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幼师音乐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增强音乐活动的游戏性
快乐是幼儿学习、探究和尝试的原动力,所以在幼儿的音乐教育中,幼师应当制造生动活泼的氛围,引导孩子快乐的学习。在组织音乐活动时,幼师应当以自然而然的、轻松融洽的手段和方式将幼儿带入音乐的世界,要以和音乐做朋友的方式进行。幼儿的本性活泼好动,将音乐活动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最容易引发和维持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将幼儿顺利带入音乐教学的情境中。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是幼师的教学形式,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方式。
无论是寓教于乐,还是寓乐于教,都要将这两个者有效地结合,使音乐活动生动起来,活泼起来,让幼儿在音乐的游戏过程中获得美妙的探索乐趣与愉快的情绪体验,同时也能从中学习到音乐知识。游戏性可以让音乐教学的形式和方法都更自由、灵活、丰富多彩,告别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让小朋友们体会到“和玩一样”的感受,从而积极主动地、快乐而不知疲倦地投身于其中,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除了教学过程中的这些游戏活动外,我还在课余的一些时间中穿插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在喝完水和课间休息时,放一段轻松活泼的童谣,让幼儿随者旋律做优美的律动,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音乐素质,还能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增强自信心、成功感以及协作能力,使之成为热爱生活,乐于创造的人。
三、在游戏培养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
幼儿天性活泼好动,游戏的趣味性恰恰能满足孩子的特点,在游戏中可以将幼儿的天性最大程度的释放出来。幼儿通过自己探索和体验所表现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是我们意想不到的。幼师可以将一些音乐教育内容与游戏结合起来。趣味游戏不仅能为幼儿提供自由创造和表现的空间,而且可以促进同伴间的相互学习以及良好社会性的培养。在活动中营造轻松自由的环境,通过幼儿与幼儿间的合作、个体与整体的配合以及师幼间良好的应答和互动,让幼儿在玩中学习。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对幼儿创造意识的培养,在下雨天让幼儿穿上雨靴和雨衣,撑起雨伞,融入大自然的怀抱,在大自然中感受雨。孩子们都很兴奋,有的在雨中慢步,有的围着操场飞跑,有的在积水处踏得"啪啪啪"响,孩子们都玩得很开心,整个操场充满了欢声笑语。这“啪啪啪”的声音不就是音乐中的节奏吗?于是,我把孩子们集中起来,提议用小雨靴来唱歌,孩子们尽情的在积水中玩耍,踏出了许多好听的节奏。在玩耍中不知不觉渗透了音乐教育,但孩子们并未感到这是一节音乐活动,反而觉得"原来下雨在外面是这么好玩呀。在游戏的过程中引导了他们的创造意识,使孩子们懂得音乐并不是刻意的,音乐充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自然广阔的空间为幼儿提供了宽松的自由的环境。也为幼儿的创造提供了丰富的元素。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的、无拘无束的、快乐的创造音乐,让他们在创造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与此同时,我也和他们一起分享着创造的快乐。
篇2
二、改革教学模式
技能课多层次教学,理论课程研讨式教学。由于幼儿师范学生入校前大多数未接受系统的艺术培训,音乐技能与综合知识薄弱,学生在校学习只有短短两年半时间,要在有限的学习期限内提高他们的艺术专业技能素质,必需要改革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首先应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由于学生受音乐教育程度不同以及个体音乐素养的差异,教师必须在兼顾“普遍性”的基础上,做到“因人施教,有的放矢”。对于技能课,从入校至毕业,许多幼儿师范学校声乐、钢琴课都是采用的“大班”教学,一个班上四五十人,无法做到“因人施教”。笔者建议:第一学年,采用大班教学,教师初步了解学生综合素质及个体差异,侧重基本技能的练习。第二学年,通过考核,按照学生的声乐基础以及弹奏能力分小班(20人)教学,第三学年,分专业教学,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及能力选择主修及副修专业(声乐或钢琴),主专业每组5-8人,副专业每班20人。
采用分组教学后,则按期分层选拔,每期考试以汇报演出形式进行,统一测试,专业教师集体打分,优胜劣汰,确定小组小班人员。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小组上课,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上小组课。教师与学生都有“压力”,才有教和学的动力。其次,采用讲座的形式开设理论课(如音乐欣赏、中外作品赏析等),既系统地传授了知识,又节约了教学资源。教师采用研讨式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提出见解。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加强课堂活动设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促进教学相长。考查方式可采取论文的形式,也可以由学生选择教学内容,以上课的形式展示。
