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课内阅读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阅读教学主要包括三个环节:读前活动(pre-reading),读中活动(while-reading),读后活动(post-reading)。教师要清楚每个环节的目的,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优化阅读教学结构,让教学更加贴近学生,贴近文本,从而达到有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资源的目的,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所收获。
(一)读前活动(pre-reading)即新课的导入环节
此环节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的主观意愿,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为此我们要避免单刀直入的教学,而是要为学生设计新颖而巧妙的导入,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阅读的最佳状态。如利用图片、电子白板等的直观导入,围绕学生所熟悉或感兴趣内容的谈话导入,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生活导入。
(二)读中活动(while-reading)教学的主体部分
第一次阅读,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意,教师可以通过相应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获取详细的篇章信息,了解生疏的词汇、短语、结构等。第二次阅读,教师要提出细节性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认真的阅读与思考,进行充分的交流与讨论,以让学生深刻理解。此部分应以学生自主阅读与探究为主,辅以教师的启发性提问与诱导,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信息。
(三)读后活动(post-reading)
此阶段侧重于语言形式的掌握、文章结构的分析以及文章意图层次的理解,对于学生的阅读来说是一次飞跃与提升。教师可以利用比较、图表等形式来展现文章结构,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脉络。然后根据文章内容来设计丰富的活动,如复述课文、角色扮演等,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与运用能力。
三、增加语言实践量,延伸英语阅读空间
课堂阅读时间与素材有限,这并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我们要在立足课内,搞好课内阅读教学的同时,将阅读的空间延伸到课外,坚持“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的教学理念,增大学生的阅读输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阅读实践,在阅读中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见闻,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运用性输出,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与口语水平。
(一)精心选材课外阅读材料丰富
但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适合初中生阅读。我们要根据初中生的兴趣爱好与英语基础、认知水平来选择内容丰富、思想健康、难易相当的阅读材料,如《中学生辅导报》《二十一世纪报》和《英语漫画》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这样学生才能读得轻松、读得愉悦、读有所获,才能在不断的阅读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增强学生有效阅读的信心。
(二)分层阅读教学
要向全体,就是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将学生视为具有鲜明个性的学习群体,这样才能促进实现学生个体富有个性化的发展和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我根据好中差不同层次的不同学习需求来布置不同的阅读材料,设计不同的阅读目标,如差生侧重于词汇量小、难度低的简单文章;优生侧重于词汇量大、有一定难度的文章;中等生介于两者之间。这样的分层阅读更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阅读需求,让学生基于自身基础能够顺利完成。
篇2
二、加强课堂训练
课内所选的文章一般都是一些经典篇目,文章不管是从形式到内容,还是从结构到选材都具有典范性,所以,只有把课内文章熟练掌握,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再一个,很多中考所选文段都与课内文章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有的内容相似,有的结构一致,有的语言风格一样,有的表现手法略同……同学们只有把课内文章熟记于心,考试时才能有所联想、生发开来。由课内阅读迁移到课外阅读,很快找准答题要点,准确答题。
三、掌握答题技巧
第一步:从题目入手,获取信息。
题目是文眼。题目是作者经过深思熟虑后确定下来的,从题目中就能判断文章的体裁,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记叙文的题目有的是对中心的概括,有的是文章的线索,有的暗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倾向。说明文的题目有的表明说明的对象、写作的范围,有的是说明的中心。议论文的题目或直接点明论点,或交代议论范围,或引起人们注意,或令人深思警醒……总之,先读题目,它为我们解读文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从而为进一步了解文章内容打下基础。例如,2009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前方遭遇塌方》,从题目我们就可以看出文章是记叙文,题目本身就点明了事件,文章应该是围绕塌方事件来展开叙述的。
第二步:整体阅读,领悟要旨。
在分析文章题目、大致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把文章快速读一遍,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如果是记叙文,要弄清文章记叙了什么事,写了什么人,记叙的顺序、线索又是什么;如果是说明文,要初步了解说明的对象及特征、说明的顺序及方法;如果是议论文要知道文章的论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论据,采用了什么论证方式。第二遍一定要精读细品,注意关键的句子和重点段落,如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过渡句、中心句、前呼后应句、反复出现的句子、表露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记叙文中的抒情、议论句……找出这些句子,对文章的主旨就有了一定的把握。例如,2009年南京市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蔷薇几度花》,文中诸如这样的句子,应该引起我们特别的注意:“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久远了啊,它是贫穷年代的甜。那时候,挑糖担的货郎,走村串户,诱惑着孩子们,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我自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从这些句子里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表现了挑糖担的老人随性自然,不张扬、不奢望、不强求的品性。
篇3
二、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一)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本
中学生课业负担重,课余时间少,而且年龄小、判断能力差,课外阅读不能放任自由.在良莠掺杂的书海中要选择恰当的课外读本,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业余时间。”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适合他们的读本,让他们学得有所得,而不致在书海中迷失。
指导课外阅读应遵循一条原则:以课内为基点,恰当、有序、渐进。“以课内为基点”,即以课本的篇目为基础,最大限度接触相关的各种材料,课外促进课内,同时又可增加学生阅读总量。“恰当、有序、渐进”,也就是依据学生年级特点指导阅读,不能操之过急,想一口吃成胖子.如初一以记叙类文章为主;初二开始增加说明文、议论文阅读。阅读指导可以围绕以下几点进行:
1.阅读课内文章涉及的长篇小说并向作者其他作品扩展.鲁迅先生在指导青年读书卓越,曾说:“倘要看文艺作品呢?先要看几本名家的选本,从中觉得谁的作品自己最爱看,然后再看这一个作者的专集,然后再从文学史上看他的位置,倘若知道的更详细就要看这个人的传记,那便可以大略了解了。”这种阅读强调要专一,钻得深,语文课本的文章都是专家精挑细选的,课内文章涉及的长篇小说及作者其他作品,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背景知识,阅读效率就越高,读得越深入。如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课时,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水浒传》。学生通过阅读,对《水浒传》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思想意义有全面的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本中人物形象和特点。
