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朗读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语文朗读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语文朗读论文

篇1

课堂40分钟,我们所要完成的任务是很多的,时间是非常紧促的,我们利用课堂让学生熟悉课文,对学生作适当地指导是可以的,但如果完全凭借课堂的时间,让学生把课文从不会读到会读,从会读到有感情地读,这是比较困难的,基本上也是很难实现的。这除了时间的原因外,还有现在的课文大部分已有1定的难度,比较长,和学生个体之间水平的差异。因此,我注重让学生在课前的朗读预习。在课堂上我又通过听录音,范读等,给学生1个初步的整体的印象。再让学生结合读课文自由学习生字,为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打好基础。然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自由读,小组读,比赛读等,使学生把课文读通,读正确,读流利。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轧实的基础。

2、把感悟到的说出来,点破那1层蒙笼的情感之纱。

在生活中学生都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但在学习中,他们对课文的情感的体验是不足的,而且水平也是不1样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发挥部分学生的优势,让他们把从朗读中体会到的那1份情感说出来,取长补短,带动其他学生对文本中情感地体验,使那些对文本中的情感体验不够明了,或暂时还没有体会到的学生有1种豁然开朗之感,有利于全体学生把这1情感更鲜明地表现出来,为感情朗读课文指明方向。

3、创设情境,宣染气氛。

情感并不是1件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说有就有,说无就无。它需要感染,需要激发,它具有共鸣性,它可以随着环境气氛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感情朗读课文时,创设1定的情境,在班级里宣染适当的气氛是非常必要的。例如:让学生看课文的动画展示,介绍1些课文的时代背景,请学生分角色朗读或演1演,也可以请学生说1说或想象1下类似情况下的心情感受,当然,教师的感情朗读是1种有效而常用宣染气氛、感染情绪的好方法。

4、教师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篇2

范读:教师示范朗读。在教学诗歌,散文,文言文时,通过朗读磁带和教师正确的语调,丰富的感情,节奏的抑扬顿挫,速度的快慢,给学生示范出一个朗读的榜样,激发学生的兴趣。

领读: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阅读会遇到障碍,不得要领。教师通过领读让学生感知规律和技巧,从而让学生也去掉了阅读文言文的恐惧心理。

个别朗读:学生的个别朗读,可以检测学生阅读情况,反馈一定的信息,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我们要求学生对重要课文自己认真准备,阅读后制成磁带,交给老师评价指点,对读得特别好的,把磁带在课堂上放给全体同学听,对全班学生的阅读具有启发辅导作用。

齐读:般短小的课文,气势较强的段落,句子让学生齐读,这样可以使学生相互带动,相互促进。因而它既调节了课堂的气氛,又增强了后进生的阅读兴趣。

篇3

朗读如果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不够的,需要教师精心引导,让学生细心品味课文中的语言,让学生在朗读中养成好习惯,领悟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大意。学生的悟在于教师的巧妙、适时的引导。因为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加以点拨和引导。比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小鹿的玫瑰花》这篇文章时,在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问学生小鹿的玫瑰是不是白栽了?为什么没有白栽呢?很多学生的回答却是因为玫瑰花很美。这显然是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够准确造成的。对此,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马上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先让学生去读,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找一些描写玫瑰花很美的句子,然后再让他们有感情地去朗读微风、黄莺的话,并展开自己的合理想象,想象一下微风、黄莺当时还会说些什么话,还有一些其他的动物,它们又会说些什么话。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分角色进行朗读,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到各自的角色当中,从小动物的角度去感受玫瑰花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乐趣”的大道理,这种感受是需要学生通过自己领悟得到的,不是靠教师的分析和讲解得到的。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读中体悟

学习语文知识时,想象是领悟人物情感的前提,而领悟情感能够深化学生对情境的感知。因此,在朗读教学中,对于能揭示情境的一些词句,如描写神态、动作的词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再现,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中体悟情感。比如,在教学《草船借箭》的时候,教师可以有意地让学生反复地进行朗读,让学生从语言中去揣摩、判断当时人物的内心动机和想法,然后再让学生在每一句话的提示语中添加一些自己内心活动的词语来辅助自己去理解课文内容。

篇4

⑴联系词义入情。

抓住一个或一连串的词,通过解析词义达到读得入情入境。

例:“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人教版第八册《鱼游到了纸上》)朗读时先标出重音符号,这样孩子就注意了“老是、呆呆地、静静地,从来”几个词,再来朗读时,学生就容易将青年观察金鱼的入神着迷读出来了。

