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的源泉。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主要是这样做的:教学中不生搬硬套,不搞灌输式教学、不提倡死记硬背,教学中主要采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从问题中学会自主学习。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和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三、多给学生鼓励和帮助培养学习自信心
由于本校学生基础差,学习感觉难度较大,学习信心不足,有的学生成绩不理想。这种情况我没有急于求成,更没有拔苗助长,而是从发展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适时给学生鼓励,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用赞赏的目光看学生,相信这点不行那点行,今天不行明天行。对有困难的学生耐心的辅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大胆的参与课堂。
四、转变教学观念,不仅教书而且育人
放弃老观念和老思想,放手让学生学习,让他们在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在教学中还多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教给他们做人的到了道理,用真心和爱心对待学生。以上是本人对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工作中也有疏漏和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努力,力求更上一层楼。
五、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尽如人意。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篇2
第一课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形状
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二、大小
1、地球的极半径:6357千米
2、赤道半径:6378千米
3、平均半径:6371千米
4、赤道周长:40000千米
5、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第二课
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
一、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北极:地轴北端与地球仪表面的交点
2、南极:地轴南端与地球仪表面的交点
3、赤道:从地球表面到南北极点的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
二、纬线与维度
1、纬线的定义:
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
2、纬度的定义:
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不同的纬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叫做纬度
3、纬度的判读:
(1)
赤道是0°纬度,是划分纬度的起点。赤道以北是北纬,赤道以南是南纬。
(2)
北纬,用符号“N”表示。越往北度数越大。
(3)
南纬,用符号“S”表示。越往南度数越大。
(4)
在没有标示纬度符号的经纬网图中,越往北度数越大的是北纬,越往南度数越大的是南纬。
三、经线和经度
1、经线的定义:
在地球以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经线,也称子午线。
2、经度的定义:
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人们给不同的经线标上了不同的度数,叫做经度。
3、经度的判读:
(1)国际上规定,已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2)以0°经线为界,往东为东经度,用符号“E”表示,0°经线向东至180°E是东经度的范围
(3)以0°经线为界,往西为西经度,用符号“W”表示,0°经线向西至180°W是西经度的范围(注意:180°E和180°W是同一条经线,他们是重合的。)
(4)在没有标示经度符号的经纬网图中,越往东度数越大的是东经度,越往西度数越大的是西经度
四、半球的划分
1、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2、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从20°W往东至160°E以西的范围为东半球,从20°W往西至160°E以东的范围为西半球
四、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1、低纬度:0°——30°
2、中纬度:30°——60°
3、高纬度:60°——90°
第三课
地球的自传
一、自传
1、自传定义:
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叫做地球的自传。
2、方向和周期: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天(24小时)
二、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一)
昼夜更替
(注意:昼夜交替产生的三个条件:
1、地球不停的自传
2、地球本身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3、太阳系中只有一颗恒星——太阳)
(二)
时间的差异——地方时
1、地方时的定义:
在东西方向上由于经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2、时刻的判读
(1)将昼半球等分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00;与其相对的经线其地方时为0:00(24:00)
(2)在赤道上,晨线与赤道相交的地方其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相交的地方其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如图1所示A处18:00,B处为6:00)
3、地方时计算的原则:
(1)东加西减
(2)东早西晚
第四课
地球的公转
一、公转
1、公转的定义:
地球围绕太阳的转动称为地球的公转
2、周期与方向:
周期:一年(约365日)
方向:自西向东
二、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一)
四季的变化
(二)
五带的划分
(三)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带来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
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
三、四季的产生
由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公转时是倾斜的,且倾斜角度为66.5°,所以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季节对应太阳直射点的地方差异,太阳直射点在23.5°N和23.5°S之间产生季节性移动。春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春分日前后的3、4、5这几个月是春季;夏至日时太阳直射23.5°N,在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为夏季;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在秋分日前后的9、10、11这几个月为秋季;冬至日时太阳直射23.5°S,冬至日前后的12、1、2三个月为冬季。
四、五带的划分
热带:23.5°N(北回归线)至23.5°S(南回归线)之间
北温带:23.5°N(北回归线)至66.5°N(北极圈)之间
北寒带:66.5°N(北极圈)至90°N(北极点)之间
南温带:23.5°S(南回归线)至66.5°S(南极圈)之间
南寒带:66.5°S(南极圈)至90°S(南极点)之间
五、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节气段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状况
昼夜长短状况
从春分到夏至
从赤道(0°)逐渐移向北回归线(23.5°N)
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从夏至到秋分
从北回归线(23.5°N)逐渐移向赤道(0°)
北半球依然昼长夜短,只是昼渐短夜渐长
从秋分到冬至
从赤道(0°)逐渐移向南回归线(23.5°S)
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从冬至到春分
从南回归线(23.5°S)逐渐移向赤道(0°)
北半球依然昼短夜长,只是昼渐长夜渐短
两分日
直射赤道(0°)
昼夜平分
两至日
夏至直射北回归线(23.5°N);冬至直射南回归线(23.5°S)
夏至日是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日是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第二单元
地图
第一课
地图的基本要素
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
指向标
图例和注记
二、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1、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确定方位
3、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纬线确定方位(经线指示正南正北方向,纬线指示正东正西方向)
三、比例尺
1、概念: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表示方法:
(1)线段式:0_____50千米
(2)数字式:1:5000000或1∕5000000
(3)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4、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细程度的关系
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域范围越小,所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的表示的地域范围越大,所表示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如下图)
1:20万
1:500万
第二课
地形图的判读
一、海拔和相对高度
1、海拔:是指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称绝对高度。
2、相对高度:是指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垂直距离。
二、五种常见的地形类型
1、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2、特征:
地形类型
海拔特征
