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安全案例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学校在办学经费并不十分宽裕的情况下,优先保证安全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安全工作硬件、软件、人员到位。学校利用业务创收区域聘请专门保安公司进驻学校,24小时保证学校的安全;学校公共区域全部安装红外线监控,确保整个学校24小时在线实时掌控;学校大门口安装了门禁控制系统,防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出;为了杜绝手机充电安全隐患,学校配置专业手机充电柜,保证一人一机位,根除学生手机充电存在的安全隐患;严格按照消防安全配备标准,各科室、各班级、各车间配齐、配全消防器材;为了消除安全后顾之忧,学校为全体在校学生和职工全额出资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为保障实习学生的安全,学校严格选择安全预防措施达标的单位,还为所有实习学生购买了工伤意外保险,确保实习学生安全;为了保证职工、学生用水安全,学校出资购买了专业净水机制作纯净水供全体职工、学生免费饮用;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学校引进专门自动售货公司为学生提供品牌食品,彻底杜绝“三无”食品在校园销售;为了保证用电安全,学校投入资金进行专业电路改造,将照明电、空调专用电、动力电按照用途、用电额度进行专业调配,彻底杜绝用电安全隐患。
三、齐抓共管,安全工作覆盖到位
学校办公室负责对校舍安全进行检查,确保走廊、楼梯等设备设施安全牢固。办公室牵头,教务科、学管科配合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排除学校集合场地、图书室、实验室等可能发生爆炸、火灾、触电等事故的隐患。学管科负责交通安全教育,组织学生观看交通安全影视片。办公室制定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制度、用水用电制度、疾病传染病应对预案、体育课安全预案、针对暴力事件应急预案等,排除各种可能发生事故的隐患。学校还制订了《门卫安全事故责任书》,杜绝因门卫职责履行不到位可能导致的事故隐患。
1.突出学校课堂安全教育主阵地作用学校将安全知识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使安全知识进课堂。学校还充分利用黑板报、主题班会、专题报告会、广播、校园网、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紧急规避意外伤害的能力;开展“安全知识”“卫生知识”专题讲座,宣传安全知识和卫生知识;开展安全教育周活动;组织“安全隐患全面排查与整改”专项活动,全面消除安全隐患。
2.积极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环境整治工作学校集中对校园及周边环境问题进行摸排登记,对摸排中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逐一认真分析研究,按属地管理和职责范围分类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落实责任人和治理目标,为学校安全提供有力的组织和领导保障。
3.经常性地开展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从每年春季开学起,学校就会不定期地对食堂、饮用水、学生寝室、校园环境卫生及健康教育开课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检查,促进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为确保广大师生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篇2
(2)煤矿企业建设相关档案。包括煤矿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报建和审批资料,煤矿建设原始资料和图纸;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申办与报批资料,相关部门组织的安全评价、安全认证、安全材料;各类生产、安全设施设备采购、安装、使用状况资料,井下避险工程建设档案;企业日常值班调度情况、计划安排情况、安全检查落实情况。
(3)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相关档案。包括企业安全意识的宣传、安全知识的教育、安全生产宣传培训计划;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及班组长、员工安全培训记录;日常安全宣传培训记录及总结;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复审、持证上岗记录等。
(4)企业员工自身相关档案。包括企业职工体检、职业病防治档案,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及实施计划;参加各类保险的名单和资料,发生工伤的员工获得工伤保险理赔的凭证或单据,其他与工伤保险相关的文件、凭证或单据;劳动防护用品制度落实情况;职工的身体、心理健康、个人习惯及所受到处罚和奖励情况。
(5)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相关档案。包括企业发现隐患的登记及应急排险记录,隐患整改的组织、跟踪与验收的活动资料;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抢救、处理过程中形成的材料,对事故和相关责任人的处理情况,对上报告、向社会公布的相关资料。
2安全档案对于煤矿安全生产作用重大
(1)安全档案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安全档案详实记录煤矿企业从建井到开采、从设备安装到使用状态、从人员管理到人员培训、从安全制度建设到安全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最基础、最原始的资料,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基础。
(2)安全档案是职能部门安全监管监察的重要手段。企业安全档案,便于检查人员查阅企业安全资料,有重点地勘察企业生产经营现场,有效地了解和掌握企业在自身生产经营活动中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的状况,从而有事实、有依据、有针对性地监督指导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3)安全档案是强化企业安全文化的有效措施。安全档案详细记录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及造成的严重后果,这些真实、鲜活的文字、图片信息,具有很强感染力和触动力,对于普及安全知识、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培养公民的自救能力、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等都有更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同时,根据安全档案记录,可以详细掌握企业员工安全培训情况,有重点的加强特殊行业、特殊人群的安全教育培训。
