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临沧市临翔区凤翔街道下辖5个村委会和7个社区,居住着汉、彝、傣、拉祜等20多种民族。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临沧市临翔区凤翔街道昔本村委会、新村村委会、石方村委会、五村村委会、竹篷村委会五个村委会,每个村委会都有学前班,本次教育现状调查选取的对象是临沧市临翔区凤翔街道学前班的老师和学生家长。
(二)调查方法。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收集资料,通过自编家长问卷了解学前班家长对学前班教学的看法和意见,通过访谈学前班教师了解学前班的幼儿情况、教师情况和物质环境情况。本研究共发放家长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访谈10名教师,获取有效访谈记录10份。
二、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农村学前班教育现状调研结果
(一)农村学前班幼儿情况。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学前幼儿班人数不超过四十人,调查结果显示学前班幼儿人数大部分已超过50人。学前班班级人数数量多,而且班级内混龄现象极为明显,幼儿年龄跨度从3―6岁,还有部分幼儿年龄超过6岁。有些幼儿进入班级年龄较小,需要读两年或两年以上的学前班才能进入小学学习,而有些幼儿年龄已经超过6岁,却还在学前班学习,班级内幼儿年龄不统一,影响了老师的正常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学前班教师基本情况。
学前班教师的来源主要是即将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小学老师担任,这些老师不仅没有学习过有关学前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也没有学前教育教师资格证,在学历方面,一半以上的老师都是初高中学历,专科层次教师较少。从班级教师来看,基本上是一个或二个教师承担一个学前班的教学任务,教师任务重,压力大。
(三)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
在调查中发现,学前班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参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教育教学,教材基本上是语文、数学,对艺术领域、科学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教学欠缺。从授课方式来看,学前班教师模式基本上和小学一致,上课时间都为40分钟,教学方法单一,以游戏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的理念基本没有落实。幼儿学习压力大,不仅每天有作业,学期期末还必须考试。学前班小学化倾向非常严重。
(四)农村教学环境基本情况。
学前班的教学环境质量不高。从室外环境看,体育游乐实施少,形式单一,安全措施不力;从室内环境看,桌椅陈旧,座位不适合幼儿的坐高,影响幼儿学习;游戏材料单一,大部分是球类玩具,有些学前班甚至连一样玩教具都没有。教学书籍单一,音响设备基本没有,教室环境创设简单,黑板上全部是文字符号和数字符号。
1.学前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与小学共存。
在调查的五个学前班中,新村、石房村、五村、竹蓬村的学前班都是与小学共存,只有昔本村的学前班是独立于小学之外。学前班基本无独立的园舍,学前班教室布置和小学教师相差无几,没有专门的活动室,50多个幼儿聚集在一间教室里,采光不好,通风条件差。学前班与小学教育设施共用,本身农村学校户外教学资源不多,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幼儿由于年龄小,学校重视程度不够,他们能接触户外活动设施的机会其实不多,幼儿没有户外活动时间不仅不能满足2小时的要求,在安全保障上也存在较大的问题。农村学前班大多数缺乏玩教具,缺少幼儿图书、录音机、电子琴等教学资料和设备,更没有手工区、玩具区等区角活动。
2.学前班的娱乐设施较少。
昔本学前班的娱乐实施相比其他学校种类较多,如大型滑梯、秋千、球类玩具、积塑玩具等,基本能满足幼儿娱乐需求,而新村学前班、石房村学前班、竹蓬村W前班仅有少量的娱乐设施,而五村学前班基本上没有任何娱乐设施,完全不能满足幼儿的户外需求。农村学前班是为了上小学做准备的,平时幼儿的活动范围只有教室和操场,活动范围狭窄。班级里没有任何硬件设施,缺少玩教具、缺少音响设备、缺少图书资料,也没有任何区角和区域活动的开展。
(五)家长教育观念情况分析
1.家长送孩子上学前班的原因分析。
有50%的家长送孩子上学前班是为了让孩子学习知识,有30%的家长认为送孩子上幼儿园是让孩子获得全面发展的途径,甚至有10%的家长纯粹是为了能有人照顾孩子而送孩子上学前班。
篇2
通过与学生进一步交流和自我反思发现,造成部分学生口语能力发展缓慢,部分学生口语交际课兴趣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 对口语交际的认识不到位。口语交际究竟是什么?口语交际课究竟有什么作用?我校师生存在两种倾向:学生普遍认为口语交际就是语文课上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交流。老师普遍认为口语交际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认识从某个层面暴露了我们的口语交际课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一点在调查中有所表现。我们在调查中发现,57.1%的老师有时上口语交际课有时不上。一半的学生反映他们的口语交际课经常被挪作它用,如做作业、上阅读课等。
造成这样的局面,是因为应试教育仍在困扰着我们的老师。一些老师观念跟不上课改的步伐,存在分数至上的思想。再加上学校在考核上存在弊端,只看考试成绩,对学生综合素养缺少行之有效的考查措施,你考什么我教什么,这种消极应付思想最终剥夺了学生发展的机会。
2. 学校教育和家庭、社会教育脱节。口语交际的习惯落实不仅仅停留在课堂,学生往往在课堂上因为有任务驱动,迫不得已使用正规的普通话,但是一脱离课堂这一语言环境,就使用方言交流,没有形成时时说普通话的习惯,也就得不到有效的训练。
3. 口语交际课的形式有待多元化,我们不应仅仅停留在学生喜欢的表演和讨论,更不能为了急于完成教学内容,不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样势必造成学生无法从容地把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充分地进行讨论交流,也没有时间对他人的想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4. 家长长期以来包办一切,孩子动手参与的事情不多,动脑思考的问题更是少之又少,生活经验几乎没有,遇事往往等待大人决策。孩子在家没有发言权,久而久之,养成了不说、不做的不良习惯。学生带着这种习惯走进课堂,纵使老师千方百计引导,他们还是不愿意说。
5. 教师指导过程如风拂水匆匆,不够细致。没有教给学生如何围绕中心说话的方法。
6. 学生的知识面窄, 语汇贫乏。再加上有时思维迟钝,思路不清,考虑问题时,抓不住关键,缺乏条理性,或虽心中有数,但不会组织语言材料,不知从何说起,只是想什么说什么。
三、对策与措施
根据调查的结果分析,如何激发学生喜欢口语交际课,发展口语交际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坚持在校内校外使用规范的普通话,是我校改善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现状的一个切入点。为此,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进一步提高认识,确立口语交际课的重要地位。我们语文老师要重视口语交际课对学生交际能力发展的重要性。作为学校要像搞语文数学教学研究那样,将口语交际教学研究放到重要位置,经常组织观摩课、教研课、赛课活动,营造浓烈的教学研究氛围。
2. 规范口语交际,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规范性,现代汉语也不例外。小学生正处在学习运用语言的阶段,对祖国语言还没有很好地掌握,语感不强,容易出错,因此我们教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规范口语表达。(2)培养良好的听话习惯,进行文明礼貌交际。(3)养成良好的态势语运用习惯。(4)培养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
3. 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拓展知识视野。在口语交际实践中,学生有时“说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缺少词汇。这主要靠积累,我们可以带领学生上网、购阅书报、进行摘录等,这样日积月累,词汇量丰富了,如果再进行语言实践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肯定会提高的。
4. 密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争取家长配合,在家多与孩子交流,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每个家庭都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适当让孩子参与家庭事件的决策,尽量营造民主、平等、和睦的家庭氛围,让每个孩子都敢说、乐于说。
篇3
作者简介:刘倩(1980―),女,云南宣威人,西南林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助教,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留守儿童一词,于1994年首次由上官子木提出。少数学者认为,父母有一方在家的儿童不能算是留守儿童。但是,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承担的责任各不相同,无论缺失了哪一方的教育孩子都会出现问题。为此,本文把留守儿童定义为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农村的,不能跟随父母一起生活,由父母一方或者其他委托人(祖辈、亲戚、老师、朋友等)代为监护的6~16周岁正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
一、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
选取居住在坝区、半山区、山区等共计12所中小学作为调查点,共发放1500份问卷,回收1300份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024份。样本的留守儿童中男孩占5469%,女孩占4531%。隔代监护比例为4570%,父母单方监护比例为4688%;在父母单方监护中,母亲单方监护的比例为3633%,父亲单方监护的比例为1055%,亲戚监护的比例为742%。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人数较多,在父母单方监护中,以母亲在家监护为主,大多数家庭都是父亲外出打工。
2调查内容
编制针对老师、针对学生及针对成人的三套调查问卷,对宣威市的老师、留守儿童以及社会上的知识分子进行抽样调查的方式展开问卷调查。收回调查问卷后,对各项调查指标数据整理,并运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二、宣威市留守儿童教育基本情况
(一)宣威市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要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首先需要了解外出务工父母的打工状况。对于留守儿童来讲,家庭教育更多的是父母在外地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的,所以本文主要从父母与儿童的联系时间间隔、联系方式、谈话的内容等方面来了解在外务工父母对于留守儿童进行的远程家庭教育,这些基本情况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了解这些信息可以对家庭教育问题分析提供有效数据。
1父母与孩子的联系时间频率
父母与孩子的联系时间间隔1~3天的占1328%,联系时间间隔为4~7天的占3242%,半个月左右联系的占3398%,所占比例比较高,一个月左右联系的占1211%,有少数的外出父母要一个月以上才联系,所占比例为430%,也有极少数的家长从来都不联系留守在家中的孩子,所占比例为391%。总体,大多数外出打工的父母会7天至半个月左右联系孩子一次(详见表1)。
2父母与孩子的联系方式
从表2可以看出,外出打工父母与留守儿童主要的联系方式为电话,高达9688%,其次是去看望,所占比例为156%。很少有父母与孩子的联系方式用写信和其他方式。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无法与自己的子女进行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时,电话是他们对留守儿童进行家庭教育的最主要方式。但是,电话只能通过声音进行交流,无法进行感情的交流,使得家庭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现今处于高科技飞速发展的阶段,本可以通过网络(例如QQ、微信等视频)来弥补电话联系的不足,可是,由于宣威市的生活水平、
居住条件等原因,农村能使用电脑和网络的家庭少之又少,再加上留守儿童大多数是由隔代老人监护,他们用手机只限于接听和拨打电话,因此家庭的远程教育也不能落到实处。
3父母与孩子的联系内容
从表3可以看出,家长和孩子沟通的第一内容是孩子的学习情况,占4180%,第二是听监护人或老师的话,占3047%,第三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占1602%。从表3数据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最关心,而对孩子的其他方面(安全、饮食、健康等)不太关心,每次谈话都是谈学习问题和要听老师的话,长时间下来,孩子会对父母的谈话有抵触心理,甚至适得其反,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正常发展。由于父母在沟通过程中忽视对孩子安全问题的教育和孩子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的交流,使得孩子平时不注意自身安全,且也不利于家长及时发现孩子当前遇到的问题。
4父母对留守儿童的学业期待
从表4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父母希望留守儿童的文化程度达到大学以上,占7695%,有一部分父母也只希望孩子的文化程度达到高中,占2149%。现代中国大学教育的普及,促使大多数农村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期望普遍比较高,只有少数的父母期待较低。
5儿童在家的学习辅导情况
从表5可以看出,在家没人对留守儿童进行功课辅导的比例最高,为6250%,妈妈辅导功课所占比例为1875%,爸爸辅导功课所占比例为078%,其他监护人辅导留守儿童功课的占1797%。如果父母有一方外出打工,妈妈辅导功课要高于爸爸对孩子的功课辅导,在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情况下,留守儿童的家庭辅导功课的任务转移到了现有的监护人身上,但是辅导的比例不高。
