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活的经历与体会实用13篇

高中生活的经历与体会

篇1

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在生活、情感和精神上对成人都有很强的依赖性,但他们的体验、感受和思想完全属于他们自己。只有充分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社会中生活中和亲身经历中感悟、体验,才能加深学习的效果。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两门课程的性质皆定位在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并将其作为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为目标,“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社会活动与关系、人文文化与规范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为学生成长为积极参与现代社会生活、推进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品德与社会课程则重点让学生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让教学内容始于课堂又不局限于课堂,融入社会生活。

新课标遵循了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内容和形式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落实新课标,一定要鼓励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关注学生的渐进发展,

遵循了教育教学规律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都严格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育规律来修订内容。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了基础。品德与社会课程用了“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要求某些教学内容如在后续年段重复出现,必须提高要求、螺旋上升。在具体实施中,要通过品德与生活课程帮助入学儿童适应学校的环境,着重让他们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帮助学生品尝学习的快乐,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三、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坚持了以人为本

人的成长不是简单地通过外在作用塑造和训练的,而是在自身与环境不断互动的过程中逐渐生成和提升的,主体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已从以本为本走向以学生为本、以生活为本的课堂文化,通过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道德学习的潜能。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在这三种角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都是不可动摇的。

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要把学生能力的提高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

四、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体现了素质教育要求

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独特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导致了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新课标充分重视了这种个性差异和认知差异。《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在对学生的评价上,二者都强调“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在具体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多元评价,培养个性人才,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总的说来,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新课标就是通过营造一个与学生生活本身一致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高度综合的课程形态,来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不仅符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也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贯彻落实好小学德育新课标就要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将道德教育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这是今后德育课堂和德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同时,新课标的贯彻实施必须以教学活动的改革为支撑,必须以德育活动的创新为条件。四平市教育局通过积极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德育模式――“经历教育”。“经历教育”就是通过有计划的主体经历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做德育的主体、活动的主角,在教育活动和实践中获得各种经历,通过利用课堂主阵地、抓日常生活细节、设计大型集体活动,让学生在教育活动和社会生活中获得各种经历,从中体验生活、感悟人生、追求成功、学会发展。用一个公式来表达就是:经历教育=主动发展+理想志向+角色互动+体验感悟+智能开发,这与新课标的理念高度契合。

一是将日常生活与“经历教育”结合。就是以学生日常生活为基础,实施“经历教育”。充分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资源,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经历作为成长进步的资源加以开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行为习惯等确定一个教育主题,每月召开“我的多彩经历总结会”,让学生把生活体验与收获写成文章或“每月一记”,作为人生经历、精神财富保留和积累起来。

二是将大型集体活动与“经历教育”结合。通过开展大型集体活动,实施“经历教育”。把学校运动会、艺术节、大型劳动等大型集体活动设计成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有递进层次,激励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经历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获得经历,在经历中体验和感悟,形成良好的品德。

篇2

要开展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应在高中历史课堂上营造生活情境,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思考历史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1.利用学生生活经验讲述历史

学生对历史课程的看法是“喜欢历史,但是不喜欢历史课,尤其是恐惧历史考试”。要实现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必须唤醒学生类似的生活经验,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化解历史学习上的模糊感。比如讲到宗法制,可以向学生讲述近年来兴起的台湾同胞到内地的寻亲热,这就是同一个宗族的血缘使他们无法割舍这一份亲情。还可以联系现实中的族谱、祭祖、家族的称呼等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事情来讲解,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宗法制的内容及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2.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来感悟历史

历史教师应学会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贴近历史、感悟历史搭建桥梁。一是以教师为引导,营造生活情境。一方面,教师的历史语言应该生活化。教师语言的生动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听课的积极性。生活化的语言能使无声的历史有声化,不仅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表象。另一方面,教师可借助实物再现历史生活。历史教师借助实物“再现”历史,配上相应的分析,学生才能逐渐形成历史概念,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比如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可借助中山装帮助学生理解三民主义。讲到《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课时,可向学生展示近代各个时期服饰变化的图片,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社会的进步。还可通过多媒体手段来创设情境,让学生直面历史,感悟历史。比如讲到甲午中日战争,给学生播放李鸿章和伊藤博文谈判的视频片段来加深学生对《马关条约》内容的印象。二是以学生为主体感悟历史。在教师创设生活情境的同时,也应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活动,引导学生感悟历史。笔者的一个做法就是充分利用课堂前五分钟:可以演讲,主题一般为“历史上的今天”,或者就某个历史问题展开小讨论,或者是播报与历史事件有关的社会热点,让学生参与到历史学习当中,感悟历史。

3.通过将历史与现实融会贯通来探究历史

探究历史,既可以从历史的借鉴功能着手,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追溯历史根源。一是对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达到以古鉴今的目的。比如在学生学习过洋务运动、、改革开放的内容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三大改革运动与当前国家实行的各项改革联系起来,从这三大改革的成败经验教训中,探究其对当下的社会改革的借鉴意义。二是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相关的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对现实热点问题进行历史反思。这样,不仅赋予了历史课堂生活气息,而且可以把学生视野从课本拓宽到社会,还可以增加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提高他们与社会沟通的能力。

4.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历史

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比其他学科广泛得多。有的是直接运用历史,比如在欣赏有关历史的影视作品时,学生可直接利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指出影视作品中存在的错误,不受影视作品的误导,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有的是间接运用,比如外出旅游时,如果学生了解旅游地点的历史人文概况,在观赏自然景观的同时,更能深刻地体会当地的人文底蕴,使学生在旅游过程中不仅能得到视觉上的享受,更能得到精神上的洗礼,使旅行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甚至对国内外时事的认识,都需要历史知识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认识和分析。

篇3

一、让学生走进历史、对历史产生兴趣

多年来,高中历史课普遍不受学生重视和喜爱,原因有很多,其一是因为历史离我们现实生活过于久远而枯燥无味,传统教育模式的历史课本所讲的历史知识总与我们很远,总像板着面孔的老先生,是高高在上的、古板的坚固堡垒,让人望而生畏;其二是,教育应试教育模式的结果,学生把学习历史当做应付考试的任务,把积极地学习历史知识以及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扼杀在单边不对称的教学环境中;其三是教学体系与政治意识形态扭曲了部分历史真相,加上受政治因素的影响,使得历史现象不能切合实际地与现代社会现象加以对照分析。没有深入分析的现象就没有继续研究的兴趣,也就没有学习历史的热情。在改革开放近30年的今天,教育思想已经充分得到开放,各级政府以及学生和家长都对历史知识对人的一生的作用有了正确认识,新课程教学大纲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上纠正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使学生在开放的、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历史知识。为适应历史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就必须彻底改变那种“只可远观,不可触摸,无法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表面学习现象,缩短历史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之间的距离感,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把历史现象与现代社会现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变“严肃”、“干瘪”的历史为具有亲和力、触手可及、有益有趣、有生活、有实用价值的历史本身,使学生由触摸历史、找寻历史到对历史产生兴趣,探究历史、学习历史,再到感悟历史、体会生存,最后化为智慧、学会生活、把握自我成长方向。

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使学生愿意主动接受历史知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学生在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触摸历史,再将历史知识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让知识获得过程与生命提升过程相一致,使历史这一过去的生活与学生当前的生活及未来的生活有形有色地连接起来。历史是一幅有血有肉、丰富感人的画卷,通过触摸,让历史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通过触摸,让历史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悟历史、体会生存的价值,最后化为智慧、学会生活,形成不同客体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二、将历史教学内容纳入素质教育、学生行为规范体系

在高中的教学体系中,素质教育与学生的行为规范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素质教育与学生的行为规范中很少甚至没有哪个学校引入一定程度的历史知识内容。事实上,在历史长河中,各时期都有优秀人物、优秀典范值得我们借鉴,“古为今用”是有相当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吸收历史知识对素质教育在高中阶段的基础性品德、素质及人生观的教育地位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它将影响一个人,影响一个社会,影响一个民族,和谐与不和谐就在这其中微妙地变化。

