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心理健康培训心得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__老师的减压课中,我感受了她的自信和风采。原来一堂心理课,可以那么的充实而有趣。暖身游戏:抓和逃,不仅让学生很快的进入了状态,而且也巧妙地引入了本课的主题。在抛出了主题之后,她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来感受压力,橡皮筋提压力瓶的方式,让压力这么抽象的词变得形象生动,并且清晰的展示了压力的产生和发展,并且引导学生来解决。在整个过程当中,她都很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并且引导学生把情绪说出来。后面提出解决压力的绘画法,呼吸法,想象法,充分利用了孩子的特点,简单却有效。
__的课让我更深入地认识了多元智能,原来每个人同时都拥有八种能力。她的热身活动,多彩魔法盒,很好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再结合__的人生经历,引出了天赋和能力的重要性,再带领着孩子们去寻找天赋能力。当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处于兴奋,投入,享受的状态的时候,她一定做着自己擅长的事。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学生之所以不能主动学习,其中有一点就是因为很多学生是被动学习,他们自身却很迷茫。能够在学习上找到这种兴奋状态的同学,他们本来就具有学习的天赋,都能够在学习当中变得优秀。
心理健康课培训心得2上周,我们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教育培训课。这堂课由我们的__副校长亲自授课,让我们获益匪浅。
生命之泉,涓涌不息,青春常绿。在这堂特殊的心理教育课上,亲爱的校长让我们明白了:在这般美丽的年华中,我们也要提防跌入青春误区编织的美丽的网。
老师发给我们每个组一张纸,上面赫然印着一串葡萄的简笔画,让我们小组讨论将能想到的青春期变化一一对应给葡萄涂上颜色。大家唧唧喳喳的忙开了。不一会儿,大家纷纷亮出讨论成果,几名同学被邀请上讲台和我们一起分享:我们长高了,成熟了,关注异性了,有自己的思想了。接下来,我们进入到了男女生交往的问题上,我们如何正确对待男女生交往呢?首先我认为,男女生交往应该是积极正面的。无论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也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谊。正确的男女生交往给我们带来的是积极的情感,让我们以积极向上的心态,相互激励着成为一个优秀乐观的人。
近年来青少年安全问题引发了社会普遍关注。在美丽的青春年华,我们理应懂得学会保护自己。我们热烈的讨论,积极分享,有的说结伴而行,有的说学防身术,有的说学机灵点及时求救……这些都是自我保护的好方法。这堂课,让我们提高了自我保护的意识,对于自身安全我们要防患于未然。
心理健康课培训心得3通过这次的学习培训,使我重新认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问题已成为现在学校教育最棘手的问题,不良心理会对现代教学带来极大的危害。通过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来解决或消除一些学生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促进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让教学始终运行在良性轨道上。
通过这次培训了解到当前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是从事研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前提。本人通过自身多年的从教发现不少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加以分析和整理,主要有厌学、执拗、自我为中心、孤寂等几种。
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必须首先剖析的。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主要有内部自身的因素和外部客观世界的影响两个方面。内部主要是由学生年龄的增长而随之出现的心理和生理的成熟造成的。外部主要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其中家庭是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温床,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都来自家庭,家庭的氛围和家庭经济以及家庭成员的素质、态度是其产生的直接原因,学校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主要来自于学习的压力。此外社会的冷漠和残酷促成了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是我们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所在。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要根据实际,采取相应的措施。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学校教学,这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主渠道。以班主任为核心,多角度进行辅助教育和熏陶;另一方面,利用其他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教学。
通过这次的培训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并接触了最新的心理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能够置身于一种新的高度,得益匪浅。无论怎样,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管理和教育好学生的基础,是需要不断的去努力学习和寻找方法来针对问题进行教育。
心理健康课培训心得4我认为作为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群众;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员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透过询问等方法解决其心理困惑。心理咨询事实上是帮忙来访者实现心灵再度成长的过程。那些认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的观念是不对的.总之,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来访者带给心理援助的过程。
透过这学期对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我对心理知识有了必须的了解,首先是对心理学的发展史有了必须了解,然后是学习了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并且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识,在团体活动中大家彼此敞开了自己的心扉,用心的参与到了群众的活动中,在此中再一次体现了群众的力量……
在心理咨询的活动课中,我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时心灵事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得喜悦,我们的心理咨询的模仿有时会让人感觉像节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诚的心却又不能不让感动,初次它让我体会到了那种帮忙别人的喜悦。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到达育人效果。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必须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
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结,构成了信念之后,进而需要在行动中表现自己。此时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为他们带给展现自己行为的机会和场所。这学期我还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心理协会---沁心港湾,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齐共同努力,不仅仅学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还为其他同学带给心理方面的服务。
心理健康课培训心得5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现今社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经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不仅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知识,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学习后的一些心得: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二、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在考虑学生一般心理规律的同时,也要对暴露出来的个别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中,我一方面通过心理辅导室兼职心理教师的个别咨询辅导,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个别谈心与辅导。通过学校开通的心理咨询箱,打通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通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获是巨大的,体会可能肤浅,切记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体健康!重视我们自己的心理,正视我们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帮助我们身边的人,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开阔的心境,良好的心态!