篇3
二 重视音乐与相关学科的学习
任何一种音乐都首先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它本身就是受文化定义,离开了文化,音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重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1.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
在音乐教材中,许多音乐作品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有瑰丽多姿的民族音乐文化,又有丰富的世界音乐文化。如《快乐的罗嗦》是彝族的民间音乐,《杵歌》是台湾高山族的民歌。通过演唱或欣赏这些音乐作品,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又如《雪绒花》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在演唱这首歌曲时,通过观看电影,既可以了解美国的历史文化,又有助于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感情。《草帽歌》是墨西哥歌曲、《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亚的歌曲,欣赏这些作品可以使学生了解许多国家的风土人情,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还有教材中介绍的世界名曲,教师带领学生沿着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等音乐家的足迹,走过欧洲音乐发展史的长廊。通过这些音乐作品的学习,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文化视野,还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内涵与底蕴。
2.可以丰富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与体验
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不仅来源于音乐的音响,也来源于与音乐相关的文化信息和具体的形象。例如欣赏《黄河船夫曲》,当学生了解到黄河的悠久历史,看到壮阔的景观时,必然会增加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篇4
(二)教学形式和内容单一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幼儿钢琴教育也进行了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上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钢琴教学形式和内容上仍然比较落后。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教学内容纯粹地按照课本内容来学习,缺少创新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钢琴教学的效果。
(三)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现场演奏”通常是幼儿钢琴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成为学生期中和期末的钢琴考核的标准,而演奏乐曲也成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这样通过演奏来进行钢琴教学评分。这种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钢琴演奏的机会,也检查了学生的基本钢琴技能,但是考核方式太过简单,并不能从整体上客观评价学生的钢琴水平。
二、探讨幼师钢琴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优化教学模式
长久以来,钢琴课堂都会定义为传授音乐知识、训练钢琴技能为目标,这种形式已经被人们深深地刻在了脑海中,可以说成了金科玉律。因此,基于这一现象,要想更好地在钢琴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让他们由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还应该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转变,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以便在过程中充分了解音乐和其他艺术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还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认识音乐和社会生活之间所存在的潜在关系,以便让学生更加具有音乐鉴赏的能力,从而为以后的音乐学习和自身创新精神的实现起到良好的承上启下作用。
(二)丰富钢琴教学形式和内容