2.阅读课内文章涉及的一些背景材料粗放评论文章。学习那些主题较深刻学生不易理解或写作时代离学生生活较远的课文时,教师应把一些背景材料或评论文章推荐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教授《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时,可指导学生阅读报纸上有关申奥的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中国百年来奥运梦想。教师也可印发教参中的评论文章供学生阅读,这样学生对申奥成功的意义有较深的认识,了解消息特点。
3.以课内文章为基点,向内容、题材、写法等相在联的文章扩展。这种扩展阅读既可以巩固课内知识,又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通过比较阅读,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从总体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如教授《小巷深处》、《一厘米》等时,可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记叙母爱的文章,看同一题材不同作者运用的表现手段有何不同,从中了解不同的表现手法,为写作积累知识。
(二)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同时,还应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不至于使课外阅读流于肤浅,追求数量,不重质量,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既能提高学生阅读效益,同时又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王余光、徐雁主编的《中国读书大辞典》仅在“名人读书方法”中就列出古今中外134位名人的不同读书方法.归纳起来适合于中学生的阅读方法有以下几种:(1)浏览;(2)精读;(3)略读。
“浏览”指自己觉得有趣或用得着的书报杂志,都应随便翻翻看看,理解大概内容,然后确定哪些要精读,哪些要略读,哪些不必读。对那些与自己所学内容有关的、重要的、自己喜欢的文章,要逐字逐句研读,掌握要点,吸取精华(对于这类文章不是读一遍就行的而是有计划按不同的要求和目的读许多次,深入研究),一般的文章,大略读一下,了解大意就可以了。要注意一点:即使是精读的内容也要分清主次,主要部分要精读,次要部分则可浏览;就是浏览的内容,如果自己认为有用也要精读。正如梁启超所说的,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运用,因此要学生学会积累资料,积累有用的事例、语句等,以备学习和今后工作的需要。还应告诉学生不仅要善读,还要善于运用。不读书愚而可哀,只读书迂而可惜。读而能用,既能获得益处,也能得到乐趣。
(三)指导阅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篇4
在现代文阅读部分,两卷使用的共同语段――《白苍鹭》,为外国文学作品,具有生动的情节、丰满感人的形象,反映了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主题,能够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激起我们思想情感的共鸣,引发我们的思考。
在非实验区与实验区试题相区别的两个语段中,非实验区试卷的说明文《雾》、议论文《心系一处》,试验区试卷选用的《细菌发电的广阔前景》、《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都沿袭了我省中考阅读文段选材的一贯特点:说明文简洁明了,内容或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或介绍最前沿的科技发展动态,有利于同学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议论文则针对我们的学习和思想实际,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给我们以良好的引导。因此,在日常学习和中考复习中,同学们适当地阅读一些类似的语段,选择一些类似的题目进行练习,可以使自己更为熟悉和适应中考的试题,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从阅读试题的整体命题思路看,2005年的试题,延续了2004年的命题原则与思路,呈现出比较稳定的特点。比较两套试卷,我们可以看到:
1.文言文阅读试题没有波澜。2005年的文言文阅读,以《三峡》为载体,命制了五道题,前四道题分别考查了古代文学常识、文言文的背诵默写、文言常用实词的理解、文言文重要句子的翻译,试题的难度都不大。相对有一点儿难度的是第8题:“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考查大家对文言语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有一部分同学可能会由于概括不全面而丢分。
至于今年考查的文言文篇目《三峡》为课标和教学大纲的交叉篇目,我认为可能只是一种巧合,大家不要因此就在中考复习中盲目侧重交叉篇目。至于我省中考文言文语段的选材,是否会像其他部分省市一样由课内转向课外,我认为,明年将是大纲教材的最后一次中考,保持试题的稳定性应该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在日常学习和中考复习中,针对考点,抓好课内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具备基本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应该是最重要的。
2.说明文和议论文阅读试题的命题思路大致相同,但具体考查的侧重点稍有变化。
在说明文部分,两套试卷都考查了对说明方法的判断,以及对不同的说明方法在文章中的作用的分析和理解。非实验区试卷在说明文语段中综合考查了我们对常用汉字读音的识记能力,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理解能力,对相关信息的筛选和提取能力,除第10题“用自己的话概括雾是怎样形成的”有一定难度外,其他试题基本上都能直接从文章中找到答案,试题难度不大。
实验区试卷在本部分,除设置了对文章重要词语的理解、对文段说明内容的概括等试题外,第9题“为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更侧重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和语言概括能力,第14题“利用细菌发电除了发电效率高之外,还具有哪些优越性”,需要我们从文章中筛选和提取信息,并加以分析、概括,整体难度稍大于非实验区。
在议论文语段的考查中,两卷都设置了仿写句子、为文章补充事实论据等开放性试题,综合考查我们对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思维能力、知识积累和语言组织能力。另外,两卷还共同考查了同学们对论证方法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非实验区试卷第15题,“说说‘心系一处’这个词语的含义是什么”,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第16题“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心系一处’”,考查了对文章重要信息的提取;而实验区试卷中“你怎样理解‘诚实更是一个人一生中必须不断进修的课程’这句话的含义”,则更注重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阅读感悟,第17题,关于论证方法的理解与分析,让大家在文章运用的多种论证方法中选择一种回答,比非实验区试题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从两套试卷看,中考的议论文阅读题,更注重考查大家对读物的整体感知,注重我们的阅读体验,注重对我们语文素养的综合考查。因此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学习、培养自己对各类读物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应丰富自己的知识与生活积累,加强语文实践,勤于思考,不断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5
其实,教师对学生这种阅读的心态不必过分担心,只要引导得法,“课外的海明威”并不可怕,通过引导,课外阅读必定有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当然主要还是一个兴趣培养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
第一步,放手阅读。充分尊重学生的直接阅读,教师不提什么要求,只推荐有趣的读物,以增强阅读的指向性,放手让学生进入,老师不要奢望阅读效果的立竿见影。如果有些学生观望,教师还可以讲些有趣的故事,以吸引学生进入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第二步,问题驱动。教师可以采用设悬念的形式,使学生产生迫切的阅读动机。比如“苏小妹三难新郎”中,苏小妹出上联“闭门推出窗前月”,而少游又是如何对出下联的呢?比如“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中王安石这“老太师”对苏轼所提的:“如意君安在否?”之类的问题,如何能够随问随答呢?在“煮酒论英雄”中,刘备为何被雷声吓得连筷子都拿不住了?《儒林外史》里的严监生死前为何总竖起一个指头,迟迟咽不下最后一口气呢?教师通过类似这些有趣问题的提出,学生定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这样,阅读者不仅增强了阅读过程中的理解,记忆和推理等思维活动,还可以对材料的形式、内容、意义进行探索,达到克服凭兴趣出发毫无目的的阅读心境。即便阅读到一定难度、不合自己口味的读物,也能坚持下去,既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力,又使学生的阅读面增宽,同时吸收了各种知识营养。
第三步,开展竞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搞一些竞赛,如:(1)讲故事;(2)阅读各种文体;(3)办手抄报;(4)出墙报、橱窗;(5)作文;(6)演讲等等。竞赛富有刺激与挑战,会使学生热心投入,也可以让一些阅读能力强,写作能力强,演讲能力强的同学脱颖而出。