素质教育是初等教育阶段打造人一生成长轨迹的关键阶段,素质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历史学科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具有许多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历史的经典事件能启迪人的智慧。丰富的历史知识能够教人以古知今、以古鉴今,能够提高人们对周围事物以至整个社会的洞察力、思考力与判断力。其次,历史能陶冶人的情操。情操,是指由感情和思想综合起来的心理状态。高学历史课中介绍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道德形象、价值观,学生能从中获得大量健康、高尚、美好的情感体验,并用历史某个人物去对照自己、影响自己,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再次,历史也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教材。热爱并且忠于自己的祖国,这是每一个中国公民所应该而且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因此培育爱国主义情操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爱国主义包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民族情感,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不断探索、进取的民族责任心,以及为维护祖国独立和民族尊严而勇于冲锋陷阵、赴汤蹈火的民族英雄主义。在长达几千年的悠久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无数催人泪下的爱国主义故事,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英雄,他们的行为以及他们的价值取向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当代青少年树立了如何选择人生的光辉榜样,为树立社会正气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正面效应。可见,历史学科以其特有的丰富内容,对教育青少年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家庭稳定与和谐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素质教育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基础教育的必由之路。新的历史时期,世界范围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对历史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我们的历史教学应该立足于时展的前沿,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教学设计的主导,优化教学过程,把素质教育与行为规范有机地融为一体,主要目标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4

高校专业化建设从本质上而言,根本目的是提高专业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服务,这是经历改革开放后高校专业扩张性发展时期后,现实对高校专业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当前高校专业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专业化建设的核心是自我完善与提高,培育专业特长,使专业在自身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形成自己的专业特点和达到高层次的专业水平。近十多年来,齐齐哈尔大学历史专业本着在社会中磨砺、在实践中求是的建设理念、从理论与实践上探索自身专业化建设的途径,逐步形成了以突出实践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重点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实践出真知,说明了一个朴实而深刻的道理,真正的学识一定是来自于实践,或必然要经过实践的检验。长期以来,重理论而轻实践是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实践能力不足,创新意识淡薄,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质量的瓶颈。

正确认识实践在专业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首先,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想与能力的载体,实践与创新从本质上体现的是人文主义精神,鼓励个性发展,强调个人存在的社会价值,重视对独立个性与责任感培养。发达国家在培养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问题方面,重视对个人品质形成的研究与教育,对实践的重视与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成熟的经验与成果,其理念与实践是非常值得我们有选择的学习与借鉴。实践教学改革,培育创新型人才,从根本上是逐步改变大学教育中人才培养理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次,实践与创新能力是检验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探讨适当于国情与和高校校情的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更是国家的发展前途所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必先有创新型人才,大学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人才基础,建设创新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就在于此。

历史专业化建设应符合专业自身的特点。每一个专业都有自身的特点,历史专业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决定了在现实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地位,也决定了其不同于它专业的特点,充分认识到历史专业的特点是进行专业化建设前题。如历史专业是传统文科专业,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其重要性在于不可或缺,但其发展空间有限;历史专业在传统教学中注重理论说教而轻于实践,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历史专业在高校专业中是不受重视的弱势专业,在中学课堂上是非主流的附属课程。这是不争的事实,是教学改革必须面对的现实,因此,特色化建设就成为专业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

专业化建设就是特色化建设。在现实社会中,缺少特色的专业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特色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实践是特色化建设的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专业特色化的角度来探讨实践对专业化的特殊意义。特色建设是根据每一个专业的具体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探索专业的发展途径,在现实中它不仅决定专业的前途,也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专业化是不断成熟和提升的过程,形成专业特色化是培育专业品质和风格的统一,专业特色化是专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在高校众多的相同或相近专业中,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生存的空间与时间,历史与现实状态,探索与众不同的专业发展道路,形成自己独立的专业特点与风格,是成功专业的基础。有专业的特色,才会有特色学校,才可能特色兴校,特色专业培育特色人才,是教学质量的体现,只有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才能培养出有特色的大学生,建设专业特色化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是提高学校和学生社会竞争力的根本,是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齐齐哈尔大学历史专业以特色建设为理念,以实践为突破口,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持续的提高,进而推动了自身的专业化建设。

长期以来,历史专业居安思危,努力探讨适合于专业发展和建设的途径,在十多年的建设中,历史专业逐步形成了的自己的特色专业发展理念,开放——面向社会,感悟真实;实践——磨砺品质,知行合一;创新——追求卓越,与众不同。,努力在实践与创新中形成自己的专业气质与风格。

历史系的实践活动注重创新性内涵,体现着历史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活动以创新性为最高标准,注重其对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每项活动的策划与设计都为学生搭建成为展示个性的社会与实践活动舞台,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自我选择、勇于担当的实践平台。

历史专业实践教学分化为四大部分,即科研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和主题实践。科研实践是培育学术意识的学术能力,积极为学生创造参与科研学术活动的机会,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会议,聆听学术报告,参与学术研讨,开阔学术视野,提高思维层次,与专家讲座与座谈,感悟学者风范与气质,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心中的学术舞台;参与科研项目,在专家指导下进行科研基础训练,收集整理资料,查阅学术信息,审核校对文字,撰写论文,发表文章,参与编书等,收获荣誉,树立自信。

专业实践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养。历史专业的专业实践以参观考察为基础,注重学术意识与能力的培育。在实践中,专家现场指导学生的田野考古与遗址考察,并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组织相关内容的讲座与报告会,讲授历史、考古及文物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锻炼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学生专业兴趣与修养。专业实践以齐齐哈尔及周边地区历史文化遗址考察为主,按照人才培养计划安排,服从专业教学的需要,有计划的进行。考察地点选择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历史遗址为主,特别是齐齐哈尔及周边地区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近现代遗址遗迹。为保证专业实践的有计划进行,实践方法因具体地点和条件而有所不同。如昂昂溪遗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很具代表性,路程较近,较为方便,是历史系每年组织学生去进行田野考察的首选之地。为了达到良好的实习效果,昂昂溪考察基本上安排三天两宿的时间,以保证考察质量。江桥抗战遗址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内涵,其打响中国军队武装抗战第一枪的殊荣,使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历史系专业考察和科研交流以及开展综合性社会实践的理想场所,成为历史系每年必要前往考察之地。同时,个别地方由于途较远,经费不足,学生只能间隔一段时间前去参观考察。专业实践与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专业实践以考察文化遗址、遗迹和参观博物馆、纪念馆为主,并与当地专家学者座谈与交流,探讨其历史价值。每次考察后,组织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组织考察汇报会。实践证明,专业实践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培育学生的创进新意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也起到了积极有益的作用。近年来,历史专业不断地拓展实践领域,为此,在实践中与有关单位部门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如市文物管理站、市博物馆、昂昂溪遗址博物馆、泰来江桥抗战纪念馆等有关区县文物管理所等,建立实践基地,聘请地方专家为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撰写专业考察报告。为进一步规范管理和制度化,历史系成立了齐齐哈尔大学历史文化考察队,使实践活动目标更加明确,开展每年定期和不定期的专业考察。

综合实践是历史专业最具特色的实践活动。历史系综合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与挑战性,活动选题具有现实意义和思想性,如:寻访齐齐哈尔抗日老战士活动,是一次对历史人物的寻访与调查活动,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活动,同时,也是一次隔代人之间的对话与思想沟通,同学们付出辛苦,留下回味的感动。当学生们在主动地带着鲜花或水果去老人家里走访时,使我们感到了活动的意义;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调查活动中,300多名学生走进百姓生活小区和家庭,对比百姓生活三十年生活巨变,感悟着历史发展进步的脉搏,是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更是一次感动心灵之行;重走抗战路,是一次对大学生精神和体质的双重挑战,两天行程150里,需要勇气。更需要信念。历史系组织的大型实践活动建立在学生兴趣与好奇基础上的,没有任何形式主义与强制性要求,全部自愿参加,实际情况往往是由于规模或限制有的学生报名也不能参加,这也是历史系实践活动坚持十年,深受学生欢迎,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与特色的重要原因。历史专业的综合性实践创意新颖,体现时代主题,融能力锻炼、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实践活动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内容丰富,使学生在策划、组织、沟通、写作、体力锻炼、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全面的能力锻炼。在活动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做人。

篇5

在新课程的引领下,学生的体验问题日益引起我国教育界的重视。体验被赋予很高的地位。然而,什么是教育学的体验?近年来,我国一些教育学者进行了思考,主要有以下观点:

1、受心理学情感理论的影响,视体验为情感,如裴娣娜认为:体验是“一个人对愿望、要求的感受”;2、借鉴瓦西留克体验心理学的概念,把体验当作一种特殊的活动,如朱小蔓所说的主动体验过程;3、受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将体验规定为意义的建构和价值的生成,如张华认为:体验立足于精神世界,立足于人、自然、社会整体有机统一的“存在界”,是意义的建构、存在的澄明、价值的生成,指向于世界的理解与超越;4、从教育活动的综合性出发,认为体验是多方面交织的复杂过程,如沈建认为:体验是主体内在的历时性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它是一种活动,更是一个过程,是生理和心理、感性和理性、情感和思想、社会和历史等方面的复合交织的整体矛盾运动。