地表形态特征
平原
200m以下
地面广阔平坦
高原
500m以上
地面起伏和缓
山地
500m以上
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丘陵
不超过500m
相对高度小、坡度和缓
盆地
\
四周高中间低
三、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概念:
在地形图上,将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高线
2、等高线地形图:
用等高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
3、六种常见地貌类型的等高线地形图
地形部位
地形部位特征
等高线特征
图示
山峰(山顶)
中间高四周低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由外向内递增。
鞍部
两个相邻山峰之间的凹地
山谷线的最高点就是鞍部
山谷
两山脊之间低洼的部分
山谷两边高,中间低,等高线是低值凸向高值
山脊
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的部位
山脊中部高,两边低,等高线是高值向低值凸起
陡崖
近似垂直的山坡或地形倒置
几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陡坡于缓坡
陡坡坡度较陡,缓坡坡度较缓
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第三单元
海洋与陆地
第一课
海陆的分布
一、海陆分布
海洋占地表总面积的71%,陆地占地表总面积的21%
二、七大洲
1、由小到大(按面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各大洲的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红海
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
三、四大洋
按面积由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第二课
海陆的面貌
一、七大洲的地形特征
大洲
地形特征
亚洲
中部高、四周低,山地面积广,地形复杂。
非洲
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欧洲
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南、北美洲
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
大洋洲
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南极洲
冰雪覆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第三课
海陆变迁
一、沧海桑田
1、促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
(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海平面的升降)
(2)外力作用(人类的活动,流水、风力、海浪侵蚀)
二、大陆漂移学说与板块构造学说
(一)、大陆漂移学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
(二)、板块构造学说
1、全球分为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3、板块运动形成的不同地表形态:
(1)
张烈(生长边界)在张力作用的影响下形成裂谷和海洋
(2)
挤压(消亡边界)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形成高山、岛弧链和海沟
四、世界的主要火山地震带
1、火山活动和地震出现在地壳活跃的地带(板块交界地带)
2、世界最大的两大火山地震带
(1)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
五、陆地地形之最
①里海是最大的湖泊。②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位于北极地区,属于北美洲,在美洲版块,是丹麦的属地。③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形成的。④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位于非洲。⑤七大洲中,南极洲平均海拔最高,欧洲平均海拔最低,最热非洲,最冷南极洲。
第四单元
天气与气候
第一课
天气与生活
一、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
1、概念: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状况。是多变的。
2、特征:
(1)、短时间的
(2)、具有多变性
3、描述方式:
(1)、阴晴
(2)、气温高低
(3)、风力大小
(二)、气候
1、概念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2、特征
(1)长时间的(多年的)
(2)、相对稳定,有规律可循(平均状况)
二、看图识天气
(一)获取天气信息的途径
网络、电视、电话、报纸、短信
(二)、卫星云图的判读
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为云区。白色的程度越浓,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为阴雨区。
(三)、大气污染的危害
1、危害人体健康
2、影响动植物的生长
3、腐蚀建筑物
第二课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一、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
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2、气温的年变化:
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3、气温曲线图
气温年变化图:
气温日变化图:
由气温年变化图判别半球
(1)
在气温年变化图中七八月份气温最高,图示所代表的地区一定是北半球
(2)
在气温年变化图中七八月份气温最低,图示所代表的地区一定是南半球
二、气温的分布
(一)、等温线
1、概念:
等温线是指在地图上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的平滑曲线
2、特征:
(1)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上的气温相等。
(2)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固定的。
(3)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4)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
(5)等温线成闭合状态,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
(6)等温线成闭合状态,中心气温高,表示这里是高温中心。
3、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1)纬度位置: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2)海陆分布: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3)地形:在山地,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C
第三课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一、降水的变化
(一)、降水的形成
1、陆地水蒸发形成水汽
2、空气中有凝结核
3、水汽随气流上升遇凝结核冷凝
4、小水滴达到过饱和
(二)、降水的表现形式
雨、雪、冰雹等
(三)、降水的变化
1、不同地区年降水量不同(地域差异)
2、同一地区,不同年份降水量不一样
(时间差异)
3、一年内不同季节、不同月份降水量也存在差异
(四)降水量的表示方法——降水量柱状图
二、降水的分布
(一)
等降水量线
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叫做等降水量线
(二)
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1)赤道——多雨,两极——少雨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多雨,大陆西岸——少雨
(3)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多雨,内陆地区——少雨
第四课
世界气候类型
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
二、各温度带的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
温度带
气候类型
特征
分布规律
热
带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南北纬10°之间的赤道附近。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雨旱两季。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少雨。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温
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南北纬35°—55°的大陆东岸
温带海洋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冬寒夏热,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冬长寒,夏短暖。
中纬度的大陆内部。
极圈附近
寒
带
苔原气候
长冬无夏
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北部边缘
冰原气候
全年酷寒
极地附近
其他
高原山地气候
海拔高,终年低温。
高大的山地和高原
三、几种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资料图
四、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第一步,根据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判定南北半球。
最热月出现在七月或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呈峰形,则该地位于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一月或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呈谷形,则该地位于南半球。
第二步,根据最高和最低气温的数值判断热量带。
最冷月均温>15°C为热带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C以上为亚热带气候(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以及温带海洋气候;
最冷月气温
第三步,根据降水的季节分配以及降水总量确定气候类型。
夏雨型:所有的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和热带草原
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年雨型:热带雨林、温带海洋
