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初中数学师德考核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数学师德考核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初中数学师德考核

篇1

B层次目标:鉴于该层次学生处于中间层,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我们要重在激发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较快地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好地完成数学课标和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要求.

C层次目标:鉴于该层次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困难很大,应以基本完成课标和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最基本的要求为主,降低难度. 在数学分层次教学的过程中,时刻注意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其点滴进步,以增强自尊心,增进自信心.

如“勾股定理”教学目标可定为:

共同目标:记住勾股定理并能用它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层次目标:

A层:能推导勾股定理并掌握“割补法”来求图形的面积,并能熟练运用它去解决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灵活性、综合性的问题.

B层:理解勾股定理的推导过程并掌握用“割补法”求图形的面积,并能用它去解决一些稍微复杂点的问题.

C层:了解勾股定理的推导过程和“割补法”求图形的面积,记住勾股定理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

课堂教学中以中考7 ∶ 2 ∶ 1中的工作为标准设置教学目标,让更多的学困生达标,实现共同进步.

二、数学教学内容组织和例题、提问等设计的分层次

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弹性教学,要按数学每节课不同层次教学的综合要求合理组织数学教学内容,如对C层次的学困生,教学内容宜低起点,有梯度,要照顾其最近发展区.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

课堂上数学例题的选取,如同一例题,要体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对A层次基础好的学生,可要求其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而对C层次的学困生,则只要求一题一解即可.

例如:(1)若a - 2b = 1,求代数式5(a - 2b)2 - 2(a - 2b) + 1的值.

(2)若x2 + 3x = 7,求代数式3x2 + 9x - 2的值.

(3)若x2 + 3x + 5 = 7,求代数式3x2 + 9x - 2的值.

分析:(1)是最基本的直接整体代入法,全体同学都要掌握,(2)在(1)的基础上略有变化,要求B,C两组同学掌握,(3)在(2)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要求A组同学要掌握. 逐步提高,低起点,缓坡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课堂提问的设计,则必须注意所提问题的层次,要与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相匹配”,使每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特别是要注意给学困差生以鼓舞的机会. 例如:你能写一个关于字母a,b且次数为4的单项式吗?这是要求最低的问题,最易得到答案,可以引起全体同学的积极思考. 第二问,你能写出所有的符合要求的单项式吗?这一问,把要求提高了,思维活动的要求也提高了,有助于调动B,C组同学的积极性. 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C层的学生,适中的问题回答的机会让给B层学生,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 对于A层的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探索,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并归纳出一般的规律与结论,再引导学生变更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变式探求. 对A层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 突出教师的导,贵在指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进而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

三、课堂练习分层

A层次练习题,宜设定一些富有思考性的数学练习题,由他们去完成,以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训练. B层次练习题,宜设定B层次的数学练习题,即将一些数学基本题作一些必要的变动和发展,这样,除了使他们能掌握基本内容之外,还应进而使他们在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较快的提高. C层次练习题,宜以数学教材中的基本要求为标准,同时宜多借助必要的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去理解,去掌握数学教材.

如学了“代数式”这一节后,对C层次学生只要求说出单项式系数和次数、多项式的各项系数和次数即可,而对A,B层次的学生在综合应用能力方面则要加强训练. 于是就布置以下分层练习题:

C层次练习题:指出下列各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x2,-7a2b3c,13a2b4.

指出下列多项式的各项系数和次数:(1)y2 + 3y - 5;(2)a2 - b2;(3)2x2 - 3x - 1.

B层次练习题:尽可能地写出一个含字母x,y且次数是3的单项式.

A层次练习题:写一个三次三项式.

篇2

1.选择探索规律性的问题

对于一些规律型的问题,留给学生很大的探索空间,易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例如:在探索“n边形对角线的条数”教学中,可组织学生,通过先推导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进行交流与合作,讨论与总结,最后归纳出n边形对角线的条数公式:n(n-3)/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选择开放性的问题

由于开放型的问题答案不唯一,学生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可得到不同的结论。

例如:如图,在RtCAB和RtECD中,AC=CE,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且∠ACE=∠B=∠D=90°从你的直觉能得出哪些结论?并说明理由。

对于开放性问题,学生有着广阔的猜想、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展示各自的解题策略,同时又分享了别人的优点,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寻找解题的途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选择实验性的问题

有些数学知识必须通过做实验来得到或加以验证,而有些实验并不是一个人所能顺利地完成,需要小组成员的合作共同来完成,这时小组合作学习就显得尤其重要。

例如:“抛掷硬币”实验中,由于课堂实验时间有限,必须提高做实验的效率和准确性,就需要其他成员一同参与实验,并做好分工,如操作者、观察者、记录者、统计者、报告者等。

二、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组

组建好合作小组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在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

1.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

2.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能力水平各不相同的学生应分为一组,还要考虑他们的性格、情感特征等非智力性的合作基础。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3.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给学生进行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4.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和相对侧重的一项职责,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并选出一名成绩较好,责任心强的学生作为组长,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以确保每位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三、精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

1.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合作学习的要求,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创设好问题情境,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例如:《三角形中位线》教学中,第一堂课我设计了如下的合作学习:同学们的手里都有一把剪刀,请你先剪一张三角形纸片,再将这个三角形纸片剪一刀,把它们拼成四边形,能做到吗?结果学生的答案各种各样,我本来是想通过学生把三角形纸片剪一刀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引出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及进一步探究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结果由于探究目标不明确,学生并没有拼出平行四边形,从而导致合作学习缺乏实效,浪费了有限的上课时间。后来,我在另一个平行班上课时作出了纠正。

2.提供开展合作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去进行学习活动,教学中要避免来去匆匆,草草收场,限制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也要避免强行给学生设圈套,不允许学生有偏离或走它路,限制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在课堂上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活动,努力维持学生的创新火花,允许学生走弯路,走错路。使学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真正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运用过程,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化”过程。

四、处理好组内优等生与学困生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等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优生更优,差生更差。为此,教师要(1)要建立合作规则。如交流前要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学困生和中等生先发言,优等生最后补充;(2)教师设计研讨问题要难易适度。不要只顾及优等生或只顾学困生。要有一定的梯度和层次,设问梯度由易到难,由表到里,以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3)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合作习惯,别人发言时要尊重对方,注意倾听;敢于质疑,敢于争辩等,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沟通、理解、尊重、互助、分享。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真正实现优等生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提高的目的。

五、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科学评价

篇3

Thinking on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SUN Shengfa

(Gong'an Zhangtiansi Central School, Jingzhou, Hubei 434324)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ake the section "isosceles" study class for example, by analyzing the pros and cons of this lesson, proposed some advice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math group cooperation.

