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学校安全教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小学学校要完善学校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建立户外活动组织安全制度、课间操安全管理制度、用药安全管理制度、门卫安全管理制度、上下学安全制度、坐校车安全制度等,要明确教师安全职责,监护的措施,提高家长与教师的安全责任意识。此外,还要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定期检查安全工作,及时消除隐患,为安全做好保障。
三、加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小学学校的安全教育,不仅要获得家长的配合支持,建立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环境,还要培养学生的安全自护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培养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性,还要告知学生需要配合的事项。此外,学校要结合安全教育主题,充分利用学校网站,有计划地向家长和学生宣传交通规则、用火安全、用电安全等方面的安全知识等。
篇2
1.2突发性疾病集体爆发,关注学生的卫生保健安全。经过03年的“非典”和09年的“甲流”两次疫情的考验,开展学生对常见病、传染病的防治成为日常工作的首要任务。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卫生常识的教育,制定对常规疾病的防治和治疗措施,严防疫情的发生。另外,还需严防病从口入,确保师生集体用餐的卫生安全。
1.3正确对待网络,树立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对学生好比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带给学生大量的科学信息又可以使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荒废学业。尤其是中职生处在向成年人过渡时期,他们在思想上有着幼稚和单纯的一面,又有着成年人独立的一面。一些不良的网络信息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一些不法份子,利用学生的善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因此,要加强对中职生网络安全意识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1.4学会关爱身边的同学,抵制校园暴力。学生们正值青春少年,情感丰富,有着对成年生活的向往,叛逆的心理使得他们容易冲动。人生经验的缺乏和人生目标的模糊使得他们易聚易散,矛盾丛生。一些学生自小家庭离异,受不良风气的影响,与社会不良青年联系密切,哥(姐)们义气严重,成帮结伙,打架斗殴。我们需要及时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安全道德观念,在关注自身安全的同时,关爱其他人的安全,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1]
2.学校安全问题的特点
2.1突发性。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比如打架事件的发生是由一些口角的争执开始的,由于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力比较强,但控制能力较成年人弱,思想具有冲动性,遇事情不冷静,思想方法比较简单,看问题比较片面,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暴力行为,酿成严重后果。此类突发性事件难以预防,需多加强学生道德教育。违规用电或电路老化造成的火灾也属于突发性事件,但此类事件如果做好了事前的安全设施排查与更新,就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2危害性。事故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一定的损失。轻者损失财物,重者以付出生命为代价。无论是暴力事件还是灾害事件的发生往往都是学校或家庭的教育不力造成的。家长的溺爱和打骂,学校的专制、粗暴简单的语言教育以及安全管理的疏忽都是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2]
2.3低龄化。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快节奏的生活和激烈的竞争对学生心灵的冲击,已经使很多学生患上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尤其中职生的年龄大多在15—18岁之间,思想品德的形成处在过渡期,具有可塑性。随着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身心发展的加快,但思想尚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识别是非能力不强,加之过重的学习压力,促使稚嫩的心灵发生扭曲或是心理错位,从而导致过激行为的发生。
3.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思路格局与实施
3.1完善安全制度关键在于加强层级综合治理。涉及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面的校园安全隐患有十几种,比如来自学生间的暴力、欺诈、吸烟、食品卫生、失火、触电、溺水、中毒、运动中的伤害、集体活动间的拥挤等等,这些都时刻威胁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我认为广大教职工需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3.1.1统一思想,完善措施,层层抓落实、整改和防范,利用教职工大会宣讲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纠正少数老师对安全教育的麻痹意识和侥幸心理以及没有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的错误思想。
3.1.2建立校园安全管理网络,明确事故安全责任,做到学校领导亲自抓,学管人员主要抓。无论是辅导员(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或是普通工作人员都要参与学校安全工作中,做到人人有责,形成学校的安全工作网络保障体系。比如在领导的统领下①由教务处及科任老师建立教学管理安全网,保证课堂教学环节的安全管理。②由学工处和辅导员(班主任)建立生活安全管理网,加强学生的法律法规意识,进行安全防范能力、自救自护、心理调节等方面的教育。③由学校保卫处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的治安防范。做好夜间巡逻以及对外来人员入校园的查询登记工作,防止治安案件的发生。