二、要顾及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学生有了兴趣阅读,教师在顾及年龄、心理特点的同时,适当加强一点阅读的针对性,减少盲目性,以提高阅读效率,增强阅读效果。初中生,半懂事、半不懂事;半儿童、半成人;半自觉、半盲目。在观察复杂事物时往往不能看出其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正处在一个情绪、情感发展的转折期。老师可以向初一的学生推荐童话、寓言或其他有故事情节的读物;对初二学生,可推荐些名人传记、青年修养、政治和科普读物;对初三学生,可推荐中外古典文学名著的选本,还可适当推荐一些评论性文章。高中学生心理、生理发展日趋成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思维更具概括性、辩证性,扩散思维活跃,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读些哲学论文,美学论文以及一些文艺评论方面的文章,为参加高考及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做准备。高校学生最需要的是具有从说明议论性文章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另外,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选择读物都必须以现代文为主。
三、要结合课文开展课外阅读
课内学节选部分,课外读全篇(部);课内学了同一作者的部分作品,课外读更多作品;课内学的是有关的评论性文章,课外则读具体作品。既丰富了课外阅读,又反哺了课内阅读。比如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水浒传》;学《人生的境界》,读《冯友兰学术文化随笔》;学《诉肺腑》读《红楼梦》等等。为了加深对课内文章的理解,学生是会乐意地去进行拓展阅读的。
四、要顾及学生的阅读时间
篇6
从教学理论上看,真实的阅读很容易在现存的语言学习理论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个体母语水平发展系统中,它与儿童母语习得一起反映了从口语习得到书面语习得的母语水平发展到全过程;在语文教学系统中真实的阅读与语言学习和语言训练共同构成了科学的语文教学体系;在语言教学系统中,真实的阅读和真实的交际分别在语文教学和外语教学中发挥主要作用。目前,通过大量自由阅读来提高学生书面语能力的观点已经得到了国内外语言教学专家和广大于语言教师的普遍认同。美国著名语言教学理论家克拉申在谈到如何提高美国人母语识字读写能力时,特别推荐一种阅读方法--随意自愿阅读(freevoluntaryreading简称FVR)。"FVR是自愿进行的一种阅读。读自己爱读的书,不用写读书报告,要求在每章阅读后回答问题,也不要求查阅生词,碰到不爱读的书就放下,去另找一本",他认为,如果能坚持这样做,"阅读和写作水平就会得到提高"(《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一期)。显然,FVR就是一种真实的阅读,不过,真实的阅读包括的内容比FVR更广一些。
从教学实践上看,几乎所有成功的语文教学者和语文学习者都注重发挥了真实的阅读在提高语文能力方面的主导作用。一些大型的语文教改实验方案也是如此。上海市有一个"扩大阅读,课时分段式"教改实验方案,这个方案从高中的5课时,初中的6课时中分别划出2课时来让学生自由阅读各种书籍,学生们对这种自由阅读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通过大量阅读,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全面、大幅度的提高。(详见《语文学习》1989年第七期)目前,湖北宜昌市正在实施的初中语文"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教改实验,也将大量课外阅读放到了语文教学中的突出地位,将它作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手段。无独有偶,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有两个成功的语文教改方案也是以大量课外阅读为主要特征的,一个是由国家教委发文推广?quot;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实验;一个是山东烟台市小学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改实验。前者突破了小学低年级不能进行阅读和作文的模式,在儿童入学不久,尚不认识汉字和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利用汉语拼音使识字和阅读、写作同时起步,交叉进行,寓识汉字于阅读之中,发挥了阅读对识字、说话和写作的促进作用。后者把小学阶段的阅读和写作总量分别提高了5倍和4倍,把语文教学时间一分为二,一部分用于课堂教学,一部分用于课外自由阅读。在三~五年级每周开设三节课外自由阅读课,建立了课内阅读教学和课外大量阅读相结合的阅读教学"双轨运行"新机制。这两个实验都取得了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学生语文读写能力的显著效果。不仅如此,实验对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发展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等也起了积极的作用。(详见《人民教育》1992年第10期和《小学语文教师》1995年第10期)
那么如何将真实的阅读和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呢?首先,我们必须坚持"大大语文"的语文教改方向,坚持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结合,坚持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人文传播民族文化。因为从语言习得论的观点看,语言能力只有在联系信息和心理信息同时传递同时加工的真实的语言活动中形成,不负载信息量的语言活动不是真实的语言活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使真实的阅读占据主导地位,使阅读活动紧扣时代脉搏,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突出语言的民族文化特色,这些也是语文作为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的性质决定的。
篇7
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记叙文的一般知识:
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记叙的中心和材料
记叙的详略(详写、略写)。
说明文的一般知识:
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事理的本质)
说明的条理(总分、并列、层进的结构层次和时间、空间、逻辑的说明顺序) 说明的方法(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等)。 议论文的一般知识:
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论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论据和论点的关系:证明和被证明的关系
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8.文学知识要了解:
小说的常识:小说的一般特点:
小说的分类(长篇、中篇、短篇)
小说的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外貌、语言、行动、心理、侧面描写)。 散文的常识:
散文的分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
散文揭示中心的独特方式(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
散文的线索(人、事物、感情、景物、时间、地点等)
诗歌的常识:诗歌的分类,诗歌的基本特点。
戏剧的常识:戏剧的分类(话剧、歌剧、舞剧;独幕剧、多幕剧;历史剧、现代剧;悲剧、喜剧、正剧)。
了解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学生日常准备的环节:
①写作的良好习惯养成:
书写的规范;文体的规范;标点的规范;成文短长的规范;开头结尾的规范;断段的规范等
②广泛阅读、厚积薄发的积淀: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培养语感,并能把日常所读与写作有机的集合起来,做到该精读的精读、该背诵的背诵,储备厚实,“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③观察与写作,做生活的有心人:家庭与学校、自然与社会、他人与自我、人间百态、社会风情,入眼即思考,落笔即成文。养成随时写日记,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写随笔,将好的文辞语段积累,并把课内与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课内的文章即写作的好例子。时时处处是教益、课内课外皆熏陶。
④抒真情、有思想:作文最忌假大空、抄袭、讲故事、文体杂糅等等,优秀的文章来源于生活活水、来源于真诚的思考、来源于性情的表达、来源于说真话、抒真情,平时写作就要养成很好的基本功,努力形成健康积极、品位高尚的人格。 ⑤掌握作文修改技巧【附作文修改方法】,并养成自我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⑥家长参与,可给孩子推荐好的经典、时文,提供生活素材(如小时候的故事)、可以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写作机缘(如旅游、访友、买书等)、可以给孩子写批语、写阅读感受、共同鼓励孩子,甚至可以提出修改意见。
另外,我们还会通过《绽放》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建议从第一次作文起,为每个学生建立写作档案,以便如实、全面了解学生七至九年级阶段的写作发展水平。
确定本课的教学内容,它们包含六个方面:
一关于标题:拟题的好处?(悬念、线索、人物塑造、主题、结构等) 二关于文本:
写了什么?(从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写了什么事?归纳梳理事件的开端、发展、、结局;
写了什么人?归纳梳理人物形象的塑造;
想表达什么?(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怎么写的?(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所表达的效果)