(2)拆字形品意蕴。

借助会意字的造字特点,帮助学生对字、词有更深入的理解,引起共鸣,促动情感上的升华。例读“她是我的朋友”这一课题时(人教版第七册),教师先板书“月”,问学生:“当它作为一个部首时有什么含义?”学生谈到部首月与人的身体一部分有关;再板书另一个“月”,组成一个“朋”,问学生:“根据部首月的特点,现在你认为什么是‘朋’,什么是‘朋友’?”这样,学生对“朋友”包含的胆肝与共、患难相知有了更深的感受。当再请学生读“她是我的朋友”的时候,情感自然充沛了许多。

2、体验朗读

⑴换位体验朗读。

转换角色,体验他人情感,读出情感。

“小鸟讥笑它,猎狗追赶它。”(人教版《丑小鸭》)教师问:“假如你是丑小鸭,你会有什么感受?”把学生带入丑小鸭的境遇之中,当学生真正把自己当成丑小鸭时,恐惧与无助的悲悯就读出来了。

(2)唤起生活体验朗读。

以生活的感受为牵引,读出感情。

再以《丑小鸭》为例,文中讲丑小鸭被“冻僵”了。因为这个词是学生不太理解的,所以教师可以问:“冬天时你的手有没有特别冷的时候?”“那是什么滋味?”当学生回忆到自己被冻的感受后,再体会“冻僵”时感受就更为深切,读“冻僵”的语气也便不一样了。

(3)表情、动作朗读。

做表情、动作是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喜爱的形式,游戏形式的朗读更容易使孩子读出感情。

“罗丹左右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人教版第八册《全神贯注》)朗读这样的段落时让孩子配上动作、表情,容易在孩子内心激起共鸣,罗丹全神贯注就读出神韵了。

3、想象朗读

激发想象,丰富文本。可以引导学生从被朗读主体的动作、神态、语言,从耳听、鼻嗅、口尝、手摸等方面多角度想象,体味文字背后的画面、蕴涵的不同情感。

以人教版《三个儿子》为例:“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

想要二年级的学生把这两句话读出效果,教师就要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进行想象:“你们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象后,学生脑海中自然会浮现出三位母亲提着沉沉的水桶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连走路的脚步都不稳的画面,朗读时“可重啦!”“直”的语气就读出来了。

4、看画面朗读

画面展示鲜活的形象,借助画面通过视觉给人以内心的深深震撼。“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尽头了。”(人教版第八册《普罗米修斯》)当学生自由读,有一定感情基垫后,出示普罗米修斯肝脏被鹫鹰啄得浑身鲜血淋淋的画面,学生一下子被普罗米修斯所忍受的残酷惩罚、不畏、勇敢牺牲的精神所震撼。在学习这一课中,学生读这一段落读得最动情。

5、辨别标点符号朗读

不同的标点符号有着不同含义,包蕴着不同情感,通过分析标点符号,可以正确把握句段,从而读得更准确、更有感情。

“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人教版《普罗米修斯》)读之前,问学生这段话中有什么符号?该怎么读?这样当学生朗读时就注意了反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普罗米修斯的大义凛然、坚定便通过读展现出来。

6、点评促进朗读

篇5

(一)作好教师范读,利用好课文录音

低年级学生开始朗读课文时会出现一些困难。由于他们识字不多,朗读时把注意力集中在读准字音上,而忽略词与词的联系,忽略句子意思的表达。他们读时一字一停,读通、读顺课文都得花些时间,把课文读得有感情难度就更大了,可见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工程。范读是指教师根据课文的语境,加上自己的理解、语气、思想然后运用多种朗读技巧和方法,为学生作示范性朗读。教师的范读尽量做到发音清晰、语音准确、声情并茂、形神兼备。教师范读时,要把语调、语速、神情、动作等示范给学生。它可以起到以下三个作用。1.很好的榜样作用。教师示范朗读就是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包括什么地方应该快读,什么地方应该缓读,什么地方应该停顿,什么地方应该变音。2.感染作用。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读,可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向朗读活动。3.有利于方言的纠正。教师范读课文,通过教师自我体验,容易发现自身存在的许多问题,容易纠正。教师示范读文时对课文的内容和理解要适时灵活把握。示范读也可以安排在初次学文时,其目的是让所有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如果安排在文章学完后读,学生就可以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体会文章。也可以整篇示范读,也可以选其中的重点段落或长句来解读;可以示范读课文中的标点符号停顿。

