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教学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平面设计教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平面设计教学

篇1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制作一幅平面作品,学会自主分析平面作品,掌握部分PS学习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验、分析平面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感受、亲历技术应用对表达所产生的神奇效力,使学生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中提升信息素养和艺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技术来实现平面表达与交流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平面作品的欣赏与评价能力。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教师语言导入:“我们习惯用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心情,其实也可以用图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从各个渠道收集和珍藏了许多的图片资料,通过图像处理软件PS对这些图片资料的处理,赋予图片新的寓意、新的灵魂,让图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心情。”

2)欣赏和分析作品(图1),其他作品略。

3)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和分析作品,体会创意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PS只是创作工具,如何将自己的创作意图用PS表达出来才是平面设计制作的最终目的。学会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创作思路。

4)作品分析。

师:每一幅平面作品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故事,第一幅作品如果让你来命名的话,你会赋予它什么的名字呢?为什么?

生:跨越,因为那个人是从画中跨越出来。

师:外在的表现是跨越,延伸一下,他是从画里走出来,画是虚拟的世界,能否说明他从自己的个人内心世界走出来,是他个人内心成长的一个跨越?

生:两者跨越的跨度可真不一样。

师:每幅平面作品,它的背后都应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寓意,这样的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作品。

5)学生欣赏其他作品。

6)总结。平面设计的难点不在于技术上达不到,而在于创意。

案例实现

1)操作技巧掌握。通过作品欣赏中的一幅“人和自然”环保平面作品实例(图2)让学生掌握魔棒工具、移动工具及图层面板的使用。

2)操作步骤。新建800*600像素的“人和自然”文件:文件/新建。打开“叶子”:文件/打开。设疑:能否更快速打开多张图片?演示:鼠标双击PS的灰色工作区域来完成打开“孩子”图片。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PS的菜单命令操作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快速完成,提高PS操作速度。

设疑:如何将“叶子”和“小孩”图片的正确内容移动到新建的文件中。演示:使用魔棒工具正常选取“叶子”外的白色区域,通过反选,完成“叶子”的选取,通过移动工具将“叶子”移动到新建的文件中。使用魔棒工具无法完成“小孩”区域的选取,因为“小孩”图片背景色彩不单一。

设疑:如何将“小孩”图片正确的选取呢?演示:“魔棒工具”工具选项栏上的羽化值设置及添加、删除选区等的操作。设计意图:掌握“魔棒工具”“移动工具”使用,包括工具选项栏上参数的设置。

设疑:“叶子”和“小孩”图片的自然融合、叠加效果如何实现呢?演示:将“叶子”图层移动到“小孩”图层上,将“叶子”图层的图层混合模式设置为“叠加”,结果看到小孩脸部出现叶子的纹路。

设疑:是什么原因造成和模仿的成品图不一样的呢?如何才能达到和作品一样的效果呢?演示:将“小孩”图层重新移动到“叶子”图层下方,将“小孩”图层的图层混合模式设置为“叠加”,“叶子”图层的图层混合模式设置为“正常”,作品完成。设计意图:掌握PS中图层的概念及图层相对应的一些简单操作。

课堂练习基础题:初次接触PS的学生使用课内实例提供的图片,完成课内实例的效果。提高题:计算机操作熟练的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新素材,进行模仿或创作合成图片。要求学生将完成的作品以自己的姓名加作品名称(学生拟定)以PSD格式提交。设计意图: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教学大纲为准绳,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布置基础题和提高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平面制作练习。

案例小结使用思维导图(图3)进行课后总结。设计意图:思维导图是教师对知识理解过程的可视化,学生既能直观地看到概念,又能了解到教师的思维过程。

课后反思

让学生建立一个“超越技术”的基本理念。技术无疑是重要的,没有精湛的技术,再好的思想情感都无法表达出来,但是,现实情况正如一位辅导教师说的“技术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创意”。故这堂课先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平面作品,去体会每幅作品的寓意,让学生的创作意识大大增强,善于从创意出发,深入思考,挖掘作品的内在意义。并让学生利用最基础的PS技术初次尝试设计一幅平面作品,通过给作品起名学会提炼主题,让平面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篇2

所谓主题,是指整合不同知识领域、跨学科的又具有关联性的学习内容。芝加哥大学的莫里逊创导了著名的“莫里逊单元教学法”,并早在1931年就得到迅速推广,并发展成了各种不同的单元教学法,如“黎世法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等。主题可以分解成许多的问题来解决,问题又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为可操作的任务。主题的应用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可以是一个内容体系(即主题);从微观的角度看可以是一节课(即课时);从中观的角度来看,定位在单元层面上的应用,则称为主题单元。主题单元(The-maticUnit),指与具体主题相关的一个教学单元,单元中的所有内容相互联系,例如:包装设计、图像处理和印刷知识。从设计层次上来说,基于单元的教学设计是一种中观的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认为,进行中观的主题单元教学有如下理由:增进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精简课程;展现学习的交叉学科本质;提高学生兴趣和精力投入;扩展评估策略;采用合作、协作学习;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于掌握学习目标;使学生信息素养融合于创造性活动。主题单元的设计可分为单学科的主题设计模式、多学科的主题设计模式、跨学科的主题单元设计。本文着重介绍单学科的主题单元设计,即主题直接来自平面设计学科科目。以单学科为主,将数码媒体软件应用技术、印刷知识等作为辅助教学内容。其主要特点是:①每个单元通过围绕各个主题而设计教学,把不同知识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加以运用。②根据主题围绕课程标准设计学生的学习内容,首先老师教授知识点,然后学生通过整合不同的知识点加以练习,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到案例实施。③单元式教学设计具有实践性和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主题单元式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一种教学生态的模式,适应了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思维,使学生各种综合能力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三、主题单元教学的内容设计和实施

