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音乐活动教案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音乐活动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音乐活动教案

篇1

    教学目的:1.通过即兴接龙游戏,培养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巩固已学的音乐知识,促其掌握并运用。 2.提高学生听辨八度以内单音的能力,听记简单节奏的能力和即兴律动,即兴歌表演能力。3.考查学生对音乐 主题(以声乐为主),乐汇熟练程度,对音乐的接受、反应能力是否敏捷。4.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知识、练 技能,开发智力,发展创造力。5.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意识和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红绿灯卡片,唱名头饰,儿歌卡片,节奏卡片,歌单,律动谱。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入场就座,师生问好, 用谈话式引入课题并板书,即兴接龙游戏。

    二.即兴默唱接龙

    教师出示一张正面画着红灯,背面画着绿灯的卡片,学生看到红灯就默唱,看到绿灯就接下去放声唱。歌 曲《小红帽》。

    附图{图}

    四.即兴节奏记谱接龙。

    要求:教师念儿歌,学生听后每人一小节或两小节,把儿歌的节奏记录下来。教师边念儿歌边出示卡片。

    附图{图}

    五.即兴听音接龙

    指名8个学生分别扮演8个唱名,教师弹奏音阶的上行或下行,或由8个唱名组成的简短旋律,8个学生听后 很快按顺序排列好。

    六.即兴唱歌接龙。

    要求:①由教师开头,每一个接唱者在五秒钟内接唱出一句现成的乐句。②后一个人接唱的第一个音必须 是前一个人的最后一个音。③每一个人所接唱的乐句彼此不可重复出现。④接唱者音要准,节奏要稳,旋律要 通顺,以上违者被淘汰。

    附图{图}

    要求:每个小朋友按律动谱的节拍表演四个动作,一个乐句一个动作。这四个动作要连贯、流畅、符合节 奏,每个同学所表演的动作和主题要避免重复。如:放学回家(收书、课本,背书包,排队,与伙伴拉手赶回 家);上学迟到(洗漱,吃饭,看表后赶快跑,迟到了喊报告);还有跳绳;拔河;打球等。指名上台随音乐 表演。全班同学评议,谁表演的最精彩。

    八.歌表演即兴接龙

    1.提问:我们已经学习过哪几首新疆民歌:(《娃哈哈》、《我爱雪莲花》)。

    2.复习歌曲《我爱雪莲花》(出示歌单)

    3.谁能表演一下新疆舞的基本舞步和动作呢?(指名表演)

    4.引导学生分析歌词含义。

    5.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动作(每组一个乐句或一段歌词)。

    6.以组为单位选送一个同学上台进行即兴歌表演接龙。

    九.老师小结本堂课活动情况,肯定学生的成绩, 鼓励为主。下课。

    专家点评

篇2

大象和蚊子(自编)

在一座美丽的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大象,它有着大大的耳朵、长长的鼻子,它的大腿就像柱子一样,走起路来慢慢悠悠,“咚~~~~~~”你们瞧!它来了!

“哦,天气真好呀!好久没有出去玩啦!今天可要玩个痛快!”大象玩着玩着就来到一片嫩绿的草地上,“哦,好累呀,就让我在这睡一觉吧!”(慢慢的躺下,发出打瞌的声音)不一会儿大象就睡着了!

“嗡~~~~~”一群蚊子飞来了,“嗡~~我们好饿呀,哪里有吃的”“咦,这里有只肥肥的大象,嗡~~我们就一块儿叮叮它大大的屁股吧!”“恩~~好吧、好吧!”“嗡~~我叮你的屁股,我叮我叮我叮叮叮”。大象的屁股被叮得很痒,“哦,谁呀?”赶紧用它的尾巴左拍右拍,“啪啪啪”把蚊子赶跑了。

大象走到一棵大树下躺下来又睡着了“呼噜~~~”

“嗡~~~~”嗡子的肚子饿着呢!瞧,它们又飞来了!

“你瞧。它有长长的鼻子,躺我们一起叮它的鼻子吧”“好吧、好吧。着下可以享受一顿美餐啦!”“嗡~~~我叮你的鼻子,我叮你的鼻子,我叮我叮我叮叮叮。”“哎哟、哎哟”大象的鼻子被叮疼了,它用长长的鼻子使劲拍打着树干、一下子就把蚊子给赶跑了!

“真讨厌的蚊子,老是打搅我睡觉!”于是大象走到一块大石头的后面伸伸懒腰,又做起它的美梦了!“呼噜~~~~”

“嗡~~~”蚊子们东找找西找找,“咦,大象哪去了?”“哦,在那呢!伙伴们让我们一起叮叮它的大腿吧!”“嗡~~~我叮你的大腿,我叮你的大腿,我叮我叮我叮叮叮”“哎哟,哎哟,好疼啊!你们这些坏蚊子!”大象非常生气,用它大大的脚使劲跺了起来“咚~~~~”这下把蚊子全吓跑了!

大树林又恢复平静,蚊子再也不敢来了,大象终于可以美美地睡上好觉了!

设计意图:

爱玩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们在音乐区中拿着乐器敲敲打打,一些孩子还经常随音乐节奏自由地作模仿动作。于是我们尝试着把生动有趣的故事与音乐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音乐融入到游戏中,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让幼儿在倾听、欣赏、敲击乐器和游戏的过程中自由理解表达音乐。

小班的幼儿对大象和蚊子都十分熟悉,并且能模仿大象走路时笨拙、可爱和蚊子飞起来轻巧、淘气的样子。因此,我们选择了这两种幼儿在生活中熟悉的并在形态上反差大的动物,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帮助幼儿感受和理解音乐的不同性质。

为此,我们根据设计了此次活动,将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与节奏对比鲜明的音乐融合在一起,并通过演奏简单的乐器,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他们在音乐情境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目的:

1、体验、表现音乐故事的情趣,感受与同伴活动的快乐。

2、感受大象和蚊子不同的音乐性质,乐意随音乐做游戏。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通过图片、录像等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大象和蚊子的形态,并能够模仿它们的各种动作。

物质准备:“大象与蚊子”音乐cd、森林场景、桌面演示教具、“大象”长鼻子、“小蚊子”指偶若干、打击乐器鼓、沙锤等。。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入场

师:小朋友,瞧!森林里的景色真美啊,让我们跟着音乐到森林里去玩吧!(引导幼儿听音乐手拉手,愉快入场。)美丽的森林到了,小朋友们找个位置休息吧。

[反思:活动一开始,教师注重为幼儿营造一个童话般的游戏环境,引导幼儿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中,以游戏的形式进入活动室,从而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调动了幼儿主动融入活动的积极性。]

二、教师演示桌面教具讲述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1、引导幼儿说说大象的特征。

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

幼:大象。

师: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幼:大大的身体,长长的鼻子……

师:是的,大象有长长的鼻子,粗粗的四肢和大大的身体。这只大象在森林里散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小朋友认真听一听。

[反思:这个故事比较简单,要想引起幼儿的兴趣,老师讲述的技巧十分关键。教师在此环节充分地调动起自己的激情,结合桌面教具,运用生动的语言、可爱的表情和夸张的动作讲述了故事《大象和蚊子》,特别是拟声词的运用,令故事中大象和蚊子的角色更加鲜明,具有诙谐的色彩。幼儿们都听了入了神,同时,也感染了参与观摩的客人老师们。]

三、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不同性质。

1、结合桌面教具,完整欣赏音乐,重点指导幼儿感受大象和蚊子的不同音乐性质。

师:刚刚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随着音乐来听这个故事吧。小朋友们仔细听,哪段音乐听起来是大象走出来了,哪段是蚊子飞出来了?

[在引导幼儿分辨大象和蚊子的不同音乐性质时,幼儿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基本能够分辨得出。]

2、结合片段音乐,启发幼儿利用姿体动作自由表现音乐的角色特点。

⑴引导幼儿听第一段音乐集体表演“大象”。

师:小朋友,你们在听音乐时,大象是怎么走的呢?