关于细节:(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圈地勾画具体细节中的具体词语(可参考中考圈点勾画题的具体要求)
篇8
1 研究对象
选取深圳市三所公办高中(分别为重点、普通、职高选取)学生为调查对象,发出问卷420份,回收有效的问卷400份,有效回收率98.5%。
2 研究工具
自编调查问卷,共设计23个调查题目。在自编调查问卷以前对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议论文写作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拟定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三部分:(1)学生的背景资料,包括学生个人信息和所在学校的基本信息;(2)学生对议论文的兴趣和认识;(3)学生的议论文的写作看法和写作情况;(4)学生对教师评改议论文的情况的评价。
3 统计工具
使用SPSS16.0软件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1)深圳市高中生对议论文写作的兴趣
从本调查发现,深圳市高中生喜欢议论文的为22.5,而喜欢小说的占23,记叙文的占28.5,散文的占26。高中生对议论文写作“没有特别好感”为40.7,对议论文“没有感觉,感到头痛”的占11.5,“能够表达观点,很有意”仅占46.5,其他的占1.3。上述结果体现出五成多的学生对议论文的写作的麻木茫然甚至是痛恨的态度,这些学生比较排斥议论文写作,这是一个不容乐观的现象。
(2)深圳市高中生课外阅读的情况
深圳市高中生对杂文随笔评论的喜好占53.8%,另外喜欢消遣小说的占40.5%,网络快餐文学的占5.8%,数据显示出近六成高中学生有阅读经典文学或者有思想有深度的文章的渴望,近三成学生钟情于以情节娱乐取胜的文学,极少部分学生钟爱快餐文学。
(3)深圳市高中生课外活动的情况
课外活动是学生学议论文的另外一种方式,课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兴趣、展示自我才气、开阔眼界,是丰富学生生活经验和提高其思辨能力的重要渠道。通过表2的数据可知,深圳市高中生的语文课外活动更倾向于剧本表演和辩论赛,读书汇报会周期长,娱乐性质低,所以更多的学生热爱剧本表演和辩论赛。
(4)深圳市高中生对议论文的写作看法的情况
我们从两方面对高中生对议论文的写作看法进行了调查:
一是深圳市高中生对写作难度的调查。本调查发现,深圳市高中生对议论文的写作普遍感到困难。他们认为材料型作文写作很有难度的占30.3,难度一般的占58.5,很容易的占7.5%,“无此经历”的占3.8%。认为命题作文写作很有难度的占15.7,难度一般的占67.8,很容易的占15,“无此经历”的占1.5%。认为话题作文写作很有难度的占17.5,难度一般的占68.5,很容易的占12.5%,“无此经历”的占1.5%。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是一般的材料作文主体对象不止一个,材料的情感倾向的不确定性,出题者的出题意图的不好把握,这些都造成了学生对材料作文的畏难心理。
二是对深圳市高中生认为要写好议论文应该具有的学习方法的调查。本研究发现,有近六成的高中生认为,要写好议论文必须“主动进行课外相关素材论据的积累和模仿练笔”;有50.75的高中生认为,必须“得到专业科学的议论文写作方法技巧、策略的主题训练”;另有43%的学生认为,要写好议论文必须“经常进行课堂内议论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指导训练”;“在写作前,适量进行与论题相关的辩论式思维活动训练”,上述调查结果反映出学生期待教师能够加强读写训练的愿望。
上述调查结果反映出深圳市高中生急切需要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加强对他们的思维训练,根据本研究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教育对策:
1.改进教师的教学,加强对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兴趣的培养
本研究发现,深圳市高中生对议论文写作的兴趣不高。因此,教师要着手培养学生议论文写作兴趣。
首先,教师要选好议论文的写作题目,刺激学生的写作欲望。教师对议论文写作题目的选题要遵循以下的特点:一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所选议论文的话题是在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范畴之内,才能使学生有想表达想创作的愿望;二是所选议论文写作题目要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高中生心智比较成熟,有个性化的见解和思考,期待以成人的眼光去剖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教师需要选择有个性化有思辨色彩的题目。
其次,教师要提高议论文讲评课的针对性、时效性。提高教师议论文讲评课的针对性、时效性要做到:
(1)讲评课少批评多鼓励,设身处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以消除畏难情绪;
(2)教学目标有的放矢,教学重难点突出,争取让学生能有收获;
(3)选择有思想和有内涵的范文来点评,让高中生在阅读优秀范文中揣摩好作文的妙处,以获得心灵的洗礼和智慧的熏陶;
(4)要让作文有时效性必须缩短作文的批改时间。教师单枪匹马来完成这项工作是很困难的,因此能让高中生参与进来并高效地完成任务,要做到:①布置评改任务提供评改方法。②小组讨论巡回指导。③小组合作,互动评改。评改工作结束后,教师的讲评课要针对凸显出的问题,对症下药。
2.扩大高中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知识
本研究发现,深圳市高中生的阅读面比较狭窄,这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议论文写作水平。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教师需从两个方面入手:
(1)是立足课本。学生首先接触的是课本素材。语文教材及语文读本的文章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要鼓励学生提取精华创建自己的素材库,《史记》中各种立体生动的人物形象,诸子百家中的亘古不衰的智慧哲理,现当代作家中充满理性智慧的文字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笔下充满生命活力的素材。,三鼓励的导师的知识)本中生议论文写作兴趣的培养。
(2)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课外阅读是学生课内阅读的补充和继续,不仅能夯实课本知识,深化课本内容,对开阔眼界和写出个性化的议论文是很有益处的。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为学生营造一个大的课外阅读的环境。让学生到图书馆去, 到阅览室去,将课内读书与课外读书结合起来。②帮助学生读有价值的书。教师可定期开出一些阅读书目推荐给学生。如拥有广泛读者群的《读者》、《青年文摘》、《思维与智慧》等。③指导学生选择科学的阅读方法。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下的阅读方法:a.略读:快速阅读,不求细枝末节,锻炼议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思维――归纳;b.精读:把握微观细节,关注值得推敲研究的的局部内容;c.总结概括人物生平事迹,每天阅读一两个历史人物( 如孔子、孟子、庄子、屈原、刘备等) 的生平事迹, 并且对他们的生平事迹进行提炼概括,然后再从不同的角度来比较辨别,分析人物的独具特色的一面。 ④指导学生做笔记。教师要指导学生整理一些优秀的文章,摘抄其中的有内涵的句子和提取事例精华。⑤要求学生背熟名句,提升文章的文化品味。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本研究发现,高中生对语文课外活动持积极的欢迎态度,尤其短期性的集体性的活动(如剧本表演和辩论赛)更受高中生追捧。诸如开展辩论赛,通过选取值得论辩的社会焦点问题,做好论辩前期准备工作,做好论辩指导工作,安排好论辩双方论题。
4.向学生传授议论文写作的策略
本研究发现,深圳市高中生认为不同的高考题对议论文的写作有影响,其议论文的写作思维水平不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
(1)加大对学生审题的训练。教师要从高考考查的范围中来加强对学生的审题训练,加强审题专题训练,要帮助高中生学会审题,明确审题步骤和把握审题的关键要素。如果是材料作文那么要做到:要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句;整体把握材料的情感倾向,明确出题者的出题意图;透过表面现象,挖掘本质根源。如果是命题作文,教师要帮助高中生分析题目的语言结构,明确题目要求的重点。一般来说,命题作文的题目的特点一般有三类:以判断句为题的命题作文的题目直接点出了中心论点,对这样的题目应该着重分析它的谓语部分,因为这部分往往是题目要求的重点。以词组为题的命题作文如果题目若以联合词组为题,就要搞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地位;若以偏正词组构成,重点关注定语。以紧缩复句为题,就要明确句子内部的关系。
(2)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议论文写作中的思维能力包括形象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①是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如写“人生的境界”为话题,写超脱的人生境界,借助于思维的相似性而展开联想的翅膀,可以想到庄子、许由巢父、竹林七贤等人的境界,这是相似联想,也是一种横向思维;对比联想,两类事物的对比可以是同向对比也可是反向对比,比如,美人与花越比越美,东施效颦只能是美人越美丑人越丑了;另外还有因果联想,由果推因等,这里就不举例了。
②是要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议论文写作中,逻辑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分析和综合,筛选与概括、求同与求异、推因与论果的能力等。拥有这些能力,文章才能尽显深度和精辟。
篇9
二、课题提出的依据。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局限于教材的繁琐分析,有些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做各种各样的试卷,不愿让他们读课外书。