(二)教师带领学生朗读

教师领着学生朗读,即教师读一句,学生跟着读一句。学生本身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据此,教师可以不要多讲,多次带领学生朗读,让学生跟着读一读,就能保证所有学生都学会。所以,领读这种形式可以行之有效地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和声调,读好停顿和声调,如此反复训练,可以使学生做到朗读时不漏字,不添字,每一字都读准;不破句,不重复,每句都读通。只有经常坚持这样训练,每一位学生的朗读能力才会大步提高。教师可以从吐字发音、理解内容和技巧等方面给予指导。朗读时吐字发音,要尽量做到正确、清楚、规范。理解内容的指导,教师首先要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意图、人物性格等,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北京亮起来了》等课文,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也很重要,主要是对声音、停顿、快慢、语气、语调等的指导。

(三)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加强朗读情感指导,反复朗读是加深学生体验情感的最佳方法

在编排小学语文教材时,就给学生开辟了一个广阔的阅读园地:在内容的选择上,多图文并茂的韵文,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意境上,每篇课文都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思想情感,这些要经过学生反复吟诵、朗读、想象才能感受和理解。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一个清晰的印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

(四)组织各类活动

在加强课外阅读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创造各种环境,提供各种舞台,让学生展示阅读的才能。如班级联合举办“故事会”“演讲比赛”,然后通过这种形式,来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成就感,从小让他们打下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篇6

评点,指在阅读课文时对文章的情节内容、语言文字、写作特点等进行分析品评,从而理清课文层次,明确课文主题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学习评点课文,可以从用词造句、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性格特征、故事波澜等方面进行,如对《曹刿论战》第一段情节内容进行评点,明确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2.教师示范。

3.学生分组、分任务进行课文评点,注旁批,然后互读互评。

4.教师范读课文,每读一段,学生就配读编写好的对课文的评点。

5.学生读课文,每读一段,老师也同样配读对课文的评点。

6.教师小结:

全文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战前、战中、战后三个阶段的有关情况。第1段写战前鲁国的政治准备;第2段记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第3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

二、评析课中文句

1.教师示范。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为例。

(1)评析句子的意思。

曹刿认为"当朝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够深谋远虑"。"远谋"指考虑问题全面周到,对作战而言指不仅能注意眼前的实情,而且能预见事态的发展及其后果,并有切实可行的计划。

(2)评析句子的作用。

此句的"远谋"为全文定了一个基调,文中的战前准备、战争过程、战后论述都是围绕"远谋"进行的。曹刿的"远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注重战前的准备,强调的是取信于民,充分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和战略思想;②战中采用了"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战术,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③战后通过他的论述,既交代了他指挥若定、判断正确的原因,又进一表表现了他的"远谋"。

2.学生活动。

齐读课文第2段,思考问题,找出重点句子进行评析。

三、评论人物形象

1.教师示范。

分析人物可从外貌、语言、行为、思想意识、性格特征等多方面谈,先一条一条地列出来,然后再归纳总结。如对曹刿的形象分析如下:

曹刿只是一介平民,但在国难当头他能忧国忧民,不顾个人荣誉与生命安危,挺身而出,毛遂自荐,向鲁庄公阐明政治上要取信于民的主张;又主动请缨,亲临沙场指挥作战,实施了军事上后发制人的措拖,最终帮助鲁庄公战胜了强敌,创造了我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2.学生活动。

评论鲁庄公是明君还是昏君。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他把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切应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在作战中能放手让曹刿正确指挥,还向曹刿询问战争如此进行的理由,说明他跟昏君还是有区别的。

四、评说课文朗读

这里说的"评说"即对课文朗读的品评,边读边评,看句子是否连贯,停顿是否恰当,语气、语调是否符合文意。

1.自由朗读课文。字音要读准,停顿要恰当,句子的层次要分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倒字。放慢速度,一边读,一边体会每句话的完整意思。

2.本文人物对话有鲜明的语气,有赞成和反对,有肯定和否定,有抒情和议论。完成课后"练习"一,体会句子的语气,举一反三,反复品读。

3.互相评读。两人一组,一人读,一人评,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讨论句子的停顿、语气、语调。

篇7

朗读体验,形成能力

学生经过朗读的模仿与学习,形成了一定的朗读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然后就要在实践中去锻炼,进入作品中去体验,不断寻找朗读的对象,不断体验感知,这样才能形成一种持久的能力。我们不难发现,课内朗读仅限于我们课本中的课文,虽然具有典型性,但它范围小、容量小,所以不能满足学生的朗读积累,需要在课外中寻找更多的朗读体验对象,如报纸、书籍、广播、电视等,通过大量采集不同的信息,才能丰富情感的体验,完成理解体验的过程。与作品同喜同乐、同伤同悲,这是学生真情的流露,是第一感觉,是自然而然的表现,是与生俱有的潜能,一旦遇到刺激、提醒,就会复活,所以体验就是一种不断给人以刺激的过程。这就需要一种情境,需要借助想象来完成,需要真情感染来完成。这样学生经过持久体验,就能形成一种情感潜能,积累一定的朗读能力。