(4)安全档案是明确事故责任的重要依据。安全生产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命财产损失,其严重的后果决定了我们必须深刻分析事故原因、明确事故责任、处理相关责任人。安全档案提供了事故发生前最真实、最原始、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对于人们重建安全事故的原貌、总结事故经验,探寻事故发生规律等意义重大。
(5)安全档案为企业安全理念创新提供支撑。近年来,煤炭企业紧跟时展、不断更新安全理念,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积极抓好矿井安全技术改造工程,抓好落后产能的淘汰,更新改造老设备,努力提高煤矿生产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建设智慧矿山。这些理念的创新总是建立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自然都离不开安全档案信息的支撑。
3加强和改进煤矿安全档案工作的对策建议
(1)强化归档工作。煤矿安全档案形成涉及部门多、内容丰富、内涵复杂,载体形式多样,档案管理呈现多元化,这就需要从源头上强化文件归档管理工作。各煤矿企业应充分认识安全档案归档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分工领导,明确职能部门,配备专职档案管理员,形成有领导、有机构、有人具体抓的工作机制。确定安全档案收集范围,有的放矢,对不同部门、不同类型档案归档时间、归档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指导各业务部门将档案分类、分层次、分时间、分内容统一收集归档,规范管理,防止档案散失。
(2)强化制度保障。制度管根本、管长效,要保证安全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并形成良性循环,就必须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现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深入学习贯彻《档案法》,把档案工作纳入企业发展规划,逐步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完善档案归档、档案借阅、档案保管、档案保密等制度,明确企业发生重大事项、召开重要会议、引进重要设备、重大技术改革等都需要有档案人员全程参加。明确档案人员的职责,并将档案管理和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做到职责明确,规范管理。
(3)强化队伍人员素质。①各煤矿企业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建立教育培训的运行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②在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实效,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运用档案管理的新技术、新知识、新技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教育工作,使档案管理人员认清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自身的不足、努力方向。
(4)强化现代技术手段运用。①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目前,各煤矿企业已经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安全档案工作如果利用计算机等技术,便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通过数字化处理,将档案内容存在移动存储介质里,能够永久保存;③可以建立数据库,编制档案检索工具和检索系统,为档案查询利用提供了便利,也有利于对各种数据和情况进行分类与统计;④信息资源得到了共享,档案利用率大大提高。
4切实抓好安全管理档案的综合利用
(1)促进安全生产自我约束和持续改进工作机制的形成。煤矿企业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对照检查,对自身必须落实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底数清、情况明”。再通过把这些项目内容进行“对号入座”,促使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机构、人员、责任、制度、经费、教育、措施等方面自觉落实,由此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基础,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完善安全生产条件。
篇3
篇4
行为安全理论以行为分析理论为基础,是将各种学科进行综合而形成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它主要通过各种监测、观察等有效手段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使人们树立并增强安全意识,形成优良的安全习惯,为煤矿生产工作营造出良好的安全氛围,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和相互协作,切实促进安全水平提升。一般情况下,由于人的行为具有可测量性及可观察性的特征,因此,通过特定措施可对人的行为进行综合有效的管理。行为安全理论以使人形成安全的思维模式、行为和习惯为主要目的,能减少或从根本上杜绝不安全行为的重复发生,能在人产生某种行为的原因及后果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即ABC行为。
3行为安全管理的意义
3.1行为安全管理是一种管理方式
行为安全理论的管理方法具有合理有序及科学规律的特征,能对预期行为进行有效引导、规范及固化,可有效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工作人员正确安全行为习惯的形成。它能及时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还能加强对整体组织的管理和控制,从而有效促进平均安全水平提高。因此,就安全层面来说,要减少或杜绝冒险行为产生,就要对行为安全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以全面掌握并运用其实施手段。