⑵幼儿听第二段音乐集体表演“小蚊子”。

师:我们再听听看,谁飞来啦?我们变成小蚊子一起飞起来吧。

[反思:幼儿对模仿大象走路和小蚊子飞来飞去的动作十分感兴趣,特别是男孩子,他们学大象走路时那种憨态可掬的样子,十分可爱。在过渡环节中,我始终用游戏的口吻来调节幼儿的活动量,注意动静的交替,幼儿不易疲劳。]

3、结合乐器感知音乐

(1)教师出示乐器并演奏,引导幼儿辨别大象和蚊子的不同音色。

师:小朋友。你们瞧,这是沙锤,这是鼓,你们听听哪种音乐听起来像是大象来了,哪种音乐听起来像是蚊子的声音,你们听出来了吗?

(2)幼儿演奏乐器,感受大象和蚊子的声音。

师:小朋友们,蚊子来了。(引导幼儿听第一遍)蚊子飞走了,让我听听蚊子的声音。(引导幼儿再次感受第二遍音乐。)

师:咦,大象来了,蚊子要躲起来啦。(引导幼儿听一遍音乐)

[反思:此环节中,教师鼓励幼儿用脚步表现大象的笨重,在提醒幼儿听音乐通过大象与蚊子躲藏的方式来辨别不同的音乐性质时,教师害怕幼儿出错,语言的提示稍多了些,可以适时的退出,让幼儿学会自己听音乐进行游戏。]

(3)引导幼儿再次听音乐演奏乐器,在演奏中进一步感受并表现“大象”与“蚊子”不同的音乐性质。

[反思:小班幼儿对乐器的演奏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于是我选择了两种幼儿易于分辨的、音色对比明显的乐器,让幼儿在扮演游戏角色的过程中,进行乐器的伴奏,进一步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乐器不仅可以用来为旋律伴奏,还成为了幼儿喜爱的游戏道具了。]

四、游戏“大象与蚊子”,体验快乐的游戏氛围。

师:小朋友今天耳朵真灵,现在我们一起来玩大象和蚊子的游戏吧!

教师出示并逐一介绍游戏道具(大象鼻子、大象头饰、蚊子指偶)及游戏场景。

1、第一遍,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并能跟随着音乐的节奏自由表现大象与蚊子的样子。

师:美丽的大森林里面来了谁呀?

幼:大象。

师:对了!我就是大象妈妈,今天我要带着几只象宝宝和我一起到森林里散步。(教师请几个小朋友到旁边戴头饰准备扮演象宝宝。)

师:那剩下的小朋友扮演什

么呢?嗡~~~~~~~~~~~~谁来了呀?(配班教师扮演蚊子妈妈,引导其他幼儿扮演蚊子。)2、第二遍,引导幼儿熟悉游戏的基础上,请个别幼儿来扮演大象,并提醒幼儿大象出来时蚊子要躲在每棵树后,别让它发现了。

师:现在大象妈妈要去休息了,象宝宝们继续玩吧,(蚊子妈妈:“蚊子们注意了,象宝宝的肉可香了,我们可要多叮上几口才能飞走哦。”(师退出游戏)

3、第三遍,教师鼓励幼儿互换角色,听音乐自由游戏。

师:刚才象宝宝和蚊子宝宝都表现的很好,现在你们可以和好朋友交换头饰、指偶继续玩游戏。

[反思:此环节教师主要是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听音乐通过肢体动作大胆表现动物的形态和动态。在此环节,幼儿满足于游戏中躲藏的过程,听音乐的能力还不够,特别是在大象与蚊子音乐过渡的环节,需要老师的提醒。再有就是:由于小班的幼儿的动作局限性大,他们只满足于模仿简单的动作,创造性不够,在后期的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找不同”等各种方式来丰富幼儿经验,鼓励他们大胆表现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动作。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这样音乐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幼儿的水平将会不断地得到提高。]

篇3

延安南路支行结合“关于组织开展“《金融案鉴》警示教育读本学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精神,支行行长结合支行实际情况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全员进行了《金融案鉴》警示教育读本的学习动员活动,会议明确了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利用班后时间组织全员集中学习两次,召开党支部会议对学习活动进行部署安排,并组织全体党员集体学习两次,并在学习后进行了交流讨论。本次学习共涉及党员4名,非党员7名。

二、主要做法

本次开展的“《金融案鉴》警示教育读本学习教育月”活动主要采用集体学习和员工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在集体学习过程中,由员工带领大家共同学习,领学人员针对领学内容提前对所学案例进行深入学习分析,在学习之后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或身边发生的案例情况,进行学习心得分享,随后进行全员讨论,找出案例中的风险点以及结合自身岗位谈谈自己的认识。自学部分主要是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并在学习结束以后结合自身工作谈对典型案例的感悟和体会。

三、取得的成效

篇4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20世纪以来,各国教育改革浪潮迭起。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也在不断的进行教育改革。2011年,我国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十年之际,为了更好地适应音乐教学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充分吸收了十年课改的基本经验和结果,在《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并颁布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

音乐教学设计,作为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课改的推进以及新课标的实施,对音乐教学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教案作为音乐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其设计对于音乐课是尤为重要的。而音乐教师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了其音乐教案的设计情况。因此,音乐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从而更好的实施课程标准,设计出更好的音乐教案,为音乐课程的实施提供帮助,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一、概念

(一)音乐教案

音乐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是狭义的音乐教学设计。指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的文本材料。它是课程进行的重要依据,对教师具有指导作用。

(二)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即是从事某项工作时,一个人在应具备的素质与修养。由自身的努力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能力及平素的修养、修习涵养的综合结果。

二、影响音乐教案设计的因素分析

设计音乐教案的过程,就是体现教师自身设计理念的过程。而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并结合自身的专业技能、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选择与拓展、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及心理等特点,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一)音乐教师的设计理念

一个精心设计的课程对有效的音乐教育程序来说是必要的。而音乐教师的设计理念对音乐教案的设计是很重要的。音乐教师的音乐理论知识水平、知识的储备、教学方法的采用都能直接决定教案设计的优与良。如今,随着《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音乐教师更应该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并将其融入在设计音乐教案中。在课程中,教师应选取适当的方法来集中学生注意力、学习并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以达到学生喜爱音乐的最终目标。

(二)音乐教师对教材的运用

教师在课前准备中运用教材时,需要对教材中的音乐内容进行选择、组织、分析,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从某一点入手,由简到难、从浅至深,让学生更深入的学习;同时教师还要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充,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音乐相关知识,开阔其视野、丰富其音乐文化。

(三)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

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需要展示自身的专业技能,这样不仅能够渲染氛围,让学生更容易参与到音乐学习中,而且还能让学生产生一种崇拜感,让学生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教师在课堂中展示自身的专业技能还能够为自己的音乐课堂增添特色,使音乐课堂更活跃、充实。

(四)音乐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现代艺术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没有人是天生的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天生的艺术家。梅里亚姆曾说过:音乐是人类的产物,它有它自己的结构,但没有它所生成的人权的行为,其结构不可以独立存在。与此同时,人类的行为是由社会与文化决定的。不同年龄的学生显示的文化是不同的,音乐行为不同,学习音乐的心理也有所不同。因此,音乐教师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尤其是音乐学习心理,以此为依据,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音乐教学。

三、音乐教师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

在音乐教案设计过程中,结合其影响因素,可以看出音乐教师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分析与组织教材的能力、教学必备的专业技能、熟知与教导学生的能力四方面的专业素养。这样能使教师设计出更好的音乐教案,从而展现出更好的音乐课堂教学。

(一)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一节好的音乐课离不开好的音乐教案,音乐教师的设计理念对音乐教案的设计是很重要的,而音乐教案中也最能体现出音乐教师的教育理念如何。而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教育也在不断的改革中,因此教师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将其融入在音乐教案的设计中,这样才能够设计出更好的音乐教案,展现出更好的音乐课堂。

(二)分析与组织教材的能力

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需要对教材中的音乐内容进行选择、组织、分析,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从某一点入手,由简到难、从浅至深,让学生更深入的学习;同时教师还要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充,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音乐相关知识,开阔其视野、丰富其音乐文化。

(三)教学必备的专业技能

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需要展示自身的专业技能,这样不仅能够渲染氛围,让学生更容易参与到音乐学习中,而且还能让学生产生一种崇拜感,让学生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教师在课堂中展示自身的专业技能还能够为自己的音乐课堂增添特色,使音乐课堂更活跃、充实。

