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花的学校教案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花的学校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花的学校教案

篇1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能通过想象理解词语,读懂句子,体会拟人的写法。

5.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6.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必备品格

关键能力力格

【教学重点】

学会会认字和会写字,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

【教学难点】感受语言美,想想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假”,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播放歌曲《上学歌》。

师生交流:同学们天天在学校里学习,谁能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学生各抒己见)你们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二课《花的学校》,板书课题。(板书:2

花的学校)学生齐读课题。

展示图片:你听说过“花的学校”吗?谁能看图说说你眼里的“花的学校”。

教师提示:提示学生大胆想象说说“花的学校”里的学生,说说“花的学校”里可能发生的事情。

教师小结,谈话过渡:课文《花的学校》是著名作家泰戈尔写的一首散文诗。我们一起走进花的学校,领略一下它的美丽吧!

二、介绍作者

(1)

(2)

(3)

(4)

拉宾德拉纳特

·

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等。

《花的学校》选自泰戈尔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出版于1886年。当时,风华正茂的泰戈尔,正值春风得意。他的第一个女儿刚好降生,事业上也不断取得成功。温馨的家庭,锦绣的前程,使得青年诗人身心愉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了这本著名诗集。诗集问世之后,泰戈尔也因此被誉为“儿童诗人”。有人说,《新月集》是天使带给人间的浪漫,是天堂送给大地的诗篇。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荒野

口笛

罚站

放假

衣裳

(重点指导生字

“荒、裳”为翘舌音;后鼻音“裳”;多音字“假”等。)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学习多音字:地(dì

de)

假(jiǎ

jià)

练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①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地(dì

de)

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5>土地、田地;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

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②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假(jiǎ

jià)

jiǎ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假山、假话、假冒、假释、假死、虚假、真假等。

jià

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假日、假条、病假、放假、寒假、暑假等。

练读一读。

①燕子妈妈高兴地(de)对小燕子说:“我们要飞到南方过冬,小青蛙在地(dì)下冬眠,明年春天大家才会见面。”。

②放假(jià)了,我和爸爸去旅游,在一个公园里我看到很多假(jiǎ)山。

(3)理解词语

(5)

(7)

(8)

(9)

(10)

(11)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荒野】

高举,卷起。

【狂欢】

荒凉的野外。

【碰触】

潮湿;湿润。

【扬起】

接触、碰撞。

【润湿】

纵情欢乐。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写了顽皮活泼而且具有丰富细腻的想象力的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冒出的花儿时,就在自己想象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

(2)梳理课文思路

练填空:

课文先写(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再写(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放假了);然后写(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最后写(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起了双臂)。

四、学习“会写字”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落荒笛舞狂罚假互所够猜扬臂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落、荒、笛、舞、臂”,上下结构,上宽下窄。“舞”,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罚”,上下结构,上下基本同宽。

“狂、假、扬”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所、够”左右结构,左右等宽。)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荒、舞”和左右结构的字“够、猜”,学生练写。

荒:上宽下窄,下边部分笔画多而紧凑。中间“亡”字要扁小、竖折不要写成撇折,下边儿字中间有一竖。

舞:右边部分,上边中间是一横四竖,下边一横最长,倒数第二笔是撇折。

够:左扁右长,右边两个“夕”字上下排列,最下边的撇要长。

猜:左窄右宽,

“青”字上边三横中下横最长,中间一竖上边出头。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

(1)表示事物名称的词:雷云、阵雨、荒野、竹林、口笛、绿草、花朵、学校、墙角、树枝、绿叶、狂风、衣裳、星星;

(12)

(13)

(14—26)

(2)表示动作的词语:轰响、落下、走过、跑出、跳舞、狂欢、上学、游戏、碰触、扬起;

(3)描写事物或人物的词语:润湿

(4)叠词:一群一群、簌簌、急急忙忙

(5)描写颜色的词语:紫的、黄的、白的

2.练习运用:联系生活实际,练习用狂欢、湿润、急急忙忙说话。

【设计意图:词语源于生活,而为反映生活所用,对于学生初学词语时,我们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生活情景入手,来引导学生去感知生活,总结归纳,学习词语,积累词语,增长知识。】

六、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本节课我们通过听读、自由读、指名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字形、字义,学会了正确书写本课的会写字,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花儿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充满了儿童情趣。

七、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八、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27)

(28—29)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能通过想象理解词语,读懂句子,体会拟人的写法。(重点)

3.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美和意境美。(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老师想给你们看一些美丽的图片,想看吗?(课件出示)一组美丽的花儿图片,你们觉得这些花儿怎么样?(漂亮)老师告诉你,这些漂亮的花儿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妈妈,有自己的学校。那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它们的学校?(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花的学校》。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课文中花的学校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运用学生喜欢的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导入课文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培养了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的良好习惯。】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中花的学校是怎样的?

(1)

(3)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三、品读释疑

(一)朗读感悟,充分想象。

1.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是怎样的情景?

预设:一朵朵娇嫩的花儿从草丛里,从小河边,从大树旁,使劲往外钻,很快地聚集到草地上手舞足蹈。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玩得真开心!(板书:跳舞

狂欢

小结: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是一个拟人句,“跑出来、跳舞、狂欢”突出了花儿们的美丽、活泼、可爱、向上。

2.

自读课文,对于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

(1)想一想写的是哪些景、物?

课文写了雷云、阵雨、东风、花、树枝、绿叶等景物。

(2)用笔画出这些景物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是什么样的?

学生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品读吧。

(二)重点突破,精读解疑。

1.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1)指名读一、二自然段。

(2)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3)“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哗啦啦、淅沥沥……)这样的词语是拟声词。

(4)“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哨”,谁能学一学这种声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二自然段。)

(5)从“走过荒野、吹着口哨”你感受到什么?

(东风“走过原野、吹着口笛”这样拟人化的描写,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大自然雷雨交加的画卷。)

(6)读课文,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和体会。

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这两个句子都是拟人的写法,将东风、树枝、雷云当作人来写,这样写让我们感受到雷雨交加的恶劣天气,可是花孩子却很愉快的心情。)

2.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1)反复朗读,说说自己脑海里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作者笔下,花儿是“跑出来的,在绿草地上跳舞、狂欢”,读到这里,我们的脑海便会展现这样一副流动的画面:一朵朵娇嫩的花儿从草丛里,从小河边,从大树旁,使劲往外钻,很快地聚集到草地上手舞足蹈。)

(2)想象过渡:大胆想象,在六月的阵雨中,花儿们笑着跳舞,它们在想什么,在说什么?它们在跳着什么样的舞蹈?(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用天真烂漫的语气来读好这段话。)

3.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1)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4)

(5)

(6)

(7)

(8)

(9)

(“在孩子眼里,花儿是和他们一样上学读书的。”生活中的孩子有太多的压力,家庭、学校、自身,完全已经泯灭了他们该有的童真,多么渴望外面精彩的世界。)

(2)想象过渡:大胆想象,花儿在学校里是怎样学习的?(学生各抒己见)

4.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散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1)指名朗读,鼓励学生想象并讲一讲花儿们被老师罚站的故事。想一想,谁是它们的老师?老师为什么要罚站?花儿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可以大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描述。(板书:关门做功课

(孩子把花的生活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是孩子猜想的,花儿会被“罚站壁角”,这就是花和孩子一样的生活。)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张开想象的翅膀,补充课文的空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想象过渡:这种时候花儿们最盼望的是什么?

