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护士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化疗护士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化疗护士总结

篇1

1.2 治疗

予以右颈内静脉临时置管,持续床边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液灌流,采用费森CRRT机器,血滤器为费森公司的AV600S,一次性使用,面积为1.2M2,采用日间连续性透析,每次8小时,前3天联合血液灌流,选用珠海建帆HA330型血液灌流器串联于血滤器之前,每次HP2~2.5小时。同时给予对症治疗,如水化疗法,碱化尿液,抗感染,纠正脱水,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进心脑肾肝细胞代谢及改善脑微循环,保肝,营养支持等治疗。经过精心护理与治疗,21例患者均肾功能恢复出院。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2.1由于病情突然,患者与家属感到焦虑、烦躁、恐惧等心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治疗前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讲解有关知识及综合治疗的效果,介绍CVVH+HP这一治疗方法的优越性和可行性,使其减轻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皮肤的护理

因患者肌肉疼痛和皮肤胀明显,帮助患者卧于自己舒适的,同时给予防压疮气垫;仔细观察受压部位皮肤,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注意动作协调轻稳,并按摩受压的部位。行持续性床边血液滤过时也应注意做好患者的翻身,翻身时防止导管牵拉。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床单位整洁。集中化验检查,减少治疗带来的疼痛,从床边血液滤过的管路中抽取血液检查,尽量减少肌肉注射而使用静脉通路给药[2]。

2.3肾功能衰竭的护理

观察尿色、尿量。RM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受累的肌肉疼痛、肿胀、乏力,少尿和特征性浓茶尿液[3]。当横纹肌溶解症发生时,大量的肌红蛋白入血,当肌红蛋白水平超过5~15mg/L时,开始从肾脏排出。故观察尿色尿量的变化可及早发现肾功能的变化[4]。详细记录每小时的入量和尿量,保证尿量每小时不少于50ml,并与前一次标本进行尿色对比,随时记录尿量并根据尿量的多少调整输液速度或血液净化时的超滤量。

2.4 CVVH+HP监视与护理

2.4.1治疗过程中密切监视机器运转情况及置换出废液的颜色,监测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置换液量及各动力泵运转情况。

2.4.2遵医嘱予以低分子肝素钠抗凝使用,及时发现机器运转中有无凝血、漏血、血路不畅等情况,及时排除报警故障。

2.4.3做好卸灌流器的准备,采用空气回血,注意无菌操作,防止血液丢失、空气栓塞、滤器凝血,必要时生理盐水冲洗。

2.4.4置换液现配现用,并在每次治疗后4小时抽取血气检查电解质,根据血气报告随时调整置换液处方。

2.4.5精确计算患者的水负荷,防止超滤过多过快,导致血容量减少,发生低血压。

2.4.6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能及时反映病情变化及其动态变化,并能配合医生及时制定治疗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及体温的变化。

2.4.7做好导管的护理,防止感染。上机前首先评估患者置管处有无红肿、热痛,有无分泌物,位置是否在位,接机时做好导管口消毒,严格无菌操作。下机后正压肝素封管,更换敷料,保持导管的在位通畅,并做好交接班,嘱患者头部勿剧烈运动,穿脱衣服时注意保护导管,防止脱出。

2.5健康教育

篇2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PDCA circular administration in preventing the occurrence of phlebitis caused by chemotherapeutic drugs.Methods 100 cases of chemotherapy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2 groups: PDCA group and routine group; from 1 day before chemotherapy to 7 days after chemotherapy ended, circular administration was performed in PDCA group.Results The occurrence of phlebitis in PDCA group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routine group (P

KEYWORDS PDCA circular administration chemotherapy

phlebitis

PDCA最早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来的,所以又称为“戴明环”。它是一套广泛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循环体系,它反映了开展任何活动都必须遵循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总结的一套工作程序,PDCA循环实际上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符合逻辑的工作程序,PDCA循环用于临床护理管理可以收到理想效果。我科从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对100例乳腺癌术后静脉化疗患者采用PDCA循环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10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年龄25~69岁,100例均为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准备接受第1周期静脉化疗50例,第2周期化疗的50例。100例患者均用同一方案化疗:氟脲嘧啶、环磷酰胺、表阿霉素。分组: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循环管理组(PDCA组)50例,常规化疗护理管理组(常规组)50例,两组患者中第1周期与第2周期化疗所占的例数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1.2.1 PDCA组

50例,从化疗前一天起至该化疗周期结束后7d采用PDCA循环管理。计划阶段(P):化疗前1d,由责任护士和协助护士对患者的全身状况、局部静脉状况进行评估,确定穿刺部位;责任护士进行化疗知识教育,重点让患者掌握静脉炎的体征和自觉症状,并当场评价患者对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尤其是对静脉炎的认知,对未认知的问题重复教育;实施阶段(D):化疗当天,责任护士或协助护士再次向患者进行化疗知识教育,执行患者的血管穿刺及遵医嘱静脉应用化疗药物;检查阶段(C):化疗当天及化疗结束后7d,采用三级监控网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检查工作;由执行该患者化疗的护士和责任护士负责巡视化疗注射部位的情况,观察注射部位有无发生红肿,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责任护士与下一班护士进行床边交班,交给下一班观察;护士长进行第三级监控,对化疗患者进行护理查房,检查穿刺部位的选择是否正确,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凡发现静脉炎,根据患者所用化疗药物的性质给予及时处理;总结处理阶段(A):化疗当天至化疗结束第7d,评价静脉炎的处理效果,分析原因,把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作为推动下一循环的动力和根据。

1.2.2 常规组

50例,采用常规化疗护理。化疗当天,由责任护士进行化疗知识宣教,责任护士或协助护士执行患者的血管穿刺及遵医嘱静脉应用化疗药物,责任护士负责巡视与下一班护士进行床边交班,发现静脉炎根据药物性质给予及时处理。

