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道德意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网络道德意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网络道德意识

篇1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造、创新已成为当今时代最鲜明的主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创造的渗透不仅仅局限于现实生活空间,同样存在虚拟网络世界里。由于网络世界开放性、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道德主体在网络世界的创造活动受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越来越弱,创造性与道德的关系已成了“互联网+”时代要面临的现实难题。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及其社会学意义,揭示网络道德教育中的缺陷与不足。人作为道德主体在网络创造中的缺失,可能是造成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也是网络道德教育中的重大缺失。因此,探讨道德主体的网络道德意识水平与道德创造的关系对解决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互联网时代的道德创造

道德领域可能是近年来创造力研究最重要的领域,道德创造力关系到个人成长和社会福祉。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发现,高道德能带来高创造性。这也许意味着个体道德水平越高,社会道德氛围越好,个体或社会的创造性表现也越好。

从认知层面上看,道德创造是道德认知的最高层面,是指道德上的新追求,既包括道德规范的改进也包括道德规范的创新。从行为表现上看,道德创造力是道德领域的创造力,是做出或者发现新的有道德价值的产品(见解、方法和结果)的能力。从发展水平上看,道德创造的过程中道德主体以求善为最终目的,将整合并超越原有的道德观念或道德规范,新颖、独特地解决道德问题,是道德能力的高级表现形式,是道德主体性的集中表现。通过多角度对道德创造进行解读,可以发现要完成道德创造,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认知水平、求善的道德体验、创造性道德人格、创造性道德思维等心理特征。

互联网时代的道德创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主体的网络道德意识、情感和行为。由于道德主体在网络道德意识构建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要避免网络道德问题的发生,需要寻找一种针对提高道德主体认知、情感、意志能力的道德教育模式。

2 道德主体教育与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

传统的灌输式道德教育,教育对象被动地接受所被灌输的道德概念与行为规范,难以让教育对象产生共鸣,更谈不上内化为信仰。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人心,道德主体教育的思想越来越成为道德教育理念的主流,即“承认和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人成为具有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主体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体的模式”。网络道德主体性,即在网络道德领域中,人作为活动主体所具备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网络道德意识表现为个体在网络空间中觉察到事件涉及道德标准,或意识到网络活动存在道德标准的敏感性。而其构成的先决条件,是道德主体在网络空间中的道德选择,这些选择对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在内的道德意识构成。由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都是基于主体性作用下形成与发展的结构,如何提高和培养道德主体在这三方面的能力,是培养网络道德意识的P键。

3 培养网络道德意识的道德主体教育途径

培养网络道德意识的道德主体教育,要以提高道德主体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水平为目标,注重培养教育对象道德认知能力,学会理性的评估情绪,培养其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感,并实现道德自我的养成。

3.1 扭转歪曲的道德图示

根据Fiske和Taylor’s的社会认知理论,决策者对信息进行感知和编码,但是,由于传入的信息的某些方面较为突出,生动和具有易得性,因此能够接收到更多的注意。不难看出,处在何种网络环境中就容易构建出相应的道德图示。但是,在道德图示最终构建前存在一个先验条件,决策者对信息进行感知和编码,也就意味着在意识水平上,即道德主体在道德认知上的体验决定了道德图示的构建结果。

虚拟暴力和模拟生活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网络环境带来了截然不同体验后效,充分说明了网络环境对道德图示构建的重要作用。但是网络环境对道德图示的影响不是一成不变的。道德图示通过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过程,它可以在个体之间、个体与环境之间通过参照、模拟等交互性效应而逐渐形成。

道德问题的特性能够随着突出性和生动性而变化,由此增加了个体注意该道德问题的这些特性,并且将问题界定为道德问题的可能性。个体选择进入怎样的网络空间,在网络空间内辨别道德事件的刺激程度,很大程度上是由道德主体决定的。因此,从网络使用者的角度来说,要培养辨别道德事件的敏感性,提高道德认知水平。

3.2 形成理性的情绪评估

道德情绪和直觉就像狗尾巴一样驱动道德判断,道德情绪在意识水平下对道德行为的发生产生着影响。在认知和情绪双加工机制中,认识和情绪发生的先后顺序和决定作用至今未有定论,但不能否认的是,认知可以在意识水平上影响对情绪体验的判断。

道德情感是人类独具的一种高级社会性情感,是人的德行的外显,是社会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之本质力量和社会功能得以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是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和思想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情绪体验在道德层面上的作用,更多的要放置在事件背景中被考虑。从事件的目的和影响上做出理性的判断之后,才有利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道德主体在体验到情绪时,如果能结合道德事件的特征与结果进行理性的判断,对道德情绪进行评估,可以避免情绪在意识下水平引发道德问题的状况发生。

3.3 培养网络世界中的责任感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责任感被认为是道德意志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很多人认为,在互联网时代,现实世界中的概念与价值观不适用于网络空间,这个观点需要仔细评估的。个体在接入网络时代不可避免带有现实世界的固有认知,但在新的虚拟空间中也会发展出与虚拟世界相适应的新概念,不能一味排除现实世界概念的影响与意义。

在网络道德上的争论基本上落脚于要建立一个有规则的网络空间活动法则和靠个人自我控制,换句话说就是个人责任感。由于网络资源获取的便利性、网络信息的冗杂化、网络交流感觉经验的有限性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网络世界里的个人责任感容易弱化,甚至出现“旁观者效应”。网络世界对道德主体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有些甚至放弃了对高尚精神的追求,导致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价值主体的唯我化、价值评价的利己化。

对于道德主体来说,要注重强化现实世界的固有责任感认知,在和虚拟世界统合的基础上,杜绝“旁观者”心态的出现,通过培养高度的个体责任感,对于形成积极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

3.4 避免网络去个性化的发生

在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能将此内化为道德意志,关乎道德意识的最终形成,这个内化的驱动很大程度上受个性化发展的影响。网络中去个性化就是指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空间内,个体丧失其同一性和责任感的一种现象。在网络中去个性化状态下个体的行为责任意识会明显丧失,从而导致个体做出在现实社会中通常不会做出的事情。去个性化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身份的隐匿,第二个是责任的模糊化。

网络环境中的交流,可以勘察个体的自我意识强烈度。特别在论坛中,通过头像、签名等是否凸显个人身份的描述线索,对个体角色、意识可以进行和现实世界不同的重构。由于网络空间存在身份隐匿性和责任模糊化的特点,对于道德主体来说,在网络空间里要树立明确的身份意识,更要注重自我概念的固化,避免去个性化的发生。

4 结语

将道德主体教育引入网络道德领域之中,既有利于探索网络道德教育的新途径,进而发展培养和发展个体的道德创造能力;又有利于解决网络道德领域的现实问题,应对互联网时代网络道德面临的新挑战,也为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石明爽.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性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4.

[2]王辉,张景焕,刘桂荣等.道德创造力浅析[J].科技信息,2012,(4):95-95.

[3]刘昌,沈汪兵,罗劲.创造性与道德的正向关联: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证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04-115.

[4]吴俊,木子.道德认知辨析及其能力养成[J].道德与文明,2001,(5):46-49.

[5]Mike,W. Moral Creativity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Science and Engineeing Ethics,2006,(12):421-433.

[6]徐燕.道德创造能力及其培养[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6.

[7]Segovia K Y,Bailenson J N,Monin B.Morality in tele-immersive environments[C]//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mersive Telecommunications. ICST (Institute for Computer Sciences, Social-Informat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2009: 17.

[8]Mark S,Mark C.Virtual team building: Employing Immersive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to facilitate team trust and identity[Z].2012.

[9]Haidt J. The emotional dog and its rational tail:a social intuitionist approach to moral judgment[J].Psychological review,2001,108(4):814.

[10]王x芳.从道德情感走向道德自由[J].伦理学研究,2010,(6):121-124.

[11]周详,杨治良,郝雁丽.理性学习的局限:道德情绪理论对道德养成的启示[J].道德与文明,2007,(3):57-60.

[12]Willard N.Moral Development in the Information Age[Z].1997:9.

[13]Tavani H T,Grodzinsky F S.Cyberstalking, personal privacy,and moral responsibility[J].Eth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2,4(2):123-132.

