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现代企业文化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篇2
一、现代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任何企业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和变化的过程,甚至有的企业文化要经历革命性的变动过程,这与企业自身发展,以及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现代企业自身发展规律以及企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需要企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剔除自身僵化保守、固步自封的理念,适时进行企业文化创新。
一方面,企业自身发展规律需要企业文化创新。一般说来,企业自身成长过程要经过创立期、成长期以及成熟期,大多数企业经历创立期、成长期进入成熟期后,生存的压力显得不那么紧迫了,企业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市场供求关系稳定、市场份额比例合理、企业人才流动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等等。久而久之,上至企业领导层,下至普通员工,都非常容易产生惰性心理,而不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的同步问题,不思进取、官僚保守的企业文化,将会使企业失去活力,逐渐走向僵化。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所滋生的惰性,往往会导致企业最终走向失败。因此企业要克服这种发展的惰性,就必须适时地进行企业文化创新。
另一方面,就企业外部环境而言,外部环境的变化也要求企业适时地进行文化创新。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尤其是企业的文化创新提出了新的课题。科学技术发展进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知识和信息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知识经济的成长,以及由此引发的新财富创造机制的变革迫使企业渴望持续成长的组织开发以及提升资源的利用率,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价值,进行企业经营战略重组,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也使企业处于更加激烈和残酷的竞争环境,企业开始面临更多的生存困境,所有这一切都要求企业文化适时进行持续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以满足环境变化的需要,使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保障生存并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经过调查显示,企业平均生命周期,至少以它成功的时期而言,从未超过30年以上。尽管此项研究并不适用于所有企业组织,如美国的花旗银行、通用电气等历百年而不衰,但该研究至少说明了一点,那就是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克服自身滋生地惰性,适应剧烈变动的外部环境不断进行创新和变革活动,才能实现长久的存在与发展。由此企业文化的发展也必须跳出狭隘的自己组织的小天地,着眼于更广阔的天空,实现地域、民族的跨越,实现文化的超越与创新,才能为更多的组织内外成员所接受和认可。
从上不难看出,现代企业要想长期处于良性的运营和发展状态之中,就必须适时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
二、现代企业文化创新的阻力
企业文化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个观点已为大多数企业领导者和组织成员所接受和认可,但尽管如此,企业文化在创新实施过程中还是会遇到相当多的阻力,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企业文化创新的成败与效果。
在企业文化创新过程中,首要遇到的就是组织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惯性带来的阻力,这包括组织原有的管理理念、核心价值观、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式等等,长期以来已经根植于组织成员的头脑之中,成为组织成员工作、生活的一部分,要改变或革除已经被人们所习惯的规范和准则均十分困难。一些企业文化改革措施在初期往往会受到绝大多数人的反对,究其原因正在于文化创新不同于简单技术或制度创新,它往往触及组织较深的层面,特别是对价值观念、精神面貌,以及职业道德的触动,它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从组织成员的观念和行为上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和变革。这种文化的创新对组织成员意味着未来的不确定性,与生俱来的对变化的恐惧心理和反抗心理形成的文化惯性阻力,或张望等待,或另寻出路,是文化创新中最难处理的难题。
此外,企业文化创新过程中另一阻力来自于既得利益集团。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往往是要革除保守的、僵化的、不思进取的、不良的旧有文化痕迹,但这些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既得利益集团所坚持的,因为既得利益集团惧怕现行组织的任何变动,害怕这种变动会对现存的利益分配有所改动而影响其现行利益,因此,企业文化的变革和创新会遭遇来自各个层面和各个方向上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
三、减少现代企业文化创新阻力的对策
可以说,任何企业在自身文化创新过程中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阻力,这是任何企业文化创新所不能回避的,但只要我们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把握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在创新实践中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策略,还是可以将创新的阻力减少到最小。
首先,在企业文化创新中要做好企业成员的思想动员工作,要反复强调企业文化对组织发展的制约作用,强调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对未来的组织的发展的影响,消除组织成员的顾虑,从而消除组织成员文化惯性的心理抵触。
其次,在创新过程中,企业文化创新的领导者应具备一整套领导艺术才能,富有远见卓识,他们必须以身作则,积极通过言行举止传播新的企业文化,要善于描述理想文化的前景,激励组织成员不仅希望得到新的文化,而且愿意投身于它的实现。组织成员既是企业文化作用的客体,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参与行为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的创新成功与否,以及创新的程度。创新领导者要注意进行广泛的沟通交流,让组织成员充分了解企业文化创新的目标、意义及其影响,取得组织成员的理解和支持并积极参与到变革中来,共同努力改变不合时宜的价值观和行为。
第三,要恰到好处地实现组织成员的吐故纳新。实现组织成员的吐故纳新,首先要吸纳新的成员加入组织,这些新的组织成员一方面对原有的企业文化没有惯性思维和情感依恋,在心理上更加容易接受文化变革和创新的举措;另一方面,新组织成员的加盟本身也会带来企业文化创新和变革所需要的新价值观和行为,有利于加速企业文化的创新进程。其次,要实现那些不愿意接受文化变革的人对组织的脱离,这也会大大减少企业文化创新的阻力,从而加速变革的进程。但必须指出的是,在对组织成员吐故纳新度的掌握上一定要合适,在吸纳新企业成员的同时,一定要兼顾老企业员工的情感和利益,以免使企业现有成员对组织丧失信心,这将直接背离企业文化创新的初衷。
篇3
现在国内有不少企业也对此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应用知识管理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知识管理并不是简单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而是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经营哲学、企业文化形态、企业道德规范、企业精神风尚、企业形象等的总和,是在企业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不断地发展自己。DelphiConsultingGroup研究人员HadleyReynolds认为,企业知识管理的主要障碍是企业文化。可见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成功实施知识管理的保障,不良的企业文化是知识管理战略实施的障碍。所以,构建与知识管理相适应的现代企业文化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企业知识管理的内涵及目标
构建适合企业知识管理的现代企业文化,首先必须了解企业知识管理的内涵、目标及优势。
(一)企业知识管理的内涵
企业知识管理是以企业知识为管理对象,是对企业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并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最大效益的任何地方的过程。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力图能够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使他们能够做出最佳的决策。知识管理是企业创造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源泉。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企业知识管理是基于对“知识具有价值、知识能够创造价值”的认识而产生的,其目的是通过更有效地利用知识来提高个人或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企业知识管理的基础活动是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使用和存储。特定的知识管理活动需要投入资金与劳动力。
企业知识管理是将知识看作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知识管理把存在于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的不同方面和信息技术、市场分析及企业经营战略等协调起来,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创造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效果。
企业知识管理是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增强企业组织的适应性、生存能力等重要措施。从本质上来看,它涵盖了企业组织的发展进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和创造能力进行有机的结合。所以,企业知识管理是个人和企业要适应现代经济日益复杂多变的环境的真正向导。
(二)企业知识管理的优势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取得竞争力必须具备四种能力:快速的反应能力、创新能力、高素质的技能、高速运转的效率。企业知识管理作为一项新的管理模式,可以培养企业达到以上目标。首先,知识管理是企业培养竞争力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综合能力被看作是企业取得和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其次,知识管理是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有效、正确决策的基础。因为在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下,企业需要通过知识管理获得所需的知识,以便做出最佳决策。企业知识管理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周期不断缩短,创新是保持企业长久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企业通过知识管理活动鼓励和培育新思想、新主张,最大限度地把企业员工吸引到献计献策和能力合作的活动中来,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2.培养企业灵活应变能力。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全球化,任何企业都处在一个变化无常的激烈竞争环境中,不可能在某一领域永远占据霸主地位。为了使企业能在竞争中维持其市场地位,要求企业对市场的变化能做出快速的反应,并具有较强的应对能力,而知识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培养和提高这种快速应对能力。
3.提高企业工作效率。通过知识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共享有用的经验以及可重复使用的知识资产,缩短作业时间和减少重复劳动,从而达到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目的。