(二)宣威市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现状
对于学龄儿童来讲,学校教育是不容忽视的。然而学校教育不仅仅是给儿童传授文化知识,还包括对所有儿童全面素质的培养,因此,从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关心程度和评价也能反映出学校教育的状况。
1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关心程度
从表6可以看出,老师经常与留守儿童谈心的只占到469%,有4023%的留守儿童会偶尔被老师找去谈心,有4297%的留守儿童要犯错误的时候才会被老师找去谈心。
表7显示,5625%的留守儿童认为老师很关心自己,有3164%的留守儿童认为老师有时关心自己。老师从来没有与留守儿童谈过心或者认为老师从来不关心自己的占1211%。表7数据表明,老师很少会主动了解留守儿童的状况,对留守儿童并不关注,只有犯错误的时候才会受到老师的关心或关注。
2老师对留守儿童的评价
“教师问卷调查”显示(详见表8),6129%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的成绩普遍较差,并且留守儿童违反校纪的相对较多,9677%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更多,6874%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中问题学生较多,8393%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无法保证。6463%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的零花钱比非留守儿童多,同时,有6553%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更不容易受到他人的关注。总之,留守儿童总体上问题较多,老师对留守儿童的评价比较偏向于消极的一面。
(三)宣威市农村留守儿童基本心理现状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儿童很长的时间是需要在他人的保护下进行的。正处于发育期的儿童,他们不仅生活上需要依赖于他人,心理上也很依赖于父母和他人。本论文从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情感、遇到挫折时的反应与和同龄群体的关系来查看留守儿童最基础的心理状况。
1对父母的情感依赖状况
从表9可以看出,喜欢和爸爸在一起的比例为274%,有898%的留守儿童喜欢和妈妈在一起生活。无所谓和谁在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占859%。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的占7891%,数据说明留守儿童非常希望爸爸妈妈都在自己的身旁,而且对母亲更加依恋与信任。
2遇到挫折时的反应
留守儿童遇到困难时向最信任的人求助,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当留守儿童有困难时没法第一时间向父母求助,按理他们应该向老师求助。可表10显示,当留守儿童有困难时,向同学求助的比例最高,为5117%;其次是向父母求助,比例为1953%,有的留守儿童谁也不说,占到1524%;向老师求助的少之又少,只有156%。表10数据表明,留守儿童与老师之间存在很大的代沟,教师需要提高相应的沟通技巧。
3和同辈的关系状况
从表11可以看出,留守儿童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很好,占5000%,与同学之间关系不好的只占352%,4648%的留守儿童与同学关系一般。由此可见,留守儿童与同学能够很好地在一起相处,还比较信任同学。
三、讨论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是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历史性问题,它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和农村基础教育的现存问题交织在一起。这些问题的形成,既包括制度性因素,也包括政策性因素;既包括教育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包括个体自身的因素。
首先,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及户籍制度对外出打工农民的束缚,使得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不得不把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上学,然而留在原户籍地的孩子,由于当地政府对这部分孩子重视不够,他们没有将外出打工子女教育问题纳入议事日程,既没有设立专项资金,也没有指定专门负责人协调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相互沟通,齐抓共管的机制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管理,从而使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和管理处于真空状态。自2006年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以来,农村基础教育有了很大的改进,但这只针对孩子本人以及其户口都在农村的儿童,如果农村儿童一旦离开原户籍所在地,他本应该享受的教育经费并不会跟随他的离开而转移。宣威市的现状也是如此,如果外出打工的父母要把孩子带在身边,由于没有当地户口,在流入地政府的财政支出里面,就不会有教育经费的相关补贴,学校自然就不愿意接收这些儿童,因此,义务教育经费需求与财政供给之间存在较大缺口,义务教育的质量难以保障。
其次,家庭教育方面存在以下因素:监护人监护不力,监护人本身文化素质不高以及监护人观念落后。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宣威市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隔代监护占很高的比例,监护人大多数又是孩子爷爷奶奶。他们大多数的知识文化水平都不高,对孩子的学习没法辅导,对孩子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很好地沟通。他们大多数对孩子都存在溺爱倾向,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各种物质需求,而在精神和道德方面缺少应有的引导和监管。
再次,学校教育方面的因素:教育经费投入有限,近几年,宣威市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靠国家拨款,可是这笔资金是有限的,难以顾及所有学校的建设。鉴于经费的限制,宣威市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宣威市农村有大半处于半山区、山区,自然环境较差,经济条件艰苦,教师的发展机会较少,一些师范类本专科毕业生考虑到自身发展受限,通常不愿到农村任教,就连曾经在农村任教稍有能力的中小学教师都向城镇地区流动,导致农村教师严重流失。因此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特别是教师资源匮乏,是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瓶颈。除此之外,大部分农村学校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理念上,以升学率为主要教学目的,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教育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有的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有所认识,但并没有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连最基本的留守儿童数量统计都没有,也没有相应的档案,更谈不上对留守儿童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或者是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道德素质及安全法制等课程,因此,农村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最后,留守儿童自我发展方面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农村留守儿童在遇到困难时的求助对象是同学,只有少数的留守儿童选择求助父母和老师。但是,这一时期的留守儿童因自身的阅历不足和经验缺乏,需要帮助的时候却得不到父母、老师的正确引导,面临着种种心理危机,其意志力薄弱,不能分辨出事情的是非好坏,很容易造成交友不慎,受到社会不良成员的诱惑和侵害,从而形成不良群体,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调查结果还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在与监护人发生矛盾时,很多孩子采取的措施是闷不吭声,更多的孩子采取某种行为发泄的方式,这说明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和性格方面的发展会出现不成熟、不健康的可能性,行为更容易发生偏离。由于长期缺乏父母有效监督,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差,自律意识不强,从而在学习上比较散漫,在学校更加容易出现各种违纪现象。可见,农村留守儿童自身的特点也是引起其受教育问题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上官子木“留守儿童”问题应引起重视神州学人,1994,(6): 39.
[2] 温铁军分三个层次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河南教育,2006,(5):10―11.
篇4
教学设备(10所农村小学被调查)
一至四年级不开足课的,是由于没有专用教室上课;六年级不开足课的,甚至不开课的,除了没有专用教室上课外,“副科”让给“主科”,一切为升学考试让路。
2.教材的使用情况。被调查的10多所农村小学中,有60%以上的学校尚未使用或是完全不使用2002年全区统编的小学音乐教材。据了解,不使用教材的原因是:一是教材过难,不适合农村小学使用;二是由于经济和思想问题,条件与环境的制约。三是音乐教师的自身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较低。
3.课外活动方面。被调查的10所农村小学中,能够经常地坚持开展音乐课外活动的学校,只有3所;有2所学校只是断断续续或是应付上面检查和参观而展开;有5所根本没有组织开展课外活动。绝大部分学生一到课外活动时间都回家帮干家务或农活。
二、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师资在数量上满足不了农村的需求
1.农村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乏。根据调查,笔者亲眼看到,平均每8个教学班级,才配备一名音乐教师,而且是兼课、代课教师。更甚的是临时顶课问题较为严重,农村小学对音乐师资的需求相当紧迫。除了被调查的10所农村小学外,县教育局的同志还向我们介绍了情况说:其它的农村小学也是类似的情况,有的甚至更加严重,乡(镇)所在的中心学校的音乐教师由专职音乐教师,其它村小学音乐教师非常不固定,多是临时的、代课的、兼课的,甚至有的边缘山穷的农村小学,连临时顶课也没有,根本就不开音乐课。
2.音乐教师专业素质修养太差,教学水平极低。(1)极少经过正规的学校专业训练。全县小学音乐教师经过正规的高师、师专、师范学校教育的仅有4人(其中3人分别在县城一、二小学任教,有一人改行)。另外,由于本身为高师音乐专业提供的人才太少,而且素质又低;还有就是各种条件太差太苦,外地人也不愿意到此任教。近几年来,县政府下了一定的力气抓教育,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到一些招生名额,把自己的生源送到高等艺术示范学校学习,培养师资。但是由于从小学到初中阶段的音乐课极不正常,即使是全县挑选出来的、通过严格专业考试的,其音乐素质方面还是极差,这样毕业生的质量就很难保证。如此恶性的循环,使得长期以来的音乐教育状况改变甚微。
(2)缺乏专职的音乐教师。从调查结果看,专职音乐教师所占比例很小,多是代课的、兼课的教师。这些教师大多数对如何备音乐课、如何编写音乐课教案、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怎样上好音乐课等,一窍不通,只是应付了事。
(3)缺乏教学设备。被调查的10所农村小学中,仅有5台风琴,其中有2台破烂得根本法不出音,有1台发音不准,漏气,8台电子琴,有3台发音不准,有2台很小,只有三组音域,类似玩具。全无固定专用音乐教室。录音机小得可怜,声音沙哑。代课或兼课的教师什么乐器也不会,极个别教师只会弹一个调(C)简单的单音其他教具一无所有。
(二)教学经费紧缺
1.从上级教育部门下拨的教育经费有限,或是分歧多,到各个村小学时是极少。有时只能维持当月或一个学期的笔、墨、纸张等教师日常办公上课用品开支,更谈不上购置教学设备。
2.由于经济条件极差,农民收入很低,农村小学因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和限制。
(三)音乐教师队伍不稳定
1.待遇上不平等。由于音乐课不是主科,与“升学”无直接关系,音乐教师对“升学率”没有直接的贡献。在评职称、评先进或其它评比等都没有音乐教师的份,比别人低一档。有的音乐教师忍受不了这口气,改行、调出或改教主科。某村小学一位音乐教师高专毕业后,任教已有五年多,工作积极主动,任劳任怨,教师水平较好。平时组织合唱队、各兴趣小组参加各种表演活动并获奖受到好评,就是由于她是音乐教师,转证的指标给了另一位教主科的教师,她心理受到很大委屈和打击,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致使她辞教到广东打工。
2.领导不重视。县教育局、乡镇教育站的教育行政部门和领导存在着严重的思想问题,轻视美育、“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升学率”的指导思想较为严重。制度不全、措施不力,把学校音乐教育看成是可有可无、调剂的学科。这也是音乐教师队伍不稳定的一个因素。
(四)音乐教学方法落后、陈旧
1.在音乐课教学上“师示徒效”式,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极为单调的口传心授,直能背唱全曲为止。大多数教师都是先教会歌词,再根据歌词来学唱歌谱;有的不管是什么歌曲,总来个分组“轮唱”或“领唱”,以示调节课堂;有极个别能够用沙哑的电子琴弹单旋律,每弹一句学生唱一句,总算过得去。至于什么是导入新课、启发式教学、愉快教学法、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合作探究等,那简直是凤毛麟角了。
2.县、乡(镇)组织各种优质比赛课、观摩课、教法研究课等交流学习活动极少,很少组织教师开展业务研讨和学习。不利于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更不利于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和促进。有位音乐教师很动情地对我说:“我今年已56岁,在农村小学任教已经30个春秋了,一直是兼任音乐课,可从来没有一次机会到镇上观摩学习的活动,也许这辈子在没有机会了。”这样的例子何止一个?