篇2

1、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

一直以来,人们对网络、对大学生上网的态度否定多于肯定,指责的声音多于引导的声音,造成了网络道德教育的不良现状。如何将网络道德教育融人当前高校课程体系,如何及时干预制止井消除网络道德危机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甚至是恶劣后果,如何确立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创新网络社会道德教育途径已刻不容缓。而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更是让人堪忧。

高校教师与管理者对此缺乏重视。网络社会的到来,使思想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大学生欢呼雀跃。同时大学生们在网络社会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对大学生这个庞大的网络使用群体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以应对网络社会给道德带来的诸多变化,应当引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但当前许多教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很模糊,有些专业课教师更是认为网络道德只是德育教师的职责。

道德教育观念跟不上网络发展速度。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价值的引导,在于帮助学生自主构建道德价值体系,形成完美的人格。面对网络的挑战,高校教育应当从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重新设计德育内容,彻底更新道德教育观念,以适应全新的、变化中的教育环境。总是停留在没有针对性的搞几次网络知识与道德讲座,安排辅导员找个别人谈心这样的老路上,要想取得良好的网络道德教育效果也绝非易事。

部分教育者对网络道德内涵把握不准。网络为新道德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广大的教育者并没有充分地认识网络道德呈现的新特点。由于道德的历史性的特点,所以网络道德既不能与传统道德彻底决裂,它应当包含着对传统道德中的优秀部分的充分肯定和继承,又要直面和顺应社会变迁中对道德观念的不断“吐故纳新”的现实。这就要求网络道德教育既要体现历史的内在逻辑联系,又要强调现实性和历史性的和谐统一。

2、网络道德教育中高校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针对目前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一一教师,又是如何认识的呢?在具体实施中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网络道德教育内容不只是德育的范畴。很多教师有意无意忽视了在自己课堂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由于他们认为网络道德教育只是德育教师的内容。其实高校的德育工作只是网络道德教育中一个小部分而已,这是因为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很宽泛。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互联网与德育工作、网络建设与网络管理、互联网与校园文化、网络立法与网络安全等方面。将德育工作渗透到网络中、运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要开展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加强网络内容的建设,将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上网,运用网络这个载体拓展德育工作;另一方面,建立起由德育处为中心,由网管、团委、班主任、计算机教师、政治教师协调配合的网络德育教育体系,对学生进行信息辨别教育、自我防范教育、信息伦理、道德、法制的教育,通过向学生推荐有益的内容和开展丰富的活动,建立学生积极向上的网络观。

第二,网络道德教育的对象不只是针对部分学生。长期以来网络道德教育的对象大都被界定在青少年群体,但是也不能忽视网络对共他使用人群以及其他使用人群对青少年的影响。儿童和成年人也是这个群体的一部分,特别是成人。因此,生活在网络社会的每个人都是网络道德教育的对象。

第三,网络道德教育的效果不只是着眼当下。目前网络道德教育已经滞后于网络机能教育,这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在网络日渐深人大学生生活时,作为高校的主要教育者——教师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现今对网络道德的教育已经在各个教育环节开展,这是我们正在做的工作。但网络道德教育不可能立刻有明显的效果,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作为高校的教育者不能仅仅看到眼下有所成效,从而放松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我们应着眼未来,把这项工作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3、高校教师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应发挥的作用

首先要纠正认识,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高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网络社会”的急速发展,改变了传统道德基础,价值取向已经成为道德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如果还用封闭的、单一的传统的价值观念去衡量开放的、多元化社会中个体的道德行为显然行不通,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意识,把握方向,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和民族品质,坚定我们的理想和信念。

其次要以身作则,创设正向网络道德的榜样。高校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网络的使用率也非常高。因此,作为大学生的直接指导者,自身应以身作则,为学生创设正向的网络道德榜样。学生可以从老师身上学到网络道德的规范,从而转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

篇3

网络道德:在Internet上,一些协会或行业组织为了网络正常运作而制订的网络规范,这些规范考虑了在网络上的一般道德要求,人们可以从不同的网络规范中抽取相同的、普遍的东西,最终上升为人类普遍应当遵循的规范和准则—网络道德。

自律意识:指在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使之符合社会行为规范。

二、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主要研究方法

实践研究法。根据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从两个层面上开展研究:第一层面,邀请学校、专家对崇明中学如何在高中信息科技课中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方法进行论证;第二层面,在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做到研究与实践双管齐下,并请专家同行指教,找到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方法,找到切实可行的途径,帮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同时学会自我管理。

调查研究法。作为实践研究法的辅助方法,崇明中学从2002年10月开始历时一个月,利用网络道德测试方式对高一年级50名学生的网络道德品质进行调查研究。

个案研究法。通过学生上网情况分析,结合个别学生经常上网吧的现象,有重点的找学生及家长进行交流,探寻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引导其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养成健康的网络道德。

(二)主要研究内容

1.高中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调查

在历时一个月的网络道德测试阶段,学校对高一年级111名学生运用网络的目的、上网的场所和时间段、网上交流的对象以及对目前网络中部分不良现象所持态度等因素进行网络道德品质的调查研究,并对平时喜欢上网聊天、打游戏的部分学生家长及城桥镇相关社会人员进行访谈与调查,然后又用一个月的时间抽取高一年级50名学生进行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测试。

2.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的建立与培养

2002年10月,学校建立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并通过信息科技课向高一年级学生进行宣传并付诸实施:

善于网上学习,浏览健康信息。

诚实友好交流,坦诚对待他人。

增强自护意识,慎重约会网友。

维护网络安全,遵守网络秩序。

有益身心健康,正视虚拟时空。

首先,组织学生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在信息科技课上开展“虚拟世界的现实思考”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和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培养网络道德意识,让学生自己制订班级网络道德自律守则并加入班级公约。

其次,通过班委、团支部力量,建立“班级自我教育委员会”,其成员为: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自律委员、小组长、学生代表。班级自我教育委员会的“权力”组织是全体学生大会,行使制订班级网络道德教育计划、制度(班级网络道德自律守则,并加入到班级公约中)等职能。它的职责是:督促全体同学遵守班级公约,督促值日班长做好工作,组织每月一次的民主生活会。

从2002年12月到2004年5月,学校借助德育部门的力量,开展“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辩论赛,通过论辩,选手们得出了上网有两个方面的弊端:

第一, 沉溺于网吧的学生上课时精神恍惚,身在教室心在“网”,中午与傍晚放学后会迫不及待地奔向网吧,课余时间都耗费在网吧里,它成了影响中学生学习发展的主要原因。

第二,高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正处在转型期,经网络中形形的不良诱惑,容易造成人格的扭曲,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辩论赛提高了中学生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参赛的选手和学生观众纷纷表示要远离“黑网吧”,远离“电子鸦片”。

学校还依靠信息教研组的力量,开设校园网网络道德教育专栏,进行网络道德案例的分析,如:孩子为何上网成瘾?QQ的背后……从一系列的案例中不难发现,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黄毒侵害、上网成瘾、陷入虚幻。网络还使一部分学生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中的人格表现完全不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是好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却可能正扮演着“光明破坏者”的角色。

为此,学校从技术层面普及学生网络知识,从社会道德、法律层面教育学生正确看待网络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学生吸收优秀文化、自觉抵制网络中不文明不健康的信息,把握好网络这把,,双刃剑”。 三、研究成果

(一)学生网络道德品质的调查与分析

笔者曾经对111名高一学生开展网络道德品质的调查,主要调查以下几个方面:运用网络的目的、上网的场所与时间段、网上交流的对象、如何看待网友、是否侵犯或攻击过其他电脑或网站、对目前网络中部分不良现象所持的态度等。

调查内容显示:从上网的目的来看,47.7%的学生上网是为了查找资料、26.1%的学生上网是为了聊天等,26.2%的学生是为了和朋友联系:从上网的场所看,54.1%在家上网,17.1%在网吧上网,13.5%在同学家上网,15.3%在亲戚办公室上网;从交流的对象看,53.3%是和同学或认识的朋友交流,27.1%是与素未谋面的网友交流,19.6%选择为其他;对所交网友态度看,9.9%的学生认为不是真的朋友,25.2%的学生认为和现实朋友一样,64.9%的学生认为只是随便聊聊;针对是否侵犯或攻击过其他电脑或网站,0.9%持肯定态度,1.8%表示经常,9%的表示偶尔,88.2%的学生从来没有;对目前网络中部分不良现象所持态度(如在语音聊天室骂人等现象),60.4%的学生表示非常反感,11.7%的学生表示没什么而且很好玩,11.7%的学生表示别人骂所以我也骂,16.2%的学生持其他观点。

综上调查情况分析:不良网络道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1)欺骗恐吓行为。(2)访问“不宜”网站。(3)使用不文明语言进行网上交流。(4)摹仿“黑客”行为。

造成高中学生形成不良网络道德的主观原因:一是高中学生双重人格的冲突,二是网络言行随意放纵,三是网络价值观念模糊。造成高中学生形成不良网络道德的客观原因:一是繁重的学业负担,二是缺乏现实的网络道德教育者,三是面向青少年的网络内容甚少。

(二)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措施

首先建立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即“善于网上学习,浏览健康信息、;诚实友好交流,坦诚对待他人:增强自护意识,约会网友慎重;维护网络安全,遵守网络秩序;有益身心健康,正视虚拟时空。”

其次采取网络道德教育措施:

1.利用班会、论坛(网络与道德、网络语言的纯洁性等专题)、午会课(网络道德教育宣教片)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制订网络道德自律守则并加入到班级公约中。

2.通过学生会、团委建立自我教育机制,由各年级学生分会主席、自律部学生及干事组成,工作方法是同违纪学生谈话,进行思想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围绕违纪事件对违纪学生的思想,认识态度进行较深入的了解,给予相应的教育,并有专人负责记录,由违纪学生确认,提出改进建议,定期与违纪学生保持联系,掌握其思想动态及表现,鼓励其抛开违纪包袱,确立今后行动的方向。

篇4

互联网天生与政治有着密切关系。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是苏美两极冷战的产物。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政治角色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更加引人注目。政府、企业、个人等不同行为主体的加入和万维网的产生使得网络与现实世界的融合日渐加深,网络社会的崛起使得政府迫切需要在网络空间寻找自己的定位,以国家为代表的政治行为主体开始寻找治理互联网潜在影响的规则。中国于1994年全面接入国际互联网,互联网建设基本上与世界保持同步。在互联网这个崭新的再造空间里,政治主体之间新的关系模式有待形成,规则有待确立。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之间的关系必须在新的语境下重新审视。