4.培养和提高企业员工的技能和素质。拥有高素质和技能的企业员工是企业竞争优势和竞争力提高的基础条件。通过实施知识管理,促进现有员工和新雇员工对新知识的学习,从而培养和提高员工技能和素质,最终提高和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知识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知识管理不仅会改变企业的管理方式,也会改变人们的工作、思维方式。企业知识管理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环境。知识管理与企业文化相互影响,同步发展。企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先进的企业之所以能够在竞争中获胜,就是因为他们具有更适应竞争要求的企业文化。21世纪的经济发展,已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而往往是经济与知识文化的一体化运作。因此,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同时也是知识管理能够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
(一)企业文化对知识管理的影响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的能为绝大多数员工信守的企业经营意识、经营指导思想和经营战略价值观念的综合反映。企业文化对知识管理的实施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其影响是不可被忽视的,具体表现如下:
1.企业文化决定企业知识的重要性。企业文化严重地影响着企业的管理理念,进而影响企业对知识的认识和态度。比如,影响决定哪些知识是有用的、重要的,哪些知识是必须保留在企业,从而获取核心竞争力,哪些知识可以向外界传递或与外界分享以获取战略优势。
2.企业文化影响员工个人知识与企业集体知识之间的关系。企业文化包含所有不可言传的关于组织与其员工之间如何传递知识的规则,它界定哪些知识属于组织,哪些知识属于员工个人;它决定在公司中谁应有什么知识,谁必须分享这些知识,谁有权保存这种知识。企业领导层如果不能准确理解企业现有的知识传播机制,不能制定相应的战略改变这种机制,那么想改变与知识相关的行为将会十分困难。如果企业很明显地认为某些部门比另一些部门重要,那么毫无疑问会挫伤知识交流的积极性,导致各业务单位尽力保卫自己的知识库。
3.企业文化决定企业知识的创造、传递和使用的行为决策。企业文化决定企业知识的创造和共享。企业文化中的行为规范和惯例同样也决定着一系列能够影响知识生产、共享与利用的行为,即会影响交流质量的行为。如果一种企业文化相对于知识而言更重视知识共享,它就会创造一种更便于利用知识的交流环境。因此,企业文化为知识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4.企业文化影响企业对新知识的态度。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如何对待、获取和传播新知识的行为。对于今天那些面临剧烈的、甚至威胁其生存的技术与竞争形势变化的企业来说,这个过程的动力机制反映了一个特殊的问题,即如果它们希望能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就必须尽可能快地获取、验证和传播新知识,以便及时调整企业战略与资源配置。二)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必须构建一种知识型的企业文化。知识型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按照知识管理的要求所形成的,它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知识型的企业文化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作用:
1.导向作用。如果企业文化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同,就会对员工起到价值导向、角色规范和引导员工实现知识创新的作用,他们就会在企业文化所营造的氛围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沟通作用。企业文化的形成有利于加强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充分沟通,化解文化理念上的认识差距,实现各方利益的协调,从而有利于企业内部形成相互信任的融洽气氛,有利于企业内部的信息流通和反馈机制的建立,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3.激励作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特别强调人力资源的管理,尊重人性、尊重员工的需求,并能使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员工的实地需求取得较好的统一,有利于鼓舞员工的士气,从而使员工产生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员工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的产生。
4.凝聚作用。企业员工在优秀的企业文化中可以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体会人格的尊重,从而热爱他们的企业,敬职敬业,有利于加强企业团队建设,形成企业的凝聚力,保持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与知识管理相适应的现代企业文化
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企业知识管理也不例外。企业知识管理体现了知识经济社会中人们探索知识资源在生产实践中的新发展,它把知识和知识活动作为企业的财富和核心通过创建合适的环境和条件,利用企业员工和集体的智慧,实现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创新与增值,在知识创新中谋求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企业的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构建与企业知识管理相适应的现代企业文化是知识管理成功实施的关键。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一种学习型、共享型、创新型的现代企业文化。
(一)学习型的企业文化
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学习的社会,学习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未来成功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具有五种技能: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远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可见,学习型组织在共同的远景下,有着崇高的信念与使命,追求心灵的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这种学习型组织相适应的是学习型文化。在这种文化导向下,人们追求通过学习提高素质、开发能力与智慧。尤其团队通过学习,提高整体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习型的企业文化,一是强调“终身学习”,组织中成员只有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才能形成组织良好的学习气氛,促使员工在工作情境中不断地学习;二是强调“全员学习”,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都要全心投入学习,提高各类人员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决策层,他们决定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因而更需学习;三是强调“全过程学习”,即学习必须贯彻于组织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如计划、执行、控制等环节;四是强调“团体学习”,组织不但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而且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学习型文化是未来企业成功发展的保证,也是基于企业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协同共享型企业文化
有效的知识管理要求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的企业文化,以消除传统的对抗,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协同共享型文化鼓励员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并促使员工将知识转化为利于企业发展的生产力。知识共享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出发点和重要内容。
知识共享型的企业文化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要求企业的知识管理者拥有鼓励知识共享的核心理念,积极为企业营造一种全员共享知识的氛围;二是要求企业有完善的以知识共享和创新为导向的激励机制,要求每一位员工参与知识共享和创新的行为都有相应的客观评价标准;三是要求企业文化的参与各方摈弃传统的竞争观念,树立以合作促竞争、以竞争促合作的关系,从而实现双赢;四是要求企业中的个人创新与团队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共享的团队精神并不排斥个人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五是积极倡导共享与交流在拥有不同知识结构的成员之间进行,这样有利于拓宽知识创新的空间。
构建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首先,企业管理层要成为知识管理的倡导者、参与者。企业管理层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是影响企业员工的重要因素,而且决定着企业管理模式的成败。要推进知识管理,管理层应该发挥倡导者、支持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在企业内部创造一种能够激发、增加和方便员工沟通、交流的良好环境,以利于员工之间进行知识交流、共享和创新。其次,培植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趋向,形成自然而然的共享行为,强化知识共享意识。
(三)创新型企业文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一个企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企业不断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只有通过自身创新的确定性才能来对付快速变化的不确定性。创新能力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动力。随着企业的无形资产越来越重要,衡量企业成功的尺度是创新能力,即开创新市场和取代旧市场的能力。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并赢得竞争,就必须不断创新,才能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胜人一筹。所以,很多成功的企业都奉行不断创新的理念,把创新作为企业的生命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甩开竞争对手的主要途径。构建创新型的企业文化,为企业进行知识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创新型企业文化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为此,需要建立促进创新的激励机制,营造适宜知识创新的环境。良好的机制与环境是促进创新人才成长、激发创新热情与创新思想的必备条件,企业创新环境的不断改善是企业知识创新不断获得成功的关键。企业知识创新环境包括两个层面:宏观环境,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这些因素是企业文化创新形成的基石;微观环境,指不同企业在不同的创新阶段、不同创新项目等所处的特定环境。营造知识创新环境,对企业来说主要是营造知识创新的微观环境。微观环境的营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硬环境的营造,即营造用于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软环境的营造,要建立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采取多种方法和措施为员工营造有利于发散性思维、敢于突破旧框框的环境。当然,管理层也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带头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形成上上下下热衷创新的氛围。
参考文献:
1.翟丽.企业知识创新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篇4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建设现状