Key words isosceles; group cooperation; effective

在当今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掀起了一股合作学习的浪潮,笔者也不例外,合作学习现在几乎是每节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荆州市效益课堂研讨会上,有幸聆听了松滋市涴市中学丁小艳执教的等腰三角形一课,现在结合丁老师的课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1 结合课例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1 等腰三角形设计意图

执教者遵循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整个过程包括“情景导入”、“明确学习目标和重难点”、“理解性质”、“学生交流讨论”、“学生小结”五步,学生要完成一份导学案,保证了每个学生有任务、有目标、有方向。整节课预先时学生先看书,很容易在学案上写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但是性质2的证明和理解运用是这节课的难点,导学案中先让学生根据折叠填表,感受“三线合一”,再根据操作填空,让学生明白证明性质1的方法有三种,同时让学生知道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底边中线平分顶角且垂直底边,底边上的高平分顶角且平分底边。学生从这个过程中理解“三线合一”,小组再讨论交流性质2的题设和结论(它包含三个命题)。再完成性质应用推理格式的填空,完成从文字语言到符号语言的转化.为后面的推理应用打下基础。

1.2 课堂上表现出的问题

本节课属于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展示课,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理解和运用。笔者感觉,丁教师把小组合作看作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一声令下,学生就分组开始讨论交流起来,课堂是“热闹非凡”,一个活动接着另一个,让人眼花缭乱;学生也动了起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总的来说是一节好课。仔细回想一下我们平时的课堂,就合作学习而言,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随便拿个话题,不多加思索,有时学生连任务都还不明确就开始讨论了,满教室都是“嗡嗡嗡”的声音(很多人在讨论自己的话题),几分钟后,老师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但是发言的学生说的并不是小组讨论的结果,而是自己个人的观点看法。有的组只有几个人在讨论,很多组员都是滥竽充数,有的组甚至还没有进入正题就被宣告结束了。这样的小组合作只是形式主义,为了“合作”而合作。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却是东拉西扯,甚至嬉闹说笑,缺乏实效。

2 提高数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建议

(1)要保障小组合作活动中有效构建知识。本节课前学生根据老师精心设计的导学案(导学案设计流程:课前准备、合作探究、基础达标、应用提升、课堂小结、当堂检测),通过个人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交流,每位学生脑子中都有了一定的知识体系,为本节课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要保障小组合作中学生的均衡发展。要做到均衡发展,首先,建立协同共事的团体。实际上,在竞争环境下,往往是优生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展示;中等生可有可无,偶尔被安排做些不太费神的展示角色;而差生则是常常被忽视,甚至因为担心影响小组成绩被拒绝参与小组展示。到头来仍然是几个优秀学生在发言,而其他学生并没有参与体验学习的过程。本节课,实际操作中,能够有针对性地对每组提出不同的问题,做出不同的指导。当然,优中差生的这种分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和培训,可逐步调整小组,可把有潜力的中等生放入优胜组刺激其挖掘潜力,可将有感染力,乐于帮助其他同学的优生放到中等组来带动组内成员。其次,是问题的设计和分配。问题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科知识点的设置和学情反馈,一类是教师根据教学重难点设计的问题,一类是学生根据预习提出的问题,两类问题经过汇总筛选后成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问题。丁老师对学情不了解,不敢采用“组内同质”的构组方式,把程度差不多的学生分到一组。

(3)要保障小组合作中学生有效讨论。实际上,让所有学生参与所有问题的讨论是低效和无意义的。就学生学习情况而言,让优等生讨论低难度的问题,实际是毫无必要的;而让中差生讨论高难度的题目则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和打击他们的自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高度兴趣,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这种欲望的驱动下,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合作欲望。开放性的问题解法多种多样,结果不唯一,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有发现,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同时,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考虑得不够全面,个人独立思考会有一定困难,急需要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合作学习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平台。在合作交流中,彼此观点不断碰撞,有争议的问题会变得明确,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经过同学们的合作探究、思辩,既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巩固旧知识,又培养了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然后,是问题的分配,学生提出的问题,可小组交互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可按学生程度,略微拔高发放。事实上,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并不可能让学生讨论所有的问题,而班级大展示本身就类似于教师的讲解,群学讨论使问题明晰化,再经由小组展示与其他同学分享学习成果,共同受益。也就能兼顾各小组讨论未涉及的重难点。这样的同层次学生讨论并没有太多的弊端,不会让学生无从思考,不会让学生做无用功,能在类比中刺激积极性,能有效调动学生投入讨论展示。每组学生都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都能在课堂上有收获,真正让学生做到一课一得。组内同层次讨论能碰撞思维,班内不同层次展示能在追求创新的基础上兼顾基础。

(4)要保障小组合作中学生有效评价。学生在合作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常常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评价,特别是中等生,既少有优生那样因为精彩发言而得到的喝彩,也没有差生那样因为明显的违纪行为招来的关注,常常在课堂中处于一种被漠视的情形下。一个笼统的“很好!”或者“不错!”对学生的意义是不大的。小组评价方式很多,许多学校都为班级配备了小黑板,每节课都会为各个小组评分,但这还不够,应具体到个人,重视个体评价,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的个体学习和合作积极性,才能有效保障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5)教师不可放弃主导和调控。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学生间的互助合作,但学生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教师要做好分工和指导。特别需要给予后进生足够的关注和帮助,他们往往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处于更困难更被动的局面。有时候,不知道该做什么;有时候,面对问题,绞尽脑汁无从下手;还有时候,有独到的发现,却缺少展示的勇气。所以他们更需要来自老师的引导、点拨和鼓励。