数码平面设计课程的授课对象是来自学校各学院的非设计专业学生,主题单元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课程实施的水平目标,遵循平面设计行业里的设计业务模块,确立若干个教学主题,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连续课时的单元教学。一个学期设定8个主题,包括文字设计、LOGO设计、卡片设计、招贴设计、版面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网页界面设计等。一个主题单元课程内容包括平面设计理论、设计软件的操作技术和行业制作技术与材料运用等三部分。教师将不同的知识点渗透到每个主题单元的教学里,最后让学生设计出主题单元的作品。通过上图对比,采用主题单元设计的《数码平面设计》课程与传统平面设计课程相比,有以下不同:知识的交叉性:软件技术知识与艺术设计知识的交叉运用;知识的实用性:主题单元的内容几乎涵盖传统平面设计课程的领域;知识运用的实践性:学生根据主题单元的学习内容完成相关的主题作品。下面以海报设计主题单元为例分析主题单元教学实施。海报是平面设计行业里进行视觉传达一个有代表性的媒介,也是学生们常用来宣传校园各类活动的手段,同学们都相对熟悉这个主题。一张海报的产生包括创意、编排、制作等步骤,所以在知识点的传授上突出海报设计的要素,在软件操作技术方面重点学习图像处理知识与编排知识,在制作上注意相关印刷知识的应用,同时与课程的前期内容如文字设计和LOGO设计、图形创意、版式设计等知识点相衔接。教学实施分为五个阶段:1.课前准备。教师在上课前提前通知学生每人找一款喜欢的海报并写出理由,教师在课堂上选择有代表性的发言并进行总结,从而引导出“海报设计”主题,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海报设计的优缺点。学生们很乐意参与评析自己生活周围的作品,并提高了学习热情。2.设计理论和行业知识讲授。通过学生课前准备的海报分析讨论,从而发现学生对海报设计的认知误区,并据此引出海报设计的知识点———海报设计的要素:图形、文字、色彩,对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后与学生重点欣赏讨论大师经典的招贴作品,总结出招贴的设计元素与版式设计规则,海报制作材料与形式。有以图形为主的海报,也有以文字为主体的海报,画面效果应注意各元素的布局有层次感,有视觉中心,以及色彩的协调与习惯性问题处理等。3.软件技术学习。平面设计理论讲授和讨论控制在15~20分钟,剩下的时间用作课堂练习和设计。数码平面设计的特点就是运用软件技术实现创意的表现,没有做不到,只怕想不到。通过前述的理论讲授和案例作品分析,学生已经有感官的认识,教师简要介绍如何通过软件来实现,以及在文字编排方面的一些实用知识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练习。4.海报设计实践练习。每个主题单元的实践练习又分成两部分,课堂练习和课外练习。例如:海报设计的课堂练习为汽车展招贴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设计类似主题招贴,如何寻找相关图像符号,选用何种字体,排版设计采用何种构图,学生需根据所学知识模仿完成案例效果,也可以修改案例设计,自行设计一个汽车展招贴。课后练习设计则是限定“主题”,不限制平台。设计“主题”一般来自学校近期活动或赛事通知来确定,软件平台则由学生根据自身喜好及对软件熟悉程度自行决定。课外练习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完成后提交到课程论坛,通过教师点评和朋辈评价等方式获得作品反馈,并进一步加以改进。通过上述三方面的综合学习,学生能较快地掌握海报设计的方法并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篇3

首先要培养快速的造型能力。平面设计素描与传统的素描对造型的要求是一致的,但表现的形式与练习的方法却有所不同。在表现方法上,要鼓励学生多去探索一些形式。工具上可以是铅笔、炭笔、钢笔、毛笔、蜡笔等等;纸张上可以是不同材质、不同肌理、不同颜色;表现方法上可以涂、抹、擦、贴、烙、撕、涂鸦等。不同的手法与工具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视觉美感;在作画的时间上,平面设计素描则需要练习者在很短的时间内,有目的有重点地去把握或者记录事物的特征。要培养这种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快速表现的能力就需要平时多观察,特别是要多画一些速写提高自己的造型能力。把自己在生活中的经历与体验等记录下来,才能积累自己丰富的视觉语言和视觉表达能力。

篇4

二、构建平面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

1.平面设计工作室教学理念——融理论于实践中构建平面设计“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根据高职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一方面,避免传统教学的弊端,融理论于实践中;另一方面,可调整进入工作室实践学习的学生的学习结构,如以CI设计课程为例,在工作室教学中可以拿企业的实际优秀案例进行讲授,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也可将学生根据CI的三大组成内容分为三个小组:一组工作室学生进行MI(企业理念识别)的训练,如以某个企业为例,让学生了解市场对该企业的需求,掌握同行业的发展动态,进行专业感知能力的学习和培养;第二组工作室学生在经营理念指导下进行BI(企业行为识别)的训练;如以公司为例,让学生了解公司的组织机构设置,经营目标、公关活动和产品开发等,进行专业行为知识能力的学习和培养;第三组工作室学生进行VI(视觉识别)的提升能力的训练,如以某企业为例,在企业MI引导下,让学生掌握企业基础识别系统和应用识别系统的创作设计,进行运用企业识别符号来设计企业独特形象的学习和培养。让学生在实际的项目环境中得到学习。

