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牛郎织女教学设计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篇1

2.教学重难点:①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特点,体会牛郎和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懂得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精神。②了解王母娘娘为什么要拆散牛郎与织女,感受封建礼制的残酷。

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4.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我们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而“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现在七夕节已演变为中国的情人节。谁知道七夕节的来历?

牛郎织女》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这个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千古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这篇课文。

2)学习课文

(1)了解牛郎与织女的结婚过程。

①我们中国是一个讲究礼教的国家,规矩特别多。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那么古人吃饭、睡觉有什么规矩?谁能用《三字经》中的句子回答。古时候的人结婚有什么规矩吗?

我们经常在看古装电视剧时听到这样一句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出示课件: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这8个字是什么意思?

今天,就让我们现代人穿越时空来看看牛郎与织女的故事,他们的婚姻合乎当时的礼教吗?

②在牛郎与织女的爱情故事中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吗?如果说有媒人,那么又是谁充当了媒人的角色?读了课文大家都知道老牛是一头神牛。你们怎么知道老牛是一头神牛的?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具体的依据。

③老牛在牛郎与织女的爱情故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让老牛来给他们当媒人,那么该怎样来介绍牛郎与织女呢?下面请大家分小组合作学习,分别研究牛郎与织女的情况。三分钟后请大家充当一下媒人,听听你是怎样介绍牛郎与织女的。A.学生介绍牛郎。B.学生介绍织女。

老牛只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牛郎和织女是否愿意走到一起,还要看他们的意愿。

出示课件:牛郎和织女在树林里相识了。交谈中,牛郎明白了织女的身份,织女也知道了牛郎的遭遇。织女见牛郎心眼儿好,又能吃苦,便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读一读,谈谈感受。

小结:这是一个自由恋爱的过程,二人由相识、相知再到相爱。

④在老牛的撮合之下,牛郎与织女结婚了。(板书:结婚)他们婚后的生活怎样?

出示课件: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两个人辛勤劳动,日子过得挺美满。转眼间,三个年头过去了,他们有了一儿一女。

用一个词语形容他们的生活。他们靠劳动过上了快乐、幸福的生活。但是,他们的幸福生活能长长久久吗?

(2)牛郎与织女幸福的家被王母娘娘拆散

①《沉香救母》的故事大家都熟悉,那么为什么三圣母和刘彦昌的爱情为什么会受到王母娘娘的迫害呢?天上有天上的规矩,仙人是不能与凡人结婚的,妖精就更不可能了。你们知道的神话故事中有哪些爱情故事是不被允许的,谁能来举个例子。

②指名读第8自然段,了解王母娘娘有什么样的反应?

出示课件:再说天上,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嫁人间,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王母娘娘非常生气?

③她又是怎么做的呢?自由阅读第9、10自然段。 这段话主要是什么描写?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尽管有老牛的帮助,牛郎带着孩子,披着牛皮去追织女,但作为凡人的他们又怎能斗得过法力无边的王母娘娘?结果如何呢?由于牛郎和织女的私自结婚,不合当时的礼教,王母娘娘不顾织女孩子幼小,狠心拆散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对恩爱的夫妻,让学生感受到封建专制的残暴。

④出示课件。老师讲述,认识牛郎星和织女星 。天长地久,牛郎和织女化作了星座。《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诗这样描写了织女对牛郎的思念: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试根据诗句想象牛郎与织女在银河边相望的情景。

小结:牛郎与织女这对恩爱夫妻被王母娘娘生生拆散,令人同情。虽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有情人难成眷属。

(3)鹊桥相会

①由于牛郎和织女毫不屈服,王母娘娘拿他们也没办法,后来让他们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相见一次。这就有了今天的“七夕节”。

②七月初七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他们会说些什么?试想象后将他们相见的场面写下来。

同学组内交流后推荐优秀的作品读一读并评价。正是由于传说牛郎与织女七夕相会,因此在七夕节这天还有些风俗流传下来。同学们知道七夕这一天有什么风俗吗?

③对于牛郎织女他们坚贞不屈的爱情,词人秦观在词《鹊桥仙》中就给予了赞扬: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出示课件: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5.总结

1)现在我们生活在21世纪,科学战胜了愚昧。根据19世纪以来天文观测及测算结果,牛郎星距我们有16光年,织女星距离我们26光年,两星之间相距16光年,即使牛郎给织女打个电话,织女也要等到16年后才能听到牛郎的声音。因此他们每年的”七夕相会”是根本不能发生的,但是这个动人的故事却一代又一代在人们的话语中流传下来。她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声?

2)我们衷心地祝愿天下有情人能终成眷属。借用大词人苏轼的一句词来祝福他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作业

篇2

②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③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④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①有感情地朗读。

②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投影仪、录音机、磁带(提琴曲《梁祝》、钢琴曲《星空》)

学生:了解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有条件的查阅这两首诗的创作背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天上的街市》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群星璀璨,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今天,我们跟随着著名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步人《天上的街市》,感受诗人所追求的那份美丽,那份新奇。

朗读课文,先从整体上了解诗歌内容

①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并出示投影(朗读节奏与重音),播放背景音乐:提琴曲《梁祝》部分,创设一种美好的情境。(也可以播放课文录音带)

②学生按投影提示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a.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写想像的?

b.请你概括出诗人所想像的内容及想像过程。

③全班讨论以上两个问题。

因为这两个问题都比较简单,所以很快老师可以明确:

a.第一节是写实的,第二~四节是写想像的。

b.诗人想像了牛郎织女在天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想像过程(板书):

街灯

}天上的美丽街市一街市上陈列的珍奇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明星

探究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品味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①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转入全班讨论。

a.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b.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像,要对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c.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

这个环节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主题。讨论时老师可以通过提示帮助学生,如讨论为什么要对传统的神话故事情节加以改动时,可让学生想,神话中的牛郎织女被分隔天河两岸不得相聚的悲剧是谁造成的?王母娘娘为什么硬要拆散他们?王母娘娘象征的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很自然地让学生了解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了。

结合小组代表的发

言,教师可以明确:

a.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而在诗歌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很富足;“闲游’’表现了牛郎织女生活的自在、舒适、幸福;“浅浅的”说明了牛郎织女可以自由地往来,已经不是神话传说中的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见一次:“那朵流星”中,“朵”字常用于花,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的生活像花朵一样美好。

b.上世纪初,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黑暗之中,呼唤人们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但运动结束后中国依然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仍然没有到来,许多人因此感到绝望无助,但是诗人没有因此而放弃希望。他改写了神话,想像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他对理想的向往和执著的追求。

c.诗中的“定然”、“定”表现的明明是想像的内容,却用断定的语气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使读者受到感染和鼓舞。

另外,在讨论中也可以穿插介绍一下郭沫若的生平及1921年前后的时代背景,但是要简略,不能涉及得过多过深。

②有感情地集体朗读诗歌,注意声音不要太高,语气舒缓,要带出轻松神往之意。

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及风格,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手法

①引导学生讨论:可不可以删去第一小节的街灯和明星而直接想像天上的生活?为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让学生明确这首诗运用了联想与想像的手法。如,第一小节运用了联想的手法,诗人看到“远远的街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很像天上的星星,就自然而然地把街灯与明星联系起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这就是联想,这种联想既描绘出迷人的夜景,又暗示出了对现实的不满,对光明的追求,把内容由人间转到天上,为下文展开想像打下了基础。

第二~四小节,诗人描绘天上街市的美丽,街市上陈列物品的珍奇和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走的幸福,都是诗人想像出来的。这种想像,又是以在人间看到的街灯、明星为基础的。人间天上,亦真亦幻,折射出作者美好的人生理想与追求,体现了诗作的浪漫主义风格。

以上内容,学生讨论时可能说不全面,教师可以提示,要帮助学生明白产生联想要有一定的基础,要有可以产生联想的那个相接点,而想像则是以现实情景和现实生活为基础的。

②学生讨论:举例说说,这首诗的语言好在哪里?