篇4

一、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一)数学史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使得其更好的理解数学

数学观是人们对于数学的基本理解与概括性认识,一名数学教师对于数学的理解一定不不由自主的流露到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对于数学的历史加以理解与提炼认识,就会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灌输数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同时也是一门随着历史不断发展的学科。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向学生讲解数学发展的道路与数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树立正确的数学观,更好的对数学学习进行理解。

(二)数学史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数学课程的学习,认为数学学习难度大,又枯燥,与实际生活相距很远。诚然,数学学科的严谨性决定了数学学习具有相當一定的难度,但是数学史的加入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渐渐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美感,使得枯燥的数学学习变成对美的享受。

(三)数学史能挖掘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众所周知,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发明创造的能力。而数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数学思想上的发展,而数学思想的发展对于培养学生运用与创造数学思想方法是有着非常大的作用的。同时,对培养数学创新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数学史能够加强历史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思想品德

纵观整个数学发展历史历程,中国无疑为数学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众多卓越的数学家和流传千年的数学经典思想,并创造出了一大批流传于世的数学名著。将这些丰富的数学史料融入到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尊心,使学生为我们悠久历史和曾经有过的许多辉煌成就而感到自豪。学生在接受数学思维训练的同时,接受了时间观、人生观的熏陶,对学生的人格培养起着积极的正面作用,并且教会学生树立勇于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

二、将数学史整合到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策略

(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收集丰富详实的史料

初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钻研教材,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层面把握教材的精髓,并结合初中学生的学习个性与学习共性,明确讲授内容的地位和作用。与此同时,初中数学教师还应该把握住讲授的数学知识的过去、现在和演变发展的趋势,只有做到这点才能对教材进行科学的组织,使得授课内容深入浅出,使得初中阶段的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一些有难度的数学知识。此外,初中数学教师在收集有关于数学的史料的时候应该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如关于“勾股定理”的相关史料就应主要收集其定理的来源、证明、应用与推广等方面的内容。这样富含数学史料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还能使得数学教学的效果变得事半功倍。

(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便于学生掌握

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设计一些遵循学生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的且蕴含数学史的教学设计,同时,在设计的时候还应该多考虑如何进行教学分类,还要考虑数学史的渗入的时间到底适用于课内还是课外。例如,教师可以设一些直观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拼图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形象,发现问题,发现规律,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启发认知,让学生从中体会数学丰富的历史文化。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丰富自己的数学史知识构建

现如今,纵观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师队伍,大部分教师都对于数学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更没有开展一些相应的教研活动来推动数学史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与数学史整合教学的时候,应该首先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这些储备的只是应该首先能够满足课堂教学的使用,进而更高层次的要求是能够提升教师的综合的业务素养。这些知识的储备能够使得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与数学史整合的过程中,能够得心应手的将数学历史与教学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得数学史中带有的特有的人文情怀给与初中学生不一样的学习数学的感受。对于我国的出初中数学教师的数学史知识的培养主要途径是通过教师自学,教师在自学的过程中,除了与教材知识紧密联系的数学史片段之外,还可以阅读些描写数学史整体发展情况的资料。其次的途径就是学校组织的相关培训。因为数学史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不仅是有益处的教学方法,同样也是一个未来数学教学的新型模式,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数学教师进行相关业务方面的培养,使得更多的数学教师掌握在这种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综合能力的学习方法和模式,促进初中数学教学任务的开展与完善。

篇5

一、培养学生数W应用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是时代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加速到来、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数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是培养高科技人才的重要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是今后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是把数学教育转到提高公民素质教育轨道的一个重要措施,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急需的任务。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是新课改的需要,新的数学课程将努力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形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数学作为科学的语言,作为推动科学向前发展的重要工具,在人类历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将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数学的学习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无疑是纸上谈兵,必须学会应用;并且,只有具备对知识应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知识才可能真正转化成学习者自身的素质和实践能力。

二、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强化数学应用意识和培养应用能力是由数学的本质决定的。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源于生活,学习数学就是要把数学返璞归真,恢复数学本来的面目,回到真实的社会和生活中去,服务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强化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学会从生产、生活中提出、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数学知识的应用是近几年数学教改的热点,新编初中数学教材把强化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贯穿在教材编写的始终,在每章后面都开设有研究性题目和阅读材料。这些都是为了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和培养应用能力。

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自主探索和应用的意识

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将枯燥的数学以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来代替,将会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走出课堂到实际生活中去亲自探索。还可以通过创设游戏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有较强的趣味性,如果把它和游戏、竞赛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游戏的公平与不公平”这一课现实性的生活内容,能够赋予数学足够的活力和灵性。对许多学生来说,扑克和游戏是其很感兴趣的内容,而且具有现实性,通过玩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游戏的不公平性,从而更好地调动思维,思考其中蕴涵的数学道理。

四、亲历建构过程,形成自主创新的思维意识

篇6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很多教师都进行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尝试,有效促进了初中数学教学实效的提高。但同时,在具体整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很多数学课堂,出现了严重的为整合而整合的现象,有的为了体现整合,甚至以牺牲数学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归纳一下,笔者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整合的效果流于形式

在实践中,很多教师没有切实选好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点,尤其是没能有效发挥信息技术在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和创设情境等方面的功能,使整合流于形式。例如,在课堂中,有些教师只是机械地把课上所有要说和要讲的内容全部转移到幻灯片上,然后拿到课堂上进行播放。很显然,这种做法,教师只是扮演了点击者和“放映员”的角色,学生呢,只是被动观看放映的“观众”,至于信息技术对课程目标实现的支持和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则根本没实现。

2.整合的目标与操作脱节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是一回事,而操作又是一回事。笔者曾看到有一节数学课,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设定了一个整合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仅仅是通过大量地播放视频和录像资料进行实施。对于这样一种现象,暂且不说目标设定的科学性如何,单就目标和过程的相关性而言,明显是风马牛不相及,笔者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充分理解整合的内涵,是为了整合而整合所致。