2.平面设计“工作室”教学的必要性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育理论,平面设计专业建立“工作室”教学就体现了这一理论,它能够解决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适应的矛盾。平面设计专业作为实践性、技能性较强的专业,学生的未来前景和就业直接与他们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相关。平面设计专业“工作室”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操作的平台,这个平台中工作室的教师、学生和企业三者有机结合,教师把企业的设计案例引入工作室进行分析、讲解,同时带领工作室学生承担相应的企业设计任务,做到教学与行业需求,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实现了学生的在校学习与行业岗位需求“零接轨”的目标。同时既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又培养了学生的实操和设计综合能力,综合以上可见进行平面设计工作室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3.“工作室”实践教学的优势(1)工作室的实践教学启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工作室”教学是一种全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和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它能更好的启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工作室教学中一般采用开放式教学,指导教师由专任教师和具有设计开发能力的行业专家组成教师团队,教学中指导教师经常会选用一些模拟与实战结合的项目训练学生;学生在“工作室”中既能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又可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积极动手的能力。(2)工作室的开放式教学培养教师与学生的群体协作精神和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较,“工作室”教学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实践平台,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项目开发和科研工作,学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实践设计。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零距离接触,师生间交流协作,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形成了良好的师徒关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力;同时,学生也可参与真实项目,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学习和协作,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广告设计课程为例,课前进行调研分析,确定工作室教学目标,以工作室名义与设计公司洽谈一个与课程相关的项目。教师可将接到的设计公司的真实广告设计项目以任务书的形式分解成一个或多个广告子项目,然后以项目导入的方式开展工作室教学。在整个项目教学中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选出一位小组长,广告设计项目的完成以小组团队的形式来执行,学生在本次广告设计项目中都是设计师,每个人明确自己在本项目中的角色定位,这样学生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得到训练,齐心协力地为项目的完成贡献自己的力量。(3)工作室的多元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工作室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它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训练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如情景体验法、案例分析法、模拟仿真法等。由于它是一种模拟企业运作的教学模式,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成为设计公司的经理,分配设计任务给学生,并提出设计要求,也可成为设计总监,对学生进行分组,监督学生完成设计项目,并给予指导,也可成为客户,对学生设计的结果做出评价,使得学生的设计思维根据教师角色的转化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岗位需求。当然在工作室教学中也可导入一些根据行业与市场要求的项目进行设计竞赛,通过比赛的方式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他们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工作室实践教学为我院平面设计教学带来的启迪

首先,工作室实践教学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它不仅为学校造就了一支勇于实践,专业知识扎实,具有创新意识的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意和实践动手能力,避免了教师和学生的眼高手低,使他们能够得到专家和同行的认可,进一步扩大了学校声誉。其次,“工作室”根据实践教学的理念编制专业课程,采用实践教学的理念来编制专业课程使教学任务和目标更为专业,对口,使得专业课程的设置都跟着市场走,真正实现了与市场的接轨,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可了解企业生产一线情况的学习的机会,无论从教学方式还是内容上都使专业教学做到了更为合理,有效,以适应将来市场的需要。再次,“工作室”实践教学强调与企业的有机联系,学生在工作室的学习都以企业的实际项目为操作案例,可以有机会让学生的设计作品转化为企业产品到市场上去流通,从这个意义上说,是真正实现了企业与学校的实质性合作。检验学习的成果能否被市场所接纳,这是高职平面设计工作室教学的真正意义。最后,工作室教学开发学生的创业心态。“工作室”实践教学使课堂教学从学校走向企业一线,最大限度利用相关行业单位的设备优势开展实践教学,弥补了学校实验实训条件的不足,为学校实验、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在此过程中,学生充分了解企业公司运作的整个流程,掌握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和用人要求,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自我创业的心态。

篇5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创意性的设计人才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多。在这种的环境下,艺术设计成为当前最为热门的专业之一。其中,平面设计作为专业或其它设计的一个基础,是开设最多的专业之一。平面设计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在二维空间内充分利用造型的基本元素(点、线、面)和设计的概念元素(文字、图形、色彩),按照形式美法则创造一种视觉上和知觉上的美的关系,准确有效的传递信息。它是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在平面设计中创意是设计的灵魂,怎样打破旧的秩序,构成新的形式,赋予新的含义,是平面设计必须解决的问题。所以,本质上讲平面设计培养还是学生的创造能力。

众所周知,素描教学是对创造力培养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也是美术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但受长期的传统素描教学体系的影响,很多学生把设计专业等同于绘画专业,仍然沿用高考以前的观察表现方法,一成不变的去画静物、石膏,以形体、结构、光影和透视等来衡量作品的好坏。这样一味的描摹对平面设计是远远不够的。久而久之眼睛对物体的洞察力、想象力都变得麻木了,更谈不上创造能力了。正如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所说的“对原形进行复制,只能妨碍眼睛对艺术形象的理解,用这样的方法去创造艺术品,无异于艺术生命的自杀。”在平面设计素描中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对素描在思想认识方面的改变。平面设计素描就是要探索素描如何更好地与平面设计结合起来,为平面设计所服务。

素描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思考问题的一种形式与方法。我们从素描的产生也能很清晰地看到这一点,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保留下来的素描手稿中,都是当时他们在创作之前所画的草图和对创作的构思。平面设计素描也是对设计方案的思考与表现。在平面设计中,往往需要把自己的设计方案用最快最直接的视觉方式表现给客户看,取得客户的认可。这种快速表现的技能正是设计素描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对于平面设计素描的目的简单讲,就是要把你在设计中思维想象的或看不见的用视觉语言简单的表现出来。对于一个平面设计者来说,在学习素描时必须注意一些几个环节的能力把握,素描才能更好地为平面设计所服务。

首先要培养快速的造型能力。平面设计素描与传统的素描对造型的要求是一致的,但表现的形式与练习的方法却有所不同。在表现方法上,要鼓励学生多去探索一些形式。工具上可以是铅笔、炭笔、钢笔、毛笔、蜡笔等等;纸张上可以是不同材质、不同肌理、不同颜色;表现方法上可以涂、抹、擦、贴、烙、撕、涂鸦等。不同的手法与工具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视觉美感;在作画的时间上,平面设计素描则需要练习者在很短的时间内,有目的有重点地去把握或者记录事物的特征。要培养这种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快速表现的能力就需要平时多观察,特别是要多画一些速写提高自己的造型能力。把自己在生活中的经历与体验等记录下来,才能积累自己丰富的视觉语言和视觉表达能力。