2 结 果

2.1 静脉炎的判定标准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1] 。

2.2 结果

PDCA组患者化疗后发生静脉炎1例,占2%;常规组发生静脉炎8例,占16%;两组比较P

3 讨 论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静脉化疗是癌症化疗最常用的给药途径。多数抗癌药物[2]在杀伤或抑制癌细胞的同时,正常组织细胞也受到损害。化疗药物性静脉炎[3]是临床静脉输注药物引起的严重损伤,不但给患者造成痛苦,增加患者对化疗的恐惧心理,而且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也影响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甚至导致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因此,预防和降低化疗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成为了护理人员和患者的迫切希望。目前临床上对化疗患者大多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而常规护理管理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及时的分析反馈,容易发生静脉炎,使癌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

PDCA是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以上4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的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PDCA循环管理只被部分护理管理者运用在一般的管理工作中,而未被临床护理人员广泛运用于各项护理管理工作,我们将PDCA循环管理运用在化疗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中,有效地预防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发生,使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降低,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运用PDCA循环管理,具有责任到位,增强护理人员责任心,重视反馈和分析的意义,起到总结经验,提高护理人员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作用,更适合广大护理人员运用于各项护理活动中。

参考文献

篇3

长期少量接触化疗药物会对人体组织、细胞产生各种不良影响。了解化疗药物的非正常途径及其危害性可以帮助增强护士在配置化疗药物过冲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严格遵守科学的操作流程和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对消除化疗药物带来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1

1 职业危害的主要途径和种类

1.1 主要途径:化疗药物主要经呼吸道吸入、经口摄入、经皮肤及粘膜进入人体。护理人员在以下几种情况中极易受到伤害:化疗药物在运输过程中容器破裂或药液溢出;在配药过程中打开安瓿或注入溶剂时粉末散出;溶药时加压过大,拔针时易造成药液喷出;操作过程中针头脱落致使药液溢出,发生针刺伤;在加药时药液迸溅到手上、工作服上或地面上;医疗废弃物及患者排泄物造成的空气污染。2

1.2 职业危害的种类①对骨髓的抑制:化疗药物对人体最严重的毒性反应是骨髓抑制,可出现外周白细胞下降、外周血小板降低,血中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调亡率明显高于无化疗药物接触史者。②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可导致孕期流产或胎儿先天畸形,另外可导致妇女月经不调、女性不孕等。③致癌作用:经常接触化疗药物若干年后有可能产生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与化疗药物相关的恶性肿瘤。④过敏反应:个别高敏状态的护士,接触某些化疗药物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2 配置和使用化学药物过程中的防护措施

1.1 环境 化疗药物的配置应选择在通风、人流较少处,保证空气的流通,选择病房僻静处配药,防止有毒空气流人病区内;有条件者可以选择在通风橱内配药,与普通药物分开配置。

1.2 操作时的防护 配置前洗手、穿防护服,佩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戴一次性乳胶手套。操作台应覆以一次性防护垫,减少药液污染。一旦污染或操作完毕,应及时更换。如药液不慎进入眼内或接触皮肤,立即用淡盐水彻底冲洗。

1.3 配药时做好自身防护,打开粉剂安瓶时,使用无菌纱布包裹瓶颈,将溶媒沿瓶壁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混匀。抽吸瓶装溶液药物时,可以插入双针头,以排除瓶内压力,防止针栓脱出造成污染,抽吸药液不可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

1.4 化疗药物污染处理防护措施,如果药液溢到桌面或地上,应用吸水纸吸干,粉剂则用湿纱布擦拭,防止药物粉尘飞扬,再用肥皂水清洗擦净。

3 配置和使用化疗药物后的处理

一切化疗污染物应放于污物专用袋中进行封闭处理,不可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用过的注射器戴上针帽,无需拔下针头,放入污物袋中,以免药液洒漏。化疗废弃物应放在带盖的容器中,并著名标记。操作台需用75%的乙醇擦拭其内部和操作台表面,以清除在配置过程中可能残留的化疗药物,减小随环境的污染和人体的危害。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用洗手液及流动水彻底洗手。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4 总结

化疗药物在配置和使用过程中对护士造成的职业损伤,需要个及部门的重视,全员参与,从预防人手,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安全操作,提高医护人员身心健康水平,提高工作效益。职业危害重在防护,护士防护知识的缺乏可导致护士防护意识的淡薄。3-4护士防护意识的淡薄。同时应定期学习化疗自我防护知识、参加相关讲座及培训,不断探索防护措施及方法,增强防护意识,不断地提高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海霞,李欣欣,孙鸿雁. 化疗药物在配制和使用过程中对护士的危害及防护[J]吉林医学,2009,7(30):1487—1488.

篇4

在*科期间,第一次接触**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各类癌症的化疗方案、化疗适应症、化疗禁忌症以及并发症都比较陌生。经过4个月的学习,感觉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比如:各类化疗药对外周静脉的刺激性不同;在化疗期间,如发生药物外渗应立刻采取的护理措施;长期化疗的病人行深静脉置管术后的护理。另外,在化疗过程中,病人患者会出现胃肠道、皮肤黏膜、心理状态等一系列化疗反应,这时就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分外地热情关怀病人,尊重并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做好床头交接班,给予病人情感方面的支持。

在*科期间,学到了**相关知识。术前准备有心理疏导和肠道准备、饮食指导。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切口观察、协助咳嗽排痰、观察输液量及输液速度、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尿管的护理、饮食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观察和护理等等。由于妇瘤科患者的特殊性,在日常工作中,就要求我们更耐心地去与她们交流与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让病人信任我们工作。

现在我在***病区轮转,这是一个综合科室,有超声刀、介入科、中西医和化疗。我感觉在这里要学的东西很多,比如:超声刀术后要注意皮肤的保护、肢体温度感觉活动度及肢端足背动脉搏动等;介入科术后应嘱患者患肢制动,沙袋加压,观察病人排尿情况。