(四)熟知与教导学生的能力

音乐教师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尤其是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以此为依据,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音乐教学。

四、如何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

随着教育的不断革新,需要教师思想开放,及时掌握国内外教育方面的最新理论和最新动向,并吸收、消化、运用于音乐教育实践。同时,音乐教师需要储备广博的知识,并且不断学习及更新,这样才能拓宽自身的艺术视野,丰厚自身的文化底蕴,以适应时代需要,适应新课程的新要求。

除此之外,音乐教师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这样才能更好的感染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而且音乐教师需要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知晓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生理、心理特点以及音乐学习心理特点,从而选取适合学生的内容、适合学生的方法,让学生容易掌握音乐,从而喜欢音乐。

音乐教案的设计是一个预设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音乐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得以体现的过程。音乐教师需要具备较好的专业素养,从而设计出更好、更优秀的音乐教案,为音乐课程实施做准备,从而很好的进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制定.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 教育部制定.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3] 尹爱青著.音乐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 尹爱青著.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篇5

保护环境我能行s

教案撰写评价等级(优秀A;良好B;一般C )

 

活动目标

1、认识到垃圾会影响地球环境,人类要减少垃圾,让幼儿了解几种废旧物品的处理方法。 

2、能说出环境污染的来源,认识其危害,了解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3、能大胆地和同伴进行交流,对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感受。 

 

重点

 

能说出环境污染的来源,认识其危害,了解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各种日常的废旧物品(废旧的玩具,易拉罐,纸盒子,果皮等)

活动流程

 

 

一、通过自己实地观察,发现问题。 

1、老师展示自己观察垃圾的情况。 

2、幼儿自己讨论问题,并进行交流。 

3、小结:原来可以通过创意改造再利用许多废旧物品。 

二、介绍几种废物利用的方法。 

1、教师出示自己通过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的物品。 

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物品分组进行探讨、交流,并思考还有哪些用处。

2、教师针对幼儿探讨的结果进行总结玩具、废旧衣服等处理的方法:修理、制作玩具用品、作为肥料等。 

3、幼儿根据自己经验进行探讨并总结方法。 

三、教师采用语言和演示等方式总结方法。

审批建议

 

课后反思

 

广通幼儿园月主题教案(2021春)

月主题:职业大体验                班级:中一班 指导教师:郭馨然     活动时间:2021 年4 月14  日    星期:三

活动名称

长大了,我想做。。。

教案撰写评价等级(优秀A;良好B;一般C )

 

活动目标

1、熟悉歌谣,学习看图谱演奏。 

2、尝试根据乐器的音色为歌谣选择乐器。 

3、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侓动。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重点

 

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侓动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幼儿用书。

活动流程

 

 

一、提问引出主题。 

1、小朋友们都见过锤子吧?是什么样的呢? 

2、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二、欣赏歌谣,感知大小两种锤子的节奏。 

1、出示图谱,提问幼儿:大锤子是怎么敲的?敲了几下呢? 

2、小锤子是怎么敲的呢?小锤子的声音重还是大锤子的声音重呢? 

3、教师说前半句,幼儿拍手表现两种锤子的轻重。 

三、探索交流。 

1、学习看图谱,初步感知节奏。 

2、跟随音乐看图谱感知节奏。 

3、根据乐器的音色为歌谣选择乐器。 

4、看图谱完整演奏。 

(1)教师带领幼儿演奏。 

(2)教师小结:乐器的使用以及小锤子的演奏。 

(3)幼儿互换乐器演奏。 

审批建议

 

课后反思

 

广通幼儿园月主题教案(2021春)

月主题:职业大体验                班级:中一班 指导教师:郭馨然     活动时间:2021 年 4月  13日    星期:二

活动名称

长大了,我要做。。。

教案撰写评价等级(优秀A;良好B;一般C )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职业,乐意说自己的理想。 

2、大胆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长大了想当什么。 

3、初步懂得要实现理想就要从小努力。 

 

重点

 

初步懂得要实现理想就要从小努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椅子,自制的方向盘。

活动流程

 

 

一、问题导入。 

1、有些小动物长大后和小时候有了很大的不同,变得独立、强壮、能干了。小朋友,你们想过你们长大后的样子吗?你们长大后想做什么呢?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表达。 

二、信息拓展。 

1、教师出示课件中各种职业的图片,引导幼儿一起认识。 

2、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这些职业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 

3、请幼儿说说自己长大后想做什么,为什么? 

4、引导幼儿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5、教师启发幼儿说说要实现这些愿望,应该怎么做? 

6、小结:每种职业都值得人们尊敬,小朋友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行动起来,从小努力,相信你们长大后都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开心游戏:梦想列车。 

1、将凳子摆成两排,教师手握“方向盘”扮演司机开车,教师问幼儿长大后想做什么,幼儿完整说出自己的理想后就可以“上车”。

 

篇6

【问题二】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分哪几种情形?

对于职务作品的著作权,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了如下三种情形:

1.职务作品著作权通常属于事实作者,但法人或者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之内优先使用职务作品。在职务作品完成2年之内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该单位使用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经单位同意的,作者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作品所获的报酬,由作者与单位按约定的比例分配。

2.主要利用法人或者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计算机软件、地图等职务作品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组织享有,法人或者组织可以给予作者适当奖励。

3.根据劳动合同,由法人或者组织主持,根据法人或者组织的意志创作,并由该法人或者组织承担责任的职务作品,法人或者组织被视为作者,著作权由法人或者组织享有。事实作者只享有以劳动关系而产生的劳动报酬请求权,而不享有著作权中的任何权利。

【问题三】教案的著作权如何归属?

教案若是幼儿园主持的专题科研成果,由幼儿园组织和承担责任,甚至运用了幼儿园专门提供的资金、设备或者资料,则这类教案的著作权应归幼儿园所有,教师应得到相应的劳动报酬。

教案若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总结的自己的工作经验,并运用到实际教学之中,则教案的著作权应属于教师,但幼儿园有优先使用权,以及相应的获益权。本案中李某的26篇美术活动教案就属于这种情形,因此李某享有这26篇美术活动教案的著作权,张某即使作为幼儿园的法人也不能直接将这26篇美术活动教案予以出版。张某若要出版,则应征得李某的许可,并确保李某获得署名权、报酬权等。

教案若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而著书立说,则这类“教案”不是直接用于日常教学之中,而是教师对一些知识理论的总结回顾。严格来说,这类教案并不属于职务作品,因而这类作品的著作权当然归属于教师本人。比如,音乐教师袁某凭借多年对音乐情境教学法的探讨,而出版了《音乐情境教学法》一书,该书的著作权理应归属于袁某。

【问题四】教案的著作权如何保护?

教案著作权参照其他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措施,侵犯著作权的行为要承担以下三种责任:

篇7

(2)便交流

(3)多媒体

2.电子教案的制作原则

(1)突出重点原则

(2)逐步引入原则

(3)简洁实用原则

3.电子教案的制作过程

(1)制作教案演示稿

(2)输入幻灯片的备注

(3)将演示文稿发送到Word中进行编辑

所谓电子教案,是将传统教案中的内容转换成计算机能处理的数字信息格式后存储子记录介质(如磁盘、磁带、光盘等)中的一种形态。因此电子教案的制作过程,不是通过普通的纸和笔,而是将教案内容经计算机的输入设备输入,利用适当的工具软件编辑存储而成的,其最终的形式是计算机能读取的文件。

二、电子教案的主要特点

1.高效率

有经验的教师都要经常修改和订正教案,特别是在新的一轮课开始,更要对原有教案仔细推敲,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教案的部分内容加以调整,甚至重写教案。因此,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可能会有很多内容相近的教案。

而电子教案,对于内容的插入、删除、复制和改写非常方便,尤其是对文字块的编辑操作。对占有资料较多的教师来说,更是提供了方便。原本要几个小时来准备的教案,只要几分钟便可完成了,从而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真正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

2.方便交流

磁盘、光盘与纸张相比,存贮信息的容量要大得多。一张1.44 MB、

3.5英寸大小的软磁盘可存储汉字(纯文本)大约75万字,相当于500页的16开书籍的文本内容,光盘就更大了。

因此,在进行教学研讨或学术交流时,携带存储于磁盘上的电子教案,显然要比携带纸张幻灯胶片形式的资料更方便,而且可以在与会者需要时,方便地进行拷贝,大大方便了教师间的交流学习。