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2000mm,月降水量>100mm。
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mm—1800mm,夏月降水量陡然超过400mm。
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在1000mm—1200mm左右,夏月降水量>100mm。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稀少。
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800mm,夏月降水量在100mm以上。
地中海气候:全年降水量在500mm—1000mm左右,冬月降水丰沛。
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400mm,夏月降水量>100mm
温带海洋气候:年降水量>700mm,全年降水均匀。
(总的判定方法是一看气温,二看降水,三看季节变化。记住:“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第五课
影响气候的因素
一、纬度因素
(一)
对气温的影响
受地球形状的形状的影响,不同纬度地带接受太阳热量的多少不同,导致高低纬度之间的气温存在明显差异。(如图所示:三束直径一样的光线,照射在高、中、低三个不同的纬度地带,其所辐射的能量是相等的。但由于照射的角度不同,照射的面积不同,S3>S2>S1。所以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不同,温度也就不一样了,T1>T2>T3。
(二)
对降水的影响
1、赤道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降水充沛。
2、两极地区常年酷寒,蒸发弱,降水稀少。
二、海陆因素
(一)影响降水
受距海远近因素的影响,离海洋近且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的地区降水丰富;远离海洋的内陆,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二)影响气温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海水吸热慢,放热也慢;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因此,同纬度地区,夏季陆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
三、地形因素
(一)
海拔对气温的影响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0.6°C∕100m)
(二)
山脉走向对气温的影响
迎风坡降水充沛,背风坡降水稀少。(以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的萨米恩托和艾森港为例)
第六课
人类活动与气候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一)
有利影响
改善局地气候,促进农业生产。
(二)
不利影响
导致气候恶化,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1、臭氧层空洞
表现:
2、全球气候变暖
3、酸雨
第五单元
世界的居民
第一课
世界的人口
一、人口的增长
(一)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1、决定性因素:
出生率与死亡率
3、其他影响因素:
(1)生活水平
(2)医疗条件
(3)人口文化素质
(二)人口增长的度量: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三)
人口增长的地域差异:
1、欧洲、北美、大洋洲等发达国家增长缓慢
2、非洲、南美、亚洲等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
二、人口的分布:
(一)、人口分布的疏密
表示方法: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三)
人口的具体分布
总体状况:分布很不均匀
1、稠密区: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2、稀疏区:
极端干旱的热带沙漠去、过于潮湿的雨林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等环境恶劣的地区。
三、人口问题
(一)
总体上看:
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严重制约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二)
对策:
控制生育,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三)
人口问题的差异:
1、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导致的问题:(1)劳动力短缺(2)老年人口增多。
2、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问题(1)劳动力过剩(2)就业困难(3)交通拥挤(4)环境污染(5)社会不稳定
第二课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一、三大人种
人种
肤色
头发
面部
体毛
分布地区
白种人
白色、浅棕色
金黄、波状
鼻子高、嘴唇薄
多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黄种人
黄或黄棕色
黑直
扁平
中等
亚洲东部、东南部
黑种人
黑色、黑棕色
卷曲
嘴唇厚
少
非洲、大洋洲、美国境内
二、多种语言
语言
主要分布区
英语(最广)
欧洲西部、亚洲的南部和北美洲
汉语(最多)
中国及东南亚等地
俄语
欧洲东部、亚洲的西部及北部,主要是俄罗斯
法语
欧洲的法国以及非洲的一些国家
西班牙语
欧洲西班牙及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的许多国家
三、宗教文化
宗教
产生地区
创始人
经典
分布区
基督教(信徒最多)
西亚
耶稣
《圣经》
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穆罕穆德
《古兰经》
亚洲西部、东南亚、非洲北部、东部
佛教
古印度
释迦牟利
《金刚经》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第三课
人类居住地
一、聚落
1、概念:人类集中居住的地方
2、分类: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二、聚落与环境
(一)
影响聚落的自然地理环境:
1、地形:地形平坦
2、气候:气温适中,降水适当,气候适宜
3、资源:自然资源丰富
4、水文:水源充沛(河流及绿洲区)
(二)影响聚落的社会经济环境:
1、交通:交通便利
2、政治:政策的影响
3、科技:
4、旅游:
三、保护聚落文化
篇3
然后设问:根据上表的统计,三国中哪一国的实力最强?哪一国的实力最弱?引入三国实力不均衡,魏国实力最强,开始了统一大业,但最终由取代它的西晋实现了统一,接着导入了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一章“西晋的兴亡”的学习。
二、表格展示,掌握重点
教学重点是指教材里关键性的知识,它是学生形成知识结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知识和技能,是一切所有活动、环节的落脚点。它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起着核心作用,并在进一步学习中起基础作用和纽带作用。《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原始的农耕生活》一课的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这里的“农耕生活”实际上就指原始居民的原始农耕、原始家畜饲养业和原始手工业三大板块,囊括了整课书的内容。我在教学中使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简表(表二),把分散的知识点进行归类,从而明确农耕经济中的劳动分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三、表格分析,化解难点
篇4
一、精彩的导入是一堂好课的关键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历史,精彩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诱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根据初中生感知方式向视觉型转变,教师应多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导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去。
以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一课为例,在讲授新课前,我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展示歌词及主要人物照片,接着设问:“谁能说出这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吗?谁又能说出照片上人物的姓名?你熟悉三国的故事吗?(学生抢答)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历史中的三国,学习《三国鼎立》。”通过这样的导入设计,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兴趣盎然。通过影视作品的直观性,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过来,为一节课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以趣导学,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孔子在教学中也十分强调“引其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兴趣是追求探索的倾向,良好的兴趣是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是学好一门学科的前提条件。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创设充满趣味的故事情境,使之成为探究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推动学生不断学习。一般来说,初一的学生还保留着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许多心理特征,他们喜欢听生动有趣的故事。在历史教学中,在课中穿插一些小故事,是使他们产生兴趣的有效方法。例如在讲七年级上册《伐无道,诛暴秦》时,我编排学生喜欢的素材――请学生收集并讲述这课的成语故事:楚河汉界、破釜沉舟、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进而引发学生对“项败刘胜原因”的探究,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结论。这既充实了相关历史知识,使枯燥的历史知识增加了趣味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学习效率也比较高,基础知识也得以掌握。历史故事的特殊魅力能诱发学生产生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的迫切愿望,正是这种愿望激发了他们对历史课的强烈兴趣,进而产生新的兴趣和动力,推动学习不断成功。