现在所讲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企业内部具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并且企业员工能在思想和行动上表现出自主性和一致性,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员工的各项潜能,来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从而保障企业平稳快速的发展和壮大。根据对我国目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企业文化建设无法准确定位
企业文化建设受到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因而在企业文化的内涵理念建设中存在着一些误解,只是为了建设企业文化而建设,不能从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建立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不能给自己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经常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笼统的、空洞的文化建设口号,同时,企业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显得很平淡,没有任何的企业特点。
1.2企业文化建设过于盲目
一般来说,现代企业的文化建设,都要从企业的实际发展方向和计划策略目标上出发,来制定具体的建设方针。通过对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有个充足的认识之后,再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才能将企业员工融合进去,企业员工也能对重构的企业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自然会有意无意地向企业的发展方向靠近,实现企业的发展。但是目前的企业文化构建在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的选择上,显得太过于随意,没明确的目标,导致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系统的理念内容,过于盲目,很难引起企业员工的情感共鸣和认同,企业文化构建显得没有协调性,缺乏文化的激励作用。
1.3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理念行为相脱离
任何制度文化的建设都离不开“人”,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作用,选择企业员工喜欢的文化进行建设。要明白只有建立员工喜欢的文化才能激起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因此,在制定企业发展目标时,要将员工的需求考虑进去,制定一个具有超强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并对企业员工的日常行为和思想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目前很多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员工的发展需求,因此很难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的企业员工的行为和思想理念都与企业的文化建设相背离,很难实现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
二、结合优秀企业文化建设实例,探究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策略
主要根据相关企业的文化建设实例进行研究,本文主要选择了广东省的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实例进行研究,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在2004年成为房地产上市公司,它是我国企业进行自主发展获得成功的一个实例,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先进的企业文化,在先进的企业文化指导下,实现房地产销售量突飞猛进,并逐渐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通过对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策略,来构建现代的企业文化。
2.1提炼核心价值观,注重企业文化的创新及个性化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主流的价值观念,因此,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注重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的建设,良好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念,不仅可以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而且还可以影响和控制企业员工的思想行为。要建设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首先,要明确企业的价值取向,重视企业发展的责任感,以及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肩负的使命;其次,在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念建设中,要有长远的发展规划,给企业员工提供晋升空间,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凝聚力;最后,选择企业核心价值观念时,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实际,同时可以涉及企业的管理理念、企业内部的精神风貌建设等方面,彰显出企业核心价值观念的个性和创新性。比如,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自己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念建设上,就确立了“沟通•传播•分享,成就高尚人居生活”的宏伟发展目标,公司整体在这个核心价值观念的引导下,不断进行创新发展,不仅给公司汇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又拥有了公司发展的共同价值追求和目标,从而实现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个性化文化建设,促进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
2.2以人文本,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企业的文化建设更不能缺少“人”这个重要的发展要素,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注重的人的作用,实现人的价值,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挖掘员工的各项潜能,实现企业的核心人才竞争力。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首先,要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规划,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实现企业文化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其次,要建立企业文化方面的管理规划制度,为企业的文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最后,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注重企业员工的情感诉求,找寻企业文化发展和员工之间的磨合点,来不断增强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实现企业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比如,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司的市场经营环节就非常注重“人”的作用和价值。在房地产开发的过程,倡导“以我为主”的理念来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房地产开发理念,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每年都要在人才培养上投资上千万,并定期组织华发的员工进行培训,提供进修的机会,在公司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并能引导员工进行自主研发产品,实现了公司文化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3企业管理层发挥示范作用,统一员工思想行为
作为企业管理阶层要能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并能对企业员工的思想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作为领导阶层要及时地与员工进行沟通交流,听取员工的想法和意见;其次,要做到“身体力行”,自觉拥护企业的文化理念,发挥带头示范的作用,影响员工的思想行为。
3、结论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的制胜法宝。因此,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奇瑞汽车公司的成功实例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奇瑞汽车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所具有的特色,并根据奇瑞公司成功相关的经验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找到了发展策略,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帮助,来提高我国企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
作者:苏勇民 单位:厦门海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5
一、企业发展的需要决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现代企业最突出的特征是知识替代劳动力等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生活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现代企业中。人们注重对知识的运用,依靠知识创造价值;在现代企业的经济条件下,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拥有某种技术,而不是传统经济条件下由资金规模和劳动力数量决定企业的竞争力;在现代企业运行中,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由于现代企业条件下信息技术和人才资源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经济运行的节奏日益加快,资本管理及决策系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接受教育将是人们适应环境、完成工作的基本手段。由于现代企业以知识作为资本的主要形态,所以要求人们必须终身学习,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其次,资源配置的范围日益扩大。由于各种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交流的渠道更加通畅,范围更加广泛,速度更加快捷,使得资金、人员和专业技术这些资源辐射的范围更加广泛,交流更加频繁,各种有效资源将更大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
二、现代企业中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企业文化通常是由企业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方面构成的。
1、企业精神文化。企业的精神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它是广大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并经过有意识的总结、提炼而确立的。它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独特而鲜明的经营思想,反映着企业的信念和追求,既有行业特点,又有独具的文化底蕴。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比技术、资金和设备这些生产要素重要得多。