篇5

回顾一年的工作,我可以给自己打一个及格分吧,没有什么特别的贡献,也没有什么失误和错误,只有不断的工作,学习,上班,下班,一年就这样过来了。

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又是“全国卫生系统管理年”,我在院领导及护士长的关心和直接领导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较好的完成了院领导布置的各项护理工作,熟练地掌握了各项临床操作技能,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自去年7月进入本院参加工作以来,我先后在**科、**科、**科和icu轮转学习。通过这一年的实践学习,感觉要想将以前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工作相结合,就必须在平时的工作中,一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并多请教带教老师,另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业务,体会要领。

现在我在***病区轮转,这是一个综合科室,有超声刀、介入科、中西医和化疗。我感觉在这里要学的东西很多,比如:超声刀术后要注意皮肤的保护、肢体温度感觉活动度及肢端足背动脉搏动等;介入科术后应嘱患者患肢制动,沙袋加压,观察病人排尿情况。

之前在*科期间,第接触****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各类癌症的化疗方案、化疗适应症、化疗禁忌症以及并发症都比较陌生。经过4个月的学习,感觉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比如:各类化疗药对外周静脉的刺激性不同;在化疗期间,如发生药物外渗应立刻采取的护理措施;长期化疗的病人行深静脉置管术后的护理。另外,在化疗过程中,病人患者会出现胃肠道、皮肤黏膜、心理状态等一系列化疗反应,这时就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分外地热情关怀病人,尊重并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做好床头交接班,给予病人情感方面的支持。

更早的在*科期间,学到了*********相关知识。术前准备有心理疏导和肠道准备、饮食指导。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切口观察、协助咳嗽排痰、观察输液量及输液速度、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尿管的护理、饮食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观察和护理等等。由于妇瘤科患者的特殊性,在日常工作中,就要求我们更耐心地去与她们交流与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让病人信任我们工作。

当然,我身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进。比如,在学习上,有时仍有浮躁的情绪,感觉要学的东西太多,心浮气躁,尤其是在遇到挫折时,不能冷静处理。在工作上,有时存在着标准不高的现象,虽然基本上能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但是在主动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都是我今后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篇6

    1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

    1.1  患者的宣教  (1)签署化疗同意书时,从化疗方案、化疗副作用、药物外渗的原因、外渗后的处理原则进行全面宣教,提高患者化疗期间的自护能力,且在护理病历上记录宣教的内容。(2)讲解强刺激性药物首选中心静脉途径给药的优点,取得患者配合。(3)教会患者识别药物的刺激性,化疗当天向患者交代清楚哪一瓶液体是强刺激性药物,哪一瓶是一般刺激性药物,切勿自行调节输液速度。(4)叮嘱患者在输注强刺激性药物时,尽量减少去卫生间、就餐等躯体移动,注意输液肢体的活动,避免注射针头移位,输液的肢体勿被压迫,以免影响血液回流造成药物外渗。(5)指导患者自我观察,询问患者输注化疗药物时有无疼痛、肿胀的感觉,如有立即关闭输液开关,向护士汇报,且护士、患者共同观察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有无滴速明显减慢现象,以尽早发现化疗药物外渗[1]。

    1.2  护士的专业培训  (1)掌握化疗药物的相关知识:①化疗药物刺激性的分类,区分强刺激性与一般刺激性药物;②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因素;③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方法。(2)掌握化疗给药的注意事项:①负责化疗输注的护士必须经过专业训练,未取得护士执照的,不能进行化疗操作。输注强刺 激性化疗药物由高年资护士操作,输注期间密切观察有无回血、疼痛等情况;②不能用有化疗药液的针头直接穿刺血管或拔针,应先输入等渗溶液,确认有回血再输注化疗药物,输注完毕后用等渗溶液冲洗,使输液管中的残余药液全部输入;③联合用药时,先输入一般刺激性药物,再输入强刺激性发泡性药物,如均为发泡性、刺激性药物,应先输入低浓度,两种化疗药物之间用等渗液快速冲洗;④在外用血管输注发泡性、刺激性药物时可用三通输液装置,一路输入发泡性、刺激性药物,一路快速输入等渗液;⑤化疗药物推注时浓度不宜过高,速度不宜过快,20ml药液至少3min以上或用5ml/min的速度注入,每注射3~4ml应回抽1次,检查有无回血,避免血管在短时间内受强刺激而出现损害。(3)增强观察力度,每15~30min巡视患者1次,检查注射部位有无回血及外渗现象。对于发泡性药物要专人床边守护,密切观察至用药完毕。(4)严格床头交接班,每班交接内容包括:化疗药物名称、注射部位、输注时间、药物余量、输液通畅情况等。(5)合理使用静脉血管,制订静脉使用计划,左右臂交替使用,使穿刺的静脉得以修复。对强刺激药物宜选用前臂静脉,忌在手背及腕部注药,以免药物渗漏造成肌腱、韧带的损伤。因下肢静脉远离心脏且易于栓塞,所以除上腔静脉压迫者外,不宜采用下肢静脉给药,乳癌患者应健侧给药[2]。