3.教学评价指向不明

既然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型,在这种课堂中,最终的目标达成就不仅仅是课程目标的实现,还有对学生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对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要通过相应的即时评价,有效引领学生达成这一目标。但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却有很多操作是旧瓶装新酒,大部分评价仍然只是局限于对课程目标实现的指引,而没有切实用整合课的新型评价方式进行评价。

4.教师角色的定位模糊

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中,出现了两种极端。一种是过分注重教师控制的现象,即教师为了学生考出好成绩,“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加快了课堂的“灌输”速度,变“人灌”为“机灌”,使得一节课下来,学生根本无法有效内化“信息量过大”的数学课程知识;另一种是片面追求学生自主,强调对学生“放飞”,如一味注重增大课堂上学生活动时间的比例等,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导致发生学生“在堂上热热闹闹,在堂下无动于衷”的情况,实质上学生在学科知识和能力上都没有得到提升和发展。

相应的解决策略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切实做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的促进作用,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几点策略。

1.充分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是两者的有机融合,即只有通过两者的结合,才能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真正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此,必须要提高两个认识:一是,切实明确技术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定位。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过程中,课程目标是主,信息技术是辅,也就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以数学学科教学内容为主,信息技术只是创设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辅助工具,两者分别有各自的角色定位。二是,把整合的着力点放在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上。

2.注重利用技术营造合理的教学环境

学是与一定的生活实际情境相联系的,这种情境有时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根本无法再现。为此,就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巧妙地营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通过情境呈现教学任务,从而使学生能始终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过程中,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例如,笔者曾在讲授苏科版九年级(上)数学《圆锥》一课时遇到这样一道数学题:圆锥的母线长为6,底面半径是1,现有一只蚂蚁从底面圆的A点出发,绕侧面一圈后回到点A,则这只蚂蚁爬过的最短距离是多少?笔者首先借助动画课件,将现有的圆锥沿着母线展开,动态的模型展示,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将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后可以得到一个平面图形,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原理就能求出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在这类问题的研究过程中,使学生经历了一种动态的学习过程,有效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既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将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等方法有机结合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中,要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还应把个别化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结合起来。例如,在讲授《全等三角形》一课时,教师可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然后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带着教师事先预设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当每个学生都对预设的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之后,再组织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协作学习。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将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既能有效达成学科教学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篇7

一、多方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2008年我参加双流县骨干教师培训,专家授课讲到了“杜郎口教学模式”以及后来我们又学习的“洋思教学模式”等教学模式。综合百家之长,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寻思我的课堂教学到底该如何做?”是不是我讲得太多了,过多地展示了自己教得如何如何好(把我以前清脆的嗓音一直讲到沙哑为止),从而忽略了到底学生掌握得怎么样呢?我们老师应该真正地从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活”起来

从2009年9月份入学的2011级学生,我便尝试采用了“杜郎口教学模式”,每天放学的数学作业就是预习第二天上课的内容,让他们至少把教材内容看三遍,然后试着完成课本上的提问和随堂练习以及课后习题;当第二天上课时,先给学生5分钟时间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预习成果;然后再请小组代表来发言“通过预习你们小组有哪些收获?同时还存在哪些困惑?”;接下来我就根据同学们提出的困惑进行一一解答,并结合同学们的收获将本堂课的知识要点(包括考点知识)规范的罗列在黑板上,请同学们做好笔记,下来后经常去看自己的笔记;自从这样做后我明显感觉自己上课变得更轻松了,不再像以前那样讲很多东西,重点是监督学生如何专心自学以及如何进行当堂训练,做好当堂检测,最后事实告诉我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真正掌握了许多的知识,所以在考试中也获得比我意想当中更好的成绩。同时我还想阐明一个观点,并不是只有基础较好的班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即使在基础一般的班级中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因为它可以极大调动学生自学的主动性,而且可以很快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来,正因为有学生的自学为基础,所以在老师讲课时他们便会积极发言,跟老师就能更好的配合,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三、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成为学习的主人

针对基础比较差的同学,还有学习自觉性比较差的同学以及听课容易走神的同学,我们又该怎么办呢?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尝试摸索以及和同行互相学习相互切磋。现在我在所教班级上课时采用的如下方法:

第一步,课前5分钟到10分钟将头天学习过的知识点或者是讲解过很重要的题型准备在备课本上,用展台展示出来,在规定的时间内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独立完成马上交到讲桌上,作为当天的过关题,下来后认真批改,对于全对的加分,有错题的修改再次上交,对于课堂上在规定时间内没有上交的和没有改错的同学,课代表把名字记下来作为当天没有过关的同学,适当给予

惩罚。

篇8

2.一讲到底,学生主体参与不够

很多老师到讲解课时,拿了试卷就进教室,选择题、填空题报一下答案就算完,根本不让学生参与,这与给学生一张正确答案的试卷没有什么区别。

3.讲评没有针对性,减弱了试卷讲评的效果

有些教师在讲评课前既不作正确的统计,也不做错误原因根源的分析,如何找到正确的途径?试卷讲评时,往往按部就班,顺次讲解,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没搞清的问题一掠而过,不需要多讲的地方却花一样多的时间,使得学生在讲评课时机械地记答案,没有激情,一节课下来,收效甚微,事半功倍。

4.忽视方法指导与思维训练

有些试卷讲评课,老师将正确的答案或解法告诉学生,而没有告知学生应如何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解题思路的分析?用什么样的思维去思考,缺乏指导,更谈不上挖掘试题的功能进行思维训练。

5.忽视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浪费部分学生的时间

有的老师讲评试卷,要么基础题目反复讲,综合题告诉学生一种解法;要么基础题一掠而过,较难的综合题讲一节课,使大部分学生收获甚少。这样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也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使很多学生厌倦试卷讲评课。

成功的试卷讲评课,不仅有助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也有利于学生反思与提高,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试卷讲评课还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己教学方面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是对平时教学的最有效升华。怎样才能取得良好的试卷讲评效果呢?