3.2行为安全管理更加注重员工的积极参与
通过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可以对安全行为进行有效控制,对于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积极意义。行为同管理要求及发展目标产生矛盾和冲突时,行为安全管理的应用能及时防范及制止不安全行为。此外,由于安全意识缺乏和侥幸心理存在,煤矿职工往往在操作规程方面不严谨、不严格、不规范,极易给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巨大隐患。一旦恐惧感缺乏,就很难对不安全行为进行预测和监控。行为安全理论的应用能对职工行为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进而促进行为安全性的提升。
4煤矿安全管理中行为安全理论的运用
4.1前期准备阶段
建立分工明确、合理的行为安全管理小组,由矿长对小组进行统一领导,由队长和站长开展安全主管工作,由组长和职工进行行为安全管理工作。行为安全管理小组可通过制定、维护及管理行为安全管理程序来有效监督行为安全的具体实施状况,系统分析整理相关数据及信息,向有关部门提交统计报告。在日常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要通过培训和教育加强行为安全管理小组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使其更加了解并全面掌握安全管理工作基本流程,以更加及时、高效地处理安全问题并进行科学客观评估,不断改进安全行为,营造优良安全行为环境,通过安全价值的树立有效约束安全行为,促进煤矿职工自豪感的形成和安全观的增强,以有效加强行为管理。
4.2安全观察阶段
a)要明确煤矿职工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就要科学合理地制定行为安全观察表,通过对具有较高可度量性、可控性及可观察性的工作环境、设施设备及职工心理素质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为观察流程说明书的设计奠定坚实基础;b)要积极贯彻落实相关传达工作。开展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班长及组长要积极定期开展学习交流会议,向基层职工传达行为安全管理细则,不断加深职工对有关实施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对于行为观察员而言,要积极进行职业培训,对一线职工的安全行为有着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c)要及时有序地整理、分析及保存有关观察资料和数据,可通过电子化管理方式对观察表进行储存。
4.3建立保障机制
由于煤矿行为安全管理的管理过程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征,因此,系统化管理必然必不可少,行为安全管理保障机制的建立健全有着重要意义。要有效调动煤矿职工的工作热情,促进其主动性及安全性的发挥,使其对自身行为进行有力约束,就要不断完善并贯彻落实行为安全管理和监督制度,减少甚至杜绝不安全及违章行为的发生。此外,还要积极建立健全考核体系,通过运用激励机制有效激励员工,及时改造及控制职工行为。
篇5
(二)我国地质环境较为复杂
就我国的煤矿分布来说,露天煤矿较少,绝大多数的煤矿都是在地下的,这就要求煤矿开采工作在地下或者是井下进行。地下地质机构比较复杂,含有高浓度的瓦斯井较多,且煤层相对不稳定,给煤矿安全开采带来了问题,在煤矿开采中容易发生自然现象。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矿开采规模的扩大,煤矿量也在逐渐的减少,煤矿开采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工作人员面临着诸多的安全问题。
二、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煤矿企业面对当前煤矿开采中存在的问题,要加强市场化改革,提高安全生产理念,提倡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为煤矿工人提供良好的安全生产条件。将安全管理目标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是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煤矿企业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强化安全管理意识
为了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就要认真落实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方针,做好超前管理工作,控制好安全事故的发生。首先,煤矿企业管理人员要对安全管理引起高度的重视,提高管理人员安全知识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提高对煤矿安全管理的意识。管理人员不仅要看到眼前的经济利益,也要有长远的眼光,认识到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后存在的潜在性的经济利益,努力实现“零”伤亡事故的目标。其次是要加强煤矿开采工人的安全意识教育。针对目前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度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个,让广大员工提高对煤矿安全开采的认识,提高员工安全开采技能。让员工在煤矿开采作业中,时刻保持警惕,提高安全开采的效率。
(二)创新安全技术
要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目标管理。煤矿企业就要改善生产条件,保证工作人员的作业环境的安全,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对于一些老化的设备,要及时的更换,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要实现同步,并制定起相关的应急方案,确保设备操作的安全性和简便性,装置起相关的防护措施,将安全的因素控制在可以掌控的范围内。;及时的发现和辨别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的因素,并进行控制,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加强安全监督,及时的发现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及时进行处理。同时,煤矿企业还要加强对安全技术的引进,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安全生产技术是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这就要求煤矿企业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煤矿生产技术,结合自身煤矿开采的实际情况,创新安全生产技术,提高煤矿生产的技术,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