心理健康课培训心得6通过学习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感触颇深。拥有健康的身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身心健康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往往重视教师教育质量高低,而很少关注教师的生活质量;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责任,而忽视教师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强调教师的“牺牲”“奉献”精神,而忽视维护教师的自身利益及身心健康的愿望。社会对教师的评价往往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迫使教师不断地自我加压,不断地延长劳动时间去参与生存竞争,最终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一个教师要对几十个学生负责,家长又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美好愿望转变为对教师的高期望和高要求,无形中使教师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
若有健全的教师人格,就会修复心理的不适和缺陷旧能做一个受欢迎的老师。当然,不仅如此,要塑造健全的教师人格,必须有高尚的坚强的人格素质,渊博的知识,出色的才能、精湛的技邑、良好的人格和完美的心理,不断调适自己。教师的高尚人格素质依赖于丰厚的文化知识底蕴,没有广博的学识水平,没有不断更新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就会影响良好的人格素质的形成。扬长避短,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培养多种兴趣和爱好,陶冶情操。努力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使之信其师,亲其道,用良好的师德,阳光的心态影响教育每个学生,是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为讲台上常青树的不竭资源。
一个优秀教师的魅力不仅是具有渊博的知识、出色的才能、精湛的技艺,也必须拥有良好的人格、完美的心理;不仅能成为学生心理的调节者,也能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只有学习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掌握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加强心理健康的综合训练,才会促进学生全面的健康成长,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也更利于教师自身健康心理的维护和发展。
心理健康课培训心得7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让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它的重要性,现谈谈自己本次学习的心得体会: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尊重学生。不可有私心讲究诚信,要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平等相待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 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总之,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它注重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虽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但我个人认为,事实也证明了,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与手段。
心理健康课培训心得8我有幸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次培训我很认真的听了多位专家的理论课,还有课上与课下的交流,让我受益匪浅,以下就是我在这次培训活动后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所想。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学习,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调查表明,学生中存在心理异常的约占30%,患有心理疾病的约占15%。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与考试焦虑、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际交往障碍、性格孤僻抑郁、自卑心理严重、对新环境不适应等等,并且在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可是,不正确的关注,反而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预防为主的,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不应该只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应该是有他们的各自作用的;不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理解为一门增加学生负担的学科,而应该具有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成长的独特功能;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你生搬硬套理论,不要我们教师诚惶诚恐,而应该是讲究艺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式应该是形式多样,时时处处注意的问题。
二、心理教育培训对于教师自身的重要性
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老师也有烦心的事,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苦恼。但如果要做一名受欢迎的老师,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更不能因此而在课堂上随意发怒,挖苦打击学生。而是要学会良好的情绪控制,在走进教室的前一刻,告诉自己,“一定要微笑”,要把自己最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展现给学生,并以此来感染学生的学习情绪。没有一个学生愿意看到一个怒气冲天,动不动就发火的老师的。教师乐观积极地稳定地情绪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三、提高心理健康的时效性。
在新形势下,小学生不同阶段表现出各自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一是新生入学的适应期。这一阶段应用心理评价系统建立小学生的心理档案,目的是通过分析评价,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气质、性格类型、兴趣爱好、情绪意向等基本心理素质和个体心理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树立健康的新形象。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的角色转换,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学习生活的困惑期。这一阶段小学生正处于儿童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一阶段,第二信号系统活动日益发展并初步占主导地位,口头言语,内部言语能力不断完善,但学习生活中往往表现出自制力差,社会道德是非判断力以近期、自我为主的特点。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训练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焦虑、人际关系不良、多动症和学的心理问题。同时通过心理健康指导,开发小学生潜能,建立心理健康新观念,塑造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推进整体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
心理健康课培训心得9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柳斌同志在《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一文谈到素质教育的三要义中,他指出:"素质教育的第二要义,就是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再一个是心理素质,承受挫折的能力。带着什么样的心态来看社会的问题非常重要。"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健康,在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学习问题等方面的认识和处理方式的正确与否往往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才的重要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是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反之,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提高。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核心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知识协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适应社会、发挥潜能。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培养学生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二者都是育人,在统一育人活动中各自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心育对德育有一定影响。心育适当扩充和完善了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心育为提高德的有效性提供了新方法、新技术;最重要的还是,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对整个教育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二、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
在一项对475名高中毕业班学生的研究表明:学习成绩并不完全取决于智力因素,高成就者(成就较智商预期为高)、普通成就者(成绩与智商预期相当)、低成就者(成就低于智商预期)差别的产生,与性格特征有关。高成就者工作习惯较佳,对学业兴趣较浓,按时完成作业,关心学习成绩,做事认真负责且有计划。低成就者难自律,难自我规范,较冲动放肆,喜好玩乐,贪图近利,与同伴关系欠佳,较不合作,较自私,较不尊重权威与传统,较不合群,在校在家较不快乐,常为己辩护,愤恨他人,对挫折和压力不知所措,较悲观。普通组介上下之间,尚属正常。由此可见,培养积极的情感品质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能促进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三、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寓于健康的身体;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也依赖于良好的心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尤其重视自我观念或自我意识,包括对自身形象方面的观察、概念、看法,关注自己外貌美丑、体能强弱、运动机能优劣等,常将自己的形象与理想中的标准进行比较,或与同辈人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或满意或自卑,倘不能正确对待,也对身体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以上所述表明,健康的心理是身体健康的心理条件。通过心理教育,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是提供这种心理条件的重要措施。