3.多媒体

一般的教案或板书,主要通过一维方式,依靠语言、文字、数据来表示、传递和处理信息,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电子教案由于可以借助一些使用方便的软件工具,很容易编辑制作出具有专业水平的动画图形、图像,并且可以配上语言和音乐,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形式,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自然思维习惯,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易于突破抽象逻辑思维的难点,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电子教案的制作原则

1.突出重点原则

电子教案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文字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文字内容应尽量简明扼要,以提纲式为主。文字和背景的颜色搭配要合理,一般文字颜色以亮色为主,背景以暗色为主。对于文字内容中关键性的标题、结论、总结等,要用不同的字体、字号、字形和颜色加以区别。音乐的节奏要与教学内容相符,重点内容处可选择舒缓、节奏较慢的音乐,以增强感染力。

2.逐步引入原则

对于一屏文字资料,应该随着讲课过程逐步显示,引入时,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动画效果,也可伴有清脆悦耳的音响效果,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对于较复杂的图形,如果一下子显示全貌,会导致学生抓不住重点,也不便于教师讲解。应随着教师的讲解,分步显示图形,直到最后显示出全图,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循序渐进。

3.简洁实用原则

名词解释、数据资料、图表等文字资料,可采用交互形式提供,阅读完后自行消失。对于动画和视频图像,应具有重复演示功能,学生可能一次没看清时,可重复播放,让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进行控制操作。

四、电子教案的制作过程

1.制作教案演示文稿

运行PowerPoint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在“新建演示文稿”对话框的“常用”选项卡中,选择“空白文稿”选项。当“新幻灯片”对话框出现时,为文稿中的幻灯片选择一种适当的教案版式,并单击“确定”按钮,按课程设置将相关内容输入到每一张幻灯片中,便可获得该课程的演示文稿。 .

2.输入幻灯片的备注

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需要通过投影机,显示其内容。因此,这种演示文稿还不为真正的电子教案,要制作真正的电子教案,必须加入一些注释内容,如重点提示、教学方式和时间安排等,供讲解时参考。这些内容可输入PowerPoint备注页视图的“演讲者备注”中。

具体做法是:在PowerPoint中显示要输入备注的幻灯片,“视图”

菜单选择“备注页”,输入注释内容,然后更换幻灯片,继续输入相应的注释内容。

3.将演示文稿发送到Word中进行编辑

由于PowerPoint的备注功能不能进行字、段落等格式设置,因此,如果想将演示文稿及其备注打印出来,可将其发送到Word中进行编辑。

篇8

1、根据音乐作品的类型,把握好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音乐欣赏作品可分为声乐和器乐两类。声乐作品有歌词,音乐形象比较具体、明确,欣赏时教师稍加点拨,学生便可以领会,写教案时可简单一些。器乐作品没有文字的参与,作品内容比较抽象,编写教案就要详细,注重“导课”。例如,低年级初次欣赏器乐作品阶段,可以从听《龟兔赛跑》、《彼得与狼》等带解释词的音乐童话故事开始,以解释词作拐棍,帮助儿童理解,然后再欣赏直接模仿或接近模仿的自然音响作品,通过这样的过渡,再逐步引导学生欣赏纯音乐作品,他们就容易理解和接受了。

2、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由近及远的扩展。由于学生的生活接触面相对小,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作品往往不易理解。编写教案时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他们所喜爱的、感兴趣的内容开始,逐步由近及远地扩展视野。常以儿童歌曲入手,逐渐过渡到其他歌曲;由富于儿童情趣的器乐曲扩展到其他内容的器乐曲;由本地区、本民族的民歌扩展到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民歌;使教案编写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借助联想、创造意境,诱发美感与创造力。编写教案要精心设计,安排好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有一种成就感,感到“一学就会,一用就灵”,把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投身其中,启发学生通过心理活动设身处地构思,以获得鲜明生动的意象联想。例如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进行曲,并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玩具让学生模仿玩具士兵,教师可告诉学生,这是一首描写小主人的玩具们等主人睡着或不在家时,它们进行的游戏。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

4、注重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小学生年龄小,兴趣容易转变,注意力易分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具、学具及“多媒体”手段变抽象为直观,融抽象于直观中,提高上课质量,使学生在生动、形象、逼真的学习过程中感受音乐,提高鉴赏能力。

二、读懂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

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浅、感情积累少、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等因素,教学中,教师要分年段多创造给每位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得到实际锻炼,尽情地抒发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改变音乐欣赏课“坐着不动”或“生成无效”的状态。例如,在欣赏《鸭子拌嘴》过程中,当学生知道乐曲分四部分:清晨出窝、鸭子拌嘴、鸭妈妈劝架、友好回家。教学中老师可扮作鸭妈妈,学生分别扮演小鸭子来进行游戏。这样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对音乐形象的表现力。

三、读懂课堂――科学施教

(一)教学态度“亲”。要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努力与学生建立一种亲密的师生关系。始终有一种“舞台意识”,这样会增强教师的自信心,同时又会随时在站立姿势、形体语言、发声、吐字等方面得到全面的不断提高,使自己从心理上适应音乐欣赏的环境,以自己高雅的艺术修养感染学生,以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可亲的教学态度,提高自身的“亲和力”,使学生逐渐的乐学、愿学,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氛围“活”。就是要让学生在“乐中学”、“玩中学”,开放的学习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合谐的气氛和愉快的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学知识。

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根据图象情境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在课中可自制一些展示图片、绘制图画、播放录像、展示模型等引导学生欣赏;针对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天性,在欣赏课中让学生从故事情境中受到感染,得到启发;还可创设声音情境,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官,达到以课堂传情,以情添趣,以课堂启智的效果。

2、把握好听、看、说、动的有机结合。音乐欣赏需要借助视觉的直观来帮助听觉感知,有利于学生对音乐形象的理解。例如欣赏柴可夫斯基的《小天鹅》舞曲时,可以出示芭蕾舞剧《天鹅湖》的挂图,还可以播放有关的录像,让学生边听、边看、边说。让学生跟着音乐边听、边说、边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情绪的感受能力。在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时,允许他们摇头晃脑,手舞足蹈,模仿吹奏的声音及动作,并随乐曲情绪变化时大时小的摆动,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三)教学评价“准”。教师在课堂上的过程性评价,要敢于夸奖,更要敢于指出错误。若孩子唱歌出现错误,老师说:“同学们,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鼓励他的勇敢。”学生们掌声后,老师再说:“唱前后两个乐句是跑调了,再来唱一唱好吗?”这样既表扬了又批评了,还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将教学评价更准。

四、读懂自我――苦练内功

音乐欣赏能力往往是一个人文化艺术修养的体现。“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且是活水。”要上好音乐欣赏课,教师要具备有关的素质和修养,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的引导学生学习。

1、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的提高。掌握有关乐理、美学等相关知识,广泛的涉猎不同时期,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不断扩展音乐欣赏的范围,丰富自己的音乐视野,全面提高自身的鉴赏水平,通过博采众长、吸收精华,潜移默化的提高专业素质,做到专博相长,相得益彰,并转化为实际教学能力,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2、加强教学积累和课后反思。平时尽量多欣赏中外音乐作品,培养自身艺术修养,提高歌唱技能和表演能力。每次教案写完后要反复进行说课试讲,发现问题,及时写教学反思,在不断探索中提高教学质量和讲课艺术。

【参考文献】

[1]门莹,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7.9

[2]张春雷,音乐欣赏课是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赤峰学院学报,2005.4

篇9

一、 关于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又称微型教学,是20世纪60年代创立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种运用教育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经过数十年世界各国师范院校的使用改进,已发展成为一个稳定完善的教学系统。“微”,是微型、片断的意思;“格”是推究、探讨及变革的意思。教学过程由学习者组成“微型课堂”(5—10人),利用5—10分钟的时间,训练两种教学技能。它的主要特征是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将复杂的教学活动分解为各种可操作、可控制的教学技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录像机、计算机、多媒体电脑等系统进行教学训练。概括来讲,“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是微型教学的主要特点,“全面、准确、清晰、及时”的教学过程与反馈功能是微格教学的一大优势。