学生可以从任意角度说,如,a.诗句押韵、和谐。例如第一小节的韵脚“星”、“灯”;b.用词准确。例“珍奇”、“浅浅的”;c.语气亲切。例“我想”、“你看”;d.表达信心很坚定。例“定”、“定然”。不要对学生多限制,也不要要求多么理论化,学生能结合诗歌把体会说出来就行了。

学生自由背诵课文

小结

诗人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用优美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

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背诵一遍这首诗,感受诗人的美好情怀吧。

布置作业

①背诵这首诗,会默写。

②发挥想像,将这首诗改写成散文,要注意具体情节的描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静夜》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与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遨游仙境。今天,我们再面对月光淡淡的《静夜》,看看它能引起你多少美妙的遐思,使你产生多少奇瑰的想像。

朗读课文

①教师范读,可配背景音乐:钢琴曲《星空》,并投影出示朗读节奏、重音。

学生边听边注意老师朗读的声音的大小,速度的快慢,节奏的强弱和语气的轻松舒缓。

②学生模仿,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再集体朗读。

探究学习

①讨论,理解内容与写法。

a.这首诗哪部分写实?哪部分想像?写实与想像部分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

b.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

c.这首诗的结构与《天上的街市》有哪些异同?

d.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通过讨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

a.诗的第一小节描绘了静谧的夜景,属写实;第二小节属想像。无论写实还是想像都突出了夜晚的“静”。

b.第二小节开头的劈头一问“天河何处”,结束了第一小节的写景思路,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引向了广袤宇宙,又以“远远的海雾模糊”收拢读者放飞的心神。叫咱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写出诗人的想像已经像脱缰的野马穿过茫茫海雾,想像着有“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留下串串珠泪……多么奇瑰的想像。第一节的景物描写,是想像的基础,而没有了第二节的想像,第一节的景便没有活力,没有生气。有了第二节的想像,才使看似平淡无奇的景变得空灵、美丽。

c.两首诗的结构大致相同,都是先写景,以写景为基础,再展开想像。不同的是《天上的街市》在写景部分由“街灯”、“明星”的联想把读者的视线由人间转到天上,为第二小节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做了铺垫。而《静夜》则是靠第二小节的“天河何处”结束写景,转而想像的。

d.第4小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可重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如喜欢第一小节的诗句,可扣住写景的细腻形象,像“笼罩”一词,写出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淡淡的月光下,朦胧而又神秘。“漏出了几点疏星”的“漏”,写出了淡淡月光照耀下的团团白云,而白云之间的空隙里,有隐约可见的闪烁的几颗星星。如喜欢第二小节的诗句“天河何处”,则可以抓住诗人跳动的思绪,由普通的乡间夜景一下子把读者的思绪带到了广袤的宇宙之中,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但紧接的“远远的海雾模糊”又把读者刚刚放飞的心绪往回收拢,模糊的海雾中有什么?使人想到什么?自然引出下文。而喜欢后两句的则又可以把思维转换到想像的角度,为什么流珠?喜极而泣?伤心落泪?抑或无穷思念?……想像的精妙自不待言。

②指导学生练习,学习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

a.发挥联想与想像,续写句子。

牵牛花开放了……

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

这个练习很简单,是学生学习联想和想像手法的基础性练习,学生说的答案合理即可。

b.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轻柔地、舒缓地、带点神秘味的反复朗读最后两句,再讨论翻译“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的想像世界。可让学生对鲛人做合理的推想,也可以选择《天上的街市》中的想像部分,用自己的话加以描绘。

这个练习也属于开放性的,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说,互相补充,培养学生联想与想像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总结课文

①让学生反复朗读,当堂背诵。

②教师小结。

“鲛人在岸,对月流珠”的故事,激发了我们多么精妙的幻想。它启示我们,多关注身边的生活,热爱生活吧,你会发现生活是多么美好!

布置作业

①熟练背诵两首诗,会默写。

篇3

一、教师应潜心教学设计

语文学科以教材的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重在学习教材“怎么说”,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具体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培养读写听说等语言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应潜心教学设计,不仅要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还要关注教材为什么要用这些词句、这种语气来表情达意。如:苏教版六上《牛郎织女》一文,可以尝试进行以下的教学设计:我们读到的《牛郎织女》是以第三者讲述的形式来写的,请你选择牛郎、织女、王母娘娘等其中一个角色,来重新写写这个故事。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通过角色转换,将原本独立于教材内容之外的学生顺利带入课文情境之中,并运用自己已有的语文能力来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用心去寻找教材中可以进行语言文字实践训练的突破点进行教学设计,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学语文的激情,落实以语言文字运用为主线的教学理念。

二、教师应重视语文活动

要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我们还可以通过设计实践性的语文活动来达成。例如高年级的习作训练中有“学会写说明性文章”的要求,要真正落实“以运用语言文字为主线”这一理念,可以设计一个“怎样写好说明文”的语文活动,活动分为以下几个板块:

1.调查访问,探寻说明之物。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观察和调查。比如老年人对一些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有需求,但厂家提供的说明书往往是一本厚厚的、专业性较强的小册子,适用性不强,教师可以此作为切入点指导学生写作。如果把这个来自生活实践的问题作为说明文的选材,学生会把写作文作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进行,从而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学习范例,追求说明之法。

基于这样一个来自生活的任务驱动,我们可从生活中寻找优秀的说明范例。比如“苹果”手机说明书,我们可以把这份来自生活的实用“教材”提供给学生,让他们找出说明书中值得借鉴的部分,并着手来写家电使用说明书。

3.回归生活,验证说明之效。

篇4

陈良付

教学目标

1.会写“簸、涯、莺”三个生字。反复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了解诗的意思,培养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欣赏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

2.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句描绘的景色。

3.体会诗人当时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浪淘沙》,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感受古诗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刚才老师播放的是有关黄河的图片,欣赏了这组图片,你能想到哪些词语?你还知道哪些与黄河有关的诗句?

2.这节课,我们跟随着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一起到黄河边上,去听听黄河的涛声,去看看黄河的气势。

二、回顾学法,自主学习

1.在学古诗之前,请同学来回顾一下古诗的学习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诵古诗——明诗意——品意境——悟感情

2.自学提纲

(1)“浪淘沙”怎样理解?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

(2)将古诗读正确、流利。

(3)理解词语:①九曲:②簸:③天涯:④直上:

(4)结合重点词语说说古诗大意。

三、合作探究,全班交流

(一)解题意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浪淘:波浪淘洗。题目的意思是大浪淘沙。刘禹锡的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是其中的一首。

(二)知作者

刘禹锡(772年-842年),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晚年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他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浪淘沙九首》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三)诵古诗

1.指名朗读古诗。

2.示范朗读。

3.指导朗读节奏。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5.齐读。

(四)明诗意

1.自读古诗,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和同桌交流。

①九曲:弯曲,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样子。

②浪涛风簸:波浪滔天,大风颠动。

③天涯:天边。

④直上:一直到达。

2.逐句交流诗意。

3.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弯弯曲曲的黄河汹涌奔腾,挟来万里泥沙,大浪翻涌,狂风怒吼,仿佛来自天涯。如今可以沿着黄河直上九天银河,一起走进牛郎织女的家。)

4.齐读。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五)品意境

1.出示图片,结合1、2两句谈感悟。指导朗读,读出黄河九曲绵长的曲折和裹挟泥沙汹涌奔腾的气势。(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

2.出示图片,结合3、4两句谈感悟。指导朗读,读出诗人逆流而上、一往无前、直冲霄汉的豪迈气概。(诗人欲上九霄的气概)

(六)悟诗情

1.这首诗前两句歌咏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后两句诗人有景色联想到黄河与天河相通的典故,又联系自己的处境,进而驰骋想象。他想到了谁?为什么?