3.1.3明确安全责任,调动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带头作用。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人人参与的工作。其中,辅导员(班主任)是学校安全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和生力军,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往往也是发现问题及协调问题的第一人。辅导员(班主任)责任心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落实程度的好坏。我认为班主任(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最需要做的①经常宣传学校安全制度和措施,做到天天讲、时时讲、处处讲,时刻向学生敲响警钟。②要从细处管理,不仅要注意学生上课时间的安全,还需注意学生课余时间以及在寝室内的安全。③善于观察自己的学生,一旦发现什么异常,要及时与同学沟通,从心理解决问题,获得学生的信任,消除隔阂,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时期。④把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安全工作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宣传口号不能只挂着口头上,更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而应脚踏实地完成教育工作。定期开展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宣讲学生中出现的安全事故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引起每个同学的足够重视,防范于未然。⑤配合学校有关部门的工作。如配合学生安全员和校卫队的队伍建设,鼓励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安全知识竞赛,做好学校安全大检查工作等等。[3]
3.2让安全意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扎根于学生心中,减少安全事故。对于安全教育问题,虽然学管人员和辅导员(班主任)每时每刻都在强调,但安全事故却层出不穷。究其原因是绝大部分同学都没有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对于老师的安全教育经常是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今天说的话可能当时记得,可过了两天就忘了。如何把安全意识扎根于学生心中呢?我的看法有下面几点。
3.2.1加强安全知识宣传力度,学校有关部门利用课外时间、团会、校会、升旗仪式安排师生共同参加安全知识的培训学习,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这样不仅增加了老师的责任心,又使学生学会了自身的安全防范。
3.2.2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利用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方式进行。如组织同学收听广播、收看法制节目,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辅导员(班主任)可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辅助点评,引领正确的话题方向。
3.2.3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在校园内可张贴宣传标语,在涉及到安全隐患的地方设置警示牌。定时定期的集中组织力量进行“拉网式”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后要及时清除。执行好消防、交通及保卫制度,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学校集体活动管理等。
篇3
2.体育课程自身的安全问题
在体育课中实施安全教育,首先关注的应是体育课过程中自身的安全问题。学校体育安全是学校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关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论述较多,绝大部分论述是从法学角度切入的,主要关注了伤害事故发生后各方的权责问题。少部分研究关注了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的建议。从法理角度分析体育课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不是我们考察的主要对象。体育课自身带给学生伤害的原因及预防,才是我们剖析的重点。体育课中带给学生的伤害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难以预见的伤害,一类是可预见的伤害。难以预见类的伤害与体育运动的基本性质有关,即对身体的要求以及它的对抗性、竞争性,由此产生的伤害事故多属于偶发性事件,难以预防。可预见类伤害事故的发生是学校和教师的安全意识不够、教师工作的程序不够规范、责任心不强等导致的,因此其事故责任应由学校和教师负责,而这种事故通常是可以避免的(表2、表3)。
3.以体育课为载体的安全教育
除了体育课自身所蕴含的安全教育,体育课能否提供安全教育的其他内容,答案是肯定的。其原因有:①“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的体育课内容与安全教育内容有很多交融的地方,可以就此方面深入挖掘,合理设计。②体育课学科特征对学生发展的要求与安全教育在规避危险时对人的要求有很多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基本体能要求、技能要求、应急救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心理承受力(对恐惧的抑制,理性的分析危机)(表4)。
二、体育课程中实施安全教育的注意事项
1.不能破坏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特征
正如上文所述,体育课程不能承受之重——体育课不能承担所有的安全教育内容,也不能一味地迎合安全教育。在体育课中渗透安全教育,首要的就是不能破坏体育实践类课程自身的学科特征。体育实践类课程其中最重要的是从事身体练习。从事身体练习,它是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其一是学习并掌握运动技能;其二是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前者反映的是课程的‘技艺性’,后者反映的是课程的‘自然性’”[2]。根据体育实践类课程的特征,要求在体育课中渗透安全教育的时候,不能将安全教育内容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来开设,不能将体育课完全替换为安全知识讲座,而只能是也必须是将安全教育知识融入到体育课中,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理解经过设计的安全教育知识。
