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语文训练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三、五分钟讲话——指令性口语训练口语训练要经常化,要形成一种习惯,要给每个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锻炼的场合。这样才能人人都讲,个个过关。五分钟即兴讲话目的就是这样.训练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讲见闻,讲故事,谈理想等.学生们尽管读高中了,但还是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的。所以开故事会是寓教于乐的一种好的训练方式。除了上面这几种外,课本中的说话训练也是进行五分钟口语训练的素材。在高二我根据课文单元训练的题目,安排了“五分钟讲话”。
篇2
(二)激发初中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般来说,学生需要以自己的方式构建对事物的理解。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待事物的看法与认知也存在差异。教师需要认同这种认知差异性,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个性化情感与表达方式。同时需要鼓励学生在对待相同问题时充分发挥这种个性化理解,形成不同的判断。以此体现语言文字的千变万化。在写作教学中,教师绝不能禁锢学生的思想动态,而应进行合理引导,使学生展现自己的创造力与独特个性,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魅力。
(三)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写作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缺乏写作素材成为困扰学生写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写作训练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生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素材,在掌握写作技巧的基础上,顺利地表达出自己情感。同时,教师应改变传统写作训练方式,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懂得,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写作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鼓励他们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中发现独特的生活之美。
(四)教师要提高语言素养,提升教学感染力
教师的语言素养与语言感染力是学生的榜样。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素养,增强自身教学语言的感染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活跃课堂氛围,营造和谐、民主的写作课堂,用别具一格、灵活多样的教学语言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真正参与到写作训练活动中。此种教学方式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五)丰富初中写作评价主体
写作评价是写作训练活动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初中语文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批改学生作文,批改过程中会耗费教师较多的精力,占用较多的备课时间。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笔者认为应该让初中生适当参与到作文评改过程中。这既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涉及到家庭题材的作文时,还可以让家长参与到作文批改过程中,增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此外,还可发动学生互相评价,通过同龄人之间的取长补短,利于及时发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写作批改效率。
篇3
戴芳老师执教的《一次课外活动》的作文指导,在《省小学作文教学观摩会》上获得与会者的一致好评。这节课之所以获得成功,我想除教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外,主要是这节课具有紧扣要求,训练有方的特点。
审题是作文的一项基本功,也是培养学生掌握正确思维方法的一种基础训练。教师十分重视作文的第一道程序,引导学生对作文题目做一番研究分析,弄清题目的要求、范围和重点,使学生知道这次习作是写一次课外活动,具体要求有三点,即:1、要按活动的先后顺序写;2、重点是把活动过程写具体;3、要注意用词准确,语句通顺。通过师生共同审题,使习作要求更清晰明白,便于学生操作。
一节作文指导课涉及的训练点是多方面的,然而指导最忌蜻蜓点水,面面俱到。只有抓住每次习作要求的重点,集中力量突出训练重点,才能保证学生学有所得,提高教学效率。这节课教师恰当地处理好了重点与一般的关系。把活动过程写具体是这次习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分两步解决怎么写具体的问题:一是在课前教师有组织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开展了一次小制作活动。由于活动是学生亲自参加过的,所以学生就有内容可写,解决了言之有物的问题。二是教师把自己参加过的一次用蔬菜做小制作———辣椒“鞭炮”的过程重新演示,同时边带领学生说制作过程,然后出示了下水文,紧扣习作的三个要求,让学生找出表示活动先后顺序的词语,说出哪些地方写具体,同时进行板书,从而使学生知道要抓住人物的动作才能把活动过程写具体,并及时地告诉了学生如何把词语用准确。
在优化作文指导的教学程序上,这节课的总体设计做了可喜的探索。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审、导、说、写、评五个环节,环环紧扣,步步提高。一节课内,教师给了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口头和书面的练习,教师引导说,同位互相说,发现问题及时说,真正做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最后学生花了十二分钟写完了制作过程的片断。从课堂反馈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轻松,都能紧扣习作要求,抓住人物动作把活动过程写具体。
篇4
一、什么是语感
语感问题,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叶圣陶老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这是我国关于语感的最早解释。夏丏尊先生较早提出“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当代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语感论者对语感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作了界定,从不同程度揭示了语感的内涵: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
二、语感训练的意义
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同样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1.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
2000年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2001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些都将语感培养放在语文教学的空前的高度。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所以要重视语感训练。
2.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使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
语感强的人可以敏锐地对语言材料的要点、优劣、情味等做出准确判断、感知;可以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顺畅地表情达意;写作时意到笔随;乃至构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及风格,拥有自身的言语世界---这其中,蕴积了强烈的创新潜能及无限的思维意识。而学生往往咬文嚼字,望文生义。如“田园”仅仅理解作种田的地方,而没能想象那一派和谐优美的农村自然风光;“春雨”仅仅理解为春天的雨,未能联想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很多学生在写写景抒情的文章时,往往只是简单地列举名称,而没有把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小草是“绿色的”、“青青的”,花是“红红的”“美得无法形容”,却不会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青得逼你的眼”、“它展现了春的生机和希望”;各种花“花着甜味儿里带”(语出朱自清《春》)、“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语出宗璞《紫藤萝瀑布》)。可见,学生的字词句的积累太少,语言的感悟太薄弱。语文教材中大多是文质兼美、内容丰富的语言材料。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感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才会大大增强,思考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通过语感的训练,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犹如年轻人谈恋爱所惯有的那种“感觉”,“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廖等等说不尽的意味。”