    2  化疗药物外渗后的护理

    药物外渗一旦发生,要保持镇静,立即停止输注,保留注射针头,回抽残留药物以3~5ml为宜,还要沿血管走行观察和了解血管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消除组织水肿和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1)立即行局部封闭。常用封闭药物为0.5%的利多卡因5~10ml加氟美松5mg环形封闭或150u/ml的透明质酸酶环形封闭,局部涂肤轻松软膏或者50%的硫酸镁湿敷或冰敷(24h内),长春新碱和vp16不主张冰敷,宜用热敷。抬高患肢,24h后改位热敷。如疼痛不止可用氯乙烷表面麻醉止痛,并及时报告医生,详细纪录渗漏情况。(2)皮下注射解毒药物。丝裂霉素、争光霉素可用10%的硫代硫酸钠4ml皮下注射,它可使药物迅速碱化,也可用维生素C 500mg/ml皮下注射解毒,它可缓解药物与DNA的结合;阿霉素、长春新碱可用8.4%碳酸氢钠5ml皮下注射,它能起化学沉淀失活的作用,并加用氟美松4mg/ml以消炎[2]。(3)密切观察局部皮肤等情况的变化,冷敷或热敷防止冻伤或烫伤。冷敷时将冰块装入冰袋至容积的50%,排气后扎紧袋口,擦干冰袋外壁的水迹,倒提冰袋,检查无漏水后装入布套内,将冰袋放至所需部位。注意冰敷时间为6~8h;护理人员需经常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紫绀、麻木和冻伤;检查冰块融化情况,及时更换与添加。热敷时水温不宜过高,以不超过50~60℃为宜。(4)局部疼痛、红肿可用中药消炎散、如意金黄散外涂,如坏死形成溃疡时,可用京万红烫伤药膏涂敷患处,每日换药一次[3]。

    【参考文献】

篇7

2 影响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掌握程度的因素分析

    2.1现有大、中专的护理教材中缺乏系统的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有调查显示,临床实习前护生对化疗药物外渗造成最严重后果,回答正确者仅有19.6%[7],提示临床实习前的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知之较少。

     2.2随着制药行业的迅猛发展,抗肿瘤药品更新换代快,抗肿瘤新药在临床的应用极其广泛,对肿瘤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调查有69.35%的护士急需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8]。

    2.3缺乏针对性的继续教育。此次调查发现,85%以上的护士未参加过系统、全面的有关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的培训。目前我国护理继续教育主要问题是在培训前缺乏对受教育者进行学习需求分析,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9]。

    2.4对肿瘤专科护士培养重视不够,国内做得比较好的护理专科有糖尿病、iuc、造口等专科,而针对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刚起步。本次调查的210名肿瘤科护士均未参加专科资格认证培训,可见加强肿瘤专科护士培训非常重要。

3  对策

    3.1 肿瘤科护士在校学习、岗前培训、在职继续教育内容中较少涉及化疗药物外渗相关方面的知识。本次被调查的210名肿瘤科护士有关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主要来源于临床实践、工作经验的总结,与verity[10]等调查发现英国伦敦地区只有27%的护士接受了应用化疗药物管理相关知识的岗前培训,67%护士的化疗药物管理相关知识来自于临床实践的结果相似。必须加强有关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的弱项知识的学习,提高全体肿瘤科护士的综合素质,满足日常的工作需要。

    3.2 增加专科学习时间

    结果显示,每周专科学习时间1h以下者,与2-3h者对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相差无几,而专科学习时间在4h以上者的得分明显高于2-3h者、1h者以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希平[11]指出学习时间分配,直接影响学习主体的记忆过程。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是提高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掌握程度的前提条件,学习时间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肿瘤科护士学习专科理论知识的主要影响因素。

   3.3 关注知识弱项、拓展专业理论深度

    调查显示,肿瘤科护士对如何合理选择穿刺血管的掌握程度最好,这与我省一直以来不断强化护理操作培训密切相关。对化疗药物皮肤毒性分度标准的掌握最差,这可能与专科性强,肿瘤科护士在校学习、岗前培训、在职继续教育内容中较少涉及化疗药物外渗相关方面的知识有关。根据木桶理论认为通过“补短”,以提高整体水平,必须加强有关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的弱项知识的学习,提高全体肿瘤科护士的综合素质,满足日常的工作需要。张惠芹[3]等报道6例患者化疗药物外渗后,由于未得到及时或适当处理,导致渗漏损伤更加严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肿瘤科护士具备有效防治化疗外渗的知识与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强化肿瘤科护士有关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的弱项专科培训刻不容缓。

3.4 开展肿瘤专科护士培训,积极参加针对性的继续医学教育,可根据肿瘤科护士自身特点,采取多种在职学习方式,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地讲授肿瘤药物外渗防治知识的新理论、新技术,使专科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相结合,提高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的掌握,培养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肿瘤专科护士,提高肿瘤专科的护理质量。 

参 考 文 献

[1]罗金凤,熊斌.我国肿瘤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培养模式思考[j].家庭护士,2007,5(10):67—68.

[2]刘红丽,叶志华,职志威,等.肿瘤科护士在患者安全中的作用[j].医药论坛杂志,2009,30(6):117—118.

[3]张惠芹,邹本燕,袁秀红,等.化疗药物渗漏后溃疡阶段的伤口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2):1143—1144.

[4]张敏,李武平.抗肿瘤药物外渗性损伤的防护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4):45—47.

[5]langstein hn,duman h,seelig d,et al.retrospective gtudy of themanagement of chemotherapeutic extravasation injury[j]. plastic surgery,2002,49(4):369—374.

[6]李武平,张敏,钱皎月.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6):27—29.

[7]张敏,李武平,钱皎月.对临床实习前护生化疗知识掌握和需求情况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3.17(12):1373—1374.

[8]郭秀静,王玉琼.医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问题分析和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9):2335—2336.