2.教材内容的选择
既要不违背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特征,又要将安全教育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给教师在教材内容的选择、设计、开发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这一精神完全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理念,即要求教师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开发创造出有特色的学校体育课。教材内容合理开发的首要步骤,是应当找出与体育课有相当密切关系的安全教育内容。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安全教育内容的分类,“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六个模块。重点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联系体育课教材,进行初步的研究发现适合在体育课中实施的安全教育内容集中在社会安全、意外伤害、自然灾害、应急救护四个方面(表5)。表5中的内容只是与体育课联系较为紧密,但要真正在体育实践课中教学,还需要教师开动脑筋,将上述内容教材化。结合各项体育运动的特点,将上述内容通过设计、改造、整合等办法,在教学中采用,这就是素材的教材化,是从教材内容选择到教材内容实施的阶段。
3.科学的设计
除了体育课自身的安全工作通过引导、规范等措施努力解决外,其余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应通过科学的设计,以体育课为载体来完成。根据安全教育内容,结合体育课的特点,进行内容选择后,再经过教材化处理,方能在体育教学中实施。但事实上,不同学龄阶段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不同,知识和技能学习的侧重点不同,因此教材内容必须经过科学的设计和组织实施。小学阶段以情境教学设计为主。将大量有关的安全知识通过游戏情境化处理,培养学生防范危险的意识,懂得遵守公共安全的一些基本要求。如以课题单元为主设计的体育课“小小消防员”“森林动物过马路”等。中学阶段在巩固安全意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逃避灾害的体能、技能和心理素质,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救和求助逃生知识。初中的体育教学项目应经过适应性改造,提升太过简化的内容,使竞技项目降低难度而具有亚竞技性质。如同样是消防知识和技能掌握的体育课,课题名称“消防英雄大比拼”、组合短距离跑、攀爬楼梯、运水(运沙)灭火、救护等科目,计算个人和小组成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阶段在学生体能、技能和心理要求更高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具有积极主动对危及安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的能力,从而更为主动地规避危险,提高生存生活质量。为达到这一目标,高中阶段较多采用模块式教学,一个模块是相关内容的若干个单元。如野外生存模块,可以设置攀爬单元、泅渡单元、紧急救护单元、定向运动单元等。
篇4
学校作为学生交通安全行为教育的主导,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应由学校主动提出。在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过程中,要理顺部门关系,明确各自教育职责,建立以教育、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机制。教育部门应把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与教育列入小学教育大纲,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经常对所辖区域内开展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与教育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只有各部门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才能形成良好的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氛围,保证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制度化、长期化、规范化,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教育部门可以探索将交通安全课程纳入学生学习考核体系中的措施。交通安全课程作为一门必修的考试科目参与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考试成绩甚至可以作为学生奖励及升学的依据之一,以此提高学校、老师、学生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的积极性和紧迫性,并最终转化为学生的切实行动,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
篇5
安全防卫也是一门专业课,为了帮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提升他们对安全风险的把控和应对能力,我们首先就要开设安全知识讲座和安全活动实践,让他们系统地掌握排查和应对安全隐患的知识和技能。农村小学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可以让已经接受安全培训的教师召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专门抽时间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和宣传的活动。安全专训时,我们要多发放相关材料,多方位了解和掌握学校安全防卫发展的信息和动态,然后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认知能力,设置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安全认知和实践方案。比如,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集声影于一体的优势,通过学校火灾、踩踏等事故报道,给予学生心灵上的震慑,引起他们从心理上对安全知识的重视,这样才能充分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然后我们还可以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让一些安全法规及防卫方式(诸如防火、灭火、火中逃生)等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观摩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防卫操作要领。