可见,对体验的诠释是多样的。综合这些观点,笔者认为可以这样理解体验的内涵:体验,既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作为一种活动,体验要求主体亲历某件事或某个过程;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体从其亲历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因此,体验包含三个内容:经历、情感、认知。那么,所谓体验性学习就可理解为教育者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中,进而生成反思与实践的学习方式。与传统接受性学习比较,体验性学习具有以下特征:

1、亲历性:这是体验的本质特征,体验的其他特征皆由其派生。亲历包括a、实践层面的亲历,即主体通过实际行动亲身经历某件事。b、心理层面的亲历,即主体在心理上、虚拟地“亲身经历”某件事。

2、主体性:凡体验都是有主体意识参与的。真正的体验是学习者在“前经验”的基础上将客观知识“活化”,使其成为个人经验中的有机成分,成为“我的知识”。这是一个主体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过程。

3、交互性:体验性学习发生在相互交流过程中,如人与自然的交往、人与社会(包括人与人)的交往、人与自我的交往(如内心世界的独白与对话)等。在交流和沟通中,实现不同学习方式、不同感受,不同理解的碰撞和融合。

4、反思性:在体验中,主体会碰到挫折或惊喜,进而生成反思。反思产生问题、探究、创造。体验旨在生成积极的自主思维与领悟、自我发现与建构的意识活动。反思的深度、广度决定着体验性学习效果的大小。

5、个性化:学习者原有意识和经验是独一无二的,兴趣爱好各异,对事物的前理解也不同,故其体验过程中形成的理解、想法和情感也是不同的。因此体验是个性化的,不能替代,不会雷同的。

总之,体验性学习强调学生参与、活动、实践、探究、经历,体验学习的过程,学会自主学习;把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生活,看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和整个学习框架中的一部分。这有助于克服传统接受性学习强调教师教学,重结果,轻过程,认识单一化等诸多弊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开展历史体验性学习的必要性

体验,在语文、英语等学科教学中已广泛开展并取得可喜成绩,如“情感体验”、“语感体验”等,但在历史教学中却刚刚起步,主要原因是历史学科的特殊性造成的。历史学科研究的都是已经发生的人和事,知识本身具有间接性、过去性、不可重复性和无法实验性等特点,让学生直观、具体地感受、理解历史存在一定教学难度,而直接将结论性的历史知识告知学生则操作简单。但付出的代价是,历史教学长期处于“教师讲得起劲,学生背得卖力,考后忘个干净”的可悲局面。

笔者曾在我校高一年级就“历史学习思想现状”这一问题作过调查,发现竟有六成左右的学生因为教师过分强调历史知识和理论的“灌输”,忽视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兴趣,没有为学生架设历史和现实的桥梁,提供尽可能多的途径让学生体验历史过程和历史思维方式等原因而丧失了上历史课的热情。

教育实践已经证明:仅靠死记硬背史实和历史结论无法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更谈不上落实历史学科“传承人类理想和精神,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的深层次思想教育目标。

因此,为了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新出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学习是一个“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新课标强调:教师要帮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注意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设计教学,让学生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自主探究。新课标中体验性学习理念的渗透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以体验性学习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潜心挖掘教材内涵,捕捉思维灵感,帮助学生进入历史情境、走进历史人物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去感受历史的灵魂,获得历史的智慧,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历史体验性学习的实施途径

(1)、收集和处理史料

史料(如文字、实物)是历史学科的基石,是研究历史的证据。历史是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中,建构关于过去人事的论述,可以说是一门推理学问。只有理解史料和历史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认识历史。让学生直接接触史料(尤其是原始资料),学习如何分析、整理史料,收集和运用史料“以史导论、史论结合”,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提高实践能力。学生只有体验历史学家建构历史,得出历史结论的一般过程,才能真正掌握一些探究历史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形成尊重历史、追求真实的意识。

以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内容为例,教科书中的介绍极为有限、枯燥,对现在的中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而指导学生收集更多相关史料,特别是采访经过那段历史的见证人(如自己的父母辈、亲戚、邻居、老师)则易消除学生对历史的遥远感、陌生感、神秘感。具体地说,我让学生先根据课堂上学习的对于“历史事件”类问题的学习方法,分析从哪些角度全面认识“上山下乡问题”。学生拟出下列提纲:

1、什么叫上山下乡?2、为什么会发生上山下乡运动?

3、上山下乡运动的过程如何?4、如何评价上山下乡运动?

然后我指导学生根据提纲确定收集史料的途径和方法:上述四个问题可归为两类,问题1、3属于史实性的,可以从百科全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著作中查到;问题2、4属于史论性的,一方面可以利用《全国报刊索引》等检索性工具书和上网查找有关论文和专著,提高对该历史事件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采访历史见证人,亲耳聆听历史见证人对历史的讲述;实地考察当年知青插队落户的地方等活动,加深对这段历史的感悟与理解。

虽然,我发现学生收集上来的资料并不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处理收集到的史料时,往往不知取舍和辨别,常常一味罗列和堆砌史料而没有仔细分析史料的内容,从中引出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以及支持此观点的证据;也比较缺乏对相互冲突的史料进行考证的耐心;对于口述史料更是不懂得抛开口述者的主观情感因素,去伪存真;提出的观点也不新颖等诸多问题,但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他们感知获得历史真相的过程,学习探求历史真相的方法,体验历史研究的艰辛,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和创新、不轻信、不盲从的科学态度。学生毕竟不是专业的历史学家,最终能“查”到什么,“论”出什么是其次的。

(2)、角色扮演

该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如下图: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

由上图可知,角色扮演是通过行动解决问题的。先将问题找出来,再来演示这个问题,然后进行讨论。这种教学模式不再强调教师的传统角色,而是鼓励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别人的位置,尽可能多地体验他人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准确地理解事物;其教学实质是使表演者和观众处于一种真实情境之中,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和对参与的理解。通过角色扮演,可以消除学生对历史的陌生感和距离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探究兴趣,使学生走近历史,从而更准确地评价历史。

例如在学习《世界近现代史(下)》“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理”内容时,我组织学生模拟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再现当年世界正义力量清算法西斯罪行,战争狂人罪有应得的场面。我首先根据学生的个人意愿和能力选择军事法庭法官、德国、日本战犯、辩护律师、证人、法警等历史角色的扮演者,然后要求扮演者查阅相关资料,熟悉角色。我允许学生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台词适当发挥。看完表演后,我要求学生围绕“表演反映什么历史主题?从中得到什么认识?”、“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有何异同?”、“这两场审判对后世有何影响?”、“你认为扮演者有没有将历史人物演好?为什么?你会怎么表演?”、“你对这两场审判还知道些什么?”等问题集中讨论,深化和扩展认识。不少学生通过表演、观看和讨论更真切地感受到法西斯主义反人类、反文明的本质;认识到和平的来之不易,捍卫世界和平的重要性、艰巨性。

(3)、历史知识生活化

历史知识生活化即在历史教学中,将历史这一过去的生活与学生当前和未来的生活连接起来,使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从而借助鲜活的生活情境或现实经验帮助学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认知和内化。

例如讲“日俄战争”,我为了让学生对清政府在这场争夺中国东北且以东北为主战场的帝国主义战争宣布“中立”的可耻外交有深刻体悟,设置如下情景:两个强盗在一户人家里为了争夺这户人家的财产而打斗,这户人家懦弱的主人却无可奈何地在一边看着,说:“你们打你们的,不关我事,我可是不偏不向啊!”我让学生结合“日俄战争”说出情景中“两个强盗”、“懦弱的主人”、“财产”分别指代什么?主人“不偏不向”的实质是什么?“主人为何没有报警或与强盗勇敢斗争?”简单的比喻,生动的情景让学生一下子把握住了“日俄战争”复杂的背景。