不仅如此,良好心理素质对身体素质的发展、体能的充分发挥也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造型美、生气美等身体美的各要素还是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这些素质的发展无不需要相应的心理条件,如性格外向的人适于力量大、速度快的活动,内向性的人完成目标的动机强,适宜进行精细、准确的任务。同时,身体潜能能通过运动技能的提高得到发挥。运动技能是习得的能力,表现于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之中。运动技能中包含任知成分,与智慧技能有联系。运动技能是心因性技能。它既不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动作,也不是如同摇头那样简单的肌肉反应,他受到内部心理过程的控制。因此,提高动作技能,发挥人的的身体潜能,必须依赖于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发展。
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是形成审美素质的基础和条件。
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没有心理上的修养,审美的修养不可想象。此外,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既是内在美的表现,也是美感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例如一个人能正确地认识现实,客观、全面、公允地看待问题,能正确地正视现实,热爱学习和工作,聪明才智得到正常发挥,有自知之明,对自己能正确评价,行为举止得体等,都是理智美的表现。又如对人富有同情心,诚恳,正直,正义,乐群,对学习与工作勤奋、细心认真、有首创性,不卑不亢,严于律己,自信、谦虚,自尊等,都是性格美的表现。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的这些优良的心理素质,既是精神美的成分,又是审美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艰巨而伟
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10通过本次心理健康培训的学习,让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它的重要性,现谈谈自己本次学习的心得体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尊重学生。
不可有私心,要讲究诚信,要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物质环境,给孩子一片天空,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哪怕是涂鸦;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中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中学生情操,充实了中学生生活,激发了中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中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中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中学生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中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要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要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使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四、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中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中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班会及团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五、抓学校教育,引导教师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
篇2
二、团辅练习中增技,倾听叙述中赋能
上午,郝雁丽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次实用性超强的团体心理辅导培训,从理论到应用技术再到实操练习,理论知识科学严密,团辅活动目标明确、效果显著,是一场干货满满的培训!同时,休息时,郝老师耐心地为同行的老师们解决教学疑惑的态度让我感动。如何有效地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挥作用?通过本次团辅培训,我有以下几点思考:首先,我们应当树立一个正确的理念: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分享是随意的自愿的,沟通中没有批判、没有对错,有得只是情绪情感的宣泄和能量的流动。其次,在在团体辅导中,难免会有预期之外的事情产生,有时会让我们尴尬不知所措,我们应该保持一种“无为而治”的态度,不埋怨不评价。作为心理老师,学科赋予我们宽厚温和的性格,我们应该让这份“难能可贵”时刻保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要让团辅流于形式,要发挥实质性作用,这要求我们在设计、组织、总结团辅时,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始终记得活动只是一种载体,分享与疗愈才是目的。
下午,杨泳老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穿插讲解,他的语言“诙谐幽默”课程在一种轻松聊天式的氛围中展开,是一堂非常“接地气”的好课。其中,杨老师对于青春期人际交往的案例分析与辅导,赢得了现场学员的热烈掌声。对于“类似”问题,他另辟奇径,摈弃了传统的“问题主体”咨询和理论咨询,从被影响主体方着手,通过对主体的引导和干预来解决问题。除此之外,杨老师的建议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作为专职心理老师,我应该向校领导主动争取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而不是等待或者被动地接受现实。还应该,准确解读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制定出适合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大纲。最后,把握预防为主,干预为辅的原则,把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到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上,双管齐下,实现心育一致性。
三、体验学习中巩固,案例督导中提升
篇3
一、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师这一职业是如今最“开放”的职业。他的工作得接受许多人直接或间接的检查和监督——学生、校长、教研员、学生家长、教育局等等,以至整个社会。所有的这些人和社会团体都认为自己对教师的工作有评价的权利。对于教师应该怎么做,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观念和想法。
仅仅是与以上提到的这些人相处就可能让教师产生焦虑,不管是正常的焦虑还是神经过敏性焦虑。并且,教师自己心里也有“一杆秤”,随时随地都在监督着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别人更严格、更苛刻。
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把一个人的各种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联结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
个体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个体因为对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要淡薄名利,随遇而安,不要斤斤计较,愤愤不平。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二、关注心理健康,创设良好环境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进领导方式,推进人性化管理等,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总之,做任何事情,都要从教师心理这一层面加以考虑。
如学校领导要转变管理观念,发扬民主,关心教师,为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要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体验工作的成就感;千方百计为教师解决生活困难,解除教师后顾之忧;配备心理保健工作者,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指导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领导要善于鼓励教师。林肯说,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教师也一样,一切的辛勤工作同样希望得到校领导的肯定、鼓励。
三、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教师应善待自己,帮助自己,要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来维护心理健康。
第一,要正确地了解自己,确认自我价值,并接受自己。古人早有明训:“人贵有自知之明”,“天生我才必有用”等等。很多教师由于自我认知偏差,不能正确把握自己,带来诸多心理问题,甚至形成心理疾病。因此,如果一个教师能正确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扬长避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就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成熟度,并体现自身的价值。
第二,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现代心理学心身研究认为,情绪在心理疾病中具有核心作用。积极的情绪对健康有增力作用,而消极的情绪不仅对健康有减力作用,而且导致人的心理障碍。而教师面对繁重的工作,复杂多变的教育对象,迅速变化的世界,难免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反应,如不及时疏导。不仅影响自身,更会投射到学生身上。当教师心怀不良情绪时,可试一试情绪调节法,以保持心理平衡。
第三,建立良好人际交往圈。心理学家早就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个人心理健康水平愈高,对挫折的承受和社会适应能力就愈强,在社会生活中也就愈成功。因此教师要学会与人交际,善于与人交际,将自己和谐地融入社会之中,保证健康的心理。成功的教师往往是乐于和学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四,积极进取,努力工作。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个体,其重要特点是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他们在工作中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也只有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把工作当作乐事而不是负担的教师,才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
第五,换位思考,调整看问题的角度。换位思考问题,从积极的角度出发,多看主流的和正面的事物,避免以偏概全。
第六,低调处理问题,知足常乐。人生中的自我由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构成;面对完美的渴求在,我们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以平常人的心态,告别心理困境。