朗读积累,丰富情感

朗读积累是学生在长时间的朗读学习中,经过体验,经过实践形成的朗读经验、技巧、水平的积淀。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积累一定的经验与水平,需要一个持久的过程,而形成后需要一个长久的巩固阶段。具体来说,朗读有以下几点好处:通过反复朗读,获得知识。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读书是积累知识的一种方法,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益处。朗读能获得较好的阅读能力,这是能力的积累,为大量阅读作品提供了基础。朗读能积累丰富的情感。这情感来自于不断实践,反复的朗读、品味,才能被作品打动,才能与文合一,与作者息息相通,才能深刻体会作品的内涵,内化吸收。

篇8

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就是运用清晰的普通话语音,有感情、有技巧地读书,把视觉形象﹙文字﹚变作听觉形象(语音),准确、鲜明、生动地再现书面语言所表达的感情,从而传情达意[1]。由此可见,朗读具有一定的难点及复杂性。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凭空想象学生会一蹴而就,不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教学指导,忽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诚然,中学阶段的朗读不必运用一定的表情、手势,也不必脱稿表演。但是,也不能搞“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式的念读。为什么一定要强调朗读教学呢?《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能帮助学生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进行全面感知。人在朗读时,从视觉扩大到听觉,从而增加了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语的含义和文章的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实际上朗读是对作品进行的再创造。通过朗读训练,学生的思想、意蕴既受到熏陶感染,又培养用语音描摹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学生可以从篇章中领会文章的主旨。师生应在课堂上朗读,尤其是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朗朗上口的作品,或朗读,或吟诵,或吟唱,或记背,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形成高雅气质。教师通过朗读可以检验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感情倾向和认识水平。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训练作为阅读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二、如何进行朗读教学

如何进行朗读教学呢?基本做法:首先,教师须练就过硬的朗读基本功,能经常在课堂上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笔者在每次教学现代诗歌《乡愁》时就首先进行朗读,不管学生是否熟悉老师、是否理解诗歌,他们总能报以热烈掌声,由此可见朗读的魅力。其次,经常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要告诉学生学会朗读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要经常练习,逐步提高,使学生树立明确的朗读意识,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再次,组织一些朗读情景课或其他竞赛活动,不断吸引学生参与,培养他们的朗读兴趣,从而努力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最后,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留心观察与欣赏专业播音员专业播音、影视作品的演员的口头表达及专业朗读作品等,让学生开阔眼界,受到熏陶,从而不断提高朗读水平。

三、如何指导学生朗读

1.指导学生细致地理解作品内容,体会情感,揣摩朗读的技巧。

朗读的基本目标,首先是需要理解所要朗读的作品,其次是寻求适当的表现方法,力求达到正确的思想感情和尽可能完美的语言技巧的统一,以声传情。

朗读时既然要用有声语言把作品的思想内容明晰地表现出来,就必须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深刻的理解和细致的分析。只有深刻领会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掌握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脉络,才能正确表达每一句、每一段乃至全篇的思想感情。因为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它,并获得与作者同样的感情和态度。这样,设计语言表达才有基础。

2.指导学生逐步掌握朗读语言技巧,必须做到准确、朴素、自然。

正确地理解作品是表情达意的基础,而恰当地运用声音的表现技巧是表情达意的条件。因为构成思想感情的语言因素是靠声音实现的。朗读者的声音表现技巧和真实的感情相配合才能以声传情。

准确是指发音正确,吐字清晰,分得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朴素是指不要脱离生活语言拿腔作调。

自然是指要用接近于生活中自然谈话的语言,要真切、自然,切忌表面化地、形式地套用停顿、重音、语速、升降等技巧。

句子语调的抑扬、语速的疾缓、语音的轻重、语句的顿歇是声音表现技巧的主要手段。

(1)语调是指整个句子的音高变化,这种变化是由说话人对他所说事物的态度决定的。

如“今天天气很好”就可读出不同的语调:

今天天气很好↗?(不太相信。语调升得快而高)

今天天气很好。(极端肯定。语调升得快而低)

今天天气很好!(天气之好出乎意外)

今天天气—很好。(沉吟)

今天天气很—好!(感叹)

语调有平直调、扬上调、曲折调、降抑调四种基本类型。

平直调,全句语势平直舒缓,音节拖长拉平,用来表示庄重、严肃等语气,常用于叙述、说明、判断的陈述句。

扬上调前低后高,整个句子的后半句明显升高,句末音节上昂,用来表示反问、设问、疑问、惊讶、鼓励、号召等类语气,常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