篇8

1.1 一般资料 我科护士总人数是16人,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肿瘤化疗患者182例,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肿瘤化疗患者221例。

1.2 方法 化疗标识的设计与制作 化疗标识制作材料为白底相片纸,纸上有蓝色卡通水滴,大小为10cm×14cm,可以反复使用。对照组按照化疗常规实施一般的告知,床旁无标识;观察组按照化疗常规实施一般的告知,并在床旁悬挂化疗标识。

1.3 化疗标识的使用 办公护士在处理到医生开具的化疗医嘱时,就立即通知责任护士,再由责任护士将化疗标识悬挂于即将要行化疗的患者床头。

1.4 对护士进行化疗标识及相关知识的培训 化疗标识的使用对象是护士,因此,对护士的培训是标识使用是否有效的主要内容,培训由肿瘤专科护士主讲,采用多媒体课件讲课、化疗手册、化疗流程图等形式,主要讲解内容有化疗护理常规、查对制度、规范使用化疗药物的方法等,特别讲解的是静脉使用的原则,合理选择血管及通路(我科化疗时仅使用静脉留置针或CVC、PICC,穿刺护士必须是工作两年以上者)。选择血管时宜选择管径粗、直、弹性好的血管,避开关节活动怎么表浅细小静脉的穿刺。穿刺成功后,告知患者活动范围及方法,避免因移动肢体不当而到针头滑出血管而到药物外渗。同时告知化疗药物的静滴顺序,先滴刺激性大的药物,再滴刺激性小的药物,在两瓶化疗药物之间应当用生理盐水冲管。在滴注化疗药物前,用生理盐水缓慢滴注冲洗静脉通道,并由两名护士确定针头在血管里,方可输注化疗药物。对于输注毒性较强的化疗药物时,要加强巡视,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化疗患者,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掌握好输液速度。同时在穿刺点上方贴防静脉炎贴,预防静脉炎的发生。一旦发生局部疼痛、红肿,及时按化疗药物外渗流程处理,根据医嘱用药,同时给予心理疏导消除其恐惧心理。培训后采用自行编制的化疗知识调查表对护士进行调查,了解护士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该表有6个项目,内容主要有:护士对化疗适应证、化疗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对血管的刺激认知情况、化疗药物静脉给药的血管选择、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共6个方面。

1.5 患者满意度的调查 由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化疗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化疗患者对宣教内容的知晓情况。该表有4个项目,内容分别是:化疗前责任护士是否有沟通、化疗时是否有两名护士查对、是否认真讲解注意事项、每15-30分钟是否巡视一次。

1.6 观察指标

1.6.1 观察组与对照组数据资料 分别采集2015年1-12月与2014年1月-12月我科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化疗知识培训的调查情况。

1.6.2 建立患者满意度调查登记表 内容分别是:化疗前责任护士是否有沟通、化疗时是否有两名护士查对、是否认真讲解注意事项、每15-30分钟是否巡视一次。

1.6.3 护士对化疗知识培训的掌握情况 2014年12月和2015年12月分别采用化疗知识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人数均为14人。调查回收率为100%。

2.结果

A化疗适应证知晓率;B化疗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知晓率;C穿刺静脉、穿刺工具选择知晓率;D化疗监护知识知晓率;E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知晓率

3.讨论

化疗标识在肿瘤临床科室的使用过程中,标识设计醒目,化疗标识在临床中可对所有在岗人员及其家属双方起到警示作用。常规的化疗无标识仅靠口头称谓,而制作床旁化疗标识明确了化疗患者,随着恶性肿瘤患者的不断增加,护士的工作量也在不断增加,由于护士工作的性质,不同班次的护士负责的工作项目不一样,工作时常常被其他事件打扰,这些高危因素存在,极易忽视对化疗患者的巡视。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控制病情、延长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2]。由于化疗病程较长,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大,需要护士在化疗过程中加强观察才能确保化疗安全。通过临床验证,在加强肿瘤科护士化疗相关知识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并严格执行的前提下,使用化疗标识在化疗过程中悬挂于床旁,潜意识推动护士的巡视、讲解频次,让肿瘤科护士实现专科化护士更近了一步,也推进了临床护士更有目标、更有针对性的对化疗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升了遵医行为,化疗时有双人核查,专人穿刺、专人看护、及时巡视、时时动态健康教育,极大程度上保证了化疗过程中的输液安全。增强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从表1可见,化疗标识实施后患者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从表2可见,对护士培训后护士对化疗相关知识得到了提高,表现在工作各个环节都更注重规范性操作,在患者化疗过程中,各班护士只要巡视到有床旁化疗标识就会重视并有针对性地对患者的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护士指导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特别是让护士和患者主动学习、掌握化疗药物的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和输液时静脉的合理选择及通路的选择重要性,防止了静脉穿刺处肿胀或发生药物外渗。避免了护理差错的发生,有利于建立互动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3]。

参考文献:

篇9

患者女,39岁,右乳癌根治术后,于2010年7月31日第五次化疗,锁骨下静脉外带,护士检查回血通畅,在输液5%GS+吡喃阿霉素时,发现敷贴下导管进皮肤点处有粉红色液体渗出,护士立即停止输液,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并拆除敷贴,以冲洗导管在在皮下走行的路径中残留的化疗药物,使局部药液随生理盐水外漏,护士在无菌操作下清除渗出液,直至冲洗液澄清后立即拔除锁穿管,检查导管是否有裂痕。

2 药物外渗应急处理

2.1 立即用地塞米松5 mg,生理盐水10 ml,利多卡因2 ml注射部位以环形封闭;

2.2 局部冰敷30 min连续3 d;

2.3 局部用99%二甲亚砜涂敷于外渗部位1次/6 h连续14 d;

2.4 加强交接班制度,密切观察记录皮肤颜色与皮温。五d后诉疼痛,查皮肤散在小水泡,破溃损伤范围为3 cm×4 cm,给予络合碘外涂三次/d,并涂本科自备紫草油1次/2 h。

跟踪:连续15 d后小水泡结痂,疼痛减轻,但皮肤暗红,皮温较高,连续外涂紫草油至患者出院,跟踪一月,良好。

3 体会

3.1 心理护理,取得配合。虽然用药前已对患者详细讲解化疗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可能出现的意外,使其有思想准备,患者在药物外渗后非常担心后果,产生紧张情绪。对此,护理人员经常深入病房陪伴患者,为其讲解目前治疗护理措施的意义,让患者体会到医护人员积极努力的态度和所给予的心理支持,从而安心地接受治疗。

3.2 加强护士巡视,密切观察局部反应。按照化疗输液巡视制度,责任护士应每15 min巡视一次并记录,内容包括:回血情况,局部有无红肿、疼痛,如疑外渗立即停止用药,按外渗处理。