二、微格教学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根据微格教学原理,结合音乐教学的特点,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七个步骤进行微格教学:

第一步,组织理论学习。

微格教学的培训必须建立在一定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根据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生的学习现状,选择大学三四年级学生进行微格教学培训较为适宜。对被确定的培训学生,指导他们先从理论上进行音乐教学设计、音乐教学目标分类、音乐教材分析、音乐教学技能分类、观察课堂方法、教学评价方法等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第二步,提供示范辅导。

在正式训练之前,为了使被培训者明确培训的目标和要求,可编辑一些音乐课件及录像对所要训练的技能进行示范讲解。

第三步,确定培训技能。

微格教学主要是培训教师的教学技能,所以在训练之前必须让学生明确训练何种教学技能。每次训练只能集中培训一两个技能,以便学生容易掌握。再由指导教师分析这一教学技能的功能、构成要素和应用要点,使学生明确这一教学技能的概念和学习要求。针对音乐课堂的特性,在教学技能训练环节应突出以下技能的训练。

1.导入技能。运用视、听手段和建立情境的教学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和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2.演示技能。音乐课堂是一个视、听、练相结合的综合课堂,其中教师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对学生的影响至深,所介绍的新知识、新技能必须通过有效的演示使学生去感悟、练习和掌握。

3.练习技能。音乐学科的各个专业都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注重理论与技能训练的高度结合。因此课堂上所教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必须结合学生的个人条件与学习程度,让学生在实际乐曲演奏、演唱或分析中,学习运用新技能。

4.变化技能。变化技能是教学技能中信息传递、师生相互作用和各种教学媒体、资料的转换方式。所谓变化是变化对学生的刺激,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是把无意注意过渡到有意注意的有效方式。变化技能方式有:面部表情和教态的变化;语言、语调、音量的变化;视觉、听觉、触觉、操作性活动的变化;师生相互作用的变化等。

5.组织教学技能。我们通过音乐课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这包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是通过音乐课堂中听、唱、奏等音乐审美的实践环节中逐步发展和提高的。这就要求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定音乐情境,组织多样的课堂活动,在活动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各种音乐能力。

6.强化技能。在自然流畅的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为鼓励学生某种音乐能力的表现行为,教师应做出积极的反应,即能在教学重点关键处运用强化技能,强化的目的要明确,强化的手段要灵活多样。

此外,微格教学中的其他基本教学技能,如:提问技能、板书板画技能、讲解技能、结束技能等也应贯穿于音乐课堂中加以实践。

第四步,确定教学策略并编写教案。

微格教学的教案不同于一般教案,除具有一般教案所要求的教学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外,还要求详细说明教师的教学行为(即所应用的技能)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包括预想的反应)。

第五步,微型教学操作。

组成5—10人微型课堂进行教学实践,受训者针对一段教学内容实践所学教学技能,并进行教学全过程的录像。

第六步,评价反馈。

当实践活动完成之后,为了使受训者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要回放学生的教学录像,大家一起观看,以进一步观察、评价达到培训目标的程度。这一过程包括:①自我评价。即教师角色要进行自我分析,检查教学实践过程是否达到了自己所设定的目标,所培训的教学技能,学生是否掌握。②同学讨论与客观评价。即作为学生角色的其他同学从各自的观点出发加以评价,并帮助其找出不足。③ 指导教师评价与总结。即指导教师根据受训学生的教学行为,结合评价标准进行总结评价,指出其努力的方向并打出成绩,使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给合。

第七步,修改微格教案,进行二次训练。

学生根据分析的结果和建议,加上自己教学后的体会,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并重新修改教案,进行第二次微格教学实践。

三、 运用微格教学的体会与思考

1.微格教学的特点和优势是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反馈及时、客观准确

实际课堂教学中,各种教学技能是以能力的综合形式表现出来的,没有教学实践和经验的师范学生在面对课堂教学时,很难从宏观整体出发恰当把握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各种教学技能。而微格教学通过研究课堂和教学行为,把教师的教学行为分解为单一的教学技能,使之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便于细致、反复地观察,易于学习、操作和掌握。微型课堂的设计是真实的教学情境,受培训的教师容易进入角色。特别是微格教学的反馈控制系统,更能使培训者站在“旁观者”的位置上,直接清晰地观察自己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这种带有针对性的鲜明、形象的反馈评价,其教育意义远比简单的批评指教效果好得多,它消除了人们对抗别人意见的“自我辩解”的心理定势,轻松愉快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并能积极分析弊端,找出改进教学的方案,让学生学会“教学”,愿意教学。

2.微格教学的角色换位可以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并理解“教”与“学“

从微格教学训练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与“学”的角色始终处于不断换位的状态,这种换位的思考,一方面可以刺激学生从“学”的角度来审视“教学”,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教学”。另一方面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对音乐技能、音乐理论、音乐教学理论、心理学、教育学的综合学习,使多种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机结合,有效提高师范院校学生的音乐教学综合素质和能力。

3.微格教学的动机因素能够培养高师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

动机是激起人们去行动或抑制这个行动的愿望和意图,是一种推动人的行为活动的内在原因。学习动机乃是直接推动人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一种学习需要或愿望。微格教学中,典型的教学示范、观摩,既使受培训者产生强烈的好奇性,自觉、自主地渴望进行教学行为的尝试,又起到“潜在意义”的教育作用,从而使他们感知到新知识和自己的认知结构之间存在着距离,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与练的积极性,强化其学习动机。此外,微格教学的模式充分给被培训者以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特别是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能使他们积极思考、亲自体验,同时自主地进行教法的更新和创造,从而培养了被培训者的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其主动性的进一步发展。

微格教学的推广与应用,突出了高师音乐教育的师范性,有效加强了音乐专业学生对教学技能的学习,而教学过程本身有法而无定法,教学方法也没有好坏之分,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分。实际课堂教学中,任何教师不可能用事先准备好的程式化教案或什么方式去解决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墨守成规,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高师音乐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10

为了实践并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分层研修”的培训模式,首先要了解教师现状,帮助教师梳理自身专业发展的水平与能力,制定合理的成长规划方案,并扎实理论、提高技能,从思想上、制度上保障课题工作的顺利开展。

1.健全制度,营造音乐研修氛围

为创设良好的研修氛围,我园从规章制度入手,结合分层研修实际情况,革新了分层研修、师徒结对、三优考核、课例研修等《教师分层培训系列制度》,从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奖励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从宏观上调控研究过程,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们研究的主观能动性。

2.合理定位,构建音乐研修组别

我们根据教师教龄、教学能力、音乐专业技能、所获荣誉、科研水平等各项指标,通过教师们自我定位、领导考核等方式把全园教师评定为一至五星级,分别为组、起航组、搏浪组、远航组、领航组。每个星级的教师组成相应的研修小组,根据各组发展目标,分层培训。

3.调研访谈,把脉音乐教学现状

实施分层研修前对教师的音乐专业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它能为研究者有效而合理地开展研修指明方向。调查的内容包括教师对音乐课程的认知程度、对音乐教材的理解、对音乐教学策略的掌握等。调查的形式主要包括:集体或个人访谈、问卷测试、课后测试等,根据统计出的有效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

二、研修分步,开展全面递进培训

通过对教师教学的现状分析,我们制定出每一个层次的培训内容和目标,选用适宜的培训模式,形成“连环跟进、螺旋上升”的培模式。

1.训赛活动常规化,扎实基础

为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尽快提高,分层培训实施以后,每组制定相应计划,定时定点开展理论学习、专业技能考试、课例研讨等活动,使训赛活动常规化、规范化。如每学年的分层音乐教学考核,组教师学习录像上好模仿课,启航组教师参考教案上好达标课,博浪组教师自编教案上好优质课,远航组教师发挥特长上好示范课。

2.研修重点具体化,各有所长

音乐课程教学内容多,重点不同策略不同,教学的难易程度也不同。我们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课例研修为载体,根据各组的教学经验制定了相应的研修目标和内容,明确研修课的主要模式,使音乐课例研修更加具体、有针对性,不同层级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如我们要求组教师能上好模仿课,上模仿课能让青年教师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少走弯路。我们将本园优秀音乐课例录像、网络上优秀音乐课例以及名人名家的优秀课例收集在资源共享库中,供青年教师搬课。