在幼儿钢琴教育中,从幼儿的学习特点出发是必须要考虑的方面。幼儿好玩爱动,且模仿能力强,因此在钢琴教学中不能按照固定的教学模式来教学。为了提高幼儿学习钢琴的效果和兴趣,不断变换钢琴教学形式和内容,对活跃钢琴教学气氛有重要意义。举例来讲,在钢琴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某一具体的乐曲,通过多媒体先让学生认真听乐曲,然后再结合乐曲来讲解钢琴理论知识。另外,为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老师还可以创新教学内容,从日常生活中选择教学素材,丰富钢琴课堂。这都有利于钢琴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完善评价体系
为了客观地反映学生对钢琴水平的把握程度,要完善钢琴评价体系,建立多种评价标准。首先,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要设定不同难度级别的钢琴曲目,避免水平较低的学生不能完成钢琴弹奏情况。其次,不能仅仅把期中和期末的考核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还要关注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综合打分,评价更加客观。最后,对于钢琴考核的内容要全面,考核过程中不能仅仅考核学生的单一钢琴水平,要综合考核学生的钢琴演奏、伴奏以及钢琴理论和技能等方面,使钢琴考核更加全面和客观。
篇5
人们用听觉感知音乐,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听觉。唱歌要用听觉辨别、检验、校正歌唱的音调是否准确,声音是否动听,吐字是否清楚,节奏是否正确,歌唱的情感表达是否感人。舞蹈要用听觉感知音乐的节奏和音乐的起、止,才能随音乐合拍地跳舞,并随音乐的起止而起止动作;用听觉感受音乐的情绪情感,才能用舞蹈动作表达情感。音乐欣赏则更要用听觉去感知、辨别、想象、领悟音乐的艺术形象和情感内涵。音乐是用声音塑造艺术形象,通过听觉在头脑中唤起联想、想象中的形象。听觉形象不像视觉形象那么具体可见,因此。在音乐欣赏中首先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和情绪的发展变化,联系有关音乐的生活体验,唤起联想、想象中的形象,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的艺术美,进而领悟其情感内涵。听觉是接受音乐教育的“窗口”,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应当重视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听觉能力。
二、音乐是需要表演(演唱、演奏)的艺术
画家创作的画,文学家创作的文学作品都可以直接供人们欣赏。而作曲家创作的音乐作品则必须经过表演者的演唱、演奏,才能有活生生的音乐艺术供人们欣赏。所以说,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包括三个方面——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欣赏。而音乐表演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是要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运用自己掌握的音乐技能技巧,通过演唱、演奏,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感受和具有创造性的艺术表现力。因此、音乐表演成为沟通音乐创作和音乐欣赏之间的桥梁,成为展示音乐艺术魅力的重要环节。为此,音乐艺术十分重视技术的磨炼和艺术的创造。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幼儿的歌唱和乐器演奏都属于音乐表演的范畴,也应当重视幼儿音乐素质能力和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和发展,使他们有能力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能够从音乐活动中得到情感激动和美的感受,借以培养感受美、表现美、爱好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
三、音乐是擅长抒发感情的艺术
篇6
1、怎样教幼儿发音?在唱歌的过程中,教师要教幼儿清楚的发音,如果教师的语音都有缺陷,那么对幼儿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幼儿的发音器官不够发达,不够灵活,不善于打开上颚,教师应反复示范,逐渐教会幼儿正确的开口,并正确发出唇音、唇齿音、舌尖音、等要帮助幼儿在正确理解歌曲的内容的基础上,把歌词念准确、念清楚,不含在嘴里,想朗读诗歌一样,把字头字尾的音都清楚的念出来。在小班,应常常让幼儿看老师发音时嘴是怎样张开的,这时的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在大班,就教幼儿逐步理解字的发音 ,如祖国两嘴唇合拢的时候稍用一点力,发出的声音就很清楚了,幼儿在理解了发音后很容易遗忘,所以教师要经常反复示范复习。使幼儿能够准确唱出歌词。
2、保护声带。在唱歌过程中注意保护幼儿的声带,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身体的各个部分都比较嫩。如喉咙的软骨、肌肉较嫩和韧带较松,声门较狭窄,声带短而薄,比得多,如不注意保护,则容易引起疲劳和病变,甚至有可能导致声音嘶哑或失音,保护幼儿的嗓子是教师的职责。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师要教幼儿用自然的声音、不可以用叫喊的声音方式唱歌。
教师的范唱是最好的办法。通过教师边唱边讲解要让幼儿理解歌是自然唱出来而不是喊出来的,不能一味的追求叫的响。又是可以叫唱的好的幼儿到前来唱,还可以让大家淡淡她为什么唱的好,大班的幼儿一般可以评论。