篇10

在*科期间,第一次接触**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各类癌症的化疗方案、化疗适应症、化疗禁忌症以及并发症都比较陌生。经过4个月的学习,感觉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比如:各类化疗药对外周静脉的刺激性不同;在化疗期间,如发生药物外渗应立刻采取的护理措施;长期化疗的病人行深静脉置管术后的护理。另外,在化疗过程中,病人患者会出现胃肠道、皮肤黏膜、心理状态等一系列化疗反应,这时就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分外地热情关怀病人,尊重并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做好床头交接班,给予病人情感方面的支持。

在*科期间,学到了**相关知识。术前准备有心理疏导和肠道准备、饮食指导。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切口观察、协助咳嗽排痰、观察输液量及输液速度、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尿管的护理、饮食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观察和护理等等。由于妇瘤科患者的特殊性,在日常工作中,就要求我们更耐心地去与她们交流与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让病人信任我们工作。

现在我在***病区轮转,这是一个综合科室,有超声刀、介入科、中西医和化疗。我感觉在这里要学的东西很多,比如:超声刀术后要注意皮肤的保护、肢体温度感觉活动度及肢端足背动脉搏动等;介入科术后应嘱患者患肢制动,沙袋加压,观察病人排尿情况。

篇11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医学的发展联合化疗仍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同时也带来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化疗药物外渗。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渗出或渗浸到皮下组织中。化疗药物外渗临床表现为局部皮下或深部组织红肿起泡,烧灼剧痛甚至坏死、溃疡经久不愈,注入静脉可引起化学性静脉炎,表现为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血管压痛,后期血管变硬,色素沉着。护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掌握化疗药物外渗的有效预防和护理措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保证化疗顺利完成。

1 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

1.1 药物因素 化疗药物多为化学制剂或生物制剂,作用于细胞代谢周期的各阶段,影响蛋白质和DNA的合成使细胞坏死。化疗药物因其化学性,酸碱性及高浓度等原因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易使药物外渗,还与药物的PH值、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有关。如异长春新碱属碱性药物,可使血管内的二氧化碳蓄积,血管内压力升高,血管的通透性增大,药物渗漏皮下。

1.2 血管因素 肿瘤患者由于肿瘤自身的高代谢消耗和化疗药物副作用的影响,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对静脉壁损伤的修复能力下降,经手背及前臂静脉化疗时,局部疼痛及静脉炎发生率高达60%~70%[1],经外周静脉给药者,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达5%~6%[2]。经常较慢注射或采集血标本,使血管脆性增大,弹性下降,血管变细、变硬,当注射药物浓度增高时,使管腔内压力增大,血管难以承受压力,导致药液外渗。

1.3 操作因素 各种穿刺的损伤是导致血管渗漏的直接原因。如针头刺破血管或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针头固定不牢等。

1.4 使用时间 长期应用化疗药物,加上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反复多次的静脉穿刺将会严重损伤血管,直接造成机械性静脉炎,使患者静脉血管内膜发生一定程度的损伤,静脉内膜炎使血管通透性加大,导致化疗药物在静脉内膜炎薄弱处外渗。

2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

2.1 患者的宣教 (1)签署化疗同意书,从化疗方案、化疗副作用、药物外渗的原因、外渗后的处理原则进行全面宣教,提高患者化疗期间的自护能力,且杂护理病历上记录宣教的内容。(2)讲解强刺激性药物首选中心静脉途径给药的优点,取得患者配合(3)教会患者识别药物的刺激性,化疗当天向患者交代清楚哪一瓶液体是强刺激性药物,切勿自行调节输液速度。(4)叮嘱患者在输注强刺激性药物时,尽量减少去卫生间、就餐等躯体移动,注意输液肢体的活动,避免注射针头移位,输液的肢体切勿被压迫,以免影响血液回流造成药物外渗。(5)指导患者自我观察,询问患者输注化疗药物时有无疼痛、肿胀的感觉,如有立即关闭输注开关,向护士汇报,且护士、患者共同观察化疗药物输注过程有无滴速明显减慢现象,以尽早发现化疗药物外渗[3]。

2.2护士的专业培训 (1)掌握化疗药物的相关知识:①化疗药物刺激性的分类,区分强刺激性与一般刺激性药物;②以适量稀释液稀释药物,以免药物浓度过高;③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方法。(2)掌握化疗给药的注意事项:①负责化疗输注的护士必须经过专业训练,未取得护士执照的,不能进行化疗操作。输注强刺激性化疗药物由高年资护士操作,输注期间密切观察有无回血、疼痛等情况;②不能用有化疗药液的针头直接穿刺血管或拔针,应先输入等渗溶液,确认有回血再输注化疗药物,输注完毕后用等渗溶液冲洗,使输液管中的残余药液全部输入;③联合用药时,先输入一般刺激性药物,再输入强刺激性发泡性药物,如均为发泡性、刺激性药物,应先输入低浓度,两种化疗药物之间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等渗溶液快速冲洗;④在外用血管输注发泡性、刺激性药物时可用三通输液装置,一路输入发泡性、刺激性药物,一路快速输入等渗溶液;⑤化疗药物推注时浓度不宜过高,速度不宜过快,20ml药液至少3min以上或用5ml/min的速度注入,每注射3~4ml应回抽1次,检查有无回血,避免血管在短时间内受强刺激而出现损害。(3)增强观察力度,每15~30min巡视患者1次,检查注射部位有无回血及外渗现象。对于发泡性药物要专人床边守护,密切观察至用药完毕。(4)严格床头交接班,每班交接内容包括:化疗药物名称、注射部位、输注时间、药物余量、输液通畅情况等。(5)合理使用静脉血管,制订静脉使用计划,左右臂交替使用,使穿刺的静脉得以修复。对强刺激药物宜选用前臂静脉,忌在手背及腕部注药,以免药物渗漏造成肌腱、韧带的损伤。因下肢静脉远离心脏且易于栓塞,所以除上腔静脉压迫者外,不宜采用下肢静脉给药,乳癌患者应健侧给药[4]。(6)建议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或PICC,减少药物外渗。