3.通过对语感的培养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马克思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语言当然也不例外。吴济南指出:“学生在语文课中感受直觉形象,诱发审美情趣,进行审美鉴赏都必须基于语感。从语感入手对学生进行语文美育,旨在健康的审美心理、高尚的审美观的形成和确立”。语感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和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抽象概括的特征。它在长期的实践中潜移默化,从而积淀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熏陶的内容和性质。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再如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名句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也传达出作者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学生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获得审美体验。所以,通过语感的培养可以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这是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的特征所在,也是优势所在。
三、语感的培养
基础教育不断地改革,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应该主要进行下列三个方面的工作:
1.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具有个人倾向。学生要真正体会其中韵味,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的积淀。如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写出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闺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这种意味哪是字典上能查到的?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出现的九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词典上的解释能与词作者表现的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划上等号吗?主体性原先积累与储存的经验、知识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相互撞击,才会迸发出耀眼的直觉思维的火花。西蒙说,直觉是“利用了已有的知识认识了当前的情景”。布洛赫也指出:“我认为直觉和经验二者是密切相关的,所谓直觉,是把那些你已经了解得很充分的事物的认识拼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认识。”没有主体原有的经验、知识作前提,直觉思维只能是飘忽不定的镜花水月。一般说来,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2.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主要的和首要的途径是学校的语文课的教学。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以有效培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量地阅读文章,当所汲取的言语作用达到某种程度,即言语本身的规则在言语主体身上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时,积淀在言语主体的言语规则自动进行组合、调整,最终形成一种语言直觉结构。要使学生形成语言直觉结构,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诵读。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性,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如朱自清的《背影》是篇叙事散文,描写了20年前的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景,从所记内容看,作者为什么不选用《回忆我的父亲》这个既通俗又朴实的题目?从所记情景看,作者为什么不用《送别》这个更见凄切的标题?这就得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的内容,通过比较方可明白原题的佳妙和不可更改的理由。写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过程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教师利用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揣摩,读读悟悟,教师点拨:“‘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所以用‘探’,‘攀’和‘缩’可以想象爬的困难。”通过抓重点词句的品味训练,让学生既明白语意,也悟到语言的情味,从而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感。再如曹操的《观沧海》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这种情感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正如朱熹所言,阅读要“涵咏”,要有强烈的作者、读者的角色意识,沉浸在生动具体的言语情景中。周振甫先生认为:“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文章例话·因声求气》)。所以古人要求“必讽诵之深且久,使我之心与古人沂合于无间,然后能得契自然之妙,而终极其能事。”(张裕钊《与吴函父书》)新编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部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提到,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到400万字以上,可见阅读的重要。
总之,语感像一股流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增大它的流量;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使它流向既定目标。
3.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一个人的语感素质也得益于后天的理性成分。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一定的语感技能,否则人们便无法进行言语交际了。但是,后天接受语文教育的差异,会造成人们语感素质和技能的差异。具体到每一个人,语感的素质有高下之分,即其深度、广度、美度、敏度无不因人而异,其语感技能自然就有强、弱之别。一般地说,文化程度和语文素质越高,接受和发出言语符号的范围和深度就更为广阔和深入,精神、心理活动更易趋向细致和深刻,语感素质就更高,语感技能就更强。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文盲的语感水平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强调语感作用,决不意味着排斥或轻视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文知识可以提高语感的质量,因为“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语)。语感主体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进行对言语对象的认知、感受和理解,才能提高语感素质的水平,使之由初级的、浅层次的语感水平向高级的、深层的语感水平推进。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
言语实践亦即语感实践,让学生自己接触和使用语文材料。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或者说以感性为主,而感性又总是直接与实践联系着。“学生的语感由学生自己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是学生‘感’的结晶,而非教师‘讲’的产品,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实践”。所以,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积极性发挥得怎样,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学生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近年来,语文教学界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演讲、作文等,各种实践活动既有对内容的美的追求,又有对文学语言的美的追求,二者在美感修养上是息息相通的,都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感训练。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所以,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感训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参考书目:
1、《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
2、《中学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6期、1991年第12期、1992年第11期)
篇5
笔者教学生识字一般采用以下步骤:
1、观察该字是什么结构?什么部首?
