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专期末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专期末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专期末总结

篇1

二、大专院校计算机教学方法实践探究

1.案例教学法。当前,对于大专院校来讲,基本上已经摒弃了传统的黑板教学,通常都是采用多媒体来设计计算机教学活动,但是为了充分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发展需求,教师还应结合教学内容与目标,积极探索、尝试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主要是指通过引用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实际案例来分析、解决教学中的各类问题,并以此来促进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能力的不断提升,不断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教师应在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后,在运用密切联系的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讨论,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也应结合引用案例带领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与总结,进而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加透彻、完整的认识。最后,再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提出的相关修改要求,通过上级操作来对案例做出恰当的修改,从而更好的巩固、应用相关知识。

2.分层教学法。通常情况下,大专生的计算机基础都比较差,且在认知水平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对此,其教师就可以结合实际需求采用分层教学方法。例如,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以先在为其传授office软件运用,以及组装计算机等一系列相对比较简单的计算机知识;而对计算机基础相对较好,且接受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讲,教师则可以给予其积极的鼓励,并适当增加学习难度,引导其学习assess数据库、c语言等方面的知识。在具体落实这种方法过程中,可以通过选修课的形式来进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给予恰当的选课指导,将一些拥有浓厚学习兴趣,且接受水平、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学生,组织在一起,为其传授一些更专业、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另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学习计算机知识,以及获得相关证书对自身未来就业发展的重要性,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在授课中采用更加幽默风趣对语言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3.科学整合学历与资格证教育。对于大专院校来讲,其培养的通常都是应用型人才,而并非是一些学术研究型的人才。所以,学生若能够在毕业前获得相关资格证书,对其今后的就业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授一些学校安排的计算机知识,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计算机等级证书的考核,如,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等。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有目的为学生多提供一些这类考试方面的教授内容,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掌握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能。

4.优化期末考核模式。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计算机课程仅通过笔试考核是难以准确、全面测试出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对此,教师应将学生日常学习、练习情况,期末的笔试成绩,以及上机的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整合,并按照一定比例,划分出清晰的主次,然后再做出最终评估。这样的考核模式不仅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更科学、全面的评价语指导,也能够引起学生对期末总结的重视。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也可以对本学期的计算机课程进行查漏补缺,从而更扎实的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总之,大专院校及相关计算机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加强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创新与思维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对其今后的学习、就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其教师应积极探索、尝试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与辅助教学手段,注重学生分析探究、创新实践能力的强化,进而在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从整体上提高大专生的计算机水平。

作者:刘荣婷 单位:遵义师范学院

篇2

1 士官大专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学对象分析。 任职教育院校的学员与学历教育院校的学员有很大的不同。一是生源不同。本科学员主要来自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的青年学生和部队具有高中文化青年战士中的佼佼者,他们经过英语的系统学习,英语功底普遍较高,而士官大专学员则是来自部队入伍两年的士兵或军龄更长的士官,英语学习出现断层,文化基础差,英语基础薄弱。二是学习动机不同。本科学员对英语学习的心理适应能力较强,兴趣较浓厚,学习积极性高,而士官大专学员英语学习上耽搁时间过长,一部分学员对英语学习存在畏难情绪,另一些学员则对英语学习提不起兴趣。

1.2 英语教学不利因素分析。 任职教育下英语教学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一是重视程度下降。英语学习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出效果,这与任职教育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出入。这无疑会让院校各级领导和教员产生轻视英语教学的心理,从而会出现敷衍英语教学的现象。二是学习的氛围会减弱。本科教育要求学员必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才能取得学士学位的资格,这个外因调动了学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而任职教育缺少了这个外因的刺激,必然会对英语学习的氛围产生一定的影响。

2 任职教育下士官大专英语教学的目标定位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不同的教学目标直接制约教学方法功能的发挥。任职教育是职业教育,是以部队的岗位需求为牵引来设定教学目标,使接受培训的对象获得适应某一军事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任职教学的教学目标定位应该强调实用性,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处理好大牢语言基础与实际应用能力之间的关系。大牢英语基础是基础,但更要强调实用性的原则。要做到改变教学中片面强调学科完整性,教学脱离实际,学用结合不紧密的不良局面,力求通过英语教学,让学员能够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看懂一些简单的军事相关的英文资料,切实的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3 任职教育下士官大专英语教学

3.1 注重英语教学的实用性。 任职教育下士官大专英语教学必须注重其实用性,要使学员能够将其学到的语言知识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去,能够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编写出实用性强的英语教材。士官大专的英语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职业教育,不能套用高职高专的教材,必须编写出适合对应学员专业的实用性强的教材,其内容应包括常用的军事词汇、贴近部队生活训练的日常会话、实际军事技术领域等多方面的材料等等。二是倡导教员开展任务型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模式将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中,通过任务的设定使教学双方都明确自己要达到的目标,是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时,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任务型教育模式并非简单地完成一项教学任务,也不是单纯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接受,而是强调直接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的智力活动,从而在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也增强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3.2. 1 问题式方法。 心理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油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问题是教学的心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精心创设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在课堂教学上可以多以问题开头,在操作上,可以是教员设问,让学员回答,教学只进行引导与提示,这样就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学员的回答,教员要多用欣赏的话语给予评价,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快乐。在学员与教员互动的过程中还可以起到培养学员英语表达的效果。

3.2.2 讨论式方法。 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将学员按就近原则分成几个小组,让一名成绩较好的学员担任组长,协调小组学习任务,组织小组讨论交流,检查任务进程,确保每一名组员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任命一名书面表达能力较强的学员为记录员,负责书面总结小组完成的任务。最后,组长召集组内成员讨论各自的任务,由记录员整理成文。在接到教员布置的任务后,各组组长分配任务,要求各名组员各尽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完成好自己的任务。最后由一名学员讲解。在学员讲解时,教员要仔细聆听,记下讲解不清和错误的地方,及时予以纠正。学员讲解结束后,要给与特别的鼓励,并进行简明扼要的总结和评价。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教员和学员之间的关系会变得亲密融洽,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得到很大提高。

3.2.3 网络辅助法。 校园网为学员学习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教员可以将课本的网络课件放在英语网络课程下,让学员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人机交界面的交流获取更加丰富的资源,从而开辟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员自己主动发现和摄取知识,学员在轻松的环境中可根据个人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不同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

3.3 完善考评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应对当前士官大专英语考核的方式予以改革,使考核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方面构成。形成性评价由教员根据学员平时上课的表现及平时完成作业情况乘以相应的百分比得出,终结性评价由学员期末的考试成绩决定。这种考核方式既有助于教员全面掌握学员的情况,又有助于教员及时发现学员的信息反馈,从而改进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任良耀. 新编“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初探 [J].中国大学教育.2003