曲折调高低起伏,变化多端,用来表示嘲讽、反语、暗示、双关、怀疑等语气,常用于疑问句。

降抑调,由高到低,语势渐降,用来表示祈使句。

如朗读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第七段:“它没有婆娑的姿态……守卫家乡的哨兵?”由于句式和句子语气不同,朗读时,前四句采用直调,后面四个反问排比句则应用扬上调。如此就能够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朗读的停顿指的是朗读语流中声音的停顿。这是根据生理的需要与表达意义的需要而作的间歇、休止。对朗读者来说适当停顿,可以适当地换气,恰当地控制语速,更好地表达感情。

朗读的停顿通常分为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和结构停顿三种类型。

①语法停顿,是根据语句的语法结构所作的停顿。一般情况,标点符号是语法停顿的参考。除此,当一句话中的定、状语较长时,距中心语远的要停顿。例:“微风吹拂着她那/飘逸/秀美的长发。”

②逻辑停顿是指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强调特殊含义,而表现出词组、句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例:“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久而最短,/最易被人忽视/而又最易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③结构停顿是指表示文章的段落、层次的停顿。停顿的时间长短,段落大于句群,句群大于句子。

篇9

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已成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有时课堂上看似热闹的朗读却收效甚微,学生读得盲目,读得无味,读得“有口无心”。主要体现在:朗读训练没有找准“着眼点”、朗读情感未激发、缺乏必要的朗读技巧指导等问题。下面就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 、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首先要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吃透教材,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确定训练的朗读目标。那么,教师要先备读,在字里行间阅读,在空白处阅读,读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把握得透彻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朗读指导就更加自如了。

1.把好文本的“脉”。 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情感基调,如果我们教师能把握好课文的情感基调,这样也就基本把握了感情朗读的“金钥匙”。语文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都是不同的,如课文《山中访友》,作者运用诗一般的语言,充满了对大自然无限向往与热爱的情感,朗读的时候应该带着轻松、喜爱的心情,语调应轻快、活泼,读出与大自然的亲密无间;而《怀念母亲》一文则通过日记和散文的形式,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爱意和生身母亲无限愧疚的情感,朗读的时候应饱含深情、语速缓慢、语调低沉。语文教师要善于“披文入情”,把暗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披露出来,只有做到文本细读,才能更好地把握情感,在进行朗读指导的时候,才能做到运筹帷幄。

2.选好训练的“点”。“读”是一项被引领的创造,教师要细读文本,寻求朗读的最佳路径,因文而异,因情而异,因人而异。细观名师课堂,他们的过人之处也体现在能根据文路找到独特的角度,并形成自己的教路,从课文中抽出相关语句进行整合式的朗读指导和品读训练。我们在朗读指导过程中也应该讲求一个“精”字,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词句和段落进行精心指导,起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效果。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七月的天山》,在备课时,重点设计问题来进行优美词句的品读训练:文章写七月的天山,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把觉得作者写得最美的句子划下来,好好读读,想想你从哪些字词中体会到七月天山的美。学生通过理解、感悟之后,如果能读好这些描写雪山、雪水、溪流、原始森林、野花等景物的语句,课文的朗读也基本没问题了。

古人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胆、有效的取舍,避免了“一把抓”的广而不实,把精力和时间用在了点子上,目标更明确,品悟更充分,切实提高了学生品悟语言文字的能力,积累了语感,朗读训练也更有效。

二 感同身受酝酿情感

1、读书如见感同身受。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自古以来,阅读活动就十分强调“寻言以明象”,嘴巴读出来,就要迅速地在脑海里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想象画面可以随之进入或久远或当下、或现实或虚幻的世界里,触摸人物的情感脉搏,聆听到作者藏匿于文字之下的心灵声音。可以这么说,语感很大程度上就是指这种对语言画面情景的再造之力。教师引导学生由文字想象画面,可以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描述,更加亲近人物,体会个性,更有助于有感情地朗读。

正所谓“我口读我心”,当学生的脑海里有了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时,朗读在也变得“栩栩如生”了。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读书如见”,去想象、感受文本背后的画面,学生感同身受,唤醒了沉睡的情感,自然能入情入境地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作者隐藏于字里行间的令人回味的感情。

2、静思默想酝酿情感。孔夫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学生读书若是像小和尚念经那样——口到心不到,即使读上千遍,“其义”也不能“自见”。 “朗读”要与“静思默想”结合,才能显现其独特的美丽。在阅读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慢慢地读,静静地读,边读边思考,遇到重难点可以反复读、细细品,还可以停下来思考一番,待明白后,再读下去。学生只有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不同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学生在读中把一颗颗稚气、晶莹、澄明的心灵放飞于语言的天空里,从而产生或喜或悲,或怒或乐,或爱或恨,或敬或憎的情感体验,为进一步感情朗读奠定情感的基础。因此,学生只有思考得充分了,感受得深了朗读才会散发出灵动的气息。