2.学科渗透
小学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专门的安全专训以外,我们还要让各位任课教师通过学科教学适时渗透安全教育。由于农村环境多柴草、水坑,道路车辆行驶也往往没有约束,对于这些安全隐患,语文教师和品德与社会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认识到水火无情,让学生养成不乱玩火、不乱玩水,不在大街上乱跑的良好生活习惯。这样设置,让安全教育常态化,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起对安全隐患的警惕,才能让他们全面掌握安全防卫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
3.课外活动
小学生处于身心飞速发展的初期,剧烈和不当的活动容易出现意外,造成身体伤害。所以,我们还可以借助课外活动来渗透安全教育。比如我们可以利用知识交流的课外活动平台,让大家搜集和整理材料,举办一期以“安全防范”为主题的演讲会、剪报、知识竞赛、手抄报等活动。当然,条件允许的话,我们还可以定期举办由公安消防人员参加的安全专题讲座和火灾自救演练活动。此外,每学期我们还要召开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家长会,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和严密的安全教育体系。
篇6
虽然体育教学对学生健康成长有较大的意义,但是当代的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高校体育教学的教职工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不深,并且重视程度不够,有的教师会认为体育是一项无关紧要的课程,相对于文化课程来说价值不高,学生也往往是应付公事地来上课,所以体育的教学往往比较散漫,授课的效率不高。第二,体育是一项注重身体活动的课程,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所耗费的体力是十分大的,老师在一天的教学过程中,难以维持旺盛的精力。第三,传统的体育教学都是重视身体的锻炼和各项竞技活动的进行,老师很难意识到学科术语、营养学、健康学、保健学等一系列的教学的重要性,这些内容的教学会让学生受益颇多。第四,传统的体育教学缺乏安全教育。安全意识对每个人、每项工作来说都至关重要,体育的教学相对于其它文化课程的教学来说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因为体育教学是一系列竞技活动的进行,女学生还好,性子一般较为温柔,她们之间的相处模式较为融洽,很少发生肢体上的冲突,但男生的好胜心较强,他们会因为肢体的摩擦或一言不合便发生冲突,所以在竞技运动的进行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潜在危险。但是由于高校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很少提及关于安全教育的问题,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受伤的现象频发。第五,竞技运动过程中会因为剧烈运动造成人员伤亡,在这些意外情况发生时,大多数的学生都惊慌失措,并不能及时地、正确地处理伤口,这是由于老师只一味带领学生做一些肤浅的准备活动,并不教育他们如何预防激烈的运动所造成的意外伤亡;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第六,因为体育这一门课程一般不计入总成绩,对学生排名和领取奖学金没有什么影响,所以大多数的学生对体育抱有轻视的态度,他们只是应付公事一般去上课,在老师教授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时,态度散漫、举止轻慢,这是对授课老师的不尊重也是对自身生命的不尊重,会造成极坏的后果。
3高校体育课程的安全教育的引进与实施
3.1在高校体育的授课过程中引入安全教育理念
学生对生命的价值往往没有很好地理解和重视,他们会因为学业不顺利、感情生活的失败、与同学关系不融洽便产生轻生甚至危害他人生命健康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所以高校的体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教育他们用一个乐观的、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教师要充分地向学生展现生命的活力与精彩,在教学内容上既要让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同时也激发学生自身对运动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做到自主运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他们意识到生命的存在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充分地享受生命的精彩和运动的乐趣。体育教学要利用自然资源,适当地实施户外运动,让学生在自然中锻炼自己的运动能力并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3.2向学生教授安全实例,设立生命课堂情景
单纯地向学生讲授一些安全教育知识未免太过枯燥乏味,这与实际生活相差甚远,很难引起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并且很难将所学到的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体育老师在安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一些安全实例,可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一些危险的严重性,能够引起他们的重视,同时教导他们面临这种情景时的正确做法,保证他们弄得懂、学得会、用得着,让他们对生命有更深一层的感悟,学生往往会更加主动、认真地学习这些知识。
3.3保证教师的专业性与教学质量
有些体育老师在繁重的教学过程中,精力不能长久地保持,他们往往会提供给学生较长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在这期间存在着潜在的危险,没有老师的监督,学生间的冲突、激烈的体育运动都会对学生造成伤害,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松懈,要保持一个严谨的教学态度。同时要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他们的教学能力必须较强,能够正确地、有力地教育、引导学生,让学生安全意识得到较大提升,学到充足的安全知识。