篇3

1.3月11日召开各县(市)、区党校常务副校长、函授科长参加的全市党校函授教育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省党校函授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并结合徐州函授教育工作实际,部署2011年工作任务,并提出严格要求。

2.对县(市)、区(学区)辅导站进行督导检查。为了全面深入贯彻省市函授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提高函授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根据省函院的工作要点和分院工作计划,我们从4月8日到5月17日,对全市党校函授教育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督导检查,按照县(市)、区辅导站的教学计划,深入班级听课,召开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座谈会。并听取各县(市)党校负责人对省、市函授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汇报。

3.召开直属学区班主任座谈会。3月26日,直属学区召开班主任座谈会,就如何抓好班级管理、学员管理,提高到课率、抓好考风考纪等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会上,各班班主任对搞好班级管理,提高学员到课率,抓好考风考纪提出很好意见和建议。会后,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印发了《学员管理规定》发给每个学员。

4.为保持良好的考风考纪,为规范考务管理。6月底,召开分管函授工作副校长和函授科长参加的全市党校函授督导工作暨考务管理工作会议,会上,总结通报了4到5月在县(市)区督导检查情况和贯彻落实全省党校函授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情况,对参会人员就考务管理相关规定、考务工作规程、各项制度进行一次系统培训。重新修改、印发了考务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并对09年考务工作和考风考纪问题提出明确要求。

通过大量工作和艰苦努力,教学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节,考风考纪有了明显好转。

二、全年完成任务情况

1.全年共组织各类大小考试12次(期末考试7次,期末补考5次),特别是函授教育收尾阶段的考试,严格按照总院和分院的规程和要求,精心组织安排,严格考风考纪,较好地完成了考试任务。

2.函授各班次共开设88门课程(其中研究生11门),安排任课老师面授和辅导共2156课时(其中研究生376课时)。接收并组织收看中央党校远程教学11门课程,93场次(337课时)(其中研究生6门,58场次,232课时)。组织教师出卷57套,制作和印制试卷3030份。组织安排阅卷7次,3106份。组织安排06下大专、07上大专、08上、下专转本7个班次毕业作业660人;组织07上、07下省本和07级中函毕业论文的指导和答辩725人,全年上报优秀毕业论文3篇(下半年还未进入审批阶段)。发放教材45个班次,共29265册(上半年15955册,下半年13310册)。举行直属2006级大专、06级中函、省函本科班的毕业典礼,全市送走毕业学员1321人;

3.全年(分上半年、下半年)集中办理全分院在校生登记注册5643人,办理退学、复学、补课128人次。分期分批办理大专、本科13个班次1332人的各项毕业手续。

4.党校函授2011年停止招生,为满足部分党校函授大专毕业生上本科的愿望,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向省函院争取,招收08级上专转本插班生172人,为学校拓展创收资金近50万元。

5.在函授停止招生,工作重心转移的情况下,全年完成函授办学创收资金1886043.75元(以财务处到帐资金为准,不含报名费和补考费收入)。

一年来,认真学习、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函院一系列方针政策,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断学习干部教育专业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工作能力。处处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形象影响函授处全体人员,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团结上进的良好风气,为完成全市转型期的函授教育工作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工作上力求严谨细致,作为处室负责人,作风关系到整个处室的工作质量。因此,对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总是亲自动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出现任何失误和差错,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影响了周围的同志,逐步树立勤奋良好的工作作风。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了搞好函授教学管理工作,完成全年函授办学创收任务,我和全处人员放弃了大部分的假日休息时间,坚持跟班教学,跟班管理。外出招生,联合办班,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党校函授停止招生的情况下。保证了函授办学创收任务的超额完成。

三、2012年工作打算

1.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关于函授教育收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从严办学,注重质量”的办学方针,为圆满完成函授收尾工作继续努力。

2.除继续与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联合办学外,继续拓展与高校联合办学空间。

主要措施如下:

1.加大广告宣传力度。通过网络、报纸、电视、文件交换站和散分招生宣传信息等加大招生宣传力度。

2.采取走出去的方法。利用在籍或往届党校学员以及其他的一些社会关系到县(市)、区机关、学校、社区联系,现场招生。

篇4

文献标识码:A

职业教育是以受教育者的生活与生存技能的培养为根本教育目的,并以人才市场需要为切入点。实践教学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主要的途径,对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我校教学实践中,实践教学历来就与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在会计专业课的教学实践中引入了“岗位角色代入法”(简称“岗位角色法”)。按照企业“工作流程”设计教学过程,营造接近“真实情景”的学习环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成本会计中采用岗位角色法的实训目的与要求

(一)《成本会计》的课程性质及实训项目。

《成本会计》是会计及相关专业(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的主干专业课,也是其他经济类专业的必修课。该课程实践性较强。本文中实训的内容是“成本计算的品种法”,是在学习了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以及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之后,进行的具有较高综合性的实训。

(二)成本会计中采用岗位角色法的实训目的与要求。

实训的目的是通过对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相关账簿等的填制,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要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的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使学生能够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和熟悉现代成本会计工作的环节,以及各环节的内容和基本解决方法。最终能够熟练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操作技能,提高专业兴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具有一定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能力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二、实训指导与岗位的设置与职责

(一)实训指导。

首先要合理分组,配置优秀学生为“财务科长”,合理安排其他学生的“工作岗位”;建立“轮岗”制度;其次,对学生明确提出每一实训内容要完成的任务,要达到的目的和相关要求;再次,指出重点、难点、提示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各岗位学生分别动手操作。教师指导以个别指导为主,发现共性的问题,采取“提出问题——学生讨论、研究——得出结论”或采取“与教师互动”方式。

(二)岗位设置及岗位职责。

岗位角色法的基本应用程序是:职业岗位群细化岗位角色学生岗位角色代入按工作过程实施教学岗位能力考核。

本次实训配置的实训人员是笔者所在学校07大专会计2班学生,共30人。将全班分成三组,分别对应一家“公司”,选择一名成绩优秀学生担任财务负责人,其他人就是该公司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因为人数及岗位数量的限制,各公司自行安排一人多岗的人选及岗位。实行岗位轮换制度,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好的“体验”,至少轮岗3轮。

让更多的同学得到“切实体验”,本次实训是建立在手工做账的基础上,我们对于成本会计的相关岗位进行了变通。岗位设置较为细致,具体设置如下:主管会计岗位;材料核算岗位;基本生产成本核算岗位;辅助生产成本核算岗位;制造费用核算岗位;产成品核算岗位;职工薪酬核算岗位;往来结算岗位;出纳岗位;固定资产核算岗位;费用核算岗位等。另外在实训中需配置实训所需的凭证、账簿,胶水、曲别针、尺子、红笔等。