1.追本求源,促使学生深入掌握基础知识

例1图1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若AC=6,BC=5,将四个直角三角形中边长为6的直角边分别向外延长一倍,得到如图2所示的“数学风车”,则这个风车的周长是。

评析:本题体现了我国古代对勾股定理的研究,但开始时觉得图形复杂有难度,说明对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边满足的勾股定理理解不够,本题主要是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运用,即在直角BCD中,若已知BC,CD,可根据勾股定理即可计算BD的长,而AD=AC=6,BC=5,则CD=AD+AC=12,故求得BD即可计算风车的周长。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一个是勾股定理,另一个为“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将考查目的详细分析后,能使学生深入掌握基础知识。

2.借题发挥,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及对比分析

例2计算:tan45°+(23)-1×

23-(-1π)°-3。

评析:这类计算题,学生虽不在意,但得分率向来不高,所以在讲评这类错题时,一定要借机将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实数的运算涉及到倒数、相反数、平方根、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二次根式运算、特殊三角函数值、绝对值化简、因式分解、整式的运算等知识,这些知识点小而杂,教师应耐心的引导学生将它们系统化、条理化。

3.原题变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点本质的掌握

例3当x时,分式x2-44x-5的值为零?

(分子为零时x=±2)

变式:当x时,分式x2-44x-8的值为零?

(x=2时分母为零,因此要舍去)

评析:通过以上的变形,学生可以对分式值为0的意义理解得更加深入,而且变式增强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4.深化知识点,提升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例4如图3,在ABC中,AB是O的直径,∠A=30°,BC=8,求O的半径。

评析:试卷上的这个题目正确率相当高,但还有深化的必要。

(1)若AB不是O的直径,其他条件不变,那么O的半径还会是8吗?学生可能会认为AB不是O的直径,当然不能解直角三角形,故半径不是8,这是思维定试的影响,教师可借机促使学生思考:难道就没有直角三角形了吗……(如图4中的虚线部分)

(2)若设∠A=α,BC=a,O的直径是多少?

有了上题的经验,不难得出O的直径为asinα。教师还能深化,对上述问题进行小结:(1)通过对试题的变形及解决,你学到了哪些方法?(2)从这三个问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这样设计本题的讲解,能让学生感悟知识生成、发展与变化的过程,训练学生真理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

5.针对不同题类,渗透答题技巧

选择题与填空题是数学考试中的两大题型,它们的显著特征是只要解题结果,不要解题过程,且结果是唯一的,在讲评这两种题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特值法与排除法快速、准确的解答。

例5设a,b,c分别是ABC三边,且∠B=60°,则ab+c+ca+b的值为()。

(A)0.5(B)1

(C)2(D)3

评析:利用∠B=60°,就可以构造直角三角形,把a、b、c用某一边表示再代入计算,较复杂。选用特殊值便可化简,若将ABC视为等边三角形,可得a=b=c,即可快速得到作案为B。

6.一题多解,优化学生的解题思维

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可得到不同的解题途径。教师应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标新立异,提倡“一题多解”,达到“解答一题,联通一片”的目的。教学展开是一个爬坡的过程,挑战需要设计。怎样让数学富有挑战性?不要做过多的铺垫,不要急于为学生思维定向,要敢于把问题直接呈现出来,拉伸学生思维的宽度,暴露学生真实原生态的想法。

通过上述几种方法的展示,不仅使学生真正掌握此类问题的解法,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拓展了学生的解题思维。

7.以题目为蓝本,提炼数学思想

例6试用所学的知识探究方程x2+1x-1=0的根的个数。

篇9

一、新教学手段的运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对于学习来说,由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两种、前者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味的听从老师的说教,对老师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感觉大压力很大,缺乏自主探究和积极思考的内驱力,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淡薄。对于主动学习来说就是学生能够参与其中,按照构建主义理论的说法,学生能够自主的依托个人的元认知来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参与性较高,探究意识较强,他们的思维和情绪得到了全身动员,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而新的教学手段的引入,无疑是为学生实现主动式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要想获得一定的成果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适当的评价。例如:

“在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大小关系时,有一位同学首先考虑了一种特殊情况(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如图1所示:

因为∠AOC是ABO的外角,所以∠AOC=∠ABO+∠OAB,又因为OA=OB,所以∠OAB=∠OBA;即∠AOC=2∠ABO,所以∠ABC=12∠AOC。

请你帮这位同学想一想还有其他的情况吗?如果请你在图2、3中画出图形,猜想结论又将如何,并请你说明理由。”对于这类题,当时那位教师并没有照本宣科,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解题,而是尽可能的向学生展示了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探索知识,让学生改变一传统教学中的 “模仿型”学习,而转向了“创造型”学习。多鼓励学生,不可因为错误而批评学生,这样学生才会放开手脚,大胆的尝试各种解决方法。

二、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

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效的教学应该是教师在认真研究分析学情的基础上,从教师的视野出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讲授教学内容,进行学生素质的评定。初中数学课要想实现有效评价也要认真的分析学情,教学评价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千万不要脱离学生的生活,对于学生的答案评价不可实行成人化的评价,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分析和考量他们的答案质量。在评价标准上,对于初中生数学的问题答案评价应该侧重于学习过程、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进步方面,千万不要总以数学成绩来评价学生的答案。另外,在评价中,要以鼓励表扬为主,凡是能独立思考,有自己见解的答案都要给与适当的褒奖和赞许,切记严重批评、漠视冷淡。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评价之后还要学生有所领悟,对所学知识理解加深一步,能通过教师的评价来分析自身学习的优缺点,然后给与修正,教师再给与指导评价,让学生在宽容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关注学生,善于评价

所谓“教学相长”,也就是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密不可分的,也说明教师的教,归根到底还是以学生的学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多加关注学生,给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中留足空间。在下面这一个案例中学生的这一能力就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和培养。在上《制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中某数学执教时他向学生出示这样一个研究性课题:“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板制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制作才能使制成的无盖长方体的容积尽可能大呢?”这个问题既是学生能力范围的,但是又是学生较难独立完成的。但经由老师提出问题后就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有积极引导学生一边动手一边操作一边演算,进过一段时间后,这位老师再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交流,并且还深入到每个小组,对学生进行指导,最后由小组长收集每个同学的发现,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圆满的解决了这道题,老师给与评价,以鼓励为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大为增长,探索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凸显,同时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四、采用多种评价形式,促进全面发展