三、问题导学,调动学生历史思维,加强学生自主学习
问题导学,就是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结合插图、材料提出一系列有思考余地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经过这样的训练以及随着历史知识的积累,学生很容易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教师也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
以七年级下册《繁荣一时的隋朝》一课为例,对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这一子目的讲授,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示《隋朝大运河》图及精心设计的问题:①隋朝大运河是由谁下令开通的?全长多少千米?②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和南北端点分别在哪里?③隋朝大运河由北向南由哪几段运河组成?④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是好事还是坏事?一连四问,教师不马上作答,让学生把“问题”储存在脑子里,这样学习起来就更有针对性了。然后教师分组指导学生读图、看教材、探讨,要求学生抢答。通过问题导学,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从而突出了重点知识;通过引导学生对“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是好事还是坏事?”的辩论,让学生在思辨讨论中提出看法,修正看法,得出正确或比较正确的观点,并通过自主地学习思辨,培养学生运用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化解难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图表导学,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抽象的历史知识
图表的形式包括比较表、图解、统计表等。对于文字叙述抽象、难理解的历史内容,教师可以设计、编绘成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以七年级上册《秦王扫六合》一课为例,在讲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他的统治,他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府机构,内容虽然很简单,但初一的学生不一定能够明白。所以,在设计本课时,我运用了图表导学,把文字叙述抽象的历史内容简单化、条理化,便于学生理解历史基础知识。如图1:
五、图示导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能
示意图图示导学,形象、直观、能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有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联想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能。以七年级下册《繁荣一时的隋朝》一课为例,对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这一子目的讲授,我除了用问题导学外,还运用示意图图示导学法,使历史知识形象化,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合作绘制大运河示意图,教师走下讲台指导学生绘制。然后,要求每组派代表用投影仪展示并讲解自己的作品。如图2:
通过合作绘制大运河示意图,既帮助学生掌握隋朝大运河的概况,并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帮助学生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更好地掌握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纲要图示导学,能使线索清晰,便于学生记忆
纲要图示导学,就是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用各种信号组成图形表示出来,常用于复习课,教师运用它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初一学生虽然对历史这门新学科有浓厚的兴趣,但到了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时,由于内容丰富、头绪纷繁、问题众多,涉及的年代比较久远,学生难以理清脉络,所以,教师要进行阶段性复习。复习的方法很多,我认为以教师的纲要图示导学为主,穿插学生的对答练习,能帮学生理清线索,收到更好的复习效果。就以复习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我是先以整理好的知识纲要逐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先回答相关的知识,再让他们抄在书上,纲要图示如图3:
然后配以选择题、改错题、辨析题、材料解释题(练习略)。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既能条理清晰地掌握重点知识,又能培养实际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总之,要使历史课能真正成为学生“想学”“乐学”的课程,教师就应该多一点学生活动,少一些专业化的讲述;多一点引导,少一些知识灌输,真正发挥教师“导”的魅力,不断去拓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去开辟教学科学和教学艺术日臻统一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篇5
二、用文学作品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
篇6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的是七年级三个班的历史,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学习自觉性差,学习上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学生对历史认识不够,认为历史只是副科而不够重视;二是部分学生求知欲强,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三是部分学生缺乏综合归纳能力,学习不够积极主动。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1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四、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认真细心备课,耐心辅导。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突出第一节课的重难点,以增强直观感。
第二、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1、目标统一,准确。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篇7
综上所述,这两门学科本身都存在自身的整合,自成体系,但同时又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共同塑造合格人才。《思想品德》在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的同时,加强了对学生的法律和国情教育,这一内容正与《历史与社会》课程设置的宗旨,即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一致,更何况《历史与社会》课程本身就整合了《思想品德》的诸多内容。如何考虑这两门不能互相替代又密切相连的课程之间的关系,如何实现两者教学的衔接和互补,也是我们把握课程性质的一个特定要求。《思想品德》和《历史与社会》两门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特点和学科地位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为两者之间教材资源的整合提供了可能性和科学性。
(二)基于对当前教学现状的思考
自2004年实施新课程以来,杭州市推行《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中考合科考试的改革模式,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合科考试中,在命题的把握上往往以一题来考察两科,或以两科贯穿于一个大题的做法来检查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在中考合考的现实下,本身彼此知识内容的整合度已经比较高,并且成为一种教学评价趋势。根据笔者的了解,目前在《思想品德》和《历史与社会》两门课之间实施跨学科教学的一线教师比比皆是,同时担负两门课的教学,对彼此教材的内容比较熟悉,也有一定的自主调控性。基于教学评价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教学的经验性和自主性,为两门课程教材知识内容的整合提供了一个实际可行的操作环境。
(三)基于对教材内容和编排的困惑
就教材资源来看,尽管《思想品德》和《历史与社会》课本编写的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但由于《思想品德》和《历史与社会》的编写者不属于同一个部门,因而各自教材在一些内容编排、设计和探究的问题方面难免会有一些重合、相似之处。以我们所用的人教版七年级教材为例,《历史与社会》教材第五单元“走进社会”中阐释扮演好社会舞台中的角色,遵守社会生活的规则,这与七下《思想品德》教材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内容相近;《历史与社会》教材第六单元“走向富足的文明生活”与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四单元第八课“学会拒绝”内容有重叠之处;《历史与社会》教材第七单元“精神生活的追求”与七上《思想品德》教材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内容雷同。但是,这两门课程却作用于同一的客体――学生,这样重复性的或雷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其实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应该的。而对于跨《思想品德》和《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的教师而言,如果按目前的教材体系进行教学,会出现内容相似,梯度不强,给教师正确合理地把握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从而使课堂重复和低效,不符合课程目标的主旨和学生的优化发展。当前新课标以“模块――专题”的特点突出了各主题内容的独立性,每一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这也为教材整合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师可以在不违背课程标准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整合各个模块的内容,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使知识结构更加紧凑和完整。