2、是由几笔写成的?
3、某一笔(重、难点)是什么名称?
4、哪个地方最容易写错?
例如学生字“贯”。采用上述方法步骤会促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感知、了解和掌握字形、笔顺,在此认知过程中,学生能主动地抓住字的难点,这要比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效果要好得多。
这样引导,学生不仅能敏锐地发现字体的重点难点,加深了印象,强化了识记效果。更重要的是进行了思维训练,因为在此过程中,学生观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其眼、脑、手多种感官并用,无论观察、思考还是写画,学生的大脑均处于思维状态,长期下去其思维的敏捷性将被培养起来。
二、变换角度、扩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如果说认真观察是学生掌握字形的有效手段的话,那么引导学生变换角度,以加深对生字(词)意思的理解,则是学生掌握字义的必要延伸。尤其是可以抓住此环节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学习“桌”字。如果仅让学生记住字形和了解其义,那么局限性就太强,也势必降低了识字教学的效果,学生的知识得不到丰富,其思维也就相应地得不到很好的训练。因为“思维是凭借一定的知识而进行的,知识经验愈丰富,思维的领域就愈广阔。”因此,要想在生字教学中启发儿童的思维,首先要考虑开阔儿童的思路。
如上例学习“桌”,就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组词,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从用途上:课桌、餐桌、办公桌……
从色彩上:红桌、黄桌、黑桌、白桌……
从形状上:长桌、短桌、方桌、圆桌……
从体积上:大桌、小桌、高桌、低桌……
从质地上:木桌、石桌、铁桌、水泥桌……
还可从劳做方式上:买桌、卖桌、拉桌、擦桌、搬桌……
这样学生充分调用大脑中积累的关于桌的直观知识表象,来参与生字“桌”这个新知的学习,不仅巩固了新知,还通过互相启发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更丰富的知识。尤其是通过学习该字,学生知道了思考问题时如果变换一下角度将会得到更丰富更完美的答案,这样其思维方向的灵活性就会被逐渐培养起来。
三、系统表达,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条理性)和逻辑性
儿童思维的发展是同语言的发展密切联系的。发展儿童口头语言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可以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笔者常用的“生字教学与词句教学相结合”的两种方式都可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逻辑性。
1、表述形近字的区别
在学生学习生字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种现象——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形近字的区别口头上表述不清,这一方面说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差,另一方面也说明该学生的思维是不条理不流畅的,为此我们常这样引导。
例如学习“骏”字,学生首先联想到以前学过的形近字“浚、峻、梭、唆、俊”等,然后引导学生说话:“骏马的骏字是以前学过的崇山峻岭的峻字去掉山字旁换上马字旁变来的。”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准确的,同时对生字的感知记忆也是清晰的,识记效果是好的。学生一旦再遇到两个形近字,随之而来的就是与视觉同步的思维,继之则是流畅地语言表达,长期下去其思维的流畅性会得到提高。
2、为形近字编小故事
一般地,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通过对其语言的完整性、准确性、逻辑性的训练来培养的。
篇6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学习语文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美,诱发他们去联想,发挥学生对外界景物的形象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现在的语文教材中,还编排有诗词教学内容,语言具有很强的节奏感、音乐美。诗词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因此,通过朗读诗句,能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审美的情况。通过朗读课文,诱发学生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和物的形象和景色,进而感受大自然的美,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能唤起学生的共鸣,领略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朗读习惯,对自己将来语文水平的发展进步影响极大,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文章诗词的效果,有利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能更有条理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绝不仅是用口的发言活动,同时,也包含着思维和感情的活动。语文朗读教学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在小学生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突出阅读的训练,做到有效朗读,才能增强课文对学生的感染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
篇7