2、企业制度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是由企业的制度体系、组织形态和管理模式构成的外在文化。它包括企业的各种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它是把企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结合的中坚和桥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合理的制度必然会促进正确的经营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而正确的经营观念和价值观念又会促进制度的正确贯彻,使员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说,企业的制度和规范影响着企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会促使企业文化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3、企业行为文化。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工作学习中蕴含的行为准则。它包括企业在经营、生产、交往活动和群体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企业行为中又包括企业领导的行为和企业员工的行为。企业领导是经营决策的主体,企业领导的行为集中体现了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员工是生产活动的主体,他们的群体行为体现着企业整体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的程度。
4、企业物质文化。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其显著的特点是以物质为载体,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外部表现形式。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重视产品的开发、服务的质量、产品的信誉和企业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文化设施等物质现象来体现的。
三、建设适合现代企业的企业文化
知识经济正在改变工业社会企业文化的基础,在新的条件下,必须调整和建立新的企业文化以适应现代经济的要求。
1、现代企业要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在学习的过程中,使每个人的能力得到加强,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化的方向发展。其核心目的是为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这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要求企业和员工不断学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比你的竞争对手更快地掌握新技术,才能保持的企业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因此,新经济条件下最成功的企业仍然会是学习型组织,但是要注意学习过程中的个人努力和企业发展协调一致,协调良好会使企业产生一股强大的发展动力,推动企业迅猛发展;否则各行其是,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现代企业文化中要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信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与信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能得到周围的支持和帮助。今后,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技术的竞争以外,还要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者的心,谁就能占据市场,谁就能不断扩大经营效益,获得更大的发展。
篇6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复杂概念,它是由企业的外显文化和内隐文化构成。外显指文化设施、文化教育、技术培训和联谊活动;内隐指为达到总目标而一贯倡导、逐步形成、不断充实,并为全体成员自觉遵循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工作态度、行为取向和生活观念,以及由这些因素融会、凝聚而成的整体风貌或称企业精神。
二、油田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纵观油田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油田的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理解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油田的企业文化建设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1、认识不高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油田有的同志对油田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理解不透,存在思想认识上不重视,制度不完善,政策上不到位的现象。有的同志割裂油田企业文化建设的连续性,以自我为中心,另起炉灶,另搞一套。有的认为企业文化是喊在嘴上的口号、贴在墙上的标语、写在本上的条条,是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有的认为企业文化无非就是企业的各项业余活动,如唱歌、跳舞、体育比赛、编编厂歌、设计标志等。这些认识都是只看到了企业文化的形式,而没有看到企业文化的本质。
2、职责不明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领导者自己根据经营目标而确定的一种经营管理思想,并且把它贯穿于整个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没有领导者的身体力行,企业文化是不可能培育起来的。油田不少单位虽然也制定了规划,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把企业文化建设看作政工部门的事情,把责任落实到政工部门头上。单位的经营管理理念也不是由企业领导者首先提出的,而是由政工部门提出来并直接负责的,因而它并没有成为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和经营者自觉的管理行为。
3、筹划不周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周密部署,长远规划,区分轻重缓急,逐步展开,配套建设。但油田不少单位面对浩瀚的参考资料,面对专家们五花八门的见解,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无从下手,企业文化真正成了看上去很美、说起来很甜、做起来很难的东西。有的单位缺乏周密规划,等着局里具体的安排部署,工作缺少主观能动性;有的不分主次,四面出击;有的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等等。中外知名企业的经验表明,企业文化建设应该遵循基本的规律,立足企业实际,符合企业定位,有计划、有步骤地稳妥推进。
三、油田企业现代企业文化的经营策略
1、企业价值观的统一
价值观是以企业为主体的价值取向,是企业推崇的基本信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基石。它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各种决策行为,关系到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公司文化管理目标的实现。油田企业含有多种行业,把它打造为紧密型的联合体,就必须有一个共同认可遵循的企业价值观。面对新形势,如何提炼、树立共同的价值观,是确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的本质要求,是企业员工奋斗的信心和动力之源,也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着力点的精髓所在。充分展示“以观念更新推动理念创新”的核心原则。我们要根据现代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特点,注意塑造和调整价值观,使之适应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带来公司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指导思想由“以原油产量为中心”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转变;管理机制由“传统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运作方式由计划调节向市场导向转变。构筑起“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的企业发展战略,提出“资源探明率最大、油田采收率最高、整体经济效益最优、员工队伍素质最好”的奋斗目标,构建起公司价值观的格局。
2、企业精神的培育
企业精神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长期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一种先进群体意识。它对企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引导力和约束力。我们必须切合实际培育体现时代要求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精神。我们要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大讨论”,内部征集等活动,进一步明确我们的目标追求,丰富拓展我们已有的企业精神。要注重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倡导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又要注重时代特色的赋予,倡导员工之间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还要注重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倡导员工“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注重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承担的社会责任,关心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把企业的利润回报社会的奉献精神。我们要通过采取领导者的身体力行、大力倡导,选树模范人物进行典型示范,进行共同理想教育、形势教育、集体主义精神和会战优良传统教育,利用各种宣传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开展各种各样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进行渗透熏陶等,从而使全体员工真正领会和理解企业精神的内涵,成为全体员工自觉的群体意识,真正地发挥企业精神的作用。
3、企业管理理念的提升
通过宣传贯彻落实管理理念,营造业绩至上的文化氛围,推进流程再造,加强制度化建设,强化业绩考核,实施“三岗”动态管理。通过宣贯“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先进的组织文化,推进新的管理模式,实施勘探开发一体化,构建作业区管理模式,实行科研项目课题制等新的管理方式。通过宣传干部新形象标准,拓展审计监察领域,整治管理薄弱环节,提升油田管理水平。在公司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文化力越来越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4、企业制度文化的强化
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中的权威因素,它规定着企业文化的整体性质,是企业有组织、有秩序运行的保证。强化油田公司制度文化体系要按照科学性、规范性、鼓励进步的原则。制度内容应准确地适用油田公司的自身实际,既不让员工感到高不可攀,也决不迁就企业现存的某些落后现状。要把“以机制作为保障,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融合为手段,赋予管理制度与文化内涵。”作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完善制度管理体系强调人在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将其融入文本化管理,使以文本为载体的制度文化与理念文化有机结合。在文本管理中凸显人文精神,在企业文化中彰显制度刚性,使油田企业的优良作风在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进中,得到创新和发扬。
当前,油田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观念形态文化已经植根于企业的管理层面和干部职工的行为中。文化的力量已经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但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瞬息万变的环境条件,必须进一步加强油田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创新,以文化力打造竞争力,提升油田核心竞争力,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田春艳:打造特色企业文化 促进企业更好发展――大庆油田第四采油厂企业文化建设掠影[J].石油政工研究,2008(5).