四、积极参与继续教育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的知识层出不穷,要想靠在学校学习的十几年就学会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知识技能尚不可能,更不用说今天呈几何级增长的新知识。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知识的代言人,因此,教师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新的知识,就成为必然之举。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如果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而青少年的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特别喜爱并能接受新事物,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代沟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学生还有可能会因此而不尊重教师。所以,积极的参加继续教育也是教师自身心理按摩的一项重要措施。
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教师是树,心理健康是阳光。愿每位教师都有阳光灿烂的心态,让教育之花更鲜艳!让教育之果更丰硕!让自己的工作更顺利,让学生的学习更优秀,让家长更满意,让校园更和谐。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精选范文
今年三月我参加了宜昌市秭归县心理健康网络培训,经过学习,使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这段时间来,我克服种种困难,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集中精力参加培训的各项活动,顺利完成了培训预定的各项任务。
在此期间,我自学了网络课程,聆听了专家的视频专题讲座,即和,对心理健康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这次培训活动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任务明确,安排得当,使我在思想认识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在这次培训中,本人受益匪浅,感想颇多,现将学习情况及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通过培训,提升了我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心理健康培训总结。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从少到多,由浅入深。使我认识到: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也包括心理方面没有任何问题,如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能正确地感知现实并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平衡过去。在专家们的讲课中,有很多都是具有实际操作方面的知识,更多的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在这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活动中,我们不仅了解到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还学习到了怎样进行职业倦怠的自我调适的方法,同时还掌握了教师怎样进行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二、通过培训,懂得了教师应具备健康的心理。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心理健康培训总结。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他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篇4
在这次培训中,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感受颇多。
一、通过本次培训,我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从无到有,从浅到深。使我认识到: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能正确地感知现实并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平衡过去。在专家们的讲课中,很多都是具有实际操作方法的,更多的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在这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而且还学习到了老师的人格的力量。
二、通过培训,自身有了提高。我对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个别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学习,对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有了认识,而且有了一定的辅导思路。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三、教师自己保持乐观的心态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反之则使学生惶惑不安。所以,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一)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
(三)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
(五)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
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我觉得本次培训的亮点就是突出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现,在活动中成长。
篇5
是的,教育就是这么一回事,尤其是对于我们年幼的孩子,他们的心灵更需要我们的呵护和理解。培训后的今天,回想起当初那件事,我真的倍感欣慰,因为我把孩子当人看,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人。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大力普及的今天,请每一位在幼教一线的教师,真正用心关注我们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做一位合格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让我们未来的主人翁都能拥有健全的人格、爱的能力、创造的勇气、积极的同伴关系、智慧和灵性以及审美体验。
关于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 留守儿童似乎成了我们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整体表现内向,易怒,不愿意和人交流成为所有老师对这些孩子的评价,在问题不断的凸显出来时,我一个年轻的老师也感到力不从心,暑期我参加了xx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疏导的培训。
这次培训组织方做了精心的安排,首先是数位专家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授课方法让我们充分了解目前留守儿童的现状。生动鲜活的典型案例分析,让我真正的了解了这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
接着通过小组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让我们切身的体验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如何组织活动让孩子们的心理得到成长。我积极结合本校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很多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见解。
在这次培训中,我有很大的收获,感受颇深。
一、留守儿童不一定都是问题孩子
这次培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专家所说的一句话:留守儿童不一定就是问题孩子,对于他们要做到关心而不是过度的关注。
以前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我是学校专门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所以平时会十分关注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平时有时间就会找这些孩子聊天,时不时会说你们留守儿童会感觉孤单,有时候会不想和人交流,这些自己认为是正确的话,其实无意间就使这些孩子心理上有了负担,他们似乎感觉到作为留守儿童他们就应该有这些问题没问题就不正常了,这次培训后我明白自己之前做的是错误的,不仅没有帮助他们反倒让很多孩子产生了心理问题。
回校后我开始转变自己的思维,多组织学生群里活动,让留守儿童不感觉到他们的特殊,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没有特殊待遇,一个月进行下来我发现这些孩子脸上多了很多笑容,让我很欣慰。
二、多与这些孩子家长沟通。
在专家们的讲授中,让我明白,孩子身上很多问题都是他们的父母、爷爷奶奶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导致的,所以回校后我认真总结关于平时教育过程中对于孩子身上存在问题应该如何调节的心得。
三、讲授人际沟通课程。
留守儿童身上存在的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人际交流困难,之所以有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和人沟通,时间长了自然就和同学之间有距离,我通过活动课的方式让学生合作讨论,让他们和学生之间建立相互合作的关系,然后教授他们一些如何和人相处的方法,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也从心里感觉开心。
四、帮助其他教师转变教育理念。
通过可贵而精彩的培训学习,已经使我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提升。明白了留守儿童的关爱不仅仅只表现在生活学习上的关爱,更重要的是走进他们的心灵,在平时和其他教师聊天沟通中,我刻意的把这些学习到的教育理念传达给他们,希望在我自己提高的同时,其他老师也可以提高,让我们学校的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提升。
关于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范文3 本学期,我校以《苏州市中小学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为指导,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了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以“专业”为核心,加强专业心理教师队伍的建设。
合格的心理教师是经过专业培训的,除了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外,更多的是实践上的操作方式与方法。我校有两名取得资格证书的心理辅导员,她们认真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并在学校中积极做好各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注重辅导的方式与方法,讲究心理辅导的实效,努力把专业做“精”。
(2)以“班级”为主阵地,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班主任是学生心理三级监护体系中的第一级。因此,我校非常重视班主任的队伍建设。首先是转变班主任的观念,在注重学生学习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认真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其次是经常鼓励班主任利用空余时间,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加强心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第三,学校开展由心理健康教师通过讲座、沙龙、论坛等形式,对全体班主任老师进行培训,以点带面,切实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本学期,我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柏晶晶执教了《放飞烦恼传递快乐》团体辅导课,让我校的班主任老师受益匪浅。