2、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完成145万字的阅读任务。实验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教材建设,制定课外阅读规划,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使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进一步研究并掌握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体系,拟订各年级各年级课外阅读的培养目标。
2、探索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和基本经验。
3、探索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活动的关系,研究课外阅读的模式。
4、研究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认知的作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5、通过本课题的实验,推进我校小学语文教育素质化,促进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
2、课外阅读的基本特征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3、课内外阅读的相辅相承。
4、课外阅读的方法探索。
5、创造性课外阅读教学。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2、调查法。
3、问卷法。
4、检测法。
5、比较法。
6、综合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理论认识。
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关键靠教师,因此,加强语文教师的培训与学习是重点。从课题申报立项开始,我们就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开题报告,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课题整体情况,积极撰写学习笔记,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使实验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理论知识,逐渐丰富,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组织教师进行一些知识和科研阅读知识竞赛。以便让教师的课外阅读储量不断注入活水源头。
2、重视课题管理,规范课题行为。
根据扬州市课题组管理的规定,我们非常重视课题的管理工作。在流程上按照“开提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来实施。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做了如下要求:
(1)课题组例会制度
我们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会议,进行有关课题实验的学习,交流工作中的做法以及自己的收获。
(2)坚持课题月报制度
在每个月底,课题主持人将对本月所所做的额工作以及收获体会,填写月报表。
(3)填写《课题实验手册》
根据学校教科研管理的额规定,课题组要求每一位实验教师认真填写《课题实验手册》,一般在学期初填好计划(本学期个人研究打算),中途填好专题研讨课例或活动方案,学期末做好小结,撰写实验论文。
七、课题研究的大体框架。
1、制定课外阅读规划。
根据本校的具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规划,从课外阅读的目标、阅读内容、阅读总量、阅读活动、阅读文体等几方面拿出明确而具体的计划和措施。
2、创造条件促进“读”。
(1)课内阅读延伸。
(2)允许在“早读”或“自习”时翻课外书报,每周抽出一小时,集中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
(3)布置作业以启发学生理解书报中的有关内容情节,学习其中的方法为主,从而增加课外阅读的兴趣。
(4)推荐读物与传观读书笔记并重。教师一定要做好书刊导读工作,利用图书资源,广泛开展阅读。
3、介绍方法,引导“读”。
结合阅读教学,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
4、开展活动强化“读”。
(1)谈天说地三分钟,每节语文课开始,以名人名言,新人新事物等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
(2)开展课外阅读竞赛。展评优秀读书笔记,读书与征文有机结合。
(3)举办各种语文活动,如“成语擂台赛”,“古诗文朗诵会”等。
八、课题研究的实验步骤及日程安排。
(一)实验步骤
1、成立课题研究组,议定课题,制订方案,明确分工。
2、完成课题前期的调查、论证工作,向市教委立项申报。
3、课题组成员集中讨论教学方案,开展一人一课活动,落实方案。
4、开展阶段性的测试工作,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
5、汇总材料,完成实验总结,迎接结题验收。
(二)日程安排
1、2001.8——2001.10成立课题组。
2、2001.11——2002.1开题、评审、修改。
3、2002.2——2003.2实验、明确要求。
4、2003.2——2003.4初步总结。
5、2003.5——2004.12归纳模式。
6、2004.1——2004.6汇编成册,成果展示。
九、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效
(一)成果归类:
课题研究三年来,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归类如下:
1、超额完成了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任务。
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阶段应该完成课外阅读145万字,实施这一课题以来,我校学生超额完成了课外阅读量。
2、基本确定了各年级的课外阅读内容。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反复研究和从实践中的反馈调整,我们按年级规定了课外阅读的内容,有步骤,有计划,有系列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积累。
3、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通过课题实验,我们教会学生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并教会学生摘录、剪贴、查找等许多种积累的方法。
4、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我们在实验中,开展了许多阅读活动,如“谈天说地5分钟”,“征文竞赛”,“成语擂台赛”等,寓教学于活动之中。
5、形成了一套课外阅读教学模式。
对于课外阅读,我们保证课时,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并研究教学模式。很多教师不断探索,从而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外阅读实效。
6、提升了语文教师的理论素养。
课题研究主在研,重在思。许多教师勤于总结,勤于反思,勤于探索,提高了自身素养,撰写了许多优秀论文。
7、注重学生的心理意志品质的熏陶。
我们通过多种活动,主要是演讲比赛等形式,加强学生对所读文章中重点人物的印象,从而以之精神导行,通过阅读提高学生自身修养。
(二)学生阅读量分析:
年级
阅读量
一
古诗20首,文章10篇,成语40个
二
古诗15首,成语4类,50个左右,文章20篇
三
古诗34首,文章35篇,成语9类,名言警句30句
四
古诗10首,文章10篇,成语3类,歇后语10个
五
古诗20首,文章20篇,成语6类,名言30句,歇后语20句
六
古文30篇,古诗33首,文章30篇,对联(学习类)16副,歇后语成语如干
(三)阅读面分析
通过查阅“读书摘录卡”,“教师备课笔记”等,目前我校学生参与课外阅读面达1000%,各年级既定的课外阅读内容的额阅读面达100%。
十、课题研究的反思建议
1、课题的研究最终要形成本校的校本教材《*小学课外阅读材料》。
篇10
基于上述情况,笔者决定利用初二下到初三上这个时间段,在笔者任教的两个班级推行海量阅读的行动。
班级情况:初二11班,65人;12班,64人。从初一开始任教。因为学校的现实原因,分班不是随机分配,年级十四个班,抽走了四个班的优秀生。11、12班的各科成绩处在余下八个班的中下游,语文成绩位列余下八个班的中上等。语文成绩达到优秀等级的学生,11班在10个以内,12班则只有一两个。语文积累和悟性严重不足。2014年9月,两个班进入初三的学习阶段。8月31日,学校对初三年级进行了扩班,从原有的14个班里重新挑出学生组成两个新班,12班由原来的64人变成了50人,余家鸿自动退学,其余选择离开的13名同学语文成绩都很优秀;11班两名同学选择离开。扩班后11、12两个班的语文成绩受到影响。
一、基于班情正确分析的海量阅读课题实施思路
(一)重新审视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制定符合学生学情的海量阅读路线:精读指定名著、泛读指定书目和按兴趣自由选读相结合。
从初一开始笔者就任教的班级,我对他们的学情特别了解。因为学校抽走了四个班的优秀生,语文成绩达到优秀等级的学生,这两个班加起来都不多。家长的文化程度也不高,学生不重视课外阅读,科学文化知识基本只靠老师传授。学生基本只在学校学习,双休及节假日,很多孩子连家庭作业都不愿意完成。面对学生程度不够优秀这样的现实情况,笔者迅速确定了精读指定名著、泛读指定书目和按兴趣自由选读相结合的海量阅读路线。指定名著就以中考必考的12部名著和人教版语文教材书后面介绍的3部名著为内容:《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繁星・春水》《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威尼斯商人》《海底两万里》《伊索寓言》《简・爱》《傅雷家书》共15部。一方面进行扎实的课外阅读,一方面应对考试,一举两得。泛读书目见附录材料书单,共41种。按兴趣自由选读包括学生喜欢的奇幻小说、不同种类的杂志漫话等等。