篇10

朗读,并不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相反,早在几千年前它就已经出现在课堂上。翻阅老祖宗留下的至理名言和教学主张便可知道朗读是多么的重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的就是一个“读”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在不断地进行尝试和改变,其中包括朗读式阅读教学方法。在教育部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大纲中对朗读有着明显的强调,它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中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说明朗读在现代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朗读教学方法的概念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认识教材内容的直观感受,正如心理学所强调的“直观教学”一样,语文的直观就体现在语言上,教师对课文的范读,学生自己的朗读,师生共同的分析都构成了语文朗读式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所谓朗读,就是指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有感情地读,是将无声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一个过程,其中包含学生在对作品主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在创作的成分。65而朗读式教学方法也恰恰是建立在朗读的基础上。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往往会采用让学生先进行朗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然后进行讲解,挑字段进行分析,最后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分组或者单独式的朗读的教学模式。这种朗读训练可以调动学生身体多种器官,在朗读中找到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契合点,从而体验作品的审美意境,深层次地把握课本内容。

二、朗读式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上的运用方法

朗读式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法宝,也是老师的艰巨任务。在这一方法运用中,它的技巧是多样的,形式是多变的,因此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特殊矛盾特殊分析。首先,在朗读教学法的运用中,教师要注意培养班级朗读的良好习惯和风气,有了大环境的铺垫,学生才能更愿意地去进行朗读和体验。其次,在施教过程中,老师主要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说教者。朗读时,老师通常会根据课文的特点,题材来选择相应的朗读语调,朗读节奏,使学生掌握朗读要领,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在朗读时可以采用对比导读,理解导读,模仿跟读等等多种方法,旨在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真正内涵,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总结能力。最后,朗读的形式是多变的,有集体合读,个人朗读,配乐朗读和分角色朗读。对待感情细腻婉转的诗词,教师多采用配乐的方法,或者是吟唱,例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对待一些戏剧文字的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例如老舍的《茶馆》,的《雷雨》。总之在一系列的训练方式中,学生总能体验出语文的独特滋味。

三、朗读式阅读教学方法的重要影响

朗读式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身心结合的锻炼方式,而且朗读方法多样,技巧颇多,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在朗读教学中,不是盲目乏味地让学生“死读”,而是由老师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情感去诵读。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在不同程度地参加着活动。例如眼睛在看,耳朵在听,嘴巴在读,脑中在思考,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注意力被高度地集中着,多方面,多角度地感知课文,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朗读同时也是学生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只有多读,才能加深自己的感性认识最终发展到理性认识。因此说朗读式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初中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具有莫大的帮助。

四、朗读式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学习兴趣

语感,就是指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理解和表达能力。它只有通过长期的艰苦训练才能获得,如何训练?那就是朗读。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首要方法,是把握文章感情的基础。语感便是在学生坚持不懈的朗读下形成的,语感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在对我国古老的诗歌认识上,朗读和语感便起到很好的作用。例如《诗经》中的美丽诗词,也正是通过朗读的方式才将那温婉或者是凄凉的所感之情完整地体现出来。无论是“蒹葭苍苍,在水一方”的美好描写,还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低低,通过朗读,总能品出别的一番滋味。抑扬顿挫的语调,铿锵有力的节奏逐渐生成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快乐自由地学习,无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向健康的心态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朗读式教学可以提高初中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最难的部分就要数古诗词的鉴赏了,而古诗词的鉴赏也正是考验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体现。纵观初中教育的这一环节,学生们往往“谈诗色变”,诗歌真的很可怕吗?答案是否定的。诗歌作为我国古代优秀文化产物之一,它的节奏和韵律,它的意境和思想都被古今之人乐此不疲地探讨着,研究着。诗歌最初是靠音乐流传下来的,它被当成唱词,吟唱在大街小巷。所以,现代教育依然不能忽视诗歌的朗读的力量。引导学生通过朗诵把握诗歌的主题意境是老师的重大任务。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流露出作者对时间逝去的无限惋惜之情;一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道出诗人心里怀才不遇的悲愤和凄凉。诸如此类的感情抒发,学生在朗读时自然有自己的深刻见解,无形之中提高了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在朗诵时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这对中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具有极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蒋雅云.比较朗读教学法初探[J].语文学刊.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