3.研修内容专题化,全面提升

根据当前教师存在的某种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问题或某个音乐课型等确定有预案、有目标、有过程、有反思的研修专题。每学期大教研和分层教研根据专题预案中的目标、内容、形式和实施要求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系列教研活动。如:音乐欣赏专题研讨制定全园的大专题策划和各分层组的小专题策划。先由教研大组集中学习理论、邀请专家讲座、开展头脑风暴等学习活动,再由各分层组根据本组幼儿年龄特点进行一课多研等课例研讨,最后各组在全园作展示。通过大组学习、小组研讨、集中展示,使音乐教学研修专题学习得以落实。

三、研修分式,促进教师全面提升

分层研修全面实施后,为使研修全面开花、全员参与,根据教师专业成长的实际需求,我们开展了研训一体化培养模式进行,很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自主申报考核课,逐层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每学期幼儿园会倡导全体教师申报音乐考核课。在教师自主申报的基础上,统一编排考核课的教学时间、考核人员,在考核期间,每位教师必须参加研修7个教学活动的观摩、评析,并上交评析意见。对考核中不合格教学活动,由研究团队进行重构,并进行反败为胜课例的研讨,直到考核合格;对考核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音乐教学研修在全园持续、深入地推进了4年,促使每一位教师通过亲身参与教学改进和研究活动,来体验音乐教学的快乐,明确自己教学改进的方向。

2.师徒结对互助课,快速提升反思评价能力

随着分层研修的全面展开,我园教师群体的教研氛围逐渐形成并呈现良好态势,师徒结对“1+1”教学互助课应运而生。所谓“1+1”教学互助课即教师本着自主、自愿的原则组成教学研究小组。我园以师徒结对中的师徒和分层教研组长2~3人为互助组的形式开展。互助课针对教师申报的音乐考核课,在申报教师个人行为上对其进行教案分析―教案重构―教学研讨―方案修改―再次上课―总结反思的过程。通过互助组教师之间面对面、手把手的评价、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篇11

一、音乐教研活动的内容

音乐教研活动的内容是中小学校音乐教研所要关注、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从我国现阶段各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客观现实来看,音乐教研活动的内容十分广泛,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十分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

(一)理论性音乐教研活动

此类音乐教研活动的开展,目的是提升音乐教师教育理论素养和音乐理论水平。因此,活动内容主要包括音乐教育理论和音乐基础理论两个方面的学习与研究。

1、音乐教育理论方面的教研内容

主要包括:音乐教育学、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教育社会学、音乐教育哲学、比较音乐教育学、音乐教学论、学习理论、《音乐课程标准》研读、音乐教育文献研读等。

2、音乐基础理论方面的教研内容

主要包括:一是基础音乐知识,主要是基本乐理,以及基础性的和声学、曲式学、复调、配器、乐器法等;二是基础音乐史论,主要包括中外音乐发展简史,其中也包括对作家、作品、风格、流派、艺术思潮的基本评价等;三是中外民族音乐,主要包括中外民族民间音乐常识或理论等;四是音乐作品的体裁,主要包括各类声乐、器乐作品的体裁与样式,以及与此相关联的音乐美学意蕴;五是音乐作品的风格,主要包括各类声乐、器乐作品的时代风格、地区风格、体裁风格和作家风格等;六是音乐与相关文化,主要包括各类歌曲(如民歌、创作歌曲、艺术歌曲、流行歌曲)、戏曲音乐、说唱音乐、舞蹈音乐、影视音乐等。

以上理论性音乐教研活动的开展,有利于音乐教师学习和掌握新的音乐教育理论以及全面、准确的音乐基础知识,从而使音乐教学站得更高、想得更远、做得更好。

(二)技术性音乐教研活动

此类音乐教研活动的开展,目的是提升音乐教师教育技术和音乐创新能力。因此,活动内容主要包括音乐教育技术和音乐创作技术两个方面的学习与研究。

1、音乐教育技术方面的教研内容

(1)教案设计:主要包括音乐课教案的文本体例与样式设计。同时也包括教案内部结构(或环节)的设计与创新。例如,从教案文本体例及教案内部结构上看,主要包括:

①辅助部分。第一层次:课题、课型、教学对象、教学用时、选用教材、教具学具等;第二层次:教案设计思路、理论依据、教学创意、多媒体辅助教学说明等;第三层次:教学目标、教材分析、重难点分析、问题设计、板书设计等。

②主体部分。第一层次:情景创设、教学导入;第二层次:复习旧课、基本练习、新课教学、练习巩固、教学拓展等;第三层次:教学反思、本课小结。

从教案样式设计上看,可以是常规陈述式,也可以是列表陈述式。

总的说来,教案设计既要注重体现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和创新性,同时也要注意音乐教学的特殊性,亦即充分考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世界优秀音乐教学法的学习与运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介绍到我国的世界优秀音乐教学法(或称音乐教育体系)主要包括达尔克罗兹(瑞士)的体态律动教学法、奥尔夫(德国)音乐教育体系、柯达伊(匈牙利)音乐教育体系和美国综合音乐感课程等。这些优秀的音乐教学法思想精髓何在?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开展有何借鉴作用?如何深入探讨这些优秀音乐教学法在我国的本土化问题等,需要教师思考、实践。

(3)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典型代表形式――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当代学校音乐教育生活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该看到,音乐教学中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际上是对传统的音乐教学手段的一种更新与超越,综合体现出当代学校音乐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和新颖性等。问题是,如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进一步优化教学?如何处理好听觉艺术与“视听”综合教学手段的关系?以及如何根据既定的教学内容设计、制作出高水平的原创性课件?值得研究。

2、音乐创作技术方面的教研内容

(1)歌曲写作:作为音乐创作基本手段的歌曲写作(亦可视为旋律写作),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诸如指导学生音乐创作、本地民歌的收集与改编、课堂即兴音乐创编活动的开展等,都需要一定的歌曲写作技术。音乐教师如果能够具备或钻研一定的歌曲写作技术,将对改善和提高音乐教学水平,引导和培养学生音乐创作兴趣,大有裨益。

(2)钢琴伴奏:钢琴即兴伴奏作为音乐教学的一种必备手段或能力,对于音乐教师而言必不可少。不过,涉及到即兴伴奏技术,不得不清楚音乐作品的体裁、风格、调式调性、音调特征等,从而有效地安排和声、设计左手音型。当然,好的钢琴伴奏并非只是在歌唱中使用,在音乐知识教学、发声练习、音乐主题视唱与分析中,都可能用到钢琴伴奏技术。

(3)合唱指挥:合唱指挥作为音乐教学的一种必备手段或能力,对于每一位音乐教师而言也是必不可少。原因在于,合唱指挥技术并非只适用于合唱教学,而是像钢琴弹奏一样,几乎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的始终。比如音乐知识教学、主题视唱与分析教学、齐唱齐奏教学、合唱合奏教学、综合音乐活动教学等,一般都离不开指挥。应该说,一位善于指挥的音乐教师,在控制音乐的节奏节拍、力度速度,启发学生的音乐情绪,表现作品的音乐情感方面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值得探讨。

(4)小乐队编配:鉴于小乐队编配技术说起来比较复杂,加之我国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在此方面本身开课不足之故,所以,大多数音乐教师对小乐队编配比较生疏。限于篇幅,本文在此只能提示几个有关小乐队编配技术的主要问题,即:乐队的音色组合(主要表现为乐器选用与组合);乐队的音响组合(主要表现为独奏、合奏等声部组合);和声运用(注意区别大小调和声及五声性和声);织体写作(包括复调写作);引子、连接句(段)、尾声的处理等。教师们有机会时,可以多关注或学习这一方面的知识。

(三)专题性的音乐教研活动

此类音乐教研活动的开展,目的是就某一音乐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专题研究。活动开展主要包括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两个方面的问题研究。

1、课内教学方面的教研内容

(1)教师教学方面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材选择与整合;教法选择与整合;音乐文献与创作背景梳理;教学过程设计;课堂问题设计;课堂活动设计;教学拓展设计;教学评价设计;教学生成处理;教师教学语言;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音乐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学科综合与“音乐本位”的关系;“聆听音乐”的学习意义;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等。