其次,在观察方法上也要打破以往传统素描的束缚。传统素描教学在作画时,往往是布置好光源,选好一个好的角度,固定一个位置,对一个形体进行观察写生。平面设计素描则要打破这种模式,在对物体的观察方法上要更加灵活,多视点、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观察。同样老师在布置物体的时候,也可以形式多样。如倾斜、倒置、包扎等多种形式随意摆放,甚至在移动中、剖析中、破碎中去理解、寻找、分析物体的内部结构特征。让学生在绘画时自己组织画面,融入自己的思维观念,主动探索学习,准确把握事物之间的内部关系与结构,准确把握事物的特征,再进一步对这种特征进行提炼,力求“标新立异”。因此,只有与众不同的视角,才会出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创意。

再次,在积累了较多的视觉素材,造型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的时候,就要对这些视觉元素进行加工、提炼,力争用最简单的形式来表达最感人的画面。并以美的侧面去表现形态的特征,以人的知觉和视觉规律表现形态的美感。这种提炼可以在画素描时参考实物进行创作,也可以在完成素描后,根据自己的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对自己素描作品进行的处理方式是传统素描与平面设计素描最大的差异。素描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处理的方式也不一样。

最后,还要强调的就是,平面设计素描不仅是一门专业课程更是我们积累视觉元素的一种方式。这就需要我们对自己平时积累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效的记忆。只有把视觉元素储存在自己的大脑里面,在设计的时候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表现自己的设计风格,传递自己的设计信息与理念。

总之,平面设计素描对平面设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上也有别于传统的素描教学,认真的探索素描与平面设计之间的关系,使之更有效地为平面设计服务,这也是我们学习平面设计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篇6

1.重视案例教学策略

以往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需求,利用多媒体双向教学工具,采用案例教学策略,能够将知识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表现出来,能够显著提高实验课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园林艺术》封面设计为例,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10幅精美的园林建筑风景画,并提出以下问题:如何利用图像处理工具绘制一个园林艺术品的封面,封面的整体布局该如何设计,画面的色彩该如何搭配等,让学生进行思考。其次,教师利用径向渐变工具绘制出由白色向绿色转变的环形底图,然后连接图层命令,把若干个园林艺术图像放在一个图层内,并利用扭曲命令,绘制出园林艺术图像的立方体魔方,并在魔方上输入渐变的文字:园林艺术。教师通过实例演示,帮助学生掌握以下教学要点:特效文字的制作、立方体以及阴影效果制作、渐变工具的使用、图层组的使用等。

篇7

现阶段学习平面设计的学生越来越多,但是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并没有与持续上涨的学生数量相匹配,并且教师的教学模式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都影响了平面设计的教学质量。

(1)忽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具有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前提,但大多数平面设计的教师并没有注重是否具有学习兴趣,也没有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进行关心和指导,只是单纯的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如果是实际软件操作课,也是比较机械的告诉学生每一步的操作过程,并没有具体的讲解每一步操作和设计的目的,这种比较沉闷的教学模式是不能促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更加不能提高教学质量。

(2)忽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平面设计除了需要理解和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一定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但是现阶段的教学模式中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没有设计激发学生想象和思考的教学内容,忽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导致了学生在进行设计时,不能有创造性的设计出很出色的作品。此外,有些教师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多参考一些比较出色的作品,但缺少对学生讲解优秀作品在设计时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只是单纯的看优秀的作品,也只能起到模仿的作用,并不能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3)忽视平面设计的实际操作性培养。一门课程的安排都是有课时限制的,教师为了在有限的课时里面,将必须讲解的知识全部讲授完,就会减少学生的实际操作课程,平面设计课就是其中的情况。此外,很多教师都存在一个教案或是教学内容很多年都是固定的,根本没有根据时代的进步进行跟换相应的内容,并且在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也没有结合实际的例子进行讲解,学生只是将基本的知识要点记住了,但如何进行应用,或是主要应用在哪种平面设计中却不是很清楚和明白。

三、平面设计教学的教学模式改进

为了解决现阶段平面设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以达到培养平面设计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好平面设计的前提。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到现阶段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是平面设计的体现,并在上课的过程中列举一些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实例,使学生能自己体会到学好平面设计是很重要的。其次是为了避免在讲授基础理论知识时,由于知识本身缺乏趣味性,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讲第一节课时就不要先讲理论,不要让学生以为这门课是没有趣味性的,而是先讲实际案例或是设置趣味性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积极性之后,再开始对理论知识进行适当的穿插和讲解。最后是在讲课的过程中,注重学习气氛的营造。一般营造比较轻松和快乐的学习气氛,会比较容易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种学习气氛的营造,需要采用比较通俗意懂的实例或是词语、比较幽默的表达方式等来营造。比如在介绍平面设计软件中的具体工具时,滤镜的作用就可以讲解成类似于学生比较熟悉的哈哈镜的作用,可以将图形进行变形或是扭曲。这样的方式讲解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另外,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因此在教课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教课的难易程度要适中,并且在设置话题讨论环节的时候,多让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发言,也让他们能积极思考问题,不能因为自身基础差就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2、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