二、整合设计
(一)整合目标
完善七年级《思想品德》和《历史与社会》教材资源整合,从而提升跨学科教学的课堂实效,更全面、高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创新能力和资源开发能力。
(二)整合策略
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为目的,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具体内容出发进行整合。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的指导标准,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实现的程度标志着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所以,要认真研读、对比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熟悉课标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结合课程标准,首先实施知识结构层面的合理整合策略,即内容相近,说法不同,两者权衡取其一;观点相同,视角不同,两者合一求完美。其次是期望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达到能力和情感目标的合理整合。
(三)整合模块
根据目前浙江省初中《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跨学科教学中教材资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选择七年级为切入口,将繁复较多的《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内容整合于《思想品德》中,在整合中实现教学的高效,在整合中突出教学的重点。
整合模块如下:
1.《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七课“品味生活”与《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精神生活的追求”整合。
2.《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八课“学会拒绝”与《历史与社会》第六单元“走向富足的文明生活”整合。
3.《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与《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走进社会”整合。
(四)整合范例
以《历史与社会》七下第七单元的“精神生活的追求”整合进《思想品德》七上的第七课“品味生活”为例进行简单说明。
1.整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两者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部分内容重合性高。《思想品德》七上的第七课“品味生活”旨在启发学生在新的学习阶段,培养和发展健康、丰富的情趣,从而陶冶情操,追求高雅生活,全面健康地成长。《历史与社会》七下第七单元的“精神生活的追求”旨在促成学生形成渴求知识,树立健康文明生活的良好意识,感受大众传媒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理解艺术和文明的关系,理解理想和文明生活的关系,追求真善美。两者突出的是健康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但也有不同,前者强调的是方法,后者强调的是情感,这反而使得跨学科教学下主题模块整合后意义更大,视野更全面。
2.整合的思路和框架。
■
(五)整合原则
1.教学性原则。教材资源整合与开发应能满足教与学的需求,要合理安排《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整合教学上的教学内容,符合课程标准。另外,在学习课时进度的安排上和教学结构的编排上要符合教与学的原理。
2.科学性原则。基于跨学科教学的初中《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教材资源的整合要符合科学知识原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就是说,作为传授知识的教材资源,必须内容正确、目标明确。所以,在整合教材资源时必须做到:教材资源所呈现的知识内容是真实的;教材资源所论证的原理和定义必须准确;教材资源所包含的文本、地图、图片等要符合科学原理。
3.综合性原则。基于跨学科教学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教材资源应融合政治、历史、地理等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同时涉及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需要、兴趣、意志等,力求做到综合范围适当、融合程度较高、整合形式合理。
4.时代性原则。这是初中《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的课程特征之一。在教材资源的整合中引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内容和观点,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当前社会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等发展状况紧密联系。
三、反思
(一)教材整合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首先,须加强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知识的熟悉程度。教材整合也有着方向性、指导性甚至是法规性的教学依据,如《课程标准》,教师对这些教学指导性意见作技术整合、对应检索、梳理排查,把握主题知识的内在结构和联系,注重生成,以适当的问题和资料为纽带,改变整合的“无序”状况。其次,要善于研究学生。教材整合教学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学生情况。所教学生的学科基础和认知程度,对教材的了解情况,对学科的兴趣等,这些都决定着怎样去整合教材,因此,在组织教学前研究学生情况也是一个关键。
(二)对整合教材后的教学实践有待完善
在整合七年级《思想品德》和《历史与社会》教材资源的过程中,虽然没有对教材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只是适度、适量、适时地归拢合并,整合同类,优化重组,多维并轨,识路循真,但毕竟是做了一部分调整。如何对整合后的教材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施教,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教师们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来打磨、完善,反思总结,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篇8
二、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四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45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
本教学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课文个性鲜明、异彩纷呈。克服了注重教法轻视学法的弊病。注意了学生活动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教材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人类文明的起源,共三课,从最早的人类讲起到华夏族的形成。使学生统分认识了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的生活面貌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单元主要讲述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及社会的变革,使学生深刻认识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进步的影响。第三单元主要讲述秦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使学生从学习中认识秦汉对后世的影响。第四单元讲述了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任务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教学。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通过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五、周活动安排
周次
时间
内容
篇9
一、认识备课的重要性
首先,在师生互动教学的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协调好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通过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除此之外,现在很多教师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就是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之前,并没有很好地思考自己到底要教给学生一些什么知识,也就是说没有搞清楚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而教师又应当为学生补充些什么。因此,初中历史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及时找出教材中的重点问题,并将问题作为备课的一部分,这样才能保证在上课的过程中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及时准确地教授给学生。如果初中历史教师没有做好备课工作,那么很可能导致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能有条不紊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形成知识难点的累积。例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七课《甲骨文与青铜器》这课学习前,初中历史教师首先应该备课,找出这课中的重点和难点。比如:1.甲骨文是怎样被发现的?2.甲骨文主要记载的内容是什么?3.详细了解司母戊鼎的具体情况,并欣赏书中的青铜器。4.说说研究商周时期的历史,有哪些古老的文献可以参考?通过这样的过程,初中历史教师可以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在给学生讲课的过程中能够有顺序地讲解出来。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在上课前,要充分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应当做好充足的备课工作,为学生合理地设计好教学内容,从而高效地实施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升他们的历史素养,然后再基于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传授给他们相应的知识。