句中有主干词语、修饰语、限制语、补充语等,这是对主干词语的说明、限制、修饰和补充,使句子意思表达得更加生动、准确、鲜明。因此,运用填充式训练方法让学生填写修饰语、限制语、补充语,并加以体会,能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我问学生: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满头银发”说明了什么?说明老奶奶年纪很大,老态龙钟;“背靠着一棵洋槐树”说明什么?说明她体力不支,快站不住了,但还要站着,不肯蹲下歇一会儿;“焦急”“耐心”又指什么?“焦急”是指急切盼望见到总理的灵车;“耐心”则表明老奶奶一定要见到总理的灵车。这样简单的语句和词汇很准确地表达了当时老奶奶的心情,即对于的爱戴和深深的怀念之情,学生明白了这些深层次的内涵,读的时候才容易表露出感情来。
三、通过朗读进行词句训练
朗读既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课文,还可以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内容、词句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字词的发音要准确,停顿和断句要符合文章的要求,也就是准确地读出文章要表达的意思。如老舍先生著名的《草原》这篇文章,在本文中老舍先生结合自己的感受介绍了草原的状况:蓝天、草地及草原上的风土人情。教师就可以结合这些关键内容让学生去反复地诵读和体会,这样就会体会到作者对纯朴的蒙古人民的赞扬,也能增强学生在词句方面的积累。
篇8
2、妙对。用接对偶句以训练语言能力,上句一出现,下句接对。必须与之联系又受其制约。学生必须很快地理解上句,同时调动自己语言材料的积累较好地完成下句,这对语言知觉和言语生成的敏捷准确都是极好地锻炼。如“嘻嘻哈哈喝茶”,可对“叽叽咕咕谈心”。诸如此类的妙对,学生会感到通俗风趣,饶有兴味。
3、快问快答。这是对突发性提问转瞬作答的强化训练。教师设计一套难易适中的简答题,在限定的时间内作连续性的步步深入的提问。问语要干净利索,要求学生用直言句式简洁明快地做出回答。由于诘问内容广泛,跨度跳跃,要答得快、答得巧,必须使整个思维处于高度亢奋状态,使大脑的语言功能得到较好锻炼。
4、速喻明理。即迅速地用比喻说明一个抽象道理。如,“学习不能偏科,各门功课都很重要”,请同学们打个比方说。(可以是:“各门功课形成的知识结构,好像是由若干木板箍成的木桶,缺一块也不行”)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喻理构思、句型转换与整合,并流畅地表达出来,是颇有些难度的,但此训练具有实际意义。
5、一语中的。口语表达中“一语中的”,是思维和表达的化简。清代郑板桥有诗曰:“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以简驭繁的简语答对,常能一语道破玄机,闪烁着语智的光辉。训练时,可开列出一批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让大家当场选择作答。
篇9
1、朗读训练
口语教学最主要的就在一个“说”字。朗读有助于加深记忆,教师也可以通过听学生的朗读,即时了解学生的发音准确情况,“对症下药”。具体方法可以是教师利用早自习时间,选取优美的文章,让学生大声朗读;也可以借鉴英语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跟着教师或印象材料阅读,从中体会说话时的语调、节奏等,同时可以从中掌握一定的口语表达技巧。
2、发言训练
发言训练主要是训练学生对针对某个问题,有条理性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因为发言训练还只是较初级的训练,所以,教师应该从基础抓起,在课前提前提问,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在上课时用:词语联缀、回答课堂问题、复述课文内容、情景对话、分组讨论到根据既定话题上台讲话等。到后期,可以逐渐缩短学生准备的时间,可以在上课的时候,提出一些学生未做准备的问题,让学生作出简单的回答,或是临时制造一些话题,让学生急性讨论。这一过程教师不能太急功近利,它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3、表达训练
表达训练是以前两种训练为基础的,当完成前两种训练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表达能力将有较大的提高。因此,在表达训练中,主要需要培养的是学生表达的勇气和兴趣。有了表达的勇气学生才敢说,有了表达的兴趣学生才爱说。可通过讲故事、演讲、辩论会、口头作文、模拟招聘会等形式多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让学生自由发挥,自由表达。教师可要求学生尽量做到表达用词、语气、语调得体,内容要求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二)日常训练
口语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果的,它是一项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训练,再加上口语训练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仅仅依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把它深入到课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收看电视电影、综艺节目、新闻直播等,让学生学习主持人,演员标注的普通话、语言表达时的动作表情和各种语言表达技巧。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各种课外活动,要求全班参与,鼓励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既是语言上的互助,也是对日常交际能力的一种训练。
二、心理素质训练
(一)自我暗示法
自我暗示也是一种自我催眠,它的作用相当大的,它可以给人极大的勇气和充足的信心。让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能够迎难而上。例如:学生在应聘时,对自己说:“大家的起跑线一样”。学生抱着这样的心理,往往在接受公司询问时,回答问题就能从容应对,对于问题就敢想敢说。
(二)“目中无人”法