思维能力对学好平面设计具有重要作用,众所周知,设计是一种理念,是需要一定的想象力和创新性的思维的,不是单纯地依靠软件作图技能和理论知识体系的,而现阶段的教学模式往往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还有所欠缺。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协作的方式才能完成设计的题目。以往教师布置的平面设计任务一般都是以学生单独完成为主,进行互相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比较少,但设计讲求的是想法和创意,不同的人想法是不一样的,因此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可以互相学习和协作的机会,比如布置团队协作的设计题目,让学生能在完成任务的时候,互相探讨,各抒己见,这样学生就可以互相学习,培养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或是让学生参加平面设计大赛,由于比赛具有一定竞争性和较强的实践性,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努力思考和想象的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现阶段的平面设计水平,将来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加强等。另外,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可以促进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话题,鼓励用怀疑的眼光看待问题或是用逆向思维来解决问题等,鼓励学生拥有自己的平面设计的风格和特点,努力发掘自身在设计方面的特长和与众不同的方面,同时要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色彩的搭配,是否给人视觉冲击或是个性之处等。

3、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实际操作能力是验证是否真正掌握平面设计这门课程的标准之一。由于条件有限,很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这将严重影响学生对这么课程的掌握,因此,学校和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学生主要依靠学校来学习平面设计的相关知识,因此不太了解现阶段社会和企业对平面设计的要求,那么教师就需要根据现阶段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以围绕其需求为中心进行教学并及时变更教学内容,让学生也能及时的调整关于平面设计的知识体系。为了学生能接触社会和企业,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学生安排的实习,和学校组织的比赛活动,通过多种途径,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通过学校多安排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课程来培养实践能力,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只是辅助和指导性的作用。另外,由于在软件的实际操作学习中也大概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只能学习和掌握到一些基本的软件操作和设计技巧的内容,与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讲解如何解决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并布置一些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平面设计任务,让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在短时间内得到一定的提升。

篇8

毋庸置疑,一直以来平面与插图设计在相关教育中一直备受青睐,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在西方更是有着悠久的专业教学历史。不少国内高校也看到了其突出意义,借助于引进外资教学,希冀将顶尖而又时尚的潮流符号引入教学之中。当然,反躬自省,国内的平面插图设计教学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一方面起步晚,另一方面实力薄弱。尽管教授平面设计、插图设计都已步入正轨,但是既有的传统化平面与插图设计早已深深的制约了学生乃至是教学模式的思路,在现代社会,这种不符合时代创新的理念给教学带来诸多瓶颈,如此看来,新时代下,必须正视时下的困境,寻求平面设计、插画设计的多维化革新与多维化发展,才能让平面设计、插图设计不断与时俱进、有所突破。

1、相关重视层面上的缺失。对于平面设计插图设计的授课上来看,往往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平面设计与插图设计的内容都难以深入,即使是以一门独立的课程进行教学,也时常难以实现教授的强化。譬如,在课程课时上的安排并不能做到统一布置,一些院校在设计教学课时方面层次不齐,在先后顺序的设置上难以统一,导致了对于后期平面设计、插图设计的关注度削弱。更直接的导致了运用者在相关多媒体设计软件的运用上备受局限,所成型的作品难以呈现出理想效果。

2、长期以来固有教学方式的束缚。不得不说,平面设计插图设计都得依赖于一些技法以及制作路径,但是相关老师在教授绘画设计的思维方式时,一如既往的墨守成规,单纯着重于设计功底在表现设计理念的意义,反复要求学习运用者相关造型与规划的能力,继而淡化了培养学习者在设计思维上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在如今快速化发展的社会,纷繁复杂的表现要求都在平面设计、插图设计中呈现出来,这也是当下艺术设计教育与市场社会发展接轨的瓶颈所在。

3、教学内容方面的单调刻板。脱离了社会发展实际的重要性,内容上偏向于理论性知识,相关教授也是浅显教学,固守的思维样式与传统的教学体系,让真正意义上的平面设计专业、插图设计流于形式,欠缺了一定的内涵,尤其是在应对新颖的素材题材时往往显得过于生硬,难以展现出艺术意义上的审美情趣以及现实生活方面的协调、融洽。不仅仅是教学主客体的要求,这也是在相当大程度上对传统艺术教学改革上敲响的警钟,只有本着时展的要求,锐意创新与改革,才能够在一定的时期内有所转变,继而让平面设计、插图设计更加切合其生存发展规律,让多维化教学成为现实。

二、探究多维化平面设计、插图设计教学

面对长久以来平面设计专业插图设计的诸多窘境,不难发现平面设计、插图设计对于新时代下发展革新的诉求愈发强烈,想要实现多维化设计教学要从诸多方面进行突破,而这一路径任重道远。

1、平面设计插图设计课程革新设置的思路。将平面设计插图设计重要性提升,相应纳入到艺术专业教学的核心位置,同时,课程设置的时间也要合理,要考虑在学习者已经具备了基础设计知识与概念的适当时期增设平面设计插图设计,这毫无疑问也是此个阶段承上启下的不二选择,特别是在培养提升学习者多维化思维与能力方面显示出卓越作用。

2、教学贯穿平面设计插图设计的新理念,以新媒体为媒介多维化教学。不可否认,在优秀的设计作品中,设计者深邃的思想灵魂是作品持久的生命力,而这些平面设计插图设计中的内容表达无不传递着主旨思想。因而在设计教学方面亟待有所突破,这对教学者提出了较高要求,对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在模式方面亟待革新机械化教授理论,摆脱旧有忽视教学有效性的意识,作为教学导航旗帜的模式需要与时代相接轨,建立起现代化教学理念与配套设施,在此基础上让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习者多角度、多维度考量生活中的事物,创新性教学,朝着多维度教学层面迈进。

3、教学主体的自主学习化方略。站在新时代下多维化教学的前沿,不可忽视自主化教学的突出地位。学习群体必不可少的需要完善自身知识素养与平面设计插图设计专业上的审美情操,秉持着日新月异的思维模式去自主化学习、提高,从而达到创新创意设计的高峰。诸如,合作性学习、探究性教学能够充实设计学习者的灵感与创意源泉,任何一项普通事物都能在设计学习者眼中、手下熠熠生辉,具备了创造性的思维将会助力于学习者的研习,是平面设计插图设计方向上的实质与灵魂,这也是多维化教学的真谛所在。