(五)关于教材问题
1.现使用的教材是2005年秋季起自治区统编的一套小学音乐教材(简谱版),农村的音乐教师普遍反映,教材没有根据农村特点,不太适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比如教材在乐理知识太深、节奏律动训练太复杂、歌曲太大而缺乏趣味性、儿童性等方面,给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带来很大的困难。再就是教学参考资料、音像资料等几乎空白。
2.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农村小学连起码的录音机都没有,更谈不上什么组合音响,根本不能按照《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完成音乐教学中的欣赏教学任务,也无法达到教学要求。
(六)关于课外活动情况
1.被调查的10所农村小学有百分之九十的学校领导不重视课外活动,不纳入全校的教学工作计划,意识淡薄。每天到下午4时30分以后学校都是静悄悄的(课表上写5时20分放学),领导、老师、学生都回家帮做家务活和农活了。(各校领导老师基本上是本村人)。
篇5
1 问题的提出
2010年颁发的《国务院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规定:“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武陵山区农村幼儿家庭环境进行相关研究,揭示其存在的问题,从而使社会各界更好地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从而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本研究随机抽样选取了位于武陵山区腹地的铜仁市江口县太平乡及闵孝镇,调查对象为太平乡及闵孝镇的所有学龄前儿童的家庭,其中,走访了308户村民,发放672份问卷。
2 武陵山区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调查结果分析
2.1 该地区的留守儿童数量居多
武陵山区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抚养者是父母的只占32%,而由祖父母或者其他人抚养的占到68%(表1所示)。可见,该地区的留守儿童问题是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
2.2 学前儿童父母亲的年龄呈年轻化态势
统计显示,调查样本中学前儿童父母的年龄有85%在20-30岁之间,他们有充足的精力照管幼儿,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有能力接受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和教育科学方法。
2.3 学前儿童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家长的不良习惯较普遍
调查数据显示,该地区父母亲具有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占到79%,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只占21%。另外,如图1所示,63%的家长有吸烟的不良习惯,21%的家长有酗酒的不良习惯,57%的家长有吸烟的不良习惯。
2.4 家长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意识较高,但学前教育理念存在偏差
在调查中,71%的家长已经意识到了学前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18%的家长认为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可有可无,仅有11%的家长认为幼儿没有必要接受学前教育。
调查还显示,90%的家长认为孩子需要游戏;同时,也有90%的家长希望孩子在幼儿园中学习舞蹈、美术、音乐等技能。
2.5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较陈旧
调查显示(图2所示),92%的家长有意识地教育幼儿的某些方面,其中对幼儿进行常识性教育的占100%,品德教育的占89%,生活行为习惯教育的有58%,性格教育的28%。
3 武陵山区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留守儿童问题突出,隔代教育现象普遍。武陵山区地处我国中西部偏远地区,经济落后并且交通不便。在我们的调研中,当地的收入水平不能满足人们的经济期望,因此许多人(尤其是年轻父母们)选择外出打工或经商,将年幼的孩子留在家中交给爷爷奶奶带。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当地68%的家庭出现留守儿童问题。而这些留守儿童将出现基本教育、人身安全、身心健康等问题,而社会关爱对这个问题也不能全部兼顾。
(2)学前儿童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较低,教育观念陈旧。在接受调查的家长中,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上者仅占25.7%,初中文化水平的占47.3%,还有四分之一多的家长其文化程度为小学或文盲,他们不了解科学的育儿知识,也不了解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不能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不懂得怎么样的教育才能有效地让幼儿全面发展。
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家长的教育观念还停留在自身曾经接受过的教育层面上,他们认为孩子就是“自己”的,家长说什么孩子就得听什么,完全把孩子看作是家长的附属物,忽视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家长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极其简单,经常采用责骂,甚至殴打的粗暴方式来教育孩子,极少采用说服教育等。
(3)家长的整体素质不高,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产生负面影响。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曾有过针对杰出人士的研究,他发现他的调查对象们肯花更多的时间、精力、财力去培养自己的孩子,而且都在意自己的表率作用。而在我们的调查中,81%的幼儿父母仅有初中及初中以下的文化层次,这对幼儿将产生许多的负面影响。另外,家长的行为习惯对于孩子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4)家庭教育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掌握,忽视情感、态度的培养。本次的实践调查发现,90%的家长认为孩子有必要学习音乐、舞蹈、美术等技能,但却很少有家长注重行为习惯、情感态度的学习。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他们关心的是孩子的“智力”,也即孩子能读写多少字、会背几首古诗、会算几位数的加减法等显性知识的掌握,而没有更多地关心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他们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而没有更多地关心孩子的心理发展是否健康等等。所以很多家长对幼儿实施教育时带有盲目性、随机性和主观性,不能系统的掌握幼儿成长所需的身体、认知、情感、能力等领域的全面发展。
4 改善武陵山区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思考
4.1 从政府方面来看
(1)建立“留守学前儿童服务站”,为幼儿提供全方位辅导。相关部门可以借助托幼机构的教育资源,成立专门的“留守学前儿童服务站”,建立留守学前儿童的成长档案袋,详细记载这些幼儿的生活、学习、心理发展等情况,不定期地与父母亲或者主要抚养者沟通、交流,尤其是针对留守幼儿的突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还可以为留守幼儿开展心理疏导教育,老师与留守幼儿结成帮扶关系,让幼儿向自己的“妈妈”(幼儿老师)说“悄悄话”,让幼儿倾诉自己的心声,及时宣泄幼儿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绪。
(2)整合各职能部门优势,优化家庭教育外部环境。农村各级政府可以整合教育辅导站、文化站、计划生育指导站等部门的职能,把家庭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范畴。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和优秀家庭角色等评选活动。根据当地人们的爱好,开展象棋、绘画、体育、歌咏、书法、讲故事等各类竞赛,建立起适合农村孩了发展、创造、竞争、成才等健康的家庭文化,减少和消除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从思想上、文化上、形式上改革家庭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3)开展多种形式的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的活动。各教育部门应认真总结开办家长学校的经验,督促托幼机构举办各种类型的家长学校,并将此纳入托幼机构的评价考核体系。除此之外,还应开辟和完善其他类型的宣传渠道,比如可以利用本地区特有的“赶集日”时机,通过广播、发放宣传单的形式普及科学的幼儿方法,使家长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
(4)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村家长的科学文化素质。农村的各级政府可以开办科学知识普及班、家长文化补习班、扫盲班等,不断提高家长的科学文化水平。另外,还应加大教育执法力度,保证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贯彻实行,防止中小学生辍学,是杜绝这种恶性循环的重要保证。
4.2 从幼儿园方面来看
(1)家庭教育讲座。托幼机构可以通过该活动向幼儿家长系统的介绍科学的育儿知识和经验,提高幼儿家长的教育能力。结合教育部于2012年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家长了解幼儿在身体的、情感的、能力的、认知的等各个方面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此外,还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突出问题和典型特征进行系列讲座,要结合家长的教育困惑设计讲座专题。
(2)家长会。托幼机构可以分为全园家长会和班级家长会。提倡多进行班级家长会,因为班级家长会可以从学前教育的目标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给予幼儿家长具体的指导。
(3)家长园地和家园小报。托幼机构可以设置全园性的橱窗、墙报、板报,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同时可以开办小型的图书馆,订购各种学前教育刊物以及读物提供幼儿家长阅读。
(4)家长咨询站。托幼机构可以设置家长咨询站,为有困惑的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也可以(下转第256页)(上接第254页)建立托幼机构的专门为家长服务的网站。除了以上的集中途径之外,托幼机构还可以开展各种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家长执教活动等,调动幼儿家长参与科学育儿的积极性。
4.3 从家长自身来看
首先,可以正确吸纳亲朋好友的教子经验,间接地获得关于孩子的知识,但不可全盘照搬。其次,幼儿家长应主动学习科学育儿的理论知识。家长可以自己订购,也可以向孩子所在幼儿园借阅一些幼儿教育的刊物、图书。此外,广播、电视、录像带、VCD等电子产品,也是家长了解孩子的途径。再次,家长可以积极利用幼儿园的资源。幼儿园是家长了解孩子最有效、最直接的信息源。
参考文献
[1] 黄淑珂.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思索[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7).
[2] 杨威.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关系研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2).