(三)确保煤矿工人作业环境的安全
为了给煤矿工人提供一个安全的作业环境,确保煤矿工人能够放心的进行工作,煤矿企业就要加强对煤矿工作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做好合理的选址、布置矿井生产系统,这是确保煤矿工人作业环境安全的基础。在矿井中合理的配备和布置煤矿工人需要的全部机械设备,实现对其合理的布局,给煤矿工人的作业提供便捷。同时,矿井中使用的瓦斯安全设备、防火设备以及防水设备等,都要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对于煤矿中使用的老化设备要及时的进行更换,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篇6
1.3电力系统的维护电力系统维护指的是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维护。电力系统的维护相对复杂,首先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其中包括电力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通信网络信号,电流数据等等。然后,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主机中,用于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对电力系统的维护能够使使用电能的用户与系统之间形成一种联系,这样,就能够更加方便用户查询相关数据,同时,对于电力部门实现遥感和遥控功能也有积极的作用。在对电力系统进行监督的过程中,要对电力系统的功能进行更好的维护,处于一个好的维护环境下,对于电力系统更好的运行以及更好的进行电力生产都有非常明显的作用,不仅如此,这样还能够使系统的操作更加的安全有效,对于电力系统所产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问题
2.1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作为一个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要有认真负责的精神,因为一些相关工作人员处于电力系统运行的最前线,其工作内容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一旦工作中出现问题,就有可能造成财产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等不可挽回的结果。处于一线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产生失误主要是有两方面因素引起的,其一,就是技术不过关,对工作中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不够熟练,第二点就是在工作中疏忽大意,缺少安全意识,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意外情况没有保持必要的警惕。因此,想要降低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是重中之重。电力部门必须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督与管理,从专业知识与安全意识两个方面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对于一些工作在一线的人员,必须要定期进行考核,并且建立起健全的奖惩条例,恩威并施,以更快速度取得效果。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定期进行经验交流,对于一些复杂问题和经典问题,要集中讨论,以积累经验,提高工作人员处理问题的能力。
2.2组织电力生产管理工作中的经验交流和案例反思电力部门要经常举行相关部门的讨论会,分享每个人在工作中的体会,并做好记录。因为每个人的习惯不同,所以人们在工作中的方法方式也会有不同,相互之间分享工作体会,可以最大程度的做到取长补短,不仅如此,还可以将一些棘手的问题提出来集中讨论,确定最优的处理方案。这样,不仅可以更加快速,完美的处理所遇到的问题,还可以快速的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2.3加强对故障设备的排查要降低电力生产管理中的风险,加强对故障设备的排查同样非常重要。总的来说,设备的管理分为三个方面,即设备的建设期、运行期和修理维护期。在设备的建设期,要重点对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排查,确保设备不存在安全隐患,从源头上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在设备的运行时期,要认真对待设备的检验,争取做到面面俱到,如果发现故障,无论大小,一定要引起重视。最后,在设备的修理维护期,必须认真排查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以及是否有修理的必要,如果问题严重必须及时处理。
篇7
2.以校园和谐发展为主题,转变校园心理安全文化理念
近年来,高校开始逐渐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隐性影响作用,加强校园心理安全文化建设可以营造浓厚的心理教育氛围,起到渗透性、暗示性的作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大学生的行为符合社会存在与发展的要求,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如大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教室或寝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环节或寻访学生寝室的机会,和学生交流思想,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校园生活相对单调、枯燥、乏味,校园文化缺乏吸引力,这些都是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所在。高等学校应该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以便大学生交流思想感情、协调人际关系、娱乐身心、陶冶情操、培养能力,促使大学生在自由自在的状态中人格得以完善。高校可以根据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和成因,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心理科普宣传等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这样能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掌握一些自我心理保健方法与技术,克服自身存在的心理弱点,提高心理素质。