篇7
2.1企业文化创新能在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现代人对生产和消费的要求日趋人性化,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了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只有以人为本,提供科技含量高和人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挖掘新的市场需求,开拓新的市场空间。企业文化创新能够激发员工士气,挖掘人的创造性,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企业文化创新是“以人为本”,注重发挥每一个员工的自主精神,为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员工认可了企业文化就会自觉的以企业文化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自觉维护企业的形象,为企业带来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和新鲜的活力,消费者和企业的合作伙伴也会被企业的文化形象所吸引,信任企业。
2.2企业文化创新能够形成企业各方面的创新力。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基础。没有创新的企业文化就不会有创新的员工队伍、创新的技术和管理、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就会失去社会价值,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企业的文化创新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以现代新型管理思想为基础,树立创造性的思维和观念,逐步把创新意识贯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企业的文化创新既要保持其文化的本质不变,又要结合企业前进和发展的方向,不断创新它的表现形式,增添新的文化内容,不断丰富、升华、创新、提高。企业在深化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应切实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把创新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以企业文化创新为载体推动制度创新,真正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
篇8
1.1时代性特征
每一个时代的社会环境都会不一样,而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企业又必须适应不同的环境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能够根据结合自身及社会发展特点,灵活转变发展策略,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为此,企业文化会有时代烙印,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时代精神。
1.2与企业目标的统一性
企业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及充分体现自身价值为发展目标,而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企业生产及发展的精神支柱。企业文化的建设,目的只有一个——为实现企业目标,故也存在着一定的功利色彩。
1.3个性化特征
每个企业的企业环境都不同,企业之间的差异更是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内涵的不同。因此,企业只有从自身成长实际出发,才能形成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企业文化,使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
2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是管理最高层次的思想领域,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难点。然而,企业文化又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在约束及规范员工行为、提高企业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1导向功能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为企业经营管理指明方向,并为企业制定方针策略策略提供有效依据。一方面,企业文化中有企业重要的价值观,这些观念都是企业在制定管理策略时遵守的原则,故企业文化发挥着价值导向作用。换言之,企业文化的外在体现是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脱离的管理策略都很难获得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对员工有着深远影响,员工的共同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都以企业文化为基准,故企业文化有着明显的行为导向功能。为此,企业在采用管理方式及制定经营策略时,均应保持和企业文化的一致性,使管理策略、员工行为及价值取向保持高度统一,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2塑造企业的品牌形象
企业文化对内体现的是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对外则展现着企业的品牌形象。所以,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文化在树立企业形象及扩大企业影响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企业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则容易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有利于发挥企业的品牌效应。一方面,利用文化品牌这一载体,企业能够向市场更好地展现自身价值。现阶段,企业竞争更多的是品牌竞争,而企业文化则是最好的体现。同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产品的企业文化给予更多关注。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起自身的形象,而企业也可借此体现自身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对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消费者信任、促进自身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2.3激励作用
一个企业内部文化氛围及工作环境可通过企业文化体现出来。如果企业文化优秀,则能营造出团结协作、互利互进的氛围,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使其能够共同进退、共同创新,为企业发展贡献最大力量,并在这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比如,大多数企业通常会借助模范人物、先进事迹或优秀员工进行宣传,既能够起到表率作用,又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4提高企业凝聚力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内涵,它能够通过特有方式把全体员工联系起来,使其思想、意识、理念紧密融合,并形成与企业发展相符的共同行为意识,体现出企业的核心价值,从而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在企业的发展中,员工团结永远是企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此,企业只有紧密结合大多数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形成一个团结、互爱、拼搏、凝聚力强的团队,才能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形成一个紧密团结的集体,从而有利于企业凝聚力的进一步提升,为促进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中总结、提炼而形成的,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所以,怎样才能形成和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充分发挥其作用,逐渐成为企业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3.1坚持以人为本
企业职工均属于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追求,但也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在企业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主体作用。为此,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企业应时刻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员工做到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让员工存在归属感、自豪感与成就感,并要形成共同的奋斗目标及价值理念,为促进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2注重对管理机制的完善,实现企业文化的系统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一项复杂、系统性强的工程,是由不同层次的内容共同组成:第一,从精神视角来看,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与灵魂,是整个企业价值与内在精神需求的外在体现;第二,从制度视角来看,企业在规章、道德等准则方面应始终保持和精神层面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第三,从物质文化建设的视角来看,不管是生产经营或是文化设施等其他建设,都必须与精神和制度要求相一致。为此,企业必须与自身实际相结合,立足长远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建立起和自身发展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模式,制定有效的经营管理策略。围绕经营管理策略,可引入企业精神及价值体系,并逐步将企业文化理念向全体员工渗透。
3.3注重对企业文化的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对于企业而言,创新是为了让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实现更宏伟的发展目标,但必须有正确的思想与方法。为此,企业在创新自身文化时,必须始终保持探索精神和求知态度的高度统一,并学会将不同时代的社会内涵进行融合,然后形成独具特色的新企业文化,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
3.4注重对员工企业文化意识的提升
建设企业文化,员工的积极性发挥着重要作用,故必须重视对员工企业文化意识的提升。第一,鼓励员工主动投入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活动中。比如,领导可通过征求员工意见或建议、与员工探讨企业文化等方式,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使其产生参与感与荣誉感,从而能够更好地认同企业文化;第二,注重对人才的培养。现代社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企业只有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比如,积极对员工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及技能培训,提升其文化素养,使其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及对企业的忠诚度,实现个人和企业共同发展的目标;第三,加强和员工的信息交流。比如,企业可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员工对企业行为的态度与看法,并及时整改存在的不足,既有利于企业文化的不断完善,也有利于员工参与积极性的提升。
篇9
2 、约束 (规范) 功能:我们都知道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意识产品。具有非正式的、非强制性。它对职工规范性和约束性体现在企业员工的言行、产品的形象上。当人们处于一个特定的文化氛围中,会干到心里平衡或者满足,因为自身合乎准则的行为受到承认和赞扬。同样,当被否定和不认同时,则会产生失落感和挫折感。因此,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动力,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对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性和自我约束能力产生影响,使员工在工作中拥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3、鼓励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企业运转中,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激励和鼓舞员工。这样的文化氛围下,使员工更努力的发挥个人能力,朝企业目标不断进步。而这种激励作用也正是使企业员工的自我约束能力不断增强和加强企业部门凝聚力的不二选择。
4、潜移默化功能:潜移默化功能又称为辐射功能,作为企业文化的最后一个功能,也是最能体现企业发展好坏的一个标杆。我们都知道一个出色的企业,要通过自己的方方面面展示自己的优势,包括企业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的模式理念及会产生什么样的成果等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优越性并树立良好的企业印象。然而这些方面不是一朝一夕就被认可和肯定的,它是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被熟知和了解,进而扩大自己的影响。这不仅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更是企业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的旗帜。