2.交流。牵牛织女是神话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两个人。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在鹊桥上相会一次。表达了人民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作者以此寄托了对宁静的田园生活的憧憬。表现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四、拓展延伸

1.学习《浪淘沙》(其二)

2.总结积累: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浪淘沙》,感受到诗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古人用他们的双脚踏遍了祖国山川河流,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写下无数千古不朽的名篇。课后请大家再收集有关描写黄河的古诗,读一读,去领略中华民族特有的古诗古韵吧!

板书设计

浪淘沙

篇5

语言艺术是用文学作品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人们通常把它叫做文学。与其他类型的艺术相比较,文学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有其鲜明的特色。文学作品的语言要有形象性、音乐性、情感性。文学形式主要有诗歌、散文、小说等。诗歌语言精炼、准确、优美,有节奏、有韵律,富于音乐美,行列结构上的结构美。生物界是五颜六色、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生物学是科学性、思维性、趣味性、创造性、实用性为一体的科学。将语言艺术整合到生物学中,能使生物学焕发出新的生机。

2.运用小说式语言创设高中生物学教学情境的途径

用小说的语言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微观的世界的染色体赋予生命力,将其情感化,可以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通过对的类比,能够从深层次来理解减数分裂本质。只有研究了减数分裂的真正过程,才能对其做艺术的加工。

例如,减数分裂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属于生物模块2“遗传与进化”之“2.1 遗传的细胞基础”的内容,要求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并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地位相当重要,是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的基础,是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1合理引导,激发创作。

在教学设计之前教师要了解教学任务,了解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减数分裂》中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减数分裂?减什么数?减了多少?在什么时候减去的?接下来,引导大家看书本的图片,一起来讲故事。

指导语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请看书本的“哺乳动物的形成过程图解”,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哺乳动物的形成过程吗?如果将这个过程看成电视剧的话,剧名叫什么好?分几集?师生始终互动,参与讨论。

2.2 科学比喻,精心创作。

减数分裂的核心是同源染色体的运动行为,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牛郎织女》有异曲同工之处。

根据戏剧的要素分析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情节。学生将故事总结如下:

时间:从原始生殖细胞到成熟的生殖细胞。

地点:里的曲细精管。

人物:染色体,特别是同源染色体。

情节:这是一部凄美的爱情神话故事,比《牛郎织女》还惨的爱情悲剧。

[分组讨论]

第一组的同学先发言:“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地方叫做‘’。在‘’县,有个美丽的村庄,叫做‘曲细精管’。村子里有两个‘人’,确切地说是两个染色体,小红和小黄。他们是天生的一对,地设的一双。他们从小生活在一起,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在此,我打断了同学的发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小红和小黄是一对恋人,一般地说,两者应该具备如下特征:一个是男性,一个是女性;年龄身材等条件能够般配;两者要相爱。对吧?”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同源染色体的概念: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态大小一般相同;能够两两配对。

请第二小组的代表将这故事继续: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小红和小黄也日渐长大成人。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或者说:‘那个少男不钟情?那个少女不怀春?’一天,小红和小黄相约来到小河边,花前月下,甜言蜜语。”

到此,可以进行对“联会”的概念学习了。

我问:“按照现代的说法,小红和小黄的行为叫做什么?”

学生笑着回答:“约会,或者幽会。”

“但小红和小黄是染色体,不是人,他们俩是同源染色体,它们之间两两配对叫做联会。”使学生的思路回归生物学知识,掌握了联会的科学概念。

这时,我巩固式的提问:“发生联会的时期是什么时期?”

“一定是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生答。

第三组的同学代表将故事继续:“他们谈婚论嫁,准备成家。”

我问学生:“他们成的家有几条染色单体呀?”(回忆旧知识,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均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学生齐声回答:“四条。”

我说:“对,四条。联会后的同源染色体,就叫做‘四分体’。”

我拿出左手,大拇指扣在掌心,手背朝向学生,问:“几个手指头?”

学生笑答:“四个。”

“这就是一个四分体。”我解释。

我激发:“请大家发挥想象力,如何用手指更加确切地表示四分体。”

我提示:“手指离合有讲究的。”

一位学生举手回答:“将中指和无名指分开,小指和无名指并拢,食指和中指并拢。”

“大家一起来解释一下吧。”我要求。

讨论的结果是:并拢的两个手指代表姐妹染色单体,中指和无名指大小接近,更能代表同源染色体。小指和食指的大小不代表染色体的大小。

小结时,我了出示四分体的手型,连续问了5个问题:“一个四分体有几对同源染色体?几个染色体?几个染色单体?几个DNA分子?有四分体出现的时期,一定是减数分裂第一分裂的那一时期?”

让故事继续:“刚才话说小红和小黄谈婚论嫁,成了一个名叫‘四分体’的四‘口’之家。这事情传到了‘王母娘娘’的耳朵。织女在人间成家立业,儿女私情,犯了天规。‘王母娘娘’派了天兵天将,带着绳索――纺锤丝,分别绑在小红和小黄的腰间。他们被带到了赤道板附近(牛郎和织女被带到银河边)。”

我个别提问:“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示属于何种类型分裂的何种时期?”

学生答:“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中期。”

“同学们,接下来的情节将会示怎样?”我问。

根据书本知识,学生说:“美好的生活即将结束,一出悲剧即将开演。”

第四小组的同学接着说:“天兵天将用纺锤丝拉着小红和小黄将他们拉向细胞的两级。小红和小黄只有挥挥手,再见!……BYE……BYE……两个人的身体虽然被分开,心却还在一起。”

这时我用身体表演着同源染色体分开时候的状态,四肢朝着对方,弯着腰身。

我补充:“他们比牛郎织女还惨,牛郎织女每年七月初七还有一次见面的机会,而小红和小黄分开以后分别今入了两个世界(两个细胞),永远不能相见。”

小结:“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的复制,形成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联会、四分体等时期,同源染色体分开,细胞分裂,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第五组的同学说:“当小红和小黄分开以后,小红整日在思念着她心中的那个他。还好的是,小红还有一个卵生姐妹生活在一起,两姐妹相依为命。王母娘娘也真是坏,看到小红还有姐妹相依为命,日子过得还太好了,没有受到更严厉的惩罚。再次下令将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小红的两姐妹也被拆散了,分别进入到两个细胞中去。”这样轻松的气氛下,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很快的学习和掌握。

3.结论与讨论

学生的潜在创造力是很强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使得对减数分裂的比拟更加贴切,更加准确,更加生动,让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思想产生碰撞,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合理的交流,让学生和教师享受更多的课堂生成。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教师的备课无论怎么完美,有时也比不上全班同学的集体的智慧。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促进课堂的生成是集体学习特有的优势,是个别学习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学生不再知识是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而是课堂上很有潜力的课程资源。

但艺术的加工的度要把握好,要适可而止。生物学毕竟适一门科学,科学要讲究准确性、科学性。而艺术则不同,为了达到艺术效果,可以适当地夸张或者加工。因此,用艺术化的手段来对生物学的某些科学的现象进行描述的时候,要注意准确性和科学性。用艺术的手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当学习者已经理解了或者掌握科学的本质的时候,要用恰当的方式,将所学生物学知识去艺术化,还原其本来科学面目,用科学的语言再次描述所学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周远清.挑战重理轻文,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2,(1):11-12.

[2]王翠微.让人文回归初中生物教育[D]:[硕士学位论文].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4.

[3]何齐宗.教育原理与艺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92.

[4]引自长春工业大学张德江校长在迎校庆艺术学院作品展暨服装表演晚会上的开幕词.省略ut.省略 /bmgz/ys/yskxxq.htm.