3 化疗药物外渗后的处理

如果疑有药物外渗,要保持镇静,立即停止输注,按以下程序处理:

3.1保留注射针头,用3~5ml的注射器回抽残留在皮管或枕头内的药物;

3.2抬高患肢,注射部位宜用冷敷,一般冷敷时间为24小时左右。

3.3立即行局部封闭,一般化疗药物用2%的利多卡因4ml+生理盐水6ml+地地塞米松5mg环形封闭或150u/mi的透明质酸酶环形封闭,局部涂肤轻松软膏或者50%的硫酸镁湿敷或冰敷(24小时内),长春新碱和vp16不主张冰敷,宜用热敷,奥沙利铂不宜冰敷。

3.4抬高患肢,24h后改为热敷[5]。如疼痛不止可用氯乙烷表面麻醉止痛,并及时报告医生,详细记录渗漏情况。皮下注射解毒药物。丝裂霉素、争光霉素可用10%的硫代硫酸钠4ml皮下注射,它可使药物迅速碱化,也可用维生素C500mg/ml皮下注射解毒,它可缓解药物与DNA的结合;阿霉素、长春新碱可用8.4%碳酸氢钠5ml披下注射,它能起化学沉淀失活的作用,并加用氟美松4mg/ml以消炎[2]。

3.5对注射部位应观察5-7天并做好记录,包括发生时间、静脉进针部位和针头大小、估算药物外渗量、处理外渗的方法、病人的主诉及局部体征等。

3.6强刺激性药物(长春瑞宾、多柔比星等)外渗建议局部封闭每8小时1次,持续3天,一般药物局部封闭1次;

3.7若局部肿胀可用硫酸镁、50%葡萄糖溶液+维生素B12+低塞米松或芦荟湿敷,也可使用水胶体敷料;

3.8局部疼痛、红肿可用中药消炎散、如意金黄散外涂,如坏死形成溃疡时,可用京万红烫伤药膏涂敷患处,每日换药一次[6]。

4 结论

化疗药物外渗不仅对患者造成心理、生理上的痛苦,如处理不当还可引起医疗纠纷,因此护士应掌握引起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预防和互利措施,不断学习,总结经验,保证化疗顺利进行。

参 考 文 献

[1]张晓云,李亚珍.去甲长春花碱不同给药方式局部反应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1999,6(1):70.

[2]李立新.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治疗方法和实验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2-3.

[3]丁荣霜,鞠桂芳.肿瘤康复护理300问.济南: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129.

篇12

资料与方法

2007~2010年收治肺癌化疗患者105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55例,年龄26~68岁;着重饮食护理组50例,年龄29~7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肿瘤种类、性别、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均无显著差异。

方法:常规护理组,在化疗期间,护士常规进行必要的饮食宣传教育,有需求及不适时,再针对患者个体进行饮食护理。着重饮食护理组,从患者诊断明确入院后,化疗前、化疗中、化疗后均行饮食宣教及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费用进行比较,见表1。

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饮食护理

⑴饮食原则:化疗前应以营养全面、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盐饮食,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油腻、烧烤、腌制食物,平时进食定时定量、合理营养为原则。化疗时饮食可改为软食或半流质饮食为主。化疗后,宜选择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

⑵护理措施:①关心患者的进食情况:从入院时就开始评估,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提供喜爱的食物,鼓励患者少食多餐,并增加每天的总摄入量。②化疗药物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可以吃些富含蛋白质、铁、维生素的食物,对于食欲不振者可辅以开胃食物,长期营养摄入障碍时,可考虑用胃肠外营养输入法来改善患者的状况,还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可减轻化疗反应,增加食欲的对症治疗的中药。③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每天多漱口,在恶心、呕吐后,更应及时漱口,若有溃疡存在,可在漱口液中加利多卡因或局部涂擦利多卡因,减轻疼痛,减少体力消耗,以利于患者进食。④对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的管理:每天护士对化疗患者进行饮食、大小便、化疗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轻重程度、使用化疗药物天数、患者主诉及家属的支持系统等情况进行评估,并向医师反馈,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同时也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饮食知识,取得配合,为患者提供适合的饮食,提高机体抵抗力,使其配合化疗,防止中断化疗。

⑶饮食护理的注意事项:首先化疗期间需家属陪护,应注意不要吃得太多,不要吃饭时喝饮料,吃喝要慢慢进行,慢慢咀嚼食物,以助于消化,不要吃甜的、油炸的或脂肪多的食物,不吃过冷或过硬的食物,避免接触使患者恶心的气味,饭后坐在椅子上休息,但至少饭后2小时才能躺下,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适当的运动对于康复也很重要。

结 果

经过14天的住院治疗护理,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及治疗费用比较,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饮食护理在肺癌患者化疗中显得尤为重要:在住院患者中,大多数肺癌患者需要化疗,化疗是一种特殊的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化疗效果的好坏,依赖于患者、家属、医生、护士的共同努力。每一个疗程之间与下一个疗程之间,身心状态的恢复,成为了坚持化疗的关键,而身心状态的恢复,更需要饮食的调整,所以饮食护理在肺癌患者化疗中显得尤为重要。协助患者在疾病状态下,提高自我行为能力,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对控制疾病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主动全面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并给予满足:因患者对癌症知识的需求存在着差异,所以护士应仔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文化程度、生理习惯、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经济状况,对癌症及化疗知识的掌握程度,确定护理要解决的问题,制定护理计划,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及沟通。激发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