这里的目中无人是指要把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所要说的内容上,不受外部环境(如:对手、考官、听众)的影响。在环境中要“以自我为中心”,要有“我是最优秀的,舍我取谁”的心态。在心理上战胜自己、战胜对手。有了这样的心态,可以让学生克服说话时的紧张、恐惧,使之思维更加活跃,语言表达更加准确。长此以往,学生在说话时就能放心大胆,感想敢说。
(三)角色代入法
篇10
一、模式的依据
(一)现实依据:快,既是时代的特征,也是时代的呼唤,更是时代向教育的挑战。
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如何呢?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1978年在《人民日报》头版显著位置著文批评说:“十年的时间,两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15年过去了,状况又如何呢?“我们语文学科自觉或不自觉地可以说是变动不大,或者说没有实质性变动。”这是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教授在全国中语会第五次年会上的断言。教学效率如此低,学生素质如此差,怎能适应当今时代乃至21世纪的需要呢!“能否在最短的时间里读完应读的村料,现在已成为当代各级管理工作者、科学工作者、生产工作者的一项极为重要的生产手段。”(杨春华、王靖元译《快速阅读法》前言)。本模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试用、实验,最终定型的。
(二)政策依据:宏观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课题,提供了最有力的依据:“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为此,必须高瞻远瞩,及早筹划我国教育事业的大计,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为此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克服学校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象。”
微观上,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相适应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及其配套教材,第一次将快速阅读纳入中语教学,要求学生“用一定的速度(每分钟500字左右)阅读浅易的文章,把握大意”,并对速读训练的内容、步骤、方法等作了具体设计与安排。
(三)理论依据:首先本模式两大坚实的理论依据应是生理学原理和心理学原理。
阅读,首先是一种生理现象,人们的有关生理机能为速读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就视觉而言,文字符号以光波的形式被摄入眼中,在视网膜上成像。据推算,人眼的视场角可达35°,并且从无限远至25厘米内,可以毫不费力地进行调节,以分辩出12─13行文字。而且,人眼的视场角是一个立体角,能同时分辩纵向、横向文字。这样纵横交织,“一目十行,双目识页”就成了完全可能。本模式就是要通过相应的训练,扩大学生的视读野,以适应快速阅读的需要。再就大脑机能而言,人的大脑皮层至少有140亿个神经细胞,这些细胞之间有很复杂的突触联系,其储存功能至少能容纳10[7,]亿个信息单位,相当于全世界图书馆藏书的总信息量。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还表明:人的左右半脑分工各异。右脑具有极大的图式认识功能,其记忆容量是左脑的100万倍。这些,正是开展快速阅读训练极其重要的生理基础。
阅读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速读的重要前提。用心理学原理研究阅读行为可知:阅读的过程是读者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注意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快速阅读,则更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它除了要求人们以更快的速度感知、记忆、想象、理解外,更要求阅读时能高度集中注意,专注于阅读,全身心地投入阅读。只有具备了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才可能出现高效率的阅读。本模式第一级台阶正是遵循这些心理学原理的培养学生速读的良好心态。
其次,阅读的对象是语言文字。汉字能速读吗?汉语言文字学作了肯定的回答:汉文不仅适于速读,而且优于拼音文字。因为:第一,汉字信息密度大,阅读省时。联合国五种文字的同一文件,永远是汉文本最薄。第二,汉字个性突出,感知快;汉字形体各异,示差性强,分辨率高。第三,汉字稳定易识、易记,适宜速读。第四,汉字是表意文字,利于理解。另外,文章学、阅读学、写作学、社会学、美学、哲学等学科都从不同侧面为速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比如,快速阅读作为阅读学的一个分支,自然与阅读学有着天然的“血缘”尤其是现代阅读学,它追求的主要目标,就是快速高效的阅读。
(四)经验依据:速读,作为一种现象,古今中外,均已有之。我国古代,《北齐书》曾记载王孝瑜“读书敏速,十行俱下”。前苏联大文豪高尔基看杂志,往往是“几页几页地翻”。经科学地速读训练,其读速更大得惊人:日本加古德次先生精心训练的速读能手长江美子,最快可达每分钟读20万字。我国北京铁路二中程汉杰老师,台北师专附小谭达士校长训练的学生其阅读效率也是成倍、成数倍地增长。本模式实验表明:学生阅读效率一般可提高4—5倍,达到1500字/分。大量经验表明,速读能力同其他技能一样:通过训练,才能提高;通过有效的训练,就能迅速地提高。
二、模式的构建
(一)模式的着眼点──信息社会。
我们构建“四台阶”模式的基本出发点,是提高中语教学效率与学生素质,以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时代飞速发展,快速阅读应运而生。快速阅读集生理学、心理学、语言文字学、现代阅读学等相关学科原理于一体,实质是一门高效阅读学。它不仅要求读速快,而且要求理解深、记忆牢,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迅速扩大其知识面。为此,《阅读学丛书》主编曾祥芹教授还称:“速读是语文教育的高科技”。