[5]胡天君.科学・艺术・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4,(4):20-21.

篇6

课内学习为表演,课前预习当课上,课外自习当课讲,加上教师的备课、学案和导学案的设计,耗时耗功,加重了师生的工作量与学习负担,何谈高效?

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改革中,如果把语文课搞成一个普遍的课堂模式,那就脱离了语文学习的正确轨道,语文的学养性、人文性、情意性的丰厚内涵也就无法显现出来。教的做作,学的虚假,必然影响语文的教学效率。

就实际观察来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1.脱离文本。一教师在执教《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奇怪现象,他从网上搜集了大量的激光图片图片加以展示,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诱导到了对北极南极气象特点探究的议题上,使得教学方向大为偏离,弄巧成拙。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交流;又要给学生扩散思维,放飞想象,张扬个性的机会,使得课堂充满互动生成的活力。信息技术是个好帮手,但不可无原则、无节制的滥用,它和传统教具一样,只是一个手段,一个媒介而已。语文教学的重心,应该是语言文字的诵读、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等,而不是花哨的演戏。

2.随意拓展。阅读教学,能够体现一个语文教师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本着感染学生情感、培养学生语言的目的,我们可以令阅读教学丰富多彩,呈现多态模式。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实际教学中个别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一位教师教学《天上的街市》一课,总结全文时问学生:你觉得天上的街市上除了牛郎织女,还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孙悟空,当了齐天大圣,成了天宫的主人。”

“许仙和白娘子,打死了法海,他们到了天宫。”

“丑小鸭,变成了黑天鹅,飞到了天上。”

“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没有被冻死,跟着祖母飞到了天堂。”

……甚至还有人答一些游戏中的帅哥美女之类,丧失了拓展的意义,走入了误区。

如让孩子说说“假如牛郎织女生活在今天,他们会有怎样的想法?”就有可能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深化与提升对问题本身的探究,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文情文理的一致性。

3.泛化个感悟和体验。在什么前提下、在什么时候、怎样让学生感悟与体验,很多老师缺少耐心的推敲和细致的设计,在实践操作上极易走向形式化与简单化。比如有教师在教学《赵普》一文时,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让其他学生听后回答,“本文将了关于赵普的那些故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怎样向他学习什么?”学生把有些词句还没有读准确通顺,何谈感悟与体验?

时下,教师被要求剔除“泛读、讲解、品析”,要求采用“自主阅读、整体感知、合作探究、个性体验”等。殊不知,深入阅读文本,是悟与体验的前提与基础。不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好,就不能通过语言来认识事物之间、人物之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要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必须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一遍又一遍地读书消化,一次又一次地分析概括,然后才有独特的、有见地的感悟。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借助与教师的引导和示范,讲解与评析,否则,学生是很难在一节课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条有理的把握的。

在学校,教师每天都在课堂上生活,学生的时光也大都在课堂上度过。新课改呼唤“新课堂”。我们要通过构建语文“新课堂”,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

1.要凸显师生的主体地位。课堂的构成,除了学生,还有老师,都是生命成长的共同体。在一堂课中,只有师生双边协调活动,才能构成课堂的生命场。厚此薄彼,忽略教师的主体地位,只会害人害己,受害的最终使学生。

2.要重视是抓纲务本。语文教学着力点应放在课本上。要深入文本,探求真伪,学习知识,启迪智慧,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协调发展。唯有吃透教材,才能设计出好的教学过程;唯有吃透教材,课堂上才能关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唯有吃透教材,教师才能应对学生各种疑难问题;唯有吃透教材,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突显风格。就目前的现状来说:既要重视教师间的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也要重视教师个人的孜孜以求的探索钻研。

3.要重视教师的情感感染。语文课本是情的载体,浓浓的亲情血浓于水,无私的友情胜于手足,热爱祖国之情至高无上。我们要发掘语文素材的情感蕴含,也要要发挥语文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用适当的感情个性化的解读文本,用激情引导学生丰富情感,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体验,外显于他的言行举止,用语言、用表情,用眼神传递给学生,展示一个内心丰富的自我,感染学生融入文本之中,得到生命的启迪。

篇7

首先是听读。语文教师可以借用音像设备等让学生听课文。如:在教《木兰诗》的时候,让学生听古筝配乐的课文朗诵,在古典音乐或舒缓或明快的节奏中,在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有的同学竟然情不自禁地摇头晃脑小声跟读起来,听朗读、品情感的气氛和情绪被调动起来了。

其次是范读。语文教师好的范读对学生学会入情入境地朗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学生会受到感染并学会诵读的方法。如:在教的《七律·》时,朗诵时运用高亢激昂的语调、充满信心的语气,注意词语的重读,并配合肢体语言(例如读到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时,手握拳头表示必胜的信念)。学生不禁为之心动,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情感体验。

最后是自读。学生的自主朗读最为关键。通过听读和范读,学生有了朗读的范本,领悟了朗读的要点,自读就是自我体验了。只有让学生读之于口、闻之于耳、感之于心,才能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激情,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进而获得知识。当然学生朗读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应该是一个反复体味、渐入佳境的过程,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诵中,学会把语言文字演绎成鲜活的生活画面,借助于想象理解作品的形象、情感。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就会产生常读常新的感觉,越读就越能体会作者的感情,越读就越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读人使人如见其人,读声使人如闻其声,读景使人如临其景,读事使人感到历历在目”的境界。

二、用情境感悟情感

语文老师在上课时应该注意营造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能“入情入境”。这样学生才会如临其境,才能走进作品,想人物所想、急人物所急、爱人物所爱、恨人物所恨,达到忘我的境界,这样就产生了与作者、与文本的情感共鸣。那么,如何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呢?

一方面,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从感官上获得情感体验。比如:在教《天上的街市》的时候,运用多媒体展示很多画面,再加上配乐朗诵,让学生仿佛进入一个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的天上的街市,街市上物品丰富,牛郎织女在自由地来往。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天上的生活是富足的、自由的、幸福的、快乐的。

另一方面,可以巧设疑问,引导思考,揣摩作品。学生如何能深入了解作品的主题,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需要教师适时地引导。仍以《天上的街市》为例。学生已经了解到天上的街市是自由幸福的,教师不妨设疑:民间故事中牛郎织女是隔着天河不能自由来往的,每年只能在七夕乘着鹊桥相遇一次,作者为什么要反其意而用之?这样学生就不得不思考文章的写作背景了,因为该文写于1921年,此时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思考探讨,学生走进了作品所处的时代,了解了作者的情感,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同时,还可以通过联系与想象,让学生在艺术作品中获得情感体验。如:在学习《孔乙己》这篇文章中,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展开想象的翅膀,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在咸亨酒店后会发生什么事呢?学生各抒己见,无论设置怎样的情节,孔乙己都很难摆脱悲惨的命运。显然,学生已经体会到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下的底层知识分子难逃厄运,对孔乙己这样的知识分子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憎恶油然而生。

三、用写作激感

篇8

一、基于教学流程,选择反馈契机

在教师反馈的方式上,一般教师都只会逐条逐项地进行检查,导致整个过程显得十分生硬而死板,学生受到的条条框框的束缚过多,几乎没有灵动的生成性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改变预习检查和反馈的方式,从而真正把握学生的预习成果,并能够为我们即将进行的教学服务,使得整个课堂的结构更加完善。

例如在教学《望洞庭》这首诗时,教师就布置学生收集了古人描写洞庭湖的相关诗句。但在教学之处,教师并没有直接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学步骤的设计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补充其他诗句以便与刘禹锡的这首诗进行对比时,引导学生出示相应的诗句,从而将预习的反馈检查与教学流程巧妙而自然地融合起来,起到了相得益彰的教学妙用。