三、简要实训流程

假定,本例只涉及成本核算,而不涉及成本分析。

1、各明细岗位根据实训资料开设相关总账和明细账。

2、根据实训资料,审核各项要素费用,对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进行汇总,编制各要素费用分配表,按其用途进行分配计算。以各要素费用分配表作为记账编制凭证,或者以其为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各明细账。

3、归集与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4、计算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编制生产成本计算表,登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5、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登记有关“库存商品明细账”。

四、实训总结

本次实训结束后,要求进行组内讨论,争取最终每位同学形成一套完整的成本核算资料,至少保证一组能够提供一套完整的成本核算资料。教师根据学生手工模拟实验的具体情况及完成实验的质量和工作量,在自评、组评的基础上评定实验成绩。

(一)成绩总结。

本次实训是在07大专会计2班中的首次正规应用,大多数学生很感兴趣,气氛比较热烈,投入程度较高。特别是三家公司的财务负责人,能够认真督促公司内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思考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积极与老师沟通,很负责任。在期末成本会计考试中,07大专会计1班和07大专会计2班的成绩有明显比较差距,无论最高分、平均分、还是最低分,07大专会计2班都比07大专会计1班要高一些。很显然,这次“岗位角色法”的实训对07大专会计2班的成绩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问题总结。

篇5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proceduring;assessment reform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244-01

0引言

深化高职院校考试改革,加强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的考核,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有重大的意义。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应当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

1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不少学生直接在课堂上听音乐、玩手机、聊天、睡觉或者看其他书籍,对任课教师的讲课内容毫无兴趣,教学质量有很严重的问题。当今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手段犹如本科的“压缩饼干”,教育管理者按照本科院校的模板设置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使得高职院校毫无职业特色。

2实施过程化考核方面的对策

2.1 改革学生的在校时间过程,更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时间比例高职院校学生基本被安排在大专层次进行学习,而大专一般学制为三年,传统的大专教学模式一般是“2.5+0.5”,即两年半在学校学习文化理论知识,最后半年时间对在校学习的文化理论知识在企业实习,进行消化实践。这就直接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在知识水平上不如本科生,在实践能力上不如中专技校生,而自身却没有独特的优势使其能够在社会上站得住脚跟,最后却落得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其实,将高职院校学生原来的“2.5+0.5”模式改为“2+1”模式,甚至“1.5+1.5”模式,让学生有1/3甚至1/2的时间在企业实践,不但能增加就业机会,舒缓就业压力,而且可以将课本上的知识尽可能地在企业实践,一举两得。由于在校时间有所减少,这就需要教师有更高的素质,根据高职院校“教授知识适用为度”的教学原则把学生以后将会遇到的实际问题解决方案和知识传授给学生。

2.2 改变课程类别,增加教学形式的过程化考核手段在教学形式上,传统的教师上课方式是以教材目录为主线,配以简单的电子教案进行教学。更有甚者,“一支粉笔一本书走天下”,照课本念一遍就了事,教学内容比较死板、单调,课堂效果不好。高职院校学生的强项在于动手能力与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而非单纯的机械性的知识接受。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门槛比不上本科院校的学生,理论知识底子薄。并对接受与中学阶段类似的课程传授方式有抵触心理,大多数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感兴趣。对于改变教学形式,增加实训项目或者实训环节课程就是一个很有效的手段,实训项目或者实训环节这类课程是高职院校与其他传统型本科大专的一个最大的区别。课程本来就是全面要求学生动起手来,将理论知识贯穿于实际环境里面,让学生亲手做完项目,就自然明白其中的知识与道理,一改过去从理论出发的教学形式。

2.3 改变教学方法,引进国外先进教学手段任课教师讲台上讲,学生讲台下听,这种单纯的填鸭式“教与学”的教学方式在高职院校难以持续下去。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兴高采烈,学生在讲台下过得逍遥自在,不少学生直接在课堂上听音乐、玩手机、聊天、睡觉或者看其他书籍。教育管理者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时候,可能没有把太多的课程变更为实训项目或者实训环节课程,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开动脑筋,想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职业教育的一种新理念和方法,在德国已经被普遍接受和推广,在中国的部分学校也进行了试行。以行动导向教学法课程为主的这类课程教学手段就能够解决任课教师的难题,行动导向是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一种思潮,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或行动来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其实质就是通过创造某种特定的职业“情境”,让学生在老师所设计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学生通过“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控制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一个完整的行为模式,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团。行动导向教学法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因学生施教”的教学准则,颠倒了传统教学法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不再是学生适应教师而是教师适应学生。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教师起辅助、引导的作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的是针对实际工作任务需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来组织教学内容,因此其教学内容具有跨学科的特点。“行动导向教学法”包括“角色扮演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课程特点以及现场条件选择教学方法,让理论教学与学生“动手”结合起来,并让学生自主总结,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状态。

2.4 改变成绩考核的权重,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讲,甚至经常逃课,这不仅影响了学生自身学习的进度,而且影响了任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不重视,归根结底是教育制度的漏洞。由于学生的成绩评定一般以期末考试为主,学期过程中的表现为辅,学生总喜欢在期末考试前突击复习,这对教师判断学生是否真正能够吸收知识精华是很难的。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更改学生课程评定成绩构成比例,不再一味地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而是转变评定制度,以学生学习过程模块化分阶段评定成绩,或者将课程评定成绩的重点放在学习过程中,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情况评定,而非传统的“一考定成败”。课程考核重点不在期末考试,学生也就没必要突击复习,而是将学习重点放在每一堂课上。从而能够直接地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3结束语

根据教育部与各省教育厅的要求,高职院校应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通过考核方式的各种改革手段,希望能够大力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6

自主性学习;预防医学;课堂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模式不断更新,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我校从2008年开始探究自主性学习教学模式,并在预防医学教学中实施了自主性学习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进行课堂分析讨论,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校2015级高职大专护理1班、2班学生为实验组,其中女生112人,男生2人,共计114人。选择2015级高职大专护理3班、4班学生为对照组,其中女生113人,男生4人,共计117人。两组年龄17~19岁,均为2015年我校统招学生,学制5年,均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上预防医学课程,学生已经具备医学基础知识,两组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期末考试试卷均一致。

1.2教学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备课,然后进行课堂教学,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课后布置作业。