又如讲“红军长征”时,单纯按教材讲解,很难让学生感受红军的艰苦。因此我引入“1000米长跑”这一学生常常经历的活动,让学生计算“二万五千里相当于进行几个1千米长跑?如果长跑中再设置许多障碍并且让你饿肚子赤脚跑,你的感受会怎样?”这样实际上把红军长征过程中碰到的雪山、草地、缺衣少穿等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遇到的困难转化成学生可以感受的东西,从而使其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将“热点”问题引入历史教学是让历史知识贴近学生生活的又一途径。历史不会重演,但历史是过去和现在永不休止的对话,历史的惯性影响着未来。借鉴历史的经验,可以加深对现实的理解,科学地把握未来。例如,在学习“二战后美欧关系演变”时,我引入“伊拉克问题”,问学生:为什么在冷战时期法、德在外交方面时常与美国一致而现在却坚决反对美国对伊动武?你预测法、德与美国未来关系会怎样?说明你的理由。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关注世界和人类命运的责任意识,而且还可让学生体验到历史不容置否的现实意义。

再如,在复习完“历史上的人口迁移问题”后,我要求学生用类似的方法研究“身边的人口迁移现象”。学生调查了自己生活区域内人口的户籍、人口流动的原因和影响。从中他们得出以下认识:1、计划经济条件下,户籍制度严密,人口流动常常是政府行为的结果;而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逐渐放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且主要出于经济目的。2、人口流动有利于地区间的经济文化和人才交流,但也产生社会治安、计划生育、交通拥挤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和教育。通过调查,学生亲身体会到当代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和现代化过程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4)、历史制作

历史制作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评价方式。通过制作历史模型,编绘历史图表和制作历史课件等活动,可以考查学生的动手与动脑的综合能力。研究表明,动手做比听、看印象更深,理解更透,更符合学生好动的学习心理,更能引发他们的创造欲,使学生形成内心的体验和对历史的认同。

例如,我经常在复习期间指导学生制作历史知识复习表,建构清晰的知识网络。下面是学生制作的清代历史阶段特征表:

表现清朝(鸦片战争前)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设军机处、文字狱

经济恢复发展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民族关系平定少数民族贵族的叛乱;设置机构;册封宗教领袖;巩固边疆

对外关系反对外来侵略;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维护领土完整

思想文化加强对思想、教育控制;民主思想产生;传统科技发展停滞;反封建色彩的文艺作品出现

学生通过制作该表,体验了如何把教材中因平铺直叙和按章节纲目编写造成的知识割裂、静态封闭状态,变成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立体化、突出知识内在联系,从而形成对清史的全面认识。

再如,我在介绍世界现存最早的运河之一灵渠时,让学生通过制作课件,演示“陡门”(灵渠上控制水量的装置)的工作原理来直观地理解复杂的历史事物,感受中国古代先民的智慧(早在秦朝已掌握现代船闸原理的雏形)。这虽然费时费力,但学生印象深刻,而且比单纯记忆名称更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此外,制作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调查问卷,编写便于记忆时间、人物、朝代的历史歌谣,出图文并茂的历史专题小报,制作历史知识卡片等都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历史的乐趣。

四、历史体验性学习实施的成效

(1)、较好地满足高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高中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强,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提高,渴望用自己的视角观察社会,分析和解决问题;自我意识不断发展,厌恶空洞的说教和被动地接受,喜欢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希望通过活动来表现自己的能力,赢得肯定。历史体验性学习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实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在体验学习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经验背景出发创设直观、形象、多样、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自主建构知识和理解,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习兴趣的提高。问卷调查显示:95%的学生表示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学习历史。

(2)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体验性学习中,角色扮演、收集史料、分析现实热点等许多学习活动都需要学生跑图书馆、上互联网查找资料。这不但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使学生懂得了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养成了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学习态度和克服困难,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另外,学生的手、脚、眼、脑、耳、口等多重感官在学习活动中被不同程度地调动起来,其逻辑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得到进一步培养。

(3)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在采用传统“灌输式”历史教学法时,课堂气氛是这样的:教师竭尽全力,提些远离学生生活或实际水平的问题(如“什么叫阶级斗争?”)。学生则一脸茫然,气氛沉闷,有的甚至昏昏欲睡。而在体验的课堂中,历史变得可以触摸,历史结论可以通过自己探索得出。教师完全从学生心理和已有知识结构的角度提出问题,教给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的结果。因此,学生爱学、乐学、能动地学,体现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展示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达成了人格化的教学目标。不少来听课的教师发出由衷的感慨:这样的历史教育才是有效的,同学们通过这样一种学习过程,得到的收获是多方面的,也许是终身难忘的。

五、结束语

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智慧。历史记录的是前人的经历,提供的是前人经历中的经验和教训。历史虽然无言,但它却会说话。听懂历史说话是一种伟大的才智,但要想听懂历史,必须首先学历史,在历史知识中聆听历史的教诲。历史教师的责任在于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尽可能缩短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学生观其人、闻其声、参其事,成为历史直接的观察者、参与者和思考者。收集和整理史料、角色扮演、历史知识生活化、历史制作只是诸多历史体验性学习方式中的几种,更多的方式方法还有待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和丰富。

这里还要强调的是:体验性学习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由于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对历史现象的复原无论如何离不开语言。理论性强、系统化的历史知识最终还要通过恰当、精练的语言讲解来辅助。讲授法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我们所要反对的是无视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单一化地讲授历史。

让我们深入学习和实践新课程理念,综合运用多种有利于学生参与、体验、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使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远大目标早日实现!

参考资料:

[1]、周小山主编:《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BruceJoyceMarshaWeilEmilyCalhoun著:《教学模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篇6

以“一标多本”打破了以往的“一纲一本”一统天下的局面。以“中外关联、贯穿古今”的三大模块及25个必修专题打破了以往“一线贯穿、一讲到底”的编年体通史体系。以“必修”加“选修”丰富并拓展了以往“一套主修,别无选择”的教学内容限制。

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教材“一标多本”中的“一标”指的是“课程标准”。 它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多本”通俗指是多种版本。现行版本有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北师大版四种版本。由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编写的角度不同,在历史问题的表述上,各版本教材有一定的差异。同时,新教材打破了旧教材按历史时序编写的思路,采用模块加专题的形式编写。这种课程体系导致高中历史学科知识跨度大,跳跃性强,给习惯于按时序教授和学习的教师,学生带来一定困难。新教材高考对历史学科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对学业基础不同,学习时间相当紧张的高中学生来说,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高中历史课堂一线教师到底应该“教什么”、“怎么教”、“用什么指导思想或理念去教”变得至关重要。

所以,认真解读高中历史课程及其课程标准,充分利用新课程教学理念,大力整合、优化教学文本,特别是合理地、有意识地渗透高中历史新课程多元史观显得非常必要。

纵观近年来新课程及新课标高考历史试题,不难发现,多元史观的渗透与应用越来越明显,多元史观的指导与引领逐渐成为高中历史教学及考试的灵魂。

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与复习备考应该适时从侧重知识传授向侧重理论指导、重视发挥史观的引领作用转变。

一、 新课程下的“多元史观”

历史观即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看法,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史学研究方法。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使史学研究观念(观点)或方法从单一走向多元,由传统走向现代。

目前,高中历史学科比较盛行的史学观点包括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

(一)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是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所以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是从宏观的角度、世界的范围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强调的是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相互影响与联系;突出的是世界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间的相互碰撞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客观积极作用。

例如高中历史新课程(人民版)・必修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非常典型地体现了全球史观。其中贯穿的“资本主义‘四轮’殖民扩张”部分的影响及评价之一也应该从全球史观角度认识和看待。

(二)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从横向内涵看,人类文明史包括“两大方面,四个角度”。“两大方面”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四个角度”即经济文明史角度、政治(制度)文明史角度、思想文化文明史角度、科技文明史角度。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发展过程。

从范围上看,又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

(三)近现代化史观

现代化有时候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

它主要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上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而我们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以人民版为例)的三个必修模块及25个专题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与科技方面的诠释。

(四)社会史观

指对社会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在我国而言,社会史观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史观――辩证和唯物地看待社会。

社会史观的本质是大众化生活化,是“所有人的历史”或称为“社会习俗的历史”。

二、“多元史观”与高中历史教学

如前所述,现行高中历史学科实行的是“一标多本”。各种版本时序、结构、名称、观点等都有差异。作为一线教师,按照“老教材”之“老传统”、“老套路”、“老观念”、“老方法”、“老模式”去教学,肯定不能适应时代潮流。如果不与时俱进,如果不改革创新,贻误的不仅是教育事业,还有我们下一代的人生前程。

所以,面对高中新课程,面对新课程下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一线教师必须转变思想、创新理念和模式,使历史“死”的知识“活”起来,不仅形式上要“活”,内容上也要“活”。

如何“活”?怎样“活”?