其次,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企业管理?顾名思义,管理就是指人们通过组织、策划和实践等多种方式达成某种目标的整个过程。而企业管理则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企业管理在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中涉及到方方面面,从项目产品、资金、技术、设备、工艺、作业流程,乃至文化制度、人力资源都包含在内。那一个企业如何把所有的对象都糅合在一起运作。那么,就需要企业管理!那在一个企业中企业文化究竟是如何作用于企业发展的?企业管理人通过经营企业的理念、方式等达成的共识用于教育新成员的一种方式,当这种方式获得员工认可和肯定之后,再将员工的所有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一套完整、具有人文色彩的管理理念,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这也是所谓的企业文化。
1. 企业文化的熏陶是留住企业人才的根本。在当今时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变成人才的竞争。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 “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对企业管理来说,大量优秀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甚至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才能留住人才能? 当然高额的薪资对人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是如果单纯以金钱报酬作为留住人才的尺码,对员工来说,只会没有归属感,如果遇到更高薪资的单位,更会出现 “跳槽”的现象。如果对于公司而言,不能留住人才,那么所谓的人才培训计划、出国学习机会等一系列投资都成了空谈。如此一来,企业员工的能力与技能得不到发展,企业也必将无法创新与突破。
2. 企业的战略布局离不开企业文化。一个企业想要在社会中获得立足之地,那么就需要完整的经营思路、严格的制度规范、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等。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紧张局势,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都在寻求一种新的合作方式和方法调整战略发展模式,使自己在经济全球化中生存和发展。而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在这种全球化的浪潮中,创造出一个稳定、和谐的文化氛围,是企业在这种激烈竞争中寻求到更加可靠的合作伙伴。让企业在机遇与挑战同在中强大。正如迈克尔?波特说,企业文化没有好坏之分,它只是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方法。
篇10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目标在形成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得到企业全体人员所承认并且遵守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管理方式、道德标准、企业哲学等的综合,是企业员工思想与行为的重要依据。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独特性,企业文化和企业产生是不同的,每一企业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氛围、经营理念与企业精神,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二是难交易性,企业文化是整个企业的全体员工所承认,并且是对新成员进行教育的一整套价值体系。三是难模仿性,现代企业在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是能够被模仿的,但是企业文化却是不能被模仿的,主要是因为企业文化具备独特性,属于复杂价值系统。
二、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创新意识缺乏
现代企业在企业文化创建的过程中,应该从企业实际出发,深挖企业文化精髓,并且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断进行完善,并不是将别的优秀企业文化进行简单的照搬,这会让企业文化与别的企业文化呈现趋同化趋势,不利于凸显自己企业的特色,企业文化建设不具备针对性。
(二)实践性差
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与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并能逐渐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群体意识,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是企业从基层员工到高层管理人员共同创造的结果,其主要是来源于企业员工的长期实践。但是现代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将企业文化建设当成是宣传工作来抓,将企业文化等同于简单的口号宣讲,并没有真正去理解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自然在实践之时,便只能事倍功半,耗费人力、物力、财力。
(三)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突击现象
某些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来培育企业文化,而是通过一些相关的企业文化创意机构,在很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企业理念、印制精美的企业文化手册,但是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在员工的心目中企业文化还是一片空白,这对企业文化建设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另外,在某些企业当中还存在着企业未能恰当处理好企业文化建设和生产经营之间的关系,不去认真研究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活动之间的联系,进而失去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意义。从本质上来看,企业文化的形成和企业经济效益提升是相互发生作用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击现象,充分表现出其对企业文化建设和经济效益之间关系,并没有加以认真处理。
三、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的具体策略
(一)企业管理者重视现代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管理者充分重视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这是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首先,应该依靠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尤其在对新招聘的员工进行培训和竞聘的过程中,要将企业文化融合当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需要构建企业文化建设的考核与奖惩机制,让员工深切感受到企业文化建设与自身的经济利益之间有着很大的关系。另外,还要依靠企业的宣传部门,将企业内部发行的报刊、漫画等使用条幅的形式张贴出来,适时宣传企业文化,提升员工对企业文化了解与认可的程度。再次,要充分依靠企业的工会。企业工会可将自身的职能和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有机结合,大力组织开展以企业文化作为主体的多种活动,尽最大力量去维护好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企业的凝聚力,弘扬企业中以人为本的精神,为企业文化建设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最后,要依靠企业中的财务部门,设立和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相关经费,不断加大企业文化硬件方面的建设,为企业文化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二)重视管理上的创新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是需要管理方面的创新,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首先,应该将企业文化建设和经营管理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方面的创新,逐渐形成利于选拔那些素质比较高,懂得企业经营管理与发展的优秀人才,充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岗位之中,积极去营造积极向上、健康进取的企业发展气氛。其次,将企业文化方面的建设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创设健全的规章制度,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定出现代企业发展策略,逐渐巩固与壮大企业的品牌形象,探索企业管理方面的变革与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最后,在现代企业管理之中应该始终坚持人性化的管理原则,人性化的管理是对人性本质与发展重视的管理方式,其不排斥当今科学的管理方法,但是在重视管理方法上要与人本精神相符合,利于人的个性以及全面发展,一般的方法是重视企业员工的存在,积极鼓励员工参与进来,尊重员工大的情感,重视充分培养企业员工的团队精神,积极推动企业员工价值能得以实现。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民主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大力培养企业员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最大程度发挥好企业员工的潜能。
(三)获得员工认可
文化重点是在于其自动整合功能,能潜移默化影响每一个,逐渐成为一种群体性的意识,进而能产生一种整体效应,不断推动企业的顺利发展。企业文化需要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共同的遵守与贯彻。员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其间蕴藏着企业文化的素材,尤其是企业之中的先进人物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方式,更能体现出企业价值观。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让企业的目标与理念等扎根于每一名员工心中,逐渐形成共识,形成一种理念,使其真正能落实到生产中,真正将企业的集体观念与个人力量进行有机结合,才能让员工更好做好其本职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做更大贡献。
(四)将企业文化与其长期发展战略进行有机结合
企业文化是不断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方面的推动力,其决定企业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并对企业具有重要的凝聚与辐射功能。企业文化的发展要坚持长远的建设眼光,按照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目标、经营策略与企业本身所处的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进行充分的结合,再确定企业自身的文化,而不能将企业文化单独分开进行。与此同时,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建设适合企业自身的文化,这样才能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进行支撑与推动,因此,为了避免企业文化建设中出现突击现象,应该将企业文化和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有机结合起来。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来说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企业的全体员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去创造与发展。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诸如创新意识缺乏、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突击现象、实践性差等现象,只要采取企业管理者重视现代企业文化建设、重视管理上的创新、获得员工认可、将企业文化与其长期发展战略进行有机结合等措施,才能创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莉.浅议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0(7):168~170
篇11
港口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分支,有其鲜明的行业特性,其中集中体现为港口资源的有限性、港口生产的专业服务性、港口产品的不可转移性。这些港口特性决定了港口企业必须突破一般企业文化建设的模式,着重于通过港口企业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进行理念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进一步构建现代港口优秀的企业文化。
一、港口企业文化建设新的历史背景
港口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经济运行的命脉,也是国与国、城与城、人与人在经济、文化、商贸往来最大的交流平台。在新的经济条件下,现代港口企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及港口企业运营管理模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都对港口企业文化的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随着现代物流产业链的发展,港口现代物流也发展迅速,尤其是第四方物流的发展使得企业管理过程中更加注重知识、智力、信息和经验的累积,倾向于整合的物流系统以及咨询服务。因此,现代港口企业将花更多精力围绕整个物流链或者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进行协同合作。在战略协作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不同性质、不同产业、不同国度的企业结成联盟,促进了不同企业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二)港口管理体制改革逐渐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发生新的变化