护士为患者及家属提供详细的饮食宣教:可以通过饮食护理计划逐步实施,护士成为患者饮食指导的主体,肺癌患者需不断调节饮食结构,在不同的化疗阶段,饮食宣教是不同的,需要护士更多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提供疾病知识和帮助等,可以制作简单的饮食计划卡,放于患者床头柜上,家属即可遵照执行,把化疗期间的饮食调整到最佳状态,利于机体身心状态的全面恢复。

参考文献

篇13

【Keywords】Nurses;Chemotherapeutics Drugs;Occupational Hazard;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R97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217-02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化疗药物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使病人的生命得到延续.但是它在杀伤恶性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的组织细胞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损伤正常的细胞。所以对经常接触化疗药物的护理人员也会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临床护士应该意识到化疗药物潜在的危险,并在操作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防护,使危害能够降到最低。

1 化疗药物对人体潜在的危险性

1.1 现阶段临床所使用的化疗药物大多数为细胞毒剂,有些抗癌药物已经被证实有致畸致癌作用,如美国芬兰等国家都从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尿液中发现具有诱变性的化疗药物。Hirst还从接触的护士的尿液中检测出一定浓度的化疗药物及其代谢产物。还可证明环磷酰胺等化疗药物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对长时间接触药物的护士来说,接触时间长短、化疗药物的类型及剂量大小与产生的危害程度有关。常表现为造血系统,消化道上皮细胞等部位组织器官的损伤,可表现为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口腔溃疡、脱发等。慢性损害还可导致孕妇流产或胎儿畸形,使女性月经不调,不孕等症。远期尚有致畸变或致癌的潜在危险。[1]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则易造成职业性损伤。

1.2 我科配置的化疗药物有顺铂、替加氟、足叶乙甙、紫杉醇、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吉西他滨等化疗药物,这些药物中顺铂就被芬兰美国的学者从接触该药物的护士尿液中检出化疗药物及其代谢产物。这些药物在配置过程中会产生肉眼看不到的溢出,形成含有毒性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有毒的气雾可通过口、皮肤呼吸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危害并且污染环境。

2 化疗药物污染的途径

2.1 首先化疗药物在运输过程中或操作中不慎摔坏玻璃安瓿。使药液暴漏于空气中,形成气雾,使人体吸收。

2.2 配药过程中不小心使药液外溢,使药液直接接触到人体的皮肤。

2.3 配药完毕操作台擦拭不彻底。可使化疗药物通过空气对人体造成危害。

2.4 用过的化疗药物的安瓶未及时封闭,使暴露在空气中,对人体造成危害。

2.5 化疗患者的污染物和分泌物处理不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3 接触化疗药物护理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

3.1 首先应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 护士是一个接触化疗药物的高危人群,因为工作繁琐,劳累。很多护理人员就忽视了自身防护,存在侥幸的心理;还有的护士进入临床不久,对化疗药物的危害认识还不足;原来在工作中强调护士要有奉献精神,不怕脏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没有在护士的职业教育中形成安全的健康教育;种种情况使护士对自身的防护认识不足,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也比较淡薄。因此要加强对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教育,进行专职培训,提高对化疗药物潜在危险的认识,进行常规性防护知识操作和安全知识培训。

3.2 加强对陪护家属的健康教育 用通俗的方式对家属讲解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接触化疗药物及物品对人体潜在的危害。化疗患者的呕吐物及排泄物均含有抗癌剂。帮助和指导病人及家属正确处理病人的呕吐物,分泌物及排泄物,接触这些物品要戴手套。不要和病人混和使用生活物品,不混用餐具。病人化疗时要开窗通风,同时要消除病人的紧张感及思想顾虑,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和防止交叉感染。

3.3 护士接触抗肿瘤药物的防护

3.3.1 操作前后要认真洗手,戴纱布口罩外包一次性口罩,戴帽子及穿一次性防护衣,配置台上要有一次性防护垫。要固定针头和针管的衔接处,以防药物瓶内压力大而使针头脱出,引起药液外溢。操作台要垫一次性防渗漏的防护垫,以防药液外溢,如有外溢要及时更换。

3.3.2 加药时玻璃安瓶可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液降至底部,用砂轮划开后用纱布垫着开口朝向外侧掰开安瓿。溶药时要将液体沿瓶壁慢慢注入药瓶中,抽出瓶中气体,以防药液从针眼处溢出。待药物完全溶解后才抽取药液,抽取药液要不超过注射器的容量的3/4为宜。排出针管内空气时要排到药瓶中或无菌纱布上并将药瓶与纱布放入专用包装袋内。抽药完毕后要将用过的针头注射器等放在密封的牢固防刺透的垃圾桶中封闭处理,并注明"化疗废弃物"的标记。

3.3.3 静脉给药时,前后要有引液,不可用化疗药物直接穿刺。穿刺后要确定针头在血管里才可给药;

3.3.4 配药完毕后及时脱去手套及防护衣,一切污染的物品要放入化疗废弃物袋中,彻底洗手。如果配药过程中药液不慎溅入眼中,要立即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5分钟。

3.3.5 配药的治疗室要开窗通风,有条件的要强化硬件设备,安装生物安全柜以减少污染。生物安全柜是一种特制的垂直流装置和HEPA过滤网,特有的负压操作环境,可有效防止含有药物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对操作者的危害。

3.3.6 增强工作人员的身体素质 化疗药物均有抑制骨髓的副作用,可出现外周白细胞下降,血小板降低血中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要建立护理人员健康档案。每半年体检一次,对白细胞降低,免疫力低下的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工作人员自身平时要多锻炼身体。

3.4 化疗废弃物的处理 配置化疗药物的化疗废弃物,药液会蒸发而污染空气,所以要及时密封。由专人按化疗污染物相关规定给予处理。

小结

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越来越关心的话题,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防护措施的实施由被动变为积极主动。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临床经验,对防护对策和防范措施进行持续改进和完善,不断进行总结,使职业危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马双莲,丁,临床肿瘤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