与此同时,要提高中语教学效率与学生素质,还得切切实实地开展“大语文教育”,将学生带到丰富多采的大语文天地中去学语文,用语文。这不仅与现代教育观合柏,也与语文学科的根本性质“工具性”相一致,更有利于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而且,速读在大语文观统率下进行,才会有更大的“用武”之地。两者比翼双飞、相辅相成,必能收到最佳效果。这就是我们积极推行下述公式的基本缘由:“快速阅读+大语文观=如虎添翼”。
篇11
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任务应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长期以来,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重读、写,轻听、说。教师们并非不知道口才交际能力对于学生将来踏上社会后的再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迫于考试的压力,不得不违心地引导学生抠字句背解释,而把许多能力的训练挤出了语文教学的课堂。现在,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认识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说”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必须在语文课中给它以应有的一席之地。
2、从社会发展的要求看,口才训练非常必要
社会发展到今天,早已进入了大协作时代,人际间的横向联系大大加强,在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中,许多时候需要谈判、辨论、宣传、演讲……。我们的学生不论他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外事工作、商业谈判、法庭辩论、企业公关哪项不用口才?教师、记者、节目主持人、导游、推销员谁个不需口才?就是汽车售票员,商场营业员、宾馆服务员也要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出色。当今社会,人们已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口才的重要,口才对于某些人来说将直接影响到其事业的成功与否,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试图通过强化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口才。
3、从学生的基础看,加强口才训练十分迫切
笔者曾在普教职教任教十八年,从所接触的学生情况看,无论是普教还是职教,大多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都不如人意。进入高中的学生,目标始终描准高考,而高考只有笔试没有口试。学生们整天埋头于练习卷,语文课上忙于听分析记答案做试卷,金口不开的时候居多,而且高中生相对初中生来说,心理上更趋于成熟也更趋于封闭,课堂上愿意主动举手发言的已不多。在职业高中,生源相对较差,许多学生从小到大从无机会登台亮相当众发言,这样长期以来形成不良循环:越不会说锻炼机会越少,锻炼机会越少越不会说。
因此,不论在普教系统还是在职教系统,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口才训练都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任务,这是社会对跨世纪人才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口才训练中的主要问题与关键环节
1、普通话语音训练
在口才训练中是否需要进行普通话语音的辨正与训练呢?笔者认为非常必要,因为演讲是一个人讲,众人听,演讲者的发音准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听众的理解是否正确。不仅演讲是这样,其他的口才表述亦如此,特别是在一些庄重严肃的场合,使用方言或带有严重方言口音的普通话会大大影响其效果。在口才训练中加强普通话语音的辨正与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2、心理素质训练
刘伯奎先生在《青年口才训练系统》中说到,“在口才训练系统中,有两个举足轻重的环节:一为思维环节,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此人口才水平的高低;一为心理素质环节,心理素质是否良好,决定了人们的口才能否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应有的显现。”
我们先来谈心理素质环节。在对学生进行口才训练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相对于书面考试与比赛来说,在口语考试与比赛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
那么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达到提高心理素质呢,一般说来,越怕当众说话越要锻炼当众说话,只有在反复的锻炼中才能克服紧张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永远开不了口就永远怕开口,只有多讲多练才能从“不敢讲”到“不怕讲”。我在对学生进行口才训练时注意唤起他们的自信与勇气,特别是对那些还未迈出“第一步”的学生,我更注意鼓励他们抓住每一次机会锻炼自己,不让他们站在岸边看别人游泳,永远站在岸边就永远怕水,这时候我们必须伸出热情之手把他们拉下水,只有下了水才能不怕水,只有通过当众说话才能克服害怕当众说话的心理,加强口才训练,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3、思维训练
篇12