篇6
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中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中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经常缺乏资金买新的。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
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大多是刚大学毕业的教师,他们的教学经历较弱,待到教学成熟就被调离岗位,从而新教师来临,导致学生一直在适应老师,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无法得以保障。
三、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
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是农村教育的主要症结。据有关统计资料,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6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以上。这些学生大多返乡务农或外出打工。但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基础文化课,就连劳动技能课也都解决不了很多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到当地的经济建设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一些初中毕业后不能升入重点高中的孩子,宁可融入了滚滚打工洪流,也不愿到职成教育学校学习深造。因而出现了“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教育怪圈
以上三点还只是我们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几点,还有许多具体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在我们的调查报告当中,在填写调查问卷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种种问题例如:我请一位一位家中有辍学学生的家长为我填写时,他三番两次地拒绝。在路上,我拦截了这位家长。在只是简单与他说明一下,他第一次拒绝我那是情有可原。可是,当我仔细与他沟通说明我的来意时,他还是果断的拒绝我,而且显示出极不耐烦的样子时,不免令我有些沮丧。在几天的问卷访谈中,我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人,有热情友好的,又冷酷无情的,有……
的确,人生要因为经历而美丽。因为这次经历,才让我了解到社会的现实,才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我想这次社会调查的经历将永远成为我记忆中的一抹靓丽的色彩。因为它教我懂得了如何去与其他人沟通,如何去处理紧急事件……
篇7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为了全面了解开发区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开发区(园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
一、基本情况
开发区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入),留守儿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特殊时期这一群体的生存和权益保护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开发区(城南学校施教区)现有留守儿童256名。调查显示,有31.3%的属父母外出务工,一个星期左右与孩子联系一次,36.5%的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和孩子见面的多为半年以上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长期和孩子分离,对孩子缺少关爱,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亲情缺失,监护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亲属。其中78%的留守儿童随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20%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2%的留守儿童由老师或其他人担当监护人,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
3、留守儿童学习情况。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学龄留守儿童中,学习优秀占15.9%;学习良好,占35.9%;学习成绩一般,占43.7%;学习成绩较差占4.4%。其中,有72.6%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辅导时首选的是老师,单独选择监护人或哥哥姐姐辅导的仅占18.7%。
二、存在问题
儿童时期是人生中受教育、长身体、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但要接受学校的教育,还要接受社会的关爱,更要沐浴在父母亲情的家庭教育之中。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最需要父母关爱,远离了父母,由其他人代为监护,使这些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健康成长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1、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多半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忙于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监护孩子。因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使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加重家庭负担,危害社会。
2、家庭学校沟通不够。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很少甚至从不主动与孩子的老师联系或参加家长会,缺乏与学校的沟通,也不过问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及学习情况,加之学校老师缺少对孩子的家访,有的孩子抓住这个空档,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监护人,双方无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使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和学习得不到发展而走向消极的一面。
三、工作策略
1、加大家庭教育支持力度,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根据园区内外来务工人员多,留守儿童多的特点,学校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把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学校为推动新农村建设,为开发区社会、经济建设作贡献的有效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对无人照看和学习、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到学校寄宿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近期将利用市局支持资金对学生食堂、宿舍进行改造,为寄宿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弟)创造更加优美的成长环境。
2、切实执行规定政策,确保外来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对外来无务工子女学校尽力接收其入学,并按学区内学生对待,一视同仁收费,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努力为留守儿童接受同等教育创造条件。
3、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互动网络,对所有留守儿童(外来学生)逐个建立学习、生活档案,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地址,保持和留守儿童父母定时(不定时)联系,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及其监护人座谈会,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及时通报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让监护人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在校情况,并及时向学校反映回家后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使学校和监护人能有效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二:
一片叶子只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今年八月我被分到xx区xx镇xx村担任村主任助理一职,从此踏上村官之路,任重道远。
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来自xx农村,大学毕业后再次回归家乡农村。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为家乡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己绵薄之力,深感荣焉。
驻村以后,可能与我是师范生的缘故,我对本村的留守儿童问题十分关注。工作后积极调研,掌握分析情况,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同时,积极参与本镇08届优秀大学生村官贾苑同志创办的留守儿童服务中心的关爱活动,现在在中心担任留守儿童的语文与数学的教辅工作。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所以我觉得关爱留守儿童是一件十分值得去做的事情。虽然日复一日,牺牲了自己的业余时间和假期,但是每次看到孩子们收获知识时天真的笑容,一身的疲倦随即消失,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我想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据统计,xx村共有39名留守儿童,约占全村儿童的12%,由于这些孩子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父母很少有机会对孩子的日常生活问题、学习教育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沟通,也不能对孩子身上存在的错误及时进行指出批评教育纠。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父母监护职责的缺失会极其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们在日常生活行为的失范,甚至引起违法犯罪行为,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通过这次调研活动,使我对我们村留守儿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想通过这次调研能使更多的人了解我村的留守儿童,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留守儿童,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使他们在缺少家庭关爱的时候,同样能够感觉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一、我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及学习状况
(一)、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上的问题
从调查的儿童中来看,由于临时监护人的年纪一般比较大,缺少精力和耐心管教孩子加上他们还要忙于地里的农活,无暇照顾孩子们。大部分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对学校作业的态度和生活起居安排上。占44.1%的孩子对待学校作业的态度是草草应付得过且过,有46.7%的孩子看电视没有节制。另外,在调研中我发现一个令人心忧的现象,部分留守儿童拜金现象极为严重,帮家里干活之前,要先讲好价钱才会去干活,让人痛心。
(二)、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太少
大部分留守儿童表示老师很少找自己谈话,43%的留守儿童说老师根本没有找他们谈过话,而且都很害怕老师,也不希望老师找自己谈话。虽然带有儿童的心理,但是从这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工作还的确很不到位,仅有29.8%的留守儿童表示愿意和老师谈谈心里话。
(三)、学习压力大
通过调查,63%的留守儿童感到学习压力大,24%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的学习成绩很差,也有一些表示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识字,不能辅导学习,想学好没有条件。一些孩子告诉我,由于学习成绩差,就害怕爸爸妈妈会问起,而自己的家庭条件差,很多同学看不起等,这就形成很大的压力,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人及时为他疏导,就有可能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二、我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之所以产生心理问题,首先是年龄,因为他们大多都在十五岁以下,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出生才几个月或一周岁后,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导致心理失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中十分想念父母的占71.8%,有79.5%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1次,5.1%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来1次,15.4%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这就很容易使他们形成消极情绪,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
(二)、临时监护人素质普遍偏低
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大多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他们因为年龄较大,不但要承担很多家务,而且文化层次上也不高,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其中临时监护人是初中学历以上比例仅占29.6%。所以,他们教育孩子的就不会很合理,而且也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他们能做到的仅仅是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而已,在与孩子交流沟通上存在着很大困难。
(三)、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
部分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经常换洗衣服、挑吃挑食、乱花钱等;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临时监护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服从学校的管理,成为了让人头疼的问题儿童 。去年我村就有四名留守儿童因触犯法律被判处十几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让人值得深思。
(四)、平时缺乏亲情的关爱
父母打工对留守儿童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缺乏亲情关爱会对孩子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最为直接的也许就是孩子在生活上很难得到很好的照顾,使孩子无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留守儿童成长期间缺乏抚慰与关怀,这也是我们应该给予重视的。
(五)、留守儿童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如留守儿童独自在家或路边玩耍,路上车辆较多,而老人无暇顾及,造成农村火灾或触电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在采访一陈姓村民时我了解到这样的一个悲剧,一个两岁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在镇江打工,临时监护人爷爷奶奶又忙于干农活,无暇照看,而掉进家里附近的河中溺水身亡的案例,让人唏嘘不已,倍感痛惜。
三、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留守儿童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原因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不应只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自己去解决的问题,而应该由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环境和空间。因此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一)、家庭教育方面