一、网络问政:互联网中的政治参与

没有人会否认互联网给传统的政治理念和组织模式带来的颠覆性影响。首先,“问政”之“问”的含义在互联网语境下得到扩充。在互联网语境之下,“问政”至少有两个层面,一是政府向民间问事、问情、问策,二是公民或组织向政府问政、问责,提供意见建议、表达诉求。政府和公民或其他社会组织作为传播关系中的两极,都有可能作为“问”的发出者,都有可能处于“被问”的位置。与传统的大众媒介由专业组织主导的单向传播模式相比,网络平台融合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的政治对话结构,加强了政治对话的主体多元化和流动性。网络问政所关涉的议题、规模和和影响明显表现出去中心化和多元化的特点,这意味着传统政治权威的控制力正在弱化。

互联网不止是技术平台,它本身就是当代政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的种种特性必然嵌入到政治环境之中,影响甚至控制人们对政治活动的认知和态度。从互联网瞬间传播的特性来看,互联网改变了人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感知习惯,加剧了地球村深度卷入的境况。这导致舆论环境更加敏感、多变,某一时一地的政治行为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波及到遥远地方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传播的低门槛和超文本、超链接功能给社会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提供了更多的再现机会;另一方面,互联网也参与了政治传播复杂性的生产,网络的开放性和多元主体,给各种复杂元素带来了更多相互作用和建立联系的机会。互联网中主体之间的排他往、匿名环境下责任感的减弱、男性主导的网络文化和话语方式的缺陷等现实性问题,使得互联网是否能作为政治慎议工具,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展开平等对话受到了质疑。种种迹象表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和异质性让政治认同的寻求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然而,网络之于民主的建设性在于其为广泛的政治参与带来的可能性,包容和共识的可能性同样是互联网政治哲学的应有之义。按照本・巴伯的说法,技术与参与式民主之间能否找到恰当的融合方法“并不取决于科技本身,而是取决于政治意愿,因为科技在很多方面依然是肯定民主的。”也就是说,互联网技术并不必然导致政治上的分裂或共识,互联网时代中政治认同的抵达,是在政治意愿的表达过程中实现的,即在参与中实现。

二、从政治参与到政治认同:网络问政的价值诉求

网络问政实质就是在政府与社会成员、社会组织等利益主体之间,围绕着利益分配、政策决策、权力监督等借助互联网展开的对话、协商,是公民政治参与在网络时代的一种实践形式。从各地民声论坛的兴起到从中央到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门户网站的建立,再到web2.0时代政务微博的兴盛,网络问政的专门平台形成了一个以信息公开为核心的网状体系。问政从零星的、偶发的行为向着制度化、日常化的方向推进。平台创新带来的是政府与公民之间关系的更新,问政平台发展背后折射出政府执政思想的转变。起初,网络被用作一种收集信息的渠道和政府公文的电子版展示平台,“问政”被看作政府“放下身段倾听网民的声音”,知民声、晓民生、问计于民。政府的身份是管理者、决策者,民众是被管理者,是决策结果的承受者。接着,以2007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制度基础,推动了政务的阳光化、透明化,这样的制度安排意味着社会对政府行为的监督从偶发的、个案的监督深入到政府日常运转层面的常态化监督。进入web2.0时代,互联网交互特性进一步凸显,从技术上助推网络问政向着参与公共决策的层面继续深入,积极的公民参与引入到政策决策过程中,出现了服务型政府的萌芽。行政主体对待网络问政的态度混合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多种执政思想。在网络问政的另一端,社会个体或组织对政治的参与也沿着同样的逻辑继续发展,社会成员经历着从向管理者申诉自身利益以期关注和回应,或者以模糊的、不确定的舆论形态发挥作用,到作为权利主体的公民身份的觉醒和政治参与权的实践的转型过程。

网络问政将政府和公民同样置于积极的政治交往关系之中,这种积极的政治交往关系对于社会转型时期各方利益的协调和分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按照“理性人”、“经济人”的假设,政治共同体所能提供的利益的满足是社会成员对政治认同的逻辑起点,政治认同最根本的是利益认同。在利益认同的基础上才会发展出对制度的认同和价值的认同。网络问政从兴起、扩大到常规化是对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的表达进行从无序到有序的吸纳整合过程。问政是形式和手段,问政真正目的是实现社会公平有效的运转,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和改革成果。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赢得政治认同,取决于制度容纳利益冲突、回应利益诉求的有效性。因此,网络问政规则和程序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社会成员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对执政者的信任感。

另一方面,积极的政治认同不仅产生于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还产生于政治参与行为本身。民主参与范围的扩大,能够促进人类的发展强化政治效率感,弱化人们对于权力中心的疏离感,培养对于集体问题的关注,并有助于形成一种积极的、具有知识并能够对政府事务有更敏锐兴趣的公民。互联网平台的公开性和交互性给社会成员带来的是政治参与的共同经验的见证与分享,这种参与加强了政治共同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参与、认同和健康的社会运转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动态过程,认同来自于参与,参与和认同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三、互联网作为制度创新的动力

扩大的政治参与是当下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协调各方利益、维护政治认同的有效途径,然而参与的扩大要求一种更开放的制度体系。当前公民参与面临许多限制因素和现实困境,有研究者认为来自制度和政府方面的障碍包括:公民参与畅通的合法参与途径的缺乏,政府暗箱行政的影响,自上而下的权威决策惯性,行政主体自谋利益,以及决策结果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性等。这些因素不仅阻碍了公民参与,同时使得整个社会对行政主体产生严重的信任危机。尤其进入到互联网时代,行政主体频频遭遇舆论危机,这一方面反映了转型社会中现实存在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另一方面与传统行政理念和行政模式不足以应对网络社会的复杂多变有关。因此,互联网成为倒逼改革的现实环境的一部分,从而推动行政模式的转型和创新,以满足公民政治参与的需求。互联网激发政治参与热情和互联网自身的规则与特性共同促进了网络问政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纵观中国互联网政治化进程,网络问政的发展经历了对互联网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对互联网的应用从用于了解民情、去塞求通的内容平台发展为积极组织公民协商参与的关系平台。互联网内部的生态环境处于不断变动的过程中。从以门户网站为代表的web1.0发展到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web2.0时代,网络信息传播的基本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相伴随的是网络问政形式和内容的不断丰富。依据其频次和渠道大致可将网络问政归纳为以下4种类型:节日型问政、事件型问政、制度化问政和生活化问政。节日型问政指在一年中某一确定的时间段内,在网上集中开展的政府向社会问政,例如每年全国和地方举行的两会召开期间专门开通的人大代表博客或者门户网站专题开通的问政栏目等。事件型问政则通常是由突发的新闻事件、舆论焦点引发的民间向政府问政、问责,这一问政类型在目前社会矛盾突出、利益冲突频发的情况下占有很大比例。制度化问政,即以政府信息公开和积极的“问政一回应”互动为支点,建立和运行专业化、规范化的网络问政渠道;网络问政生活化是指公职人员以职务身份开通个人的博客、微博,在日常生活中与公民保持一种社会化、生活化的交流和互动。如果说第一阶段对互联网的认识尚停留在传播活动中的一种新的媒介渠道,那到了第二阶段则已然深入到作为一种全新的关系网络的“网络社会”的本质之中了。

篇5

洛杉矶都市圈面积为1.25万平方公里,近似看作100公里见方的范围(实际上是若干狭长带状),这大约是汽车交通所能蔓延的最大范围。

美西海岸大城市群,就是由加州南侧的洛杉矶都市区和北侧的旧金山湾区都市区组成,但它们之间的距离足有600多公里,开车足足要6个小时,往返坐飞机比较便捷。其实,两者联系并不太密切,两者之间的地区也没有被带动发展起来。

日本在地铁与城际铁路为主的轨道交通下的都市圈规模:

东京都市圈,面积约1.34万平方公里,大约是以市中心为圆心画一个半径60公里见方的圆形,这大约是地铁与城际铁路支撑下的最大范围。

在高铁的联系下,东京都市圈与名古屋都市圈(静冈、名古屋)和大阪都市圈(京都、大阪、神户)共同构成了狭长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这些都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都市圈,非常了不起。

然而,中国的画风却不是这样的……

虽然以单核为中心的都市圈蔓延还在继续,但是,中国正在同时“自上而下”地搭建一个完整的城市网络框架――

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驰骋超过300万平方公里、超级巨大的城市网络。

从另一个侧面可以佐证城市网络正在形成。

2017年,由住建部、发改委等19个部委联合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提出了“国家中心城市”这一概念。国家中心城市是指位于城镇体系最高位置,且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的城市。

除了北上广深,天津、重庆、沈阳、南京、武汉、成都、西安、杭州、青岛、郑州、厦门也位列其中,一共15座中心城市。

这个提法其实有些奇怪:既然已经在国家战略上强调了“城市群”的概念,后续也应该继续按照城市群来布置政策才对。

如果要示意城市间的高低次序,那么已有的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等行政级别也已经足够。

为什么要从城市群的“面”倒退一步,去强调单个城市的“点”呢?