篇11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抱住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从字词到段意到中心的肢解式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课堂教学中低效或不讲成效的现象大量存在,一般性教学中重复机械性的、强行填鸭式的现象随堂可见,公开课中表演型的、虚假的演戏愈演愈烈。二是对语文课改理解出现偏差。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接受了比较前沿的阅读教学信息,并将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如阅读感悟、探究性阅读、个性化阅读等等,但由于缺乏深入的实践研究,指导不够到位,不乏有流于形式的现象,看着热闹,却没有实效。教学中出现了过分夸大自主而导致课堂教学无序、过分夸大过程忽略结果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效、过分夸大学生作用轻视教师作用而导致教学不得法、过分夸大情感目标轻视知识技能目标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

二、高中语文走有效阅读教学的必然性

面对这些低效的课堂教学现状,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迫切希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教师需要在课题研究中提升理论和实践能力;基础薄弱的学生,也更需要有更为快捷有效地有效阅读方法指导。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在高中语文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新课标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分解为几个方面的能力目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分类更具语文学科的规范性,要求也更具体,指向也更明确。这给我们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切入点和新的实践操作平台。更重要的是,这些能力目标的达成都离不开一个核心的概念,就是阅读。阅读是贯穿提升语文素养整个过程的活动。而当下高耗低效的阅读教学显然与新课标的要求存在着明显的脱节。因此,寻找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是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必然的选择。

三、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含义

“阅读教学策略”是指运用语文教学的一定手段,遵循阅读的一定规律,教师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对阅读的要求意识,掌握和运用恰当的策略来完成阅读任务,从而形成监控策略运用的能力。如果说,阅读兴趣关注的是“想不想读”的问题、阅读方法关注的是“怎样读”的问题,那么,阅读策略关注的就是“为达到阅读目的、应当采取何种阅读方法、按怎样的步骤来读”的问题。它的理想状态是:学生拿到读物,能够自觉确定阅读目标、灵活调用阅读方法、有效监控维持阅读过程、最后能够对阅读效果作出客观评价;最终养成自觉运用策略进行有效阅读的习惯。“有效阅读教学策略”重点在于有效性的教学阅读策略研究。这个有效性,绝不同于阅读的功利性,这个有效性不仅是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还是阅读审美,以及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延伸。

四、我校对理论,实践,实行“五步”

第一步:初读,了解相关资料。包括作者、背景、注释、文体等。以知识识记、积累为重点,有社会、历史知识、文体知识 。

第二步:通读,梳理文章思路。内容方面,涉及对象(人物主次及关系)、事件、特征(对象的性格或品质)、主旨(对象特征所体现的普遍意义或作者写作的意图)。能力要求:准确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事件的概述能力(人物+行为+结果);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能力;由个别到一般、特殊到普遍的逻辑思维能力。形式方面,涉及段落、层次及关系。知识要求:懂得关键词、中心句;了解层次结构的几种关系(总分、并列、连贯、对照)。能力要求:准确把握关键词、中心句的能力;概括语意的能力;分析层次结构关系的能力。

第三步:解读,理解重要词句的意义或作用。有表层义、语境义及作用分析。知识要求:词语积累,语法知识。能力要求:能分析词语或句子对文章主旨、对象、特征、结构、表达效果等的作用。

第四步:赏读,鉴赏评价文章的内容与艺术手法。知识要求,识记常见写作手法的定义及其作用。能力要求,能判断文章内容的积极或消极意义,能指出文章的写作特点及其效果。

第五步:悟读,由文章生发见解和感想。包括感受、见解、模仿与创造。知识要求:社会与生活积累,阅读积累。能力要求:联想能力,创造能力,迁移能力,表达能力。

五步阅读法,清晰地呈现了阅读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的阅读流程,知识点和阅读的能力点分解到各个步骤,一目了然,阅读任务的指向性明确具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避免阅读的盲目性和低效性。

五、教师在课堂的作用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体验更有效,能力提升也更明显。整个阅读过程是学生的过程,根据五步阅读的不同层次,教师参与的程度和发挥的作用不同。初读,立足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搜索、整理和识记。通读主要给方法,然后放手学生去操练。解读、赏读,教师不仅要给方法,还需要有指导与点拨。悟读,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可以给以点评。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如同学开车一样,教师是教练,可以给方法,给方向,但不能越俎代庖。不亲自开车,永远学不会开车。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情感、审美的熏陶是心灵感受、体悟的内在过程,教师更无法替代。

参考文献:

[1] 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河南教育出版社,2004.