1、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外出务工的父母及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员,应尽量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暖、关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外出务工的父母也应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和沟通,尽可能做到多关心孩子。还要加强与监护人、学校的联系。外出的父母要经常回家或打电话与孩子沟通,交流感情,和学校沟通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外出打工的夫妻有能力的一定要把孩子带上跟随自己打工读书生活。要正确教育和引导好孩子,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如果条件允许夫妻最好留一个在家与孩子一起生活。因为家庭的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
(二)、学校教育方面
1、实行留守学生的普查登记。各中小学校在新学期学生报到时将父母外出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和监护人及临时监护人的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为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在中小学校普及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或学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使留守儿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座谈会,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开设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的父母知道校长、班主任等老师的电话,加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3、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各种动手的实践活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最重要的是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多鼓励留守儿童,多把机会留给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障碍,[莲~山课件 ]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他们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政府及社会方面
第一,强化政府统筹管理,加大社会支持的力度。比如在城市中打工族密集的地方,增加城市教育设施,降低打工子女的入学收费标准,逐步改善民工子女就学条件。对未能入学的民工子女可以通过开办寄宿制学校,假期学校等,逐步建立社会监管体制,打破城乡体制,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切实的市民待遇,运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帮助农民工把子女带到打工地学习和生活。开辟打工子女就学的绿色通道,使其享受与打工所在地孩子同等的教育待遇。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
第二,镇、村两级要逐步探索帮助留守儿童教育的新思路。做好留守儿童的登记普查,在镇、村设立关爱农民工留守子女的办事机构,定期到留守家庭了解孩子们的生活、教育情况。把学校与村委联系起来,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机制,定点帮扶,及时发现报告留守儿童们的情况与动向,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保证。
结 语
篇8
据介绍:野百合花,分布于低海拔山野、路旁、荒地、干燥河床等向阳处所,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植物。从野百合生长的环境看,和我们当下的农村边远小学学生不谋而合。虽然野百合生长在贫瘠、蛮荒的环境中,但只要阳光充足、雨水充沛,也能在姹紫嫣红的春天妖娆绽放、春色无限。这由此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小学现状。
多年在农村边远学校工作,我们深刻的感受到:随着国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经费投入,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舍坚固化,校园围墙化、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正逐步完备。但是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呈现了举步维艰的局面。
二、当下农村小学教育实践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伴随教师考调掀起农村学校师资流失浪潮。
(1)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农村边缘化、空心化的加剧。每年农村小学都有一部分教师考调进城和调往条件相对好的城镇学校。这就造成了农村小学优质师资严重流失和缺乏师资。
(2)教师队伍结构复杂,参差不齐。因此,教师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新形势下,农村学生各种新问题加大教育难度。
(1)受经济条件限制,学生入学年龄相对偏小,很多家长宁可让孩子早读一年级,也不愿让孩子读满幼儿园学制。造成了小学招收的一年级新生良莠不齐,基础差、底子薄。
(2)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在农村,大部分家长外出务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遍地开花。隔代教育的家长们关注孩子经历甚少。这种情况让“学校、家庭、社会”多方联动,共同呵护学生健康成长成为空穴来风、空中楼阁。
(3)对留守儿童的过度关爱滋生出新的问题。如蛋奶工程给部分学生造成不劳而获的假象:一些学校过度关爱孩子,在学校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而养成惰性后遗症。
3.农村小学课改流于形式、缺乏活力,落而不实。
农村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科课程又多,许多教师依然是“经验型”、“辛苦型”,“研究型”、“创造型”教师在农村很少。受经济条件和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缺乏有效的培训,课改很大程度上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
三、用百倍的勇气和智慧直面现实、迎接挑战。
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做大盘强,这就考量着一所学校的智慧、折射出一所学校的能力、反映出一所学校的水平。
1.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坚定不移走内涵发展之路。
放眼未来,思考当下,农村学校只有牢固把握两条主线:一是,质量决定生存:二是,课改决定发展。只有坚定不移的搞课改,一心一意抓质量才是内涵发展的王道,才是学校立足之根本。
2.校长立地成佛、高端引领、躬亲示范。
电视剧《亮剑》告诉我们,将熊熊一窝,兵熊熊一个。校长是学校的一面旗子,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只有摒弃杂念,静下心来办学校,静下心来办教育,学校才有奔头,老师才有劲头,学生才有盼头。
3.进一步树师德、铸师魂,稳定军心。
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则是教育之魂。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讲的就是一种忠诚事业的奉献精神。作为农村小学,我们更应该把“树师德、铸师魂”放在首位。让“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成为主旋律。以评选“最关乡村教师”为契机,以“身边的榜样”为突破口,借助本土鲜活的题材,通过师德师风教育,师德师风征文、师德师风论坛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批有一批作风淳朴、勤劳奉献的教师。
4.各级部门继续加大农村学校经费投入,努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教育条件、物质条件,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尽可能向农村倾斜。
目前的问题是一些学校校舍、房产修建很多。但缺乏科学规划、合理使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学校当务之急是要投入更多经费增添购置教育教学设备、器材、学生活动器材,让课程落到实处,让学生学到能力。
5.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1)加强城乡一体化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加强城乡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模式。以及实施策略等研究。选派城镇名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专业型教师到农村学校轮换支教,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城乡统筹、师资均衡。
(2)要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经常创造条件促使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让他们了解最新教学理念,熟悉全新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3)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要关心、帮助、激励农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学困儿童,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6.抓住“课改”带来的机遇,助推学校跃上高地。
莎士比亚说: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我们应善于捕捉改革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化解学校多年来的顽疾。尤其要在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实现新的突破。教师的教学行为要实现四个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师道尊严、居高临下向师生平等、民主融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要求是,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体验、交流、合作”的学习习惯。课程改革给了我们强大的思想武器,我们应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锤炼坚韧不拔的意志,树立永不言弃的信念,打造一支百折不挠的队伍。“浸润加新气,光辉胜本清”。课改恰如一阵春风,带来新的希望。
如果把城市中的孩子比作是开放在水中娇艳的水仙:在大山深处,在寂寞的山谷的角落里,只要我们这些几十年如一日的养花人,尽情的洒下一抹抹阳光,吹进一缕缕春风,润下一滴滴甘露,那一片野百合也一定会有别样的春天。
篇9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首先需要科学素养较高的教师,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基础。边疆农村小学由于经济水平、教育条件、生源素质等均落后于城市中心小学,其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一个重要保障因素就是教师科学素养的提高,因此,了解当前边疆农村小学教师科学素养的现状,确立边疆农村小学教师科学素养培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元阳县5所农村小学的调查,拟对此问题进行相应探讨。
一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元阳县安坟寨小学、牛角寨小学、水朴龙小学、新广平小学和百胜寨小学5所农村小学为调查对象,从中随机抽取95名教师进行调查。
二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共发出问卷95份,收回93份,其中有效问卷87份。
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被试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教龄、任教学科及自己参加科教研情况、参加或指导科技活动情况等。第二部分用于了解教师对基本科技术语、科技观点、科学原理规律、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知识、促进社会发展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等。问卷内容主要调查被试者对科学技术知识原理、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实践(研究)能力、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掌握情况。问卷编制借鉴了宋天乐所编的“小学教师科学素养调查问卷”。
三 调查结果及分析
1.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程度
从表1~4可看出,农村小学教师对基本科学术语的掌握情况较好,回答正确率平均值为89.9%,对基本科学观点的掌握情况一般,回答正确率平均值为60.9%,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知识和促进社会发展科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差,回答正确率平均值分别为56.0%和51.45%。
从表5可看出,农村小学教师科学知识掌握程度具有学历差异性和学科差异性,教师学历越高回答正确率越高,理工科教师回答正确率明显高于文科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理工科教师回答正确率最高,为25.2%。
2.科学精神的掌握程度
科学精神这部分将抽取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分析:通过教师“对教材中知识点是否质疑”教师“对教材中质疑的知识点如何解决”和“在科学上没有什么不能怀疑的”三个题来对教师的科学精神进行调查。
第一,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质疑。绝大多数教师是“偶尔质疑”占74.3%,“经常质疑”占20.2%(其中文科类本科以上学历教师最多占82.9%),从不质疑的教师占5.5%,几乎都是活动课的教师。
第二,解决“质疑知识点”的途径。采取“与同行商量”的占38.2%,其中数学教师占的比例较高,为68.6%;有54.5%的教师采取“自己查资料”的方法,其中语文教师居多,高达88.2%;有7.3%的教师是既采取“与同行商量”,又通过“自己查资料”两种途径来解决质疑知识点。
第三,在科学上没有什么不能怀疑。这一题是以判断题的形式进行调查的,有55.7%的教师回答正确。
通过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小学教师科学探究精神不强,仍需加强培养。
3.科学方法的掌握程度
首先,本次调查采用了国际通用的衡量基本科学方法的调查题目:如果要确认一种高血压药物的疗效,最好的方法是( )。
A、征求患者的看法;B、用医药知识来证明;C、将患
者分成两组,一组服药,一组不服药,然后观察记录,比较两组的结果;D、不知道。
被调查教师的回答正确率为50.8%。
其次,考虑到教师的职业特点,本次调查中还选择了一题与教学科研有关的题目:在某校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的试验中,属于无关变量的是( )。
A、教学方法 B、教师 C、考试成绩 D、不知道
此题被调查教师的回答正确率为53.3%。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小学教师对科学方法的掌握程度一般,其中大学本科学历教师掌握程度较好,理工科教师掌握程度优于文科教师,体育、艺术和活动课教师掌握程度较差。
4.科学实践能力
第一,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主要以是否会使用电脑进行文字处理,上网获取信息,设计教学软件三项操作情况进行调查。三项操作均掌握的教师占55.4%,只掌握其中两项的占41.3%。其中,从学历上看文科类本科教师最多,占78.5%;从任教学科上看,也是语文教师用得最多,占40.7%;其次是数学教师,占33.4%;使用最少的是活动类教师,仅占18.1%。
第二,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情况。
指导学生开展过下列活动吗?( )
A、通过手工制作让学生表示一个物体或其他;B、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纸工、木工)解决;C、组织学生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D、其他活动;E、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开展活动。
调查结果显示,指导学生进行过前三项活动的教师占95.0%以上;从学历上看,大学本科理工类教师最多,占76.8%;从所任学科看,数学教师最多,占52.7%。
在“未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原因调查”中,认为“学校所提供资源有限,设施、设备不具备”的较多,占79.5%;认为“学生年龄小,不易开展”的,占22.7%;认为“教师本人动手能力差”的,占5.8%。
5.科学态度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以下题目分析农村小学教师的科学态度:
“碱液使萝卜变蓝”说法的反应( )。
A、相信这一说法;B、很想试试;C、有机会做个实验;D、一定做个实验。
调查结果显示,“很想试试”的教师仅占14%,选择“有机会做个实验”的教师占86%,在被调查教师中没有人选择“相信这一说法”和“一定做个实验”这两项。从学科分布看,文科类和理科类教师多选择“有机会做个实验”,活动课教师多选择“很想试试”。
通过以上调查可知,农村小学教师对科学技术知识和科学方法的掌握程度一般,仍需进行相关培训;多数教师具有一定的质疑精神和探究精神,但科技兴趣和科学探究意识有待提高;约40%的教师科学研究能力不高,56%的教师对常用的科学方法了解不足,由于方法和能力有密切关系,对方法理解水平低是造成科研能力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小学教师科学素养存在学历差异和学科差异,学历越高科学素养越高,理科教师科学素养显著高于其他学科教师,艺术类教师及体育教师科学素养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 农村小学教师科学素养培养策略