答案是,唯有将“中心城市”放在全国城市构成的网络当中,它们的“引领、辐射、集散功能”才会凸显出来。

在高铁的作用下,前面说到的城市群之间的虚线联系,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关联,构成了全国性的城市网络。这些中心城市的枢纽作用,就像地铁的多线换乘站一样凸显出来。

同时,中国的城市网络是向下兼容的,各地的地铁、城际铁路也可以衔接到这个网络上来,并不影响城市群内部交通的建设。

高速公路建设以珠三角为代表,按照10公里间距的密度在铺。

当地乡镇人民都过起了周末开车游遍广深港澳的有车族生活,向美国西海岸看齐。

城际铁路建设以京津冀为代表,仅去年批复的《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总里程就接近1100公里。其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京津石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一小时通勤圈。

地铁建设以长三角为代表,各地同时都在建设。至2017年初,全国通车里程达3700多公里,已批复未建成的则是其两倍之多。长三角一小时通勤已经基本建成。

篇6

其次是互联网自身的原因。网络的日益普及和飞速发展,使社会逐渐分裂为两种不同的人类生存空间―――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网络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现实空间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方式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与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容易规范,能够控制。而网络空间,由于不受任何组织机构的控制,网络运行的“数字化”、“虚拟化”特点,使得人们的交往以字符为中介,可以“相逢对面却不相识”,因而非常自由,难以控制,人们之间不仅直接接触减少,而且在自身不能有效节制的情况下可以做出许多现实中不敢做或者不可能做的事情,在现实中不敢显露的,如偷窥探隐欲、凶残好斗、喜恶作剧等不良嗜好表露在无人监督的网络里。给居心不良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作案场所”,因此产生了大量有悖于网络道德的案件,表现出与现实社会生活中伦理道德规范不相符合的状况。

再次是学校教育的误区。在面对网络给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的诸多问题时,学校对学生上网不是进行科学引导,相当一部分教师以“上网荒废学业,容易使人学坏”为由强制阻止学生“上网”,反而激发了他们的逆反心理,为德育工作设置了人为障碍,从而将部分少年推向了德育教育的深渊。

二、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策略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给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而中学生作为网络日益壮大的使用群体,因其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使得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日益增大,且负面影响日渐突出,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领域、新的阵地、新的课题。现我从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出发,就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策略谈谈看法。

(一)加强家庭教育,发挥家庭教育的育人功能。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它承担着道德示范和道德启蒙教育的重任。父母的道德人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素质。身教重于言教,是搞好家庭教育的关键,家长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注意学习,对自己的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家庭氛围,同时夫妻间相互关爱,家庭和谐无疑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反之,有可能成为对孩子的污染源。因此,家长不要把孩子作为实现自己理想的人,反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这不利于孩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二)注重学校德育教育,发展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学校德育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而校园文化则是学校德育环境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学校要将德育教育纳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利用学校的校训、校歌、校徽、校牌、校旗、校服所体现的学校特色、主题班会和报告会中先进人物事迹对师生的教育和激励。利用校本教材,让学生知道日常生活、学习中应该遵守的条例、注意的问题,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作用,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提高自律水平。同时学校应改变原有单一的教育模式,利用校园网实现师生互动,加强网络心理辅导,把传统教学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校园网应开通网络图书馆,让学生在课外多读一些有益的书刊,促进其道德和智力的全面发展。

(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进行社会教育。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条件,也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之一。因此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应协调好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共同构筑青少年网络犯罪防治体系,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对网上不健康的内容及时进行处理,通过审查、监控、自查等方式规范社会网络环境,将不允许青少年进入营业性网吧制度化、法律化。真正做到保证学生能白天正常上课,晚上能按时休息。对逃课上网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社会教育,形成全社会严管的社会氛围。

篇7

能够听见你呼吸

这一刻

只想和你在一起

有种感觉在心底

能不能让时间停在

这样的画面里

我的世界因为有你

变得不再孤单 不再黯淡

总是怕爱突然来临

想靠近却又太小心

要在多勇敢一点 别等爱失去

散落在时空的记忆

所有的美好都将留在心底

这一次不会 再忘记

怀念起

那时和你相遇

那种感觉很神奇

好像是

经过了几个世纪

只为能够遇见你

能不能让时间停在

这样的画面里

我的世界因为有你

变得不再孤单 不再黯淡

总是怕爱突然来临

想靠近却又太小心

要在多勇敢一点 别等爱失去

散落在时空的记忆

所有的美好都将留在心底

这一次不会 再忘记

oh

好多话藏在心上

来不及都对你讲

答应我告别时不要悲伤

爱就这样突然来临

想靠近却又太小心

要在多勇敢一点 别等爱失去

散落在时空的记忆

所有的美好都将留在心底

这一次不会 再忘记

篇8

一、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凸显

如今提起电脑黑客,大多数青少年持有一种不辨是非的崇拜心理。2006年的“熊猫烧香”病毒肆虐网络,令几百万电脑用户深恶痛绝,其制作者李某最终被公安机关逮捕。“熊猫烧香”事件再一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计算机网络的顺畅流通需要一定的网络秩序。就目前来讲,青少年网络道德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网络人格缺失问题。“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这句话曾流行一时,它形象地说明了互联网的“隐蔽性”。由于目前还无法对网民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管,借助网络传播的腐朽信息,因其内容广泛、刺激性强,对缺乏分析辨别能力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多重陷阱。“网上聊天”对青少年具有特殊的吸引力,许多人为了寻找精神寄托和刺激,故意隐去各种真实的背景资料,在网络中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地尽情“发泄”,一旦过度放纵,就会丧失最起码的责任感,置道德规范和法律于不顾。

二是网络犯罪问题。有些青少年以“黑客”身份,恶意制造计算机病毒,修改电脑程序,传播黄色图片,散布一些偏激言论和暴力信息,盗用他人密码,偷看他人信件,暴露他人隐私,甚至实施性质更为恶劣的网络犯罪,比如之前的“网银大盗”、“熊猫烧香”等,都已经触犯了法律。

二、家庭网络道德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过分倚重学校教育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一直是教育的主要方式,而社会和家庭仅仅是作为教育的辅助力量。但正是由于对学校教育的过分倚重,其整齐划一的道德教育模式非但无法因材施教,反而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个性。而网络的特点正是自由、无拘束,充分尊重个性,为个体提供展示自我(无论是“本我”或“超我”)的平台,这使得青少年们对网络趋之若鹜。本来社会担负着重要的教育功能,但不可否认的现实是,商业经济的大行其道对道德教育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普遍看重的是孩子的智力教育,至于其他的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都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又怎么去要求家长呢?因此,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的不足造成了家长们对子女网络道德教育的疏忽,从而使青少年在网络里没有方向,缺乏正确的引导,在网络世界中自然如脱缪野马。

(二)家庭教育中父母威信的缺失

父母的威信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相互关系。建立这种关系的基础,是父母对子女的尊重与子女对父母的爱戴。它排斥了训斥与听命、支配与服从的专制式的威信,也排斥了父母为了提高地位而人为制造的权威。日常生活中,父母的关怀与帮助,对青少年人格的尊重和信赖,能引发孩子内心深处的真诚感激,从而使得父母对子女提出的合理要求能被子女积极、自觉地接受,并在实际行动中努力按照父母的要求做事。日久天长,父母与孩子之间就会形成自觉并且是亲密的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建立在威望基础上的巨大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力量。在家庭教育中,最让教育者难堪的就是被教育者的逆反情绪,只有建立了正确的威信,家庭网络道德教育才能更好地进行。马卡连柯认为,父母的威信至少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其一,威信如同校风、学风一样,是一种无形的精神上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难以量化的,但在家庭生活中,在父母与孩子的共同生活和活动中,威信又是无处不有、无所不在的。父母对孩子所说的每一句话,所给与的每一条指令,甚至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威信无不隐约渗透其中。其二,从父母角度看,威信是一种威望和信誉;从孩子角度看,威信是一种尊重和信从。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尊重和热爱成为一座架设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桥梁。马卡连柯进一步指出:“威信在家庭里是必需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在子女心目中拥有一定的威信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父母在子女面前毫无威望和信誉,子女对父母没有适当的尊敬、信任和听从,那么,合理的网络道德教育就无法得到保证,就不能提高教育的效果。可见,威信是父母对子女有效地进行教育和子女自觉地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马卡连柯指出,每一个家庭的父母都可以建立起威信,但不是每一个作为教育者的家长都可以建立起教育的威信。教育的威信是正确的威信,它具有良好的基础,其产生依赖于正确的教育方法。有些父母在错误的基础上,运用不正确的方法去建立人为的威信,这是虚假的、错误的“威信”,在现实中,许多家长只凭主观判断来树立自己的威信,不但收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三)亲子间文化冲突致使网络道德教育困难重重

第一,一元化文化与多元化文化间的冲突。在当今网络发达的时代,文化的广泛交流与渗透使得现实社会环境中文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已成事实。而亲代成长于社会相对封闭、稳定的环境,承继了社会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而子代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总是表现得积极主动、敏感而迅速,他们往往以来者不拒、博采众家的姿态在现代社会文化中定位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正如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认为,进入网络时代,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新的价值观念,例如健康价值观、时间价值观、知识成长价值观、情绪价值观、财富价值观等。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年老一代和年轻一代都在经历着这一转变。相对而言,亲代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倾向于一元化文化,对于变化和发展的接受有很大的J隋性,而子代成长于社会日益开放、瞬息变化的转型时期和网络时代,他们能够迅速地接触、认同网络时代新产生的知识与价值,也就更易于接纳有别于传统文化的多元文化。这种多元文化中包含的知识和价值观念与亲代习惯的知识和价值发生碰撞时,亲子间的文化观念上的差异和冲突导致了道德教育的矛盾和困难。