笔者认为:解决“如何‘活’”的问题,其实质是个意识、思想问题,是个理念问题,是如何去做的问题。

而解决“怎样‘活’”的问题,其实质是个方法问题,是个措施问题,是怎样去做的问题。

(一)如何“活”

我认为,作为施教者:首先,应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这个“思想和观念”不是一般层次和水平上的,应该是最高层面上的,即上升到“指导思想”高度。而这个“指导思想”就是新课程下的教育教学新理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激励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是帮助学生成功的“贵人”。

其次,用前沿学术理论武装头脑。

这个“前沿学术理论”就是新课程下的“多元史观”,即在“多元史观”指导、引领下,解读、优化、整合、构建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知识、内容和体系。

(二)怎样“活”

篇7

一、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江苏高考试题历来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考查尽可能恪守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具体反映到材料题的命制时,题干中材料的可读性强,阅读和理解的难度适中。如中国古代史部分,尽可能用文言原文,既保持历史原味,又形成了一定难度,但基本都是高中生阅读能力范围之内,没有生僻字,没有难懂句。

同时试题中的材料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具有较高的新颖性,但材料所反映内容基本都能够与《考试说明》和教材保持紧密的联系,考查的知识点尽可能是师生能够知道的,答案的设计也尽可能是从主流观点中推敲抉择,使得学生能够在接受高中历史教育的基础上保持对材料的认同感,既让学生能够在材料的基础上强化已有的知识,又让学生通过材料能够学到新的知识。

二、材料题的思维要求高

根据材料在试题中的作用,可将材料题分为三类:

1.引子型,即材料作为试题引子

在试题中处于导出题目的辅助位置,对整个试题起一种铺垫和点缀作用,但对知识的考查没有实质性意义。这种试题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识记程度,对材料的利用水平比较低。

2.映射型,即材料作为考查知识点的逆向反映

为了考查学生对教材某一处知识的识记、理解情况,但又不能直接发问,故而用材料设置情景,让应试者通过情景逆推出要考查的知识点。

3.推理型,即材料作为进一步逻辑推理的依据

这是指在试题中使用材料作为对课标知识点的延伸,让应试者针对材料做进一步的分析,然后得出答案。这种试题一般考查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难度要求也比较高。

这三类题型对材料的使用水平是逐渐提升的,材料在题干中的作用也是越来越重要的,而带来的也是试题自身难度的依次提高。尤其是推理型试题往往看似脱离了教材内容,但却是要求学生在掌握相应知识的基础上结合题干提供的材料进行推理,材料容量最大,对材料的利用率也最高,最能反映对学生三维目标体系的考核与评价。近观这几年江苏历史高考卷,推理型材料题已成为主体,材料在试题中起到的作用已经远远超过教材的基础作用,到了离开材料已无法完成试题的地步。

三、试题中材料形式多样

史学材料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文字,而图表类的资料给人直观、形象的认识,且增加趣味性和新颖性,比较受学生欢迎,同时也更加能够体现应试者的思维能力。所以江苏高考这几年的材料题命制是以文字材料为主体,同时也比较喜好图画、照片和列表等资料,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该类题型出现。以选择题为例(见下表),从2009年到2013年图表型试题数量和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四、关注地方史和社会生活史

1.富有了地方特色

随着高考命题权限的下放,命题组织逐渐呈现区域化,试题风格也出现多元化、地方化的趋势。江苏是文化教育大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近代也经历了纷繁复杂的历史变迁。同时江苏学者对历史文化的研究也是国内翘楚,有着相当一批地方史研究专家和研究成果。这些使得江苏高考材料题在命制时能够大量引用地方史材料,将江苏地方历史与风土人情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到高考试卷中,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如2008年第21题就引用到了江苏地方史的资料:“材料三 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2009年第10题引用了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2009年第21题专门考查了“江南士大夫”带有江苏地方史色彩的历史概念,所引用的材料均属江苏地方史范畴。

2.关注社会生活史

社会生活系指历代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民族性、时代性、传承性、风俗性、地域性、交融性等诸多特色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活事项体系。具体而论,它包括社会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社会精神生活(人生礼仪与教育)、社会生产科技生活(农业手工业商业与科技)、社会年节生活(岁时年节节今)、社会信仰生活(宗教与祭祀)、社会家庭生活(婚姻丧葬与家庭敬老)、社会环境生活(生态环境活动与环保意识)等内容。

新课程改革以来社会生活史开始进入中学历史教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历史(Ⅱ)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了解自古以来中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以及人类为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活所做出的努力,进一步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认识,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各个版本的教材都在必修二部分安排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专题,重点讲述物质生活、社会习俗、交通通讯和大众传媒等变迁。虽然只是一个专题的有限篇幅,但这就决定了社会生活史必然也成为历史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随着社会生活史研究的深入,江苏高考在命制方面更是展示出了对社会生活史高度关注的倾向,2008~2001年每年都会出现2~3题考到社会生活史内容,涉及到生产与行业生活、娱乐生活与风尚、道德信仰习俗、婚姻生活、饮食生活、社交甚至卫生保健等。

五、材料题形式敢于创新

江苏高考材料题命制形式主要是单项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但是并没有受此约束,反而能够敢于创新,引入新兴题型,如史学小论文。撰写史学小论文的题型,最早出现在2010年全国高考新课程历史卷(第40题第3问),2011年全国高考历史第41题正式将小论文试题设为单独的题型。2012、2013年江苏高考大胆地引入了这一命题方式,使得试题内容、学生的作答和评分体系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这克服了“小切口”材料解析题造成了视野狭小的局限,有利于考查学生对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掌握情况和学生关联结构层次与抽象拓展结构层次的高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篇8

一、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基本概念

生活化教学就是教学要与生活相结合,生活决定教育,教育反映生活。从另外一种角度来说,教育就可以通过生活来达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也曾说:“任何一门学科总是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否则在人们眼中就是不完美。”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改变传统的抽象灌输式教学,引导着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以及实践,来对历史进一步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将社会生活融入其中,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社会知识,挖掘出学科知识的生活性内涵,联系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适当地做一些处理,以达到学科教学的生活化。

而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仅仅追求课本知识或是本学科知识而不知联系生活,那么就会与现实相脱节,就会致使学科内容脱离了现实生活的需要以及体验,从而使得历史内容变得苍白空洞、抽象枯燥。这样的教学就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以及价值。这样也就违背了新课程理念,极大地影响了历史教学目标的达成,起不到高中历史的发展性作用,即历史学科在社会生活中应有的教化作用。

二、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条件

目前来说,高中历史的教材特点之一就是知识点多,涵盖知识的容量较大。存在的问题是,一些知识点往往只是一提,仅仅是蜻蜓点水、大纲式的教学提示。这种特点给学生理解性学习带来极大的不便,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对这些历史知识、尤其是重点知识进行深入挖掘、剖析展开,并且还应该将一些理性抽象的内容,感性直观地展示出来,让学生积极地去接受。然而随着社会经济以及应用技术的发展,一般的高中学校已经普及了计算机以及多媒体教学设施;实现了一个教师一架办公电脑、一个教室一套多媒体设施。计算机的普及以及网络的发展,就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平台和发展的空间。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网络,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得历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调动起学生对于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实践

1.教学目标的生活化

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不能只是停留在对于历史知识的简单理解,还应该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对于终身学习发展性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学中必须考虑生活化目标的设置。从高中历史教学的角度看,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历史的学习,除了学习基本的知识之外,还要引导学生注意提高自己的内在性修养以及文化素养,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这是高中历史教学的直接性目标。其次,要让学生学会以史为鉴。历史上各个朝代更替留下的经验以及教训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在了解这些史实的过程中了解为人处世的道理,这可以说是生活实践性目标。再次,对于历史教学,教师不能够仅仅以考试为目标,这不是学习历史的目的,而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价值和发展自我的能力,这可以说是可持续性学习目标。

2.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1)现在的学生,社会生活的信息量非常丰富,尤其是对影视娱乐信息非常熟悉。教师就应该利用这一点来充实和活化历史教学,积极从流行的影视作品中寻找相关资料来解释和拓展教材所涉及到的知识。这样,学生就会觉得历史是生动的、鲜活的、不是那么枯燥无味的,是自己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讲到“北宋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这一知识点时,可列举电视《少年四大名捕》的火药武器场景说明。又如借助电影《神话》开展“蒙毅将军真实存在吗?他与蒙恬有什么联系?”为主题的课外研究性学习。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地去搜集一些资料进行学习,有利于开创第二课堂的教学,拓宽学生学习途径,提高历史学习的效果。