1.2.2实验组

采用自主性学习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进行课堂讨论,教师指导,最后评价。自主性学习教学过程及步骤:(1)自主性学习教学管理。预防教学组两名专职教师与医学教研室、学校图书馆、计算机中心共建网络学习平台,开办自主性学习相关知识培训班,每月组织专题学习会,内容包括:自主性学习在临床中的应用与评价、文献检索、科研设计、资料收集方法、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论文撰写等,使指导教师和学生明确各自职责和要求,为自主性学习的开展提供知识铺垫。(2)教学安排。课程开设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前期的医学基础课和护理专业基础课均已结束,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以问题讨论形式开展自主性学习教学模式。整个教学程序:学生准备问题—分组讨论—教师讲解—评价(学生自评、教师点评),整堂课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3)联系实际,确定问题。学生按照课本单元内容设计好问题,教师也可以补充问题,筛选出适合本专业及本单元的问题,最好是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如:桂林市漓江水环境污染情况应如何调查等。(4)组织学生讨论。将学生分组,一般每6~7人为一个小组,每组选一位组长,组长带领本组成员查书籍或登录护理网站查阅资料,或者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找专家咨询。然后组内讨论,教师讲解评价。

1.3效果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期末考试,并将自制调查问卷向两组学生集中发放,当场回收。共发放调查问卷231份,收回有效问卷23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问卷内容包括课外准备时间、查找资料及自主学习情况、学习兴趣、有效收集资料能力等。所有问卷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课堂问题讨论情况

2.1.1课堂问题讨论完成情况

实验组中每个学习小组准备的问题内容丰富,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对问题的讨论,个别小组还设计了新的调查问卷并进行了社区调查,如设计了“社区居民漓江水质环保意识调查问卷”“学生艾滋病知识调查问卷”和“漓江花园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调查问卷”。

2.1.2课堂教学讨论情况

整个教学过程中,实验组学生主动积极,非常活跃。在讨论时多数学生重点突出、思路清晰、逻辑性较强。

2.2两组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为82分,对照组成绩为75分,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2.3问卷情况

2.3.1利用学习资源情况

实验组学生利用网络及图书馆查阅了大量课程相关资料,每位学生平均查阅书籍3~4本、文献7~8篇和相关医学网站5~6个。对照组只在课堂上接受了教师的理论授课,课外未查阅资料。

2.3.2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实验组多数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对本组所采用的教学法在提高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3.1自主性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自主性学习教学模式,确定了“创设情境,明确目标—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互动—反思总结,应用提高”的基本教学流程,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均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3.2自主性学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亲自到社区体验,逐步形成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究、自己动手实践的积极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3自主性学习坚持教师引导性的教与学生主动性的学相结合

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评价者,指导学生准备学习资料、制作课件或微视频、解答学生问题,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篇7

但现在的成人类大专班学生,大多是高中毕业,从学校到学校,没有接触过生产实际,没有立体应用的空间概念,没有理论方法应用到生产实践的经历与经验,因此在学习这门课时难度很大。如何设计、安排教学过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完善教学的各个环节,启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们全面掌握科学、正确的投影、制图方法,具有较强的空间想像能力,具有较强的画图与识图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设计、开发产品等综合应用能力,将是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主要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根据《机械制图》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成人类大专班教学特点,探讨一种教学法的机制设计,通过最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与方法安排,提供给教师们一种优化的方案与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彻底掌握《机械制图》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设计:画图、制图做“树根”,识图、用图做“枝叶”。

《机械制图》课程培养成人类大专学生的目标,是让他(她)们能够首先胜任工业生产中技术员的工作,即具有较强的制图、绘图能力和读图、用图能力。

为了将来很好的综合应用,必须扎实地从画图、制图做起,只有把每个学生的这个“树根”栽好,才能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

图样是工程界的语言,是指导、安排生产的技术文件。以机械零件图和机械装配图为主的图样,一般都具有多个视图、尺寸标注、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质量、技术要求等,或是多个零件的装配关系。要画好、用好这些图样,需要掌握全面、正确的投影、制图方法,具有较强的空间想像能力(立体感),和一定的实践经验或知识。由于成人类大专学生普遍的底子薄、经验少,更需要教学中循序渐进,从基础抓起,培养学生们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注意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方法,完成由物画图到由图想物的两次转化。前期重点教会学生们掌握平行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重点讲解、训练的课题有:①空间点、线、面的三视图正投影;②基本几何体,例如:长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圆台等的三视图;③切割体的绘制与识读;④相贯线的画法与识读;⑤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对照实物模型的三视图绘制及尺寸标注。只有培养起学生们扎实的基本功,才有以后的综合应用。

二、教法设计:多媒体教学来“画龙”,课堂总结来“点睛”。

在教学实践中,我在讲授《机械制图》这门课时面临两种选择,究竟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法,即课堂以粉笔、黑板、教具为主,还是采用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方法讲解。前一种方法,讲解具体、直观,便于课堂的启发式教育,但图解、实例不可能举很多,遇复杂理论讲解,会使学生感到过于抽象;后一种方法,讲解图文并茂,图解、实例丰富、全面,极大地启发了学生们的形象思维,但由于信息量很大,学生们会感到一时难以消化。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把两种方法综合应用,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方为最佳的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来“画龙”:

不管是机械制造班,还是机电班,主要以运用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进行讲课,形象的比喻为“画龙”。在多媒体的大屏幕上,可以使学生们看到详细的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图解、图样或模型动画。通过教师精彩、生动的讲解,学生们能高效率地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和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给学生们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主体理论方法的同时,可用AUTOCAD软件给学生们演示二维、三维图形的绘制,播放大量现代化工厂生产线、机器人、机床、生产图纸、各类零部件图片等资料,极大地开阔了学生们的眼界,使学生们了解到企业的生产情况和技术应用情况,训练了学生们把机械制图与识图知识应用到工业生产第一线能力,使学完后,学生们似乎有在工厂工作了多年的“感受和经验” 。

2.课堂总结来“点睛”:

但由于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很大,学生们会感到一时难以消化,一定需要安排一章一两次传统的教学法的课堂总结。这时,不需要在理论上长篇大论,而是由教师借助实物模型,就本章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刻剖析,现场解答学生们提出的疑难问题,解答由学生们提出的作业上的难题。通过课堂近距离的互动、交流,将会使大部分学生茅塞顿开,学过的内容变得鲜活起来。如果课堂总结来的及时、恰当,将起到画龙点睛的教学效果。