4、平面设计专业强化插图设计的课程内容时代性特征。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化要求,将相关设计与插图构思添加诸多实用性的商业化因素,引进校企合作路径,让平面设计专业的插图设计跟上时代商业发展的需求,校企合作的形式也能够更深一步引入专家教学,为校内专业辅导注入新鲜活力。在倡导多样化、多形式的需求型社会,真真正正同时代相联系的教学才能推动平面设计专业教育的持续进步。

结语:平面设计与插图设计作为多元化方向上的艺术呈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极深的视觉魅力应用空间。与此同时,插图设计也成为未来前沿艺术设计相关教育领域下的潜力学科,尽管时下这二者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是持久的探索多维化方向教学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有不断的革新与加强设计课程教学,才能创对应的设计领域体系,实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宏民.插图设计课程的教与学.美术教育研究[J],201 2(6-13).

篇9

“快乐设计”的教育理念

对于平面设计教学来说,先进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快乐设计”的教学理念是符合这一要求的新的教育理念。它改变了受行为主义教育方法影响的传统教学方法。在传统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往往把教师教授课堂内容放在主要地位和方面,而学生只能处于被动。这必然违反了我国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的要求。学生在这些方法的影响下开始一些机械、死记硬背的学习活动。它对于激发学生创造力和学习兴趣并无益处。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学方法和模式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不同的知识需求。中职教育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从中学起点入学的,教师要注意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经历。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对于这种可操作性强和具有时代特点的学科都比普通的文化课感兴趣,这时候如果运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方式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于课程发展和学生素质的培养都是大有益处的。“快乐设计”如果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融入到中职平面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必然能够真正的给这门学科带来不一样的魅力和活力。

运用“快乐设计”的方法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中职生来说,他们的文化课学习基础较为薄弱,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对于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际学习情况,如果没有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充分的探索和研究,那么,教学过程的开展一定不容易。教师可以设计和开展相关的符合学生知识需求的以及教学内容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平面设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趣味性,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其趣味性,比如在上课时可以通过视频和动画等形式展现优秀的设计作品,让学生在课上赏析品鉴,最后再与教师与同学分享交流。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到了相关的知识,也开阔了眼界。教师同时也得到了教学反馈和完成了教学目标。

注重师生课堂教学中互动 作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和学生进行互动。师生共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师也应该随时关注相关的教学动态,吸收和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充分挖掘学生潜质。注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在学习知识上的互动,建立一种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另外。在教学课堂中,转变教师为主体的观念,应该让学生在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师应该将平面设计的课程知识与实际的动手操作实践过程相互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

注重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对待中职学生的观念,并且学会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培养他们对于学习的自信心。在平时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计算机课程对他们提出的要求。除了创新意识以外,还要注重培养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在学习和课下作业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此为契机,培养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的引导与学生自身的意识是关键所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是教师所担负的责任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对于创造课堂活力和学生学习动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结束语

要想在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学科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让“快乐设计”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生互动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这些方式必然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参考文献

[1]张桂萍.让“快乐设计”融入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中[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4(4)

篇10

平面设计的课程体系主要为图形、字体、版式、色彩等。通常在设计课程教学的时候比较单一。例如《字体设计》、《广告设计》等课程,都是专攻某一方向,同其他的课程衔接较少,此外很多教师在实验的时候也只强调软件操作而忽略设计理念。这样会导致学生过度重视命令的学习,陷入死记菜单、工具、面板的误区,从而忽视了设计的因素。很多学生在完成平面设计课程之后,对各种软件操作相对熟练,但在实际设计中往往很难独立进行各种创作。即便完成的作品也让人感觉幼稚,设计不成熟。也有部分学生看到设计作品却做不出来,这些原因都是因为缺乏设计理念、忽视创作过程,忘记了平面设计本身就是功能性与审美性的有机统一体。这种“教”“学”的脱节造成了实训教学环节无法满足专业的需要,影响了教学效果。

1.2 实验模式单一

通常平面设计实验课程的模式是:教师先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操作演示,学生观看;实验课程的时候学生再模仿教师的演示进行个人操作,教师在一旁辅导。最后学生上交作业,教师检查评分。该实验模式固然可以全面的贯彻教学内容,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实验内容,掌握课程信息。但每节课都采用同一模式,未免会感到枯燥单调,注意力分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还有每个班级里的学生素质不尽相同,有的基础好点有的基础差点。该教学模式比较适合初学者,按部就班的学习软件的每项功能,但对于基础好点的学生,学习软件比较顺手,完全可以通过自学完成简单的上机案例。此外还有部分基础扎实的学生本身课下就已经掌握了相关的软件操作,所以简单的课程练习已经成为束缚学习的步伐,还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所以我们需要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借以应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真正的将实验课程的作用发挥出来。

2 实验性教学的设计思路

针对当前实验性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的方法,并对实验课程进行优化设计。

2.1 贯彻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为辅的方针

平面设计课程的内容多、难度大。理论指导占用一定的比例,但不能将老师讲解和指导作为主要的,这样学生会产生依赖心理,忽视课后的自主学习。教师在完成实验课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首先要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先学习相关的文字材料,了解基本的理论知识,有条件的可以提前自行练习,然后在实验课程教学中教师针对重难点进行讲解和演示,其他内容则由学生自行完成。遇到问题和困难再向教师请教。实验课程之后学生仍需一定的练习量,最后教师在评阅的时候要结合软件的工作原理、操作技巧以及设计效果来综合评价,学生也要及时对实验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实验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操作来体验软件的应用,所以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后要懂得举一反三,才能应对今后的发展。同时还有助于其他软件的学习。强调自主学习,还可以让实验变得有针对性,解决重点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可以解放大量的简单重复操作,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多元化教学。