2、坚持综合性,处理好重点训练与一般训练的关系就一个“训练组”的教学来说,各部分教学内容在各自显示其教学独立性的基础上,则更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因此我们在训练过程中,既要坚持综合性,又要处理好重点训练与一般训练的关系。“训练组”的教学,无论以哪方面的训练为重点,都不可能是孤立地进行的。要努力体现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综合性,始终以“训练组”为基础,以课例为突破口,抓住训练点,揭示其内在联系。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突出训练重点的同时,全面的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注意每课突出一项或读或写的能力训练,同时兼顾一两项或听或说的能力训练,力求“一课一练”,“一课一得”。例如:教学《少年闰土》一课,着重进行指导写人的训练,在精读描写少年闰土外貌一段的基础上,领会作者怎样抓住人物特点写,然后写一位老师或同学的外貌、形态、穿着的片断,让大家猜猜写的是谁。这样先读后写,先说后评,从读学写,以写促读,体现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
3、坚持系统性,要加强纵横联系一个“训练组”的各部分教学内容互为整体,又相互联系。“训练组”教材的组合在内容或形式上都具有内在的联系,教学时要注意给每个“训练组”定位。即每个“训练组”是在什么基础上发展来的,又是向着什么方向发展的,使本“训练组”成为整个训练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从而使一册书、一个年级或一个学段互为整体,从而实现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的阶段性和连贯性的统一。“训练组”中的每篇课文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我们要抓住训练重点,找出每部分内容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弄清知识的联系点,加强纵向横向联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把“训练组”这个“教学块”中零星、分散的知识,连成一体,成为系统而全面的知识。
4、坚持完整性,注重体现训练过程从一组教材的“导读”开始到“基础训练”的作文结束,要作为“一个教学过程”来进行教学设计,以体现完整的训练过程,具体地讲为:
①“导读”——感知发现,明确任务。根据“训练组”的“导读”及课文课型特点的共性,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读“导读”内容。让学生自己发现本组学习的重点、本组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训练项目。目的是使教学双方对整组教材有个大体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篇13
语文知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一般概括为“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里,我们着重探讨一下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
语法修辞知识是语文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世界发达国家的母语教学课程标准中,都把语法修辞的学习列为重点内容,作为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关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们国家的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中有一条总括性的目标:“了解基本的语法常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这就明确指出了语法修辞教学的任务。
课程标准“附录”中的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包括五个部分,其中前四部分是语法,分别为词的分类(十二个类别)、短语的结构(仅列出并列、偏正、主谓、动宾、补充五种基本结构)、单句的成分(只列出传统的六大成分)、复句的类型(列出七种类型,并且仅限于二重复句);第五部分是修辞,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八种常用的容易判定的修辞格。很显然,课程标准把语法修辞知识控制在了最基本最简单的常识范围之内。通过语法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词的大致分类情况、短语的基本结构类型、单句的格局以及复句的有关常识,使他们能够具有分辨词句使用正误的能力,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现象、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通过修辞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一些常见的修辞格在语言运用中的表达效果,使他们能够把这些知识应用到语文阅读与实践中去。要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一下几点:
一、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运用,不要纠缠在术语、定义、特点、功能等概念原理体系上
“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规则少而概括性强同时又能激发学习者创造性的语法是最好的语法,换句话说,教学语法越简单越好。语法是供学习者使用的,因此不应使用那些繁杂的表述方式,而应最大限度地使用简洁的语言,做到通俗易懂”。亦即语法教学以少讲定义少用术语为宜,术语只是作为一个名称为称谓而用,学生只要明白这个术语的所指即可,不必消化概念,更不需要死记硬背概念。例如在教学中如涉及“短语”这个概念,只需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认识短语的面目,了解短语的基本的层次和意义关系,至于什么是短语,词与短语如何辨别等问题,则完全可以回避。据此,修辞格的教学也没有必要把主要教学精力放在各种修辞格的定义、分类以及相关修辞格的辨别上,体会、品味其在具体语境中的表现力才是至关重要的。如《围城》中的一个比喻:“苏小姐双颊涂的淡胭脂下面忽然晕出红来,像纸上沁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得迷人。”教学中不用要求学生记忆比喻的定义,不必讨论该比喻属于哪种类型,为什么属于该种类型,而应重点介绍该比喻的独特之处。