第二,教育观念和相处方式的冲突。在传统文化氛围相对浓厚的社会中成长的家长,他们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对子女进行强行移植,更有甚者对子女进行体罚。这些都是专断管理的表现。这类家长往往采取“权威、灌输型、命令式、单向要求型”的教育方式,试图决定子女的思想和行为。而在网络时代,子代的观念更新、知识获取、眼界开阔程度大大超过亲代,他们形成了自己无定式、无偏见的道德评价体系,因而更不能忍受父母权威专断的管理,两者的文化冲突更加激烈,使得网络道德教育困难重重。

三、家庭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

(一)家长应该为青少年多创造社会交往情景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青少年的品德发展应该特别重视同伴、社会情景的作用,在共同的生活中,儿童逐步认识并且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过程,也就是他们品德的发展过程。皮亚杰认为,要使儿童从自我中心中解放出来,最重要的途径是与同伴发生相互作用。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儿童才会把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相比较,才会认识到同伴的行为也许会被别人以不同的方式所理解,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正是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他们开始相互尊重、共同协作、发展了公正感叫;科尔伯格也认为儿童仅仅接受他人的劝告或者作为一个没有相互交流作答的一员,是绝对不会引起道德发展的。伯格同样也认为,只有创造出真诚相处、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人际关系,才能使人格得到完满的发展并达到自我实现。由以上分析可知,青少年发展应该处在一个真实、复杂的社会关系当中,而网络却使人际关系枯燥、生硬与被动。正是情景的失真,使得沉溺其中的青少年得不到健康的发展,造成一系列的网络道德问题。家长应该在孩子空闲时为其安排或陪同孩子参与到复杂的社会情景中去,这样才能够使青少年用更积极、健康的心态来面对遇到的各种情景,包括在网络上。

(二)家长应提高网络信息素养

篇9

一、利用网络公益广告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原因

网络公益广告就是通过网络广泛传播某种公益理念,倡导公众关注社会问题,并以符合社会利益的准则规范自身的行为,支持和呼吁社会事业或风尚。

首先,网络公益广告具有广泛的青少年受众基础。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2年8月的《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2.32亿,占整体网民的45.1%,占青少年总体的64.4%。②这说明青少年网民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网民群体之一,并且普及率很高;其次,网络公益广告的广泛性和社交性、互动性、非强迫性、低成本性等特征会使传统公益广告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功能得到发挥;最后,青少年对网络资源不加节制的使用以及网络本身生态环境中的嘈杂信息,给青少年很多负面的影响,逐渐歪曲了青少年群体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所以要运用一些方法和途径改善网络生态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获取氛围。

二、青少年道德教育视域下网络公益广告的问题

在网络公益广告中,因为传播方式的使用不善,严重制约了网络公益广告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功能的发挥。笔者认为目前网络公益广告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传播方面主要存在以下这些问题:

1、网络信息过载,公益广告分布不均衡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2年8月的《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青少年使用网络主要是满足听音乐、看视频、玩游戏等娱乐需求,即时通信的交流沟通需求以及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的信息获取需求。③在这个大环境下,为数不多的公益广告淹没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通过网络观察分析得知,网络公益广告主要是在一些商业网站或专门的公益网站上,降低了青少年与其“不期而遇”的机会。

2、公益广告缺乏创意,与青少年观念契合度低

目前的网络公益广告在主题上与传统媒体基本相同,多涉及环境保护、社会公德等方面,并且在形式上创新不足,缺乏人文关怀。青少年网民具有年轻、充满活力、重视审美、喜欢挑战和接受新鲜事物并且渴望群体归属感等特性,这些缺乏创新的网络公益广告与青少年群体观念的契合度低,难以激发青少年点击网络公益广告的欲望。

3、公益广告互动性差,青少年参与难度大

网络公益广告最大的特点就是交互性。青少年群体喜欢在上网过程中接触到新鲜的事物并进行参与,形成一个信息互动圈,找到自己的社区归属感。有研究调查显示,青少年对参与网络公益广告制作的意愿也比较强烈,有70%的人表示愿意参与到公益广告的设计、制作和传播中来。④但是目前的网络公益广告在设计的时候并没有明确指出受众互动的途径,交互性在广告创作中没有得到有效普及。

三、增强网络公益广告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对策

由于网络公益广告在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所以要发挥网络公益广告对青少年的道德影响功能以及净化网络生态,就必须从网络公益广告创作本身和传播环境两个方面展开。

1、提高网络公益广告的创作质量

在互联网中,青少年往往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来主动选择符合自己价值观念的信息,包括包罗万象的广告。因此,网络公益广告在选题、内容上必须符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从而起到教育作用。

(1)选题新颖,迎合青少年心理。 “只有公益广告传达的主题、信息与受众的利益密切相关的时候,才会导致高投入的关注,从而带来强有力的说服效果。”⑤对于青少年来讲,他们比较关注的是与他们自身相关的日常生活、学习等热点话题,所以网络公益广告要加大这些题材的投入,并且大胆突破、精益求精。网络公益广告在宣传语、画面和色彩使用上,要突出互联网技术的优势,迎合青少年的心理。比如,语言要借助网络流行语,富有感染力;画面(动画)采用中国剪纸元素或沙画形式,富有视觉冲击力;形式上采用创意微电影的方法,富有强烈的吸引力等。

(2)借助“娱乐”,符合青少年需求。 “娱乐是消除日常生活中不满和紧张情绪的手段。”⑥青少年本身就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他们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倾向于通过游戏、视频、虚拟社交等进行娱乐。由于这些载体具有互动性强、“粘性高”以及娱乐性强的特点,所以网络公益广告可以以游戏、微博、各种视频终端等为载体传播网络公益广告。

(3)加入“偶像”,促进青少年模仿学习。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很多学习行为的产生,除了亲身经历以外,很多时候都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进行模仿,并得出媒体所营造的符号环境的示范效果更大。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少年模仿的对象趋于多元化。所以,网络公益广告可以邀请大多数青少年崇拜的明星或“草根”担任代言人或形象大使,这样有利于青少年对他们的外化的公益观念进行模仿学习。

2、开辟网络公益广告新的传播渠道

过去的网络公益广告通常在政府网站、企业网站或者公益组织网站上,这就导致了青少年在上网的过程中接触到公益广告的概率很低。所以,要开辟网络公益广告新的传播渠道,扩大网络公益广告对青少年的影响。

(1)青少年互联网应用之“先锋”:搜索引擎。由于网络搜索引擎具有方便快捷的特性,所以对于青少年群体来说,他们比较喜欢从搜索引擎上获取信息和资料。因此要在各种搜索引擎上加大公益广告的覆盖面积,当有青少年网民搜索“公益”、“公益广告”等词汇时,把有价值的的公益广告的网站或网页的链接放在搜索首页,并且以新奇的视频或动画甚至悬挂横幅的形式呈献给青少年,以吸引他们点击。

(2)青少年手机上网通讯之“新星”:微信。目前手机成为青少年网民最重要的上网终端。根据《2011年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络行为分析》数据表明,截止2011年12月份,中国青少年手机网民规模达到1.85亿人,占青少年网民总体的80.0%。⑦随着腾讯公司在2011年推出快速、便捷的聊天工具——微信,其用户大幅度上升,截止到2013年1月15日,微信用户达3亿,目前仍不断上升。青少年是个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的群体,当他们在网络上看遍了微博、社区、网站等公益广告之后,偶然间在微信上看到了公益广告,给他们眼前一亮的感觉,就会进而加入学习公益广告的行列之中。

(3)青少年上网阅读新闻之“蹊径”:门户网站。“门户网站广告互动性强,传播范围广、不受时空限制,内容更加详实和灵活多样,在的灵活性和受众数量易统计、低成本等方面,都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⑧比如,在传播形式上,新浪网站上有流媒体广告、对联广告、视窗广告、导航条广告等。在信息获取方面,青少年除了使用搜索引擎之外,就是使用网络新闻应用。所以网络公益广告可以借助于新浪、腾讯、网易等门户网站的平台具有与该平台定位相符合的公益广告,使青少年在阅读新闻时可以对公益广告进行点击学习。

3、优化网络公益广告的议程设置

随着网络媒介的出现,传统媒介“把关人”的角色也随之发生变化,目前政府、媒介和受众都在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因此,要通过政府、企业、公益组织机构三方面来扩大网络公益广告的曝光程度。

(1)政府要大力提倡和控制网络公益广告。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要建立健全有关网络公益广告活动的法律法规,对网络公益广告信息和内容的真实性进行适当的筛选和控制。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府官方网站上设置关于青少年公益广告版块或专题,提高公益广告教育的说服度,最终实现公益广告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功能。

(2)企业要重视青少年网络公益广告,培育长远受众。青少年群体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未来经济消费的驱动力。对企业来说,通过企业网络公益广告对青少年群体进行品牌宣传和引导,是一项重要的长远投资。由于网络公益广告的低成本性,企业可以通过新颖独特的公益宣传得到青少年的关注,并且使其在内心深处对该企业产生好感,并在未来的消费中优先考虑这些负责任、有社会影响力的品牌。

