适当的补充,达到巩固、消化和吸收之目的。

二、复习应掌握的步骤:

1、按知识结构分类复习

初中的代数知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数与式;2、方程(组)与不等式(组);3、函数及其图象;4、统计初步。每个部分又按知识点的联系及知识发展过程分类复习。如函数中又可分为:①平面直角坐标系;②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③二次函数。 转贴于

2、按试题类型分类复习

中考试卷中常见题型大致可分三类: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解选择题是技巧性较强的一类题目,由于题目小,比较灵活,覆盖面大,便于考查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因此在解选择题时要根据题目的特点,采取比较恰当的方法和手段解题,可以采用直接法、排除法、特殊值法、验证法、观察法、数形结合法等不同方法。解答题是指除填空、选择外的大型一点的题目,这类题目综合程度高、分值重,着重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大致可分为以下六类:1、方程型综合题;2、函数型综合题;3、几何证明型综合题;4、几何计算型综合题;5、开放型问题;6、应用型问题。

3、综合训练提升能力

在完成前两轮复习后,可进行综合复习,也可以将综合复习穿插于前两轮复习之中,比如充分利用各次诊断考试,或用往年的中考题检测,自挑自选一些中考模拟综合题进行训练都属于综合复习。学生在完成上述各阶段的复习训练后,双基将明显增强,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三、复习应注意的问题

1、切实做到讲练结合

有专家评论说中国的教师是最能讲的,平时我们也习惯在课堂上大讲特讲,甚至下课铃响了还没有讲完,其实有时候教师讲得过多并不一定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应留出时间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练习。初三各科老师都抓得紧,学生课余时间中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大量数学作业,所以在课堂上必须做好讲练结合,精选例题、练习题,扫清知识障碍,直通核心,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长,弱点在隐蔽处凸现。

2、科学安排时间内容

不搞题海战术,不打疲劳战,这很重要。在练习中面对一道综合题,最重要的是分析解题方法和思路,而不一定要规范地写出解题过程。对于尖子生而言,应该迅速、准确地提出思路一、思路二,而并不是去浪费时间写出解法一、解法二。

篇13

在国际化学年中做点什么,这是我们很多化学工作者的共识,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不同的场合搭建不同的平台,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化学。化学中考试题搭建的这个平台,就能够较好地让更多的学生更加了解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喜好化学,热爱化学,鼓励更多的青少年探讨、研究化学。

我通过对2011年近100个省市的化学中考试题的分析,发现了有相当一部分省市的化学中考试题都有以国际化学年为背景的,如安徽省、江西省、上海市、重庆市、南京市、苏州市、佛山市、泉州市、莆田市、烟台市、沈阳市、平凉市等,可见这些省市的命题教师对国际化学年在中国的热情之高,也充分反映出这些教师对化学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这些试题都是以国际化学年为背景,紧扣主题“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这些试题不仅承担了对初中化学水平的考查、高级中学的选拔功能,而且有很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目标,让考生在参加中考的同时了解更多关于化学对人类进步和文明的重要贡献,感受化学的魅力,让更多学生更加热爱化学。如江西省2011年化学中考试题的第20题:

联合国决定2011年为“国际化学年”,其活动主题为“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1)化学――使生活丰富多彩。下列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填序号,下同)。

A.涤纶制成的航天服 B.纯棉内衣

C.不锈钢茶杯D.塑料桶

(2)化学――为健康保驾护航。超超奶奶骨质疏松,医生建议奶奶使用。

A.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B.钙片

C.加铁酱油 D.含氟牙膏

(3)化学――让未来充满希望。纳米材料石墨烯可能帮助科学家实现修建太空天梯的构想。石墨烯由碳原子构成,请推测石墨烯可能具有的一条化学性质。

此题不仅具有一般试题的功能,而且突出了国际化学年背景主题,将化学与生活和未来诠释到位,让阅读者真切地体会到化学的魅力所在。它不仅使生活丰富多彩,而且为健康保驾护航,更让未来充满希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化学的热爱,所以这是一个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好试题。

又如2011年福建省泉州市第16题:

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请回答有关问题:

(1)材料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材料技术和应用与化学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填序号)。

A.不锈钢 B.聚乙烯塑料 C.高强度陶瓷 D.钢筋混凝土

(2)化学科学为防治环境污染发挥重大作用。例如,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做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的两种有毒气体CO与NO反应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其中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这两种气体是和;

(3)化学电源在生产、生活、科研中应用十分广泛。例如,

银锌纽扣电池的反应原理是:Zn+AgO+HO Zn(OH)+2Ag,

该电池在使用时能转化为电能;

(4)化肥的发明和使用,大大提高了全球的粮食产量,其中“合成氨技术”、“尿素生产技术”等功不可没,在加热、加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氨气(NH)反应生成尿素[CO(N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本题紧扣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这一主题,分别从材料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化学科学为防治环境污染发挥重大作用,化学电源在生产、生活、科研中应用十分广泛以及化肥的发明和使用,大大提高了全球的粮食产量等角度来阐述。试题既涵盖了化学命题教师对化学学科的深厚感情,同时通过试题又把这种情感传递到了考生,而且这种感情的传递不是苍白地说教,也不是生硬地描述,而是通过具体的事实告诉学生:化学与我们密切相关、化学让我们生活得更加美好,让更多的青少年热爱化学并且将来投身到化学学科的领域中。

再如2011年上海市填空题第2题:

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以彰显化学对知识进步、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①拉瓦锡通过实验揭示了质量守恒定律……

②科学家发现月球表面陨石坑中存在固态的HO,还有Hg、NH、CH等物质……

③化学的使用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

上述这些中考化学试题不仅以国际化学年为背景,而且试题内容也是紧扣化学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等。

实际上,其他涉及国际化学年主题的省市中考题也大多能够较好地突显出主题的内涵。但也有个别省市试题尽管冠上了“国际化学年”这一背景,但试题本身与主题无关。

如某市中考试题:2011年被第63届联合国大会定为“国际化学年”。……下列措施,不利于节能减排和改善环境的是( )。

A.开发太阳能、风能 B.推行“限塑令”

C.推广乙醇汽油D.焚烧秸秆

也就是说这道题目把[2011年被第63届联合国大会定为“国际化学年”]去掉是一样的,尽管命题者出发点是好的,关注这一化学盛事,但题目本身却起不到对学生情感教育这一目标,所以这也是命题者在命题过程中要多思考的地方。背景材料在试题中的价值是什么,是为了设置才引入的还是要达成一定的教育目标?我想这值得我们每一个命题老师思考。希望有更多的化学老师关注化学学科的发展,关注国际化学年,主动搭建更多平台,让更多的公民正确地认识化学对人类的伟大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