(2)教师要善于运用乡土文化资源进行教学,这也是拉近历史与生活的距离的有效方法,同时也使得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和丰富。浙江吴越之地、乡土文化资源深厚而丰富。且不说编入中学历史教材的大禹治水、吴越争霸、秋瑾、鲁迅等资源,还可以插入一些边缘性知识。比如说,在讲“秦朝的政治制度,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时可以谈谈蒙恬与湖州少女(朴香莲)的一段爱情故事,以及他与湖笔文化的一些事件。在讲“王安石变法”时可讲讲他在鄞县修海塘的事迹等,这样将一些历史教学内容与熟悉的乡土文化结合起来,就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丰富了历史课堂教学的内涵。

3.教学形式的生活化

(1)教师的语言尽可能生活化。这一方面,值得历史教师去学习的,比如说易中天教授,他的生活化、时代性强的语言就很容易被大家接受,比如“当时有一位郭冲先生,大约是诸葛亮的铁杆粉丝”对于这样的讲述,就给人一种时代性强、非常幽默的感受。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如果是以生动的语言、诙谐的表达,并且创造一种贴近生活的语境,就会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激发历史学习的兴趣。

(2)教师可以开展一些活动课,这体现出了我国的新课改的趋势。根据教学调查发现学生往往讨厌说教式课堂,推崇体验式教学课堂。历史活动就是在历史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历史学习活动来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获得直接性的经验。活动应该以学生的社会实践以及现实的生活作为基础,来挖掘教学资源,要与社会热点以及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比如学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时开展实践性的活动课,效果就很好。又如涉及与乡土历史文化相重合的历史知识教学时,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活动。

总之,生活化历史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教师实践学生为主体、平等化教学的课改理念,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历史教学者应该积极反思、实践、创新,构建新型模式的历史教学,使高中历史教学朝着培养学生多元智能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宏运.历史教学500期感言[J].历史教学,2008(7).

篇9

(一)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随着我国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让高中历史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也能够让课堂教学现代化水平提高,促进教学工具的丰富与教学手段的多元化。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学生对于历史学科内容的了解更加全面,能够通过各个感官去感受历史学习内容。比如在讲解有关于抗日战争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多媒体课件的配合下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面对相对形象与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学生通过视觉感官进行学习,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知识,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更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有关于抗日战争中著名事件的电视或视频,像《七七事变》与《东京审判》都是比较合适的电影。课件的欣赏与视频的观看,会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历史学习内容,发现其中的人性美,认识残酷的战争。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不仅促进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更让课堂具有真实的情境。

(二)融入多个学科内容,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历史学科具有综合性,因此,高中学生所学的多个学科都可以与历史学习结合起来。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与文化、军事等多个元素共同构成了社会历史,同时,文学、与哲学等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学科内容都在历史学科内容中有所体现,一件历史事件的发生具有复杂的社会背景与原因。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突破片面思维的限制,有利于学生发现历史学科的综合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要真正剖析一个历史事件,就要综合各个学科的内容进行分析,还原历史真相,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统一美。比如在讲解有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时,教师不能只让学生记住新中国成立的时间以及具体事件,更要了解一些有关于国旗设计与国歌设计的内容,将历史教学与美术、音乐这些艺术类学科结合在一起。通过多学科知识的涉猎,让高中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不易,以及各方面人才对新中国建立的付出,从而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也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提高。

(三)开展丰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行培养,不能单单组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讲解历史课本。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开展,能够让学生深入到历史学习情感中,通过感悟与体验历史知识,体会到历史学习的真谛。高中历史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历史博物馆参观学习,也可以对当地的历史古迹进行历史探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与耳去感受真实的历史发展过程。实践活动的开展,会让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乐于深入到现实中开发历史知识,明确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自然形成。

篇10

一、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生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形成的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本土化,是当前各项工作开展的指导思想。所谓科学发展,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核心和本质;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科学发展。科学发展之于中学历史课程实施就是要按照历史学科的特点,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充分、终身的发展。教师必须领会这―要求所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

一方面,作为人文学科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课程,它理应高扬人们精神的旗帜,强调从历史文化的积淀之中汲取养分,提升人的精神文化品格,张扬人的自由与尊严,追求人的生命意义,体现人对真善美的追求,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和对人类对社会的终极关怀。

另一方面,它是从学生发展的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上提出的。从横向上看,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和谐的。全面发展是指学生的发展不应该是单方面,应该是在道德品质、科学知识、身心素质、审美情趣、劳动技能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和谐发展是指学生的存在是与自然和谐,与社会的发展和谐,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个人的心理与身体的发展的和谐。从纵向上来看,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充分的、可持续终身的。充分发展是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应用,是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终身发展是指学生前一阶段的发展必须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或人生历程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让历史课堂充满生命的体验

历史课程促进学生发展,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在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即对于自我发展的自觉性和自主性,能够主动地学习和有主见地学习,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

学生在怎样的情况下才会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呢?当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时候就是学生主体意识开始确立的时侯。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教育从以人为本出发,努力追求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然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学生主体持续不断进行内化的过程。内化的不可代替性必然要求教育活动必须成为对学生的整个生命成长的成全。从生命哲学的角度来看,生命与生活的关系在于:生命属于生活,而生活是生命的表现形式。因此可以说,生活的过程也就是生命价值不断展现的过程,关注生活也就是关注生命本身。基于这一认识,课堂教学只有重视学生的实际经验,使教学内容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这样才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和兴趣、提升他们主动探求的欲望和信心。

脱离学生的生活体验已经成为中学历史教学长期以来的痼疾,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学生讨厌历史。首都师范大学的历史教育研究专家赵亚夫博士曾经就此问题在一部分中学师生中进行过调查和归纳分析,结果是学生对历史的看法一般为:历史是时间、地点、人名和事实的代名词;历史是一门令人生厌的课程――死记硬背;历史是不切合实际的,距离现实生活太远;历史是教科书的历史;历史观点经常是被强加接受的……由此可见,脱离学生的生活体验不仅是中学历史课程忽略学生主体性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是学生主体地位长期以来得不到确立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此,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中学历史课程实施主要途径的历史课堂必须回归生活!

要实现历史课堂的生活化,至少应考虑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实现历史教学内容上的“生活化”,即教师要呈现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

所谓“有生命的历史”,正如日本著名的教育家小原国芳先生所论述的,就是体现在历史知识的深层所蕴含着人类“进步的真理”和“活生生的社会精神”;体现在面对历史,学生“可以哭、可以笑;可以追思、也可以戏说;可以歌唱,也可以怒骂”。历史给了学生“宣泄情感、升华体验、深化认识的处所”,历史给了学生进行展开想象翅膀的广袤空间和心灵自由舞蹈的宽阔舞台。历史使学生获得对于自身所处状态的一种洞见,使他们自己获得应付陌生事物的信心,从而一次又一次地从狭隘走向广阔。

历史课应该怎样回到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下面这一节美国孩子所经历的历史课应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一天上课,达塔宣布:“由于教学经费紧张,本来是免费提供的课堂用纸,今后5分钱一张。现在,大家拿钱领纸,准备小测验。”教室里一片喧哗,孩子纷纷嚷嚷:“这太不公平,为什么事先不通知我们?”为什么要5分钱一张?商店里可不是这个价钱啊!“我的钱,买了纸,就不够午饭了,怎么办?”“怎么别的老师不收我的钱?”