(3)以“全员育人”为导向,加强其他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专业心理教师一个人的事,也不是班主任老师一个人的事,而是全校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事。所以学校在加强专业心理教师、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同时,也要对学校其他教师进行培训。我校通过组织教师观摩学习、上网理论学习、阅览室阅览学习等方式,加强教师心理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了教师的心理辅导意识和辅导能力。
(4)以“德育导师”为契机,充分发挥德育导师效应
结合德育导师制,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的管理
1、以点带面,保障“阳光屋”的有效开放
我校的心理咨询室——“阳光屋”,已被评为苏州市的合格心理咨询室,本学期继续每天开放一小时,由心理咨询室的值班老师负责学生的咨询辅导工作,并做好相关的咨询记录。对问题较严重者,我们进行了个案跟踪辅导,认真做好个案研究记录,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具实效性、规范性、科学性。本学期“阳光屋”的辅导老师对97位个案进行了科学耐心地辅导,其中有12位学生进行了跟踪辅导,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阳光屋”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的一个“心灵驿站”。
2、以班为面,开展富有实效的班级团体辅导
本学期,我校进一步完善了学生心理档案,做好一年级新生的心理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各班班主任利用班会课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每月做一次集体辅导,对班级中出现的共性心理进行辅导,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并做好记录,使心理健康工作更具有实效性,真正地服务于学生。
柏晶晶老师执教了《放飞烦恼传递快乐》五年级团体辅导课。孩子们畅所欲言,倾诉自己生活和学习上的烦恼。通过互动交流、范例引领、小试牛刀、大显身手等环节,孩子们集思广益,依靠集体的智慧来解决烦恼。最后大家发现,生活中总有烦恼,但只要换个角度,就能坦然面对。
李晓静老师执教的《学会欣赏》一课,层次鲜明,块面清晰,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告诉学生,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周遭,生活将更美好。
3、家校合力,形成富有高效的管理体系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家庭教育。因此,教师应和家长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学校,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并利用家校路路通等方式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本学期,我校举行了“关注孩子心灵成长”四年级的家长学校活动。活动邀请了团中央《知心姐姐》杂志社心理健康教育全国巡回报告团成员李亚青老师来校讲座。李亚青老师首先分析了目前家庭教育的盲区——忽视孩子心灵成长;而后讲解了孩子心灵成长的五大营养——肯定、自由、宽容、情感、梦想,最后说明了健康美好的心灵是家长留给孩子的最大财富。讲座活动中,李亚青老师亲切的话语,鲜活的实例,科学的指导,给家长们带来了家庭教育的启示,也解开了现实教育中的一些困惑。通过活动,家长们关注到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对家庭教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宣传工作。
通过黑板报、橱窗、红领巾电视台等途径,努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本学期,红领巾电视台“成长快乐”节目开辟了《健康快车》这一版块,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身体健康、饮食健康,还有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2.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和体育活动。
我校每天坚持大课间活动(分室内和室外两套活动),学校提供充足的活动器材,并根据实际情况,让各年级四个班之间定期交换器材进行活动,这样不但丰富学生的活动内容,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放飞心情,同时也缓解了学习压力。
3.加强了良好行为规范的培养。
本学期,我校结合每月雏鹰争章活动进行 “一小之星”的评选活动,评选内容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雏鹰争章》,评选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月底进行考核,并推荐出每月的一小之星。九月是“礼仪之星”,十月是“红色之星”,十一月是“安全之星”,十二月是“友爱之星”。每月产生24位一小之星,在月底的升旗仪式上进行隆重的表彰,颁发荣誉证书。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励学生,树立榜样,也促使了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4.开展了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
本学期,我校邀请了太仓市人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郑吉主任来为全校同学作主题为“爱护小眼睛”的健康教育讲座。邀请了当地医院口腔科施医生来校作“健康牙齿,伴你一生”口腔保健常识的讲座。11月9日上午,我校组织全体师生举行了主题为“消防安全记心中”的逃生演练活动,增强了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12月6日下午,我校组织五年级全体学生参加了主题为“知我沙溪,爱我家乡”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孩子们走近家乡,了解家乡,更好地激发了他们爱家乡的情怀。12月22日,我校组织学生观看了“励志青春放飞梦想”太仓名人校园巡回展。
总之,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条路上,还需要我们地一步步摸索,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
关于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范文4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许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状。例如荷兰画家凡高生前是一个画坛无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孤独中生活,是一个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为礼物送给自己钟爱的女人,最后不能忍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开枪自杀;苏联著名诗人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变,易激动,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于他的恋人急着要去上班,没有听从他的意愿留下来陪他谈话而开枪自杀;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郁症,由于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压也是开枪自杀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充分说明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篇6
一、农村教师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农村教育教学设施简陋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经费占公共事业开支经费的比例较低,农村地区经济相对不发达,政府之外的教育投入相对较少。这不仅导致教学设施的简陋、教学材料的匮乏以及办公经费的紧张,也导致教学研讨和业务学习经费的紧张,使得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少,视野难以拓展。在简陋的条件下,农村学校的素质教育、新课程实施等要与国家的教育改革形势同步,必然是困难重重,这给农村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
(二)优秀教师和优秀生源流失严重
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也相对较差,许多农村教师羡慕城市生活而想方设法离开,暂时留下的教师也普遍存在心理不平衡的情况。同时,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频繁流动,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带孩子到城市读书。如此一来,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和优秀生源都集中到城市,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也越来越突出,这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以及农村教育环境的改变。农村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再加上留守孩子越来越多,学生越来越难以管教,在缺乏先进教学手段和理念的情形下,职业的理想与现实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使得农村教师陷入巨大的迷惘和郁闷中,从而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三)农村教师工作任务繁重
农村教师工作负担较重,平均周课时在14节左右,许多教师周课时甚至多达20节,平均每天7点半前到达学校,下午6点以后才离开学校,每天在校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工作负荷较重。回家以后还要备课、承担家务,几乎没有休息时间。由于教育经费紧张、人手不足,部分落后地区教师还兼任各种勤杂工作,诸如给学生做饭、负责保卫等。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农村教师还要不断上门家访以劝说流失学生复学。这些导致农村教师工作量繁重,脑力、体力透支严重。虽然工作任务繁重,但是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远远不如城市教师,有些地区甚至还存在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导致农村教师职业倦怠心理越发严重,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四)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环境较差
现代社会资讯发达,网络学习范围逐渐扩大,但农村学校由于条件限制,网络学习以及网络使用普及程度较低,导致农村教师资讯丰富性不足,再加上外出学习机会有限,专业成长环境不利。农村民主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漠,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方式比较落后,强调制度管理,官本位思想严重,对教师的个人成长缺乏人性化关怀,管理评价不是以人为本而是倾向于官本位,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贤,教师专业成长缺乏良好环境,从而产生不公平感、挫折感、自卑感。
(五)农村教师个人心理健康维护能力差
农村教师大多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学习能力差,一方面对新教学思想的接受和适应能力较差,教学研究意识淡薄;另一方面对心理健康常识的学习了解很少,自我调节能力差,缺乏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农村教师满足于完成教课任务,自主拓展的能力较差,不懂得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也不懂得了解自身的心理问题,遇到问题时,怪罪学生、怪罪家长、怪罪别人,自以为是,故步自封,不会换个角度看待问题;遇到挫折时,思想狭隘,性格偏执,怨天尤人,钻牛角尖,攻击性强。再加上农村教师人际关系范围狭小,猜疑、偏执、攻击心理普遍存在,导致农村教师个人心理健康维护能力差。
二、农村地区教师心理健康培训现状
(一)在继续教育课程中进行培训