(3)公益组织要利用网络公益广告凝聚青少年力量。公益广告组织应该提高其网站的知名度,增强互动性,以此来获得更多的青少年关注,进而引发参与线下的实际活动。互联网就是病毒式传播的基地,青少年就是这一病毒扩散最好的对象。他们经常使用网络聊天公益、论坛、社区、微博等网络媒体,加上网络速度传播之快,符合他们共同价值观的公益理念和形式就会形成广泛传播,影响力不可小觑。

参考文献

①③⑦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R].2012-8

②龚莹莹,《当代公益广告的情感诉求及社会功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

④邢江伟,《公益广告对青少年的道德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0

⑤冯志敏、朱洁:《公益广告的攻心策略》[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⑥方建移、张洁,《大众传播心理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1)

篇10

二、网络课程中的素材设计

网络课程中的素材一般包括文本、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文本一般用于传递教学信息,抽象的层次较高。需要学习者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而图像、动画、音视频则可以使教学信息的传递更具形象性。在制作网络课程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各种素材与教学内容、界面美化及网络传输之间的关系。

1.文字素材的设计。在网络课程中,文字是学习者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任何网页元素都无法代替文字的作用,在进行文字设计时,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准确、易读、风格统一。

(1)文本准确。作为网络课程中传递信息最重要的载体,必须确保文本内容的准确无误,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文本错误将会导致学生对网络课程教学内容的质疑,从而影响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严肃性、权威性。

(2)易于阅读。清晰、美观、醒目。是网页文字的基本特征。一般来说,文字与背景两者采用具有一定反差的颜色,不容易引起疲劳。文本设计中,文本不宜过大、过小、过粗、过细。当前,网络上最流行的字号为9pt。在网络课程中,可根据不同的层级,对文字的大小做出了一些调整。要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如,对齐方式采用左对齐,段落设置首行缩进等。

(3)风格统一。风格统一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应该是对比中寻求统一,和谐中寻求统一。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性格表现,宋体活泼秀丽,楷体柔和悦目,黑体稳定端正……作为最重要的传递信息元素,文本要尽量使用常用字体,如,宋体、楷体GB2312、黑体等。字号的选择要根据功能需要而定,一般标题文字字号较大,突出显示,而正文、辅助信息等文字则应适当缩小。

2.图片、动画。图片素材具有形象、直观、生动表达信息的特点,而动画实质上是快速播放的一个图片序列,在网络课程中适当运用图片和动画,既可以增强美感,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习者理解教学内容,为学习者创造更逼近现实的学习环境。常采用图片分割显示、减小颜色位深、降低画质等方式,使网页中嵌入的图片尽可能小,从而提高传输速度。动画可以更直观、更详实地描述事物发展过程。在网页上用的最广泛是压缩比高、下载速度快、交互性强的二维动画。考虑当前的网络传输速度,在不影响教学要求的情况下,素材文件格式尽量采用JPEG、GIF、SWF等。

3.声音、视频。声音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其主要的作用是直接、清晰地表达语意。在网络课程中,适当地运用声音能起到文字、图像、动画等无法替代的作用。常见声音素材文件格式包括:WAV、MIDI、MP3、VQF等。其中。在网络传输中较多的是MIDI、MP3、RA等格式文件。视频素材由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形式组合而成。适合于表现其他形式媒体难以表现的来自真实生活的事件和情景。具有直观、形象、表现力强等特点。

篇11

(一)新“三定”方案的职能赋予,是网络监管履职到位的内在需求

新“三定”方案规定:工商部门负责监督管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行为,明确赋予了工商部门网络监管的新职能。有了职能就必须履行,履行职能必须到位,否则,一旦发生网络经营严重事故,工商部门将面临“行政不作为”、“问责风暴”等职能风险。

(二)网络经济的飞跃式发展,是网络监管履职到位的现实渴求

据CNNIC(中国互联网中心)统计,目前中国网民数已超过3亿人,居世界首位,网络购物人数达8788万;据万事达卡国际组织调查,2010年中国网购金额将达1.4万亿美元,将成为亚太最大的网上购物市场,大有与传统市场“二分天下”之势。如何为网络经营营造公平、健康的交易秩序。是工商部门服务科学发展、扶持新经济增长的应有之义。

(三)网上违法的日益泛滥,是网络监管履职到位的社会诉求

由于网络交易特有的开放性、虚拟性,网络经营诚信、监管欠缺,网络违法行为愈演愈烈。网上售假行为泛滥,已形成“网上、网下”的“一条龙”制假售假利益链:网上传销屡禁不止,令成千上万百姓深受其害;网上无证照销售食品、药品现象多发,带来严重安全隐患;网上不正当竞争、虚假宣传损害着市场秩序和百姓利益。网络经营的无序状态已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担忧,呼唤着工商部门积极履职。

(四)树立工商高端管理权威,是网络监管履职到位的时代要求

目前,对网络经营行为进行管理。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如美国在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设立“网上欺诈投诉中心”,澳大利亚及其他国际市场监督网成员合作开展“互联网国际大清扫”行动。面对当前我国网络经营的现状,工商部门应顺应现代化管理的时代要求,以积极到位的履职,为网络经济保驾护航,树立工商高层次管理权威。

二、影响工商网络监管履职到位的内在瓶颈

自1999年网络交易平台登陆中国以来,上海、北京、福建、广东等地工商部门即开始介入对这一新经济行为的监管。十年磨剑,工商部门对网络监管的探索主要取得了“三拓”成效:一是从“主体监管”向“行为监管”拓展,目前工商部门的网络监管已涉及广告、消保、合同、商标、市场、办案等多个职能领域;二是从“手工巡查”向“智能巡查”拓展,一些地方工商部门创新“以网管网”技术手段,初步实现了网络主体信息“自动搜索”、违法线索“自动发现”、违法证据“自动锁定”等功能;三是从“游击作战”向“正规部队”拓展,不断走向监管流程“制度化”、监管机构“稳定化”、监管职能“日常化”之路。但目前从全国整体水平而言,相对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而言,工商网络监管的实效依然远远落后于网络市场的客观需求,距离履职“到位”尚有相当大差距,集中体现在四大内在瓶颈和突出矛盾:

(一)结构性瓶颈:监管需求迫切性与人力资源滞后性之间的矛盾

面对网络交易市场的迅猛发展,目前工商部门内部对网络监管的整体重视度不够、资源投入偏少、监管实践迟缓,与网络市场的巨大影响力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滞后”:一是观念滞后。目前工商干部对网络监管这一新兴职能,普遍存在畏惧心理、观望心态,大多地方未纳入日常职能履行范畴,理论研究多、付诸实践少。二是机构滞后。尽管一些地方已经成立了专门机构直接进行网络监管。但相对于网络经营的发展现状而言,工商部门整体的网络监管机构、人员配置难相适应。三是人才滞后。目前。工商部门内部缺乏兼通法律、网络的专业人才,缺乏网络监管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影响了网络监管职能的到位。

(二)地域性瓶颈:网络经营无地界与工商履职有地域之间的矛盾

网络经营具有“无地界”、“跨区域”的显著特征,而目前网络监管尚处于探索阶段,各地工商部门竞相推出监管新举措,网络监管标准百花齐放,令经营者难以适从。主要表现在:一是网络经营准入标准差异较大,导致“有令难行”。目前,在“淘宝”、“易趣”等大型电子商务网站上的经营者遍布全国各地,而不同省市关于网络办照、亮照的规定存在差异,使同一网站上的经营者要面对不同要求,导致网站异议不断,工商有令难行。如有的地方规定除“在互联网上出售、置换自用商品,且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个人”外,网络经营均需办理营业执照:有的地方则明确“对尚不具备注册登记条件的特殊人员,以及临时网上商品交易和服务的人员,由网站主办者对其进行实名认证和管理”,无须办照。二是网络经营概念理解不统一,导致逃避监管。网络经营伴生了不少新现象、新概念,而各地工商部门对此认识不一。监管执法标准差异明显。如对“网络广告”,有的地方工商部门将搜索引擎链接宣传文字定义为网络广告,有的地方则狭义理解网络广告内容,易使经营者难以适从或选择管辖、逃避监管。

(三)经济性瓶颈:网络监管高成本与监管实践低效能之间的矛盾

网络监管的成本投入和实效产出不平衡,成为制约工商部门网络监管职能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一是在“人工巡查”模式下,人力资源成本投入高、效能低。不少地方的网络监管依然采取人工网上巡查方式,需花费大量人工成本,而网上违法行为发现率较低、工作效能不高。二是在“电子巡查”模式下,资金成本成为难以承受之重。互联网经营无地界,而目前尚无全国性的网络监管平台和软件,省市级统一的网络监管平台也较为少见,而各地开发的网络监管平台设计不尽相同、难以共享;白行开发一套网络自动监测软硬件系统,动辄数百万元,令一些地方工商部门难以承受。三是在网络发展态势下,目前的网络监管平台使用范围过窄。当前工商部门使用的网络自动监管系统,功能多限于违法线索搜索,且受开发商限制。与工商业务有

所脱节,实效尚不显著。同时,一些网络经济发达的地区尚无网络自动监管平台,部分网络监管技术先进的地区在全国网络经济中占据的份额不高,难以改变网络监管整体效能偏低的现状。