二、基于学习方式,打破课堂结构

预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让学生预热文本,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还在于让学生现行感知文本之后,唤醒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当学生对课文形成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生走进课堂之前形成的体悟与感知也就相对丰富,对课堂教学期许也就更加充足。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日常教学中教师以串联方式推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而要根据情况采用板块空间更为丰富的弹性内容,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三、基于学情考量下,重构教学内容

经过深入预习,学生已经对文本丧失了阅读的兴趣和动力,这就需要运用“陌生化阅读”理论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化地调整与整合,将熟悉文本的陌生一面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发学生真正的探究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要在深入研读教材以及把握学生反馈的基础上,按照教材中内部之间的联系将知识结构关系进行必要的重组,融通课时之间的内在联系,减少无效的重复劳动。

例如古诗教学,很多教师都是按照创设情境、诵读古诗、解读大意、体会意境的方式进行教学。而教材都是按照两首共同出现的情境呈现古诗的,在紧挨着的两首古诗教学中,教师是否有必要还按照固有的套路进行教学值得探究,尤其是在学生充分预习之后,两次都要经历多层次诵读的教学经历,是否适切?如五下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两首都是描写西湖的古诗放置在一起,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如果教师还按部就班进行教学,势必造成无效的重复劳动。因此,在对比预习两首不同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将两首古诗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基于陌生质态,置换解读视角

预习中,学生对文本已经形成较为深刻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思考,于熟悉之处开掘出陌生内容,形成全新体验。可以引导学生品味关键词语,从不同的维度解读出不同的意蕴;可以评说人物,从不同的角度强化人物评价的多元性;可以突破文本的范畴限制,引入更为鲜活的材料元素,再次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

篇9

一、聚焦语言因素,立足词语教学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词语教学的内容应为:正确读写、理解词义和积累运用。词语教学的原则应为:突出重点、力求准确、注意通达和由点及面。在教学《石灰吟》“认识石灰”这一片段时教师出示“诗中哪几个词语简明地概括了石灰由石成灰的过程,找一找,画一画。学生便会找出“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等词语,再用“透过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动笔写一写,从而理解《石灰吟》“吟”的是石灰的什么精神。这样的阅读教学设计着眼于言语活动,重在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促进基本言语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二、对话重点句子,以语言带动内容

以语言带动内容即以语言应用为主线,以理解重点语句为载体,带动对课文内容、情节和思想的理解。阅读教学中需重点指导学习的句子有:内涵深刻的句子、表现主题思想的句子、内容和结构复杂的句子、生动形象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特殊作用的句子以及距离学生生活较远不易理解的句子。指导学生理解这些重点句子的方法主要有:从抓关键词语入手;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意;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抓主干理解句子;直观演示理解句子;落实朗读训练,加深理解,积累语言。这种“以语言带动内容”的教学策略是以“语言应用”为核心的。

三、凭借文本语言,落实言语形式的仿写

教材中的选文多为文质兼美的文章,是学生语言学习的典范。对作家个性化言语的品味,除结合语境揣摩之外,还有进行形式仿写。例如,教学《安塞腰鼓》第六自然段时,出示“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一样,是……”让学生仿写。再如,《草原》有多处典范性的状物片段值得借鉴,像第二自然段描写草原美景时,语言清新明快、准确生动,条理清晰。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读、悟,了解本段的写作顺序和表达特点,完成“建模”;接着模仿迁移这一写法,学写一处景物。这一过程,力求将说、写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言语表达能力得以提升。

四、关注篇章教学,训练言语应用

篇章教学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和基本的表达方法,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我在《詹天佑》一课的教学中这样落实篇章教学。师:请用用一句话概括詹天佑在你心目中的形象。生:詹天佑是清朝末年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工作不怕苦不怕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詹天佑技术高超,很有创造性……师:再用一句话为总起句,从课文中寻找有关材料说一段话,要有说服力。在教师指点下,学生经过精心选择、组合和改造语言,巧妙地将其融入自己的话语情境中去了,从而流淌出精炼而又感人肺腑的言语。

篇10

一、唯美诗意的课堂创设

1.创设情境,情意感染

董一菲说:“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文学气息和浪漫情怀,在诗意的创设中,以缤纷的语言引领学生走向对文化的膜拜,在幽默而又蕴含智慧的思维探索中体悟生活语文的无限魅力。课堂永远是我们传播诗情画意的主阵地。”①

教学实践中,她针对校情学情,自编校本教材,开设了诗歌专题教学,以作家、流派、题材为专题,如从绝代才人与薄命君王角度说李煜,从离情角度谈离别诗,从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判词说《红楼梦》,从立体多面的角度走近苏轼。由美说开去,既关注立意和结构,又关注语言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寻找美,感受美的意境,启迪学生升华情感,形成情操。这样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印象鲜明:李白浪漫飘逸,杜甫则沉郁顿挫;盛唐山水诗浸润禅意,边塞诗则浩茫苍凉;民歌热情率真,小令又诙谐直白。理性的爬梳,是高层次的概括,有助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充满情意感染的专题教学,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让诗意存在得到了课堂实践。

不仅是诗意创设专题教学,她还注重每一堂课的教学情景的诗意创设,重视创设诗意氛围,特别重视导语的设计,或引用,或谈话,或提问,时而华丽斑斓,时而古朴典雅,时而平白自然。教学《边城》时,董老师深情导入:“古老的湘西,同样古老的沅水悠悠流淌,流过沈从文的童年,流过他心中的桃源。这里的白云清风,覆盖着一个人类远古的沉沉大梦。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边城,那是古风犹存的童谣,那是美善同源的人性之歌。面对文学重镇《边城》我们只能通过它的云蒸霞蔚一睹它的风采。”②像一个古老的故事,自然而真实。语言表述典雅古朴,如幻如梦。干净的文字,幽幽的诗情,像一首童谣,带着淡淡的忧伤,把学生引入遥远的边城。

在董一菲看来,好的语文课就是一首诗。这里的“诗”,不是指供人反复吟咏的作品,而是课堂上生命的绽放,灵感的闪现,情感的激荡。

2.挥洒浪漫,传递真情

董一菲在课堂上挥洒浪漫,无拘无束。对话之间深情款款,自然流露传递真情。

教学月亮话题作文时,董老师从“我们是一个爱月的民族”深情导入,由月出月落明月清辉牵引出的浪漫与愁肠,说到古老先民心灵深处供奉着的美丽月神。从嫦娥的奔月而去,到李白的霜月染愁;从苏轼月亮的悲欢离合,到张九龄的月之圆朗深情;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到“千年万年的美丽如斯,一轮月亮温暖了华夏儿女每一颗心灵”③。唯美诗意的铺垫之后,董老师直入主题,让学生们说说自己知道的描写月亮的诗句。学生们思维的闸门被诗性打开,诗意在课堂里涓涓流淌。中华民族亘古延绵的才情,就在董一菲老师泛着诗意光泽的典雅语言里,生动地传递。

她的课堂教学善于引用,一首小诗,一段妙语,或显,或隐,富于变化,灵动中呈现一片盎然的诗意。乡愁诗鉴赏教学,她先谈话导引,接着引用于右任的《国殇》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④。一种深痛的家国之思,一份强烈的爱国之情,在教室里弥漫。“葬我于高山之上兮”的反复吟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远望以当归,悲歌以当泣”的对故乡家国的深情,浓浓的悲伤情调,催人泪下。加上之前教师以乡愁为题的导引“我们是一个安土重迁的农耕民族,我们的乡愁是那样深重”⑤,学生对“国有殇”瞬间领悟。

追求诗意唯美,让董老师的课堂充满着灵性,散发出典雅气息。董老师用美的艺术,感染熏陶学生,品味语文,品味人生,品读生命。

3.拓展延伸,内化迁移

董一菲在语文课堂上善于延伸,注重拓展,让知识在每一个四十五分钟都能得到内化和迁移,让学生学以致用。

教学《我的空中楼阁》时,她设计了这样一个句式:“我喜欢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但是它……,我更喜欢……(古今中外名著都可以)”她让学生仿照句式造句,表达观点。通过仿写,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唤醒学生比较阅读的热情,在灵动的语言表达中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内化。