1.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资
农村教师科学素养水平与农村的经济条件有一定的关系。教师培训等教研活动的开展,要耗费人力、物力,这与资金密不可分,所以要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资,这样才能够使农村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
2.加强以科学性质为中心的培训,并且注重培训的实效性
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方式之一,要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而且在培训中要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合理设计培训内容,以科学性质的培训为中心,摒弃传统“满堂灌”的培训方式,注意将科学知识、方法和情感态度有效地融入其中。为了培训能够切实有效,要做好评价工作。当然,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研究报告、论文、考察报告等。
3.加强对教师的科学史教育
加强科学史教育是提高科学素养的一项有效措施。科学史记录了科学发展的产生、发展、规律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对人们的科学学习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本科学历以下教师和文科类教师的科学素养较低的原因是教师对科学知识、科学性质等的认识不深,因此加强对科学史的教育,可以增强对科学的认识。首先要进行一般性的介绍,然后组织实践来提高,可以就某一科学事件来开展活动,让教师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彼此的意见,加深对其的了解。同时,学校应在一些业余时间为老师开设科学史课程,多接触与科学有关的知识,来完善科学知识体系,加强对科学方法、科学性质等的认识,以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
4.制定配套的激励机制
学校及相关部门要制定激励机制,鼓励农村教师提高科学素养,如举办科学知识竞赛,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这样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教师的潜能,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进而提高整体水平。
5.鼓励师范生投身农村教育
师资与教师的科学素养密切相关,目前高校的师范生很少在农村任教,这样就导致农村教师的科学素养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要以两会提出的部署师范生免费制度为契机,鼓励师范生积极投身农村教育,这样农村的师资条件提高了,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也就随之提高了。
参考文献
篇1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特岗教师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的教师群体,为西部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水。由于各种因素,西部特岗英语教师仍存在显著问题,如师资力量匮乏,教师质量普遍较低等,提高特岗英语教师专业化水平对西部英语教育起着关键性作用。
二、相关研究综述
分别以关键词“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成长”进行模糊搜索发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到目前为止,对农村英语教师的研究也比较多,如《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调查及思考》(赵卫华,2009)等1076篇相关文献,但直接针对西部特岗教师,尤其是英语教师的研究比较少,再以“特岗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查询,只找到7篇相关文章,但是“特岗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却为0篇。大部分文章都是停留在理论的探讨,实际调查研究的文献比较少,缺乏一定的理论支持①。因此,对特岗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研究方法
(一)调查工具与对象
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借鉴了任学印博士所著的《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中的附录“初任教师专业需求及其入职教育开展情况调查问卷”,针对特岗英语教师的特殊性,最终制定“特岗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问卷”。本问卷包含封闭型和开放问题,内容涉及被调查者基本信息,教学工作情况,专业发展现状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见四个方面。该问卷于2013年6月底开始发放,对象为四川省X县10所学校的特岗英语教师(以被调查者应聘科目为英语的特岗教师)。发放问卷50份,回收43份,有效问卷40份,有效率为93%。对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对样本情况进行分析,不难发现,由于英语专业的特殊性,男性特岗英语教师仅占总样本的12.5%,92.5%的特岗英语教师趋向年轻化,基本上都是新手教师或刚上岗的教师,95%的教师任教于乡镇农村学校,由于学历的限制,仅有15%的教师能胜任初中英语教学。这些样本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教师群体与其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同。
(二)具体调查结果与分析
(1)特岗英语教师的职业动机
根据选择的频率,大部分特岗英语教师的职业动机最主要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获得教师编制的机会、教师工作比较稳定。由此可见,绝大部分特岗英语教师的入职动机比较功利性。很多并非是因为自己的职业理想而选择了去尝试英语教师这一行业,很多不是师范生的毕业生也选择了英语特岗教师,62.5%的特岗英语教师毕业专业并非师范类)。还有10%的老师抱着试试看,找机会转行,这说明特岗英语教师是很多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的权宜之计。以上种种动机表明,特岗英语教师的职业态度还有待端正。
(2)特岗英语教师的职业规划状况
职业规划是纵跨个人一生的动态过程,就特岗教师而言,三年服务期满后需要面临再次择业的规划(吴洪亮,2012)。调查数据显示,有15%教师还没想过这个问题,18%违约选择其他职业,30%期满后选择其他职业,这与前面的入岗动机基本相吻合,27%调到其它学校继续任教,仅有10%的教师决定留在原校继续任教。从调查结果看,特岗英语教师的队伍并不稳定,由于英语专业的就业比较灵活,有相当部分的教师有离职的倾向。特岗教师的不稳定势必会限制他们专业化发展。因此,为特岗教师提供职业规划指导,积极引导特岗英语教师继续留教是很有必要的。
(3)特岗英语教师承担的工作量状况
由于英语专业这个科目本身的特殊性,巩固和备课所需时间比较多,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承担的教学工作量的轻重,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师参与专业化发展的积极性,并关系到其可用于专业化发展的时间。在对特岗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状况的调查中,发现每周教学课时数在16-19课时的特岗英语教师最多,占57.6%,平均每天都有3-4节课;还有21.3%的教师每周课时数在20课时以上(含20课时),他们平均每天都有4-5节课,这部分教师的教学任务应当说是相当的繁重;有80.7%的特岗英语教师认为他们的课时数与同资历的其他非特岗英语教师的课时数相当。在这些学校,特岗英语教师成了“万金油”,据调查结果,87.2%的特岗英语教师所任教学科目在三门或以上,还有62.7%的特岗英语教师身兼多职,除了担任所有科目的教师,班主任等其它教务工作。这些教学任务占用了特岗英语教师大量的精力,这对于他们专业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4)特岗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
了解特岗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可以有效地对特岗英语教师进行指导和培训,使教师专业化发展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调查中,特岗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常遇到的问题排前三位的分别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学材料和设备的欠缺,缺少闲暇时间进行研修。由于经济落后,西部农村地区的很多教学设备都很欠缺,大量的“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管制,学习兴趣不高,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更加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英语的更新很快,这需要英语教师不断地充电,但繁重的教学任务剥夺了英语特岗教师研修的时间。并且,多数特岗英语教师都是新入职教师,他们处在教学的适应阶段,根据富勒的关注阶段理论,这些教师正处在早期生存关注阶段,他们关注的是自己的生存问题,即能否在教学的新环境中生存下来②。在这一阶段,他们更多的关注班级管理,教学内容的掌握,上级领导以及学生的肯定。因此,班级管理问题是这些教师较少遇到的问题。
(5)特岗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情况
了解现阶段特岗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现状有利于发现其中的问题,在对岗前培训的调查中,89.9%的特岗英语教师表示在上岗前相关教育部门有开展过专门的岗前培训,入职后,仅有13%的学校每学年为特岗英语教师提供的学习计划有4次,大部分学校每学年提供的学习计划都低于3次;对于学校提供的教师培训,57%的教师认为流于形式,不得不参加,15%认为简直是浪费时间。深入了解,教师培训的内容没有考虑到农村学校的具体教学问题,没有考虑过教师的实际需要,多数教师培训都是讲形式,走过场,缺乏实质性的内容。由此可见,学校提供的教师培训的质量有待完善。
《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硕师计划》是特岗教师的一项相关保障政策,符合相应条件要求的特岗教师,可按规定推荐免试攻读教育硕士。这对特岗教师来说是一项很好的进修机会,在调查中,经统计发现,只有9个人关注和了解硕师计划,听说过硕师计划的有12个人,完全不知道的人数高达19个人。也就是78%的人不了解硕师计划。这跟特岗英语教师久居农村边远地区有很大关系,信息比较闭塞。
专业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由调查结果可知,60%的教师有考虑过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其中35%考虑过,但不知道如何着手,25%的教师有自己明确的发展规划,说明绝大部分的特岗英语教师都比较关心自己将来的命运,思考过自己将来的人生道路,同时也意识到提升自己的必要性。此外,还有25%的教师较少考虑这个问题,听从领导的安排,15%的教师甚至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这部分教师还处于茫然阶段,缺乏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6)影响特岗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
影响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制约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归因方面,根据选择的频数(多选题),排在前面的项目分别是工作压力大,无暇顾及(33人次),领导不重视(21人次);参加教研进修机会少(18人次);缺少专家指导(16人次)。可见,特岗英语教师们也渴望早日能成为一名资深教师,他们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外在帮助,如进修机会;得到专家学者指导等。但贫困农村教育实际情况限制着他们的发展,如教学任务繁重,社会地位不高等。另外,调查发现,在新课改背景下,各学校对特岗教师工作的评价日趋多元化,尽管还有一部分学校仍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但是大多数学校已经采用多种综合评价的方式,如多渠道考核评价方式,这些对于特岗英语教师来说是一种积极的鼓励措施,对其专业化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四、对西部特岗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反思
由于师资问题,有些学校一开始甚至没有开设英语课,特岗英语教师的到来却使这些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的教学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与此同时,如何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特岗英语教师队伍对这些地区的英语教育事业有着重大的意义。但一些不利于特岗英语教师发展的因素却成了提高这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主要问题。针对调查总结的几个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对特岗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所借鉴。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增强职业认同感
特岗英语教师首先需要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要坚定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真正热爱自己的职业,认同自己的职业,兢兢业业地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水平,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规划好自己的未来发展前景,增强教师的主体地位以及对自己发展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如:学历提升项目、校本培训等,养成终生学习、自主学习、自我反思、自主发展的行为习惯,并在不断的学习、反思中提升其专业化水平。
(二)因地制宜,妥善解决跨学科教学问题
跨学科问题主要是紧缺学科的教非所学,英语教师教语文,数学甚至体育的现象在这些地区学校并不乏见。这种跨学科教学虽然一时解决了其它学科教师紧缺的问题,但却带来了一些潜在的消极影响。导致教师不能完全胜任教学,严重剥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关当局应该因地制宜,可以在本校甚至临校组织紧缺型学科教师考试,通过考试选拔出那些具备相应学科教学能力的教师,然后再配备到各临近学校。
(三)重视特岗英语教师的地位,建立基于教师需求的教师培训
各地政府地区应加强教育的宣传工作,塑造良好的教育文化氛围。加大特岗英语教师的宣传力度,提高特岗英语教师在社会学校的地位还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保证农村教育的良性发展,以此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避免对特岗英语教师贴上标签,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特岗英语教师,建立基于这些教师需求的教师培训。教育局在组织教育培训时要了解特岗教师的真正需求,例如,教育局可以在教师培训之前,向各学校发放调查问卷,调查特岗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难题,这种方式不仅体现出了对特岗教师的尊重,有利于特岗教师在情绪上接受教师培训,另一方面,也获得了特岗教师的教学遇到的真实难题,从而在教师培训课程内容以及形式的设置上都有了强有力的根据。同时,有关当局可以在招聘特岗教师及各学校内部进行该计划的宣传,提前下达相关文件,让教师了解《硕师计划》,明确其考核条件,这样这不仅给了他们方向标,同时也有助于学校自身发展。
五、结语
特岗英语教师的出现可以说顺应了当前时展的要求,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它抓住了西部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症结,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西部英语教育的师资问题。本文基于对四川省X县的特岗英语教师的调查,旨在发现并分析了这一群体在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显著问题,并对此相应地提出了几点意见。由于时间和篇幅问题,本文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样本量太小,还有笔者分析问题的能力有限等。但仍希望本调查报告对西部特岗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影响特岗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专业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特岗英语教师自身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要积极主动,要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意义,要通过各种积极的具体的行动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密切关注和利用可能的专业发展机会,珍惜那些有利于自己专业发展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在自主发展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 施光跃,李荣,邬旭东.《新课标与教师专业化发展》[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2] 吴洪亮.西部农村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途径探析[J].教育文化论坛.2012.
[3] 廖朝华.我国特岗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贵州省D县为例[D].2011.