5.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1)诗里的“雨”是花孩子最盼望的,因为只有下雨了,他们就可以放假了,就可以在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了。

(2)仿写:“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请你照样子写一写。

预设一:清风一吹,他们便开心了。

预设二:蝴蝶一来,他们便撒欢了。

(3)想象过渡:放假后花儿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学生各抒己见)

6.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探究交流: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说明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绿叶在狂风里哗啦啦地响”一句的?“雷云拍着大手”是什么意思?理解“簌簌”,这样的词语能再说几个吗?(积累拟声词)

(这是描写大雨来临前狂风大作的景象,但是在孩子眼中就像人一样“互相碰触”、“簌簌地响”、“拍着大手”,他们没有任何的害怕,表达出喜爱。)

7.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你认为这句话中的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这些各种颜色的花,都非常的欢乐,“冲”出束缚,那么的迫不及待。)(板书:冲进狂风

(2)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大雨来时花儿们更高兴了,雷电伴奏,花儿娃娃冲出来,你来猜一猜,穿着紫色衣服的是什么花?穿着黄色衣服的是什么花?穿着白色衣服的是什么花?

(3)想一想大雨前花儿们在想什么?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自由描述。

(4)大家回忆一下阵雨时花儿们什么样?看一下大雨时花儿什么样?通过这样的对比,你理解到了什么?对,其实这也体现了花儿们一种顽强的精神,环境越恶劣,它们越是冲出来,勇于向困难挑战,决不低头。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5)想象:这些花孩子冲了出来做什么?(这些花孩子在雨中自由的奔跑、游戏、打水仗等。)

(6)谈话过渡:课文告诉了我们会儿的学校,你想过没有花儿的家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

(10)

(11)

(12)

(13)

(14)

(15)

8.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1)作者为什么说花儿的家在天上?(这是孩子的想象,他们化身为烂漫的小花!是对生活的渴望,天空是辽阔的,星星所住的地方是宽敞的,没有约束的,太阳妈妈对它们的爱是温和的。)

(2)谈话过渡:花儿玩够了,他们要到哪儿去呢?(学生各抒己见)

9.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1)反复朗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两个疑问句,告诉我们孩子是多么希望能得到太阳般的温暖,天空般的自由。)

(2)指导朗读,读出花儿急迫地想回家的语气。

(3)问题过度:花儿急迫地想回家做什么?(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板书:扬起双臂

10.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想想花儿的妈妈是谁?学生讨论,汇报,随着学生汇报就解决了刚开始提出的问题“花儿们的妈妈是谁?”,充分理解最后一句话,指导朗读。

(三)想象交流。

1.小组同学互相说说:你想象的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讨论形成想象的方法:把自己当成那些花,如果让我狂欢怎么做的,同学们怎么做?再想花在风雨交加情境中是什么样的?然后还可以想同学们都是怎样跳舞的?……这样就能说出来这道题的答案了。)

方法指导:互相交流,小结引导联系生活想象画面:边读边想象画面方法很多,第二自然段想象方法主要是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生活来想象。首先确定重点词语是“跳舞

狂欢”,然后我把自己当成那些花,如果让我狂欢我怎么做的,同学们怎么做?再想花在风雨交加的情境中是什么样的?接着还可以想同学们都是怎样跳舞的?……这样我就能说出来这道题的答案了。

2.轻声朗读课文,再次体会课文优美的意境。熟读课文一、二、六自然段,背诵下来,积累优美的词语。

四、总结课文主旨

读了课文你喜欢花的学校吗?为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喜欢花的学校这篇课文,诗人以清新流畅的笔触,运用拟人手法,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顽皮活泼而且具有丰富细腻的想象力的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冒出的花儿时,就在自己想象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诗人巧妙地从孩子的眼中叙述花儿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充满了儿童情趣。)(板书:可爱

童真童趣

五、学习写作方法

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拟人化的写法)

(1)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本文全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如“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中,“走过、吹着口笛”这些动作只有人才会做,作者把“东风”当作人来写,让它像人一样有这些行为,更加生动形象。

(2)你能说几个这样的句子吗?(举例:一阵强风吹来,弄乱了花儿的美丽的秀发,也吹弯了草儿笔直的腰板。)

(16)

(17)

(18)

(19)

(21)

(19)

(22)

(23)

(3)练一练:将下面的句子改写为拟人句

①太阳升起来了。(太阳露出了笑脸。)

②石榴熟了。(石榴咧开嘴笑了。)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各抒己见)

诗人以清新流畅的笔触,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篇课文美而富有童趣。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学习了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植物的方法。

七、主题延伸

1.想一想,在花儿学校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说一说,写一写。看谁想得奇妙,写得美妙。

预设:春天到了,花的学校里,花儿睁开了眼睛,只见她们伸伸腰,抬抬头,争先恐后地纵情怒放,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这些花虽然不名贵,但它们用自己的点点姿色把学校点缀得更加靓丽。

【设计意图:通过小练笔,引导学生写一写,在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八、推荐阅读:

本课推荐阅读《雨后》《几张飘落的红叶》。

(一)读《雨后》思考:

1.从哪里可以看出哥哥和妹妹玩水乐在其中?

2.妹妹为什么也想摔一跤?