三、综合设计:理论教学来“搭台”,实例应用来“唱戏”。

《机械制图》课教学计划的前半部分主要是理论教学。首先,考虑到个人前途和社会需求,启发、培养学生们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坚定学生们学好这门课的信心和决心。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克服各种困难,重点培养学生们学习、掌握:⑴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⑵基本体、切割体、相贯体的三视图与识图;⑶组合体的画图、识图与尺寸标注; ⑷机件外部形状的表达―视图:六个基本主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⑸机件内部形状的表达―剖视图: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⑹机件断面形状的表达―断面图:移出断面图、重合断面图;⑺机件局部细小结构的表达―局部放大图;⑻常用简化画法;⑼表面粗糙度;⑽极限与配合;⑾形状和位置公差;⑿AUTOCAD软件画图。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将培养学生们全面了解并重点掌握:正投影和立体视图表达、图样的主要画法、图样的技术标注、技术要求及有关国标规定。这给结合生产的画图、识图、用图以及机电产品的设计、开发等综合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比喻为“搭台”,即搭了个戏台,如果继续努力,可以期待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唱一出结合生产实际综合应用的“好戏”。

教学计划120学时,分两个学期上。在每学期后半段,结合典型零件图、装配图等综合图样,重点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与应用能力,和系统理论相结合,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和学生们的个人能力相结合,培养出学生们超强的综合应用能力。

⑴培养学生们能绘制、识读中等以上复杂程度的典型零件图:

学生们平时必须完成习题册的作业,每学期绘制典型零件A3图样一张,包括想象该零件结构形状,了解图样中的有关技术要求。

⑵ 培养学生们能绘制、识读中等以上复杂程度的装配图:

学生们平时必须完成习题册的作业,每学期绘制常用装配图A3图样一张,包括了解装配图的画法规定和特殊表达方法;分析装配图中各零件的形状轮廓以及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配合性质和连接形式等。

⑶第二学期末,通过两周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们独立设计出砂轮机、切割机等简易机械的全套图纸,使理论学习与生产开发相结合,使学生们具有设计、创新能力,为《机械设计》课学习打下基础。

⑷培养学生们能独立使用AUTOCAD2006软件,独立使用该软件绘制典型的零件与装配图的图样。第二学期末,学生们要通过考试,独立使用AUTOCAD2006软件绘制两张(老师指定)A3图幅的零件与装配图图样。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普及与AUTOCAD软件成熟,计算机绘图正逐步取代手工尺规绘图。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计算机绘图、徒手画图训练,适当减少尺规绘图的作业量。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让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工厂里转一转,在机加工车间看一看,在机械装配线旁站一站,与工程技术人员、车间工人聊一聊,亲身体验一下图样在生产流程中所起的作用。让学生明白,将来他处在工厂的任何一个岗位,担当任何一个角色都离不开图样,使他们真正的明确:图样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语言,是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机器的必备技术文件。

通过由感性到理性和理性到感性的反复锤炼,培养学生们能将机械制图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知识有机结合,能规范、高效地进行尺规绘图、徒手画图、计算机绘图,能创造性地进行产品开发、设计,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识图、读图和用图,从而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强的综合实力。

《机械制图》课教学法的机制设计,针对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了一套适应成人大专班教学特点的教学计划与方法,供教师们参考、使用,不同情况、条件下,还可适当调整,因材施教。通过不断的探索,只有用最科学、合理的方法教学,才能够保障学生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从而使机械制图课达到优秀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篇8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与护理模式的转变,患者的治疗护理不但依靠技术措施,而且更注重心理、社会、情感及文化等因素对健康状况的影响。护士的沟通能力在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过程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目前,国内关于护生沟通能力培养的报道大多以课堂训练为主[1-3]。为探讨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方法,某高校于2005年开展了为期2个学年的护生与陌生人沟通的实训尝试,使护生人际沟通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和提高,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某高校2005级护理专业大专学生(简称护生)99名,均为女性;年龄17~21岁,平均18.9岁。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54人,对照组45人。2组护生入学年龄、入学成绩、家庭背景等人口学特征均无明显差异,且配备的辅导员、授课教师、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与内容均相同。

1.2 方法 对照组护生采用常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人际沟通能力培养,试验组护生则在常规教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设与陌生人沟通实训教学。

1.2.1 实训方法 训练项目与内容安排:(1)一年级上学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课外活动,组织护生与其他班级不熟悉的学生一对一交谈,每周至少1次,时间不少于20 min,每次交谈对象、内容不能重复,活动后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总结。(2)一年级下学期。组织护生到公众场所(广场、公园、社区等)与陌生人沟通并组织讨论。(3)二年级全学年。继续上述训练,并安排护生利用周末到医院与病人及其家属、相关医务人员沟通并组织讨论。(4)不定期活动。借助护理技能大赛和小发明、小创造等竞赛活动,组织护生合作参与,并与教师讨论自己小发明、小创造的设计方案;与其他班级学生开展心理拓展活动,通过心理测试小游戏锻炼和培养沟通能力;组织护生结合实训感受撰写演讲稿、诗歌、散文等,参加演讲比赛和诗歌朗诵会。

1.2.2 测试方法 采用沟通能力测量表[2]。表中设有40个条目,每条采用3级评分(1~3分),总分120分。分数越高,沟通能力越强。分别于第1学期初和第4学期末对2组护生进行调查。使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

2 结果

由表1可见,干预前(第1学期初)2组护生沟通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4学期末),试验组沟通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许多医学高校护理专业虽然开设了护理人际关系与沟通的课程,但现有的课时远远不够。护生从学校到学校,入学后与外界交往仍然有限,技能操作的对象基本是模型,在临床见习、实习期间一言不发的现象十分常见,即使开口说话,也常常是简单照搬教师课堂用语或教学录像语言,不会面对具体情况作出适当的反应[1,3],加上旧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家庭教育可能存在的误区以及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导致护理专业学生尤其是女生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欠缺。

本次调查显示,开展与陌生人沟通能力的教学对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改善效果显著。通过调查,笔者认为,只有遵循如下原则,与陌生人沟通的实训教育才可能获得良好效果:(1)需求性原则。对6所护理院校190名护理专业中专、大专、本科实习生调查显示,70%以上护生认为学校开设人文课程不够,90%以上的护生希望开展职业礼仪培训,70%以上的护生希望提高沟通照护能力[4]。因此,在开展与陌生人沟通实训之前,应认真组织试验组护生开会、学习、讨论,让学生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2)渐进性原则。培养护生与陌生人沟通能力是一个不断生成、发展的过程,应本着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的循序渐进原则,先组织护生与本校同级护生沟通,接着与新校区非护理专业学生或高年级护生联谊交流,再组织她们走出校门,到广场、社区、敬老院、医院等社会场所与陌生人沟通,使学生接触的人群更广,沟通能力更强。(3)多样性原则。当代护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爱好广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应力求实训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寓教于乐,既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又锻炼她们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4)实效性原则。通过与陌生人沟通这一教学载体,让护生在实践中切实增强感性认识,再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如此周而复始、内化发展,不断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护理大专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人际关系较一般大学生敏感[5]。本研究尚未对试验组护生做人际关系困扰情况方面的心理测试,今后需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以便因人施教、因势利导。由于本研究尚无现成经验借鉴,实训活动内容和形式尚需共同探讨,使之更臻科学、系统、完善和规范。

4 参考文献

[1] 李华莹.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卫生职业教育,2002,20(1):52-53.