我国日益重视心理健康问题,但这种重视主要针对学生,对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部分省市开始进行教师心理健康常识培训。例如,昆明市在继续教育中开设了“教师职业发展与心理调节”等课程,主要以地方选修课的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教师进行心理调节的尝试,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这些课程往往采取大规模的理论培训,以讲授为主,辅之以视频讨论、案例分析等。这种培训的需求量很大,但由于培训人数众多,大多为60人以上的大班级,教师教学只能以知识传授为主,无法开展心理辅导活动,教学成效有限。
(二)邀请心理学专家开展讲座
由于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些学校或县区进修学校开始邀请心理学专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但多是围绕学生心理健康专题进行讨论,真正围绕教师、帮助教师进行自身心理健康维护的讲座还是很少,而且邀请专家到农村学校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也是少数现象,多数学校还没有这种意识或者缺乏这种条件。
(三)教师的个人零星学习
在社会发展以及心理健康日益受到关注的情形下,部分教师也开始关注心理健康,自学心理学相关书籍,学习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内容,但大多数的农村教师仍然不懂得心理健康常识,不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更不了解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常识。
由于国家要求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出台了相关的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纲要性文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这种重视是主要以发达地区的学校为主,农村学校在这方面重视远远不够。农村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也有限,许多学校认为政治教师也可以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或者是承担课程少的教师附带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些都是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误解。对于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视更是有限,很少有学校将教师心理健康纳入校本培训内容,学校对教师的心理状态关注不够,没有致力于营造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管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导致农村教师心理问题时有发生。
三、加强农村教师心理健康培训的措施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国家培训计划
我国从2010年起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主要进行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培训相关学科知识以及教材教法,费用由国家承担,解决了农村地区培训经费不足的难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但这些培训计划的参训名额有限,基层教师还是缺乏机会参与学习。国培计划主要以学科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帮助农村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强调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关注紧缺薄弱学科,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很少。针对这种现象,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纳入国培计划,邀请心理学专业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培训,开设心理学系列讲座和心理咨询与辅导,进行教师心理调节技能的训练,帮助农村中小学教师掌握心理健康常识,提高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学会理性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纳入继续教育必修课程
重视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就要将农村教师心理健康培训纳入继续教育必修课程体系中。课程设置上要将普及性的理论课程和实践性的心理辅导相结合,可以开设心理健康常识、心理卫生、心理诊断、心理辅导等课程,以系统的层次递进的方式开设课程,帮助参训教师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要改革课程和教学模式,突出参训教师的参与性和自我反省,以小班化教学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培训过程中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帮助教师掌握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有效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三)建立心理档案
要关注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对农村教师心理状况进行相应的普查。由于涉及面广,需要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与高校建立协作联系,利用高校现有的心理测评软件系统,对农村参训教师进行心理测评,建立心理档案,对有心理问题的教师进行筛查,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教师进行回访咨询和个别辅导。教育行政部门要不断加大投入,提供经费和人力、物力支持,在基本掌握所属地区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四)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纳入校本培训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按阶段来具体实施,不能急于求成。校本培训是农村教师继续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纳入校本培训。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委托心理学专家列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清单,让农村学校提供给教师参照阅读,写出阅读心得,之后再请心理学专家结合阅读书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座,从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五)开展远程心理健康课程培训
教育主管部门或继续教育中心可以利用远程教学方式来进行培训,通过电视、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广大农村教师可以通过收看教学节目或网络教学视频进行学习。这样经费投入较少,节约成本,普及面广,有助于农村教师以较低廉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初步的情绪调节方法。
(六)建设一支农村教师心理健康咨询队伍
篇7
第一,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第二,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第三,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
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发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篇8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来一再强调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是经过了此次学习,我真正感觉到了不仅学生要保持心理健康,教师本身更要保持心理健康。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以身作责。所以具有卓越的专业知识技能固然重要。但具有健全的人格魅力与健康心态也势在必行。的确,有的教师患上“职业倦怠症”。影响了身心健康也波及了学生,真应该重新校正一下心里运行航向,有利于自身发展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教师常常要做学生的心理工作,给学生排忧解难,而教师的心理压力又怎样解决呢?听了这次心理健康培训,这个问题已经迎刃而解。我们总教育孩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我们就把自己的兴趣培养起来吧。你看那些靠出苦力搞装卸工作的人们,他们要付出多少汗水,才赚到并不可观薪水。而且我们是坐在办公室、站在班级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多么幸福!这就叫知足者常乐!看一看我们每日的工作,虽备讲批辅考,看似紧张忙碌点。但乐趣太多了!教学相长使我们知识愈加渊博。
到社会上一说自己是教师,大家都投来羡慕尊重的眼神!哇!心理别提多爽!我,骄傲哇!特别是自己教过的学生,有的考上东北师大,有的考入北京交大,还有的已经是公司老板……哎呀,我骄傲啊!你看,前几天发来两张证书,市级硬笔书法与软笔书法分获优秀奖!多么让人兴奋的荣誉!我们把别人喝茶、聊天的时间用来练字了,没白练,这回报早晚都会来的。我快乐!我骄傲啊!生活中总会有很多乐趣伴随。这些收获会使我们快乐一辈子的!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就拥有健康……
教师是这个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自身的社会角色和所承担的社会任务和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及社会的认可的不同程度等,也许会给自己带来一些困惑和压力。但只要我们尽力了,凡事都问心没愧了。保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有正确的人生观就会缔造连城的人生价值……
教师的工作环境是学校,和自己的学生终日在一起。社会分工的其他工作都是针对物品,或者人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一时间段来服务。而老师的服务对象是人--成长中的人,并且肩负着指导他们成长的重任。那种八小时以外的时间,还在为自己的学生的成长和未来殚思竭虑也的确是一种压力。但我们会有解压的办法……
一次在外地的公汽里看到一句话:市民应该做到尊师重教!社会真的挺关注我们的。你看,我家每月还还公积金贷款,日常消费也有人际交往也照常不差。工资也上调了多少次了!我们国家的政策多好啊!人道主义和谐社会!如果一味的与豪华奢侈去攀比。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的确,看一看现实,有的的舆论开始关注教师的”亚健康”状态,不仅是身体的,更多的问题来源于心理。那么,教师怎么样避免或者剪除自己的心理障碍问题呢?结合自身想法进行了一下总结归纳,又不够完善的地方还需大家逐步提升……
一、要开阔自己的视野,让自己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就我个人而言,运动是一个调节身心的好方法,找几个朋友,在运动场上大汗淋漓后,不仅疲劳的身体得到了锻炼,有资料指出:运动时,身体内部会分泌一种物质,俗称“快乐物质”--会让人们放松,高兴。我的同事就有很多喜欢打篮球、排球、羽毛球的。我偶尔也参与进去真的很快乐!
二、储蓄友情,要多交好友。常言说,与善人之交如入兰芝之室,久居而不闻其香。所以就我个人观点,交那些品德高尚、有学识、又善良、有良好心态的朋友。比如我这多年身边的同事那些知心姐妹,心里困惑跟她们倾诉,倾诉,真的就释然了,快乐了。的确是缓解心理压力的好办法。
篇9
一、参与式培训与传统培训的比较
参与式培训是国外进行生活技能训练和社会技能训练的重要手段,它的典型特征是强调受训人员的参与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现行的传统培训模式大相径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需求评估,确定内容