随着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港口企业从原有政企合一的体制下解脱出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营主体和法人实体。原有的企业发展目标、组织形态、产业定位、经营策略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港口企业管理体制的建立,企业的整体战略、组织构架、经营业务、经营策略、区域范围以及产业方向都实现新的战略转型,因此,港口企业文化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也受到重要的影响。
(三)港口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港口企业文化建设面临挑战
加入WTO后,中国的港口进一步加快了开放步伐。越来越多国内外跨国企业、知名公司或民营经济加入到港口建设与经营,这些企业的加盟,形成了港口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而这些不同的投资主体,有着各自特有的企业背景、管理模式、区域文化、组织氛围以及沟通方式,这对现代港口企业文化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多元文化体系下构建适应现代港口企业的优秀文化成为众多港口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目标。
二、港口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新阶段,并成为先进企业增强活力,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港口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一)建设优秀的港口企业文化是港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是企业经营哲学、价值取向、管理理念、道德原则、行为规范等要素的综合体现。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使企业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理念,把精神的力量化为员工的行动,化为企业的管理制度,化为企业的形象与信誉,进而形成企业独特的资源和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合力,并能释放无法估量的能量,极大地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二)港口企业文化建设是加强现代港口企业运营管理的有效途径
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是一种以人为本为主体,以企业精神为核心,以群体行为为基础,以企业管理整体优化为目标的管理学说。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直接目标就是能够有效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促进管理创新,实现企业管理思想、管理人才、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港口企业以优秀的企业文化指导管理实践,一方面,从宏观上把握企业管理的目标和方向。另一方面,从微观上可以通过塑造员工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切实可行的企业制度和道德规范,促进港口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港口企业文化建设是港口改革发展的有力支撑
港口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这其中包括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一系列创新工程。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在企业产权结构、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上进行改革创新,而且还需要企业在精神层面进行文化创新。即在建立符合现代市场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同时,要积极塑造并创新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文化。通过不断加强港口企业文化建设,改造传统企业文化中不合理、过时的价值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法,建立起与时俱进的企业价值观和运营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企业中的文化力量,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实现知识资本运营和运作的新境界,确保港口企业各项改革顺利进行。
三、现代港口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策略
在现代知识经济背景下,加强港口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考虑到现代港口企业面临的外部机遇与挑战,也要全面认识企业自身的内部优势与劣
势,不断提升企业的战略素养,构建起优秀的现代港口企业文化。
(一)强化理念先行,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和鲜明个性的港口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文化一般包括3个层面的内容: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也是企业文化的基本要素,它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是一个组织能否长期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以价值观为核心,创新为动力,知识为基础,事业为共同追求,职业道德、法规、制度为导向的长期发展战略。现代港口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围绕港口产业,构建与整个社会正确价值导向相符合的港口企业价值标准,培育富有时代特征和鲜明个性的港口企业精神,形成“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不断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的竞争力,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和优秀精神文化因素对现代港口制度建设和物质生产的反作用,实现港口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
(二)加强制度建设,形成现代港口企业制度文化的保障体系
积极鼓励和动员全体员工参与港口企业文化的制度建设,为港口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崭新的制度平台。这就需要现代
港口企业一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制定长远规划,注意近期效果,全力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积极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工资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建立员工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以及员工休(疗)养制度等等;二要加强港口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教育广大员工发扬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提高自身服务质量,杜绝行业不正之风,自觉维护港口良好形象;三要定期组织或开展各种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与客户、合作伙伴充分沟通与交流,使员工在轻松的氛围中联络了感
情,增进了相互间的理解和支持;四要建立客户回访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召开货主、客户以及合作伙伴的互动座谈会,提取各方意见,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不断完善港口现代企业制度。
(三)实施行为工程,重塑现代港口企业的行为文化
首先,现代港口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条件,为港口企业员工、广大货主和船东以及有关联检单位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着力搞好港容港貌,建设一个花园式的港区环境。提供港口生产生活一流的服务设备和安全可靠的后勤保障设施,港口员工、广大客户以及合作伙伴营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其次,港口企业要加大对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的投入力度,积极参与社会的公益事业,以生动的事实感染人、打动人,给港口企业赋予浓厚的知识和文化含义,更加提升和丰满港口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品牌内涵,进而使港口企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最后,港口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开发和培养人才,进一步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通过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广大员工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加强广大员工对现代物流、港口运营管理、生产安全知识、工艺流程以及装卸机械常识的认识深度和广度,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鼓励员工树立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培激发广大员工高度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营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氛围和文明健康的环境,培养港口企业员工高度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为现代港口企业文化的建设奠定坚实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张明伟.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中国市场,2007(6).
2、吴志.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塑造[J].中国市场,2007(27).
篇12
Key word:Business management Enterprise culture Soft strength
一、引言
企业管理是通过组织计划人力物力财力以及信息资源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而现代管理论认为人、财、物等管理对象中,以人为中心是现代管理发展最重要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的奇迹飞速崛起;20世纪80年代,亚洲四小龙的腾飞;世界知名品牌的飞速扩展,如惠普、海尔等企业的飞速发展……这些鲜明的例子无一不说明了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备这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多企业管理者虽然对建设企业文化都很重视,但在如何建设方面有些摸不着头脑。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理论学习以及实践经验,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以期能为企业管理者更好的建设合适自己公司发展的企业文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二、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
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之前,企业管理者应根据自身企业发展需要和企业文化的内在规律,对自身现实文化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设计制定目标企业文化,并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加以实施,以便能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文化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密不可分。企业文化的优秀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文化资本的积累以及企业在竞争中是否占据明显优势,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始终从企业发展的核心业务出发,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本行业具有领先地位,以便达成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需根据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步骤,扎实的调研、详细的设计、按部就班的实施以保证企业文化适合自身企业发展。
三、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步骤
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盘点阶段,设计阶段和实施阶段。
(1) 盘点阶段。在盘点企业文化阶段,企业管理者需要组织相关人员对企业现有文化进行一次全面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建设成符合企业自身需要的文化体系。管理者可采取若干等调研方法,然后过综合分析,判断目前企业文化的状况,为下一步企业文化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创业阶段时,管理者需着重对企业的发展目标进行明确定位;而当该企业是一个发展了一段时间时,管理者需要详细了解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而进行合理的企业文化设计。