一年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三大类书当中,每一类都有让学生印象非常深刻、留下深刻回忆的书。在三大类当中,指定精读的15部书当中,给学生留下印象最深的书占的比例最大。据调查报告,《格列佛游记》成为两个班的同学印象最深刻的书。得票分别为12人次和14人次。在指定书目当中,《平凡的世界》《元素的故事》等成为很多孩子都爱看的书。可见,在海量阅读过程当中,老师的引领作用非常大。
(二)根据海量阅读的需要,迅速做出语文教材课内解决的决定:剔除繁琐无效的教材内课文分析,课文的重点字词也确保课内高效的认读拼写。坚定地把课外阅读时间还给学生。
怎样中肯而精要地处理语文教材的问题,对考试试题的把握给了笔者极大的帮助。在读研究生时,笔者跟着导师做全国中考试题研究,来到珠海,连续发表多篇对广东省中考试题研究的论文,曾经命制香洲区的期末考试试卷。因此,能以最切近的方式把握考试内容和考试考点、答题要领。在处理语文教材方面,做到了重点内容精讲,要点内容精练,学生毫无压力地在笔者的课堂上掌握了语文课内教学的重点。
笔者把每周五节语文课划分成三部分,三节语文课处理教材内容,一节课进行语文课外阅读分享,一节课讲作文。笔者把语文的课后作业都转换成课外阅读、写读书笔记。这样,大量的课外阅读时间得到了保障。事实证明,阅读具有神奇的魔力,学生一旦认同并且爱好阅读,他们会把课外阅读当做休闲和放松,毫无压力地捧着书读个不停。
(三)在实施层面,老师做好引导和监督
在写读书笔记的时候,大部分女同学能按要求做好。少数男同学极有惰性,部分同学在学期中间也出现了怀疑和懈怠的情绪。笔者采取优秀读书笔记展示、学生优秀作文课内朗读的方式,让同学们重拾信心,重拾信念,认真地完成好写读书笔记的任务。优秀的读书笔记,甚至还在家长会上展示给家长看,这种做法,给学生和家长都有很大的触动。
每周固定的周一阅读分享课使同学们有了心理期待。因为每一次阅读分享,都有新鲜阅读材料的介绍,有同学们富有创造力的表现。这个课是同学们的舞台,他们把精心准备了一周的内容展示出来。平时不亲近书本、不理会老师的后进生,这个时候也会聚精会神地凝听和欣赏。《读,讲故事》这样的优秀课例就是老师指导,学生积极行动的阅读活动课。
二、结合理论和实践,将海量阅读的思路落实到行动当中
(一)保障充足的课外书书源
1.制定阅读书目,布置学生每人领买一本课外书的任务。2013年寒假之前就了阅读书目,让孩子利用充足的寒假时间,把分配的买书任务完成,在家长会上征得了家长的同意和配合。
2.学校为每个同学购买《中学生必备古诗文全解辞典》,开阔了同学们的阅读视野。
3.两次组织同学们捐书,规定捐有价值的书,同学之间的好书共享提供了丰富的书源。
4.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馆藏,每周借书一次,每次借书二十本,由图书管理员和语文课代表负责登记和管理,图书在同学们之间自由传阅。
5.介绍同学们去珠海市图书馆借书,每次借六本。喜爱阅读的同学们基本保证了一个月借一次。
6.鼓励同学们去书店看书和买书。离学校很近的广弘教育书店,经常成为同学们流连的场所。在网上团购图书,也成为学生的一种选择。
因为在进行海量阅读的课题研究与实施的过程当中,遇到了“怎样解决学生阅读书籍不足”的问题,结合当前的珠海市创文需求,笔者做了这样的思考:用营造良好的海量阅读环境来提升城市的软实力。需要做到:利用多种途径建设学校图书馆,完善学校图书馆的使用制度;政府要主导建立社区图书馆,打造不出远门就能借到书读的社区环境;鼓励民间资本流向实体书店,支持个体书店的运营和发展,让书香溢满城市的大街小巷。研究成果之一《创海量阅读硬环境,提升珠海软实力》论文因此写成。
(二)保障充足的海量阅读时间
语文教材内容课内解决,尽量做到精读、精讲和精练,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确保学生有充足的业余时间阅读课外书。初二下的时候,每周有五节语文课,笔者安排三节语文课学习新课,一节语文课举行课内的阅读分享,一节语文课写作或者评讲作文。初三上的时候,每周有六节语文课,笔者也安排一节语文课进行专题的课外阅读分享。初三上的语文教学任务重,到本学期末,初三上下两册的语文书要全部学完。一个学期,学完两册语文书的重点课文,这本身就是海量阅读的一部分内容。每天的课后作业,都是布置课外阅读。
(三)课内阅读分享,课外海量阅读
班内一百多位孩子的阅读水平、阅读兴趣都各不相同。孩子读到喜欢的书,在课内阅读分享时动情地叙说他喜欢的原因,这种场景会感染到其他同学,结果就是其他孩子也忍不住捧起书来细细地体会。班级的阅读氛围往往也是这样形成的。我们开展的课外阅读课分享有这些:《西游记》知识抢答课、《汤姆索娅历险记》阅读分享、读《水浒》讲故事、法庭审判、《骆驼祥子》阅读分享、郭奇给大家读《时间简史》、精美文章分享阅读等等。11班的黄昕同学在读《汤姆索娅历险记》的时候,特别羡慕汤姆的自由和冒险,当她讲述她喜欢的情节和羡慕的原因时,教室里静悄悄的,课后,立即就有同学捧起书来重新温习汤姆那些扣人心弦的冒险经历。尤其是布置学生进行戏剧表演的课,孩子们异常积极:选场面,分角色,根据原文写台词,正式表演之前的排演,都极其认真。如表演过的《读水浒,讲故事》和《法庭审判》。正式开演的课就是学生的大爱了,台下的每个孩子都会非常认真地观看。
课内的阅读分享,给了同学展示的机会,也促使他们更加勤奋地进行课外阅读。课内的阅读分享,以同学们自身的阅读实践感染和影响着周围所有的同学。
初二11班的视频课《读,讲故事》是一堂精彩的海量阅读表演课。从分小组选表演主题,到台词的改写、角色的扮演,都由学生完成,老师只提供建议给学生。要让每个同学都有戏份,这是小组长的口号,结果也做到了。这堂精彩的课详情在成果文件里有特别介绍。
(四)精选课外时文,紧跟语文教材的步伐,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拓展指导
初三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每天作业很多。笔者适当调整了海量阅读的路线,采取精品阅读的路线。议论文的学习是初三语文教材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扩大同学们的阅读面,本人特别大量精选优秀时文,给同学们阅读:《世界上最柔软的路》《目送》《母亲井》《蓝色的蓝》《罗圈腿的小猎狗》《读书与境遇》《孩子,踮起脚尖够一够》等18篇优秀时文。每周周二的连堂课抽出第二节语文课,给学生讲解议论文的阅读技巧。布置孩子们阅读指定书目当中的《培根散文精选》。有针对性的读指导,让孩子们迅速摸清了新接触的文体――议论文的阅读方法。广泛的阅读和精读相结合,锻炼了孩子们的思维品质。
在实践行动过程当中,为了准确把握孩子的阅读情况,笔者需要做问卷调查,怎样制定符合初中孩子学习水平和沿海孩子阅读兴趣的书目也引发我的思考,同时,为了总结经验,论文的写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公开课也展示了我的研究成果,孩子们的精彩表现得到学校所有语文老师的赞扬!
1.调查
制定的调查问卷,成为本人持续进行研究的基础,藉此了解学生入读九中时的课外阅读状况,了解经过三年的课外海量阅读训练后学生的进步情况,分析研究需要改进的地方。根据调查问卷出来的调查报告《在初二11、12班实施海量阅读课题的调查报告》,分别从调查问卷和成绩分析两个方面展示海量阅读带给学生的变化。
2.书目
本书目是在九中语文组推荐书目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的。这个调整还需要经受实践的检验,然后再调整。书籍浩如烟海,能找到切近同学们兴趣和爱好以及阅读水平的书不容易。因此,每一次书目的调整都是极其郑重的,直到沉淀成符合九中学生特点的具有九中培养风格的完美书目。
3.论文
《创海量阅读硬环境,提升城市软实力》提交参加了珠海市的论文比赛,提交参加了广东省的论文评比大赛,获珠海市论文评比大赛三等奖。同时,本人还在对这篇论文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还有许多的点,期待进行更深入地思考后形成论文,例如,如何制定符合学校培养特色的学生阅读书单,如何提升初中阶段后进学生的阅读兴趣,等等。
4.一堂阅读活动课的视频文件
主题是《读,讲故事》,主持人苏淇。每个孩子都有戏份,是一堂精彩的很有创造力的课。
三、一年海量阅读实验的成效
(一)符合学情的正确的实验路线,引导孩子读了大量的课外书,做了不少读书笔记。孩子们的语言积累明显增加。
对于精读书目而言,每天三百字的读书笔记,加上一万字《威尼斯商人》和《水浒传》的读书笔记(暑假作业),长时间的累加,将近六万字的读书笔记,给孩子们的精神打了底。印象最深刻的书是《格列佛游记》,出自精读书目。
从阅读数量上看,据调查报告,学生印象最深刻的课外书当中,11班有140本,不计重复的有216本;12班有78本,不计重复的有191本。其中不乏老师推荐书目当中的书,如《平凡的世界》《悲惨世界》《时间简史》《元素的故事》《乔布斯传记》等。也有他们都喜欢的玄幻小说如《盗墓笔记》《斗罗大陆》(这本书的人气很高,占到12人次)《斗破苍穹》(8人次)。
初三的作文和各种各样的语文考试,很多孩子都能轻松应对。语文学科,成为绝大部分孩子的优势科目。初三11、12两个班的语文成绩,也比较稳定地位列平行班第一、第二。11、12班的语文成绩在两个班的各科成绩当中,也总是排第一。
事实证明,笔者根据学情制定的海量阅读课思路是正确的:精读指定名著、泛读指定书目和按兴趣自由选读相结合。自由选读的书没有限制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们的共同的兴趣爱好,推荐书目扩大了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知道,还有这些书也适合他们读,精读书目一举两得,既读熟了名著,又可以轻松应对初三各种各样的语文考试。这个阅读思路笔者还将在以后的语文教学当中贯彻下去。
还有另外一份调查报告从调查问卷以及成绩变化角度展示海量阅读带给学生的收获。见成果文件集。
(二)阅读分享课起到了有效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作用。课外阅读带来孩子们生活的充实,精神的富足,激励孩子们积极进取。
每周周一固定的阅读分享课,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他们自编自演,充分展示他们的创造力。他们变得更真诚、自信,表达能力上都有明显的进步。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因为阅读,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丰富了、充实了。沉迷电脑游戏和网上聊天的情形得到了改变。因为阅读,孩子们建立了纯真的友谊,讨论哪部小说、哪篇文章成了孩子们经常谈论的话题。
更主要的是,11、12两个班的孩子表现出来的文明礼貌、表现出来的对知识的渴求精神,得到所有任课老师的赞扬。12班在八年级下半学期(阅读课题启动的前半年)的考试当中各科成绩出现跨跃式前进:中段考总成绩获年级成绩进步奖一等奖,期末考继续大跨步地前进,获总成绩进步奖一等奖。11班在九年级上半学期(阅读课题启动的后半年)的考试当中各科成绩突飞猛进:获擂主争霸赛第一名,成绩进步奖年级一等奖。语文是百科之母,这显然只有经历书香浸润的班级、有深厚文化打底的班级、吸收了人类文明成果的班级才会如此!