篇7
传统的小学教学管理中总是以刚性管理方法为主,缺乏一定的弹性和自主性,管理者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和分配任务,教师则多以遵守和执行为主,缺乏必要的自,整个管理机构呈现金字塔式、由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就是学校教学工作较为呆板、僵硬,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在新课程的改革中,要求学校管理人员应该以人为本,重视德育教育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管理人员应该重视教师的地位,给予教师一定的自,充分发掘每个人身上的优势,通过多种方法鼓励其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学任务,正如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曾说的那样:“用人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相比较于刚性的管理方法,德育教育通过个人品德、修养等内在品质影响他人,采用协商等方法解决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这样不仅能使学校的工作氛围更加融洽,也有利于教师积极参言献策,有效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
(二)实行科学民主化管理,优化制度建设
小学管理工作不能仅仅凭借过去的管理经验,完全凭借个人经验进行主观化管理方式,而是有其科学性的,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加上民主化的管理方式,才能使管理工作进行得更加高效、顺利,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实施。在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学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决策和发展,因此必须具有专业化管理知识,实行管理、指导、评价等科学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民主化管理要求管理人员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的讨论中来,开展多种参与式、研讨式的教研活动,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另外,学校制度的优劣也关系到教师主动性的发挥,因此,要给予教师一定的自,破除那些束缚教师发展的传统规章制度,制定适应学校发展的新型规章制度,使之符合教师的成长需要。
二、加强小学安全管理措施,打造和谐校园
安全管理是小学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是保证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安全的认识能力还不足,防范意识相对比较差,也更容易受伤或发生安全问题,因此,作为学校的管理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如体罚事件、食物安全卫生问题、学生踩踏事件和火灾等,都是需要重点预防的,切实保证小学生的人身安全,保护其健康、快乐的成长。小学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首先,学校应重视校风建设,减少或基本杜绝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一个学校的校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言行举止,良好的校风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谦虚谨慎、积极进取、团结统一等优秀的道德品质,学生身处于这样的学习气氛下,自然会远离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打架斗殴现象也没有了发生的土壤;其次,学校管理人员应制定严格的校园规章制度,明确哪些行为应该被奖励,而哪些行为应该被处罚或者绝对不允许,有了这些行为依据,学生才能明确行为的后果并引起重视,而管理工作者才能清楚各自的职责和责任,一旦发生意外事件时必须分清责任,严肃认真处理,以示警戒。最后,学校应建立安全预警系统,对学生定期实施安全教育。例如,学校应具备必要的火灾防御系统,安全出口标示和紧急急救药品等,还应该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学生安全逃生演练,通过各种措施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尽量将意外伤亡事故降低到最小。
篇8
高校的安全需要大学生的参与,而不应当是保卫部门的工作。学生的参与应当包括思想和行为上两个方面的内容,笔者认为,当前我国高校在这一方面做得还不够,需要改进。
(一)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
高校是密集的场所,学生也是易被感知的群体,在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宣传的方式向大学生传输安全知识,并帮助其了解和谐安定校园建设的重要性,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比如通过学校宣传栏,在学习播放校园安全影像及印发一些宣传册等。通过这些宣传形式让大学生能够切实感觉到保障高校校园安全是一件利人利己的事情,进而积极加入其中。
(二)通过实例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在大学素质教育中要注重创新形式,比如通过生动、现实的实例让每个学生认识到树立正确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可以选择一些先进的人物榜样来学校进行演讲,举办一些心理剧等,通过表演的形式感召学生。另外,学校在进行正常教学之中,也应当鼓励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认清高校安全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形成高校安全观。
篇9
2.投入不足
我国整体教育经费的投入,在2012年才刚刚达到GDP的4%。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经费在总量上投入不足,对于安全教育方面的经费就少之又少,甚至没有。教育行政部门颁布了相应的安全工作通知,却没有以足够的资金来与这些安全工作配套,重视不够直接导致投入不足,而投入不足则成为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安全工作不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的模式框架