2.2 整合实验教学内容

据软件的功能类别来划分。例如某一节课的内容是工具箱的使用,另一节课的内容是图层菜单。这样每节课之间相对独立,没有联系。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则是按照实验操作的难易程度和各知识点的性质,从易到难的顺序循序渐进的展开。首先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掌握平面设计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实验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教师可结合案例简单的操作演示,给学生简明扼要的提示。然后是软件的基本操作,保证教学大纲中的内容。教学的重点可放在解释工具属性、讲解难点、师范重点操作。让学生了解各种参数的设置。其次就是实例操作,主要通过最终效果向学生展示案例,加强学生对软件主要工具的认识,并锻炼操作能力。当然实例也不一定非要是教材上的,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加入一些流行的、生动的案例。以此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实验的效率。最后一种可以综合练习,学生可按照一定的要求完整的制作一幅作品。可模拟市场上的商业案例,简单的给学生提供一些参数,然后学生自行制作。综合案例是前面所有教学内容的综合,所以综合练习不可缺。

2.3 综合运用教学模式

篇11

2、包装设计要求:①设计的包装要求色彩协调,功能明确,风格样式特征突出,有创意。②包装上要有品名,标识,容量,成分,公司电话,厂址等必要信息说明。③要将包装进行整体设计,成为系列包装。一个

系列不少于8件。④必须做出实物样本,样本要求制作细致精美。⑥使用Word文档进行设计说明,包括:市场调研,创意分析,平面创意解析和印刷包装工艺设计等。3、平面广告设计要求:①作品要求:主题突出,创意新颖,构图合理,图像清晰、色彩明快,尺寸大小为285mm×210mm,分辨率在300dpi以上。②内容包括:提交的作品不少于四张。另需使用Word文档对设计作品进行设计说明,包括创意来源、设计思路、以及作品说明,要求150字以上,标题为“XXXX平面广告设计说明”,在设计说明最后注明班级、小组成员姓名,以及指导老师。③制作展板:一套系列广告,不少于四块展板,每块尺寸为90cm×120cm。

4、注意事项:(1)所有的设计作品必须原创,不可与市场上的设计作品雷同。(2)以小组为单位提交设计作品电子文档文件夹,其中包括调研报告、VI手册源文件、包装平面图源文件、包装设计说明、平面广告源文件、广告设计说明。(3)学生需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成绩将记入最终总评成绩。(4)所有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设计作品展,学生需要在自己的展示区域自行布置展架或展台,也可以适量用一些装饰构件进行装饰。

二、平面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三年的实践,我校平面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工作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观念创新、工艺手段、社会实践和企业需求结合等方面均有各自的探索和追求。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

1、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不合理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学生离校前一个月左右,很多学生根本不能静下心来做毕业设计,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稳定的心态,毕业设计质量无法令人满意。

2、设计作品同质化现象普遍虽然作品的数量比以往多,但形式与以往专业课的作品基本相同,作品也有很多地方是雷同的。

三、平面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建议

1、加大毕业设计管理力度学校应对学生和教师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制定具体的毕业设计管理办法,让老师在处理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时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证教学管理上的约束力。

2、毕业设计展示与学生就业相挂钩邀请企业参观毕业设计展。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毕业设计作品的直观展示挑选出所需的设计人才;另一方面将毕业设计与学生就业挂钩,能够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意识到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就愿意投入精力和时间进行毕业设计创作,全面展示自己的设计能力来获得心仪的工作。

3、灵活的毕业设计时间可以改变毕业设计仅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的固定时间。中职学生在第3学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轻,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可以开展毕业设计工作,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带着问题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的目的性更强。而第4学期也不必全是做毕业设计,可以开设一些诸如平面设计专业目前最新技术或讲座课程,减少由于单纯的毕业设计任务所造成的纪律松散和时间浪费。

4、学生写作能力需要长期培养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在强调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写作能力应与各年级的专业课程相结合,从设计理念到设计说明让学生在两年里能得到充分的接触与训练,并在不断写作练习中掌握写作技法,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篇12

一、当前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平面设计本身是种对生活方式的创造。在人类历史上,设计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时也标志着

人类文明进程的前进步伐。但客观地看,目前的平面设计教学自身还不很完善。

首先,在教学中重视造型基本功,这本无可厚非,但却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应该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今天的学生正是在前人成功的基础上前进。因而,旧的平面设计教学体系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正如用安格尔的方法不会有凡高;用徐悲鸿的方法也不会有贝聿铭一样,纯美术(油、版、雕)的造型训练、色彩练习,对于平面设计而言,并不是完全适用的。

其次,在大学四年的课程安排中,过多的基础训练,导致了学生对理论研究的严重不足。平面设计是一个边缘学科,学科间的交叉明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多安排一些理论课是有必要的。

再次,前面提到了“包豪斯”的教学。本来,包豪斯重实践、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等等,都是平面教学应当学习的。但由于一开始对其理解的偏差,导致了今天各院系的平面设计专业明显地缺乏活力、创造力,对平面设计的理解也明显落后于时代。很多学生作品毫无新意,且忽略了自身的民族特点,放弃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没能很好地将平面设计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二、加强平面设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1.课程体系中应增设“设计管理”课程

过去我们搞平面设计教育,以工艺美术教育为主。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从日本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引进企业形象策划(CI)潮以来,教学上就有了些改革。基础教学我们沿用的依然是包豪斯传下来的三大构成。这时候的平面设计专业(或者装潢专业)的课程设置以企业形象策划为主。而且在引进CI方案时,我们把它分为: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三大块。设计专业的教学以视觉识别为主。而“设计管理”课程是在市场化的前提下、在设计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的。从我国改革开放到今天总共不过23年,各领域都在经济大潮中摸索着前进。我们的现代设计教育时间更短,“设计管理”课程的缺失是有其原因和社会背景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内部科学的管理体系也逐渐完善。在此基础上,设计师面临的与创作对象(企业)之间的交流日益重要,“设计管理”课程也就提上日程。