(二)读《几张飘落的红叶》完成练习:

1.想象红叶是怎样飘落的,用你的笔写下来。

2.想象红叶“窃窃私语”会说些什么,并写下来。”

九、当堂检测(选做)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十、课后作业

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板块的习题。

(24)

(25)

(26)

(30——31)

(32)

板书设计

跳舞、狂欢

关门做功课

可爱

冲进狂风

童真童趣

扬起双臂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条件,采用多种手段运用不同措施来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改进表象的质量,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想象。如“大胆想象,在六月的阵雨中,花儿们笑着跳舞,它们在想什么,在说什么?它们在跳着什么样的舞蹈?”再如:“大胆想象,花儿在学校里是怎样学习的?”“指名朗读,鼓励学生想象并讲一讲花儿们被老师罚站的故事。想一想,谁是它们的老师?老师为什么要罚站?花儿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可以大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描述。

”“想一想大雨前花儿们在想什么?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自由描述。”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抓住空白、借助问题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2

3.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认识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冬眠的特点。

4.学会6个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词句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2.练习根据课后问题,读课文,回答问题,理解课文。

3.识字、写字。

4.朗读,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图片(竹叶、梅花、枫叶),田字格小黑板,写课后第2题填空题的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读准音、读成句。

(二)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三)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认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是冬眠动物。

(四)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二)读懂课文内容,学会知识。

三、教学过程,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一)板书课题,理解题意。

板书:13雪地里的小画家

1.“雪地”是什么样子的?(下大雪以后,地面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把大地都变成银白色的了)

2.什么是画家?(绘画技艺很高的人)

3.课题讲的谁?(小画家)

4.什么地方的小画家?(雪地里的小画家)

师述:我们学学课文,看看这些雪地里的小画家是怎样画人的,都画了些什么画。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准生字的音。

1.学生自练看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记住生字的读音,要读成句。(读几遍后教师检查,指名读)

2.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3,这篇课文有几句话?从哪儿到哪儿是一句?(说出每一句是第几行)

4.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知识?(四种小动物的爪或蹄子的形状不同,青蛙是冬眠动物)

(三)细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1句,问:小动物们要在雪地画画,看到下雪了高兴吗?你从哪里看出它们很高兴?(从第1句两个“下雪啦”看出它们很高兴)师述:这句话最后的标点符号叫叹号,在这里是表示高兴的语气。你们自己练习读出高兴的语气。(自读几遍后指名读)

2.读第2句。自由练读,指名读。

(1)这句话讲在什么地方?来了谁?(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2)“雪地”与上句有什么关系?(冬天下了大雪,才会有雪地)

(3)“一群”是多少?(好多个)

(4)这一群小画家和“雪地”有什么关系?(雪地是小画家画画的地方)

3.读第3句话。自由练读,指名读。

(1)谁在雪地上画画?(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上画画)(自己练说)

(2)它们都画了什么?(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板书:小鸡竹叶

小狗梅花

小鸭枫叶

小马月牙

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的形状,说出它们形状上的特点,说说它们的名称。看书上插图与图片比较,说说小画家们画得像不像。

(3)说说小画家画的画是什么?(是它们在雪地上踩出的脚印)

(4)为什么说小鸡画竹叶呢?(小鸡的爪子印出的形状像竹叶)依次问其他几个动物画的为什么是……(小狗爪子下面的肉垫像梅花,小鸭的脚趾间有蹼连着,印出样子像枫叶,小马的蹄印像月牙)

4.读第4句话。(自己练读后指名读)

(1)你们平常画画时要用什么?”

(2)这4位小画家是怎样画画的呢?(不用……不用……几步就成一幅画)

(3)“几步就成一幅画”是什么意思?(小动物走过雪地,爪子或蹄子踩在雪地上,在雪地上留下的爪或蹄印就是它们画的画。把它们各种形状的爪或蹄印比作一幅美丽的画)(自己练说后,指名回答)

5.读第5、6两句话。想一想,青蛙为什么没有参加?它为什么大白天“在洞里睡着”了呢?(因为青蛙是一种冬眠动物)

师述:因为在寒冷的冬季,食物和水分都很缺乏,青蛙为了减少消耗,就卧在洞里不吃也不动,像睡觉一样,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冬眠,等到春天,天气暖和了,再恢复正常活动。

(四)指导朗读。

师述:你们觉得这篇课文有趣吗?读出小动物的快乐的情趣。(自己练读后,指名读,找2~3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6个生字:画、叶、牙、用、笔、几,认识新偏旁“”,竹字头。

(二)完成书后作业第2题。

(三)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三、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二)学会6个生字。

1.画,hu4,拼读音节。

(1)识记字形,自学后指名提问。(画,hu4,用部件加笔画方法记,半包围结构。上面是“一”,中间是“田”,下面是竖折、竖两笔,一共8笔)

(2)自己默记字形,同桌互相检查。

(3)口头组词语。

画家图画绘画画报笔画

2.叶,y8,读准字音,读词语:枫叶。

(1)识记字形。自学后提问。(略)

(2)口头组词语。

树叶叶子落叶绿叶

3.牙,y8,拼读音节,读词语:月牙。

(1)识记字形:自学后指名说。(用数笔画方法记,一笔横“一”,二笔竖折“”,三笔竖钩“”,四笔斜撇“牙”。一共4笔,月牙的“牙”)

(2)口头组词语。

月牙牙齿

4.用,y^ng,拼读音节。

(1)识记字形。(用,y^ng,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记,半包围结构,外面同字框,里面是横、横、竖。一共5笔。第一笔是竖撇)

(2)口头组词语。

用处作用用电功用费用

5.笔,b!,拼读音节,读词语:画笔。

(1)认识新偏旁“”,竹字头。笔顺是撇(),横(),点(),两边一样。

(2)识记字形。(笔,b!,上下结构,上面竹字头,下面“毛”字,一共10笔)

(3)口头组词语。

毛笔钢笔铅笔画笔笔记本

6.几,j!,拼读音节,读词语:几步。

自学字形。与“几”字有什么区别?“儿”第二笔是竖弯钩(乚),“几”第二笔是横折弯钩()。

(三)指导书写。

1.画:引导学生自己找准位置(整体部件),看教师范写字后,独立写字头。

2.叶、牙、用、几4个字方法同上。

提示:“用”第一笔是竖撇。

3.笔。

(1)整置:上小下大。,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2)部件位置:①竹字头上的两上“”在竖中线左右各一个,左边第二笔横尾压竖中线,右边第一笔撇尖压竖中线。②“毛”字第一笔从竹字头右边的“”撇点之间起笔,撇到横中线上。第二横收笔在横中线上。其他写法同“毛”。

(四)指导背诵。

用填空法:

()()啦,()()啦!()()()来了一群()()()。小鸡画()(),小狗画()()。小鸭画()(),小马画()()。不用()()不用(),几步就()()()()。()()为什么()()()?它在()()睡着啦。

(五)巩固练习。

1.填空,再把句子读一读。(不会写的字用拼音)

(1)小鸡会画()()。

(2)小狗会画()()。

(3)小鸭会画()()。

(4)小马会画()()。

(5)它们都是雪地里的()()()。

篇3

下面我就交通信号灯,以及乘车、行走、骑车时应注意的问题跟同学们谈谈。如果有时间的话,我想和同学们一起认识一下几个常用的交通标志。

一、违反交通管理行为是违法吗?

在一些人眼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非常神圣,那才是法,不可违反,违反了要受法律制裁。其它的法,像《道路交通安全法》等这些法律,算不上是法,认为“违反了,也算不上违法”。因此“超速行驶”“不按规定让行”、“闯红灯”等时有发生。

“骑自行车靠右通行”、“红灯停、绿灯行”这都是最基本的交通法律法规,早已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了,然而,有的人偏偏不按照交通法律法规里的这些规定去做。自以为警察没看见占了便宜,一旦事故发生,后悔晚矣。

法律意识,是在日常点滴处耳濡目染中形成的,要从点滴做起。《道路交通安全法》也是法,违反了,不仅仅是受行政处罚,严重的也要根据《刑法》以犯罪论处的,更主要的是行为人有可能要付出血和生命代价的。

二、行人必须遵守哪些规定?