在以往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人,有绝对的课堂控制力,学生一般没有什么话语权,在教学评价中,多数都是教师进行点评,教师是课堂评价的统治者。新形势下,随着学情、教情的变化,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在课堂中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按照这种变化来说,课堂评价不应该单单的有教师一个人说的算或者说不能只有教师这一种评价方法,而应该有学生自评、师生共评、生生互评等。需要注意的是师生共评,教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让学生对其先进行评价,将个人的学习状况表现出来,然后教师再因势利导,给与引导,批评指正,帮助学生构建自主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篇10

一、人们认识维数的历程

简单地说,维数就是刻画几何图形性质的数,但人们对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以往,人们从图形中的点的位置的确定需要几个独立参数的观点,认为直线、线段和曲线是一维的,因为其上的点依赖一个参数s=s(t);平面和平面区域是二维的,决定其上一点需要两个参数(二度坐标);现实空间和立体是三维的,需要三个参数(三度坐标)才能决定其上一个点的位置。

在康托尔揭示了线段上的点集与空间的点集的等势性以后,皮亚诺建立了线段到正方形的连续映射,数学家们于是开始明白,图形维数这个直观明显的概念需要精确的叙述,应用边界的概念,这个概念可用下列方法来形成:空集有维数-1;如果集合X的任一点具有这样的任意小邻域,其边界的维数为n-1,则集X的维数为n。例如,孤立点的维数是0,因为它的邻域是空集且维数为-1,由n-1=-1得到n=o,所以得到孤立点的维数是0;而直线的维数为1,因为直线上任一点有任意的领域,其边界由两点组成且是零维的,由n-1=0得到n=1,所以直线是一维的;类似地可以得到圆域是二维的,球体是三维的。拓扑空间的维数是拓扑性质,即在同胚映射下是保持不变的。可以证明,在中学数学中研究的任意曲线(圆、双曲线、抛物线、函数图象等)的维数等于1,任意曲面的维数等于2,球以及其他空间立体的维数等于3。

二、在初中几何教学中渗透维数知识的意义

1.扩大学生的数学文化视野。数学新课程提倡在教学中注意渗透数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数学文化视野,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整体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维数在几何教学中偶尔被提到,但目前初中数学教材几乎没有维数的一席之地,目前没有哪个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涉及到维数的内容,所以对这个在几何教学中偶尔遇到的概念,在提倡数学文化教育的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在教学中是有必要渗透的。维数概念经历了由初等数学的明显直观性到现代数学的精确叙述性,是“人类对数学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的一个体现,是“数学是系统的、严密的”一个体现,是“数学崇尚理性”的一个体现。

2.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维数观。为了了解学生对几何图形维数的认识情况,笔者设计了一个调查问卷,对本校初一的4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具体内容主要涉及三个维度:判断一些常见几何图形的维数;获得几何图形的维数的途径;倾向学习维数知识的主观意愿程度。在第一维度调查中,学生能正确判断一些常见图形的维数的准确率如表1所示。

表1 判断常见图形的维数

由表1得出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区分一些常见几何图形的维数,只有35%的学生明确曲线是一维的,仅40%的学生能指出域是二维的,不到30%的学生认为曲面是二维的。学生可能认为曲线和域都是平面图形,在解析几何上都是在二维的直角坐标系上表示出来的,所以它们都同是二维;相类似地也认为球和球面是同维数的。既然在生活中、教学中偶尔会有维数的说法,而且学生具有某些不正确的维数观,那么在教学中是有必要比较系统地向学生渗透维数的知识,使学生能正确区分各种常见几何图形的维数,适当了解与维数相关的知识。

三、在初中几何教学中渗透维数知识的可行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建议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主观愿望基础之上。

1.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结构里有维数。维数是几何图形的性质之一,目前初中数学教材并没有关于维数知识的学习内容。在第二维度的调查中发现,70%学生都接触过维数(见表2),所以他们对“维数”并不陌生,在学习上能够像对其他学习内容一样,心理上不会产生很大的障碍。学生总是用原来的知识来过滤、解释新信息,但是他们不能完全同化不熟悉的新信息。因此,学生的认知结构里有维数为学习提供了同化的基础学习材料,这对于渗透维数知识的教学无疑是一大幸事。

表2 获取维数几何图形的维数知识的途径

2.绝大部分学生有学习维数知识的意愿。在第三维度的调查中发现有 57.5%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学习维数知识,有 17.5%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维数知识,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具有倾向学习维数知识的主观意愿(见表3)。学习的主观意愿是对学生学习维数知识起激励和推动作用的动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学生努力地、有意义地了解维数知识。所以,学生具有的这个学习意愿在渗透维数知识的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表3 数学课学习维数知识必要性

四、在初中几何教学中渗透维数知识的教学建议

1.不宜喧宾夺主。维数知识是作为几何教学中的一种数学文化的补充形式穿插在授课内容中的,不能喧宾夺主,应以完成教学计划为主。在几何的授课过程中自然引出,不应过分渲染,忽视了正常的教学内容。正确把握好维数知识和课堂教学内容的主次,但也不能因为不能过分渲染,而在教学中草率地一笔带过。课前要精心准备教学设计,根据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旺盛的求知欲,既要交代清楚一般常见图形的维数、简单介绍维数概念的相关知识,还要充分挖掘其中蕴涵的丰富的数学文化意义,努力把维数有形的数学知识和无形的数学文化价值在教学中融合在一起。

2.语言宜通俗化。维数的概念要用到边界和任意小邻域的概念来叙述,初中学生的认知结构里还没有极限的概念,任意小邻域的理解对他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所以在教学中要采取一种比较通俗的、学生可以接受的语言描述方式。20世纪初,Poincare用通俗的语言指出了维数的概念,这在教学中是适宜引用的。Poincare 认为:若在一条曲线上标定一点,就把曲线“切断”成两部分。一个蚂蚁从一端爬进其中一部分,如不通过这个点,它就无法进入另一部分。也就是说一个点就能阻止蚂蚁继续前进。若在一个曲面上,就不能用点将它“切断”,必须用曲线才能划开曲面为两部分。划分空间一个立体为两部分,则必须用曲面。这就是说一种图形被另一种图形划分,两者是不同维的。图形的边界(也是图形)比该图形的维数低一维。若视点是零维的,曲线即应是一维的,曲面是二维的,立体是三维的。根据这种想法,Menger和Uryon用归纳的方法给出了图形M维数的严格定义。