在过去我们的平面设计教学中,仅以设计的基本创作为主线,没有注意到与创作对象(企业)之间的沟通,再加上技法滞后等造成:

(1)学生只顾埋头做手工设计的技法练习和相应的简单肤浅的设计思想的思考,对设计的深入思考缺少认识。

(2)理论体系不健全,对所学专业企业形象策划(CI)缺少认识的完整性、高度性。

(3)目前我国在法律、法规、市场运作等方面处于一种逐渐完善的阶段。因此对设计管理课程的设置应有所高度的认识。

2.平面设计教学应模糊学科间的边缘界限

在这样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设计学科的边缘性要求新的设计人才必须是综合性人才,而不是一味地“专”下去。平面设计在现代社会扮演的不仅是传达信息的角色,同时还担当了传达思想的、甚至是传承文化的重担。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如文学、哲学、艺术等。要让学生认识到平面设计专业自身就是艺术、技术、社会生产力等交叉而兴盛的一种新的学科,其自身的边缘性应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另外,还可在课程中尝试开设市场学、消费心理学等课题。当然,在强调学科“边缘性”时,并不是要求平面设计者个个成为多面手。模糊学科间的界限,不是模糊专业本身,只是学科间的交叉有利于平面设计自身健康、全面地发展下去。既然平面设计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专业性是其立足点。

3.平面设计教学要注重个性化设计的培养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脑的出现为我们的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速度和质量是其最突出的表现,它大大提高了平面设计者的工作效率和作品的制作工艺。在这种形势下,平面设计教学工作应主动适应不熟悉的领域,要在这个需求逐渐提高的新环境中不断提高平面设计教学的水平,跟上科技的进步的步伐。面对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和飞速发展的商业环境,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对设计者潜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篇13

首先,在教学中重视造型基本功,这本无可厚非,但却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应该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今天的学生正是在前人成功的基础上前进。因而,旧的平面设计教学体系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正如用安格尔的方法不会有凡高;用徐悲鸿的方法也不会有贝聿铭一样,纯美术(油、版、雕)的造型训练、色彩练习,对于平面设计而言,并不是完全适用的。

其次,在大学四年的课程安排中,过多的基础训练,导致了学生对理论研究的严重不足。平面设计是一个边缘学科,学科间的交叉明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多安排一些理论课是有必要的。

再次,前面提到了“包豪斯”的教学。本来,包豪斯重实践、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等等,都是平面教学应当学习的。但由于一开始对其理解的偏差,导致了今天各院系的平面设计专业明显地缺乏活力、创造力,对平面设计的理解也明显落后于时代。很多学生作品毫无新意,且忽略了自身的民族特点,放弃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没能很好地将平面设计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二、加强平面设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1.课程体系中应增设“设计管理”课程

过去我们搞平面设计教育,以工艺美术教育为主。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从日本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引进企业形象策划(CI)潮以来,教学上就有了些改革。基础教学我们沿用的依然是包豪斯传下来的三大构成。这时候的平面设计专业(或者装潢专业)的课程设置以企业形象策划为主。而且在引进CI方案时,我们把它分为: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三大块。设计专业的教学以视觉识别为主。而“设计管理”课程是在市场化的前提下、在设计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的。从我国改革开放到今天总共不过23年,各领域都在经济大潮中摸索着前进。我们的现代设计教育时间更短,“设计管理”课程的缺失是有其原因和社会背景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内部科学的管理体系也逐渐完善。在此基础上,设计师面临的与创作对象(企业)之间的交流日益重要,“设计管理”课程也就提上日程。

在过去我们的平面设计教学中,仅以设计的基本创作为主线,没有注意到与创作对象(企业)之间的沟通,再加上技法滞后等造成:

(1)学生只顾埋头做手工设计的技法练习和相应的简单肤浅的设计思想的思考,对设计的深入思考缺少认识。

(2)理论体系不健全,对所学专业企业形象策划(CI)缺少认识的完整性、高度性。

(3)目前我国在法律、法规、市场运作等方面处于一种逐渐完善的阶段。因此对设计管理课程的设置应有所高度的认识。

2.平面设计教学应模糊学科间的边缘界限

在这样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设计学科的边缘性要求新的设计人才必须是综合性人才,而不是一味地“专”下去。平面设计在现代社会扮演的不仅是传达信息的角色,同时还担当了传达思想的、甚至是传承文化的重担。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如文学、哲学、艺术等。要让学生认识到平面设计专业自身就是艺术、技术、社会生产力等交叉而兴盛的一种新的学科,其自身的边缘性应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另外,还可在课程中尝试开设市场学、消费心理学等课题。当然,在强调学科“边缘性”时,并不是要求平面设计者个个成为多面手。模糊学科间的界限,不是模糊专业本身,只是学科间的交叉有利于平面设计自身健康、全面地发展下去。既然平面设计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专业性是其立足点。

3.平面设计教学要注重个性化设计的培养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脑的出现为我们的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速度和质量是其最突出的表现,它大大提高了平面设计者的工作效率和作品的制作工艺。在这种形势下,平面设计教学工作应主动适应不熟悉的领域,要在这个需求逐渐提高的新环境中不断提高平面设计教学的水平,跟上科技的进步的步伐。面对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和飞速发展的商业环境,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对设计者潜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软件的应用,平面设计逐步走向程式化,这就要求设计创意必须具有个性。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源于设计的创造性思维。个性化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平面设计教学应通过对设计原理、设计内容等理论知识的讲授,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表达,倡导设计风格,挖掘个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表达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4.平面设计教学要符合人性化与绿色设计需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