看着学生的各种表情――沮丧p吃惊、生气、不知所措,有的甚至小脸都憋得通红,老师低下头,一再说:“对不起,可是我不得不这样办。”孩子们持续不安,老师坚持要收钱再发纸测验。一些平时的乖孩子,无可奈何地拿出零用钱,取了纸……

老师发了试卷,孩子闷头解答。这时,孩子门才发现,事件的最后一题的题目这样写道:“关于花钱买纸的事,不是真的、请写出你当时的感受。”

这个案例中的主角、执教的历史教师达塔课后说,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得到那种感受,即当时英国议会决定向殖民地强行征收印花税时人们的心情。

这一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历史回归学生的生活不是让时光轮回,而是要找到一种让学生经历历史的教学策略。历史课程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情感因素,极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也是促使学生主动进行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学生走进历史事件、走进历史人物,通过活动来体验历史、体验生动的人的情感,是极为重要的。

(二)实现历史教学形式的“生活化”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接受”,必须借助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与外部环境之间发生交互作用来完成。很显然,这种知识构建的过程是不可能由别人来替代的。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置身于一个个真实的生活的情景之中,让学生在其中进行多方面的主体性探究活动。

实现历史教学形式的“生活化”,对教师而言,就是要还给学生课堂实践的自。这就要求充分相信学生,根据学生自己的需要积极创设合作、探究、对话、体验的生活场景,让每个学生在这样的场景中自己去活动、探究、求识、体验、感悟、生成,从而得出生活经验,并用这种经验去指导正在进行的生活和未来将要进行的生活。学生的历史学习由此成为一种有生命意义的活动。

三、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确立的基础和保证。然而长期以来,师生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倾向,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怨恨和抵触情绪,师生关系经常处于冲突和对立之中。改变师生关系因此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的任务。

构建人道的、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必须首先对“教学过程”是什么有明确的定位。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过程,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交往的本质属性――主体性,决定了交往双方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关系。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把教学过程定位为师生之间的特殊交往和互动,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于教师而言,意味着历史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

(一)教师是学生的认知建构过程的引导者

作为引导者,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探究、发现;作为引导者,教师要注意教学的生成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作为引导者,教学要注意教学的开发性,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走向生活,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二)教师是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的参与者

作为参与者,教师要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走向平等对话的首席,通过师生合作探究,共同进行演练,相互交流心得,一起进入情感体验等平等的对话形式,引发学生的自主精神,使他们在自由自在地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找到自我的价值。

(三)教师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组织者

作为组织者,教师要组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设计,引导学生懂得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去感受生活,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内容带进自己的课堂,成为自己学习的经验;作为组织者,教师要组织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信息交流,促进教学信息途径地拓展,改变传统教学中教育信息单向传递的模式,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教师与家长之间信息传递的多向互动。

(四)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作为促进者,要求教师尊重学生,赏识学生,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首要条件。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作为促进者,要求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

(五)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合作意味着参与,意味着师生之间的共同体验。教师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的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赵亚夫.历史教学的新世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齐健.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方法[M].开明出版社,2003.

[5] 刘岩.深化课改理念,构建高效课堂[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2(2).

[6] 陈洪义.关于“双主协调,全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从历史课堂提升学生主体意识说起[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4(6).

篇11

一、社会史观的含义

社会史观是指以社会的角度观察和解读历史,是历史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历史教学中,所认为的社会史观即马克思主义中以辩证唯物的方法看社会。社会史观在本质上就是生活化、大众化,是社会习俗的历史。

二、社会史观与其他历史教学方法的差异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历史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强调历史学科的完整性和专业性,忽略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和学习热情。课堂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历史教学中的论证式教学方法,重视知识的传授,要求学生理解课本上的历史知识,但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将历史事实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只需要对问题得出答案就可以,这样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或是传统的表演式教学方法,根据老师制定的教案进行有序的提问和回答问题,这样的方法只适用于公开听课和上级检查,学生只是配合教师进行“表演”,已经完全失去历史教学的意义。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部门针对历史教学现状,在全国范围内制订了历史课程改革策略。随着历史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社会史观被引入高中历史教学,因为社会史观和其他史观不同,它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它的教学内容更生活化,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可以从日常小事中分析历史,了解历史,这样的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意义

1.完善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人对做某一件事或是学习某一门学科产生兴趣,内在的动力就会驱使自己反复不断地通过学习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是促进历史教学发展的关键因素。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要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原则,然后利用丰富生动化的人类历史生活场景反映时代的特征和生活的风貌,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了解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在历史教学中,学习辛亥革命,传统的教学方法关注的是孙中山、黄兴、袁世凯等重要人物,包括武昌起义的成败、意义等,而引入社会史观后的历史教学方法,更关注农民、会党成员等底层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风俗的变迁。因此,以社会史观的视角看历史,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从社会小人物和一些社会小事件中引感共鸣,从而提高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2.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社会史观在历史教学中的引入,促使教师在专业化教学中不断得到成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对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和知识大纲,而是倾向于对时代的关注、学生的关注,让教师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挖掘出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知识形成的规律,熟练运用史料,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应用问题导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知识要点。另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查询史料,在图书馆和档案馆搜集资料,然后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历史课件,从而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遗迹和文字史料的解读能力。

3.扩展学生认知维度,增强历史探究能力。

历史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主动探究的能力。社会史观重视纵向发展,在学习社会史时必须借鉴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和生态学等社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因为社会史提倡多样化的研究方法。

社会史研究具有丰富多样化的特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社会史学的这一特征,开展情景教学和史料教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同时还能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对人类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不是局限于社会形态的变化层面,从而扩展学生的认知维度,强化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能力。

4.强化区域历史教学,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利用社会史的跨学科研究特点,加强对区域历史的学习研究,同时也可以利用丰富的乡土历史资源对校本历史课程进行开发。另外,历史教学新课标规定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历史调查进行学习。多样化的历史调查活动,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运用历史知识的综合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而且,利用区域社会史的研究内容开发校本课程,既可以扩展历史教学的内容,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家乡的历史发展。

对历史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求,而用社会史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因为社会史更贴近生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联较大,利用社会史进行教学,更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对历史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水平。

篇12

1.社会生活史资源的特点及教学价值

社会生活史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广义的社会生活是指人类整体的生活状态,包括政治生活状态、经济(物质)生活状态、文化(精神)生活状态、社会生活状态”③,是可触可感的历史,比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等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共鸣,从而以点带面,切入点小而具有代表性,易于展开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社会生活史资源丰富广泛,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诸如饮食、服饰、住房、交通、文娱、婚丧节令、人际交流等引入教学,会让学生大大拓展历史视野,以全方位的历史知识来,形成整体的历史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有利于教学目实现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指导学生解读这些社会生活史资料,透过表层探讨当时的历史情景,锻炼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研究理念。可以开展一些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历史档案馆、互联网、文物遗迹等社会资源收集丰富的社会生活史资料,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观、考察当地的风土民情、岁时风俗,利用家庭资源,通过照片、实物及亲友了解家庭的历史和社会的变迁;或者是利用节假日开展社会活动,写调查报告。也可以利用校本课程开发、乡土史教学等途径,以开放式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灌输”的缺陷,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直接、多渠道地接触历史,并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智慧和情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2.高考命题趋势给社会生活史探究式教学的启发

在近年来的考题中我们发现江苏高考历史高考命题的一个新趋势:社会史的研究资源拓宽了高考历史试题的材料来源,社会生活史涉及的市民阶层、人口问题、妇女地位、婚姻家庭、社会焦点和社会风尚等领域成为反复引用的情景材料。比如(2008年江苏卷,历史,21)考察中国古代商人、戏曲和民间生活,这道题在题目开头引用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的《新史学》中的一段话:“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④充分说明新课改下高考对社会生活史的关注。2009年江苏高考延续2009卷的特点继续加强对社会生活史观的考察:从近代历史上社会生活中婚姻观念的变化及原因来考查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以及考生情感观念的价值体现。从民生百态中挖掘问题的本质,揭示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和基本趋势,这样的高考命题趋势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非常明晰的教学导向,因循传统、盲目依赖教材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课改形势的变化,加强社会生活史的探究式教学是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必然选择。

3.如何利用社会生活史资源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

目前的社会生活史教学存在“考的活而教的浅”的问题,如何将社会生活史资源和探究式课堂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呢?具体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3.1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运用社会生活史资料的主要途径。而兴趣是联系社会生活史资料和探究学习的纽带,也是社会生活史教学实施探究式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可针对不同的社会生活史资料和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导向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创造探究和表现自我的机会。

首先,巧妙选择社会生活史资料,创设历史情境进行新课导入,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性、积极性的关键。比如介绍罗斯福新政一课,可以以人教版必修二教材的导言部分一段文字为切入口,“在美国历史上,很少有像胡佛那样受到老百姓讽刺、憎恶的…(当时)窝棚称为‘胡佛别墅’,窝棚区称为‘胡佛村’;失业者手中拿的破口袋称为‘胡佛袋’,在公园长板凳上过夜的流浪汉身上盖的旧报纸叫做‘胡佛毯’”⑤。通过这段材料,让学生学会运用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对材料进行探究、解析,以对胡佛时期美国严重的社会现状作出相应的结论。从这种意义上说,社会生活史资源为探究式学习的实施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同时这样的探究式学习比任何学习方式都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交流、争论,这样得出的历史知识和结论记忆更深刻。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因素指导他们探究,教授给学生相关的社会生活史研究方法,形成个性的学习方式,以此促进探究学习兴趣的形成。让学生直接阅读各种文字资料、图片资料或者是影像资料,通过分析对比,印证课文中的结论或得出自己的看法,甚至由此及彼,形成新的学习能力和动力。以兴趣为导向的探究模式的关键在于教师针对性地选择社会生活史资料,精心创设能引起学习者注意的教学情境。采用各种资源的呈现形式,绘画、图片、音像、实物等使学生进入历史情景。特别重要的是通过这一途径引导他们捕捉和认识历史信息,利用历史资料说明问题,从而渗透“史由证来”的历史思维意识。