①行人须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须靠路边行走。

②行人横过车行道,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准许通行时,须迅速通过,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注意来往车辆,不准追逐、猛跑。在没有人行横道的道路上,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

横穿道路“左右左”意识:示范…横穿马路,先向左看,再向右看,并做说明。而且个人认为“左右左”意识比斑马线意识更加重要,即使在斑马线上行走,也要树立“左右左”意识!

③行人不准穿越、倚坐人行道、车行道和铁路道口的护栏。

④行人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⑤学龄前儿童在街道或公路上行走、须有成年人带领。

⑥不能边走路边看书。

⑦不准在马路上追逐、嬉戏,也不准在马路上踢球、溜旱冰、表演、跳绳等。更不要突然改变行走路线或突然猛跑,突然往后退。行路中会出现各种复杂和意想不到的情况,同学们一定要牢记乱穿马路和在道路上玩耍的危险,更不能把冲过马路当作一种勇敢的行为,发现别人有这种行为,同学们要及时劝阻。

是啊,横穿道路是很危险的,在去年发生在我们中小学生中的重特大交通事故中,有85%以上都是横穿惹得祸。所以,接下去,我想和同学们谈一谈有关过马路的安全常识。

三、行人横过道路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①行人横过道路时,应站在路边,看清来往车辆后,选择离自己最近的人行横道通过。

②行人横过道路时,不要突然改变行走路线,突然猛跑,突然往后退,以防驾驶员措施不及发生危险。

③横过同方向有两条以上机动车道路上,要十分注意驶近或停下的车辆旁是否还有车辆驶来,没有看清时,不要冒然行走,以免发生危险。

④横过车行道时,要先看左后看右,不要在车辆临近时通行。

⑤行人横过人行横道灯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时,即使信号已经变成绿色,也应看清左右的车辆,然后再穿越道路,在信号灯将要变更时,绝对不要抢行,应等待下一个绿灯信号。

四、乘车时要遵守哪些规定?

为保障乘车人候车、乘车安全,乘车人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①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和长途汽车须在站台或指定地点候车,待车停稳后,先下后上。

②不准在车行道上招呼出租汽车。(示例:发生追尾碰撞连锁反应,四车碰撞,乘车人受伤)

③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出租汽车和长途汽车等。

④机动车行驶中,不准将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不准跳车。(示例:手伸出车身,在两车交会时,手被折断!)

⑤乘坐货运机动车时,不准站立,不准坐车厢拦板上。

⑥集体旅游时要由老师带队,不准超员乘车。

⑦乘坐摩托车时,一辆二轮摩托车只准搭乘一人(满十二岁以上的儿童),要戴头盔,不要侧坐在摩托车上。

⑧乘坐人力三轮车时,不得超过三人。

另外,下车后不要从车道车后突然走出或猛跑过道路。在乘车时,不要催驾驶员开快车,不准与驾驶员闲谈或作其他妨碍驾驶员安全驾驶的活动。

五、骑自行车、三轮车必须遵守哪些规定?

1、没有满12岁的儿童,或年龄过大、行动不便的人不准骑自行车外出。

2、遵守各行其道的原则,严禁在机动车道骑自行车、三轮车。

3、转弯前须减速慢行、向后了望,伸手示意,不准突然猛拐。

4、超越前车时,不准妨碍被超车辆行驶。

5、通过陡坡、横穿四条以上机动车道或途中车闸失效时,须下车推行。下车前须伸手上下摆动示意,不准妨碍后面车辆行驶。

6、不准双手离把、攀扶其他车辆或手中持物。

7、不准牵引车辆或被其他车辆牵引。

8、不准并行骑车交谈、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骑自行车不准带人。

9、驾驶三轮车不准并行。

10、下雨天骑车,应穿专用的车用雨披。

11、自行车应停放在指定停车地点或不影响交通的地点。

六、骑自行车转弯应注意哪些事项?

①右转弯时,必须看清车后是否安全,及早打出右转弯手势,尽量沿着道路右侧前进。

②左转弯时,必须看清车后是否安全,及早打出左转弯手势。如果有自行车禁驶区,应从禁驶区外侧左转弯,没有禁驶区时,要大转弯。

篇4

案例化教学法(CBS),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将案例结合于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思维发散能力。消化内科的医学知识具有逻辑推理性强、涉及医药知识广泛等特点,消化内科课堂教学内容除了基本医学理论之外,还包括临床诊断、救治、检查等实际操作教学[1]。

治疗实例是消化内科课程的珍贵教学资源,要想提高消化内科课程教学效果应该将治疗实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实现案例化教学方法。案例化教学方法能对多种治疗实例进行模拟,为消化内科的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模拟实例中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探究分析,这样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的医学知识,还可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因此,案例化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消化内科课程教学效果,是良好的辅教手法[2]。为分析案例化教学法应用于消化内科教学的实际效果,从本校选出2012年9月―2013年1月消化内科的学生80人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用案例化教学法进行教学,对对照组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并分析学生学习效果和考试成绩,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校消化内科2012年9月―2013年1月的学生中随机选出80人,按学号单双数进行分组,学号为单数的40名学生分成实验组,其中包括男生28人,女生有22人,通过案例化教学法对实验组进行教学;学号为双数的40名学生分成对照组,其中包括男生27人,女生有23人,通过传统教学法对该组进行教学;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性别等情况接近,组间差距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教学方法

1.2.1 传统教学法

用传统教学方法给对照组的学生进行授课,授课程序按消化内科教学大纲进行。

1.2.2 案例化教学法

用案例化教学法给实验组的学生进行授课,将医学实例和治疗案例与消化内科课堂教学相结合[3]。教师给学生解释某种病症时,可有意识地引入一些治疗案例。如讲授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可举具体的病例:某男性患者,35岁,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饮酒后突发上腹痛2 h,中上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叩诊肝浊音界消失,腹部X光片显示膈下有游离气体。等学生大致读过案例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浏览案例从中寻找问题,带着探究问题答案的兴趣来聆听教师讲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当教师给学生讲述案例时,可以让学生开展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问题,并帮助学生寻找答案,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4]。

此外,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要检验学生对知识点和案例分析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把另一份疾病案例资料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分析案例,并将诊断结果做成报告上交给教师,教师在评定学生成绩时可以将学生案例分析的成绩纳入考试成绩中。通过案例化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将他们对病症的认识从感性升华到理性。