3.构建校园心理安全预警系统,预防心理安全问题发生
如大一学生主要关注新生适应问题,大二和大三学生主要关注学习问题,大四学生主要关注就业问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对校园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高校必须发挥原有优势并利用网络环境提供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和拓展校园心理安全预警的途径。通过网络建立心理安全预警的网络模式,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知识的准备、心理健康预警的实施和心理健康预警反馈与总结三个阶段。首先,对新入学新生进行必要心理普查,回访收集必要信息;其次,适时开展研究生心理安全咨询、辅导,举行心理安全系列讲座或团体训练增强学生心理安全信心;最后,助人自助指通过心理咨询帮助来访学生增强自我帮助能力,给他“渔”而不是“鱼”。
篇8
1.2铁路路网扩张快
目前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已突破10万km,其中高速铁路已突破1万km,2014年底又有兰新二线、贵广客专、南广客专、青荣城际、郑开城际等一大批新线集中交付运营,2014全路投产新线将达到7000km以上,2015全路投产新线将达到8000km。2015年,仅北京铁路局就将有津保铁路、京津城际延长线、天津西枢纽京津北联线以及张唐铁路等新线开通运营。铁路运行社会关注度高、群众期盼高,加强铁路运营安全风险管理不容松懈。
1.3安全总体较稳
定近年来,铁路干部职工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三点共识”和“三个重中之重”,从管理源头入手,以深化安全风险管理为主线,以“夯基础、盯日常、抓管理、严考核”为手段,促进安全管理规范化、职工作业标准化、检查整治常态化。同时以确保高铁和客车安全为重点,持续强化干部管理能力,提升职工素质,增强科技创新水平,加快安全文化建设,全面构建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实现了铁路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2安全风险管理要“直抵病灶、药到病除”
2.1抓住重点、切中要害
铁路干部职工要贯彻落实好“任何时候都把安全作为大事来抓,任何情况下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来考虑,任何影响安全的问题都要立即解决”这“三点共识”。始终坚持“把客车安全作为铁路安全的重中之重,把加强安全管理作为安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抓落实作为安全管理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三个重中之重”。在深入领会“三点共识”“三个重中之重”的基础上,铁路干部职工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找准病因,对症下药,牵住“高铁安全”“客车安全”“人身安全”等安全工作的牛鼻子,查找安全隐患、风险,深度分析问题成因,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加以落实,从根源上彻底清除安全隐患、安全风险,在抓重点的同时,注重消除安全死角、死面问题,不留安全盲区,牢牢掌握铁路安全运营工作的主动权。
2.2注重温补、贵在坚持
安全风险管理贵在坚持,最忌虎头蛇尾,要注重温补、系统治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对,起不到良好效果。各单位要持之以恒,紧抓安全风险管理,不断进行丰富和创新。一是注重规律性安全风险管理,将日常安全信息和季节性、阶段性等固化风险规律相结合,通过数据分析,研判安全总体趋势和风险重点,掌握规律,定期预警。二是强化隐性安全风险防范,通过对苗头性、倾向性安全问题的分析研判,及时发现和掌握各类隐性、隐蔽的“冷门”风险,有针对性制定措施进行预警预控,防患于未然。三是注重风险管理的时效性。对突出安全风险要按照“快、急、全”的原则第一时间对本单位全员预警提示,增强安全风险预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2.3以人为本、注重实效
铁路各部门、各单位要强化培训促进职工素质提升,强化业务培训,进一步夯实基本功,坚持素质保安全。一是强化基础培训的效果。结合调图、汛期、春暑运、新规章等基础性培训,按照学以致用、学为所用的原则,掌握职工需求和业务短板,有针对性的选材拔萃,提前做足功课,在培训中重过程更注重效果,突出培训作用。二是创新培训方式。探索实行灵活互动的培训方式,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现教学双方良性互动,灵活多样地开展课堂教学,激发职工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的热情。三是充分发挥党政工团各级组织作用,形成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的强大合力,同时,广泛开展群众性保安全活动,注重选树一线安全生产先进典型,营造全员保安全的浓厚氛围,积极帮助一线职工解决实际困难,改善生产一线安全生产条件,充分调动广大职工保安全的积极性。
篇9