篇12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离不开“读”“写”“练”三字;这所谓“语文三字教学”方法,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利用“三字教学”应该采取相应的方法和重点,在小学语文教学教研多年工作中,我认为“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与学习的重中之重。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得熟则不待解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以看出“读”的重要性所在。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由此可见在语文的教学中阅读的重要性,老师能够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教学手段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可以极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

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最容易避开周围环境干扰,全身心投入在课文上,能身临其境,融入文章意境;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范读领读

感染学生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初入学的儿童自控能力差,注意力维持时间不长,老师的朗读形式如果单一的话容易使学生犯困和厌倦而失去兴趣。所以老师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有针对性的采用相应灵活的方法,比如说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老师范读、领读等,力求学生百读不厌,在朗读中体验读书的乐趣。

二、以读带说

一年级的学生,语言能力正处在发展初级阶段,他们所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够,不易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更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先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语句,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再教给他们按照回答问题的形式用文中的语句引导回答。这样学生回答问题表达得确切,说得流利,畅通,帮助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又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说的训练,做到朗读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以读带说,读说相得益彰。

三、多读少讲

一节课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自己读出汉字的读音,然后个别检查,看是否读得准确,对比较容易读错字正音。做到教师少讲,让学生多朗读读,以朗读为训练的主要形式,整堂课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读准每一个字音,做到“精准、流利”。

四、突出重点

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但是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突出关键词关键字,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的掌握,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理解。从而达到训练语感,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目标清晰

朗读不能一味的、盲目地读,要有意识地注重朗读训练语文的清晰目标,新课标提出:要加强学生朗读训练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要多读,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要体现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这样的朗读层次;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然而,在许多的课堂上,却少有琅琅的读书声,很少听见饱含感情的朗读,不少学生的朗读水平实在不敢恭维。

六、激发创造

篇13

一、朗读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首先,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让学生自由读,多读几遍,克服那种浮光掠影的现象,要求学生做到三读:一读准字音,二读得通顺,三读得流利。教师只作适当的背景介绍及个别词句点拨,增加学生多练的机会。

其次,在学生读流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表情达意的。这就要求教师彻底摒弃把课文搞得支离破碎的情节分析法,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切入口。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备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教材,指导学生朗读,从而深入到课文中去。比如老舍先生的《草原》一文,不仅向读者展现了草原的蓝天、绿地,还介绍了草原人的热情豁达。最后,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作者依依不舍的感情。文中的“总想高歌一曲,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地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教师不必细讲,只要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真正融入到课文反复朗读中,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先理解后读,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如《桂林山水》一文,可以一边展示漓江两岸的秀丽风光,一边动情范读,为学生解说画中风光,待学生的心思全被吸引到桂林山水的优美意境中时,教师说:“现在我们已经到了甲天下的漓江,乘着木筏欣赏桂林美景,有哪位朗诵家来为我们展示一下呢?”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气氛立刻活跃了。学生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展开朗读,效果非常好。再结合课文中描写漓江水和桂林山的句式反复朗读,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而且认识了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好处,从而培养了兴趣,喜欢读。在此基础上,教师加强指导,培养学生自觉朗读的习惯,最终达到熟读成诵。

二、朗读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塑造学生的爱美情操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趵突泉》《阿里山的雾》《观潮》《林海》等都描写了大自然的景物,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师可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再现画面,如:《林海》中的“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正像海边的浪花吗?”“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学生朗读这些语段,感受到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颜色、形状,好像亲眼看到了林海那起伏的波浪,真正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又如:《观潮》中“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绘声绘色地朗读,不仅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而且让他们感受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让其领略到自然美,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写作能力

教师要自觉掌握和运用朗读的技巧,要在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训练。为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为全体学生服务,可采用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朗读机会。同时,课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激发兴趣,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有效指导,提高学生读的技巧,合理练习,巩固学生读的实践,获得朗读的技能技巧,从而形成言语能力,锻炼语感。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绝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还包含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如在教学《我的战友》时,通过指导朗读,学生想象、体会熊熊烈火在身上燃烧的危急和痛苦。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我”对战友被火烧的极度痛苦、焦急的心情,而此时此刻为了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也不动,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了的意志是何等坚强,他严守纪律和献身精神让人钦佩。学生从中受到了关爱集体的深刻教育,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四、反复诵读有助于感悟诗歌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古人云:诗言志。写诗歌,就是为了表达一定的情感,那么陆游的《示儿》到底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教学时可以这样启发学生:“通过读诗歌,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知道陆游的《示儿》到底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现在就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诵读,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朗读,教师巡视指导)通过反复诵读,学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体会到了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有的说:“这首诗歌,说是诗歌,还不如说它是陆游的临终遗言。很多人临终时牵挂的不是自己的财产,就是自己的子女,更有甚者牵挂的是自己的衣冠板木、坟墓碑记。但是,伟大的、忧国忧民的诗人陆游呢?在他临终的时候,他所牵挂的是祖国,他所放心不下的是祖国,他感到悲痛的不是自己要离开人世,而是支离破碎的祖国何时才能统一。这一腔爱国热情在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导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