1.3 教学效果评定方法

1.3.1 问卷调查

通过分发问卷的方法来调查实验组40名学生对案例化教学方法的评价,问卷的具体问题包括:(1)案例化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是否优于传统教学法;(2)相对传统教学方法而言,接受案例化教学是否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

1.3.2 评定成绩

分析学生在接受案例化教学后的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

1.3.3 学生学习效果评分

评定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具体参考数据是学生的期末成绩。运用同一个医疗病例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考核,考核采用5分制。1分:对案例具有浅层了解,无法分析出病症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2分:大体了解案例情况,能分析出正确的诊断情况,但无法得出治疗方法;3分:不但了解案例情况,基本掌握了病史关键,还能准确分析案例并进行诊断,但无法得出诊治方法;4分:能熟练分析案例、迅速诊断出结果,并且懂得治疗方法,但医嘱书写有缺漏;5分:诊病明确,能快速确定治疗方法,医嘱书写无缺漏。

1.4 统计学计算分析

运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计算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数据,计量数据以±s代表,用t来验证,x2表示检验率,经计算P

2 结果

2.1 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评价

篇5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任何知识都不能脱离生活而独自存在。所以,教学的生活化是现代教育者们必须掌握的一种教学方法。小学生还处于刚刚认知社会的状态,这个阶段的教育其实就是把学生脑海中的一些生活化的印象系统化、规律化,而此时的教学一旦脱离生活就很容易造成学生的认知紊乱。因此,小学数学的教学生活化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

首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在学生的思维里建立起实用数学的概念,把数学的理论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发现生活有趣性的能力并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归根究底就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一旦脱离了生活这个本质,任何知识都会面临空中楼阁的险状,所以,必须从一开始就建立好这样一个学习观念。

其次,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符合新课改素质教育的要求,教育学生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我们还需要教会学生“知其然是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态度。简单的知识积累是一种机械的重复记忆,会运用才是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的知识。教育者需要教导学生的就是这样一种学习态度。

最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在有效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基础上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培养其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对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学术训练,学生能够更多地学会主动去思考各种知识的运用,对于他们以后的生活学习都是很有帮助的。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方案

第一是从数学知识出发寻找相应的生活现象。对于小学数学中的认知教育部分,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存在的符合这些数学理论的现象和事物,简单地加以对照、印证和分析。比如,时间的认识与换算、图形的学习和转化等等。

第二是从生活出发,从学生日常接触到的各种数学计算、数学统计现象出发来反向印证数学知识。比如,简单账目的统计、计算印证数学的加减乘除等等。

第三是引导学生主动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运用课本中的数学知识加以处理。课本知识是枯燥无味的,单单照本宣科,学生很难真正理解,而数学从来都不是一种死记硬背的W科,与生活中的可以触碰感知的事物结合起来,则会让学生从抽象的理解中解放出来,真正掌握这些知识,毕竟人们对于有形记忆往往比较深刻。

第四是把诸多复杂的数学知识回归到简单的生活现象中去。老师可以运用丰富的生活情境融入简单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玩乐的亲身感知中自然而然地掌握课堂知识,这样才是合适的教育方法。真正的教学都不是老师生硬地灌输能够达到效果的。

第五是结合学生家长和社会共同给学生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主动帮助学生把简单枯燥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有趣的生活现象结合起来,这也不失为一种合理有效的策略,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老师和家长的联合更能够为学生构造出一个完整的学习生活化的世界。

总之,知识是生活的秩序,而生活是知识的基础。高明的教育者懂得从基础建立秩序,把单薄的教学活动发展成学生生活生存的一部分,这样才能够把被独立生活之外的知识教育再次并入人类的生存活动中去,才能让知识被更多的人接受、学习和掌握。而小学教学作为教育的伊始,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老师必须掌握这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才能不被新的教育形式所淘汰。

参考文献:

[1]周运起.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转变[J].学周刊,2012(8).

篇6

二、优化教学情境

创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将学生快速引入学习状态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如在学习“对称轴”这一课中,教师可事先做好照片或视频的准备,在学生熟悉的场景中选取不同的对称事物,比如学校中的桌椅、旗杆、篮球架等,让学生自主发现事物中存在的对称轴,再选取一些如不规则图形或似对称的多边形非对称图形,混在诸多对称图形当中,让学生自主辨别哪些是对称图形,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提高学生对对称轴的理解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叠或者画出对称轴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对称轴的认识,或者设置一些讨论问题,如“镜子里外的图形是否对称呢?”“人体可以算是轴对称图形吗?”等问题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发学习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精神。

三、优化教学策略

优化教学策略要从三个方面进行:①优化课前准备。意味着教师在课前要对主题图进行充分的解读,比如在“图形的组拼”这一课中,如果教师对教学没有充分的准备就很容易将数学课上成手工课,但结合数学知识,解读这个主题图就很容易发现风车的拼组过程是由长方形到正方形,然后到三角形,再到正方形的过程。②优化实施策略。要求教师必须结合实际对主题图进行适当的改编,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引起其共鸣。比如在“时间的认识”这一内容中,教师可以利用主题图中显示的时间询问不同学生在这一时间段各自在做什么事,或者让学生从各自的家中带来不同的钟表,相互交流这些钟表相似的地方,两个钟表时间是否相同,如果不同相差的时间是多少等,既加强了交流,也活跃了课堂气氛。③优化反思过程。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教师提高和反思的过程,要通过实际教学效果进行不断反思、改进设计的教学方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优化交流过程

篇7

为解决消化内科教学带教中存在的矛盾和困难,提高教学效果,我们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在常规的临床教学中,用临床实际案例达到形象生动、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让学生充分认识临床疾病的诊治经过而达到教学目的。

1 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

2006级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83名,其中,男生45名,平均年龄(22.14±0.32)岁;女生38名,平均年龄(21.54±0.22)岁。将实习生随机分成实验组(n=42)与对照组(n=41)。

1.2 方法

实习内容按大纲要求,以消化内科常见病种为主,教材为全国统编《内科学》第7版及《诊断学》第7版。在消化内科实习时间为3周,每周教学查房2次,每次60 min。

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查房,即由带教教师带学生看患者,再由教师分析、诊断,鉴别诊断,提出治疗意见,间或向学生提问。

1.2.2 实验组采用病案导学式教学法,具体操作如下:病案是教材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是教材中规定的能力培养的延伸和拓展[1]。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查房的基础上,从医院及相关书籍中选择典型病例。病案难易程度适中,并能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消化系统疾病选编了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胰腺炎、肝炎后肝硬化等病案[2],按教学目标要求制订问题,结合教学大纲提炼出来,在材料的后面要列出案例应讨论的问题及方向。这些问题是教师要求学生在实习前应仔细阅读案例,并根据案例收集相关资料,充分准备,可结合基础知识,但不能超越教学范围,问题形式多样,应注意问题的生动性,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可采取推荐代表发言和学生自由发言相结合的方式,在这一环节上,教师的任务是组织与引导。教师要善于驾驭课堂,根据发言情况及时引导,围绕案例进行分析,引导讨论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教师精讲评价是本教学法的重点。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给予总结和讲评。除归纳学生的观点、点评学生课堂发言的质量外,还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案例所展示的理论和基本原则上,指明正确的分析方法、思路,要引导学生对案例有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 13.0软件,用t检验分析,P