(四)方法论瓶颈:网络经营复杂化与监管手段简单化之间的矛盾

目前,网络经营日益复杂,各种新型经营形态层出不穷。而工商部门对网络交易行为的监管尚处于初级阶段,方法、手段运用较为单一。呈现“三多三少”现象:一是浅尝即止多、深入监管少。当前,各地对网络监管的整体方向感较为模糊。深入、持续、有效的监管不多。二是单一监管多、综合监管少。工商部门对网络商品交易及服务的监管,应该是依据法律和职权,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监管。但目前不少地区对网络经营的监管集中在广告监管和违法查处,对其他工商职能领域涉及不多;大多数地方工商部门对占据网络交易总额绝对数量的B2B交易经营缺乏监管。三是事后查处多、事前规范少。总体而言,目前工商部门对网络经营行为的监管偏重于违法查处,柔性指导、警示教育、诚信自律等手段运用较少。对网络违法行为的事前防范明显不足。

三、实现工商网络监管履职到位的对策建议

要实现工商网络监管职能的履行到位,需做到法律依据到位、机构人员到位、履职行动到位和监管实效到位。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方法,以工商部门的自我提升,服务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以“统一、补缺”为原则,加快网络监管“制度创新”

明确、完善的法律规范,是监管到位的前提和基础;统一、规范的管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现有法律法规可直接适用于网络监管已成为共识。但一些网络特殊性带来的制度盲区尚需明确。建议尽快结束当前各地为政的局面,以扶持发展、促进规范为价值追求,统一全国网络服务监管规则,通过制度创新为网络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制度创新在内容上要侧重“四统一”和“一弥补”。四统一是:统一网络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建议从“降低门槛”出发,明确长期、以赢利为目的网上经营者以及涉及前置许可的网上经营者,应办理营业执照,并在网上以电子版执照副本“亮照经营”;允许以个人住宅作为注册地;对偶尔销售商品的网上交易者,以在网站实名、备案加强管理。统一交易平台提供者责任制度。立法明确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负有审查经营者主体资格、保障网络交易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等义务,明确违反义务的法律责任,通过网站自律有效弥补工商监管力量的不足。统一“分类管辖”制度。建议对网站的日常指导、规范,统一由网络平台提供者(网站)所在地工商部门管辖;对网上违法行为的查处,则可采取商品(服务)经营者所在地管辖为主、网站所在地和消费者所在地为辅的管辖原则,最大限度实现有效监管。统一网络监管证据规则。明确网络违法行为查处的证据形式、证据效力、采证规范,消除一线执法人员对网上证据效力的争议和疑惑。一弥补是:积极弥补当前的网络监管立法空白。要在直接适用现有法律法规进行网络监管的基础上,将网络特有现象纳入法规体系。如将以网络域名、“埋字串”等形式侵犯商标权等行为定义为不正当竞争,将一些特殊形式的网络排名定义为广告,进一步加大对网络经营行为的规范力度。

制度创新在流程上可进行“两步走”:第一步,建议国家工商总局尽快出台《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规定,使网络监管工作统一、有据;第二步,推动国务院进行网络监管行政立法,推动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将网络特有违法、特需保护纳入现有法律框架。

(二)以优化配置为基点,加强网络监管机构创新

一方面,要进行机制创新,构建“专业+综合”、“固定+机动”的网络监管立体模式。建议根据网络经营发展程度的不同,采取“分类设置”的网络监管机构形式:在网络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区(县)级工商部门设立网络监管中心。负责网络经营主体的日常综合管理、网上集中巡查监测、统一受理和处理网络申诉举报和违法案件,并视情分派违法线索;检查支队、工商所根据网络监管中心的分派,处理相关网络申诉、举报和违法案件。在网络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可在省级工商部门设立网络监管中心,区县根据分派负责相关申诉举报处理和案件查处。从而达到网络有效监管和节约人力资源的双重目的。

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打造“专才+通才”、“法律+网络”的网络监管人才队伍。可加强对网络知识、经营特点以及国内外法律法规、经验做法等资料的汇总,编写“工商网络监管辅导手册”,必要时引导干部进行网上购物体验,促使更多干部破除思维障碍,使网络监管进一步从探讨走向现实、从小众走向大众。可采取专家授课、到网站实践、招募专业人员等方法。进一步汇聚懂法律、懂网络、懂管理的“网上红盾”高素质人才;要将网络监管绩效纳入日常工作考核体系,进一步提升工作责任心、积极性,促进职能履行到位。

(三)以精细、高效为目标,加大网络监管方法创新

只有创新监管方法,才能进一步实现网络监管履职到位。建议针对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强化三种监管,切实拓展网络监管领域,提升监管效能。

一是延伸触角,推进精细化网络监管。建议完善网络经营者的“电子户口”,在底数清、情况明的基础上,客观分析网络交易发展态势、存在问题,确保监管对症下药;建立健全网络“综合监管”,从经营主体、商标、广告、市场、合同、反不正当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多维角度,全面规范网络交易秩序:大力拓展网络监管领域,进一步深化传统商品的网络交易监管,探索对网上经纪、网络代购、无形商品等新型交易的研究和规范;灵活运用“分类监管”方法,对大型网络交易平台、违法问题多发的重点网站,实行高频度巡查;对网上传销、欺诈、售假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给予重点监管、大力规范。

二是立足防字,创新柔性化网络监管。除了对网络严重违法行为坚决打击外,更要立足防字做文章,最大限度节约行政成本,扶持网络经济健康发展。创新行政指导方法:紧抓“网络平台经营者”这一关键环节,促进网络自律规范:推行“网上交易合同示范文本”。引导网络平台提供者与网上商品经营者以民事合同形式,约定经营者不售假、不欺诈、诚信保证金等义务以及违约责任,最大限度防患于未然。加强网上远程指导:借助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手段,随时为企业答疑解惑。如工商浦东新区分局通过远程指导,平均每月帮助网站阻击违法网络广告50余起,有效促进

了网络市场的规范。

三是巧借外力,探索社会化网络监管。工商部门的力量有限,而人民群众的力量无穷。尤其网络经营具有隐形性、跨地域等特性,借助社会力量协助监管无疑将事半功倍。建设“网上红盾维权联络站”,在各主要电子商务网站设置维权平台,及时受理申诉举报,法律法规、警示案例,加强“网上消费者教育”,广开网络社会监督渠道;与相关行业协会联手互动,提前介入行业规则、网站注册协议等文件制订,提前防范经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招募和发动“网络监管志愿者”。帮助工商部门及时发现违法行为。帮助搜寻网络违法经营者的主体信息、证据材料,共同维护网络经营秩序。

(四)以共享、联动为追求,加速网络监管技术创新

高科技的网络经营监管,离不开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针对当前各地网络监管平台分散建设等现状,建议适应网络经营无地界的需求,在整合现有平台优势的基础上,开发全国性、统一化的“工商网络监管服务平台”,共享软硬件资源,真正实现低成本、高效能的“以网治网”。

篇12

一、构建主义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也叫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化和平衡。近年来,构建主义逐渐在教学中被引起重视,人们开始把构建主义和多媒体网络相结合的产物用在教学中,给现代教育带来了更多的生机。

二、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下多媒体网络教学对学生的作用

1.超媒体技术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计算机网络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能够把世界各地的资源信息联合起来,能够组成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超媒体技术是一种非线性的多媒体信息结构和信息管理技术,它能够把教学中的图文,声像等内同进行整合,讲解,给学生作出最生动的演示,把知识组成一个丰富并且富有画面感的动态过程,形成一个有趣的超媒体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时间,按照自己的主观思想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到跟客观事物规律语气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联想性思维。

2.虚拟现实技术有利于学生进行情境学习

虚拟现实技术是指通过一些特殊的输入设备或者是一些播放设备以及模拟技术虚拟的建立起跟真实环境相同或者是相近的学习场景,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的氛围中,能够调动学生的感官以及所有的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学习以及解决问题。创建情景的过程中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不同的重点中去创建情景,这样能够为学生探索更多的路径,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3.网络通信技术有利于学生进行协作学习

学生通过自的方式构建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不同的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一个事物,所使用的方法不同,得出来的结论也是不同的。所以学生如果能够相互合作就能够从多方面的了解事物。也正因为如此,构建主义理论非常重视协作学习的过程,在构建主义学习环境建立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式学习。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帮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进步。

三、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下多媒体网络教学对教学模式的作用

传统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模式

教材的属性 静态的、中心地位 动态、一种学习资源

教学结构 线性的、强调“教” 线性和非线性、强调“学”

学习方式 统一步调 统一和自主步调

学习内容范围 有限 无限链接

学习内容

稳定性 过时、某人或某群体的观点 动态更新、综合该领域的观点

学习中的交流形式 单项、主要是人际交互、同步交流,交互能力弱 强交互性、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互、同步和异步交流

教师的作用 中心支配、知识的传授者 知识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帮助者、协商者

学生的学习 被动接受 主动学习,主动知识意义建构

教学媒体

的作用 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

教学评价 通过测试、正确答案来评价学生,强调结果。评价主要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 既通过测验也通过学生的作品,实验报告和观点、能力等多元化评价,过程和结果一样重要。评价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跟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突出多媒体网络教学对教学模式的作用,新的教学模式给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让教学过程更加丰富,教学更加有趣,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虽然给教学注入了新的力量,但是因为多媒体网络教学建设在我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虽然发展前景非常可观但是发展过程中也会存在很多的问题,我们只有积极的寻找到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逐步完善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只有充分发挥构建主义理论的知道作用,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的优势,才能建设更加有意义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克杭.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拙[J].电化教育研究.2011