(2)学生学习方面主要包括: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与能力分析;学生音乐学习的心理障碍分析;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建构性学习;学生喜爱的音乐作品与风格分析;学生喜爱的音乐家分析;学生欢迎的音乐活动方式分析;有特殊音乐才能的学生在音乐课中可以扮演的角色分析等。

2、课外活动方面的教研内容

主要包括:学生音乐兴趣小组的建设与活动开展;学生合唱团队的建设与活动开展;学生小乐队的建设与活动开展;学生校外艺术实践;学生课余音乐创作;师生音乐会等。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专题性的音乐教研活动,活动开展一定要有的放矢,要着力研讨和解决音乐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关键问题、主要问题和共性问题。并通过活动开展,力求让所有教师达成教学共识。

(四)项目性的音乐教研活动

此类音乐教研活动的开展,目的是培养音乐教师的科研意识,锻炼科研能力,提高科研水平。

由于此类教研活动类似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其内容广泛而复杂,因此,教师(或教研组)可根据自身专业专长、学术背景以及职业兴趣,同时也可根据音乐教育长期或近期;宏观或微观发展状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比如以下选题,笔者以为即可作为项目性的音乐教研活动内容广泛开展、长期开展:以审美为核心的学校音乐教育研究;中小学生音乐兴趣培养方法研究;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校音乐教育研究;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个性发展问题研究、中小学生音乐艺术实践研究;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学科综合方法研究;中小学生多元文化视野开拓研究;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情感培养研究;普通学校音乐教学评价体系研究;音乐学习与智力发展问题研究;音乐学习与人文精神形成问题研究;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研究;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研究等。

总体上看,学校音乐教研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确定,一般来说反映出该地区、该学校的文化发展与教育视野,同时也综合反映出音乐教师对新理论、新观念、新方法、新问题的熟悉程度、敏感程度和热衷程度。此不赘述。

二、音乐教研活动的方式

鉴于传统常规性的音乐教研活动开展常常比较单调乏味,有些时候甚至流于形式,未能真正起到音乐教学研究的作用,因此笔者建议,中小学校的音乐教研活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一)主题讨论式

所谓“主题讨论式”的音乐教研活动,是指就某一主要或重要的音乐教育问题,教师们各抒己见、广泛展开讨论的一种音乐教研活动。

建议每周举行一次校内(或学区)音乐教研活动,可以由教研组长指定几位教师作专题发言(理论介绍、主题陈述皆可),然后集体讨论。要求可以是一个理论问题,比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音乐教学中的“双主体”问题;音乐教学中的“双基”问题;自主学习的理论来源;探究性学习的方法与实践;终生学习的学习意义;音乐教学评价问题;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等。也可以是一个技术问题,比如:教学情景创设;教学中的范唱与范奏;即兴创编音乐;读谱教学方法;绘谱软件的使用;歌唱中的音准问题;启发想象联想;流行歌曲的伴奏;作品曲式分析;童声合唱训练;课外音乐活动的组织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是读书(重要的音乐教育理论著作)、读文章(具有独特见地或指导意义的音乐教育论文)心得交流、经验介绍等。

(二)专题讲座式

所谓“专题讲座式”的音乐教研活动,是指通过聘请校外专家、学者到本学校、本学区,就音乐教育理论、技术、实践方面的重要问题开展讲学的一种音乐教研活动。

建议各地中小学校应与当地高等学校或教育科学研究院(所)联系,定期开展此类音乐教研活动。比如举办普通学校教育理论专题讲座;当代音乐教育发展专题讲座;当代音乐教育技术发展与实践专题讲座;音乐史论、音乐美学专题讲座;中外民族音乐、多元文化专题讲座;演奏、演唱、指挥、排练专题讲座;作曲技术、音乐分析、音乐欣赏专题讲座;媒体技术、远程教育发展与实践专题讲座;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专题讲座;社区文化建设与发展专题讲座等等。

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式的音乐教研活动,有利于中小学校与当地高校之间、科研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有利于“教学团体”和“学习团体”的逐步形成,感召整个社会共同关心音乐教育;也有利于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艺术视野不断开阔、业务能力不断提高。

(三)教学观摩式

所谓“教学观摩式”的音乐教研活动,是指通过学校内部或校际之间开展的音乐教学观摩所进行的音乐教研活动。

教学观摩式的音乐教研活动开展在我国各大中城市学校音乐教育中已有30多年的历史,业已积累了丰富的教研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研效果。不过,以笔者之见,这种教研活动的方式还可以再拓展、再深入、再创新。建议如下:

1、以建设优秀音乐课范例(独立课或系列课)为切入点,开展观摩式音乐教研活动。

2、以推介或演示国内外优秀音乐教学法为切入点,开展观摩式音乐教研活动。

3、以培养和推出音乐教坛新秀为切入点,开展观摩式音乐教研活动。

4、以“同题”(即同一课题)教学创新为切入点,开展观摩式音乐教研活动。

5、以“教学比武”(或教学基本功比赛)为切入点,开展观摩式音乐教研活动等。

事实上,不同学段、不同课题、不同课型的音乐课观摩,常常能够起到重要的教学探索、教学示范甚至教学引领作用。长此以往,必然会对观摩教师的音乐教育思想和音乐教学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艺术实践式

所谓“艺术实践式”的音乐教研活动,是指通过学校音乐教育实践,并在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中所开展的音乐教研活动。方式包括学校(或学区)合唱队、小乐队的指导与辅导;师生音乐作品听赏;师生音乐会等。

此类音乐教研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学校音乐教育实践,集中展示或观察音乐教学中的成败得失。比如:合唱队、小乐队的建设发展水平问题;教师指导与辅导的方式、方法问题;师生音乐创作(包括电脑作曲)能力、水平问题;音乐会开办的质量问题、参与性问题、社会影响问题等等,都可以凭借学校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反观音乐教育水平和质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实践式的音乐教研活动,既是对学校音乐教育成就、特色、水平、质量的集中展示,也是对学校音乐教育思想、方法、能力、水平的全面检验,值得提倡。

(五)教育科研式

所谓“教育科研式”的音乐教研活动,是指学校音乐教育中,通过教学团队开展音乐教育研究所进行的音乐教研活动。具体方式主要包括优秀音乐课教案设计、原创音乐课件设计、音乐教育论文写作、教育科研项目申报以及项目申请书写作、学校艺术教育状况调查、社会艺术教育状况调查等。

严格说来,此类活动应该看作是较高层级的音乐教研活动,是一种具有学术性、探索性和前瞻性的音乐教育科研行为,需要团队合作,更需要教师们具有丰富的、比较深厚的音乐教育文化积累和底蕴。

事实上,通过此类音乐教研活动的开展,培养和提高的不仅仅是音乐教师们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同时也必将使音乐教师们逐步建立起牢固的职业信念,慢慢明白自身的音乐教育使命,坚定地担负起民族的音乐教育责任!

结语

本文从“音乐教研活动的内容”和“音乐教研活动的方式”两个方面,概要探讨了中小学音乐教研活动的开展问题。从中可以看出,中小学校的音乐教研活动不仅是丰富多彩的,且也是引人入胜的。只要每一位音乐教师恪尽职守,真正用心地对待自己的音乐教学工作,音乐教研活动大有可为。

篇12

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普遍表现出学习音乐的渴望,但多数学生出于中学阶段应试教育的重压,接受的音乐教育不足,因此都期望借助大学期间的音乐公共课程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从选课比例来看,半数以上的学生对中外音乐史论及中国民乐较为喜爱与偏重;部分学生对音乐与其他学科交叉的课程,如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计算机音乐等也较感兴趣。另外,近半数学生对学校音乐教学设备、音乐图书资料储藏量及音乐教材不够满意,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参加过与音乐相关的艺

为音乐教学目标“导航”

张湘君

音乐教学目标是教师在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后,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而制定的,学生应该达到而且能够达到的标准和境界。教学目标能否正确制定和达成是衡量一节音乐课好坏的主要尺度,也是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社团或活动,多半学生希望有专门为大学生开放的场所便于课堂学习后进行音乐实践。