选用的歌曲必须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不同特点幼儿的音域范围。小班的幼儿一般在五六度以内。做教师的不能因为音域窄的歌不好听,而随意用音域宽广的节奏复杂的、音量强的歌曲教给幼儿这是教师必须注意的。要时时记住适合幼儿的才是最好的,应以幼儿为中心进行教育。如果幼儿唱超过自己音域范围的歌,容易产生喊叫现象。有一些歌曲音域并不是很广,但因教师起音不适合,教师有时起音起高或起广了都会使幼儿产生不良后果。老师在弹奏钢琴的时候不要因为方便老师弹奏而忽视幼儿的感受。有一些钢琴旧了,老师在弹之前要事先检查了解,是定调更有利于保护幼儿的嗓音。每一个班幼儿的音域宽窄不同,教师应事先考虑确定,一首歌该用什么调最适合本班幼儿音域的范围事先熟悉第一句应该从哪个音节开始比较好,最后一句在什么地方结束。有时相差一二度会出现难听的声音。调子太低,幼儿唱着没有精神,调子太高,会引起刺耳的叫喊声。如果教师在教学练唱中发现已定好的调对幼儿来说有不悦之处,这是可以临时向高或者向低换调,所以,教师在练琴是必须熟悉每一个调的音阶小学音乐论文,平时在户外的时候教师要特别注意幼儿的情绪容易兴奋的大喊大叫,教师尽可能的替幼儿起音,避免调子太高而损害幼儿嗓子。
练唱适度,不能使幼儿的声带负担过重,音乐课的时间不易太长,一节音乐课中不能一节课从头到尾都在唱,要有活动,使幼儿的声带得一休息的机会,防止过于疲劳的损害嗓子健康。教师应细心观察,注意发现和培养幼儿的良好的歌喉。唱歌技能好和音色也好的幼儿不多,特别是具有独唱才能的幼儿更是少,教师要特别重视保护幼儿的嗓子,不能让幼儿独唱的同时,又让同一个幼儿参加很多伴唱,伴唱的任务可以请其他的幼儿担任。通过伴唱也能训练幼儿的唱歌能力,是每一个幼儿都可以得到训练,做到机会均等,这是教师要特别注意的,多去发现一些幼儿作为后备力量,对那些音色或者歌技能力不好的幼儿,教师要训练和培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若遇到音色好而胆量不好的幼儿,可以使音色好的幼儿和胆量大的幼儿两个进行组合,教师绝不可以为完成任务,是少数幼儿唱得过多过响,而是嗓音受到损害,而使很多幼儿没有得以表现自己,而损害另一些幼儿的身心健康。
3 教师要教会幼儿养成良好唱歌的习惯。教幼儿在平日讲话的时候不尖生叫喊,幼儿在集体的生活中,有特别在室内,往往因为人多,声音嘈杂,听不到对方的声音而大喊大叫,这很容易使幼儿的声音变的沙哑。调查发现,大班的男孩沙哑的情况比小班的多,易患感冒的幼儿中声音沙哑的又占多数,所以,教师在小班的时候就要培养幼儿轻声谈话的好习惯,对于易患感冒的幼儿应多加关心在声带炎期间,不易唱歌,要让幼儿好好休息。
篇7
在狱中写下的《囚歌》激励鼓舞了几代人,他说:“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为纪念中国人民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音协主席韩宝泉根据将军的《囚歌》而作曲的新作品大型男中音独唱、混声合唱《血与火的赞歌》将于11月公演。
担任男中音独唱的是广东省惠阳崇雅中学的曾英杰老师。曾老师95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曾先后在师范学校、幼师学校、艺术学校、大学音乐系、普通中学任教。初到广东时正值广东流行歌曲和卡拉OK盛行的年代,作为一名在美声唱法上拥有扎实专业基础和广袤专业见闻的专业歌手,突然身处于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他不免生出了几分无奈,感到自己仿佛是“一身才艺毫无用武之地”。但是,在经历了一番痛苦思考和冷静观察后,他决心将自己融入广东艺术的氛围中去!他开始练习和研究通俗唱法,结果,他所熟悉的美声唱法在演练通俗唱法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于是,这又激起了他研究两种唱法嫁接的兴趣,打破门第之见,尝试两种唱法的融合,在两种唱法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他说:“这座桥梁的纽带是发自肺腑的真情,是歌唱者修养所应具备的对专业探索的渴望!无论哪种唱法,只要人民大众喜爱,只要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都有责任去演唱。”十年中,曾老师从没间断过进修、学习、演唱、交流和比赛,他的教学理论研究成果也随着舞台演唱技巧的提高而得以收获,先后发表音乐论文20余篇。执教惠阳崇雅中学以来除了正常的教学外他还执教惠阳区少儿艺术团的“小螺号”演唱组,在当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谈及演唱《血与火的赞歌》,曾老师说:“惠阳崇雅中学是一座百年老校而且还是将军的母校。将军的《囚歌》这首诗,是我最喜欢读的,因为诗的每一句,甚至每一个字,都能表现出革命先烈那气壮山河的革命气概。因此接到这部作品我很高兴而且很感谢曲作者对我的信任。”
《血与火的赞歌》创作历时一年零九个月,为带尾声的三段体结构:A段慷慨激昂、B段深情向往、C段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尾声气贯长虹。音乐借鉴戏剧性的表现手法起伏跌宕、大义凛然,充满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男中音特有的音色将将军塑造的更加高大、鲜明。部分运用了二部轮唱和壮观的副旋律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使领唱与合唱浑然交织在一起形成宏大的交响性。
“不应该被淡忘的,偏偏已像过眼云烟;漫漫六十载,却又恰如弹指一挥间;灾难深重的历史,已经过去很遥远。把六十年前的地点人物背景时间结果镌刻在最坚固的墙上,挥之不去,永远铭记,这是六十年后的我们,应该完成的光荣使命。”曾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