(三)老师从繁琐低效的字词句的讲解和训练当中解放出来,从狭隘的语文教材当中解放出来,正式确立了重篇章重系统的大语文阅读的教学观。
海量阅读实验的结束,带给学生巨大的收获;但是给老师的影响也很深远。教学理念的变革,使教师从繁琐低效的字词句的讲解和训练当中解放出来,从狭隘的语文教材当中解放出来,确立以海量阅读为内容的大语文教学观,将影响到笔者以后任教的每一届学生。
给学生一瓢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投身海量阅读,也要求老师有更丰富的阅读经验。对于语文老师而言,学习更是永无止境的。这次课题的结束,是笔者人生的另一个开始。
一年的教学实验,从海量阅读路线的制定,到阅读活动的展开,调查问卷的完成;从争取家长的配合,到学生观念的转变,以及学生积极性的调动,都需要不断努力的思考和辛勤的付出。这些劳动成果,将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成为笔者持续进行海量阅读课题研究的基础。
为期一年的微课题,在具体的班级进行海量阅读实验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要划上句号了。实验带给我的思考远远没有结束,而且,在行动方面,此次课题的结束,也将是我下一个海量阅读实验的开始。正所谓语文教育史就是学生的阅读史。基于此,对本次阅读实验进行反思,就很有必要了。在反思的基础上找准方向,争取这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继续进行下去的时候能惠及更多的孩子。
1.就书目的制定而言,怎么样找准有价值、孩子们又喜爱的作品,怎样让这些作品能靠近学生,变成学生的精神食粮,从而藉此打造九中的特色。这是一根本性的问题。
珠海九中的孩子,年纪一般都在11-15岁,大多数都是工厂做工或者做小生意人家的孩子,少数是开工厂的老板的子弟、教师子弟或公务员子弟,也有部分是村里的孩子。三分之一的孩子学习是刻苦努力的,课外也喜欢阅读,一般情况下阅读的书籍喜好不一,读漫画、读通俗小说、武打小说、玄幻小说等等的大有人在,整体的阅读审美水平不高。三分之二的孩子,学习时间基本上就是在学校的时间,学习的内容大多数就是教科书的内容。因此,制定符合九中孩子特点的书目,在课堂上的阅读引导非常重要。从古至今,书籍文献浩如烟海,怎么样制定孩子们喜爱又有价值的书目呢?笔者采用学校语文组确定的书单。这份书单涵盖的书目比较全面,小说、散文、诗歌、历史、数学等都有所涉及。但孩子们喜欢阅读的书很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书单所确定的书目难度过大,两个班孩子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没有跟上。另一方面,老师也缺少有效的推荐和介绍。如果能有一部分孩子咬紧牙关,攻克了书单上一部分或者全部的书,孩子们的影响作用也会非常大。
鉴于本人经验有限,没有事先预见这一点,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孩子的阅读,导致开列的书单和领买的书没有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因此,接下来要做的是,进行大规模的阅读调查,从老师的建议和孩子们的阅读行动当中去挑选真正适合沿海孩子适合九中孩子阅读的课外书。经济发展条件不同,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会有变化,时代不同,孩子们的喜好也会有变化。因此,这个阅读调查,要做长远规划,并且,这个阅读书目,要由时间来沉淀。关键就是,老师要能持之以恒地去了解孩子们的阅读喜好。我们最终要达成的结果就是:所定书目,既要体现九中精神,又要构筑九色;最后还要跟英语联合,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同步!
2.就孩子的不同思维长处而言,怎么样引导明显偏向理科思维的孩子爱上文学,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均衡发展,这又是一个面临的问题。
在《庄子故事两则》当中,惠子的思维更重逻辑性,庄子更有诗意。在现实生活当中,孩子具有不同的思维品质,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现在的问题是,倾向理科思维的孩子对语言的美不敏感,不喜欢苦读,如写读书笔记,他们认为不仅辛苦而且毫无益处,虽认同语言的积累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但下不了功夫。因此,他们也读了不少课外书,但语言的积累仍然很少。例如12班的周轩禹、张家明、廖天镪和谢华煌等,11班的杨滨羽、夏一杰、殷建东等。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强,接受能力也不错,上课能积极配合老师的讲课,老师讲授的内容接受也很快,思维相当灵活。甚至,也非常喜欢看课外书,但看课外书的时候只注重情节。怎样能让这样的孩子不断增加语言积累,在语文的学习上来一个质的飞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孩子进行个别指导,肯定是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接下来,我会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也规划着当再接手新一届学生的时候,要尽早地摸清学生的思维品质,以最快的速度寻找发展孩子思维短板的方法,为孩子进行长期的语言积累争得时间。
3.如何在课外阅读和语文考试之间取得平衡。如何让不爱学习的孩子爱上课外阅读。这是笔者时刻都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课外阅读,无疑对语文考试有帮助。阅读量丰厚的孩子,语言积累多,在语文考试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是,语文考试也会检测最近学过的字词,最近学过的文言文,古诗词的默写,等等,这些只有课内才涉及到的考试内容,如果孩子掌握不到位,极大地影响班级考试成绩的平均分。在督促孩子掌握必考内容的时候,因为班级孩子的自觉性和学习能力的程度不一,导致花费的时间过多。尤其是班情不同,花费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怎么样有效地督促学习能力低下的孩子尽快掌握课内的必考内容,而又不占用学习能力强的孩子的课内时间,这也是本人要思考的问题。
不爱学习的孩子,有一些也喜欢阅读课外书,喜欢读漫画书,读杂志,读玄幻小说等通俗读物,如11班的杨继维,12班的黄健平等,他们明显避重就轻,选择轻松读物;也有极少数的,对任何书都不感兴趣,根本就不上读书这条道,如11班的吴雄,从来都不愿意拿起书读,上任何课,都是晕晕欲睡,几乎是书本的绝缘体。还有的孩子,上课貌似坐得很端正,但眼神很空洞,明显没有跟上老师的思维节奏。甚至还有像12班的余家鸿,语文的感悟能力其实是不错的,但从来不愿意听老师讲课,终究忍受不了学校生活而选择了辍学。接手教他们语文的工作已经快三年了,也没有找到很多有效的方法进行改变。笔者相信,只要是智商正常的孩子,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欲望。但到初中,几年的时间都不愿意理会老师、不习惯认真听讲,晕晕欲睡地度过每一天,一定有极其深刻的家庭原因、学校原因。五个手指都有长短,更何况来自不同家庭、教养不同的113位孩子。但是,F实问题是不容回避的。让每位孩子都能快乐健康的成长,找到提升他们学习兴趣,锤炼他们思维品质的方法,就是我们老师殚精竭虑所要做的。
注:本课题为2014年立项的广东省珠海市微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编号为:2014zhktw40。
参考文献:
[1]韩兴娥.“两周学完一本教材”的奇迹是这样创造的[J].小学教学(语文版),2007,(12).
[2]马波.初中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探究[D].银川:宁夏大学,2008.
[3]周剑浓.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化探究[J].课外阅读,2013,(6).