1.设立安全教育课程
设立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主要是指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安全教育进课堂做出明确的规定,比如每学期至少要有10课时的安全教育课,平均每两周有1课时的安全教育。虽然安全教育在课时数量上较少,但在质量上不能“缩水”,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要像教授其他课程一样,按照备课、讲课、答疑,甚至考试等程序和方式来做好教学安排。
2.开发安全教育教材
目前市面上关于小学生安全知识的读本很多,内容基本上都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社会生活安全、网络安全、校内外集体活动安全、饮食卫生安全以及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等方面。这类教材读本的特点是内容全面,但没有突出特色,对于特殊地域的学校不是特别具有针对性。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学校可以整合出一套更具针对性,更加适用于本地区的安全教育常识教材,作为对上面所说的通用教材的补充。
3.组建安全教育团队
在农村小学,没有专门负责进行安全教育的教师岗位,也没有专门的安全教育经费,要组建安全教育团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能够组建一支质量较高、成本低廉的安全教育团队呢?笔者考虑可以由校长牵头,返聘离退休教师中在安全教育方面有经验、有热情、愿意发挥余热的班主任教师来承担这项工作。
4.探索多样化的安全教育方法
在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教师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以外,还可以进行案例法、模拟实践法、竞赛法等多种尝试。其中案例法主要是邀请灾害亲历者或者救援者进行实际案例的讲述,这种方式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使学生对灾害有一个比较真切和深入的了解。模拟实践法主要是组织学生进行防灾演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逃生的本领。
篇10
根据《2006年全国中小学安全形势分析报告》,各类安全事故中溺水占据第一位,高达31.25%。由于中小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在安全事故发生的年龄群体中,又明显高于高年级学生。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2013年中小学(在园幼儿)非正常死亡情况的通报(浙教电传[2014]24号):2013年全省中小学(在园幼儿)非正常死亡227人,其中溺水99人。99人中,幼儿8人,小学生59人,中学生25人,高中生7人,占学生非正常死亡43.6%,排名第一。数据分析,溺水事故主要发生在小学阶段,其中2至4年级学生又是溺水高发人群,占溺水死亡总数的38%,从性别看,溺水事故主要是男生,占总数的74%,从户籍所在地看,非本省户籍占41%,可见农村小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发生溺水事故的高危人群。
3实验对象与方法
3.1实验对象
2014年8月19日~8月28日选取舟山市某民工子弟学校4—5年级60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配为实验组30人(男生14人,女生16人),控制组30人(男生15人,女生15人)在舟山中学室外游泳池进行为期10天的水上安全教育课和一般游泳教学课。实验组和控制组各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人,实验组和控制组在不同时间段进行。
3.2实验方法
3.2.1测量工具。本研究采用夏文就不同教学模式对小学生水上安全知信行的影响研究编制的调查问卷。此问卷基于研究成果,从水上安全知识、技能、意识、行为3个方面编制出操作性指标,如:1)你知道心肺复苏的方法吗?2)你会水中换气技术吗?3)下水前不用考虑水域是否存在安全隐患。4)没有救生员的情况下下水。问卷共有42个条目,其中水上安全知识、技能、意识各10题,高危行为12题,回答采用5点式量表计分。其中,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属于正向陈述,得分越高,表示技能得分越高;水上安全意识和高危行为都采用反问法,得分越高,安全意识越差或高危行为发生率越高。此问卷效度检验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总样本的KMO值为0.958,具备较高的内容和结构效度,适合测量要求。42个条目总量表的系数达到0.934,安全知识、技能、意识、高危行为的各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943、0.964、0.913、0.943,具有较高的信度。
3.2.2实验程序。①前测:所有学生都参加前测,测试内容为水域安全知信行量表。测试于2014年6月18日与舟山市红十字会到学校进行公益水上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时。②实验过程:所有参与培训的教练在2013年9月中旬参加中加红十字会水上安全教练员培训,并同时参加2014年8月15-17日的水上安全教练员培训。最后由5位教练参与实验并且整个教学过程由加拿大三位资深培训师Kevin,Anrin,John全程监控。教学内容设计由加拿大红十字会拟定,并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和参与培训的教练员共同商议决定。包括教室、体育馆的水上安全知识讲授,游戏形式间接传递水上安全知识(问答,知识竞赛等),游泳池进行游泳技能教学(自由泳、仰泳、基础仰泳)、水中自救、水中施救(间接和直接救护)现场急救等。共10天,每天1.5h,其中准备活动5min,水上安全知识20min,游泳技能1h05min。控制组按正常暑期学生游泳培训进行,培训时数相同。③后测:所有学生都参加后测,测试时间为2014年9月1日,测试内容与前测一致。
3.2.3统计方法。依据每位学生的问卷得分,运用SPSS18.0进行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简单效应分析,比较干预前后的差异。
3.2.4访谈法。提前与加拿大教练讨论主要访谈问题,访谈对象为学生、家长、培训教练。在培训中以及培训结束后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进行访谈。如:你觉得这样上课开不开心,为什么?您发现孩子对这个课的学习态度以其他课程相比有什么变化?学生在上课中的表现如何?