(2) 计划阶段。企业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包括理念层、制度行为层和器物(符号)层,因此,对企业文化的设计也就包含了这三个层面的设计。在进行此项设计时,需要考虑其内部的一致性和系统性,保证构成一个完美的理念体系;设计出符合自身发展的企业制度、企业风俗以及员工行为规范,有必要时针对企业理念的特点制定一系列独特的管理制度,使企业具有更独特的优势;器物层的设计主要包括标志设计、服装设计、办公用品设计等,其核心是可明确传达企业理念服务,企业管理者须格外注意此项设计以保证企业具有良好的形象,给客户留下很好的印象。
(3) 实施阶段。一般来讲,企业文化的变革与实施需要有导入阶段、变革阶段、制度化阶段和评估总结阶段。经过这四个阶段后,企业把存在的一些问题纠正过来,将优良的传统发扬光大。在导入阶段,企业相关责任人需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和高效的执行机制,并对此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变革阶段,要开展企业文化的设计工作,塑造完整的企业形象出来;管理者完善企业文化制度;最后,在评估总结阶段对实施变革所达成的成果进行检测。
企业文化作为微观的文化氛围,构成了良性的企业内部心理环境,发挥着凝聚、规范、激励和导向作用,有力的影响和制约着企业干部职工损害企业利益和消极怠工的行为。企业管理者应恰当地利用运用心理定势、重视心理强化、利用从众心理、培养认同心理、激发模仿心理、化解挫折心理等等心理机制,具体措施如组织员工参观学习,完善实施奖惩制度,组织员工交流会等,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工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顺利实施。
四、结语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企业管理者应保持持续的热情来进行这次关系企业能在未来激烈竞争中生存下来的重要变革。同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特点,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希望管理者能在详细了解企业自身状况的前提下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符合实际才能促进自身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征顺. 跨文化管理的“跨越”与“超越”[J]. 企业经济, 2007(6)
篇13
1、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体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干、儒释道互补、其他诸子百家为辅为基础形成的一种人伦文化。
2、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不谋而合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子百家及佛家文化在许多方面与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原则是相通的。如儒家尊仁德,道家讲无为而治,法家严赏罚,兵家重谋略,佛家信因果等,都可以给现代企业管理提供借鉴。如儒家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思想,可以指导企业家和员工更好地做人做事。互敬互爱,忠于职守,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竞争合作。
经济大国日本,其企业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儒家思想与日本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相结合的产物。日本企业文化的精粹――“大和精神”,就源于儒家的人本文化。西方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给北京光华德鲁克研究会上讲到,“管理者不能依赖进口。即便是引进,也只是权宜之计,而且也不能大批引进。中国的管理者应该是中国自己培养的,他们深深植根于中国的文化,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
可见,传统文化是现代企业文化的根基。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精粹,建设现代企业文化为现代企业的必然选择。
三、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企业已逐渐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就整体而言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仍不尽人意。主要体现在:
1、企业文化建设处于低层次,表现出急功近利的趋势
企业及企业家的“小我”观念,短视行为,使其企业文化的建设处于低层次、追求单一经济效益的状态。缺乏“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为民族振兴而做企业的“大我”境界。企业价值观的形成、传播处于被动状态。一切以经济为中心,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阻碍了企业文化向更高层次的飞跃。靠智慧赚得“小赢”。
2、企业文化建设重形式轻内涵,收效甚微
有些企业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理解片面。一方面表现为,认为搞文体活动、贴标语、出版报,搞精神文明建设就是企业文化了。当然,这些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员工压力,增强了凝聚力,但是并没与深入人心,没有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员工和企业家的道德问题,重情疏法、见利忘义、腐败堕落的现象依然严峻。另一方面表现为,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管理脱节,其结果是各搞各的,企业文化建设成为无的放矢,意义不大。
3、盲目引进国外先进经验,消化不良
企业文化是美国人在研究日本经济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提出的,之后相关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成为指导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的“圣经”,造就了一大批世界一流企业。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一些企业界的有识之士,大胆引进西方及日本的管理经验。盲目的崇洋媚外,认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舶来品”未经改造,导致消化不良。
4、古为今用,脱离实际
如今,国内弘扬传统文化热情高涨,重新认识到圣贤文化的教化作用原本是好事,但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就是忽略了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的时代性。有一些企业家,一厢情愿地在企业推行传统文化教育,完全复古,显然是与现代企业、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
四、传统文化精粹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借鉴
1、弘扬创新文化,谋求企业长远发展
《易经》开篇就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君子处世,应该像天一样,坚强刚毅,奋发有为,永不停息;《易经》还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指事物处于穷尽局面则必须变革,变革后才会通达,通达就能长久。这句话强调事物的动态的、发展的,重视事物的新生、更新,主张积极变革;《礼记》中提出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则从动态的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这些思想成为历朝历代人们变法图强、力主创新的理论依据。
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和动力源泉。企业要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培育有利于创造型人才成长的企业文化。首先,企业必须构建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给创新者以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其次,要营造民主宽容的氛围,鼓励探索,接纳挑战,宽容失败。让创新意识成为员工的价值取向,让创新行为成为
习惯。
2、弘扬仁爱精神,打造战无不胜的企业团队
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仁”,“以人为本”是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重视人的现实生活状况和心灵的慰藉。对于企业,可以借鉴儒家的“仁爱”思想作为企业领导和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通过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实现对内强化团队凝聚力。领导与员工之间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能单纯把员工当作赚钱的工具。领导者实行仁爱管理,从物质和精神等多方面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爱护员工、尊重员工,激发员工的责任心和自豪感,让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员工与员工之间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员工之间相互关心,才能精诚合作。“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企业战无不胜。
3、弘扬传统诚信文化,让企业流淌道德的血液
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的诚信,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到了儒家那里,“信”成为经世致用的道德规范。治国做人,都离不开“信”:“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民无信不立”、“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孟子继承了孔子关于“信”的基本思想,并进一步把“朋友有信”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并列为“五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评价的基本标准和伦常规范。荀子也把是否有“信”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道德标准。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在许多方面都各有主张。但不论是那一个学派,对诚信都是持肯定态度的。我国历代商人都尊崇“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以义求财”、“欲而不贪”的基本道德。
以传统诚信为本的伦理规范与当代市场经济中信誉至上的原则是相通的。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讲信用,重信誉,是其根本要求。在商品经济时代,有些商人见利忘义,道德沦丧。做假账、夸大宣传、“地沟油”、“毒奶粉”等让那些黑心的企业名誉扫地,永难翻身。诚信,就是要让企业流淌道德的血液。
诚实守信价值观的弘扬,有利于培养和形成人们的信用意识,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良性运转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4、弘扬传统“和合”文化,追求和谐发展
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在先秦时期,和合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到了春秋末年,孔子更是把它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强调“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等,中国古代先哲们通过对天地自然、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和合现象作大量观察和探索,提出了和合的概念,对和合现象作本质的概括。所谓和合的和,指和谐、和平;合,指融合、合作。二者连起来是指在承认“不同”事物之矛盾、差异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各个事物取长补短,达到最佳组合,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西方国家在市场经济初期的“大鱼吃小鱼”似的残酷竞争中碰壁了,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于是“竞争合作”、“合作竞争”等概念应运而生。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提出了“和气生财,合作制胜”的企业和合文化
思想。
和合文化是调节人的内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良药”,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文化源泉。现代企业要弘扬和合精神,选择“和气生财,合作制胜,和谐共生”道路,才能真正做到“双赢”,并成为“环境友好”型企业。内部员工之间要和睦、企业与客户之间要和气、企业与企业之间要合作、企业与环境之间要和谐。在具体管理活动中,采取“多元化”、“差异化”战略,避免你死我活的竞争,力求把蛋糕做大,实现“双赢”;牢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恩并回馈消费者;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五、借鉴传统文化构建现代企业文化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对传统文化应采取“扬弃”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演化,在历史长河中巨浪淘沙,不可避免有陈旧过时,甚至是文化糟粕。在建设现代企业文化时,首先要区分其中的积极和消极的因素,不能全盘复古;其次,中国的传统文化多为哲理,在指导现代企业管理实践时,必须将其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再次,在建设现代企业文化时,还要引进西方先进的企业文化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古今中外兼收并蓄,有机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