传统的培训,其内容是由专家自己根据一个大的主题,凭猜测“想当然”包办全盘内容,忽视学员的心声,参与式培训则是先征询学员的需求,再确定内容。在随后的培训活动中,学员会被内容所吸引,因为这是他们的需要,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有一种受尊重的感觉。
2.学员参与培训过程
传统的培训主要由专家讲授,稍好一点的情况是学员可提一两个问题,但主要是被动地接受灌输,没有多少切身的感受,参与式培训则是让学员参与到专家设计的活动中,成为主动的思考者、行动者和体验者,双方共同探索。
3.多向交流,资源共享
传统培训的交流是单向的:专家向学员单向输出信息,只开发了专家的部分资源;参与式培训的交流是多向的,专家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都是双向沟通,激活并开发的是群体的资源,收获无疑会更大、更多、更快。
4.平等、温暖的人际关系
传统培训是上对下的权威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这种关系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的思考,参与式培训则从一开始就体现了对学员的尊重。在一种平等、温暖的人际关系中,指导者鼓励学员开放自己,激发学员的创造性。总之,学员自始至终参与其中,他们感到自己是培训的主体。
二、参与式师资培训的过程
为了探索新的培训模式,我们与昆明市盘龙区东华一小合作,对参与式培训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效果非常显著。
1.合作资源
东华一小领导对这个项目非常重视,在时间、人员、开支上提供了有力保障。该校教职工以中青年为主,大专以上学历占一半,他们既有一定的教育理论背景,又乐于吸收新的理念。
指导者为我院李辉教授。李教授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有其研究生予以协助。
2.实施过程
(1)项目启动
2000年1月,项目技术人员与东华一小校领导、教师接触,让他们了解项目的目的、方法和步骤等,以期获得他们对项目的理解和支持。
(2)现状及需求评估
为了从多角度了解目前教师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能力水平及对培训的需求,我们在干预前对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分组访谈。具体为:A.对领导访谈:主题为“希望我们做些什么?”B.对教师访谈:访谈对象是除两名行政领导外的全体教师,分低、中、高年级教师组进行,访谈主题为:“为什么要参加培训?”“小学生中存在哪些心理问题?”“工作中存在哪些心理困扰?”C.对学生访谈:从3~6年级各班随机抽取成绩在上、中、下游的学生各2名,组合成三组分别访谈,其主题围绕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优劣行为来展开。这一阶段要注意访谈技巧的运用,不宜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应注意措辞委婉。
(3)确定内容
以对领导、教师和学生的现状了解和需求评估为基础,结合他们所能提供的时间,将培训内容和活动方式确定为(见下表):
(4)确定评估
根据访谈结果,我们自制了两份问卷。一是《教师日常教学行为评价问卷》,此《问卷》采用了自评和他评的方式,通过三维评价(自评、学生评价和领导评价)旨在了解小学教师在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教师知识问卷》,此问卷由10个知识性问题组成,如“学生考试期间没有焦虑能考得更好’、“精神科大夫对心理不健康的人提供帮助”等,旨在了解被试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在培训干预前对另两个学校也做了调查。
(5)培训干预
2000年3月至2000年7月我们对实验组全体教师进行了参与式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活动,每周一次,每次1.5~2小时,共12次主题活动(见上表)。培训遵循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既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也重视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辅导能力与具体方法的指导。在培训时,我们运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个案讨论、情境分析、实践作业等多种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一种轻松、自然、平等、和谐和开放的氛围中,让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培训活动中。
例如,第八次专题“心理辅导课的原则及分析”的培训,培训时不是专家抽象地、枯燥地讲授,而是先让教师观看一堂心理课录像“我爱我家”,然后由教师讨论它与其他课的异同,最后专家协助教师总结出心理健康课的四个原则。
第12次专题培训中专家留出最后20分钟,将事先准备好的、覆盖以前各专题的38个小题抛出抢答,教师在热烈的气氛中既复习了以前的内容,又为这次培训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6)参与实践
每次专题培训活动结束时都会布置课后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和技能:而且教师们还主动将所学内容灵活地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比如有的教师在学习了“变单一评价为多侧面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的原理后,在班级中评选“学习星”、“守纪星”、“体育星”、“创造星”、“优秀小厨师”、“故事大王”等,创造性地开展了“亲子踏青,情意浓浓”等活动,这些做法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7)后测评估
《教师日常教学行为评价问卷》(自评、学生评价和领导评价)、《教师知识问卷》同前测。实验学校新增加《团体后测问卷》和《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加强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必要保障。它可以为学校的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可以提高教师教育决策和科学研究的水平,可以为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和治疗工作提供操作指南,可以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的监测手段,可以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我校目前已建立了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档案,并根据学生心理档案,积极、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辅导工作。
(二)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我们在高一、高二整个年级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每隔一周一课时),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社会需要,依据一定的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引导学生自我了解、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心理教师积极配合毕业班教师对学生进行考试焦虑心理的调适,包括深呼吸松弛法、联想放松法、积极暗示法、转移刺激法、模仿学习法、系统脱敏法等一系列心理辅导,坚定学生的信念和决心,帮助他们增强临考的心理素质。
(三)经常性开展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竞争日益激烈、青春萌动以及遇到的一系列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迫切需要专业心理辅导以摆脱日益严重的不良情绪。我校的心理咨询室(我们称之为“师生聊天室”)充分发挥了其作用,相应开设了信件咨询、学生个体辅导、团体辅导及家长咨询。学生有什么心理问题、困惑需要帮助而又因为某些原因不能面谈的,都可以写信投到“心灵之约”信箱,由心理老师写回信放到传达室。信箱每天下午开一次,保证第二天准时回复。适时的心理咨询为学生解决了一些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包括考试心理胆怯、思想压抑、食欲不振、厌倦学习、情绪低落和如何调节不良情绪、怎样追求远大目标等。
心理咨询室于每周一至周五的中午和傍晚时间定时开放,学生也可以和心理教师预约时间。当面咨询所涉及到的问题主要有学习问题、自制力问题、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等,还包括自信心、情绪问题等。心理教师对每一名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都会耐心和他们一起讨论问题,分析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每名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帮助。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对学生进行了适当的心理干预,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服务、指导和帮助。同时,对极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了心理康复辅导。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等团体活动
我校积极倡导广大教师员工学习教育、心理理论知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重视心理工作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我们开展了德育导师制:每位科任教师负责跟踪班级中有需要帮助与引导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背景,建立健全该生的背景资料,定期进行辅导,定期与其父母取得交流,形成相应的谈话记录与情况反馈,及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与交流。由于全校老师的参与,该项工作成效显著。
我们还经常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问题背景,由教科室和心理辅导室倡导活动主题,如“朋友,我想对你说……”“成长的烦恼——亲子关系”“请把眼睛擦亮——学会选择”“高考,想说爱你不容易”,等等。针对高三学生,我们开展了大型团体辅导“成长心连心”活动:让教师、家长、学生在该活动中开放自己,表达真情实感,释放负性情绪,寻找积极力量,获得成长的力量继续前行。14个班级以“减轻、释放心理压力”“学会体谅、理解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人际关系”“正确面对人生选择”“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树立自信、勇敢的性格”等为目的,展开了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的影响下,班主任们改变了以往工作的方式,逐渐在工作中渗透心理辅导内容,并经常以学生关心的心理问题为主题进行相互探讨。此类活动还有:针对高二学生的“如何提升女性魅力”的女生价值引导;针对高一学生的“高中,你准备好了”适应性辅导;针对高三中学的“成人礼”心理成长活动、共栽许愿树活动;等等。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十分重视,各班主任、年级组长、政教处都有规律地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展开研讨,并进行课题研究。在探索主体性德育的基础上,学校开展了普通高中“模块”德育的实践研究,并以“行为德育”“人格德育”“励志德育”作为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总课题。课题由陈建浦校长和陈伟忠校长助理牵头,学校政教处、心理健康小组和全体班主任广泛参与。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在深入进行该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大胆实践,开拓创新,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努力形成学校办学的主要特色。我们从人格和人的心理角度来深化德育工作,课题强调学校的人格培养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主体,兼顾矫治少数学生的人格障碍。研究前期,全校德育工作者围绕主题进行理论探讨,鼓励教师通过资料检索对比和反复思考,提炼出一些较有新意的观点。我们认为,根据时展对人才的要求,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内涵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明确一致的人生哲学、生活定向;良好的日常习惯、生活与学习方式;自我认可、现实性知觉和自我客观化表现;坚韧自觉的意志、行为准则;主动积极的观察、思考、探索习惯;与他人热情交往、和谐合作的能力;一定的审美情趣与修养;较强的责任感和较高的道德品质与情操;优良的性格、气质特征。这些反映了一个人在心理、生理、社会、道德、文化等各方面所应达到的和谐统一境界。实验初期,学校聘请有关专家来校作讲座,组织参加实验的教师系统学习国内外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美育、德育的理论著作,了解和掌握学校人格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最新动态。在问卷调查阶段,我们了解了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道德、个性等方面的人格现状,为实验研究提供重要的材料基础。在实验班和对照班,我们以问卷形式组织学生参加人格现状测定和情感活动现状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我们为学生建立了人格档案。在实验研究阶段,我们通过专题培训、主题班会、实践活动、个别辅导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系统、有针对性且全方位的训练和指导。此外,班主任案例评比、优秀德育导师评比、班级优秀心理委员评比等活动促进了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收获