二、了解学生特点,创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初中历史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特点,创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根据初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实际学习情况,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例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学习的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已有的材料,为学生安排“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主要的几个阶段”的历史情境,激励学生自愿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模拟不同的祖先(如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找出不同祖先之间的异同之处,这样能使学生快速掌握“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等知识。与此同时,初中历史教师应该进行教学方法与思想的革新,勇于实践,争取让历史教学变得更加高效,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从而提高自身历史教学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完善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
初中历史教师应有效地抓住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从而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使教学的主要内容得到优化和提升,然后将学生的学习任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初中历史教师还应当革新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完善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以保证初中历史教学效率。如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教师不但可以减少课堂上的板书,节约时间,还能够把教学内容动态地呈现到学生的面前,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增加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学习的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关于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相关视频,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初中历史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互动,比如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呢?而西周采用分封制的主要意义又在哪里呢?学生通过互动可以得出夏桀、商纣王因为自身残暴而失去民心,而商汤和武王仁义之举又得到了民心,同时商汤和武王任用贤人(伊尹、姜尚等),联合周边小国得到天下。而西周建立分封制的主要意义是因为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国家的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繁荣强盛的国家。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掌握好重点内容。
四、结语
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我国初中历史教学中不可忽略的重点环节,我们首先应当以教学内容为出发点,认识备课的重要性,以此扎实初中生学习基础;其次要了解学生特点,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质疑,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和方法,并且要创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最后完善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不断地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总结教学经验,争取让初中历史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作者:董方兴 单位:江苏省沭阳如东实验学校
篇10
然而,从古至今,人类粗暴地对待环境,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进而构成了对人类自身生存繁衍和社会经济发展威胁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由于不合理的水利灌溉和过度烧荒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衰落了;印度哈拉帕文化,由于掠夺性开垦荒地,使土壤草皮化和沙漠化,也衰落了;由于几百年狂滥的农业开发、毁林开荒,玛雅人失去了沃土,也失去了曾孕育玛雅文明的基础,最终,玛雅人从地球上消失了。18世纪中叶,中国耕地达到了78亿亩,养活了1亿多人口,但随着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出现了“纵积十年丰收之利,不敌一年溃溢之害”的状况。到了近现代,世界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工业废水、汽车尾气,以及人们谈之色变的“疯牛病”、口蹄疫、SARS、沙尘暴等问题。人类的过分开发带来的地球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后果,是大自然对人类不尊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法则的惩罚。
面对当今人类生存环境的严峻形势,历史教师应充分挖掘历史发展中的环保内容,在吸取先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使学生提高对国家、民族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忧患意识,增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
1. 挖掘历史教材,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历史是一门全面探讨和认识人类社会发生发展过程的科学。虽然严峻的环境问题,在历史教科书中没有完整、系统地体现出来,但作为历史学研究的内容之一,环境问题已包含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负面影响中,只要历史教师加以深入分析,完全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
例如“北京人”(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一目中说:“那时的周口店一带,森林茂密,野草丛生,猛兽出没……”;而在“黄帝的发明创造”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一目中,开篇第一句,说“在古都西安和革命圣地延安之间,有个黄陵县……”。于是,笔者提请学生注意,中华民族的祖先之所以选择了黄河流域作为生存繁衍的地区,无疑是因为那里森林茂盛、水草丰美、土地肥沃。而现在的这些地区已成了土地贫瘠的黄土高原。这么大的历史反差是怎么造成的?答案只有一个:人类的过度开垦。“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烧光了山上的森林;过度放牧,牛羊啃光了地表的植被,使土壤蓄水能力下降,水土流失;一部分田地被暴雨毁坏了,人类只能向仅存的少量山林进军,而森林进一步遭受破坏,更加剧了水土流失。如此恶性循环,终于形成了今日贫瘠的黄土高原,这样讲解能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森林、保护水土的重要性。
再如在“张骞通西域”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一目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西汉初年,西域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国家。”在“玄奘天竺取经”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一目中讲玄奘用两年时间经过20几个国家,终于到达印度。为了进行环境教育,笔者作了补充,告诉学生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曾描述当时的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的繁华景象:“朝贡不绝,商旅相继”“沃野千里,仓稼殷积,人民炽盛,牛马千里”,更有“七里十万家”。然而,历史发展到今日,昔日鼎盛繁华的西域三十六国,早已烟消云散,如今只剩下“四望黄沙,城垣倾颓”,森林毁灭,“黄龙”肆虐,古代文明就这样一个个被黄沙所埋没。
中国文化史的许多内容均是进行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极好素材,如教材介绍贾思勰及其农学着作《齐民要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时写道:“他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还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他着的《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 我们可以从剖析历史上的重农抑商、经济开发等措施入手,对学生进行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总之,历史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教科书为环境教育提供了大量的史实和依据,历史教师应通过有机的渗透教育,发挥历史教育特殊的环境教育作用。
2. 联系社会现实,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既有历史意义,更有现实意义,历史教师应把历史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保护环境的迫切性。