针对以上情况,学校应整合音乐公共课的课程结构,结合学生的需求开设课程,安排相应专业教师讲授,建设一支稳定、高素质、合理化的教学团队,而不再局限为初中级职称教师担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确立两门大学生音乐必修课程(可考虑一门理论、一门技能)在一、二年级开设,修满学分方可毕业,加大本课程的实施及监管力度,使音乐教育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涯中不可分割的课程。学校应加大公共音乐艺术教育的投入,加强软、硬件的建设,使音乐艺术教育有统一的指挥中心、教学中心、活动中心、交流中心、展示中心,从而推动学校音乐艺术教育的深入、健康、持续地发展。重要体现。但在很多教案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学目标的设计不够理想。为此,笔者将教案中教学目标的常见问题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单元教学目标应细化为课时教学目标

音乐教案的书写中有一种普遍的现象:在每单元的一开始就写上详尽的单元总目标,然后分割成三课时或四课时进行教学,而每课时前只有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却没有课时教学目标。究其原因可能是音乐教师用书上已经对单元教学目标写得很详尽,教师们懒得再动脑子,所以照搬照抄,缺少个性化的思维。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内容的选择与课时目标的确定并不能完全按照单元教学目标要求的那样去完成,于是两者之间便出现了偏差。如《四季放歌》单元中的教学目标之一为:“学生通过欣赏《战台风》、《晓风之舞》、《新疆之春》感受古筝、钢琴、小提琴的不同音色。熟悉乐曲主题旋律;对不同器乐的表现方式有进一步的了解;能积极参与听辨、模拟演奏、做节奏声势等活动,能较确切地感受作品不同的音乐形象和情绪,对欣赏器乐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教案中第一课时内容为:1学唱《四季童趣》;2分享学生课前收集的以“春夏秋冬”四季为题材的音乐作品。第二课时内容为:1聆听《新疆之春》;2复习《四季童趣》;3学习用竖笛演奏《春天来了》。第三课时内容为:1聆听《战台风》;2学唱《西风的话》;3我的创造(教案中并没有体现)。第四课时内容为:1学习歌曲《童心是小鸟》;2拓展、表现四季的文学、美术作品(此内容在教案中并没有体现)。将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内容相对应来看,单元教学目标中的《晓风之舞》在教学内容中始终没呈现。也就是说教师摈弃了这一教学内容。而单元教学目标中提及的“能积极参与听辨、模拟演奏、做节奏声势等活动”,本应属于“我的创造”这一内容,但在教案中却始终没有体现。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将单元教学目标细化为课时教学目标。教材以单元主题来设计教学内容,每册的教师教学用书上都有详尽的单元教学目标,编者把整个单元的设计意图及要求以教学目标的形式呈现,用以指导教师的教学设计。但单元教学目标是针对整个教材单元来要求的,陈述较全面、笼统,教师若能在这些目标要求下把单元教学目标细化为课时教学目标,那么表述会更加明晰,教学思路也会更清晰流畅,课堂重点、难点也能有效解决。

二、课时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具体、显性、便于操作

课时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施教来说,具有导向、调控、评价的作用。有些课时教学目标尽管三维目标俱全,但过于宏观。例如:“通过欣赏歌曲,使学生在音乐中得到美的享受,提高对人世间真善美的感知能力。”“初步认识学习世界多元文化的意义,增强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与包容意识。”等等。类似的课时教学目标,设定得大而虚,很难在一课时内落实和兑现,也难以在教学评估中加以检验。

为此,我们应恰当地设定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宏观教学目标是理性化、原则化的,通常化为隐性目标融在音乐教师的脑海里,还有一些化解在当堂课的具体目标中,一般不以文字的形式写在课时教学目标中。只有那些具体的、显性的,便于操作、执行和检验的目标内容才适合以文字的形式写在课时教学目标中,所以我们应该认清教学目标的层次,细心地领会、理解其中的内涵。

如《京剧大师梅兰芳》一课的教学目标:1欣赏京剧唱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感受体验梅派唱腔的基本特点;2初步了解梅兰芳的生平事迹,知道他对京剧事业做出的贡献;3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学习梅派唱腔,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究分析梅派唱腔的风格特点,并能对其作出判断与评价。

上述三条课时教学目标,以学生感受、体验、演唱梅派唱腔的风格为教学导向,以感受体验、比较分析、聆听辨别的教学过程调控教学。对比梅派及其他流派的唱腔风格以加深认识,以学生能够演唱《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的上句及判断梅派唱腔风格为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这样的课时教学目标简洁明晰,易于操作,将三维目标蕴涵在具体教学内容中,应该说,这种写法比较恰当、妥帖。

三、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目标

有些教师习惯于站在自身的角度来设定课时教学目标,如:“通过一系列对‘春’的主题欣赏,强化对旋律的听辨能力,分析各音乐要素在表现‘春’的多姿多彩时的变化和作用。”“通过歌曲的二声部合唱学习,加强声部和声音的和谐统一,使学生的合唱能力得到提高。”等等。这种设计方式就没有从“以学生为本”的角度来考虑,没有科学、合理、全面地设定目标,有悖于新课程的理念。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即教师预先设定学生在学完这节课后应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应当陈述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陈述教师的教学目标。那些习惯采用的:“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方式都不符合陈述要求。目标的陈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具有具体性、可操作性、目标设计的灵活性和目标实现的及时性。

篇13

也许在很多人的记忆中,读书时代的课程表上开始写的是“唱歌课”,后来改成了“音乐课”。音乐课比唱歌课多了音乐欣赏部分,但是教学方式没有改变,学生依旧是被动的“信息接纳器”。但是在推行《音乐课程标准》的今天,课本的每一课都是以“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三个部分出现,这不禁令我思考:为什么是表演而不是唱歌?两者的区别在哪里?我一遍又一遍地翻看《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音乐课程标准》对“双基”内容的表述是“有效地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而对于为什么要把“唱歌”改成“表演”我还是觉得茫然。直到有一次学校搞文艺会演,我蓦然发现:虽然所有参加表演的学生都很认真、很努力,动作也很整齐,但是唱歌课教出来的学生在舞台上面无表情,缺乏表现力;而表演课教出来的学生在舞台上却精神饷满,活泼自信,富于感染力。在这一瞬间我恍然大悟,把“唱歌”改成“表演”,其实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把在教师指挥下进行的被动的“唱歌”,变成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个性和创造才能,使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的生动活泼的“表演”。这个改变体现了“课程标准”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个改变反映的是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理解了为什么要“表演”后,我就明确了“表演”最根本的教学目标,对于课堂的驾驭就更有把握了。

二、为什么要聆听?怎样聆听?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是《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中指出:审美体验可视为一种实践,而“实践性”也是音乐审美教育的特征之一。课程标准中用“聆听”将它准确道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教学的全部活动中,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这些表述很明确地指出了聆听的重要性。至于该怎样聆听,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指出: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要帮助儿童逐渐对音乐的要素更加敏感,因为音乐要素包含了可以产生洞察人类情感的条件。下面以欣赏课《狮王进行曲》为例说说我是怎样让学生聆听的。

第一次备这节课时,我只想着如何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吸引学生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按照这个思路设计了第一版教案。一节课下来,整个过程感觉挺流畅,学生的反应也不错,但是我在反思时总是觉得这节课有点散,好像就是为了聆听而聆听,少了点线索,没有深度。经过对教材的进一步挖掘,在原来的基础上修改出第二版教案。第二版教案跟第一版教案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目的明确地围绕着音乐要素进行聆听,确定每个教学环节前都问问自己是否能根据教学目标做到有效讲授、有效提问和有效激励,引导学生在多次的感受中体会狮王与小狮子的吼声是通过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等对比来表现的。由于多了感受音乐要素这根主线,整节课节奏紧凑、一气呵成,学生的欣赏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学深度也得到了深化。

三、如何进行编创与活动?

编创与活动所包括的内容有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与创作实践。下面以探索音响与音乐为例谈谈我的体会。“课程标准”对探索音响与音乐这项内容提出的标准是:1―6年级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而音乐教学的过程本身是音乐课程要达到的目标,或者说目标即在过程中,体现在方法上,即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我认为要进行编创与活动,在教学过程与方法上就要按以上顺序进行,即首先要让学生有体验,有了体验才能进行模仿,会模仿才会进行探究,会探究才会进行合作与综合。这点体会是我经过失败的教训而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