通过近几年各项工作的系统开展,我校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
首先,心理教育紧密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抓住了学生的特点,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学生需要什么就及时开展相应的教育指导工作。如新生入学一段时间后,有很多学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学校就及时进行新生适应不良症的教育,指导他们如何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习形式以及和新同学相处等。
其次,心理辅导工作在时间安排上应尽量方便学生。正常的教学可以有正规的课时安排,但心理咨询不同,要随时以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工作时间。为了方便学生,我们把咨询时间放在了中午,这样心理教师就不得不放弃午休时间,另外预约的时间更是不包括在规定时间之内。咨询的时机是千变万化的,一旦错过就很难再找到,而有些学生是鼓足勇气,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去心理咨询室的,如果没能及时得到帮助,也许就不会有下次了。因此,面对这样一种情况,心理教师要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一切以学生为重。
篇11
一、教师本身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学习的促进者、教学的设计者,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更好的教书育人。方法老师告诉我们要时常保持空杯心态,放松自己。所谓的空杯心态是一种挑战自我的永不满足;是对自我的不断扬弃和否定;是忘却过去,特别是忘却成功;是不断清洗自己的大脑和心灵;是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相信越努力,越幸运;越感恩,越幸福;时常保持:信心、乐观、希望、韧性的态度,才能进一步感化学生,顺利开展工作。
篇12
1 体检中心的护理培训内容
1.1 护士的行为举止培训 要求护士仪表端庄,着装整齐统一。护士可以淡装上岗,但要端庄大方,微笑服务,举止文雅,良好的职业形象展现在患者面前。对于年老且行动不便的患者,可以帮助洗头和其他日常生活护理,让病人体会到家庭的温暖;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给予人性化的合理饮食、用药护理,并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对于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释和回答,帮助患者消除恐惧和紧张的心理,做到充分尊重和保护患者的隐私。定期召开护理会议不断改进工作。根据马斯洛的基本需要层次论,尽量满足患者高层次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2]。
1.2 专业技术的培训 门诊护士应熟悉医院的就诊要求与渠道,定期组织医学科普知识的学习,对普通的常见病能够了解,并能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合理的回答,对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加强综合知识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操作水平。
1.3 服务态度与护患沟通的培训 护患间的沟通有利于护士了解患者的疾病状况,实现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减轻患者的负担,使患者理解和支持护理工作,最好的状态配合医护工作。护士对于病人进行交谈时语气温和,使患者听后感到亲切、增加信赖;遇到患者和家属误解时,护士应面带微笑,注意倾听患者,不要进行争辩,心平气和的为其事件做好解释工作,安抚患者,缓冲患者和家属的不满的态度。从各个方面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不能拒绝患者。要使用文明语言,以委婉的语气说出自己的意见。
1.4 健康教育培训 健康教育本身就是健康体检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体检中心的健康教育主要注重其中的细节,讲究方式方法。一是要有一定宣传的氛围:各检查室内设有报刊架,摆放健康教育的相关资料,走廊墙壁上挂有健康知识版面。二是要制定健康教育活动计划表:在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防治、合理饮食、正确用药、体育锻炼等知识时,要根据患者的认知水平选择恰当方式进行沟通,可以将健康教育的内容制定成卡片,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宣教。三是集体沟通:对发病率高的疾病对患者及家长进行集体沟通,宣教和指导正确预防疾病的措施。
2 健康体检中心的规范化管理
2.1 树立新理念 组织门诊科室的护理人员学习人性化护理理念,转变陈旧思想观念,做到换位思考。指导护理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发扬主人翁精神,具有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性化服务的意识,真正树立起“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全方位为患者及家属服务[3]。
2.2 环境设施的管理 应该根据护理人员的年龄结构和文化水平以及所学专业和患者需求,合理的分配人力资源以及授权,实行弹性排班制度,自主选择班次,以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人性化的服务环境对病人的心理有直接影响。良好的环境使病人心情愉悦,使抗病能力增强,促进机体康复。体检室内保持环境整洁,无喧闹、无异味、无杂物。需要留观病房布局要合理,床铺整洁舒适,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物品摆放方便有序。大厅内设有舒适的座椅和电视,提供杂志、报纸及健康教育资料等提供病人休闲阅读。尊重病人的生活习惯,保护患者的隐私,在为患者进行各项操作时,用屏风遮挡,抢救室两张床之间用床帘隔开。主动帮助患者完成就诊程序,让患者更快的适应新的环境。
2.3 完善服务流程,建立规章制度 根据健康体检中心的实际护理工作情况,保障患者的体检和护理安全,提高护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完善各项操作流程,并将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常规下发到每位护士手里,加强各项护理常规的学习。定期进行提问、理论考核。各科室根据临床需求设置病房责任护士、急诊护士等不同岗位。护理部与院领导制定《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及考核细则》做到有章可循,以制度制人。
2.4 强护士的法律意识 制定培训计划将护理法律法规、法制意识、护理安全防范意识、护理核心制度等内容进行学习。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法律知识的学习,对于《护理文书书写》、《紧急封存病历调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文件进行熟知。要认识到病历是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件,因此书写病历时按标准统一的护理文书表格,统一书写格式进行记录。
参考文献
篇13
专家告诉我们不要用原来传统教育的眼光看学生,我们应该跟着时代的步伐、教育的发展,换一种眼观看教育。现在的孩子都是在优生优育的情况下出生长大,优越的生活条件,来自各种亲人的爱,让一孩化的教育现状发生了改变。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智力不是问题,成问题的是他们的心理。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心理的角度走进孩子的内心,关注孩子的内心。我们的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的年代过去了,我们应该转变理念从尊重和赏识教育入手,打开孩子的心扉,让他们接纳你,相信你,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教,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与老师之间关系融洽,教育效果才会好。著名教育家孙云晓曾说过:“良好的师生关系剩过许多教育手段”。
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来自于教师本身,教师的自身修养,直接决定着师生关系的现状和发展,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教师丰厚的学科知识、健康乐观的心态、品顺温和的语言、文中坚定的行为、善解人意的性格等无一不对学生有影响力。教师自身的良好素养,都是形成学生眼中教师亲和力的必不可少的构件。所以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或者是少先队工作加强自身的学习是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面临的重大问题。管理班级如同我管理班主任一样,我要想办法如何营造一种团结向上具有凝聚力和动力的团队,让老师们感到在这个团队中发挥心理育人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的发展是当下主要任务。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有很多人认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我们从事这一学科教育的同志也往往轻视自己的作用,从而使心理健康课程没有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但通过老师的讲授使我清楚的认识到:真正的心育确实是进行德育、智育等教育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赢得学生、家长、学校的认同,才能更好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这次培训帮助我重新认识了学生、认识了自己、认识了教育。可以说每一位教师都是爱学生的,正是有了这份爱,我们才对学生付出了很多,可结果却是我们常常感慨:学生怎么会是这样?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其实是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因为我们没有真正了解学生、没有把握学生的心理需要,我们的爱再多却都偏离了我们的预期,简言之我们的爱不是学生所需要的,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样怎能谈到教育的效果?也正因为如此,教师也无法体味到自己工作的乐趣,沉重的负担压得教师没有也不可能体味到应属于自己的快乐,这也许就是不懂心理教育、不会运用心理教育的必然结果吧!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去观察学生、去了解学生、去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这也许才是教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