[4](美)沃恩,汤普森.教会学生阅读[M].顿祖纯,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篇11
二、 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如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等于给其“鱼”而不授其“渔”,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大致可分为精读、泛读、默读、速读、跳读等。精读是一种反复钻研、反复揣摩的阅读方法,唐诗宋词、短篇小说适宜此法;泛读则是要求快速浏览,不必字斟句酌、咬文嚼字,通晓大意即可,长篇小说适宜此法;跳读则是抓住主要内容、主要环节阅读,长篇小说亦适用此法……当然,具体运用时要不拘一格,灵活运用,方法视所读文章特点而定。教师可准备若干不同类型的文章,指导各种阅读方法的运用。
三、 课内延伸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育者首先要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激发学生对名著名篇的兴趣,由课内知识引申到课外读物不失为一个自然而有效的方法。如讲到《孔乙己》,不妨介绍一下鲁迅的为人为文,并自然地介绍鲁迅另外的白话名篇《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鼓励学生阅读鲁迅的《呐喊》;如学习《背影》,可介绍朱自清先生的生平以及他在散文领域的杰出贡献。这样,由课内阅读延伸至课外阅读,引起学生兴趣,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四、 专题讨论
教师可事先作一个调查,请学生列出关注的作家作品或事物,定出讨论的专题,如“我看绿色食品”“第三只眼看韩寒”“武侠小说之我见”“一口气阅读一星期都不厌倦的作家”“回眸百年”“奥运史话”“我言我心”“遭遇李白”“港台大陆歌手大比拼”等专题,然后让学生自己结伴组成五人左右的“专题小组”,选定一个专题,自查资料、自我阅读、自行研究,可运用如网络、电视等多种信息媒介。
五、 交流评比
经常召开“奇文共赏析”读书汇报会和读书经验交流会,让学生花十分钟时间简明扼要地介绍近期读过的作品,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并背诵或复述其中的精彩片段。这样,学生就像看了一则精彩的广告,不由自主地也想看看这部作品,无形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发展。
六、 图书管理
篇12
二、课题提出的依据。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局限于教材的繁琐分析,有些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做各种各样的试卷,不愿让他们读课外书。
2、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完成145万字的阅读任务。实验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教材建设,制定课外阅读规划,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使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进一步研究并掌握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体系,拟订各年级各年级课外阅读的培养目标。
2、探索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和基本经验。
3、探索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活动的关系,研究课外阅读的模式。
4、研究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认知的作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5、通过本课题的实验,推进我校小学语文教育素质化,促进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
2、课外阅读的基本特征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3、课内外阅读的相辅相承。
4、课外阅读的方法探索。
5、创造性课外阅读教学。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2、调查法。
3、问卷法。
4、检测法。
5、比较法。
6、综合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理论认识。
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关键靠教师,因此,加强语文教师的培训与学习是重点。从课题申报立项开始,我们就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开题报告,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课题整体情况,积极撰写学习笔记,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使实验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理论知识,逐渐丰富,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组织教师进行一些知识和科研阅读知识竞赛。以便让教师的课外阅读储量不断注入活水源头。
2、重视课题管理,规范课题行为。
根据扬州市课题组管理的规定,我们非常重视课题的管理工作。在流程上按照“开提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来实施。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做了如下要求:您正浏览的文章由(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1)课题组例会制度
我们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会议,进行有关课题实验的学习,交流工作中的做法以及自己的收获。
(2)坚持课题月报制度
在每个月底,课题主持人将对本月所所做的额工作以及收获体会,填写月报表。
(3)填写《课题实验手册》
根据学校教科研管理的额规定,课题组要求每一位实验教师认真填写《课题实验手册》,一般在学期初填好计划(本学期个人研究打算),中途填好专题研讨课例或活动方案,学期末做好小结,撰写实验论文。
七、课题研究的大体框架。
1、制定课外阅读规划。
根据本校的具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规划,从课外阅读的目标、阅读内容、阅读总量、阅读活动、阅读文体等几方面拿出明确而具体的计划和措施。
2、创造条件促进“读”。
(1)课内阅读延伸。
(2)允许在“早读”或“自习”时翻课外书报,每周抽出一小时,集中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
(3)布置作业以启发学生理解书报中的有关内容情节,学习其中的方法为主,从而增加课外阅读的兴趣。
(4)推荐读物与传观读书笔记并重。教师一定要做好书刊导读工作,利用图书资源,广泛开展阅读。
3、介绍方法,引导“读”。
结合阅读教学,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
4、开展活动强化“读”。
(1)谈天说地三分钟,每节语文课开始,以名人名言,新人新事物等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
(2)开展课外阅读竞赛。展评优秀读书笔记,读书与征文有机结合。
(3)举办各种语文活动,如“成语擂台赛”,“古诗文朗诵会”等。
八、课题研究的实验步骤及日程安排。
(一)实验步骤
1、成立课题研究组,议定课题,制订方案,明确分工。
2、完成课题前期的调查、论证工作,向市教委立项申报。
3、课题组成员集中讨论教学方案,开展一人一课活动,落实方案。
4、开展阶段性的测试工作,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
5、汇总材料,完成实验总结,迎接结题验收。
(二)日程安排
1、20xx.8——20xx.10 成立课题组。
2、20xx.11——20xx.1 开题、评审、修改。
3、20xx.2——20xx.2 实验、明确要求。
4、20xx.2——20xx.4 初步总结。
5、20xx.5——20xx.12 归纳模式。
6、20xx.1——20xx.6 汇编成册,成果展示。
九、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效
(一)成果归类:
课题研究三年来,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归类如下:
1、超额完成了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任务。
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阶段应该完成课外阅读145万字,实施这一课题以来,我校学生超额完成了课外阅读量。
2、基本确定了各年级的课外阅读内容。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反复研究和从实践中的反馈调整,我们按年级规定了课外阅读的内容,有步骤,有计划,有系列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积累。
3、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通过课题实验,我们教会学生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并教会学生摘录、剪贴、查找等许多种积累的方法。
4、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我们在实验中,开展了许多阅读活动,如“谈天说地5分钟”,“征文竞赛”,“成语擂台赛”等,寓教学于活动之中。
5、形成了一套课外阅读教学模式。
对于课外阅读,我们保证课时,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并研究教学模式。很多教师不断探索,从而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外阅读实效。
6、提升了语文教师的理论素养。
课题研究主在研,重在思。许多教师勤于总结,勤于反思,勤于探索,提高了自身素养,撰写了许多优秀论文。
7、注重学生的心理意志品质的熏陶。
我们通过多种活动,主要是演讲比赛等形式,加强学生对所读文章中重点人物的印象,从而以之精神导行,通过阅读提高学生自身修养。
(二)学生阅读量分析:
年级
阅读量
一
古诗20首,文章10篇,成语40个
二
古诗15首,成语4类,50个左右,文章20篇
三
古诗34首,文章35篇,成语9类,名言警句30句
四
古诗10首,文章10篇,成语3类,歇后语10个
五
古诗20首,文章20篇,成语6类,名言30句,歇后语20句
六
古文30篇,古诗33首,文章30篇,对联(学习类)16副,歇后语成语如干
(三)阅读面分析
通过查阅“读书摘录卡”,“教师备课笔记”等,目前我校学生参与课外阅读面达1000%,各年级既定的课外阅读内容的额阅读面达100%。
十、课题研究的反思建议
篇13
通过学习,学生掌握阅读抒情散文作品的基本能力与技巧:一、掌握散文构思特点,理解作品主旨。抒情散文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抒情散文,有的是借景抒情,有的托物言志。而象征手法是抒情散文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要充分理解抒情散文中的形象和事物、景物的象征意义。二、帮助学生理清抒情散文的一般思路。借物抒情散文的一般思路是:点出事物――描写事物――抒发感情。根据散文的这种结构特点,概括提炼时,可先在这些关键地方寻找信息,然后合并提炼,领会作者在寻常事物中寄寓的深厚情感。有了“教什么”这一明确的目的,方法则自然寓于其中,不一而论。
课内的方法虽然夯实了,但不能让技巧方法成为阅读的终点,这样未免太功利了,因为阅读的最终是人的精神需求,而不仅仅是试卷上的阅读考题。所以,走向课外,就成了必然。
二、 得课外之益――注重专题文章的选择与整合
有了“匠意”的课内之法,课外的阅读专题整合过程中就必须多些“师心”。注意放出眼光来选择和拿来,这是选文有质量地整合的前提。这“师心”也是对语文教师的一种要求与鞭策。在这里教师自己的阅读和师生共读将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因为更多的时候,考虑到学生的时间成本,专题的整合多半是我们帮助学生去做。
至于整合的思路,新课改后,大多数教材都是以人文主题来组编单元,这本身就是我们寻找相关课外阅读材料的一个思路,最直接的还可以直接用教材配套的课外读本。
但最好不要仅囿于读本的阅读,因为,这多少显示的是教师的惰性而非“师心”。做一个有“师心”的教师应是语文教师的一种追求。在课外阅读中对教师的这种“师心”追求最直接的体现是教师自己首先要有阅读的积累,方能真正地具有从“师心”出发的慧眼。这样的慧眼或许无方法可“依”,只有态度可“靠”。上面曹刚老师在这方面的心得或许已与我们心有戚戚。所以,也就不在这儿赘述。当然,课外阅读只要在某一点上做得很实,那么坚持数年也必将有所收获。关于读本如何作为一个课外阅读的“点”来管理,下文李翠明老师有更具体的做法介绍。
三、 合内外之力――注重阅读之后的反思与提升
在这一步,有了课内的方法铺垫,教师须再做些阅读过程的具体管理,如摘抄好句、涵泳讽诵,评点批注、细读文章,改写续写、创新解读,讨论探究、展示交流,等等。同时注意在每一个点上反馈课内之法,与课内文章或形成横向比较,或形成纵向探究。如八年级下的民俗文化单元,总是觉得课内教不透。推究其关键的原因,无非是八年级学生的阅读积累和文化视野相对还比较狭窄。课外的专题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补充,在课外补充的基础上再来理解课文所承载的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可能就容易得多。
其次是搭建相应的平台,给学生交流阅读感悟的机会。这样交流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也是大同小异的,关键是教师要舍得一定的课时或作业时间。如:小组圆桌会议、主题阅读汇报、专题论文写作、走廊读写专栏、网络阅读专版,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有时,教师也可就阅读的专题自己给学生开个讲座,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