2 结果

对两组学生进行考试,试题题型有单选、多选、概念、简答和简述题,内容涉及面广,覆盖率大,考试纪律严格。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内科学期末考试成绩比较(x±s)

表1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期末考试成绩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传统讲授法侧重于传授知识,案例教学法则侧重于开发智能;传统讲授法中教师是主体、是核心,而案例教学法中学生是主体、是主角。病案导学式教学法把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现场和角色,给学生创造思考问题的条件,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增强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适应临床实际工作的能力,有效促进了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它不仅是一种开放式、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它的教学程序包括展示病案-提出问题-自学思考-讨论置疑-评价精讲5个环节,该教学法一改过去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此法能培养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病例教学通过把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要求他们像医护人员一样作出反应,成为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有效地促进了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培养了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3-5]。病案导学式教学法具有鲜明的启发性、实践性,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随着不断的研究、实践、反思、升华,病案导学式教学法一定会趋于完善,为培养实用型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56-161.

[2]周曾芬.医科生内科考试复习病例汇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352-362.

[3]董桂玉,李淑玲.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5):52-53.

篇8

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省略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师应该深入学习教育理论,培养创新意识,热爱教育事业。明确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的人应该具有知识与道德,必须身心健康,具有独立的个性,培养的人必须具有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应该端正教育思想,反对填鸭式的教学,教学的结果也不应只局限于分数的高与低,升学率的多与少。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建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建立促进个性发展,提高素质的教育观,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重视学生的个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教学内容最优化

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学生基础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发掘学生的潜力。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四大基本能力,最重要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使学生懂得真、善、美的标准,所以,在语文教学上要求内容上的综合化,要认真地传授学生基础知识,还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审美教育、智力教育和情感教育,建立大语文观。

三、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教学过程是对于所有教育理念的实践,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于教学过程最优化这一环节将分为四个部分来讲:

1.教学准备最优化。教学准备包括解读课本、分析学情制定目标、准备教学资源(关于教学的评价和作业布置将会专门分类探讨)。教师在解读课本时要做到“心中有书”,教师在解读课本的时候要做到读懂教材、读透教材,最终做到“心中有书”。教师钻研语文教科书要了解语文的教材体系,基本思想,明白教材整体的和每一本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做到“心中有书”后,需要了解自己教授的对象,做到“心中有人”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原有的知识掌握,还要了解学生的差异、兴趣和心理状况。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掌握还有限,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足够重视学生的字词句的认识,让学生学会课程标准内需要掌握的字词,学会使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会阅读,掌握一定的作文写作技巧。了解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是自己的教学具有针对性和明确的目的性。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教学计划以及本节课的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比如对于《揠苗助长》这一课可以这样设计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课文特点,和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一个二类生字。掌握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2)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老老实实,不能急于求成。(3)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寓言故事。结合本单元的要求,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寓言所表达的寓意”。准备教学资源包括包括准备教学方法、电教设备、多媒体等。

2.课堂最优化。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得提高上课的质量。教师上课的目标要明确,这些在准备环节必学做好。上课的时候对于教师的要求是要话语清晰流畅,生动、形象且风趣。语调要抑扬顿挫,朗诵课文的时候要有充沛的感情,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教师还应该在注重着装和风貌,上课要活泼,配上自己的肢体动作,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知识素养、表现素养和外在形象对于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有着很大的作用。

课堂上最重要的时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要实现小学生的语文教学的优化,必须得遵循语文的教学规律,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达到效果最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有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游戏法、合作探究法和提问法,一节优质的语文课,应该是多种方法综合利用,以求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3.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最优化。作业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对于作业的最优化,要做到两点。一是作业布置要分层次,对不同水平的同学,有不同的要求,也可以根据他们平时的测试水平,针对学生的弱点,进行专题强化训练。作业布置要切合课堂的教学内容,作业布置要求精而不是多。

作业的批改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质量,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所以,教师对于作业的批改要及时,以便在最短的时间检验学习的效果,以便采取新的教学措施。对于错误的地方要及时反馈给学生,同时在批语上要人性化,要切当和创新,以促进学生去及时改正,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用鼓励性的话语,即使在程度最差的学生身上,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4.教学评估与交流。教师要对于自己的教学进行及时的评估,同侪之间要及时的交流,以便发现批彼此的长处和缺点,这样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教学评估来说最常见的形式是考试,关于考试,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主要提出一点建议,在考试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出不同标准的卷子,等分但是不同的标准,在批改卷子的时候既要看重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要看重学生的潜在能力,同时对于学生最终的成绩测定,要结合平时的综合测评,做出最后的定论。

四、结语

以上的几点探讨是笔者根据的自己多年的教学,并且借鉴前人的成果,结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研究《教育学》的规律进行的浅探,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方案,还可以从心理学的知识,做出科学的探讨。对于这个课题的研究还可以从小学语文教育内容分来探讨,这些都有待笔者和同行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张菊霞,方萍,语文教学最优化浅论,黄山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5月,第5卷第2期. 

[2].宋苏杰,语文教学中的优化问题设计方案. 

篇9

由于我国社会新时展迅速,社会上的一些娱乐项目也越来越多,城镇条件较好的地方,学生们贪玩致使学习的兴致也越来越低,更别说主动积极地去学习,这也就造成了数学学困生的产生,而且上涨的速度迅猛。为了使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有所提高,转化学困生的问题迫在眉睫,也是初中数学教师面临严峻的问题,学校也要加大对此问题的重视度,特制定以下方案。

1.让学生们端正自己的学习心态,对数学学习更加认真

在小升初的过程中,学校可以组织初中教师到小学中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状态,以及小学教师的教育方式。在小学五、六年级中可以将所学的教案以及教师的教学模式进行和初中教学的方式相比较,找到合适可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们进行施教。让学生们更快速的能够适应初中教学的新模式。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对于老师很伤脑筋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的好坏并非取决于学生们的基础底子的深厚,而是他们学习的心态,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们更好的去学习。比如。有的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粗心大意,看到题,粗略了看一遍就进行解答,不能够很好审题,对题本意曲解,从而出现错误。为了避免这一类的问题发生,老师一定要着重培养学生们的思考能力。能让学生冷静的分析题,进而准确的解题,让学生们能够掌握解题的思路,发现问题并能够纠正学生们解题的错误。避免重蹈覆辙。让学生们能够养成复习和巩固旧的知识点,在课前能够养成预习新的知识点。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个积极向上的态度,虽然这个任务是比较艰难的,但是老师们不畏惧困难并有恒心完成。