最新解读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就是管理上的漏洞,依据海因里希骨牌理论可以推导出如果安全管理上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后续一连串的不安全因素的出现。安全管理是企业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科学地组织、指挥和协调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的活动。安全管理中有个墨菲定律,墨非定律告诉我们,只要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存在,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这个事故迟早会发生。或许1次、10次、100次乃至1000次违章都没有发生事故,但墨菲定律统计的结果显示,只要你存在着违章的行为,事故就会在第1001次违章时出现。对待这个定律,安全管理着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认为既然失误是人类不可避免的,那么事故迟早会发生,安全管理者就很难控制,工作很难开展,安全工作看不到希望。另一种认为失误虽然不可避免,事故也迟早要发生,那就要找出所有事故的苗头,这是安全管理者能够完成并应当做好的工作。我们当然要选择后者,既然事故的苗头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我们就要时刻提高警觉,提升识别事故苗头的能力,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就是要将传统的单因素分析模式转变为体系分析模式,将事故分析模式转变为全过程控制模式,将以人数定义事故严重程度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本模式,以安全投入要精打细算思维模式转变为安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模式,从学习先进企业安全管理经验转变为创建具有企业自身特色安全管理的模式。3E原则之所以将安全管理纳入其中,已经体现了安全管理在企业安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只有科学、系统地进行安全管理,才能发挥安全管理的效用,使人、物等因素有机地结合,激发各因素自身的作用。
篇10
在企业发展中,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企业安全意识薄弱。尤其在很多低危害性的化工企业或者企业内的底层员工,还严重的缺乏安全意识,他们的安全意识依旧比较薄弱,在工作的过程中,这些工作人员通常都会将上级领导所交代的事项忽略,例如,在工作中,很多低层工作人员常常不会穿戴防护用品,对于一些需要进行检修的事项,他们也不会在所规定的检修时间内完成检修,通常都拖延检修工作,使检修周期延长,并且在进行高危作业时,工作人员为了避免工作繁琐,习惯性违章,不按规定和要求进行作业。也有很多小化工企业的管理层,包括主要负责人,他们把安全生产“挂在嘴上,贴在墙上,就是不放在心里”,只顾着追求眼前的利益,很少在安全生产方面投入资金,如,在企业内部不配备消防设备和必要的安全设施设备,很多时候都缺少安全人员进行管理,员工在进入企业内工作以后,企业也不对其进行相应的安全工作方面的培训,使很多工作人员缺少安全意识。
1.2安全生产缺少健全的制度进行管理
在很多化工企业内部,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共性问题。很多化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负责人以及管理人员等方面的安全责任并不明确。有的化工企业有安全生产制度,但是这些安全生产制度严重缺少针对性,与本企业内的实际情况不符,很多时候,这些企业内的制度都是直接从网上下载抄袭的,仅仅是一个摆设,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1.3化工企业的生产现场存有很多的安全隐患
很多化工企业在生产现场上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首先,很多化工企业的生产车间在布局上不够合理,物件的摆放也占据了很多的用地,缺少充足的安全空间,更加没有一定的控制设备,导致生产现场的安全间距不足,同时,还存有消防通道被堵的现象。其次,由于化工企业的生产时间通常都比较长,导致出现了化工企业设备老化,还有严重的被腐蚀的迹象,也有个别的设备已经无法在正常的工作,应该进行一定的更换,但是化工企业并没有给予相应的更换。也有的化工企业,在设备维护方面工作不完善,严重缺少安全控制装置。最后,很多化工企业严重的缺少紧急停车和自动连锁及安全报警装置,发生事故后不能有效减小事故和有效报警,例如,具有高危险性的涉及到氯化、硝化等工艺生产方面没有安全报警装置。
2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隐患的有效解决措施分析
2.1抓住安全生产是关键
对于化工企业而言,安全才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已经成为了共识。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如果缺少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不发生事故是偶然的,出现事故是必然的。为此,在生产的过程中,无论是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还是底层的工作人员,都需要抓住安全生产,将安全生产作为化工企业的生产关键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为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保障,才能够保证企业长久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化工企业当中,要大力的加强安全生产文化建设,对员工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事故警示教育等。与此同时,化工企业还需要经常性的开展安全教育工作,传播安全教育知识,确保员工能够通过经常性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和警示教育工作的实施,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与安全生产的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从员工的思想上有效的消除员工的安全隐患,“变不懂安全为懂安全,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保证在工作的过程中,员工能够坚守自己的那份责任,管好自己,为化工企业生产提供一个安全生产的环境,实现在化工企业工作中“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也不被他人伤害”的理想型生产理念。