例如,在讲授“我国国都由西安向北京转移的原因”时,笔者先提出“为什么元朝以后我国都城长期设在北京”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让学生从生态环境方面查找原因:两宋以来,黄河中下游森林遭到严重的破坏,黄河入海口长期在天津至淮河一带摇摆,黄河的长期泛滥破坏了黄河中下游的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故元朝以后的都城迁至了远离黄河的北京,经济重心也完全转到长江流域,由此可以看出地理环境变迁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然后,联系现实,如2000年4月,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出现十几次较大范围风沙和沙尘暴天气,其强度和密度为历史所罕见,京津地区学生亲身感受,深受其苦。经引导学生分析成因,大家明确了人类对资源过度开发使生态遭到破坏,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威胁。现在的都城北京正受到沙漠化的威胁就是其中典型事例,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惕,从而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环境大国,她的环境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且具有全球性的意义。现在我国环境污染十分严峻,其中大气污染有扩大趋势,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水污染继续扩大,主要江河湖库水域污染呈加重趋势,78%的城市河段已不宜作饮用水源,50%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由于植被破坏,耕地质量下降,土质恶化扩展,每年流失的土壤有50多亿吨,全国沙漠和沙漠化面积已达153万平方公里,超过全国耕地面积总和,且土地沙化面积呈不断扩大趋势;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受污染的农田面积在增加,每年损失粮食120亿公斤……中国环境问题已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严峻挑战。
总之,通过联系社会现实,能使学生更深切地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人口、环境、资源和发展”的相互协调关系认识基础上,切实提高环境意识。
篇11
一、丰富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兴趣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新的教学理念被不断引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时,应当充分认识学生的心理特点,配合学生的理解能力,采用符合学生心理喜好的教学方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普及,教学的现代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在教学时,可灵活运用多媒体工具,结合书本、黑板等传统教学工具,以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某位教师在讲解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时,为了让学生对课堂教学感兴趣,采用了多媒体播放加讲解的教学方式,成功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该教师灵活设计了课堂教学方案,他先是以一句话作为教学的开头:“同学们,谁知道1949年10月1日是什么日子?”通过这句简单的设问,这位教师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之后,这位教师开始引入课程内容进行讲解。在讲解的时候,他先是给学生播放了大量的真实的历史资料图片和影像,并一一为学生进行讲解说明。在这些极富真实感的历史资料下,学生纷纷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不禁肃然起敬,也激发出了了解历史的欲望。随后,这位教师又播放了电影《建国大业》中的片断,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通过这部影片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电影片断播放结束后,这位教师又结合电影的情节作了进一步讲解,将历史电影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教学效果大大提升。
二、改变课堂角色,发挥学生主体性
采用兴趣教学,就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让学生认识到教学与他们自身的密切关系。通过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设计和引导,学生可以在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的历史课堂中收获自信,锻炼探究能力,收获感悟,真正地得到学业上和人生上的提高及成长。
某位教师在讲解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时,引入了兴趣教学的理念,改变了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在这一课中,“商鞅变法”是重点内容,因为“商鞅变法”为后来秦朝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这位教师在讲解时,别出心裁地采用了“学生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他先是在课前布置了任务,当正式上这一课时,这位教师便要求学生自主上讲台来给全班学生讲述关于战国时代各国变法的故事。在这位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学生纷纷踊跃地站到讲台上讲述了自己所了解的故事,其中就有“商鞅南门立木”和“商鞅治罪太子师傅”的故事。在整个过程中,这位教师只在一旁起到了引导和维持秩序的作用。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实现了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同时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学习到了知识。由于负责讲解的是自己的同学,这就比教师讲多了一层新奇感,学生反而听得认真而且仔细,同时也被激发了兴趣。最后这位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总结时,发现学生对课本的知识掌握得十分牢靠,可见这样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联系现实热点,拓展课堂教学
现行的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更加强调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历史的学习最终是要用到现实生活中来,指导人们工作和学习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内、书本内,而应充分了解学生所关注的热点时事,利用现代社会丰富的信息渠道,对教学进行适当的拓展。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从而在这样的教学中培养他们分析现实、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最终激发其进一步学习历史的兴趣。
如某位教师在讲解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八课《三国鼎立》时,就主动地跟学生谈到了“百家讲坛”系列中的“易中天品三国”系列。这个话题的引入,不仅充分联系到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还让学生和教师找到了共同的话题,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
又如某位教师在讲解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中关于清朝的部分时,就主动和学生谈到了大热电视剧《宫》、《甄嬛传》等。这些电视剧深受观众喜爱,收视率很高,尤其是《宫》,更是青少年的“宠儿”。教师将这些生活中的热点事件引入到教学中,在联系现实的同时,还直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这位教师在和学生讨论《宫》这部电视剧时,对其中符合历史和违背历史的部分进行了点评和分析,借机实现了对学生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历史观。
总结: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前提。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兴趣的重要性,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兴趣教学,才能真正教好初中历史,帮助学生获得学业上以及个人上的进步。
参考文献:
篇12
《历史课程标准》说:“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其实生活本身就可以成为历史,历史也就是过去的生活。笔者试从自身的历史教学实际出发,尝试做到“从生活中学历史”,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从故事中学历史
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俩交流的话,彼此都会有不同的两种思想!历史是由很多有趣的故事组成的,所以历史老师上课时尽量做到故事引领,让学生在故事中学到历史。例如:你从电视里了解到近期的历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央反腐,奥巴马访华等;从网络上了解到更远一些的历史──的故事、抗日英雄的事迹、金字塔国度埃及等等。你再把拥有的“历史”讲给另一个人听,不知不觉中每人得到了“一箩筐”历史知识,了解了更多,课本的知识就感觉越容易学会,说不定你就会喜欢上历史。再比如我们历史有很多比较好的书籍《上下五千年》、《资治通鉴》、《史记》等,只要教师认真读,会掌握很多有趣的故事,学生在趣味中掌握了历史知识。同时学生也可以互讲,在这个过程中,多听、多说、多讲可是我们学好历史的法宝。
二、从实物中学历史
历史古遗迹是我们了解学习历史最好的“百科全书”。历史留下的实物无遗是最好的历史教学资料。例如,我们兴化就有丰富的历史古迹:斑斑古城遗迹;座座王陵古墓;郑板桥、刘熙载故居等等。真正走进这些历史古迹,亲眼目睹古人的衣食住行,能够感觉出他们昔日的繁华、辉煌、甚至不平、艰难等等。说不定还能隐隐听到当年郑板桥画竹时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施耐庵当年为写《水浒》走进百姓生活中。我们会为他们的智慧而折服,为他们的勇敢而呐喊。这也正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精髓──不断探索学习的精神。再返回我们的课堂,面对历史考卷上的实物图片、材料题,是不是就有思想可发挥呢?