读写结合,是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重要策略。在语文教学中,董一菲注重引导学生在仿句练习中感受美好,扩展文化内涵。如读《迢迢牵牛星》,她让学生结合诗文内容,依照泰戈尔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句式,写一段文字。学生觉得新奇又兴奋,怀着极大的热情,用自己喜欢的语言,自由地抒发着对牛郎织女爱情的审美感受,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牛郎与织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⑥。又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牛郎织女今夕的七夕,和明朝的七夕的距离”⑦。董老师又挑出《鹊桥仙》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抓住“胜却”两字,提供仿句示范“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爱情,胜却了西楚霸王与虞姬的生死相依的爱情,胜却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天上人间的爱情,胜却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旷世无瑕的爱情”⑧。董老师让学生展开联想,进行仿句练习。这样的文化拓展,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在读写结合中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采用仿句的形式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创造力,这是董一菲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进行知识迁移的有效实践。

4.关注生命,打造崇高

董一菲坚持用文学教育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关注生命,唤醒心灵的光华,引领学生走进壮美的文学世界,打造崇高。对于理想,董一菲有一种超功利的痴恋。九死不悔的屈原,归隐田园的陶潜,忧国忧民的杜甫,豪放旷达的苏轼,这些人物都不只是文本里抽象的名字,在她的语文课上,学生们常与伟人们进行精神的对话。

打造崇高,远离自私、卑琐;打造崇高,远离空虚、怯懦。在文学教育中关注学生的心灵,坚守精神的家园,用诗意教学,唤醒生命的光华。在讲《红楼梦判词欣赏》时,她让学生们都充当一次算命先生,学生们很轻松自由地归纳出了“千红一哭, 万艳同悲”的主题,表达出强烈的对封建家长制的愤怒,对封建时代的鞭挞之情。 对“玉带林中挂”的黛玉, 对“湘江水逝楚云飞”的湘云, 对“千里东风一梦遥”的探春, 对她们及所有美丽女性飘逝的青春,学生们洒下同情惋惜的眼泪。一声沉重的叹息,有着复杂的情感,爱恨交织。⑨

在《走近苏轼》专题教学中,《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让学生们爱上了童心大发的苏轼的幽默,《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让学生们感受了苏轼内心深处的寂寞与幽独,《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让学生们感怀于苏轼对亡妻的深情与真诚,《念奴娇・赤壁怀古》让学生们为苏轼的万丈豪情击节叫好,《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又让学生们与超然淡泊的苏轼一起会心地微笑……在大量的诗词对比中, 学生们认识了一个立体的苏轼,也从苏轼屡遭贬谪的政治生涯中看到了宋王朝的腐败,从英雄的无奈与小人的中认识了苦难,感悟了成长。

董一菲多次提到“诗意栖居”,她认为“文学会使人更加靠近人生,贴近幸福,拥有一颗感性的心,用欢笑和泪水,装点自我,实现自我价值”⑩。诗意栖居,诗意语文。语文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用心灵完成与心灵的对话,从文学中发现,从文本里探讨,从对话里激励,唤醒自我,也照亮他人。

董一菲认为“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语文功底,同时也必须具有诗人的气质”???。 通过文学,董一菲让学生懂得,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诗意生存。

二、唯美诗意的课堂对话

董一菲认为,诗意的语文课堂,是用激情点燃激情,用智慧激荡智慧,用诗心唤醒诗心,流淌着温度与墨香,鲜活而自由。它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历史对话,与文化对话,与生命对话,让课堂洋溢着美、情感和生命。“诗意的语文课堂,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是百媚千红的,当典雅时典雅,当素淡时素淡,当激情时雷霆万钧,当深情时山高水长,诗意的语文课堂是语言的盛宴。”???

1.在对话中植入文化,品尝诗意

董一菲的课堂是青青牧场,飞扬着生命,生长着智慧。她在对话中悄然植入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对话中品味诗意。

如《迢迢牵牛星》教学,引入部分,她从牛郎织女凄美的爱情切入,亮明主题,又以宝黛木石前盟的神话激趣,引出学生对文学中传说与神话作用的思考。讨论交流,是这堂课的重头戏,叠词的妙用,是其重要一环。董一菲引入李易安的《声声慢》,借助婉约女词人“寻寻觅觅”的经典,进行拓展迁移,让学生感知文化的传承性。当学生把讨论点落到纤纤素手的女子,落到人物形象的美丽,董老师立即追问,让学生思考回答出细节描写,并由以点带面的手法说开去,如数家珍,引出无数如“纤纤素手”般美丽的手文化。从韦庄的凝霜雪的皓腕,到杜甫的玉臂清辉;从让陆游铭心刻骨的唐婉的“红酥手”,到诗经的“手如柔荑”,刘兰芝的“指如削葱根”???……董老师借助众多的经典诗句意象,印证“以点带面”的“纤纤素手”,并当即解读作品,让学生在诗意的表述和文化浸润中迅速明晰河汉女的文学艺术形象。

从侧面描写说开去,董老师脱口而出的是一串一串的故事,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到“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李夫人,再到被德高望重的长老慨叹“为这样的女人,再有十年战争也值得”???的海伦。董老师把不同的美,惊艳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们更深入地感悟了侧面描写的精妙。

纵横自如的链接,让解读分析诗意盎然,平常的课堂,立刻变得丰富生动,熠熠闪光。这里有散文的厚实,有诗的隽逸,游弋于文化长河的自在,是一种从容的大气,知识,于无声处悄然渗透。因为心里有爱,所以董老师的语言充满感染力;因为积淀深厚,所以董老师的课堂饱满生辉。审美想象的丰富,文化感悟的深切,都不是虚幻的期待;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自能拓展思维的空间,畅游文学的海洋。诗意的因子,悄无声息地渗入到学生的心灵,长期濡染,学生们怎能不被滋养。

这样的教学,是董一菲语文课堂的特色。古今中外人物,诗词歌赋,典故传说,信手拈来,畅快自如。董一菲认为“既然是语文课,人文学科的东西,没有太多界线,只要孩子们能吸收,只要孩子能听懂,只要老师有能力,能展开的地方,一定给它展开”???。于是,在诗歌专题《走进苏轼》中,她让学生认识了一个立体的苏轼,感悟了苏轼的豪放幽默、挚诚深情与旷达超然;在话剧《哈姆莱特》中,她和学生们一起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哈姆莱特,一个属于自己又属于大家的孤独的王子;在小说《边城》里,她引领学生漫游边城,走近沈从文,从美的形象、语言和心灵角度,和文本进行深度对话。她用饱含文学意蕴的经典,用富有诗意的审美语言,用透彻精致的文本解读,努力让学生活在一个文学的世界里,尽情享受语文天地中诗意的光芒。

2.在对话中尽情创造,品尝诗意

诗意的精魂是美。董一菲的语文课堂,常常充满诗意的对话,令人沉思。生命在诗意的对话中自由活泼敏感而富有尊严,师生在对话中尽情地创造感受和品尝诗意。

在鉴赏戴叔伦《调笑令・边草》时,董老师问:这首小令有几个意象?若分成两类,怎么分好?有学生回答:分为视觉意象和听觉意象。听觉意象是那胡笳声声,董老师让大家谈谈对“胡笳”这个意象的理解,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应该有着悠扬的声音,有的说在边塞中显得格外的亲切,有的说胡笳是类似箫的一种乐器,也有的说觉出悠长、凄婉,还有的说胡代表边塞”???。