3.3假设
①实验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的水上安全知识、技能、意识、行为得分与控制组有显著差异,水上安全教育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水上安全知识、技能、意识和行为。②实验干预后,实验组学生上课积极性高于控制组学生,不同手段的水上安全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讨论
4.1对学生进行水上安全教学的可行性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水上安全各维度得分均有显著性提高,学生积极性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说明这次水上安全教育的效果是显著的。在舟山地区对学生进行水上安全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二方面:①舟山很多学校有游泳池,特别是初高中,具备对学生进行水上安全教育的条件,实施教学更加方便。②舟山特殊的地理环境,水网密布,海、河、水库、游泳池交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溺水风险。从当地公安部门了解所知:2012年舟山地区发生溺亡21起,18岁以下7人,均为男生,都为外来未成年学生,18岁以上14人,6个本地人,8个外来人员,发生地点主要以河塘、水库、海边。时间集中在7—10月份。2013年舟山地区溺亡13人,18岁以下7人,4男3女,除一位是本地人外,其他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弟,18岁以上6人,均为男生,集中发生时间和地点与2012年类似。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全市中小学,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行水上安全教育。
4.2男女生水上安全技能差异的原因
实验结果我们发现:在安全技能得分上性别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男生好于女生,而在安全行为上两者无显著性差异,这与夏文研究结果不同,可能是因为实验对象的差异造成的。KevinMoran对新西兰2202名青少年进行水上安全调查结果发现性别差异在水上安全技能(游泳技能、救生技能、CPR)均出现显著性别差异,男生远远好于女生,与KevinMoran研究结果一致。姜忠良在对学生身体素质性别差异研究时发现小学阶段男生的速度、力量耐力均高于女生,这也给男生在技能操作上提供了优势。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经常观察到很大部分男孩子比女孩子胆子大,接受能力强,更愿意尝试。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安全技能的掌握程度存在性别差异,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区别对待。
4.3水上安全课程学生积极性提高的原因
通过访谈和直接观察,发现实验学生参与积极性比控制组高很多。传统的游泳教学虽然能基本满足游泳技能学习的需要,但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的效果。符壮对广州市中学生游泳现状的研究中提到对中学生要严格按照水上安全教育进行教学,并要求进行多种形式教学,增加趣味性,突出快乐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另外,游泳教学课的改革多数研究集中高校的游泳教学中,主要也是以改变教学形式、变换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目前对小学生群体在水上安全教育如何提高积极性的具体研究还没有,可能是小学生没有独立的游泳课而很难对其进行教学研究,而暑假的培训班都是追求速成,时间非常紧,忽略了水上安全和兴趣教学。不同形式的水上安全教学形式改变了单一的游泳技能教学,增加了游戏、各种辅助工具,提高了学生兴趣和积极性。
篇11
(二)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因为食品问题而失去生命的社会事件频繁发生,因此全球范围内都已加强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高校的食品安全不仅影响院校的声誉,也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高校要根据国家有关高校食品安全的规定,将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对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严格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三)消防安全
高校是防火的重点单位,由于学校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就会使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方面遭受巨大的损失。高校宿舍中会经常用到各种电器设备,各种大功率的电器合并使用就很容易出现电路短路的情况,导致火灾的发生。有些学生习惯在宿舍吸烟并随意乱扔烟头,给消防安全带来诸多隐患。学生的消防意识往往比较淡薄,这就需要高校加大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力度,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二、加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策略分析
(一)完善安全教育管理体制
高校需要明确安全教育各管理部门的职能与责任义务,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岗位或个人,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工作考核,督促高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能承担起安全管理的责任。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与事故管理机构,当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充分调动人力资源,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增加安全教育经费
安全教育经费的不足阻碍了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为了全面开展安全教育工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增加高校安全教育的经费支出,保证高校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能够顺利有效的进行。
(三)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高校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从各个角度提高学生的安全事故防范意识与法律意识,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到安全事故隐患,当自身财产安全遭受侵害时,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提高了,才能真正在从源头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高校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系统的讲授安全知识,利用多种宣传媒介和教育手段进行安全宣传。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消防安全演练、主题参观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来使安全防范意识深入到每位学生的思想当中。
篇12
(1)完善学校安全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安全保卫工作奖惩细则、防火、防盗、饮食卫生管理等规章制度。对学校安全工作要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留死角,堵塞漏洞,确保安全。
(2)建立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由学校校长负责,将安全工作列入各相关人员的目标考核内容,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3)建立健全学校各类安全应急预案