3.简单介绍分形图形的维数。在讲完了上述的维数内容之后,或许学生就觉得几何图形的维数是整数的,这时还可以给学生来个认知冲击,并不是所有的图形的维数都是整数的,像噪音图、材料的裂缝图等分形图形的维数并不是一维的,而是分数维的。如果学生很感兴趣,那么,分形又是另一个值得开发的数学素材。

数学教学不等于教学数学,而是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几何图形的维数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意义,数学教师可以挖掘出许多蕴涵其中的教育价值,在渗透教学中做到全面育人。

篇11

一、避免只追求课堂气氛的教学

新课标实行以来,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师都认识到,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教学的模式由原来的教师讲解逐渐向学生参与回答问题形式转变,但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有时过于简单,并不具有挑战性,往往是一些“对不对”“是不是”的选择性问题或者相对较简单的问题,虽然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形成了较活跃的课堂气氛,但是学生在此过程中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教师并没有深入的理解学生参与度的含义。其实,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越轻松越好,安静、有序、愉悦的课堂氛围,富于挑战性的课堂,才是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提问环节下工夫,要在教学组织方面下工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避免过于追求教学的情景设计

新课标实行以来,许多学校都组织了关于教学情境设计的研究,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引入课堂教学时,也往往会设置大量的数学问题情境,从而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如果问题情境设计得好,学生就可以结合设计的情境提出一些比较有价值的问题,教学任务就可以通过解决这些有价值的问题来完成。与此同时,也有不少老师课堂情境设计得并不很合理,其结果是为了设置情境而设置,背离了设置教学情境的初衷。教学情境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针对教学目标和内容有针对性地设置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并不是硬性的规定。这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过于重视教学情境的设置,反倒忽视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得设置的教学情境并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学生仅仅是被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所吸引,但没有帮助其很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并没有达到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设置教学情境时,要符合教学规律,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设置的情境应该是形式多样的,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使设置的情境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避免学生的讨论形式化

新课标实行以后,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教师更倾向于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但是对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进行认真分析就会发现,大多数的小组讨论还只是流于形式,缺乏有效性。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认真研究如何对学生分组,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讨论,三是要确定哪些问题需要讨论,四是要考虑多长的讨论时间比较合适。只有加强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才能更好地解决讨论形式化问题,切实提高讨论的效果,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四、避免忽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

篇12

自恢复高考以来,我们不妨可以保守地粗略估计一下,如今,7-45岁的人都在学或曾经苦学过英语,而这部分人群中,离开学校,走向实际工作岗位后,又有多少人能用上英语?不乏那些研究生、本科生们毕业后不是也把英语忘得一干二净。在20世纪的50-60年代我们中国人也不是全民学俄语吗?当时会占用多少宝贵教育资源?而事实上,那么多人学俄语后,又有几个派上了用场?无论是从历史上角度看,还是从现实中来看,如今的基础教育中英语学科开设,是极少数人的利益的绑架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以牺牲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服从极少数人利益的教育。

篇13

一、 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的思考

1、整合的目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整合使学生在科学教学中有效地学习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二是通过整合使学生在科学教学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2、整合的意义

实现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以往信息技术仅局限于辅助作用的地位,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便捷的特点和网络资源丰富的优势,极大地提高教学过程的科技含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手段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科学的整合,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创造理想的教学环境。

3、 整合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因素

(1)外部条件

实现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整合需要两个必备的外部条件:其一是硬件,即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等:其二则是教育素材库。素材库可以向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帮助教师越过制作课件的技术障碍,将更多的时间放在研究教学设计上。为满足学科教学的要求,素材库建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系统性和完备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开放性和互动性;趣味性。

(2)内在因素

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现代信息素养的教师是促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和的内在因素。我们知道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工具或教学手段,如果教师观念先进,它就可以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如果教师的观念很传统,素材、课件就有可能会变为教师“电灌”的工具。除先进的教学理念外,更需加强的是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能力要求,其应对措施是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运用自制课件实施教学,通过纸张教材与多媒体教材的并现,实现教材形式是多样化。

二、 整合在科学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一)、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

中学科学课程包括中学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均是实验科学,因此,在科学学科的教学中历来强调教学的直观性。当今科学发展迅猛,科学教学也随之融入了许多研究科学本质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挂图、幻灯等,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若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整合使用视频、动画、课件等,就可以产生非常好的直观效果,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此外,将微观的、抽象的概念和规律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提供多种媒体的刺激,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例如,做科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若用常规仪器按传统实验方法进行演示,由于常现实验仪器和环境的限制,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影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现象不是很明显,误差较大,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甚理解,并产生迷惑。此时如改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利于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概念的形成。

由此可见,通过信息技术与中学科学实验的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条件的局限,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的、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使之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与常见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形成概念、获得新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

(二)、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查找所需资料,设计制作教案。可使教案的编写从手写到键盘输入、从纯文本到多媒体、从线性结构构思到超文本结构构思。这样不仅提高了教案的质量和实用性.还可大大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和效率。从学习方式的变革看,信息技术可以在教学中创设逼真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实现因材施教。

(三)、促进师生间、生生间关系的转变

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传统的地位因为信息的网络化而动摇,对知识的权威拥有不再是教师的专利,教师拥有的信息,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络搜索获得。互联网极大地增强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性,打破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并且实现了真正平等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三、信息技术怎样与科学新课程整合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自然科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利用模型或挂图口授教材,把学生难以理解的知

识讲述出来,学生的任务是听和看,模型和教具是学生推理的形象依据,缺少生动性、微观性。而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向、影视等多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使知识从静态直观变为生动有趣、变化无穷的动态直观。这样创设出的情境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容易使学生动情入境,有利于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强烈兴趣和渴望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血液循环的教学中,先通过动画演示血液流动的情景,使学生了解血液在动