董老师的提问是智慧的、艺术的。诗歌的个性鉴赏,在高中诗歌教学中非常重要,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让表达典雅,让思维独特。师生间诗意的对话,让课堂有了可贵的生成,学生们由“笳”的意象引领,从乐音到环境,从地域到情感,思维由发散一步步聚合,直指诗魂。学生的内在能量被老师激活,长期的熏陶浸染,让思想和表达都有了生命意识。学生、老师、文本,三者自由互动,呈现出可喜的文化底蕴、文采和思辨能力,语文美的内涵也得到了升华。教学在诗意盎然的对话里顺利进行,课堂成了师生之间的竞美比赛场。诗意对话,让师生都体味到创造的快乐。

以诗意的对话引入作文,这在董一菲《“月亮”话题作文》教学中,是一大亮色。课堂上,学生们视角独特,遐思奇美,有着对月亮文化的传统审美,体现出丰富的文学储备。老师美的导引,如落在玉盘的珠子,激起一串串诗意而深情的回音。学生们有的想借“绸光”一箭双雕,既写心中的月亮,又写月下的丝绸之路;有的拟题为“貂蝉”,写闭月羞花的貂蝉与头上明月的情愫;有的说受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启发,想用今昔对比的手法写“月下笙声何处”……学生们灵动的思考与深刻感悟,传递着这样一个真实的信息:每个人心中都深藏着一轮圆月。

是的,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月亮。但是,若没有老师长期的熏陶和自身的积累,若没有老师诗意的引导与创设,哪来学生独特见解的精彩呈现呢。课堂,不是老师的独白,而是师与生诗意培植的兰心慧质。董一菲带领学生们用诗意的语言尽情延伸思维的触角,学生的才情,学生的视野,学生的积淀,这些课堂上灿烂的光芒,无不体现着董一菲对他们最深情的发掘,最深厚的熏陶,最深远的影响。诗意对话里有灵魂的悸动,思想的交锋,语言的竞赛,思维的创新。置身课堂,尤如游弋于文化的海洋,诗意伸手可及。

这样的课堂,是有限生命与永恒存在自由对话的生命场,闪烁着温暖的灯火。一如席勒所说“只有在梦之园里才有自由,只有在诗中才有美的花朵”???。

3.在对话中品味感悟,完成建构

董一菲的语文理想,是把她心中的语文传承给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学会审美,对文字有一种敏感,能体会情感的表达,也能感性表达,有超凡的文学素养,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所以,在对话中呈现出浓郁的文学色彩,充满语文味的审美诗意。

在诗歌教学中,她精心创设切入点,灵活多变,却又透彻精辟,突出鉴赏方法,高效引导学生进行个性鉴赏。无论是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时空设计的大开大阖,还是李清照“寻寻觅觅”精妙的叠字运用;无论是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意象列的奇美,还是李商隐《锦瑟》里因密集的意象而生的多义和难解;或者从时空的交汇互化里体会“秦时明月汉时关”,从色彩与绘画的角度感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通过这样的诗意建构,典雅一种表达,彰显一种思想,引领学生成为卓雅的人,个性独特,气质非凡。

在董老师看来,语文教学不能忽视人文性。诗心,琴心,敏感,都是人文的的艺术,生活的艺术。读文字,就要能品味语言的丰富;品语言,就要能感悟思辨的独特;悟魅力,就要能收获浪漫与灵性。

董老师指导学生读的内容广泛,也有针对性。诗词美文,作文时文,试卷选文,摘抄本,都可入读。学生的大摘抄本,常是课前十分钟阅读的宝贵文库。这种分享式阅读,使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了连接,成效明显。

董一菲的课堂注重诗意建构,教学设计新颖独特,独具匠心,吸引学生在阅读里思考,在品味中感悟,在审美里重构,反复玩味,尽情体会文字的美妙。品的过程,常由学生们自己来完成。董老师善导,“好在哪里?”她爱这样问学生。开放的话题,天高海阔,学生们常在畅谈的快乐里品读文学,在自由的飞翔游弋里品味人生,在无限的知识海洋中挖掘宝藏。

悟,是要唤醒那份敏感。文字的美,是情感和心灵的结晶。文字的背后,常有一片,充溢着神采、生命和灵性。于是,在她的课堂上,胡笳有情,明月有恨,学生们关注自己的内心,关注人世间的芸芸众生,跨越千年,和项羽一起慷慨悲歌,和荆轲一道诀别易水,将自己的眼泪洒在苏轼祭江月的酒里。董一菲在引领学生读品悟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那来自祖国文化的最本色的美丽,深情地完成了将自己对文学的爱转化为学生对文学的爱的传承。

董一菲唯美诗意的课堂呈现,是她诗意语文的课堂表征。董一菲认为,诗意语文应是一种超越风格、超越流派的教学现象,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追求唯美与诗意,寻找创造与感动,弘扬浪漫与理想”。在她看来,诗意语文关乎五千年中华文化,可以让学生仰慕沉醉于精神文明,最终实现诗意栖居。???唯美诗意的课堂呈现,便是她这种理想追求的有效实践。

――――――――

参考文献

①董一菲:《董一菲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64页。

②③⑥⑦⑧?????????《名师讲语文:董一菲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164页、120页、117页、91页、74页。

④⑤???董一菲:《乡关何处――乡愁诗鉴赏》课堂实录,《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

⑨???许书明:《当代名师智慧课堂教学艺术(中学语文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版。

⑩刘青艳:《新课程诗意语文教学探索》,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丁卫军:《二十位语文名师经典课例实证研究》,现代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董一菲:《迢迢牵牛星》教学实录,《语文教学通讯》,2005年第8期。

篇11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纳入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三种方式有机结合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认识水平上。新课标的研究依托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课堂上灵活多样。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以下就中学语文新课改课堂教学方法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导入激趣,引人入胜

导入是教师在开课之前的一段幕启,也是吸引学生进入课堂的主要手段,更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第一步,一个出色的开头就会为整堂课奠定了成功的基调。为此,语文教师的导入也就成了一门艺术,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面谈谈几种导入方法:

1、由揭示题旨导入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文题,可以窥探文章的主旨。“名不正,言不顺”,作者选题总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因而标题常是文章的精义所在。学生读文章,首先接触的是文题。为揭示文章的“主脑”,弄清题意就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如《中国石拱桥》一文,按“桥----拱桥----石拱桥----中国石拱桥”的步骤来板书,从形状、材料、空间地域上对所要写的桥进行了限定,规定了明确的选材范围。简洁、明了的导入语,为学生学习课文把关定向,起到了学习的引路作用。

2、由故事、趣事导入 学生喜欢听故事,故事本身有一种吸引的魅力。平时可以结合课文实际,从听故事、趣事、轶事、寓言、典故等方面开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故事讲起,唤起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学生有了兴趣,学起来自然趣味盎然。

3、由制造悬念导入 悬念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或观看戏剧电影时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巨大的诱惑力。开讲制造悬念,使学生急于求知,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由于学生天性好奇,用问号来打开新课的大门,能有效地激发求知欲,也给学生的想象留下了艺术空间。

二、巧妙点拨,引导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问题

新课标的出台,新课程的实施,促使了语文试题的主观性、独创性、发展性。这就要求教师把教学活动的重点聚焦到学生的“学”上。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这样,学生就能更深刻的把握诗歌的内容,感悟诗的意境。

三、鼓励质疑、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12

《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要求能“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诗歌的教学,无疑是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感培养、思维发展、审美情趣提高、人格形成的绝佳载体。

一、诗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延展特性

我国现代诗人何其芳曾说:“诗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诗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跳跃延展特性。

高度凝练的诗歌具有时代内涵。诗人总是选取生活中最具特征、最典型的事物,将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高度浓缩,表现广泛的社会生活和更普遍的思想意义。正如高尔基所说:“诗人是世界的回声,而不仅仅是自己灵魂的保姆。”