[2] 史瑞芬,唐弋,曾丽芳.护生临床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护理学杂志,2003,18(4):301-302.

[3] 张咏梅,江智霞,肖烨,等.护生人际沟通知识转化为人际沟通能力的教学探讨.护士进修杂志,2005,20(2):154-155.

篇9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其中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考试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是评价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考试模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模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数学考试方式的改变势必推动教学改革。

一、高等数学课程考试模式的现状分析

虽然高职高专教育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由于时间短,还有许多制度沿用的是传统的大专教育模式,考试在实践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存在着随意性和盲目性。

1.考核方式单调。在考核方式上仍沿用了原来的大专教育时候的模式,基本上是以笔试为主,形式上就是在统一的时间内,以闭卷的形式进行。题目一般在22~25个之间,类型主要是填空、选择和综合计算题。考试内容基本上是老师讲什么,就考什么,题目也只是课本上例题或课后作业的原题或是翻版。这样就导致学生被动的学,老师被动的教。

2.考试成绩评定上也基本上是以期末一次考试为准。期末考试成绩在计量上是以平时成绩(30%)加期末考试成绩(70%)不评定的,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和作业成绩,而作为公共基础课的高等数学一般都是大班上课,出勤率的统计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同时作业作为考核成绩的方式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学生最后的考核成绩基本上还是以期末卷面成绩来“一锤定音”。

3.在现有的考试方式下,学生的成绩不理想。高等数学课程是大一新生最先接触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然而,大学学习和高中学习有着很大的区别,学生不会自己学习,考试不出成绩,对今后的大学学习势必造成不好的影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造成学生不愿意学,老师被动的教。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下个学期开学后补考,补考及格率更是不尽人意,给学生造成很重的心理负担,影响今后的学习。

4.在现有的考试制度下,仅仅把考试作为学生能否拿到学分、奖学金、毕业证和学位的依据。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只是把考试当作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考完试,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也就结束了。在考试结束后,学生也是如释重负,对数学的思想、基本方法和数学精神也就都忘的差不多了。造成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只重视考试内容的记忆,而缺乏深刻的理解。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只停留在表面,造成能力低下,在以后的专业课的学习中感觉底气不足。

二、高等数学考核方式的创新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确定为: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型应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社会需要为目标,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不仅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模式的方式,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工具。所以,为了更好的完成高等数学的教学,笔者试图从高等数学的考试角度来重新审视高等数学的教学。

1.从兴趣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习过程。首先,我国的中学教育基本上是应试教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老师领着学,家长督促着学,学生自学能力差,这就造成了大学新生首先是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其次,高职高专学生一般基础比较差,对学习不感兴趣。第三,高等数学课程理论性强,学生感觉不好接触,所以只简单地采用期末一次考试的方法不再适用他们。为了改变现状,尤其应该加强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引导学生自己学习,改变学习习惯。(1)对一个班级进行分组,组成学习小组,主要是按照高考数学成绩和入学后的数学摸底成绩分组,小组成员优劣搭配,并选出一名组长,小组成员相互帮助。老师在讲授一课后由学生自己进行总结,然后由各小组推举成员进行讲解。比如,在讲授完一元微积分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微分与积分的联系和区别,由学生自己总结极限的求法,然后计入小组成绩。(2)小组共同完成作业,由小组成员互相批改对方作业,由组长总结作业中的问题,上课时推举一名同学总结点评,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同时给该组成员的平时成绩适当加分。(3)在每章讲授完成后,还可以要求学生写出相关的小论文或者是相关的数学故事,也就是加入了数学史的东西,把数学文化的内容渗透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入其中,引起学生的兴趣。(4)在每章结束后,以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对该章给出考试题目,也就是换位思考。通过看学生给出的题目,一是可以了解学生对该章的重点、难点的把握程度,二是可以看出学生对该章的题目分布掌握情况,三是老师可以取长补短,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

2.期末实行教考分离,开卷考试。在考试前,老师精心准备试题库,同时允许学生把所有的公式汇总起来,打印在A4纸上,代入考场。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盲目的背诵公式,增加理解,先从心理上减轻负担。同时在考试内容上,要突出“实用”、“应用”等特点,重实际、轻理论,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专业联系。

3.在高等数学学习过程中,加入数学建模内容。要求学生联系自己所学的专业课,自己举例,能够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并以数学小论文的形式上交,记录在平时成绩之中。数学建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的重点不是数学知识的本身,而是在于掌握数学方法和数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能够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去。

4.在考试成绩的记录上,提高平时成绩的分量。根据学生的表现,平时成绩的比例可以在50%左右,期末笔试成绩也在50%左右。

尽管提出了创新的模式,但是在实行上还是有一定的困难。作为公共基础课的高等数学课程一般是大班上课的模式,这必然给分组造成一定的困难,即使分组成功也可能会给一些学生造成“寻租现象”,存在侥幸心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考试制度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厂,所以高等数学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之路还很漫长。

参考文献:

篇10

**年1月15日,省委党校召开全省党校函授教育工作会议,会上提出,从**年起停止函授招生,实现函授教育工作重心转移,函授教育下一步主要工作任务就是,严格管理,确保质量,维护党校形象和办学声誉,把在校学员顺利送出校门。为党校函授教育划上圆满句号。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党校函授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现全年工作目标任务,我们统一思想,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3月11日召开各县(市)、区党校常务副校长、函授科长参加的全市党校函授教育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省党校函授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并结合徐州函授教育工作实际,部署**年工作任务,并提出严格要求。

2.对县(市)、区(学区)辅导站进行督导检查。为了全面深入贯彻省市函授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提高函授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根据省函院的工作要点和分院工作计划,我们从4月8日到5月17日,对全市党校函授教育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督导检查,按照县(市)、区辅导站的教学计划,深入班级听课,召开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座谈会。并听取各县(市)党校负责人对省、市函授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汇报。

