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虎门销烟教学设计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篇1

当前一些“历史与社会”课堂,我们还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教师设计的活动一个接一个,学生们积极踊跃地参加,课堂上热闹非凡。如果问及每个活动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有的教师竟语焉不详,存在着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教师必须走出诸如此类“为活动而活动” 把“自主”变成“自流”,“满堂问”等教学误区,避免无效的教学行为,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走出教学内容等同分科简单叠加的误区,凸现新课程的综合性

《历史与社会》是为实施公民教育而构建的一门综合课程,是多学科的交和融合;该课程实施的基本特点是从不同侧面综合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分析具体问题。因此,作为《历史与社会》的授课者,务必跳出分科教学的框框,注意学科之间的合理渗透、融合,为学生创造条件借助多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从多个角度去认识社会。例如学习“帝国主义国家在掀起的狂潮”时,先让学生观看谢赞泰的《时局图》,然后朗读陈天华《猛回头》诗:“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让学生说说图中的熊、老虎、肠子、蛤蟆、毒蜘蛛、鹰分别代表哪些国家,然后让学生说说当时的时局,中国处于什么样的形势之下。通过图文结合,学生可以形成这样的概念:帝国主义就是侵略,清政府已经成为卖国贼;落后就要受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样,“一箭三雕”,既让学生从中学到历史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还让学生悟出一些道理,初步形成历史概念、找到历史规律。

作为综合课程的《历史与社会》课本身,必然包括了人类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或时期的生产力水平、科学发展情况及其代表人物。学习或讲授这部分内容,必须具有最起码的自然科学知识。然而,由于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教授历史与社会课程,有时也还得借助于自然科学知识。例如在学习“”时,学生往往把“销烟”写成“烧烟”。这实在也不奇怪,在学生原有的心目中,“销烟”就是放一把火把鸦片烧掉。事实上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如何让学生理解“销烟”的内涵而把二者区别开来呢?这就得借助于自然学科知识,让学生了解的具体办法。1839年6月3口,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将上缴的鸦片当众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他令人将鸦片陆续放入事先在虎门海滩挖好的两个大池子里。池上装有涵洞,当涨潮时,开启涵洞,海水涌入池中;鸦片浸泡半日后,再投入生石灰,池内立即沸腾、翻滚,烟上变成滓沫;退潮时,启放涵洞,使销毁的鸦片随潮入海。两个池子轮流操作,经过22天,才把缴获的110公斤的鸦片全部销毁。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而不是用“虎门烧烟”。这样,借用生石灰降生水沸腾的自然学科原理,就科学地把“销烟”和“烧烟”区分开来,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巩固和掌握。可见,中国人民有销烟的英雄胆识和科学策略,民族自豪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三、走出课堂活跃等同思维活跃的误区,注重教材的“二度开发”

我们也经常看到: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活这,一会儿忙活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却称之为“动中学”。其实,这种“活动”是外在多于内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为活动而活动,有活动却没有体验,没有反思。活动性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动自觉的活动。”但新课程所提倡的活动是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的统一,是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统一,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自体验过程。因此,有活动没体验,活动的价值也就丧失殆尽,课堂活跃并不等同于学生思维的活跃。

例如教材介绍了古代士人在诗歌、小说、科技著作、文化教育方面的成就,其中还提到李白、杜甫、苏轼在诗词方面的成就。有位任课教师在教学“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历史与社会”课时,将许多古代士人的诗词作品掐头去尾,投影在屏幕上,让学生“接龙”,将空缺的部分背诵出来,整整一节课学生都在热热闹闹地背诵他们从儿童时代就已经背熟的诗歌。这节课如果是一节诗歌朗诵课,则没有激情;如果说是一节诗歌欣赏课,又没有体验和感悟。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本应是综合士人在诗歌、小说、科技著作、文化教育等四方面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古代士人在创造和传播文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简单的背诵完全偏离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一些教师在备课时没有真正理解新课程所提倡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没有认真分析教材,没有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科学的设计。笔者在听完这节课后,尝试着重新设计:1.用接龙游戏的形式导入新课,让学生列举出自己所知道的古代士人的名字,并将这些名字写在黑板上;2.让学生四人一组,尽可能多地将这些士人的成就写在纸上,并向全班汇报;3.各组将士人的成就归纳、分类;4.每个学生用几句话简要地概括出士人在创造和传播文化方面发挥的作用;5.阅读课文,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并对课文中的观点提出质疑和自己的看法。我的这种再设计虽不能称得上完美,但比起前一种设计来,比较符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理念和要求,整个学习过程是由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来完成的。

如何把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转化为科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是每位教师面临的最大困难。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熟读教材和课程标准,对自己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问一个为什么,思考自己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否对教材进行了“二度开发”,求实求真摈弃“花架子”。在第一个班级上完课后,要及时地反思调整,和同行一起探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日趋合理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