篇11
一、大学生假期支教活动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1.学生思考和准备不充分。部分大学生把“假期短期支教作为一场乡村游学风情游”,作为增加自身社会经历的重要支撑材料;或看到身边的同学都参加了“不得已而加入”,存在严重的从众心理;或对自身吃苦耐劳能力估计过高,到偏远地区又不能适应当地教学及生活环境,心理落差严重,导致无心支教。
2.高校培训和监督作用不足。“支教高校作为大学生支教活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本应该在大学生支教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1]但目前各高校假期支教团队一般是在每年的“三下乡”活动前临时组队并自行向学校进行项目申报,项目太多,时间太紧,高校不能为支教团队成员给予相应的指导。而支教大学生大多又非师范类专业出身,支教前缺少心理辅导、安全知识普及和教学技能培训。支教中各高校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控制,支教后又没有对支教大学生进行持续的跟踪和反馈,导致大学生假期短期支教横向做的多,纵向做的不够。
3.政府关注和资助力度不够。近些年,各地政府走马灯似的接待了形形的大学生支教团,一些地方政府把它作为政治任务来完成,一开始还有分管教育的领导出面接待,但之后十天半个月都不再过问。同时,“差环境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支教活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大学生假期支教时间短、流动性强、连续性差,但“教育是一个长期行为,需要反复操作才能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因此地方政府不愿投入太多资金来改善大学生假期支教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很难全身心投入到支教中去。
4.社会理解和鼓励意识不强。当地教师、家长和学生虽然也意识到大学生支教可以给当地的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但也意识到一旦支教结束,大学生离开,容易造成人走茶凉的感觉,担心扰乱学校原有的教学秩序。同时,对于没有教学经验的大学生来说,不知道如何在同学们中树立威信,执教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课堂秩序混乱的现象,造成当地教师、家长对支教大学生的教学能力不够信任。此外,由于知识和文化的差异,支教大学生难以和当地的村民、教师沟通,有时甚至产生矛盾。社会大众容易对大学生假期支教产生“走形式、走过场”的偏见。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物质给予”多于“情感关爱”
1.重学习成绩,轻素质教育。“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和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些问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3]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陈旧的教育理念还没有被完全突破。家长把学习成绩好坏作为评判子女听话与否的重要标准,老师在“优等生”与“差等生”之间表现出不一样的态度,教育行政部门主要以学生的成绩来考核学校。家长、老师、学校前所未有的达成一致———文化课学习为重,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基本被文化课所取代,政府大量投入新建的现代化舞蹈室和音乐室被闲置,更不用谈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全和法制教育。重学习成绩、轻素质教育的现状导致留守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2.重物质资助,轻心灵关爱。在外打工的父母一般以“金钱+自由”模式惯着小孩,却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4]老师采取强迫压制的方式实现教学目的,教育活动缺少民主交流,忽视了留守儿童的主体性;政府在继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费之后,留守儿童又被全面纳入“两免一补”受益范围之内,“营养餐”也进入农村中小学校园,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虽然留守儿童手上可供自己支配的物质增加了,但与父母、老师之间的心理距离却拉大了,遇到困难时情绪无法及时得到排解,往往会导致他们感情脆弱、焦虑自闭、缺乏自信等心理问题。
3.重硬件建设,轻文化熏陶。学生可以在润物细无声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关注自己的个性发展。自“三农问题”提出以来,农村基础教育环境逐步改善,多媒体教室、新的校园广播设备、标准化食堂和宿舍等相续启用,使农村中小学校园焕然一新。应该说目前落后地区的学校在硬件建设方面已经基本达标,但学校的软实力却强差人意。与城市中小学生相比,农村留守儿童每周在校住宿十天,他们的课余生活尤为单调,学校基于安全考虑,往往晚上早早就把他们锁进宿舍,在他们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的关键时期,没有集体游戏、没有素质拓展、没有图书阅读,只有冰冷的“铁窗”包围着他们。
三、充分挖掘大学生假期支教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功能
1.通过传递爱心培养留守儿童的感恩意识。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认为父母在物质上的给予是在弥补精神上的亏欠,是一种理所当然的行为,从而缺乏感恩意识。大学生支教无私奉献的行为具有渗透力,使留守儿童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被同化,让他们学会去感恩身边的人,学会感恩,回馈社会。
2.通过平等交流增强留守儿童的自尊心。在很多时候留守儿童被贴上“问题儿童”的标签,他们悲观、自卑。留守儿童与支教大学生之间没有老师与学生身份之别,没有“优等生”与“差等生”之分,他们是一种平等合作、和谐友爱的良好关系,在平等交流中,他们感受到的是激励和赞美的语言以及欣赏的眼光,他们在尊重与鼓励中增加了自信、乐观的积极情绪体验,培养了较强的主体意识。
3.通过拓宽视野激发留守儿童的进取心。“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厌学,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假期支教的形式一般为艺术活动、科技活动、体育活动,这些活动是偏远地区学生平常难以看到的。但往往留守儿童的潜能和个性在这些活动中可以得以充分挖掘,求知欲、钻研精神、竞争意识可以得以快速培养。支教大学生的特殊身份、励志故事、爱好特长也可以在留守儿童中产生积极示范作用,让这些孩子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4.通过亲情陪伴塑造留守儿童的健康人格。留守儿童孤独感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这对他们的人格与智力发展有直接影响。支教大学生在留守儿童假期最孤独的时候陪伴在他们身边,通过指导作业、组织游戏活动、照顾起居生活给予他们父母般的亲情抚慰和关怀,改变他们内向、自卑的性格,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为留守儿童获得学业成功和生活幸福提供有效指引。
四、革新理念,构建互利共赢的支教机制
1.把假期支教作为拓宽留守儿童视野的重要渠道。大学生支教可以成为城乡间的嘹望平台,成为传递山里山外信息的桥梁。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但由于地理和经济的落差,带来了农村留守儿童观念的落差。支教大学生通过与留守儿童的互动交流,将自己的文化知识、思想观念、成长故事和兴趣爱好讲述给他们,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拓宽了视野,了解到了大山以外的世界和书本上找不到的知识。
2.把假期支教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实习支教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从课堂教育延伸到了实践领域,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5]支教使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在增强自我认知、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作用明显,一旦高校对大学生加强支教前的指导与培训,支教中的监督与控制,支教后的跟踪和反馈,支教大学往往可以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局面。不仅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为其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还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3.把假期支教作为缓解农村教育资源缺乏的关键补充。“政府应整合社会人力资源,鼓励高素质志愿者参与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监护。”[6]目前,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还没有完全实现专业化,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往往是由数学或语文老师兼任。大学生通过在高校各种社团的锻炼与学习,很多人具有美术、音乐、舞蹈等方面的特长,地方政府应该积极引进这些“高素质”大学生利用假期前来支教,为留守儿童带去平时接受不到的“专业教育”,以弥补农村地区专业教师资源的不足。4.把假期支教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载体。“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教育平等问题已经主要不是物力平等,而是智力平等的问题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大学生支教在促进教育公平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前面已经分析,支教可以成为贫困地区学校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可以提高贫困地区学校的管理水平,成为和谐社会背景下促进教育公平的纽带与桥梁。同时,支教行为本身是奉献,是献爱心,它可以在全社会引导社会奉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孙婧.关于建立大学生支教长效机制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1(6):83-84.
[2]张健.大学生短期支教现状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4(7):41-42.
[3]肖亚红.影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因素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0):7-9.
[4]李佳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关于鄂东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J].教育探索,2011(12):112-113.
篇12
现代社会,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剧烈,教育的地位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教育的竞争。综合国力的提升依靠的是人才,人才的培养依靠的是教育,教育质量的高低最终决定培养的人才质量,而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各级各类教师的培养必须依靠师范教育。因为在我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师范教育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教师培养模式。
师范教育以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教师为目标,追求的是高标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关乎国家、民族、社会未来的基础性事业。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立南洋公学师范院开我国师范教育之先河,被认为是我国近现代师范教育的开端。我国近现代师范教育开办伊始就是免费教育。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师范教育模式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以日本、美国和苏联为参照,先后建立了日本模式、美国模式和苏联模式的师范教育体系。在此发展历程中,我国师范教育一直都是免费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1989年高等教育开始收费,1997年高等师范院校开始尝试收费,1998年开始允许综合性大学培养教师。自此,师范教育是我国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教师培养模式的格局被打破,我国师范教育的免费也成为历史。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开始不受限制,自由就业。
尽管高等教育是更具有私人产品属性的教育类型,但师范教育是建立在基础教育的公共属性之上的,是一种特殊专门职业的高等教育形式。基础教育的公共属性特征决定了师范教育仍然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属性。近年来,随着师范教育生源及其素质、教师职业声望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师范教育收费制度、师范生就业自主制度使贫困地区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匮乏问题日益严重。在当前教师教育开放背景下实行的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模式,与原有的师范教育模式相比并未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未来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
2007我国颁布《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开始在六所部属师范大学中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是为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鼓励优秀毕业生就读师范、鼓励有志青年从事教育。国将兴必尊师而重傅,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是党和政府尊师重教科教兴国战略的示范性举措。
2011年新一轮免费师范教育第一届毕业生毕业后,《人民日报》记者曾深入17个省区以首届免费师范生去了哪里?的调查报告形式,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首届免费师范生的就业现状和面临的现实问题。根据文章数据显示,陕西、江苏、云南、安徽、江西和河北6省区在农村任教的免费师范生仅占首届免费师范生总数的4.1%;福建、山西、甘肃、贵州、青海、海南、山东、宁夏、内蒙古和广东10省区,竟没有一名首届免费师范生站上农村基础教育学校的讲台。所以,在我国免费师范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对免费师范教育应注意和考虑的历史及现实问题以更多的思考与探讨,以便免费师范教育健康、良性发展。
一、免费师范教育的生源及其素质
在我国师范教育免费的20世纪80年代,《光明日报》和《中国青年报》就曾表达了对我国师范教育生源及其素质的担忧。1998年开始的综合性大学培养教师和师范教育收费制度使我国原有师范教育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越来越小,生源及其素质问题成为我国师范教育难以摆脱的梦魇。
在师范教育重新免费的21世纪,2010年沪、苏、浙近800名学生报考华东师范大学的150个免费师范生预录取名额。其入学率为18.7%。当时,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为23.3%,但这里招收免费师范生的是部属重点院校。如果将所有师范院校的入学率统计在内,是否也能达到高等教育的平均水平?如再与现实社会中的各级各类热门招考相比,师范院校包括免费师范大学可谓是门前冷落车马稀。
在市场经济条件日臻完善的今天,我国高等教育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的现实,为个体选择不同的高等教育类型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机会。现代社会个性化观念的逐步深入,使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利以及个人的发展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地区、行业以及城乡收入分配的不均衡也成为影响个体做出未来高等教育类型选择的重要依据,影响我国免费师范教育能否拥有或长期拥有优秀生源。