2.对于学困生,老师要给额外的辅助教导

虽然学困生的底子比较差,但是老师也不能为了满足学困生而使整个课堂放慢速度。比如老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辅导,让他们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加强教导,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对于老师耐心热情的辅导,在无形中给学们一种动力,让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更加的有兴致。

比如在数学课中《求圆周长》的课程中,学困生不能够理解这个求圆周长的公式是怎么来的,老师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给学困生们进行演练,并让学生们反复的去做类似的题型,从而更好的掌握这一知识点。

3.老师将有趣的活动引入课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为更好的让学生们愉快的在课堂中学习,在现在教学模式中,老师们都能够在数学的教学中和一些活动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们学生的兴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将一些有趣的游戏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通过玩乐就可以学到知识,而且也愉悦了心情。

在初中教学中,例如在学习《轴对称》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画图或是剪纸等,让学生们通过动手就可以掌握知识点,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培养师生情感,为学好数学打基础

在初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对那门课程感兴趣与这门学科的教师感情有着紧密的关系。学困生由于数学学成绩较差,他们往往不与数学老师正面沟通或见而避之,更别提有问题向老师请教了,这就造成了学困生问题的积累,给学困生无形中增加了负担,因此更不好的去学习数学知识,为了改善这一现状,老师可以主动的去接近数学学困生,主动热情的帮助他们,让他们对老师增加信任,让他们不再自卑,使他们对数学学习更加的有信心。教师在课堂中应该运用生动的话语,以及灵活的肢体语言给学生们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充满动力。往往老师一个轻微的举动都可以给学生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当学生们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时,老师可以耐心讲解,给学生们一种和谒可亲的感觉,会让学生们更易接触。学生在日常生活上有问题,老师了解后,伸出援助之手,让学生对老师信赖。当学生们有不同意见的时候,老师要耐心的听讲,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促进师生关系,从而使学生们对数学课堂更加喜爱。

总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就要对数学学困生进行转化。在这项艰巨的任务中,老师一定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上多做文章。以方案激发学生们对初中数学学习兴致,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使学困生能够端正自己的态度,并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

篇10

在体育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方式是让学生学会体育锻炼的方式。这就需要体育教师给予积极的动作示范及其学生体育活动的规范。比如,在跑步示范中,一个小小的动作透露出动作的协调性、流畅性。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的示范动作非常的优美,小学生必然会因此羡慕,从而有利于其日常体育活动的学习及其练习,对其表现出相当大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条件的优越性,严格地规范自己,不断地加强锻炼,不断提升自身的应用素质,保证最佳化的精神状态,从而吸引每一个学生。

2.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也要针对小学生好动的天性,对学生进行体育兴趣的培养。这里可以进行体育游戏活动,保证体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实现其内容的丰富多彩性,实现其整体趣味性的提升,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保证其坚毅品质及其团体合作能力的培养。

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竞赛及其游戏方法的应用,进行竞赛性游戏练习方式的应用,保证课堂气氛的活跃性,实现教学的趣味性,保证其良好的体育氛围的营造。比如,在投掷练习中,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射纸飞机的活动,比比谁的飞机飞得更高、更远,这是几乎每一个小学生都感兴趣的活动,通过对这种教学方式的植入,让学生喜欢上投掷训练活动,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保证课堂游戏的丰富性,实现学生的体育动作练习的规范性。

二、教学方案的具体应用

1.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理论知识的教授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一种良好体育锻炼习惯。这里教师可以将体育锻炼及其游戏娱乐结合起来,可以一边教授儿歌一边进行跳绳,保证学生的体育动作的规范性,这样保证小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保证其被游戏吸引,实现其兴趣的激发。

游戏提高了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也可以进行竞争的方式教学,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50米赛跑教学中,可以将全班学生进行若干小组的划分,以接力赛跑的形式进行比赛。小组比赛得第一名的人,奖励他们一面小红旗,从而培养其对于赛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及其团体合作精神。通过这种锻炼方式,实现了小学生的身心愉悦,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热情的提高,保持其欢快情绪,实现其愉悦心理,让学生在娱乐中体会到知识的快乐。

2.目前来说,我国的一些体育教师都是进行传统讲解式教学,这种方式太过于成人化,并且其内容方式比较单调、刻板,不利于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提升。为了尽快地摆脱这种传统方式,教师需要进行陈旧教学方式的改变,保证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从而更加适应小学生的生理及其心理需要,实现其教学情景的趣味化,使其在趣味性的活动中,进行身体锻炼,保证其学习任务的完成。这需要引起相关小学体育教师的重视,保证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体育活动的训练,教学完全可以进行情境的创设模拟,通过动物化的动作表现出来,如鸟飞、象行等方式;又如,进行袋鼠跳形式的应用,突出强调双脚起跳、双脚落地动作特点等。这也需要教师做好体育活动理论课程的工作。在理论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进行多媒体的使用,如播放一些体育活动训练录像、动作分析要领等,保证学生对于技术要点的掌握。

通过对大自然情景的创设,更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让学生在动中思考,在动中学习,通过对意境情绪的驾驭,实现学生的积极学习。比如,在短跑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小树林穿越的情景创设。总之,就是进行不同劳动、运动、生物活动等的模拟,保证学生对体育活动技巧的积极学习,让学生在良好的情景创设中,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保证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将动作与思维相结合。这需要建立在情景创设的前提下,以无声模拟为主。教师需要给予一个好的开头,如根据季节变化的因素展开活动。比如,夏天在哪里?让学生针对夏季的特点,进行不同动作的创造,这就需要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及其想象力,对于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是非常有好处的。

在体育锻炼中,准备活动是必须要做的,这种形式的活动,需要教师做好主导,需要保证学生学习的安全性。教师可以根据春天来了,小树长高了,来进行学生伸展准备运动的锻炼,让学生做好相关的动作步骤,锻炼其自身的动作协调性。又如,“春天来了,青蛙醒了”,学生可边叫边跳。在这样的活动中,使学生的智能和体能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师预设的情境教学中,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基本部分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三、结语

小学体育教学方案的应用,需要体育教师针对小学生的心理,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的设计,保证其设计方案的优化。

参考文献:

篇11

一、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1.小班化教学使师生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大班额的班级里,教师对班级的管理较为困难;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频率就越低,甚至有学生连同学的名字都叫不上,更谈不上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反,小班额的情况是:由于学生的数量少,师生交往的频率加大,交往机会增多,师生之间更加了解,感情更加密切;同样的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也就越容易。

2.小班化教学能更好地实施探究性学习

在大班额的班级里,没有充分的准备,想要很好很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是比较困难的。而小班化教学则不同,首先,宽松愉快的小班化教学,教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满怀激情地投入学习中;其次因为小班化人数少,学生可以以个人、或结对、或3-5小组,来进行探讨,这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条件;第三,互动中教师激发了灵感,更加积极钻研,改进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更高效的进行科学探究。