篇13

提高毕业生的论文质量,一方面需要学生积极地投身于撰写毕业论文,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即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过程中,应按照科学的指导方法,协助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选题、收集、整理及分析资料,并做好毕业设计过程的跟踪指导和解答疑难工作。 

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多样化教育的需求,实现教育普及、教育公平,意义重大。而远程教育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是远程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具有特殊意义。在基层远程教育机构,由于面对面的交流远不如在校生容易,存在较大的师生时空分离,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普遍借助于网络的手段来弥补师生之间沟通的不足。 

但对传统的论文指导方式、各种网络化的论文指导方式的使用,不应是彼此孤立互相独立的,如何选择取舍,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师生之间有效的信息交流和便于管理制度的执行,扭转当前基层远程教育机构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的困窘是很值得研究的。 

 

1 基层远教机构毕业论文指导方式及其缺陷 

 

1.1 基层远教机构毕业论文指导方式 

当前,基层远程教育机构的毕业论文存在多种指导方式,呈现多样化特点。 

常见的论文指导方式可归纳为两类:传统面对面的采用纸质载体的指导方式和利用网络的指导方式,利用网络的指导方式具体包括普通网络沟通方式和络平台指导方式。一般来说,普通网络通信实现的论文指导方式包括电子邮件、BBS论坛、即时通信工具QQ等;论文指导网络平台包括毕业论文指导网站和毕业论文指导交流平台等。面对面指导在师生分离状态下很难经常做到,指导的实效较低;电子邮件、BBS讨论、电话等指导方式缺乏指导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并且指导教师的指导过程缺少检查督促机制和手段,指导的实效也较差;毕业论文指导平台,如果设计合理,则可以有效弥补其他指导方式的缺陷,在与其他指导方式相结合的情况下,能较好地构建论文指导保障机制。 

 

 

1.2 基层远教机构毕业论文指导的缺陷 

基层远教机构毕业论文指导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缺陷: 

(1)过程可控制性低 

具体表现为:①选题环节把控不到位。从选题环节就没有把控好,经常出现有的学生在没有正确选题或没有经过指导教师确认就进行了论文初稿的撰写,投人大量的精力后,首次经指导教师检查时才发现论文选题与所学专业存在偏差,学生要么重新选题,要么勉强从论文内容上进行调整。所以在指导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控制环节,难以把完成各环节目标和任务,是毕业论文指导过程开展困难重重的普遍性原因:②可检查性手段缺失。除毕业论文环节和流程的管理外,现实基层远教机构在学生论文撰写过程中,缺少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检查手段,不能较好督促和管理教师的论文指导工作,使其严格执行对毕业生的从选题到初稿、终稿的指导步骤,并客观评价各个必要环节中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撰写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③上下级管理的问题。由于上下级学校间存在的地域差异,各级毕业论文管理部门的工作存在隔阂。基层远程教育机构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往往依赖上级机构管理,而上级机构的监管环节多集中在论文答辩和终审环节,对基层远程教育机构指导教师的资格审查、对学生选题环节的质量基本上无法监控;而基层远程教育机构由于指导师资不足、学历及职称偏低等问题。加上领导重视不够、经费难以保证,聘请不到合适的教师,无奈之下只好自行降低论文质量要求,致使各种管理问题不断出现。 

(2)论文质量监控不够,存在毕业论文抄袭现象 

由于毕业论文指导过程的可控性低,加上基层远程教育机构普遍存在师资不足、管理不严等原因,造成抄袭、发表现象严重、泛滥。首先,由于管理不严,学生对学位论文写作不重视,过期不交、抄袭的现象未得到及时的纠正及严肃处理,往届论文重用、发表的现象也就层出不穷;其次,由于自身专业局限性,不少教师对学生所选题目不熟悉,指导意见和建议难以让学生信服,不少学生转而走捷径,选择了抄袭和找人发表,而这一过程却缺乏有效监控,有泛滥趋势。某些基层远程教育机构的论文答辩及终审成绩,合格率很高,但成绩普遍偏低,多数仅达及格线。这样的成绩既不能较好体现毕业论文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也不能较好发挥和体现指导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价值。 

(3)学生与指导教师双方均高耗低效 

从论文的指导周期来看,从布置写作任务、指导写作方法到定稿、答辩,往往要五、六个月时间。由于缺乏实时监控。无法保证写作期间学生与指导教师有足够的交流。个别学生甚至都没有与教师沟通过,不经选题沟通和确认环节直接提交初稿,造成返工现象严重,指导效率低且容易造成师生关系失谐。指导过程监控的缺失,还造成学生选题脱离实践,虽符合专业选题要求但与个人工作无关的选题占了较大比重,而学生论文初、终稿的撰写缺少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更使得写作与指导中的各种问题积重难返。因此,存在消耗学生和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却达不到应有效果的现象。 

 

2 论文指导网络平台与普通网络通信实现方式的比较 

 

2.1 毕业论文指导的参与要素和基本流程的关键点 

远程开放教育毕业论文工作,涉及到学生、教师、教学点及上级业务部门的共同参与。这个教学活动,按照教学质量的要求,必须达到一定的教学质量标准,或以毕业论文教学管理规定、毕业论文实施方案(基本原则和要求、组织与管理、成绩评定与管理规定)来保证其实施,以此来确立和约定教学过程中各有关人员的职责。首先,毕业论文领导小组、专业责任教师,都应负起不断改进完善教学过程质量的责任,其次,需要紧扣毕业论文教学过程的质量保障关键环节,各自承担起毕业论文指导所负责的教学任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远程开放教育试点研究”专家认为,教育质量的定义教育界已从通常评价是招生人数、考试成绩及毕业人数等方面的认识转向到改进教学过程的教育质量的认识。改进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有:①鼓励教师与学生的接触;②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③鼓励积极主动的学习;④迅速的信息反馈;⑤强调学生作业所花的时间;⑥提出较高的期望;⑦尊重学生不同的才能和学习方式。也就是说,针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学过程,应鼓励师生的接触,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鼓励方便快捷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毕业论文教学辅导,实现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引领和指导。 

 

随着电大开放教育的深入开展,很显然传统的毕业论文指导方式已不能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需求相适应。针对存在问题,采用基于网络的毕业论文交流指导平台。如图1所示。 

由图可见,学生需经过选题、提交论文大纲、初稿、终稿的过程,这些过程中要通过指导教师、分校及总校专业负责人进行选题审核,以及在设计过程中与指导教师作多次双向交流。论文指导过程中有两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一是选题环节,该电大对学生的选题审核至少要经过指导教师、分校专业负责人和总校专业负责人的三重审核:二是学生提交论文的过程,必须和指导教师进行双向交流,经指导教师同意。经过大纲、初稿、终稿状态,才能提交论文。 

 

2.2 毕业论文指导流程的优化设计 

以往毕业论文的过程控制,多数局限于实际点名(学生参加面授辅导)、填写表格(开题报告、选题登记、指导过程记录等)等方式。根据目前多种指导方式并存的情况,该校通过基于网络的毕业论文指导(管理)平台。分段规范师生的沟通过程,同时针对毕业设计过程中的选题(开题)、大纲、初稿(或一稿、二稿、三稿)、定稿(终稿)等几个关键点,利用网络的远程控制方式进行检查。汇入毕业论文管理平台,实施对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 

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是全方位的指导,是一种方向、方法及进程上的指导,包括选题、资料的收集、拟定写作提纲、过程的跟踪指导和解答疑难、答辩。特别是选题的确定和过程的跟踪指导是重中之重。下面进一步以学位论文指导流程,研究学术论文指导流程及其质量控制方法。一般来说。学位论文指导平台中的学位论文指导系统流程(如图2)。师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在网上实现学位论文选题、学位论文开题、学位论文撰写、学位论文答辩等四个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在学生撰写学位论文的过程中,师生之间需要及时有效的沟通,严格遵守质量控制关键环节的各项要求。 

 

 

2.3 普通网络通信指导方式与论文指导平台的特点与适用场合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充分肯定网络指导平台对毕业论文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基层远程教育机构中单一的传统的毕业论文指导方式和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实教学需求,多种形式并存也给教学管理带来困难。必须对当前不同网络应用手段加以细致的比较分析。以下对普通网络通讯实现方式与基于网络平台的实现方式,在工具、主要用途、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如表1。 

通过以上两种指导方式的比较,可以发现两者既有共同点,也存在一些差异。两种指导方式具有以下共同点:均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流,要求学生都拥有方便上网的电脑,各地由于条件不一,一般要结合传统的辅导方式,例如面授辅导、电话与文本辅导,才能顺利完成指导工作。两种指导方式的不同点主要有:普通网络通信方式多样,对于学生来说不难掌握。无需专门培训,然而由于通信方式多样,指导教师指导记录必然分散。难于合并,不利于论文管理人员进行统计和汇总:而论文指导网络平台指导方式包括有指导网站和交流平台两种,前者适合管理人员、专业责任人进行信息,而后者适合指导教师进行一对一辅导,同时还具有指导记录查询统计功能,方便论文管理人员进行过程管 

 

 

3 结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