该比喻不是比一个固定的事物,而是在比一个变化着的事物,所以比喻本身也要求是变化的。苏小姐的脸红是从部分的红扩展到满脸都红,因此用一个变化着的事物“纸上沁的油渍”来打比方,就很贴切,具体形象,便于接受。要通过修辞格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语言表达效果的好坏不在于是否使用了修辞格,关键在于修辞格的使用是否得体恰切。如“秋雨跳着欢快的舞,一下就是几天,什么活也干不成,真烦人。”这里使用了拟人辞格,但该辞格的使用并未给语言的表达增添魅力,其主要原因是拟人与文章的内容、语言环境气氛、人物的心理状态不协调。再如单句的教学。语法体系中的单句知识非常庞杂,同时不同的语法体系在对单句进行分析时又存在着分歧,既有名词术语的分歧,也有分析方法的分歧。在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绕开所有的争论和分歧。如“老师喜欢他聪明”是一个有争议的句子,有人认为“他聪明”是“喜欢”的宾语,有人认为“他”既是“喜欢”的宾语又是“聪明”的主语。但不管作何种分析,语句所表达的意思都是:由于他聪明,所以老师喜欢他。结构分析只是手段,不同的分析并不意味着反映了不同的语言事实。讲授语句要注重说明语句所代表的事实,不能纠缠于语法术语和结构分析,术语可以改变,分析方法可以选择,事实却不能改变。如果不顾语言事实、不顾语言的具体运用,只在术语上争论不休,这种语法知识教学是无效的。
二、在阅读活动中结合实际情境教学,不要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建议”中强调将语法修辞知识应用于语文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语法修辞知识是为语言运用服务的,离开语言运用实际,单纯为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知识的应有价值。教学时应把知识的传授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和领悟这些知识,在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中积累和运用这些知识,从而提高语感能力。例如讲状语,《鞠躬尽瘁》这篇课文最后写到焦裕禄去世时的一句话是:“那一年,他才四十二岁。”这里的“才”是副词,作状语,表达一种时间范畴。如果只讲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有这个状语和没有这个状语大不一样,“这一个”和另一个也大不一样。有这个状语,表明了作者对焦裕禄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去掉这个状语,就显得冷冰冰的,似乎焦裕禄的死活和说话人没有多大关系。如果把这个状语换成“已经”,语句的情味就又发生了变化。学生会在这样的比较中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情感,认识到状语的重要。
各种语言能力都建立在语感能力之上。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言语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领悟和把握能力。我们平时的语言表达和理解、判断和评价、推敲和修改,靠的都是语感;我们能听出言外之意,能迅速准确地编码造句回答问题,靠的也是语感。语感能力的形成主要不是靠语言知识的积累,而是靠言语实践。语法能力和修辞能力都是语感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修辞和语法所追求的目的不一样,语法强调“规矩方圆”,修辞注重“得体适切”。修辞包括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用、句子的衔接、语段的组织、修辞格的使用等诸多方面,因此修辞教学更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比如我们平时说话写文章,用主动句的时候多,用被动句的时候少,在什么情况下做何种选择,跟陈述的对象和语境有密切的关系。如:
①有一只鞋,她怎么也找不到,另一只又被一个男孩捡起来抢跑了。(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②二诸葛老婆追出门来,被二诸葛挡回去,还骂个不休。(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例①中的被动句如改作主动句“一个男孩捡起另一只跑了”,在语义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但表达效果却比原文逊色很多。文中之所以选用了被动句,是为了突出强调“另一只”的下落,否则就实现不了该目的,并使得“有一只”与“另一只”失去照应。例②中使用被动句,是为了较好地连接上下文,使各分句主语一致,语气连贯。如果改成“二诸葛把她挡回去,她还骂个不休”,句子的衔接就变得不顺畅不自然。
一个词语运用效果的优劣得失,也必须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判断去评价。如鲁迅先生在刻画孔乙己和阿Q这两个典型形象的时候,都写到了他们拿现钱买酒时的动作:
③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孔乙己》)
④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台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阿Q正传》)
孤立地看,动词“排”和“扔”只是理性意义上的差别,前者指“一个挨一个地按着次序摆”,后者指“挥动手臂,使拿着的东西离开手”,而当它们分别出现在以上语境中时,就变得意蕴深厚,耐人寻味。例③中的“排”不是简单地“拿出”,而是把九文钱一枚一枚地整齐地摆在柜台上,似乎是有些得意地给酒店老板看,似乎是有这样一句“话外音”:“看,我有现钱了,不赊帐!”这种斯文的付钱方式,暗示了孔乙己这个旧知识分子迂腐刻板、善良拘谨的性格特征。至于阿Q的付钱方式则与孔乙己完全不同,他顺手向腰间一抓,“满把是银的和铜的”,而且是“在柜台上一扔”,满不在乎,这既表现了阿Q那种冒失鲁莽的行为特征,也勾画了阿Q一时手中有钱便扬扬自得的神情。这一“排”一“扔”,使孔乙己和阿Q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活灵活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