三、从歌曲中学历史
歌曲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烙印,很多能流髦两竦母枨有其独特的魅力,从歌曲中我们也能了解特定时代的历史。比如在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一文,我播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其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让学生分析,为什么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并且说说在当今这句话有无其时代意义。学生通过思考交流,了解了关系到民族存亡,今天虽然生在和平年代,但局部战争时有爆发,要时刻保持警惕。在讲香港一课时,播放容韵琳的《七子之歌》,在优美的旋律中,我们了解了香港澳门的相关历史,同时学生了解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历史意义,以及港澳回归的重大历史意义。
四、从文学中学历史
自古文史不分家,文学和历史是相互交融在一起的。比如在教七年级下册“靖康之变时”,我就让学生回忆金庸先生的小说《射雕英雄传》,其中两位主人公分别叫郭靖、杨康,就是他们两位的父亲要他们记住这段历史,同时我让他们读岳习的《满江红》其中“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同样关注这段历史,学生通过小说和诗词更能把握这段历史。
五、从评论中学历史
探讨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共鸣,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中的“官渡之战”这一知识点时,请同学们分析曹操的高明之处。同学们回答:“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重视人才,经济上奖励农耕,实行屯田。”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在这场战役中还有一个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心理因素”这句话,从而使学生分析得出结论:袁绍骄傲自大,被曹操烧掉粮仓后军心已动摇,而相对来说曹操则镇定自如,积极寻求战机。这时请同学们列举一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为心理因素而取得成功或者遭受挫折的例子。学生就会联系自己参加运动会、各类竞赛等活动时,因为心理素质而影响结果的情况。通过这一知识点的分析,学生认识到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都非常重要。
篇13
初中生的思维开发还不够完善,学习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等还不是很全面,有时遇到一些抽象的问题,初中生很难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川教版教材七年级的《西周的兴亡》这节课中,讲了西周的崛起是因为商纣王的昏庸造成商王朝的落败最终成就了西周的崛起。这个过程对于初中生来说,相对比较枯燥而且没有什么样的感性认识,商纣王是怎样的昏庸,没有具体的概念,当时的西周是怎样休养生息的,这些都是学生知识空虚的基础问题,建立在这样基础之上的知识结构就是海市蜃楼,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就将这段历史知识点还给教师,如果教师在商纣王如何的昏庸方面具体说一些故事,例如,酒池肉林、丞相比干迫害等这些故事可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商纣王昏庸无道的具体形象,也加深了学生对于商王朝覆灭的理解,这种理解将使学生对这《西周的兴亡》这节内容的记忆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有效筑牢了他们学习的根基,完全符合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因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关于古代历史的讲解时间跨度相对比较大,很多时候古人的想法和思维方式由于这个原因而很难被学生理解,通过对“姜尚垂钓”等经典故事的讲述,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西周兴起必然性的认识。
三、讲故事完全符合历史教学的特点
整个历史教学就是在讲故事,讲述中国发展的5000年经历的点点滴滴,讲述世界几千年文明的丰富事件。因此,讲故事完全符合历史教学的特征。例如,川教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从开皇之治说起,说的唐、宋、元、明、清,再从政治谈到文化、谈到科技的发展。整个七年级下册都是在述说中国古代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典故,只有有时其中时间跨度加大很难实现我们真正讲故事的效果,也就是因为其中的时间跨度问题将整个历史教学变得抽象。因此,这教学过程之中进一步加入历史故事的讲解,不断提高学生由于时间跨度造成一些历史事件难以理解的问题。在川教版教材七年级课本中有一节——《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中可以讲解“夜郎自大”的历史典故,就是说在汉朝时代有一个小国家叫夜郎,这里的国王被自己的大臣们奉承后,认为自己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当时汉朝的使节出使该国,夜郎的国王就问,汉朝和他们夜郎哪个更大哈?当时来使感到十分震惊。通过这样的故事讲解,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夜郎自大”成语的含义,进一步了解了当时的汉朝的历史背景,当时的中国并不是只有一个汉朝,周边还有很多小的国家,进而进一步理解了汉武帝为什么要进一步收复边疆等。只是一个简单的历史故事,但是可以进一步说明汉武帝的一些重要的治国之道的历史背景,使得汉武帝这个历史人物更加的鲜明突出。