凝练的诗歌具有深沉的感情内涵。其创作过程自始至终都是伴随着诗人感情的激动而进行的。郭沫若表示:“抒情不仅是抒写个人的感情,而要抒写时代的感情。把个人和集体打成一片,把作者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有把握抒写时代的感情。”

语言凝练的诗歌具有跳跃延展性。诗歌需要联想和想象,做到不仅是意象的联缀运动,而且是意象的创造、境界的拓展、情感的释放。而诗歌的节奏音韵汇就语言的音乐美,可以增强诗歌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二、诗歌教学方法具有诗意化特征

师生共同面对诗歌作品时,理应运用与之相适应的诗意化教学方法,真正达到与诗人灵魂的对话与交流。

1. 诗意氛围营造法

诗歌的内涵美欲得以张显,诗歌的情韵要得到传扬,教学设计理当注重情境的创设。师生置身课堂,感受与诗人情感格调相匹配的情境,在诗歌的教与学中呼吸诗的气息,承受来自诗人心灵的抚摸。

(1)课堂引入聚情绪。登山尚须情满山,观海难离意溢海,诗歌教学中诗意化的引入对情绪的调动和融入尤其重要。《夜雨寄北》的引入,笔者设计:当星星月亮相会时,星星说,我很珍惜这世界的馈赠,我比太阳更有机会与月亮一起进入人们的梦里;当牛郎织女相会时,织女说,我不会忘记那一起走过的日子,我比海誓山盟者更会让人们随着鹊桥留下永恒的记忆;当走进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时,又有什么会进入我们的梦里?又有什么会成为我们永恒的记忆?

(2)结尾收束诗意显。或愉悦,或感伤,或高昂,或低沉,或显情,或哲思,教学结束时,应该着力实现诗意尽显而思意不尽的教学效果。如在安排李煜的《相见欢》结尾时注重愁绪的绾结:李清照在经受国破夫亡流寓江南的痛楚后,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了结!“几曾识干戈”的风流皇帝李煜沦为阶下囚后,其故国之思、亡国之恨怎能不缠绕成“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

(3)吟咏之间重感悟。反复诵读揣摩也是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感悟继承的基本途径。一枝一叶总关情,引导诵读,审视一枝一叶,方可整体感知对象之美;多种形式的吟咏,正好助推诗歌内涵的流泻外显;音韵节奏的合理表现,可以迸溅出诗歌的情感火花。美在吟咏间升华。面对曹操的《观沧海》,吟咏山水,吟咏草木,吟咏秋风,吟咏洪波,从而感受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阔,感受到诗人胸襟和抱负的独绝!其诗歌的美在品味中徜徉,美在探究下显现!

2. 结构巧妙设置法

作品结构与教学结构有机结合,方能相得益彰,从而搭建起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平台。诗歌教学切入点的选择与思路的设计环节不可或缺。

(1)从诗歌的情感汇聚点入手理清教学思路。曹操《短歌行》的情感汇聚点是什么? 是诗中的“忧”。忧思程度如何?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为何生出如此深沉的忧思?是 “君”、 “嘉宾”。君和嘉宾何以能让他“鼓瑟吹笙”?能让他“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往后一看,原来诗人为的是能让“天下归心”的贤达。至此明白:诗人生发的情感自然就是在短暂的人生中渴求贤才的忧思。

(2)从诗歌情感的触发物入手理清教学思路。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教学中,笔者紧紧抓住“雪”,抓住诗中四处提到的雪:边塞风狂飞雪早,暮雪辕门饮归客,雪满天山送君去,君别雪上留马迹。生动展示西北边塞冰天雪地的奇丽风光,抒发因朋友返京而生的依依惜别之情。

(3)从诗歌的结局、诗词空白等方面入手理清诗歌教学思路,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解读。让学生倾情理解,展开想象,可在一个开放的空间里自由地舒展自己的心灵,在与作者心灵的碰撞中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3. 以诗解诗信息增量法

(1)以诗解诗,可以解疑析难,准确阐释诗人的内心世界;可以互相生发,拓展诗词意境的时空天地;可以比较阅读,把握诗人独特的人生感悟;以诗解,增加知识容量,可浇灌诗意缺失的心田,可增强深沉而丰厚的文化积淀,可潜移默化培养传统文化素养。

(2)以诗解诗,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教学杜甫的《蜀相》时,抓住“映阶碧草自春色”中的“自”,结合“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等诗句中的“自”字,品味诗中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凄苦与遗憾,可触摸到文化传承的脉动。

(3)以诗解诗,感受诗歌的情感美。欲理解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洲”蕴藉的情感美,可结合柳永《八声甘州》“相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词句,真切感受:生命总在不断的错过中开始有了流逝感,不尽的思念怎不令人肝肠寸断!

(4)以诗解诗,体会诗歌的意境美。面对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时,可借助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理解意象叠加而成的意境美。《天净沙・秋思》以十种意象组合,展示出了萧瑟凄清的意境,羁旅客中人置身其中,怎能不肠断天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句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等景物的层叠皴染,一幅凄清有致的霜晨图便跃然纸上。

(5)以诗解诗,显示诗歌的风格美。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通过“误入”、“争渡”、“惊起”等动态描绘,写出了少女泛舟游玩找到的刹那间感受,反映了词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开朗真纯的胸怀,展示了其早期清丽俊逸的风格。《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上片写落红满地,物是人非,心境凄惶;下片词人虚拟泛舟的愿望,“只恐”则以舟轻衬愁重;全词基调低沉,显示了凄婉沉郁的风格。两相对照,清丽与凄婉中自有美的天地。

三、诗歌教学方法的丰富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

诗歌教学,尤其是中学诗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可开阔学习者的视野,激发学习兴致,让诗意流动在民族的血液里,也应让诗韵充盈在被数字化填充的现实生活中。找一块空间,安置诗意的灵魂,让诗意栖息于诗歌教学的课堂,中学语文教学者责无旁贷。当然须记住:站在诗意化的角度绝不能让贫乏来诠释丰富,诗歌的内蕴丰富绝不需教条说教来限制思维。

篇13

2 课堂质疑,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设得好、设得巧、设得精,设到点子上,就能叩击学生心灵,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金钥匙。课堂质疑是开启学生心智,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到达知识彼岸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仅要敢问、好问、而且要会问、善问,并且要敢于标新立异。

课文中的矛盾点往往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精妙之笔。教学中,要能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可疑之处质疑。例如教学《天上的街市》,教师可这样设疑:为什么说“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出了许多新奇而又切合文章主题的答案。当老师的话语,象淙淙溪水一样流进学生心田的时候,就会拨动学生心弦,鼓起快速学习的风帆,推动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文本内容能够激发学习兴趣,而学生智力活动本身能够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它们的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这些都是兴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中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依赖于兴趣。”因为兴趣的掺入可以使学生心智大开,思维活跃,这是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和利用的。

3 突出主体,激发兴趣

知识的激活和内化,离不开主体的实践。要使课堂教学这一大舞台充满吸引力,语文教师就必须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竞赛能刺激学生为自尊好胜而奋斗的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能促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初中语文第九册上一整个单元现代诗歌和外国诗歌是要求背诵篇目,于是利用课堂赛诗会的形式,笔者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背诵比赛,参赛队员个个摩拳擦掌,兴致勃勃,各组比分不断攀升,竞争场面异常激烈,学生兴趣盎然。这次竞赛活动中,第一单元篇幅较长有一定难度的课文,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熟背记牢,而且对学习诗歌也产生了兴趣。

有的课文故事情节较强,且富有戏剧性。如教学蒲松龄的《狼》一文,让一位同学扮演屠户,两名同学扮演狼,学生在“编戏”、“演戏”、“看戏”活动中,深刻领会了课文内容,轻松愉快学到了知识,并获得合作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