3.2设计问题,启发思维。

探究式学习,以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主动发展为宗旨。它强调学生是“发现者”,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通过自主探究发现规律,掌握基本的历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提高学科能力⑥。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首先应通过劳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氛围,让学生带着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提取有效信息,得出自己对问题的解释和结论,最后对得出的结论进行辨析评价和总结提高。问题性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核心,比如介绍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更时,老师可导入介绍: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⑦。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这段话的思考,然后通过PPT继续呈现三段材料:第一段叙述一位村里的老婆婆摇着手纺车赚取微薄生计,然而天天纺棉的所得收益,由于内外部因素,以远不如年轻时候;第二段介绍作者家乡余姚,展现两种社会现象,一方面“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⑧,另一方面是近代纺织业对家乡妇女思想、生活等方面的种种影响;第三段材料介绍“洋纱盛行”对当地妇女社会生活和社会风俗的影响。展示材料后,可提出设问:请同学们根据第一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学生通过概括材料“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等信息,带着问题查找课本知识,能较容易地概括出答案(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接着再加以问题引导,提问学生根据材料说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也就是近代经济结构变动、“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呢?锻炼学生阅读、提炼、分析、综合和概括材料信息的学科基本能力,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对三段材料有效信息的归类、概括,并呈现其整理的材料要点:“收入的减少;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对新生产方式的不适应;百无聊赖;对世风日下的感慨。”最后加以归纳和总结,提出最后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可以这样设问:“社会问题突出,我们应怎样看待这一时期的历史变化呢?”在引导学生了解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将他们的思维引向更高的层次,设计的三个问题,一环接一环,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从知识到技能、思维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探究逐层深入,思维越来越活跃,特别是最后一问,具有开放性,没有唯一的答案,而实际上在所提供的材料中已经给出辩证法的思维方向,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逻辑思维、综合分析、评论历史观点和语言表达等诸多能力,这时学生的思维正处于迎接挑战的最高峰,老师可以及时加以升华,设计一个追问: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问题突出,矛盾众多,你们怎么看待?学生延续上一个问题的辩证思维会对当代社会问题得到比较理性的认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社会的进步、发展是主流,是大势所趋。这样既能体现历史的现实关怀又升华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凸显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

总结上述教学案例,探究式学习的本质是对问题的研究,在运用社会生活史资料的教学过程中以不同类型的问题为导向穿插各个环节,教师不断地向学生提问,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并且锻炼学生在头脑中寻求答案的敏捷性。在进行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灵活地将教学内容进行转化、加工,提出一些稍有难度又是在学生能力范围内能引起争论的问题,通过提问――追问――探讨质疑――反问的方式营造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活跃学习气氛,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最后解决问题。多角度多层次的问题探究不仅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学会搜集和拓展史料,学会运用以“史论结合”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历史思维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3.3活动课堂,挖掘潜能。

社会生活史资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指导学生解读这些社会生活史资料,开展一些研究性学习,事先布置好探究活动课的选题,安排学生通过采访、调查和参观等方式搜集资料、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意见,最后以书面形式或者制作PPT呈现研究成果,课上各小组选派代表给全班同学进行观点的陈述讲解,通过小组之间的学习交流,相互探讨,进行反馈修正,教师辅以研究方法的指导,适当地加以引导,帮助各组学生解决问题。当然,探究式活动课程可以是由教师直接提供所有相关的资料,设计主题,然后由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对于一些颇有争议性的材料课题,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搜集证据,以辩论赛的形式进行意见观点的陈述,最终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认识。这种活动课堂有利于学生直接、多渠道地接触历史,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在积极互动中挖掘学生的潜能。

4.结语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⑨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为学”,这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宣扬的理念。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在利用社会生活史资源教学的过程中追求和探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加强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用生活化的历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注释:

①姬秉新,李稚勇,赵亚夫.理解与实践高中历史新课程――与高中历史教师的对话.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5.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

③梁景和.社会生活: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河北学刊》2009(3):64.

④[法]雅克・勒高夫主编.新史学.见曲一线主编.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高考历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42.

⑤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84.

⑥刘海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历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41-254.

⑦曲一线.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高考历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393.

⑧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见曲一线主编.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高考历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393.

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718.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

[2]姬秉新,李稚勇,赵亚夫.理解与实践高中历史新课程――与高中历史教师的对话.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5.

[3]梁景和.社会生活: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河北学刊》,2009(3)64.

[4]刘志琴.青史有待垦天荒.《史学理论研究》,1999(1)89.

[5][法]雅克・勒高夫主编.新史学.见曲一线主编.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高考历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42.

篇13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在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原则下,关注学生生活,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然而,在高中历史课程内容中却存在着“三多三少”的问题,即遥远的多,现实的少;理论的多,实际的少;抽象的多,具体的少。长期以来,学生中普遍认为历史就是机械地记忆历史事件的背景、事件的经过及意义的过程,就是死记硬背;认为历史课就是枯燥,沉闷;没有一点现实意义。

作为现代社会的历史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开创历史教学的新局面――使遥远的历史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给沉重的历史插上会飞的现实这对翅膀,带领学生走出遥远的历史,走进美好的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深切地感悟到生命的伟大,生活与人性的美好。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1 历史语言应具有时代特征

历史学科所要认识的是人类社会已经过去的,不可重复的,不能亲身经历和直接观察到的那些社会生活过程和现象。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远离时代,远离现实生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历史贴近生活,历史教师应恰当地应用现代人的语境去理解历史,用贴近学生心理的语言去讲解历史。从而使过去的历史显得生活化,大众化,现实化,人性化,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容易接近和理解。

历史学科是个知识性很强,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学、地理、天文、历法、生物、建筑等相关的学科知识。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不仅要做一个知识渊博,学贯东西,上知科学,下晓民情民俗的学者,更要做一个汲取历史人文精华的思想者。

2 历史知识应联系生活实际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教学中,历史教师应该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新信息,新材料,及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往往蕴涵着复杂的历史背景,是过去历史对当今的影响,不失时机地借助当今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历史教学,追本朔源,由果导因,不仅可以拉近历史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

例如教学“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这一知识点时,在介绍完了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的背景、成立时间、成员国、特点和意义等有关知识点后,笔者还不忘把问题深化:“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接着分析反映出各国家都希望建立一个稳定、和平的世界和期待繁荣、健康的生活,希望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这说明,在当前的世界格局中,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并结合中国实际,指出中国只有参与并组建一些以自己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来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才能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由此来加深学生的忧患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例如在历史必修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和《古代商业的发展》中讲述到海上丝绸之路问题时,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2007年12月“南海一号”古沉船整体打捞水下考古和2008年5月~8月“南海一号”宋代沉船遗址前期科考成果展的有关情况,并布置任务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写出探究论文,这样既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时空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还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素质。

3 历史经验应启迪学生智慧

一部悠久的人类历史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素材,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课程不但承载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还承载着指导学生从历史知识中体味生活哲理,获得生活经验的任务,所谓读史可以明智,就是要将过去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转化为当今和今后的生活智慧。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创设历史情境、古为今用、史论结合等策略,通过学习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上的典章制度、成败得失,联系现实生活,达到心灵的洗礼和人格的升华。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名言警句:“不是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等等。还有很多事例,如春秋时期的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却处处碰壁,但是他没有放弃的这种精神;鉴真年老体衰,却经历六次长途跋涉,最后终于到达日本,为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经历了十几年的努力,最终回到自己国家的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极好素材,对照这些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和优秀品质,可以引发学生去思考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哲理。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是时展的必然要求,纵使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但是作为新时期的历史教师,必须主动开发历史学科与自身的潜能,克服万难,在历史课堂中注意加强历史与现实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习的历史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增强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人翁精神。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是人,让遥远的历史回归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是历史教学的真谛所在。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