3.召开直属学区班主任座谈会。3月26日,直属学区召开班主任座谈会,就如何抓好班级管理、学员管理,提高到课率、抓好考风考纪等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会上,各班班主任对搞好班级管理,提高学员到课率,抓好考风考纪提出很好意见和建议。会后,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印发了《学员管理规定》发给每个学员。

4.为保持良好的考风考纪,为规范考务管理。6月底,召开分管函授工作副校长和函授科长参加的全市党校函授督导工作暨考务管理工作会议,会上,总结通报了4到5月在县(市)区督导检查情况和贯彻落实全省党校函授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情况,对参会人员就考务管理相关规定、考务工作规程、各项制度进行一次系统培训。重新修改、印发了考务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并对09年考务工作和考风考纪问题提出明确要求。

通过大量工作和艰苦努力,教学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节,考风考纪有了明显好转。

二、全年完成任务情况

1.全年共组织各类大小考试12次(期末考试7次,期末补考5次),特别是函授教育收尾阶段的考试,严格按照总院和江苏分院的规程和要求,精心组织安排,严格考风考纪,较好地完成了考试任务。

2.函授各班次共开设88门课程(其中研究生11门),安排任课老师面授和辅导共2156课时(其中研究生376课时)。接收并组织收看中央党校远程教学11门课程,93场次(337课时)(其中研究生6门,58场次,232课时)。组织教师出卷57套,制作和印制试卷3030份。组织安排阅卷7次,3106份。组织安排06下大专、07上大专、08上、下专转本7个班次毕业作业660人;组织07上、07下省本和07级中函毕业论文的指导和答辩725人,全年上报优秀毕业论文3篇(下半年还未进入审批阶段)。发放教材45个班次,共29265册(上半年15955册,下半年13310册)。举行直属2006级大专、06级中函、省函本科班的毕业典礼,全市送走毕业学员1321人;

3.全年(分上半年、下半年)集中办理全分院在校生登记注册5643人,办理退学、复学、补课128人次。分期分批办理大专、本科13个班次1332人的各项毕业手续。

4.党校函授**年停止招生,为满足部分党校函授大专毕业生上本科的愿望,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向省函院争取,招收08级上专转本插班生172人,为学校拓展创收资金近50万元。

5.在函授停止招生,工作重心转移的情况下,全年完成函授办学创收资金1886043.75元(以财务处到帐资金为准,不含报名费和补考费收入)。

一年来,认真学习、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函院一系列方针政策,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断学习干部教育专业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工作能力。处处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形象影响函授处全体人员,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团结上进的良好风气,为完成全市转型期的函授教育工作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工作上力求严谨细致,作为处室负责人,作风关系到整个处室的工作质量。因此,对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总是亲自动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出现任何失误和差错,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影响了周围的同志,逐步树立勤奋良好的工作作风。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了搞好函授教学管理工作,完成全年函授办学创收任务,我和全处人员放弃了大部分的假日休息时间,坚持跟班教学,跟班管理。外出招生,联合办班,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党校函授停止招生的情况下。保证了函授办学创收任务的超额完成。

三、2010年工作打算

1.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关于函授教育收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从严办学,注重质量”的办学方针,为圆满完成函授收尾工作继续努力。

2.除继续与江苏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联合办学外,继续拓展与高校联合办学空间。

主要措施如下:

1.加大广告宣传力度。通过网络、报纸、电视、文件交换站和散分招生宣传信息等加大招生宣传力度。

2.采取走出去的方法。利用在籍或往届党校学员以及其他的一些社会关系到县(市)、区机关、学校、社区联系,现场招生。

篇11

分级教学是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找准英语“特色”教育的切合点,即做到“实用性”和“因材施教”,对学员进行“分级分治”教学,满足各个层次的学员需求。分级教学是根据学员入学前的英语成绩和实际接受英语知识的能力,将学员分成不同的层次,从而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相应的管理制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等进行教学活动。分级教学是能够更好地发挥学员的学习兴趣、发掘学习潜力、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能向学员提供个人发展的学习平台,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因此有较强的可行性。

一、分级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在我院士官大专学员中,约有5% 左右的学员大专毕业60-70% 的学员是高中毕业,还有20-25% 高中甚至初中未毕业学历。

生源分布广、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传统“混合”、“齐步走”的教学模式造成了“两头吃不饱”的现象。有些学生听力、口语水平十分优秀,其学习潜能却得不到充分发挥;有些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听力、口语能力差,跟不上教学节奏和进度,对英语产生畏难隋绪,学习效率低下。传统的教学方式令学员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打击,教员的积极性也必然会受到影响,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分级教学充分考虑到学员的个体差异,适应不同学员的入学基础,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强化学员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有利于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最终提高学员英语水平。

二、如何实施分级教学

首先,通过入学考试对学员英语成绩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级教学班级的编排,编为A级B级和C级班。宣传和解释工作很重要.在教师和学员中要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要讲透必要性和益处,尤其要让学员明白分级教学是教学措施.而不是对学员划分三六九等.以免对C级和B级学员造成心里压力。主管英语教学的部门必须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分级教学.一定要制定好分级教学目标、分级的教学内容、分级的考核标准、分级的教学方法。

第二、在分级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材的选择。教材要能够切合学员的实际,并且可以根据学员不同水平做出修改和取舍。A、B级使用相同的主体教材,不同的辅导教材.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授课内容各有侧重,使之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对A级学员着重加强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的教学,提高其听、说、写及综合素质,充分挖掘和提高其潜力。可采取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学员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又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体现学员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

第三、实行分级教学,应建立起与分级教学相适应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教学评价体系。不应仅局限于期末考试,而应将单元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以及平时课堂表现等诸多因素结合起来,在学期末给打一个综合分。这样不仅能使学员时时刻刻巩固所学知识,还能让其在平时的学习中端正学习态度,真正踏踏实实地学习。同时,由于学员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水平不一样,因此教员对学员的评价要公平。在评价时应当把形成性评价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既要注重学员的学习结果,又要注重学员的学习过程,应坚持促进学员在原有水平上的得到发展的原则。

三、分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注重教学管理。分级教学给教学管理带来一系列问题.由于分级编班,班级成员可能会定期发生变化。这样致使相关系对学生管理变得分散化,且责任不明确。同样也加大了管理部门对教学管理及学籍管理的难度如成绩登记、存档问题,教务科排课、考试安排,阅卷工作,学员出勤以及对教师的考核等。所以需要加强教学管理,协调相关系及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搞好分级教学的外在保障。

第二、注重学员情感因素。在分级前,要进行必要的宣传和教育,要向学员表明,分级教学并不是人为给学员“分等级”,而是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个人潜能。只有让学员理解了这种教学及管理模式,适应了竞争机制,并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我们的教学才能顺利展开。在教学中,研究学员的情感因素,有助于学员克服心理障碍,完成英语教学目标。教员要理解学员,宽容学员,允许学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及不同的进步速度。教员要特别注意如果对学员设定过高的目标,学员达不到目标,可能失去学习的兴趣、自信心。因此教员应尽力将教学目标分解为简单的、阶段性的、可实现的目标,以保持学员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小结

分级教学是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极好尝试,它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构建了一个符合校情的士官英语教学管理模式。然而,要充分发挥其效力,还需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不断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使之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黄兆信.《分级教学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举措》,《教育发展研究》,2004,(8).