2.2完善化工企业内安全生产制度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制度的存在是保证企业展开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前提。企业只有拥有了良好的制度,才能够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保证工作能够正常的进行,为此,化工企业在生产运行当中,要严格的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在企业内部制定一套设计内容广泛、生产安全细致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例如《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以及《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等制度。用这些制度去保证化工企业安全运行,维护工作员工的生命安全,切实的实现制度与责任,将其挂到岗位上,并提醒岗位人员要认真的贯彻落实,用制度去规范化工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行为与思维,真正的做到以法治厂,以制度管人。让使员工在日常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等。
2.3经常检查排查,加大安全投入,消除生产现场隐患
在化工企业生产中,要真正的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对化工企业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公司至少每月度化工生产企业的施工现场检查一次,安全主管部门至少每周检查一次,车间至少每日对施工设备等检查一次。同时,公司还应进行普检、抽检、专检等工作;还要安排主管领导以及安全员市场进行巡逻检查、监督检等;化工企业车间也应经常自检、互检;班组还要在上班的时候与下班的时候进行检查,并做好安全交接班的工作。并且,各个部门在检查的过程中还要做好检查记录,一旦有问题存在,那么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发确保能够将责任与义务真正的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对于化工企业而言,检查排查隐患是手段,最终治理隐患才是企业检查的真正目的。一旦在排查过程中发展由隐患存在,那么必须要进行一部分的投资,将这些隐患消除,禁止为了节省企业生产投资而使得机械设备带病运行。长期以来,化工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整改现场隐患难度都很大,这一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资金甚至需要企业停产整改。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转变观念,加大安全投入,使企业实现本质安全。
篇11
依据具体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策略和确切的目标,科学规划安全过滤规则,严格审核IP数据包,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端口、来源地址、目的地址和线路等,最大限度地禁止非法用户的入侵。
2设置IP地址
在计算机网络中,针对全体用户,规范设置相应的IP地址,进而使防火墙系统能够准确辨别数据包来源,切实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全体用户均能利用和享受安全的网络服务。
3安装防火墙
通过防火墙,在网络传输信息的过程中执行访问控制命令,只允许通过防火墙检测合格的用户和数据才能进入内网,禁止一切不合格用户或者不安全数据的访问,有效地抑制了网络黑客的蓄意攻击,避免他们擅自修改、删除或者移动信息。现阶段,防火墙发展成熟且效果显著,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病毒传播到内网。
4有效利用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能够有效防范源自内外网的攻击,分析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防护策略的性质可知,防火墙的本质为一种被动防护,为进一步增强其主动性,应有效利用入侵检测技术,积极防范恶意攻击。
5定期升级杀毒软件
为避免计算机内部信息被恶意盗窃,应主动使用杀毒软件,定期对其进行升级操作,进而不断增强杀毒软件的安全防护能力,高效防护计算机内部信息,切实保障内部信息安全。分析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现状可知,杀毒软件属于一种经济适用的安全防护策略,具有较强的安全防护效果,并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有效的证实。
6治理网络中心环境
为达到增强计算机网路信息安全性的目的,应全面治理计算机网络中心环境,以硬件设施为切入点,及时解决网络硬件的各种问题,避免因硬件设施故障而引发自然灾害现象的发生,提升网络硬件的工作效率,增强网络硬件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而达到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标准。
篇12
要在中心、学校、企业三者参与的合作模式下,确保安全培训过程的顺利进行和良好的培训质量,首要任务是明确参与各方的责权利,其中履行好各自的责任至关重要。为此,中心首先明确了各方的责任,各参与单位也明确了主管人员对此项工作负全责。中心主抓政策宣传、生源组织、档案管理、学员颁证及后勤保障等工作;学校负责学员在学习期间的政治思想、教学过程、考试考核及质量监控等方面的工作;企业主要负责接受学员的参观实习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三个环节彼此衔接,共同奠定了培训工作的基础。中心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组织人员专人负责深入煤矿企业,调研急需培训的特殊工种种类和人员的数量,及时开办相应的培训班以满足企业需求;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教学管理团队,从学员报道到生活保障每一环节都有专人负责管理;定点实习企业则按教学要求建立了完善的实践训练场所,并对带教教师进行了规范培训,确保能有效指导学员的实践训练。由于教学组织有序、教学过程严谨、后勤保障有力,尤其是学员经过理实一体化的培训后确实感到在短时间内自己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都得到了提升,并能够很快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企业负责人在看到学后归来的人员在工作中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中心的培训质量不仅很快得到本地煤矿企业的认可,进而影响到周边地区一些非煤矿山、铁路施工单位,他们都纷纷送学员前来参培。中心成立至今已先后开办了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班140余期,培训13个工种人员上万人次。按“教考分离”的培训原则,学员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结业机考,平均最终合格率达到95%以上,位居全省前列。