3.小班化教学有利于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传统的大班化教学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共性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小班化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强调了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视为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兴趣爱好等不同特点且客观上存在差异的人。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可以为他们量身定制最合适的学习方案,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和促进每个学生进行主动探索,有效地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小班化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好似桥梁,将教师与学生巧妙地联系起来。导学案好否直接影响课堂的效果,影响学生对化学兴趣,甚至影响学生的发展。 导学案应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1.备教材

教师在备课设计时,把重点放在对教材的理解、解读上,放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准确理解、解读教材,才能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在备教材的同时还应结合小班化的特色对教材进行个性化的处理,通过分层学习训练、相互结对学习和加强个别辅导,来满足学生对教材的分层化掌握,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备学生

针对小班化的特点,我们的备课应该是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此,在备课中,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既要备共性的要求,又要备个性的要求,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分层,程度较高的为A类、程度中等的为B类、程度较低的为C类。教案设计尽量让A层同学吃得饱,B层同学跳一跳学得好,C层同学低起点、小坡度、多循环,也能消化。要做到教学目标分层,课堂提问分层、课堂练习分层、布置作业分层。

3.备教学组织的空间形式

小班化教学非常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中心地位。因此,构建怎样的教学空间,才能适应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学习,是小班化教学需特别关注的环节,应该成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备课时的关注点,并且也要在导学案中中予以体现。

三、小班化导学案的实施

1.课前

在上课的2~3天前,教师将导学案下发给学生,学生提前预习,自习。小班化的学习小组成员在预习过程中会对同样的内容有自己的不同见解,有不同的声音就有争论,这种争论使我们教师所乐于见到的。有了争论总要解决,学习小组就会通过请教老师、上网、小组讨论等各种手段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原本在课堂上需要讲解的知识通过同学的相互讨论,有的时候能解决很大一部分,不仅如此,在不知不觉中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以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2.课中

经过提前的预习,自习。学生个个都自信满满,这种自信或多或少带有一点自负在内。这节课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起了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

导学案片段:

在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中是关于实验安全的知识,很多学校出于安全的考虑都采取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这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也违背了化学的自身学科特点。这节内容,采用了导学案先让学生预习后再来做实验,而且是分组合作,小班化学生数量少,教师能顾及的面更广,实验的安全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增强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分组实验(“黑面包”实验):

1.仪器与药品:100mL烧杯、玻璃棒、白砂糖、蒸馏水、浓硫酸。

2.步骤:向烧杯(100mL)中加入研得很细的白砂糖7g,再加入少量蒸馏水,用玻璃棒将糖调成糊状,然后小心地加入约4mL的98%浓硫酸。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3.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浓硫酸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做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现象,这是一个偶发事件,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原因。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

3.课后

一堂课上完以后,课后必须要巩固。在设计课后巩固练习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导学案在设计课后习题时,要注意承上启下,要照顾到每个不同层次的给学生。一节课45分钟,但是课后的时间却很多,导学案课后习题的精妙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拓展能力,可以说是开辟了第二个化学课堂,而这个课堂的主角完全是学生自己,这就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四、反思

1.小班化教学中使用导学案后学生的反映

刚刚接触到导学案时学生们就迷茫和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把导学案和课堂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渐渐得学生知道了“要学什么”,懂得了“要如何学” 。通过导学案学生认识了课堂思路,知道了“要学什么”;明确学习目标,带目标去学习;知道了课本阅读的重要性;培养了合作探究的精神。

2.小班化教学中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教师的困惑

课堂教学中时间的分配有时不合理,过多的花在了合作和探究上,忽略了归纳和总结,针对不同的课型应该设计不同的导学案如:“诱导式:提问—讨论—归纳—练习”一般用于新授课的教学,就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通过提问和讨论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无须教师做全面的讲解。再如:“开放式:质疑—探究—小结—应用”一般用于单元复习课,目的是为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学会如何将知识应用于具体的问题解决活动,带有研究性和实验性。教师要充分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不受限制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的环境和机会。

总之,小班化教学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条件下对教育教学提出的要求。小班化具有班级规模小、利于开展个别化教学、师生互动多、尊重多元等特点。在小班化背景下的导学案发挥出它的优势导学案在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它强大的生命力,越来越展现它在素质教育中真实有效,越来越突出它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不可或缺。

篇12

孩子们都热爱学校,热爱班级,学习积极性高,能听老师的话。但也有部分孩子自我约束能力极差,卫生习惯差。

三、工作目标及基本要点:

1、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3、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在实现班集体的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4、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不乱扔、乱吐、乱画。学会清理书包、抽屉,学会打扫教室卫生。

5、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健全班委会,明确分工,提高小干部的管理能力。

四、具体措施:

1、充分利用班会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发挥小干部作用,师生共同管理班级。

3、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向学生进行教育。

4、加强安全教育,利用晨会、集会、升旗、黑板报等形式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平时多深入了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学生安全。

5、抓好两操的教育。

6、加强家校联系,家长与老师共同教育孩子。

五、具体工作安排:

本册教材分四个阶段学习:

1---4周

第一课《上学和放学》

第二课《认识交通标志》

第三课《认识简单的危险标志》

5---8周

第四课《社区和室内活动安全》

第五课《用电安全》

第六课学习一些食品安全等知识

9----12周

第七课食品安全知识

第八课小心,别伤着

第九课学会自我保护

13----16

第十课时乘车的安全

第十一课课间活动要注意安全

第十二课在家的劳动安全

篇13

实验名称:

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与现象:【提示:实验前画出流程图】

问题思考:

做步骤1的目的是什么?

步骤1的稀硫酸起什么作用?

步骤2与步骤3有什么不同?

做步骤2、3的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调pH值?

怎样调节pH值?

步骤1和步骤2、3的加热是否相同?

实验结论:

[扩展与迁移]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淀粉的水解已经开始?如何证明淀粉的水解已经完全?

在这节课中,首先创设生活情景:为什么我们每天要吃不同种类的食物?(通过生活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引出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接着让学生阅读实验并画出实验流程图。(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实验每一步的做法及使用的实验仪器。)接着让小组讨论学案中的“问题思考”(这不仅使学生明晰实验步骤每一步的目的和意图,而且也把知识与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接着让学生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培养小组协作能力。通过观察、分析、联想、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在这基础上,提出扩展和迁移并要求小组讨论设计出实验的方案。(这个知识扩展和迁移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考试的热点。通过扩展和迁移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思考、讨论,深化了学生的知识内涵。)

这节课通过学案导学给学生恰当的诱导、点拨,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开展热烈的讨论、认真思考、质疑辨难,使探究更深入,使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加深对科学现象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更富有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