物体内流动与经过的各个器官的名称,给学生一个初步印象,然后将整个血液循环系统图设计成一个类似于迷宫的路线游戏图,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例如扮演红细胞,学生就会思考如何完成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任务。这样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为学生思维、想象、探索创造了充分的条件,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求的愿望。

(二)、提供学习材料,为学生自主探索创造条件

优化课堂教学不只在于上好一节课,而是使教学成为一种创造、一种探索,使学生的学习不只是学到知识,而是获得能力,受到教育。传统的教学注重的是教师对学生这个“知识的容器”注入了多少知识,学生完全成了课堂上的客体,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探索的主动性愈来愈少,以至殆尽。教育信息化则使教学内容由单一、固定、陈旧的文字材料转向多样化、个体化、更新更快的多媒体支持下的学习材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对不易观察、难以再现的现象、规律等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实现微观放大,宏观缩小,瞬间变慢,历史重现等,从而给学生探索研究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也为其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

(三)、扩展教学环境,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以往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知识来源于教材、教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和传播者。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能够突破教学环境的时空限制,加强课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把外部世界引入课堂,为学生的知识来源创设一个广阔的、开放的空间,教师的职能也发生了转变。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咨询者和学习伙伴,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

【案例】

“环境保护”一节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1、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环境保护”一节在教学中主要讲述了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简述了环境污染,重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环境保护”是一个动态的知识体系,是随时间不断发展、变化的,而教材内容在这一方面是相对陈旧、滞后的。如果在网络环境下将这节课进行信息化的教学设计,开放的网络资源不仅会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还可轻松实现跨学科的知识交融,便于学生建立立体的知识框架,同时保证了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的同步。

(2)教学对象分析

在学习“生态平衡”一课时,学生对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破坏及其危害以及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已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我校初二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这些为本节课学生在网上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

(3)教学目标确立

知识目标:了解当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危害及原因。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4)教学方法

应用网络信息技术,采用资源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开放的互联网上自主学习。

2、教学程序设计(见下表)

步骤

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第一步

创设情境

1、在校园网上建立内容丰富的“环保知识库”;

2、引导学生访问互联网上相应的环保网站或进入校园网,浏览“环保知识库”

上网浏览相应网站,进入学习情景;

中国环境保护网http:∥ep.com.cn

绿色世界http:∥greenworld.533.com

绿色未来http:∥go8.163.com

碧水蓝天http:∥tuohoo.yeah.com

网上科学馆http:∥inetsm.com.cn

第二步

确定问题

教师帮助学生确立自主探究的子课题:

1、全球主要环境问题、危害及原因;

2、身边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办法;

3、应用网络信息,设计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

4、据网络信息,预测未来环境的发展趋势

1、分成4个学习小组;

2、围绕课题,学生自己选择,确定当前最想探讨的若干问题作为每个学习小组的子课题。

自主探究

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咨询者和学习伙伴,在学生上网者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

1、在信息技术上,指导学生如何上网、搜索、下载及保存文件。

2、在学生筛选、归纳、整理过程中给予指导帮助

以小组为单位

1、收集信息:搜集与子课题相关的信息,下载到自己的文件夹中或打印出来。

2、处理信息: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要,将知识内化

第二步

交流协作

1、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交流,除对交流起组织作用外,还对交流做点评、指导,以保证交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在交流中,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

①怎样看待治理与发展?

②你能为环保做些什么?

(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构建)

3、将有代表性的学生的网页,在

学生发言时,进行切换,供全体学生交流

各小组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景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交流,形成分享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并学会应用网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知识外显化。在讨论交流中,每个学生的观点在和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一起建立的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同量,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做出反应。

1、组:就目前全球存在的10大环境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2、组:就身边的环境问题展开讨论,如哈

尔滨冬天撒盐化雪的问题;秋天焚烧树叶的问题;光污染、交通污染、废旧电池污染等问题。通过网上学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3、组:就居住环境附近的排水沟污染问题,向大家提交了一份调查报告,说明了排水沟的污染现状、污染源,并设计了一个治理方案,还提出倡议,倡导农民子弟动员家长在种植农作物时尽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4、组:根据在网上看到的大量环保信息,形式两种不同的观点:(1)未来环境越来越好;(2)未来环境越来越糟。引发争论,形成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

自我评价

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自我评价,归纳总结成板书(屏显)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体系。

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提高进行自我评价。

3、教学体会

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和资源,进行信息化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优势:

(1)、拓展教材内容,增加教学容量,实现跨学科的知识交融

互联网上丰富教学资源,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大理的信息,不仅有效地拓展了教材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与学科发展保持同步,且能轻松实现跨学科的知识交融。本节课就融入了化学、地理、社会、人文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2)、提高学习兴趣,突出自主学习,强化个性学性

网络的魅力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被吸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参与学习,并在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了归纳、总结,分析、表述,应用等多种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思考,学习的动机、效率及学习的愉悦感均得到增强。从班级教学向小组教学转变,改变了以前那种全体学生都学习相同内容的教学方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的教学。

这节课中,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地融合与主动适应。其一是改变了传统的单一辅助教学的观点,从课程的整体观考虑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其二是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

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并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是应该倡导的一种观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仍然是科学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因此教学中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选用合适的技术,应避免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候,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引用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的一段话:“信息技术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只要教师能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以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传达出来。其实,最简单常见的Word和PowerPoint,就可以做出很有效的教材,达到所需的学习效果。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同样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教师与学生,从不同的解度切入与互动,就可以赋予教学与学习不同的生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也是教育可称为一门创造性艺术的迷人之处。”

总之,信息技术应用于理科教学,对传统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的冲击是非常之大的,但它并不排斥传统的理论、实验教学模式,实际运用中应把它们两者辩证统一起来,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理科课程教学的科学整合。通过整合激发学生对理科学科学习的兴趣,课堂内外参与意识会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会加深,尤其是实验教学,学生的实验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均会取得长足的进步。同时,信息技术与理科课堂教学的整合也能鞭策教师进一步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时间,吸引学生的不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更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秦 力 《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教育现代化

2、管 长 存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州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