三、拓展办学层次,保障煤矿安全
煤矿从业人员数量众多,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三违”事件时有发生,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最大的隐患;随着国家安全政策新规定的不断出台,先进技术的不断应用,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也亟待提高;在职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更新,对新技术掌握的愿望迫切等等,使培训中心在承担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同时,必须思考如何更好的为煤矿企业提供更全面的培训服务。在充分评估学校设施设备和师资的基础上,培训中心与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签订了联合培养安全工程、矿山采掘、矿山机电三个专业的大专、本科函授班的协议,教学点设在广元市利州中等专业学校。开办的4届学历教育班共培训学员近300人。在这期间,先后有10余位川师大教授来校授课和进行专题讲座,并和学校的教师交流教学心得,他们带来的知识、技术以及授课技巧,在有效保证学员学习效果的同时,使学校的专业课程教师在知识上也得到充实,授课艺术得到提升;学校先后有7位教师参加了多次国家和省上的各类培训和研讨,对教师开拓视野,转变观念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定点实习企业受此带动,在管理与技术方面也得到推进。随着培训中心的实力不断增强和国家对安全培训要求的日益严格,培训中心在开展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同时,相继开展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全员培训等多项培训,受培人数超过3万人次,对本地和周边等地的煤矿企业基本做到全覆盖。培训的效果体现在本地区的安全生产出现持续向好趋势。据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度广元市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7.9,2013年度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1.9652,首次降到2以内,10年下降幅度达75.12%,这个成绩的取得与川北煤矿安全培训中心的持续培训努力是分不开的。中心在省局组织的全省三级煤矿安全培训机构的复查评估中也获得“优秀”培训中心的殊荣,居川北片区三家中心名次之首。《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要面向在职职工开展普遍的、持续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
篇13
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变经验管理为目标管理。安全评价一方面可以使各部门、全体职工明确各自的安全目标,在明确的目标下,统一步调、分头进行,从而使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化、统一化、标准化。另一方面,可以使各层次领导及技术人员补充现代安全管理的知识,了解系统安全工程的精髓所在,从被动与事后型的“亡羊补牢”模式向以风险防范为重点的系统化安全管理模式迈进。
二、开展安全评价工作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开展安全评价与预评价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即确保建设项目建成后实现安全生产,使因事故及危害引起的损失最少,优选有关的措施和方案,提高建设基础上的安全卫生水平,获得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从设计上实现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化。拟建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水平,首先取决于安全设计。预评价作为安全设计的主要依据,它将找出生产过程中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的主要条件后果,并提出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主要条件的最佳技术、措施和方案,为建设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依据和条件。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实施监察、管理提供依据。预评价改变了“先建设、后治理”的被动局面,使建设项目的“三同时”的管理、监察工作沿着规范化、科学化方向深入地开展。
三、开展安全评价工作为实现安全管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当代人对安全生产问题的新认识、新观念表现在对安全本质的再认识和剖析上,把安全生产基于危险分析和预测评价的基础上。表现在对事故的本质揭示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安全生产建立在预防和控制基础上。在新世纪人们逐渐修正和广泛应用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频发倾向理论、Heinrich因果连锁理论、管理失误理论、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危险源理论、事故原点理论等理论来指导安全生产。现代安全管理具有变纵向单因素管理为横向综合管理,变事故处理为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变只顾经济效益的商业管理为效益、环境、安全与健康的综合经营管理,变被动、辅助、滞后的管理程式为主动、本质、超前的管理程式,变外迫型目标为内激型目标等特点。由此可见安全管理对象,内容和方法已发生重大变化,整个组织的安全管理理念也要因此作出相应转变。此时,积极开展安全评价工作就尤显其必要性。
近年来,安全评价工作在我国健康快速的发展,它作为现代安全管理模式,体现了安全生产以人为本和预防为主的理念,是保证生产经营单位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手段。实践证明,推行安全评价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技兴安战略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