为了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学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学校各类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应按各自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迅速而有效地开展应对工作,将突发安全事件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实行分级管理、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
学校与年级主任、班主任、一线教师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教职员工考核的重要内容。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二、增强安全意识,制定班级安全措施
作为一名老师,要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观念,要时时抓安全,事事抓安全。辅导员应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一套严密的安全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常抓不懈。每天要进行多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灭事故隐患,确保学生在校安全。老师必须在学生心目中要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使学生充分信任,充分认可。
三、安全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之中
首先,科任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和地震,安全事故有关的内容应该详细的讲解清楚。我想只要老师多讲,真的从心底关心学生,他们会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
其次,一定要让学生彻底的明白一些事故的后果,结合这些身边的事故带领学生分析发生的原因,这些行为将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只有让学生从心理了解他们的危害,他们才不会犯错。而对于其他的事故,为了防范于未然,经常提上课堂,让他们时刻保持一颗警惕的心。
再者,教会学生临危不变的处事态度,从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习惯。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多花点时间对学生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理论上的教育,习惯上的培养,万一遇上紧急状况,也不用担心。
最后,要利用每周一节的安全教育课课,专门给学生讲安全知识,开展防震安全演练火灾逃生安全演练等安全演练活动。
四、积极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我们学校要充分利用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月以及每个新学期开学、每周晨会、例会等时机,大张旗鼓地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要通过张贴安全标语、设置安全橱窗、安全科普画廊等方式,使学生从多方面了解掌握安全知识,在处处重视安全的浓郁氛围感染下培养学生重视安全的意识。要充分利用主題班会、国旗下讲话、知识竞赛等形式,对学生加强安全知识教育。要把安全教育与校风建设、和谐校园建设、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等工作结合起来,并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层面。要把安全、法制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列入教学计划,让学生有一定的课时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法制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技能。
五、严格校园安全防范检查
我们要认真落实安全工作各项制度,加大投入,完善安全设施,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相应的领导体系和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完善规章制度,把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与教学工作一同规划、一同部署、一同检查。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要加强对校舍和教学设施的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危房、消除安全隐患,严防倒屋伤人事件的发生,要严防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篇13
[1]黄美云.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04(13):216.
[2]韩晓军.浅谈高校学生公寓管理[J].科技视界,2015(11):114.
[3]张慧婷.浅谈当代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4(18):40.
[4]张丽华.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创新模式探析[J].青年时代,2015(3):80.
[5]杨卫兵王务均.《大学生廉洁教育项目化管理的基本内涵及运行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46
[6]刘建荣.《探索公寓文化建设途径,强化公寓文化功能》[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119
[7]郝丽丽宋岩蔡慧慧,《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化管理》[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学生公寓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何芳.学生公寓管理系统的探讨与实现.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11.
[2]郝晓芳.对高校学生管理的浅谈.科学之友.2010.4.
[3]张春艳.基于Qt的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研究与实现.大连海事大学.2008.5.
[4]霍亚飞.QtCreator快速入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2.5.
[5]郑何.Qt4开发实践.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1.
[6]李琪,李聚宝,刘相坤.铁路计算机应用.2012.1.
[7]施红峰.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大学生公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电子科技大学.2012.9.
学生公寓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张庆国,等.对高等学校学生公寓安全问题的浅析及对策[J].高校后勤研究,2007(3).
[2]陈翔.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6).
[3]杨志强.采矿业建立安全文化管理体系的设想[J].有色冶炼,1999(s1).
[4]金长星.高校安全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架及建设思路[J].石油教育,2007(3).
[5]章学军.高校内盗案件及其对策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2).
[6]夏泽清,等.建立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维护学生公寓的安全稳定[J].高校后勤研究,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