二、免费师范教育与契约式教育培养模式
契约式教育培养模式的应用在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中已屡见不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与学生、家长签订的五花八门的保证、协议、契约等不胜枚举。作为契约式教育培养模式的免费师范教育,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确实为未来基础教育的教师(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及待遇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机制,但这也反映出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渐行渐远、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社会人文精神的功利,更反映出教师职业在当前社会现实中的尴尬困境。
师范教育面临的困境衍生契约式教育培养模式。师范教育的困境源于复杂的主客观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师职业的现实困境是导致师范教育困境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师范教育的困境导致我国教育质量特别是农村地区教育质量的困境。问题并不完全出在收费上,而是学生、家长及社会对教师职业的现实理解和客观认识,尤其是对教师生存状况特别是农村教师生存状况的准确把握。鲁迅说,第一要生存,第二要发展。农村教师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首先要保证他们体面地生活,才能要求其合理地发展。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的孟登迎教授说:农村教育的艰苦已经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种恐惧,建议如果国家有钱,不要只往师范生身上投,更要往艰苦地区的教师职业岗位上放,这才是正理。
三、免费师范教育与社会分层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教育是个人有尊严地改变命运或生活环境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下,对于经济、文化等相对落后的西部农村地区来说更是如此。全国高考状元县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甘肃省会宁县,而不是在经济、文化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
由于当前社会生产力的不发达、生产关系的不平等,特别是生产关系中人与人关系的不平等促使教育作为改变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形式备受关注。教育作为现实生活中个人最主要、最有效地改变自身命运的途径之一,特别是在我国户籍制度森严的二元社会结构下,很多农村学生都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自身的农民身份和世代在农村生活的命运。但当前的免费师范教育制度实际上并不能真正满足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的客观现实需求,不能有效实现人口的纵向流动,反而强化了社会分层的存在。
四、免费师范教育与学生的发展空间
现实的免费师范生政策规定压缩了免费师范生的发展空间。免费师范生只是免费并没有免试,他们的高考成绩并不比别人差,但却成了免费师范大学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学校所有可以自由选择的项目几乎都与免费师范生没有关系。据西南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现状调查显示,有33%的同学认为免费师范生政策会限制和影响个人今后的深造和发展。
一项社会职业吸引力的大小最终取决于该职业社会地位的高低与能否为从业者未来的发展提供支持。如果一项职业从业者的未来发展受到种种限制或者没有相对较好的发展平台,即使免费接受该职业的职业教育,也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将该职业作为自己未来的职业。所以,政府、社会、学校应给予免费师范生更多的发展空间,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以吸引更多的免费师范生愿意、乐意成为未来的教师。
五、免费师范教育的地方化
篇13
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生活的必要环节,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的并不全面,从社保基金的供给看,严重向城市倾斜,占35%的城市人口得到将近80%的社会保障基金。在农村,集体制解体后则基本只有农民的“家庭保障”,以农民身份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则无法同城市人口一样享受到同等的社会保障。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些因素的地位也不是并列的,而是有层次和其内在逻辑的。本文将从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
一、城市农民工的身份仍是农民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施行后,农民从集体制下解放出来,获得相对较为充分的劳动力所有权,但他们的农民身份和地位没有根本的改观,相反由于经济趋利机制的影响使得等级更被强化,农民的社会地位更为低下。在农村劳动力严重剩余,很多农民进城打工,但农民的身份和地位仍然限制他们获得与市民等同的公民权,而行政集权政治体制下的户籍制度则限制着城市农民工农民身份的转变。
户籍制度是“身份社会”的一个标志,是中国历史等级制度的产物。建国后所实行的户籍制度则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行政集权政治体制下“身份社会”的一种延续。在中国社会尚未进入“公民社会”阶段时,户籍制度规定了中国社会成员的身份,从另一角度也可以说是规定了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和权利范围。
我国社会保障立足于保障城市企业职工的基本生活,基本只面对城市居民,尽管城市农民工在城市里谋生,但户籍制度限制他们的农民身份,无法得到与市民平等的相对充分的公民权,从而也无法获得公民权利中的完善的社会保障权利。没有充分的公民权,这是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主要原因。
二、素质技能对城市农民工的限制
刘永佶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生及其社会关系的矛盾,从劳动者角度看,就是劳动者素质技能与社会地位的矛盾”。劳动者的素质技能是指身体素质、技能素质和文化精神素质三个方面。其中,身体素质是基础;技能素质是主体,包括人的受教育程度、知识、各方面的技能;文化精神素质是主导,包括价值观、思想、道德、意志、精神状态等。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使得他们以此为根据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提高的社会地位又会促使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高,这是二者的辩证关系和辩证运动过程。
劳动者的素质技能水平,是决定他们社会地位及权利的根本因素,而城市农民工素质技能低下,是他们社会保障严重缺失的根本原因。他们素质技能的限制,主要体现在技能素质和文化精神素质上。
1、技能素质的限制。劳动者的技能素质是素质技能的主体,受教育的程度、知识、各方面技能是其表现。由于农民身份导致的不充分的公民权和农村教育中的一些实际困难,使农村的教育无论从覆盖面还是质量都是无法和城市中、小学教育相比的。尽管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多是农村中素质技能较高的一些人,但他们的技能素质普遍低下则是事实,曾有课题组对城市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进行过调查。(表1)这一调查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市农民工普遍低下的技能素质。
农民工到城市打工,其本质是将劳动力使用权出卖给雇主,而其技能素质是劳动力使用权质量如何的标志,这决定了在劳动力市场农民工的地位。但无论在哪个行业,技能素质相对低下的他们所承担的都是低技术含量、最苦、最累、最脏、最危险的劳动,而且劳动时间长、强度高。如此的不利地位使得农民工能维持自己的工作已属不易,更不能奢谈向雇主争取社会保障的权利了。
2、文化精神素质的限制。中国农民在集权官僚制下形成了农民的个体意识――小农意识,是农民个体利益的表现,因此不可能导引农民联合形成劳动者势力。尽管建国后社会主义对小农意识进行了批判,但两千多年集权官僚制的统治使得小农意识延续至今。
城市农民工来自于农村,没有被克服而延续至今的小农意识作为文化精神素质中的重要内容在他们身上仍有很大的影响。在当前社会中,单个的个体农民工并未联合起来,因而尽管这个群体数量庞大,但这个体农民工的松散群体是今天中国社会的弱势群体,弱势地位使得他们的社会保障缺失并体现为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立法不完善,尤其缺乏对农民工的法律、法规保护,没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至今尚无一部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全国性专门法律、法规,虽然1991年国务院《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规定》对农民工社会保险有所涉及,但局限于全民所有制企业,适用范围很窄,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险的专门规则也仅停留在地方性和政策性规定上,如2003年北京市政府出台的《北京市农民工养老、失业保险暂行办法》。
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法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迄今为止我国仍然缺乏全国性的农民工社会保障立法,只有一些零散的地方性法规及一些规范性文件加以规定;第二,因为各地法规不统一,做法也各不一样,从而使社会保障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第三,由于缺乏全国性的法律规定,使企事业单位在交纳农民工保险金义务的履行方面很难获得法律的强制力;第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建立的原因还在于我国现行各部门立法中缺少相应的制度加以配合。
尽管1998年以来我国就建立了城镇职工养老、医疗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但关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却没有相应的立法。法律制度的欠缺给农民工社会保障带来一系列问题,这是目前侵害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现象存在的直接原因。
四、政策建议
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严重,原因是系统的,只有系统地制定政策并实施,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充分发挥社会的功效,保障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体现出社会的前进步伐。
1、确保农民工的公民权。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应当也必须明确城市农民工的公民权,这既是社会主义当然要求,也是建国后作为素质技能提高了的劳动者的农民和农民工争取社会主体地位和自由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农民工和城市职工一样,在城市中工作谋生,是城市的建设者,应当和城市职工成为城市共同的主人,获得和城市居民平等的公民权。
户籍制度是“身份社会”的产物,对户籍制度的改革,并非取消其作为公共权利机构管理手段的作用,而是针对其对公民身份的规定和限制进行改革。改革户籍制度,首要的是取消规定公民身份、限制公民迁徙的相关条款,以实现公民权中的迁徙权,即取消限制身份的户籍制度。
2、提高城市农民工素质技能。素质技能的提高,要通过实践与理论两个方面的学习来实现。城市农民工的工作为他们提供了生产实践的学习条件,在此之外,他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这两个方面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技能素质和文化精神素质。第一,改善农村的基础教育。一方面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实行,为农民将来素质技能的进一步提高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明确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并在农村基础教育中落实。第二,成立城市农民工工会组织。要实现城市农民工文化精神素质的提高,一方面要通过宣传、教育和他们自身的理论学习;另一方面则是在以社会主义为导引的实践中学习,目前可行的办法就是在行政集权体制下利用其集权的特点,督导城市农民工工会组织的成立。第三,注重农民工的职业培训。以城市农民工为主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他们的技能素质和文化精神素质,必将促进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从而推进完善的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3、健全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第一,普遍性原则指导,建立城市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在这一保险项目上应按照普遍性的原则为农民工建立工伤保险制度。城市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可以参照《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规定,实行社会统筹,建立工伤保险基金,企业或雇主必须履行义务,按国家相关规定按时缴纳工伤保险金(一般不超过工资总额的1%)。第二,建立分类医疗保险。对于城市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应根据农民工的不同类别区别对待。城市农民工群体本身构成相对比较复杂,这个群体内部也出现了分化,根据其职业特点、市民化程度及流动程度不同,可分成三大类型:一是市民化的农民工,有稳定的职业和固定的住所,除没有城镇户籍外,与城镇职工没有太多的不同;二是流动性的农民工,他们的职业不稳定,没有相对稳定的住所;三是季节性的农民工,以务农为主,务工为辅,农闲时到城市打工,多数时间在农村家中从事农业生产。针对城市农民工的特点,应建立分类分层的社会保险制度。对于第一类农民工,可以实行与城镇职工相同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对于第二类农民工,我们主张以“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为筹资原则,采取现收现付机制,即通过以支定收,使社会保险收入和支出在年度内大体平衡的筹资模式。对于第三类农民工,他们具有典型的兼业性质,他们出外打工只是为了增加收入,本质上还是农民,而且不具备连续缴费的能力,应把他们纳入农村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第三,建立城市农民工有区别的养老保险。对于第一类城市农民工,应当纳入当地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其养老保险费的缴纳办法可以参照城镇职工的标准执行。对于第二类城市农民工,应为其单独设计一种过渡性的方案。在缴费上可以实行低费率,低保障待遇。其次,可以个人身份为基础,为农民工建立个人账户,所有缴费都进入个人账户,此账户随参保人员工作变动、转移而接续。对于第三类季节性农民工,他们只是在农闲时出来务工,农忙时在家从事农业生产,本质上还是农民,其养老保险问题应通过健全农村养老保险来解决。第四,建立分类的失业保险制度。对于城市农民工的失业保险,也应分类对待。第一类农民工应参加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对于第二类就业不稳定、收入低的农民工,应由专门机构设立农民工失业保险基金,农民工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缴纳一定期限的失业保险费。对第三类农民工,由于他们进城务工时间较短,仍然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因此没有必要为他们设立失业保险。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河北省科技金融重点实验室)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子操.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杨思远.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