篇12

传统的以期末考试定成绩的考核方法导致部分学生不愿到课堂上来。然而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成效,就必须让学生到课堂上去。因此课程考核首先需要把课堂考核纳入其中,并加强日常课堂教学的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堂到勤,一是课堂表现。而课堂表现则又可以细化为课堂纪律及课堂提问。

与之相关联的是教师授课也不能仅单方面讲解知识点,必须要和学生保持互动交流,使学生明白老师很重视他们的课堂表现及听课效果,而这些都会影响到他们的课程成绩。

通过这项改革,一方面使学生意识到课堂到勤及表现是会影响到最终的课程成绩的,因此提高了学生的上课兴趣;另一方面,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感到老师很在意自己的反馈,因此提高了学习的热情。

二、重视课后作业完成质量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后作业,但关注点往往是作业是否按时完成,却忽略了作业质量。这也是导致作业抄袭的原因之一。

本次课程考核改革,把作业完成质量作为重点。首先设定一个基础分值,然后根据作业完成质量,在基础分值上进行加减处理。对于抄袭的作业,不管是抄袭者还是被抄袭者,均应降低分数(根据同一错误在所有作业中出现的几率大小等判断是否存在抄袭现象)。对于认真完成作业,有自己的思路和见解的,应提高分值。后一种情况下,作业中即使会有一些错误出现,也应鼓励性质地提高分值,并针对错误进行认真点评。

通过这项改革,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意识和防抄袭的意识,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和能力。

三、重视实验操作及考核

大专毕业生的首次就业岗位多为基层岗位,重在实际应用。而分析化学是为药物分析做知识储备的,对应的基层岗位为药物检验,重在实验操作,因此本课程应重视实验操作及考核。本次课程考核改革将实验相关的考核分为实验过程考核和实验期末考核两项。

实验过程考核指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实验的考核。学生首次接触这些实验,重在学习,因此将实验过程考核的重点放在操作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上。

实验期末考核时,学生已经完成了全部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知识体系已经完备,且应具有独立进行实验的能力。因此实验期末考核重在能够独立完成某个项目的操作。

另外,必须说明的是,本次课程考核将素质考核作为实验过程考核和实验期末考核中非常重要的一项。重在考核学生仪表是否得当,是否能按照实验要求准备好仪器,是否佩戴劳保用品,是否如实记录数据,是否具有质量意识,实验完毕有无整理实验器具等。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项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实验操作的主动性和实验过程严谨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四、降低期末试卷考核比重

本次改革降低了期末试卷考核在整个考核中的比重,但依旧采用闭卷的考核方式,一方面督促学生学习,另一方面用于教学评价。

五、考核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论述,将考试分为三大模块:平时考核、实验考核和期末考核,具体考核方案及比重见表一。

六、结语

篇13

当前笔者所代课班级的课堂教学重点是如何促进“学生参与”教学,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按照这一重点,在借鉴国内外英语教学研究的新成果、新经验的基础上,我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法,即在课堂教学中“讲解新课”这个环节中,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英语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针对英语学习重在听、说、读、写的特点,在教学中加入“学生参与”这个环节,可以营造一种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气氛,这样学生通过自身的参与、探索和体验,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主动获取知识。

二、课堂上“学生复讲”教学环节实验的理论根据

笔者在这学期设计了课堂教学方法实验的教学环节――“学生复讲”,启示于“温故知新”。英语课堂教学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讲授新课”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环节,以往这个环节主要由老师完成,在讲解过程中穿插对学生的提问,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我在“讲授新课”这个环节中加入“学生复讲”的内容。它的理论基础是遗忘理论中的“消退理论”:大脑中的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退。这种理论假定:学习会改变中枢神经系统,除非定期地使用或复述信息,否则这种信息就会逐渐衰退,最终完全消失。我们知道复述在学生保持信息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理解和保持知识策略中重要的一种学习策略。使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因此,我在英语课堂教学的结构中加入“学生复讲”的内容,而不是“复述”的内容。“学生复讲”是指要求学生复讲课文的某几个段落,他们模仿老师讲解课文的方法对某个段落重新讲解一遍,在讲解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新见解,随时可以提出疑问,同学和老师都可以解答。通过“复讲”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可以加速知识的迁移过程。同时使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表现机会,促进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三、“学生复讲”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学生复讲”的教学环节是否有效,需要通过课堂教学研究来检验。因此,我在代课的两个班级进行了以下对比研究。

* 研究对象:大专二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一班为对照班(30人),二班为试验班(32人)。对照班的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为60.2分,试验班的期末考试成绩为55.4分,对照班的平均分稍高于试验班。

* 研究时间:二年级的大专生,第一学期,时间为两个月。周课时为4课时。1课时为45分钟。

* 选用教材:《当代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一、二、三、四单元。4课时以精读课为主进行教学,2课时为练习课。一个单元由6课时完成。

* 班级课程课型设计计划:试验课在新授课中进行。对照班按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精读课为主进行授课;试验班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选择,在“讲授新课”这个环节中插入“学生复讲”的内容。新授课的教学过程结构设计如下:

第一课时:

开始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教师讲解课文;学生复讲课文的两个自然段,时间大约15分钟。

第二课时:

讲授新课:教师讲解课文;“学生复讲”课文的两个自然段,时间大约15分钟――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学生复讲”教学环节是属于新授课教学设计中的一个步骤。各个环节都相辅相成。组织教学这个环节主要是向学生说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道学习什么,达到什么结果,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复习旧课这个环节主要是回忆从前学过的有关内容,为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减少学习的坡度;导入新课这个环节通过提问或图片等引出新的内容;讲授新课这个环节是新授课的主要环节,该环节揭示新内容的关键点和难点,在这个环节中要求“学生复讲”所学习的新内容是非常有意义的,希望学生通过应用知识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同时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最后一个环节是布置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巩固所学习的新内容。

四、“学生复讲”教学环节的学习效果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